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经济分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23:34:16

点击下载

作者:陈健生

出版社: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区域产业经济分析

区域产业经济分析试读:

前言

本书是有关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融合研究的一个初步成果。传统区域经济中的经济,除了其中有关空间经济结构、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区域治理或者空间管制等以外,绝大部分内容与地区产业经济有关,而对于产业经济的研究,总是绕不开产业布局这个标准的区域经济学问题,因此,从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讲,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似乎存在着融合研究的可能性。本书正是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比较系统化、专题化的研究。

目前,区域产业经济学仍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以此命名的成果极少,其框架结构安排、篇章内容布局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与不确定性。本书在内容设计和安排上主要有几个特点:

一是集中相关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尽可能将区域经济学中的产业问题集中并进行分类研究,包括区域产业分工、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组织模式、区域产业集聚、区域产业创新、区域产业转移、区域产业竞争力等。除了区域产业安全等内容以外,几乎囊括了区域产业经济的全部内容。

二是弥补有关理论史的不足。从理论史角度梳理了区域经济理论的产业发展线索,本书在这个问题上的特色是增加了艾萨德在区域科学中对于产业经济问题的大量论述,这在一般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以及区域产业经济学中尚未见到。

三是充实了区域产业组织模式的体例。在关于区域产业组织模式一章中,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业组织模式分为了开发区与产业区,并分别加以专题性分析论述,这种安排是有关研究成果中比较少见的,旨在对于区域产业组织模式问题进行一种尝试性探讨。

四是安排了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的内容。优势特色产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并且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具有内涵外延上的区别,本书充分利用有关文献对于这种差异做了分析,对于有关教材及其研究成果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五是比较重视案例分析的运用。除了区域产业分工与区域产业结构两章,本书其余篇章根据其内容特点均安排有案例分析内容,力图做到既丰富与印证有关理论,又能够增强本书的可读性与操作性。

本书是集体研究的成果。本书由陈健生提出框架设计与篇章内容安排的基本思路,具体分工如下:陈健生撰写第一、五、九章;孙根紧撰写第二、三章;李文宇撰写第四、八章;黄世坤撰写第六章;胡国平撰写第七章。另外,华敬志提供了第五章的两个案例材料,魏静提供了第九章的两个案例材料。最后,由本书主编陈健生统一进行了修改和统稿。

感谢西南财经大学原副校长丁任重教授对于本书内容安排上的指导,感谢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徐承红教授对于本书的大力支持,感谢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在本书出版上的经费资助,感谢本书责任编辑林伶的辛勤工作。

对于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的融合研究在学术界尚处于不够成熟的起步阶段,有关可供借鉴的研究成果与文献较少,研究难度较大,因此,本书一定存在难以避免的缺点、错误甚至缺陷,参与本书撰写的全体人员期待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业界的批评指证和帮助,我们将会真心诚意地接受大家的意见、建议,并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改正和进步。陈健生农历甲午马年捌月初四于光华村

第一章 导论

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均属于国民经济学中重要的应用经济学学科,是除了宏观总体经济与企业微观经济以外的中观经济范畴。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研究一个国家内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空间组织结构及其演化,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等问题的一门应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则是运用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以产业为对象,揭示产业的发展变化,产业之间、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身特有的规律的一门应用经济学。虽然分属于不同的经济学科,但是,两者之间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首先,两者是“条条”与“块块”的结合。区域经济属于“块状经济”,而产业经济多属于“条状经济”,因此,两者之间在客观上存在密切联系与交叉融合的可能性,即任何一个区域经济发展体现为特定空间的产业经济发展,一般以产业体系作为基本表现和支撑;而任何一个产业发展一般要以区域生产要素和技术、资本为产业发展的基础,以特定空间结构作为基本依托。例如,城市产业体系或者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等均是区域产业经济学的内容。其次,两者体现出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区域经济学中一定的地域条件多以空间结构与形式表现出来,而处于地域空间结构的内容多以不同产业及其相互关联得以体现。由此,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的融合便既存在理论上融合的合理性,也存在现实的可能性,区域产业经济学这门交叉学科则有其内在逻辑关联性。

第一节 区域经济理论演进中的产业经济主线

区域经济学自19世纪30年代产生以来,从古典区位理论到现代区域经济学的演变与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以产业经济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与演进发展的主线,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劳恩哈特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和勒施的市场区位论,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也同样遵循着这一传统。例如,佩鲁和布代维尔的增长极理论、诺斯的输出基础理论、胡佛和费雪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论,均把产业作为其理论的重要内容加以阐释。一、古典区位理论中的产业问题

1.农业区位论中的产业问题

农业区位理论是关于研究农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的一种学说。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农业区位论的产生,并由此开启了德语系国家经济学者对于空间经济问题的关注。

杜能农业区位论是19世纪初期德国普鲁士社会经济条件的产物。在普鲁士农业经济理论领域盛行泰尔的合理农业论,认为改变普鲁士农业落后状况的出路是将三圃式农业作业法改为轮作式作业法,针对泰尔的合理农业理论,杜能试图论证不同地域条件下,并非轮作式农业都一定是有利的。杜能本人有经营十多年农场的实践经验,对于农业生产与农场布局十分熟悉,其理论虽然比较抽象,但是其合理性是不容质疑的。

杜能农业区位论从一个被称为“孤立国”的假想空间出发,探讨不同地域空间状况之下农业生产布局的规律,研究从一个城市市场中心出发,不同距离对于农业生产方式配置的影响。其中重点是地租与运费、距离、农产品产量、农产品市场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他发现,对同样的农产品而言,地租随着市场距离的增大而减少,每种农作物均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取决于运费率大小,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的地租曲线一般斜率较大,反之则较小。农业生产以追求地租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农场主一般会选择能够获取最大地租收入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农业土地利用与生产布局的“杜能环”结构。

杜能还分析了农业生产空间组织结构。他认为,在城市近郊应该种植那些不易运输的笨重而体积大的农作物,因为其运输成本很大,如果从远地供给不划算;其次是种植那些容易腐烂的鲜活农产品。对于距离城市越远的地方,相对其价值而言,只求得运输费用最小的农产品。他还指出,城市周围将会形成一些界限分明的同心圈,每个同心圈内有各自的主要产品,这种同心圆式的结构也被称为“杜能圈”,它从里到外依次的农作物是: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等农业圈层。

杜能首次从空间分布视角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不仅停留于农业生产与土地利用方面,而且对于城市土地利用也具有重要意义,为以后工业区位论和市场区位论的分析开了先河,同时,后来的空间组织理论、中心城市地域结构论均以杜能的理论作为出发点。

2.工业区位论中的产业问题

1882年,德国学者劳恩哈特发表《确定工商业的合理区位》一文,首次提出在资源供给和产品销售约束下,使运输成本最小化的厂商最优定位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即第一个提出工业区位论的基本思想。此外,他还研究了铁路运费理论,提出铁路运费按照边际成本定价的主张。劳恩哈特的理论在其著作《网络规划理论》一书中得到系统地阐述。其中,第三篇内容是运输对于生产和消费的影响,建立了确定统一密度市场供货的单一销售者的产量和价格的“劳恩哈特漏斗”,即如果一些不同产品的销售者在一个人口密度均匀的平原上进行竞争,它们各自的市场范围将由环境决定分别呈现椭圆形、双曲线或者直线,这样,劳恩哈特先于霍特林44年研究了两个位于同一街区不同地点的销售商在假定对方销售价格已经确定情况下如何使自己盈利最大的问题。后来,劳恩哈特还研究了市场供给的区域问题及其租金决定,提出如果相同城市按照等边三角形布局,其供给市场呈现六边形的设想。

1909年,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发表了《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一书,以工业(制造业)生产活动为研究对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工业生产活动的区位选择问题,建立了具有一般意义的工业区位理论。韦伯首先提出了其理论的核心范畴“区位因子”,指出区位因子是指经济活动发生在某个特定地点或若干地点上,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优势”就是成本的节约,即在这个点上工业生产一定比其他地方生产成本都低。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一般因子是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区位因子,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特殊因子是只与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如空气湿度等。一般区位因子按照其作用方式又分为区域性因子(如运费和劳动力)和集聚、分散因子。区域性因子决定工业区位基本格局;集聚、分散因子会引致工业区位格局发生偏移。

韦伯工业区位论是建立在原料地、消费地和劳动力三个条件已知的假定前提下的。在此基础上,韦伯分为三个阶段建立了工业区位论。

第一阶段:运费指向论,侧重于研究在原料地和消费地给定条件下运费最小的区位选择问题。包括:运费决定因素(运费主要取决于货物重量和运输距离)、原料指数与区位重量。按照原料空间分布特点分为广布原料和地方原料,区位论一般研究地方原料,根据地方原料转化为产品过程中重量变化特点又分为纯原料和粗原料。韦伯将相对于产品重量,地方原料重量所占比例称为原料指数,即地方原料重量/产品重量;运费指向定律。根据原料指数和区位重量提出一般性工业区位运费指向的最小运费原理,分为三种情况,即原料指数小于1、区位重量小于2时,地方原料重量小于产品重量,此时属于消费地指向区位;当原料指数大于1、区位重量大于2时,属于原料指向区位;当原料指数等于1、区位重量等于2时,属于自由指向区位,原料地、消费地及两者任何一点运费相同;区位三角形的运费最小点。生产过程中,原料地为两个,市场地为一个,其区位图为一个三角形,即区位三角形。根据运费指向论,工厂应该布局在运费最小点。

第二阶段:劳动力成本指向论。由运费指向转向劳动力成本指向带来的节约大于为此追加的运费的情况,即在成本较低劳动力地点布局带来的劳动力成本节约比由最小运费地移动产生的运费增加额大时,劳动力成本指向才居于主导地位。韦伯分析了等运费曲线下劳动力成本问题,区分了决定劳动力成本指向的劳动力成本指数和劳动力系数,分析了人口密度、运输价格、文明程度等决定劳动力成本指向的环境因素,此外,还探讨了技术进步与劳动力成本指向的关系。

第三阶段:集聚指向论。韦伯将集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企业扩张促进工业的地方化集中,由于大规模生产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所形成;第二阶段是由于多个企业在空间上集中所产生的集聚,源自于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和基础设施的共同利用。集聚可以分为纯粹集聚和偶然集聚两类,纯粹集聚由技术性和经济性因素所产生;偶然集聚由运费指向和劳动力成本指向所形成。分散与集聚作用方式相反,其强度与方式与集聚大小相关,分散是为了消除集聚带来的地价上涨、原料、劳动力成本上升等。

3.市场区位论中的产业问题

这里主要介绍德国的两位区域经济学家克里斯塔勒和勒施的城市市场或商业的区位论。

1933年,克里斯塔勒出版了《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一书,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城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中心地的确定方法,德国南部中心地的数量、规模与分布。探讨了城镇为什么存在,决定城镇形成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以及不同城镇在区域中的排序特点,等等。

克里斯塔勒认为,中心地是指向周围区域的中心,即为周围区域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它可以是一个城市或一个镇,也可以是一个大的居民集聚点或商业服务中心。中心地具有中心性和等级性。中心性就是中心地对于周围区域的重要程度,即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中心性表现为中心地为周围区域供给水平或服务的总量。等级性表现为中心地由于服务范围大小所产生的高级、中级或低级的商品和服务,在每个高级中心地一般会附属有几个中级中心地,而每个中级中心地又由几个低级中心地所组成,这样形成大小中心地不同的等级体系。决定中心地商品和服务供给范围大小主要是以经济距离来体现。经济距离是以货币价值换算以后的地理距离,主要由费用、时间、劳动力来决定。

中心地原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中心地空间结构理论。克里斯塔勒认为,中心地空间分布受到市场因素、交通因素和行政因素的制约,形成不同的中心地空间结构。市场是形成中心地的基础,市场原则比较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贸易交换所在地的商品供给;交通原则适用于工业人口较多、文明程度较高的新开发区、交通沿线或集聚地呈现线状分布的区域;而行政原则比较适用于以行政组织为基础的社会,或者是与城市相阻隔的山区内所形成的以某一中心地为核心的自给区域。

克里斯塔勒强调,高级中心地对于远距离交通具有强烈需求,因此比较适合交通原则布局,而中级中心地按照行政原则布局需求比较明显,低级中心地布局则是以市场原则较为理想。

1939年,德国另一位区域经济学家勒施出版了《经济空间秩序》一书,把此前研究经济空间问题从局部均衡转向一般均衡。其理论的基本假定是人口和原料地完全且均等地分布,在此基础上对于一个空间经济结构进行一般化地分析,以美国中西部地区经验加以验证,并证明其假定基本上是现实的。该书第二篇《经济区论》是最具有独创性的成果,勒施构造了一个圆锥体的市场区位论,探讨了市场区位中若干因素,如市场价格、距离、运费和销售量的关系。

勒施研究了在人口连续分布和不连续分布下的市场网状组织,分析了市场区域形状从大的圆周到小的六边形发展的规律。其结论,一是单一市场区以有规律的六边形环绕每个消费中心或生产中心;二是每一类生产均可以找到相对应的市场网络组织;三是不同市场网络组织表现出一定的等级体系;四是这些市场网络组织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在此基础上,勒施从经济地区差(包括价格的地区差、生产物的地区差和运费地区差)、自然地区差(包括生产率地区差、交通便利的地区差)、人的因素地区差(包括企业间差别、国民性差别)以及政治上的差别等作者称为“若干新因素”的方面,分析了这些因素对于市场区限制或影响。在此基础上,勒施找到了经济区的三种类型,即单一市场,区域网状组织和区域体系。单一市场可以被看成是供给圈或销售圈,而网状组织是生产同一产品的全部区域市场的总体,区域体系也被认为是一种“经济景观”,它是“不同的诸市场的一个体系,一个有机体,不单单是一个器官”。二、现代区域经济学中的产业问题

如果说区位论主要体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中心课题,其中的产业问题集中在农业、工业或者商业的区位选择与空间组织结构方面,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世界经济格局与地区经济的新变化、新发展,在理论界,尤其是战后发展经济学的一枝独秀,使得更多的区域经济理论与增长和发展理论相互借鉴、相互影响。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所形成的现代区域经济学比较重要的包括增长极理论、输出基础理论、区域增长与发展阶段论、地理二元经济理论、累积因果循环理论。因为本书主要研究区域经济中的产业问题,因此,以下介绍前三种理论:

1.增长极理论中的产业问题

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在《略论增长极概念》论文中,首次提出“增长点”或“增长极”的概念,而在此前的1950年,佩鲁在论文《经济空间:理论与运用》中已经把经济空间分为计划空间、极化空间和匀质空间,在极化空间中首创“极”的概念,论述“极”的形成与作用机制。佩鲁认为,增长并不是同时在任何地方出现;它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而且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1961年撰写的《20世纪的经济》一书中,佩鲁对于增长极理论作了更为充分的阐述,与此同时,欧美不少学者对增长极理论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诠释与拓展。1985年,佩鲁去世前两年,他在《发展极概念在经济活动一般理论中的新地位》一文中提出“发展极”思想,并对“增长极”与“发展极”两个概念又加以区分,还引入了“增长诱发型单元”、“发展区”、“发展轴”、“一体化”和“一体化轴”等概念,从而丰富了增长极理论内涵。

佩鲁从产业关联及其相互依存入手研究增长极形成机制,重点关注经济空间中具有支配效应和创新特征的产业与产业综合体,它们又构成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佩鲁从推进型产业与增长、关键产业与增长、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三个方面阐述了增长极理论。

首先,区分了推进型产业与被推进型产业。佩鲁指出:“当一种产业扩大它的销售(和对生产性服务的购买)时,它具有增加另外一个或几个产业的销售(和服务的购买)的性质,我们称前者为推进型产业(Propellent Industry),后者为被推进型产业(Impelled Industry)。”佩鲁认为,推进型产业增加其销售能够带来固定资本充分运用与生产成本下降,并逐步达到最优产出水平。一旦达到这种水平,处于竞争市场之下,推进型产业就会进一步降低市场价格,诱致被推进型产业销售进一步增加。

其次,引入关键产业概念。关键产业(Key Industry)是佩鲁在论述产业综合体与增长关系时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是在划分推进型产业与被推进型产业基础上,在“更大的集团中,譬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它诱致的销售总量增加远远地大于它自己销售量的增加”。也就是说,那种能够使得整个国民经济总产出的增长超过自身产出增长的产业就是关键产业。佩鲁指出,关键产业形成以后,当市场的空间扩张来源于地理上的集中时,出现与均等对立的增长:首先是通过生产资料在增长点的集中,然后是从这里向外辐射交换而进行的。技术变化、政治变迁、世界交通在主要增长极之间流动促进了各种集中形式。

最后,增长极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佩鲁认为,国民经济增长是由相对积极的推进型产业、地理上集中的产业和活动极和被动集合体(如依赖地理集中的增长极的被推进型产业或地区)构成的,前者引致后者的增长现象。

总之,增长极是极化空间中的推进型产业或关键产业,它们可以是原材料、能源、交通等,也可能是其他产业,其中某一产业增加会引起另外一个或数个产业产出增长,并通过影响被推进型产业来实现经济增长。

1961年,佩鲁在《区域推进型企业和推进型区域》一文中明确指出“增长极是在特定环境中的推进型单元”的增长极定义。推进型单元是与周边经济环境相适应,对其他经济单元施加不可逆转并产生支配效应的推进型单元,包括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为进一步说明推进型单元,佩鲁引进并区分了区域推进型企业和推进型区域的概念。

区域推进型企业是那些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60%的区域大型企业,而其余40%是由众多独立中小企业创造的,它们作为被推进型企业而存在。区域大型企业会对区域供给与需求产生较大影响,通过区域投资带动引起规模变化与生产结构变动以及消费预算的改变。

推进型区域则是指从企业向地区的一种延伸。要成为推进型区域,通常要具备三个因素:城市集聚体、引进后适应环境的推进型企业以及新兴产业。当具备这些特征的区域经济增长引起其他区域投资和消费持续增长时,该区域相对于其他区域便成为推进型区域。

在此时期,佩鲁十分重视创新在增长极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创新效应是形成推进型单元的最大特点。他指出,并非所有企业都具有创新能力,只有那些“带头产业”的厂商在处于经济空间对于其他厂商和产业具有支配诱发和推进功能,才会产生支配效应和扩散效应。

2.输出基础理论中的产业问题

输出基础理论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于1955年提出,在一篇题为《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论文中,诺斯以太平洋西北岸作为其实证研究的对象,其结论是:区外对于木材、毛皮、面粉、小麦等产品需求的扩大,不仅会影响到那里的绝对收入水平,而且也会影响到诸如辅助性产业的特征、人口分布、城市化模式以及收入与就业的波动范围等。他进一步指出,对区域输出需求的增加能对区域经济产生乘数效应,这不仅会导致输出产业投资的增长,还会引致其他经济活动的投资增长。因此,一个区域要发展,关键是能否在该区域建立起输出基础产业,而特定区域能否成功建立起输出基础产业,又是由其在生产和销售成本方面是否对于其他区域所拥有的比较利益而定。1956年,蒂博特提出了相类似的大宗商品输出理论,指出特定区域经济发展,往往开始于该区域发现了一种诸如矿产品等特殊自然资源,或者区域自然条件特别适合于生产某种出口农作物,如果此时有资本、劳动力输入该区域,便能够形成供出口的大宗商品生产,而地方工业和地区市场会随着其出口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起来。该理论可以被看成是输出基础理论的发展或者变形,可以划为广义的区域输出基础理论。后来,佩洛夫、博尔顿等人进一步发展了输出基础理论,使其更为成熟完善。

输出基础理论的主要思想是一个区域经济的增长取决于其中输出产业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而区域在输出其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启动着一个乘数过程,其乘数值等于区域输出产业与非输出产业收入或就业量之比。一个区域输出产品和服务量(或者输出额)越大,其输出产业收入也就越多,还能够满足区域内的生产和服务,在输出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还相应带动区域内非输出产业的发展,因为输出产业与非输出产业之间需要建立一种相互关联的分工协作关系。因此,输出产业越发达,区内生产和服务将会得到更大发展,输出额越大,区域经济规模与市场也就会越大。

诺斯认为,所谓区域输出基础指的是一个区域所生产的可供输出的商品总和。而可供输出商品主要是指第二、三产业生产的输出产品。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就是输出产业的发展状况与水平。输出产业发展既决定该区域绝对收入水平与人均收入水平,也决定着区域产业的数量与规模。而决定一个区域输出产业的主要因素包括区位优势、自然资源禀赋以及交通运输状况,此外,其他区域收入与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也会对输出产业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可以看出,输出基础理论重点分析区域产业经济问题,其主线是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与其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的某类产业——输出产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区域经济能否取得与其他区域的竞争优势主要由输出产业发展水平所决定,而所谓输出产业的实质就是产业经济学所研究的外向型产业。只不过这里是指区域之间的输出输入,而不是国与国之间的对外经济关系。

3.区域经济发展(增长)阶段论中的产业问题

1949年,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和费希尔发表了《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一文,最早提出了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认为任何区域经济增长都存在着“标准阶段次序”,从三次产业演进与发展视角,分五个阶段探讨了区域经济增长。

第一阶段:自给自足经济阶段。此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初始阶段。区域产业几乎都是农业,区域人口绝大部分为农业人口,区域经济呈现封闭状态,区域间缺乏经济联系,经济活动随农业资源呈均匀分布。

第二阶段:乡村工业兴起阶段。随着农业和贸易发展以及交通运输的改善,乡村工业开始出现并在区域经济增长中逐步居于主导。由于以自然资源为主要加工对象,此时的乡村工业多以农产品加工并围绕农村市场和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基础,其分布与农业人口分布相适应。

第三阶段:农业生产结构转变阶段。工业兴起与区际贸易扩大,区域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逐步由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转变;由畜牧养殖转向果蔬、园艺、奶制品生产。

第四阶段:工业化阶段。以矿产品开发为起点,逐步向制造业发展。一般而言,工业化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为农林产品加工业,发展食品、木材加工和棉纺业;后期发展以工业原料为主的冶炼、石油加工、建材工业、金属材料加工、化学工业等。

第五阶段:服务业输出阶段。此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最终阶段,服务业超过工业迅速成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通过向区域外输出资本、技术、人才和提供专业化服务,推动区域经济实现良性可持续增长。

胡佛和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论反映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一是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从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商品经济转变的历史过程,其中区际贸易的扩大与运输成本的下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二是区域经济发展表现为区域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即必须完成从以农业、采掘业为主的初级产品生产加工向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为主的工业化社会过渡,并且最终实现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转变。其中,区域政府实施区域工业化战略是实现这一转变的根本性举措。该理论的缺陷在于缺乏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性分析,只是一种状态描述,如果考虑了制度分析则没有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发展存在所谓的“标准阶段次序”。三、区域科学中的产业问题

区域科学是美国学者艾萨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创立的一门独立的区域学科。以1956年出版《区位与空间经济》一书为标志之一,艾萨德尝试建立涵盖所有分布在空间中的经济活动的一般理论,即系统总结前艾萨德时期各种主要的区位理论以及土地利用、贸易、城市结构等理论,以达到建立空间经济的一般均衡论的学术目标。《区位与空间经济》的核心思想是从区域发展演化的一般过程出发,将投入和产出的地理分布以及价格和成本的地理变化纳入一般均衡框架,提出一个区位与空间经济的一般理论,从而实现区位理论、市场区理论、土地利用理论、贸易理论、城市结构理论与传统的一般均衡理论的有机统一。

关于区域科学中的产业问题,《区位与空间经济》一书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

一是扩展了农业区位理论。艾萨德认为,将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思想这一在艾萨德看来主要是分析单个企业的分析工具用作对于农业企业的分析,并且,农业企业应该置于各种区位力量在农业中的聚合水平的相互作用背景下进行考察。艾萨德指出,农业区位论中地租差别占据着中心位置。由于农业企业内部空间范围相对较大,土地价格差别及与之联系的不同空间位置的差别是主要的区位因子。进一步,探讨地租与运输成本之间替代关系相当重要。对于纺织行业来说,应该检验劳动力支出与运输支出之间的替代关系;对于铝工业来说,要强调电力支出与运输支出之间的替代关系,从这个角度讲,区位论对于农业企业来说与工业企业没有多大差别,其比较成本费用差异以及几种不同支出之间的替代关系对于两者来说都是一样的。艾萨德分析了农业企业中租金、农产品价格与运输成本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改变了农业企业区位以后,企业与市场之间在距离位置方面的租金和单位土地种植密度之间的关系,即企业距离市场越近,单位土地租金和单位土地种植密度越高;反之则相反。

关于艾萨德的农业区位理论扩展中的另外一个思想是农业企业应该置于一个聚合水平上进行考察。认为农业区域应该放在一个可能的区位、农作物与农作物系统中,作为一个整体施加到农业的供给、需求、价格、收入及其相关变量中间,便能够得到农业内部一般均衡下的土地利用格局,以及杜能空间的更加精确的决定模式。

二是全面发展了韦伯工业区位论。在《区位与空间经济》一书的第四章,艾萨德研究了运输投入及相关的空间基本理论问题,重点分析了运输投入与资本投入之间的对比关系和运费率,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首先,全面探讨了企业区位均衡理论。从运输指向、劳动力指向以及其他指向等方面拓展了工业区位论。在运输指向上,艾萨德根据不同商品的性质制订了研究方法,重点考查了个别的、小型的生产者层面的运输指向问题,以及不同商品类型之间的替代关系的可能性。在简化条件下的运输指向均衡研究中,艾萨德不仅考虑了三角形状态,而且考察了多边形(如四边形)的情况,不是从距离变量不变来考虑问题,而是从保持距离变量不变的总运费支出不变来着手。在真实运费率结构下的运输指向均衡中,重点研究了运费结构与成本之间的复杂关系。艾萨德放弃了运往原料地和运往消费地产品重量相同的假设,解除了运费与距离成正比的假定,通过构建合适的价格比率线或等支出线,很好地体现出表明一般性的现代运费率结构对企业空间均衡的意义。在有关劳动力指向和其他指向方面,艾萨德引入要素成本和收益潜力的差异两个概念,从各种支出之间、各种收益之间以及各种支出和收益之间的替代方面来考虑问题,从而将这些差异纳入对于企业的一般区位分析中。因为韦伯所讨论的劳动力指向中企业并没有坐落于最优运输投入组合的运输最优点上,而是坐落于一个最廉价劳动力点上,当这两个点不相等时,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企业就会花费更多的运输投入,增加运费支出,而同时保持劳动力投入不变但是减少劳动力支出。这里,替代不是发生在运输投入和劳动力投入之间,而是发生在运输支出和劳动力支出之间。艾萨德改变了这一经典理论,认为只需要设置一条支出替代线,观察是否有一个代表廉价劳动力区位的点比代表运输最优区位的点位于更低的等支出线上。此外,艾萨德还考察了除去劳动力指向以外的如能源成本差别、矿产和人力资源不均等对于空间生产与分布的影响问题。

其次,深入研究了市场区与供给区及竞争的区位均衡。艾萨德在拓展了工业区位论以后,将企业服务于一个点状市场扩展到一个面状市场,即考察市场区情况。并且,市场区分析是与供给区及其他区位理论综合起来进行的。艾萨德指出,在没有竞争的情形下,如果地形、地理分布、消费者收入和偏好及其他因素均为“均一”时,则企业市场区呈现为环形。如果市场区最初不是环形时,通过用某一个运输投入替代另一个方向的运输投入,则最终能够形成这样一个环形市场区,其办法是通过减少对于距离最远处消费者的销售,扩大对于新的近距离消费者的销售,就可以实现这样一个替代。从全社会来看,在投入生产和运输的劳动力和资源数量给定条件下,通过运输投入在不同方向上的替代将非环形市场转变为环形市场区,就可以最大化社会产出及商品消费。在关于供给区分析中,艾萨德假定某个工业消费者从多个供应原料地获得原料而不面临竞争,如果这些原料地在平原上均匀分布,每个原料地都以相同的固定单位生产成本生产,而且没有一个产地能够以等于单位生产成本的价格提供所有原料,那么该工业消费者的供给区将形成环形。进一步地,艾萨德指出,即使是在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原料供给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工业消费者供给区也将会趋向于环形,因为每个原料地供给工业消费者的边际单位原料的到货价格是一样的,任何两个原料地边际成本的差额与其单位运输费用的差额相等,于是,原料地开发利用的强度将随着工业消费点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在更为一般情况下,如工业消费者由少数原料地供给或者工业消费者原料采购面临其他工业消费者竞争时,甚至于社会将原料地从一个工业消费者供给腹地转向另一个工业消费者供给腹地时,在有关运输投入与边际生产支出之间进行替代的经济可行性仍然存在。当然,如果存在物理上的限制,便会从根本上排除了这种可能性。

最后,丰富了集聚经济分析的内容。韦伯关于工业区位理论中提出的三种基本区位因子之一是集聚经济与不经济,作用是在任何一个给定区位中形成产业的集中与分散。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把集聚因子归纳为三种类型:①规模经济。对于单一企业而言,是随着其内部生产规模扩大到某一点时形成的。②地方化经济。对于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内的所有企业而言,是随着该地区该行业的总产出的扩大形成的。③城市化经济。对于某一地区所有行业的所有企业而言,是随着该地区经济总量(人口、收入、产出或财富)的扩大而形成的。

艾萨德充分认同胡佛的这种主张,并对于三种集聚经济进行了分析。

关于规模经济,艾萨德的结论是,在任何一个区位决策中,产出规模都是几个基本的相互依赖的变量中的一个。当规模发生变动时,位于任何一组运输支出之间的替代点、任何两对运输支出之间的替代点以及任何运输支出和收入替代点等,都会发生变动。这与他关于企业区位均衡论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关于地方化经济,艾萨德认为,集聚经济理论中的这一部分仍然可以整合到一般替代框架中,他指出,韦伯的区位论中假定三个生产单位考虑原料与市场问题,一般会将每一种产品的生产安排在运输成本最佳的区位,或者把这三个单位放置在集聚中心并使其相互靠近,从而实现地方化经济,但是可能会导致更高的运输成本。艾萨德的主张是,每个生产单位在向集聚中心移动时,用运输支出替代某种或者其他种生产支出,这就解决了运输成本更高问题。同时,艾萨德指出,在企业向集聚中心转移过程中,对于每一个生产单位来讲,应该尽可能避免偏离最佳运输区位。集聚中心将不会出现在新的多边区位总运费最小点上,而是趋向于靠近与具有更大讨价还价能力企业的共同相交部分。由此,艾萨德提出博弈论是解决讨价还价并由此引起生产重新布局关键的思想。

关于城市化经济,艾萨德认为城市化经济面临的背景主要是:①更高水平地利用城市基础结构(如运输设施、水气干线等),以及经济活动更加精细组织带来的经济。②由生活费用和货币工资、在收益递减条件下生产地方性材料的成本、时间成本和其他运输成本、土地价值和租金等上升带来的不经济,一个城市地区积累的固定资产投资及其与之相关联的既有的社会制度,造成了地理上的不流动和僵化,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的重新布局。这样,有关城市化经济便不如地方化经济容易处理。艾萨德分别分析了电力经济、运输经济、教育经济、劳动力经济等产业经济与城市规模的关系,指出仅仅是把城市各种经济简单相加是错误的,应该考虑更为复杂的倍数关系,在方法上要采用加权方法、引入弹性和非标准化方法。四、新经济地理学中的产业问题

1991年,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发表了《历史与工业区位:美国制造业产业带的案例》、《报酬递增与经济地理》、《历史与预期》三篇论文,当年即出版了《地理和贸易》专著,1995年又出版了《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一书,试图将传统地理学与现代主流经济学理论融合于一体,改变现代主流经济学中缺乏空间结构分析的固有问题,把空间范畴引入现代主流经济学中,研究经济活动发生在何处以及为什么发生在此处。克鲁格曼认为,经济活动的区位对于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关系十分重要,过去由于缺乏有关因为地理上的集中带来的生产收益递增的研究工具而使主流经济学长期不能够较好地解释这些问题。克鲁格曼等人以产业组织理论的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即迪克西特和斯蒂格里茨垄断竞争市场模型)为基础,综合其他技术工具,找到了有关报酬递增的模型,以这些成果为标志,新经济地理学由此诞生。1999年,克鲁格曼与维纳布尔斯、藤田昌久合作,在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了《空间经济:城市、区域和国际贸易》一书,总结了过去十年空间经济学发展状况,将经济活动的区位与克鲁格曼20世纪80年代的新贸易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许多新颖而精致的空间经济模型,其中不少是有关区域或空间的产业经济模型,涵盖产业集聚与扩散、产业集群、产业组织与结构等。

D-S模型与新贸易理论是新经济地理学或者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也是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模型之一。它体现了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两难选择如何形成均衡的框架。由于其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几乎反映出真实的市场结构形态,所形成的规模经济是具有多样化产业支撑的地方化或者城市化经济,尽管其产品并不相同且带有细微差别,产品之间具有相互替代性,这样,每种产品的生产具有一定垄断能力但是又不能够独占市场,而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又使得厂商总想扩大自己的产品的市场份额,为此厂商之间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消费者具有多样化的消费偏好,总是想通过多样化产品进行选择,以满足自己的最大效用需求。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对于生产者来讲,产品种类越少越好,因为单个厂商进行单一产品生产具有资源最大化利用与规模经济效应;而对于消费者而言,产品种类越多越好,因为产品越多消费者选择余地越大且产品价格会下降。这样就会产生一个两难冲突,市场竞争则能够解决这个冲突且实现垄断竞争均衡。扩大人口规模和可利用资源的增加,也就是统一市场规模的扩大,更加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优势,使得产品种类与生产效率同时增进,从而扩大两难冲突解决的空间范围。而产业多样化是促进形成规模经济的必然选择。

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模型是“中心—外围”理论。其理论基础就是迪克西特—斯蒂格里茨的垄断竞争市场模型。考虑两个区域的经济系统,在该经济系统中存在两个部门,一个农业部门,一个工业部门。农业生产使用不可流动的农业劳动力,规模收益不变,农业劳动力在两个区域均匀分布,农业部门生产同质产品,在两个部门之间进行交易,但农产品没有区际贸易;工业部门为现代部门,使用可以流动的工业劳动力,规模收益递增,工业产品为差异化的产品,产品之间存在一定替代性,每个企业具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性。在这种假设条件下,克鲁格曼创立了新经济地理学基础性的消费者理论和生产者理论,提出了带有“冰山运输成本”的区域均衡方程组,得出短期均衡条件是两地工业劳动力之间名义工资率相同,而长期均衡条件则是两个区域相对实际工资,实际工资决定工业劳动力的区际流动,工业劳动力分布决定着区域之间工业劳动力实际工资差异,这种相互作用决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模式。“中心—外围”或称为“核心—边缘”模型是要说明一个最初的对称空间结构如何通过制造业人口(工人)的迁移逐步向工业核心区与农业边缘区并存的空间结构转变过程。其演变关键在于,当广义运输成本和贸易成本降低到一个特定临界值时,制造业必然向两个区域中的其中某一个区域集中,而且,这一集聚过程一旦形成就会自行持续并不断自我强化,直到形成“核心—边缘”区域为止。

新经济地理学深刻分析了区域产业集聚与扩散问题。关于产业集聚,如果产业前后关联的成本节约足以抵消集聚导致的工资成本上升,产业集聚将会维持下去,而如果出现核心区工资成本持续上升,核心区生产利润逐步下降并开始变得无利可图,此时,核心区企业便会将企业向边缘区转移,出现产业扩散现象。并且,这种产业扩散是有规律的依次转移过程,并非同时扩散,一般先向边缘区具有初始工业化基础和优势的地区转移,承接产业转移的边缘区把本地资源、劳动力成本优势与转移产业的资本、技术结合起来并形成边缘区的产业发展优势。

新经济地理学的几个相互关联的核心结论均与区域产业集聚与转移有关系。如新经济地理学强调产业的“门槛效应”、“区位粘性”与集聚租金。产业集中到了某一区域而产生的集聚效应具有很强的“惰性”,力度较小的区域政策是难以改变产业区位选择与产业布局的,因为产业集聚而产生集聚租金,企业宁可选择享有具有租金的区位而不愿意选择产业转移,除非某种政策力度超过区域“门槛”临界值,超过区域获得的集聚租金,企业将会选择产业转移,离开原来的区位而选择新的区位。随着企业转移,原来区位的集聚租金开始下降,区位就会缺乏吸引力,产业扩散便会出现并日益加剧。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产业的所谓“惰性”可以理解为一种产业的“区位粘性”,即一种路径依赖。一旦形成路径依赖,产业将会附着在特定区位上面,一般区域政策难以改变这种区位选择。通过实施产业补贴或者对于产业进行征税,必须要把补贴水平定在高于集聚租金水平之上,即超过“门槛”临界值,否则,任何小于“门槛”临界值的补贴不会对产业转移起任何作用,但是一旦超过“门槛”临界值,则会发生急剧变化。再看征税。如果产业集中在一个区域,由于存在集聚租金,如果贸易自由度足够高,区域劳动生产率水平高于征收高额税收,即使是对于集聚区域资本(产业)进行征税也不会导致产业转移,相反,如果产业没有集中在一个区域,某个区域提高税率,则将会出现由于征税预期导致人口与产业从原来区位流出,从而形成税基的缩小,如果原来区位的集聚力越大则税基损失则越多,反之则越小。在这种不对称状态下,产业规模较小的地区处于不利状态,因为产业规模小导致经济总量偏小,地方政府无法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

第二节 产业经济发展中的空间分布与演变

作为一门以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产业经济学,其主要包括产业组织与产业结构两个方面。产业组织理论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生产同类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的厂商在同一市场内的集合。而产业结构层面上的“产业”指的是使用相同的原材料、工艺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以此产业作为基本分析单位,研究经济系统中不同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企业之间的中间产品或者最终产品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关联。与产业结构相关的产业关联、产业创新、产业竞争力、产业集群等,均属于产业结构层面上的产业经济范畴。在产业经济运行实践中,无论是产业组织或者是产业结构均与一定地域空间也就是说与区域因素相关。产业组织体现为市场的地方化因素及产业组织的具体市场形态,其中必然包含区域因素;产业结构及产业关联与区域空间条件与背景存在密切联系,区域空间因素必然影响到产业结构与产业关联的形态、特点与实现方式。一、产业结构理论中的区域因素

产业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一个国家范围以内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与数量比例关系,通过产业之间的质与量关系分析,发现产业之间相互关联的规律性,寻求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路径与机制。

产业经济学中已经形成了不少具有经典性的理论,诸如配第—克拉克定理,通过对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三次产业中劳动力结构、收入结构的变化,揭示出产业结构变动与人均国民收入之间的演变规律。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创立了投入—产出理论体系,包括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投入—产出模型与投入产出表,用来研究一个国家与地区产业结构与产业关联。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提出不平衡发展理论,其中关联效应和发展次序理论是其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思想,成为研究产业关联与专业化的重要工具之一。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研究国家发展进程中农业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工业化带动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工业劳动力),即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美国经济学和经济史学家罗斯托提出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研究不同发展阶段主导产业选择与变化历史,成为产业发展阶段论的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这些理论属于一般性经济理论,更多以国家层面作为分析对象,以全国的数据资料作为分析依据,主要反映一个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和产业经济的演变发展规律。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国家产业结构与地区产业结构之间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尤其是地域空间范围比较大、经济规模比较大、地区人口比较多的区域,其产业结构比较完整,产业之间的发展演变与国家层面产业结构变动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与相似性,揭示国家层面产业结构变化的理论与方法在相当程度上也可以运用到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规律的分析上。

正因为如此,产业经济学从来不排斥对于区域经济因素的研究,甚至将产业布局理论作为产业经济学的组成部分,这鲜明地体现出产业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这是形成区域产业经济学的主要依据之一。产业布局既是一个产业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区域经济问题,产业布局离不开具体地域空间,一定要落实到特定的空间范围之内,与区域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劳动力、地区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分析区域产业布局的基础、条件、原则和规律,寻求实现产业与资源空间配置效益的最大化目标。

然而,本节所讲的产业经济结构中的区域因素主要不是指的区域产业经济结构问题,而是产业经济结构演变与优化升级过程所导致的空间分布变化相互作用的机制与路径。围绕区域产业结构变动、优化升级与产业空间分布的演变,研究产业结构理论中的区域因素问题。这里主要以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的雁行形态理论和美国经济学家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进行说明和阐述。(一)雁行形态理论

1935年,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了著名的雁行形态理论,主要着眼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产业空间布局变动的内在关系。赤松要以日本棉纺织业发展为例,发现其中带规律性的现象:当现代棉纺织业在日本尚未发展起来时,西方国家棉纺织品大量进入日本市场;随着国外棉纺织品的进口,日本开辟与拓展了棉纺织品市场,为日本棉纺织工业发展准备了市场条件;日本国内市场与生产技术、低工资成本的组合,促进了日本国内棉纺织业的起步与发展;随着日本国内棉纺织业生产规模扩大,棉纺织业的规模经济逐步形成,加上低工资,使得日本国内棉纺织业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在国际棉纺织品市场上开始具有价格优势,成为日本重要出口产品;国际棉纺织品市场的拓展与稳定增长,使得日本进一步扩大其出口规模与国际市场占有率,从而推动日本棉纺织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与进一步发展。通过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发展模式,促进棉纺织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也体现出棉纺织业产业布局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不断变化。三个阶段就像是三只飞翔的大雁:第一只大雁是进口的浪潮,第二只大雁是国内生产的浪潮,第三只大雁是由国内生产所引发的出口浪潮。这是雁行形态理论的基本模式,还有两个变型:一是产业发展次序,一般从消费资料产业发展到生产资料产业,从农业到轻工业再到重工业的产业优化与升级过程;二是工业生产从初级产品到制成品的转变,从加工工业向重化工业转变。雁行形态理论一般被用来描述产业转移过程,其实,这一过程蕴含着在产业转移中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的意义,并且,这一转变还与产业空间布局变动,即同一产业在不同国家与地区重新分布与配置紧密相关。因此,我们可以把雁行形态理论看成是产业结构在动态调整过程中的区域性因素具有某种意义上的一种理论。(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与赤松要的雁行形态理论相似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但是,该理论是以本国新产品市场开发为出发点和目标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表现为几个相互关联的产品循环过程:①新产品出现。新产品开发与进入市场并直到饱和。②产品走向成熟。国内市场饱和以后,该产品出口到国外市场并逐步扩大其市场份额。③形成标准化产品。国外市场形成与成熟以后,技术、资本出口开始出现并扩大,这些技术、资本与输入国的廉价劳动力结合起来,在输入国生产该产品;国外生产能力形成以后,又会使这种产品以更为低廉的价格回到本国市场,导致本国新产品的开发与产业结构升级。因此,新产品开发→国内市场形成→出口→资本与技术出口→进口→新产品开发,便会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循环,这一过程不仅是一个产品更新换代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与新产品开发相匹配的国内或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过程,其中,也必然包含有产业空间布局变化与转移内容。也有研究认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按照产品档次与产业布局进行动态调整,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演化,新产品不断充实到高档产品中,部分中高档产品则降格为中低档产品,并且,外国投资者将高档产品放在本国生产,中档产品部分在国外组装,部分产品则连同生产线和技术转移到国外;而低档产品则完全转移到国外生产。这一演变过程使得国内外不同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均发生相应变化,国内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转变,国外产业结构也出现升级与合理化;与此同时,同一产业空间布局也发生从国内生产布局向国外生产布局转变,产业结构变动与空间布局变动相辅相成,融合互动的格局。二、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空间问题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市场经济结构中特定产业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垄断关系。在产业组织理论发展过程中,有极少数经济学家把垄断竞理论与经济空间因素联系起来,分析产业组织的区位模型。1929年,霍特林提出了价格竞争模型,他将产品差异化看成是处于不同空间位置上差异化,这种位置上的差异被归结为消费者对于不同区位的产品提供者支付不同的运输费用。假设在一个1英里(1英里=1609.344米)长的海滩上有两个卖冰激凌的小贩,分别处于海滩的两头,即使是两个小贩提供相同的冰激凌,消费者也很少不加区别地任意购买其中一个小贩的冰激凌。如果两个小贩的冰激凌的销售价格相同,那么消费者会选择就近购买,除了走到一个小贩的成本不同于走到另外一个小贩的成本以外,两种冰激凌产品完全一致,但是,消费者对于小贩的评价却并非相同,每个消费者根据其所在位置来评价销售者。这里,区位有两种,一种是特定的物理位置,消费者支付价格是商品价格加上走到商店的交通成本;另外一种是将位置解释为一个特定消费者理想品牌与实际品牌之间的差异,消费者根据不同产品价格加上选择产品的交通成本,从而构成产品实际销售价格。1979年,塞洛普建立了一个圆形城市选址模型。通过考察若干个企业价格竞争,得出企业将会通过竞争实现在圆环上等距离选址的均衡。而波尔于1998年证明,无论是伯德川价格竞争,还是古诺产量竞争,两个企业会选择圆周直径的两端定位。他于2001年推导出,假设有一组企业在市场上进行两个阶段竞争,其结果是一半企业集聚在一点,另外一半企业集聚在圆环上与之对称的那个点上。产业组织理论中的有关分析以企业空间定位与空间集聚为视角,是产业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结合的开端。

产业组织理论关注空间问题的代表性文献当属于迪克西特和斯蒂格里茨于1977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的一篇著名论文《垄断竞争与产品多样化》,解决了传统区域经济学与区域科学长期不能够解决的垄断竞争市场中的规模报酬收益递增问题,将其应用于空间经济分析当中,并配合采用了萨缪尔森的“冰山成本”处理方法,即将货物在运输过程中进行“融化”的办法,只有一部分能够到达目的地,而没有到达目的地在途中损失的那部分便构成运输成本,从而避开直接设置运输成本进行建模的办法。由此,一个考虑规模报酬递增与运输成本之间进行权衡的空间经济理论便产生了。按照新经济地理学创始人克鲁格曼的说法,经济地理就是生产的空间区位,区域经济学与部分城市经济学是以经济地理为研究对象的。但是,生产的空间区位还可以看成是产业经济(或产业组织)与空间结构、分布与集聚的一种融合,产业组织体现出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而这种竞争总是发生在特定地点上,即一定的区位空间上面,因此,关于企业网络及其相关的产业链、产业集群、企业联盟等,在形成之初总是一种地域空间的生产组织形式。这便是我们所研究的主题——产业经济学的组成部分。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区域产业经济学是研究特定地域空间下的产业结构状况与优化升级和产业组织模式与市场竞争的应用经济学交叉学科。根据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结合的实践,我们认为,区域产业经济学主要内容至少应该包括:区域产业分工、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集聚、区域产业组织模式、区域产业创新、区域产业转移、区域产业竞争力和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以下,按照本书的结构安排逐一展开论述:

第一章 导论。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均属于国民经济学中重要的应用经济学学科,是除了宏观总体经济与企业微观经济以外的中观经济范畴。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研究一个国家内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空间组织结构及其演化,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等问题的一门应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则是运用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以产业为对象,揭示产业的发展变化,产业之间、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身特有的规律的一门应用经济学。虽然分属于不同的经济学科,但是,两者之间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的融合既存在理论上融合的合理性,也存在现实的可能性,区域产业经济学这门交叉学科则有了其内在逻辑关联性。本章以产业经济为主线,回顾了古典区位论、现代区域经济学、区域科学和新经济地理学中的产业经济问题,然后从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两个方面,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与市场竞争带来的产业空间分布及其演变。

第二章 区域产业分工

。区域产业分工的形成与演进是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源泉。从区域层面上来看,参与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工,能够使各个地区充分发挥各自在资源、要素、区位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实现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提升区域竞争力。本章系统研究了区域产业分工的内涵、特征、理论基础和形成机理,还就区域产业分工衡量方法进行了全面介绍。

第三章 区域产业结构。以W.罗斯托(W.Rostow)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区域内部产业结构的不断演变和升级。在一个地区内部,各个产业的生产效率之间存在差异性,由技术进步导致的区域产业结构演化升级使区域总体生产效率得以逐步提升,继而体现为这一地区经济总量的持续增加,因而现代经济增长在本质上是一个结构转换过程。由此以来,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区域产业结构问题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区域产业结构的基本理论、分类方法;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产业结构配置;区域产业结构评价指标等问题。

第四章 区域产业集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人们的沟通和交流越来越便利,地球显得越来越小,整个人类社会向“地球村”变化,甚至有学者发出“距离之死”的感叹。但是,在经济发展中,空间的重要性并未降低,而是出现逐步加强的趋势。本章从空间、密度、整合的三维视角出发,分析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现象,介绍了马歇尔的早期产业集聚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集聚理论,分析了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及其形成发展的机理,还对产业集聚的衡量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提供一些案例供读者参考。

第五章 区域产业组织模式。区域产业组织模式即产业的空间组织方式与运行机制,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其产业空间组织方式具有明显差异。从世界范围产业经济发展来看,主要存在传统计划经济下的区域产业组织模式,其中以苏联地域生产综合体为代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区域产业组织模式,即通行于当今全球的开发区产业空间组织模式和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新产业区产业组织模式。本章分别对这三种区域产业组织模式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还提供了苏联西伯利亚地域生产综合体的案例,我国重庆两江新区开发与运行的案例以及广东顺德陈村现代花卉产业园区案例。

第六章 区域产业创新。在全球化时代,国际经济竞争越发激烈,区域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新崛起区域的经验表明,区域的整体优化功能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能够更好地形成产业集聚,能够更好地实现创新发展,美国硅谷、日本筑波、韩国大田、印度班加罗尔、我国台湾省新竹等地莫不如此。区域的整体形象已经超越了企业形象,世界分工将在更大程度上通过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产业创新来进行,区域产业创新已成为促进区域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本章首先界定了区域创新与产业创新,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研究了区域产业创新的模式选择、体制机制与能力建设问题。介绍了美国硅谷、韩国大田的园区产业创新,并以案例形式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的产业创新与高新技术发展问题。

第七章 区域产业转移。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导致大量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配置资源并快速流动,产业的跨地区转移成为区域经济联系的一种重要现象与形式,基于比较优势所进行的产业转移能够促进区域间贸易往来、技术扩散与产业互补。本章从产业转移的基本理论与范畴界定出发,研究了区域产业转移的条件,区域产业转移的效应,区域产业转移的政策与实践,重点分析了产业承接地的比较优势与基础条件,确定了产业承接地的政策着力点与实现路径。提供了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情况、产业分布和构成以及承接产业转移的制度与政策选择。

第八章 区域产业竞争力。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主旋律,生产者通过竞争,革新生产技术,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整个社会的不断进步。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小到一个人,都是在不同的层次,以竞争者的身份参与到市场活动中。国家竞争力研究是从宏观角度着手,而国家由千差万别的区域构成,每个区域都有自身的地理特征和文化历史,区域竞争力的研究可以从更具体的角度,因地制宜地研究适合本区域发展的竞争力政策。产业是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区域产业竞争力表现在产业配置、产业系统和产业政策上,能够对区域经济的劳动力、科技、资本等诸方面产生影响,从而对整个区域竞争力的塑造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章首先介绍了以波特的竞争力理论和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产业竞争力学说。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决定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各种因素与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途径,还就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同时,以四川省为例,分析了四川省四大经济区的产业竞争力的指标及其水平。

第九章 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区域经济存在的一个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资源禀赋差异条件下的劳动地域分工或区域分工,正是这种地域分工形成了不同地域发展的初始条件。从区域经济发展实践来看,各地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条件与经济基础,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地区经济发展道路。本章所要研究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正是建立在不同地域资源禀赋基础上的具有其独特条件、现实或潜在优势,且具备未来成长性的产业。对于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的研究,一是研究时间较短;二是实践操作层面分析较多,理论研究不足,结果是难以形成一致性的看法。有研究者将区域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看成一个概念,不加区分进行运用。有的研究者虽然区分了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的不同,但是对其内涵与外延的认识仍然不清晰,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与界定。本章将区域优势产业与区域特色产业分开加以研究,首先,界定了区域优势产业,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角度梳理了区域优势产业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机制,区域优势产业评价方法与选择依据,提出发展区域优势产业的原则并建立区域优势产业的政策支持体系。其次,通过把握区域特色产业的内涵出发,对区域特色产业的特征进行了明确界定。对于区域特色产业与区域优势产业、区域主导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进行了区分,在此基础上,指明了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出路。此外,还通过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特色产业与湖北省十堰市汽车优势产业案例,对区域特色产业和区域优势产业发展进行了解释与说明。参考文献

1.约翰·冯·杜能. 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吴衡康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 李刚剑,陈志人,张英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沃尔特·克里斯塔勒.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常正文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奥古斯特·勒施.经济空间秩序[M]. 王守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5.吴传清.区域经济学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6.聂华林,王成勇.区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7.艾萨德.区位与空间经济 [M]. 杨开忠,沈体雁,方森,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 [M]. 张兆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9.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 [M]. 蔡口荣,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0.周起业,等.区域经济学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1.孙海鸥,张学良.区域经济学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2.吴汉洪.产业组织理论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3.刘秉镰,杜传忠,等.区域产业经济概论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第二章 区域产业分工

区域产业分工的形成与演进是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源泉。从区域层面上来看,参与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工,能够使各个地区充分发挥各自在资源、要素、区位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实现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提升区域竞争力。从国家层面来讲,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有助于通过要素合理流动和商品服务贸易提高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进而优化国家经济空间布局,协调区际经济关系,引导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终使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益得以提高。因此,“在经济学家那里,分工和专业化的功效是少有的、没有争议的问题之一”。

第一节 区域产业分工概述

一、区域产业分工的内涵(一)分工与区域分工

分工是最古老的经济学范畴之一,其理论源远流长。在经济学文献中,分工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关于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离的论述。他认为,分工取决于人的天性,一些人天生适合从事体力劳动,而另外一些人则天生适合从事脑力劳动,这种基于天性的分工能够提高生产力。随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继承和发展了柏拉图的分工思想,将奴隶制度下的分工视为合乎人的天性的“自然”分工。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在其专著《政治算术》中对分工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分工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然而,真正系统地对分工进行分析的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他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斯密关于分工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分工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其主要原因是分工可以提高熟练程度、节约工序转换时间和推动机器发明;二是分工的起因是人性中物品交易的倾向,分工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才能差异变得有用;三是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而市场范围与运输成本有关。在一般意义上,分工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组织将原来一个人或组织的生产活动中所包含的不同职能的操作分开进行(盛洪,2006),这里的分工也称为劳动分工。

基于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分工理论思想,一些经济学家通过引入空间维度创立了国际贸易理论、地域分工理论和空间分工理论等分工理论,使分工理论进一步深化。国际贸易理论以国家为分析单位考察空间分工问题,依次经历了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三个发展阶段,分别将国与国之间的分工归因于成本优势、要素禀赋和规模经济。托伦斯(Torrens,1808)、西尼尔(Senior,1836)和马歇尔(1890)分别考察了由自然条件差异决定的地区专业化,陶西格(Taussig,1911)将这种“不同的地区由于气候和资源的禀赋的原因而选择生产某种物品”的现象为“地理分工”。英国人文地理学家麦茜(Doreen Massey,1979)首次提出“空间分工”,并将其区分为区域产业分工和区域职能分工,基于微观视角利用分工解释区域非平衡发展问题。

马克思(Karl Marx)继承了古典分工理论的思想,再次从形成分工的基础根源出发,将分工区分为两个基本类型:自然分工与社会分工。马克思指出,“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这种自然的差别,在公社相互接触时引起产品的相互交换,从而使这些产品逐渐变成商品,交换没有造成生产领域之间的差别,而是使不同的生产领域发生关系,并把它们变成社会总生产的相互依赖的部门。”由此可见,马克思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斯密的“交换—分工”思想,将分工的产生逻辑拓展为“自然分工—交换—社会分工”。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分工就是自然分工之后以产品或商品交换为基础的分工,也称为劳动分工或劳动社会分工。马克思又指出,分工“既包括部门间、企业间和企业内部的分工,也包括把一定生产部门在国家一定地区的地域分工”。在这里,马克思所指的“地域分工”就是区域分工。它是指以国内各个区域在充分利用区域内优势的基础上实行区域专业化生产,并通过区际交换实现其专门化部门生产的产品价值与满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利的产品的需求,从而扩大区域的生产能力,增进区域利益。区域分工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然基础,但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且区域分工的产生与发展具有内在的客观性。(二)区域产业分工的内涵

区域产业分工与劳动分工、区域分工的内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郝寿义、安虎森(1999)认为,区域分工是社会经济活动依据一定规则在地域空间上的有机组合社会分工或者劳动分工首先表现在部门分工上,而部门分工又要落实到空间上,这种按地域的分工就是区域产业分工。陈秀山、张可云(2003)认为,区域产业分工是社会分工在经济地理空间上的表现形式。魏后凯(2006)等学者也认同区域分工就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的观点,认为区域产业分工是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受一定利益机制支配而在地理空间上发生的变异。由于不同劳动部门代表的是各个不同的产业,所以劳动部门分工即被认为是产业分工,劳动地域分工即是区域产业分工。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劳动部门分工(产业分工)是劳动社会分工的基础,而区域产业分工则是劳动社会分工在地域上的表现与落实。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区域产业分工不仅具有分工的一般意义,还被赋予了空间内涵,是通过实施各种经济行为,将不同产业部门表现和落实于一定地域空间内,实现分工、空间、生产力三要素的耦合。它更侧重于特定空间中分工与专业化生产问题的研究,不仅有着其客观规律性,而且包含丰富的地域空间经济和产业经济内涵,成为选择区域产业分工模式、合理产业分布和区域分工定位、协调区域经济联系、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区域产业分工可以一般地表述为:在生产力“趋优分布”规律作用下,一国各地区在充分利用区域内优势的基础上,为获得各种区域利益,在地理空间上形成产业空间结构的客观过程和分异状况。这一概念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区域产业分工是区域分工的主要物质内容。从单个区域角度看,区域分工表现为各个地区就某种产品,或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一部分进行专业化生产,且产量超过本地需求量,从而形成区域的专业化生产部门;从相互关联的区域体系来看,区域分工又表现为不同区域或以较大地域空间内的不同次级区域之间,通过区际交换形成的全社会的专业化生产体系。这种专业化生产部门和由此形成的专业化生产体系在一定地域上的组合,便形成了区域产业分工。

第二,区域产业分工的客观基础是区域资源禀赋差异。自然资源、区位条件与环境的差异是导致区域产业分工的重要客观前提。由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可知,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对早期的区域分工影响甚大,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自然资源禀赋对生产力发展与空间分布的约束力不断减弱,但其资源禀赋状况至今仍对地区之间产业分工的形成与演进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区域产业分工的动力机制是追求区域利益最大化。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目标就是追求相应的经济利益,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将经济活动落实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形成了基于区域活动的差异性区域利益。从理性的角度讲,任何一个地区参与产业分工都是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张敦富,1999)。区域经济主体通过参与产业分工,实现专业化生产的分工经济性来追求区域利益最大化。

第四,区域产业分工的形成机制是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共同作用。市场机制是区域产业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机制。区域经济主体为追求规模经济,在市场机制作用下遵循生产力“趋优分布”规律,通过区域间技术、劳动、资本等要素不断流动,众多关联的经济主体在经济区内聚集,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在以外部经济和范围经济为主要内容的规模经济效应作用下,地区之间形成了结构复杂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但是,由于外部性、垄断性、公共性以及信息非对称性的存在,市场本身的缺陷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存在“失灵”,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宏观调控与微观监管行为,对区域产业分工和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实施干预,以弥补市场机制在此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第五,区域产业分工的表现形式是区域产业结构差异性。在区域产业分工体系中,不同的地区基于自身优势,进行着各有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它们的产业类型、产业比例关系以及在产业链体或产品价值链条上的位置存在差异,所有这些最终都体现为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异。(三)区域产业分工的特征

1.专业化生产

地区生产的专业化是区域产业分工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区域产业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原动力。在区域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各个地区根据自己的优势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当分工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形成了地方专业化生产部门。众多地区的专业化生产,构成了全社会的专业化生产体系。

2.经济联系性

由于专业化生产是以与区域外的商品进行交换为目的的,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产品需求,在区域产业分工体系中,每个地区都基于自身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由此一来,进行专业化生产的地区需要通过区际交换将自己生产的专业化产品输出区域以实现其价值,同时也要通过区际交换从区域外部输入本区域需要而自身不能生产或没有生产优势的产品。与此同时,各个地区在专业化产品的交换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与生产协作等形式的经济联系。

3.层次性

区域产业分工具有层次性,既包括国际分工的各种形式,也包括国内不同地域空间范围内的区域分工。随着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区际交换和商品贸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产业分工在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过程中,由较小地域尺度向更高级地域空间扩展,从局部性地方分工到国内各个地区之间的分工,以至扩展到国际范围的产业分工,又在众多较高一级地域空间的分工中相互交叉、融合,形成结构更为复杂的分工体系。二、区域产业分工的性质(一)经济性

区域产业分工的经济性是建立在对分工经济的分析的基础上的,而分工经济又以专业化为基础。因此分析分工经济,首先要利用生产函数来定义专业化经济,而专业化经济只有在个人的产出范围内生化的模型中才能严格定义。

1.个体情形

现假定一个人生产两种产品x与y,和l代表他投入i商品的劳动份额,即专业化水平。他的生产函数可假设为:

当两个人的外生条件完全一样时,即两个人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和时间约束,可以得到两个函数式:

由上式可以看出,个人在选择完全专业化的情况下,,而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即每个人两种产品都生产的情况下,。如果分工使至少一个人专业化的增加,那么只要有分工的存在,社会的总产出都比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大,因为存在分工时,至少有一个人的产出等于1,而在自给自足情况下任何一方的产出都小于1。这种情况下,分工使双方都可能具有对对方的比较优势,从而产生分工经济。这种由于选择了不同专业化方向的决策造成的事后生产率差别被称为内生比较优势。分工经济不同于规模经济,它的取得是由于生产结构的变动,而非技术进步造成的。

由于分工是一种以专业化为基础的组织结构。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以及专业之间的差异度的上升会促进分工的发展。因此,专业化和多样化是分工的两个方面。具体来说,分工的积极性主要表现为:

第一,分工能直接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由于分工,劳动力专业从事某种操作,它会在边干边学中不断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和对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同时分工节约了劳动转换时间,并节省了不分工时重复的学习成本,劳动者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更有效的学习,有利于技术创新,从而提高所有产品的劳动生产率。

第二,分工将复杂的劳动分解为简单的甚至机械式劳动,使得劳动者的工作在既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变得较为简单;无形之中也降低了企业管理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这种标准化的机械操作为工具和机器取代人力提供了可能性。

第三,分工所引起的生产工具的变革,直接促进了迂回生产方式的发展。迂回生产方式,即人类生产活动将资源投入到生产资料的生产上,而不直接投入到对消费资料的生产上,这样反而使消费资料的生产具有比原来更高的劳动生产率。阿瑟·杨格(Arthur Young)将这种由分工所引起的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称为迂回经济。同时,分工所造成的越来越迂回的生产方式,也促进了投资方式的出现和发展。

第四,正如任何事物均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样,分工在带来经济性的同时也产生了不经济。分工时人们局限于少数的操作,因而丧失了全面发展自己智力的机会。马克思认为,分工产生了劳动的异化。虽然分工存在多方面的不经济性,但其经济性的一面是主要的。

总之,分工经济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来源。分工在某种程度上被看作是生产力发展的代名词。经济发展被看作是生产方式变革的结果,而分工的发展是这种变革的重要特征。

2.区域层面

区域产业分工也是建立在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的。区域产业分工的经济性是指通过这种地区专业化生产所带来的区域利益。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区域产业分工使各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条件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增加区域经济福利。

第二,区域产业分工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效益。专业化生产是区域分工的具体形式,它有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同种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这样,企业可以通过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节省相互间物质和信息流的运输费用。同时,这种同行业的地理集中,有助于促进区域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企业间相互合作和竞争,从而形成较大的规模,这种由于区域分工所产生的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又会进一步加强区域的专业化分工效应,从而形成一种正反馈循环。

第三,区域分工有助于范围经济的形成。范围经济是潘热(John C.Panzar)和威利格(Robert D.Willig)等人为解释多产品生产企业的经济学问题提出的。当两个或多个产品生产线联合在一个企业内,生产比把它们分散到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不同企业中更为节约时,就存在范围经济。范围经济主要来源于可用于多种输出的功用要素的充分利用,由于共用要素具有不可分割性,把多种输出集中在一个企业生产就更为节约。范围经济概念用于区域经济研究中,它主要指的是分工演进推动着区域内新产业的衍生,以及区域内部相关辅助产业的发展,从而带来的区域生产率的增长。区域分工的细化将不断衍生出越来越多的新企业,这些具有前后关联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结构在空间上的聚集,有利于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增强了区域的竞争优势。

范围经济可以简单地用公式来表示,设有n个区域、专门化产品生产企业集为M=m,m,...,m和N,C,表示M中任何一个企12ni(m)业m在区域组织生产所耗费的成本。则:(二)外部性

外部性现象普遍地存在于现实的经济生活之中,区域产业分工中也存在外部经济问题。区域产业分工的外部性是指,在区域产业分工体系中,区域间形成的不由单个区域考虑或承担的对其他区域所造成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如果把社会理解为两个以上区域的交互行为体系,外部性就反映了这种个体行为与集体行为的受益或受损效应。区域产业分工的外部性主要来自于区域间在分工基础上的合作与竞争。这种外部性主要表现为:

第一,区域产业分工可以带来整体功能效应。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合理的空间分工机制带来了相当显著的国民经济区域化与专业化现象。这种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区域产业分工,使得区域间的相互依赖日益深化,区域间相互交流的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形成高效有序的社会经济网络系统,它所产生的空间效应是单个区域无法替代的。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区域也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其整体功能不是各个区域子系统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各区域子系统之间的耦合门取得“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使区域经济大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备。

若设F为总系统的功能,F为各区域子系统的功能,则:di

当区域之间存在合理产业的分工时,

当区域之间产业分工不合理时,

这种总体协作效应发挥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区域专业化水平。区域之间存在的这种协作关系,有利于提高区域之间的相互开发度,增强区域经济的发展活力,为进一步深化产业分工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它可以使分散的局部地区优势转化为叠加的综合经济优势,形成一种新的生产力。这种新的生产力所发挥的作用实际上体现了各个区域的合力效应。总之,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不仅对参与产业分工的各方有利,而且对社会整体效益的提高也十分有利。

第二,具有相对优势的区域在产业分工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区位因素在空间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乘数效应,带动周围区域产业以及整体经济发展。区域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遵循“距离衰减规律”,即相互作用的强度会随距离增加而减少。

两个存在差异的区域之间,相对发达的区域的某些内部性因素向区域外部扩散和辐射,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对那些相对落后的区域形成了正面的外部性,对这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产生积极影响,并引发一系列的波及效应,使区域外部性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不仅推动了外部区域的经济发展,而且也推动了区域自身的经济发展。

同时,从区域间的这种相互作用中可以看出,区域间可以通过相互传递使不发达地区外部性内部化,同时使发达地区内部性外部化,从而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因为对发达地区而言,它的内部性因素向区域外的辐射和扩展,既在一定范围内改造了区域外部性,又开拓了本区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上使区域的外部性和内部性都发生了蠕变,从而实现了区域内部性的外部化。对不发达地区来说,这种区域传递主要是相对发达地区的外部性因素向区域内的渗透式波及,在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上使区域内部性发生蠕变,从而实现了区域外部性的内部化。

第三,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区际自由流动。特别是促进技术的创新及其在区域之间的传播。要素的空间流动带有明显的增值倾向,它对区域产业分工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要素流动也是区域间实现产业分工利益的基础和动力。同时,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形成后,又会使得要素流动在空间经济方面所具有各种“放大效应”得到更好的发挥。要素流动的这种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而言,既可以促进趋同,也可以促进趋异。

技术创新及其区际流动是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源泉。技术创新在空间的扩散会导致创新源地与被扩散地同时受益和效益增值。对一个区域而言,它的技术进步不仅取决于区域自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还在于接受其他区域创新技术的传播。当一个区域自身创新能力有限时,其接受其他区域创新技术传播就对区域利益增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技术在区际的转移有助于消除本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技术差距,使得整个区域在较高起点上通过掌握创新技术,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第四,在区域产业分工中,由于每个区域选择行为策略的依据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非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因此,总存在着区域之间利益最大化目标的不一致,或者部分区域的独立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相互矛盾,即“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这种各个区域利益主体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会导致区域与社会整体无效率。因此,当相互联系的各个区域之间产生负外部性,而且这种外部性得不到好的制度安排加以消除时,就存在着区域间利益矛盾以及区域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三、区域产业分工的模式

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在区域差异演变、区域比较优势动态变化以及区域政策变迁等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表现出多种形式。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区域产业分工模式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一)按照分工所处的地位不同分类

区域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各个地区因拥有不同的发展基础与发展条件,而在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进而使得各个地区在产业分工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有所不同。根据各个地区在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差异,可以将区域产业分工模式划分为三种类型:区域产业垂直分工、区域产业水平分工和区域产业混合分工。

1. 区域产业垂直分工

区域产业垂直分工是指拥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工。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区域只能独立完成那些对技术、工艺等要求较低的生产活动,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对发达的区域即使能够更有效地完成这些生产活动,也会考虑将投入于这些较低级生产活动的各要素投入到更高级的生产活动中时的机会成本。通常情况下,这一机会成本都使得相对发达区域寻求与相对落后区域的合作,于是,发展水平不同的区域之间的分工合作便在技术垂直差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区域产业垂直分工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相关区域因处于同一生产过程中不同生产阶段所形成的产业分工形态;二是相关区域因处于不同生产水平所形成的产业分工形态。

不同生产阶段的产业分工是指关联地区在同一个生产过程的不同生产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而形成的分工格局。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由初级产品生产、中间产品生产、最终产品生产三个主要阶段构成,同时还需要有关的配套服务。由于区域之间在发展的条件方面存在差异,有的区域只能发展初级产品生产,有的地区只适合发展中间产品生产,有的区域则可以发展最终产品生产,还有的区域只能发展有关的配套服务生产。虽然存在某个区域可以同时进行所有阶段生产的情况,但是对于某一个产业,一个区域最合适其发展的只有某个或少数生产阶段。这样一来,区域之间就形成了垂直分工关系。

具体而言,不同生产阶段的产业分工包括三种形式:一是部分地区供给初级原材料,而另外一部分地区供给制成品的分工形态。这是不同区域在不同部门或行业间的垂直分工。二是同一部门内生产高级技术密集型产品与生产低级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区域之间的分工,即不同区域在同一产品、不同产品间的垂直分工。三是在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承担高技术密集型工序与承担低技术密集型工序的区域之间的分工,即不同区域在同一产品、不同工序之间的垂直分工。

不同生产水平之间的分工是指在经济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上相差悬殊的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工。最常见的情况是,发达地区技术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而中等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则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为主。比如城市与乡村地区,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分工等。所以,不同发展水平区域之间的分工常常是一种垂直分工。

从目前来看,区域产业垂直分工,特别是同一部门、不同产品间和同一产品、不同工序间的垂直分工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最主要的分工模式。

2.区域产业水平分工

区域产业水平分工是与区域产业垂直分工相对的一种分工模式,指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区域之间的区域分工。要素禀赋相近的地区,或者处于区域比较劣势而采取了适当保护措施的地区,由于保留了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较猛发展势头的高级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经过较长时期的分工合作和经济发展过程,这些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差距不会太大。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具备对其他区域均有能力生产的产品,或者均有能力参与的产业进行垄断的实力。因此,这些地区可以就同一产品的不同设计、品牌、服务进行分工,或就各自侧重的技术含量相近的产业进行分工,这样一来所形成的分工模式就是产业水平分工。

区域产业水平分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相关区域生产具有差异的同类产品所形成的分工形态,即产业内水平分工,又称为差异产品分工;二是相关区域发展不同的经济部门所形成的分工形态,即产业间水平分工。产业内水平分工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厂商生产的,虽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含量,但在造型设计、内在品质、规格、品牌、价格或者售后服务等方面有所差异的产品,在不同区域间进行的分工生产和区际交换。这种水平型分工既可以是不同区域在生产同一种类但不同品种、不同规格最终产品上形成的最终产品专业化水平分工;也可以是不同区域分别生产同一最终产品的各部分技术含量相近的零部件,最终完成整个生产过程的零部件专业化水平分工;还可以是不同区域在同一生产工艺流程中,各道技术含量相近的工序上的工艺专业化水平分工,它反映了各区域寡头企业之间的竞争性以及消费者偏好的多样化。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产业内专业化生产程度将越来越高,最终产品部门的分工、零部件的分工、加工工艺的分工也将越来越细。

产业间水平分工是指各个地区选择技术水平要求相同或相近的相互关联的不同产业的分工。即使不同区域间技术水平、生产工艺等方面相差无几,其各自侧重的产业也各有不同,各区域通过输出其重点产业的最终产品以交换非重点产业的最终产品。不同最终产品的生产在不同区域的分工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由此形成水平型区域分工。

3. 区域产业混合分工

区域产业混合分工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之间的产业关联有时候会出现“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同时存在所形成的产业分工形态。也就是说,该区域以垂直分工的模式同与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差较大的区域进行分工合作,而同时又以水平分工的模式参与到同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近的区域之间的分工合作中。这种分工模式通常很容易被相对发达的区域采用,这些发达区域以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作为参照,与同它们发展水平相当的区域采取水平分工模式,而对比它们发展水平落后的区域则采取垂直分工的模式。

在更多的情况下,地区之间的分工类型处于一种动态变化过程之中,如庄荣良(2009)研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海峡两岸产业分工模式也呈现出动态演进的趋势,依次由最初的以垂直型分工为主向兼具垂直和水平特征的多元化分工,进而以水平型分工为主要特征的混合型分工方向发展。(二)按照分工的演化历程分类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分工在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与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功不可没,与此同时分工本身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演化。但是,分工只能是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下子从自给自足跳到极高的分工水平。当生产力发展到要求社会劳动分门类进行时,劳动分工便产生了。农业、手工业、商业作为产业各自独立分离出来,在企业内部,劳动者根据自身的要素禀赋进行生产、管理或监督职责的分工。分工和专业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盛洪,2006),此时与劳动分工对应的是工人的技术专业化。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分工与专业化从个人或企业层面向产业层面和国家(或地区)层面扩散,就形成了产业分工和国际(地区)分工,分工与专业化不断向深度演化。此时,分工中考虑了空间因素使得分工与专业化附加了地缘广度,产生了地域分工,也即是社会劳动分工的空间形式,而与之对应的是地方专业化。当世界经济进入工业化阶段之后,为获取生产的规模经济,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产生了产业内分工,每个国家根据自身的优势分别生产某一产业的差别性产品,继而进行贸易,此时与之对应的是产品生产的专业化。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生产加工日益高度化和复杂化,这使得价值链上的增值环节变得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由此劳动分工进一步深化为产品内分工,即产品价值链分工,与之相对应的垂直专业化。

基于空间视角纵观劳动分工的演化历程,可以将其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与之对应的三种区域产业分工模式: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区域产业间分工是指参与分工的各区域基于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分工,也就是不同行业和部门生产的区域专业化。区域产业内分工,指参与分工的各区域基于同一部门和行业的分工。区域产业内分工和区域产品内分工是区域内生产部门分工的两个层次。其中,区域产业内分工是同一部门、不同产品生产的区域专业化;区域产品内分工则是指同一产品、不同生产环节生产(或服务)的区域专业化。

从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向产品价值链分工的发展,是分工不断深入和细化的过程。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是分工发展的前两个阶段,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将其称为传统分工。以产业链为主要形式的分工,称为新型区域产业分工,并加以界定,即新型区域产业分工是产业在区域间分工的一种形式,它表现为特定产品从研发、制造到销售服务等一系列过程中,不同工序或区段在空间上产生分离,从而形成一种跨区域的产业链分工状态。它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区域和产业分工的发展趋势,既可以在国内不同区域进行,也可能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的形成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科学技术发展和区域间流动性加强,使产业链环节在技术上和空间上达到了可分离的要求;二是同类工序或环节在特定区域形成规模集聚,使得区域专业化产生的经济效应得以实现,即区域专业化满足了经济可行性要求。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的出现是分工发展史上的一次变革,它与以往的分工形式有较多不同的特点。专业化又是与分工密不可分的另一方面。分工发展的第一阶段,产业间分工形成了产业专业化,这一次分工的界限明确,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对此做出了解释;分工过渡到产业内分工或产品间分工,即在同一产业内部由于产品差异产生了分工和贸易往来,由此形成了产品专业化,新国际贸易理论通过规模经济等要素的引入对其进行了解释。当前出现的新型区域产业分工,主要以产业链分工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了区域的功能专业化(Duranton et al. 2002),模块化分工可以作为产业链分工的特例(见表2.1)。表2.1 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的类型及比较

相对于按分工所处的地位分类而言,区域产业间分工和区域产业内分工既可以是垂直型分工,也可以是水平型分工,而区域产品内分工则是典型的垂直型分工。若将上述两种分类标准相结合,可以得到下面几个交叉分工模式(如表2.2所示)。表2.2 基于生产技术差异和区域专业化历史演化历程的分类

此外,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还有其他一些区域产业分工模式的分类标准。例如,根据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形成过程不同,区域产业分工模式还可以分为:自然型区域产业分工、积累型区域产业分工、转移型区域产业分工(刘秉镰、杜传忠,2010)。所谓自然型区域产业分工,是指该区域产业分工的形成主要依赖于自然条件或自然资源,如煤城、铜城和石油城等;积累型区域产业分工是指该区域产业分工的形成主要是路径依赖、循环累积的结果;转移型区域产业分工是指该区域产业分工的主要动力是企业迁移和产业转移。张敦富(1999)提出了等级区域分工形式,即同一企业的总部与下属企业在区域间的分离。中心区与外围区一起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其中,中心起着信息、技术、管理中心的作用,外围区起着直接生产与创造价值的作用。但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中,按分工所处地位与按照分工演化历程两种分类标准使用较为广泛。

第二节 区域产业分工的理论基础

区域产业分工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是伴随着国际贸易理论的形成与演进而发展起来的,其永恒主题是区域之间为什么会发生产业分工。从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优势理论到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地域分工理论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探究区域分工发生的缘由所在。这里我们就对区域产业分工的理论基础进行简要回顾。一、成本优势理论(一)绝对成本优势理论

绝对成本优势理论是区域分工理论的思想源头,它是由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1776年出版的《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提出来的。该理论从区域之间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揭示了区域分工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区域之间应该怎样开展分工才能够对双方都有利。

绝对成本优势理论基于以下几个假设:一是区域之间可以进行自由贸易,且没有交易成本;二是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劳动与劳动产品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三是任何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绝对成本优势。绝对成本优势理论认为,各个国家的地理条件、自然禀赋以及后天生产条件上的差异,形成了某些商品生产成本的绝对差,一国可集中资本和劳动生产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同另一个国家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相互交换,这样贸易双方都可获得最大的利益,而要取得最大利益,只有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绝对成本优势理论从劳动分工的生产领域强调以绝对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是对国际贸易理论的重大贡献,但它无法解释一些任何产品生产都处于劣势的国家(或地区)参与分工与贸易的现实。

绝对成本优势理论也适用于区域产业分工,任何地区都应该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产业选择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区域交换,这样会使得各个地区的资源实现更有效率的空间配置,从而提高区域劳动生产率。但是绝对成本优势理论的一个致命缺陷是,它同样无法说明那些没有任何绝对优势的地区将如何参与产业分工,并从中获得发展机会这一现实问题。(二)比较成本优势理论

比较成本优势理论是由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的,它依据“优中选优,劣中选劣”的思想,比较区域之间生产成本的相对优势,提出各区域要利用生产成本的相对有利条件进行产业分工,发展专业化生产,开展区际贸易。

比较成本优势理论认为,由于资本与劳动在国家之间不能自由移动,支配一个国家进行商品交换的价值规律并不能支配国际商品的交换,故通过自由贸易,各个国家可以集中资本和劳动生产并出口“两优取其重”或“两劣取其轻”的商品,这样可以增加产品总量,节约劳动和资本,形成互利的国际贸易格局。

比较成本优势理论也是以国际分工为研究对象的,但同样适用于区域产业分工分析。比较成本优势理论弥补了绝对成本优势理论的不足,对于区域产业分工的重要意义在于,区域产业分工并不要求各区域具有绝对成本的优势,主要是对区域相对成本优势的利用;一个区域即使在各方面都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但是也要通过与其他区域比较,选择生产成本最低的商品进行生产;一个区域即使在各方面都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仍然可以通过与其他区域比较,选择生产成本相对低的商品进行生产;在比较成本基础上所形成的区域产业分工,不仅可以使各区域获得更高的收益,也可以增加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收益。但是对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来说,如果一味地单纯以自己的比较优势来确定分工格局和贸易结构,就有可能跌入“比较利益陷阱”。二、资源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Eli F Heckscher, 1919)在其发表的论文《对外贸易对国民收入之影响》中,提出了资源禀赋论的基本观点。俄林(Bertil Ohlin)秉承师意,在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比较全面地提出了要素禀赋学说。所以,后人就把要素禀赋学说称之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或H-O理论。

资源禀赋理论认为,产生比较优势差异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两国的要素禀赋不一样;二是生产不同商品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组合不同,也就是说不同产品生产过程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由于要素禀赋不一样,区域之间同类要素的价格就存在着差异。生产不同的商品所需要的要素种类和数量不相同。因此,一个区域应该更多利用那种当地大量拥有、价格便宜的,且在生产总成本中占比例大的要素去生产商品。也就是说,区域分工的基本原则是,从生产来看,一个区域大量拥有某种价格低的生产要素,就应该利用这种要素进行专业化生产;或者说,一个区域不应该使用当地稀缺、价格高的要素进行专业化生产;从贸易来看,一个区域应该进口本地稀缺、价格高的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要素禀赋理论自创立以来,虽然受到里昂惕夫等学者的质疑,对古典学派李嘉图比较成本说构成了重大挑战,但仍被奉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开端。

无论是比较成本优势理论还是要素禀赋理论,都建立在比较利益的基础之上,它们主要利用资源禀赋差异理论来解释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发生。20世纪中后期,发达国家之间的资源禀赋越来越相似,而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资源禀赋差异越来越大。根据资源禀赋理论,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应该越来越少,而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应该越来越多,然而事实恰好相反,“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敦促经济学家对国际分工与贸易产生原因的进一步思考。一些经济学家在H-O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其关键假设进行修改或突破,以期从不同的角度对国际分工与贸易进行解释,并形成了一些有影响的分工理论。

1.技术差距理论

技术差异理论是波纳斯(Holger Bonus)于1916年提出来的,其研究主题是区域的创新能力、经营能力和劳动技能等相关问题。该理论认为,一个技术要素丰富的地区总是领先进行技术革新和新技术产业化,因而在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以此形成的产业分工可以使其处于市场的垄断地位。然而,技术总是要传播到其他区域,被其他区域所接受和使用。这样,就会导致技术创新区域的技术优势逐渐丧失,在区域之间由于技术差异所形成的分工格局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张敦富 1999)。

但是,地区之间技术差距的缩小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其他区域要学习和使用该项技术,并达到技术创新区域的水平,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需求滞后期,即技术创新区域运用新技术生产新产品,但是并不向其他区域输出新产品。其他区域需要对该产品进行了解,逐渐产生消费需求。因此,从新技术开始使用到新的消费需求形成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二是仿造滞后期或模仿滞后期。技术创新区域向其他区域输出新产品,引起了其他区域对该技术的学习和产品仿造。这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时滞。这个时间段将从其他区域的技术和生产优势内消失,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区域分工格局也发生了变化。

2.产品周期理论

美国学者弗农(Raymond Vernon,1966)在其发表的《产品生命周期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把一项产品的生产根据其生产技术变化分为三个时期,即新产品的开发期,在这个时期,生产技术处于创新阶段,新产品的市场还处于培育阶段;产品成长阶段,在这个时期,新产品市场形成,生产技术逐渐标准化,并开始向其他区域扩散,接受扩散的区域是其他经济和技术水平高的区域;产品成熟期或标准化生产期,此时该产品的生产技术已经成为标准化技术,产品市场也已经全面形成,一般的区域都有能力生产这种产品,并向欠发达地区输出。1966年,汤普森在《经济地理》上发表了《对制造业地理的几点理论思考》,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思想引入区域经济学研究之中,提出了区域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一个工业区的发展是按照年轻期、成熟期、老年期的次序有规则地发展。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重视研究创新的时间选择、规模经济的影响以及不确定性对贸易的影响”,从动态角度研究了技术对区域比较优势的影响,解释了随着产品技术含量的变化而出现的生产区域转移与技术传播的规律。该理论对于区域产业分工的意义在于,它指出了某一项新产品生产的区域分工是动态变化的,区域分工格局会随着其技术的成熟与传播,以及其市场的形成和变化发生相应的改变。

3.偏好相似理论

古典理论和新古典理论均从供给方面和成本方面来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而相似性偏好理论则从需求结构的相似性角度对区域分工与区域交易的理论进行解释。由于假设需求是不变的,所以很难解释现实世界中收入水平相近、资源禀赋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间形成大规模分工和贸易的事实。针对这种现象和问题,瑞典的经济学家林德(S.B.Linda)提出了相似偏好理论,从需求角度探讨了国际或区际贸易的成因。林德认为,一种工业品要成为潜在的出口产品,首先必须在国内形成消费需求,为此他将工业品的需求分为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他认为产品出口的可能性主要取决于产品的国内需求,因为只有在国内产品需求趋于饱和时,产品出口才有可能。两个国家或地区的需求结构越相似,它们之间形成的贸易量就可能越大,因为两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水平越接近,其相应的收入水平也就越接近,由此导致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也越相近,它们之间就越容易形成贸易,贸易量也就越大。

4.协议分工理论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小岛清从规模经济收益递增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协议性地域分工理论。他认为,即使在不存在比较成本差距或拥有的要素资源比例相近的条件下,地域分工依然存在而且是作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协议性地域分工理论中,假设存在一种完全消除了比较优势差距的极端状态,也就是市场力量完全不能决定专业基本方向的状态下,仍有为了向以较优技术水平的生产函数转移的分工,或为了互相获得规模经济的分工。他指出,在这种状况下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对于要素禀赋相同和相似地区之间所形成的分工,但结果将是以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的使用为代价,并有可能引发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和恶性竞争。与市场机制调节相比,由中央政府和有关地方政府出面,通过协商进行分工则更有效率。三、新贸易理论

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领域出现的“里昂惕夫之谜”,产业内贸易和发达国家之间贸易与直接投资增加等一系列现象,克鲁格曼、赫尔普曼、艾泽尔、布兰德等人以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和外部性等概念和思想,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构筑了新的国际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不仅仅在于比较优势,而且还在于规模收益递增;要素禀赋差异决定着产业间的贸易,而规模经济决定着产业内部的区际贸易。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即使在各个国家的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都一致的情况下,也会产生相似产品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并且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差异越大,产业间的贸易量就越大;而国家(或地区)间越相似,产业内的贸易量就越大。作为对要素禀赋理论的扩展,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由于规模经济和产品多样化的存在,即使两国要素禀赋相同,双方也可以分别专业化生产某种产品之后再进行交换,即进行产业内分工,仍然可以获得比较利益。另外,克鲁格曼论证了,在许多情况下,比较优势来源于自我加强的外部经济,而不是源于一国潜在的资源条件。当一个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被排除在其原本可以建立比较优势的产业之外,或者使其不能保持应有的比较优势,就需要政府给予适当的产业政策予以支持。在外部规模经济驱动下,区域发展具有自我强化过程,一些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历史和特殊事件、某种偏好以及某种生产要素的天然的可获得性等都可能对区域格局的形成产生决定性作用。经济格局一旦形成,就会通过生产的关联性和要素的流动性产生积累效应,使得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

新贸易理论以实证研究的方式,为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增长、大规模产业内贸易发生等贸易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但理论研究由于基于市场机制下高度发达国家经济运行环境,故不能完全适用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现象解释。四、竞争优势理论

1990年,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在其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旨在从优势产业的建立和创新来阐释国家的国际竞争优势所在。

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并不一定来源于整个国民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大,而是依赖于竞争优势产业的建立和发展。一个国家如此,对于一个地区获取竞争优势亦是如此。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钻石模型”的四因素,即由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以及企业战略和组织构成。在一个国家的众多行业中,最有可能在国家竞争中取胜的是国内“四因素环境”特别有利的那些行业。首先,生产要素可以分为具有资源禀赋性质的基本生产要素和具有稀缺性的高等生产要素。虽然基本生产要素在某些关键行业发展中的贡献越来越小,但是高等要素在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则与日俱增,然而高等要素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的,只有经过长期投资和培育才能创造出来。由此一来,要提升国家竞争优势,最关键的就是创造一种有利于高等要素不断生成的环境。其次,在日益国际化的消费市场中,苛刻的国内消费者对国内消费品生产厂商不断提出新的需求标准,迫使本国企业努力达到产品高质量标准和产品创新,从形成具有特定优势的产业,进而形成和增强国家竞争优势。再次,对于一国而言,一个特定优势产业的形成,需要一系列相关产业支撑。当形成产业集群时,生产率则更高,而且增长加快。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产业间的紧密合作、互补产品之间的需求拉动和企业密集程度与信息环境质量来对国家竞争优势产生影响,它们决定着企业和整个产业的创新能力及市场开拓能力。最后,国家竞争优势来自于对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的选择与搭配,激烈的国内竞争是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最有力的刺激因素。另外,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机遇和政府作用也对国家竞争优势机制起着辅助作用。政府在提高国家竞争优势中起一种催化和激发企业创造欲的作用,其政策实施关键就在于为企业竞争创造一个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外部市场环境。

以国家为分析对象的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思想依然适用于区域层面的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如果比较优势理论是基于区域的资源禀赋的产业发展指导思想,那么竞争优势理论则是以市场为导向指导产业发展。在现代贸易条件下,单纯的比较优势不一定能成为竞争优势,因此需要实现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通过区域分工创造产业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五、劳动空间分工理论

20世纪70年代,在进入工业化进程的国家中,传统制造业活动向郊区或中小城镇扩散,不同经济功能空间分离,随即出现了一种由于劳动分工不断深化,加之生产技术标准化,交通及通信成本降低和企业组织形态改变等诱因所带来的产业区位非中心化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大规模多厂企业的影响力日益显著,企业内部不同功能显现出分散化进而各自寻求最佳区位的可能和趋向。为探寻这一现象产生的理论缘由,一些人文地理学家进行了努力探索,他们的研究结论构成了劳动空间分工理论的有机主体。

1979年,英国人文地理学家朵琳·麦茜(Doreen Massey)在其发表的《区域问题的意义何在?》一文中提出了劳动空间分工(Spatial Division of Labor)这一术语。她试图利用空间分工来解释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发展问题,并将空间分工划分为区域间产业分工和区域间职能分工两种类型。在她的分析框架中,公司和部门的再结构过程是现实的空间差异特征和特定生产环节对区位条件的需求这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麦茜的开创性工作使得学术界开始关注由于生产组织变化所形成的劳动空间分工现象。

弗罗贝尔等(Frobel et al.,1980)将对多厂企业的研究拓展到全球尺度,思考由跨国公司主导的新国际劳动分工。克拉克(Clark, 1981)从公司组织的角度研究企业如何通过空间分工确保自己对雇佣关系的控制,他认为,空间分工成为资本用来改善它与劳动关于生产过程的地方冲突的一个有效策略。之后,艾伦·斯科特(A. Scott,1981)把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交易成本理论引入劳动空间分工的分析中,将空间分工同城市发展联系起来,认为随着企业的成长,生产职能和管理职能的分解,会出现管理和控制职能集中于中心城市而生产功能趋于分散的过程。斯科特(A. Scott,1988)在其代表作《大都市:从劳动分工到城市形态》一书中提出了以交易成本分析为核心的工业—城市区位论。他认为,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以及与当地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演变所形成的合力已经渗透到了整个大都市空间格局的根基之中;一旦产业综合体得以产生,在这个地方便会出现集聚经济效益,吸引其他企业也进入该场所,从而使单一的产业综合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形成大都市;工厂区位扩散到边缘地区后,必然会因集聚经济的缘故在当地产生新的生产综合体与城市,并因垂直分工形成都市—腹地经济体系。之后,运用空间分工解释不同国家区域不平衡发展的文献也逐渐开始出现。

另外,在联邦德国,伯德(Bade F. ,1986)研究了空间分工引起的经济转型。在美国,N. Ettlinger与B.Clay,(1991)在空间分工概念的基础上,研究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商务服务业在不同区域的就业情况,试图通过说明常规和非常规活动的空间分离特征,解释美国区域经济新的“核心—边缘”。柏格齐森(S. Bagchi-Sen)和皮各齐(B. W. Pigozzi)(1993)在空间分工的基础上,基于美国的实证分析发现,由于企业生产部门和管理部门的空间分离,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开始逐渐谈化。欧那斯(P. Oinas)和马勒克基(E. J. Malecki)(2002)则将空间分工理论运用到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方面,他们提出了空间创新系统的概念,特别强调创新主体的外部联系,并以此解释区域发展不平衡。六、马克思主义地域分工理论

马克思主义地域分工理论源于生产力布局理论,形成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随后在中国得以重生与发展。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平衡发展的空间形式,而社会主义社会应当由国家有计划地均衡配置生产力,逐步消灭地区差异。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资源配置应当注意平衡生产力布局,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中。马克思恩格斯所倡导的生产力平衡布局论并不是绝对平均地分布生产力,而是要在谋求区域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区域差异最小化。随后,列宁、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生产力布局理论,提出了诸如从国家层面宏观调控生产力布局与发展,工业布局接近原料产地,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和区域协作等生产力布局原则。

在理论研究过程中,以巴朗斯基和萨乌什金为代表的经济地理学家继承和发展了生产力布局理论,创立了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巴朗斯基率先提出地理分工理论,他认为地理分工“按地域把生产部门分开,同时又使它们结合成大致一致的经济体系的过程”,是一种“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经济利益是地理分工发展的原动力,运输成本对地理分工发展发挥重要作用。阿努钦(1960)从纯理论层面探讨了地区分工问题,强调建立在社会和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地域差异之上的地区分工,表现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生产专门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生产联系。劳动地域分工的集大成者萨乌什金(1973)在《经济地理学:历史、理论、方法和实践》一书中对劳动地域分工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和阐述。他反对生产力的均衡布局,重视自然条件的空间差异和潜在的自然资源的集中,认为生产布局在空间上的集中和运输的干线化是发展劳动地域分工的基础。同时,他依据空间规模,将地域分工划分为六个不同的等级;依据概念差异,将地域分工划分为完整地区(国家和经济区)间、个别中心(工业枢纽与大城市)间、经济中心(城市与联合企业)间、阶段性的、时期性的、偶然性的六种分工形态。地域分工理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东欧和中国等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生产力布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中国,一些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学者继承了生产力布局理论和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在不同程度上吸收西方区域经济理论思想精髓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研究。杨开忠(1989)认为,区域分工发展内在地决定于社会再生产结构的发展,并集中表现在产业结构变动效应之上,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区域分工格局的转换;他将区域分工格局的影响因素归纳为自然资源、人口和劳动力资源、资本因素、技术因素、运输因素和集聚因子六类。方创琳(2000)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劳动地域分工的理论框架,这一框架包括劳动地域分工发展论、劳动地域分工竞争论、劳动地域分工协调论、劳动地域分工合作论、劳动地域分工效益论和劳动地域分工层次论六个方面的内容。陈才(2001)对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和发展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他认为地域分工与发展的前提是各个地区在自然、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地域分工的动力机制是科技创新,地域分工的最终目的是区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地域分工的主要物质内容是产业、产业部门结构和产业空间结构,地域分工的表现形式是经济地域和经济地域系统。

第三节 区域产业分工的形成机理

纵观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演进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工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基于一定的客观基础与前提条件,在一系列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得以实现的,并且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深化。一、区域产业分工的客观基础(一)自然与历史性基础

区域差异是区域产业分工的自然与历史性基础。所谓的区域差异,是指不同区域之间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和其他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性,以及发展结构与水平的不同(张敦富,1999)。区域差异是各个地区参与市场竞争,开展区域产业分工的前提和基础,倘若各个地区的发展基础与发展条件完全一致,经济发展结构与水平则毫无差别,那么区域产业分工就不可能出现。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按照区域差异的形成机制,可以将区域差异分为自然性差异和历史性差异两种类型。

1.自然性差异

地区之间的自然性差异是指各个地区之间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上存在的差异性。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已经认识到,自然性差异是早期区域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原因,“不同的公社在各不相同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然而,在不同产业和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从总体来看,第一、二、三次产业对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强,因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次产业在区域产业结构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更替,自然性差异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但是,就目前来说,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仍然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模式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2.历史性差异

地区之间的历史性差异是指各个地区在劳动力资源、资本状况、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历史性差异是区域产业分工的重要原因,这最显著地体现在历史性因素在不同要素密集程度产业的区位选择上。落后地区一般是简单劳动力丰富但劳动力素质较低,资本不足、技术水平低的区域,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较大;而发达地区一般拥有较高素质劳动力,资本充裕、技术水平高,资本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劳动力、资本、技术之所以影响分工,是由于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区域间的不可流动性,即存在区域间流动的障碍。要素的不可移动性可以通过分工合作促使商品在区域间充分流动来弥补。

无论是自然性区域差异,还是历史性区域差异,都只是为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工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是区域产业分工的必要前提条件。但区域产业分工的形成与发展,还取决于其他一些前提条件。(二)动力性基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