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微旨论(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3 00:18:36

点击下载

作者:宋·韩祗和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伤寒微旨论(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伤寒微旨论(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试读:

校注说明

《伤寒微旨论》是北宋医家韩祗和撰著的外感热病专著。本书在继承张仲景《伤寒论》学术思想基础上结合北宋临床实际情况进行阐发。本书丰富了中医外感热病理论与实践,开宋代研究《伤寒论》之先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作者生平与成书年代

韩祗和,北宋人,《宋史》无传。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本书“不著作者,序言元佑丙寅,必当时名医也,其书颇有发明”。《四库全书·伤寒微旨论·

提要

》称:“衹和实北宋名医,以伤寒为专门者。特《宋史·方技传》不载,其履贯遂不可考耳。”(衹当作祗,见校注后记)《伤寒微旨论》正文中多次出现其行医区域,主要有“怀卫二郡”“邢磁二郡”“淦阳”等,相当于今河南、河北省所属的区域。据上可知韩祗和当是北宋医家,主要生活于今河南、河北一带。其成书年代据序言“元佑丙寅”,当为宋哲宗赵煦元佑元年,即公元1086年。

二、内容与学术思想《伤寒微旨论》上下两卷,共15篇。上卷为《伤寒源篇》《

伤寒平脉篇

》《

辨脉篇

》《

阴阳盛虚篇

》《

治病随证加减药篇

》《

用药逆篇

》《

可汗篇

》《

可下篇

》。下卷为《总汗下篇》《

辨汗下药力轻重篇

》《

温中篇

》《

小便大便篇

》《

畜血证篇

》《

阴黄证篇

》《

劳复证篇

》等。载方39首。本次整理新增《戒桂枝汤篇》《

辨桂枝葛根麻黄汤篇

》,较四库全书本《伤寒微旨论》增加2篇。

本书是一本阐发仲景学术思想的专著,以《黄帝内经》等有关理论,对外感热病病机、伤寒传经学说、平脉辨证、汗下温三法、外感热病因时治疗、阴黄证治、蓄血证治等进行了论述,勇于创新,发仲景未尽之意,强调临床实践,丰富了外感热病的理论与临床,开宋代研究《伤寒论》之风气,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四库全书·提要》赞称本书“推阐张机之旨而能变通其间”。

三、底本与校本

本书又名《伤寒微旨》,元代王好古《阴证略例》《医垒元戎》,王履《医经溯洄集》,明代楼英《医学纲目》,王肯堂《伤寒证治准绳》与《永乐大典》等曾有摘录与论述,但在流传过程中散佚。今本《伤寒微旨论》是由清代《四库全书》整理者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从《永乐大典》辑复而成,为今人学习研究留下了宝贵资料。

本次整理以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伤寒微旨论》抄本为底本(简称“四库本”,本次整理依据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印、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影印本),书首有整理者《提要》、目录。上下两卷,从《伤寒源篇》至《劳复证篇》,共15篇,载方39首。书末有韩祗和《

后序

》。

由于该本是据《永乐大典》辑录而成,受当时条件限制只辑录了15篇,没有反映原书的全部内容。本次整理增加了从《永乐大典》中新辑得的《戒桂枝汤篇》《辨桂枝葛根麻黄汤篇》两篇内容,作为

附录

排在书末。所据版本是明嘉靖(1522—1566)《永乐大典》钞本、仿钞本(本次整理依据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版)。

本次校勘所用的主校本、参校本如下:

清嘉庆十三年(1808)江苏常熟藏书家张海鹏据《四库全书》刊刻的《墨海金壶·伤寒微旨论》。本书是继《四库全书·伤寒微旨论》后至今尚存世的最早刊刻的《伤寒微旨论》。书首有《四库全书》整理者《提要》,从《伤寒源篇》至《劳复证篇》共15篇,载方39首。无目录,无韩祗和《后序》。每半页11行,每行23字。简称“墨本”。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上海金山藏书家钱熙祚据《墨海金壶》复刻的《珠丛别录·伤寒微旨论》。内容、体例与《墨海金壶·伤寒微旨论》基本相同,只是个别文字有差异,共15篇,载方39首。无目录,无韩祗和《后序》。每半页11行,每行23字。简称“珠本”。

清咸丰四年(1854)浙江新昌藏书家庄肇麟据《四库全书》刊刻的《长恩书室丛书·伤寒微旨论》。书首序言记载本书据《四库全书·伤寒微旨论》刊刻,从《伤寒源篇》至《劳复证篇》,共15篇,载方39首。有目录,无韩祗和《后序》。简称“长本”。

王好古《阴证略例》《医垒元戎》收载了《伤寒微旨论》的《可汗篇》《温中篇》等内容,并有王好古注文。而这些注文也见于《四库全书·伤寒微旨论》《墨海金壳·伤寒微旨论》《珠丛别录·伤寒微旨论》《长恩书室丛书·伤寒微旨论》,故可推测《可汗篇》《温中篇》当辑自《阴证略例》。楼英《医学纲目》、王肯堂《伤寒证治准绳》也收载有《可汗篇》《温中篇》等内容。上述四书一起作为参校本。所用版本如下:

王好古《阴证略例》,清光绪五年(1879)《十万卷楼丛书》本。王好古《医垒元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版。楼英《医学纲目》,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版。王肯堂《伤寒证治准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据上海图书馆藏万历初刻善本缩影本。

四、校注体例与原则

整理原则说明如下:

1.本次校注整理,为方便阅读,改竖排为横排,字亦改为简体,加以规范的现代汉语标点。

2.改横排后,原书中“右”“左”表示前后文者,径改为“上”“下”。

3.凡底本与校本不同而底本又不误的,采取了以下处理方法。凡校本的字词有较大校勘价值的,加以收录写出校语。方剂中药物剂量底本与校本不同的,均出校记。

4.底本与校本互异,能确认底本讹误者,改为正字,出校记说明。

5.底本与校本互异,难定其正误者,保留原文,出校记说明。

6.底本与校本一致,而文义疑有讹、脱、衍、倒之属,又缺乏依据未能遽定者,保留原文不作改动,出校存疑。

7.底本与校本虚词互异,如无关宏旨者,保持原文,不出校记。如属于底本错讹,且影响文义者,则校改并出校说明。

8.关于通假字的处理,底本中使用原有其字的通假字,校本(或参校资料)使用本字者,出异文校记,说明通假关系,并征引训诂书证或文献书证进行注释,先校后注解,校注结合。

9.底本中的异体字、俗写字,统一以现代规范字律齐,不出校记。如“悮”改为“误”,“疎”改为“疏”等。

10.注释方面,对原文中难字、僻字注出字音。对费解的字及词作了注释。并对部分人名、药物、典故等作了注释。

11.引文一般注明出处,凡属引用原文,用“语见”表明;凡属引用大意,用“语本”表明;凡出处与原书不符,用“语出”表明。

12.原书

卷上

卷下

开首有“钦定四库全书”“宋韩祗和撰”等字样,本次一并删去,不出校记。

书末附有不见于今本《伤寒微旨论》的部分

佚文

,供读者学习研究。提要

伤寒微旨论二卷 医家类(1)

臣等谨案:《伤寒微旨》二卷,宋韩祗和撰。是书《宋史·艺文志》不载,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有其名,亦不著作者名氏。但据序(2)题元祐丙寅,知其为哲宗时人而已。今检《永乐大典》各卷内此书(3)散见颇多,每条悉标韩祗和之名。而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亦称自汉张机著《伤寒论》,晋王叔和,宋成无己、庞安常、朱肱、许叔微、(4)韩祗和、王宾之流,皆互有阐发。其间祗和姓名与《永乐大典》相合,是祗和实北宋名医,以伤寒为专门者。特《宋史·方技传》不载其履贯,遂不可考耳。书凡十五篇,间附方论。大抵皆推阐张机之旨而能变通于其间。其《可下篇》不立汤液,惟以早下为大戒,盖为气质羸弱者言。然当以脉证相参,知其邪入阳明与否,以分汗下,不宜矫枉过直,竟废古方。至如《辨脉篇》据《伤寒例》桂枝下咽,阳盛(5)乃毙,承气入胃,阴盛乃亡之义,以攻杨氏之谬误。《可汗篇》分阴盛阳虚、阳盛阴虚、阴阳俱盛三门,则俱能师张氏而神明其意矣。(6)又如《汗下温三法》分按时候辰刻而参之脉理病情,乃因张机正伤寒之法而通之于春夏伤寒,更通之于冬月伤寒,亦颇能察微知著。又如以阳黄归之过下亡津,则于《金匮》发阳、发阴之论研析精微,不(7)(8)特伤寒之黄切中窽要,即杂病之黄亦可以例推矣。其书向惟王好(9)古《阴证略例》,中间引其文而原本久佚。今采掇荟稡,复成完帙,谨依原目,厘为上下二卷。陈振孙所称之原序,则《永乐大典》不载,无从采补,殆编纂之时旧本已阙欤。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总纂官 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总校官 臣陆费墀【注释】

(1)祗(zhī只):原作祇(qí其),疑为形误。本书《后序》作“祗”,据改。下同。

(2)元祐丙寅:公元1086年。元祐,宋哲宗赵煦的第一个年号(1086—1094)。元祐丙寅为元祐元年。

(3)戴良:元代著名诗人(1317—1383)。字叔能,号九灵山人。浦江建溪(今浙江省诸暨市)人。曾任淮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儒学提举。著有《春秋经传考》《和陶诗》《九灵山房集》等。《明史》有传。

(4)王宾:疑为宋代医家王实之误(繁体“實”误为“賓”)。陶华《明理续论·序》称:“王实《证治》”,“有功于仲景”。王实,字仲弓。官至信阳(今河南省信阳市)太守。著有《伤寒证治》三卷、《局方续添伤寒证治》一卷等,均佚。

(5)杨氏:当是唐初医家杨玄操,约生活于公元七世纪,曾任歙州(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县尉。对吕广所注《难经》再予注释,别为音义,以明其旨。曾著《黄帝八十一难经注》,佚,内容大都存于《难经集注》中。又撰《黄帝明堂经》,现存残本。另有《素问释音》《明堂音义》《本草注音》等,均佚。

(6)时候辰刻:季节时刻。时候,季节,节候。辰刻,时刻。

(7)窽(kuǎn款)要:关键;要害。窽,同“窾”。

(8)向:往昔。

(9)荟稡(zuì最):汇集。卷上

伤寒源篇

夫伤寒之病,医者多不审察病之本源,但只云病伤寒,即不知其始阳气内郁结而后成热病矣。自冬至之后一阳渐生,阳气微弱,犹未(1)能上行,《易》“潜龙勿用”是也。至小寒之后,立春以前,寒毒杀(2)厉之气大行,时中于人则传在脏腑。其内伏之阳被寒毒所折,深浃(3)于骨髓之间,应时不得宣畅。所感寒气浅者,至春之时伏阳早得发泄则其病轻,名曰温病。感寒气重者,至夏至之后真阴渐发,其伏阳不得停留,或遇风寒,或因饮食沐浴所伤,其骨髓间郁结者阳气为外邪所引,方得发泄。伏阳既出肌肤,而遇天气炎热,两热相干即病证多变,名曰热病。按《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冬伤于寒。”注云:“冬寒且凝,春阳气发,寒不为释,阳怫于中,寒怫相持,故病温。”(4)(5)《热论》云:“人之伤于寒也则病热。”注云:“寒毒薄于肌肤,(6)阳气不得散发而内怫结,故伤寒者,反为热病也。”以此证之,即伤寒之病本于内伏之阳为患也。(7)《伤寒受足经篇》云:人身有十二经络分布上下,故手有三阳三阴,足有三阳三阴,手三阳者,太阳小肠也,阳明大肠也,少阳三焦也;三阴者,太阴肺也,少阴心也,厥阴心包络也。足三阳者,太阳膀胱也,阳明胃也,少阳胆也;三阴者,太阴脾也,少阴肾也,厥阴肝也。今伤寒之为病,只受于三阳三阴者何也?《热论》云:“一日巨阳受之,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故胸胁痛而耳聋。四日太阴受之,故腹满而咽干。五日少阴受之,故口燥,舌干而渴。(8)六日厥阴受之,故烦满囊缩。”今《经》中论其伤寒病所传受,而不传于手之三阳三阴,古今未见其说焉。且人之生也,禀天地阴阳气,身半以上同天之阳,身半以下同地之阴。或四时有不常之气,阳邪为病则伤于手经也,阴邪为病则伤于足经也。故冬毒之气则中于足经矣。(9)《易》云“水流湿,火就燥”是也。《太阴阳明论》:“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注云:“同气相求尔。”又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注云:“阳气炎上,故受风;阴气润下,故受湿。盖同气相合尔。”《至真要大论》云:“身半以上,其气三天之分也,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其气三地之分也,地气主之。”注云:“当阴之分,冷病归之,当阳之分,热病归之。”《脉要精微论》云:“故中恶风,阳气受之也。”以此为证,即寒毒之气只受于足之三阳三阴明矣。(10)伤寒平脉篇

夫伤寒既禀于冬,得春夏之气则欲发泄。而又因饮冷嗜欲则触起,(11)(12)因冲风雨则迫动,因他人病所著则外邪喣出内邪。既病之后变动不常,未见于证先形于脉。脉者,人之权衡。浮数而软,命之曰伤风;浮数而硬,命之曰伤寒。伤寒之脉,阳毒则头大尾小,阴毒则头小尾大。头者,寸也;尾者,尺也。寸有余则为阳毒,尺有余则为阴(13)毒,三部皆有余,乍大乍小为往来未定。阳毒盛则解,阴毒盛则(14)(15)(16)温,阴阳皆盛则平,阴阳皆弱则扶,阴阳未定则待,既久不定,然后观证。治伤寒以脉为先,以证为后。浮者按之便得,数者一息六至以上,硬者有力。凡有吐泻当以脉候,关前脉大,关后脉小,或六脉俱大,虽吐泻大热之证,不得便以为热。关前脉小,关后脉大,或六脉俱微,虽秘结大寒之证,不可便以为寒。《经》云:“关前为阳,(17)关后为阴。”辨脉篇

夫辨伤寒病之脉不出于数种:曰浮、曰沉、曰数、曰迟、曰阴、曰阳。先识此等六脉,然后辨盛虚,审大小,察紧缓,为治病之急务。今之医流,治伤寒病只凭脉浮为阳,脉沉为阴。全不明脉尺寸有阴阳(18)虚盛之理,为可汗下与不可汗下之规,往往变伤寒为坏病焉。

浮脉者,非谓举之有余及按之三四菽重得之也。脉有三部:有上部,有中部,有下部。凡脉在上部者皆名浮也。于伤寒病即不然,但病人两手脉见之于皮外,指到不及按便得者乃是浮也。若病在表,脉浮不得便以浮为阳,浮中亦有阳亦有阴也。盖三阴病在表,脉亦浮也。故有可汗者,有不可汗者。

沉脉者,非谓深取而得之也。若在中部上见即为沉矣。但两手脉按之至皮下得者乃是沉也。伤寒病在里,三部脉沉,不得便以沉脉为阴,沉中亦有阳亦有阴也。假令三阳病在里,脉亦沉也。故有可下者,有不可下者。(19)

数脉者,一息六七至是也。病人脉或浮或沉,若阴阳气停,(20)脉虽及六七至,只是邪气传受,不宜妄投药也。若脉及七至已上,按之有力,即可投药解之,此阴气弱阳气胜也。

迟脉者,一息四至下三至上是也。病人脉或浮或沉,不以大小缓急,但见脉迟便可投药和之。此是阳气弱阴气胜也。前数脉不投药者,盖数脉与阳病相应,何药之有?今迟脉投药者,乃是遏阴气而归于阳也。

阳脉者,非谓脉浮为阳也。病人两手脉或浮或沉,皆以寸口为阳也。若以在表为阳,古人何以不云病在阳而云病在表也?《平人气象(21)论》曰:“寸者,阳分位也。”《脉经》曰“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又曰:“关前为阳”也。

阴脉者,非谓脉沉为阴也。病人两手脉或浮或沉,皆以尺中为阴也。若以在里为阴,古人何以不云病在阴而云病在里也?《平人气象论》曰:“尺者,阴分位也。”《脉经》曰:“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又曰“关后为阴”也。

盛脉者,非谓牢、实、洪、滑也,是阴阳气偏胜之名也。病人脉或浮或沉,不以大小缓紧。若寸口力大,名曰阳盛。尺中力大,名曰阴盛也。

虚脉者,非谓软、微、濡、弱也,是阴阳气不足之名也。病人脉或浮或沉,不以大小缓紧。若寸口力小,名曰阳虚。尺中力小,名曰阴虚也。

大脉者,按之指下似洪而极大也。病人脉三部力停,或在表,或(22)在里,按之虽大,若不发热,冒闷及口燥,咽干,谵语者,此是(23)无表里证,不可妄治之。治之即邪毒相攻为坏病矣。

细脉者,比常脉小也。非微细之细也。若病人两手三部脉力停,或在表,或在里,其脉按之小或无力,虽阴脉先见而证未见,便可少投温药和之。何者?盖欲消阴气归于阳也。

紧脉者,寒也。按之指下如绳动而无常是也。病人三部脉停,或浮而紧,表伤寒也。或沉而紧,胃中寒也。若不恶寒,不自汗,不胸满,不腹痛,勿妄治之。此是伤于寒气而传受也。(24)(25)

缓脉者,风也。按之指下软,差疾于迟是也。病人三部脉力停,或浮而缓,表伤风也。或沉而缓,亦胃中寒也。若不恶风,不自汗,不呕逆,不腹满,亦勿妄治之。亦是伤于风而传受也。

前辨脉之法,乃是病人始得病三四日以前,未经服汗下吐药,即依前脉调理,免成坏病。若病人服汗下吐药太过,变见别脉及有坏病证,悉具仲景伤寒之论也。阴阳盛虚篇

凡治伤寒病,先辨脉之浮沉,次于浮沉中察寸尺之虚盛。何谓虚盛?病人两手三部脉或浮或沉,关前寸脉小,关后尺脉大,曰阳虚阴盛。关前寸脉大,关后尺脉小,曰阳盛阴虚。今之医者则不然,皆云:脉浮为阳,岂可更言阴?脉沉为阴,岂可更言阳?执此偏见,枉陷病人至于不救。《难经》云,《五十八难》曰:“伤寒有汗出而愈,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愈者。何也?夫阳虚阴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阳盛阴虚,汗出而死,下之即愈。”杨氏曰:“此说反(26)倒,于义不通,不可依用。若反此行之,大为顺耳。”杨氏即据《脉经·辨脉阴阳大法》云:“脉有阳盛阴虚,阴盛阳虚,何谓也?曰: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阳(27)盛阴虚。是阴阳虚实之意也。”注云:“阳脉见寸口浮而实大,今(28)轻手浮之,更损减而小,故言阳虚。重手按之,反更实大而沉,故言阴实也。”杨氏曲执此二端为治伤寒病汗下之法。况《脉经》中立此《辨脉阴阳大法》,盖总言杂病脉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沉之损小,浮之实大,为阴阳虚盛之说,非为伤寒病立言也。伤寒病脉浮,当以关前为阳,关后为阴。脉沉亦以关前为阳,关后为阴也。假令三部脉浮,有可汗者,有不可汗者。若寸脉短小,尺脉实大,名曰阴盛阳虚。乃可汗之,汗之即愈。若寸脉实大,尺脉短小,名曰阳盛阴虚。不可汗之,汗之即死。三部脉沉,有可下者,有不可下者。若寸脉实大,尺脉短小,名曰阳盛阴虚。乃可下之,下之即愈。若寸脉短小,尺脉实大,亦曰阴盛阳虚。不可下之,下之即死。今杨氏执《难经》正文为汗下之误,及言文意反倒,不可依用。由其不通《难经》中阴阳二字,乃是三部脉浮沉中,寸为阳,尺为阴。非谓三部脉浮为阳,沉为阴也。使后人妄凭注中之说误投汗下药,以害人命,皆杨氏为万世之罪魁也。盖杨氏殊不达圣贤之意,自擅己能,谬传于世故也。且仲景《伤寒例》曰:“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乃亡。”假令脉浮为阳,合投桂枝汤。仲景何言阳盛则毙?盖谓三部脉浮,寸脉力大,关尺脉力小为阳盛。若投桂枝汤,足以助阳为毒,是病人必死矣。假令脉沉为阴,合投承气汤。仲景何言阴盛则亡?盖谓三部脉沉,寸脉力小,关尺脉力大为阴盛。若投承气汤,足以助阴为毒,是病人必亡矣。此仲景汗下之戒,正与《难经》阴阳虚盛文意同也。则杨氏之失明矣。病在表,脉浮,寸脉力小于关尺,此为阳虚阴盛。虽三日以后至四五日,亦可投发表药。若寸脉力大于关尺,此为阳盛阴虚。虽未满三日,亦不可投发表药。投之则助阳为逆。病人三日以后(29)病犹在表,脉浮三部齐等,尚不可投汗药,况寸脉力大于关尺耶。病在里脉沉,寸脉力大于关尺,此为阳盛阴虚。虽四日后,亦可下之。若四日以前虽有此脉,未投下药,亦不为晚。若寸脉力小于关尺,此为阳虚阴盛。虽四日至六七日以后,亦不可投下药。下之则助阴为逆。病人四五日以后病传在里,脉沉三部等齐,尚不可投下药,况寸脉力小于关尺耶。治病随证加减药篇(30)

夫病证变坏急速者,无出于伤寒。古人以伤寒为卒病也。古今治伤寒无出于仲景方,仲景尚随证加减药味,量病而投之。《伤寒论》辨太阳证小青龙汤方内: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若微利,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加茯苓;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又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者,小柴胡汤方内: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根;若腹中痛,去黄芩,加芍药;胁下硬,去枣,加牡蛎;若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若咳,去人参、姜、枣,加五味子、干姜。又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桂枝附子汤方内: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枝,加术少许。又少阴伤寒病,二三日不已,真武汤方内:若咳,加五味、细辛、干姜;若小便利,去茯苓;若下利,去芍药,加干姜;(31)若呕,去附子,加生姜。又霍乱,理中圆方内: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吐多,去术,加生姜;下利多,还用术;悸者,加茯苓;渴欲得水者,加术;腹中痛,加人参;寒者,加干姜;腹满,去术,加附子。今据此五方中加减药味之法,乃是前贤训诲人之深意也。今之医者,见古方中有加减意,即依方用之。若方中无加减意,(32)不能更张毫厘,所谓胶柱也。况《素问》有《异法方宜论》,岂是执一端而治病也。假令杂病方可用,治伤寒病者亦可投之,岂须待《伤寒论》中有法也。况古人之心,文笔不能尽言者多矣。用药逆篇

病人若因服下药太过,两手脉沉细数,肢体逆冷,烦躁而渴者,(33)乃是阳气下陷入丹田,阴气厥逆,满上二焦,故令人躁,此名阴躁也。医者见病人烦躁,又不询其端由,亦不详其脉理,便用凉药治之。凉药既下,病势愈甚,至于困极不救者多矣。病人若因下之太早,两手脉沉迟细而无力,或遍身及四肢逆冷,烦躁而渴者,或引饮不休,(34)好泥水中卧者,须用性热药治之。凡投性热药,皆须冷服。何故如是?盖为病人腹中阴气太盛,若投热药汤剂,则阴阳气相击,药下必便吐出,须候汤剂极冷即投之。投之不吐者,以腹中阴气与冷饮相逢,即同气相求尔,故药下不吐也。药虽冷饮,久即必发热矣。所谓(35)始同而终异也。《素问》云“醇酒冷饮,久必发热”是也。假令投仲景四逆汤之类,一依前说。若病人不烦躁,即热药可温服之。病人(36)若伤暑热,胃中空虚,饮冷太过,遂成泄利,日二三十往,大便色黄,米谷不化,渴饮水浆。医者见此证云:脾胃不和,故至此也。投热药或止之,或补之。热药既下,往往吐出及下利愈甚,此亦阴阳气相击也。若处承气汤之类,令病人热饮之,药既得下必不吐出,亦是与胃中热气相从也。热力既消,药冷性得行,其病即愈。《素问》(37)注云“以葱姜和粉藿投之”是也。可汗篇

伤寒病有可汗者,《论》中但统言其可汗证及可汗脉。或云脉浮弱,或云脉浮而数,或云脉浮紧,或云脉浮,无汗而喘,或云脉浮而在表,今略举数条。后人但凭脉之大概,并不分脉浮有阴阳虚盛之理,又不分有可汗、有不可汗之处,误投发表药,服之则多变成阳毒之患。今举病人有汗恶风、无汗发热分为三等,及据立春以后、立秋以前,(38)气候轻重各立方治之。庶学者易为开悟耳。

病人一二日以前,两手脉浮数,或缓,或紧,按之差软,寸关尺若齐等。虽有头痛、身热,但只是邪气传于阳分,不可妄投发表药也。

病人虽头痛、恶风、身热,若两手脉寸关尺三部齐等,其力不甚大、不甚小者,亦未可便与解表药。此是见表证,未见表脉也。直候寸脉力小于关尺,方可投解表药。

大抵治伤寒病,见证不见脉,未可投药。见脉不见证,虽少投药亦无害也。(39)

凡治杂病,以色为先,以脉为后。治伤寒,以脉为先,以证为后。病人两手脉浮数而紧,名曰伤寒。若关前脉力小,关后脉力大,恶风,不自汗,此乃阴气已盛,先见于脉也。若不调药和之,后必恶风及自汗出。若立春以后至清明以前,宜调脉汤主之。清明以后至芒种以前,宜葛根柴胡汤主之。芒种以后至立秋以前,宜人参桔梗汤主之。

调脉汤一两去芦,半两去苗,三钱炙,半两

葛根 防风 前胡 甘草(40)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一块如枣大、劈破,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如寸脉依前力小,加枣三个、劈破,同煎。

葛根柴胡汤(41)一两半一两二分三分三分,炙

葛根 柴胡 芍药 桔梗 甘草(42)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热服。如寸脉依前力小,加葱白三寸,同煎服之。

人参桔梗汤各三分去节,一两三两三分,炙

人参 桔梗 麻黄 石膏 甘草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荆芥五穗,煎至七分。去滓,热服。如尺脉依前力小,可麻黄二分、去节,同煎服。

病人两手脉浮数而缓,名曰中风。若寸脉力小,尺脉力大,恶风,不自汗,此亦阴气已盛,先见于脉也。若不调药和之,后必恶风自汗出。若立春以后至清明以前,宜薄荷汤主之。清明以后至芒种以前,宜防风汤主之。芒种以后立秋以前,宜香芎汤主之。

薄荷汤(43)一两半两三分炙,半两去芦,半两

薄荷 葛根 人参 甘草 防风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热服。如三五服,寸脉力尚小,加薄荷二分。

防风汤去芦,半两三分炙各半两炒,三分

防风 桔梗 甘草 旋覆花 厚朴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姜一块如枣大、劈破,煎至七分。去滓,热服。如三五服,寸脉力尚小,加荆芥穗五七枚,同煎。

香芎汤一分二两三分半两半两

川芎 石膏 升麻 甘草 厚朴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如三五服后,寸脉力尚小,加细辛二分。

前二段又将中风、伤寒各立法者何?盖为病人始病三日已前,因中风脉缓,或因伤寒脉紧,脉虽先见而病证犹未见,尚可用药解之,故各立方尔。

病人两手脉浮数,或紧,或缓,寸脉短及力小于关尺脉者,此名阴盛阳虚也。若自汗出,恶风者,是邪气在表,阴气独有余也。《素(44)问》云“阴气有余而多汗身寒”是也。即可投消阴助阳发表药治之。若立春以后至清明以前,宜六物麻黄汤主之。清明以后至芒种以前,宜七物柴胡汤主之。芒种以后至立秋以前,宜发表汤主之。

六物麻黄汤去节,一两各半两各三分

麻黄 人参 甘草 葛根 苍术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枣二个,煎至七分。去滓,热服。如三五服后,汗未止,加荆芥三分。如三五服后,不怯风,犹自汗出,(45)加舶上丁香皮半两。

七物柴胡汤二两去节,各一两

柴胡 苍术 荆芥穗 甘草 麻黄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姜一块如枣大、劈碎,枣三个、(46)(47)劈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三五服后,汗未止者,犹恶风者,加葱白三寸。如三五服,汗犹未止,加当归一两,同煎服。

发表汤(48)去节,两半三分各半两,去芦

麻黄 苍术 人参 当归 舶上丁香各三分皮 甘草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一块如枣大、劈破,枣三个,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如三五服后,汗未止,犹怯风者,加桂枝三分。如汗未止,更加细辛半两,以汗止为度。

病人脉浮数,或紧,或缓,其脉上出鱼际,寸脉力大于关尺,此名阳盛阴虚。若发热,冒闷,口燥,咽干者,乃是邪气在表,阳气独(49)有余也。《素问》云“阳气有余而身热无汗”是也。可投消阳助阴药以解表。若立春以后至清明以前,宜人参汤主之。清明以后至芒种以前,宜前胡汤主之。芒种以后至立秋以前,宜石膏汤主之。

人参汤半两二两一两各三分

人参 石膏 柴胡 芍药 甘草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如钱大,同煎至七分。去滓,(50)热服。如三五服后,依前发热者,每服水一盏半,加豆豉十五粒,同煎至八分。如前热未解,更加石膏二两。

前胡汤一两二两熬焦,三分三分半两

前胡 石膏 豆豉 桔梗 甘草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一块如枣大、劈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依前热未解,每服入豆豉三十粒,水一盏半,同煎至八分。去滓,热服。

石膏汤三两各一两各三分

石膏 芍药 柴胡 升麻 黄芩 甘草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豉一合,煎八分。去滓,热服。如三五服后,热不解,加知母一两。如热未解,加大青一两。

病人两手脉浮数,或紧,或缓,三部俱有力,无汗,恶风者,此(51)是阴阳俱有余。《素问》云“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是也。可用药(52)平之。若立春以后至清明以前,宜解肌汤主之。清明以后至芒种以前,宜芍药汤主之。芒种以后至立秋以前,宜知母汤主之。

解肌汤二两去节,三分炙,各半两

芍药 麻黄 升麻 甘草(53)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豉半合,煎至八分。去滓,热服。如三五服后,犹恶风者,加麻黄半两,石膏一两。

芍药汤各一两三两炙,各半两

芍药 荆芥穗 石膏 甘草(54)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一块、劈破,同煎至七分。去滓,(55)热服。如三五服后,犹恶风,再加姜一块,枣三个,煎法如前。

知母汤去节各一两二两一两半

知母 麻黄 升麻 石膏 甘草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姜一小块,同煎八分。去滓,热服。如三五服后,犹恶风者,加麻黄半两。

仲景云:伤寒为病,脉缓者,名中风。脉紧者,为伤寒。盖始因经冬温毒,毒气中其人,内伏之阳沉潜于骨髓之内。每至春夏发时,或因外伤寒而引内邪出,及乎内邪既出即为病一也。故古人立此二端,恐后人疑其紧脉与缓脉治法别也。若中风与伤寒脉异,何故仲景无别法治之?此乃后人不究仲景之心也。(56)

前三段又将中风与伤寒一法治之者何?盖病人始得病后,脉(57)与证俱见,若投解利药必不能愈,故立前方同法治之。

病人始得病一二日至五六日,尚有表脉及表证者,亦可依脉证投药。凡投解表及发表药,每一日可饮三服,病甚者可至五服外,不可频投药也。如证未解,可投热粥内加葱白亦佳。如有汗出,勿厚衣盖覆,恐出汗太过,作亡阳证。可下篇

伤寒病有可下者,《论》中但统言其可下证及可下脉。或云:下(58)利,三部脉皆平,心下硬。或云:“下利,脉迟而滑者,内实。”(59)(60)(61)或云:“脉滑而数者,有宿食。”或云:脉沉者,内实。或云:(62)(63)脉滑,内疾。或云:脉浮大,按之反涩,有宿食。或云:“脉实(64)者。”今略举此数说,后人但凭其脉之大纲,即不分脉沉有阴阳虚(65)盛之理,又不分有可下、有不可下之处。误投下药,终必变成四肢逆冷,手足拘孪,呕逆喘满之患。

病人四五日以后,两手脉沉数,按之不甚实。若三部力齐等,虽有发热,冒闷,只是邪气传于内,潜在胃脘,不可妄投下药也。若投黄芩汤,三服以解之即可。

病人五六日,两手三部脉沉数大,按之不断,寸脉上涌力大于关尺脉,此名阳盛阴虚。可大小承气汤,以助阴消阳也。若腰重,口干,(66)谵语,项背以上濈然汗出,时时潮热者,可服调胃承气汤。若第四五日见此证脉,可服小承气汤。(67)

病人三四日以后,两手三部脉沉数,寸脉断力小,关尺脉力大,此名阴盛阳虚。切不可投下药,宜据《温中篇》内汤丸投之,以助阳消阴也。

病人两手三部脉沉数,按之至骨有力而不断,口燥,咽干而渴,时时发热,冒闷者,此是阴阳气俱实。可用药和之,宜黄芩汤主之。

黄芩汤等分

黄芩 甘草 山栀子 芍药 厚朴 英粉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如脉力差(68)软,住服。若大便溏,去栀子,加葛根等分,若立春以后、立夏以前见证者,去栀子、芍药,加柴胡去苗等分。

病人两手脉沉数大,按之不断,寸脉上涌力大于关尺者,此名阳盛阴虚。可投药下之,以助阴消阳也。若立春以后至清明以前可下者,小承气汤内更加厚朴半两,减大黄一两主之。

若发热,谵语,引饮者,小承气汤。清明以后、芒种以前可下者,小承气汤主之。

若发热,冒闷,腰重,引饮,时时谵语,大承气汤。芒种以后至立秋以前可下者,大承气汤主之。

若发热,烦躁,腰重,谵语,头面濈然有汗者,调胃承气汤主之。凡用大小承气及调胃承气,并用仲景方。

病人立春以后至芒种以前,第三四日虽有可下证及有可下脉,亦未可便投下药。直候至第五日或第六日投下药者何?盖天气阳力尚微(69),虑下之太过变成坏病也。若芒种以后立秋以前,虽第二三日有可下证及有可下脉,亦未可便下之,直候至第四五日下之。天气炎盛(70)与胃中热气相干,故第四五日投下必不能成后患也。(71)

凡投下药不得务急为胜,假令今日寅时投下药,至申时、酉时不动,可再投下药。假令今日酉、戌时投下药,至来日鸡鸣时不动,可再投下药,切宜慎守也。(72)

病人三四日以前,切不宜早下之,则多成结胸及四逆之患。至十二日以后者,见有下证,虽脉不至实盛,亦宜下之。假令第十二三日投下药之后,至十六七日尚口燥,咽干,谵语者,即更宜下之。何者?盖为阴病不过六七日乃剧。若阳病至十三日以后,频投下药无害也。今立此言者,恐医流将病人日数浅深一概治也。且今太平久矣,脏腑柔脆,故气血虚弱,但迟投下药,亦无害耳。

病人四五日以后,假令今日寅时见下证及有可下脉,未可便投下(73)(74)药。更候至午未时间阳气盛,再看其脉。若比寅时寸脉力倍大于关尺脉即可下之。若与寅时脉力平同,即候次日投下药亦不为晚矣。凡投下药者,量其脉力轻重,证之深浅,不可下之太过。若太过则病(75)(76)证多变,且古人立理无失下之过,但罪其下之太早及太过尔。况病人七八日不大便,古人未尝罪医者投下药之晚。此医之深意,思后人全不通晓。

病人第五六日,两手三部脉沉数,寸关尺力齐等者,此乃阴阳气停。虽然咽干,腰重,发热,亦不可投下药,当大便自下尔。

病人至六七日,不大便,若其两手寸脉小,尺中脉大,亦不可下之。虽不服下药而大便者,则必先硬而后溏。盖由腹中有阴气也。仲(77)景《论》曰:先硬后软,不可攻也。况鸭溏乎。《伤寒论》中或云:按之心下坚,腹中满,不大便,口燥,咽干,(78)汗出,谵语,日晡所发潮热,不能食,体重,气促,濈然汗出,皆是可下之证。虽有此可下证,若三部脉停力弱及寸脉小于关尺,此为有下证,无下脉,不可下之,毫厘千里。直候寸脉力大于关尺,可下也。凡投下药,只参酌仲景承气汤轻重用之。

治伤寒病投下药者,本不为取积及取食,止为疏解阳毒之气。若邪毒在内,阳气盛,即寸脉大乃可下之。其阳气不盛,即三部脉停,何必下之?盖今人只知沉在里,便投下药。殊不较量脉之阴阳虚盛也。

凡投下药者,本因胃中有邪热之气,故投大黄、芒硝之类,以消阳气。今之医者,绝不解古人下伤寒之法,多投以丸药。丸药多用巴豆、水银、腻粉、粉霜、砒霜、甘遂、石脑油之类,皆是热药。但能逐其胃中浊恶,即愈增其邪热矣。今用丸药下伤寒病者,欲去胃中积聚,胃气既虚,即邪热在内,又与热相逢及吐纳暑热之气,足以助阳为毒,后成坏病也。

今人投下药,才见大便利及三五次,急投和气药以补之。本意用(79)大黄等凉药,疏导胃中热气。热气才过,乘虚之际,却投和气补(80)(81)药。决然变成发黄、斑出、衄血、畜血、狂走之患矣。

凡投下药,候四五日以后有下脉及有可下证,即可下之。假令病人不投下药,至六七日大汗后依然腰痛,咽干而渴,日晡发热,颊赤,胸中冒闷,两手脉实而数,宜用黄芩汤一两服和之。直候大汗出后至第五六日,投大承气汤或调胃承气汤亦无害。盖于汗后至第五六日投下药者,是因病人大病后气血虚弱,不可早下也。

前《可汗篇》别立方药而不从仲景方。今《可下篇》中不别立药,(82)而从仲景方者何?盖太平之人,饮食动作过妄而阳气多。若用大(83)热药发表,则必变成坏病,故参酌力轻而立方也。世人阳气既多,若用下药,当从至阴药投之。非仲景承气汤之类,即别药不能对病矣。请医者深详之。【注释】

(1)潜龙勿用:语见《易·乾》。喻事物在发展之初,虽势头较好,但尚弱小,应该小心谨慎,不可轻动。此处指阳气渐生,但尚微弱。

(2)深浃(jiā佳):深入。

(3)应时:合于时令。

(4)冬寒且凝……故病温:语见《素问·生气通天论》王冰注文。本篇“注云”均为王冰注。

(5)薄:通“迫”。《楚辞·屈原·涉江》:“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6)热病:《素问·热论》作“病热”。

(7)伤寒受足经篇:疑本篇为《伤寒微旨论》原文,辑录者误作引文。盖本篇内容不见于韩氏以前之古医籍,通篇论述伤寒传足经不传手经,当是韩氏首创。考《永乐大典》引文体例,往往在书名后加“云”字,如“庞安时《伤寒总病论》云”等。本篇“云”字当是辑录者所加。

(8)一日巨阳……故烦满囊缩:本段文字省略了经脉循行部位、治法等内容。

(9)水流湿火就燥:语见《易·乾》。谓水向湿处流,火往干处烧。同气相求之意。

(10)篇:原作“法”,本书目录及墨本、珠本、长本均作“篇”。据改。

(11)冲:冒。

(12)喣(xǔ许):通“煦”,蒸。《说文》:“煦,蒸也。”珠本作“煦”。

(13)解:祛除。此指祛除阳毒病邪。

(14)温:此指温法。

(15)平:平和。此为使动用法,使之平,使其平和。

(16)扶:搀扶。此指帮助、补益。

(17)关前为阳关后为阴:语见《脉经·辨脉阴阳大法》。

(18)坏病:误治后证情复杂难治的变证。

(19)停:停当,妥贴。引申为正常。本篇“停”同。

(20)已:通“以”。《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自丞相雍已下皆谏。”

(21)寸者阳分位也:语见《素问·平人气象论》王冰注文。

(22)冒闷:昏冒满闷。

(23)无表里证:偏义复词,此指无表证。

(24)差(chā插):略微;比较。

(25)(kuài快)疾:迅速。

(26)此说反倒……大为顺耳:语见《难经集注·五十八难》杨玄操注文。

(27)脉有阳盛阴虚……虚实之意也:《脉经》此文源于《难经·六难》。

(28)浮:墨本、珠本、长本作“按”。

(29)齐等:平等。下文“等齐”同。

(30)卒(cù促)病:急病。卒:仓促,急速。

(31)圆:当是“丸”。避宋钦宗赵桓之讳所致。

(32)胶柱:胶柱鼓瑟之简缩。语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33)满:充满。《说文》:“满,盈溢也。”

(34)好(hào浩):喜好。

(35)醇酒冷饮久必发热:查今本《素问》未见,出处不详。

(36)往:行。

(37)以葱姜和粉藿投之:查今本《素问》未见,出处不详。

(38)庶:希望。

(39)色:《说文》:“色,颜气也。”此指临床症状。

(40)盏:杯子。

(41)分:衡名,为四分之一两。

(42)至:原无,据墨本、珠本、长本补。

(43)半两:墨本、珠本、长本作“一两”。

(44)阴气有余而多汗身寒:语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45)舶上:用船从国外运来。犹舶来品。以下同。

(46)至:原无,据墨本、珠本、长本补。

(47)者:墨本、珠本、长本无。

(48)人参当归各半两去芦:墨本、珠本、长本作“人参半两当归去芦半两”。

(49)阳气有余而身热无汗:语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50)一:原无,据墨本、珠本、长本补。下文两处“一盏半”同。

(51)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语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52)平之:使之平。

(53)合(gě革):容器名。1合容20毫升。

(54)各:当为衍文。墨本、珠本、长本无此字。

(55)姜一块:墨本、珠本、长本无此三字。

(56)一:墨本、珠本、长本此字前有“以”字。

(57)解利:此指解表通利治法。

(58)下利……心下硬:语本《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

(59)下利脉迟而滑者内实:语见《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

(60)脉滑而数者有宿食:语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61)脉沉者内实:语本《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

(62)脉滑内疾:出处不详。《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有“阳明病,讝语,发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疑“脉滑,内疾”为“脉滑而疾”之误。

(63)脉浮大……有宿食:语本《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

(64)脉实者:语见《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

(65)必:墨本、珠本、长本作“则”。

(66)濈然:水外流貌。此形容出汗的样子。

(67)断:不连续。

(68)住服:停服。住,停止。

(69)天气阳力尚微:此指气候炎热不盛。

(70)故:墨本、珠本、长本作“虽”。

(71)寅时:凌晨三时至五时。下文申时为下午十五时至十七时。酉时为下午十七时至十九时。戌时为晚上十九时至二十一时。

(72)不宜早下之则多成结胸:墨本、珠本、长本作“不宜早下,早则多成结胸”。

(73)至:墨本、珠本、长本作“之”。

(74)午未:指从中午十一时至下午十五时。午,中午十一时至十三时。未,下午十三时至十五时。

(75)理:墨本、珠本、长本作“论”。

(76)罪:归罪于。

(77)鸭溏:大便泄泻,清稀如水,状如鸭屎。

(78)日晡:下午十五时至十七时。

(79)补:墨本、珠本、长本此字下有“热”字。

(80)决然:必然;必定。

(81)畜:通“蓄”。《荀子·天论》:“畜积收藏于秋冬。”

(82)而:墨本、珠本、长本作“作”。

(83)故参酌力轻而立方也:墨本、珠本、长本作“故斟酌重轻而立方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