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即生活(典藏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2 20:09:12

点击下载

作者:星云大师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禅即生活(典藏版)

禅即生活(典藏版)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禅即生活(典藏版)作者:星云大师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17-02-06ISBN:9787101120097本书由中华书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自序参禅何须山水地 灭却心头火自凉《星云禅话》要出版了,这是我在《人间福报》头版,继《迷悟之间》、《星云法语》、《人间万事》之后,第四个每日不间断、连写三年的专栏。

回想《人间福报》创报之初,我为了鼓励大家多创作,同时为扭转一般报纸头版打打杀杀、口水横飞的风气,承诺每日提供一篇千字的稿子,给头版刊登。时间倏忽过去十四年,我不曾一日间断。《星云禅话》就是在二〇〇九年到二〇一二年间所写的内容,但是若要追溯撰写禅话最早的因缘,则要回到一九八五年。

当时我应台湾电视公司之邀,在节目上讲说禅的宝典—《六祖坛经》,节目播出以后,各方对于禅的渴求信息,如雪片般纷飞而来,于是有新闻晚报副刊邀请我,每日为它撰写一则关于禅的公案,题名“星云禅话”,美国与泰国的《世界日报》也一并刊登,这是我最早写禅话公案的因缘。

后来又有人建议,将禅话制作成电视节目,让更多的人享受禅的随缘放旷、任性逍遥,因此有了电视制作人周志敏女士所制作的“星云禅话”节目,在一九八六年播出。一年后,台视公司将它结集成《星云禅话》四册出版发行。

这以后,《星云禅话》多次再版再刷,佛光、联经出版社也曾先后出版过,到底出版了多少次、发行了多少本,我也不曾去深究。所谓搬柴运水无非是禅,出版发行又何曾离开禅!只不过有一样,我一直挂碍着,那就是过去这些禅话公案播出或出版时,我正忙碌于海内外的弘法布教,夜以继日地撰写,之中颇有些匆促而成,恐怕挂一漏万、未尽圆妥,时常想着有机会要将不妥之处修正过来。由于这个因缘,多年后“星云禅话”便在《人间福报》再次和读者、信徒相见。

这次所刊登的“星云禅话”,除了修正旧稿之外,大部分都是新增的禅话公案,一共有一〇八四则。从这些公案里,我们可以体会禅的大机大用。禅,不但有机锋,还有慈悲、幽默、洒脱、率真……它是生活中一股安定心灵的力量。运用禅的智慧,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少一些烦恼,多一些解脱,所谓“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

禅有千百种面向:禅是千年暗室,一灯即明;禅是一朝风月,万古长空;禅是搬柴运水,穿衣吃饭;禅是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禅是参究自心,本来面目;禅是青青翠竹,郁郁黄花;禅是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禅是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希望有缘的读者,能够在禅的三昧中,保任心的活水源头,在生活中受用无穷。

于丹女士,张毅、杨惠姗贤伉俪,以及名医杨定一博士,为本套书作序,在此一并致意感谢。

是为序。二〇一三年八月于佛光山开山寮推荐序因为心系人间

烈焰炙身

汗水映火舞

意志点亮生命

淬炼

艳火莲华一朵

刹那

即静 即禅

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开幕的前十天,为了普陀洛伽山观音殿的千手千眼观世音,我和十几位伙伴在纪念馆昏天黑地全力赶工。

所有的人都听说星云大师中风住院了。

纪念馆的工程如火如荼,到处是赶工加班的工程队,夜晚,纪念馆里、纪念馆外,到处灯火通明,一切仿佛如常。

但是,每个人心里,有块石头。

忍不住去问佛光山的师父,所有出家众对星云大师的事,守口如瓶。

但是,每天早上,到佛陀纪念馆上工,仍然忍不住要打听一下,星云大师怎么样了?

这次,说星云大师已经出院了。

所有的人松了一口气。

但是,为什么不在医院多休息一下?没有答案。

我们继续在佛陀纪念馆里忙碌至深夜,十一点多收工,一大群人挤满车子,由纪念馆出来,往纪念馆大门走,预备回朝山会馆休息。

夜晚没灯,突然,看见车道的工地上有人,仔细看是佛光山的师父,中间有人坐在轮椅上,用镭射光笔在还没有完工的车道上,比划来比划去。

竟然是星云大师。

心里一惊,第一个反应是:老先生,您不要命啊?

突然想起,有一次,星云大师看到张毅,笑着问:

你知道我年轻时候,最想做什么工作?

我们一愣,都说不知道。

星云大师笑着说:我想做导演。

长久以来,我一直想不通,导演?为什么是导演?

那天深夜看到因中风刚出院,就三更半夜,坐在轮椅上用镭射光笔在车道工地上指挥的星云大师,竟然又想起这个问题。

他最终没有去做导演,而成为今天的星云大师,在他的生命深处,的确充满了一个导演的性格倾向:当你聆听他的开示,以及阅读他的文字,那种信手拈来都能引人入胜的感染力,说明他是天生的传播高手。这种与生俱来就有强烈的话要说的动力,确实是所有导演的共同血液。

然而,当那种动力,由虚拟的戏剧,提升到人间的苦难关怀和众生的无明的解脱,导演的工作,可能变得无力而虚无。因为,面对真的无边人间苦厄,需要投入的,不再是短暂的创作工作,也不可能有任何个人的浪漫虚荣,更重要的是,没有什么风花雪月的期待。

需要的是,真正的生命无我无私的投入。

因此,那个原来可能是个高明的导演的人,六十年来,心无旁骛地成了今天的佛光山的星云大师。琉璃工房 执行长/艺术总监推荐序听佛陀讲故事

大凡幸福的孩子,童年都是有故事听的。

无论偎在妈妈的怀抱里,还是躺在奶奶的蒲扇下,哪怕是蹲在村里老爷爷的板凳边,人性里最早的是非之心、善恶判断,就始自听来的那些故事。小时候只是听得痴迷有趣,长大后遇见世间沧桑,故事深处的道理,才分明起来。

公案禅话,就是历代高僧讲的故事。

而佛性,就藏在人人童年的本真之中。没有受到世事习染的本心倘能明朗坚持,就是中国本土禅宗修佛的境界了。

自达摩祖师东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自五祖弘忍传至六祖慧能,一花五叶,心心相印,舍末究本,一门深入,明自本心,见自本性。五祖开示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大丈夫,天人师,佛。”

六祖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清朗自性,遁入深深红尘,在猎人队伍中隐匿十五年,承接衣钵,一语道破“若识自心,一悟即到佛地”,只因为“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部奠定了禅宗基础的《坛经》甚至简约到了“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以般若智慧传递给众生一种充满肯定的态度。“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

那么,红尘修佛,唤醒自性,所由路径何在?

听听高僧讲的故事吧。

六祖自猎人队伍中归来时,途经法性寺,听见两位僧人对着飘动的经幡争论不已,一人说是风在动,一人说是幡在动,历经磨难一心不乱的六祖一言开示:“其实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二位仁者的心在动啊。”(《风动?幡动?》)

站在二〇一三年早春萌动的时节里,所有关于“末世”的恐慌都随着上一个年头的冬至日杳去,但是我们心里的纷扰还在,迷失在喧嚣悲欢中的惶惑一点儿没少,到底是这个世界变得太快,还是命运把我们扔到了边缘,说到底,“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心动则事相差别现前”,看透了自己的心动,离心静也就近了一步。

而自己这一颗心,量大时足以造一座高楼,量小时用尽全部也只造一根毫毛,如同星云大师开示:“能大能小,能有能无,能苦能乐,能多能少,能早能晚,能冷能热,因为禅心本性,无所不能。”(《能大能小》)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自由,绝对的身体行为自由是不存在的,但是心的自由却是无极的。中文这一个“闷”字,不就是“心”外关了一扇“门”,自己不打开,又有什么样的外力能帮你放出来呢?或许,人不能左右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把握生命的宽度,用一生光阴,究竟把自己活成了浩荡大河还是涓涓小溪,两岸的宽度就取决于心量的大与小。

如果以为修为历练一颗心,只为放下烦恼逍遥出世,就辜负了“觉有情”的佛陀本心。这个攘攘红尘深处,藏了多少婆娑深情,弟子淘米时不慎冲掉一粒米,就被师父提点算账:一粒米生二十四个芽,长出二十四个稻穗,每棵稻穗长出三百粒米,一年下来就是七千二百粒,这些米再播撒下去,到来年就是五千一百八十四万粒米的收获。所谓“一滴润乾坤”,在乎了一粒米,那份谦恭与感恩就实证了一沙一石包容大千世界的华严精神。(《一滴润乾坤》)

想想我们今天的餐桌上,堆积如山的浪费,背后是多少不知惜福不知敬畏的狂妄心。

深沉而朴素的敬畏与感恩有时只在一个瞬间的本能中寄寓:小店主做了一笼热腾腾的包子,满身沾着面粉就欢天喜地跑去奉给禅师。禅师一见,马上回房穿上庄严的袈裟,出门郑重接受几个包子,只为敬重一份诚恳与热忱。佛如光,法如水,僧如田,良田福地的耕耘就是一生中的所有瞬间积累。(《工作热忱》)

想来今天世事人心,男人买到一座豪宅或宝马车的时候也未必就真有欢喜,女人买到LV的手袋或Dior套装的时候也未必就知足珍惜。这些奢侈品带不来的,大概就是那几个热包子奉上时不掺虚假的热忱,还有禅师庄严接受时发自内心的虔诚感激。

但,是不是听了这些故事就一瞬间醍醐灌顶呢?倘若去请教一句点化,赵州禅师会说:“老僧半句也无。”(《老僧半句也无》)而洞山良价禅师后来悟出的境界更好:“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得知。”(《无情说法》)

或许,这才是禅宗真正的曼妙之处:“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纷纷攘攘红尘深处,到处都有机缘去悟去懂,事事无碍,迷失的本心,一旦觉悟,澄明高远的境界呼之欲出。

星云大师曾经给我讲过他出家的真实经历:

结缘志开上人后,当年只有十二岁的大师立志弘法出家。被领到住持面前受戒,住持问:“这个孩子,是谁让你出家的?”

孩子想一想,气概十足地说:“是我自己愿意出家的。”

不期然,住持抄起藤条劈头打下来:“小小的年纪,好大的胆子!没有师父指引,你出得了家吗?说,谁让你出家的?”

孩子知错,顿时改口:“是师父让我出家。”不期然,藤条又落在头上:“这么大的人了,没有主见么?师父让你出家便出家?说,谁让你出家的?”

孩子想想,果然哪个单一角度都不周全,这次很圆融地回答:“是师父带我来的,也是我自己愿意出家。”

藤条依旧落下来,这一次根本不解释,只是问:“说,谁让你出家的?”

孩子被打得越发懵懂,但一心已定,只好说:“我自己也不知道,你打我就是了。”—这个最不像样的答案终于让住持放下藤条:“坐下剃度吧。”

这段故事,我曾在学生就业前讲给他们听:未涉世事时,书生意气的少年心总带了些自以为是,言之凿凿乘愿而来,或秉承师命而来,都没有错,但一定会被世事历练,一次又一次地修理。此后渐次悟出单一角度的偏颇,学会周全兼顾时还是挨打,大部分人心中大不平衡,自此愤世嫉俗,把人间看作炎凉是非的深渊,放弃做有益的事,甚或连自己的善根本性都放弃了。而另外一小部分极具慧心的人却会向更高境界再多一步:不能因为挨打就放弃本心,踏实去做当下每一件认为该做的事情,这个复杂的世界防不住什么地方会出来棍棒,那么,你打我就是了。而这样一想,便是不挨打的开始。

这段故事,我也作公案听,真实经历何尝不是禅话。

这一套《星云禅话》,有多少史上公案,都被星云大师以自己的体温暖热,再输送到我们的心里。

禅宗讲求体用不二,定慧一体,空有圆融,性相一如。在一个过分嘈杂的时代里,明心见性,是一件既简练又深邃的事情。“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推荐序滚动心轮

应邀为《星云禅话》写序,我本来不敢承诺,一则深感荣幸;二则觉得不够资格帮星云大师写序,谈到禅,更是自觉不足。然而为表达对大师的尊敬,也就勉为其力。

在《星云禅话》套书中,大师透过圆融贯通的笔触,把禅门的故事、话头,运用到生活中。可看出大师对禅与佛法的中心理念,是佛法离不开生活与心念行为,从大师的修为也可以得到充分印证。大师平日的言行,充分体现了佛法的教导,展现出最高的智慧与慈悲,而不仅是理论或智慧的理解,这是大师最令人钦佩之处。大师的教法很独特,以身作则,力行佛法。然而这还不是最稀有难得的,是从信众所传达出大师的谦虚、平凡、无架子,与任何人都能圆融沟通,给人方便,包容佛法各派传承,这是当今时代最需要的,而大师充分体现出这样的风范。

大师这样圆融的成就,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是多年来坚持佛法,观照自己的行为与所教的相符相合,因此能感动全球数百万信众,弘扬佛法于五大洲。个人对大师的理念与修持非常景仰,平日所推动的各项活动,也都希望能符合大师的教导。譬如:大师倡导“三好”运动多年,所谓“三好”就是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以身口意来奉行佛法。事实上,对于因忙碌生活、紧绷压力所带来的心灵危机,大师所推动的“三好”运动正切合现代人所需。个人也认为,当抱持感恩与慈悲的念头,自然会做好事服务人,说好话赞美人,存好心为人设想。行住坐卧都能落实三好,起心动念都是欢喜修行。

希望读者朋友在体会禅味之余,打开心胸,接受大师的话。以自己的身心行为,来验证大师的教导是否契合有用,更要时常参考大师的话,将佛法应用在生活中。长庚生物科技董事长卷一

把自己看清楚,把世间看清楚,把一切通通都看清楚了,任它花开花谢、红叶满天,不亦自然乎!一天走多快

龙德村的李侯,非常敬仰汾阳善昭禅师,三番两次表示要善昭禅师至承天寺当住持,禅师厌烦俗务,但使者苦苦哀求,不得已就考问众弟子:“我怎么能够丢下你们而一个人去做住持呢?如果带你们去,你们又都赶不上我。”

有一个弟子便向前说:“师父!我能跟您去!我一天可以走上五十里路。”

禅师摇摇头,叹口气说:“你走得太慢了,赶不上我。”

另一个弟子高兴地喊道:“我去!我一天能走七十里路!”

禅师还是摇摇头说:“太慢了!太慢了!”

徒弟们面面相觑,纷纷猜测师父的脚程到底快到什么程度。这时有位弟子慢慢地走出来,向禅师叩首道:“师父!我跟您去。”

禅师问:“你一天走多快?”

那弟子说:“师父走多快,我就走多快。”

禅师一听,便高兴地微微一笑道:“很好!我们走吧!”

于是禅师就一动也不动地坐在法座上微笑圆寂了,那个弟子也恭恭敬敬地站在法座旁立化了。

◎养心法语

禅者,什么功名利禄都不会动心,连生死都不畏惧,在生死前那么自由,他还要做什么住持呢?人们常常追求金钱名誉,为名利所苦,禅师则不受世间声色欲望的迷惑,因为在禅的宽阔天地里,上下四方都可以供他驰骋纵横,解脱自在。甚至于生死临头时,禅师们也具足了解脱的本能及超越的力量。不为人说的法

唐朝的时候,有一位百丈法正禅师,又名百丈涅槃和尚,他是百丈怀海禅师的法嗣弟子。当时,百丈怀海禅师在奉新(今属江西)西北的百丈山(大雄山)大扬禅法,后来,百丈涅槃就在百丈怀海禅师的座下,担任西堂一职,开讲佛法大义。

有一次,百丈涅槃和尚见到南泉普愿禅师(南泉与怀海、西堂智藏,人称洪州门下三大士),就问道:“诸佛菩萨为众生说法,您可了解诸佛菩萨还有法没有开示众生的吗?能不能说一些给我知道呢?”

南泉普愿禅师微笑着说:“诸佛菩萨不说,就是不要你知道。”

百丈涅槃和尚继续追问道:“既然诸佛菩萨不要我知道,那禅师您可否慈悲,让我知道一些吗?”

南泉普愿禅师摇摇头,说:“我早就已经告诉你了,难道你还不懂吗?”

百丈涅槃和尚听了,终于言下大悟。

◎养心法语

佛法,有可说者,也有不可说者。诸佛菩萨的法,一旦落入语言文字,就只是世间的说文解字罢了,真正的说法者,是无法可说的。就如释迦牟尼佛常讲的,我所说佛法者,佛法未增一字;我所未说佛法者,佛法未减一字,此即所谓佛陀说法。况且,就真理来讲,如爪上泥,未说之法,则如大地土。所以,佛陀最后在灵山会上拈花示意,表明了不立语言文字,这是见性成佛的法门,那也就是不用说法,以心印心而已啊!死酬知己

双溪布衲禅师和佛日契嵩禅师二人,是真正以禅接心的投契好友。有一天,契嵩禅师戏作了一首诗,送给还活着的布衲禅师,大意是追悼布衲禅师的德风。诗的前四句是:

继祖当吾代,生缘行可规;

终身常在道,识病懒寻医。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继承您宗风的我,将您在世间的一切生缘行为当作我的规范。您终身都在修道,虽自知有病,但是您不肯再去寻医。

下面四句:

貌古笔难写,情高世莫知。

慈云布何处,孤月自相宜。

意思是,您的道貌很难用笔来形容,您的情谊非常高远,世间不易了解。您像慈云般,会飘往何处呢?也许只有和孤月在一起最相宜吧!

布衲禅师收到这首诗后,非常欢喜,也提笔答赠一诗:

道契平生更有谁,闲卿于我最心知;

当初未欲成相别,恐误同参一首诗。

意思是:我虽然还没有到离世的时候,不过为了报答您的相知和追悼诗,我只有提早圆寂。

布衲禅师的诗偈完成后,就投笔坐亡了。

◎养心法语

古人有一死酬知己的故事,布衲禅师感念同参道友的相知,又为了维护道友诗文的信誉而入灭,这样生死与共的友谊,实在难得。

契嵩禅师诗中的意思,就是直下承担布衲禅师的传法,虽说是游戏之作,然而真有见地。布衲禅师为了认可,毫不犹豫地入灭,不了解的人还以为布衲禅师是被契嵩禅师逼死的。其实,禅师早就勘破生死,只要传承有人,撒手就走,何等洒脱自在,世间还有什么比这更美的事呢?觉有情

有一次,马祖道一禅师正在坐禅,忽然间,非常不高兴地朝着空中吐了一口痰。

一旁随侍的侍者看到了,赶紧走上前去询问:“老师,究竟发生什么事了?您为什么突然生气呢?”

禅师就对侍者说:“我在这里参禅打坐,可是虚空之中,却有山河大地、森罗万象都显现在我眼前,实在让人觉得厌烦!”

侍者听了,一脸惊讶地说:“那一切都是您修证的瑞相,可以说是好事啊!老师为什么反而觉得厌烦呢?”“就你来说固然是好事,可是对我而言,就是很讨厌。”“这是什么样的境界呢?”侍者茫然地问。“菩萨境界!”马祖非常肯定地回答侍者。“这样的菩萨境界,真叫人难懂。”

马祖说:“因为你是人,不是菩萨。”

侍者不解地反问:“可是菩萨不是又称觉有情吗?”

马祖大声说:“因为你是个拘泥不觉的傻瓜,怎么能称为觉有情呢?”

侍者在马祖的呵斥下,终于有所体悟了。

◎养心法语

一般人在禅坐时,大都欢喜见到瑞相,以增加信心;但是马祖道一禅师却讨厌所见到的这些瑞相,那是因为他已经泯除了宇宙间的差别现象而归于平等,泯除了人我间的对待而归于统一。

真正的禅者,是“魔来魔斩,佛来佛斩”,必须心中无一物,心中无一事,到那个时候,自己的心才能真正融入到禅的世界里。野狐禅

有一天,百丈怀海禅师说法圆满之后,大家都已经退出了法堂,可是有一位老者却依旧站在原地,不肯离去。

百丈禅师见状,就问道:“前面站立的是什么人呢?”

老者回答:“其实我不是人,而是一只野狐。过去在古佛时,我就在百丈山修行。当时,曾经有一位学僧问我:‘大修行的人还落因果也无?’我答道:‘不落因果。’就因为这一句回答,才堕了五百世的狐身,至今犹在畜生道中受苦。所以,想请禅师下一句转语,让我能够超脱这野狐之身。”

百丈禅师慈悲地答应了。

接着,老者就合掌恭敬地问:“大修行的人还落因果也无?”

百丈禅师大喝道:“不昧因果!”老者闻言大悟,作礼告辞。

第二天,百丈禅师率领着寺中大众,来到后山石岩洞内,以杖挑出一只野狐死尸,然后用亡僧的礼节予以火葬。

◎养心法语

一个是不“落”因果,一个是不“昧”因果,一字之差,结果却是天壤之别。“不落因果”,是指所有修行的人不受因果报应,这是胡言乱语的指点,大错特错;任何人都逃不出因果的定律和报应。

百丈禅师的“不昧因果”,实乃至理名言。因为任何修行悟道的人,都要不昧因果,都要受因果报应的。

所以,无门慧开禅师有一首偈颂云:“不落不昧,两采一赛;不昧不落,千错万错。”即在说明此则公案。开悟的入口

越州乾峰禅师是唐朝末年曹洞宗的僧人,为洞山良价禅师的法嗣。

某天,有位学僧问越州乾峰禅师说:“老师,听说十方诸佛都是从同一条大道趣入涅槃的,请问这条开悟大道的入口在哪里呢?”

只见越州乾峰禅师直接拿起一根拄杖子,就在地上画了一条线,然后说:“就在这里。”

由于这位学僧参不透越州乾峰禅师的禅机,于是又以同样的问题,前去请示云门文偃禅师。

云门文偃禅师扬着手中的扇子,轻松地说:“扇子飞上三十三天,可以正中帝释天的鼻孔;东海鲤鱼打一棒,立刻会降下倾盆大雨。您能否领悟呢?”

◎养心法语

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越州乾峰禅师和云门文偃禅师的禅机,并无所谓的孰优孰劣,都是趣入涅槃的法门。越州乾峰禅师以拄杖画线,答道“就在这里”,原是要点明万事万物的当体即是涅槃之路,不须远求,但因学僧参入死胡同,不得解,故转而求教云门文偃禅师。

云门文偃禅师则以活泼的善巧方便来接引学僧。他说:“扇子飞上三十三天,可以正中帝释天的鼻孔;东海鲤鱼打一棒,立刻会降下倾盆大雨。”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意思在告诉学僧“涅槃无门”,应破除寻求涅槃门路的错误观念,因为如果一直运用思维意识去分别、去揣测,不过是徒劳无功,白费心思。

想找到开悟的入口,首先须抛却知见上的理解,才能看见悟道的入口。文殊现身

无著文喜禅师虔诚地去朝礼五台山,他在到达五台山的前一天晚上,投宿在一茅屋里,屋内住了一位老翁。

文喜问道:“请问您,五台山这许多的道场,内容如何?”

老翁回答:“龙蛇混杂,凡圣交参。”

文喜又问:“五台山的住众究竟有多少?”

老翁回答:“前三三,后三三。”

文喜第二天醒来,发现茅屋不见了,自己睡在空旷的露地,文殊菩萨赫然骑着狮子现在空中。当时,文喜非常悔恨自己有眼不识菩萨,心想昨天的老翁一定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可是却没有多向菩萨当面请教,空自错过因缘,实在遗憾。

后来,文喜在仰山慧寂禅师的座下参禅而悟道,从此安心地住在仰山禅师那里,担任典座(煮饭)的职务。

有一天,他在煮饭的时候,忽然从饭锅的蒸气上,又见到文殊菩萨现身。他举起饭铲向文殊菩萨打去,说道:“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今日惑乱我不得。”意思是,他不被外相所迷,当下自我肯定,心外无佛,心外无法,一切从自性里直下承担,所以不管你文殊不文殊,我文喜自文喜。

文殊菩萨听了以后,就说了一首偈子:

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

修行三大劫,却被这僧嫌。

◎养心法语

吾人因不明自己本性,终日心外求法,故患得患失;若能自悟自性,了解众生即佛,佛即是众生,又何必自悔自恼呢?文殊的偈语不是怕人嫌他,而是在说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今天才真正逢到知音,终于有人认识他了。原来文殊、文喜在禅者眼中是自他不二啊!慢心障道

妙高禅师十分精进,总是昼夜不停地禅修,可是打坐时总会不自觉地打瞌睡。为了纠正这个坏习惯,妙高禅师就选择到悬崖峭壁边上打坐,因为如果一打瞌睡,就有可能掉落万丈深渊而丧命,借此来提高自己的警觉性。

有一次,禅师打坐时又睡着了,果真从悬崖上跌了下去,心想:“这下一定跌得粉身碎骨。”刚掉到半山腰时,忽然觉得有人用双手把他托住。禅师惊讶地问:“是谁?”空中有声说:“护法韦驮。”

妙高禅师忍不住得意地问韦驮菩萨:“像我这样用功的人很少吧?所以你才会来为我护法。”

空中的声音答:“比你用功的人多如恒河沙,像你这样贡高我慢,我二十世不再为你护法!”

妙高禅师听了惭愧不已,虔诚忏悔后,仍然继续回到悬崖上打坐。不久,禅师又打瞌睡了,又跌了下去,心想:这回可真的没命了。结果还是安然无恙,原来护法韦驮又救了禅师。

禅师不解地问:“菩萨不是说二十世都不来护法吗?”

韦驮菩萨祥和地回答:“你一念惭愧心起,这一念的勇猛心就超越了二十世了!”

◎养心法语

西方哲学家说“宇宙有四尺高”,因为要让五尺之躯的我们,必须谦虚低头,才能生存其中。佛光山净土洞窟的大门,也只有四尺高,一般人的五尺之躯要进入,必须低头,意味着在圣贤、真理之前,必须懂得谦卑。

所谓“我慢山高,法水不入”,我慢的高墙,会阻断自己的视野,会摒弃人际的关系,会障碍自己的前途,会隔绝外来的因缘,所以要虚心、忏悔、柔软、谦下、尊敬、柔和。一个人的傲慢心没有降伏,目空一切,就伟大不起来,人格也不能健全,更是做人处世最大的障碍。唯有去除傲慢,才能以谦卑恭敬的心,纳受无上妙道。

 天生暴躁

日本江户时代有一位盘珪永琢禅师,他一生接引学人,都要求应具有佛心和高贵的道德。他说法事理圆融,深入浅出,不仅浅显易懂,也常在结束之前,让信徒发问,并当场解说,因此不远千里慕道而来的信徒很多。

有一天,一位信徒上前请示盘珪禅师:“我天生性情暴躁,不知道要怎么样才能改正?”

盘珪禅师听了以后,就对信徒说:“你把这天生暴躁的性格拿出来,我帮你改掉。”

信徒回答道:“不行啊!我现在没有。但是,只有碰到某些事情的时候,那‘天生’的性急暴躁才会跑出来,然后自己就会控制不住地发脾气。”

盘珪禅师于是说:“这个情形是很奇妙的。如果现在没有,只是在某些偶发的情况下才会性情暴躁,可见得这不是天生的,而是你和别人争执时,自己造就出来的。可是,现在你却把它说成是天生的,把过错推给上天,推给父母,未免太不公平了。”

信徒经过禅师的一番开示之后,终于会过意来,从此努力改掉暴躁的个性,再也不轻易发脾气了。

◎养心法语

有很多的毛病,其实都是自己的恶习,习惯不是天生的,除了清净的真如本性是本有的,其他的都是一种习惯。只要我们有勇气,恶习都可以改掉,不能“讲时似悟,对境生迷”。境界来的时候,也要有勇气抑制,改变恶习,没有什么暴躁的脾气是改不掉的。

 点金成铁

五代的时候,有一位来自高丽的真觉灵照禅师,他在中国的福建及浙江一带云游行脚,后来向雪峰义存禅师参礼,最后承嗣了他的禅法。

某天,有一位学僧向真觉灵照禅师说:“有人说,道家炼丹一粒,能点石成金;先贤至理一言,能点凡成圣。请求禅师也慈悲点化学人一句吧?”

真觉灵照禅师看了看学僧,然后反问:“你难道不知道在我弘化的地方,我都是点金成铁的吗?”

学僧听了大感疑惑,不禁问道:“学人未曾听说有‘点金成铁’之事,乞求禅师垂示一句至理名言,令学人能早日转凡成圣。”

真觉灵照禅师闻言,不禁皱眉呵斥学僧:“我都已经告诉你了!你若不能会意,可就后悔莫及了!”

◎养心法语

真觉灵照禅师不说“点铁成金”,反而强调“点金成铁”,主要是为了破除学僧的分别心。学僧认为铁不好、金才好,凡夫不好、成圣才好,有了这样的分别执著,只是徒增我执法执罢了。

在禅者的眼中,这世间的万象是平等一如的,并没有所谓圣凡、善恶、美丑、高下、贵贱的分别,所以不论是点金成铁,或是点铁成金,其意义是平等的。禅者对世间的种种相,看得清清楚楚,可是不起贪爱执著,因为无所求,所以能自在无碍。

一般人往往贪多、贪好、贪快……却不知世间事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的,根本无法满足一颗贪求的心。所以,如果能有禅心的单纯、简朴、平实,以无为有,以空为乐,反而能享有无限、无量、无穷、无尽的世界。飞来佛

位于南京栖霞山的栖霞山寺,是一处被誉为“六朝圣地,千佛名蓝”的著名道场,因为它自三国东吴时就已建寺,一向以山石雕刻的千尊佛像而闻名遐迩。

千佛当中,在山的峰顶处,有一尊立佛最为栩栩如生,庄严生动。

有一天,某位信徒专程来参访栖霞山寺,他看到峰顶上的这尊佛像,转身问一旁引导他参观的卓成禅师:“老禅师,请问这一尊佛叫什么名字呢?”

卓成禅师回答:“叫飞来佛!”老禅师的意思是说,山峰很高,人没办法爬上去雕刻,所以这尊佛像应该是从别处飞来的。“既然是飞来的佛,为什么不飞去呢?”信徒好奇地接着询问。“一动不如一静。”老禅师随口说。“为什么会‘静’在这里呢?”“既来之,则安之。”

◎养心法语

卓成禅师的回答,充满了禅机和启示。“一动不如一静”是多么美妙的境界;“既来之,则安之”是多么肯定的生活。

人活在这个动荡的世间,没有一刻是宁静的,即使是睡觉时,纵然眼、耳、鼻、舌、身都静止不动,但是颠倒妄想的心还是会起来活动,也就是做梦。唯有静中的世界才是广大的、平等的,静中的生活才是安详的、富有的。

参禅,正如飞来佛给吾人的启示,也就是卓成禅师所说“一动不如一静”、“既来之,则安之”,已明白开示了禅的妙用与禅的机锋。不像个人

日本的坦山禅师和云升禅师,两人虽然同门学道参禅,但是性格迥异。师兄坦山放浪不拘小节,甚至烟酒不忌,受人轻视;而师弟云升则为人庄重,严谨自持,弘法利生,甚受信徒的尊敬。

有一次,云升禅师经过师兄坦山禅师的住处,看到他正在喝酒,一杯又一杯地喝,喝得整个人醉醺醺的,云升禅师看不过去,相当气愤地对坦山说:“你怎么可以喝酒呀?你还算是个出家人吗?你……”

坦山也没等云升说完话,就说:“师弟啊!来来来,也喝一杯吧!”

云升一听更加生气,大声说:“你这个样子成何体统?我才不跟你一起喝酒,真是胡来!”

坦山也不甘示弱,用比云升更大声的音量说:“不会喝酒才不像个人!”

这下子,云升气坏了,也大声说:“你讲什么!你怎么可以说我不像个人?”

坦山还是继续说:“我就是说你不像个人。”“你怎么可以恶口!一天到晚疯疯癫癫的,现在竟然还骂我说不像个人。好,你倒是说说,我不像个人,那像什么?”

坦山凑近云升,轻轻地说:“像佛!”

◎养心法语

相传清朝的时候,有人为母祝寿,特地邀请才子纪晓岚写一首诗来庆贺母亲的寿诞。受到人家的邀请,在酒足饭饱之后,纪晓岚大笔写道“这个女子不是人”,现场观看的亲朋好友看到这种句子,真是气得要挥拳打他。

接着,纪晓岚不慌不忙写了下一句“九天仙女下凡尘”。哦,原来是这样,大家抚手称赞。没想到,纪晓岚又写下“养个儿子会作贼”,大家一看又不高兴了,怎么可以说今天的主人是贼呢?最后他写了“偷了蟠桃供母亲”,大家不禁赞叹这真是仙家所为。

所以,坦山看似疯癫,实际上为人幽默,只是人们不解其意。因此,他敢跟师弟开个玩笑,直骂师弟不是人。此言换成是任何人听了都会生气,明明是人,怎么可以说“不是人”呢?但是坦山轻轻的一句“像佛!”弄得师弟当下哑口无言;于此言下,他又怎么能超越师兄的见识呢?不是好马

五代的高丽僧人真觉灵照禅师,从高丽远渡重洋到中国的福建一带,寻师访道,最后在福州的雪峰义存禅师座下悟道,并继承其法嗣。真觉灵照禅师为人恬淡自持,不慕名利,不管寒暑雨晴,始终都只是一袭衲衣,为众服务,因而受到丛林大众的敬重和钦佩,闽中的人都称呼他为“照布衲”。

真觉灵照禅师曾经驻锡过婺州(今浙江金华)的齐云山、越州(今浙江绍兴)的镜清院以及杭州的报慈院,可说都是禅僧云集。后来,忠献王钱弘佐在杭州兴建龙华寺,以供奉金华傅大士(南朝梁代的傅翕)之灵骨,忠献王并诏请真觉灵照禅师驻锡。

真觉灵照禅师在报慈院驻锡的时候,曾经有一位学僧问他:“请问禅师,菩提树下度众生,究竟菩提树长得什么样子呢?”

真觉灵照禅师故意以外形与菩提树截然不同的苦楝树,来回答学僧的问题,并且还特意形容说:“这个菩提树啊,它的样子看起来就很像是苦楝树。”

学僧听了,一脸的狐疑,又继续追问道:“为什么菩提树会像苦楝树呢?”

真觉灵照禅师说:“你这样子问,我没办法回答。因为我既不是苦楝树,也不是菩提树,那得要你亲自去问树才知道。”

学僧一听,更加疑惑地说:“树是不会告诉我的呀!”

真觉灵照禅师听了,不禁叹了一口气,说:“你自己是干什么的呢?看来你真的不是一匹好马,连鞭策都不需要啊!”

◎养心法语

与禅师对话,在一答一问之间,是要交心会意的,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地随口应对。当你确实能心境合一之时,自然对许多的问题,就能够通达无碍了。如果不能将本体和现象融和,这便不是禅法,等于明镜蒙尘一般,是照不出本来的面目和自性的。放在心中最好

中国社会有所谓“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之说,就像观音菩萨的圣像,几乎每家寺院都会供奉;甚至于台湾所有的妈祖宫,其后殿的正中央,必定供奉有观音菩萨,表示妈祖也是观音的弟子。此外,中国所有民间的、佛教的信仰者,家里的正厅也必定供奉观音圣像。观音菩萨能占据在每个家庭正厅的中央这样最好的位置,是因为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所以致此。观音的信仰,可说已经普遍深入人心了。

有一天,大觉寺无德禅师和众弟子走在后山,忽然看到有一尊露天的观音圣像摆在路中间。

无德禅师就问众弟子:“这一尊观音圣像,你们觉得放在哪里比较好呢?”

甲说:“这尊观音圣像相好庄严,应该收藏在美术馆。”

乙说:“只放在美术馆太可惜了,应该放在观音殿供人礼拜。”

丙说:“应该放置在放生池中央的海岛,供人瞻仰,以彰显观世菩萨的慈悲。”

众人七嘴八舌,你一句我一言地讨论起来。

无德禅师不慌不忙地说:“其实,都不是这样,观音菩萨应该放在每个人的心中。”

一众欢笑认可。

◎养心法语

观音菩萨究竟应该放在哪里?无德禅师说得真对,应该放在心中。所谓“朝朝共佛起,夜夜抱佛眠”,与其念观音、拜观音,为什么不自己做个观世音呢?全中国的寺院,甚至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都有礼拜观世音的信仰,乃至家家户户都会供奉观世音,假如把观世音菩萨的盛德、慈悲、智慧,能供在自己的心中,人人都做观世音,岂不妙哉?虚空如许广阔

保福超悟禅师是五代时候临济宗的僧人,为雪峰义存禅师的法嗣之一,他悟道后驻锡于漳州(今属福建)保福山的保福院。保福院建于五代梁贞明三年,为漳州的王刺史所创建,刺史礼请保福从展禅师担任开山住持。十余年后,由保福超悟禅师接任保福院的第二任住持。

当时,闽南有一位年轻的禅学僧,虽然经年累月地努力禅修,由于未得明师指点,因此修学始终不得要领,最后,他决定前往漳州的保福院,去参谒保福超悟禅师。

学僧向保福超悟禅师礼拜过后,就问道:“禅师,学人有一个疑惑请示:鲤鱼还没有跃出龙门时,应该怎么办呢?”

保福超悟禅师笑着摇摇头,回答:“你怎么要做一条鱼呢?好吧,那就待在深潭里好好养心、养性吧!”

年轻禅学僧接着又问道:“假如鲤鱼跃出了龙门,那又怎么样呢?”

保福超悟禅师闻言,不禁哈哈大笑,回答:“虚空如许广阔,你还怕没有去处吗?”

◎养心法语

鱼儿在水中,本来是逍遥自在的,可是所谓的“鱼跃龙门”,却是为自己设立了一道关卡。

鲤鱼想跃过龙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等待时节因缘成熟,只要时间到了,鲤鱼自然就会跃龙门;第二,因缘成熟前,自己要有修养的功力。

鲤鱼一旦跃过龙门,就如保福超悟禅师所说,虚空如许广阔,哪里不能逍遥自在,何必还要问到哪里去呢?他心通

唐肃宗上元年间,来自西天的大耳三藏到京城弘化,自称已经证得了他心通(即能了知他人心中差别相之神通力)。唐肃宗便请南阳慧忠国师来勘验,探探他是否真的有他心通。

南阳慧忠国师对大耳三藏说:“听说你已证得他心通,你可知老僧现在在什么地方呢?”

大耳三藏故作疑惑地问道:“和尚是一国之师,您不在京城,怎么跑到西川(今四川)去看赛舟了?”

过了一会儿,南阳慧忠国师又问道:“老僧目前又在何处呢?”

大耳三藏同样回答:“和尚是一国之师,为什么这一会儿,又到了天津桥上看猢狲耍把戏呢?”

没多久,南阳慧忠国师再问:“那么,现在你知道老僧去了哪儿吗?”

这一次,大耳三藏却愣了好半晌,没办法答得出来。

南阳慧忠国师这时就大声呵斥:“你这个野狐精,你的‘他心通’呢?”

这一声怒斥,使得大耳三藏不禁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养心法语

南阳慧忠国师问大耳三藏自己在哪里,如果是妄心的话,大耳三藏或者能够测知;但是南阳慧忠国师让自己的心进入禅定里,这就不是大耳三藏所能测度的了。然而,这种他心通,还只是世间的心理学;如果要能测知定心,那必须具备真正的他心通才可以。

预知是他心通,会意是他心通,现今社会也处处可见神通。例如透过电视,可以看到世界的动态,这不就是“天眼通”吗?透过广播,可以听到世界各处的声音,这不就是“天耳通”吗?但是这种神通,仍然是分别的有为法;真正的六神通,它必须要有禅定,入佛知见,进入法海,无所不知,这才是真正的他心通。红叶满天

日本江户时代的大愚良宽禅师,晚年的时候住在越后国(新潟县)。某天,当地忽然发生了六点九级的大地震,造成千人死伤,近万户的房舍倒塌,灾情可说相当惨重。

良宽禅师的朋友山田社,听说这次的地震非常严重,很担心良宽禅师的安危,因而四处派人打探。良宽禅师接到山田社的关怀之意,即刻寄了一封书信通报平安,感谢山田社的浓情真意,他在信中提到:“地震实在太可怕了,所幸贫僧的草庵一切无事,亲友都安然无恙,幸甚!幸甚!然而,灾难来临时能随遇而安,死亡临头时能欣然接受,才是脱离灾难之妙法也!”

良宽禅师七十四岁时,于临终前提笔写下一首诗偈,表达了他对生死的看法与态度,诗偈中说:

洞澈里边,

也照见外边,

红叶飘落满天。

面对生死,良宽禅师是这样的坦然、唯美,而且一派天真。最后,禅师在众人的围绕下,安然辞世。

◎养心法语

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生死的问题;最难解决的问题,也是生死的问题;最茫然无知的问题,还是生死的问题。然而,对有信仰的人来说,生死不算问题,因为生死不是结束,生死是循环;生了要死,死了要生,生死是不会终止的。因此,生又何足喜,死又何足惧。

像良宽禅师,面对着大地震的危难与浩劫,他可以随遇而安,泰然接受,这是多么洒脱啊!

把自己看清楚,把世间看清楚,把一切统统都看清楚了,任它花开花谢、红叶满天,不亦自然乎!大波摔角

日本有一位很著名的摔角手,名叫大波。大波体格健壮而且精通此道,然而,他生性内向,在他还没有成名的时候,私下演练都战无不胜,甚至老师都不是他的对手,但是到了公开竞赛的场合,常常因为害羞怯场而落败。大波为此非常懊恼,于是去请教白隐禅师。

白隐禅师听了他的陈述之后,微笑着说:“你为什么叫大波这个名字呢?”

大波说:“大概父母要我跟汹涌的波涛奋斗吧!”

白隐禅师说:“是这样啊!那你今天可以在这里住一宿吗?”

晚上,白隐禅师指导大波禅坐,问大波:“你曾经在海洋里和汹涌的波涛战斗过吗?”

大波回答:“没有。”

白隐禅师告诉他:“那好,你今晚观想你在大波大浪里,奋勇不懈,战胜波涛。”

白隐禅师说完之后,就留大波独自在禅房里打坐。起初,大波的妄想纷飞,慢慢地,他对禅师所指导的方法有所体悟,只见波浪愈来愈大,卷走桌上的东西,佛堂里的佛像被大浪淹没,到最后,只剩一片波涛汹涌,连所在的寺庙也不见了。

隔天清晨,白隐禅师看到大波还在打坐,知道他已经掌握到方法,就走过去轻拍他的肩膀,让他出定,并且赞许他说:“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困住你了,你可以回去了!”

果真,从此大波在摔角竞赛大会上都获得全胜,无人可敌。

◎养心法语

大波的摔角,最初的勇武完全是靠技巧,但是在人群之前,因为害羞,技巧就派不上用场,所以他才会落败。白隐禅师教他观想在汹涌的波涛中奋战的方法,不一定要靠技巧,而是靠心中自然的力量;所以摔角比赛的成果当然就大不一样了。

吾人无论做事、修行,都必须笃实,不能用投机取巧的方法。过去的古人都是学习愚拙,如禅门的弹指神功、隔空点穴、摘叶飞花、五阴神拳,这都是“心法”。所以,能多用心力,就能成功,无有不胜啊!真正的苦行

韩国的天晓禅师,幼年出家,勤于苦行。他年未三十,已经在好多禅寺里参学、苦行,举凡煮饭、烧火、行堂、上山砍柴、挑水等等都做过,非常吃苦耐劳,赢得大众一致的尊重。但是这也引发他的我慢,天晓禅师自认为在佛教里面这么受人尊敬,已有一定的地位,却没想到,修行不只是靠劳力做工,也不只是靠口舌讲说,必须通达义理,明白佛教的宗要。

有一天,天晓禅师见到知山长老,天晓自恃自己的名望高,看到老禅师在前,并不以对待长老的方式来礼敬对方。知山禅师知道天晓内心的想法,就借故问道:“你苦行是用劳力呢,还是劳心呢?”

天晓回答:“我劳力又劳心。”

知山长老淡淡地说:“你劳力的成果,我有看到;你劳心的成就在哪里呢?”

天晓一惊,不知如何回答。

知山长老再问:“你平常的苦行是用感觉的,还是用想象的呢?”

天晓回答:“我有感觉,也有想象。”

知山禅师微笑着说:“你都是用分别妄心,距离禅心还是很远。”

天晓终于明白知山长老的不简单,顿时歇下妄想,然后长跪,并且请其开示:“长老以为如何?”

知山禅师说:“一旦你想到或感受到‘这是苦行’时,就已经不是苦行了。真正的苦行,是忘却身心觉受,即使身体受苦,心里却一点苦的感受都没有啊!”

年轻的天晓若有所悟,即刻向长老顶礼,对自己的愚痴感到惭愧,从此不再刻意标榜自己。

◎养心法语

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假如心中有所分别,马牛又怎么能做得长久呢?地藏王菩萨到地狱里面度众生,假如他觉得地狱很苦,又怎么能做到“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呢?真正的苦行,是苦中不觉苦,一切是那么自然,才能与禅心相应喔!你不必参禅了

唐朝时,朗州(注:今湖南常德)的古堤禅师平时见到有人来请法,都说:“去吧!你没有佛性,你可以不必参禅了。”

前来拜会的人,往往因为这样的一句话而不知所措。即使有人想继续应答,却因机锋不相契,大部分都无功折返。

有一天,仰山慧寂禅师前来拜访,朗州古堤禅师依然用同样的话来勘验慧寂禅师,说:“去吧!你没有佛性,你可以不必参禅了。”

仰山慧寂禅师合掌向前,回应:“是的,我没有佛性,所以我来参访你。”

朗州古堤禅师知道眼前这位禅僧不同于之前的人,于是微微一笑说:“你从哪里得到这个三昧的?”

仰山慧寂禅师说:“我是从马祖道一禅师的法系,沩山灵祐禅师那里得来的。”

仰山慧寂禅师接着反问古堤禅师:“那么,请问老师您又是从哪里得来的?”

古堤禅师说:“我从马祖道一禅师的门下弟子章敬怀恽禅师那里得来的。”

两人这时才发现,原来彼此师承同一个法系,故能够相互印心也是必然之事,二人不禁会心点头。

仰山慧寂禅师说:“那这样听来,你的老师就是我的老师,我的老师就是你的老师啊!”

古堤禅师说:“师师一如也!”二人鼓掌而笑。

◎养心法语

禅门非常重视师承,它不像现在的这种团体教育,它重视个别指导、印心。就等于中国古代的一些工匠、艺人,也都是师父领徒弟、徒弟随师父,所以师弟之间大都讲究情义;是以每有消息、学到本领,对师门都感恩图报。正如古堤禅师和仰山慧寂禅师,二人的心里对于彼此的师承都很认同啊!折腾人了

唐末五代泉州的招庆道匡禅师,潮州人,是福州长庆院慧棱禅师的法嗣弟子。

有一天,道匡禅师看到一名学僧从面前经过,便招手唤他过来,问道:“你从什么地方来的?”

学僧恭敬地回答:“学人刚从柴火房劈完柴过来的。”

道匡禅师问他:“在这些柴火当中,可有劈不开的柴吗?”

学僧不明白老师话中有话,只当作是一般的问话来回答,因此很自然地点头说:“有的。”

道匡禅师忽然话锋一转,瞪着双眼问学僧:“你说!有什么是劈不开的?”

学僧当下哑口无言,不知该如何接续应答。

道匡禅师看他回答不出,语气转缓和地说:“你如果说不出来,没关系,你问我,我来告诉你。”

学僧便举先前道匡禅师的话来问禅师:“有什么是劈不开的?”

道匡禅师大喝一声:“真是折腾人了!一个人被无明烦恼习气所困,迷失自性,种种障道因缘随之而生,难道不折腾人吗?但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块木柴还有什么折腾人的呢?”

学僧一听,当下有省。

◎养心法语

木柴应该都能劈得开,所谓劈不开,必定是因为力气不够,或者斧头不利,或者是木柴坚硬,但终究木柴都能劈得开。所以道匡禅师说,只要精诚所至,金石都能打开的,又何况是木柴呢?因此,劈不开的木柴,就因为有一些精神上的纠葛,功力不够,当然就劈不开了。这种道理虽简单,可是经过大德之口说出来,就能让一个青年学子开启心扉,有所觉悟了。叩倒钟楼也枉然

华林善觉禅师,是唐朝时候的禅僧,潭州(今湖南长沙)人,生平事迹不详,只知是马祖道一禅师的法嗣弟子。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云水禅僧前来参问,正当他要展开坐具礼拜求法时,华林善觉禅师连忙喝止住他,说:“且慢、且慢!”

这个禅僧充满疑惑,不解地看着华林善觉禅师,问道:“请问禅师,您看见什么了吗?”

华林善觉禅师摇摇头,深深叹了口气,说:“可惜呀,你把钟楼给叩倒啦!”

这名年轻的禅僧当下有所悟入,向华林善觉禅师恭敬地一问讯,就把坐具收起来了。

华林善觉禅师这时才点点头,微笑着说:“佛性不假外求,须从自心去求证。如果不觉,把钟楼叩倒了也是枉然。”

云水僧从此留了下来,跟随华林善觉禅师参学。

◎养心法语

禅门里,虽然说“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但是,它有一个很重要的—“当做如是求”。在悟道之前,佛像可以引导我们心里的佛性成长,等到心中的佛性显现了,就要向自心求,就要离相,进入到另外一个阶段。

现在,华林善觉禅师看到这一位青年禅僧,已经认识自性,所以引导他找寻自己的真心佛性,那才是修行的宗要。华林善觉禅师所说的“如果不觉,把钟楼叩倒了也是枉然”,就等于念佛的人,“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徒然”,诚信然也!

 出不得个什么?

长沙景岑禅师是唐朝时候的僧人,人称长沙和尚,谥号“招贤大师”,是南泉普愿禅师的法嗣弟子。最初驻锡于长沙鹿苑寺,之后四处游化,最后住持湖南长沙山,大宣禅法。

有一天,一位禅僧向长沙景岑禅师问道:“请问老师,什么是沙门眼?”意思是,什么是开悟者彻见的境界?

长沙景岑禅师微微一笑,回答:“恒常都出不得。”

年轻的禅僧不能领会,一脸茫然地看着长沙景岑禅师。

长沙景岑禅师看禅僧还是不悟,接着又说:“成佛作祖了也出不得,六道轮回也出不得。”

禅僧一听,更加感到茫然不解,只好再问:“那要怎么样才出得呢?”

长沙景岑禅师并不正面回答,只是悠悠地说:“等你懂得的时候,就出得了。”

禅僧无奈地说:“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呢?学人实在没时间啊!”

长沙景岑禅师说:“参学,是没有时间表的喔!”

这一位禅僧于言下有会。

◎养心法语

出得、出不得,就等于现在白话文的“你会不会”、“你懂不懂”。你懂得,什么困难都能出得;不懂得,不是什么困难的问题也出不得。你想要出得,要先能进得,你要能进,才能出啊!你还没有进入,倒想着出得,这也只是一般闲话啊!禅者当中,有的人顿悟,他没有时间;有的人渐悟,必须穷其一生的岁月。所以,出得、出不得,不在别人,还是在自己啊!不理自退

江苏金山江天禅寺的仁山禅师,是我的教授和尚。出家前,便已遍览群书,能言善辩,十九岁于南京宝华山受具足戒。民国初年,他和太虚大师、智光法师等同学于祇洹精舍读书。适逢孙中山先生武昌起义,推翻清朝,革命成功,创建中华民国,仁山禅师即时组织“中国佛教协进会”,在金山江天禅寺召开筹备会议,新旧两派发生争执,“大闹金山事件”即由此而起。

仁山禅师素有“铁嘴仁山”之号,在大江南北讲经说法时,到处都是千数百人。有一次,他受邀到东台三昧寺说戒,来了一位故意闹场的异教徒青年,他指着仁山禅师说:“你讲说的佛法,是为对治世间烦恼,现在我有个烦恼,就是常为女色自苦,如果你能有办法,我就做你的护法;如果你没有办法,那就不可以再开坛讲说经文。”

仁山禅师端坐闭目,不语余言。良久,异教青年着急地大声吼叫:“你说,你说嘛!”

仁山禅师轻言慢语地说:“不理自退。”

一众闻言,掌声四起,此答一语双关,这名青年只得垂首而去。

◎养心法语

俗语说:“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色不迷人人自迷”,血气方刚的青年,欲火焚身,只有靠自己自救。自己都提供不出办去,靠别人,能帮上什么忙呢?

民初仁山禅师这一句“不理自退”,应该让很多的青年男女茅塞顿开。就是当今的社会,到处人欲横流,如果没有禅法、没有自主、没有决心,又何能降伏外境呢?把剃刀收下了

汝州南院慧颙禅师,河北人,为临济宗兴化存奖禅师的法嗣。得法后,迁住汝州(今属河南)宝应禅院南院,世人称他为“南院慧颙”或是“宝应禅师”。

有一天,宝寿沼禅师的弟子思明禅师来拜访慧颙禅师,他谦虚地说:“学人从许州(今河南许昌)来,没什么好东西可供养和尚,只带了一支江西的剃刀来贡献给您。”

慧颙禅师看着他笑一笑,就问道:“既然你从河南来,那这支江西剃刀是从哪里来的?”

思明禅师并没有回答,只是在自己的手上划了一下。意思是,这支剃刀是我给禅师您的,不是买的。

慧颙禅师就说:“我出家已经数十年了,你送剃刀给我,又有何用呢?”

思明禅师听了以后,也不开口,就在自己的心上又划了一下。

慧颙禅师了解思明的意思是要他剃除心内的烦恼丝,就点点头,转身对侍者说:“把剃刀收下了。”

思明禅师会心一笑,作礼而拜,回头正准备离开,忽然慧颙禅师大喝一声:“发未剃尽,怎可离开?”

思明禅师说:“此行本无所来,也无所去啊!”

慧颙禅师闻言,说:“善哉,可也!”

◎养心法语

我们头上有所谓的三千烦恼丝,其实,内心有更多的烦恼丝。思明送慧颙禅师剃刀,其实不只是剃除须发,更是要剃除烦恼丝。慧颙知道思明的意思,想要试他一试,就在思明要离开的时候,喝问:发未剃尽,你要往哪里去?思明回答,本来就没有来,哪有去呢?慧颙禅师知道思明已经有悟,也就印可了他,此事遂成为一段公案。圣谛皆不为

青原行思禅师,是吉州安城(今江西安福)人,与南岳怀让禅师同为六祖慧能大师门下的二大法嗣弟子。行思禅师还未到曹溪的时候,听说慧能大师法席隆盛,特地到他的道场请求参学。

行思禅师初次拜见慧能大师,便提问道:“请问要如何修行,才不会落入差别阶级?”

慧能大师并未正面回答,反而问他:“你曾经修行过什么?”

行思禅师满怀信心地说:“圣谛皆不为!”

慧能大师又问:“那么,你修到什么果位了吗?”

行思禅师说:“我连最究竟的真理,都不去追求了,哪里还会有什么阶级、果位可言呢?”

慧能大师点点头,默许他的悟境。从此行思禅师便在慧能大师门下习禅,并受命为众僧上首。

后来慧能大师观察行思禅师弘化的机缘已成熟,便把他叫到身边,示意他:“应当分化一方,不要让它断绝了。”行思禅师得法后,迁住吉州青原山,在当地大扬宗风。

◎养心法语

禅者经常自豪地说,就算是做佛祖,他也不愿意去成佛,那为什么要出家修行呢?虽说佛也不愿意成,可是因为佛性本具,本来没有所谓成或不成。青原行思禅师的“圣谛皆不为”,就是“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的意思。但是在不著相求之外,当然还有一个“如是求”。所以,管它什么阶级、果位,既然“圣谛皆不为”,哪还有什么阶位呢?这就是“法尔如是”,本来一切现成,一切具备。

因此,六祖慧能大师和青原行思禅师,他们高来高去,这也是禅门很有名的一则公案了。无面可洗

唐代的茗溪道行禅师,湖南桂阳人,在马祖道一禅师门下彻悟生死大事,成为他的重要弟子。得法后,迁住澧阳西南,又应地方太守的召请,前往住持茗溪开元寺。

寺里有一名头陀僧,很厌恶每天早晨洗脸、晚上沐浴,觉得这些都是繁琐的细节,让众人感到不能接受。

有一天,禅僧法严就借这个因缘来向道行禅师叩问:“人生穿衣吃饭、更衣沐浴、洗脸刷牙,会不会太过繁琐了呢?”

道行禅师回答道:“这是你繁琐啊!我们这里无面可洗。”

法严一听愣住了,就问:“老师,你不洗面,不觉得不舒服吗?”

道行禅师语气平淡地说:“我无眼耳鼻舌身意,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接着反问道:“请问面孔在哪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