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草害彩色图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02:09:58

点击下载

作者:王玉山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水稻病虫草害彩色图鉴

水稻病虫草害彩色图鉴试读:

前言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均居所有粮食作物之首。稻谷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50%以上。水稻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近年来我国水稻生产发展很快。推广应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以后,水稻单产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水稻生产发展的同时,水稻病虫草害的发生危害也在逐年加重,每年因病虫草害损失均在10%以上。在水稻生产过程中,病虫草害的发生危害已成为制约水稻生产发展、提高水稻单产、生产绿色优质水稻的严重问题。

为了使我国水稻产区常见病虫害及水稻田杂草的防治技术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将近10年积存的大量水稻病虫草害照片进行整理,取其精华,汇编为《水稻病虫草害彩色图鉴》。为使读者便于查询和求证,书中还采用有关著作部分图片,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内容分为:第一篇,水稻病害;第二篇,水稻害虫;第三篇,水稻田杂草。对具体病虫草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综合防治技术,采用彩色图片标识,便于读者进行鉴别和指导防治工作的需求。详细记录病虫害50余种,杂草60余种。书中还采用辅助黑白图片对识别对象进行科学比对,使鉴别对象更具有直观识别依据。

本书编撰工作由辽宁金社裕农供销集团主持,盘锦市植物保护站、沈阳市植物保护站、盘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北省稻作研究所对撰写《水稻病虫草害彩色图鉴》这本专著也给予很大关注和支持。值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鉴于作者的研究工作和生产实践经验所限,加之时间较为仓促,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望专家和读者不吝指正,以便日后修改并完善。作者2013年5月第一篇水稻病害

 

 

 

 

 

 

 

真菌病害 寄生在植物上的真菌以菌丝体在寄主的细胞间或穿过细胞扩展蔓延,菌丝体在寄主细胞内形成吸收养分的特殊机构称为吸器(haustorium)。菌丝组织体主要有菌核(sclero-tium)、子座(stroma)和菌索(rhizomorph)等。菌核是由菌丝紧密交织而成的休眠体,内层是疏松菌丝组织,外层是拟薄壁组织,表皮细胞壁厚、色深、较坚硬。菌核的功能主要是抵抗不良环境。

细菌病害 细菌是一类有细胞壁但无固定细胞核的单细胞原核生物。细菌的种类很多,但所致病害的数量和危害性远不如真菌。

细菌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但植物病原细菌都为杆状,因而称为杆菌(rod)。菌体一般尺度为(1~3)μm×(0.5~0.8)μm。绝大多数植物病原细菌具有细长的鞭毛(flagellum)。着生在菌体一端或两端的鞭毛称为极鞭,着生在菌体四周的鞭毛称为周鞭。菌体细胞壁外有黏质层(slimeliyer),但一般不形成荚膜(capsule)。革兰氏染色反应多数阴性,少数阳性。

病毒病害 植物病毒病害包括由病毒、类病毒及类菌质体所引起的病害。感染细菌和放线菌的病毒又叫噬菌体。目前已知道的植物病毒病害有600种以上。无论是哪类植物几乎都有病毒病,甚至一种作物上有几十种病毒病害。病毒是一类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用普通显微镜是看不到的,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是专性寄生物,离开活体就不能繁殖。

类病毒其致病质粒比病毒还要简单,它没有蛋白质外壳,只有核糖核酸碎片,但进入寄主后对寄主正常细胞功能的破坏及自行繁殖的特点与病毒基本相似。

线虫病害 线虫,又称蠕虫,是一种低等动物,在数量和种类上仅次于昆虫,植物病原线虫一般虫体细小,圆筒状,两端尖,呈蠕虫形。多数线虫雌雄同形,通常长为0.3~1mm,宽为0.015~0.035mm。少数雌雄异形,雄虫为蠕虫形,而雌虫为梨形或柠檬形。

线虫虫体可分为体壁和体腔两部分。体腔内有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排泄系统,其中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比较发达。消化系统是一直通管道,起自口腔,经食道、肠、直肠而终于肛门。植物寄生线虫口腔内有一根骨化了的口针。口针能穿刺植物组织,向内分泌消化酶,先消解寄主细胞中的物质,再吮吸入食道。线虫的生殖系统非常发达,性的分化十分明显。雌虫有一个或两个卵巢,连接输卵管、受精囊、子宫、阴道和阴门。雌虫的阴门和肛门是分开的。雄虫有一个或两个精巢,连接输精管和泄殖孔(生殖孔和肛门的共同开口)。泄殖孔内有一对交合刺,有的还有引带和交合伞等。第一章真菌病害第一节 稻瘟病

稻瘟病是危害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凡有水稻栽培的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危害。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发生减产可达40%~50%。一、症状类别

稻瘟病在水稻各个生育期都可发生,为害叶片、茎节、穗等,按其发病部位的不同分别称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其中以穗颈瘟对产量的影响最大。稻瘟病示意图1. 苗瘟

根据秧苗受害时期的不同,又可分为苗瘟和苗叶瘟。苗叶瘟一般指在三叶期以后秧苗上发生的病害,其症状与本田叶瘟相同。苗瘟田间为害状2. 叶瘟

本田成株期叶片发病称为叶瘟。一般在水稻分蘖盛期以后发病,病菌侵染叶片产生褐色斑点,严重时病斑密布,叶片枯焦,植株萎缩,根部腐烂而枯死。

病斑的形状、色泽和大小,常由于气候条件、病斑新老和水稻品种的感病程度而异,可以区分为急性型、慢性型、褐点型和白点型四种。(1)急性型 病斑呈暗绿色,多数近圆形或两端稍尖,而后发展为梭形。病部密生灰绿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这种病斑多在适温、高湿、氮肥施用过多、稻株嫩弱或品种感病时出现,常是叶瘟流行的预兆。当天气转晴,气候干燥,或经防治后则转变为慢性型。(2)慢性型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典型病斑呈梭形或菱形,中央灰白色,边缘黄褐色,病部产生灰绿色霉层,但形成的孢子量远比急性型病斑少。当天气潮湿时,病斑上也可长出灰绿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这种病斑多出现在较老的稻叶上。(3)褐点型 病斑呈针头状褐色小点或稍大褐点,仅局限于两条叶脉之间,多发生于抗病品种或稻株下部的老叶上。当稻株抗病力减弱,又遇高温高湿时,有的会转变成慢性型病斑。(4)白点型 病斑初期呈白色或灰白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小点,后逐渐扩大成椭圆形大斑。这种病斑多在病菌侵入嫩叶后,遇天气干燥或土壤缺水的情况下发生。病斑上不产生孢子,如果天气转阴或潮湿,则迅速转变为急性型病斑。

此外,在秧苗期和本田成株期,叶舌、叶耳和叶环等部位也可发病,称为叶枕瘟。特别是剑叶叶枕瘟,在气候条件适宜时常引起穗颈瘟的发生。3. 节瘟

病节初为黑色小点,以后呈环状,扩大至全节,呈黑褐色。天气潮湿时,病部产生发绿色霉层,后期病节干缩、凹陷,稻株易折断、倒伏,影响水分和养料的输导,以致穗部早枯不能正常灌浆结实,谷粒不饱满,千粒重降低,发病严重时一株稻秆上常有2~3个节受害。4. 穗瘟

穗瘟发生于穗颈、穗轴和枝梗上。病斑初期呈水渍状褐色小点,逐渐向上下扩展,病部呈褐色或墨绿色。穗颈发病一般多在出穗后受侵染,但亦有包在叶鞘中而未完全外露时即受侵染的,常引起穗节腐烂,造成白穗。发病迟或轻时,秕粒增加,粒重降低,米质差,碎米率高。穗轴和枝梗的发病症状与穗颈相似,发病重的分枝也可造成白穗,轻的成为半饱谷。穗颈瘟典型症状穗颈瘟(王安国摄)穗颈瘟叶枕瘟稻瘟病——枝梗瘟稻瘟病——节瘟5. 谷粒瘟

发生于谷粒和护颖上,谷粒上病斑变化较大,以在乳熟期症状最为明显。病斑椭圆形,灰白色,常产生发绿色霉层,随着谷粒的黄熟,至后期则不明显。发病迟的,病斑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斑点,严重时,谷粒不饱满。护颖感病,呈灰褐色或黑褐色,虽对谷粒的饱满度影响很小,但它是次年苗瘟的重要初次侵染源。稻瘟病——谷粒瘟二、病原菌形态

此病病原为稻梨孢菌(Pyricularia oryzae Cav.),属半知菌类丛梗孢目丛梗孢科梨孢霉属,其有性世代为稻孢球腔菌(Mycosphaerela malinveiana Catt.),属子囊菌,一般不常见。1. 菌丝稻瘟病菌

丝状,具有隔膜和分枝。不同菌株在培养基上产生的菌落色泽也有异同,分别呈白色、淡黄色、褐色、灰色及暗橄榄色等。气生菌丝很少,以至成棉絮团状。2. 分生孢子梗

少数单生,多数3~5根成束状,从发病组织的气孔或表皮伸出,线状不分枝,有2~8个隔膜,基部膨大,呈淡褐色,顶部渐尖,色稍淡,能陆续产生分生孢子5~6个,多的达9~20个。3. 分生孢子

呈鸭梨形,透明无色。孢子大小因菌株和培养条件不同而有变化,一般(17~33)μm×(6.5~11)μm。初期无隔膜,成熟后常具有2个隔膜,由3个细胞组成。顶端细胞为立锥状,基部细胞钝圆,脚孢突起。多数孢子从顶部或基部细胞萌发而产生芽管,极少数由中间细胞萌发。在芽管的顶端形成附属器(亦称附着胞)。附属器近圆形,膜厚,直径8~12μm,可产生侵入丝,侵入寄主组织。稻瘟病菌侵染循环图三、病原菌的生理特性1. 温度

菌丝生长温度为8~37℃。分生孢子在10~35℃之间均可形成,25~28℃最好,低于15℃则不萌发。2. 湿度

分生孢子萌发时必须具备水滴条件。在相对湿度达90%以上并有水滴存在时,孢子萌发良好;即使湿度饱和而无水滴,萌发率也会下降至1%以下;相对湿度低于90%时,孢子不能萌发。

一般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病斑经6~8小时即可产生分生孢子。当空气湿度达饱和状态时,即适宜于分生孢子的形成;如相对湿度低于80%,则几乎不能形成。因此,凡是田间有浓雾的天气,有利于孢子的产生、萌发和侵入,稻株叶面结露的时间长,孢子形成量多,侵入率亦高。3. 光

光对孢子形成的影响较大。菌丝生长随光线减少而增加,直射光抑制分生孢子的萌发。在不同光照下分生孢子萌发率约降至黑暗的一半。光照也能抑制芽管的伸长:稻株置于黑暗条件下,常发展为急性型病斑;而在光照条件下,则发展为慢性型病斑。4. 营养

氮为真菌合成的氨基酸、蛋白质核酸、胆碱等含氮有机物所必需的元素。硝态氮比氨态氮适合。氨态氮的利用之所以较难,是由于酸碱度低的缘故。在pH为7时,病菌在氨态氮中生长亦良好。谷氨酸盐是稻瘟病菌生长的重要营养物质。

一般在田间重施氮肥,发病严重,其原因是由于稻体内谷氨酸、天门冬酰胺等大量积累,从而提供了稻瘟病菌适宜的营养物质所致。同样,冷水灌溉加重发病,也是由于稻体内可溶性氮素增加之故。5. 毒素

在稻瘟病菌培养液或发病重的病株组织中,已发现病菌可产生五种毒素,即稻瘟菌素、吡啶羧酸、细交链孢菌酮酸、稻瘟醇及香豆素,这些毒素对稻株有抑制呼吸和生长发育的作用。稻体中的叶绿原酸和阿魏酸对稻瘟菌素有解毒作用。四、稻瘟病的发生和病菌侵染过程

稻瘟病的发生,常与寄主抗性、病菌密度和致病力以及与发病有关的诸种气象因素和栽培条件密切相关。1. 初次侵染

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病谷、病草上越冬,称为初次侵染源。病谷以小穗轴和护颖上带菌较多,内外颖和糙米表层亦可带菌,播种后可引起胚轴、芽鞘和幼根发病。病稻草带菌则更为普遍,带菌率随发病的轻重程度而异。越冬病菌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开始萌发,产生孢子,借风雨飞散而传播,侵入稻株,形成发病中心。这种由越冬病菌引起的早期侵染称为初次侵染。

病谷上越冬病菌的传播与气候因素、育秧时期和育秧方式有关。北方稻区水稻育秧田,由于温湿度较高,易引起发病。2. 再次侵染

秧田或本田的稻株发病后,病原菌不断增殖,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侵染叶、穗、节等部位,引起发病。这种由初次侵染的病株产生孢子而引起的侵染,称为再次侵染。五、综合防治措施1. 防治策略

掌握本地区稻瘟病流行特点,查清稻瘟病生理小种在该区优势种群的发生和分布。科学进行栽培管理,培育壮秧,适当稀插,避免过多、过迟施氮肥,增加有机肥及磷、钾、硅肥用量,合理灌水和晒田,都能增强植株抗病力,减轻和控制稻瘟病的发生和危害。2. 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的效果,常取决于喷药适期和喷药质量。防治策略上要监视叶瘟,狠治穗瘟。(1)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Carbendazim)[苯并咪唑-2-基氨基甲酸甲酯]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可兼治纹枯病、小球菌核病等。每亩用量75~100g。(2)40%富士一号乳剂(稻瘟灵)(Fuji-One)[1,3-二硫戊环-2-叉丙二酸二异丙酯]这一药剂具有内吸性,残效期长,很易被稻根、茎叶吸收进入稻体内,转移到整个稻体。对菌丝以及侵入组织内的菌丝体有很强的阻止效能。因此需在发病前施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并能兼治小球菌核病、小黑菌核病和云形病。每亩用量100mL。(3)三环唑 化学名称:5-甲基-1,2,4-三唑并-[3,4-b]-苯并噻唑;商品名:克瘟灵、克瘟唑。这是一种内吸、高效、残效期长的预防性杀菌剂,因此要发挥最佳药效,需在病菌侵染之前施用。该药剂能阻止菌丝的入侵和繁殖,并能减少病斑上的孢子形成量。20%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100g。75%三环唑(克瘟灵)30g,对水50~75kg喷雾即可。75%三环唑20g+15%三唑酮70mL,对水50kg喷雾,可兼治纹枯病、稻曲病。(4)咪鲜胺 25%咪鲜胺乳油,尽管不具有内吸作用,但具有一定的传导性能,对水稻恶苗病、立枯病、条斑病、颖枯病、叶枯病、胡麻叶斑病、稻瘟病的防治都很有效。2

2%加收米(春雷霉素)1.2L/hm+25%施保克(咪鲜胺,使百22克)1.5L/hm+酿造米醋1.5L/hm+磷酸二氢钾2kg。(5)8%噻菌灵(Oryzemate)[2-(噻唑-4-基)或2-(1,3噻唑-4-基)苯并咪唑]这是一种低毒性的药剂,对病菌的侵入有强烈的阻止作用。此药常制成颗粒剂使用,撒施于田水中(水深1cm左右)。防治叶瘟的施药时间是病害初发前7~10天,防治穗瘟的时间是抽穗前3~4周。由于噻菌灵施用在水面上,水稻根部吸收进入稻体内能形成一种抗菌物质,增强了叶片内酶的活性,从而提高了对病害的抵抗性。8%噻菌灵颗粒剂常用药量为每亩2kg。(6)2%春雷霉素液剂(Kasugamycin,Kasumin)属于抗菌素制剂,其特点是无药害,无残毒,能抑制病斑的扩展和阻碍孢子的形成,有治疗作用,但对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入作用不大,即无预防作用。所以这一药剂在病害发生前施用效果不理想,而在发病初期施用效果良好,已经发病施用也有较好的效果。常用浓度为40~50mg/kg。(7)50%稻瘟酞可湿性粉剂(Rabcide)[4,5,6,7-四氯苯酞]这一药剂对防止稻瘟病菌的侵入效果好,能抑制病菌穿入表皮细胞以及病斑上孢子的形成。但当病斑扩大阶段施用此药,不但不能抑制病斑的扩展,相反能促使病斑扩大。所以这一药剂是一种很好的预防药剂,在稻瘟病大发生年份,根据预报在发病前施用,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稻瘟酞的药效期长,预防作用较持久,如果与一种治疗剂混用,防治效果就更为理想。因此,日本将稻瘟酞和春雷霉素混在一起,成为一种防治稻瘟病很好的药剂。每亩用量100g。第二节 稻纹枯病

我国各稻区均有分布,是我国农作物病害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病菌适应性强,寄主范围广,在水稻生育期间,温湿多雨十分有利病害流行。

纹枯病病菌的寄生范围很广,除侵染水稻外,还可侵害玉米、大麦、小麦、大豆、花生、高粱、谷子、甘薯等作物和40多种杂草。一、发病症状与病原

稻纹枯病病原菌的有性时期为担子菌亚门网膜草菌属的Pellicularia sasakii (Shirai) Ito;无性时期为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的Rhizoctonia solani Kuhn。

稻纹枯病自水稻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生,一般以分蘖盛期至穗期受害最重,主要为害叶鞘,其次为害叶片,严重时为害稻穗并深入茎秆。病害发生先从离水面较近的叶鞘开始,逐渐向上部蔓延,在叶鞘上初发生形成椭圆形、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变为不规则形,灰白色并有明显的褐色边缘。常常是几个病斑连成一片,呈云纹状。干燥时,病边缘褐色,中央草黄色至灰绿色后变成白色。潮湿时呈水渍状,边缘暗褐色,中央灰绿色,扩稻纹枯病示意图展迅速。病鞘常因组织受破坏而使其上的叶片枯黄。叶片上的病斑与叶鞘上的病斑相似,但形状较不规则。病重的叶片呈污绿色,病斑扩展快,最后枯死。剑叶叶鞘也能受侵染,轻则使剑叶提早枯黄,重则可导致植株不能正常抽穗。稻穗受害可使稻颈、穗轴、颖壳等部位呈绿色湿润状,后变成黄褐色,并直接造成谷粒不实和秕谷增加。纹枯病发生严重时,常引起植株倒伏或整穴枯死,导致水稻严重减产。

潮湿时,老病斑表面可见到白色蛛丝状的菌丝体,逐渐集结形成棉絮状的菌丝团,最后变成褐色坚硬菌核。菌核呈扁球形,直径1.5~3.5mm,似萝卜籽,黏附于病斑的部分表面,扁平略凹陷,靠少量菌丝连接在病斑上,易脱落。条件适宜时,病组织表面有一白色粉状籽实层,即为病菌的担子和担孢子。稻纹枯病茎部叶鞘被害状(王玉山 摄)分蘖期云形病斑状封行期棉絮状菌核生长后期叶鞘病斑状前期菌核棉絮状后期菌核蜂窝状稻纹枯病苗期为害状二、发病规律1. 侵染与发病过程

病菌主要以菌核落入田间或在病稻草、田边杂草及其他寄主上越冬。第二年在插秧前灌水整地时,大部分菌核漂浮于水面,插秧后再随水漂流附着在稻丛近水面的幼苗上产生菌丝侵入植株,有的即使沉入水底,也能抽出菌丝长出水面,从近水面处长出的叶鞘侵入。病菌侵入途径主要是以菌丝从叶鞘内侧表皮的气孔进入或直接穿破表皮,潜育期3~5天后引起发病。病菌侵入后,在植株组织内,并向外长出气生菌丝,在病组织附近叶鞘、叶片或邻近的稻株间继续蔓延扩展,进行再侵染。当年产生的菌核,条件适宜时也可靠水流传播进行再侵染。秋季形成的菌核,落于土中,进入休眠状态越冬。

越冬菌核在耕翻灌水后浮出水面,菌核随水漂浮,接触稻株后在20℃左右开始发芽,长出菌丝从叶鞘内侧侵入稻体,经5天左右在侵入部分出现病斑,病斑上又长出菌核,新病斑长出的菌丝致病力很强。过崇剑等实验表明,菌丝的发育温度与致病温度均以28℃最为合适,25℃以下30℃以上时发病缓慢。在分蘖期靠近水面的病部上所长的菌丝发育快,这些菌丝能比较迅速地向四周的分蘖茎蔓延侵染,陆续增加发病株数,进行“水平扩展”,到孕穗期以后稻株上部长出的菌丝生长也很好,且株间湿度增高,因此,更有利于自下向上位叶鞘、叶片侵染,发病叶片、叶鞘急剧增多,加重了危害程度,进行“垂直扩展”。病害盛发期间,病部也可看到担孢子,但尚未发现其传病作用。稻纹枯病侵染循环图2. 发病因素(1)品种与发病的关系 目前尚未发现水稻不同类型和品种对纹枯病有免疫力,但感病程度存在差异。多数品种表现为感病或高度感病,少数品种具有一定的避病作用,但受栽培管理影响很大,一般矮秆阔叶型比高秆窄叶型较易感病,粳稻比籼稻易感病,糯稻最易感病。生育期短的中、早熟品种比生育期长的晚熟品种发病重。纹枯病菌担子及担孢子(2)菌源与发病的关系 田间菌核残留量是影响纹枯病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调查试验结果证明,病菌的越冬与传播主要依靠菌核。菌核残留于土壤中,在耕层内一般以表土层菌核数量最多,越往下层2菌核数量越少。王玉山等调查,0~5cm/m有菌核1325粒,5~10cm/22m有菌核670粒,10~15cm/m有菌核265粒,每亩菌核残留量最多达268万粒,最少73万粒。菌核残留量多的田块发病早而重。浙江报道,在土壤中的菌核一年后的存活率达60%以上;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测定,菌核贮存在室内干燥下32个月后尚有50%保持生命力。

上年轻发病田、打捞菌核彻底的田、新垦田,一般发病轻;反之,上年重病田,田间残留的菌核多,初侵染源也多,发病较重。但病情的继续发展,受田间小气候和品种的影响更大。(3)栽培措施与发病的关系 栽培措施与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关系密切。插秧株数多,密植程度高时,株间湿度大,适于菌丝生长蔓延。长期深水灌溉,稻丛间湿度加大,有利于菌丝生长。偏施和过量施用氮肥,使水稻茎叶徒长,抗性下降。过早封行,田间湿度增加,有利于病害发生,而适当稀植、合理施用氮肥、浅湿灌溉、适时排水晾田是控制纹枯病危害的有效措施。(4)气候与发病的关系稻纹枯病是一种在高温、高湿情况下发生的病害,温湿度综合影响纹枯病的发生与发展。当气温达22℃以上,相对湿度90%以上,即可发病。在23~35℃并伴有相当大的湿度时,病情扩展。在温度28~32℃和97%以上的相对湿度时最有利于病害蔓延,在此温度范围内,湿度越大,发病越重。我国北方单季稻区在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气温较高,多雨,温湿度适宜,常可造成病害的流行和严重危害。三、防治技术1. 农业综合防治措施的运用

根据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合理地运用农业综合防治措施,以改善水稻生态环境,减少菌源,控制危害。(1)减少侵染来源 实行秋翻秋耕,把散落在地表的菌核深埋土中。春季泡田耙地后,把漂浮于水面混杂在“浪头渣”内的菌核和浮渣捞出,晒干烧掉或深埋,以防重新进入田内,能有效地减轻发病。还应注意铲除田边地埂杂草,消灭野生寄主,防止病稻草还田。(2)加强栽培管理 根据水稻品种特性,实行合理稀植,以改善群体环境,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根据水稻生育期和气候等情况,进行合理浅湿灌溉,以水控病。从分蘖末期至拔节前,适时排水晒田,后期干干湿湿排灌管理,降低株间湿度,促进稻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对控制纹枯病危害效果显著。在施肥上要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农家肥与化肥、长效肥与速效肥相结合。切忌偏施氮素肥和中后期大量施用氮肥,要增施磷、钾肥。钾肥不仅能增加稻株的抗病性,而且也有直接防治病害的作用。在施肥时间上,要掌握前期发得起,中期控得住,后期不脱劲,这样可使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收割时青秆成熟。2. 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应掌握在发病初期及早进行,据各地防治经验,一般在水稻分蘖末期至拔节期病穴率达10%~15%,孕穗期病穴率达15%~20%时为防治适期。如需要二次施药,应在第一次施药后10天左右进行第二次施药。目前防治纹枯病的常用农药有:(1)5%井冈霉素水剂 100~150mL/亩,或10%井冈霉素水剂(粉剂)50g/亩,或20%井冈霉素粉剂25g/亩,对水75~100kg喷雾或对水300~400kg泼浇。

井冈霉素+三环唑是含三环唑和井冈霉素有效成分的混剂,两种药剂复配后具有双重的杀菌作用,内吸传导、保护和治疗作用。对纹枯病和稻瘟病同时发生田施用尤为合适。(2)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100~150g/亩,对水75~100kg喷雾,此法可兼治水稻中后期叶黑粉病、粒黑粉病以及稻曲病等。(3)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200~250g/亩,对水100kg,在防治适期喷雾要时隔7~10天再施药一次。(4)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100g/亩,对水100kg,在防治适期必要时隔7~10天再施药一次。(5)破口前5~7天和齐穗期,各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15mL/亩,对水50kg喷雾,可兼治稻曲病、稻瘟病、紫秆病、胡麻斑病、粒黑粉病等多种水稻中后期病害,并有明显增产作用。第三节 稻曲病

稻曲病又叫青粉病,在各稻区均有发生。它是发生在水稻谷粒上的一种病害,此病害在我国很早就有记载。20世纪60年代只是零星点片发生,患病的稻穗,由于病粒影响养分的运转,阻碍邻近谷粒发育,使空秕率上升,千粒重下降,碎米增多,影响产量和质量,大量食用对人畜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一、发病症状与病原1. 症状稻曲病示意图稻曲病田间为害状(赵颖、丁冶摄)稻曲病抽穗后早期症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