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企业文化(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02:58:58

点击下载

作者:周荣才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农村金融企业文化

农村金融企业文化试读:

前言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支撑企业全面发展、文明进步的核心力量。

中国农村信用社已经走过60年的风雨历程,通过近10年的深化改革,加快形成县级(市、区级,下同)法人单位的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可以统称“农信企业”)。为了尽快真正成为符合现代金融企业标准的有特色的地方现代银行,持续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农信文化。那么,对于如何进一步认识文化、企业文化、农信文化体系、农信文化建设、农信文化建设目标、农信文化建设成果评价等一系列问题,尚有必要抓紧展开充分讨论。本书试就相关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大家在讨论中权当参考,以求共同努力加快提升农信文化建设的实际水平,更好地保障农信企业科学发展、农信团队和谐进步。同时,也请其他企业的朋友参与讨论,促进文化交流,实现共同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开创了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应当深信,农信文化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新高潮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地上,花朵锦簇,果实丰硕。第一章 文化我们意在探讨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必然涉及文化,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因,不能撇开文化去谈企业文化,这是一道绕不过的门槛。基层实务工作者,应当站在实务工作的层面,就文化作些必要的讨论。第一节 理解文化

提起文化,实在奇妙!人们似乎十分熟悉,但是对其如何定义,据细心的学者说,目前已有200余种,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一现象,正是说明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只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切入,都有一片广阔天地。一、文化定义

劳动创造人类,人类在劳动中创造文化。根据这一起源性认识,我们认同中国汉语词典的简明定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认同这一定义,不单是对定义表述简明扼要、易懂好记的接受,关键是对“总和”的几点文化性领悟。总和,不是指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量的简单统计与叠加,而是指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质的高度凝结与升华,总体反映人类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过程以及内在的关系,故而称其为文化。它的本质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总和——总体和合,反映文化的有机整体。物质财富是因相关要件的和合,如若分离,就没有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亦是如此。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和合,产生巨大力量,就能更好地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如若分离,本质上看就会失去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现象上看容易分成“两瓣子”、“两张皮”,不能形成合力。举个简单例子:一把斧子,是由铁质斧头与木质斧柄两种异质要件和合而成,创造了斧子这一物质财富,如若两者分离,也就不成斧子,失去了斧子这一物质财富。人们在创造斧子这一物质财富时,需要精神财富的支撑,认识铁的性质、如何加工成斧头,认识木头性质、如何加工成斧柄,斧头与斧柄如何和合形成斧子整体等等,这一套构思、设计就是精神财富。可见,精神财富也是由相异要素和合而成的。离开创造斧子的精神财富,也就没有斧子这一物质财富;离开斧子这一物质财富,也就没有相关斧子的精神财富。因此,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体和合,是文化,是文化的有机整体。人们特别是基层实务工作者研讨文化,不宜将其内在的、有机的和合体人为拆开,形成散离状态;不宜硬把原本清晰、简单的概念搞得模糊、复杂起来,造成自我思想上、行为上的混乱。人类各种活动都是为了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人间的一切财富都是由有关相异元素的整体和合创造的,唯有实现整体和合,才能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与厚实的精神财富。这一文化之道,中国古代人已经十分明白,中国现代人应该更加清楚。应当懂得,经济社会因有和合文化,才能创造财富,才能科学发展。

第二,总和——总体和谐,反映文化的本质特征。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文化即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体和谐,创造精神财富必须以物质财富为基础并适应创造物质财富的需要,创造物质财富必须接受精神财富的导向并规范创造物质财富的行为,彼此协调、顺畅,互为条件、目的,形成文化的和谐整体。仍以斧子为例:斧头是铁质的,用什么样的铁块打造什么形状的斧头,斧柄是木质的,用什么样的木材制造什么形状的斧柄,斧头与斧柄如何和合,其中就有结构、组装和谐问题,实现总体和谐,使用方便顺手,劈、削、锤、砸功能全面,斧子这一物质财富的价值就高。高质量的斧子,既体现了斧子这一物质财富相关要件之间的和谐,又体现了制造斧子的精神财富相关要素之间的和谐,两大财富相互的总体和谐,就是“斧子文化”。文化的和谐整体包括:物质财富内部各种优质要件之间的和谐,创造高质量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内部各种优良要素之间的和谐,创造高品质的精神财富;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之间的和谐,创造巨大的文化力量。文化的总体和谐,支撑人类社会的进步。应当懂得,经济社会因有和谐文化,才能持续优化,才能文明进步。

第三,总和——总体和合不是消极的和合,而是积极的和合;总体和谐不是被动的和谐,而是主动的和谐,反映文化的强大活力。人类在创造自己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过程中,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环境的变化、条件的不同,在原有的和合、和谐中必然出现不和合、不和谐的因素,有些因素有时还会带来尖锐的矛盾、激烈的冲突。文化就是坚持与时俱进,在动态中积极主动地追求新的和合、新的和谐,不断修正或搭建物质财富的、精神财富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新的“和合机体”,实现优化的“和谐结构”。一次预见性的和合就是一次改革;一次超前性的和谐就是一次创新。文化始终处在自觉整合、协调、提升的无穷过程之中,这种高度自觉,就是文化具有强大活力的所在。正是这种文化自觉的强大活力,每次实施和合、和谐的修正或搭建,因其具体对象不同、复杂程度不同,所用方式、方法也就不同,从而构成人类文化丰富多彩、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应当懂得,经济社会因有文化自觉,才会内生动力,才会改革创新。

第四,总和——总体和合不是为了和合而和合,总体和谐不是为了和谐而和谐,而是为了实现具体的、明确的、坚定的进取目标,反映文化的先进方向。纵观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每一阶段都有具体的、明确的、坚定的奋斗目标,每一目标的实现,既是文化的力量,又是文化的提升。文化就是顺应客观规律引领人类朝着先进方向,不断赢得胜利,不断获得成功。先进文化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呼唤人类朝着共同的理想目标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直至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地拼搏奋进。翻开历史清晰可见,每个时代都有一批为了实现民族兴盛、国家富强的目标而义无反顾、奉献终生的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他们是那个时代先进文化的杰出代表。在杰出代表的身边,还有千千万万的无名英雄形成的社会群体,他们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基本力量,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而牺牲。应当懂得,经济社会因有先进文化,才会志向高远,才会自强不息。

上述文化定义以及对定义的简约诠释,属于广义文化的概念。狭义文化是指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等。人们日常生活中泛指的文化,属于一般知识,如“学习成绩”、“文化程度”等。我们应该力求全面理解文化的本质,才能真正提高“文化水平”。人类创造文化,文化哺育人类。人受文化的长期滋养,形成自己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一个人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可以透露这个人的文化素养。理解这些,对于基层实务工作者提高思想认识、规范各种行为是实用的,也是必要的。二、文化与文明

讨论文化,自然联系文明。文明与文化具有相同的一面,都要反映人类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成果。文明与文化也有区别的一面,文明反映的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实际状态,是对一定状态的程度评价;文化反映的是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动态过程。由此可见,文明要靠文化来建设、来提升,文化要由文明来体现、来检测。从大处看,一个社会的文明,要靠这个社会的文化建设,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可以检测这个社会的文化建设是否先进。从中处看,一个企业的文明,要靠这个企业的文化建设,这个企业的文明程度,可以检测这个企业的文化建设是否先进。从小处看,一个人的言行是否文明,要靠这个人的文化修炼,有了厚实的文化功底,既能成为一名文明社会的文明人,又能为建设文明社会作出应有贡献。第二节 民族文化

民族,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因受自然、地理等客观条件影响,随着社会发展在长期生产、生活的融合中形成的各种人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一般具有共同的、稳定的居住地域、语言文字、自然资源、经济来源、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心理素质等特征。

有民族,就有民族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这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民族文化支撑着民族的生存、兴旺、进步。人类社会生活,就是各民族社会生活的总和。人类的文明史,就是各民族文化史的总和。一、中华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总称。

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汇聚与凝结的总和,并且得到各民族的高度认同与信奉。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书写了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文化以其博大的胸襟、精深的内涵、恢弘的气度、蓬勃的生机走在世界前列,曾对整个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

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血脉。我们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优良传统,就是始终坚持各民族共同形成的以强烈的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知难而进、刚健有为,诚实守信、友好互助,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好学上进、虚怀若谷,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崇德重义、亲仁善邻等等高尚品格,永远保持中华民族坚强的向心力、凝聚力、生命力。比如,我们永远不忘抗日战争,记住在那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难关头,面对凶恶、残忍的日本军队,中华民族文化铸就起来的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以弱胜强的巨大力量,在以集中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最后取得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完全彻底的伟大胜利。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胜利。我们回首历史,是要不忘历史,在这刻骨铭心的民族历史印痕中接受经验与教训,获得智慧与启迪,坚持和平,面向未来,加快发展。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优良传统,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尽到中华民族子孙在新时期的历史责任,坚持把中华民族文化在革命战争年代凝聚的战斗力,衍化为经济建设年代的生产力,这是新时期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要以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胸怀和高度自觉对待中华民族文化。我们不能简单地陶醉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评语,要在充分肯定积极的、先进的精华部分的同时,区别那些消极的、落后的糟粕部分,并坚决摒弃。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是要认真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力求全面准确地理解,在理解中鉴别,有主见地取舍,既不能空喊博大精深却不知所云,也不能人云亦云却不知所措。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得主聚会法国巴黎,在发表的《巴黎宣言》中,表达了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文说的话: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面对世界精英的如此评述、如此眼界,我们中国人要有一份敬意,要有一份思考,特别要有一份责任。孔子智慧,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孔子以天下为己任,对中华民族文化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孔子思想以“仁”为核心,对于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我们建立团结和谐的多民族伟大国家的基石。和合,这一古老的命题,对于我们坚持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对内和谐发展、对外和平发展,坚持发展推进和谐、和谐保证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以孔子代表的“儒家”为主线,兼容“道家”、“佛家”、“法家”、“兵家”等优秀部分的总和。博大精深,就在于此。当今,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应以坚持在学习中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文化态度对待中华民族文化,重振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责任心、自豪感、使命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充分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优良传统,并使中华民族文化不断演进,丰富时代新意,增强现实力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造新的辉煌。二、兄弟民族文化

一个民族就有一种文化,一种文化代表一个民族。民族不分大小,应当平等相处,友好往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性格的文化美丽,应当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做到“美我之美、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中生美”。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的成果,都对人类进步作出贡献。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兄弟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发展程度虽有不同,但是互相联系、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为缔造伟大的中国和创造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都有重要贡献。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各族统治者掠夺剥削别的民族和争夺封建王朝的战争,以及被压迫被剥削的民族的反抗斗争。但是,赞成和平统一、反对民族压迫、反抗剥削阶级统治,则是各族人民创造中国历史的主流。新中国成立后,废除民族歧视压迫制度,在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之间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兄弟关系。当前,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明确“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时期、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共同团结奋斗,就是要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来。共同繁荣发展,就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只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才具有强大动力。只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奋斗才具有坚实基础。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既为兄弟民族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活力,又为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增添了新的光彩。文化的力量浓浓地融化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生命力之中。第三节 社会文化

社会,是人类发展历史过程中所表现的整体形态,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人在生产中形成的与一定生产力发展程度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并在经济基础之上产生与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形成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初级阶段)等五种社会形态,都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各个不同阶段。一、社会文化

有社会就有社会文化。社会文化是社会的灵魂,社会文化建设就是社会灵魂建设。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事业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根据中国国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文化,就是支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文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文化,其目标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使命是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为实现共同的伟大目标提供精神支柱、思想基础、智力支持和组织保障。这样,文化的力量就能深深地熔铸在社会的牵引力、创造力、竞争力之中。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经济建设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不仅全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而且集中体现了马列主义中国化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是面向国情、面向小康、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和谐进步的科学的、先进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真正坚持马列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然越走越宽。我们学习、传播、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当紧紧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理想信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中国基本国情,是中国的唯一出路,是各族人民的正确选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快实现小康和现代化,达到社会和谐和民族振兴,既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又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坚持理想信念,就是要以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意志、深厚的情感、强烈的使命、艰苦的努力去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历艰辛探索,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人心。全国各族人民为着实现共同的根本利益、为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在满怀信心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严峻考验。各项改革仍在深化,社会已经出现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劳动方式、利益关系、分配制度等方面的多样化,个人机遇和前途的差异性、多样性、偶然性明显增强,个人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也就随之增强,人们更加直接地、现实地关注眼前利益和个人目标,一定程度上回避了或淡薄了对社会整体利益和共同目标的关注。我们坚持理想信念,要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以科学理论回答和解决改革中的实际问题,确保共同理想信念不动摇。共同理想信念是社会主义社会文化的灵魂。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化的学习,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自觉地、坚决地抵制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各种颓废、腐朽的思想侵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始终保持共同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自己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第二,弘扬高尚道德。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全民族、全社会成员的高尚道德。一个丧失道德的民族、缺失道德的社会,那是不可想象的。不讲道德,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看,老祖宗不容许;从中国社会现代文化看,新时代不容忍。道德建设,就国家来说,是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坚持以德治国,加强公民道德教育,赋予人们以道德的力量自觉地规范自己的一切行为;就公民来说,是在遵纪守法的同时坚持道德修养,修德既是人生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生的高尚境界,在道德修养中去认知和确立自己的一切活动的原则与规范,使之成为发自内心的、自觉的、习惯的、自然的社会行为。

中华民族素以传统美德著称于世。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也给社会主义道德发展赋予了时代内容,全体社会公民的道德素养有了很大提高。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面临的严峻考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利益关系处在深刻变动中,思想道德建设稍有放松,就很容易出现片面地、单纯地、过分地追求自身利益,甚至出现见利忘义、不讲共同理想、不守社会信用的不良倾向。时下,市场上金钱至上、制假售劣、欺诈逐利、唯利是图等等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它冲击着社会公平、合法竞争、互助友爱、乐于奉献等高尚的公共道德;腐蚀着团体关系、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的总体和谐;影响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基本稳定。因此,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与成败。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积极实施社会公民道德建设工程,针对实际情况,有重点、分层次地坚持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系列教育。大力培育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爱护环境、遵纪守法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大力培育以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精益求精、奉献社会等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大力培育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成员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友好等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我们要在个人品德系列教育中,永远保持中华民族具有高尚道德的优势,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同心同德、同舟共济,为着承担共同的时代责任、完成共同的时代使命而共同奋斗。

第三,提高科学知识。社会公民如果文化水平低下、科学知识落后、业务技术不高,要想实现现代社会的文明进步则是不可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国全民的共同事业,要靠全国全民的共同努力。对于一名能够承担时代责任、担当时代使命的公民来说,坚持理想信念是灵魂,弘扬高尚道德是核心,提高科学知识则是重要基础。现代经济已是知识经济。我们必须确立科学发展观念,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节约经济,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稳定、全面持续的发展道路。因此,加快提高科学知识成了社会公民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提高科学知识,是社会主义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一项基础工程。中华民族具有传统的尊重知识、谦虚好学、刻苦钻研的求知精神,曾经发明创造了很多推进人类进步的科学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和科研事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学文化教育方面迅速发展,培养了许多的优秀人才,完成了领先的科研项目,创造了连续的发展业绩。在这科技大进步、经济大发展的热潮中,人民群众受到教育和锻炼,科学知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当前人均科学知识水平,无论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相比,都有很大差距。不少企业的发展、重点项目的建设,人才缺乏成了一大瓶颈,甚至出现一边就业困难,一边缺少熟练技工的现象。大批贫困的农民兄弟出门寻求劳动机会,也因科学知识、技术专长的限制而从事较为简单而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全民科学知识水平,不仅是保障社会发展的大局需要,也是改善生活质量的个人需要。我们必须充分发扬中华民族顽强坚韧的求知精神,本着学无止境、技无止境、艺无止境的求知态度,营造学习型社会、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创造浓厚的、持久的社会学习氛围,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组织学习、个人学习、相互学习方法,迅速提高社会公民的科学知识水平,造就数以亿万计的高素质劳动队伍、数以千万计的各个行业的专业队伍、数以百万计的创新骨干队伍和一批拔尖的精英队伍,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作出贡献。

以上几点综合说明,作为一名社会公民的自身文化修养,其实就是为了切实承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坚持理想信念,弘扬高尚道德,提高科学知识的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创造幸福生活的人。二、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既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悠久的历史发展长河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进步,因受力于某些特定客观环境、社会条件等因素的作用,某些地域形成某些个性特征,长期影响着这些地域内的人们的生产、生活,从而形成地域性的人文意识、语言特色、风俗习惯、办事风格、礼仪方式等特征的地域文化。譬如,人们常常议论的“汉文化”、“吴文化”、“楚文化”等等。再如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晋商文化”、“徽商文化”、“浙商文化”、“苏商文化”等等。中国地域文化由来已久,它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国社会文化的一个部分,同时也为发展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中国社会文化作出有益贡献。

地域文化作为地域人的智慧的沉淀,历史上有其积极意义和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地域文化处于逐步淡化状态,逐步融入现代社会先进文化之中。我们对待地域文化应该抱着承认存在、相互尊重、彼此沟通、有取有舍的积极态度,共同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化作出贡献。近来,国内地区之间的交流活动,已经改变“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套路,堂堂正正地将文化从配角变为主角。我国幅员辽阔,巨大的地域跨度与文化差异,容易形成地域之间封闭、偏见的天然土壤。通过地域文化交流,展示地域文化个性形象,塑造地域软实力,吸引外地投资者,实现全国共同发展、和谐进步,已成区域决策层、企业界的共识,并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第四节 跨国文化

人类发展进步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人类共同智慧的结晶,属于人类共有,人类应当共享。

文化不分国界,不分中西,应当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态势已很明显,并且快速向前发展。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融合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这就带来明显的文化“跨国现象”与文化“会通趋势”。所谓跨国文化、跨区文化(也可简称跨文化)的概念由此自然产生。

开放性是中华文化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内在依据。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对外交流一直不曾中断。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传经,明郑和七下西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等等,都是代表中华文化的友好之旅、和平之旅、文化之旅,既为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世界文明进步作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又为丰富、发展中华文化作了积极而艰苦的自我努力。不幸的是约在明代后期以后,封建统治者丢失或背离中华文化自强不息的核心精神,盲目自满,狂妄自大,闭关锁国,抱残守缺,抱着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制度,守着效率低下的小农生产方式,导致中华文化的衰微与窒息,使中国从一个富裕强盛的大国逐步变成一个贫穷落后的大国。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统治者腐败、老百姓苦难、外侮内乱、丧权辱国的血泪史。中国人民在长期的抗争中,中国共产党继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高举马列主义大旗,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创造了时代的先进文化。毛泽东主席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深刻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华文化也在不断繁荣。我们已经清晰地看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华文化必将获得更大的繁荣与发展,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引领作用。有了社会文化的时代先进性,才能实现社会的现代化。我们要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化的使命感,为着中国的现代化,为着民族的伟大复兴,更加自觉地投身于文化建设。

学习国外先进文化,引进科学理念、科学技术、科学设备、科学管理,全面了解熟悉国际经济规范等等,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取得巨大成果,今后还要继续努力,争取获得更大成就。不过,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和解决:对外开放开放什么、怎么开放,向外学习学习什么、怎么学习等问题,始终保持正确方向,把握正确方法,防止误入歧途。

第一,开放什么,学习什么,这是方向问题。进入新世纪,各种思想文化继续相互激荡。我们一边坚持改革,一边坚持开放。改革,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文化的改革,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文化,以此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放,也是文化的开放,就是学习与引进国外一切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知识、先进技术等等。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共产党早就充分估计到在实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存在着西方腐朽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乘机渗入、侵害、腐蚀我国的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严重风险。我们面临中华文化安全的严峻考验。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社会主义的中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极力推销它们的政治模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不断通过各种手段,包括利用我国人民内部矛盾以削弱、动摇我们的共同理想信念,加紧进行渗透、破坏、颠覆活动。我们必须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迎接严峻挑战,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始终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抵御和战胜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

第二,怎么开放,怎么学习,这是方法问题。学习、引进一切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知识、先进技术等等,一要博采众长,科学选择;二要结合实际,为我所用;三要消化改造,实现本土化、中国化。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列主义,体现正确性、先进性,指导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我们对外开放、向外学习,就要联系中国的实际,必须消除盲目崇洋媚外的浮躁情绪,克服生搬硬套的形式主义。盲目崇洋媚外的浮躁情绪,往往使人丧失原则、迷失方向。生搬硬套的形式主义,容易带来“水土不服”、“消化不良”,非但无益反而有害,这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曲折过程中有着宝贵经验与沉痛教训。

跨国文化是一种世界文化现象。我们向外国学习,外国也在向我们学习。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化的兴盛繁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速度加快,很多国家掀起中国文化学习热。不少国家的大学增设中文学科,海外孔子学院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以及大学校长、汉学家和汉语教师,围绕中华文化的世界地位进行广泛的交流研讨。中国文字如画、语言如诗,不仅本身就是精湛的艺术,而且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类共同智慧和理想,展示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散发着迷人的中华文化魅力。中国人,没有理由没有文化自豪感、责任感!可是,我们不能不严肃地注意到,有些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谈起外国的东西头头是道、津津有味,提及中华文化却是一问三不知,甚至有人列出一条公式“中华文化=孔孟之道=封建落后”。为了中华文化的安全与繁荣,这些对中华文化蒙昧无知的状态以及全盘否定中华文化的错误观念,必须得到根本转变。文化乃国脉所系,是一国区别于别国的特质,它承载着一国的历史、现在与未来。因此,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对自己对世界讲述中华文化。我们不仅具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我们更有在马列主义文化理论的指导下,承接历史优秀传统文化优质因子、积极元素和吸收借鉴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而发展起来的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化会通融和,整体形成现代伟大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必须充分发挥其在多元文化中的主导作用,防止“商业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自由泛滥,以免价值扭曲、思想错乱。我们要以强大的中华文化力量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同时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共建美好的和谐世界。

我们面临世界多元文化大交流、大交融、大发展、大繁荣的新世纪。一个国家的文化大繁荣、大传播,是这个国家全面发展的结果、综合实力的体现、世界地位的标志,是世界各国对这个国家的未来预期的标尺。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够得到世界性广泛传播,其影响几乎涉及政治、外交、经贸、科技、教育、卫生、社会等所有领域,其作用则是基础性的、综合性的、超前性的、持续性的,对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令人振奋的。文化实力作为国家的软实力,既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部分,又对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发挥巨大的支撑作用。软实力将是国际竞争的核心力量。正是如此,世界主要大国都在不遗余力地向世界传播、推销自己的文化。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大旗,坚持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有了明显增强。中国的发展不仅没有损害任何国家的利益,而且还使别国在中国的发展中获益,这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中国一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高度重视经济、科技、国防等硬实力建设的同时,必然更加重视软实力建设,追求中华文化对世界其他民族的亲和力、吸引力;必然更加重视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联系沟通,加强文化交流、文明对话,取得它们对中华文化、中国人民的理解、认知和喜爱,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世界环境。加强中华文化建设,不仅是我国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和平发展的需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共同需要。中华文化曾对人类文明作过很大贡献,在新的世纪应对世界进步作出更大贡献,这是中华文化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境界。中华文化将为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构建一个各民族平等共存、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国际和谐社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第五节 学习文化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这意味着,加强文化学习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必须深刻理解,做到在学习中理解,在理解中学习,由浅入深,不断提高,长期坚持,务求长进。学习过程中,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防止形式主义,反对各种错误观点,确保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前进。我们学习时,应当紧密联系实际,针对难点重点,力争做到有系统、分层面地展开,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当前,我们在学习中应当从以下层面有计划地进行:

第一,从文化的性质、功能层面,认真学习和理解文化发展在整个人类社会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深刻认识文化兴盛与国家、民族兴盛。文化衰落与国家、民族衰落,文化持久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脉绵长的关系和规律。

第二,从文化与经济、社会的联系层面,认真学习和理解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生态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内在关系,深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文化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文化底蕴,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解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诉求,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精髓,保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文化支撑。

第三,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层面,认真学习和理解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民族文化、世界文化的发展态势,深刻认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各自特征与相互影响,处理不同文化的冲突与和平发展的关系,区别强势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异同,把握世界范围内判断文化是否先进的标准,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安全的意识,加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巩固和提高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我们要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提高现代民众素质教育体系之中,同时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面对光辉灿烂、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认真把握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批判与吸收、内生与外引、和而不同的关系,我们的学习就能跟上大繁荣、大发展的中华文化建设的步伐,并为之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人素有勤奋、刻苦学习的优良传统。我们要以文化的自觉学习文化,以文化的品质学习文化,以文化的精神学习文化,以文化的胸怀学习文化,以文化的境界学习文化。中国人有志气、有能力提高文化自信,维护文化安全,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二章 企业文化我们讨论的主要目的,是要具体建设“农信文化”。农信文化是企业文化中的一个分支,讨论农信文化必须先对企业文化有个总体认识,这也是绕不过的一道门槛。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企业、对企业文化等概念作些必要的讨论。第一节 企业

我是谁?企业可这样回答:一、企业,是法人,区别于自然人

它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程序设立,并有符合国家规定的自有资金数额、企业章程、组织机构、业务范围、经营场所,能够独立享受与其业务有关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相应的民事义务、责任。二、企业,是市场主体

在国家公司法、劳动法、合同法、税法、民法、刑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制度、政策的约束下独立自主,实行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求发展。三、企业,是生产力的和合实体

企业是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异质元素和合而成的实体,构成生产力。所谓劳动对象,就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被加工制作的一切实物。没有劳动对象,生产劳动活动就会停止。就像没有钢铁,就不能生产镰刀、斧头一样。劳动对象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存在的对象,比如渔民海洋捕捞的鱼虾(人工养殖的除外),矿工从地下开采的煤炭、矿石、原油等等;另一类则是经过人工加工制作过的对象,也叫原材料,比如纺纱需要的棉花、机器制造需要的钢材等等。所谓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是指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各种生产工具(机器设备)以及相关的厂房、仓库等物质装备。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统一称作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在物的因素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例如,使用犁耙种地,说明生产力处在手工劳动水平;使用拖拉机种地,说明生产力达到机械化水平;如果使用自动控制提高机械化水平进行种地,说明生产力达到现代化水平。可见,生产力的性质就是生产工具的性质,这是说明劳动者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来生产物质资料的问题。各个经济时代的划分,不是依据能够生产什么为标准,而是依据使用什么生产工具和怎样进行生产为标准。所谓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并且直接参加生产劳动的人。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和为生产过程进行科学研究、技术改造、新品设计、发明创造以及为之提供各种管理服务的知识劳动者(传统称脑力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人的因素,是最有生机活力、最为积极主动的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知识劳动者数量越来越多,贡献越来越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突出强调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至关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但它不是独立存在的一个因素。在生产力中,科学技术既与生产力中的物的因素相结合,又与生产力中的人的因素相结合。它与物的因素相结合,就使生产工具、技术装备不断更新、进步,朝着实现现代化方向发展;它与人的因素相结合,就使劳动者的科学知识、技术水平、劳动能力不断充实、提高,朝着造就现代化建设的劳动队伍方向发展。企业是生产力,就要使企业成为先进生产力,要用新的观念,谋求生产要素不断和谐组合,以便更好地努力获取更优的产出,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四、企业,是生产关系的和谐实体

生产关系,就是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叫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2)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相互关系;(3)产品分配形式。企业就是由这些元素和谐相处而生存、稳定、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生产关系中其他方面的内容。在计划经济时代,所有制形式单一、劳动就业终身制、收入分配平均化,这种生产关系压抑了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坚持与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方针。同时明确,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作为企业如何建立内部和谐的生产关系,应当把握:第一,不管实行何种所有制,都要遵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增强,有利于群众收入增加;第二,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好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依法保护劳动者权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第三,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把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结合起来,反对损害国家和职工利益的非法行为。和谐的生产关系,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谐共处于企业,缺一不可,否则就没有企业。没有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没有生产关系的生产力,都是不存在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说明生产关系是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说明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它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积极活跃的,不断发展的,向前进步的,生产关系不能固守原有状态,必须与时俱进,适时调整,保证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力朝着先进方向前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是重要的一条经济规律,必须尊重、遵守。五、企业,是双重属性的和谐实体

所谓属性,是指事物运动所具有的性质、特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双重属性。第一,自然属性,是指企业自然内生的特性。企业生产经营是为了获取利润。获利是企业固有的特性。企业的获利性是由资本的牟利性决定的。关于资本的牟利性,约在140年前就有文字对其作了极为生动、深刻、精彩的描述: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这一名言,充分揭露了“资本无道德”的丑恶表现,主要是说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追逐利润的贪婪,尤其是在实现所谓“原始积累”阶段的疯狂冒险。我国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肯定资本积极作用的同时,强调要用制度正义加强对“无道德资本”的监管,一边坚决清除“资本无道德、谋利非伦理、为富可不仁”的错误观念,一边积极支持“有道德资本”的市场作用,保护资本运作的合法利润。当今,企业为了对投资者(股东、股民、社员等)负责,使其投资(货币现金、实物资料、智力技术等)获得丰厚回报,当然需要争取盈利。这本无可非议,应予充分肯定。因此,不少企业直言不讳、毫无掩饰地宣称:一切为了获取最大利润。第二,社会属性,是指企业生存于社会,必须对社会负责的特性。企业是社会中的一个成员,脱离社会的企业是没有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占用社会资源、自然资源,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支持与服务。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程度越来越高,企业之间的相互配合、支持与服务程度也会越来越高,这也是社会生产关系。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对客户、对社会、对环境、对自然高度负责,这是义务,也是责任。事实证明,凡是能对社会尽到责任、能对社会发展进步作出贡献的企业,都能增强实力、带来繁荣。再说,企业发展真正正确有效的目的,是要“创造客户”,是为客户提供物质的或服务的需求,客户越多,企业价值越大。利润,虽然十分重要,但它显示的只是企业经营的阶段性成果,仅是企业价值的一个部分,绝非全部。获得利润根本上也是为了更好地“创造客户”,越来越多的客户,才能带来企业的持续兴旺。企业创造越来越多的客户,则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永远追求。片面宣扬“利润最大化”容易误导人们追逐眼前利益而忘记企业的根本任务与美好未来。以“企业价值最大化”替代“利润最大化”是理性的、明智的选择。所以,任何企业不得片面强调自身利益而丧失社会公德,坚决抑制和消除不讲诚信、坑蒙拐骗、虚假广告、偷工减料、假冒伪劣、掠夺资源、破坏环境、危及自然等等缺德行为。一句话,企业不得损害社会,不得遗祸子孙。落实企业的社会责任,成为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要建立良好的经济秩序、社会秩序,发展和谐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企业必须确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保证企业真正成为双重属性的和谐实体,并在企业行为中为发展和谐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尽责任、作贡献。其实,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国人民正确建立人与人、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的良好关系,全面推进诚信经济、合规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节约经济、和谐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实现全国小康、社会和谐的伟大目标。作为企业,特别是现代企业,要想求得健康、持续发展,似乎要从认识自己开始,或者是说重新认识自己,真正理解和正确回答自己是什么、应该做什么、什么是生产力、什么是生产关系、如何达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总体和谐、如何创造与保持先进生产力、如何确立科学发展观、如何发展和谐经济、如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责任等等议题,并在生产经营的具体行为中不断完善、提升,使企业达到和保持社会承认的先进生产力的要求。认真回答“我是谁”?这是现代企业直接面对、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务,否则很快即被市场淘汰出局。第二节 企业文化定义

文化的丰富多彩,带来企业文化的多姿多彩。二十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专家以及企业家关于企业文化的论著论文很多,其中涉及企业文化定义的表述,就达数十种之多。出现这种现象,说明关注与研究企业文化的人越来越多,体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同时说明各人在研究时,由于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掌握事物的重点不同,从而形成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不同、内容涵盖的宽窄不同。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定谁“准”、谁“偏”或谁“对”、谁“错”,而要相互学习,兼容并蓄,共同寻求企业文化的核心与灵魂。

企业文化已有总和说、管理说、精神说、成果说、同心圆说、新阶段说等等说法类型,各有特点、长处、优势。我们处在基层实务工作的层面,讨论企业文化定义,是为求得实用。实事求是、不图虚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这是研讨不同类型企业文化问题的重要原则。

通过前一节的讨论,已经知道:企业是法人,是市场主体,是独立的经济单位,是社会的一个部分,由此可以掌握研讨企业文化的角度;企业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合、和谐的实体,根本任务是使企业成为先进生产力,由此可以掌握研讨企业文化的重点;企业是创造物质财富的,创造物质财富必须创造与其相适应的精神财富,由此可以掌握研讨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无闲人,大家都在忙,忙中有思想,忙中有目标,忙,即是企业的行为和企业全体成员的行为,由此可以掌握研讨企业文化的主体。鉴于以上几点认识,我们以为采用“总和说”为宜。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过程中创造先进生产力的行为总和。简言之,企业文化就是强调文化必须融入行为,行为必须体现文化,强调企业要以什么行为品质才能保障企业文明经营,保持持续发展,塑造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

企业是不是先进生产力,能不能保持先进生产力,要在企业行为的动态过程中体现。生产力的先进状态,总是不断向前运动的,而且向前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快,这是客观规律决定的。昨天的先进不等于今天的先进,今天的先进不等于明天的先进。企业生产力的先进性,要靠先进的企业文化支撑。企业文化应当代表企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和前进方向,并在动态建设过程中始终保持先进性,这样才能支撑和维护企业生产力的先进性。企业文化的先进性,是由企业行为表现的;企业生产力的先进性,也是企业行为创造的。可见,企业行为是关联关键,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保持企业文化的先进性,提升企业行为的先进性;保持企业行为的先进性,提升企业生产力的先进性。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路线,也是企业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则。第三节 企业文化历程

企业文化客观存在于企业,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所不同的就是存在虚实之分、高低之分、深浅之分、精粗之分。企业创办之初,企业创办者无一例外都要思考:为什么办企业、办什么企业、怎么办企业等等,随之形成的一套思路、方向、策划、设计、步骤、措施、目标等等,这些就是企业的奠基文化。这种奠基文化支撑企业在市场上生存立足,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使奠基文化不断提升进步,逐步形成更为科学、更为完整的企业文化。

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类智慧积累越来越多,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智力资源。近两百年来,人类历史发生巨变,创造的财富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财富总和还要多得多,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有关资料指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经济从工业化发展阶段到以机器流水线生产阶段,企业主关心的是生产效率以及投入产出比率,以求最大获利。在这种背景下,以泰勒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的诸多经济管理科学理论相继面世,并且迅速融入企业,促进企业发展在几十年内上了几级台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无条件投降的战败国,经济陷入可怕的危机之中,为了挣脱经济萧条不振的阴影,大量有识之士跑到美国寻找解决之道。善于学习吸收外来文化的日本人,在肯定美国成功企业发展经验的同时,也觉察到美欧企业中的重重矛盾,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一致认为不能照搬美欧企业管理模式,必须开辟自己的路径。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处于崩溃状态的日本经济奇迹般地复苏、兴盛起来,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甚至有些方面超过美国。日本的经济奇迹引起西方震惊。20世纪80年代,一向敏感的美国人回过头来实地考察日本企业之后,几乎一致认为日本企业具有与西方企业不同的管理艺术,并为之起了一个响亮的时代性名称——企业文化,同时推出许多很有影响力的关于企业文化研究的专著,广为传播。由此,企业文化这一特定名词,响彻世界。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企业文化不是因为成了专有名词后才有内涵,而是企业文化在原来基础上发展提升的新标志、新阶段。

学者对日本的企业文化分析比较发现,日本企业之间各有各的文化体系,也是千差万别,但是有着共同的特点:企业内部塑造以“人和”为核心的齐心合力、和谐协作的团队精神。这就是日本企业文化的奥妙。仔细想来,日本企业文化之所以“奥妙”,恐怕与从中国祖先那里获得文化基因有关。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中国人应当高度重视,急切深思。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直对外开放,传播世界,尤其是对东亚各国影响较深,其中又以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为最。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应当以拥有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而自豪,在自豪中自觉,在自觉中自强。

中国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状态,工业化生产严重滞后。但在中国历史上不少立志报国的人士发出“实业强国”的强烈呼唤,兴办了一些民族企业。中国民族企业也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例如,同仁堂药业,始终弘扬“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精神,始终坚持“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从老板到伙计共同信守,创造了三百余年的中国老店历史,创造了誉满世界的中华民族品牌。有关类似突出案例,对于建设现代企业文化仍有很大借鉴意义。新中国成立后,在经济恢复、建设期间,大庆精神、鞍钢精神等许多典型,都是当时中国企业文化的杰出代表,为中国经济走出困难时期发挥了强大作用。如今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又为大庆二次创业带来“老红旗不倒、新红旗更红”的喜人局面。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在引进国外资金以及先进科技、设备、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文化概念也就随之进入中国企业。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不断认识、不断实践中实现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不例外。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企业文化概念,中国企业界经历了从浅表到深层、从低级到高级的认识与实践过程。开始不少企业运用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人设计的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应该肯定,CIS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部分,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但是,由于CIS本身的某些不足,尤其是人们对其认识的偏差,误以为CIS系统就是企业文化系统,不在本质内涵方面下工夫,而在表面工程方面做文章,导致有些当时运用最早、花钱最多、影响最大的企业在取得辉煌的瞬间轰然崩塌。于是CIS热情在1995年前后逐渐退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企业改革,把企业真正推向市场。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成立后,所有企业管理者都已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必须接受市场的严峻乃至残酷的挑战与考验。此时,企业寻求生存发展之道的欲望十分强烈,一时间,引进了五光十色的西方管理知识、管理策略、管理方法等等“金科玉律”。同时,各种各样的企业管理者研讨班、进修班、培训班以及各种论坛活动兴旺起来。通过实践,虽然头脑中灌进了不少学问,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有的走入“死胡同”、“断头路”。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引进一切先进的东西,不能生搬硬套,必须与中国现实相结合,做到中国化、本土化。中西文化不同,企业文化建设也就不同。在艰苦的探索中,中国企业的管理者们很快聪明起来,创建了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在众多典型中海尔是个杰出代表,海尔文化创造了海尔品牌。中国呼唤涌现千千万万个张瑞敏式的企业家。进入21世纪,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开始步入健康发展时期。当前,尽管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还需继续提高,但是对其百倍信服的人越来越多;尽管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不足,但是追求真实、完善、有效的速度越来越快。许多经验教训一再告诉人们,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局面,世界市场经济竞争的最高层次,就是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源。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环境和条件,必将带来中国企业文化新的繁荣,必将创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辉煌。第四节 企业文化体系

任何事物都有内在的、严谨的结构,形成它的完整体系。企业文化建设,是个复杂、细腻的系统工程。各个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把握本质,抓住重点,逐步构建。一般而言,企业文化大体应由三个部分构成和合、和谐体系:

纲领部分即是企业文化的精神部分,起统领作用,全面贯彻、融会贯通在企业行为和全员行为的过程中。主体部分即是企业文化的实施部分,起发挥作用,促使企业行为和全员行为充分表现、体现、实现纲领部分的要求。形象部分即是企业文化的成效、成绩、成果部分,起展示作用,形象是企业实在的客观状态,品牌是社会对企业公正的认可程度。形象塑造、品牌打造,既是对企业文化成果的展示,也是对企业文化先进程度的检测。一、纲领部分——精神文化

纲领部分,也可称为核心部分、宣言部分,它以强大的精神力量统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纲领部分,一般可由三个要点和合、和谐组成:

企业理念——企业文化的精髓;

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灵魂;

企业愿景——企业文化的使命。(一)企业理念

所谓理念,即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基本观念。不过,我们所讲的理念,是正确的理念,强调必须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形成正确的基本观念。企业正确理念的形成,一要学习科学理论,认清企业的存在意义与发展必要;二是运用哲学原理,明确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时代使命;三要树立价值观念,坚持企业的综合品质与争先方向。正确理念,能为企业持续发展护卫引航,到达成功彼岸。错误理念,会把企业引入歧途,甚至推入深渊。

企业学习科学理论,就是必须学懂、学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真正理解、坚持科学发展观,从中找到自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可以存在的位置,同时清醒地认识自己在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经济中有何贡献与积极意义。不用科学理论指导的企业,常犯蒙昧、糊涂的低级错误。企业认识自己、剖析自己、把握自己、发展自己,是个动态过程。这个过程,要靠科学理论的指导。

企业运用哲学原理,就是企业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并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企业必须具备的唯物辩证的一套逻辑思维方式、方法,形成自己的企业哲学。学好哲学,终生受用。人皆如此,何况企业。要用企业哲学观察、认识、分析、处理企业内外各方面的关系:在内部,企业与人、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等关系;在外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客户、企业与社会、企业与自然等关系。只有唯物辩证地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深刻揭示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持续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进步,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承担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企业处在各种关系的矛盾中,矛盾要用哲学原理去解决。没有企业哲学的企业,很难摆脱浅薄、浮躁的影子。企业哲学是企业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锐利思想武器。

企业树立价值观念,就是建立在企业及企业全员内心深处的本质观念,它是企业认识、判断自己与他人的一切行为对与错、好与坏、是与非、曲与直的评定标准。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就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就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就有什么样的向往追求,就会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义务。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实际是企业生命的精髓。企业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企业就会处在没有免疫能力的病态之中,一经风雨,百病齐发,不可收拾。因此,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使之成为全员思想中共同的信念、信仰、信条,并在行为中始终信服、信奉、信守,这是企业生存发展特别是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

企业理念,最为关键、最为突出的是要通过科学理论的学习,企业哲学的运用,树立企业正确的价值观念。要让价值观念渗透人心,以此激励与约束企业全员的各种行为,在行为中反映企业的存在意义,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二)企业精神

所谓精神,就是为了实现奋斗目标而集中体现的心理心情、意识意志、态度态势、气魄气概、精力毅力、信心决心等的活动状态。企业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明确了企业的存在意义与社会价值,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就要依靠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全员精神,是全员在高度认同、坚决信奉企业价值观念的基础上而凝聚群体力量的行为状态,是形成充满活力、顽强拼搏、奋发进取的团体能量。企业精神,就是团队精神,它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失的灵魂,一旦缺失,企业将会“失魂落魄”、一盘散沙。这是已被优秀强势企业先行者多次验证的真理。企业精神,也可说是企业的一种以人气为特征的气质,反映领导有正气、有锐气;员工有志气、有勇气;企业有朝气、有名气的综合状态。企业的精神状态也是竞争力。有了好的精神状态,原本平常的事情可以干得有声有色,原本一般的事情可以做出先进典型,原本困难的事情可以攻克难关,创造奇迹。企业精神的培育是个渐进过程,要作艰苦努力,在努力培育的过程中,注意把艰苦奋斗的传统精神与争先创优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精神。培育企业精神很不容易,保持企业精神更不容易。企业应当防止在任何情况下出现“精神损耗”现象,否则就是企业疲软滑坡的开始。发生“精神损耗”再来修复,成本则是沉重的,效果还不一定理想。事业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但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顺利的时候,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并不难,难的是在发生摩擦、矛盾以及遭遇难关、挫折的时候,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进有为的精神状态。即使是在顺利的时候,也要高度警惕小富即安、盲目自满、狂妄自大、放纵骄横等情绪孳生,失去往日艰苦奋斗的良好精神状态,这也是危险的“精神损耗”。任何企业自身条件无论多么充足,都是有限的。企业精神就是保障企业在有限的条件下发挥出最高水平,并在最高水平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有利条件。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特别是在关键时刻,往往缺的不是条件,而是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发展永不枯竭的能源。(三)企业愿景

所谓愿景,就是共同的心愿、向往的远景。企业理念、企业精神最终是要实现企业愿景。没有企业愿景,企业理念就会“虚幻”,企业精神就会“虚脱”。企业愿景反映企业理念、企业精神获得的实际成果,同时又对坚定企业理念、激发企业精神发挥支柱作用。清晰的企业愿景,是企业文化的使命,是企业前进的动力。企业理念是企业之“道”,企业精神是企业之“志”,为了实现愿景,需要企业全体成员“志同道合”,团结一致,奋力攀登。

企业愿景,是企业的未来蓝图。绘制未来蓝图,就是经过战略性思考、进行战略性规划、争取战略性发展的鲜活描述。《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明确: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描绘的战略蓝图,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景,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动力。企业愿景如何按照全国人民愿景的指引,紧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并能足以激发全员热情与动力的未来蓝图,是重要的、必要的、迫切的任务。企业愿景,体现企业的视野、抱负、胸怀、追求、责任、使命。

企业愿景的设计,就是企业通过战略性思考、进行战略性规划、制定战略性目标、实现战略性发展。所谓战略性,就是全局性、长远性。企业应当站在战略高度,描绘五年、十年乃至十五年、二十年的长远整体发展蓝图,防止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保障企业做强做大,特别是要做长做久,坚持持续健康发展。企业愿景设计,也是坚持“目标管理”原则,企业不仅需要美好的今天,还要美好的明天,更要追求美好的后天。“目标管理”原则必须遵守,必须通过企业愿景设计充分体现。

企业愿景的设计,要有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体现战略的远见性、前瞻性。企业在透彻分析市场趋势、企业状态之后,从全局高度明确企业应该实现什么、争取什么,从而描述经过艰苦努力所能达到的理想的未来概念,集中概括企业全员共同向往并且信心百倍为之奋斗的美好愿望。当然,愿景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的愿景,是虚张的表现,脱离实现的基础,成了一些悬空的口号,让人失去信心;过低的愿景,是平庸的表现,没有前进的志向,成了不值一提的闲话,让人失去激情。科学合理的企业愿景,应当成为深入人心、鼓舞人心的强大竞争力。

企业愿景的设计,应当处理好战略性远期目标与阶段性当期目标的关系。阶段性当期目标是战略性远期目标的分解,战略性远期目标是阶段性当期目标的总和。企业愿景突出战略性远期目标,不是忽视阶段性当期目标,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阶段性当期目标。战略性远期目标确定后,就要进行战略策划、战机捕捉、战役组织、战术安排、战斗动员,这样就能促进企业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步步踏实、节节取胜。战略完成长期、远期目标的愿景设计,战役、战术保证当期、近期目标的具体实现,最终兑现愿景,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企业拥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愿景,就是拥有一套控制、调整、指挥企业发展全局的作战地图,清晰地勾勒与标明企业所在位子、处境、出路、方向、目标,从而决定行动方针、原则、措施、步骤,时时争取主动,处处占领高地,瞄准目标,誓夺胜利。

企业愿景的内容,应当按照企业理念的要求充分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念。愿景设计内容,应当包括两大方面:外部方面,产品质量的市场认可度、服务水平的客户美誉度、诚信文明的社会知名度等等;内部方面,发展规模、经营质量、员工利益等等。企业外部愿景,必须要有。如果一个企业市场不认可、客户没好评、社会不接纳,企业是无法生存发展的。企业内部愿景,与外部愿景相辅相成,十分重要。发展是硬道理,规模是发展的重要标志。没有一定的规模,很难面对竞争,很难经受风雨。没有一定的规模,也就没有一定的效益。不过,追求发展规模,不是片面追求泡沫性的规模扩大。庞大不等于强大。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从规模扩张型发展为主转变到质量效益型发展为主。经营质量是发展中的重中之重。要把企业做成精品、做成名牌。企业发展了,效益提高了,不能忘记员工利益。发展、效益是全体员工创造的,员工为之付出了大量的体力心智,员工利益理应得到充分保护。员工利益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应当全面体现。企业为员工发挥能力提供舞台,员工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要实现自身价值,企业必须依法尊重和满足。这样,企业理念才能得到贯彻,企业精神才能得到培育,企业愿景才能得到实现。员工利益得到充分保护,员工对企业才有信任感、依托感、归宿感、安全感。

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企业愿景三者和合、和谐组成企业文化的纲领部分。那么,理念、精神、愿景的提出,就要十分精彩、准确。一般应该按照三条原则进行思考:第一,个性原则。企业文化就是个性文化。每个企业都有不同情况,都有明显特征,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显示自己独具风格的文化。文字、语言应当力避雷同、相似、重复,千篇一律的词句,很难形成文化的力量。第二,清晰原则。概念要清晰,提法要清晰。概念清晰了,相互不混淆。提法清晰了,大家才明白。文字、语言应当力求准确、明了、清楚,含混其词的表述,就会失去文化的本质。第三,精练原则。理念、精神、愿景的提炼,应当讲究精练、精彩,一旦提出,就是掷地有声的誓言,让人好记——不会忘掉、好懂——不会含糊、好做——不会违背。文字、语言力争简洁、通俗、响亮,冗赘晦涩的辞藻,反而失去文化的品位。上述原则的基本掌握,保障理念、精神、愿景达成和合、和谐的共同体,形成企业文化的纲领。二、主体部分——行为文化

我们一直认为,企业文化主要就是讨论企业行为的文化,行为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主体部分。要让文化融入企业的各种行为中,企业的各种行为中充分展现文化。直接地说,就是要让纲领部分形成的精神文化,完全融入企业全员的各种行为中,企业全员的各种行为中充分展现纲领部分的精神文化。纲领部分形成的精神文化固然重要,但它一旦不能完全融入企业全员的各种行为中,就会悬空,失去意义。企业全员的各种行为如不充分展现纲领部分的精神文化,企业就会处在朦胧盲动的状态。因此,要把纲领部分的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企业愿景,真正变成企业上至领导者、下至操作工的自觉行为,则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也是最复杂、最困难的。能否实现上述“融入”与“展现”,即是企业文化建设致命的要害之处。

每个企业所属行业、产业不同,所处环境、层次相异,有关结构、分工有别,企业“行为”也就千差万别。这里的“行”,是各种行动之“行”;这里的“为”,是大有作为之“为”。所“行”所“为”,是被迫的、消极的、应付的各种活动,还是自觉的、主动的、负责的大有作为,其中拉开的差距实在太大,或者就有本质上的差异。怎么办?要靠行为文化力量解决。

每个企业生产经营的劳动行为表现形式不同,就要针对劳动行为的具体特征建立相应的行为文化。例如,工业企业如何建立以创新、创优、创造行为为重点的创优文化;商贸企业如何建立以文明经商行为为重点的营销文化;服务企业如何建立以善待客户行为为重点的服务文化;采矿企业如何建立以安全开采行为为重点的安全文化等等。重点行为文化并不排斥一般行为文化,在重点行为文化中可以包含一般行为文化,也可以单建配套性行为文化。例如,创优文化中可以包含营销文化、服务文化等,也可以单建与之配套的营销文化、服务文化。以此类推,建立有重点、有一般、能够涵盖一切劳动行为的具体行为文化体系。

每个企业的具体行为尽管不同,但是不管什么行为都是人的行为。因此,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本文化,则是每个企业的共同任务。人是万物之灵,舍此一切皆空。员工素质,就是员工文化素质。员工有了文化素质,企业就有希望,就能发展。因此,人本文化是各种具体行为文化中的重中之重,每个企业务必认真对待。当然,企业不同,人本文化的具体内容也应有所不同。企业应在准确、全面、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重大意义的前提下,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围绕本质要求,建立具有特色的、生动的、感人的人本文化。

各种具体的行为文化,各自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同时,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例如,工业企业建立人本文化必须联系创优文化,建立创优文化又必然联系人本文化等等。当一种具体的行为文化,不能覆盖与其密切联系的其他有关行为时,就应建立与其匹配的有关具体行为文化。之所以需要建立相关具体的行为文化,旨在重点解决相关行为中的主要问题。各种相关行为中的主要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才能保证各种行为的一致性,朝着一个方向,瞄准一个目标,共同一齐努力。因此,建立各种具体的行为文化,使之和合、和谐结成企业行为文化,构成企业文化的主体部分,需要花气力,下工夫,只要气力用足,工夫到位,建立的行为文化就会发挥不可估量的巨大能量。

建立行为文化中的各种具体行为文化,需要突出每一具体行为文化的理念。具体行为文化的理念,属于执行理念。纲领部分中的企业理念,属于核心理念。执行理念必须接受核心理念的指导,充分体现核心理念的要求,不能背离,不能对立。例如,一个企业的人本文化、创优文化、营销文化、服务文化等具体行为文化各自提出的理念——执行理念,必须在纲领部分的企业理念——核心理念的指导下形成,保持一致,完全吻合。准确把握核心理念与执行理念的关系,才能把握纲领精神文化与主体行为文化的关系,达到整体和合、和谐,才能避免文化建设中出现上下颠倒、主次不分、概念混乱、支离破碎的现象。文化自有内在的逻辑、体系、品位,必须尊重,这是企业文化建设应当掌握的基本要领。三、形象部分——品牌文化

所谓形象,就是对人的感官产生强烈冲击力而引起思想情感深刻转变的实在状态。企业形象,就是企业已经创造并且实际存在的、能对人们感官产生强烈冲击力的、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情感的具体实力状态。企业形象随着企业实力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企业实力,应当是由企业硬实力与软实力构成的综合实力。企业硬实力,是指技术装备、优质产品、生产规模、市场份额、经营效益、企业积累等等。硬实力不强,往往“一打就败”。企业软实力,是指体制优越、机制先进、科技研发、创新水平、员工士气、领导魅力等等。软实力不强,就会“不打自败”。硬实力必须依靠软实力;软实力不能脱离硬实力。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和合、和谐,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综合实力不强,难免“履打履败”。企业综合实力的增强,要靠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强弱,决定企业综合实力的强弱。

企业综合实力的状态所塑造的企业形象的状况,一般应由两方面体现:一方面是可视形象,就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表现,诸如厂容店貌、现代设施、科技力量、经营业绩、广告宣传、公益活动、员工仪表、领导风范等等。另一方面是可感形象,可感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却是千真万确的客观存在,同样一个实体、一种活动,给人的感觉往往截然不同,效果也就相去甚远。可视,是摆在人们眼底的表象;可感,是留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两方面的和合、和谐,就是企业的真实形象。企业形象如何,要看企业文化建设如何。失去企业文化,就会失去良好高大的企业形象。

企业刚性的硬实力与柔性的软实力、企业显性的可视形象与隐性的可感形象,共同构成交叉、交融的立体状态,展现和合、和谐的整体面貌——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努力塑造的,不是企业随手可得的,更不是企业随意自封的。企业形象,本质上说是由越来越多的人因在心中长期留下越来越深的良好印象而赠予的。

企业文化的形象部分——品牌文化,既是对纲领部分——精神文化的紧密回应,又是对主体部分——行为文化的严格检测,也是对企业文化建设总体水平的自觉提升,始终引领企业向着高品位、新境界前进。企业形象、企业品牌,是广大客户心里对企业发展经营状态的综合性感受。企业的产品,到了客户手上,要让客户感到多种享受,比如:诚信买卖价有所值的价位心理享受、体现好用好看使用价值的生理享受、售时售后优质服务的情感享受、体现一定身份的名牌享受等等。客户的多种享受,实际就是客户感官受到企业综合实力的强烈影响而发生的情感深刻转变,使他对企业产生兴趣,给予信任,于是自然而然地成了企业的产品宣传员、形象代言人、品牌维护者。这样的客户多了,就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产生社会的关爱力量,那么企业形象、企业品牌也就有了。因此,盯紧企业形象塑造、抓紧企业品牌打造,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

很多企业领导者都说:“塑造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这是正确的。没有形象,哪有品牌。品牌是形象的升华。品,是企业的高品质、高品位;牌,是大众的认可度、美誉度。品是根系,牌是果实。没有根系,哪有果实。品牌,在现象上看是一个企业或产品区别于其他企业或产品的名称符号;在本质上看是广大消费者对这一企业或产品的内心感受,形成公众的美誉价值。有了美誉价值,就会产生品牌价值。品牌是在公众的心中,不在企业的嘴上。品牌,应是企业综合实力、良好形象的硕果。打造企业品牌,需要企业文化。没有企业文化的长期滋养,打造企业品牌几乎是不可能的。例如,有的企业片面理解“技术至上”,认为只要技术领先就有品牌优势,单兵独进,走了弯路,错失打造品牌的最佳机遇;有的企业简单认为只要面向公众公开承诺,就有品牌效应,但是“一旦承诺”,并未“终生相随”,违背承诺就是口头契约的原则,失信于民;有的企业错误地认为只要广告到位就会形成品牌,不惜巨资一阵广告攻势之后,企业一夜之间成名,有的也在一夜之间消失;有的企业单纯认为价格优势就是品牌优势,掀起一波接一波的价格恶战,结果消费者疑虑多多、经营者伤痕累累。如此等等,说明脱离企业文化的所谓品牌打造,是不现实的、不成功的。打造企业品牌需要企业文化的滋养,维护企业品牌更要企业文化的保养,否则就会品牌锈蚀,甚至一朝坠地。例如,一家企业经历千辛万苦打造成功的全国性知名品牌,因欠缺诚信严谨,媒体曝光之后,品牌受到置疑,一度十分被动。又如,一家经历凄风苦雨创建的国际名牌商贸企业,时任老板忘记公司创始人挑着扁担卖蔬菜的“扁担精神”,什么勤奋节俭、什么示范表率全都抛到九霄云外,并且影响到下属,公司人员大手大脚的奢靡之风日盛起来,结果成了公司破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企业依赖健康的企业文化创造了往日的辉煌,时至今日,能否继续保持文化的健康状态,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与考验。往事并不如烟,多少中外案例,一再提示健康先进的企业文化不可缺失。

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形象部分——品牌文化,目的是要强化企业文化自身建设的实际效果。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底色。企业形象如果长期不光彩,企业品牌如果长期不闪亮,就要反思纲领部分——精神文化是否正确、是否贯彻;就要检点主体部分——行为文化是否落实、是否执行。企业文化是个十分严谨的体系,应当尊重它的客观要求,这样建起健康的、先进的企业文化,让它支撑企业做强做大,做长做久,做出形象,做出品牌,并且保持形象长久光彩,品牌长久闪亮。

科学的企业文化体系,说明企业文化是一项既宏大,又精微的动态系统工程。说其宏大,可谓“大无其外”;说其精微,可谓“微无其内”。每个企业应在理解中认真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具体行为中不断增强先进文化力,保障企业发展先进生产力。第五节 企业文化资源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两个人封闭起来闭门造车,不是高薪聘请名人或者专业公司设计一下就能成功,它是企业全员不断学习、总结、完善、提升的动态过程。在这过程中,应当注重学习,通过学习掌握、吸收、运用、发挥各种资源,为企业文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企业文化资源如同丰富的宝库,有着取之不尽的宝藏。面对丰富的资源,如何运用,就要把握正确的原则,达到实用、有效的目的。一般而言,可以本着“贴近、贴紧、贴实”的原则,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按照“贴近”原则,吸收文化资源

当今世界,人们已经深知,世界上还有一种力量比强权、霸权更有感召力、更有渗透力、更有恒久力,那就是文化力。因此,文化资源是企业运用一切资源中的首要资源。

第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我们的企业是中华民族的企业,理应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企业弘扬与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养料,也是企业承担与实现发展民族经济使命的力量源泉。面对浩瀚的中华民族文化,坚持贴近企业实际的原则,重点传承中华民族崇尚诚信、守法、勤奋、节俭、坚毅、创新、进取、合作、谦虚、含蓄等传统美德,并使这些美德融入企业的一切行为,塑造企业具有中华民族特征的高尚形象。企业获得丰厚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一可尽到自身传承的责任,二可尽到对外宣传的义务,特别是已经“走出去”或将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显得格外重要。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化资源。我们的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企业,当然需要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化的指引,这是企业保持正确发展方向的政治保证,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基本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化,就是科学发展和谐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企业是社会肌体的细胞。社会的性质、品质、方向、目标,都要通过社会细胞来体现。每个企业都能和谐发展,都是和谐因子,就能形成科学发展和谐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企业必须认真学习、切实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化,这对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直接推动作用和长远引导作用。

第三,跨国文化资源。文化没有国界,文化资源世界流通。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就是以众为师,以各个民族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积累、创新、发展的过程,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独有智慧,创造了未曾间断的五千年光辉历史。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在新的时期继续发展、强盛的内在力量。中华民族文化正以新的姿态健步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多、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民族文化,为推进中国与世界的和平发展、构建中国与国际的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在加快中华民族文化对外交流的同时,也要加快学习国外一切文明成果,只要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是宝贵资源。作为企业重在学习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管理,加强对国际经济规范的了解、熟悉与掌握。同时,高度关注有关发达国家企业文化特色,例如日本企业的团队精神特色、德国企业的认真精细特色、美国企业的战略开拓特色、韩国企业的精忠职守特色等等。当然,企业利用国外文化资源,一要贴近自身实际,二要消化为我所用。一切外国的东西,必须经过改造创新,达到中国化、本土化、本企化,创造中国企业文化的特色。二、按照“贴紧”原则,采集典型资源

典型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国启动企业文化建设虽然较晚,但是我国企业文化典型资源并不匮乏,只要稍加留意,到处都有。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处处都有很多“老字号”。论其年头,大多“老字号”都是“百年老店”。字号百年不变,如今仍然红火,究其根本原因,它们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诚信为本,以德取胜”、“诚信是品,口碑是牌”、“一生只一次,一次记一生”、“一旦承诺,终生相随”,如此这般,代代相传,百年不变。“老字号”就是中国“民族企业文化”,这些极其宝贵、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应当珍惜、学习、采集、吸收。我国不仅拥有大量“老字号”的企业文化典型,而且还有很多“新字号”的企业文化典型。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三十年来,中国不少新兴企业从小作坊发展成大集团,它们必有企业文化的支撑,以海尔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文化已经走进哈佛大学的教案。我们需要采集国外先进典型,更加需要采集国内先进典型。其实,如今的“老字号”企业文化也已与时俱进,丰富了新的内涵,散发着时代性光辉。“新字号”企业文化承接了“老字号”企业文化的精髓,散发着传统性光辉。中国企业文化典型资源,是中国加快发展的宝贵财富,应当成为中国企业建设企业文化时的首选资源。采集典型资源,贴近企业实际,创造性地建设自己的独具个性的企业文化,依靠文化力量,护送企业踏上“百年发展”的征程。三、按照“贴实”原则,挖掘经历资源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一定的经历。企业经历,就是企业财富,经历越长,财富越多。企业的发展,是在企业的经历中取得的。在企业的经历中,总有一些难以忘怀、感人至深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企业的宝贵经验与深刻教训。企业成长的过程,一般不会一帆风顺,总会碰到困难、遭遇曲折,能够克服困难、跨越曲折,也就赢得了胜利,创造了经验。反之,也就受到了损失,得到了教训。教训能够使人聪明,“吃一堑、长一智”,迅速调整思路,采取应急措施,最后获得胜利,教训变成经验。企业的经验与教训,都是激励企业健康发展的宝贵财富。企业在自己的经历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与深刻教训,不能埋没,不能淡忘,应当认真总结、挖掘,使其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内部资源。企业挖掘内部经历资源的时候,还要高度注意企业每个发展阶段中的那些动人故事、感人事迹。企业在每个发展阶段中,总是通过一些人做了一些事,在这些人、这些事中,会有先进的代表、突出的事迹。正是在这些先进的、突出的人与事的积极努力影响下,实现了阶段性发展,并为下一阶段发展打下基础。先进的、突出的人与事,往往代表了员工智慧、团队精神、企业活力,这是企业发展的基本力量,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鲜活资源。企业不能没有自己的先进代表,不能没有自己的劳动模范,不能没有自己的感人故事,而且需要大塑、大讲,长期坚持。企业按照“贴实”原则,实事求是地挖掘自己的经历资源,为的是要与时俱进,有效创造自己的内生资源,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能使资源充分循环利用,并在利用中促进资源再生,发挥它们的强大威力。

上述企业文化资源,大致说明几点:一是上述有关资源都是客观存在,属于企业文化的背景力量,并对企业文化建设产生重大影响;二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运用上述有关资源,避免“无米之炊”以及少走弯路;三是正确处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资源的关系,基本做到让“资源”指导“建设”、让“建设”利用“资源”。第六节 企业文化建设

经济加快发展,社会加快进步,人类加快进入高度文明阶段,文化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文明状态下,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文化行为,一切经济活动、社会活动都将成为文化载体。经济文化化、社会文化化,则是一种必然趋势。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势在必行、十分迫切。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内力的自觉行为,不是企业外力的强迫行为。企业的文化自觉,首先来自企业领导人、决策者的文化自醒,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文化。因此,企业领导人最好的领导是文化的领导,企业决策者最大的决策是文化的决策。

数十年来,随着企业文化研讨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大价值,许多企业都在积极实践,取得很好效果。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在建设、发育、成熟时期,有的企业如何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为背景、如何以企业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欠缺全面认识,所以企业文化建设水平总体不算很高。因此,提高认识,积极实践,在21世纪发展战略机遇期建设高水平的企业文化,已成企业的紧要任务。

一是学习,提高认识。企业文化并非高不可攀,只要真心、用心学习,就能扫除偏见,克服畏难情绪。有的新建小企业或改制不久的中小企业,它们的领导人、决策者认为凭着自己的能力、经验,用好有关政策,利用得力关系,抓住有利机遇,当前能生存、能挣钱就行,至于企业文化建设可以等到发展以后去补。这种“以后补课”的认识,显然不妥。正是因为企业“小”,才需要企业文化的护理。有的大企业的领导人、决策者往往认为企业实力已经强大,不必费神去搞一时难以见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再者本人任职是由有关组织选派的,在有限的几年任期内凭着自己行政性、权力性强力管理,能够保持发展,有业绩、好交代就行,至于企业文化建设可以留给后人去搞。这种“后人去搞”的认识,明显不当。正是因为企业“大”,才需要企业文化的调理。企业发展任重道远,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路是走不远的,或是走不动的。所以,通过学习提高认识很重要。在学习中提高认识,不在于口头上对企业文化意义的议论,也不在于表面上对企业文化定义的争论,而在于解决企业领导人、决策者内心深处的潜性意识问题,这是关键,这是本质。领导人、决策者的潜性意识、真实的价值观念,如果不健康、不端正,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恐怕无从谈起。以“环境不成熟”、“条件不具备”、“员工素质低”、“业务太繁忙”等等理由推脱企业文化建设,可能都是缘自企业领导人、决策者潜性意识不健康、价值观念不端正的托词。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要从企业领导人、决策者建起,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焦点”、“难点”,也是十分引人注目的“景点”、“亮点”。企业家的责任、使命,全在于此。

企业领导人、决策者在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认识的同时,应当组织企业全体成员一起学习,提高认识。企业文化是企业全员的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自始至终要让企业全体成员参与学习、讨论,听取大家的意见,集中大家的智慧,促进大家都能真正理解企业文化的本质性内涵、特征、功能等基本知识,从而切实明确自己的义务、责任、目标,并且变成自己自觉的、主动的、习惯的岗位行为。企业文化建设,要由企业领导人、决策者倡导、发起、组织、推进,并当带头实践的表率、模范、样板、标兵,这样吸引、凝聚、感染、召唤企业全体成员一起跟进、真心投入,共同创造生动活泼的文化氛围,共同创造生气勃勃的文化队伍,共同创造生机无限的文化力量。

二是实践,提高品位。很多企业都有积极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取得不少实际成效。如何加快实践、提高品位,需要认真总结,努力提升。在总结、回顾企业文化建设实践时,应当坚持严肃的态度、严格的标准,区别真与假、优与劣的各种所谓“文化现象”,要让真实的、优质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为企业文化“正名”,防止假冒的、劣质的所谓文化表演给企业文化“蒙垢”。常见媒体披露个别企业以“文化”为包装,片面追求短期效益的行为,甚至蜕变成为拙劣低下的骗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应当防止口是心非的“文化作秀”,取消朝三暮四的“文化快餐”,扫除应景敷衍的“文化垃圾”。真正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必然是在企业的行为中反映企业的时代精神和文明品质。企业应当在总结自己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过程时,制订规划,针对企业的个性特征,注意适时搭建各种文化平台,开辟各种文化渠道,策划各种文化方式,丰富各种文化活动,一切在于调动全员积极性,激发全员创造力,自觉、主动地逐步推进,在行为实效上下工夫,在文化品位上做文章。只要用心实践,企业文化就会绽放美丽,释放力量,展现风采,实现理想。

当今世界,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经济的文化含量越来越高。作为经济组织的企业,持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充分发挥特有的文化功能,是企业科学发展、和谐进步的根本保障。第三章 农信企业农信企业,就是中国农村的信用企业。我们这里讨论的中国农村信用企业,主要是指统一为法人单位的实行合作制的农村信用社县(市、区)联合社、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县(市、区)农村合作银行、实行股份制的县(市、区)农村商业银行,同时包括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为了叙述方便,统一合称为农信企业。第一节 农信企业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家在着手经济建设的同时,决定在农村建立信用合作组织,以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从此开始,农村信用合作社,伴随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已有六十年。回顾历程,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体制调整、改革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

1951年5月,党中央明确单独组织农村信用社,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同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召开全国会议,决定在全国农村普遍试办信用合作组织。

1958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设立在人民公社的银行营业所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合并,组织公社“信用部”。

1959年4月,党中央决定把原来的信用合作社从公社“信用部”分出,下放给生产大队,成为公社“信用分部”,由生产大队和公社“信用部”双重领导。

1962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村人民的资金互助组织,是国家银行的助手,是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要求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领导,以农口为主。

1977年11月,国务院提出农村信用合作社是集体金融组织,又是国家银行在农村的基层机构。

1979年6月,国家同意将农村信用合作社更改为“是集体金融组织,又是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办理农村各项金融业务,执行国家金融部门的职能任务”。农村信用合作社在中国农业银行领导、管理期间,按照国务院决定通过改革,恢复和加强农村信用合作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社县联社,中国农业银行对信用合作社的领导和管理通过县联社去实现。

1996年8月,国务院决定改革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把农村信用合作社逐步改为由“农民自愿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对其业务管理和金融监管分别由县联社和中国人民银行承担。中国人民银行内部增设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2000年7月,经国务院领导批准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在江苏省进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试点。在明晰产权、完善经营机制的基础上,全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实行以县级联社为单位统一法人,并在县级联社入股基础上,组建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试点工作按方案在2001年9月总体完成。

2003年6月,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3〕15号)文件指示:深化信用社改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不仅关系到信用社的稳定健康发展,而且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根据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深化信用社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宗旨,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加快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把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深化信用社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明晰产权关系,促进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营机制转换,使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二是按照为“三农”服务的经营方向,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三是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积极探索和分类实施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各种产权制度,建立与各地经济发展、管理水平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四是按照权责利相结合原则,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明确信用社监督管理体制,落实对信用社的风险防范和处置责任。按照国务院方案,江苏、浙江、山东、江西、贵州、吉林、重庆、陕西八个省(市)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迅速展开。

200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04〕66号)提出,在认真总结八省(市)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同时提出了扩大改革试点的范围和工作要求,随即国务院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八省(市)改革试点的工作情况与经验,并对扩大试点的二十一个省(市、区)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了要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由此在全国基本全面展开,中国农村信用社在深化改革中步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第二节 农信企业特征

深化改革,已将农村信用社推向市场,成为市场主体——农信企业。五十多年的历程,农村信用社的体制多次调整,但是没有摆脱“国家银行基层机构”的影子,长期存在着国家对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隐性担保的关系。通过深化改革,农村信用社不再是“国家银行的基层机构”已经清楚,国家不再对农村信用社承担隐性担保责任已经明确,农村信用社的市场主体地位已经确立,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进行企业运作。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农信企业的特征进行全面认识。一、一般企业的特征

只要是企业,就有一般企业的共性特征。农信企业应当具有一般企业的共性特征:

一是法人,区别于自然人;

二是市场主体;

三是生产力的和合实体;

四是生产关系的和谐实体;

五是双重属性的和谐实体。

以上可以结合第二章第一节内容,一起讨论。二、金融企业的特征

农信企业从事金融业务,是国家金融体系中的重要部分,自然具有金融企业的特征:

一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

二是风险集中的特殊企业;

三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四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杠杆;

五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窗口。

关于金融企业的典型特征,可以结合有关专著与实践,正确理解,全面把握。三、鲜明个性的特征

国家决定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进国有金融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稳步发展多种所有制的中小金融企业。农信企业,就是属于多种所有制的小型金融企业。因此,农信企业必然具有自身鲜明的个性特征:(一)“小型”特征

按照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原则,根据县(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与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实际水平,分别进行不同产权形式的改革。有条件的县(市、区)可以进行股份制改造;暂不具备条件的县(市、区),可以比照股份制的原则和做法,实行股份合作制;股份制改造有困难而又适合搞合作制的县(市、区),可以进一步完善合作制。由此可见,农信企业一般多是县(市、区)级的典型小型金融企业。(二)“三农”特征

不论采取何种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农信企业都要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其信贷资金大部分要用于支持本地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农村繁荣,即使是实行了股份制改造的机构,也要根据当地农村产业结构状况,确定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农。当然,“三农”的概念已经不是传统的“旧三农”,而是现代的“新三农”了。(三)“社区”特征

农信企业原则上是在县(市、区)行政区划范围内从事经营、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企业。这就是说,农信企业成了一个社区的一个部分。不过,这个部分是个“特殊部分”,具有自身特殊性质,应当发挥特殊作用。(四)管理体制特征

国务院决定,建立“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监管,省级政府依法管理、落实责任,信用社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监督管理体制。具体明确省级人民政府对农信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责;建立省级联社,在省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具体承担对辖内农信企业的管理、指导、协调、服务职能;银监会作为国家银行监管机构承担对农信企业的金融监管职能。

农信企业全面分析、找准自己的主要特征,是正确认识自我、回答“我是谁”的必然要求。只有自知,才能自明。有了自知自明,才会知事办事,做到办成事办好事。第三节 农信企业使命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明确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当前,我们面临“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国际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对我国发展有利。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的优势压力长期存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劳动力资源丰富,国民储蓄率较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科技教育有较好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这些都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较多;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机制障碍,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保持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其中一个难点就是“三农”问题。党中央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且郑重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概括的二十个字,既是要求,也是目标,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只要继续贯彻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各方面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就能加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各地要有科学发展规划,注重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农民意愿,防止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保证扎实稳步地推进。

农信企业,面对上述总体形势,应当自觉地想什么、做什么、承担什么、实现什么,这对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激昂斗志、坚定信心,奋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农信企业长期坚持“三农”服务方向,特别是在深化改革以来,继续坚持服务现代“三农”的宗旨,为解决“三农”问题作了积极有效的贡献,同时自身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实力有了明显增强。这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依据,并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提出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新要求,对农信企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赋予重任,寄予厚望。农信企业适逢良好发展机遇,同时面对各种挑战,应当清醒地认识前进过程中的困难与矛盾。在外部,农村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农村生产力不算发达,农村富余劳力转移仍有难度,农民增收减负困难不少,工业化转型、城镇化转变任务艰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压力很大,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亟待改善等等。在内部,改革尚在深化之中,体制、机制需要完善,员工综合素质需要提高,发展观念、服务方式需要更新,经营能力、管理水平需要提高,深化改革中还有可能出现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等等。农信企业应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综合考虑自身所处的发展环境、发展阶段、发展趋势、发展条件、发展目标,发挥优势,克服困难,迎接挑战,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局高度,顺应时代要求,凝聚员工意志,自觉而勇敢地肩负历史使命,朝着新的发展目标共同奋进。

农信企业需要承担时代使命。那么,如何认识时代使命,承担什么时代使命,怎样承担时代使命,须从以下主要方面考虑:一、以科学发展观建立农信企业的企业哲学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必须长期坚持,切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科学发展观是世界观的集中体现。所谓世界观,就是“观世界”,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事物、观察自己,从中得到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答案。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这些要求,它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它对为什么要发展、怎样来发展、发展的内涵、发展的方向、发展的要求、发展的目标等重大规律性问题,作了明确回答。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所谓方法论,就是“论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寻找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事物就是矛盾,矛盾无处不在。认识矛盾需要好的方法,解决矛盾更要好的方法。我们在前进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与矛盾,认识和解决这些困难与矛盾,最好的方法就是科学发展观。人们常说,分析矛盾、研究对策,实际就是寻找好的方法。科学发展观给人们提供了最得力、最有效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告诉人们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分析事物内部与事物外部的联系和关系;找出事物内部本质与事物外部本质的联系和关系;排出事物内部矛盾与事物外部矛盾的联系与关系;确定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拿出具体矛盾具体解决的方式方法。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掌握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科学发展观在指导发展的过程中,既集中体现了世界观,又集中体现了方法论。农信企业当前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处在内外矛盾容易发生的重要阶段,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因此,农信企业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企业哲学,要以科学发展观界定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同科学发展观保持高度一致。以科学发展观建立的农信企业的企业哲学,就是要求农信企业超越自我,跳出局部,放眼全局,融入整体,在全局的整体中找准自己的坐标,从而立足坐标,瞄准方向,励志进取,完成使命。现实生活是复杂多变的,就是因为任何事情都有矛盾。认识矛盾、解决矛盾必须运用哲学观点和方法。农信企业是特殊企业,个性特征十分鲜明,建立自己的企业哲学也就显得格外重要。没有哲学观念的领导是糊涂的领导,没有企业哲学的企业是盲动的企业。企业哲学能使企业克服有时存在的视野狭窄、目光短浅、思想狭隘、方法简单、品质不优、境界不高等不足,能使企业不断达到视野开阔、目光长远、思想开明、方法恰当、品质优良、境界高尚等目标。农信企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建立自己的企业哲学,既是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信企业的客观要求。农信企业必须深刻理解、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在理解和贯彻中建立自己的企业哲学,用以武装思想、规范行为,支撑农信企业承担与履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使命。二、以科学发展观实现农信企业先进生产力

农信企业通过深化改革,达到加快发展的目的。改革,就其内容主要是在产权制度、公司治理、转换机制、管理体制等方面,对于农信企业来说,基本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调整、理顺。发展,主要体现在业务发展速度加快、规模扩大、质量提高、功能完善、实力增强等方面,基本属于生产力的解放、促进、提高。改革的任务与目的,就是进一步改善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与环节,以求更好地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力、实现先进生产力。如何深化改革、如何加快发展,就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改革、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农信企业应当冷静思考,自身发展中有无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如何按照深化改革的要求自觉排除,尽快达到生产关系完全适应和更加有利于自身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是个复杂的过程,不能满足于形式上的调整,而要争取本质上的到位,仍然需要继续作出很大努力。农信企业要在深化改革中不断自我考问,自己处在生产力发展的什么水平上,是落后的还是比较落后的、是先进的还是比较先进的,认真分析总结、找出原因、自觉解决。科学发展观是农信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只要深刻理解、认真贯彻、长期坚持,农信企业就能与时俱进,实现先进生产力。

实现先进生产力,是个循序渐进、与时俱进的过程,要作长期艰苦努力。过去农村信用合作社年年也有发展,所谓“发展不快小步走,成绩不大年年有”。现在通过深化改革,农信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营效益明显提高、抗御风险和消化历史包袱能力明显增强等等,表明“取得改革发展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这些巨大成就还未代表和证实农信企业已经成为先进生产力。当前,取得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还是基本属于阶段性的成果,它为实现先进生产力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增强了信心,鼓舞了士气,真正意义上的先进生产力还有重要的内涵和要求。农信企业应当全面分析生产力诸要素中的核心要素——人的先进性程度,要以人的先进性实现生产力的先进性。实现人的先进性,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按照时代要求,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与时俱进、不懈努力。农信企业建设先进的农信队伍,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武装队伍,由此展开,紧密联系相关要素,精心打造自己的先进生产力。

农信企业是特殊企业。农信企业生产力是特殊生产力,它的先进性不是简单地表现为自我满足,重要的是要充分表现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升社会生产力的先进性。农信企业不是简单地办办金融业务、做做资金生意,不是被动地防范金融风险、提高经营质量,而要站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局高度,要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节约能源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和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资金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机制作用。因此,农信企业在市场上不仅需要明确自身是市场主体的任务,而且需要明确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总体看,农村生产力不算发达。农信企业面对农民、种养大户、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等客户群体,情况复杂、差异较大,这就需要运用先进生产力的观念,把握先进生产力的标准,凡是能够直接形成新生生产力、达到先进生产力标准、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就要充分发挥资金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作用,积极主动地予以资金服务与支持;如果相反,也要积极主动地宣传、引导、帮助,促其迅速转变,这同样也是重要的智力服务与支持。农信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加快推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加快提升农村生产力的先进水平,这是党和国家的重托,现代“三农”的盼望,也是农信企业存在的意义、社会的责任。农信企业快速实现自身生产力的先进性,进而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先进性,就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认识市场、稳定市场,认识客户、服务客户,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生产力。农信企业建立和发挥内部经营机制与市场资源配置机制的联动作用,推进和实现自身先进生产力与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完美结合,则是农信企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责无旁贷的光荣使命。三、以科学发展观培育农信企业的先进文化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变得日益突出。农信企业要在深化改革中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先进生产力,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使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培育自己的先进文化,以先进的企业文化支撑改革发展顺利前进。

农信企业近几年的深化改革,通过国家制订方案、省级政府负责、国家政策扶持,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取得振奋人心的阶段性发展成果。这些阶段性成果的获得虽与农信企业自身努力密切相关,但外部因素也发挥了重大作用。今后,农信企业如何继续深化改革、持续稳健发展,主要是靠内部活力因素的充分发挥。那么,内部活力如何源源而来、如何充分发挥,则要依靠自身先进企业文化的建设,这是必由之路,别无选择。

持续健康发展,是一切企业追求卓越的共同目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靠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文化来支撑,先进的企业文化就是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部活力,由活力产生动力,由动力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的企业习惯于把经营业绩的停滞甚至萎缩归结为外部的不利因素,较少从企业内部查找原因,未曾深刻反思:为什么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中,有的企业能够生机勃勃、蒸蒸日上,有的企业却是步履维艰、每况愈下?大量事实证明,企业能否在市场的竞争中获得优异业绩和不断向前发展,主要并不完全取决于外部因素,而是主要取决于内部有无科学的、先进的企业文化。先进企业文化对企业建立自己的企业哲学、对企业先进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对企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强大的支撑与牵引作用。

农信企业已经处在改革发展的新起点上,那就需要自觉地站在这个起点上,迅速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文化观”。所谓“文化观”,就是“观文化”,就是要以先进文化的基本观念,坚定科学发展观的地位与作用,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全面审视自己、解析自己,并要真实地回答:农信企业需不需要先进企业文化,为什么?农信企业长期存在的企业文化是何状态,先进程度如何?农信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先进企业文化,怎样加快建设?等等。农信企业的深化改革,就是要以“文化观”的要求深化农信企业的文化建设,就是全面应用科学发展观建设自己的先进企业文化,并以先进企业文化加快实现自身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加快促进社会先进生产力的提高,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信企业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责任感、时代使命感,深刻认识自己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应当走在时代前面,展示企业文化的魅力,显示企业内在的活力。

农信企业是特殊企业,是社会文明窗口,建设先进企业文化不仅是自身稳健经营、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实现乡风文明、构建和谐农村的社会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只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才有可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不仅直接关系富裕农村、文明农村、和谐农村的建设,而且直接涉及全国富裕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农信企业是农村社区性金融企业,理应对农村社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这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时代使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呼唤农信企业的先进文化,农信企业的先进文化应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运用农信企业的先进文化,不断开展农信企业文明窗口、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积极促进诚信农村、法制农村、安全农村的创建进程,努力实现农信企业文明与农村社区文明的和合、和谐。大家都说:迫切需要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那么,谁来改善?怎么改善?应该承认,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寄希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文化的全面建设。不过也要看到,农信企业的先进文化在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应当是积极主动的、得力有效的。农信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先进企业文化,农信企业这个机体就会发生“生理”功能障碍,别说在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就连防御“生态”环境中的有害侵蚀都很困难,甚至成为被改造的对象。由此可见,农信企业没有先进的企业文化,不仅严重影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而且即使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农信企业也不会持续健康发展,更不用说承担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了。近几年来,在创建金融安全区的活动中,农信企业在各方面的支持、帮助、配合下,开展信用农户、信用村组、信用企业、信用乡镇建设,这对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起了积极作用,取得良好效果。但是,有的农信企业欠缺先进文化,自身“生理”功能不强,开展信用建设效果甚微,甚至个别地方一边进行信用建设,一边内部严重违规,发生不少经济案件和操作风险事故,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资产风险,而且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成了案件专项治理的重点单位。大量案例说明,农信企业必须要有先进企业文化,这是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文化的迫切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呼唤农信企业的先进企业文化,农信企业的先进企业文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应当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和领先的示范作用,这是农信企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

农信企业应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尽快将自己打造成为现代农村中的现代银行,充分体现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充分体现农村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充分体现农村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农信企业的存在意义、社会价值,也是农信企业的社会责任、时代使命。第四章 农信文化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文化,不仅是对民族精神和人生境界的有力驱动与有效提升,而且也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备内容与力量支撑。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成因和显赫标志,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主要载体和具体体现。文化,影响和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形象高度、国际地位。对于一个充满活力、健康强盛的国家和民族来说,文化的任何缺失,都会带来严重后果。特别是在世界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在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双重效能,更是无可替代。文化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如此重要,那么它对企业的重要性也就可想而知了。农信企业是独具个性的特殊金融企业,迫切需要加快建设符合自己个性特征的先进企业文化,运用文化的强大力量推进改革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展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魅力与风采。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一个民族或国家就有一种自己的文明和文化。每种文明和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人群中产生与发展的,不仅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而且包括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劳动技能、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极其丰富的内容。每种文明和文化必然拥有自己的历史精神和人文传承,都有自己独特的智慧和美丽。一种文化如同一种基因。多种基因的世界多种文化,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形成世界良好文化生态,这对维护世界长久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建设和谐世界具有重要意义。企业文化的多样性也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企业就有一种自己的文明和文化。丰富多样的企业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这对形成社会良好文化生态具有重大作用,对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来,企业文化就是以鲜明个性为特征的文化,没有“整齐划一”的固定格式。加之农信企业之间客观存在很大的地区性差异,农信文化建设也就自然存在独特性、多样性。因此,农信文化应当是百花争艳、一片烂漫的新景观。我们认识农信文化的独特性、多样性,并不等于说农信文化具有“无常性”、“无序性”。我们应该看到,农信文化也有自身的本质性内涵、体系、规则,存在普遍特质,只要仔细分析、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就能建设每一农信企业各具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每一农信企业就能在共同建设先进农信文化的过程中各自升起熠熠生辉的文化新星。通过第二章——《企业文化》的讨论,大体明确了什么是企业文化以及它的地位作用、根本任务、基本框架、自有体系等。通过第三章——《农信企业》的讨论,大体明确了什么是农信企业以及它的个性特征、存在意义、社会价值、社会责任、时代使命等。上述两个方面的结合,我们理出农信文化客观存在的、共同具有的内在脉络与体系结构:农信文化的纲领部分——精神文化;农信文化的主体部分——行为文化;农信文化的形象部分——品牌文化。上述三大部分的和合、和谐,形成农信文化的完整体系。正是这一文化体系,引领与支撑农信企业在改革发展中努力成为现代农村的高档次、高品位的现代银行。第一节 纲领部分——精神文化

农信文化的纲领部分——精神文化,就是农信文化的核心部分、宣言部分,它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引领农信企业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和持续发展的规范行为。纲领部分,一般应由三大要点和合、和谐组成:

农信企业理念——农信文化的精髓;

农信企业精神——农信文化的灵魂;

农信企业愿景——农信文化的使命。一、农信企业理念——农信文化的精髓

农信企业理念,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基本观念。通过基本观念,切实统一规范农信企业全员的思想与行为,确保改革发展的顺利前进。那么,怎样形成和如何提炼农信企业理念呢?涉及内容很多,我们应当重点围绕农信企业要不要、能不能、怎样能充分发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和谐农村建设”的作用展开讨论。通过广泛、反复的讨论,达到全面、透彻的理解,从中提炼鲜明、准确的理念,并让理念成为全员的共识、信念和追求。

县域经济,就是一种区域经济,是在县级行政区划(包括县级市、区)范围内,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以发展优质、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为农服务业为基础,以实现城乡一体、工农并进、各种经济成分与不同产业优势和谐发展为重点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涵盖县城和农村的农业、工业、服务业,按照城乡一体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乡统筹的要求进行发展。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县域,也是一个社会范畴,其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我国整个经济、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实现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作为社区性的农信企业,目前总体而言,仍是服务、支持县域(县级市、区)经济科学发展的金融企业。其他商业性金融企业可以“挥师进城”、抢占都市市场,农信企业则不现实,至少暂无条件,即使部分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农业现代化、城乡经济一体化程度很高的区域农信企业,有必要有可能开拓中心城市业务,有的还能适当跨区建立经营机构,但是高起点的“三农”原有阵地仍要巩固提高,不能丢失(省、市级农信企业另议)。县域经济,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影响,也有各自特色和优势。作为社区性的县级农信企业,应当面向县域经济发展,立足县域金融市场,需要在县域这个现代农村中充分发挥“三个体现”的积极作用,以此展示农信企业旺盛的生命力、强劲的竞争力、体制的优越性、机制的先进性。

农信企业“三个体现”的内涵:

第一,体现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农村生产力发展状况总体水平还不很高,并且处在重要的调整转型时期。农信企业应当充分体现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针对不同对象、层次,界定不同水平、标准,积极培育、引导,发挥资金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机制作用,大力促进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农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需要,也是自身业务经营的需要。农信企业要想充分体现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自身就要领先成为先进生产力。没有农信企业自身的先进生产力水平,要想充分体现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那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其实,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农信企业成为先进生产力。只有农信企业成为先进生产力,才有能力适应和充分体现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只有理解与掌握农信企业先进生产力与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互动关系,实现两个方面先进生产力的和合、和谐,才能全面促进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健康快速发展。

农信企业能够体现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农信企业应当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坚持运用科学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形成自己的发展观,深刻认识农信企业发展的本质、内涵、关系与规律,重点认识与解决农信企业先进生产力与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各自本质内涵和相互密切联系的互动规律,从而做到自觉地明确方向,坚定地努力实践。

第二,体现农村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是各项工作的中心内容,是解决前进中各种矛盾的基础。但是,经济发展不是发展的全部内容,发展还要包括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应当保证社会的全面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并进。因此,在加快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农村先进生产力快速提高的同时,应当保证和谐农村的全面进步。和谐农村的全面进步,则要依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没有先进文化的农村,很难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目前,很多县(市、区)已经亮出本地区域性文化品牌,创造文化优势,运用文化力量引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农信企业不仅要有适应文化前进形势的“小聪明”,而且特别要有站在先进文化前列的“大智慧”。本来,农信企业就应该是农村的文明窗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提高文明程度、文化品位,在新的起点上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农信企业建设自己的先进企业文化,既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的贡献,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对农信企业的要求。农信企业的先进企业文化,应当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达到自身先进企业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文化的和合、和谐,发挥文化会通效应,共同运用文化力量,加快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发展、全面进步的各项目标。

农信企业能够体现农村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坚持科学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农信企业应当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坚持运用科学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深刻认识农信企业新的遵循、新的品位、新的境界,重点认识与解决农信企业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文化的各自本质内涵和相互联系的会通规律,从而更加自觉承担时代责任,完成时代使命。

第三,体现农村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新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永续发展的目标。农信企业应当充分体现农村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率思想、规范行为,以对农村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支持农村经济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文明发展、良性发展、持续发展,切实保护和充分体现农村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积极促进达到现代标准的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目标。充分体现农村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农信企业从事农村金融工作的最高原则、最高目标,是农村广大人民对农信企业的迫切要求、深切厚望,是农信企业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联系农民纽带作用的实际表现、根本内容。其实,充分体现农村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农信企业加快发展、稳健经营、科学管理、防范风险、提高效益、塑造形象、打造品牌的实际需要。农信企业坚持充分体现农村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充分保障全体存款人、社员、股东以及全体员工利益(企业利益)是一致的,只有充分体现农村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社会利益)与充分体现企业利益的和合、和谐,才能体现农信企业的社会价值,才能提高农信企业的社会地位,才能获得农村广大人民的高度信任,才能保障农信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农信企业应当深刻理解与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准确地把握农村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内涵、标准,努力实现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和合、和谐,真正充分体现农村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农信企业能够体现农村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农信企业应当站在农村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坚持运用科学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形成自己的发展观,深刻认识与把握农信企业的一切业务行为都要符合保障与维护农村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意义。农村广大人民,是农信企业起家发家的忠实伙伴、兄弟、朋友,六十年来,心连心的信用、手拉手的合作,形成不可割舍的亲情血脉联系。这段历史,不能忘记。农信企业在新的发展进程中,必须继续依靠农村广大人民的关心、支持,建立新的合作方式,充分体现他们的根本利益,这样一如既往、共同努力、真诚合作,将农信企业办成农村广大人民可信赖、可依托的农村现代银行。

现代发展,需要现代思维。农信企业的现代思维,就是运用集中体现世界观、方法论的科学发展观形成农信企业的企业哲学。农信企业哲学领跑农信企业科学发展,授人以智慧与胆识,努力更新思维方式,创新发展模式,跳出农信企业认识农信企业、超越农信企业发展农信企业,达到多种视界的融合,争取多种价值的共生。

农信企业实践与追求“三个体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社会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要求,是农信企业体制个性特征的内质要求,是农信企业实现自我价值、承担社会责任、肩负时代使命的根本要求。

通过以上讨论,农信企业能够充分认识自我,为提取精髓,形成集中体现“价值观念”的农信理念,提供可供探索的共同方向。每个农信企业所在县域情况不同,阶段性发展水平不同,应当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积极组织构思、集中全员智慧,运用精练、精当语言,表达深刻、深厚寓意,形成全员真诚信奉、信守的价值观念——这就是自己的企业理念。

提炼农信企业理念,需要按照理念的规格进行提炼。一般应当掌握以下两点:

第一,品位、境界规格。农信企业理念,是农信文化的精髓,是核心价值观念的郑重宣言,是自我价值、社会责任、时代使命的集中表述。因此,农信企业理念应当具有高品位、高境界的基本规格,高品位、高境界的理念,才有先进文化的渗透力、感召力、凝聚力。

第二,精练、精当规格。农信企业理念表述,应当是“运用最简洁的语言揭示最深刻的哲理”的表现。总结、归纳、提炼能够代表农信企业理念的语言,应当力求精练、精当,既要精练简洁,又要精确恰当。中国汉字语言,本身就是精湛的艺术。农信企业完全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在全面理解什么才是理念、什么才是农信企业理念的基础上,集中全员智慧,提炼出符合实际、言简意赅的农信企业理念,显示先进文化的辐射力、驱动力、牵引力。

农信企业理念的提炼,不是少数几个人讨论的简单结果,也非聘请有关专业公司帮助的表层设计,必须充分动员全体成员积极参与、认真学习、热烈讨论、踊跃建议,这样集中全员智慧,反复斟酌比较,然后达成共识。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的循环程序(其间可以邀请有关专家辅导帮助),确立的农信企业理念才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才有将共同价值观念转换为全员个人价值观念的条件。全员的参与过程,是理念的提炼过程,是理念的培育过程,是相信全员、依靠全员、锻炼全员、提高全员的过程,应当高度重视,认真遵守。

农信企业理念形成之后,还要充分阐释。通过对理念的透彻阐述和全面解释,促进全员都能掌握理念内涵,领会理念精华。从某种意义上说,理念从哪里提出来还要让它回到那里去!理念的形成,是以科学理论指导,通过哲学方法凸显价值观念的智慧结晶。那么,对这一智慧结晶所代表的理念,就要认真阐释。通过阐释,促进全员进一步学习科学理论,掌握哲学方法,确立价值观念。理念一经确立,具有相对的严肃性、稳定性,不宜随意更改。当然也要注意与时俱进,针对阶段性实际需要,对理念的内涵可以适当充实、演进,达到新的品位与境界。确立理念,一忌“轻率提出”,二忌“提了就了”。农信企业是特殊企业,确立自己的理念不容易,要把理念变为全员的信奉与追求更不容易。好在农信企业具有完整的组织结构、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素质不断提高的员工队伍,完全有条件、有能力确立时代要求的科学理念,或者是把自己已经确立的理念提升到新的理想境界。二、农信企业精神——农信文化的灵魂

确立农信企业理念,旨在农信企业全员都能忠诚信仰、信奉、信守共同的价值观念,并将共同的农信企业价值观念,转换为农信企业每位成员的个人价值观念。因此,培育与农信企业理念相匹配、相对应、相等称的农信企业精神,是必要的、重要的。健康向上、高昂持久的农信企业精神,是兑现农信企业理念的精神保证。

所谓农信企业精神,按照传统概念解释就是农信企业的“集体精神”,按照现代概念解释就是农信企业的“团队精神”。农信企业理念的确立,统一了农信企业和每位成员的价值取向、境界追求,明确了农信企业和每位成员的社会责任、时代使命,这样,培育生机无限、活力无穷的农信企业精神既有顺理成章的必要,也有水到渠成的基础。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要依靠群众的力量。一个群体是否有力量,要看这个群体中的人员结构、人才专长等情况。但是,真正有力量的群体,不在于目前人才数量的多少与人才技能的高低,而在于整体精神的高昂与发扬。有了激扬振奋的整体精神,能使一般人员成为某一岗位的合格人才,能使一般人才成为更高水平的复合人才,还能吸引社会有关人才增加新的人才。整体精神是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取得事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力量。农信企业是个特殊企业,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农信企业理念决定了农信企业的社会重大责任和时代崇高使命。因此,必须要有农信企业精神的强大力量,以农信企业精神的强大力量支撑农信企业承担社会重大责任、完成时代崇高使命。

人们常说,提高团队素质,培育团队精神。这就说明,大家已经认知团队精神的地位、作用。农信企业自有一支员工队伍,这支队伍经历多年的风雨磨炼,加之近几年经受深化改革的锻炼,总体结构不断优化、素质不断提高,但是,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团队精神,任务仍然很重,还要作出长期艰苦努力。

应当承认,农信队伍长期坚守农村金融工作第一线,已有艰苦奋斗的传统精神,这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在进入21世纪的历史新时期,深化改革已将农信企业的体制、机制推到新的阶段,农信企业确立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时代使命,强烈呼唤农信企业以及每位成员的时代精神,依靠强大的时代精神,迎接各种挑战,创造新的辉煌。

传统精神需要与时俱进,注入时代新兴元素。时代精神要以传统精神为功底,将传统精神赋予时代的境界,体现时代的追求。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有着内在的互换、演进关系。失去传统精神底蕴的所谓时代精神,不免浮躁,往往“空洞华丽、徒有其表”。缺乏时代精神灵气的所谓传统精神,不免枯燥,往往“古板生硬、徒劳无功”。其实,完全脱离传统精神的时代精神是没有的。一种崇高的精神,正是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和合、和谐,故而方显精神的无穷力量。农信企业一般都有艰苦奋斗的传统精神,这是培育时代精神的极为宝贵的资源和十分厚实的基础。

按照时代要求,农信企业精神的培育应当注重以下内容的和合、和谐,以求凝结成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农信企业精神:

第一,符合时代主旋律、最强音的需要。经济要发展,而且是科学发展;社会要进步,而且是和谐进步。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是时代的主旋律、最强音。农信企业承担服务县域(社区)经济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农村(社区)建设的时代使命,必须具备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有了这一精神状态,才能坚持自我科学发展,支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共同科学发展;才能构建和谐农信企业,促进和谐社区建设,达到农村社区、农信企业共同和谐进步。

第二,符合农信企业实施“三个体现”的需要。农信企业坚持“三个体现”,既是深化改革的方向,也是自求发展的目标;既是国家和人民的倾心重托,也是自求发展的必然规则。农信企业坚持发挥“三个体现”的作用,必须具备壮志满怀的精神状态。有了这一精神状态,才能立志图强、发奋努力,才能矢志不渝、锲而不舍,朝着共同的理想目标,迈开坚定的整齐步伐,创造辉煌的发展成就。

第三,符合优良传统的需要。艰苦奋斗,是一种骨气的象征。一个没有骨气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骨气作支撑的国家,难以发展进步;一个没有骨气作支撑的企业,难以生存成长。艰苦奋斗,既是我们的民族传统,也是我们的革命传统。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道路曲折而艰辛,每一前进的足迹都铭记着无数人的奋斗与奉献,每一成就的获得都是无数人艰苦奋斗的结晶。艰苦奋斗,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农信企业应该清醒地看到自己所要担当的重大责任、光荣使命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清醒地看到自己前进中的困难、矛盾、风险,永远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长骨气、长志气、长锐气,这样才能迎接新任务,应对新挑战,争创一流的发展业绩。

提高农信企业的地位,这是大家共同的热切心情和迫切愿望。那么,地位从何而来呢?常言道:有为才有位,有位靠有为。农信企业在“为”什么、怎么“为”的实践中,不可缺少“有为精神”。新时代的“有为精神”,不可缺少时代的锐气、传统的骨气,在这样的精神鼓舞下,才能永久保持与增进时代要求的员工士气、领导正气、企业名气。

长期以来,农信企业在实践中努力培育和发扬着诸如学习精神、钻研精神、实干精神、节俭精神、创优精神、友爱精神、协作精神等等,并且涌现了不少模范人物、先进代表,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继续大力弘扬。不过,我们需要注意到上述各种精神,基本属于某一方面的具体行为所表现的某一方面的“执行精神”。我们所说的农信企业精神,是指能够体现时代要求、形成整体、统领团队的“核心精神”。依靠“核心精神”的支撑,激励农信企业和全体成员高举科学发展大旗,聚精会神,齐心协力,朝着共同的理想目标迈进。

农信企业精神,是农信文化的灵魂,需要认真总结,科学提炼。提炼农信企业精神,一般应当掌握以下两点:

第一,把握农信企业理念与农信企业精神的关系。理念与精神,既有紧密联系的一面,又有相互区别的一面。以核心价值观念为特征的企业理念,需要企业的核心精神去贯彻、落实、实现,否则核心价值观念就会漂移,难以真正落到实处,难以长期成为自觉行为。企业的核心精神,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念的转换,是始终信守核心价值观念的团队整体行为状态。一般而言,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核心精神;有什么样的核心精神,就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念。有的企业,偏向于企业理念与企业精神的内在联系一面,将一种“语言”表述,既作为企业理念,又作为企业精神,虽不为错,但是容易带来思想认识上的模糊、行为状态上的含混。因此,准确界定两者关系,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必要。农信企业确立了以核心价值观念为特征的理念,就要提炼与其匹配的核心精神,以核心精神高度凝聚农信团队的志向、意志、精力、毅力、信心、决心,在实际行为中创造农信企业价值。农信企业精神的提炼,与农信企业理念的提炼,两者珠联璧合,相映生辉,释放着无穷的文化力量,散发着无限的文化魅力。

第二,把握品位、境界和精练、精当规格。农信企业精神的提炼与农信企业理念的提炼,具体方法基本一致,需要十分重视的是要注意核心精神的高品位、高境界规格,不宜将某一方面的行为执行精神放大到统领团队整体行为的核心精神高度。统领团队整体行为的核心精神,可以也应该衍化为许多方面具体行为的执行精神,形成配套的“精神系统”。所以,高品位、高境界的农信企业精神显得格外重要,它是企业的灵魂,是附着在团队肌体上主宰团队整体行为的决定性能量。农信企业精神的品位、境界,需要精练、精当的文字表述,不能含混,不能累赘。以精练、精当的文字表述农信企业精神的品位、境界,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应作必要的努力。农信企业精神,是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精神,一个农信企业的精神代表着这个农信企业的个性。农信企业精神选用的文字语言,是农信企业精神个性特征的表征。因此,对农信企业精神的“文字提炼”,既要讲究品位、境界、精练、精当,又要避免照搬照套,过分“公众化”、“社会化”的通用字句以及过分冷僻生涩的少见词汇。提炼比较成熟成功的农信企业精神,应当达到广泛的“好懂、好记、好干”的效果。生动形象、激昂嘹亮、掷地有声、深入人心的农信企业精神,在内部,便于全体成员好懂——深深理解不含糊,好记——牢牢记住不模糊,好干——孜孜而为不马虎;在外部,便于社会各界好懂——在全面理解中信服、佩服,好记——在区别于其他企业精神中协助宣传,好干——在有关工作中给予支持配合。农信企业精神,应当响彻社区,感动社区,激励自我,实现自我,铸就科学发展的坚强力量。

农信企业精神的提炼程序,应与提炼农信企业理念的循环程序一样,必须动员全体成员参与,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的循环程序(其间可以邀请有关专家、专业公司适当帮助),确立的农信企业精神才有牢固的群众基础,才能将共同的核心精神转换为全员具体行为的各种执行精神。农信企业精神,是农信企业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要由团队共同讨论、共同总结、共同提炼,这不仅是方法程序问题,而且是尊重人、相信人、依靠人的根本问题。组织全员参与农信企业精神的提炼,就是要让每位成员围绕农信企业精神展开热烈而深入地讨论,明确回答为何要有、什么才是、如何提炼、本人主张、主张内涵等问题,人人出主意、个个提建议,这样经过几下几上、几上几下的反复比较,共同优选,达成共识。因此,全员参与,实际就是农信企业精神的一次生动培育,就是农信企业全员的一次境界跨越,就是农信企业人气的一次集中凝聚,应当精心组织,力求取得最佳效果。

农信企业精神提炼之后,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算完成,需要全面深刻阐释。通过阐释,达到广泛宣传的目的。在宣传中贯彻,在贯彻中培育。农信企业精神的培育,是个长期艰苦的过程。要让全体成员真正“懂得”农信企业精神的内涵,在懂得的前提下“记住”,记住农信企业精神就像记住自己名字一样,时刻不会忘记,这样才能“干好”工作。农信企业精神应当成为每位成员执著专注的行为表现,任何时候任何方面都能抵制各种诱惑、克服各种困难,咬定科学发展不放松。农信企业精神,是农信企业实践价值观念的气魄,落实社会责任的气度,担当时代使命的气概。农信企业应当结合各项具体业务行为,利用各种适当方式,不断鼓舞激发旺盛的农信企业精神,防止任何“精神滑坡”、“精神疲软”、“精神损耗”等现象,为实现共同的理想目标,集中精力、全神贯注,释放农信企业精神的巨大力量。三、农信企业愿景——农信文化的使命

农信企业为什么要有自己的愿景、什么才是自己的愿景、怎样描绘自己的愿景,可以参照第二章第四节中的“企业愿景”的讨论,结合农信企业的个体特征,进行理解与把握。

农信企业愿景,是农信企业理念的真实写照,是农信企业精神的真实目标,是农信企业担负时代使命的真实成果。创造业绩、实现愿景,是对使命的真正证实,是对精神的真正证实,是对理念的真正证实。

农信企业愿景,是农信企业科学发展的战略性规划,在农信企业理念的引领下,在农信企业精神的鼓舞下,充分反映农信企业的视野、抱负、胸怀。农信企业愿景与农信企业理念、农信企业精神的和合、和谐,共同构成农信文化的纲领,以强大的精神力量统领农信企业全面、科学地持续发展。

农信企业愿景的绘制,重在反映通过三至五年、五至六年或六至十年的努力,需要而且能够实现的共同目标。这一目标,是战略性的、综合性的,构成农信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心愿,并为之作出不懈努力的美好前景。“目标管理”是现代管理的重要原则,农信企业应当高度重视。绘制农信企业愿景,本是坚持“目标管理”的题中之意,应当深刻理解,认真遵循。

农信企业愿景,应当包括两大方面:

第一,外部愿景——外争“两个首选”。农信企业经过一个阶段的艰苦奋斗,为县域(社区)经济科学发展、社区文明进步作了积极努力与应有贡献,那么,农信企业应当争取成为县域(社区)民众、企业心中“实现科学发展的首选银行”与“创建文明行业的首选单位”。农信企业争取得到社区的“两个首选”,是价值的体现、地位的体现、竞争力的体现;是民众、企业等客户在内的社区各界对农信企业的公认、美誉、赞扬。农信企业争取得到“两个首选”,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艰巨的。农信企业要想成为县域(社区)人们心中的农村现代银行,必须接受县域(社区)客户与各界的检测、评价,舍此没有其他更好的途径。农信企业外部愿景的科学设计、生动描绘、全力实现,则是一项极为重要、不可掩饰的任务。

第二,内部愿景——内创“两个优秀”。农信企业在新的起点上,经过新一轮阶段性的艰苦努力,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应当“创造更加优秀的经营业绩”与“创建更为优秀的农信队伍”。

创造更加优秀的经营业绩,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农信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经营的真实情况,经过一个阶段性的奋发努力,达到一个阶段性的档次等级。比如:按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农信企业“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的要求,经过阶段性刻苦努力达到阶段性优秀等级;巩固提高和扩大新增“三化四无”信贷管理先进基层机构;达到“三防一保”安全管理标准的先进基层机构;还可比对国际国内优质金融企业的优秀业绩,自定赶超的优秀档次;等等。科学发展是无止境的,优秀业绩也是相对的。瞄准新的优秀级次,作出新的艰苦努力,才能不断创造更加优秀的经营业绩。

创建更为优秀的员工队伍,是企业成功、兴盛的前提。人创造一切,一切由人创造。在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人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农信企业要想科学发展,必须依靠优秀的农信队伍。优秀的农信队伍,既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力量,又是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发展既要满足人的需求,又要提高人的素质。农信企业是特殊企业,应将创建优秀的农信队伍,作为科学发展的第一目标,以第一目标实现其他各项目标。农信企业理念、农信企业精神、农信企业愿景,为创建优秀的农信队伍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营造浓烈的团体氛围。优秀的农信队伍,为信守农信企业理念、发扬农信企业精神、实现农信企业愿景,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准备充足的人力资源。创建优秀的农信队伍,应当成为农信企业每位成员的自觉要求,在优胜劣汰的新时期,优秀的农信成员融合成为优秀的农信队伍,既是实现农信企业整体价值的需要,又是实现农信成员人生价值的需要,也是保护共同利益的共同需要。农信企业根据现代发展的实际需要,应当制定总体练兵规划,并将总体规划落实到每位成员,每位成员制定个人进取规划,通过各种有效方式,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使每位成员都能成为某一岗位上的优秀人才。执行练兵规划,是硬任务不是软任务,是硬指标不是软指标,做到人人有动力、有方向,个个有目标、有档级。农信企业加快创建更为优秀的农信队伍,才能加快建设现代农村的现代银行。

农信企业外争“两个首选”、内创“两个优秀”,是辩证统一的。以“内创”求“外争”,以“外争”促“内创”,“内创”、“外争”和合、和谐,形成整体。外争“两个首选”、内创“两个优秀”,既是创优争先活动的核心内容,又是创优争先活动的主体目标;既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具体表现,也是落实科学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每个农信企业情况不同,愿景设计也就不同。只要本着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按照和谐发展的现代要求,把握锐意进取的战略全局,瞄准时代使命的阶段目标,就能绘制一幅反映全体成员共同心愿的光鲜亮丽、催人奋进的美好图景。

农信企业愿景的绘制,应同农信企业理念、农信企业精神的提炼程序一样,经过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的循环程序,集中全员才智,激发全员热情,表达全员心愿。全员参与,能够提高全员绘制愿景的责任感、光荣感,能够增强全员实现愿景的使命感、自豪感。农信企业愿景,应当成为全体成员蓄精养志、至诚奉献、争先立功的时代力量。第二节 主体部分——行为文化

农信企业应当注意做到:于形势中谋全局——这是强调全局性战略思想的重要,坚持以战略获胜;于全局中谋一役——这是强调战略中各个战役的重要,坚持以战役获胜;于一役中谋细节——这是强调战役中每一战斗细节的重要,坚持以细节获胜;于细节中谋应对——这是强调细节中一旦发生重大情况变化需要按照预案应对的重要,坚持以应对获胜。按照“于形势中谋全局”的精神,前文中已大体提了一些建议。那么,按照“于全局中谋一役、于一役中谋细节、于细节中谋应对”的精神,结合农信企业的实际情况,要在本节进行讨论,力求形成和谐体系,这是“行为文化”应该承担的任务。

任何工作,都要防止两种偏向:一种是只着眼于现实的具体操作,用眼前暂时的具体目标替代战略性思考与战略性目标,这样不免视野狭窄,甚至可能陷入盲目蛮干的境地;另一种是只着眼于伦理方面的道义阐述,用单纯的良好愿望替代现实具体目标的思考与实现,这样不免空虚飘浮,甚至可能落得夸夸其谈、一事无成的后果。上述两种偏向,就是工作的不和谐。工作的不和谐,源于文化的不和谐。文化,既是追求总体和谐的思想境界表现,又是实现具体和谐的行为真实表现。实现文化和谐,才能实现工作和谐。

实现社会和谐,涉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这就是说,社会和谐要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总体和谐的基础上实现,同时又覆盖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各自和谐的各个领域,这才是全面的、持久的社会和谐。全面的、持久的社会和谐,总体上离不开文化和谐。只有建设深厚的、广阔的和谐文化,才能实现充满活力、繁荣昌盛、安定团结、人民幸福、全面持久的社会和谐。

对于每个企业来说,要想达到全面的、持续的健康发展,应当注重和谐企业建设。建设和谐企业,需要企业和谐文化。企业文化是否先进,在于是否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深刻的和谐准则。农信企业是特殊企业,建设和谐的农信企业,要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引领下建设和谐的农信文化。

和谐的农信文化,就其层面来说,存在两大主要方面的内容:

第一,精神文化系统的和谐。这在前文已有讨论,核心内容是在集中体现科学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下,形成农信企业理念——农信文化的精髓、农信企业精神——农信文化的灵魂、农信企业愿景——农信文化的使命,并且实现理念、精神、愿景三者的和合、和谐,融为整体。这里,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在认识“我是谁”的基础上,回答“做什么”的重要问题,保证“做什么”的正确性、科学性、先进性,从而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引领农信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行为文化系统的和谐。我们在回答了“我是谁”、“做什么”的主要问题之后,必须紧紧跟着回答“怎么做”的主要问题,保证“怎么做”的正确性、科学性、先进性,这样才能踏踏实实地建设和谐的农信企业,才能实实在在地推进农信企业的和谐发展。没有和谐的行为文化系统,精神文化系统将有“文化空洞”之虞。我们不管开展哪项工作,不仅需要保证方向、目标的正确性、先进性,而且需要保证“做法”、“工艺”的正确性、先进性。这就意味着我们努力开展一切工作时,在正确的方向、先进的目标确定之后,都要自觉地在“做法”上下工夫,在“工艺”上做文章,提升和谐程度,充分体现“做法”、“工艺”中的先进文化。“做法”、“工艺”都是具体行为,要在各种具体行为中体现先进文化,而且要使每种具体行为中的先进文化和谐组合、会通联动,这是建设先进的行为文化系统的任务。

和谐的精神文化系统,影响、指导、统领和谐的行为文化系统;和谐的行为文化系统,落实、执行、体现和谐的精神文化系统。农信企业建设先进的和谐文化,实现精神文化系统与行为文化系统的和谐统一,就能建设和谐的农信企业,就能实现农信企业的和谐发展。这是科学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企业不同,企业行为也就不同。农信企业是独具个性的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应当针对各种具体经营行为和相关经营的各种具体行为,建设必要的各种行为文化,保证各种行为体现先进文化的档次与品位,展现各种行为令人钦佩的刚健力与亲和美。

根据农信企业的个性特征,建设各种具体的行为文化,应当注意三个主要方面的要求:

第一方面,注意突出重点、构筑体系,形成竞争力。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生命力在于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不是靠别人的美好设计安排出来的,而是靠自己的实际行为创造出来的。企业的每一行为,都要形成竞争力,这是市场的客观要求,企业应当自觉努力。所谓行为竞争力,就是要使每一具体行为展现特色、显示优势、发挥专长、养成风格,做事先人一步、胜人一筹,能够博得客户的由衷信服,获得同行的真心佩服。一个企业要这样,一个人也要这样,否则他的各种具体行为就没有市场竞争力。建设各种具体的行为文化,就是要使各种具体行为成为竞争力,否则行为文化就会失去意义。针对企业的各种具体行为,应当按照竞争力的标准建设各种具体的行为文化,这样才能保证各种具体行为真正形成各种具体的竞争力。建设各种具体的行为文化,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的各种行为中,需要突出重点行为,建设重点行为文化,以重点行为文化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样,以重点行为文化培育核心竞争力,以相关行为文化培育相关竞争力,以行为文化体系培育综合竞争力。农信企业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各种服务、经营的具体行为,不是“封闭”在车间里的“隐蔽行为”,而是“裸露”在社会上的“透明行为”,各种服务与经营行为都是敞开大门、直面客户的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的具体行为。因此,农信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要靠各种行为的表现与发挥,各种具体行为的表现与发挥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要靠各种具体行为文化的培育与提升。农信企业建设各种具体行为文化,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注意把握重点、带动其他、构筑体系、覆盖全局,力求以完整的具体行为文化体系,培育、提高、增强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第二方面,注意抵制消极、摒弃落后,坚持先进性。一种“显性”的先进文化,往往存在一种与其相对的“隐性”的落后文化。这里说的所谓“隐性落后文化”,是指“不光彩、不能够、不愿意”公开、敞亮、透明地充分阐述的某些思想、观念等(法律保护的个人合理隐私部分除外,下同)。显性的先进文化,培育高洁的显性意识规则,从而形成高尚的显性行为规则。隐性的落后文化,容易带来掺杂的潜性意识规则,从而引发低级的潜性行为规则。比如,亲情、友情、乡情等多种“情”是客观存在的,中国人一向很重感情,办事讲究“合情、合理、合法”,这是显性文化。但是,如果存在被情所困、因情为私、由私谋利的“重人情”、“要面子”的隐性文化,由此形成的潜性意识规则与潜性行为规则就会产生各种不良效应。再如,一件好事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去办,这是显性意识规则与显性行为规则。如果这件好事可能对个别人产生一定影响或带来一定损失,那么个别人可能存在的“唯我”潜性意识就会反映出“维利”潜性行为,在办好事的过程中发生碰撞、摩擦、阻力。“对己有利的事找理由争着办、对己无利的事找借口拒绝办”就是一种隐性文化。所谓“好事难办”、“好事多磨”,尽管原因很多,但在其中可能就有隐性落后文化形成的潜性意识规则与潜性行为规则的成分。又如,过去常听常见的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等现象,究其原因,可以摆上台面的显性理由肯定很多,但在台下的潜性原因不会一点没有。“无商不活”、“无商不奸”,是在市场活动中的两种说法,实质是对两种文化、两种意识、两种行为表现的两种描写。一种隐性文化如被很多人接受,就有可能形成社会上的一种落后势力。我们处在深化改革时期,显性的先进文化与隐性的落后文化、显性的高洁意识规则与潜性的掺杂意识规则、显性的高尚行为规则与潜性的低级行为规则,可能同时存在,相互碰撞,甚至有时相互较量,使本来就很复杂的改革任务又增加了复杂因素。深化改革,因何艰难曲折,其中可能与存在的相关隐性文化、潜性意识、潜性行为不无关系。因此,建设先进的各种具体行为文化,应当充分考量隐性文化的存在与其消极影响,深入分析有关“潜台词”、“潜规则”的落后性、有害性,坚持以显性的先进文化规范各种具体行为,使得各种具体行为能够自觉地、主动地抵制消极、落后的隐性文化、潜性意识、潜性行为,确保各种具体行为始终保持先进性。这是建设各种具体先进行为文化的责任,也是衡量各种具体行为文化是否先进的标准。胸怀公正坦荡心,事无不可对人言。农信企业是特殊企业,建设有关具体行为文化,更要注意有关隐性文化的消极影响,抑制落后潜性意识的反应,防止不良潜性行为的表现,力争深化改革少遇尴尬,科学发展少受挫折,保持各种业务经营行为以及与其相关行为的先进性。先进的具体行为文化,是“透视镜”、“过滤器”。农信企业要用各种先进的行为文化“透视”自己、“透视周围”,看透各种具体行为的背面有无隐性文化的影响、有无潜性意识的活动、有无潜性行为的表现。同时,要用各种先进的行为文化“过滤”各种具体行为,滤掉有害杂质,利用有益元素,保持各种具体行为的纯真、纯洁、有力、有效。先进文化,总是在战胜落后文化的过程中发展、提升的。农信企业建设先进的各种行为文化,应当清醒地看到隐性落后文化的存在,这样,才能建设真正的各种具体的先进行为文化,才能保证各种具体行为充分展示先进文化的光彩。

第三方面,注意转换方式、克服陋习,提高科学性。俗话说得好:“好话要说好,好事要办好。”好话说不好,适得其反;好事办不好,事与愿违。这是强调方式、方法的重要性。方式、方法是实现理想目标的过程载体。目标能否实现,往往取决于方式、方法是否正确。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基于经验积累或有关原因,形成某一习惯方式、方法,并对这一习惯方式、方法深度依赖,这就容易出现思维单一、行为简单的惰性状态。情况不断变化,方式、方法必须随之转变,否则,原本可能有效的方式、方法,在新的情况下就会成为陈规陋习、不合时宜,造成踟蹰不前、事倍功半的结果。农信企业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难免留下老的惯性思维方式与行为方法的痕迹,显然这与深刻变化了的新情况是不相称的。过去很长时间,农村信用社的各项工作,一定程度上是在行政性、权力性的“上级推动”下进行的,业务经营要等“上级下达计划”,工作安排要等“上级召开会议”。现在则不行了,要靠各个农信企业具备市场变化的判断能力、科学发展的决策水平,自主规划、自觉安排、超前行动。这就需要高度重视决策行为、执行行为、操作行为的方式、方法问题,努力提高决策行为的科学性、执行行为的规范性、操作行为的精密性。农信企业的决策行为、执行行为、操作行为,能够形成竞争力,显示先进性,那么,各种具体行为的方式、方法,就是竞争力、先进性的过程载体。创新,是时代的号角。农信企业当然也要创新,问题在于哪些方面需要创新、要创什么新。就农信企业的实际情况看,各种具体行为方式、方法的更新、创新,应当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农信企业应当按照时代要求,努力完善、开发自己的“行为方式技术”、“行为方法技巧”,用以提高各种行为的竞争力、先进性。所谓“行为方式技术”、“行为方法技巧”,就是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联系自身实际情况,对接客户不同层次,提炼一套针对性强、成功率高、发挥竞争力、体现先进性的具体规范“做法”。人们天天“做事”,能否成功,不仅要求“事”要对,而且要求“做”要好。做得不好,好事难成。好的行为方式、方法,不仅保证事情顺利成功,而且还会产生良好持久的文化效应。比如,一个企业的领导如果自量经验能力过人、自恃各种关系通天,有时还要云里雾里地蹦出几个新鲜名词而自诩高明,他的领导行为方式、方法可能就是弄权摆威,习惯于大会教育人、小会训示人。在这样的领导行为方式、方法之下,员工的操作行为方式、方法就是“领导怎么讲、师傅怎么传、我就怎么做”,只要能够对付不被训斥、不被扣薪就行。试想,这种企业能有多大活力,它所产生的文化效应恐怕就是落后的、不和谐的企业文化。再如,一个人与他人、与外界打交道的方式、方法可能很多,其中最直接、最普通的方式、方法,就是“说话”的方式、方法。常言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声六月寒。”任何人要想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主张,都要思量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方法,运用和谐语言,创造和谐气氛,达到和谐沟通,实现和谐目的。有的人尤其是个别领导人讲话为何效果不好,往往不是内容不好,而是简单生硬甚至霸气十足的讲话方式、方法不好。一个正确的主张,应当力求通过恰如其分、准确得体的语言方式、方法,从而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言简意赅、富有哲理地说出来,才能达到说服人、启发人、引导人的目的。如何运用语言,现象上似乎仅仅是个说话方式、方法问题,实质上却是反映人的思想、道德、作风问题,是反映是否尊重人、理解人、依靠人的问题,所表达的是一个人的文化底蕴、文化修养、文化境界。说话是如此,做事亦如此。农信企业是个特殊企业,经营、服务行为联结社会四面八方、千家万户,一言一行都要接受社会的检测、民众的评价。因此,农信企业的各种具体业务经营行为以及与其相关的各种具体行为的方式、方法,显得十分重要,应当进行各种具体行为方式、方法的“文化盘究”。所谓“文化盘究”,就是运用先进文化的尺度,自我盘问查究各种具体行为方式、方法的先进性与竞争力,不断改善、更新服务方式,不断改进、创新经营方法,促使每项服务做得精彩,每笔业务做得精致,力争农信企业成为社区民众可亲、可信、可靠的现代精品银行。

农信企业的各种具体行为文化,各自相对独立,但又相互会通,融为整体,形成体系。一个有机的各种具体行为文化和合、和谐的完整体系,是保证建设和谐的农信企业、实现农信企业与社会经济共同和谐发展进步的必要基础。

针对农信企业的具体情况,应当考虑建设以下几种具体的行为文化:机制文化、人本文化、服务文化、信贷文化、会计文化、安全文化、制度文化。一、机制文化

深化改革,继续推进,正在瞄准“瓶颈”问题组织突破。所谓“瓶颈”问题,就是科学发展过程中容易发生阻碍的关键环节。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实际情况看,“瓶颈”问题多属“体制性”、“机制性”问题,这已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列为深化改革的攻坚部位。那么,农信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进程中有无体制性、机制性“瓶颈”问题?如果有的话,突出表现在哪里?关键部位在哪里?这是每个农信企业应当认识清楚的重大问题。

农信企业的体制,就是农信企业的产权组织制度。按照国务院的决定,在深化改革中县(市、区)级农信企业产权关系总体明晰,已经成为实质性的坚持“三农”(农民、农业、农村)服务方向、实施“四自”(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经营原则的社区性地方金融企业。这一体制,符合中国国情,体现农民愿望,具有优越性、先进性。合适的,就是最好的。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下,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农信企业股本金得到充实,支农力度增强,发展速度加快,经营效益改善,各方面的满意程度提高。一种显露优越性、先进性的体制,当然需要一个巩固、完善、提高、发展的过程。任何新生事物,都有自身的发育、成长、成熟过程,这是客观规律。当前,农信企业正是处在这一良好的、正常的发育、成长阶段。改革成果,应当属于社会共有,不宜看作部门独有。作为农信企业务必十分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顺势而上,扩大成果,加速成长,尽快成熟,务必强化自立、自主、自律、自强的责任意识,务必强化争气、争光、争优、争先的使命意识,以实际行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主力军的应有贡献。作为国家、地方有关部门还会继续给予配套性政策支持,还会继续改善依法管理的方式、方法,还会继续共同维护农信企业依法经营的地位与权利。当前的改革成果是靠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今后的发展前景也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共谋和谐发展的和谐局面将会越来越好。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仍在继续推进,农信企业体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当按照实际需要,符合条件的应当适时分类整合或重组。不过,应当看到这种新的整合或重组,无论是外向的还是内向的,无论是横向的还是纵向的,应当都是对县(市、区)级农信企业这一市场主体地位的巩固、经营实体功能的强化,将会促进行业资源向城乡区域系统整合,彰显更大优势,增加新的亮点。不同形式的体制创新,都要促进农信企业现有“优势更优”、“长项更长”、“劣势变优”、“短项变长”,形成新的活力,促成新的合力。这是深化改革的规则,不能违反。农信企业不会总体脱离“民情”、“地情”单体“求大”、“求洋”,不会大批步入与他行“同质化”的路子。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最大的国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中国国情决定的重大任务。农信企业应当适应国情、发挥现有体制优势,坚定信心、站稳脚跟、不断完善、夯实基础、健体强身,在为现代“三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杰出贡献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综合实力,充分体现农信企业的存在意义、社会价值,通过科学发展、和谐进步的实际业绩,告知人们:农信企业确实是得力的、坚强的农村金融主力军。

农信企业的机制,是个十分重要、十分突出、十分复杂的命题,它是深化改革中的重点任务之一,仍有必要深入讨论、深刻认识,实现科学转换,新增生机活力。

我们这里所说的机制,是指农信企业机体的构造原理、构件功能、结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式。由此看来,机制明显属于文化范畴,应当运用文化力量,推进机制科学转换。

体制决定机制。优越的、先进的体制可以形成优越的、先进的机制。但是,“可以形成”只是表示具有可能性条件,并不代表就能自然地形成,还需运用文化力量,自觉努力,主动转换,才能形成与优越的、先进的体制相匹配的优越的、先进的机制。这是机制转换的关键所在。

一种优越的、先进的体制,应该建立与之相应的优越的、先进的机制。优越的、先进的体制,决定机制优越的范围、先进的内容。转换或建立新的机制,应当根据体制的要求,准确把握机制的总体范围与本质内容,不能违背、不能缺位、不能越位。否则,所谓转换或建立的机制,就会失去体制依据,不仅可能会有不合规、不得力、行不通等问题,而且还会严重伤害体制的优越性与先进性。按照体制的内在要求,转换或建立科学的新机制,不仅能够创造机制的优越性与先进性,而且能够巩固体制的优越性与先进性。体制优越性、先进性与机制优越性、先进性的和合、和谐,形成整体,内生活力,既是深化改革的核心任务,又是检测改革是否成功的核心标准。

县(市、区)级农信企业,通过产权关系明晰,统一法人单位,形成新的体制。这一体制,符合农信企业的实际情况,符合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符合国情、地情、民情、社情,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先进性。那么,按照这一体制内在的客观要求,需要转换或建立什么样的机制体系,反映体制的生命力、竞争力,证实体制的优越性、先进性,这是农信企业正在积极实践的重大课题。

从总体情况看,农信企业已经普遍建立以劳动合同制为标志的劳动用工机制、以公开竞聘方式为标志的干部聘用机制、以绩效挂钩办法为标志的收入分配机制等等。这些机制尽管还需不断完善,但已产生良好效应。不过,我们应当看到这些机制都是属于农信企业如何治理中的一些具体内容,尽管都很重要,但还不是全部,尚未形成体系。因此,我们应当扣紧农信企业如何规范治理的体制要求,全面、准确地建立优越的、先进的机制体系。

农信企业通过产权关系明晰,内部构成新型生产关系。这一新型生产关系是由农信企业当前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它能促进农信企业这一特殊生产力的发展。农信企业这一生产力不断发展,达到新的先进水平,又对内部生产关系提出新的要求,实现新的整合,达到更高层次。这是一条农信企业在改革发展中应当遵循的经济规律。这一规律应在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得到深刻理解。

所谓农信企业内部生产关系,按照生产关系三大内容看,一是所有制形式,股本属全体社员、股东所有,分类实行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二是员工在经营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全体员工政治上一律平等;三是经营成果分配形式,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资本要素分配相结合,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把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结合起来。所谓农信企业是特殊生产力,按照生产力三大要素看,一是劳动者,即全体员工,农信企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员工基本属于“知识劳动者”,这一特征越来越明显;二是劳动资料(或叫劳动手段),即所有营业办公场所、用房、设备、器具等;三是劳动对象,即组织、运作货币,按照客户需要,提供金融产品,特殊性就在这里。那么,农信企业就要认真学习真正懂得什么是生产力、什么是生产关系、什么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关系的基本原理,对照自身实际,分析各种要素的现实表现状态,把握需要加快理顺的重要环节,尽快实现和谐的生产关系,促进特殊生产力的和谐发展,并要力争同步提高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先进水平。所有这些,都是机制承担的重任。所以,转换机制也就必然成为深化改革的一项十分突出的任务。

机制的内涵具有丰富性、多层性特征,每一个企业都应有一个宽广、深厚的机制体系。所谓机制体系,实质就是具体治理行为体系。长期以来,对于“治理”、“管理”,总是以为那是领导的事情,是权力的使用,是地位的显示,所以总是强调“加强领导管理”。对于企业来说,过分单一依赖“领导管理”,是一种落后文化支撑的落后管理行为方式、方法。先进的企业文化,要求将行政性、权力性的“领导管理”行为,转换为“机制治理”行为,由此产生机制内在活力,催生机制联动效应,牵引机制体系建设,增长机制新生活力。这对深化改革进程来说,就是从分项实施、单兵推进转向机制体系建设、综合配套推进。农信企业已经步入这一进程。

企业机制体系建设,需要一个过程。如何加快进程、缩短过程,要靠企业文化力量。农信企业在深化改革中,已经转换或建立了一些有效机制,活力明显增强。当前的任务,应当思考完善现有机制、配套相关机制、构建机制体系,并要找准机制体系中的中心部位、核心环节,重点转换、深层突破,切实达到转换机制的实质要求。(一)结构治理机制

针对农信企业的实际情况,转换和完善结构治理机制,应当作为机制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这是农信企业体制的要求、有关法规的要求、现实状态的要求。

所谓结构治理机制,就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推行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各种具体治理行为。农信企业在产权关系总体明晰之后,如何治理农信企业,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切实达到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目标。从国际上看,围绕银行业的治理有两种主流模式:一是美、英模式,即董事会具有监督职能,通过独立董事、审计等委员会、外部审计师对高管人员的经营管理行为及真实经营业绩进行监督;二是德、日模式,主要通过设立监事会行使各项监督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基本规定,国家决定对金融企业实行“双重”监督模式,即除董事会通过独立董事、若干专业委员会对高管人员的经营行为与经营实绩执行直接监督外,还要设立监事会,对董事会的决策行为过程与高管人员的经营行为过程承担监督职责。这是结合中国国情作出的选择。“双重”监督模式的选用,意在充分强化金融企业自我约束机制,通过对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职责界面的明确规范、各自报告路线的科学厘定,规范董事会的决策行为及对高管层规范经营行为的监督行为,规范监事会对董事会的决策行为与对高管层规范经营行为的监督行为,这样从不同角度共同对股东大会负责。

针对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深化改革已将农信企业推到以县(市、区)级法人为主流的经营体制。合适的就是最好的。农信企业体制既适合“三农”需要,又适合自身实际,所以农信企业体制具有优越性、先进性。那么,对这种体制的农信企业如何治理,执行的是“双重”监督模式的结构治理,即:社员代表(股东)大会下的理(董)事会,在规范决策行为的同时,还要通过独立理(董)事、审计等委员会对主任(行长)室高管层的经营管理行为与经营实绩执行监督;社员代表(股东)大会下的监事会,对理(董)事会的规范决策行为与对主任(行长)室高管层的规范经营行为和经营实绩,承担监督职责。这样几方共同努力对社员代表(股东)大会负责。上述结构治理,是农信企业执行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农信企业保持科学发展的基石。通过努力,农信企业按照章程、有关规定的要求,取得了阶段性进步。不少农信企业的结构治理产生良好的机制效应,基本达到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要求。不过,也有一些农信企业虽然形式上搭起结构框架,但是本质上没有实现有效运转,甚至存在认识上的模糊、犹豫,行为上的摩擦、碰撞。这些问题,应当严肃对待,不能使其成为科学治理、科学发展进程中的“瓶颈”。

农信企业在加快完善结构治理、充分发挥机制治理效应的过程中,应当面对现实、实事求是,要在澄清认识、纯洁意识、约束行为、规范运行方面多下工夫。

1.注意“目前产权结构”与“市场主体地位”的关系

农信企业是由辖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中小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入股组成的地方性金融企业,这样就把农信企业推到市场主体地位,激发了活力,极大地促进了农信企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事实已被实践充分证明。那么,对于这样的农信企业的治理,就要执行国家规定的金融现代企业制度,推进结构治理模式,规范各种具体治理行为,巩固市场主体地位,确保农信企业和谐、健康、持续发展。这不仅是国家制度规定的外部要求,而且是农信企业营运的内在要求,非此不可。实践中,不少农信企业已达或已接近先进水平。在这样良好的发展形势下,有人认为农信企业存在“产权关系模糊性”、“所有者缺位”现象,所以结构治理不会正常、不能到位。对于这种认识,应当澄清。农信企业的股权结构客观上“额小”、“分散”,社员(股东)人数很多、层次不高,且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瞬间发生大面积的整体性、根本性改变。否则,那就不是农信企业了。这种状态,就是中国国情决定的农信企业在发展、发育、成长、成熟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这一特征客观上形成目前社员(股东)风险意识不强、金融知识不多、参与能力不高的状态。但是应当看到这种状态正在改善之中,提高进步的速度很快,这是符合事物成长规律的。在这种状态下,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农信企业通过规范治理行为,巩固提高市场主体地位,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提高自身生产力先进程度。作为理(董)事会、监事会、主任(行长)室高管层,都要从不同角度共同对社员代表(股东)大会高度负责,按照结构设计、制度约束,规范运行、和谐互动,实现改革发展的理想目标。作为担任理(董)事长、监事长、主任(行长)、副主任(行长)职务的高管人员,都是从不同角度表现的“受托者”,接受社员代表(股东)大会“委托方”的委托,理应站好岗位、把握角度、忠于职守、和谐共事,齐心努力治理农信企业。针对目前实际情况,治理农信企业应当明确两大任务:一是努力规范经营行为,在巩固市场主体地位中提高生产力先进水平;二是在提高生产力先进水平的过程中,不断努力创造条件,争取有关方面的支持帮助,逐步调整、加快优化股权结构,由此增强、提高社员(股东)的金融风险意识,参与管理能力,实现农信企业内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在更高层次上的和谐,加快步入现代银行的行列。实现这种高层次的和谐,建设现代农村的现代银行,即是农信企业现任高管人员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与时代使命。试想,如果农信企业各方面都已达到现代先进水平,那么还要现任高管人员承担当前深化改革的繁重任务吗?现任高管人员的人生价值,就在于能够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全身心地投入到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去,不计得失、不遗余力地将农信企业快速推向现代先进水平,建设符合现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农村现代银行。因此,那种认为农信企业目前股权结构“额小”、“分散”,社员(股东)对农信企业关心度、参与度不高,就是“产权关系模糊”、“所有者缺位”,并且推定结构治理不会正常、不能到位,这种认识有失偏颇,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应当予以澄清。不过,这里倒有一种有益的提示,即是农信企业现任“一套班子”的高管人员,要有什么样的动力、压力才能主动执行科学的结构治理,才能自觉规范各种具体治理行为。动力、压力无非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部,有国家设定制度的要求,有主管、监管部门的推动等,这些尽管比较得力,但是毕竟属于外因;二是内部,主要是看现任“一套班子”的高管人员的文化素养,有文化素养才有基本素质,才能承担历史责任,才能履行时代使命,这是内因,这是真正的动力、压力。由此看来,农信企业能否顺利实施科学的结构治理,目前重在选择优秀人才,并将其通过法定规范程序选到、聘到相关岗位。这一关键部位解决不好,即会成为农信企业当前改革发展中的所谓“瓶颈”问题。通过上述分析,农信企业能否完善结构治理,获得理想的治理效果,目前的突出问题在于现任“一套班子”的高管人员的机制文化素养,应当进一步理解什么是机制、什么是机制治理、什么是机制良性效应,进一步理解结构治理的重要性、必要性、责任感、使命感,为实现农信企业价值与个人人生价值作出历史阶段的历史性贡献。

2.注意“习惯治理行为方式”向“现代治理行为方式”的转换

长期以来,习惯于“领导治理”,这里的“领导”是人,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所谓“人治”,即“能人治理”。能人治理,有其积极的一面,在一定的条件下能把事情管好做好。所以一概否定能人治理也是不公平的。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能人治理”与“民主治理”、“阳光治理”的区别,还要深层地看到“能人治理”与“官本治理”、“权力治理”的暗合,往往形成“比官大”、“比权大”,谁的“官”大、“权”大谁就可以说了算的现象。在“官治”、“权治”的方式下,往往失去有效约束,容易发生重大失误,甚至严重腐败。这是由许多血的案例换来的深刻教训。农信企业虽小,但是自主经营“权”大,对这个“权”如何治理,必须执行结构治理制度。从理论到实例都在反复提醒人们,失去约束的权力在行使过程中,会有一种时有扩张、时有滥用的倾向,这是它的“天然禀性”,由此往往发生乱用权、乱作为现象,甚至发生权力寻租、以权谋私案件。结构治理,就是规范行使权力的方式,搭建结构模式,用以界定各自权力范围,规范权力行使程序,权责明确,防止缺位、越位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改革,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方式的变革。农信企业实施结构治理,就是要把“能人权力治理”的长处纳入结构治理的框架,充分发挥有关能人在结构框架中有关岗位上的能量,有激励、有约束,有动力、有压力,形成坚强有力、和谐向上的治理机制。治理方式,关乎长治久安。农信企业要想长治久安、持续稳健地和谐发展,不能维系在个别能人的所谓“习惯治理行为方式”上,必须建筑在结构性的“现代治理行为方式”上。事物的结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内部合力。科学的结构,就有坚强的力量。农信企业的结构治理,就是充分利用结构力量激发有关能人在结构中的相关岗位上发挥能量,各自规范治理行为,达到机制治理、和谐治理、持续稳定、长治久安、科学发展的目标。农信企业应当坚定不移地执行结构治理制度,养成新的现代治理行为方式的习惯,任何能人都会在结构治理的舞台上各自进入角色,共同演好精彩动人的治理剧本。养成新的治理方式习惯,就会抑制个别人逃避结构力量的约束,也就不会有人偷梁换柱、暗改结构,发生不良的混乱治理行为。从旧的治理行为习惯转为新的治理行为习惯,并不容易,但是只要具有以先进的行为方式替换落后的行为方式的强烈改革意识,也非难事。农信企业现任的高管人员,应当注重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做表率、当模范,为后任铺好路子、做出样子,保证从根本意义上实现治理行为方式的一次时代性转换,并且能够“届届坚持、任任传承”,养成习惯。若此,立德立功,善莫大焉。

3.注意“先进企业文化”与“落后企业文化”的区别

现代企业制度的先进性,在理论上早有专家学者阐述清楚,在实践上早有中外优秀企业充分证明,在法规上早有相关具体内容明确要求。农信企业应当坚持执行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抓住结构治理这一核心,转换治理机制,推进和谐治理,这是保障农信企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持续发展的中心环节。按照过程来说,农信企业推行结构治理很早以前就有要求,不断实践不断进步,尤其是在近几年的深化改革中,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水平提高、档次提升的速度加快,不少农信企业已经走上机制治理、和谐运转、得力有效的轨道,这被列为深化改革取得的一大成果。但是,在大好局面下,也要看到有些农信企业的结构治理有其“形”、无其“神”,个别地方还有“变形”、“扭曲”现象。存在这些不理想、不健康现象,固然原因很多,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落后文化对先进文化的牵制。有关结构治理的理论阐述、经验示范、文件指引、规章决定等等,属于显性的先进文化,这是正面推动前进的主流力量。正是这种主流力量,农信企业的结构治理状态得以不断演进、日臻完善。那么,在这显性先进文化带来大好局面的背后,有无隐性落后文化的牵制,应当引起足够关注,特别是结构治理明显不健康、不和谐的农信企业,应当自我剖析,寻找深层原因,努力运用显性先进文化的力量抑制隐性落后文化的影响。农信企业现任“一套班子”的高管人员,作为“主事人”应当自觉盘点自身先进文化的程度,检点背后有无落后文化的踪影,加强文化修炼,提升文化品位,追求文化境界,各自认准角色,站好各自岗位,共同努力实现和谐健康的结构治理目标。落后文化处于隐性状态,所以每个人有无落后文化、是何落后文化、是何程度、是何性质等等只有自己清楚。因此,人们不要、不宜、不能将某种落后文化的“帽子”随便强行扣到别人头上。但是,人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具体言行规则,发现他的潜性意识规则,进而觉察他的隐性落后文化的影子。人眼是秤,能够称出一个人的文化成色与分量。农信企业在推进结构治理的进程中,曾有种种个别反映:有的认为农信企业多年来一直就是这么管理的,照样发展,为什么现在非要搞结构治理呢;有的认为结构治理关系难处理,容易有矛盾;有的认为结构治理程序多、麻烦多,影响工作效率;有的认为只要“一把手”精明精干、无私无畏、敢抓敢管就行,搞不搞结构治理并不重要;等等。这些说法似乎有些道理,但是,揭开表层,就能发现这些具体言谈行为都是有意识无意识地表现了各个侧面的落后文化。落后文化的行为表现,如果属于学习不够、理解不深,那么可以通过强化学习、加强理解,先进文化就会很快得到补充、提升,相关落后行为就会很快得到转变、纠正;如果不属一般学习问题,很有可能就是接受落后文化较多,隐藏较深,对先进文化的进入产生抵制情绪,对先进行为产生牵制作用,其所表现的落后行为则会延续,这就需要自我进行一次触及灵魂的“文化革命”了,否则,后果是严重的,甚至是危险的。这个道理,对于任何人做任何事,可能都是适用的。人,是要讲究成熟的。什么叫成熟?赚了“钱”不等于成熟,当了“官”不等于成熟。成熟,根本意义上是指一个人与其所处位置相对应的先进文化含量。文化的成熟,才是人的真正成熟。农信企业现任高管人员责任重大,应当迅速成熟起来,诚心诚意、全心全意地把农信企业治理好,真正确立“农信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价值观念,深刻理解只有实现农信企业价值最大化,才有社员(股东)价值最大化、全体员工价值最大化、高管人员价值最大化的真正内涵。因此,农信企业的全体高管人员应当忠实履行结构治理职责,务必高度注意自我不断汲取先进文化,果断清除落后文化,以各自文化的成熟,共同推进农信企业结构治理的成熟。结构治理,是机制,是文化,不是空洞的说辞,不是口头的花絮。结构治理,关系到农信企业上下左右各个层面,乃至每位员工、每笔业务,而且最终体现整体活力、和谐奋进、安全稳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又好又快的业绩。农信企业通过结构治理,实现机制治理,达到文化治理,努力从“形似”到“神似”的转变,这是一项十分光荣、值得自豪的任务。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讨论,说明结构治理是农信企业机制转换中的核心部位、中心环节,是农信企业深化改革中的重大课题、重要任务。只要坚持以先进文化作支撑,坚持以先进方式为标准,农信企业的结构治理行为,将为农信企业创造辉煌业绩,并且成为社会各界交口称赞的先进典型。(二)整体运行机制

农信企业的结构治理机制,处在农信企业整体运行机制体系中的关键部位、中心环节,那么,农信企业的整体运行机制体系,应当是何状态呢?为了尽量清晰地展示体系面貌及其内在关系,试以图表简要表示(见下图)。农信企业行机制体系参考示意图

通过整体运行机制体系的全面认识,可以帮助把握总体概况,吃准基本内容,摆好各自位置,密切相互关系,达到全面和谐。机制体系,体现结构的合理性,表现流程的科学性,展现活力的整体性,实现发展的持续性。我国推进改革以来,一段时间存在“摸着石头过河”、“组织单项挺进”的特点,虽然取得不容否定的辉煌成果,但是容易使人产生思维方式的偏向,往往以短期目标替代长期目标、以几项定量指标替代综合指标、以局部措施替代全局措施等。当前深化改革已经进入综合配套的系统化阶段,应当面对系统中的“残缺”部分、结构中的“软肋”部分、关系中的“失衡”部分、流程中的“瓶颈”部分等重要问题,认真梳理,采取措施,做到该补课的补课,该强化的强化,该完善的完善,该攻关的攻关,尽快实现体系完整、健康、和谐。机制就是机理。如同一个人的健康,必须心理、生理健康,生命活动的各种器官必须齐全,器官功能必须正常,器官之间必须平和;思维活动的各种知觉、感受、情绪、意志等必须科学反映客观规律。这样,一个人才能真正健康,否则,就是不健康,或是亚健康。不健康、亚健康的人,就要重视心理、生理治疗,不能久拖不治,酿成不治之症。同理,一个企业的健康,应当依靠机制体系的护理,不能“带病运行”,否则将会付出沉痛的代价。企业的运行机制体系,某种程度上就是借用“健康文化”的原理,正确处理“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的体系关系,要把“预防、保健”放在首位。这在节奏快、负荷重、变化多、效率高的现代社会,尤其重要。农信企业是特殊企业,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若要保持健康运行,应当更要注重科学运行机制体系的支撑,做到健身强体、和谐进步、科学发展。

农信企业的整体运行机制体系,经过以上讨论,对其总体轮廓有了了解,而且知道结构治理机制处于机制体系中的中心部位,那么,各个农信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深化改革中加快机制转换,并要注重机制体系建设,全面配套、全面完善、全面和谐,真正发挥机制内部合力的综合作用。

结合农信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建设运行机制体系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情况的掌握:

第一,机制是文化,不是简单的强行手段。不以文化为底蕴的所谓机制,难有活力,或者活力不强,甚至出现畸形发育。转换机制,不是单靠外力扭转就能奏效的。所以,转换机制,应当文化先行。运用文化的自觉,实现机制的转换。

第二,机制是行为中的文化,不是粗暴的硬行压制。行为文化,应当充分体现纲领文化的要求,建立机制是让每一具体行为自觉展露价值观念,要在规范的行为中散发文化的光彩。

第三,机制是个完整的体系,不是零碎的现象罗列。坚持体系概念,追求全面和谐,催化机制活力。力求避免“以一代二”、“以偏概全”的散乱现象。

第四,一提转换机制,第一反应就是“打员工的主意”。转换机制,涉及每位员工,“打员工的主意”没有错。不过,总在员工头上“打主意”,不在或者延缓、回避在现任高管人员头上“打主意”,那就有失和谐了。高管人员的行为应当按照结构治理机制的要求,领头转换才是,不能使结构治理机制成为机制体系建设中的一个“瓶颈”。

第五,一提经营机制,议论较多、做得较多的就是用工、干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往往放松了经营机制真实内容的研讨。转换经营机制,一定意义上就是对生产力诸要素的结构进行科学调整、组合、完善、提升,在动态中加快实现经营构件实体之间的和谐,促进经营行为的高效,达到生产力的先进水平。

第六,一提激励机制,议论较多、做得较多的就是分配制度改革,推进绩效挂钩分配方式。坚持绩效挂钩,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推进劳动分配制度改革,是激励机制中的一项最为敏感、最为活跃的内容,应当积极推进,并在制定办法时,坚持公心、公议、公认;办法实施时,保证公开、公正、公平,这样不断完善,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过,激励机制远远不止一项分配制度改革,还有很多丰富的内容,尤其是在精神层面的激励,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深化改革不能把人改成“磨盘子”,转换机制不能把人转到“钱眼里”。人的价值,贵在精神。人有精神追求,不是金钱奴隶。因此,应当全面理解激励机制,把握正确导向,真正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步,内部迸发激昂向上的生机活力。

第七,一提约束机制,议论较多、做得较多的就是针对各种事故、风险、案件制定制度,加大处罚力度。这样做并不错,仍需继续坚持。不过,约束机制的着力点应当找准,要在各种经营具体行为的过程中实施约束。重在“过程”,也不放松“结果”。要把约束力用在各种具体行为过程中的不规范、不严肃、不认真、不仔细等方面,紧紧盯住“有制度不执行”的各种现象,从严治理,预防第一。如果发生重大事故、风险、案件等严重“结果”,也要在严格查处时认真反思“过程”,从而强化过程,全力遏制过程中的各种苗头、迹象。农信企业的约束机制,应当是“交叉立体”模式,作为主任(行长)室高管层应当建立一线业务行为、相关部门职能行为、审计部门执纪行为的约束体系;作为理(董)事会、监事会应当建立对主任(行长)室高管层的行为监督约束以及对各个业务部门、各个基层营业机构的行为跟踪监督约束的体系。不同方位、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监督约束,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相互协调、彼此配合、环环扣紧,要让每一具体行为置于监督约束之下,形成民主监督、组织约束、相互制衡、公正评价、双向问责、严肃追究的机制力量,这样,才能切实增强农信企业肌体内部每一构件的免疫能力,力争做到不生“疾”、不染“病”,始终保持身强体壮,朝着科学发展的方向健步前进。

第八,关于经营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的相互关系。经营机制,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经营构件及其之间的欠科学、欠先进、欠效能等后进状态,进行必要的调整优化,实现业务增长方式的转变。结构状态,表现为生产力状态。科学的结构,能够发挥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个重点,就是“结构”:每一构件的结构、构件与构件的结构。不同的结构,会有不同的力量。就其内容来看,主要属于生产力诸要素的结构关系,要想发展先进生产力,就要实现生产力要素结构的先进性。所以,经营机制是主体。那么,这个主体是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与强盛的免疫力,就要依靠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注入力量。就其内容来看,主要属于内部生产关系的科学理顺,使其更好地适应与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市场竞技,需要“功夫”。激励与约束,就是两项“内功”,深厚的功夫要有这“两下子”,缺一不可。激励往往注重“结果”,约束必须注重“过程”,相互渗透,互为补充。大家常说,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是正确的。其实,这也就是努力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和谐进步,最终实现先进生产力的目标。农信企业应当联系自己的实际,准确认识,全面把握,避免偏差,少走弯路。比如,偏重物质激励,偏轻精神激励;偏重激励,偏轻约束;偏重一线员工约束,偏轻高管人员约束;偏重直接责任人追究,偏轻关联责任人追究;等等。农信企业转换机制,做了大量工作,已有一定基础,只要坚持不断完善,健康和谐的机制体系,就会成为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创造灿烂辉煌的明天。

通过以上较为广泛的讨论,大致认识了机制的面貌与内质。机制转换,是个系统工程。应当按照机制体系进行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由表及里、由标及本、由此及彼,要让各种具体行为都能受力于机制,要在具体行为过程中发挥机制效应,要把具体行为过程作为机制体系建设过程,坚持在动态中建设,在建设中完善,加快进程、缩短过程,运用良性的、和谐的机制运行,保障健康的、持续的业务发展。对此,应当充满信心,寄予无限希望。二、人本文化

人本文化,简言之就是以人为本的文化。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基本原理,在新时期确立的执政理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一)坚持以人为本,把握三条主线

为了准确、深刻、全面地理解以人为本,应当牢牢把握以下三条主线,力求认识上正本清源、行为上遵循规律、目标上坚定不移。

1.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如何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应当先从“人”与“本”两个字展开。人,是具体的人,不是抽象的人;是所有人,不是个别人、部分人。本,是根基,是根基之根本,是根基之基本,不是枝节、末梢。人,在这里是相对于物而说的,按照哲学观念,人与物相比,人最重要、人最根本,不能本末倒置,必须以人为本,不能以物为本。中国传统文化中早有“以民为本”的概念,“民为贵,君为轻”,就是典型的民本思想表述。“以民为本”有其积极的一面,不宜一概否定。当前,作为事业的领导者、社会的管理者在工作层面上,也要讲“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时刻深怀爱民之心,多办利民之事,恪守为民之责,建立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和谐关系。但是,“以民为本”的“民”,是对应“官”而言的,原意本质还是维护统治者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忠实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根本区别于旧社会“官”同“民”之间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必须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做人民公仆,克服“官本位”思想,立党为公、勤政为民、廉洁奉公。因此,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不能与“以民为本”混淆不清,必须把握两者之间的原则性区别。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还要注意与西方“人本主义”的根本性区别。西方资产阶级长期宣扬所谓的“人本主义”,在历史上反对教会神权、摧毁封建主义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以致在后来的世界反法西斯的斗争中也有积极影响。但是,资产阶级的“人本主义”的核心以“抽象人性论”作为理论根据,脱离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始终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实质都是为了少数人的欲望满足,直至膨胀到抛出“人权高于主权”的口号,动用武力等强势手段直接干涉与侵犯别国内政和主权。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以科学实践观揭示了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一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关系社会发展规律、人的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就是关系人类如何得到彻底解放的先进学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着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翻身解放、繁荣昌盛不息奋斗。过去,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政权,就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革命与建设的历史经验证明,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宗旨和历史使命,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完全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决拥护。以人为本,意义重大,内涵深远。我们应当不断加强学习,并在“现实性上”加深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念认识人的本质,准确、深刻地领会要义,永远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争取在以人为本的各项实践活动中提高进步。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发展是前提,各种矛盾、困难、问题都要在发展中得到解决。离开发展,一切无从谈起。因此,没有什么比发展更重要。我们正是坚持了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面貌焕然一新,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改善,国际地位提高,世界影响力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人民的高度肯定。总之,发展成果,毋庸置疑,不可否认。但是,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突出问题,需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例如,有的同志将“发展”仅仅理解为“经济发展”,就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高速增长,于是任意浪费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这就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严重损害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的地方盲目追求经济指标,片面追求所谓“政绩”,出现“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现象,导致“形象工程”、“首长项目”等伤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件。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党的根本宗旨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服务的,不仅要讲局部利益,更要注重整体利益;不仅要讲目前具体利益,更要注重长远根本利益;不仅要讲发展成果惠及当代全体人民,更要注重持续发展惠及子孙后代。科学发展观告诉人们:发展,不仅是指经济发展,而且还有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保障,两者必须和谐共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要由人去实现,人的进步是发展的“手段”;经济发展、社会发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要实现人的生活富裕、文明进步和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是发展的“目的”。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方法论强调:人是发展的核心,人要得到全面发展,经济、社会才能得到持续、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一切发展都要依靠人民群众,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群众,要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系统地回答了为何要发展、什么是发展、发展依靠谁、发展为了谁、如何谋求发展、怎样评价发展等重大问题,揭示了“单一经济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观→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观演进过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也与党的根本宗旨一脉相承。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人,既是发展的“主体”,又是发展的“手段”,更是发展的“目的”,是“手段”与“目的”的高度统一。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手段,又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目的。一言蔽之,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3.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以人为本,既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它就必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向往的美好家园。社会发展相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内容更多,标准更高,难度更大。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要有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发展先进生产力,还是发展与先进生产力相适应的先进生产关系,都是人的社会实践,都要人的综合素质,都为人的根本利益。人,具体存在于社会,是组成社会的活的细胞。正因此,在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上凡是关系人的问题,都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具体表现,都会涉及生产关系的优化调整与生产力发展方式的良性转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变化,有世代务农的亿万农民,有初始起步创业的个体户、私营业主,有发展壮大的民营企业主、不同层次的股份制及中外合资企业主,有大量出门寻找劳动机会的农民与城市寻求就业岗位的市民,有大批受聘于不同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中介人员,有一批有知识、有专长的自由职业人员,等等。社会阶层多样,利益主体不同。劳动的市场化、资本的市场化,都是市场经济要素的市场化,资本与劳动的关系问题则要普遍存在。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资本与劳动的矛盾也会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出来。从现实情况看,不仅国外、境外资本和国内私人资本的发展本身蕴含了资本与劳动的矛盾,即使是国有资本其在代理层次末端代表人获得经营管理权后,几乎拥有了与私人资本同等的权力,并在某些方面依照私人资本的经营方式,客观上存在职工权益有被侵害的可能。在社会不同阶层中出现的劳与资的关系,实际就是人与人的关系。劳资关系的和谐,核心就是人与人的关系和谐,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这就迫切需要社会全面进步,实现科学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极为重要,这是时代热涌的呼唤,这是历史赋予的使命。和谐社会的“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大内容,既是目标,又是任务;既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涉及依法治国,又涉及以德治国;既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又涉及人与资源、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所有这些,无一不是围绕“人”展开的,都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切实保证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就是保证经济、社会、人的整体发展、全面进步。和谐发展,就是保证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统筹区域和谐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和谐发展与国际和平发展。持续发展,就是保证经济发展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各个环节的综合协调,坚持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确保中华民族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就是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形成一个全体人民在发展中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各尽所能,强调人是发展的力量、手段;各得其所,强调人是发展的结果、目的。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互为条件,相互促进,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能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就能和谐稳定、长治久安。

以上三个方面的简要讨论,试图沿着以人为本的主要线路,领会它的核心精神,作为我们共同探讨的总体方向。如何真正达到全面、系统、准确、深刻地懂得以人为本,还有很多精彩的内容、精致的层面、精细的环节,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并在实践中传递以人为本的神圣火炬,让它照亮科学发展的美好前程、照亮和谐社会的美好前景、照亮全体人民的美好人生。(二)建设人本文化,把握两大关系

坚持以人为本,是全社会的大事。既是全社会的大事,当然也是所有企业的大事。企业,不管体制如何、规模大小,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分力量,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部分。坚持以人为本,既是社会赋予企业的重大责任,同样也是企业自身健康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企业文化,应当坚持以人为本,重点抓好人本文化建设,以人本文化为重点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自身生产力、和谐内部生产关系,激发活力、合力的根本。企业的人本文化,作为企业及其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精神风貌、行为规范等等,是决定企业生命力的优良基因。实践证明,中外每一成功企业的成功之道,就是都有人本文化基因。在市场上,企业的竞争力源于持续不断的创造、创新、创优、创业(简称创新)能力,这些能力必须建立在先进的人本文化基础上。企业只有夯实先进的人本文化基础,才能从根本上建立起群众性的创新机制,而不是仅仅依赖企业家、企业主的个人推动;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内生创新活力,而不是仅仅依赖外力推动;才能在基础上培育持久的创新能力,而不是仅仅依赖在短期内的突击行为。企业都想做大、做强、做优、做久,人本文化是其实现理想目标的动力源泉、能力支撑。

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人本文化,应当注意把握以下两大内在关系:

第一,建设人本文化,实现对社会负责与对企业负责的一致性。企业是和谐社会的微观基础。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是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企业应当忠实遵循、贯彻、实践,体现高度的社会责任心、责任感。其实,对社会的负责,才是对企业真正的负责;要对企业负责,必须要对社会负责。企业的人本文化,就是企业既对社会负责、又对企业负责的文化,两者存在内部必然联系,都是坚持以人为本,各方根本利益、理想目标、责任义务应当取得一致。换一角度,企业能否做到既对社会负责、又对企业负责,实现两者的一致性,则是检验企业是否坚持以人为本、是否建设先进人本文化的重要标准。

第二,建设人本文化,坚持依法治企与以德治企的整体性。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富民强国,就是坚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进行综合治理,达到整体目标。同样道理,建设和谐企业,应当坚持依法治企、以德治企,实现企业外部社会关系的和谐与内部生产关系的和谐。和谐,本质上是以人为核心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和谐,是人本文化的永恒主题。企业贵在和谐。企业和谐,就是包括企业主、企业家在内的企业全体成员在企业外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行为和谐以及在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行为和谐。实现企业和谐,就是企业主、企业家带领全体员工在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中,讲法治——遵纪守法,讲德治——诚实守信,相互尊重、和谐合作,共同谋求并且获得全面发展。坚持依法治企与以德治企紧密结合,形成整体,这是人本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企业全体成员法制意识不断增强、道德水准不断提高,和谐企业才能建成,和谐发展才能实现。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很宽、具体细节很多,每个企业不同、情况不同,应当全面认识、重点把握,在人本文化建设中解决热点问题。比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回避不了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和谐,劳动与资本之间的矛盾协调无疑令人最为关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资源配置在国家法规允许范围内遵循产权规则,资源配置权利的大小与其资产拥有数量成正相关,而且,只要交易是自由的,即被认为起点是公平的,至于造成某些结果的不公平则由社会维护、保障体系给予适当弥补或解决。然而,由于客观存在大资本与小资本的强弱差异、富有者与贫困者的贫富悬殊,一些貌似起点公平的自由交易往往掩盖了不对等交易条件下的非自愿交易。个别处于强势的企业主可能列出苛刻的交易条件,迫使处于弱势的劳动者被动地非自愿地接受,这就容易滋生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矛盾,企业主与劳动者关系紧张,形成员工与企业的离心倾向,甚至发生利益冲突等严重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通过人本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所有人的法制意识与道德水准,培育和谐队伍、建设和谐企业。作为企业主,应当依法招工、用工,自觉履行法律责任,依法保护员工权利、地位。同时,应当以德感人,真心诚意地尊重、关心、爱护员工,激励员工在各自岗位上发挥最大作用,促进员工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作为员工,应当依法劳动,遵守合同,合法而理性地诉求自身利益。同时,加强道德修养,积极学习、提高技能、团结友爱,在劳动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这样,企业主关爱员工,员工喜爱企业主,劳资关系融洽,和谐企业也就形成。那么,彼此之“爱”从何而来,要由人本文化去激活、呵护、培育、增进。爱是美德的种子。爱,来自人心,来自文化。因此,企业的人本文化建设,应当注重企业所有人的法制意识与道德水准,这样才能保证所有人的全面进步、全面发展。(三)建设农信企业的人本文化

人本文化作为“文化生产力”对企业发展生产力的作用正在日益凸显。成功企业的背后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本文化的支撑。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农信企业实施的管理,偏重于在权力与制度的控制下,以业务经营指标考核为主,个人收入绩效挂钩,员工被动接受约束的“刚性”管理。这种管理虽有正效应,产生激励作用,值得充分肯定,应当继续坚持,但是需要看到这种刚性管理容易产生“一切向钱看”的负效应,诱使少数成员奉献意识弱化,主人意识退化。因此,农信企业在实施刚性管理的同时,还要实施更为重要的“柔性”管理,要让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精神境界、行为规范成为全体成员主动自我激励、自觉自我约束的强大力量,保障全体成员明确高尚的精神价值、养成规范的行为习惯,提高综合素质,获得全面进步。农信企业应当实施文化管理。所谓文化管理,就是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的和合、和谐,达到标本兼修、刚柔相济,保障和谐进步、科学发展,不断提高农信企业生产力的先进水平。实施文化管理,需要建设人本文化。建设人本文化,才能实施文化管理,才能实现管理目标。农信企业在懂得人本文化重大意义之后,如何建设自己的人本文化,则是每个农信企业应当思考的根本性课题。

农信企业已有六十年的经历,农信企业队伍经过长期的艰苦磨炼,特别是在深化改革中的时代锻炼,总体上说,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业务能力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不断增强。事实证明,农信队伍还是能够担当农村金融主力军重任的。应当承认,农信企业在过去的经历中能够按照不同年代的要求,一贯重视队伍建设,积累了不少可传后人的丰富经验,沉淀了很多令人感动的人文故事。所有这些,都是宝贵财富,应当充分肯定。不过,我们处在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文化的多样性、意识的多元性、利益的多层性等等,都在影响着人的思想与行为。再者,农信企业是特殊企业,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时代使命,无疑已对员工队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因此,农信企业建设以人为本的人本文化,是时代的要求,是发展的必然。

人本文化丰富多彩。在这个世界上,所要处理的一切事情都是人的事情,所要处理的一切关系都是人的关系,没有一件事情、一种关系可以离开人而独立存在。每个企业不同,情况不同,人本文化的内容、重点可能不同,建设人本文化的方式、方法也就不同。农信企业是特殊企业,建设自己的独具个性的人本文化,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总结以往经验,把握时代特点,力争系统建设。建设过程当中,似可注意以下方面的基本要求。

1.确立价值观,建设和谐团队

人本文化要求我们时时、处处、事事都要想到,而且还要做到尊重人、相信人、依靠人、关心人、服务人、造福人、帮助人、提高人、发展人。我们建设人本文化,必须真正理解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实践活动的精髓,要让农信企业的全体成员在心目中、行为中切实体现“以他人为本”、“以众人为本”,不能“以本人为本”、“以个人为本”。本人、个人都要服从全体人、多数人,并要懂得和坚持自尊、自重、自觉、自律、自警、自省、自学、自立、自强。只有这样,农信企业才能上下一致,你我同心,建成和谐团队,形成和谐企业。农信企业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核心问题在于引导、帮助全体成员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既是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是价值观、人生观的集中体现。这一方面的内容已在前面作了简要讨论,我们要在继续学习中真正理解人生价值,要让农信企业的全体成员都能确立自己的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不是虚的,而是实的;不是敷设在口头上说说的,而是落实在行为上表现的。那么,农信企业的全体成员要有怎样的价值观、怎样确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每位成员都要严肃面对的大事,马虎不得、含糊不得。作为一名农信企业的成员,应当深刻理解、真诚接受农信企业的价值观,要用企业价值观统领个人价值观,要让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吻合一致。这样,才能内生动力,形成合力。关于农信企业的价值观,已在本章第一节中作了较为广泛的讨论,总体明确了时代要求的农信企业应当确立的价值观。社会上个别人痴迷做“大官”、挣“大钱”,以为这样才有人生价值,并且不择手段、乐此不疲,甚至连做人的底线都没有守住。且看这类人曾几何时,无有善终。再说,在农信企业里,根本没有“高官”可当、没有“外财”可得。否则,必将掉进罪恶之渊。所以,农信企业必须加强已经正确确立的企业价值观的传送、传输,深入组织全员讨论、学习,进一步取得大家的共识,保证农信企业价值观与全员个人价值观的和谐统一。这里可能碰到几种情况:一是多数农信企业确立了明确的、正确的价值观,而且在确立时通过全员广泛讨论、集中全员智慧、体现时代要求,这就说明农信企业确立的价值观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有全员基础的,这为实现农信企业价值观与全员个人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创造了充足的条件。二是部分农信企业高管人员曾经提出农信企业价值观,但是不够明确,鲜明程度较差,或者不够准确,先进程度较低。尤其是没有组织全员讨论,大家知之甚少,不解其意。这就表明农信企业价值观本身并未真正确立,需要重新组织、交给全员讨论,充分阐述价值观的内涵,全面提高确立农信企业价值观、全员个人价值观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充分认识相互的关联性、一致性,争取尽快实现农信企业价值观和全员个人价值观的正确确立与和谐统一。三是少数农信企业尚未认真考虑这一重大问题,满足于习惯性紧紧张张、忙忙碌碌的具体事务,误入“忙——盲——茫”的圈子。“忙”,属于行为表现,非常辛苦,应该承认。但是,为何忙、忙什么、怎么忙应当搞清楚,否则容易带来“盲”,发生盲目行为,甚至出现“越忙越盲、越盲越忙”的现象,到头来,进步不大,发展不快,反而失误较多、漏洞不少,心里感到一片“茫”然。由于心“茫”,又会重蹈“盲”、“盲忙”的覆辙。看来,还是先要解决“茫”的问题。人之所以“茫”,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人在思想上、精神上、心理上的混沌状态,只有扫除“茫”,才能克服“盲”,从而才会“忙”。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必须实现农信企业价值观和全员个人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农信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以人为本的人本文化,就是要在内部以明确的、正确的农信企业价值观统领全员个人价值观,以全员个人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建设和谐团队,发展和谐企业。一支队伍没有正确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就是思想混乱、意志涣散、目标不明、行为稀松的队伍。从这一意义上说,农信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忠实信奉农信企业价值观的人为本,引领全员信守农信企业理念,振奋农信企业精神,实现农信企业愿景。农信企业在建设人本文化的过程中,应当不断听取全员意见,尊重个人意愿,经过反复沟通,如果有人认为农信企业价值观不正确,可以通过一定程序进行讨论、修订、提升;如果有人坚持不能认同农信企业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尊重他的价值取向,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支持他到社会上去发展,实现他的价值。确立明确的、正确的价值观,是人本文化的核心,是和谐团队的根基,是科学发展的动因,是全面进步的力量。农信企业应当牢牢把握,真正实现农信团队价值、农信企业价值。

2.端正人才观,提高全员素质

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与任务,国家对农信企业的期望,就是坚持深化改革,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三农”服务方向,坚持市场化、商业化、现代化取向,争取分期分批逐步过渡到符合现代金融企业要求的、有特色的、社区性的现代农村银行。这是国家的重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使命,也是农信企业存在的价值、历史的责任、发展的机遇、努力的前景。实现这一时代性目标,队伍素质十分关键。事业靠队伍,队伍靠人才。人,是第一资源。人才,是第一资本。因此,端正人才观,提高全员素质,已成农信企业不容迟缓的紧迫任务。以人为本,人是根本。农信企业应当善于抓根本,以根本促工作、求发展。人才观,反映人的价值观、成功观,反映人的行为方向、行为质量。农信企业建设人本文化,要让全员懂得“什么是人才”、“什么是成功”,真正提高全员素质。谈及人员素质,常常听到一句话“农信企业队伍素质不高”,不仅社会上有人讲,而且内部也有人讲;不仅上层有人讲,而且基层也有人讲。作为农信企业的每个人,听到这话心里不免泛起一阵酸楚。形成这一状态,历史原因当然很多,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长期以来对队伍低水平使用多,高标准培训少;对紧缺人才临事急躁抱怨多,超前培养储备少。这一情况已被大家认识,在近几年加快招收专业对口的大、中毕业生,增加了新生力量,改变了队伍结构。这是好的现象,应当坚持,加快进程。但是,农信企业不能奢望单靠招进毕业生这一举措短期内达到人才充沛、队伍素质全面提高,我们不能撇下一支量大的基本队伍,这支基本队伍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仍是农信企业的基本力量。因此,农信企业应当确立自己的正确的人才观、成功观,引导全员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什么是正确的人才观、成功观,可能见仁见智,看法不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由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奋斗。要把巨量的中国人口转化为巨大的人才队伍,确立“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是人才”的新时代人才观念,不论水平高低、能力大小,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在某一岗位上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人,就是国家需要的人才。这是以人为本人才观的基本要求。农信企业应当坚持在确立正确的全员价值观、人生观的前提下,确立凡是能在各自岗位上干得精彩、干出优势、创造实绩、创出品牌、得到客户满意、达到奉献社会的人,就是人才,就算成功。人才,不是抽象的美好名义,而是具体的行为表现。高学历、高学位,只是有利于人成为人才、获得成功的条件,并非就是人才、成功的实现。学历、学位表示学到相当多的知识,要把知识转换为能力,又把能力转换为行为,再把行为转换为奉献,在奉献中实现价值、感到快乐、体会幸福、享受人生。这样的人,方为成功,方为人才。农信企业设置许多岗位,每个岗位就是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表现出色、作出奉献,就是这个岗位上的人才,就算获得成功。“小人物”要办“大事业”。农信企业就是要靠全体“小人物”共同创造“大事业”。人,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事迹。这样的人,才是大家尊敬的人才;这样的事迹,才是公众敬佩的成功。每个企业没有可能、也没必要拥有同一标准、同一层次、同一个性、同一特质的人才队伍。人才队伍要讲结构,结构就有差异。科学的人才结构,就是要使每个岗位都有人才,就是要让不同特质的人在不同岗位上发挥优势。农信企业的每位成员,应当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奋发努力、自强不息,按照新业务、新技术、新标准、新要求,守好岗位、争先创优、竭诚服务、奉献社会,做个实实在在的有用人才。有时人们会说“少了谁地球照样转”。但是,农信企业应当坚持凡是有用人才,一个都不能少!深化改革,把人推到一个新的起点。农信企业的每位成员,应当把握自己的新起点,作出新贡献,做个新时期的新型人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建设一支宏大的人才队伍。作为农信企业,应当坚持正确的人才观,努力营造有用人才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要把各个岗位、各个层次上的有用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一要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才。事业呼唤人才,事业成就人才。农信企业的事业,就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大事业。农信企业的责任,就是要为有用人才搭建干好事业的平台,让他们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二要坚持用锻炼造就人才。交任务、定标准、压担子、教方法,促进全员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努力增加知识、增长能力、增强本领,在各自岗位上各显其能、奋发成才。三是坚持用机制激励人才。科学的用人机制,能够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通过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整体创造尊重勤奋劳动、尊重刻苦学习、尊重业务专长、尊重服务创新、尊重自学成才的良好氛围,开辟一条人人想成才、能成才、是人才的宽阔道路。四是坚持用制度保护人才。公正、公开、公平的用人制度,以及用人制度的公正、公开、公平的坚决执行,是尊重人才、培养人才、鼓励人才、保护人才的依据。制度保护,强调两个层面:一是制度本身必须公正、公开、公平,这是科学性,制度制定应当按照国家政策、结合实际、民主讨论,这样的制度才有号召力、渗透力。二是制度执行要公正、公开、公平,这是严肃性,制度执行严格禁止卿卿我我、不明不白、压制民主、暗箱操作,必须保证制度执行的说服力、凝聚力。长期诚实勤奋工作的人,有时担心自己的劳动不被肯定。有了突出贡献的人,往往担心自己的才华不被承认。解除这些不必要的疑虑担心,要靠科学的制度与制度的严格执行。要让制度本身与制度执行告诉大家,农信企业拥有广阔空间,人人都有用武之地,凡在岗位上积极进取、作出贡献的人,都会得到尊重、得到支持、得到保护,要让大家在农信企业找到事业感、成就感、亲和感、归宿感,从而更加放心、热心、专心、尽心地做好岗位工作,作出更大贡献。农信企业坚持以正确的人才观统领全员正确的成功观,这在深化改革中显得分外重要,防止部分成员认为自己学历低、能力差、年龄大、贡献谈不上、人才靠不上、岗位竞争缺乏信心、消极等待下岗淘汰的不良心态。人事制度改革,目的不是为了淘汰人,而是为了提高人、发展人。只有改革,才能提高人、发展人。因此,农信企业的每位成员,应当适应形势,从严要求、加倍努力,不做“懒人”、“闲人”,都做肯学、肯干、会学、会干的忙人、能人,端正自己的人才观、成功观,共同努力,实现全员素质在新的起点上的新提高。

3.认识“我是谁”,促进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承认物质决定精神、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高度重视物质、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又是承认精神对物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高度重视政治、思想、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既要立足于经济、文化的增长,努力满足人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又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努力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以人为本的人本文化,就是提高人、发展人的文化。努力提高人,是手段;全面发展人,是目的。人的素质提高了,一切事业就会成功。一切事业都是为了人的需要,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一切事业的目的。人本文化,就是实现手段与目的和谐统一的文化。这一根本要求,既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也是社会进步的规律,必须忠诚遵循。人本文化就是告知全体人要在自己的行为中努力实现自我提高、自我发展。作为全体人中的每个人,如何自我提高、自我发展,首要任务是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真正懂得“我是谁”,从而把握自己,在把握中使自己的行为有准绳、有方向、有目标。“我是谁”,看似人人都懂,都会回答,不成问题。可是仔细考虑起来,并不简单,学问颇深。人类进入21世纪,对人的认识要有更高档次、更宽领域。当今,对一个人来说,都是属于一个家庭的人、一个单位的人、一个社会的人、一个民族的人、一个“地球村”的人。一个人的“五人身份”说来好像玄乎,可是没有谁能绝对否定,谁都不能、不敢说“不”。农信企业是个特殊企业,农信企业的所有人更要认真思考,切实搞懂“我是谁”,做个时代要求的、优秀的、全面发展的人。要做当代全面发展的人,农信企业的全体成员应当反思、深思、沉思,联系行为实际,解读“我是谁”,做个明白人。(1)幸福家庭的人。每个人存在于一个家庭,上有长辈、中有平辈、下有晚辈。人人都希望有个幸福家庭,什么是幸福、怎样才幸福,幸福需要创造、更要维护,自己在家中处于什么位子、起什么作用、有什么贡献、负什么责任等问题,应当搞清楚。同时,还要想想祖辈有无立下家教、家规、家训,其中哪些是优良的必须传承,哪些是落后的应当舍弃。幸福家庭是由优秀家庭文化支撑的。那么,自己的家庭文化是何核心内容、如何丰富提高,这是十分重要的。建设“文明家庭”、“五好家庭”,这是家庭大事,就是家庭文化建设。“国家的希望在于家庭,民族的素质在于母亲”,“家存德善,必有余庆”,都是强调家庭的重要;大家应当从中得到更多启示。农信企业的人,应当都是幸福家庭的人,都是对家庭起重大作用、作重大贡献、负重大责任的人,在家庭成员中备受敬爱、尊重的人。(2)农信企业的人。我们一再强调农信企业是特殊企业,作为农信企业的人,应当先要搞懂自己所在企业“它是谁”,然后搞懂在这样的企业里“我是谁”,在认识上、行为上达到“它是谁”与“我是谁”的和谐统一。只有这样,才能搞懂自己在企业中应当具备素质、守好岗位、完成任务、尽到责任、作出贡献、实现价值。优秀的农信企业,要有先进的农信文化支撑。要做优秀的农信企业的人,需要熟知先进农信文化的核心内容,自觉接受、学习、理解、信守,并在各种行为中充分表现。做到如此,即是农信企业的称职成员、岗位专才、优秀人才。(3)现代社会的人。我们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社会,我们应该而且必须爱社会、爱祖国,这是坚定不移、义不容辞的义务、责任。爱祖国、爱社会,就要知道伟大祖国的历史,知道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真正理解只有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才有前途、祖国才能强大。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我们不必掩饰还有部分人尤其是部分青年人对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知之不多、知之不深,亟待补课、期待深切。要做现代社会的优秀公民,就要懂得中国光辉灿烂的历史和看到当前发展进步的成就,既要懂得珍爱璀璨的华夏文明,又要看到曾经有过的屈辱苦难;既要懂得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必由之路,又要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曲折;既要看到坚持科学发展获得的繁荣景象,又要看到仍然比较落后的边远山村与贫困百姓。知之深,爱之切。只有看到了、知道了、懂得了,才能激发强烈的爱国热情,胸怀爱国之心、心立报国之志、志担强国之责,让爱国之责的种子在心中萌芽、生根、成长,把个人的抱负与祖国的前途和谐联系起来。农信企业的全体成员,对己要求应当更高一些,深刻认识我们的祖国,深切理解我们的国情,真正懂得农信企业对国家、对社会承担的责任与使命,要把争做农信企业的优秀成员与争做现代社会的优秀公民统一起来,仔细触摸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立志投身这块土地上的宏伟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支撑。农信企业的全体成员需要努力学习,真正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用以统领农信企业的精神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基本理念,用以统领农信企业的行为文化。这样,实现文化的和谐,保证农信企业的全体成员能够达到承担社会责任、承担企业责任、承担家庭责任的和谐统一,能够做到“社会的事、企业的事、个人的事,事事关心、点点在意、件件落实、样样做好”,正确处理小家、大家、国家三者关系,感悟“在家出家、出家在家”、“处处有家、处处在家”的“家”的责任。(4)中华民族的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无论走到哪里,即使天涯海角,没有谁能否定这一身份。伟大的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多年的艰苦求索,创造了曾经长期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的经济繁荣、科技进步,创造了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历史,对整个人类的发展、世界的进步作出过举世公认的巨大贡献。正是如此,我们才有资格、才有条件、才有必要、才有抱负、才有责任追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世界上,能够提出“民族复兴”的没有多少。我们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承担责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它的内容更加丰富、任务更为艰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已经清晰地描绘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我们正逢新世纪新时期世界和平发展的历史机遇,处在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应当矢志不渝、义无反顾地加倍努力,朝着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伟大的复兴,需要伟大的文化。要以伟大的文化,实现伟大的复兴。中华民族集民族智慧之精华,创造了灿烂辉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哺育着中华民族富有的胸怀天下、追求统一的民族精神,崇尚和谐、谋求和平的民族品格,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民族美德,刚健有为、奋发进取的民族志向,谦虚好学、与人为善的民族情怀。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化,伟大的中华文化哺育着伟大的中华民族,使得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能在千辛万苦中励志、千锤百炼中坚强。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也是当今激励中华儿女继续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在新时期,继续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仍然需要中华文化的培育。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站在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各国家文化的优点,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充满勃勃生机,前景无限广阔,这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农信企业的全体成员,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有理由、有责任学习中华文化,这是承接血脉、永续薪火、固本强基、振兴中华的义务与使命。人人有责,责无旁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是一脉相通的、紧密联系的。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求根溯源,搞清来龙去脉。所以,农信企业的全体成员应当注意努力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学习中理解,在理解中传承,在传承中弘扬。再者,农信企业的文化——农信文化,要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根基,从中采集丰富的文化资源,备足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对农信队伍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高素养的巨大作用。完全脱离或背离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企业文化,不是很难建成,就是浅薄浮躁,甚至会有消极影响,产生腐蚀作用。农信企业是特殊企业,农信企业的全体成员没有任何理由不尊重、不了解、不学习、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当然,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中华民族文化,要想全面学习那是困难的,我们可以先从一个字、几个字、一句话、一小段开始,不要贪多,而要求深,在理解与应用上下工夫。这样,由少到多,由浅到深,逐步积累、力争丰厚。比如,当前我们可以先学一个字——和,这个字最早出自何人之口,又有哪些先贤深刻阐述,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新时代有何现实意义,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对其内涵有何扩大发展,等等。如果我们真的学懂这个字,就能更好地解释与处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学透一个字,顿觉天地宽。中国先贤们的经典论著,讲述的多是关于“人、人生、人生观、人生价值”等根本问题,虽然距今久远,但是现在看来,好像也是对我们直接讲的一样。总之,农信企业的全体成员,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生活在中华民族文化母体中,不能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文盲,不能背叛祖先,不能愧对子孙,要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人、传代人。只要有意识地尽到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就能做个无愧于伟大中华民族的人。(5)“地球村”的人。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知识全球化等程度越来越高。现有70亿人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大家都是“地球村”的人。我国经济发展举世瞩目,加入世贸组织,一个全面开放、全面发展的新起点早已来到。同时,一个应对全面挑战、接受全面考验的新起点也就到来。全球化,是个表象,它的实质是强势资本、强势科技的跨国活动。这种活动,一方面带来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流动,一方面带来巨大利润向拥有强势资本、强势科技的国家流动。这种矛盾的运动,则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上各种矛盾可能加深的根源。为了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各个国家都在加快发展,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坚持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提高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以此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作为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当今世界,无论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还是维护各国利益与共同安全,都是各国在国际舞台上保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政治稳定等综合国力的本质表现。人类经过漫长的文明进步,如今不仅需要应对各国之间相互激烈竞争以及人为制造各种分裂、恐怖、危机等危害的挑战,而且还要应对“地球”对整个人类提出的挑战,这一挑战越来越凸显它的现实性、必然性、突发性、持久性、破坏性、残酷性,诸如地震、海啸、飓风、水源、能源、禽流感、艾滋病、变异物种、地球变暖等等。人类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这就需要世界各国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谋求人类共同的生存安全与繁荣发展。面对纷争纷繁的世界,中国高举人类道义大旗,提倡建设和谐世界,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需要世界文化的支撑。世界文化是人类共同智慧的结晶,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千姿百态、各有所长,形成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构成世界文化生态,则是人类繁荣发展、世界文明进步的支撑。尽管“地球村”的共同利益与各个“村民”的自身利益并不总是完全吻合一致,但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与巨大压力,终究会让各国朝着一个共同目标靠近。为此,中国积极提倡并且积极促进建设和谐世界,这是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充分显示着中华文化的巨大力量。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世界需要中华文化,中华文化需要汲取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先进文化。文明的世界,需要文化的力量进行交流、对话,努力消除相互的严重疑虑、隔阂;反对各种强权、霸权行为,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与发展道路的权利;针对各种挑战建立世界新秩序,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克服困难,实现振兴与发展;加快发展平等开放、和平合作、互惠互利的多边关系,积极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法制化。文化,成了整合世界必备的重要力量,它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人类更加幸福安康。农信企业的全体成员,同样作为“地球村”的人,应当尽力全面了解世界大势,看到中国的世界地位、影响、作用,懂得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进步中的境界、魅力、能量。所有这些,都与农信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时代使命有着密切联系。再说,金融全球化已成事实,国外境外的大型银行、私人银行早已登陆,并且逐步开办人民币业务。这一现实,就在面前。农信企业不能以为自己是在内陆深处安全港湾中的船只,同样需要应对挑战、接受考验,应当尽早尽快学习国际金融知识,掌握国际金融规则,借鉴国际金融经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努力促进自己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中科学发展,以增强自身综合实力来增强竞争能力、应对能力、抗御风险能力,力争尽快成为符合现代金融企业标准要求的农村现代银行。农信企业的全体成员,应当明白自己就是“地球村”的人,特别需要明白自己就是“地球村”的“中国村民”,真的明白了,才是合格的现代“地球村”的人。

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要全面发展,就要真正读懂“我是谁”,要在宏观总体上把握自己的“五人身份”,这样才能视野开阔、胸怀宽阔,才能明白自己应当承担的多种重大责任、应当作出的多种应有贡献。农信企业的人,当然需要全面发展,要有全面发展的团队,还要能够率先全面发展,争做社会其他全面发展团队的榜样。这是时代使命,不容搪塞推卸。农信企业的人,属于“知识劳动者”,要能全面发展,先要在宏观总体上搞懂“我是谁”,懂深懂透,才有自知之明,才能自加压力、才会自觉修炼,求得应有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4.修炼无止境,加强职业教育

百年大计,始于教育。人受教育,一般都会经历三大阶段:开始是以家庭教育为主的阶段,对幼儿开始进行必要的将来如何做个于家于国有用之人的基础性启蒙教育;接着是以学校教育为主的阶段,对青少年进行系统性文化基础知识、有关各项专业科技知识的教育,同时进行高标准的素质教育;再后是以社会教育为主的阶段,对成年人走上社会之后,帮助他们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促进他们尽快做个、永远做个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上述三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密切联系的、相互渗透的、有力配合的。前一阶段能为后一阶段打下基础、准备条件,后一阶段是对前一阶段的继续提高、实际检测。人的一生,接受教育时间最长的是社会教育阶段,人生的美好时光要在这一阶段度过,人生的社会价值要在这一阶段实现。所以,每个人都要自觉接受社会教育,准确把握自己,做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人,走上社会不是虚的,而是实的,需要按照社会分工,结合自身学识、专长、能力获得就业机会,就业就有职业。自己创业,符合社会需要,也属社会分工,也是一种职业。无论从事哪一职业,都要懂得这一职业与社会的关系,坚持职业教育,以期遵守社会法规、崇尚社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作出社会贡献。很大程度上,社会教育需要通过职业教育进行,职业教育需要承担社会教育义务。所以,每个部门、单位、行业、企业等社会组成部分,都要坚持各自职业特色的职业教育,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作用,共同努力达到提高人、发展人的目标。以人为本,教育为本。当然,这种教育要以自我教育为主,只有坚持自觉的自我教育,才能得到真正的有效教育。人在教育中提高、发展,人要提高、发展就要不断接受教育。这是一条重要规则,应当认真遵循。

农信企业是个特殊企业。农信企业的全体成员,从事的是经营货币的特殊职业。说其特殊,就在这里。既是特殊职业,就有特殊要求。作为农信企业,要把职业教育始终放在重要位置,常抓不懈。作为农信企业成员,要把职业教育始终铭记在心,常修不止。农信企业坚持职业教育,既是外部承担社会教育的责任,提高社会成员素质的迫切要求,又是内部落实团队教育的任务,提高全体员工素质的迫切要求。两个方面的迫切要求,目标完全一致。农信企业开展扎实有效的职业教育,一要贯彻社会教育的总体要求,二要体现职业特征的具体要求。这样,把握方向、脚踏实地,促进全体成员在思想品格上求境界、在行为规范中出业绩,努力把农信企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的现代农村银行。

深入展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群众教育,是我国进行社会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荣辱观的“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寓意深刻,涵盖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风范和文明景象,要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在社会全体公民的头脑中扎根、生长、开花、结果。所谓荣辱观,就是以什么为光荣、以什么为耻辱的根本观念。荣辱观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不同的荣辱观,就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生活之中,影响着人生价值的取向,影响着社会风气的净化,标志着社会公民素质的水平,标志着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人在社会当中,对于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必须搞清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抑制什么、奖励什么、惩治什么,达到旗帜鲜明、态度坚决。我们的社会全面开放,对人有着很大的宽松度、宽容度,人们都有选择自己的职业、实现自己的价值、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的自由,但是,无论怎样去做,必须设定自己的道德底线、必须拉紧自己的行为准绳,基本原则不能失守,否则就会黑白颠倒,以非为是、以丑为美、以恶为善、以耻为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社会公民。“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对“四有”的丰富发展和具体深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时代性、针对性、实践性,我们必须一起学习,融为一体,全面理解,认真落实。确立正确的荣辱观、培育“四有”公民,事关祖国美好未来、民族伟大复兴,每位社会公民都要知道自己肩负责任的分量,都要确定自己各种行为的准则,为祖国强盛、民族复兴作出应有贡献。农信企业的职业教育,必须落实社会教育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四有”标准、“八荣八耻”荣辱观的学习贯彻,用以统领职业教育的方向,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当前,应当重点组织全员学习,促进全员树立“八荣八耻”荣辱观。“八荣八耻”荣辱观,既精辟深刻,又具体明确,对农信企业开展职业教育有直接的指导性、现实的针对性、具体的操作性。通过学习教育,启迪和帮助每位成员出自内心、态度坦诚地找差距、订目标、拿措施、见实效,人人都做农信企业的优秀成员、都是和谐社会的优秀成员。

农信企业加强职业教育,要在社会教育总体精神、目标、要求的指引下,要在承担社会教育赋予的义务、责任、使命的前提下,认真结合自己的职业特征,加以细化、落实到位。根据农信企业过去积累的成功经验与现实状况的实际需要,应当继续坚持具有职业特色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教育。“五职”教育,是对“四有”公民、“八荣八耻”荣辱观等社会教育在农信企业的充分表现与具体落实,是对农信企业全体成员从事农村金融职业必须具备的品质标准和行为规则。“五职”教育应当成为农信企业建设符合现代金融企业标准的现代农村银行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长期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实现农信企业全体成员素质的综合提高、全面发展。

农信企业开展“五职”教育,实际上是在继续解读“我是谁”。宏观总体上的“我是谁”已经通过“五人身份”的讨论大体明了,微观具体上的“我是谁”需要通过“职业身份”的讨论加以明确,以“五职”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则要承担这一任务。(1)职业理想教育。理想,这个既古老又现代、既简单又复杂的重大命题,农信企业以及全体成员不能回避、掩饰、含混,必须正面回答做到清晰明确、付诸行动、坚定不移。理想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联系,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理想。确立理想目标,就要真正懂得什么是理想、为什么要有理想、什么才是科学理想、怎样树立理想、如何努力实现理想等问题,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完整体系,必须组织学习、深刻理解。理想是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但是这种向往与追求必须具备科学性、可能性、可行性。理想不是妄想、空想、幻想。还有,理想也不完全等于“梦想”。时下,常听常见一些“做个好梦”、“圆你美梦”、“美梦成真”等广告说词,如其确有科学性或是表达朋友之间的良好心愿,还算可以、无可非议,但要防止飘忽不定的“梦”把人引到想入非非的误区。农信企业以及全体成员,应当十分清醒,切实把握理想的本质内涵,牢牢树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职业理想。

农信企业坚持职业理想教育,涉及内容很多,应当注意掌握重点,努力实现社会共同理想、农信企业理想、员工个人理想三者的和谐统一。我们党的理想——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我们民族的理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祖国的理想——实现民富国强;我们社会的理想——实现和谐文明。这些理想就是社会所有人的共同理想。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包括改革开放都是为了加快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作为我国农村金融行业中的农信企业,应当树立自己的行业理想、企业理想、职业理想,从不同层面、角度明确自己的向往与追求,为着实现社会共同理想而努力、作贡献。农信企业的理想观决定于农信企业的价值观。农信企业要有什么样的价值观、理想观,可以结合本章第一节中的有关建议展开研讨,坚持以农信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坐标,确定自己的长远理想目标、近期理想目标。农信企业的理想需要传输、沁入全体成员,转换成为全体成员的个人职业理想。农信企业理想受社会共同理想的作用、影响,又作用、影响着全体成员的个人职业理想。农信企业理想是实现社会共同理想与全员职业理想和谐统一的中轴,不可缺失、不可不圆、不可失灵。

农信企业的全体成员,是否需要理想,回答是肯定的。那么,需要什么理想,如何坚定理想,这是关乎农信企业前途命运的大事。农信企业的人,如同常人一样,也有自己的多种理想,比如友情理想、兴趣理想、生活理想、成就理想等等,但是这些理想都要依附于自己的职业理想,只有职业理想的实现,才有其他理想的实现。随着深化改革的推进,农信企业的用人制度已从“终身制”改成“合同制”。全体员工都与农信企业依法签订了劳动合同,这是进步,应当肯定。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其中存在的不足。其一,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对于农村金融职业,每位成员是把它作为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向往与追求,借以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佳选择、理想职业;还是迫不得已,把它仅仅作为取得主要收入来源的生活之计、吃饭职业。看来,还有部分人员并未搞清,存在“理想职业”方面的理想缺失。其二,从劳动合同内容看,并未十分清晰地表述农信企业的职业理想,也未十分明确签约者要为农信企业的职业理想努力奋斗。看来,签约双方同时存在程度不同的“职业理想”方面的理想缺失。理想职业方面可能存在的理想缺失、职业理想方面可能存在的理想缺失,汇集起来,就有可能形成惊人的理想缺失。针对可能存在的理想缺失,就要通过职业教育进行补课,强化理想意识、明确理想内涵、坚定理想信念、规范理想行为、实现理想目标。作为农信企业的每位成员,应当思考两个问题:一是理想职业问题,从事农村金融职业,是否就是自己的向往与追求,签订劳动合同是否标志着自己在社会择业中的理想选择,通过实践是否真切体验这一理想职业能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而感到愉快、幸福,并且始终珍惜它、爱护它。二是职业理想问题,既然已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