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难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15:43:40

点击下载

作者:科普小组

出版社:吉林电子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文化难题

文化难题试读:

前 言

茫茫宇宙,浩浩人海,真是无奇不有,怪事迭起,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和科技神奇奥妙无穷,神秘莫测,使我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捉摸不透。

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使我们对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和科学现象,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谜团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人类的谜团。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谜团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奇怪事物和难解之谜,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为了激励广大读者认识和探索世界的未解之谜,普及科学知识,我们编辑了“走进科学阅读百科”丛书,包括《动物奇趣》、《恐龙公园》、《野人踪迹》、《怪兽形影》、《草木奇葩》、《生物百谜》、《恐龙科考》、《自然奥秘》、《地球揭秘》、《地理探奇》、《海洋谜底》、《海底探寻》、《宇宙环游》、《天文奇观》、《空中奇景》、《飞碟追踪》、《国宝档案》、《宝藏新探》、《考古发现》、《古墓古堡》、《侦破秘密》、《疑案真相》、《奇案推理》、《恐怖迷影》、《外星生命》、《惊险迷踪》、《失踪之谜》、《史海沉钩》、《科技前沿》、《科技新潮》、《科学回眸》、《名胜奇迹》、《兵器博览》、《舰船巡航》、《战机时代》、《军备竞赛》、《历史见证》、《艺术走廊》、《文化难题》、《人物解谜》、《人体破译》、《医学密码》、《心理怪象》、《超人特异》、《人类奇闻》、《趣事轶传》、《奇物怪事》、《奇风异俗》。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神秘的绳结语

1527年,西班牙冒险家勘探今天厄瓜多尔南部海岸一带地区时,发现了一个绵延四千多公里的庞大印第安帝国——印加帝国,疆界北起现在厄瓜多尔与哥伦比亚接壤处,南到今天的智利中部。这个帝国的元首高高在上,是臣民尊为太阳神后裔的专制君主。帝国人口众多,分成若干个部族,各地筑有道路和渠道。帝国内的各种活动,由一个高效率的行政体系统筹办理,并以帝国中部的首都库斯科为发号施令的地方。西班牙人看到这些已开化“异教徒”的工程和农业技术,及锻工精细、品种繁多的金银器皿,不由得叹为观止。这些印第安人的建筑工程和工艺制品不但能与欧洲最佳的媲美,而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令西班牙人同样感到惊奇的是,印加人既不能读,也不会写。他们没有文字,也没有书写的数字体系,甚至连原始的图画记录和象形文字也没有。

这似乎不可思议。然而皇帝有需要时,手上资料一应俱全。如帝国子民的身份和年龄、食物供应、军队驻扎地点和数目、金银财产及皇帝关注的史实和法律等。以上所有的事项都用结绳的方法记录,而且非常翔实、准确,甚至一双便鞋也不会遗漏。

印加人的绳结语是在一条至少30厘米长的绳子上,系以各种长短粗细不一、颜色有别的绳子,在这些绳子上的某处,说不定还系有其它或长或短的绳子。印加人用不同长度的大小绳子,配以各种颜色的彩绳,就能做精密的记录,再复杂、繁多的事项也不怕有遗误。

打了结的绳子多得象现代图书馆里的藏书,由受过训练的人专门负责管理。保管具有结绳记事的本领,所以极受人尊崇,帝国君主也免除他们的各项义务。印加上层社会的男子所受的教育,是以如何通读和编绳结语为主。每个村庄至少有三四个结绳管理员,他们将彼此的记录交换检查,确保所有事项都能按规定记录下来。这些人各有专责:一个专管谷物收成的记录,一个管人口统计数字,一个管军备,还有其他的管民生所系事项等等。至于其他与数字无关的记载,如历史,传说和法律等“学识”,则要求记录者有极好的记忆。这类事项的大纲完全用口授的方法代代相传,有关细节再用结绳。

绳结语对一个幅员辽阔的中央集权国家极其重要。因此,所有地方上的结绳记录,均须呈交设在库斯科的中央记录局,以备当局核查。

西斑牙人征服印加帝国后,引进了一种书目文字,因此大部分绳结语就湮灭了。今天我们见到的结绳记录大都收藏在博物馆里,但是现在的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山区,仍有人用简单的印加绳结语记事,古印加人的后裔还以在长绳上打结和解结的方式来记录羊的数目。

神秘的“红崖天书”

贵州省安顺地区关岭县南10公里龙爪树后面的晒甲山,传说因三国时诸葛亮南征屯兵晒甲于此而得名。山顶上的赧色嘎岩,壁立如削。壁上有不知何人写在上面的“神秘天书”。“红崖天书”直接写在末经打磨的石壁上,宽10米,高6米,计40余字(其中“虎”字是清朝人徐印川所加)。参差不齐,大约分为十行,首行2字,末行10字。字大小不一,大者40厘米以上,小者20至30厘米。从岩下仰望,字青石赤,仿佛大书深刻,临近细审,无斧凿痕,字形奇异,非篆非隶,不能辨识。

最早的记载见于明嘉靖年间邵无善的“红岩”诗。清代中叶,开始引起学者的注意。先后有拓本、摹本、缩刻本多种面世,并被收入全国性的雕刻著录。记游考证之作甚多。邹汉勋、刘心源还分别作有释义。光绪年间,影响更大,名播海外。法国人柏如雷和弗海尔谓此刻“含有绝对的神秘性”。“红崖天书’,研究了近百年,说法不一,持肯定态度的有“三危禹迹”、“殷高纪功”、“诸葛图谱”、“苗文右书”和“囊文先声”诸说;持否定的则断言此非人工所为,乃是自然生成的石花,更有甚者,近来有人说它是“宇宙信息、“特异功能”。所有这一切都是扑朔迷离、云里雾里,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根据。

1995年3月,贵州省安顺地区行署向世人悬赏出百万破译天书。此举在海内外引起轰动,掀起了“红崖天书热”。

日前,山东大学艺术系副教授刘乐一先生应邀前往对其进行实地专题考察,经对各种摹本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了令专家学者信服的新论点。刘先生曾因破译《周易》中的八个卦符而饮誉学术界。他认为:“红崖天书”是汉字属性,形成于明朝初年,是二位目睹过宫廷内乱的隐士所写,其字义为:丙戌之时,宦官乱政(欧、杀),有口难言。“天书”的右下角有两组图形,很像一个女人在祈祷和一个儿童在戏耍。刘先生认为其含义是说:自此不再问政事,与妻儿隐山林共享天伦之乐。

刘乐一先生的这一立论,目前己得到众多历史、文字和文物专家学者的认可。百年文字之奥秘终于被揭示开了。

苏美尔文化之谜

在公元前2000多年,曾经居住在今天中东一带的苏美尔人就开始记载他们先人的灿烂文化了。但至今我们对于这一古老民族的来龙去脉仍然所知寥寥,我们所知道的就是苏美尔人曾给闪米特人带来了一种非常先进的文化。我们还知道,苏美尔人总是在高山顶上寻找他们的神。如果在他们居住的地方没有山,他们就在平原上堆起假山。

他们的天文学非常发达。他们对月球自转的观察结果和我们今天对月球的观察结果只差0.4秒。在库云底亚克山上,人们发现一个计算题,其计算结果是一个15位数字。而我们经常引以为荣的古希腊文化的全盛时期,通常的计算结果也只达到10000而已。大于10000的数,古人就认为是“无限”了。

苏美尔人的神都不是拟人型,每个神都和一个星星有关。他们绘图中的星星的样子和我们今天画的星星完全一样。更值得人深思的是,这些星星周围都围绕着数颗行星。苏美尔人在缺乏我们今天这样的观测技术和设备的条件下,是如何知道一个“不动的星”都带有几颗行星的呢?

在库云底亚克山里,还发现了雕刻在12块陶制书板上的一首英雄叙事诗。其中第七块书板上记载的,从现在看来,是人类亲眼目睹宇宙旅行的纪实。书板上的故事是这样的:

恩克度被一支巨鹰的铜爪抓着,在空中飞行,飞了4个小时后,一个声音忽然对他说:“你看看下面的大地,大地像什么呀?你再看看大海,大海又像什么?”大地像一座高山,大海像一个湖泊。他又在空中飞了4个小时,那个声音又响起:“你向下看看大地,大地像什么?你再看看大海,大海又像什么?”大地这时像个花园,大海像花园里的水渠。在他又向上飞行了4个小时后,那个声音又对他说:“你向下看看大地,大地像什么?你再看看大海,大海又像什么?”大地像米粥,大海像个水槽。

这些比喻必定来自某个曾在我们地球上空飞行的生物,因为这些比喻太准确了,不可能纯属想像。如果对地球没有个感性的认识,谁能想像到陆地像粥,大海像水槽,因为从高空中看,地球确实像粥和水槽互相交错在一起。

其他的考古发现证实,4万年前,在苏美尔人居住的区域内曾有各种原始人。后来忽然出现了苏美尔人,创造了高度的苏美尔文明,至今史学家尚不知道他们先进的文明是从何而来。

为什么称故宫为紫禁城

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是明清帝王的皇宫。但古时候却称这个皇家宫殿为紫禁城,到底是什么原故呢?

一种说法认为,紫禁城这个名字来自紫气东来的典故。传说老子出函谷关前,关令尹看到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不久,就看到老子骑着青牛翩然而至。从此,后人就把紫气作为祥瑞之气来看,视作帝王、圣贤和宝物出现的先兆。中国古代因此以紫衣为贵服,将祥瑞之气称为紫云,将传说神仙居住的地方称为紫海,将传说中的仙人称为紫皇,将帝都郊野处称为紫陌,把皇帝居住的地方,因其戒备森严,而称作紫禁城似乎也有些道理。

另一种说法认为,紫禁城之名来自迷信和神话传说。皇帝自命为天子,传说天帝居住在天宫,天子自然也应住在天宫。古书上说,“天宫谓之紫宫”,皇帝就将他住的地方称作紫宫,他所居住的城称谓紫城也就顺理成章了,紫禁城因此得名。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紫禁城之名源于星垣学说,古代的天文学家将天上星垣分为三垣、二十八宿等,三垣指太微垣、紫微垣、天是垣,而紫微星垣处于三垣的中央,是代称天子的,紫微星即北斗星,群星环拱于四周。古人不但把紫微星垣比喻为天子,还把帝王的宫殿称为紫极、紫禁、紫垣。紫禁之称在唐代就已经有了,从故宫的用途和建筑规模看,以星垣学的角度命名故宫为紫禁城,也是很恰当的。

但到底哪种说法更有科学道理,能准确地解释紫禁城的原由,现在仍无法定论。

文字是如何诞生的

现代社会的交流工具就是文字,它对社会的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文字到底是如何诞生的呢?这个问题一直被世人所争论。

被古文字学家确认为最古老的图画文字是公元前3500年左右,在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发现的。在一块几英寸见方的大理石碑上,两面12个左右的图画清晰地表明这里记载一个重大事件。在图画文字之后,出现了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画谜文字”,绝大多数考古学家认为这种文字形式出现在公元前1800年的两河流域地区。音节文字是字母文字最终形成前的一个阶段的可能性非常大,处在这一阶段的文字有:公元前3100年的苏美尔文字、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埃及文字、公元前2200年的原始印度文字、公元前两千年的克里特线形文字、公元前1500年的赫梯文字、公元前1300年前后的甲骨文字。字母文字是文字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标志着文字规范化的到来。有些学者认为,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等地使用闪米特语的人,采用了埃及的词汇符号,使用了词汇的第一个发音,发展了包括某些确定的元音在内的字母文字。但美国学者格尔帕却认为,第一个能被公正地称之为字母文字的是希腊语,希腊语充分地接受了闪米特语的音阶表,发展了元音制度,首创元音与辅音的结合,第一次创造了完备的字母文字体制,是公元前九世纪。而另一些研究者却认为早在公元前1800年,这一伟大创造就已完成了。

关于最早文字的定论,一时还无法给一个准确的解释,因为关于它起源的时间、地区、形式等都存在许多歧议。

中国的文字是如何诞生的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对于它的起源也一直是人们所感兴趣的问题,在文化史上一直以来都非常富有争论性。

早在战国时代,我国学者就开始注意汉字起源的问题,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广的一种说法就是仓颉造字说,但仓颉是什么时代的人,却也众说纷纭。司马迁、班固、韦诞、宋忠、傅率都说他是黄帝的史官;崔瑗、曹植、蔡邕、索靖说他是古代的帝王;徐整说他是在神农、黄帝之间;谯周认为他在黄帝之后,等等。仓颉造字的方式,有人说是统一了文字的书写方式,流传后世,有人说是发明了象形之文。此外,有人把结绳记事作为汉字的起源,有人把八卦视为汉字的起源,也都是没有什么确切的科学根据。

目前,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汉文字是由人民集体创造的,经“巫”和“史”整理而成。有的史学家认为,到了殷商中国才有了文字:青铜器铭文和甲骨文。但也有史学家提出,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已相当成熟,中国文字的起始应从此往前推,前推多少,众说不一,有的主张至少上推1000年,有的甚至主张推到夏以前,也有主张推到夏末的。在考古学家的考古发现中,对汉字起源认定的依据也不一样。有人在仰韶期的文化遗址中,曾发现很多长方形的古板,有刻画过的,怀疑是原始的文字;也有人从早于夏朝的陶器上所刻画的图案,来分析文字的初始形态。郭沫若曾在《奴隶制时代》中《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中提出过以半坡彩陶上刻画的条文为中国文字的起源,半坡遗址距今有6000年左右,但对半坡彩陶上刻画的符号的含义,却还没有阐明。

中国文字的起源,到底是什么时候,具有说服力的证明还不多,只待进一步研究。

日语属于何种语系

无论那种语言都有它的语系,但有一种语言却例外,那就是日语。曾有人认为日语与汉语是同一语系,因为日文中夹杂着汉字。其实不然。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而日语属哪种语系,至今仍是一个谜。

如何确定不同语言是否同一语系,在语言里一般是通过辨别各语言中数字读音相似与否来确定的。在当今世界语言中,没有发现与日语数字读音相似的数字读音,因此,美国学者将日语列为独立语系,中国学者将其视为系属不明的语言。

但日本学者对日语作为一种孤立的语言体系而存在不满,总想找出日语的所属语系来。有人把日语与太平洋诸岛语言相比较,把日语与南美语言相比较,但都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现在能明确证明与日语同系的语言只有冲绳语,而冲绳是日本领土的一部分,冲绳语充其量也就是日语的一种方言而已。

从日语的语法结构看,日语具有与阿尔泰语系相似的一些特征,由此有人推断,日语可能和阿尔泰语系相关联,如果这种可能成立的话,将证明日本人祖先中的一支来自亚洲北部的蒙古高原、西伯利亚平原,经库页岛、北海道或千岛群岛、朝鲜半岛,进入日本本土。对于中日两国同文同种的误会,则是由汉文化对日本的历史影响造成的。公元4世纪,汉字和汉文化被引进日本,对丰富日语词汇起了重要作用,但日语只是从汉语中吸收了大量的文字、词汇、修辞等形式上的东西并为其所用,而并没有改变日语固有的语言思维方式、语序、语法结构等本质性的东西。中日两国,既不同文,也不同种。

那么,日语到底属于何种语系,至今也无法解答。

十二生肖的来由

只要是中国人,就有一个自己的属性,这是中国计算年龄的传统方法,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地支符号,各配一个相应的动物属性——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那么十二生肖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有人认为,这是古代华夏民族纪年法与少数民族纪年法相互融合的结果。在尧舜时代就开始使用甲乙丙丁等十个天干符号和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地支符号,本来没有以动物配地支的纪年法,而我国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长期过着游牧生活,很多事物都用动物来表示或指代,因此创造了以动物来纪年的方法,在汉代,两者相互结合产生了十二生肖。也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有十二时辰的概念,把黄道附近的天空分成十二等份,由东向西配以十二支,用于纪年。由于古时候图腾崇拜的影响,人们往往习惯把各种自然现象同动物形状或别的神奇的东西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了十二生肖。

还有人认为,十二生肖产生于国外,是由印度传入的,比较印度的十二生肖,只是狮子在中国改作了老虎,金翅鸟在中国改作了鸡。

关于十二生肖在民间也有许多传说,如,传说轩辕皇帝要选十二个动物担任宫廷侍卫,动物纷纷报名,猫让老鼠代替自己报名,老鼠第一个把自己报上了,却没报猫,所以十二生肖中没排上猫。民间故事很难令人相信,但如果说这十二种动物是古代部族崇拜的图腾,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十二生肖的来历也一直是一个谜。

风筝是谁发明的

风筝不仅是现代人所喜爱的一项娱乐活动,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国外称风筝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之一,但风筝是由谁发明的,什么时候发明的,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

风筝又名纸鸢,纸鸢的前身是木鸢,其实是古人所制造的早期飞行器,可惜这种技艺早已失传,古籍上只有片断的记载。有人认为,风筝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鲁班发明的。史书记载,公输般所造的木鸢,在天上能连飞3日。如果把木鸢作为中国最早的风筝来看的话,那么鲁班就是最早制作风筝的能工巧匠。但也有人根据史书记载,认为世界上第一只风筝是墨子制造的。

还有许多人指出,木鸢与风筝是两种不同的东西。木鸢是用木头制作的靠滑翔前进的鸟形飞行器,而风筝是用纸糊以牵引为动力的飞行器,风筝的真正发明者是韩信。因为史书上曾记载过,韩信率大军围楚军于垓下,日夜赶制了一纸风筝,派一个身轻的年轻人坐在上面,悄然飞到楚宫上空,唱起了凄婉的楚歌,来涣散楚军的斗志。虽然这个记载可能有些夸张,但已正式有风筝这个说法,说明那时纸糊的风筝已出现。

也有人对韩信发明风筝的说法表示怀疑,因为古籍所记载韩信使用的纸鸢,并没有提到用绳子牵引这个关键问题。而五代时的李邺所做的糊纸引线的风筝,才是真正意义的风筝。但把风筝的发明推迟到五代也不太符合事实,因为远在南北朝时的萧梁时代,已有明确记载,说明风筝已经应用于军事方面,这个时间是公元549年,比李邺早四个世纪。

总之,风筝的发明者到底是谁,一时还难以确定,有待进一步研究。

毛笔是谁发明的

毛笔是人们相当熟悉的书写工具,但它的起源你是否知道?

毛笔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书写工具,在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谈到它的起源,必须先谈谈毛笔制造者的祖师蒙恬。

蒙恬是2200多年前的秦朝大将,曾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保卫国土。在毛笔发明前,中国的文字是用刀锲刻的。传说蒙恬率军驻扎在边疆,需要经常向秦始皇奏报军情,由于边关战情经常变化,文书往来非常频繁而刀刻速度又较慢,情急之下,蒙恬从兵士的装备上撕下一撮红缨,绑在竹竿上,蘸着点颜色写起来,觉得速度很快,就如法炮制,做了许多能写字的工具。北方狼多,士兵们常打狼,剥皮后,将狼毛制成笔头。塞外草原,牧羊成群,羊毛也自然成了制笔的材料。后来的狼毫毛笔和羊毫毛笔就是从这里来的。这样看来,说蒙恬发明了毛笔却也当之无愧。

但1954年6月,在长沙左加公山发现了一座保持完好的战国古墓,随葬品中有一个竹筐,竹筐内发现了毛笔,笔毛是用上好的兔箭毛做的,这是至今为止发现时代较早最完整的一支毛笔,比蒙恬用毛制笔时间要早。另外,5000~6000年的仰韶文化,其文化特点是彩陶,彩陶器形很多,上面绘有人面纹、鱼纹、鸟纹、鹿纹、三角纹等多种花纹,彩陶的制作过程是先在软的陶坯上描绘图案,然后烘烧,推测当时的描绘工具应是毛笔类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工具。但由于一切都没有实物加以证明,只能是一种推测。这两种推测到底哪一种是正确的,一时也无法确定。

印加人是否有文字

早在公元1200年左右,印加帝国只是一个小小的部落,后来在高原上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印加帝国,到15世纪,印加帝国已包括今天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全部、智利的大部分及哥伦比亚南部和阿根廷北部,人口达600万,全国居民都讲克丘亚语。但令人疑惑的是,印加人是否拥有自己的文字?

有些专家坚持认为,印加人有自己的文字,而印加文字是什么样的,就说法不一了。有人说,印加人画在布板或其他织物上的一幅图画就是他们的秘密文字。据最早侵入印加王国的西班牙人讲,在库斯科太阳神庙附近有一座房屋,专门珍藏着许多画在粗布上的画,都装在金框中,除印加王和专门的保管人员外,不准任何人靠近这些画。后来西班牙殖民者抢走了金框,焚毁了全部图画,这些秘密文字也就消失了。还有专家认为,印加陶器上那些类似豆子的符号是他们的文字,只是没有谁能知道是什么意思。

大部分的观点还是认为印加人没有自己的文字,而且至今也确实没有找到印加人有过文字的证据。那么,印加人靠什么来记事呢?印加人当时是靠十进位的结绳记事法来记事的。通过考古,人们已获得不少印加人用于记事的绳,其中最长的一条达250米。印加人借助于绳的颜色、打结的形状与位置大小来记载当时发生的各种重要事件和自然现象,在印加王国为贵族弟子设立的学校里,教师还专门传授结绳记事的知识和方法。

当我们仰望连现代建筑师都叹为观止的雄伟印加古建筑时,我们能够相信印加人会是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创造这一切的吗?

印加人到底有没有自己的文字,迄今也只是一个无法破解的谜。

华表是如何诞生的

华表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它高大挺拔,古朴精美,尤其是天安门前的那对高大的华表,是用汉白玉雕刻而成,则更为壮观,此外在明十三陵以及卢沟桥等处也可以看到它们,但华表是如何诞生的呢?

一般认为,华表是一种在古代建筑物中用于纪念、标识的立柱,相传在我国尧舜时代,人们就在交通要道树立木柱,作为行路时识别方向的标志,这就是华表的雏形。还有人认为,华表起源于远古时代部落的图腾标志,现在天安门广场的华表上蹲着一头怪兽,非狮非狗,名为“望天吼”,民间传说这种怪兽喜好观望,让它望着宫外,是让它眺望远游的皇帝早日归来,整理朝纲。而远古的人们都将本族崇拜的图腾标志雕刻在华表上,顶礼膜拜。后来随着图腾崇拜时代的结束,华表柱顶的图腾也就逐渐演化为“望天吼”类的吉祥动物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华表在上古名为“谤木”。相传尧舜为了纳谏,在交通要道和朝堂上树立木桩,为人们出谋划策提意见提供方便,后来演化为皇家建筑的一种特殊标志。

还有意见认为,华表是由一种古代乐器演变而来的,这种乐器为木铎。先秦时,代天子征求百姓意见的官员,奔走于全国各地,敲击木铎引人注意,后来天子不再派人出去征询意见,而是将木铎放大,树立在王宫之前,提醒人们劝谏,然后逐渐演变成了华表。也有人将华表认定为古代观天测地的一种仪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种观察天文的仪器像华表,人们立木为竿,以日影长度测定方位、节气,并以此来测恒星,以观测恒星年的周期。古代在建筑前,还以此法定位取正,一些大型建筑施工期长,立表必须长久保存,就改立木柱为石柱。施工完成后,石表就保存下来了,逐渐演化为一种标志性建筑,由实用性的仪器,变为装饰性的华表。

总之,关于华表的诞生说法不一,但无论如何华表都聚集了中华先辈们的智慧,等待科学去慢慢探索它。

无人破译的手稿

美国康乃狄格州纽黑文市耶鲁大学的贝耐克珍本书与手稿图书馆内,几乎每天都有人来打听那卷“沃伊尼克手稿”。

手稿长8英寸半,宽5又3/4英寸,约200页,所用的是上等皮纸,上面写满奇字,由一种别人见所末见的字母组成。稿中的插图也同样古怪,看来描绘的是植物、女人和天文图。由于文字和图画都不易理解,此手稿号称世上最奥秘难解的手稿。1912年,纽约书商沃伊尼克宣称在意大利蒙德拉戈内学院的图书馆内发现这卷稿子,该学院位于弗拉斯卡蒂市,是耶稣会出钱创办的。沃伊尼克把手稿买下,携返纽约,着手追查其来历。稿内夹了一封信,是布拉格大学校长和杰出科学家马西于1666年写给著名学者柯切尔的。有了这封信,追查工作容易得多。

马西在信中表示,他从“一位密友”处得到手稿,后转送业师柯切尔,因深信除了柯切尔,没有人看得懂。信内又说,根据可靠消息,这卷手稿曾属16l2年逝世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二世。鲁道夫花了6000枚金币买下手稿,金额在当时可算是大数目了。

马西信中最重要一点,是指出鲁道夫认为手稿作者是英国人培根。培根生于13世纪,在中世纪学术界享誉甚隆,人称“超凡博士”。他远见卓识,曾预言不少20世纪才出现的事物,如汽车、飞机等。他是数学和物理学专家,又是声望极高的哲学家和炼金术士。“沃伊尼克手稿”会不会是培根最伟大的著作,谈及极其先进的科学理论,以致无法用普通文字写出来?沃伊尼克希望找到答案,于是将副本分送给感兴趣的学者研究,岂料学者大多对此一窍不通。他们起初以为手稿的密码相当简单,不难译解,研究起来才知道不是那么一回事。

此后近60年,手稿的研究并无什么进展,到1970年,耶鲁大学的布伦博教授着手研究这个问题,才有点头绪。他看到手稿内一些符号,想起在另一份文件中偶然见过一种图解,图解中以符号代表数字。

布伦博教授仔细查看手稿内若干页边空白,找到一些胡乱写成的算式,看来作者采用的可能也是数字代号。他在一处页边上找到一个图表,表上有26个符号,数目刚好和英文字母的相等。表中那些符号及其排列次序,跟页边算式内的符号及次序几乎完全一样。

这是译解密码的线索吗?从l到9的每个数字,是否各代表26个字母中的3个?布伦博列出下表:“沃伊尼克手稿”中的文字大多证实为一种简化的拉丁文。词尾常为us,在这套密码中,布伦博用9来表示us。

这个图表是否就是手稿内所用的密码呢?手稿某页的插图画了一棵像胡椒的植物。布伦博用数目字代插图下面所写的符号,得到757752。根据这些数字查对图表,正好拼出了胡椒的英文名字。用同样方法还译出了其他植物和星辰的名称。“沃伊尼克手稿”的秘密仍未揭开。例如,原文的主要部分很多重复,而且看起来往往毫无意义。布伦博教授推测,那可能是一名炼金术士杂乱无章地写下的记录,尝试依照古法用神秘物质或炼金药点石成金。果真如此,那么炼金药的配方会不会就藏在这卷神秘难解的手稿里?要揭露“沃伊尼克手稿”的真相,还有待学者进一步研究。

“仙字”之谜

福建省南部山清水秀的华安县境内,九龙江的支流汰溪日夜奔腾。在溪口入江处附近高达30余米的悬崖峭壁上,约有20个字形奇异的石刻文字,它们散布在5个地方,依稀可辨。这是我国南方少见的古代象形石刻文字。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学士无从破读,视其为“仙字”。“仙字”的所在地也因此被称为“石铭碑”、“仙字潭”。现有资料显示,至迟在唐代,华安“仙字潭”的“仙字”就已为世人所见。唐、宋以后,许多文人骚客接踵而来,但面对“仙字”,他们依然无从认识,只能留下一些诸如“有文纵横如篆书”、“虫文写篆不可识”之类的感叹吟唱。

1915年,岭南大学教授黄仲琴先生只身来到华安“仙字潭”考察,从此打开了科学考察“仙字”之谜的大门。1957年,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派员为“仙字潭”的“仙字”逐一做了拓片照相记录,并发表了调查报告,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材料。他们经过考察得知,这些所谓的“仙字”,其实都是凿刻在“仙字潭”摩崖石壁上的象形文字。字体大的长70余厘米、宽20余厘米,小的长10余厘米、宽仅几厘米。它们都保留着原始古朴的象形表意形态,个别的虽与甲骨金文或蝌蚪文有所类似,但又不尽相同。其形状有的像挥动双手的斗士,有的像鼓腹挺立的女性,有的像引颈待诛的俘虏……

流行千余年的“仙字”之说虽然就此被打破,但确定这些符号性质的问题却接踵而来。有的学者认为它应属于原始象形表意文字,有的认为应属于图像文字,有的则认为是春秋时期的“吴籀”。关于“仙字”的凿刻时代,一种意见认为在春秋时期,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可能早到商代,因为只要有金属器具,“仙字”的凿刻就不成问题。至于“仙字”的作者,有的认为是春秋时期的吴人,有的则认为是福建南部地区的古代土著居民即越人。

这些‘仙字”到底记叙了些什么?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十分感兴趣的问题。黄仲琴教授在考察后认为,“实非符篆之类”,“至其有似古金文者,亦不得强为附会”,但他没有解释“仙字”到底说了些什么。1959年,福建师范大学刘惠蒸副教授首次对“仙字潭”石刻做了全面考证,认为它是记载春秋时期吴部落战胜夷、越、番三个敌对部落后的纪功石刻。“仙字”的历史真相还未大白,对这一历史真相的认识,还有赖于对同一历史时期当地社会和民族文化史的进一步整体把握,而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无字碑”有什么含义

在陕西省乾县西北80千米处的梁山上,坐落着武则天的陵墓,它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墓道两旁耸立着一排排高大的石人石马,十分壮观。然而,在其高达6.3米的巨型墓碑上,却一个字也没有,这是武则天临死前在遗嘱里亲自交代的,后人称它为“无字碑”。

一代女皇武则天,为什么死后只树碑而不立传?1000多年来,人们一直为之迷惑不解。

有人说,武则天在位21年间,做了不少好事,立下了丰功伟绩,例如重用人才,重视教育,奖励生产等。因此,她的功劳很大,一时很难用文字来表述她一生伟绩。

也有人说,武则天在位期间,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打击豪门贵族,却也在自己身边拉拢了一批新的官僚,形成了新的特权集团,他们排斥异已,滥用权力,培植党羽。于是,她在临死前,感到自己不得人心,怕后人唾骂,只好立无字碑了。

有的人以为,武则天当皇帝以后,特别是到了晚年,生活奢侈浪费,大肆挥霍国家财产,大建寺院与享乐场所,使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政治也日益腐败,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不满,所以死后无脸为自己撰文立传。

有的人则认为,武则天一生有功也有过,功劳很大,而罪恶也很多,一时很难做出恰当的评价,只好使碑文空着,让后人去下结论。

还有人认为,武则天作为女皇帝,死后不给自己留碑文,是一种谦虚的表现,有“自知之明”。

以上这些都是后人的种种猜测而已,无字碑的真正用意是什么?究竟哪一种说法正确?或是可能还有另外的含义?这个谜不知要到何时才能解开。

“天书”的猜想

史蒂文斯,1805年11月28日出生于美国的新泽西州。青少年时代即对文物考古抱有浓厚的兴趣,曾到中东一带考察,游历了埃及、阿拉伯、巴勒斯坦、希腊和土耳其,出版了两本游记。1839年,他偶然读到一篇谈到中美洲古建筑遗址的军事报道,激发起他强烈的好奇心,他决心去寻找这些湮没在丛林中的古迹。他约好他的朋友、制图员弗雷德利克·卡瑟伍德,两人一同制定计划,准备行装。就在将要动身前,恰逢美国驻中美洲代办突然去世,史蒂文斯与当时任美国总统的马丁·范·布伦拉好关系,谋到了这个闲职,以“美国使节”的头衔出发了。到达中美洲后,他们发现这里正处于腥风血雨的内战之中,在这种形势下,惟一可做的工作便是寻找玛雅文明的废墟。

史蒂文斯和卡瑟伍德久闻位于洪都拉斯境内,紧邻危地马拉边境的科潘村有许多古迹,他们便把科潘作为调查的第一站,雇佣了印第安向导和民夫,向丛林中进发。一路上披荆斩棘,饥餐渴饮,穿越一道道林莽,涉过一片片沼泽,终于来到目的地。在那里,他们发现了著名的科潘古城,古城中保存的15座刻满象形文字图案和装饰花纹的石柱牌,以及一座金字塔形的巨大建筑遗址,令他们惊叹不已。他们万万没想到,中美洲居然生活过堪与任何古老民族相媲美的印第安人!这一重大发现使他们忘掉了旅途的辛劳和环境的险恶。他们对科播进行详细地调查、记录和绘图后,旋即进入危地马拉,后来又去了墨西哥的恰巴斯和尤卡坦,他们将沿途看到的许多玛雅文明废墟,都一一作了详细的记录和绘图。1842年,史蒂文斯在纽约出版了《中美洲、恰巴斯和尤卡坦旅途见闻》一书,不久,卡瑟伍德的画集也问世了,引起了世人的强烈反响,史蒂文斯的书一版再版,被译成多种文字,畅销不衰。每个人都在谈论中美洲,并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这些废墟的主人是谁?他们从哪里来?他们与北美大陆上的印第安人是否是同一血缘?为什么会有特别发达的文明?刻画在石碑上的神秘符号有何意义?……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把这一伟大的文明定名为玛雅文化,可是,许多实质性的问题依然无法得到解决。学者们唇枪舌剑争论不休长达20年。1863年,一位名叫布拉塞·德·布尔布尔(1814~1874年)的法国学者在西班牙马德里皇家历史学会图书馆查阅政府档案时,发现一本纸质发黄的古代手稿,名叫《尤卡坦事物考证》,是西班牙派往中美洲尤卡坦地区的主教狄亚哥·迪兰达于1566年撰写的。这位主教在职期间,一方面于1562年7月将所有能够搜集到的玛雅文字记录,全部当做魔鬼的著作焚毁;另一方面,他又出于对古代知识的热爱,跟一位废黜的玛雅王公柯柯姆交上了朋友,并将听到的有关玛雅诸神及战事的奇特故事一一记录下来,尤为可贵的是,他在这本书里,还画下了玛雅人用以表示各个日期和月份的象形文字草图。

简单的几幅草图,却成为人们解开玛雅文明奥秘的钥匙。纪念碑上的象形文字获得了生命,玛雅文明开始焕发出生机,美国学者安娜·泰利·怀特在《湮没的世界》一书中评价说:“西班牙人从墨西哥榨取的全部黄金都及不上那么大的价值。”

值得庆幸的是,西班牙人并没能够将玛雅文献全部焚毁,三本玛雅文献大概是被好奇的西班牙士兵带到了欧洲,从而被保存下来,它们是:现收藏于德国德累斯顿的最古老的一份被称为《德累斯顿手抄本》;收藏于法国巴黎的被称为《巴黎手抄本》;另有原属于一份的两个抄本分别藏于西班牙的两个地方,称为《马德里手抄本》和《格巴里耶手抄本》。研究者们立即将这些原稿与狄亚哥·迪兰达的象形文字作了比较,同时又与卡瑟伍德临摹的石柱碑上的象形文字进行了对照,神秘的玛雅文化终于可以窥见一斑了。

然而,由于在1840~1880年的40年间一直没有什么有关玛雅文明的重大发现,所以能够使狄亚哥·迪兰达提供的“钥匙”发挥作用的文字、石柱碑、浮雕和雕像实在是太少了,而中美洲又是一个令人望而却步的地方,在那里从事丛林考古不仅需要热情,而且还需要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愿意步史蒂文斯后尘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就在研究者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名叫阿尔弗雷德·莫德斯雷的英国人,在188l~l894年间,前后7次进入中美洲热带丛林,他不仅对当时已知的每一个废墟进行了摄影和绘画,而且还对许多碑铭甚至整个石碑作了精心的拓片,还带回来若干尊玛雅雕像的原物以及不少精美的石膏模型。莫德斯雷的工作为玛雅文明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尽管迄今为止人们只破译出将近三分之一的象形文字符号,但是,它对认识密林中的玛雅文明已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作用。而且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天书”般的玛雅文化将重现世人面前的。

神秘字符的起源

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郡昆士兰的乔治·扬首先使人类开始循着神秘的加拿大雅茅斯石头的踪迹进行探索。这块180公斤重的巨石是1812年由一名雅茅斯医生理查德·弗雷彻在一处泻盐沼泽中发现的。他是一位军医,于1809年退休并来到雅茅斯居住下来,后来于1819年在那里去世。实际上他把这块石头置于靠近岸边的一块凸地上。当然,那块地位于柴格津沼泽地出口和雅茅斯港西边之间。石头上简短的铭刻有十四个字符,而这些字困扰了专家近200年。

现在,在科林斯街22号迷人的雅茅斯郡博物馆,这块石头被精心地保存下来,并且突出地展示给公众。博物馆的董事兼馆长,历史学家埃里克·丁·拉夫,对这块神秘古老的石头及其可能的来源有着丰富的有价值的信息。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他告诉记者以下的事情。采访中他允许记者做记录,而且,这次采访对破解字符是非常有帮助的,它提供了很多的信息。

在雅茅斯的历史上,雅茅斯神秘石头是一桩十分有趣的事。多数人认为它是北欧海盗留下的,那是一般的说法,但是也有许多其他说法。大致说来,它是由一位叫弗雷彻的医生于1812年,在雅茅斯港尽头发现的。有一些人,特别是弗雷彻医生的后代,总觉得是弗雷彻雕刻的,因为他显然是个爱开玩笑的人,而且,他的家人也总觉得就是他刻的。其他许多人觉得是北欧海盗留下了这块石头,而且这块石头已经几次被不同的人从古代北欧文字翻译过来。有一篇译文是小亨利·菲利浦斯在1875年左右翻译的,他觉得那些古代北欧文字要么写的是‘哈口对他的众人讲话’要么写的是‘哈口之子对他的众人讲话’。”

后来在1884年,菲利浦斯根据前任省博物馆馆长哈利·皮尔斯的一份注释,出版了关于那段话的一篇论文,并认为这位叫哈口的人是1007年沃卡尔塞芬探险队的一名成员。

埃里克·拉夫还告诉记者,在1934年,奥勒弗·斯特兰伍德曾经翻译了石头上的北欧古代文字。斯特兰伍德的这篇译文语言上特别有趣。奥勒弗·斯特兰伍德是华盛顿市本顿县的学校督察官,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挪威学者,他相信文字的确是北欧古代文字。他把它们译为:“雷夫艾利科设立{此碑}。”“此碑”的意思在句子中是人所理解的东西。这块古代北欧文字碑字符自身中不含有它。这种被理解的语法结构的意思,也能在请求帮助时被发现,如“请帮助我{从这条沟里}上来”,在这儿,“从这条沟里”的意思是明白的,因为,被呼唤的人能看见沟并且明白说这话的人的处境——两者都使得这被充分理解的句子显得多余了!实际存在的雅茅斯大石头,以十分相同的方式,使加上的“此碑”显得不必要了。正像孔子可能在他的警句中明显地写下的那样:“在坚石上深深刻字的人,会比用墨汁和毛笔在纸上写字的人,选择更少的文字。”

在1934年,当奥勒弗·斯特兰伍德从事他的工作时,乔治斯·圣·佩林正负责管理这块石头和当时保存它的雅茅斯图书馆。1934年,乔治斯在给奥勒弗的关于石头的描述中清楚地写道:“……没有什么侵蚀迹象。除了几块孤立的地方以外,雕刻显出一种明显的V形部分……石头质地非常坚硬……雕刻是如此精工细琢,雕刻者一定使用了高度淬火的工具……”

斯特兰伍德做得非常有效的工作是,通过已确定的北欧古代的各种字母,细心搜寻从已鉴定的资料中找出已知的对应者,对应刻在雅茅斯石头上的北欧古代文字。然后,他把被对应的北欧古代文字挑出来,又给出上面北欧古代文字的拉丁字母的对应物。斯特兰伍德做了几页绘有密密交叉的对照资料,来确立和证实石头上的所有十四个北欧古代字符,最后,得出了拉丁文译文:

LAEIFRERIKUBISR

考虑到北欧古代文字和以稍微不同的角度雕刻的欧甘文字之间有较小的差异,法国中部的格罗浑字母和雅茅斯石头上的刻印文字之间,也有一种惊人的相似性。

为了公正地平衡各种北欧古代文字专家的意见,需要说的是,在1966年,即斯特兰伍德著作出版约30年后,奥斯陆诺斯克学院的利斯托博士,对那些刻印文字到底是不是北欧古代文字表示了怀疑。

朱利叶斯·弗拉施·哈蒙在他的题为《关于布来克斯顿和雅茅斯石头上的雕刻》的论文中,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全然不同的学术意见,这篇论文刊登在1976年1月的《西弗吉尼亚历史》第36卷中。哈蒙认为那些碑文纯粹是数学,而且是关于一支探险队的统计数字,这支探险队曾按照瑞典国王艾利科十四世的命令而出发。

埃里克·拉夫然后继续解释其他几种十分有趣的看法。“有一种早期巴斯克人的说法,讲石头铭刻意思是:‘巴斯克人民已征服了这块土地,’这可能来自公元前350年。迈锡尼人的说法,可能比那更早,它把石头解释成‘尊贵的神座:在大水达到顶峰的时候,皇家的纯种狮子于落日时被派出去,以起保护和控制作用并挖出一个洞穴,它们已为此全部遇难’。我认为这是不可思议的——只从几个北欧古代文字中,你怎么能得出那种意思:正如大家所知,我不怎么相信这事。其他的说法还包括日本的说法,14世纪斯堪的纳维亚的说法以及树根的说法。所以,读者可自由选择。我喜欢我的访问者进来问,‘这是真的吗?’而我说,‘是的,它是一块真的石头。’我们确实有点儿关于这块石头的问题。30年代历史学会的一位主席认为,碑文正在出现褪迹,所以,他重新凿刻了这块石头,因此,我们失去了我们能从原件中获得的任何东西,尽管我们确实有原物品的照片。不管怎么说,事情就是这样。石头原本属于雅茅斯公共图书馆,自从在20世纪50年代博物馆开馆以来,它就被他们借走了。”“我自己喜欢的说法是巴斯克人的猜想,因为,我得到了一本巴斯克语——法语字典,而且在一本关于北欧古代文字的巴斯克语书籍中,查到北欧古代文字,因此,我明白他们能如何使那些同与巴斯克词语对等。这对我很有意义:你当然能看见‘巴斯克语’;能看见‘人们’;能看见‘土地’。大约在1895年,在雅茅斯又有一块石头被发现。那上面有着像我们已发现的北欧古文字石头那样的北欧古文字,而且,当时在它们下面还多出三个字母——那上面文字译成巴斯克语是‘巴斯克人民已征服了这块土地,并在此居住。’关于那块石头有一些猜测,因为它恰恰在一家于1895年刚开业的旅馆里被发现,而那块石头从此丢失”。“我们的石头是在1812年发现的,那时人们甚至都未想到北欧海盗。它可能是北欧海盗的。我当然不怀疑北欧海盗曾到过这里。我确信,他们可能来过这儿。他们当然在纽芬兰。”

这种观点得到伯吉塔·沃里斯的有力支持。1995伟,她正与一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