看淡——“立德 立言 立行”的人生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08:08:22

点击下载

作者:范宸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看淡——“立德 立言 立行”的人生课

看淡——“立德 立言 立行”的人生课试读:

前言

备受世人推崇的弘一法师(1880~1942年),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也是近代史上著名的高僧、艺术家、音乐家、书画家、教育家、思想家和革新家。弘一法师在出家前就蜚声海内外,是集绘画、书法、音乐、金石、篆刻以至诗、戏剧等多种才华于一身的全才艺术家和教育家,也是近代中国文化艺术史和艺术教育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卓越人物。

弘一法师俗姓李,幼名文涛,又名广侯,后改名叔同,别号息霜,法名演音,亦称晚晴老人。原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早年在上海就读于南洋公学,受业于蔡元培(1868~1940年)。后留学日本,学习美术,旁及音乐、戏剧。1907年在东京参与组织春柳社,演《黑奴吁天录》、《茶花女》的女主角,成为中国话剧运动的创始人之一。1910年回国后,任编辑及音乐、美术教员。

1918年弘一法师入空门,以华严为境,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他对弘扬南山律宗尤其不遗余力,被佛教界人士尊为“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抗战开始后,他提出“念佛不忘救国”的主张,在佛教界深入人心。1942年秋,逝世于泉州温陵养老院。

弘一法师出家后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对佛学的研究上,主要佛学著作有《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律学要略》、《地藏法门》、《弘一法师晚晴集》等。

弘一法师的伟大成就,不仅仅在于他对文化艺术、佛学及其他学术领域的开拓与贡献,他还以其高尚的人格和品性,为世人树立了为人处世的楷模与典范,为后人留下了受益无穷的精神财富。对于他这样一位文化名人、高僧,人们敬佩他、景仰他,各有各的视角、各有各的理由。但是,敬重大师的高尚人格却是共识。换言之,弘一法师凭其为人的高尚品德、处世的严于律己,以及行事的特立独行,至今仍然活在人们心中;他的各种遗著,至今仍然为人们所珍视;他所走过的地方,至今仍然为人们所瞻仰;他的人格魅力,至今为人们所乐道。

弘一法师主张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

,严律自己。他专注地精勤用功,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行、非礼勿动、非礼勿言、非礼勿想”。他注重内心的开发和自身潜力的挖掘,强调回归本色,正确审视自我。在做人方面他豁达忍让,不计较得失,常反省自我,不抱怨别人,心地清净平和,不烦恼,不生气,通过反思,修正自己所走的“道路”,化解抱怨和不满。弘一法师是处身立世的典范和榜样。

让我们来学习和借鉴一下弘一法师的人生智慧吧,如果能从本书中得到一些启迪,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愉快,人生之路也会越走越广阔。以虚养心,以德养身

古人云:“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心者,修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

人“不妄求则心安,不妄作则身安”。人生在世“修行”,贵在“正当”二字。言正当言,思正当思,行正当行。人谨小慎微地恪守正直之道,不做投机取巧之事。

弘一法师指出,善于约束自己,专注地精勤用功,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行、非礼勿动、非礼勿言、非礼勿想”,才能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智慧和美德最重要

弘一法师认为,修行是一种积极的“活法”,修行是要人们活得更健康、更理智、更聪明。普通人与天才之间本没有不能逾越的鸿沟,“下下人也有上上智”。人要懂得智慧和美德才是自身最重要的,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去修炼,去追求。

弘一法师认为出家人一定要有高尚的僧格。僧格是僧人特有的品格,是在世间优秀德行的基础上,特具出世精神的人格特质。拥有高尚僧格的僧人,一定具有强大的道德感染力、宗教感召力,对净化人心、祥和社会、兴隆佛教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从弘一法师的言传身教中,了解圆满僧格首要的内涵就是人品端良。

优秀的人格是僧格的基础。试想,如果连做人都做不好,做僧人怎能成为合格的僧人,又怎能堪称师表?弘一法师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的开示中说:“要晓得我们出家人,就所谓‘僧宝’,在俗家人之上,地位是很高的。所以品行道德,也要在俗家人之上才行。倘品行道德仅能和俗家人相等,那已经难为情了,何况不如?又何况十分的不如呢?……咳!……这样他们看出家人就要十分的轻慢,十分的鄙视,种种讥笑的话,也接连的来了。”

一个人应有很多的优良品德,诸如正直、善良、孝顺、勤俭、谦虚等,而做僧人除了这些外,还应有胸襟开阔等更多好的品质。

弘一法师对母亲的感情甚笃,感人至深。亦幻法师曾回忆:1930年10月15日,天台静权法师来金仙寺宣讲《地藏经》、《弥陀要解》。弘一法师参加听法,两个月没有缺过一次。静权法师从经义演绎到孝思在中国伦理学上重要性的时候,弘一法师当着众人的面哽咽不止,涕泣如雨,全体听众无不愕然,座上讲师也被弄得目瞪口呆。后来亦幻法师才知道,弘一法师滚热的泪水是追念母爱的天性流露。

弘一法师的勤俭深为人所称道。他常说,出家人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财物通常来自信众的供养,应该分外珍惜,要常怀惜福心、惭愧心、报恩心而受用。

弘一法师认为,谦虚是为人的美德,出家人必须谦恭才能真正学有所成,所谓“我慢高山,法水不入”。弘一法师为人十分谦恭,他虽有很高的身份、地位和成就,却从不以师长自居。“平常学生去见,谁去谁见,你给他磕一个头,他照样也给你磕一个头。”

弘一法师曾手书《行事钞》警训赠圆拙法师:“应自卑下,如拭尘巾。推直于他,引曲向己。常省己过,不讼彼短。”即人应有谦虚的心,应有律己宽人之心。

所以说,虽然人的身份有不同,思想层次有高低,但人不能忽视做人的基本品德。因为,高贵的人格必定建立在端良的人品基础之上,而具有这样品德的人值得我们敬重。注重身心的健康和灵魂的净化

弘一法师生于风雨飘摇的清朝末年,生活于战祸动乱频发的民国时期。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犹如一轮皎洁的明月,为饱经风霜的中华大地洒下片片光辉。至今弘一法师仍受到社会各界人士与佛门僧俗弟子广泛的敬仰与怀念、尊重与崇仰。

弘一法师受人景仰,不仅在于他超世绝伦的精湛才艺,更在于其巍峨皎洁的精神品格。著名画家丰子恺说:“我崇仰弘一法师,为了他是‘十分像人的一个人’。凡做人,在当初,其本心未始不想做一个十分像‘人’的人;但到后来,为环境、习惯、物欲、妄念等所阻碍,往往不能做得十分像‘人’。其中九分像‘人’,八分像‘人’的,在这世间已很伟大;七分像‘人’,六分像‘人’的,也已值得赞誉;就是五分像‘人’的,在最近的社会也已经是难得的‘上流人’了。像弘一法师那样十分像‘人’的人,古往今来,实在少有,所以使我十分崇仰。”

弘一法师非常注重品德修养。他曾抄录过这样一段格言:“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而他一生也是这样做的。

弘一法师发现,世间很多人往往都很注重对身体的保健,却很少有人关心心灵的健康和灵魂的净化。为此,他提醒学生,“人的这具肉体,终有使用年限,再用心地去保养维护,仍不免有朽坏之日。身为一个人,用心照顾好自己的身心,固然是他的基本责任与义务,但是若以极端执着的心,保养过度,弄得自己神经兮兮,终日疑神疑鬼,不但苦了自己,也让周围的人烦扰不堪,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此要注意对自己身心的养护以及灵魂的净化。”这话说得太好了。“实”与“虚”是两个对立的词。在中医治病上,“实症”与“虚症”用药截然不同,否则,反而会不利于病情的好转。“实”与“虚”也可用于心灵上。若心灵上充塞了太多对人对事的成见、执着,则必然无法虚心地去接受新的观念、做法,也必然无法调整自己的心态,去适应时代的演变所衍生出来的新事物以及生活变迁。

所以,人要常保心的喜乐、安详、充实。做到这点,先要将心放空,唯有“心包太虚”,才能“量周沙界”,才有可能不断地修正、美化、充实,进而涵育出蕴含着天地精华的一颗心。

与“心”相对的是“身”。表面上看起来,只要吃好、穿好、用好,给它充分的保养与休息,它便能顺利地运转无碍。但事实上却不然,如果“心不健康”,人就会不健康,心接受了过多的负面能量,就产生不了积极作用。所以人要修炼一颗“好心”,要善于调控心的情绪。

弘一法师主张“以德润身”,让德修身。这样有德行涵养的人,必然能时时以平和包容的态度,面对人世间的熙攘纷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明了此身仅为“道器”,如何用它来获致德行灵性上的成就,才是首要之务。

天下万物,包含一切有情、无情之物,以佛法眼光来说,都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都须珍惜,不可糟蹋。而一颗柔软的仁心,正是对万物最好的保护。

弘一法师以一颗仁心对待人、物、事,并得到广泛的推崇和敬佩,为我们做出了表率。虽然我们的才德不及弘一法师,但我们可以以他为榜样,注意加强内心的修养,以仁爱之心对待世界上的人、事、物,并将仁心作为为人之本。这样不只是自己的内心安然,与他人相处也能其乐融融,在互敬互爱中感受温馨。从我做起,倡导持戒自律之风

弘一法师高尚的品德是众口皆碑的,他不仅受到佛教界人士的衷心爱戴,也受到俗界众人的满心敬仰。他的一言一行都以律己为准则,不马虎,不含糊,始终谨严持戒。1932年,南普陀太虚大师评价他道:“弘一法师在中国僧伽中可说是持戒第一,其道德与品格为全国无论识者和不识者一致敬仰,委实现代中国僧伽之模范者。”

弘一法师认为,人应当熄灭贪嗔痴,克服我执,互相理解,互相宽容,互相帮助。他反对贪婪、歧视和仇杀,主张净化人心,净化社会。根据佛教慈悲济世、救苦救难的宗旨,他要求自己为人行事均以《华严经》中的要求“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为根本,平常他反复书写“以戒为师”,勉励自己,开示僧众共勉。同时,他希望弟子都能持戒自律、净化自身,做个品德高尚的人。他在演讲和与人谈话中,也常规劝居士、善男信女,要持戒自律,知善恶之别和改过迁善之法。他提倡人应善于反省,善于改过;同时还要勇于反省,勇于改过,做一个努力改过迁善的人,进而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弘一法师指出,佛教的戒律戒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持戒自律的目的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其内心真实要按照这个规则去做的。他认为,守戒的人是自觉的人,自觉持戒的人是可信的人。持戒的人靠的是自觉,因而不用别人时时监督,而是要在无人监督下对所做的事负责任,同时律己。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感都应很强。如果每个人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孝敬父母,尊师爱幼,持仁义礼智信律己,做任何事不但为自己想,也为整个社会想,那么,社会公德整体会提高,用佛教的话说就能达到“人间净土”了。所以,人尽管出身、背景不同,社会地位不同,或贫或富,都不要抱怨社会,而是要反省一下自己为这个社会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中国传统文化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话,《礼记·经解》中也有一句话,境界更高:“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所以,社会公德的提高,社会风气的改善,要从每个人做起,从现在做起。只有每个人都做好了,社会公德才能真正变好。

弘一法师认为,讲诚信最基础的就是要求持戒、防非止恶,以自信信人。佛教倡导扬善惩恶,是要求每一个人都应从自我出发,从自己做起。佛教推崇至纯至善的修养境界,比如说,“看一切人皆是佛菩萨”,就是说看待他人要怀着圣洁之心,不主观,不戴有色眼镜。弘一法师认为,中国古代品德很高的圣人都这样做的,所以,如果人人都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持戒自律,社会诚信之风之纯则不可待言。

是啊,如果人人都恪守诚信,以诚待人,持戒自律,那这个社会将会清明很多,人人也都会绽开笑容,而不是时刻在提防别人“坑害”自己,那生活将会多舒心啊。善意待人,争取他人的谅解与合作

弘一法师是佛门的高僧,对佛教极为虔诚,同时又具有宽广的胸怀。他一生兼容并蓄,对各种宗教、艺术、文化和有益的事物都持开放式的接受态度,不排斥异见。早在1905年,他就写了一首弘扬佛法的歌曲《化身》:

化身恒河沙数,发大音声。尔时千佛出世,瑞霭氤氲。

欢喜欢喜人天,梦醒兮不知年。翻倒四大海水,众生皆迁。

弘一法师写的是弘法歌曲,却配上了美国作曲家洛厄尔·梅森(Lowell Mason,1792~1872,美国长老会的一位赞美诗曲谱创作家,曾在许多教堂中任圣诗班指挥)的赞美诗《上帝,我靠近你》的曲调。

1917年,弘一法师还曾给在日本留学的刘质平写过一封信,信中他嘱咐刘质平:“不可心太高,心高是灰心之根源也。心倘不定,可以习静坐法。入手虽难,然行之有恒,自可入门。”

写此封信时,弘一法师已开始研佛,但他并不强求别人也同他一样信佛。

弘一法师在惠安弘法的时候,有一位小学校长庄连福听说后,萌发拜见之心。一天,庄校长和传道士陈连枝一起上山拜会,但半途被弘一法师的弟子传贯阻拦。他俩竭力阐述:“我们基督教以‘自由、平等、博爱、舍身流血’为教义;而佛教则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为宗旨。其济世之心是一致的。”

但是传贯仍固执己见,以为异教不能相融而不肯引见。当晚,传贯将此事如实向弘一法师汇报。弘一法师听后,当即批评了传贯,并让他次日下山去赔罪。

第二天上午,传贯怀着歉疚的心情来到小学校,跪在庄校长上课的教室门口。庄校长急忙上前将其扶起,并请他到宿舍里喝茶。传贯硬是不肯,谢罪道:“我是受师父之命,特地来向你们赔罪的,万万不可受你们的招待!”说着,又从怀里取出弘一法师手书的单条四幅及一本《华严经》送给庄校长。

弘一法师的宗教胸怀、海涵山容的气度感动了庄校长这位基督徒。此后,他便经常邀集其他基督教友前往弘一法师所在地聆听弘一法师讲经。据庄连福说,弘一法师讲经,“开示给我们很深的启迪”。

弘一法师以自己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着一切,他对于世间的各种事物都看得很开。他一生都在学习,无论中西,并从中西文化合璧中参悟人生的哲理,同时,与形形色色的人和谐友好地往来。他的修养之高、性格之仁让接触过他的人都心生敬佩。

让我们以弘一法师为师,时时记得善待他人,以宽广的胸怀和友好的态度对待与自己观点、想法、主张不同的人,多去谅解他人,多去与他人友好地合作。这样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生活中的矛盾和隔阂会少很多,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和谐、安定、美好。真正的美丽,就在自己的心里

弘一法师经常吟诵下面这首美丽的诗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首诗偈,平平常常的句子,表达的是极正常不过的自然事实,可是组合在一起,竟然有了一种无与伦比的美。

人的生活本来应该是轻松愉快、潇洒自在的。但仔细地想一下,我们往往会吃惊,因为大多数人没有这种生活感受;相反,很多人不是觉得生活“没劲”,就是觉得生活“很累”。这还真不是故作危言耸人听闻,虽然四季多姿多彩、花红柳绿,然而事实上,好多人的生活是“灰色”的。在有些人的“四季”里,处处充满了冰冷和严寒。

所以,我们只有越来越珍惜每一天,用心地来爱这个世界,来爱这个世界上的人、物,才能够在平常的日子里发现生活多彩的颜色以及生命的意义。

对生活的爱,是每一个生活着的人都应该具备的。只有这样,心才会始终保持敏锐,不致麻木;才会体会到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幸福的。

生活中不缺少美,如果缺少了美,肯定是我们的眼睛缺少了发现。所以,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从平平淡淡的生活里,去发现生命本身存在的美丽,去发现人间每时每刻的好时节,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乘舟渡江时看到荡荡流水气度非凡很是欣赏。可是不久,风从不知处吹来,怒波惊涛震天撼地,这人乘坐的小舟起伏不定,让人害怕。他吓得口张得很大,再也没有心思来欣赏江上的美景。但风过后,江上风平浪静,又恢复一片美丽的风光。

这人静下来,想想自己刚才的恐惧,见摇船的船夫始终镇定自若,便问:“你不怕恶浪吗?”“怕什么,不就是水吗!”船夫答道。

是的,波涛也罢,静水也罢,都是水啊!就如欢欣抑或苦恼都是生活。人如果迷惑于那些外在的东西,就不会认识到事物的本相。红尘十丈里,心随着外在事物起伏,就不会有时间来观照自己,哪里还有心来发现生活中的美呢?有人问,人心里到底充满了什么,倘若杂念太多,就不会欣赏到春的百花、夏的凉风、秋的好月、冬的飞雪?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只要一执着,马上就会陷入烦恼中去。为什么呢?因为心没有自己做主,而是跟着那些外在的东西一起“沉浮”。

野外有一株从春到秋不断开花的树,可是有多少人真正来注视它呢?

但这株树并不寂寞,它开着它的花,长着它的叶,不管有无人关注。

生活也是这样,如果心总被一些没有必要的或所谓有必要的事情充塞、填满,就没有多余的“地方”来“安置”生活本身具有的美丽了。就算是遍地花开,没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没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又怎么会看见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时节呢?

心灵麻木了,美景即使在眼前,也欣赏不到。

所以,真正的美丽,是开在心里的。如果在我们的心里,处处都是阳光灿烂,那么,黑暗就“挤”不进来;如果让外在的事物来“填充”,只能说明心是“空虚”的!

弘一法师认为,生活得怡然自得的最好方式就是放下心中的妄念和浮躁,扎扎实实地做些平凡的、具体的事情,这样才能欣赏到生活中真正的乐趣。就如,为什么人总渴望拥有远方的玫瑰园,而不亲自动手种植玫瑰?所以,心足够充盈,美丽就会开在生活的点滴细微之中。惜福和培福才能营造美好的生活

现代人虽然享受着高度发达的文明和科技成果给我们带来的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时常觉得不幸福,比如,很多没钱的人不开心,有些有钱的人也愁眉苦脸,人们对有钱无钱、钱多钱少的标准也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惜福和培福。

对于惜福和培福,我们不要觉得这是玄而又玄的虚无缥缈的无稽之谈。弘一法师曾说:“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人的福气很薄,若不爱惜,这很薄的福就会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弘一法师曾回忆小时候,家里挂在大厅抱柱的一副大对联是清朝刘文定公所作,是他父亲专门请人写的,上联是:“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他的哥哥时常教他念,他念熟了牢记于心,每到吃饭的时候,他都十分小心,即使掉了一粒米,也要捡起来,不敢随意浪费。

弘一法师5岁时,他的父亲离世。他7岁练字,不懂爱惜,常拿整张纸练习写。他的母亲看到,正颜厉色地告诉他:“孩子!你要知道!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样大的整张的纸不肯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啊!”

弘一法师因为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一辈子都爱惜衣食,在出家后更加保守着这样的习惯。他所穿的衫裤和罗汉草鞋一类的东西,须五六年才一换。他的很多衣物,大都是在家时或是初出家时缝制的。有人送好衣服或珍贵之物给他,他大半转送给别人。又比如吃东西,弘一法师只在生病时吃一些好的,除此以外,不随便买好的东西吃。他说:“惜福并不是我一个人的主张,就是净土宗大德印光老法师也是这样做的。”有人曾送他白木耳等补品,他不吃,转送到观宗寺供养谛闲法师。

弘一法师认为,世人的运气之所以有好与不好之分,就在于过去有没有“惜福和培福”。

跟随在弘一法师身边的人,对于他惜物惜福的生活方式也是有深刻印象的。

有一次,弘一法师要昙昕大师送一包纸给一个向他讨书法的人。那包纸里头包着零零碎碎长短不齐的画纸碎条,同时还夹杂着不少长短不一的绳子。弘一法师把这些东西包在一起,一定要昙昕大师送回给那个人。昙昕大师依照他的话去做了。

后来,昙昕大师不解,问弘一法师,弘一法师对昙昕大师说:“我们有些书法家、画家都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人家送来请他们画画或写字的纸,往往用剩的都被他们没收。我们出家人可不能这样。我们得一清二楚,什么也不能随便占有。”昙昕大师被弘一法师这种认真、俭朴的习惯深深感动了。

还有一次,弘一法师到温陵养老院住时,他先叫昙昕大师去和养老院执事谈谈。原来弘一法师牙不好,所以要给他花生吃,就要先将花生炒碎才行,最好是炒到一碰就碎。他说:“我的牙齿坏了,若不如此,则吃不成。”关于菜肴,他说香菇豆腐之类全都不用,只要普通的青菜就行了。

还有一次,弘一法师要昙昕大师去嘱咐洗菜的老婆婆,“麻烦你帮我告诉她,洗菜时多用些水将菜洗净。不然菜中的砂粒洗不去,吃菜时砂塞进我的牙缝中是很辛苦的。不过不必浪费水,她可用一次的水将菜多洗两回就成了。同时,洗完的水还可用来浇花,切不可浪费。”

一次,弘一法师身子不大舒服,昙昕大师就建议帮他洗衣。但他一口拒绝。昙昕大师劝他说:“这不要紧的,你的身子不大好,我帮你洗好了。不过我是洗得不大干净的。”弘一法师依旧拒绝昙昕大师的帮忙,并说:“我们洗衣,一定要洗得干净才行。用来洗衣的水,可一连用四回。打一盆水先用来洗脸;洗过了脸的水,用来洗衣;洗了衣的水可用来擦地;最后,那水还可以用来浇花。因此,一盆水有四个用途。我们出家人一定要俭朴,不可随意浪费。”

返璞归真,少欲知足,是弘一法师对待生活的态度。而少欲知足的最好入门方法便是惜物惜福。能惜物惜福者,能知足,能知足者,能安分,能安分者,能自在地有所作为,也才能自在地有所不为,这才是“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欲则刚”的道理。

弘一法师常称自己福分不够,这是他谦虚的表现。他平常惜物惜福,并以惜物惜福之心始,生感恩之心;有了感恩之心,更思一粥一饭得来为之不易,进而更惜福培福;再生感恩之心、慈悲之心,透过悲智双修,再种福田。

弘一法师常说:“人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他在讲演时说:“诸位或者能发大心,愿以我的福气,布施一切众生,共同享受,那更好了。”弘一法师惜物惜福的故事和言论对我们不懂得珍惜生活、不懂得爱惜事物的人是不是有些启发?

生活中,我们不能贪得无厌,不能浪费财物,也不能自私吝啬,否则,自己只能在痛苦的心涡中挣扎。如果做到了丰衣足食,富甲一方,也应多做慈善公益,广施财物,更多地为他人为社会做善事。因为,这是爱和善的体现,也是在培植自己的福气,再说得现实些,这样做我们的内心会很快乐。爱国,爱众生,爱一切生命

弘一法师能诗能文,尤以倚声填词见长。

弘一法师从小就接触诗词并喜好之。他出身名门,5岁就从母亲习诵名诗格言;6、7岁时学《百孝图》、《格言联璧》等,琅琅成诵,“人皆异之”;9岁读《唐诗》、《千家诗》;10岁读《四书》、《古文观止》等;12、13岁习《尔雅》、《说文》;15岁读《史记》、《汉书》,兼读《左传》。可以说,弘一法师在童年、少年时期,饱读经史诗文,为后来成为“二十文章惊海内”的“翩翩浊世佳公子”做了充分的准备。

弘一法师少时知书早慧,加上自己在大家族里的生活经历,在15岁时便有“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的老成诗句。他17岁师从天津名士赵元礼(幼梅)学词,但赵不工倚声,其诗学东坡,因授之苏诗。弘一法师不仅喜读唐五代诗词,尤爱王维诗。王维诗中往往有画且富于禅意,东坡又好以禅语入诗,多豪放清雅之语,这对弘一法师后来喜佛事和其诗词风格影响较大。

1900年,弘一法师举家迁居上海。1905年,生母王氏病逝,弘一法师东渡日本留学。弘一法师这一时期的作品,或哀时光之荏苒,悲年华之老去,如《老少年曲》:“……朱颜镜里凋,白发悉边绕。一霎光阴底是催人老,有千金也难买韶华好”;或发出“世界鱼龙混,天心何不平”的悲慨。

1911年弘一法师回国后,其《满山红·民国肇造志感》诗体现出前所未有的豪迈和迎接新生活的喜悦,诗中有“看从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的豪言壮语。这一时期也是他诗词作品最多、才华得到充分展现的一个丰收期。

弘一法师早期的作品大多为感物伤怀、心境波澜起伏之表达,其自1913年在浙江第一师范任教后所作的《月》、《晚钟》等诗词,开始有浓厚的宗教意味了。比如,《晚钟》云:“众生病苦谁扶持?尘纲颠倒泥涂污。惟神悯恤敷大德,拯吾罪过成正觉。”《月》诗云:“仰碧空明明,朗月悬太清。瞰下界扰扰,尘欲迷中道。惟愿灵光普万方,荡涤垢滓扬芬芳。”

从广义上讲,弘一法师的诗词除“在家”时所作的外,还包含出家后的题词、偈语和对联,在这些诗词中蕴涵着他博大的胸怀和慈爱的情怀。儒家的“仁爱”之心、佛家的“慈悲”之心、道家的“慈爱”之心,造就着他的博爱情怀。他爱父母,爱他心仪的人,爱他的学生,爱众生,爱一切生命。他曾说:“对贫贱低微的人我礼敬有加,对富贵高傲的人我不理不睬,对小动物我关怀备至。”他以悲怜的、悲悯的、慈悲的菩萨之心对待苍生。(1)对贫贱低微的人礼敬有加,给以特别的敬爱。

弘一法师从博爱的思想出发,反对“男尊女卑”,提倡“男女平等”。他在《婚姻祝辞》一诗中说:“天界演,雌雄淘汰,权力要平分。遮莫说男尊女卑,同是一般国民。”这段话是说,自然有进化,有雌雄男女,天然应该男权与女权平等,对于国家来说,男女都同一般国民,何来男尊女卑呢?

弘一法师还在《为沪学会撰文野婚姻新戏册既竟系之以诗》中,倡导婚姻自由:“河南河北间桃李,点点落红已盈咫。自由花开八千春,是真自由能不死!”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男女婚姻大多执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制度,男女双方没有选择自己配偶的自由,造成许多社会悲剧,而弘一法师敢于大胆呼吁婚姻自由,说“是真自由能不死”,表现了他破除封建婚姻的勇气。

从某种意义上说,弘一法师也是地位低下的人。中国旧时代的妇女受“三从四德”压迫,本身就没有地位,他母亲出身贫寒,由一个丫鬟而成为姨太太,地位更是卑下。他自己是庶出,不能与嫡出相比,在家中也没有地位。但是,他深受儒家思想教育,像儒家的“仁者,爱人”、“恻隐之心,仁也”、“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以及佛教慈悲思想的影响,加之海外的留学经历,让他从思想上有着对地位卑微的人给予博大挚爱与关怀的胸怀。(2)对小动物关怀备至,满怀同情与爱悯。

弘一法师在丰子恺《护生画集题词》中,尽情抒发他对小动物的博爱情怀。下面只列举几首诗的题词,就足以说明他关怀小动物和一切生命的爱心。

他在《凄音》(原为《囚徒之歌》)中说:“小鸟在樊笼,悲鸣音惨凄。恻恻断肠语,哀哀乞命词。向人说困苦,可怜人不知。犹谓是欢娱,娱情尽日啼。”形象描绘了人把鸟儿囚禁起来,鸟儿发出的凄凉叫声。

在《农夫与乳母》的题诗中,他写道:“忆昔襁褓时,尝喂老牛乳。年长食稻粟,赖尔耕作苦。念此养育恩,何忍相忘汝。”讲述了小婴儿吃牛的奶水长大,成年后吃牛耕作出来的粮食,表达了人类应该感恩,怎么还可以吃它们的肉的感概。

弘一法师还曾用“泪珠落如雨”的诗句,抒发对羊内心的悲痛,触人灵魂,体现了他慈悲怜爱的悯物情怀。(3)对祖国的挚爱情感。

弘一法师把他的博爱思想升华为忧国忧民、对国家前途命运担忧的爱国主义思想。他一生都深切地热爱着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其抒发爱国主义思想的诗词,占了他全部诗词的很大部分。

在《辛丑北征泪墨》诸篇中,他对国家的现状和不幸,充满了深深的忧虑之情。像《喝火令》、《哀祖国》、《金缕曲·将之日本,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满江红·民国肇造志》、《祖国歌》、《我的国》、《哀祖国》、《大中华》、《厦门市第一届运动大会会歌》等诗词都是抒发爱国主义思想的代表作。

读弘一法师写的爱国诗词,不仅让人热血沸腾、精神振奋,同时还有要为祖国献身、以死保卫国家的激情。他对“大中华”、“我的国”,不仅尽情歌颂,而且充满深切的爱。

弘一法师在《哀祖国》一诗中说:“小雅尽废兮,出车采薇矣。豺狼当途兮,人类其非矣。”《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小雅》最突出的内容是表现征战士兵厌倦战争和思念家乡的情感,而《采薇》写了一位戍边的兵士从出征到回家,表现了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弘一法师出家后,面对日本强盗的侵略,他积极倡导“念佛不忘救国”,他在《厦门第一届运动会歌》中宣传:“健儿身手,各献所长,大家图自强”,“切莫再彷徨”,“把国事担当”,“为民族争光”!

爱国主义思想本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也铸造了弘一法师博爱思想的核心。弘一法师虽然为国家的不幸而“悲”,但也为国家有爱国主义思想这个民族之魂而“欣”,他用一生的时间,身体力行地弘扬着爱国精神。弘一法师的这种博爱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今天更应爱国,因为祖国的强大,我们才能过上好生活。

回归本色,审视自我

唐代有一首悟道诗写道:“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手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首诗讲述了有些人习惯于寻求自己所没有的东西,不会充分利用已有的一切。

弘一法师说:修行的要旨在于内心的开发和自身潜力的挖掘。好高骛远是不切实际的。淡泊名利,舍弃名闻利养

弘一法师认为,人如果不能淡泊心境,抛开名利,则难持戒,内心也不会清净,只有勤修少欲,才能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成就高洁的品格,才能真正净化己心、感化人心。他在写成的《晚晴集》中说:“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名利、声色、饮食、衣服、赞誉、供养,种种顺情境界,尽情看作毒药、毒箭。”说出了自己对名利、贪欲的不屑。

自古以来,很多人都拼命追求名和利。有些人甚至不择手段,只为争取眼前的一点点小利。

弘一法师认为,人在世间一切的享受,不外乎衣、食、住、行。衣服够穿就行了。吃,又能吃多少呢?很有限。居住,白天有屋子待,晚上有床睡,床做得再大,身体也不过就六尺长、两尺宽而已。而如果过度追求名利,不仅负担重,压力也大,那如何成为幸福、快乐的人呢?所以,快乐的人一定是心境淡泊的。

在淡泊名利这一点上,弘一法师堪为楷模。

�虚法师回忆弘一法师赴湛山寺讲学的情形时说:“弘老只带一破麻袋包,上面用麻绳扎着口,里面一件破海青,破裤褂,两双鞋:一双是半旧不堪的软帮黄鞋,一双是补了又补的草鞋。一把破雨伞上面缠好些铁丝,看样子已用很多年了,另外一个小四方竹提盒里面有些破报纸,还有几本关于律学的书。听说有少许盘费钱,学生给存着……”

讲学时,因弘一法师持戒,也没给另备好菜饭,头一次给弄四个菜送寮房里,一点没动;第二次又预备次一点的,还是没动;第三次预备两个菜,还是不吃;末了盛去一碗大众菜,他问端饭的人是不是大众也吃这个,如果是的话他吃,不是的话他还是不吃,因此庙里无法厚待他,只好满愿!还有,“愈是权贵人物他愈不见。”

弘一法师在《�益大师警训略录(寒笳集)》中说:“倘名关未破,利锁未开,藉言弘法利生,止是眼前活计。一点偷心,万劫缠绕。利关不破,得失惊之;名关不破,毁誉动之。既为得失、毁誉所转,犹以禅道佛法?呜呼!”弘一法师对名与利的看法,令我们今天仍万分景仰。

弘一法师在选择了出家之路后便舍弃种种名闻利养,一心向道,严于律己,虔诚地弘扬佛法。

生活中,我们也许没有弘一法师的那种境界,但我们至少可以在淡泊的心性中尽情体会生活的真实意义,这远比去追求那些过眼繁华要实在得多。

弘一法师的一生对我们启示良多,虽然每个人的理想各不相同,追求的事业也高下有别,但不管怎样,如果想要有所发展和成就大事业,就必须坚定信念,对事业的追求多些,对物质的追求少些,这样离成功才会更近一些。人们最容易忽视改过迁善

弘一法师非常重视“改过迁善”。他平时对自己在这方面要求严格,他常说:“我们一个人所有的行为,一举一动,以至起心动念,诸佛菩萨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一个人若能改过迁善,他的品行道德,自然会一天比一天地高起来!”

弘一法师在将要出家的时候,有一位在北京的老朋友写信劝他道:“听到你要不做人,要去做僧……”

弘一法师看到这,很是痛心!是啊!世人以为做僧的都不是人,把僧不当人看了!你想,这句话多么厉害呀!出家人何以不是人?为什么被人轻慢到这种地步?弘一法师想:我们都得自己反省一下!这原因恐怕是由于出家人做人太随便的缘故;种种太随便了,就闹出这样的话柄来了。

1933年农历春节,弘一法师在厦门妙释寺讲《改过实验谈》,讲述了自己近50年的修省改过体验。他先讲了改过的顺序:

一是学。

首先要多读佛书儒书,详知善恶之区别及改过迁善之方法。倘因佛儒诸书浩如烟海,无力遍读,而亦难于了解者,可以先读格言联璧一部。

弘一法师未出家前常读这些书,归信佛法以后,也常常翻阅,觉得其“亲切而有味也”。

二是省。

学过之后,就须常常自己省察,所有一言一动,是善的,还是恶的?若为恶者,即当痛改。除时时注意改过之外,在每天临睡时,再将一天所做过的事,详细思考一番。最好能每天写录日记。

三是改。

省察以后,若发现过错,就应该努力改正。要知道,改过之事,是十分光明磊落的,足以显示伟大的人格。弘一法师曾引子贡语:“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又引古人语:“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

所以,弘一法师认为“改”非常重要,今天我们读之,也要记住,千万不可松懈!

弘一法师还在日后的讲演中总结了一些有利于常人的改过迁善之举:(1)虚心“一般人犯了错不承认自己有过,那怎么能谈得上改呢?但古圣先贤则不这样。”弘一法师说,然后举例道,孔子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又说:“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看,圣贤都如此虚心,我们怎么可以自满呢?(2)慎独

弘一法师认为,“吾等凡有所作为,起念动心,佛菩萨乃至诸鬼神等,无不尽知尽见。若时时作如是想,自不敢胡作非为。”他举例说,曾子说:“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弘一法师还常讲这样的警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表示他对人对事常怀敬畏之心。(3)宽厚

弘一法师认为,“造物所忌,曰刻曰巧。圣贤处事,惟宽惟厚。”他认为,为人处世应该抱持宽厚的态度,多理解多原谅。(4)吃亏

弘一法师常以吃亏为福的信念来做人做事。他引古人之说:“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

弘一法师曾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古时有位贤人临终,子孙请遗训,贤人说:“没有别的话要说,你们只要学吃亏。”

弘一法师认为吃亏是福,事物的发展是辩证的,没有人能把荣华享尽,便宜占尽,所以为人不要怕吃亏,也就是说,为人不要太自私,吃点亏别觉得心理不平衡。(5)寡言

弘一法师认为,“此事最为紧要。”他举例说,历来古人主张慎言,因言语不当招致灾祸的例子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所以做人一定要谨言慎行,免得招来口舌是非。(6)不说人过

弘一法师认为这种理念非常正确,在生活中他也是这样做的。他引古人之说:“时时检点自己且不暇,岂有功夫检点他人。”他还说,孔子也主张“躬自厚而薄责于人”。(7)不文己过

弘一法师强调,文过乃是最可耻之事。他举例说,古人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8)不覆己过

弘一法师曾说:“我等倘有得罪他人之处,即须发大惭愧,生大恐惧。发露陈谢,忏悔前愆。万不可顾惜体面,隐忍不言,自欺欺人。”形象讲述了不掩盖自己错误的勇气。(9)闻谤不辩

弘一法师针对闻谤不辩举例说,古人说:“何以息谤?曰:无辩。”又说:“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

弘一法师认为不辩、不争、隐忍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也是自己几十年来的经验。(10)不嗔

弘一法师认为,嗔习最不易除。他引古贤之语:“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尽。”然而我们也不可不尽力对治。他又引《华严经》说:“一念嗔心,能开百万障门。”因此,对“嗔”必须要小心谨慎,严加提防。

弘一法师总结“改过迁善”说:“改过之事,言之似易,行之甚难。故有屡改而屡犯,自己未能强作主宰者,实由无始宿业所致也。”这段话说明改过迁善对一个人的人生大有裨益,所以,我们不仅要改过迁善,还要为了能达到改过的目的,时时警醒自己,付出“至诚至敬”的努力。抛弃世俗名利,提升人生境界

刘海粟曾说:“近代人中,我只拜服弘一法师一个人。苏曼殊只是聪明而已。弘一法师画画、书法、音乐、诗词样样都高明,我却比他少了一样——演戏!”

弘一法师的确是近代文化界的一个传奇人物,正当其个人事业发展如日中天时,他却突然选择遁入空门,以致多了一位致远通达的高僧。

1912年7月,32岁的弘一法师第二次来到杭州,在杭州师范教学。弘一法师的住处就在钱塘门内,离西湖只有两里路。钱塘门外,靠西湖边有一所小茶馆名景春园。弘一法师常常一个人出门,到景春园的楼上吃茶。

那时的西湖还有城墙和很多柳树,除了春秋两季的香会,西湖边的人稀稀落落,钱塘门外更是冷清。弘一法师常常一个人坐在景春园楼上,凭栏观看西湖的风景。茶后,便到附近的昭庆寺看看。

第二年夏天,弘一法师在西湖的光华寺里住了好几天。因为还是俗身,弘一法师住的地方并不在出家人的范围之内,而是在该寺旁边一所叫“痘神祠”的楼上。“痘神祠”是广华寺专为俗家客人提供的居住场所。弘一法师闲暇时便到出家人的住所去看,当时便萌生了几分兴趣。

一次,杭州师范来了一位名人演讲,弘一法师和夏�尊相约外出躲避,摇船到了西湖的湖心亭去喝茶。这是俩人寻求清静的一个办法。喝茶时,夏�尊无意中说:“像我们这种人,出家做和尚倒是很好的。”弘一法师听后有些心动,后来他说:“这成了我后来出家的一个远因。”

弘一法师当时虽对出家人的生活有几许向往,但由于他正全身心投入于实际的教学中,生活相对安定。后来,这安定被一篇题为《断食的修养方法》的文章“打断”了。

1916年夏天,夏�尊在一本日本杂志上看到一篇题为《断食的修养方法》的文章,觉得十分有趣,便将此文推荐给弘一法师。文章提到断食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弘一法师本是个凡事认真的人,他当即起了好奇心,因为他那时患有神经衰弱症,他猜想,或许可以借此使疾病痊愈。看到文中说断食在寒冷的气候下为佳,弘一法师便将断食的时间定在了同年的11月。

弘一法师想找一个僻静之地以便断食,为此他去找西泠印社的叶品三商量,叶品三向他推荐西湖附近的虎跑寺。弘一法师问:“既要到虎跑寺去,总要有人来介绍才对。究竟要请谁呢?”叶先生答:“有一位丁辅之(西泠印社的创始人之一,中国近代著名金石家,是虎跑的大护法),可以请他去说一说。”于是,叶品三便写信请丁辅之代为介绍。

为了能够顺利地完成“断食”,弘一法师对此非常保密,他只私下里做着准备,甚至没有告诉自己的好友夏�尊。

到了11月,因为此前没有亲自到过虎跑寺,弘一法师先托人到虎跑寺打探了一下。回复的消息是:“方丈楼下的地方,倒很幽静;因为那边的房子很多,且平常的时候都是关起门来,客人是不能走进去的,而在方丈楼上则只有一位出家人住着而已,此外,并没有什么人居住。”于是到了11月底,弘一法师便径直前往虎跑寺方丈楼下的那间屋子了。

弘一法师在虎跑寺的断食非常顺利。他的原意只为试验断食的效用,却不想此次住进寺院后,对僧侣们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与兴趣。他经常看见那位住在楼上的出家人经过窗前。出家人恬和古幽的气质深深地吸引了他。他于是常常与出家人探讨问题,并借来佛经研读,希望能够发现其中的道理。

短短的半个多月,没有尘事纷扰的弘一法师过得非常舒心。他甚至喜欢上了出家人的粗茶淡饭。回到学校后,他请佣人照着寺院里的饭菜那样煮着吃。弘一法师在后来的回忆文章里说,此次虎跑行“可以说是我出家的近因”。

弘一法师工作时一般不无故请假,即使平日里与在上海居住的太太团聚,也是利用短短的周末。这一年年假假满返校后,夏�尊却没见到一贯守时的弘一法师。直到两个星期后,弘一法师才带着“一副清癯消瘦的模样回来了”。原来弘一法师背着好友跑出去“断食”了!

1917年的下半年,弘一法师开始正式吃素,而且“在冬天的时候,请了许多的经,如《普贤行愿品》、《楞严经》及《大乘起信论》等”,同时在“自己的房里,也供起佛像来,如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的像,于是亦天天烧香了”。

到了放假的时候,弘一法师破天荒地没有回家,而是到了虎跑寺过年,仍旧住在方丈楼下。此时,弘一法师对出家的生活已有了很大向往,他觉得这里的氛围十分适合自己的心境,他决定出家,同时想拜楼上的那位出家人为师。也许是出于谦逊的缘故,那位出家人(弘详法师)没有接受弘一法师的拜师请求,而是介绍弘一法师去拜他的师父。他的师父在松木场护国寺里居住,弘详法师为此请自己的师父回到虎跑寺来。于是在正月十五,弘一法师受三皈依了。

但皈依不等于立刻出家,弘一法师定于1918年暑假的时候入山。5月底,弘一法师提前考试,考试结束后,他就离开学校到了虎跑寺。之后,他便穿上了出家人的衣裳,预备到来年再行剃度。

弘一法师出家的事轰动了当时的文化界,就连他的朋友们也深感不惑。对此,夏�尊认为自己应负很大责任,他在《回忆弘一法师之出家》中痛悔道:“……这七年中,他想离开杭州一师有三四次之多,有时是因为对于学校当局有不快,有时是因为别处来请他,他几次要走,都是经我苦劝而作罢的。甚至于有一个时期,南京高师苦苦求他任课,他已接受了聘书了,因我恳留他,他不忍拂我之意,于是杭州南京两处跑,一个星期中要坐夜车奔波好几次。……眼看这样的好友因信仰的变化要离我而去,而且,信仰的事不比寻常名利关系可以迁就。料想这次恐已无法留得他住,深悔从前不该留他。他若早离开杭州,也许不会遇到这样复杂的因缘的。”

对于弘一法师的出家,他的学生丰子恺先生以“三层楼”的说法阐述了自己的认识。他在《我与弘一法师》一文中这样写道:“……当时人都很诧异,以为李先生受了什么刺激,忽然‘遁入空门’了。我却能理解他的心,我认为他的出家是当然的。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即所谓‘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很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了。他们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他们以为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连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他们不肯做本能的奴隶,必须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这才能满足他们的‘人生欲’。这就是宗教徒。世间就不过这三种人。我虽用三层楼为比喻,但并非必须从第一层到第二层,然后得到第三层。有很多人,从第一层直上第三层,并不需要在第二层逗留。还有许多人连第一层也不住,一口气跑上三层楼。不过,我们的弘一法师,是一层一层地走上去的。弘一法师的‘人生欲’非常之强!他的做人,一定要做得彻底。他早年对母尽孝,对妻子尽爱,安住在第一层楼中。中年专心研究艺术,发挥多方面的天才,便是迁居在二层楼了。强大的‘人生欲’不能使他满足于二层楼。于是爬上三层楼去,做和尚,修净土,研戒律,这是当然的事,毫不足怪的。做人好比喝酒:酒量小的,喝一杯花雕酒已经醉了;酒量大的,喝花雕嫌淡,必须喝高粱酒才能过瘾。文艺好比是花雕,宗教好比是高粱。弘一法师酒量很大,喝花雕不能过瘾,必须喝高粱……”

看,丰子恺先生以人生境界的更高追求来解释弘一法师的出家,应该说是很有道理的。弘一法师在出家之后,也曾经对其他的人说过,他的出家,“所为是生死之事”。生死之事似乎可以理解为对于生命本质的一种探求,一种人生境界的提升。

对人生的感悟因人而异。真正的哲人矢志不移地追求着自己的信仰,在简朴中领略丰富,在清苦里感受快乐。世上唯有不注重物质的人,才能真正地提升自己的灵魂。

弘一法师能把世俗名利抛弃,去探求“人生的究竟”,这也是一种智慧。他在人生旅程中感悟到了“有生就有爱,有爱就有悲欢。人生在世,悲欣交集”。同时他也明白了当自己需求越少时,自己内心越快乐。

我们应该懂得: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从生命中体验到什么。人对人生的不同态度,会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人生的收获也会大相径庭。

崇尚简单的生活,力行勤俭节约的美德

弘一法师曾抄录这样的名句:“于此土声色诸境,作地狱想、苦海想、火宅想。诸宝物,作苦具想;饮食、衣服,如脓血铁皮想。”“声色”,就是娱乐的环境。很多人喜欢这种场合;但弘一法师认为这些地方绝对不是好地方,它让人心不能清净,让人在这里面动感情,起贪、嗔、痴、慢。“诸宝物,作苦具想”,是说世间人喜欢珍宝,但那不过是破铜烂铁。一个人身上什么东西都没有,才真正自在、舒服!戴一个镯子,跟戴个手铐有什么两样?那是“苦具”,所以,要这些东西干什么啊?要放下,身心世界一切都放下。“饮食、衣服,如脓血铁皮想”,就是说要少吃,要吃得简单,愈简单愈健康。饮食简单、烦恼少、忧虑少、分别少,这是健康长寿真正的秘诀。而衣服,只要能够穿暖就可以了,不用奢求,这样我们的身心才会自在,才不会被外境所牵。

弘一法师崇尚简单的生活,他出家后,始终力行勤俭节约的美德。

勤俭节约在任何时代都是应坚持的好品德,古人勤俭节约的例子很多,我们不必赘言,今人能把这一良好品德坚持下去的却很少,尤其是本身能享受到良好条件却坚持俭约的,更是少之又少。弘一法师虽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在家时生活过得非常阔绰,但他长大成人直至出家后,却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勤俭节约,戒绝一切奢靡。

有一年冬天,弘一法师到福建南安水云洞小住。生活用具简陋,床是用两扇木板搭成的,侍者慧田很是过意不去。但弘一法师见了,却很满意,满口“很好很好”,并对慧田说:“我们出家人,用的东西都是施主施舍的,什么东西都要节俭,都要爱惜。住的地方,只要有空气、干净,就很好。用的东西只要可以用,不用计较什么精巧华丽。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是出家人的本色。”

弘一法师有一件僧衣,补了224个补丁,都是他自己补的。僧衣青灰相间,褴褛不堪,是他初出家时穿的,后来被他的朋友、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的校长经子渊先生留下作为纪念。他有一双僧鞋,也是穿了15年。他的学生刘质平在他五十寿辰时,细数他蚊帐的破洞,有的用布补,有的用纸糊,已经十分破旧,要给他换一顶新的。他坚辞不许,说是还很好,还可以用,不必换。

叶青眼居士在《干江印月集》里回忆说,法师入闽十余年中,生活的事,无非三衣过冬,两餐度日,一张木板床,一只粗椅而已。甚至一根火柴,也不轻易动用,何况其他。他(弘一法师)在养老院住了五个月,院方供火柴两盒,弘一法师居然不曾动用一根,最后由侍者妙莲法师送还院方,叶青眼居士亲手接收。

弘一法师对于各方人士的“供养”,绝不轻易接受。遇有不能推却的,就随手转赠其他苦学僧人或诸贫病者,钱有时一文不留。

1941年,上海的刘传秋居士听说闽南闹粮荒,深恐弘一法师道粮不足,不能完成南山律丛的编撰工作,于是特奉行千元供养,托莲舟法师由鼓浪屿辗转呈赠弘一法师。弘一法师慨然辞谢,说:“我自出家一向不受人施舍。就是挚友及弟子供养的净资,也全部作为印刷佛书之用,自己分毫不取。我从来不管钱,也不收钱,请仁者把原款璧还。”听说上海交通已断,款未能寄回,他想了想,说道:“既然如此,可将此款转赠予开元寺。开元寺因为太平洋战事,经济来源告绝,发生了粮荒。请开元寺直接函复刘居士鸣谢。”

弘一法师一生的挚友夏丐尊曾赠他一架美国白金水晶眼镜,因为很漂亮,他一直不戴,后来也转送开元寺常住公开拍卖,得价五百余元,用以购斋粮。

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讲道:“能忍受吃粗茶淡饭的人,他们的操守多半都像冰一样清纯、雪一样洁白;而讲究穿华美衣服的人,他们多半都甘愿做出卑躬屈膝的奴才面孔。因为一个人的志气要在清心寡欲的状态下才能表现出来,而一个人的节操都是在贪图物质享受中丧失殆尽的。”毫无疑问,弘一法师的操守像冰一样清纯,像雪一样洁白,他崇尚简单生活、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现在也许没有弘一法师的那种境界,但我们至少应该追求他那样的境界,力行勤俭节约,这于国于家于己都是善举,也更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了无牵挂,把身心世界全部放下

1942年3月,弘一法师在惠安主持完法事回到泉州。此时,仍有许多聘请弘一法师说法讲经的函件从各地飞来,但都被他一一谢绝。农历五月中旬,弘一法师为福州怡山长庆寺手书《修建放生园池记》,这是他最后的遗作。

弘一法师在临终之际,把妙莲法师叫到身边,说:“你把笔墨准备着,有些话,记下来。我圆寂以后,照我的话做。我这个臭皮囊,处理的权力,全由你,莲师!请你照着世间最简单、最平凡、最不动人的场面安排。我没有享受那份‘死后哀荣’的心。一切凭吊,都让他们免了!”

弘一法师圆寂前,还写了“悲欣交集”四个字,交给妙莲法师,同时寄给相交30多年的老友夏�尊先生一封信。信很简单:“�尊居士: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