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21:16:48

点击下载

作者:吴杨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研究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研究试读:

前言

旅游作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的产物,首先以工厂观光的形态,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城市开始进入后工业社会,城市内部工业空间的复兴带动了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产城融合、城旅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趋向为工业旅游发展提供历史机遇。上海工业旅游资源丰富,开发较早。2005年后,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持续提升,资源有机整合,产品创新开发,管理日渐规范,在新一轮城市转型及其功能空间优化、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引发各方关注。那么,上海工业旅游发展从无到有,从微观走向宏观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这些要素之间如何相互作用,构成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并形成相应的发展模式,成为本文的研究问题。

全面回顾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发现工业旅游发展研究存在如下不足:研究视角相对零散,尚未形成体系化的工业旅游发展分析框架,尤其是相关研究中对工业旅游资源等核心概念界定和类型判别未达成较为一致的意见,影响研究的深入推进;工业旅游发展动力研究以初期诱因或动力因素等一般性分析为主,较少基于实证角度进行解析;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凝练主要考虑供给视角的工业旅游静态产品,较少探讨市场对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的认知,较少考察其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动态发展模式。

鉴于此,本书尝试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和突破:(1)在相关理论及研究回顾、概念辨析基础上,尝试提出工业旅游发展的“资源—业态—治理”分析框架。(2)运用实证分析,揭示上海市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及其驱动机制,指出“资源—业态—治理”嵌套于不同空间尺度的工业旅游发展动力机制之中,推动上海工业旅游发展实现尺度跃迁。(3)引入游客感知视角考量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并探索性地基于资源类型和业态分布特征建构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类型模式与空间增长模式,实现对上海工业旅游发展过程的初步解析。

在“资源—业态—治理”分析框架下,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上海工业旅游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

首先,采用GIS空间分析、政策计量等方法,深入解析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资源—业态—治理”要素,发现:一是上海工业旅游资源总体上呈现空间弱集聚分布,不同类型的工业旅游资源集聚程度不同;上海工业旅游资源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核心区工业旅游资源密集、通达度高。二是上海工业旅游业态在黄浦江东、西两岸分别形成了体验型工业旅游业态密集区、文脉型工业旅游业态密集区,具备良好的空间联动发展条件。三是上海区级工业旅游治理政策强度存在空间差异,这与区内工业旅游资源丰度、业态开发强度等有关。

其次,深入探讨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及其机制,发现: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其中,宏观动力因素由外源动力(城市与产业转型)、内生动力(资源与业态的整合和拓展)、引导动力(治理)组成;微观动力因素由权力、资本、创意/技术、市场治理要素组成。因此,“资源—业态—治理”嵌套于上海不同空间尺度内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当中,推动上海工业旅游从点状发展演进为在市域范围内全面兴起。

第三,基于“资源—业态—治理”关联视角,采用问卷调查、结构方程模型、案例分析方法、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模式:一是基于游客感知视角评价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发现工业旅游景点内部文化展示、内部管理、旅游咨询服务条件、娱乐活动条件对工业旅游认同度有显著影响,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导向是注重保存和诠释资源的内涵文化特征,优化内部管理和服务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动态创新提升旅游体验;二是对相关案例进行深度剖析,提出基于资源类型建构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三种微观模式,即文脉激活发展模式、体验激活发展模式、“文脉+体验”双重激活模式;三是基于上海工业旅游业态的空间集聚及与国家A级景区分布邻近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三种空间增长模式,包括空间邻近模式、业态共生模式、空间嵌入模式。四是上海工业旅游的创新发展需要治理对策响应,认为要实现上述发展模式的超越和创新,需要更新治理理念,改善治理环境,优化治理结构,发挥治理主体的协同效应,突破工业旅游发展的产业和空间边界。

本书研究内容对于社会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工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旅游供给内容和供给方式的拓展与创新,全域旅游的深入发展,以及老工业区、城市产业衰退地段的转型更新,工业企业进一步创新发展、服务民生等领域进行了思考,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价值。作者2017年3月Preface

As a product of secondary industry and tertiary industry integration, industrial tourism appeared in Western countries firstly with the form of factory-tour. Since the 1980s, many citi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began to enter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and the revival of the old industrial space within the city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heritage tourism industry. At pres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new normal”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tegration of the city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integration of the city and tourism industry, industrial tourism development are faced with historical opportunity. Shanghai has rich industrial tourism resources and earlier development. Since2005, industrial tourism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continued to improve with the increasing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product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Industrial tourism has been playing an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new round of urban restructuring and development, the urban function and spat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the inheriting of urban culture and spirit, thus becomes to attrac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So, what are the core elements of Shanghai industrial tourism development from scratch, from microcosmic to macroscopic, how these elements interact, constitute the driving force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form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model, become the research target of this thesis.

Based on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relevant theories and research progress at home and abroad, it is found that the existing research of industrial tourism development has the following shortcomings: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is relatively fragmented, a systematic research frame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tourism is not formed yet, especially there is still no consistent view on the core concept definition and types of industrial tourism resources in related research. The research on industrial tourism development dynamic mechanism mainly focuses on the initial motivation or the driving force factors, in lack of the research 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he industrial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analysis is mainly based on the supply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tourism static products, being short of related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model in different stages, different types from market demand perspective.

Therefore, this thesis attempts toexplore and breakthrough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①Build a systematic research framework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tourism. On the basis of review on related theories and research progress and conceptual definition, this thesis constructs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Resource—Business pattern—Governance”of industrial tourism development. ②Reveal the driving factors and driving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pointing out that the“Resource—Business pattern—Governance”is nested in different spatial scale industrial tourism development dynamic mechanism to promote the scale transition of Shanghai industrial tourism development. ③Introduce tourists'perception perspective to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Shanghai industrial tourism, and based on the types of resources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onstruct the resource type oriented and spatial growth oriented pattern of industri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and preliminarily explain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industrial tourism resources into industrial tourism.

Firstly, in the framework of“Resource—Business pattern—Governance”, this thesis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hanghai industrial tourism development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GIS spatial analysis, policy measurement and other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Resource—Business pattern—Governance”elements of industrial tourism in Shanghai.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①Shanghai industrial tourism resources in general show weak spatial agglomeration, and different agglomeration degre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industrial tourism resources;The industrial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core area are dense and the accessibility is relatively high. ②Industrial tourism industry of Shanghai has formed the experiential industrial tourism intensive area and the textual industrial tourism industry intensive area on the east and west sides of the Huangpu River respectively, and has good spatial linkage development conditions. ③There is spatial difference in policy strength of industrial tourism management in Shanghai, which is related to abundance of industrial tourism resources and intensity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econdly,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driving factors and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and finds out: ①The motive factors of Shanghai industri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clude macro and micro factors. Among them, the macro-dynamic factors include the external power(urban and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endogenous power(resources and format of the integration and expansion), the driving force(governance);The micro-dynamic factors are composed of power, capital, creativity/technology and market. ②Therefore, the“Resource—Business pattern—Governance”is nested in the industrial tourism development dynamic mechanism on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promoting the Shanghai industrial tourism to develop from specific location to the overall rise in the city within the domain.

Thirdl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Resource—Business pattern—Governance”, this thesis uses questionnaire surve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case analysis method and GIS spatial analysis method to study the model of industri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①Evaluategthe industrial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of Shanghai based on the tourists' perceived perspective, and find that the cultural display, internal management, service conditions and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of the industrial tourist attractions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industrial tourism recognition degree. The innovation orientation of Shanghai industrial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is to preserve and interpret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resources, optimize internal management and service conditions, improve service levels, enhance the tourism experience through dynamic innovation. ②Based on in-depth analysis of relevant cases, three types of microscopic model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industrial tourism based on resource types were proposed, namely the context activation model, the experience activation model and the “context+experience” dual activation model. ③Based on spatial agglomeration of industrial tourism in Shanghai and spatial proximity with A-level scenic spots in the country, three spatial growth modes of industri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are proposed, including spatial proximity mode, symbiotic mode and spatial embedding mode. ④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tourism in Shanghai depends on governance creation, and it is necessary update the governance idea, improve the governance environment, optimize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bring the synergetic effect of the governance subject to break through the industrial and spatial boundary of industri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transcende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above models.

This book is about to explore and provide some ideas for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tourism supply,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All-for-one Tourism, the transformation and renewal of the old industrial areas, urban industrial recession zones, as well as further innovation and better service for people's livelihood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表录

表1-1 工业考古概念研究的发展

表1-2 工业旅游的概念研究

表1-3 产业结构演进的代表性理论

表1-4 城市更新主要理论

表1-5 文化地理学中“地方”的主要理论

表2-1 国外工业旅游研究核心来源期刊

表2-2 国外工业旅游研究核心机构

表2-3 国外工业旅游研究核心文献

表2-4 国外工业旅游研究热点

表2-5 工业旅游研究——中文学科分类统计

表2-6 工业旅游研究——各类型文献统计

表2-7 国内工业旅游研究核心期刊

表2-8 国内工业旅游研究主要学科分布

表2-9 国内工业旅游研究核心机构刊发论文数

表2-10 国内工业旅游核心作者

表2-11 国内工业旅游研究核心文献

表2-12 国内工业旅游研究热点

表2-13 工业旅游研究综述:国内外比较

表3-1 我国主流的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比较

表3-2 工业社会以来城市旅游资源的变化

表3-3 工业旅游资源分类

表3-4 工业旅游业态的类型

表3-5 治理主体在工业旅游业态个体发展过程中的角色

表3-6 治理主体在工业旅游业态群发展过程中的角色

表4-1 1949年前上海三大工业集聚区

表4-2 上海近郊工业基地

表4-3 上海工业卫星城

表4-4 上海工业遗产中的全国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表4-5 不同时期上海各产业产值与GDP的关联度

表4-6 上海各区(县)2012年3A级以上景区名录

表4-7 上海各区(县)3A级以上景区与区(县)景区收入、旅游总收入相关性

表4-8 上海2012年各区(县)旅游接待设施数量

表4-9 上海2012年各区(县)旅游流强度与区县旅游总收入相关性

表4-10 上海各区(县)旅游总收入的回归统计

表4-11 上海主要年份旅游产业增加值

表4-12 上海1980年、2012年旅游业相关设施数量

表4-13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阶段

表4-14 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推出的系列主题工业旅游产品

表4-15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因素的结构层次矩阵

表5-1 上海工业旅游景区数量分布及代码

表5-2 上海工业旅游景区最邻近点指数

表5-3 上海各区(县)工业旅游资源密度

表5-4 上海工业旅游资源空间连接度指数

表5-5 上海工业旅游资源通达性指数

表5-6 文脉型工业旅游业态:创意产业集聚区

表5-7 体验型工业旅游业态:工业企业

表5-8 体验型工业旅游业态:现代工业园区

表5-9 体验型工业旅游业态:地标建筑

表5-10 文脉体验交互型工业旅游业态:行业博物馆

表5-11 浦西工业旅游业态密集区典型业态

表5-12 浦西典型工业旅游业态的发展历程

表5-13 浦西典型工业旅游业态特征

表5-14 浦东工业旅游业态密集区典型业态

表5-15 浦东典型工业旅游业态的发展历程

表5-16 浦东典型工业旅游业态特征

表5-17 上海市级工业旅游发展相关政策

表5-18 上海各区(县)工业旅游发展相关政策

表5-19 上海国际入境过夜旅游人数

表5-20 上海国内旅游人数

表5-21 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的主要治理工作

表6-1 不同类型工业旅游业态生成过程中的动力因素组合

表7-1 调查样本构成

表7-2 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表7-3 被调查者社会属性数据量化标准表

表7-4 被调查者社会经济属性和各潜变量相关性

表7-5 模型拟合度检验结果

表7-6 模型信效度检验结果

表7-7 结构模型估计结果

表7-8 铁桥峡谷与鲁尔工业区的工业旅游特色

表7-9 法拉利主题公园和格力高奶糖工厂的工业旅游简况

表7-10 M50内部工业旅游主题线路

表7-11 M50品牌系列园区

表7-12 上海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的旅游线路

表7-13 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的旅游功能区

表7-14 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的旅游线路

表7-15 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游览费用

表7-16 上海工业旅游景点热度值

表7-17 景点代码表

表7-18 上海工业旅游景点热度值排序

表7-19 上海工业旅游景点热度等级

表7-20 上海浦东、浦西核心区A级旅游景区

表7-21 上海工业旅游景点与A级旅游景区空间距离分级

表7-22 空间邻近模式下的工业旅游景点

表7-23 业态共生模式下的工业旅游景点

表7-24 空间嵌入模式下的旅游景点

表8-1 上海工业旅游资源空间连接度指数

表8-2 上海工业旅游资源通达性指数(旅游核心区)

表a 上海市工业旅游示范点与达标单位名录图录

图1-1 全球旅行旅游业对GDP的贡献趋势(2005—2015年)

图1-2 上海旅游业收入(2010—2014年)

图1-3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图2-1 国外工业旅游研究SCI论文发文量年度变化趋势

图2-2 工业旅游研究各国发文量统计分析

图2-3 国外工业旅游研究热点聚类图

图2-4 国外工业旅游研究主题演化图

图2-5 工业遗产旅游吸引物构成

图2-6 国内工业旅游研究发文量年度变化趋势

图2-7 国内工业旅游研究热点聚类图

图2-8 国内工业旅游研究热点演化图

图2-9 “地方性”与工业遗产资源适应性再利用的概念模型框架

图2-10 美国工业遗产保护体系运行机制

图3-1 工业旅游资源—业态发展的治理要素作用逻辑

图3-2 “资源—业态—治理”综合发展机制:文脉型资源

图3-3 “资源—业态—治理”综合发展机制:体验型资源

图3-4 “资源—业态—治理”综合发展机制:“文脉+体验”型资源

图3-5 “资源—业态—治理”综合发展机制

图4-1 上海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度变化

图4-2 上海2000—2013年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图4-3 上海各区(县)2012年旅游收入及其占GDP比重

图4-4 上海各区(县)2012年景区旅游收入、总收入与3A级以上景区关系

图4-5 上海各区(县)2012年旅游接待设施数量与旅游总收入的关系

图4-6 上海旅游产业结构变化

图5-1 上海工业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整体)

图5-2 上海工业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旅游核心区)

图5-3 上海各区工业旅游资源密度格局

图5-4 上海旅游核心区工业旅游资源空间结构拓扑

图5-5 工业旅游业态布局—创意产业集聚区

图5-6 工业旅游业态布局——工业企业

图5-7 工业旅游业态布局——行业博物馆

图5-8 浦西地区工业旅游业态密集区范围识别

图5-9 1933老场坊工业旅游业态发展历程

图5-10 上海8号桥工业旅游业态发展历程

图5-11 浦东地区工业旅游业态密集区范围识别

图5-12 上海清美公司工业旅游业态发展历程

图5-13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工业旅游业态发展历程

图5-14 上海各区(县)工业旅游发展的政策强度

图6-1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图6-2 文脉型工业旅游发展动力机制

图6-3 体验型工业旅游发展动力机制

图6-4 “文脉+体验”型工业旅游发展动力机制

图7-1 初始模型

图7-2 修正后模型

图7-3 修正模型结果

图7-4 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阶段

图7-5 法拉利世界阿布扎比主题公园

图7-6 M50艺术产业园的治理主体及其作用关系

图7-7 M50艺术产业园运作管理部门与工作内容

图7-8 上海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组织结构

图7-9 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的工业旅游发展治理体系

图7-10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文脉激活模式

图7-11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体验激活模式

图7-12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文脉+体验”双重激活模式

图7-13 上海工业旅游景点热度值(所有标注)

图7-14 上海工业旅游景点热度值(正确标注)

图7-15 上海浦东浦西A级旅游景区与工业旅游景点的空间关系

图7-16 空间邻近

图7-17 业态共生

图7-18 空间嵌入

图8-1 上海各区工业旅游资源密度格局

图8-2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图8-3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文脉激活模式

图8-4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体验激活模式

图8-5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文脉+体验”双重激活模式

图8-6 空间邻近

图8-7 业态共生

图8-8 空间嵌入

图8-9 上海工业旅游景点热度值

图a 上海工业旅游景区(点)

图b 上海旅游核心区工业旅游景区(点)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 研究背景1.1.1.1 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进程中工业旅游资源作用的再认知

发达国家的工业旅游发展比较早,由早期工厂观光活动派生发展而来。19世纪末,美国就有工业企业吸引大众参观工厂,从而进行[1]企业宣传和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20世纪50年代开始,这类工业旅游活动开始迅速发展,齐全的工业门类资源转化为丰富多样的工业旅游产品,而且并不局限于单一产业,而是从能源业、汽车制造业、到[2]日用消费品制造业、传统手工业等无所不包。政府部门也逐渐开始[3]积极推动工业旅游的发展,1990年代后期工业旅游首次被作为旅游[4]的亚类。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经济发展从福特制(Fordism)向后福特制(post-Fordism)的弹性生产系统转变,经济发达国家的社会形态也开始向“后工业社会”转变,使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传统[5]工业生产方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导致传统工厂企业破产倒闭,引[6]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同时,社会和经济的进步、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了城市功能及其空间结构的演变,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矿山遗址、工[7]业旧址、车站码头等工业遗产资源是人类工业历史文明的重要见证,旧的工业地段与建筑如何进行“空间再生产”也被提上日程。因此,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率先提出并实践工业衰退地区的工业遗产保护[8]与再开发,从而带动了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

我国的工业旅游发展相对较晚。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旅游资源观和消费结构的多元化转变以及旅游者对于知识与体验需求的不断增加,从最早期的工厂考察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一些著名企业向团队游客开放参观,工业旅游产品开始进入市场,以上海宝钢、青岛海尔、三峡工程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工业旅游项目相继出现。随后,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我国出现的大量工业衰退区域、传统产业地段与工业建筑和物品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推动了我国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工业旅游日益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产业融合发展、旅游供给扩大、文化重塑弘扬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时期,规模型粗放式的快速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受到资源、空间、环境的挑战和制约,效率型集约式的经济发展成为经济社会“新常态”。转型时期,经济结构从增量扩张转向调整存量、优化增量并存,高能耗产业转向绿色低碳和环境友好,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作用凸显,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成为主流,民生服务、公共服务成为城市重要功能。这一过程中,旅游产业成为“新常态”下重要的经济增长点。2001年初,国家旅游局正式倡导发展工业旅游,2002年发布施行《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2004年7月,国家旅游局命名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03家单位,其后,2005—2007年,国家旅游局又陆续命名了第二批77家,第三批91家,第四批74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这标志着工业旅游的重要性大大提高。尤其是2015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提出今后“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1)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旅游休闲产业的供给,也是中国经济供给侧补短板的重要途径之一。工业旅游作为二、三产业融合的产物,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中能够发挥更大潜力。1.1.1.2 旅游产业发展的全域转向下工业旅游业态的新拓展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中,旅游业始终稳定增长,据世界旅行与旅游业理事会(WTTC)测算,2015年世界范围的游客数量增至近12亿人次,旅游业通过直接、间接和派生方式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综合贡献为7.8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0%(见(2)图1-1);旅游业直接间接就业岗位约2.8亿人,占就业总量的9.5%;2025年,旅游业全球GDP综合贡献预计接近12万亿美元。其中,中国是2015年全球第一大旅游客源国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另据中国国家旅游数据中心统计,2015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超过40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1.2亿人次,中国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国内(3)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与中国产业版图的重要支撑。图1-1 全球旅行旅游业对GDP的贡献趋势(2005—2015年)资料来源:世界旅行与旅游业理事会(WTTC)2015年(4)度报告

我国旅游业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的“小旅游”到21世纪以来“大旅游”的转变,其发展效用和能级不断提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程度不断提高,对我国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日渐显现。但在当前,旅游资源利用效率低、旅游业态和旅游者体验碎片化等对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形成制约,有待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式和战略亟待变革。

旅游生产要素配置和流动的管控,需要通过顶层政策设计和全域开发加以统筹解决。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提出“要用全域旅游的概念布局旅游产业发展,发挥全域旅游对生产要素布局的导向作用”(5),随后在《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旅发〔2015〕182号)中提出了“全域旅游”创建考核指标,2016年初国家旅游局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全域旅游”战略。全域旅游的核心:①在资源上,落实旅游资源的公共服务属性,实行整合式开放性开发和管理;②在产业上,发挥“旅游+”的优势,实现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可持续性的旅游业态、产品与服务创新;③在空间利用上,探索对其他产业门类的用地进行旅游增值复合利用,充分盘活土地资源;④在治理上,要共治、共安,谋求多规融合与部门协作;⑤在发展效应上,要共建、共享,释放旅游业综合功能、促使社会共享旅游发展红利。可见,工业旅游,由于其产业融合内涵和空间集约等特征,必将在旅游资源、产业、空间、治理、效应协同的“全域”旅游发展中获得更大机遇。1.1.1.3 城市空间战略与旅游休闲产业的协同发展

城市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承载空间,在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城市功能及空间结构不断演化。城市规划则从单纯的空间规划发展为综合策略规划,逐渐体现出对“都市生活意义”“社区与邻里”“人本主义”“多样性选择”“城市利便”“公众参与”“空间[9]资源管治”等维度的重视。20世纪70年代,一些国家的城市和部分地区出现衰败迹象,然后,着眼于产业空间置换、优化城市结构、突出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城市复兴”在欧洲全面展开。美国也在《21世纪的宜居新议程(New Livability Agenda for the 21th Century)》中提出了“精明增长(Smart Growth)”发展模式,以应对城市无序蔓延,通过混合土地功能、紧凑设计、保护开放空间、创造步行街坊、特色社区、鼓励社区与利益相关者联合等,促进城市空(6)间的集约和高效利用。

公共旅游休闲产业和空间规划不断融入城市整体规划,使城市旅游从独立生长向与城市社会、经济、生态和文化协同发展演进。伦敦、巴黎、法兰克福、纽约、巴尔的摩、墨尔本、新加坡、东京等8个大都市在2030年城市规划中,都将旅游休闲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并提出推进措施:推动旅游产业成为支柱产业;鼓励衰退社区和产业旧址的改造,用于商务办公场所或城市旅游空间的建设;提倡将商务办公、旅游休闲、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等功能融入同一区块,强化产业之间的关联作用;重视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推进公共休闲空间的共[10]享;着重公共交通的完善,建设绿色、环保生态城市。

在2015年底发布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5—2040年)概要》中,上海提出在建设全球城市的过程中,要在“经济-文化-环境”三个维度提升城市实力,建设繁荣之城、生态之城、人文之城。尤其强调要推动城市更新,转向存量规划,同时注重保护和传承城市文化;促进空间利用向集约紧凑、功能复合、低碳高效转变,探索产业园区与周边居住、服务空间实现产城融合;塑造城市精神,提高市民幸福感,创造多元城市公共空间和社区休闲空间;完善区域协同政策,促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共建共享;建立规划弹性(7)适应机制,战略留白、动态调整。工业旅游作为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新一轮发展规划和实践中,也将出现转向:资源利用和开发方式集约化和复合化、凸显地方性与城市文化精神;业态构成和组织一体化联动化、治理理念和机制动态化协同化。工业旅游的发展将进一步体现为以人为本、内生增长、过程控制。1.1.1.4 工业旅游发展在“资源—业态—治理”方面的内涵深化

在经济社会结构、旅游产业和城市规划理念与实践转型升级,出现了旅游业发展的集约转向、融合转向、生态转向、人本转向、文化转向,工业旅游发展的“资源—业态—治理”体系也持续演变和进化;工业旅游业态组织形式更为丰富多元、更加具有弹性和空间延展性;工业旅游的治理理念和策略更加综合化和多向度。(1)工业旅游资源的拓展

一是资源认知观念的更新,新兴产业的涌现、产业融合的深入促使工业旅游资源边界不断拓展和模糊,资源日趋广泛和丰富;二是资源分布从分散到遍在,经济社会城市发展思路的转变,使得日渐丰富的工业旅游资源得以出现在更广泛的空间范围之内;资源分布上的拓展,促进城市空间的集约与复合使用,成为实现“产城融合”“城旅融合”的有效途径。(2)工业旅游业态的多元化

一是工业旅游业态由单一模式向多元混合模式发展,从早期具有城市代表性和象征性的大型工厂企业观光为主,到后期新兴产业、生活消费产业等产业内部的工业企业旅游开发,博物馆、工业园区的出现,以及工业遗产改造再生并与文化创意产业、商业等融合开发形成的旅游。同时,工业遗产旅游业态在与旅游休闲产业、商业、会展业等产业融合的过程中,逐渐由单一的保护、展示、参观功能,逐渐向混合功能转变。二是工业旅游业态空间组织由割裂转向联动,随着日渐丰富的工业旅游资源向产品的转化,形成工业旅游线路、一体化开发区域等。三是工业旅游业态的服务群体由特定范围转向城市民众,早期工业旅游业态,特别是工厂观光业态主要服务其所在空间范围内的参观旅游群体。随着工业旅游业态的开发,它逐渐开始服务周边社区和民生需求,成为城市公共服务、公共休闲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四是工业旅游业态反映着城市整体形象。早期的工业旅游业态开发往往象征着个体工业企业的历史或当前形象。随着工业旅游业态的不断丰富和内涵的不断深化,工业旅游业态彼此补充,既映射出城市工业的辉煌过往,也反映着近阶段城市的产业优势或发展方向,从整体上反映了城市的工业文明与精神。(3)工业旅游的综合治理

一是工业旅游治理主体向多主体转变。工业旅游发展由企业或政府的单向扶持推进,逐渐转变为引入更多优势互补的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形成利益均衡的共同体,推动工业旅游更快发展;二是工业旅游发展显现出过程式治理、参与式规划和动态化推进相结合的特征。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文脉深远,工业旅游资源丰富。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中,上海工业旅游的发展在经济转型升级、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优化、文化精神传承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产城融合、城旅融合、公共民生服务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十二五”期间上海旅游产业规模继续壮大,空间布局日臻完善(见图1-2),工业旅游发展质量也持续提升,资源有机整合,产品创新开发,整体形成“163”空间格局,由200余家工业企业、300多家科普教育基地、110多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60家行业博物馆,以及60余处工业园区共同构成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版图。2005年5月成立的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在上海市经信委和旅游局指导下,在市区相关部门、工业企业、旅行社等单位的配合支持下,也逐步探索出一条新的工业旅游发展路径,即由民办非企业组织整合政府、社会、企业、市场等多方力量,共同促进工业旅游[11]发展。在“十三五”上海经济社会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产业融合程度加深、产业边界渐趋消融,旅游空间与其他产业空间复合交叠,旅游服务与城市公共服务有机整合,上海工业旅游以打造“制造+服务”全产业链和城市空间集约利用为目标,将逐步推进(8)“两岛、两带、六组团”工业旅游“城旅融合”示范发展格局。1.1.2 研究意义1.1.2.1 理论意义图1-2 上海旅游业收入(2010—2014年)资料来源:《上海市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

城市的经济社会转型,推动了城市工业遗产、工业企业的旅游转向。尽管目前国内外关于工业旅游发展的实践经验及研究成果积累较多,但研究视角较为分散、单一,相关概念未达成一致,也未能以相对完整系统的研究框架,针对不同类型的工业旅游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在全面梳理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工业旅游发展的相关概念、特征、分类进行深入阐析,尝试构建工业旅游发展的“资源—业态—治理”分析框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对工业旅游的资源观、业态观、治理观的综合认识,希冀为深化我国工业旅游研究体系以及丰富城市旅游产业研究的内容体系做出一定理论贡献。

深入分析工业旅游资源—业态演变的同时,探讨了工业旅游的治理理念、机制和路径,并从动态视角分析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工业旅游发展动力因素,建构和提出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路径与方向。因而,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探索性意义。1.1.2.2 实践意义

本书以上海为研究区域,探索城市经济社会升级演化过程中,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我国地域面积广,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上海等大城市工业旅游的发展立足于后工业化视角,利用工业化资源,融入城市产业空间与生活消费空间,体现与重塑城市的地方性。对其发展路径和模式的研究,有利于总结经验和探讨发展方向,为传统工业城镇、老工业基地区域、资源型城市等其他空间尺度、空间类型的城市工业旅游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探索普适性的工业旅游发展道路提供一些依据等,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1.2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1.2.1 研究内容

本文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城市更新理论、文化地理学及其他相关理论,尝试构建工业旅游发展的“资源—业态—治理”分析框架,对上海市工业旅游发展的条件与历程、动力因素与动力机制、主要模式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可分为四大部分,共7章:

第一部分(第1章),绪论。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方法、调研过程、数据来源,构建总体研究框架,并说明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第2、3章),是本文研究的理论部分。首先,在梳理国内外工业旅游研究中概念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对工业旅游概念进行界定;其次,从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城市更新理论、文化地理学相关理论等视角,对工业旅游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探讨;然后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图谱分析,对国内外工业旅游研究的主要议题和研究脉络演化进行分析和评述,提出目前研究的缺憾与不足。其后,本文提出工业旅游发展的“资源—业态—治理”分析框架,将工业旅游资源划分为文脉型、体验型、“文脉+体验”型三种类型,进而阐释不同类型资源的业态发展机制、治理要素及其作用机制,解析工业旅游“资源—业态—治理”综合发展机制。

第三部分(第4、5、6、7章),是本文研究的实证部分。首先总结上海工业发展历程及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工业文明积淀,阐释上海工业旅游兴起的工业资源基础;根据上海市产业升级进程中的旅游产业份额与地位的变化,以及上海旅游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评估上海工业旅游兴起的产业基础;之后,按照工业旅游“资源—业态—治理”要素发育的程度,将上海工业旅游发展历程划分为1997年前的酝酿阶段、1997—2005年的起步阶段、2005年后的快速发展阶段,进一步阐述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现状特征与问题所在。其次,围绕“资源—业态—治理”分析框架,深入剖析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资源、业态、治理内容与特征及其对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作用;其后,阐析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微观动力因素和宏观动力因素,深入解析不同类型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诠释“资源—业态—治理”在上海工业旅游发展动力机制中的核心作用。最后,基于游客的主观感知视角,利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分析游客对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评价,阐释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指向;随后对国外和上海不同类型的工业旅游发展案例进行深入剖析,诠释“资源—业态—治理”在相关案例工业旅游发展中的作用途径和作用方式,从而构建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类型模式与空间增长模式,提出上海工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创新对策。

第四部分(第8章),主要结论与展望。总结“资源—业态—治理”视角下,工业旅游发展的规律—动力机制、主要模式及其创新,梳理引导工业旅游发展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研究展望。1.2.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采用如下技术路线(图1-3)与方法。图1-3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资料来源:作者自行绘制。

本文以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城市更新理论、文化地理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证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具体采用的研究方法如下:(1)文献计量方法

国内外学者在工业遗产旅游、工业企业旅游相关领域进行了较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