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薇《新编汉英翻译教程》(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08:36:39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陈宏薇《新编汉英翻译教程》(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陈宏薇《新编汉英翻译教程》(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试读:

第1章 绪 论

1.1 复习笔记

一、翻译的性质与类型

1.翻译的意义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的本质是释义,是意义的转换。

翻译活动涉及诸多因素:译者(translator)、作者(author)、原文(source text)、原文读者(source-text readers)、译文(target text/translated text/target version)、译文读者(target-text readers)等。

2.翻译的类型

①就文本而言,翻译可分为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和应用文翻译。

②就方式而言,主要有全译、摘译和编译。

二、汉英翻译的单位

翻译单位可以决定在什么层级上实现翻译的标准。汉语和英语的语言层级均有词(word)、短语(phrase)、句子(sentence)、段落(paragraph)和篇章(text)。

对初学者来说,句子是较为理想的翻译单位。但是汉语句子只是语义相对完整的一个单位,它与相邻句子之间必然存在语义上的关联,所以不可孤立地翻译句子而忽视句子之间的关系。

三、汉英翻译的标准

1.中国的翻译标准

在中国,严复的“信、达、雅”(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是影响最深、流传最广的翻译标准。但这三字标准最早出现于佛经翻译家支谦的《法句经序》中。

文学翻译家黄龙先生对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倍加欣赏,并赋予“信、达、雅”新的内涵和生命,但他的标准,适用于文学翻译。

另一位翻译家刘重德先生在严复的基础上,提出了“信达切”(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closeness)的翻译标准。“信”指信于原文内容(to be faithful to the content of the original);“达”指具备原文一样的表现力(to be as expressive as the original);“切”指尽可能切近原文风格(to be as close to the original style as possible)。他的这一标准是一个科学的、可操作的翻译标准。

在我国的翻译标准中,还有鲁迅的提出的标准“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方面,一当然是其易解,二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傅雷的“神似”(similarity in spirit)、钱钟书的“化境”(sublimation),即“出神入化”,都是翻译的最高艺术境界。

2.西方的翻译标准

翻译理论家泰特勒(Alexander F. Tytler)在“翻译原理简论”一文中提出的三条翻译基本原理:

(1) 译文应该完全传达原文的思想。

(A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2) 译文的写法与风格应与原文的写法与风格性质相同。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as that of the original.)

(3) 译文应如同译语创作一样流畅。

(A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

泰特勒将上述三条原理按其重要性排列。第1条和第2条反映思想、写法与风格的“信”,第3条中的original composition前没有定冠词the,所以它不指原文,而是指表达时用译语进行的“原创性重写”,即译语要地道、流畅。他的三条原理与严复的三字方针的确非常相似。

西方最流行的标准是等值(equivalent value)、等效(equivalent effect)、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

3.“忠实、通顺”的翻译标准

对初学翻译者,“忠实、通顺”(faithfulness, smoothness)则是一种常见的标准。在张培基等人编著的《英汉翻译教程》中,“忠实”指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忠实于原作的风格;“通顺”指译文语言必须通俗易懂、符合规范,是明白晓畅的现代语言。他们还指出:“忠实与通顺是相辅相成的。”

4.本书采用的翻译标准

本书采用的翻译标准是“功能相似、意义相符”(similarity in function and correspondence in meaning)。功能较“虚”,语义较“实”,实现了语义相符,也就实现了功能相似。“相符”和“相似”是一对同义词。

综合各家之见,语言应具备下列功能:

(1)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是语言传达信息、影响他人认知的功能,也称为所指功能(referential function)。

(2)表情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是语言表达言语始发者情感的功能。

(3)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是语言帮助人确定和保持自己社会地位的功能,也是维系和协调人际关系的功能,称呼语、寒暄语、道别语具备这种功能。表情功能和酬应功能(phatic function)都可看作是它的一个方面。

(4)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使读(听)者做出文本所期望的反应,即行动、思考或感受。这一功能有好几种别称,如行动功能(operative function)和语用功能(pragmatic function)。

(5)美感功能(aesthetic function)是语言用语言形式及其传达的内容使感官愉悦的功能。

(6)认知功能(cognitive function),人必须用语言进行思考,用语言“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形成思想,表达思想。”

(7)解释语言的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指语言解释、命名和批评自身特点的功能。

功能可借助于文本的类型来确定。

词的两大类意义是指称意义和蕴涵意义。指称意义是“词的确切和字面的意义(strict and literal meaning)”,蕴涵意义是“词的隐含意义(implied or suggested meaning)”。意义不仅存在于词汇层,也存在于句子层和篇章层。

需要说明的是,指称意义不完全等同于“词典意义(dictionary meaning)”,因为词典中词条的释义,不仅有指称意义,还有蕴涵意义。

四、汉英翻译对译者素养的要求

译者必须具备至少三种素养:深厚的语言功底、广博的文化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

1.深厚的语言功底

深厚的语言功底表现为对汉、英两种语言正确的理解和纯熟的运用能力。汉译英时,英语语感和英语表达能力对翻译结果起决定性作用。

英语语感包括:语法意识(sense of grammar)、惯用法意识(sense of idiomaticness)和连贯意识(sense of coherence)等。英语表达能力也即是用英语写作的能力。

★“语法意识”问题

语法意识表现在:学习者能牢固掌握英语语法规则,对汉英两种语言语法的差异有明确的意识。如若“语法意识”不强,则译文质量不理想。

★“惯用法意识”问题

惯用法意识表现在学习者了解、熟悉并处处有意遵循英语的习惯用法。学习者的“惯用法意识”强弱与否,也是影响译文质量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连贯意识”问题

连贯意识表现在学习者了解英语句内和句际衔接的特点,懂得英语重形合的特点,善于调节句式结构,调整语序,运用或添加合适的语篇衔接手段,使译文连贯、逻辑明了。

2.广博的文化知识

文化知识包括三个概念:(1)相关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2)汉英两种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的知识;(3)翻译理论以及与翻译研究相关学科的知识。

3.高度的责任感

翻译工作中高度的责任感,主要反映在两方面。

(1) 严谨、端正的工作态度。这种态度应坚持始终,贯穿译前准备、翻译之时和译后校核三阶段。

(2) 敬业、乐业的主人公意识。

1.2 课后习题详解

练习一

一、思考题

1.什么是翻译?如何看待翻译的本质?【答案】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的本质是释义,是意义的转换。

2.翻译有哪些类型?【答案】翻译的类型就文本而言,可分为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和应用文翻译;就方式而言,主要有全译、摘译和编译。

3.译者应具备哪些素养?为什么?【答案】

译者必须具备至少三种素养:深厚的语言功底、广博的文化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

深厚的语言功底表现为对汉、英两种语言正确的理解和纯熟的运用能力。汉译英时,英语语感和英语表达能力对翻译结果起决定性作用。

文化知识包括三个概念:(1) 相关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2) 汉英两种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的知识;(3) 翻译理论以及与翻译研究相关学科的知识。总之,知识面越广,翻译越是得心应手。

翻译工作中高度的责任感,主要反映在两方面。(1) 严谨、端正的工作态度。这种态度应坚持始终,贯穿译前准备、翻译之时和译后校核三阶段。(2) 敬业、乐业的主人公意识。

4. 1.4.2节中提到一个“外事翻译笑话”。如果你是那位译员,你会怎样办?为什么?

(略,开放性试题。)

5.你对提高自身作为译者须具备的素养有什么计划?打算怎样实施?

(略,开放性试题。)

二、课堂讨论

全班每4人l组,以各种途径各自查阅1个著名翻译家的资料。每组推举l人作代表,在全班交流。重点讨论他们的成长经历、翻译的成就和特色。【答案】莎士比亚的译著者朱生豪。“朱生豪译莎十年,仅准备工作一项就花了大约一年的时间。他开始译的几个剧本,花的心血更多,常常是反复推敲,数易其稿。”“……他每译一段都自拟为读者,自拟为演员,以审辨语句是否顺口,音节是否和谐。他常常与剧中人物一同哭一同笑,彻底咀嚼原作之精神,必求确切传达原作风格而后止。”朱生豪译出莎剧三十一部半,未能如愿译完所有三十七个莎氏剧本,就因贫病交迫、积劳成疾而英年早逝。他给我们留下的是莎剧汉译的珍品。另一位是福克纳翻译家李文俊先生。李先生所译的《喧哗与骚动》和《熊》,又是两部最能代表他艰涩文风的作品。文中“大量的意识流手法,不时中断的叙述线索,来回转移的场景,跳跃的时空,再加上众多的典故和象征隐喻,真可说是头绪混乱,难以捉摸。”翻译福克纳,其困难可见一斑。为做准备,李文俊先生“不光收集阅读了不少有关‘福学’的专著与工具书,还学习了有关意识流等现代派手法的理论。”他虚心向中外学者求教,就连与外国友人进餐时,也不放过提问的机会。“他问得真是详细,一遍又一遍,差点问倒了那位自称是福克纳专家的美国教授。”李文俊把翻译和研究福克纳相结合,最后,他成了中国的“福著”翻译家,也成了“福学”专家。

1.3 翻译示例汇总

1.他发现前人研究地理的记载有许多不很可靠的地方。【译文】He found there were many unreliable points in the geographic records kept by his predecessors.【解析】形容词geographic修饰records。record作“记录;记载”讲时是可数名词,所以用复数形式records。keep records是固定搭配,意为“保持记录,作记录”。

2.金桂湖位于武汉的南部后花园—咸宁市成安区南川水库。【译文】Jingui Lake lies in the area of Nanchuan Reservoir, Xian’an District, Xian-ning, which is reputed as the Back Garden to the south of Wuhan.【解析】从语法角度分析,原文主语为“金桂湖”,谓语是“位于”,其后的宾语应为“(咸宁市咸安区)南川水库”,而“武汉的南部后花园”实为破折号后“咸宁市咸安区南川水库”的同位语,起修饰作用。译文语法正确,表意妥帖。

3.本书收集了有关他们(钱钟书、杨绛)生平与创作的资料,有关的评论文章,同时选编了研究资料的目录索引,是研究钱钟书、杨绛的必备书。【译文】①It includes materials of their life experiences, literary creation and related commentary essays. ②A bibliographic index is also presented here, which all the more entitles the book to a must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two.【解析】对原文句中“同时选编……目录索引”和句尾“必备书”的英译处理,可以考查译者“惯用法意识”及其对译文表达效果的影响。译文将原文拆成两句。句②以A bibliographic index作主语,搭配谓语is also presented here,既达意,且自然;其后定语从句which all the more entitles the book to a must for...中,all the more为习语,加上动词词组entitle...to的选择,及其与宾语a must(此处作名词)的搭配,使译文不仅流畅地道,而且颇为出彩。

4.而今适逢华中师范大学百年华诞,世纪庆典,共襄盛举,追忆往事,铭记在心,勒石流芳,以垂后世。【译文】On this special occasion when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is marking its centenary anniversary, we recall the unforgettable past, write it down and engrave it on the memorial stone tablet so that it will be remembered by all the generations to come.【解析】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为“华中大学”,曾于抗战时西迁云南大理喜洲。学校2003年举行建校l00周年庆典,为纪念这段难忘的历史,特撰文并将其篆刻在碑石上。该例句便选自这篇碑文。译文语义忠实于原文,语言明白晓畅。原文是无主句,译者根据语境增加we作主语,再添补连接词when、and、so that以使句内衔接,译文逻辑清楚,文气贯通。

5.蜗阳苔干,名优特产,驰名中外,声震古今,翠绿、鲜嫩、清脆、可口,有“天然海蜇”之称;清乾隆年间奉献皇宫,故又名“贡菜”。【译文】The Woyang Dried fungi has long been an extremely famous, internationally and locally, local specialty product. It looks jade-green in appearance, and tastes tender, fresh, crispy and delicious. It is also known as “the jelly on land”. It was an item of tribute during the reign of Qianlong in the Qing Dynasty, therefore it is also known as the “tribute dish”.【解析】译文使用连接词also、therefore以使句内衔接,译文逻辑清楚,文气贯通。

第2章 汉英翻译基础知识

2.1 复习笔记

一、汉英翻译与文化

1.文化的定义与分类

文化的定义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的分类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

2.汉英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且属于制度文化,同时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是语言发展的源头活水。

★汉语的词汇能有力地说明语言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汉语中的借词,是汉外文化交流的记录,如:咖啡(coffee)、三明治(sandwich)、歇斯底里(hysteria)。

★引进的外来词更体现了我国物质文化与西方物质文化在很多方面已经同步发展了,如:立交桥(overpass)、隐形眼镜(contact lenses)、自助餐(buffet)等。

★汉语的语法特征也体现了文化对语言生成和发展的影响。“天人合一”心理文化在汉语语法中的表现形式是:以意统形,强调意义的连贯,但不在意形式标记,句法特征为意合(parataxis),语法特征为隐性(covertness)。

对人与自然对立关系的认识是英国心理文化的重要特征。因此,英语的语法特征是显性(overtness),句法特征是形合(hypotaxis)。

所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有着血肉不可分的密切关系。这种认识对学习翻译、学习用语言进行文化交际非常重要。因为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确切地说,是文化转换。

二、中英思维方式对比

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存在于:

1.中国人注重伦理(ethics),英美人注重认知(cognition)

★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在词汇中均有反映,如:顺其自然(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 in accordance with its natural tendency)、听其自然(1eave the matter as it is;take the world as it is)、听天安命(accept the situation)、听天由命(be at the mercy of nature;be left to God’s mercy;let fate have its way;submit the will of Heaven;wait for one’s fate)。

★重伦理思想观念的又一体现是重宗族和宗族关系,重辈分尊卑,所以,汉语中亲属称谓特别复杂,英语的亲属称谓比较笼统。

★汉语按年月日的顺序表时间,按国、省、市、县、乡的顺序表达地域概念的方式,反映了由大到小的思维顺序,英语表达同类概念的顺序正好相反。

★中国人的伦理精神倡导集体主义,较轻视个体的人格,而英美人注重个体的人格,倡导个人主义。

2.中国人重整体(integrity),偏重综合性(synthetic)思维;英美人重个体(individuality),偏重分析性(analytic)思维

汉族人重综合性思维而英美人重分析性思维的差别体现在:

★中医与西医治病的方法

★中国人偏爱艺术——京剧、国画;西方人偏爱艺术——歌剧、舞剧、话剧、西洋画

★汉字结构——汉字中的象形字

★中国人崇尚和谐是重整体思维的突出表现。如汉语词语,特别是四字词组的使用;汉语中的对联、诗词中的偶辞格的频繁使用,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趋势。

★整体性思维还体现在汉语语法的隐含性(covertness)、句法的意合性(parataxis)及词义的笼统与模糊性上。分析性思维则表现在英语语法的外显性(overtness)、句法的形合性(hypotaxis)及词义的具体性上。

3.中国人重直觉(intuition),英美人重实证(evidence)

直觉思维强调感性认识、灵感和顿悟,是“天人合一”(The Unity of Man and Heaven)哲学思想的产物。

英美人的思维传统一向重视理性知识,重视分析,因而也重视实证。

4.中国人重形象思维(figurative thinking),英美人重逻辑思维(logical thinking)

中国人的形象思维方式表现在:

★汉字的象形性。

★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比喻抽象的事物。

★汉语的量词数量多。

英美人重逻辑思维方式表现在:

★英语词语的功能性。

★英美人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比喻抽象的事物时,常常喜欢用抽象名词指代具体事物。

三、汉英语言对比

1.汉英文字对比

文字(script),也称书面语言(system of writing)。

古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ideographic script)。渐渐地,汉字已不能简单地视为表意文字,而应该视为有表意倾向的音节文字(ideographic-oriented syllabic script)。汉字是多功能的。

英语是拼音文字(alphabetic script)。英语有26个字母,但只有A、I、O三个字母能单独构成词。

汉语主要有4种方法造字:(1) 象形字(pictograph);(2) 指事字(indicative character);(3) 会意字(associative character);(4) 形声字(morpheme-phonetic character)。

2.汉英语音对比

汉语的音素(phoneme)分为韵母(final)和声母(initial)两大类。英语的音素分为元音(vowel)和辅音(consonant)两大类。

汉字用汉语拼音字母(pinyin)注音,英语用国际音标(international transcription)注音。

汉语是声调语言(tonal language),有四种声调:阴(ā)、阳(á)、上(ǎ)、去(à)。声调不仅是汉语的重要语音表达手段,还能帮助辨义。

英语是语调语言(intonation language)。语调既有语法作用,也有独特的表意作用,具有很强的表情功能。

3.汉英词汇对比

词是具备形、音、义,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词既有指称意义,又有蕴涵意义。

汉英构词法的不同:

(1) 汉英构词对比

汉字是以表意为主兼纳其他特点的音节文字(ideographic-oriented syllabic script)。英语是拼音文字(alphabetic script),字母组合成音节就生成词。

汉语和英语都能用合成法(compounding)、缀合法(affixation)、音变法(sound-changing)、缩略法(abbreviation)构词,也都通过翻译从外语中借进新词。

不同的是,汉语还使用重叠法(reduplication),英语还用转换法(conversion)、逆构词法(back-formation)和截短法(clipping)构词。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大量的借词,这些借词通常用音译、意译或音义合译的方式进人译语。

(2) 汉英词义对比

从词汇意义来看,汉语和英语词义涵盖面不一定相同。如汉语“果品”一词,用fresh and dried fruits表示。

一般说来,汉语的词义较笼统、较模糊,英语的词义较具体、较清晰。

汉语中的动词与不同宾语搭配时,英译文常常不同。例:搽药apply lotion(or ointment)、搽粉powder one’s face、搽雪花膏put on vanishing cream。

(3) 汉英词义关系

① 词义相符(semantic correspondence) 例:

山(mountain)、工厂(factory)、狐狸(fox)(指称意义和蕴含意义都相符)。

又如“鹦鹉”(parrot)在汉语和英语中指同一种鸟,因其模仿人说话的特殊能力,该词在汉语和英语中都具有“人云亦云”、“鹦鹉学舌”的贬义。

在寻找词义相符的对应词语时,容易找到假对应词语,即“假朋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常常出于对意义的错误理解。

★用汉语思维方式将词语用英语语法组合起来。

② 词义相异(semantic non-correspondence)

词义相异有两种情况。

★指称意义相符,蕴涵意义相异。如:英文中的pine trees、plum blossoms和bamboo不具备松、梅、竹在汉文化中的蕴涵意义。“三羊开泰”(Three Rams Bring Bliss)中的ram一词不具备“羊”在汉文化中的蕴涵意义。

★指称意义和蕴涵意义相异。

dragon和龙不仅形态不同,蕴涵意义也不同。它与帝王毫无关系,而且常用作贬义,形容凶悍强暴的人,尤指悍妇或母夜叉。“凤”是“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羽毛美丽,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常用来象征祥瑞。”phoenix在英语中也是传说中的鸟,但它是“长生鸟”。

③ 词义空缺(semantic zero)

这种现象,翻译时需要用音译、意译或其他方式表示其义。例:

4.汉英句法对比

(1) 句子的概念

汉语句子和英语句子代表不同的概念。汉语句子强调语义,具有突出的“以意统形”的特点。而英语句子强调形式和语法结构。将汉语句子译成英语时,要重视形式。

(2) 句子的类型

在汉语的篇章结构中,小句是最重要的语言单位。

复句是汉语篇章中频繁出现的句式。复句按其关系可分为三大类。

① 因果类复句。

因果句;推断句;假设句;条件句;目的句

② 并列类复句。

并列句;连贯句;递进句;选择句

③ 转折类复句。

突转句;让步句;假转句

英语句子按结构分类,也可分为简单句(simple sentence)和复杂句(multiple sentence)。简单句由一个独立的小句构成。复杂句又分为并列句(compound sentence)和复合句(complex sentence)。英语的基本句型有7种。

(3) 意合与形合

汉语的句法特征是意合(parataxis),而英语的句法特征是形合(hypotaxis)。

5.汉英篇章对比

篇章(text)是表达整体概念的语义单位。衔接性与连贯性是篇章最重要的特征。

汉英篇章的不同之处表现在:

(1) 信息结构(information structure)

研究篇章信息结构的重要对象是句子信息结构,即主位一述位(theme-rhyme)。

当句子的成分既是已知信息又处于主位时,这一成分便称为主题(topic),句子的其余部分便是述题(comment)。

汉语是主题显著(topic-prominent)语言。汉语的句子强调意义和功能,建构在意念主轴(thought-pivot)上,句首的成分往往是个话题,后面的部分是对它的陈述或说明。

英语是主语显著(subject-prominent)语言。英语句子重形式和功能,句子建构在主谓主轴(subject-predicate-pivot)上,主语和谓语之间存在一种形式上的一致关系,受到英语语法较严格的制约。

(2) 衔接手段(cohesive devices)

① 指称衔接(referential cohesion)

词与所指对象之间的语义关系称为指称衔接,也称为照应(co-reference,anaphora)。

★按指称范围分,指称衔接有外指(exophoric)和内指(endophoric)两种。外指的所指对象在篇章外,内指的所指对象在篇章内。

由于言(作)者的思绪在篇章中以线性排列的方式出现,所指若出现在指称词语之前,称为回指(anaphoric),所指若出现在指称词语之后,则称为下指(cataphoric)。

★若按指称手段分,指称衔接有用人称代词的人称照应、用指示代词的指示照应和用比较级的比较照应。

★汉语中常出现零式指称(zero-anaphoric)现象,英译时往往需要增补主语或其他词以明朗照应关系。

除了上述衔接手段以外还有两点也应该注意:

★要有强烈的语境意识,每个词语、每句话的意义都应在语境中分析理解。

★有强烈的文化意识,仔细斟酌词语的文化蕴涵意义。

② 结构衔接(structural cohesion)

结构衔接指信息结构之间的衔接,可通过主位一述位结构或替代(substitution)、省略、对偶(antithesis)、排比(parallelism)、对照(contrast)、顶针(ariadiplosis)、回环(palindrome)、层递(climax)、反复(repetition)等修辞格实现。

顶针是“用前一句末尾的词或词组,作后一句开头的词或词组,或用前段的末句作后一段的首句,使邻接的句子或段落首尾蝉联,上递下接”的修辞手法。

回环(palindrome)又称回文,“是利用相同的词汇,造成词序回环往复的语句,表现两种事物或情理的相互依存或相互排斥的辩证关系。”

汉语的层递即英语的渐进(climax),反复即英语的重复(repetition)。

③ 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

词汇衔接指篇章中的词汇之间存在着的语义上的联系。这种衔接可归纳为词的重复(repetition)和搭配(collocation)两大类。

★词的重复指使用相同的词、同义词或近义词、上义词(superordinate,也称概括词general word)和下义词(subordinate,也称具体词specific word)等。

必须注意的是,每组同义词在词义范围、词义侧重点、词义轻重、语体色彩、感情色彩等方面都有差别,中国人和英美人对同义词的划分也有差别。

★主语和谓语的搭配、动词和名词的搭配、英语动词短语中的动词与介词的搭配、名词与介词的搭配等等,都是汉译英时要考虑的问题。

2.2 课后习题详解

练习二

1.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分类大致有多少种?你对哪几种感兴趣?为什么?【答案】文化的定义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分类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

2.什么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举例说明。【答案】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指一切可见可感的物质和精神的产品。它下属的文化有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戏曲文化等。制度文化(institutional culture)指人类的社会制度、宗教制度、生产制度、教育制度、劳动管理分配制度、家庭制度、亲属关系、礼仪习俗、行为方式等社会规约以及与它们有关的各种理论。心理文化(也称观念文化)(mental culture)指人类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信仰、心态等。

3.为什么说“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有着血肉不可分的密切关系”?【答案】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且属于制度文化,同时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是语言发展的源头活水。以汉语为例:(1)汉语的词汇能有力地说明语言与其他文化的关系。(2)汉语中的借词,是汉外文化交流的记录,如:咖啡(coffee)、三明治(sandwich)、歇斯底里(hysteria)。(3)引进的外来词更体现了我国物质文化与西方物质文化在很多方面已经同步发展了,如:立交桥(overpass)、隐形眼镜(contact lenses)、自助餐(buffet)等。(4)汉语的语法特征也体现了文化对语言生成和发展的影响。“天人合一”心理文化在汉语语法中的表现形式是:以意统形,强调意义的连贯,但不在意形式标记,句法特征为意合(parataxis),语法特征为隐性(covertness)。另外,对人与自然对立关系的认识是英国心理文化的重要特征。因此,英语的语法特征是显性(overtness),句法特征是形合(hypotaxis)。所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有着血肉不可分的密切关系。

4.什么叫思维方式?中国人与英美人的思维方式有哪些明显的差别?【答案】

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存在于:

(1)中国人注重伦理(ethics),英美人注重认知(cognition)

(2)中国人重整体(integrity),偏重综合性(synthetic)思维;英美人重个体(individuality),偏重分析性(analytic)思维

(3)中国人重直觉(intuition),英美人重实证(evidence)

(4)中国人重形象思维(figurative thinking),英美人重逻辑思维(logical thinking)

5.你自己的思维方式具备哪些特征?它们对你的语言学习和翻译学习有哪些影响?

(答案略,开放性试题。)

6.对比以下原文与译文,找出译文中的调整之处,想想译者为何这样调整。在小组讨论会上谈谈你的看法。

(京剧)脸谱主要是用在“净”、“丑”这两种角色的脸上。“净”又称“花脸”,“丑”就是“丑角”。

脸谱有两种用意,一种是表示剧中人的身份和性格。如“红脸”表示这个人忠勇,“黑脸”表示这个人粗豪,“白脸”表示这个人奸恶,脸上画“豆腐块”表示这个人是小人物,等等。再一种用意是体现人们对这个角色的道德评价和审美评价。如可敬的,可恨的,崇高的,可笑的,等等。

脸谱除了这种含意外,它本身又具有一种色彩美、图案美。这种色彩美、图案美作为形式美,相对独立出来也值得欣赏。如张飞的“蝴蝶脸谱”就是显示性格和图案美的高度统一的精品。我们今天很多民间工艺品(如风筝、面人、泥人、地毯、挂毯等)、招贴画、广告画、模特服装设计中采取京剧脸谱作为设计的元素,就是着眼于这种形式美。同时,京剧脸谱这种色彩美、图案美,又渲染了整个京剧舞台的五彩缤纷的绚烂之美。

Masks, applied to the two roles of the ①“jing” or “male character” and the “chou” or “clown”, serve two purposes. One is to indicate the identity and character of the role. For example, ②a “red face” means the person is loyal and brave      a “black face” signifies the person is straightforward; and a “white face” identifies the person as crafty and evil. The other purpose is to express people's appraisal of the roles from a moral and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such as respectable, hateful, noble, or ridiculous.

Besides being evocative, Peking Opera masks are in and of themselves an art of beautiful colors and designs for aesthetic appreciation. For example, ③Zhang Fei, a heroic character from the Three Kingdom Period (220-280), has a facial design in Peking Opera in the shape of a butterfly—a masterpiece perfectly combining personality and artistic design. The intriguing beauty of the color and design of Peking Opera masks adds to the attractive spectacle onstage. Many Chinese folk handicrafts (e.g. kites, dough and clay figurines, carpets, tapestries), posters, advertisements, and fashions adopt Peking Opera masks as a source element in their designs.

We should respect the old and love the young.【答案】

①京剧里的“净”指代男性角色,“丑”则指代丑角,‘clown’是西方马戏杂技舞台上不可或缺的滑稽人物,该角色面部化妆夸张而且以白色为主,这一点与京剧“丑角”鼻梁上抹白粉颇为相似,使得译文更加流畅。

②碍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为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此处采用直译的方式。

③介于西方读者对于中国古典文学人物的熟悉程度有限,此处对于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之一张飞进行了简要介绍。

练习三

翻译以下句子,注意使用适当的衔接方式

1.你太忙,没有时间打扫房间。让我来吧。【答案】You’re too busy to clean the room. Let me do it.【解析】采用too …to….经典句型,表示否定含义。

2.A:你对他的看法怎样?

B:他聪明,勤奋,就是有点自私。

A:我也这样看。【答案】

A: What do you think of him?

B: He’s a diligent and intelligent young man, but he’s a bit selfish.

A: I think so, too.【解析】西方人谈话思维不同于中国人,习惯运用“and” “but”等连接词表示前后话语逻辑关系。

3.太阳刚刚下了地平线。软风一阵一阵地吹上人面,怪痒痒的。(茅盾《子夜》)【答案】The sun had just sunk below the horizon and a gentle breeze caressed one’s face.【解析】考虑到中西文化差异,形容风的吹拂为“爱抚”,增添了更多的拟人感和生动感。且省略了主语替换,避免了句子的冗长。

4.若是站在后山上看下去,晴天里一片头巾、花帕、草帽,雨天里一片斗篷、纸伞、布伞。(古华《芙蓉镇》)【答案】If you look down from the back of the hill on fine days, you saw turbans, kerchiefs, straw hats; on wet days, coir capes and umbrellas of cloth or oiled paper.【解析】汉语里面经常省略主语,而英语里面要有完整的主语成分出现,在翻译过程重要增补主语。

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答案】Fierce-browed, I coolly defy a thousand pointing fingers. Head-bowed, like a willing ox I serve the youngsters.【解析】在对对仗句或对偶句进行翻译时,要注意还原源语的工整度及押韵度。

6.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答案】Time makes it inevitable that in every profession, young men replace the old.【解析】鉴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后浪拍前浪的寓意在西方人眼中或许不是很具有代表意义,此处可以做直译,以便更好还原原句句意。

7.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答案】A man cannot be known by his looks, nor can the sea be measured with a bushel basket.【解析】当进行横向比较时,注意not…nor…句型的用法。

8.却当大雪之后,石是青的,雪是白的,树上枝条是黄的,又有许多松柏是绿的,一丛一丛,如画上点的苔一样。(刘鹗《老残游记》)【答案】After a recent heavy snow the rocks were black against the white snow; the twigs on the trees were brown; and the many pines and cypresses were green in tufts like the moss that painters represent by dots. (Harold Shadick译)【解析】“青”石指代黑色的石头,此处涉及中西文体的差异;against, on 等介词的顺接作用,减少了译文的生硬晦涩感。

9.可我知道,不管他们变成什么,他们仍然在相爱着。……那是什么都不能使他们分开的。哪怕千百年过去,只要有一朵白云追逐着另一朵白云;一棵青草傍依着另一棵青草;一层浪花拍打着另一层浪花,一阵轻风紧跟着另一阵轻风……相信我,那一定就是他们。(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答案】But I know that, no matter what form they may take, they still love each other…Nothing could part them. Centuries to come, if one white cloud trails another, two grasses grow side by side, one wave splashes another, a breeze follows another… believe me, that will be them. (戴乃迭译)【解析】涉及中西对应的动词替换,要考虑到文段的写作基调及文化背景,切勿生硬对照翻译而牺牲文章的阅读性。

10.我虽爱买书,而对于书却不甚爱惜。读书的时候,常在书上把我所认为要紧的处所标出。线装书大概用笔加圈,洋装书竟用红铅笔划粗粗的线。经我看过的书,统体干净的很少。(夏丐尊《我之于书》)【答案】Much as I love books, I take little care of them. In doing my reading, I often mark out what I regard as important in a book. If it is a thread-bound Chinese book, I use a writing brush to draw small circles as markings. Otherwise, I use a red pencil to draw heavy underlines. Consequently, the books I have read are rarely clean. (张培基译)【解析】Much...as...句型常用来表示让步条件,至于句首,在翻译时要善于运用此类句型;Otherwise则是常用来表示转折关系的连接词,可以起到连续通畅文段的作用;Consequently则用来表示结果。要善于运用相关连接词语或搭配,提高文段的流畅度。

2.3 翻译示例汇总

一、中英思维方式对比

例1

它收敛了它的花纹、图案,隐藏了它的粉墨、彩色,逸出了繁华的花丛,停止了它翱翔的姿态,变成了一张憔悴的,干枯了的,甚至不是枯黄的,而是枯槁的,如同死灰颜色的枯叶。(选自徐迟的散文“枯叶蝴蝶”)【译文】When it gathers its wings full of exquisite patterns, it conceals its beautiful colors. When it flutters out from a cluster of blooming flowers and alights somewhere in the middle of its graceful flight, it turns into a dried leaf, not even of a withering yellow, but of a deathly grey. (刘士聪译)【解析】

作者用“收敛了”、“隐藏了”、“逸出了”、“停止了”、“变成了”6个动词作谓语,“花纹”、“图案”、“粉墨”、“彩色”、“花丛”、“姿态”、“枯叶”7个名词作宾语,“它的”、“繁华的”、“翱翔的”、“憔悴的”、“干枯的”、“枯黄的”、“枯槁的”、“死灰颜色的”等8个“的”字结构作定语,相似的结构使这一段读起来很顺畅,调子很平稳,对枯叶蝴蝶的描述层层递进,生动地表现了这种蝴蝶为了保护自己如何伪装成一片枯叶。

英美人虽然也重视平衡对仗的语言美,却不及我们中国人这样讲究,因此上段文字的英译文,在词语的选择和句式的构建上都有调整。译文用了结构相似的两个主从复合句,主句和从句中都用it作主语,指代“它”—枯叶蝴蝶。原文根据作者的观察,按蝴蝶变化的顺序安排句子成分,译文却按事理的逻辑安排句子成分。

例2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It is easy to dodge a spear thrust in the open, but difficult to guard against an arrow shot from hiding.)

脚踩两只船(比喻因为对事物认识不清或存心投机取巧而跟两方面都保持联系,straddle two boats; have a foot in either camp)

脚踏实地(have a down-to-earth manner)

胆小如鼠(as timid as a mouse; chicken-hearted)

顶天立地(dauntless; of gigantic stature; of indomitable spirit; giant)

调虎离山(lure the tiger out of the mountains; lure the enemy away from his base)

丢盔弃甲(throw away everything in headlong flight)

哭笑不得(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not know whether to laugh or to cry; find sth. both funny and annoying)

枯木逢春(比喻重获生机,get a new lease of life)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Occupy a commanding position)

蒙在鼓里(be kept in the dark)

二、汉英语言对比

1.医生仔仔细细给病人作了检查。【译文】The doctor examined the patient very, very carefully.

2.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蔚蓝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译文】As one looked into the distance, the sparse trees and pale moon set off the blue sky, offering a view like that at a deserted ferry on a desolate river.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胡士光译)

3.他很听话,我的话句句听。【译文】He was very obedient and always did as I told him.【解析】“句句”在这里强调“听话”的程度,用always did as I told him译出了原文强调的程度。

4.警察监视着犯罪嫌疑人的一举一动。【译文】The police kept close watch on the man under suspicion.

5.我们是新雇员,得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译文】As new employees we must be careful about what we do.

6.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译文】“You’re making that up, I'm afraid,” teased Tan Chun. “Most works, apart from the FOUR BOOKS, are made up; am I the only one who made things up?” he retorted with a grin. (杨宪益、戴乃迭译)【解析】宝玉和探春的关系很好,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姐弟间的这段对话,因“笑道”的不同翻译处理,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7.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译文】“You don’t know her.” said Grandmother Jia merrily. “She’s a holy terror this one. What we used to call in Nanking a ‘peppercorn’. You just call her ‘Pepper-corn Feng’. She’ll know who you mean!” (David Hawkes译)【解析】贾母非常喜欢王熙凤,王熙凤来看林黛玉,贾母心里高兴,所以用said merrily。

8.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译文】With a smile at Paoyu, the Lady Dowager scolded, “Fancy changing your clothes before greeting our visitor. Hurry up now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