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声闻地讲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3 18:14:12

点击下载

作者:南怀瑾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瑜伽师地论 声闻地讲录

瑜伽师地论 声闻地讲录试读:

前言

唐代的玄奘大师,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尽人皆知。在他西行留学取经的过程中,最令世人震惊的,是他以超越的、不可思议的意志力,克服了种种的艰难困苦。尤为奇特者,在玄奘大师携回的诸多经典中,这本《瑜伽师地论》最为殊胜,因为那是印度一百多岁的戒贤大师,专为东土大唐的玄奘大师传授的佛法精髓。《瑜伽师地论》共分十七地,内容是从五趣杂居地,到天人之际,到声闻地、缘觉地,直到十位菩萨地的五乘道。包括了从开始学佛修行,直到成佛的全部过程和方法。这也是公认的学佛修持首要必读的典籍,不了解的话,则修法如瞎子摸象,难获佛法的全貌。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六四八年),《瑜伽师地论》翻译完成。那是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古文时代,玄奘大师的翻译,又是由古印度文直译的方式,文气与中华文化的传统习俗,颇有距离,故而令人有艰涩难懂之叹。一千多年来,讲解这本论著的亦不乏人,但多以解释文字为主,因为能够真正讲解《瑜伽师地论》的,必须具备下列的几个条件:一,通晓佛法的真实义理;二,修法有证量,有果位;三,具备古文的学养基础;四,具备上师教化的能力。

从玄奘大师时代到现在,学佛证果者有之,精通佛法义理者有之,古文练达者有之,具备上师教化能力者亦有之;但是,集全部条件于一身者,据一般所知,迄未出现,也未听说。

一九八〇年,台湾有一群学佛的幸运儿,有机缘聆听南师怀瑾先生讲解《瑜伽师地论》的课程。由于南师曾得禅宗大师袁焕仙先生的印证,并受贡噶呼图克图印证为密教各宗派的上师,所以肩负了传法的重任。多年来,期待高明行者出台讲授未果,后于十方书院的机缘,才开设这门课程。

此次的课程重点,是挑选声闻地修定的部分,希望对真正修定的行者有所帮助。所注重的,是声闻乘出家众的修证方面。为此之故,南师常以人我的实际经历来加以说明,并配合义理讲解。

在讲课中最启发学人之处,是警惕出家众自我认识,以避免修持路上误入歧途。修行人为什么会入歧途?曾有人说,认岔道为正道,就是入魔境,原因是不自知之故。但是为什么不自知呢?原因是理不明之故。所以先要明理,才能认清歧路,舍歧路才可进入正途。《瑜伽师地论》的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列举各种歧途岔路,指引行者,甚为可贵。

本书古印度文原来的叙述方式,是先说明内容,再逐项解释,读者不免会误以为是重复;有时两句中,只有一字之差,很容易被忽略,所以特别提醒读者注意。又此次讲课用书,系采用真善美出版社的版本。

这本书的原始讲课录音,先是张振熔为学习故,于每晚工余后,辛劳努力,转记成文字。宏忍师及编者等,竞相传阅,深感其重要性,不出版太可惜,故而随即开始整理工作,时在二〇一一年三月。

特别要说明的是,在南师审定这本书稿时,有增添,有删减,也有修正。因为讲话常有口误,又多重复且不太严谨。再者,耳识与眼识接受资讯的效果是非常不同的,所以把讲演转变为文字时,必须加以整理。更重要的是,必须经过原讲人核定认可,才不致有误。

放眼网络,多年来,太多未经许可而将南师所讲整理成文者,而且又广为流通。其用心虽善,但对原讲人毫无尊重,对文字内容亦不负责,实可悲可叹之至。

编者在整理的过程中,幸得宏忍师协助,查对经典、参考资料等,且细心校对。另多次修改的草稿皆由彭敬打字,最后再经南师逐字逐句审定修正。又书中小标题为编者所加,书名则为南师所定。刘雨虹 记二〇一二年二月于庙港第一讲关于这本书

今天开始,我们改变方向,来讲有关教理方面的问题,首先要研究的就是《瑜伽师地论》。站在佛学的立场来讲,一个真正学佛的人,有四本重要的佛学论著要读。其中有两部是印度的,就是《大智度论》和《瑜伽师地论》;两部是中国的,就是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和永明寿禅师的《宗镜录》。近几十年来所写的许多佛学概论,都是概论的概论的概论了。可惜你们诸位现代青年,学佛学都从现代化的概论的概论入手,那是有问题的。所以,我们今天研究的佛学概论,就是玄奘法师翻译的《瑜伽师地论》,共有一百卷之多。

我们如果以一般学术性的立场来讲,佛学的学术思想可分成四个范围。所有的经典,分为大乘经典、小乘经典两种。大乘的佛学思想,包括它的学术与修证,又分为两个范围,一个是龙树菩萨的般若佛学系统,属于释迦牟尼佛涅槃以后的前期佛学;另一个是无著、世亲两兄弟菩萨的唯识法相的佛学系统,属于后期的佛学。我们现在手里拿到的《瑜伽师地论》,在学术的范围属于后期的佛学。如果以佛学严正的立场来讲,也许可以说后胜于前,越是后面的越是精细周到,包罗的也越多。

像西藏密宗黄教宗喀巴大师的系统,就是《瑜伽师地论》的系统。宗喀巴大师有名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是依据印度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炬论》加以扩充的著作;而《菩提道炬论》就是从《瑜伽师地论》体系中来的。

无著、世亲两兄弟都是出家人,世亲菩萨年轻时专攻小乘佛教的经典及修持,非常反对大乘佛教,后来受了哥哥无著的影响而学大乘。学了大乘以后悟道了,却想自裁,因为惭愧忏悔自己小乘的著作太多,毁谤了大乘,这个罪业无法消灭,只有一死了之。无著菩萨对他说:你太没有出息,一个人走路“因地而倒,因地而起”,你既然以笔毁谤大乘,你不会反过来以这支笔来弘扬大乘吗?后来世亲菩萨就再重新开始,造了唯识法相系统的论著。

他们两兄弟约好,都发愿往生欲界的兜率天,去亲近弥勒菩萨。无著菩萨要涅槃了,弟弟世亲就对他说:你往生那里后,要给我一个消息。无著说:好,好,一定给你消息。无著涅槃后,世亲不但打坐入定看不到哥哥,连梦也没梦到过,一连三年都没消息,心中有些怀疑了。又经过好几年,无著菩萨现身了。“哥哥你究竟去哪里了?”“我就在兜率内院啊!”“那你怎么到现在才来呢?”“我刚刚到弥勒内院,弥勒菩萨正在说法,我在那里听了一下,心里牵挂你,等弥勒菩萨讲完,我就赶紧来告诉你了!”“人世间已经过了好几年了啊!”“几年吗?我觉得只是一下而已。”

据说《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讲的,无著菩萨记录的,属于法相唯识部分。相传无著菩萨夜里入定,上到弥勒内院听弥勒菩萨讲法,白天出定把它记录下来。后世一般学者不相信,说这是无著菩萨自己撰写的,怕后人不相信,故意说是弥勒菩萨讲的。我们后世的人,因为根本没有得过定,也没有出过定,连入定出定的影子都没有,更不了解什么是入定,所以不会相信。瑜伽师 心瑜珈 五乘道

印度现在还有瑜珈学派,瑜珈有三种,身瑜珈、心瑜珈、音声瑜珈。但印度只剩下身瑜珈,也就是身体方面的修炼,菁华部分已经变成密宗的金刚亥母拳,一套有四十多式,是打坐起来打的拳。音声瑜珈就是咒语,心瑜珈是心地法门,这两种印度已经没有了,只留传在中国这一部《瑜伽师地论》中,所以《瑜伽师地论》是印度真正宗教的心瑜珈。现在这里翻译为“瑜伽”,不是“瑜珈”;瑜伽是修心瑜珈有所成就的人,所以称为瑜伽师。就如中国人讲的,修行人叫修道,修道成功的人叫做有道之士;修炼瑜珈的人叫“瑜伽士”,修成就了的人叫“瑜伽师”。

什么叫“地论”?地就是范围,《瑜伽师地论》共分十七地,就是分成十七个范围来说明。由人的生命讲到物理、物质世界,整个宇宙;再讲一个人如何修持身心,而证得这个无上的道。其中又分小乘、大乘的修持方法,一直到成佛,总共有一百卷。

玄奘法师以最大的功力翻译这部书,所以研究唯识的叫这部书为“大论”,要想学佛,如果不了解《瑜伽师地论》的话,就好像是瞎子摸象,这样乱搞是不行的。《瑜伽师地论》包括了一切修证,先从做人的人道修起,上去是天道,再上去声闻道、缘觉道、菩萨道,这五乘道的修证,都包括在内。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也是讲五乘道,五乘道才是真正的学佛之路。

所以要想学佛先学做人,人道没有修好连天道的资格都不够,哪里能谈修佛道?!所以人天乘修好,才有资格修小乘道,有了小乘道的资格,才够得上修菩萨道,才是大乘道。

中国唐宋以后的佛教、佛法,都说自己是大乘佛法,大个什么?大的影子都没有,只有牛吹得大。大是从小而来的,一点小善都做不到能够做大善吗?一个人小事情不肯牺牲,大事情会牺牲吗?那只是吹牛罢了。说小钱舍不得花,要花一定花大钱,那也是吹牛给人家听的。同样道理,人乘道都没有修好,就不要说学佛成佛了,绝不可能。所以《瑜伽师地论》严肃告诉我们这个修持的道理。《瑜伽师地论》有一百卷,专讲这个书大概要五年的时间。或者每天两个钟头,三年能不能讲完还不知道。我也很想有时间详细地发挥,当然也可以简单地讲,带你们念过去,那很快就讲完了。

今天我们先选与你们相关的开始,刚好有位同学提出来,过去我曾给“大乘学舍”的同学讲过一个题目:“为什么你们修行打坐不能得定”。因为这个原因,先选卷二十《本地分中修所成地第十二》(五百零一至五百零二页)这一段。“云何世间一切种清净,当知略有三种:一得三摩地、二三摩地圆满、三三摩地自在。此中最初有二十种得三摩地所对治法,能令不得胜三摩地。何等二十。”

现在我们讲这几句的大意,就是说我们怎么样才能修持到心性、心地方面,一切种子清净呢?如何在这个世间,起心动念的每个念头都在清净中呢?弥勒菩萨说,简单地说有三种。也就是说,这三个条件做到了,才是“世间一切种清净”。

哪三个条件呢?第一是“得三摩地”,就是定,没有得定以前你想修行清净,那是吹牛的。定分很多种,本论中说得很详细。但是光得定还不行,第二要“三摩地圆满”,这是进一步了,得到定的圆满。如何是圆满?这部经典里都有。所以你们在家出家要学佛,不管显教密宗,各种法门的修持原理,这一本经典里都有了。第三是“三摩地自在”,定境界达到了圆满,就会具足了六种神通。但是三摩地境界自在了没有?没有,因为那是最高境界。也就是说,要进入出世间定,就可以进入出世间定;要入世间定,就可以入世间定。换句话说,禅、净、密,无一法不通,任何的境界都能够“三摩地自在”。像你们现在在十一楼打坐,自在不自在啊?当然不自在,自己坐在这里,说腿酸了叫它不酸,办不到,所以很不自在,因为做不了主。所以真正的自在,拿现在世间法来讲,除非成了佛,才能真自在。“此中最初有二十种得三摩地所对治法,能令不得胜三摩地。”这是玄奘法师的翻译,非常忠实,文章都是倒装的句子。后世一般人学这种文章的很多,像熊十力就学得怪里怪气的,然后大家都不懂,认为这个人学问好,因为他写的文章别人看不懂。

这句话是说,不能入三摩地有二十种对治方法。为什么你不能入定呢?心有病,有烦恼,医治这个烦恼病的方法,叫做对治法。中国文字与外国文字的文法不同,外国人叫“先生南”,我们叫“南先生”,我们一听“先生南”很别扭,一听“南先生”很顺口,玄奘法师翻译的方式都是“先生南”。

这二十种方法,如果搞不清楚,或搞反了,就永远不能得到好的定境界。念佛也好,打坐也好,都不能入定。“不得胜”,就是不能得到最好的定境,所以要先认识清楚。“何等二十”,哪二十种啊?玄奘法师的译法忠实,这一句多问的话也加进来。中国人的文章喜欢简化,外国人的喜欢啰嗦;中国人喜欢归纳,外国人喜欢分析,各有各的长处与习惯。无道伴 无明师 心散乱“一有不乐断同梵行者为伴过失。”你看,一个人想修行成道多难啊!一看条件,第一就是修行同伴或同住的道友最难,尤其是出家众——僧伽。在修道僧伽团体中如果有十个肯修行,有一个不肯修行,这一个就妨碍大家了。譬如我们这个团体,此时此地,这一秒钟大家都很清净,如果有一个神经病在这里大吼大叫的话,你们还清净不清净呢?当然不清净了。所以修行第一是道伴难。

与那些不喜欢断除世间杂念、不乐意修梵行的人为伴,是“为伴过失”,一种过失。我要求清净修行,可是他喜欢看小说,他看到好看的时候,“啪”一下,“哎呀!那个贾宝玉真妙。”这时你正好在打坐,坐到无念,或者你正在专心参话头的时候,给他一拍,正好你也看过《红楼梦》,接着也想到贾宝玉,就这样妨碍了自己的修持。这是人事上的过失,不是犯戒律。“二伴虽有德,然能宣说修定方便师有过失,谓颠倒说修定方便。”同伴的师兄弟,都有修行的好德性,结果碰到教人的师父没有修定的方便方法,也没有智慧,这是老师指导得不对。

你们在座的诸位,辞亲出家,都是为了求道而出家,结果到现在家是出了,但没有入到法王家。为什么?也许是同伴不合适的过失,也许是师父有颠倒的过失,所以没有明师指导是很麻烦的。“三师虽有德,然于所说修定方便,其能听者欲乐羸劣,心散乱故,不能领受过失。”有好同伴,明师也碰上了,但是老师给你说的修行修定的方法,你听不进去,因为福德智慧不足,接受不了。“欲乐羸劣”就是不乐意,没有想求道的欲望心。尽管是出家修行,或在家学佛,但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听到有人讲经时,每讲必到,每到必困。有时虽然听了,但其心羸劣,没有力量,听了一辈子的经也没有用。

永明寿禅师读《法华经》时,一群羊都跪着来听,但它们还是羊。以前大陆上有位法师一上堂讲经,牛就来堂边一跪,经讲完,它就醒了,走了,但它还是牛。这些话不是骂人,是要自己反省,你尽管学佛修行,但依然在散乱昏沉中,这样不但没有成就智慧,也没有成就功德,没得用。

所以你有了好的同伴,也有明师指导修定的方法,你又真能接受,真能依此而修才有用,如果是羸劣之心则无用。道心要如男女谈恋爱一样,硬要有把对方追到的决心,要这个样子才能修行。也就是你要我修我就修,不要我修我也要修,这个心坚定了,才可以谈修行了。如果每天心都在散乱中,当然不能得定。就算得了定也不过是世间成就,没有超出世间,这个大家要知道。只会听 喜供养 不知足“四其能听者虽有乐欲,属耳而听,然暗钝故,觉慧劣故,不能领受过失。”第四种毛病是虽有同伴,有明师,也有道心,天天想修道,恨不得明天即大彻大悟,后天就在虚空放光动地,虽有这个祈求,但是“属耳而听”,只是耳朵听而已,没有融会于心,右耳听进来,左耳出去了,没有真听进去。问你这句话出于哪本经上,记得吗?“哎哟!我忘了,老师对不起。”

为什么只是耳听,而心里不能领受呢?因为你的智慧暗钝,不明利,觉性的智慧、智能不够,也是福德不够。拜佛不肯拜,念经也不肯念,认为这是小法,自认为是修大法的。所以上殿、过堂都不愿学,一点小善也不肯做,看不起小法,说自己是读书人。小善都不能做,何况大善呢?这就是心暗钝,“觉慧劣故”。因此耳朵听进去了,心不能领受。如果是利根智慧,听到善知识说法或看到经中一句话,汗毛就竖立起来,所以一看经就开悟了,那是利根。

学佛那么久,佛学院也上过了,自己要反省,为什么自己智慧会暗钝呢?由于福德不足之故。为什么福德不足呢?因为一点善行都没有,起心动念处处都犯过。这是弥勒菩萨骂你们的,不是我骂的,不要把账记到我头上,光说老师会骂人,我从来没有骂过人啊!“五虽有智德,然是爱行,多求利养恭敬过失。”看吧!一些研究世间法心理行为的同学,你听了佛经有什么好处啊?你将来当了领导,当了主管,管理大众时,就可以发现,有些人也有智慧聪明。“智德”是讲智慧之德,智慧很高,但智慧高的人欲望就大。“爱行”就是喜欢追求利养恭敬,看看哪里有好吃的、好穿的,多赚两个钱吧!贪图名闻利养,很可怕,与贪图恭敬一样可怕。又要人家看得起我,心想“格老子,你看不起我,我还看不起你呢”。你们有没有这个心理啊?(同学答:有。)那就有救了。不要说我们人,你看即使狗、猫这些动物,也都有这个心理,你踢它一脚,它就叫,对你也起了敌意,生气了。如果你逗它一下,它对你就友善,因为它要人爱它,就是恭敬它。

所以我们要检查自己。什么叫恭敬呢?就是希望人家重视自己,大家叫这个是“自尊心”。哪里需要什么自尊心?我们需要的是谦虚的心,连“我”都空了,看得起我或看不起我都一样,还要人家看得起才修行吗?如果看不起你,你就自尊心受伤害,不修行了,那你就是混蛋,还学什么佛?这就是犯了贪求恭敬的毛病。有些人说:自己不贪求利养,也不贪求恭敬,但有位居士来,对你恭敬顶礼,你表面上说不要客气,心里还舒服得很,像冰淇淋吃到肚子里,蛮凉快的呀!有这么一点儿心理念头就完了。所以有些人智慧不错,讲也会讲,想也会想,也有一点所得,就是因为“然是爱行,多求利养恭敬”,因此绝对不能得定,因为有这个过失。“六多分忧愁,难养难满,不知喜足过失。”有些天生内向的人,多愁善感,不能说他不对,如果问他:“你在大乘学舍有吃有住,一切方便,哪样不好?”他说:“好是好,不晓得下学期还办不办。”他明天在床上爬不爬得起来还不知道,他还愁到明年去了,这就是“多分忧 愁”。

嫌大乘学舍的素菜营养不够,明天加了营养,又说维他命C好像少一点,很难养。“难满”,认为功课太多,好像电视没办法看,反正永远不满足。

你们经典都会看,对不对?但是你们眼睛没有我的眼睛深入,你们带了八只眼睛也看不进去,懂了吗?所以我们看到这些经典是冷汗直流,自己都不好意思,感觉自己每一条毛病都犯了。你们自己看看,没有一个字不是打我们的。我们是怎么学佛的啊?没有一样德行够的,对不对?“多分忧愁,难养难满”,头陀行要满足,是知足常乐,“不知喜足”是不满于现实,不安于现实,由于这个过失,因此不能得定。不如意 又懒惰 闲事多“七即由如是增上力故,多诸事务过失。”由于上面的这些心理行为不对,心中愈想愈不对,本来这里还马马虎虎可以住,后来越看越不对,都不合我的意思,这个环境不好,还是到山上找个茅棚吧!再不然找个图书馆吧!想象另一个地方都比这里好,“此山看到那山高,到了那山又心焦”,人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所以“增上力故”,自己错误的观念愈困愈厉害,因此修行的时间少,想世间事情的时间多。本来自己一个人住茅棚,衣服自己洗,自己煮饭自己吃,已经够累了。到了这里有洗衣机,不必自己洗了,但是这洗衣机好像不太好,好像有新牌子的,打电话问问看,问不到,再问别人,如此这般,增加了很多事务,事务越来越多,心理不能平静,所以不能定。“八虽无此失,然有懈怠懒惰故,弃舍加行过失。”虽然没有上面七条过失,但是人有一个天生的毛病,就是懈怠懒惰。懈怠与懒惰大不相同,懒惰是身懒惰,贪吃贪睡,懒得动,叫他做点事都不干的,做起来有气无力。懈怠是马虎,做事情马马虎虎的。说每天念个经吧,打个坐吧!念经也马马虎虎,心里头很急,想赶快念过去,然后想自己空闲时间多一点,实际上这是懈怠的心理。你说人生留了很多空闲时间干什么?就是坐在那里呆想,呆想的果报是智慧越来越暗钝。

因“懈怠懒惰”弃舍了加行,何谓加行?加行就是加工厂的加工。我们所有修行方法都只是加行而已,为什么要拜佛念经修定?因为这些是加行,把无始劫来那些坏的习气,拿这个加行的法门,把它们磨掉,这是广义的加行。

狭义的加行就是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法。暖是静坐达到密宗所讲的拙火发起,气脉通了,浑身得暖,得三昧真火之力。顶:气脉打通了。忍:妄念自然切断了,这个样子只不过是世第一法。包括显教、密宗,一切气脉功夫,都不过是四加行的修持。达到了世间第一等,然后才可以修出世法。

所以不可以“懈怠懒惰”,应该精勤地修四加行。四加行是大原则,念佛也可以念到四加行成就,修止观、数息,都是一样。可是一般人修持不会干的,因为懒惰。自己原谅自己就是懈怠,原谅以后又很惭愧后悔,觉得自己没有出息。但过了几分钟,又找出许多理由来支持自己的没出息,觉得是很对的。人就是那么搞,所以修行永远不能成就。“九虽无此失,然有为他种种障碍生起过失。”假定没有上面这些过错,但是有时候为了外界的事而障碍自己。所以我说“好猫管七家”,家里的好猫,捉了家里的老鼠,也跑去捉别人家里的老鼠。别人的事与他虽不相干,他也乱在心里,热心得让人讨厌。世界上这种人多得是,“为他”这个“他”,不只是为别人的事,是为外面不相干的事瞎忙,忙得一塌糊涂,障碍了自己,生起了一切的过失。爱挑剔 不受教 种种毛病“十虽无此失,然有于寒热等苦,不能堪忍过失。”修行菩萨道,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到了太冷的地方,又没有电炉、暖气,不好打坐;太热的地方,没有冷气,也不能打坐。这里风水不好,那里湿气太重,又怕冷,又怕热,没有头陀行的坚忍不拔的心理不能修定。如果说要环境好才来修定,把释迦牟尼佛那个座位让给你好不好?你真到了那里,恐怕也坐不住,你定不了的。电灯开亮一点,嫌灯光太强;关暗时,又嫌不够亮。反正人都有种种毛病,就是不能堪忍之过失。“十一虽无此失,然有慢恚过故,不能领受教诲过失。”虽然没有这种错误,但有我慢,慢。“恚”:脾气特别大,不是瞋心;瞋心是真动气就杀人,那是真瞋心。你们哪里有瞋心?比你们脾气大的就把你们吓住了,你只是恚心,气大,毛病大,看不惯气就来了。实际上是肝病,肝火旺。因为有慢心、恚心,不能接受别人好的教诲,故而不能得定。“十二虽无此失,然有于教,颠倒思惟过失。”思想不清明,对教理搞不清楚,解释不对,颠倒思惟。同样的看佛经、学佛学,认为他讲的不对,自己有新的思想叫做新潮派,跟着时代潮流走,就被冲得迷失自己了。所以我一生从不跟着时代潮流走,结果现在我的旧东西反而变成最吃香了。何以能如此呢?因为我不肯跟着潮流走,潮流滚来滚去,我站在这里不动,它又滚回来了。所以信而好古,老老实实去修行。“十三虽无此失,然于所受教有忘念过失。”听了就忘掉了,这有什么用啊?这是“忘念过失”,有则要改。你说脑袋是父母给我的,本来就不太好呀!老实说吧,没有什么脑袋好不好的,是肯用心与不肯用心之故。你把我这句话仔细研究,聪明的人一听就会,就记住了,我笨,我多念一百遍,也成功了。所以“勤能补拙”这四个字要记 住。“十四虽无此失,然有在家出家杂住过失。”像我们这个楼上一样,在家、出家住在一起,有时候想想,自己的头发剃了实在可惜,看别人留了头发蛮漂亮的。这是“在家出家杂住”的过失,实际上还不是形相上的,而是心的原故,这个过失最严重。“十五虽无此失,然有受用五失相应卧具过失,五失相应卧具应知,如声闻地当说。”这是说,嫌打坐垫子不好,棉花不够厚,枕头睡得不舒服,被子不好,这衣服穿来打坐不方便等这些毛病,是与卧具有关的五种过失。这里先不讲,将来讲到声闻地中有关出家人、真正修行的人时,我再讲。“十六虽无此失,然于远离处,不守护诸根故,有不正寻思过失。”虽然没有这些过失,但应该与世间隔离,应该远远地放下世间那些事情,结果没有真正放下。“不守护诸根”,六根没有守戒,喜欢看电视,眼睛贪图世间色相;耳根没有守护,喜欢听音乐,喜欢听笑话,心里一面念佛,一面想黄色的杂念,这时你头上的光就变黑了。明眼人看得清清楚楚,这都是不守护根门,尤其意根之根门,因为妄想烦恼太多。“十七虽无此失,然由食不平等故,有身沉重,无所堪能过失。”贪吃,而且乱吃,或肚子饿了的时候又不吃,熬出胃病来了,也是犯戒的。看到素菜新鲜好吃,香菇多,多夹两口吃,结果肠胃吃坏了,妨碍了修定,所以饮食调节第一难。吃坏了,饮食不平衡,“身沉重”,打起坐来不舒服,这里发酸,那里发胀发麻,因为肠胃里不干净,种种毛病就来了。再不然上打嗝下放屁,肠胃不通的打嗝,与气脉打通的声音是不同的。“十八虽无此失,然性多睡眠,有多睡眠随烦恼现行过失。”贪睡,爱昏沉,睡多了容易起随烦恼。随烦恼: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无惭,无愧,掉举,散乱,昏沉,不信,怠,放逸,失念,不正知。譬如睡多了容易漏丹,容易做梦……种种毛病都来了。多睡伤气,气不容易通,等等;坐久了容易伤肉,不是指打坐,是椅子上坐久了;走路走久了不休息,容易伤筋。我们这个四大的身体太难弄了,要四大调和了才能得定。你以为学佛成道这个学问是简单的吗?光是跑到庙子三皈依,你就皈依了吗?哪有那么简单!要研究学理才知道,这些学问《瑜伽师地论》里都有了。“十九虽无此失,然不先修行奢摩他品故,于内心寂止远离中,有不欣乐过失。”虽没有这些过失,但先不好好打坐修定,没有得止,内心的心念都不能止,不能系心一缘,所以内心不能清净寂灭,内心不能得止,对于打坐修定不喜欢,看书还喜欢。为什么?因为你的业习果报,是由于无始以来散乱心重,爱看书是散乱心重。有些人看书看不进去,一看就昏头,那是昏沉习气重。如果看书也不讨厌,也不喜欢,不过看书时不大昏沉,就是呆呆的,一天没事做,坐在那里发呆,这是多生累劫无记业重,所以堕在无记果报里。问他在想什么呢?他说没有想,他是真的没有想。没想是入定吗?没有,昏昏呆呆的,落在无记业里。要注意的是,无记业久了,他生来世的果报差不多变猪了。“二十虽无此失,然不先修行毗钵舍那品故,于增上慧法毗钵舍那如实观中,有不欣乐过失。”因为开始对于修止观的方法不清楚,所以慧始终发不起来,修止观修成了也不算三摩地,三摩地是得正定。像你们白骨观也观不起来是不是?修观修好了,慧力才发得起来。白骨观都观不起来,你们的习气多暗钝啊!就要多念佛,多念咒子,多求忏悔,知道吗?不要灰心,勤能补拙,我一年观不起来,二十年一定把它观起来,大丈夫学佛就要下这个决心。这二十条是过失,因为犯了这些过失,所以修行不能得定。无善巧方便 加行慢又错“如是二十种法,是奢摩他毗钵舍那品,证得心一境性之所对治。又此二十种所对治法,略由四相,于所生起三摩地中,堪能为障。何等为四。”这二十条讲起来多可怕啊!我们没有一样是对的,就像一个人全身都是病,怎么医呢?他说不要紧,放心,有一个办法,就是“心一境性”,一念专一,这二十种病都可以去掉。念佛真念到一心不乱,止观双修之间,真能达到“心一境性”,这二十种毛病都可以消除了。

讲了二十种不能得定的原因,归纳再归纳,有四种现象在修定的当中是一种大障碍。“一于三摩地方便不善巧故。”第一,你对修定的方法没有弄清楚,譬如修念佛,念佛方便你都没有懂;又像修密宗各种的观想,但你观想方法没有弄清楚;修白骨观的方法方便也没有懂,那当然不能得定,因为有障碍,而你又懒得研究。不是你懒得研究,是你那无记与昏沉来了,呆鹅的习气就现行,呈现出来了;不能善巧运用方便,善巧是很难的。“有时且念十方佛,无事闲观一片心”。有时候念佛,念到烦恼妄想都没有了,佛也不想念了,空了,既不昏沉亦不散乱,那就定了。方法是要懂得善巧方便。有时候晓得身体不对,或者吃多了定不下去,就下来运动一下;再不然找个朋友聊聊天,调剂一下。但不要妨碍别人修行。或者另用其他方法,随你了,此身此心最难调伏,要懂得善巧方便,调伏自己。

所以小乘道的比丘戒,唱歌跳舞说笑话都不准的;大乘菩萨戒,戏鬘歌舞都是许可的,因为可以调心。心不能不调,当此心活起来,像猴子一样跳时怎么办?如果是学密宗的,在想发脾气时,他有一个地方把你推进去,里头有很多人,老幼男女都有,都是影子,你就一个一个指着骂,甚至于打,打了半天也没事。打完了,你也没得气了。师父就问:“你好了吧?”“师父,我好了,我忏悔。”“好吧!打坐去。”你想唱歌跳舞,他也有个地方给你去唱,让你去跳。在没有得定以前,身心很难调适,人就是那么麻烦,吃饱了就想拉,拉完了又想吃,就是一个那么讨厌的东西。所以必须善于调整,要懂得善巧,如果不懂善巧,修行就有妨碍。“二于一切修定方便全无加行故。”修定方法是有了,还要加行。比如要你们修白骨观,本来你们都观不起来,因为现在没有尸陀林,白骨都没看过,所以我就花了很大的心血金钱,买了白骨的模型来让你们看。这是方便,方法,也是加行。加行在上面我们已经讲了,此处不再多讲。“三颠倒加行故,四加行慢缓故。”“慢缓”就是慢慢的,马马虎虎,得过且过。知道是错了,现在很惭愧、后悔,但下次依旧,照样慢。也知道不应该这样,但都是事后再后悔,那有什么用?一辈子有多少后悔?“慢缓”就是这样。“此三摩地所对治法,有二十种白法对治,与此相违,应知其相,由此能断所对治法,多所作故,疾疾能得正住其心证三摩地。”白就是善念,黑就是恶念,这是修定的二十种白法对治。但是这样一听修行多难啊!几时才能做得到啊?算了,我不干了。不难,有一条路可以对治这些毛病,就是多做善行,增延白法,念兹在兹为善的人,很容易得定。所以为什么我们不能得定?恶业太重了。所以哪一种是心理的关系,哪一种是生理的关系,都要搞清楚。“疾疾”就是很快,能得“正住”,就是定境,心住三摩地,不只身能证到,心也能悟到。“又得此三摩地,当知即是得初静虑近分定,未至位所摄。”初初得到这个三摩地,现在告诉你这个定的境界是初禅定的前奏。所以说修定想成就,初禅定就那么困难。“近分定”是接近初禅的定境。“未至位所摄”是还没有得到初禅的果 位。“又此得三摩地相违法,及得三摩地随顺法,广圣教义,当知唯有此二十种。”这二十种在一切经典上都有,不过是散开的,在这里把它们归纳起来。“除此,更无若过若增,由此因缘,依初世间一切种清净。”得到了这个定境,则世间定,就是世间一切种的清净都达到了,也就是我们一开始的经文所说的,这时才可以起步修行。但是这并没有到达初禅的境界,只是初禅的近分定,接近初禅而已。“于此正法补特伽罗得三摩地,已善宣说,已善开示。”补特伽罗就是众生,也代表修道的人。因为含义多,不译义,只译音。就是说,能这样修行的修行人,才可以得三摩地,才够得上给人说法了。他还不是罗汉、菩萨,但能修行到此,讲佛法比较不会错了,所以可以给人开示。

修定是这样子,害怕了吧?这条路太难走了。现在翻到第二十一卷,“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初瑜伽处种性地品第一”(第五百二十一页)。

在《瑜伽师地论》一百卷中,前五十卷是“本地分”,就是每一地的义理。后五十卷分别为摄抉择分、摄释分、摄异门分、摄事分,是分开来讲修行的次序,共有那么多次第。现在本地分中先讲声闻地第十三,这是超过了人天乘而专门讲修行的。开始第一段“初瑜伽处种性地品第一”,是说修瑜伽、禅定的修行人,首先要了解他的根器种性,也就是看他前生阿赖耶识的种性如何,检讨他的成分。什么是声闻地“如是已说修所成地,云何声闻地,一切声闻地,总嗢柁南曰:若略说此地,性等数取趣,如应而安立,世间出世间。此地略有三,谓种性趣入,及出离想地,是说为声闻。”

二十一卷以前是讲由人乘、天乘到达闻、思、修等,到修所成地,前面已经讲过了。现在开始讲声闻地,什么是声闻地?“一切声闻地,总嗢柁南曰”,一切声闻地之总颂、纲要。

这样念看得懂吗?(同学答:不懂。)你们讲不懂是老实话。你们要发心看经,有许多人说“我要闭关看藏经”,看藏经?看到你自己都藏起来了。所以我们这里的书院,开始叫你们中文基础要打好。看!这经文不是中文吗?你们都是中国人,看是看了,但是不懂,怎么办?下面再逐一解说——“若略说此地,性等数取趣”,这个是偈颂之纲要,是简单地讲声闻地的范围。一切众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在六道轮回叫“数取趣”。中阴身变牛、变马、变狗,都有它的种性。为什么这个人死后会变成狗、会变成猪呢?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个人业力因缘,有些人上天堂,有些人下地狱,因各人的种性不同。我们每个人都是人,为什么有男有女,每人个性、脾气、思想全都不同呢?因为每人阿赖耶识带来的前生习气、业力、种性不 同。“如应而安立”,现在弥勒菩萨为了后世一般修行人,把这个道理指出来跟我们讲。“世间出世间”,声闻众并不一定都是出家众,在家也有声闻众。所以声闻众有世间的,也有出世间的。“此地略有三”,这个声闻地包括了三大成分。“谓种性趣入”,哪一种根器的人才容易证入声闻地、阿罗汉、大阿罗汉果呢?根性不够的,就没有办法,等于我们教学生及用人一样。譬如我们在座好几位将官,他们都带过兵,做过长官的。有些部下很好,想把他提升二三级,但想尽办法总是提不上来,像是扶不起的阿斗,又像是豆花,一倒地下就散了,捧都捧不起来,没办法,他的根性就是如此,想提拔他也没办法。像我一生世间出世间的经验,都是一样,有些人想捧他一下,捧到一半,他在里头翻筋斗了,不捧他还蛮好的,一捧他就出问题,只好放下。所以哪一种人才可以得这个果,这是根性的问题。“及出离想地”,出离世间的心没有发起来,是无法谈学佛修道的,不管在家、出家,出离心没有发,学佛就谈不上。你们在座很多居士,说自己是学佛的,你们哪里发过厌离心呢?对世间法还喜欢得很呢!儿子管了,还要管孙子,孙子管了,还有曾孙子。发烦时说:“我再也不管了!”气消了,又管起来。前两天有一个朋友,以前曾告诉我,儿女成家了,他再也不管了,现在还拼命管孙子。我就说他,他就说:“不管了,绝不管。”我说你不要吹牛了,孙子长大再娶个太太,生了曾孙子,一样抱的。我已经见了他家四代了,他还是要再管下去。

没有发起出离心,学佛都是空谈。今天讲的是真话,所以平常我对你们马虎,你们说自己是学佛的,我虽然赞叹,其实你们出离心的影子都没有,你们对世间还喜欢得很呢!所以禅宗祖师骂人“汝心正闹在”,你们心里头还热闹得很呢!你们还来学佛,学个什么佛?你们在世间得意自喜,还自认为“前途无量,后途无穷”地搞着,不晓得“前途有量,后患无穷”。所以在种性里包括出离心,出离心真发了,才可以谈学佛。学佛第一步先发出离心,离一切妄想,全放下,这样才够得上是学声闻道。种性是什么“云何种性,嗢柁南曰:若略说一切,种性地应知,谓自性安立,诸相数取趣。”

初步声闻之根基,是要知道修行人的种性。总颂说:简单告诉你声闻地的一切种性,是自己晓得检查自己属于什么种性;一个善知识或当老师的人,在教化人的时候,应该知道这个人的种性。下面再解释重点。“谓自性安立”,说你是成佛的根基,你就成佛了吗?威音王佛以前或者有无师自通的,威音王佛以后都要明师教化,但都不离开自性之道。这个根基是谁给他的范围呢?没有人给他范围,无主宰,非自然,是“自性安立”。可是人的个性不同,因为他的业力种子不同。“诸相数取趣”,这是指生命的轮回。这个生命,前生多做了几生的猴子,这一辈子生来就有猴相,有猴子的习气。有些人多做了几生的女人,这一生变成男子,但他一举一动就像个女人,有女人习气,一看就晓得是女人刚变男人的。有的男人做久了,这一生来做女人,动不动就像要打架的样子,这是根性不同,在他言谈举止上,每一个细胞都可以看得出来,乃至人体的气味,都可以晓得。有些人从畜生道中来,这一生刚刚变成人身,那个味道还在;有些人是仙佛道中来的。这些要靠你修定,功夫到了都会知道。不要问老师怎么会知道,我也没办法帮助你知道;要说也是有办法的,就是好好依教而修,功夫到了,自然就知道了。第二讲

这部经论实在是佛法的宝藏,其中修行需要的重要东西太多了。上次讲到第二十一卷声闻地,对出家专修的方面来讲,首先要了解种性,当然最需要的是修持,了解种性才能知道适合修行的方便法门;至于如何证得三昧的问题,则更为重要。

现在大家对今天要讲的,都有准备、看过了吗?(同学答:看过,但是看不懂。)看不懂,这倒是老实话,现在为了争取时间,先了解声闻地中的种性地,这在修持方面来说,非常重要。所谓种性,就是我们普通讲的根器,每人都有他的根器。种性地是讨论以前多生累劫以来的根器,也就是种子,是由阿赖耶识习气染污带来的,在这一生所起的现行。“种子现行”这个名词应该懂吧?不懂的就请问懂的人,因为怕花太多时间再从头讲 起。《瑜伽师地论》讲到声闻地的种性地,尤其是出家专门修行的人,这个种性更重要;至于在家要想真正学佛的,如果没有这个种性,是没有办法培养的。这一生你的许多修行,只能说是种一点善根,拿这一生的行为,熏习充实,培养他生来世的种性。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阿赖耶识的种子生起现行。下面看第五百二十四 页。修行的善缘与劣缘“问:何等名为涅槃法缘,而言阙故,无故,不会遇故,不般涅槃。答:有二种缘。何等为二, 一胜二劣。”首先他讲佛的种性,由佛的种性再讲菩萨乘、二乘的种性,然后再说到人天乘,等等。种性的道理在《楞伽经》里讲得也很清楚。换句话说,出家法师们今后收弟子,尤其是收出家弟子,不能随便,非观察他的根器不可,因为种性太重要了。有了前生的种性,还要今生得胜缘,各种条件具备才能修行。“云何胜缘,谓正法增上他音,及内如理作意。”什么是胜缘?就是说有了很好的根器,这一生还要遇到佛法的正法住世。有了种子,有了正法住世,有善知识明师培养的增上缘,这个种子才能长大,这是外缘。内缘是“内如理作意”,内心合理的正思惟。“作意”就是意识熏习佛法,要造成意识的境界,譬如念佛、观想等,乃至研究教理,修行禅定,都属于“如理作意”。相反的,不如理作意就是凡夫的妄想,一天到晚嘻嘻哈哈的,或发脾气,耍耍花样,这些都是非如理作意。非如理作意的现行累积起来,他生来世的种子更可怕。“云何劣缘,谓此劣缘乃有多种。”什么是劣缘?就是不好的因缘,有很多种。“谓若自圆满,若他圆满,若善法欲,若正出家,若戒律仪,若根律仪,若于食知量,若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寤瑜伽,若正知而住,若乐远离,若清净诸盖,若依三摩地。”

与这些相反的叫劣缘,表面看起来都是好的,就是说,如果我们要修行,做不到这些就是障碍,使你不能成功,内容包括了很多。下面再逐句加以解说。“若自圆满”,我们自己不圆满,六根有欠缺,耳聋、眼盲、头脑白痴啊,或者是麻痹了,这是身根不圆满,就是劣缘。现在常说,人生最难是“暇满之身”,暇是闲暇,又有圆满的身体,又年轻,又有清闲的时间,可以在这个地方听经又打坐。人生清闲难得,尤其在这个工业社会,谁不为生活忙碌啊!你们出了家,如果没有事情还坐在那里自生烦恼,他看你鼻子不对,你看他眼睛歪了,真是浪费生命。“若他圆满”,依报、环境等一切都很如意圆满,无障碍。“若善法欲”,欲就是欲望,欲望分两种,广义的欲,一切都是欲;狭义的欲,是男女之间淫欲之欲。佛经上的欲是广义的欲。什么是欲呢?你说自己是吃素的所以没有什么欲望,但是看到这个素菜,从乡下刚带来的很新鲜,筷子多去夹两口,这就是欲。这个山水多美丽呀!也是欲。世界上能做到完全离欲,难啊!“皈依法,离欲尊”,真正能够离欲吗?贪爱清净也是欲,要一切欲皆远离才行。出家是要远离这些广义的欲,但在没有完全离欲以前,要有善法欲,就是做善事的欲望。你们都说要学佛,对于做善事,有没有欲望呢?没有,都是被逼才做的,绝不是发心欢喜去做,不是有这个欲而去做的。可是看电视就有欲了,到时间不打开看,心里头都发痒。看电视是眼耳视听之欲,但修善法有没有像看电视电影这样热心呢?有问题,所以要发起善法之欲,没有发起就是劣 缘。“若正出家”,不是歪出家,正出家的理由后面有,声闻地里有些人因灰心而出家,有些人被环境所逼而出家,下面都有,都是非如理出家。为求了生死,为求得菩提,为求证果,这才是“正出家”。如果不是这个目的出家的,就是劣 缘。“若戒律仪”,戒行律仪是真正的清净,而且懂得戒律,戒律不仅是条文。像在座有当法官的,判案时先是背法律条文,有时会判错了,所以要懂得法律的精神和运用,戒律也是这样。“若根律仪”,广义的根就是种性,是前生的因果;狭义的根,是指六根等 。“若于食知量”,你们经常生病,那都是饮食不知量,看到好吃的就多吃,肠胃就出毛病了。肠胃生病就容易感冒,凡是要感冒胃先出问题,中西医一样的道理。肠胃没有问题的话,即使感冒,细菌进来也可以把它控制住,这是自己本身的生命功能。有时因感冒来了,肠胃就出问题。出家修行人食不知量,该吃时饿着,该饿的时候却拼命吃,连饮食都不能知时知量,如何去修行?这是佛所说的,因为饮食的障碍是很重的,应该学会调整。“若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寤瑜伽”,初夜是上半夜,后夜是下半夜,随时都在定境中。比丘戒律,在睡眠时观日轮在心中,右胁而卧,这是戒律,你们做得到吗?没有做到。睡觉打呼,也是违反律仪,所以真讲律仪戒,就有这样严重。受过三坛大戒的比丘,应该如理而眠,就是身体睡着了,但心意识很清明,就是因为常勤修习“悎寤瑜伽”的原故,所以守戒律就有如此之难。“若正知而住”,妄念一大堆是邪知而住,没有正知正觉,三菩提就是正知正觉。“若乐远离”,要远离愦闹,凡夫喜欢热闹,但真正的声闻是要远离愦闹,不能远离愦闹是劣 缘。“若清净诸盖”,一切五盖及贪瞋痴慢疑都要清净,但是我们半样都没有清净,所以是劣缘。“若依三摩地”,随时随地都要在正定中,而我们都在散乱、漏失中。你的人身是善得的吗“云何自圆满,谓善得人身,生于圣处,诸根无缺,胜处净信,离诸业障。”先说什么是恶得人身。有些人修外道法的,可以抢别人的身体。有婴儿刚出生时,修外道法有功力的,可以把那个婴儿的灵魂挤走,自己硬抢这个身体住进去,这叫夺舍法。那就是恶得人身,那是犯杀戒 的。

夺舍法是有特别教授法的,有人修到有了定力,因为自己年龄到了,这一生没有修成功,不想再经过投胎,于是赶紧修夺舍法。自己灵魂出窍,也不生天,也不下地狱,就飘呀、飘呀!看到有年轻刚死掉的人,这人身体没有坏,这房子还可以用,就强夺进去侵占了。有些连刚刚出生的婴儿都可以侵占,但这就犯了杀盗之戒,照理不会修道修成的,因为犯了佛戒,这都不是“善得人身”。要生在有圣人的地方,六根暇满,又是正法住世之处,能生净信,更没有恶业障碍。一般人身心内外都是业障,有人的头脑鬼聪明,但是看《瑜伽师地论》,头脑用于正知正见上就看不懂,所以“善得人身”很难。“云何名为善得人身,谓如有一生人同分,得丈夫身,男根成就,或得女身,如是名为善得人身。”什么是“善得人身”?这人一生下来得丈夫身,男根成就,女根圆 满。“云何名为生于圣处,谓如有一生于中国,广说如前,乃至善士皆往游涉,如是名为生于圣处。”所谓“生于中国”,不是讲我们中华民族的中国,当时佛在印度说法,“中国”是指世界文化的中心,有文化、有教育的地方。前面已经讲过了,你投生下来的这个地方,有很多修行人,有大智慧的善知识很多,这就是“生于圣处”。“云何名为诸根无缺,谓如有一性不愚钝,亦不顽,又不喑哑,乃至广说,支节无减。”生下来没有缺陷,个性不是愚笨的,如果智商不够就是“愚钝”。“顽”是调皮,三天两天就变一个花样玩;“”是傻。“彼由如是支节无缺,耳无缺等,能于善品精勤修集,如是名为诸根无缺。”尤其声闻地,注重耳根,能够听懂话,听不进去有什么用?要看得懂修行的经典。你们大家“诸根无缺”“善得人身”,怎么看不懂经典呢?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是自己不真正用心之故。关于这里声闻地之种性,大家要特别注意。

现在再看第五百二十六页,这是挑重点来讲,其余大家只要用心看,就会看得懂。正出家该如何做“云何名为法住随转,谓即如是证正法者,了知有力能证如是正法众生,即如所证,随转随顺教授教诫,如是名为法住随转。”实际上无所谓正法、像法、末法,就是你到了“了知有力能证”,自己认为这一生非证到不可,这就是“正法众生”。现在拿我们一堂人来做比喻,平常你们一讲话,就说我骂你们,我为什么骂你们?因为你们不能“随转随顺教授教诫”。“教”是教你,“授”是传授给你,我说这件事你应该如何做,你没有这样做;如果能够依照所教授的去做,才算是“法住随转”。这就等于正法住世,因为经典都在呀,你可以不听我的讲解,但是你应该听经典的教化啊!所以你没有看经,没有研究论,就没有做到“法住随转”。“云何名为他所哀愍,他谓施主。”这是专对出家人说的,既然出了家,“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佛恩、父母恩、国家恩、众生恩,都是对我们有恩的施主。广义地说,世界上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施主。譬如我们一堂人坐在这里,肩不需挑,手不要提,坐在这里饭就拿来了,或敲敲木鱼就可以去吃饭了,我们都在接受别人的供养。这个样子还不满意吗?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施主,这个就是施主的道理。“彼于行者起哀愍心,惠施随顺净命资具,所谓如法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如是名为他所哀愍。”声闻众比丘,随时要想到自己的修行是有赖于众生的布施。譬如我们穿的衣服、饮食、卧具,以及生病的药物,都是因他们的哀愍而布施给比丘众的。“云何善法欲,谓如有一或从佛所,或弟子所,闻正法已,获得净信,得净信已,应如是学。”修行人第一要发起善法之欲望。在我们没有证道以前,都会有欲望,但是修行的欲,是发起善法之欲,善行善思惟,是成佛功德的根本,所以善法欲要发起。善法的欲一天一天要增加。厌离心也要发起,世间法一天一天要厌离,这是三十七道品四正勤的道理。

假使有一个人,或者跟随佛,或者跟随佛的弟子们,或者跟随佛后世的弟子们,如果听过正法没有起信,也没有用;要生起净信,有了净信则应依教奉行,才是真正的学佛。不是像你们一般青年,听了一点佛学的理论,四大、五蕴、十二根尘,谈得头头是道,行为上样样皆错,这不是学佛,这是学吹牛,那有什么用?所以要以正法行,以净信行,“应如是学”。“在家烦扰,若居尘宇,出家闲旷,犹处虚空。”重点在这里,出家为了修行,在家烦恼困扰,就像居住在灰尘滚滚的房子里。像现在到街上走三个钟头回来,鼻孔一洗,黑的。过去是红尘滚滚,现在工业时代是黑尘滚滚。出了家则清净,也是另一个生活形式,出家以后人像住在半空中一样空旷。“是故我今应舍一切妻子眷属,财谷珍宝,于善说法毗奈耶中,正舍家法,趣于非家。”因此一个声闻众,学佛出家的人,舍掉妻子眷属、一切金银财宝等,于善法行中精进修学,就是“正舍家法”,到法王家,不是世间的烦恼之 家。“既出家已,勤修正行,令得圆满,于善法中生如是欲,名善法欲。”出家之后,勤修正法,要这样才是生善法 欲。“云何正出家,谓即由此胜善法欲增上力故,白四羯摩,受具足戒,或受劳策所学尸罗,是名正出家。”发了厌离心,生起求道之心而出家。“白四羯摩”就是戒律的形式,“受具足戒”是比丘受的三坛大戒。所谓“受劳策”是受沙弥的戒,也就是担任劳力的事务,所以《指月录》中记载,多少大禅师,都在大众中做饭头的。“劳”是劳务。“策”是鞭策,是用最苦的劳役工作鞭策自己。像你们擦窗子也懒得擦,擦地板也懒得擦,你们会分配给别人做,但自己不肯做劳力的事,更没有拿勤劳事务来鞭策自己。“尸罗”是戒律,出家不是贪舒服,而是要“劳策”,以苦行为师,这叫“正出家”。

再看第二栏,因为我们的重点是要大家入正修行之路,你们不要跟我这样跳过去不看,自己下去要仔细地研究。修行的方法都包括在内了,显教密宗统统都有。一般人不看这几本,只看现代人写的佛学概论,那我也可以写一百部佛学概论,手边抓到的渣子一编就是了。再不然就是拿一瓶糨糊、一把剪刀,把别人的书剪剪贴贴,逗拢来又是一部佛学概论。

大学现在专门念概论,都是念人家的渣子,现在的大学哪里是高等教育!不但中国,外国也如此。所以我常说那些教授们都在欺骗人,欺骗别人的子弟,来生果报不得了。年羹尧给自己的儿子请家庭教师,他对老师十分恭敬。据说,他挂在书房门口一副对子,上联是“不敬师尊,天诛地灭”,下联是“误人子弟,男盗女娼”。所以为人师很难,教育是不能随便 的。

这本论是最好的佛学概论,我现在带领你们只是讲修持重点,为什么有些文字跳过去?因为来不及,好东西太多了。你们不能跟我一样跳过去,否则就犯了不接受教授教诫的过错。其实只要用心,也是很容易看的,买一本书不看,对不起书啊!如果说没有时间看,你是人,我也是人,为什么我能看那么多?因为我肯勤劳,我要求道呀!为求正法故,生命都要舍,哪里没有时间?哪里没有精神?都是在原谅自己,自己想想看对不对?所以不能跳过去省略不看。“依于意根修律仪行,是名根律仪。”什么叫戒律?戒律的重点在“意”,你表面的行为都没有犯戒,岂知你意识里都在犯戒。说过午不食,下午尽在想吃东西。尽管你是吃素不吃荤,烧菜时想这个是素鸭子、素鱼,就是意根上犯了戒。依于“意根”修持戒行才对,才是修行有根;表面修行没有用,修行是要转第八阿赖耶识的种子,实际的根根转了,才是真修行。饮食是个大问题“云何于食知量”,弥勒菩萨教诫我们多清楚啊!上面提了一句话,下面再三地给你解释。出家修行人饮食要知量。我经常发现你们饮食不知量,所以多病,修行人吃多了不好,对修行不利。饮食知量很难,今天自己修持的功夫到什么程度,自己要注意到,譬如打坐腿容易发麻是肠胃不清之故,血液也不干净,所以发麻,百病皆是从饮食来。《百丈丛林清规》二十条,其中一条是“疾病以减食为汤药”。你们没有减食,菜好吃就拼命吃,吃得多多的,一大碗、一大碗装下去,那是给身上的寄生虫吃了。所以饮食要知量,这也是修行的第一步。“谓彼如是守诸根已,以正思择食于所食,不为倡荡,不为逸,不为饰好,不为端严,食于所食。然食所食,为身安住,为暂支持,为除饥渴,为摄梵行,为断故受,为令新受当不更生,为当存养力乐无罪安隐而住,如是名为于食知量。”

你们不是要学佛吗?学佛就要根据佛学、依佛的教诫去做才对吧?吃饭要有学问。怎么叫“食知量”?什么年龄该吃多少?什么样的身体该吃多少?乃至于营养的配合问题。营养不要过分,现在的人都是营养过剩,反而吃出病来。有一些老前辈来跟我说:奇怪,我们的父母为什么都长寿啊,我的老妈妈已经九十几了。我说活得那么长是因为吃得少呀!文明社会多数是吃死的,营养过剩。我在贵州西南边界的时候,那山中没有什么好吃的,辣椒沾盐是好菜,哪里看得到肉啊?豆腐就是非常难得的上品菜。但是那里的人活得很长寿,子孙满堂。西藏、四川西部吃糌粑,吃苦荞麦、青稞,等于我们吃饭,一个个身体都蛮好的。

什么是“食知量”?修行第一步要守根门,六根不放逸,吃东西要有头脑,要以正思惟心来选择饮食,不是指营养越多越好。众生没有成佛以前,每个人体质不同,病不同,要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食于所食”,吃我应该吃的食物,第一个“食”是动词,后面的“食”是名词。“不为倡荡”,吃东西不是为了表示阔气。你看我吃东西多讲究,我做的菜多讲究呀!那是指饮食的丰富,也是犯细的戒。“不为逸”,不是摆个架子,像我们现在的伙食,比一些庙上都好,如果对人说:我们伙食比你们好吧!这就是犯慢心、放逸心,这就不对。“不为饰好”,不为装饰、好看,或出风头。“不为端严”,也不是为了吃得让身体发光、脸色发红。不是为这些而吃,是吃我们应该吃的。“为身安住,为暂支持”,身体四大本来是假的,可是我们未修成以前,还要住在这个肉体中,所以要补充照顾它,让它慢一点死,慢一点倒下去。

机器靠能源,肉身靠饮食,戒律要我们饮食时要有一个观念,做吃药观,像吃药一样,是为了使这个身体暂时活着,是为了免除饥渴而饮食,保留住身体性命才能修梵行。为了断一切烦恼,为了修清净的梵行,使烦恼“当不更生”,不再生烦恼了,保身体无病,得安稳快乐,而不去犯罪,也不犯戒,起心动念都要清净,这才是“于食知量”。

听了这些道理要记得啊,看了佛经不记得是罪过。我说话也要花气力的,我的身体也是暂住在这里,多给你们讲一分钟,我的生命体力也多消耗一分钟,你要对得起你自己,也要对得起别人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