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内科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3 12:56:26

点击下载

作者:金福兴、胡元水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针刀内科学

针刀内科学试读:

吴绪平,男,1953年生,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理事、湖北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针灸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中医药大学针刀医学教研室主任。先后指导海内外硕士研究生50余名,2002年12月赴韩国讲学,2003年3月赴香港讲学。

30多年来,一直在湖北中医药大学从事针灸与针刀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主讲《经络腧穴学》、《针刀医学》及《针刀医学临床研究》。研究方向:①针刀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②针灸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先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编中医针灸与针刀专著50余部。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电针对家兔缺血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及其机理探讨”,通过专家鉴定,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于1998年荣获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参加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电针对家兔缺血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影响的中枢通路研究”,于2005年10月由湖北省科技厅组织进行成果鉴定,认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研究2007年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5年10月荣获湖北中医药大学“教书育人,十佳教师”的光荣称号。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刀治疗学》和《针刀医学护理学》。2008年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针刀医学》;2009年2月与张天民副教授共同编著大型系列视听教材《中国针刀医学》(20集);与张天民副教授共同主编《针刀临床治疗学》、《分部疾病针刀治疗丛书》(1套9本)、《专科专病针刀治疗与康复丛书》(1套16本)、《针刀医学临床诊疗与操作规范》及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材《针刀医学临床研究》。担任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针刀治疗学》和《针刀影像诊断学》主编。

主要临床专长:针刀治疗各种类型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强直、神经卡压综合征、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痛经等病症。

张天民,男,1963年生,大学本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重庆医科大学毕业后曾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工作,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骨科主任。从事西医骨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15年,在骨创伤、脊柱侧弯矫形、关节置换、断肢(指)再植等方面颇有建树。2003年任北京针刀总医院业务院长,为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教授的关门弟子。从师5年,在朱汉章老师亲自指导下开展针刀医学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09年被调入湖北中医药大学针刀医学教研室。提出了慢性软组织损伤病理构架的网眼理论以及网眼理论的解剖学基础——人体弓弦力学系统,从力学角度阐明了针刀诊疗疾病的机理,从而完善和补充了针刀医学基础理论的不足和缺陷,并设计了弧形针刀(获国家发明专利)、防滑针刀及针刀体表定位仪(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率先开展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脑瘫、脊柱侧弯等临床疑难杂症及美容整形,为提高针刀治疗这些疾病的治愈率、降低其复发率作出了巨大贡献。在“针刀医学原创性及其推广应用的研究”科研项目中,以第四完成人的身份荣获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证书。在“针刀疗法的临床研究”科研项目中,以第四完成人的身份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鉴定证书。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针刀松解法的基础研究”课题组成员。作为第一作者曾在国内发表西医骨科及针刀医学论文27篇。担任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针刀医学基础理论》主编,与吴绪平教授共同编著大型系列视听教材《中国针刀医学》(20集)。与吴绪平教授共同主编《针刀医学临床诊疗与操作规范》、《针刀临床治疗学》、《分部疾病针刀治疗丛书》(1套9本)、《专科专病针刀治疗与康复丛书》(1套16本)及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材《针刀医学临床研究》。

主要临床专长:针刀治疗各种类型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颈椎腰椎手术后遗症、痉挛性脑瘫、脊柱侧弯、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强直及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各科疑难病症。

金福兴,男,1956年10月生,主任医师。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针灸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康复医学会理事、湖北省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鄂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从事外科工作5年,康复医疗工作27年,其中从事针刀临床工作19年。

1992年在湖北省鄂州市率先开展针刀疗法。主持的“小针刀疗法的临床应用”科研成果,于1998年获鄂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提出的“慢性软组织损伤环链理论”,对临床治疗颈肩腰腿痛等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该理论指导下,首创“膝痛治腰”、“腰膝同治”的诊疗新理念。主编《针刀治疗膝部疾病》等中医专著10余部,任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材《针刀医学临床研究》编委。公开发表《针刀治疗颈源性神经衰弱》等学术论文20余篇。

从医32年,在颈肩腰腿痛、脊柱相关疾病、瘫痪等疾病的康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善于综合运用针刀、针灸、推拿、体疗、气功、中药等治疗手段,以针刀、推拿最具特色。

主要临床专长:针刀治疗颈肩腰腿痛、各种骨质增生症、外伤后关节功能障碍、多种脊柱相关疾病等。

胡元水,男,1970年7月出生,副主任医师。现为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膝关节病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

主要临床专长:采用针刀、针灸、理疗、神经阻滞及推拿等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骨病等急慢性顽固性疼痛。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针刀内科学/金福兴,胡元水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0(针刀临床系列丛书)

ISBN 978-7-5132-1041-6

Ⅰ.①针… Ⅱ.①金…②胡… Ⅲ.①内科-疾病-针灸疗法 Ⅳ.①R246.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150111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邮政编码 100013传真 010 64405750北京亚通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开本787×1092 1/16 印张19.5 彩插0.25 字数482千字2012年10月第1版 2012年10月第1次印刷书 号 ISBN 978-7-5132-1041-6*定价 39.00元网址 www.cptcm.com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书店网址 csln.net/qksd/新浪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内容提要

本书共分八章。一至七章依次介绍了内科学概述、内科针刀应用解剖、内科疾病检查方法、针刀治疗内科疾病理论基础、内科疾病针刀手术麻醉及针刀刀法、针刀术前准备与术后康复护理;第八章重点介绍常见内科疾病的针刀治疗。附录一介绍针刀科病历文书;附录二介绍针刀术后康复操的锻炼方法。

全书内容丰富翔实,图文并茂,实用性强,可供广大针刀临床医师及全国高等医药院校针刀、针灸、推拿、中医等专业学生阅读参考。《针刀临床系列丛书》编委会

总主编 吴绪平 张天民

编 委 梁振声 金福兴 焦祖斌《针刀内科学》编委会

主 编 金福兴 胡元水

副主编 王传波 廖 伟 陈怡发 于兰翔

    王 旭

编 委 (以姓氏笔画为序)

    万 霞 王秋芳 卢 敬 吕景芳

    朱昌国 朱祥松 朱腊荣 刘 瀛

    杨永晖 张 丹 张 平 张 佳

    郑灿磊 莫锐芳 徐新蓉 梁 瑾

    谌红英 曾令华 谢 玲 谢顶仁石 序

2004年12月26日,我参加了由教育部组织的“关于针刀医学原创性及其推广应用的研究”课题鉴定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针刀医学在理论、技术、器械等方面具有原创性,特别是在临床治疗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中医要现代化,高级中医人才既要懂中医,又要懂科研手段,要有多学科、多行业的参与,包括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等;要确立个人的研究方向,做到专科、专病、专药、专技,把我们的整体中医学细分为多个专科。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做专业能力很强的专家,要擅长治疗某一种疾病,掌握针对专病有特效的治疗手段。这样,中医事业何愁不发展壮大!

得阅由湖北中医药大学吴绪平、张天民两位教授总主编的《针刀临床系列丛书》,甚感欣慰。在这套丛书中,他们提出了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和慢性软组织损伤病理构架的网眼理论新概念,进一步阐明了慢性软组织损伤和骨质增生的病因和病理过程以及针刀治疗机理,将针刀诊疗思路从一种模糊的、宏观的诊治,发展到能运用立体解剖学、力学知识等具体的形态学结构来指导针刀操作的高度上来,将针刀治疗从“以痛为输”的病变点治疗提升到对疾病病理构架进行整体治疗,发展和完善了针刀医学的基础理论,极大地提高了针刀治疗的有效率和治愈率,降低了复发率,让简、验、便、廉的针刀医学更加深入人心。

本套丛书详细地介绍了各种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针刀整体松解的全过程,是一套不可多得的针刀专著。两位学者一中一西,一张一弛,从不同角度诠释了针刀医学的创新,对针刀医学的推广应用将起到重要作用,故乐为之序。2012年3月前 言

针刀治疗以疗效好、费用低而深受患者的欢迎,已成为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及骨质增生类疾病的一种主要治疗手段。针刀治疗的适应证也已经扩大到内、外、妇、儿、五官、美容与整形等多科疾病。为了适应针刀医学的快速发展,向广大针刀医生介绍针刀治疗各种疾病的原理以及针刀操作方法,我们组织全国针刀专家编写了这套《针刀临床系列丛书》。《针刀临床系列丛书》按照专科分类,共7个分册,包括《针刀骨伤科学》、《针刀脊柱病学》、《针刀内科学》、《针刀五官科学》、《针刀美容整形外科学》、《针刀肛肠科学》、《针刀周围神经病学》。本套丛书提出了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构架理论——网眼理论,以及网眼理论的物质基础——人体弓弦力学系统。网眼理论揭示了软组织的力平衡失调是引起慢性软组织损伤和骨质增生的首要病因,阐述了软组织的起止点、软组织行经路线的力学应力在慢性软组织损伤类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作用。从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角度解释了慢性软组织损伤和骨质增生的病理过程,完善和丰富了针刀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网眼理论使针刀治疗从“以痛为输”的病变点治疗提升到对疾病的病理构架进行整体治疗的高度上来,明显降低了针刀治疗的复发率,提高了针刀治疗的治愈率。本套丛书重点介绍了各科常见疾病的针刀应用解剖、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针刀治疗以及针刀术后康复等内容。在针刀治疗部分,阐述了针刀治疗每一种疾病的机理,详细介绍了针刀闭合性手术的术式设计、体位、针刀定位、麻醉方法和针刀具体操作方法,并按照解剖学层次,描述每一支针刀操作的全过程,将针刀医学精细解剖学和立体解剖学的相关知识充分应用到针刀的临床治疗实践中,并指出了针刀术后整体康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制订了康复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本套《针刀临床系列丛书》成稿后,经各主编多次审修并召开编委会定稿,达到了针刀基础理论与针刀临床治疗相联系、针刀治疗原理与针刀术式相结合、针刀操作过程与局部解剖相结合的目的。由于书中针刀治疗方面的材料均来源于第一手临床资料和作者针刀手术的切身体会,可使读者直接受益。本套丛书适用于广大针刀临床医师和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的针刀专业、针灸推拿专业、骨伤专业及中医专业的学生和研究生阅读参考。

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石学敏教授为本套丛书写序,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尽管作者们尽了很大努力,力求本套丛书全面、新颖、实用,但由于针刀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我们的认识和实践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中西医同仁及针刀界有识之士多提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针刀临床系列丛书》编委会2012年5月编写说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对内科疾病的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但疗效有限。本书是一部以骨与软组织力学系统——人体弓弦力学系统为基础,分析各种内科疾病的外部表现与内在力学解剖结构的关系,并依据弓弦力学系统的解剖结构,设计针刀整体松解术及针刀术后康复的专著。《针刀临床系列丛书》之《针刀内科学》共分八章,第一章介绍中医学、西医学、针刀医学对内科疾病的认识;第二章介绍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和内科针刀应用解剖;第三章介绍内科疾病检查方法;第四章介绍针刀治疗内科疾病理论基础,提出了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机制以及病理构架理论;第五章介绍内科疾病针刀治疗麻醉用药、麻醉前准备、常用麻醉方法和术中体位、麻醉后护理及麻醉并发症的处理;第六章介绍内科疾病针刀闭合性手术的常用针刀刀法;第七章介绍针刀术前准备、术后康复护理,通过分析康复与人体弓弦力学系统的关系说明针刀术后康复的重要性;第八章介绍常见内科疾病的病因与病理构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针刀整体松解术式设计、针刀具体操作步骤以及针刀术后康复措施。书后附有针刀科病历文书和针刀术后康复操。

本书的特色,一是在于以骨与软组织的力学系统为主线,详细阐述了内科疾病的力学病因、发病机制,论述了各种内科疾病的立体网络状病理构架与临床表现;二是针对广大基层针刀医生解剖知识不足的特点,根据内科弓弦力学系统的解剖结构,分别设计了针刀整体松解术式,解决了针刀医生普遍存在的定点难、定位不准的问题;三是重视针刀术后的整体康复措施对针刀疗效的影响,并设计了多种针刀术后康复方法供针刀医师在临床上使用。《针刀内科学》编委会2012年7月第一章 中西医学、针刀医学对内科疾病的认识第一节 中医学对内科疾病的认识

中医学是强调天人合一、辨证论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个体化诊疗体系。对于多因素发病的现代难治病、各种慢性病,中药通过多种有效成分对人体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整合调节作用,配合传统的推拿、按摩、针灸、拔罐、膏药、药浴、保健气功、药膳食疗等丰富多彩的保健治疗方法,调节个体的异常功能状态,使之达到相对平衡来维持健康,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基础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以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它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系统地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一、分类、命名及特点

内科疾病的种类繁多、范围广泛。最早对内科疾病分类的是《黄帝内经》,如按病位、病机分类的有“病机十九条”等。《伤寒杂病论》则把内科疾病分为伤寒和杂病两大类,一直为后世医家所沿用。从指导临床应用来看,内科疾病的分类主要以病因为依据分为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两大类。外感疾病包括六经病证、卫气营血病证、三焦病证;内伤杂病包括脏腑经络病证、气血津液病证。在病因分类的基础上,立足脏腑分类,将伤寒、温病以外的内科疾病分为七大类即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系病证、肝胆系病证、肾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证。

中医内科疾病病证的命名主要是以病因、病机、病位、主证、体征、病理产物为依据。如以病因命名的中暑、疟疾等;以病机命名的郁证、厥证等;以病位命名的肺痈、肾着等;以主证命名的黄疸、水肿等;以病理产物命名的痰饮等。中医学对内科疾病的认识方法与西医学有明显的差异。在几千年的医疗实践过程中,传统的命名方法已具有明确的含义,形成了一套以辨证论治为特点的系统认识。二、对病因的认识

六淫邪气、戾气等是中医内科外感疾病的主要病因,发病常与季节有关,起病较急,病邪多由皮毛、口鼻而入,由表传里。内科外感疾病多具有季节性、传变性,若兼夹疫毒,则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如肺痨的病因为感染“痨虫”所致,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急性黄疸多由湿热疫毒蕴结所致,发病急骤,初起虽有表证,但邪毒迅速由表入里,而致热毒炽盛,充斥三焦,甚至深入营血,内陷心肝,其来势凶猛,传变迅速,可呈区域性流行,相互传染。内伤杂病多与饮食、劳倦、情志因素有关,其特点多是多因素交加、多脏腑相关,病情复杂,病证繁多。如水肿涉及肺脾肾等脏腑,且有阴水和阳水之分,阴水复感外邪或饮食不节等,使肿势加剧,呈现阳水的证候,而成为本虚标实之证。三、中医辨证思维及其治疗原则

中医在诊断疾病方面要求辨证施治,其基本原则为:整体审察、四诊合参、辨证求本、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是中医辨证的总纲领。中医学认为,任何一种疾病,从大体病位来说,总不外表证和里证;从基本病性来说,可区分为寒证和热证;从正邪斗争关系来说,可概括为实证和虚证;从病证的总类别来说,可归为阳证和阴证。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如果结合脏腑病机的特点则是脏腑辨证;结合气血津液病机的特点则为气血津液辨证;结合外感病的病机特点的话,则是六经、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八纲的各证候之间还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总结起来,有三类:一是证候相兼,如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实兼夹等;二是证候转化,如表邪入里、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等;三是证候真假,即两个相反证候并见时,其中一个是假象,如真热假寒、真寒假热等。八纲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阐述,较为突出地体现了中医辨证思想,同时也反映了逻辑思维的许多内容。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及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中医学在治疗内科疾病方面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原则和体系。①调节整体,平衡阴阳: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通过经络系统,联合五体、五官、九窍、四肢而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局部病变是整体病理反应的一部分,在注意局部的同时更要注重整体,应通过整体调节使阴阳达到平衡。②明辨标本缓急: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极其复杂,在病变过程中常常有邪正盛衰、旧病未去新病又起等问题。因此在临证时必须抓住疾病的标本主次、轻重缓急,而采取“急则治其标,缓者治其本”和“标本同治”的方法进行治疗。③顺应异法方宜:疾病的发生发展常常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季节、地理环境、个人体质等。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根据季节、气候、地区、病人的个人体质、年龄等不同特点而选用适宜的治疗方法,具体内容包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三个方面。④治未病: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未病先防是指对可能发生疾病的个人或人群,及早地采取预防措施或运用药物培补正气来预防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是指医生可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对可能受到传变伤害的脏腑和可能受到影响的气血津液,采取预防措施,从而阻断或防止病变的发展和传变,使病变能够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以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⑤重视调摄护理:良好的调护,有利于正气的恢复,邪气的祛除,能够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如果忽视调摄护理,不仅仅会延误康复时间,还可能出现疾病的恶化或复发等情况,如中医记载中的“食复”、“劳复”等,因此必须重视调护。中医学关于调护的内容论述十分丰富,如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精神护理等。第二节 西医学对内科疾病的认识一、病因学及发病机制

彻底阐明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是有效防治疾病的重要基础,因此病因学研究是内科学研究的重点。病因的研究有赖于多学科的结合,如宏观的流行病学研究有助于发现线索,微观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有助于揭示本质,基础理论的研究结果最终必须由临床研究去验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内科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入,在不少方面已有突破性的发现,从而促进了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的不断完善,乃至对传统方法的根本性变革。例如20世纪80年代,Warren和Marshall发现了幽门螺杆菌,经过二十多年研究,现已经确认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胃癌的高危因素。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使彻底治愈相当部分的消化性溃疡成为可能,也是今后预防胃癌的重要一环。还有不少内科疾病病因的认识已深入到分子和基因水平。如少数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在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又称Liddle综合征),位于16号染色体上的β亚单位基因可以编码肾小管上皮细胞钠通道。如果β亚单位基因发生突变,合成的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其结果改变了钠通道对调节物质的敏感性,导致水钠潴留和血压升高。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会逐步从基因型和表型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方面揭示疾病发生的本质。二、诊断与治疗

随着对疾病病因与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结合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诊断技术的发明和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对疾病的诊断水平。现代西医学在诊断技术方面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影像学检查:CT、MRI、PET以及高精度数字造影血管机等。②实验室检查:由于医用生物学、医用化学、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实验室诊断技术也得以迅速提升。特别表现在近年来出现的微量检测技术上,如PCR、ECLLA等应用于激素、药物、病毒学的检查。③内镜检查:如消化内镜(胃镜、十二指肠镜、胆管镜等)、喉镜、支气管镜等不仅能清晰观察空腔器官,且可在直视下取活检,尤其是无线胶囊内镜的发明为小肠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西医学在内科疾病的治疗方面,通过新药物的研发、新治疗方案的探索、新治疗技术的研究、器官移植等方面明显提高了内科疾病的治疗效果。①新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各种抗高血压药和抗心律失常药、吸入型平喘药和糖皮质激素、各种生物制剂等。新药物的研发大大提高了疗效,同时减少了不良反应。②治疗思路:随着对病因学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治疗思路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概念的提出使冠心病的治疗思路取得重要进展;用阻断过度激活的细胞信号传递通道为目的的治疗对策有可能真正降低心衰的病死率;在抗心律失常治疗思路的选择上,不仅要看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而且要考虑基础心脏病的性质和功能状态等。③治疗技术:目前在冠心病的治疗方面已引进了心脏治疗技术;呼吸重症监护医学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改善了各种病因引起的呼吸衰竭的预后;血透、腹透的广泛应用及技术改进使肾脏替代治疗成为器官衰竭替代治疗中最为成功的例子;造血干细胞移植逐渐成为各种血液病治疗的重要手段。④器官移植:器官移植作为器官衰竭终末期治疗的最后手段,大大改善了晚期内科疾病的预后。如肾移植水平已相当成熟;肝移植水平趋于成熟,并已广泛应用;心脏移植、肺移植、胰腺移植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三、医学模式方面的认识

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是以生物学为基础,重点在于诊断及防治疾病,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疾病谱已经转为非传染性慢性病为主,患者在患病和治疗过程中,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极为重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等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被提了出来。新的医学模式认为疾病的防治不仅仅是“病”而是“人”;不仅仅是传染病,也要重视与社会、心理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非传染病。这种医学模式的转变有双重含义:其一,人不仅是生物体,同时又具有心理与社会性特点;其二,临床个体治疗已转变为社会群体预防与治疗为主。四、循证医学的理念

循证医学是近年来在临床医学领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卫生方案、决策的确定都应遵循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产生的最佳证据”,从而制定出科学的预防对策和措施,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实施循证医学可参照以下思路:①结合临床实际,提出一个可回答的问题形式。②根据问题,查阅相关文献,找出当今最新、最可靠、最具权威性指导意义的根据。③根据临床实际,将最佳证据做最恰当应用。另外还要做好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让病人及其家属充分了解该治疗手段的循证医学证据,以病人恢复健康和使病人满意为原则。第三节 针刀医学对内科疾病的认识

针刀疗法是近年来在国内兴起的一种治疗常见内科疾病的新兴疗法,它将中医的针刺疗法和现代西医骨科的手术疗法融为一体,无疑使我们在治疗常见内科疾病的方法中多了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作为一种新型微创手术疗法,针刀疗法具有切口小、剥离少、痛苦小、见效快、后遗症少等特点。一、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和网眼理论(一)人体弓弦力学系统

针刀医学认为,人类在逐渐进化过程中,各骨骼与软组织的连结方式类似弓箭形状的力学系统,故将其命名为人体弓弦力学系统。通过这个系统,人体能够保持正常的姿势、完成各种运动生理功能。人体弓弦力学系统是以骨为弓,关节囊、韧带、肌肉、筋膜为弦,完成人体特定运动功能的力学系统。它由动态弓弦力学单元和静态弓弦力学单元及辅助装置3个部分组成。静态弓弦力学单元是维持人体正常姿势的固定装置;动态弓弦力学单元是以肌肉为动力,是人体骨关节产生主动运动的基础;辅助装置是维持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发挥正常功能的辅助结构,包括籽骨、副骨、滑液囊等。籽骨、副骨的作用是在人体运动应力最集中部位,将一个弓弦力学单元分为两个,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该部位的运动功能。

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分为4类,即四肢弓弦力学系统、脊柱弓弦力学系统、脊-肢弓弦力学系统和内脏弓弦力学系统。这4个弓弦力学系统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形成了人体完整的力学构架。每个系统由多个单关节弓弦力学系统组成。由此可见,要理解人体弓弦力学系统,首先要掌握单关节弓弦力学系统,因为它是人体弓弦力学系统的基础。详细的弓弦力学系统我们将在下章作介绍。(二)网眼理论

针刀医学认为慢性软组织损伤是人体对软组织损伤的自我修复和自我代偿的结果。网眼理论认为慢性软组织性损伤性疾病是人体的一种自身代偿性疾病,软组织损伤以后的人体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是从网状结构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即这种自我修复和代偿是整体的、全方位的代偿。这种代偿和修复是以原始病变点开始,造成软组织起止点及周围软组织起止点的粘连、瘢痕、挛缩和堵塞,通过纤维结缔组织的连接(线)向周围发展辐射,最终在损伤组织内部、损伤组织周围、损伤部位相邻组织之间形成网状的调节和修复(面)。当这种代偿超过了人体自身调节的极限,就会引起临床表现。人体在代偿过程中网状系统由整体的病理构架组成,网状系统的连结点就是原始病变以及原始病变点与周围组织之间形成的粘连、瘢痕、挛缩和堵塞点。显然,要调节疾病的病理构架,就必须破坏它的关键连结点,才能调节整个网状构架的结构。只有如此,疾病才能痊愈。

当人体某一软组织受到异常应力的作用造成局部的出血、渗出,人体会启动自身的应急系统,利用粘连、瘢痕对损伤部位进行修复,如果这种修复是完全的、彻底的,人体就恢复正常的动态平衡状态,如果人体不能通过粘连、瘢痕对抗异常应力,就会引起软组织挛缩,如果局部的粘连、瘢痕过多过剩,就会引起周围软组织出现粘连和瘢痕,导致软组织的受力异常。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软组织根据各处的走行方向将异常的应力传达到软组织的附着点,最终引起该部位周围的软组织出现广泛粘连和瘢痕。

慢性软组织损伤不是一个点的病变,而是以点成线、以线成面的立体网络状的一个病理构架,这个病理构架的解剖学基础就是人体弓弦力学系统。我们可以将它形象地比喻为一张渔网,渔网的各个结点就是弓弦结合部,是软组织在骨骼的附着点,是粘连和瘢痕最集中、病变最重的部位。换言之,它是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变的关键部位,连结各个结点的网线就是弦的行经路线。

网眼理论将中医宏观整体的理念与西医微观局部的方法结合起来,既从总体上去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又从具体的病变点对疾病进行量化分析,为针刀治疗疾病提供了整体治疗思路,特别是对针刀定点、定位具有指导作用。故网眼理论对针刀的临床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二、对常见内科疾病的认识

针刀医学通过对慢性支气管炎病因、病理的深入研究,并通过大量的实践验证,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的最根本原因不在于肺脏本身,而在于胸背部的软组织损伤,产生粘连、瘢痕、挛缩、堵塞,造成骨关节的微小错位,从而导致内脏的微小移位,引起内脏功能失调,使肺部的抵抗力下降,此时就会遭受感染或致病因素的侵袭,反复发生侵害,渐渐就形成慢性炎症性病变。根据弓弦理论和网眼理论,从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最根本病因入手,采用针刀整体松解胸背部的软组织,来调节骨关节的微小错位,并配合术后手法和康复手段,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根据针刀医学的原理,贲门失弛缓症是由于情绪性损伤、饮食不节造成的疲劳性损伤和刺激性食物等引起的侵害性损伤,使贲门处的组织发生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改变(粘连、瘢痕、挛缩、堵塞),使该处组织的正常蠕动减弱或消失;或由躯干的疲劳性损伤、暴力损伤、不良姿势引起的积累性损伤、隐蔽性损伤等因素使脊柱区带范围的慢性软组织损伤和骨关节移位(第6~8胸椎)等,使贲门部位产生微小移位,其生理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功能紊乱。通过针刀整体松解术调节胸背部的弓弦力学系统,以解除脊柱区带范围的慢性软组织损伤和骨关节移位(第6~8胸椎),恢复其至生理位置,以促进食管蠕动、恢复食管贲门扩张肌弛张功能,从而治愈该病。

总之,针刀整体松解术对常见的内科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第二章 内科针刀应用解剖第一节 人体弓弦力学系统

一副完整的弓箭由弓、弦和箭三部分组成,弓与弦的连结处称之为弓弦结合部,一副完整弓弦的力学构架是在弦的牵拉条件下,使弓按照弦的拉力形成一个闭合的静态力学系统。弦相当于物理学的柔体物质,主要承受拉力的影响;弓相当于物理学的刚体物质,主要承受压力的影响。射箭时的力学构架是在弦的拉力作用下,使弓随弦的拉力方向产生形变,最后将箭射出(图2-1)。图2-1 弓弦组成示意图

人类在逐渐进化过程中,各骨骼与软组织的连结方式类似弓箭形状的力学系统,我们将其命名为人体弓弦力学系统。通过这个系统,人体能够保持正常的姿势,完成各种运动生理功能。人体弓弦力学系统是以骨为弓,关节囊、韧带、肌肉、筋膜为弦,完成人体特定运动功能的力学系统。它由动态弓弦力学单元和静态弓弦力学单元及辅助装置3个部分组成。静态弓弦力学单元是维持人体正常姿势的固定装置;动态弓弦力学单元是以肌肉为动力,是人体骨关节产生主动运动的基础;辅助装置是维持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发挥正常功能的辅助结构,包括籽骨、副骨、滑液囊等。籽骨、副骨的作用是在人体运动应力最集中部位,将一个弓弦力学系统分为两个,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该部位的运动功能。

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分为4类,即四肢弓弦力学系统、脊柱弓弦力学系统、脊-肢弓弦力学系统和内脏弓弦力学系统。这4个弓弦力学系统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形成了人体完整的力学构架。每个系统由多个单关节弓弦力学系统组成。由此可见,要理解人体弓弦力学系统,首先要掌握单关节弓弦力学系统(图2-2),因为它是人体弓弦力学系统的基础。图2-2 弓弦力学系统的组成构架示意图一、单关节弓弦力学系统(一)静态弓弦力学单元

骨与骨之间以致密结缔组织形成的关节囊及韧带连结的方式称为关节连结。关节连结是人体保持姿势及运动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一个典型的静态弓弦力学单元。一个静态弓弦力学单元由弓和弦两部分组成,弓为连结关节两端的骨骼;弦为附着在关节周围的关节囊、韧带或筋膜,关节囊、韧带或筋膜在骨骼的附着处称为弓弦结合部(图2-3)。图2-3 静态弓弦力学单元示意图

由于关节囊、韧带及筋膜本身没有主动收缩功能,它们的作用是保持关节正常的对合,同时又维持关节稳定性,所以,静态弓弦力学单元是维持人体正常姿势的固定装置。(二)动态弓弦力学单元

人体进化为直立行走,其关节连结的形状和关节受力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骨骼本身不能产生运动,关节是将骨骼连结起来的一种高度进化模式,只有骨骼肌收缩,才能带动关节的运动,从而完成关节运动。也就是说,正常的关节是运动的基础,肌肉收缩是运动的动力。我们的骨骼肌都是超关节附着,即肌肉的两个附着点之间至少有一个以上的关节,肌肉收缩会使这些关节产生位移,完成特定的运动功能。一个动态弓弦力学单元包括一个以上的关节(静态弓弦力学单元)和超关节附着的骨骼肌,骨骼肌在骨面的附着处称为弓弦结合部(图2-4)。图2-4 动态弓弦力学单元示意图

由于动态弓弦力学单元以肌肉为动力,以骨骼为杠杆,是骨杠杆系统的力学解剖结构。骨骼肌有主动收缩功能,所以,动态弓弦力学单元是骨关节产生主动运动的力学解剖学基础。

皮肤是人体最外层被膜,人体通过皮肤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在弓弦力学系统中,皮肤、皮下组织属于辅助装置,它们借助于纤维组织与筋膜连结,通过筋膜,皮肤和皮下组织就与肌肉和骨骼连结在一起,也就是说,皮肤、皮下组织通过筋膜(静态弓弦力学单元中的弦)以及肌肉(动态弓弦力学单元中的弦)与骨骼(弓)连结起来。所以,当相关部位的弓弦力学应力异常,皮肤、皮下组织也会出现异常应力,人体通过粘连、瘢痕及挛缩对异常应力进行修复,当这种修复影响皮肤的血供及神经支配后,就会在皮肤、皮下组织内引发相应的临床表现,通过调节相关弓弦力学系统的粘连、瘢痕和挛缩,就能治愈皮肤、皮下组织中的病变(图2-5)。图2-5 动、静态弓弦力学单元与辅助装置的关系二、四肢弓弦力学系统

人体的四肢以单关节弓弦力学系统为基础,构成了众多形状不同、功能不同的弓弦力学系统。这些弓弦力学系统的作用是维持四肢关节的正常位置,完成四肢的运动功能。(一)四肢静态弓弦力学单元

四肢静态弓弦力学单元以四肢关节连结的骨为弓,以关节囊、韧带、筋膜为弦,维持四肢关节的正常位置及静态力学平衡。上肢的关节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下肢的关节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跗骨间关节、跖趾关节、趾间关节等关节连结以及由韧带或者筋膜连结起来的多关节解剖结构都属于单关节静态弓弦力学单元。(二)四肢动态弓弦力学单元

四肢动态弓弦力学单元以四肢关节连结的骨为弓,以骨骼肌为弦,完成四肢关节的运动功能及维持动态力学平衡。上肢的关节如肩关节、肘关节、尺桡上关节、尺桡下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下肢的关节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跗骨间关节、跖趾关节、趾间关节等都属于单关节动态弓弦力学单元。三、脊柱弓弦力学系统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线,人体为了生存的需要,在脊柱的矢状面上逐渐形成了一个曲线形状,这就是脊柱弓弦力学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脊柱的生理曲度。脊柱弓弦力学系统由多个单关节弓弦力学系统组成,包括颈段、胸段、腰段、骶尾段的弓弦力学系统(图2-6)。图2-6 脊柱弓弦力学系统(一)颈段弓弦力学系统

颈段弓弦力学系统是以枕骨、颈椎为弓,连结颈椎的软组织如椎间关节的关节突关节韧带、颈椎间盘、项韧带、黄韧带、椎枕肌、前(中、后)斜角肌、骶棘肌颈段等软组织为弦所形成的一个弓弦力学系统。颈段弓弦力学系统的功能是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完成颈部的部分运动功能(另一部分颈部的运动功能由脊-肢弓弦力学系统完成)。(二)胸段弓弦力学系统

胸段弓弦力学系统是以胸椎及肋骨、胸骨为弓,连结这些骨骼的软组织如椎间关节的关节突关节韧带、肋横突韧带、黄韧带、前后纵韧带、骶棘肌胸段、胸椎间盘等软组织为弦所形成的一个弓弦力学系统。胸段弓弦力学系统的功能主要是维持胸椎的生理曲度,并参与胸椎在矢状面的运动功能。(三)腰段弓弦力学系统

腰段弓弦力学系统是以腰椎为弓,连结腰椎的软组织如椎间关节的关节突关节韧带、腰椎间盘、前后纵韧带、黄韧带、髂腰韧带、骶棘肌腰段等软组织为弦所形成的一个弓弦力学系统。腰段弓弦力学系统的功能是维持腰椎的生理曲度,完成腰部的部分运动功能(另一部分腰部的运动功能由脊-肢弓弦力学系统完成)。(四)骶尾段弓弦力学系统

骶尾段弓弦力学系统是以骶尾椎为弓,连结骶尾椎的软组织如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骶棘肌腰段等软组织为弦所形成的一个弓弦力学系统。骶尾段弓弦力学系统的功能是维持骨盆平衡。

颈段、胸段、腰段、骶尾段的弓弦力学系统共同组成脊柱矢状面的整体弓弦力学系统,骶棘肌、项韧带、斜方肌等软组织在枕骨至第7颈椎的附着处为颈段的弓弦结合部,前纵韧带在第1胸椎至第12胸椎前面的附着处为胸段的弓弦结合部,骶棘肌、棘上韧带、背阔肌等软组织在第1腰椎至第5胸椎后面的附着处为腰段的弓弦结合部,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等软组织在骶椎侧面、坐骨结节、坐骨棘的附着处为骶尾段的弓弦结合部。

根据数学曲线变化规律,当一段曲线弧长一定时,这段曲线其中的一部分曲率变小,剩下的那一部分曲线的曲率会相应增大。由于这些弓弦结合部都是脊柱矢状轴发生转曲的部位,所以,此部位的软组织尤其容易受到损伤。当弓弦结合部的软组织发生粘连、瘢痕、挛缩等损伤时,就会引起脊柱生理曲度的变化,引发颈椎病、腰椎病、颈-腰综合征等众多临床疑难病症。四、脊-肢弓弦力学系统

躯干是人体的主干,人体要完成复杂的运动功能,如肢带关节(肩关节、髋关节)的运动,上、下肢同时运动,就需要围绕脊柱的多个关节的联合协调运动,从而形成了脊-肢弓弦力学系统。后者由多个单关节弓弦力学系统组成,分为胸廓与肢体弓弦力学系统及脊柱与肢体弓弦力学系统。脊-肢弓弦力学系统以脊柱为中心,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保证了脊动肢动、肢动脊动的统一。这个弓弦力学系统从形状上看,类似斜拉桥的结构,斜拉桥的桥塔相当于脊柱,斜拉桥的桥面相当于肢带骨,连接斜拉桥的拉索相当于连结脊柱和肢带骨的软组织。桥塔和桥面相当于弓,拉索相当于弦(图2-7)。图2-7 脊-肢弓弦力学系统示意图

根据斜拉桥的原理,我们得知,斜拉桥由桥塔、拉索和桥面组成。我们以一个桥塔来分析。桥塔两侧是对称的斜拉索,通过斜拉索将桥塔和桥面连接在一起。假设桥塔两侧只有两根斜拉索,左右对称各一条,这两根斜拉索受到主梁的重力作用,对桥塔产生两个对称的沿着斜拉索方向的拉力。根据受力分析,左边的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向左的一个力和竖直向下的一个力;同样右边的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向右的一个力和竖直向下的一个力;由于这两个力是对称的,所以水平向左和水平向右的两个力互相抵消了,最终主梁的重力成为对桥塔的竖直向下的两个力,这样,力又传给桥塔下面的桥墩了。斜拉索数量越多,分散主梁给斜拉索的力就越多。

脊柱与肢带骨的连结类似于斜拉桥的力学原理,脊柱两侧肌肉、韧带、筋膜等软组织的正常应力是维持脊柱和肢带骨的正常力学传导的必要元素。如果这些软组织受到异常的拉应力,就会造成脊柱的移位。换言之,脊柱的错位不是脊柱本身引起的,而是由于脊柱两侧软组织的应力异常导致的。当脊柱一侧的软组织的拉应力出现异常,脊柱就会向拉力侧倾斜,在影像学上就会发现脊柱在矢状面、冠状面、垂直面出现单一的或者多方向的移位表现。而且一侧的软组织的拉应力异常引起了脊柱的移位,必然引起对侧的软组织的拉应力异常。

与颈椎病有关的脊柱与肢体的弓弦力学系统:一是以颈椎、肩胛骨为弓,肩胛提肌为弦的动态弓弦力学单元;二是以脊柱、肱骨、肩胛骨为弓,斜方肌、背阔肌为弦的动态弓弦力学单元;三是以颈椎横突、肋骨为弓,前、中、后斜角肌为弦的动态弓弦力学单元。以斜方肌、背阔肌的动态弓弦力学单元为例,当斜方肌、背阔肌慢性劳损,人体在修复过程中在肌肉的起止点形成粘连、瘢痕,造成局部的应力异常,根据斜拉桥的力学原理,必然引起颈椎在冠状面的受力异常,最终引起颈椎侧弯,引起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同时,由于斜方肌与背阔肌有部分相同的起点,斜方肌的损伤后期会引起背阔肌慢性劳损,背阔肌又是腰部的脊-肢弓弦力学系统,当背阔肌损伤以后应力异常,必然引起腰椎弓弦力学系统的代偿,严重者引起腰椎错位,引发腰神经根的卡压,引起下肢神经压迫的临床表现。这就是颈-腰综合征的病理机制。五、内脏弓弦力学系统

我们的内脏虽然功能迥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都通过软组织如韧带、筋膜直接或者间接连结到脊柱骨和盆骨界面上。各内脏以脊柱、盆骨为弓,以筋膜、韧带为弦,根据其功能分别位于体腔中。比如心脏外有心包,而心包直接附着于膈肌,膈肌最终附着于脊柱及胸廓骨面上;又如,肝脏通过多条韧带附着于肋骨和脊柱;再如,子宫通过子宫主韧带、子宫阔韧带、子宫骶骨韧带附着于骶骨及盆骨骨面。如果脊柱或者盆骨出现错位,就有可能牵拉这些筋膜和韧带,导致内脏的错位,引起内脏功能异常,这就是造成慢性内脏疾病的根本原因所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人体的弓弦力学系统是物理学的力学成分在人体骨关节与软组织之间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人体运动系统的力学解剖结构,它的基本单位是关节,一个关节的弓弦力学系统包括静态弓弦力学单元和动态弓弦力学单元及其辅助结构。

2.由于人体骨关节周围软组织起止点的不同,在同一部位的骨骼上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肌肉、韧带的起止点。起于同一部位的肌肉、韧带可止于不同的骨骼,起于不同骨骼的多条肌肉、韧带等软组织也可止于同一骨骼。各部分的弓弦力学系统相互交叉,形成人体整体弓弦力学系统。

3.脊柱弓弦力学系统对维持脊柱的生理曲度具有重要意义,脊柱前、后面软组织损伤是引起脊柱生理曲度变化的始发原因。

4.脊-肢弓弦力学系统找到了脊柱与四肢的力学传导的路径,从力学层面实现了脊柱与四肢的统一。动、静态弓弦力学单元的关系可归纳为四句话,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平衡功能。

5.弓弦力学系统组成部分的慢性损伤,必然引起弓弦组成部的受力异常。在弓弦力学系统中,应力集中的部位首先是弓弦结合部即软组织的起止点,其次是弦即软组织的行经路线,最后是弓即骨关节。这就是为什么骨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损伤在临床上最为多见,其次才是软组织行经路线的损伤,最后是骨关节本身的损伤如骨质增生、创伤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

6.弓弦力学系统的创立,阐明了慢性软组织损伤及骨质增生等临床疑难杂症的病理机制和疾病的病理构架,完善和补充了针刀医学基础理论,将针刀治疗从“以痛为输”的病变点治疗提升到对疾病的病理构架治疗的高度上来,解决了针刀治疗有效率高、治愈率低的现状,为针刀治愈困扰全人类健康的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骨质增生症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节 气管与主支气管

气管与主支气管属于下呼吸道,气管连于喉与肺之间,它不仅是空气的通道,更具有防御和清除异物、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作用。一、气管与主支气管的形态、结构与体表投影

1.气管与主支气管的形态 气管起自环状软骨下缘,依其所在部位可分为颈段和胸段两部分,两段的分界线是胸廓上口平面。颈段气管稍短,成人约占气管全长的1/3,沿颈前正中线下行;胸段气管较长,成人约占气管全长的2/3,在胸廓上纵隔内。男性气管全长约为10.3cm,女性气管全长约为9.7cm。气管末端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叉部位为气管权。左右主支气管自气管分出后斜行进入肺门。左主支气管细而长,右主支气管短而粗(图2-8)。

2.气管与主支气管的结构 气管与主支气管的管壁,由内向外,依次由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软骨纤维层组成。黏膜层由纤毛上皮覆盖,分布有较多的肥大细胞,具有一定的防御机能。黏膜固有层由富含弹性纤维的结缔组织组成,并含淋巴组织。黏膜下层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和腺体。软骨纤维层主要由透明软骨和致密结缔组织构成,气管及肺外支气管的软骨呈环状,气管软骨环为马蹄形,软骨环的后端及相邻软骨之间,由纤维组织与平滑肌共同构成的膜填充,形成气管膜壁和软管环之间的环状韧带。气管软骨环有12~19个,平均15.8个,有14~17个环者占87%,颈段有1个软骨环,可以摸到,其余在胸段。男性平均比女性多一个环。几乎每一个气管环都可能让软骨出现不完全的分裂,形成倒置的“Y”形。主支气管软骨环分裂的出现率较气管稍低。图2-8 气管和主支气管

3.气管与主支气管的体表投影 胸段气管及主支气管位置的体表投影是:自颈静脉切迹中点至胸骨角平面中点稍偏右侧,右主支气管由此点至右侧第3肋软骨的胸骨端,左主支气管由此点至左侧第3肋软骨距前正中线3.5cm处。二、气管与主支气管的位置与毗邻

颈段气管居颈前正中区,侧面与甲状腺及颈动脉鞘相邻,甲状腺峡覆盖第2、3、4气管软骨环的前面,峡的上方有由两侧甲状腺上动脉组成的动脉弓,峡的下方有甲状腺下静脉或静脉丛,约18.2%的人还有甲状腺最下动脉经过。胸段气管居上纵隔内,在左、右侧胸膜囊与肺之间,前邻胸骨柄、胸腺或胸腺遗迹及大血管,头臂动脉及左颈总动脉紧邻胸段气管上份的前面,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跨经胸段气管下份的前面。右头臂静脉上上腔静脉沿气管右侧下行。气管周围有蜂窝组织,内含一些淋巴结,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的上、下心支,紧贴气管,它们在气管分叉部前面的蜂窝组织内分支组成心丛。胸导管、左膈神经、左迷走神经、左喉返神经,皆位于气管左侧的蜂窝组织中。三、气管与支气管的弓弦力学系统

气管前筋膜包裹气管颈部,向上附于环状软骨弓、甲状软骨斜线及舌骨,向下经气管前方入胸腔与纤维心包相接。(一)静态弓弦力学单元【弓】

1.颈椎 颈椎共有7个,除第1、2、7颈椎因结构有所差异而属于特殊颈椎外,余下4节称为普通颈椎(图2-9)。(1)普通颈椎 每节椎骨均由椎体、椎弓和突起等3部所组成(图2-10,图2-11)。

1)椎体 椎体是支持体重的主要部分,颈椎椎体较胸、腰椎明显为小,其横径大于矢状径,上面较下面略小。一般下位颈椎较上位颈椎大。椎体主要由松质骨构成,表层的密质骨较薄,受伤时可被压扁。

从正面观,椎体上面中部微凹,两侧偏后呈隆起状,似元宝形,此唇状隆起称为钩突。从椎体的侧面观,由于钩突的隆起而使椎体形如山峰状。椎体的下面前缘呈唇状突向前下方,因此椎体的前后径,下方大于上方,且椎间盘的平面前方略低,此与颈椎前路手术关系密切。椎体的后方较为平坦,中央部有数个小孔,有静脉通过。这些静脉参与构成椎内静脉丛,在手术时如伤及此处,则易引起难以控制的出血。

钩突起自椎体前外侧交界处,沿椎体侧方向后陡然突起,并延伸达椎体后缘中外1/3交界处变平,因其似钩状,故名钩突。其与相对应的上一椎体下面的斜坡处相咬合而构成钩椎关节,又名Luschka关节。钩突前方为颈长肌,外侧为横突孔,其内通过椎动脉、静脉及包绕的交感神经丛;后外侧参与构成椎间孔前壁,有颈神经根及椎动脉通过(图2-12);内侧为椎间盘。上述各结构联合构成钩突横突关节突复合,由于其附近通过的都是颈部重要血管、神经,一旦发生病变如钩突增生、斜度过大、横突孔过小或关节突肥大、向前突出,均可引起血管、神经压迫,如同时再伴有颈椎假性滑脱、后纵韧带骨化、椎间盘突出或黄韧带增厚发生皱褶,就会加重症状。图2-9 颈椎前面观图2-10 第4颈椎下面观图2-11 第6颈椎上面观

2)椎弓 椎弓自椎体侧后方发出,呈弓状。由两侧1对椎弓根和1对椎板所组成。椎弓根短而细,与椎体的外后缘成45°相连结,上下缘各有一较狭窄的凹陷,分别称为颈椎椎骨上切迹和颈椎椎骨下切迹。在相邻两个颈椎上、下切迹之间形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伴行血管通过。由于椎弓根短而细,故椎间孔较为狭窄,为颈脊神经受挤压的原因之一。

椎弓板是椎弓根向后延伸部分,呈板状,较胸、腰椎狭长。其在椎体后缘与两侧椎弓根合拢构成椎管。侧面观呈斜坡状,上缘靠近前方使椎管与神经根管入口处的矢状径略小,而下方则较远离椎管,而使椎管与神经根管的矢径略大;在下缘前面有弓间韧带或称黄韧带附着,并向下延伸,止于下一椎节椎弓板的上缘,于两节椎弓根之间构成椎管后壁,当其肥厚或松弛时,可突向椎管而压迫脊髓。图2-12 颈椎钩突与神经根、椎动脉的关系

3)突起 突起分横突、棘突和上关节突、下关节突。

①横突 起自椎体侧后方与椎弓根处,短而宽。中央部有圆形横突孔,有椎动脉与椎静脉通过。横突孔的横径较前后径对椎动脉受压更为重要,因此在减压时,应以扩大横径为主。紧贴横突孔的后方有一自内上向外下走行的斜形深沟,即脊神经沟,有脊神经经此穿出。于脊神经沟的终端分成前后2个结节,即前结节和后结节。行颈椎侧前方手术时,勿超过前结节,否则易误伤脊神经根和伴行的血管。C前结6节较为隆起粗大,又称颈动脉结节,正好位于颈总动脉后方,用于头颈部出血时的压迫止血。

颈椎横突及其后面的关节突有许多肌肉附着,自前向后有颈长肌、头长肌、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肩胛提肌、颈夹肌、颈髂肋肌、颈最长肌、头最长肌、头半棘肌、颈半棘肌及多裂肌等(图2-13)。

横突对脊柱侧屈及旋转运动起杠杆作用。颈部活动时,特别是椎骨间不稳定时,横突孔内部结构容易受到牵拉和挤压。横突孔周围结构的改变,如钩突增生、孔内骨刺、上关节突增生均可影响横突孔的大小,尤其是钩突增生,更易压迫椎动脉。

②棘突 居于椎弓的正中。C~C多呈分叉状,突向侧、下、后方,36以增加与项韧带和肌肉的附着面积,对颈部的仰伸和旋转运动起杠杆作用。图2-13 颈椎横突及关节突的肌肉附着1.颈长肌;2.头长肌;3.前斜角肌;4.中斜角肌5.后斜角肌;6.肩胛提肌;7.颈夹肌;8.颈髂肋肌9.颈最长肌;10.头最长肌;11.头半棘肌12.颈半棘肌;13.多裂肌

③关节突 分为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左右各一,呈短柱状,起自椎弓根与椎板的交界处。关节面呈卵圆形,表面平滑,与椎体纵轴成45°角,因此易受外力作用而导致脱位。此关节属滑膜囊关节,其表面有软骨面,周围为较松弛的关节囊。在其周围有丰富的肌群附着,以增加其稳定性。其前方直接与脊神经根相贴,因此当该处增生、肿胀或松动时,则易压迫脊神经根。

4)椎间孔 椎间孔或称椎间管,其内有颈神经根和血管通过,其余空隙为淋巴管和脂肪组织所占据。在枕骨与寰椎之间,寰枕关节后面与寰枕后膜前缘间形成一孔,有第1颈神经和椎动脉穿行。在寰椎与枢椎之间,寰枢关节后面与黄韧带前缘之间也形成一孔,有第2颈神经穿行。C~C椎间孔(图2-14)上、下壁分别为上一椎骨的椎下切迹和37下一椎骨的椎上切迹;前壁为椎体后面侧部的下半部、椎间盘后外侧面和钩椎关节;后壁为椎间关节囊。椎间孔实际为一向前、下、外方的斜行管,长度为6~8mm,内通椎管的外侧角。图2-14 颈椎间管

椎间孔的矢状切面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椎间孔平均值,矢径为6.68mm±0.5mm,纵径为7.85mm±0.54mm,其最小数值,平均长度(矢径)男、女分别为5.7mm和5.8mm,平均高度(纵径)男、女分别为7.5mm和6.0mm。如小于此值,可能会产生椎间孔狭窄。

颈前屈时,两侧的椎间孔变大;颈后伸时,两侧椎间孔变小;当颈侧屈和旋转时椎间孔也有变化,转动或侧弯的一侧椎间孔变小,而对侧的变大。C~C椎间孔自上向下依次有第3~7颈神经走行。颈部处于27自然体位时,颈神经根在生理张力下被拉紧,且位于椎间孔的最上部,靠近椎弓根的内侧面;当屈颈时更是如此;伸颈时,神经根放松,下降于椎间孔中部,不再与孔上方的椎弓根内侧面紧密接触。牵引可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在椎间孔中部,后根在上,前根在下,神经根与椎间孔大小之比为1∶2~1∶8,第1椎间孔约有50%大于其他椎间孔,而通过的神经根却相对较小,故甚少受压。

椎间盘退行性变可引起颈椎病。椎间关节及钩椎关节因应力改变发生骨质增生,可致椎间管狭窄变形,压迫神经根,致神经根水肿及变性等改变。由于神经根由上一椎骨下切迹穿出后,在椎动脉后方斜行交叉通过,上述改变亦会使椎动脉及脊髓受到影响。切除突出的钩椎关节,扩大椎间孔,可使受压的神经根解除压迫。

5)椎孔 椎孔或称椎管,由椎体与椎弓围成,颈椎的椎孔呈三角形,其内有颈段脊髓通过。相当于颈丛和臂丛发出处,椎孔显得较大。颈椎椎孔矢径平均为15.47mm±1.11mm,横径为22.58mm±1.22mm,男性大于女性。颈椎椎管矢径以C及C最大。一般认为,如颈椎椎管12矢径小于12mm,横径C小于16~17mm、C小于17~19mm,即可1~23~7认为颈椎椎管狭窄。

椎管的大小与其内容物是相适应的,椎管各段大小不一,其内容物的体积亦有变化。在矢径上,有硬膜前组织、硬膜后组织、硬脊膜囊。硬脊膜囊内包含脊髓和各层膜之间的间隙。椎管内容物与椎管在矢径上的比值越大,缓冲余地越小,越容易受压。正常人颈髓矢径一般在7.5mm左右,与椎管壁间有一定缓冲间隙。颈段脊柱屈伸时,颈椎椎管的长度发生改变。当颈椎前屈时椎管拉长,硬膜后移,同时脊髓亦拉长变细,横截面积变小;颈椎后伸时,硬膜前移靠近椎间盘,脊髓缩短变粗,横截面积可增加9%~17%。而椎管与硬膜矢径反而缩小,硬膜囊前后壁紧靠脊髓,缓冲间隙消失,脊髓易于受到挤压,故脊髓型颈椎病后伸时症状会加重。(2)特殊颈椎 即指寰椎、枢椎和隆椎。

1)寰椎(图2-15) 即第1颈椎,呈不规则环形。它由一对侧块、一对横突和前后两弓组成,上与枕骨相连,下与枢椎构成关节。图2-15 寰椎上、下面观

①侧块 位于寰椎的两侧,相当于一般颈椎的椎弓根与上下关节突,为一对肥厚而坚硬的骨块。从上面观有两个肾形凹陷的关节面,朝向内、上、后方,称上关节凹,与枕骨髁构成寰枕关节。在关节中部有一稍微狭窄的切迹将其分为前后两部。侧块的内侧面有一粗糙结节,系寰椎横韧带附着部。在此结节上尚有一小结节,参与寰枢关节的运动。侧块的前方为头直前肌附着点。从下面观,为一对圆形微凹的下关节面,与枢椎的上关节面构成寰枢外侧关节。于上、下关节面的周围分别有寰枕关节囊与寰枢关节囊包绕。

②横突 侧块的两端为一三角形的横突,尖端向外,表面粗糙,稍厚,而无分叉,有肌肉与韧带附着,对头颈部的旋转活动起平衡作用。横突孔位于横突基底部偏外,较大,有椎动脉和椎静脉穿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