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史奇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5 06:56:23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政史奇闻

政史奇闻试读:

内容提要

在朝鲜的这段时间里面,我终于懂了什么是:真的无法战胜!在我参加的太平洋战争中,与日本军队交手,已经不是一次的事情了。纵观日本军队的进攻与防御来看,虽然表面上看似十分凶猛。但是,实际上却是一种无助的歇斯底里的疯狂的最后发作!

第一章 政史奇闻

揭开60年前东京轰炸后地狱般真相

2005年3月10日,日本首都东京举办佛教法事活动、展览和研讨会,纪念二战中东京大轰炸60周年。上百位在那场轰炸中幸存下来的日本老人一起焚香悼念遇难者,携手祈祷世界和平。但日本著名的右翼政客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则在集会中称盟军这次轰炸为“屠杀”。

就让我们重温东京大轰炸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遭轰炸后的地狱般景象,但是更不能忘记它为什么遭到轰炸。”这是一个德国人的说法。

日军国政府告诉民众:“天皇之国,有神灵庇护”

1944年11月24日,美军陆军航空队(二战时,美国还没有空军建制)111架B-29轰炸了日本最大的飞机发动机制造厂——东京郊外的中岛飞机制造厂。这是自1942杜利特轰炸东京以来美军首次轰炸东京。开启美军对东京实施战略轰炸的序幕。

到1945年初,B-29轰炸机对东京等日本大城市进行的无数次白天重点轰炸,但是收效甚微。而美国陆航反而损失了150多架B-29轰炸机,上千名机组成员血洒长空。

日本军国政府说“日本是天皇之国有神灵庇护,不会被外敌轻易侵犯”;因此,东京市民对美国在大白天的轰炸没有太大的恐惧;兵工厂的生产也未受太大影响,工人们加班加点地制造出各种武器、弹药和军需品,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一些军国主义狂热分子甚至在美军轰炸时在街头饮酒作乐,仰头冲着美国轰炸机大笑……

为什么只带燃烧弹?这是木制的东京

1945年1月底,美国陆航总司令阿诺德将军委任柯蒂斯·李梅少将接任负责对日战略轰炸的第20航空军司令部指挥官。年仅38岁的李梅是当时美国陆航最年轻的将军,他曾在欧洲战场指挥B-17轰炸机部队对德国进行战略轰炸,取得了骄人的战绩。李梅仔细比较了日本与德国在工业生产模式上的区别,发现日本不像德国依赖大规模集中的工业中心进行统一生产,而是先由分散在居民区的小作坊生产零部件,再送进大工厂进行组装。因此,对德国工业中心致命的白天集中精确轰炸方式,在对付日本星罗棋布的小作坊时却难以奏效。此外,他还发现了日本城市特有的弱点,比如:夜间防空能力差;住房密集且多为木板结构,极易起火;消防能力差。

1945年2月底,美国海军陆战队攻占了硫磺岛,为B-29赢得了轰炸日本本土的中转机场。获此喜讯后,李梅决定事不宜迟,必须尽快开始对日本本土行之有效的轰炸。鉴于日军夜间防空力量很弱,李梅决定对轰炸战术进行彻底改革:他命令B-29卸下除尾炮以外的所有武器,全部携带燃烧弹,这样B-29拆除武器所节省的重量,加上不必采取高空密集编队飞行所节省的燃料重量,可以使每架B-29载弹量从昼间精确轰炸时的平均3吨,增加65%达到7吨以上。

对于这些改革,上至阿诺德将军,下至每个B-29机组成员都大吃一惊。它无异于用所有B-29轰炸机和机组成员的生命进行冒险。但李梅本人却十分自信,在战前动员时,他大声疾呼:“我们要烧掉那些木板做的日本城市!让我们放一个日本人从未听过的大鞭炮!”这些言语让所有机组成员都深受鼓舞,转入紧张的备战工作。

首次采用燃烧弹轰炸东京的出发时间定在了3月9日。

热浪让B-29的机腹都变成了黑色

3月9日白天,东京街头一片繁荣景象,第二天3月10日就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人节”。在战时这是一个重要节日,由于大部分人家中均有亲属参军,东京市民相互问候,希望远在前线的亲人平安。然而,他们不曾料到自己却将大难临头。

3月9日傍晚5点34分,托马斯·鲍尔准将率领334架B-29“超级空中堡垒”从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和提尼安岛机场起飞,扑向日本东京。东京时间3月10日零时15分,B-29机群最前面的2架导航机飞入寂静的东京市区上空,在距地面不足500米空中呈十字交叉地投下了两串凝固汽油弹,瞬即燃起了两条火龙,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十字,为高空中的B-29主机群标明了轰炸坐标。紧接着,300多架B-29依次鱼贯而下,向东京狂泻了2000多吨燃烧弹。期间,还有数十架经过改装的B-29直接撒下了数十吨汽油,原本零散的火焰迅速聚集成一股烈焰风暴。

一时间,风借火势,火助风势,烈火席卷了整个东京,一切全都被点燃了。地面温度几乎在瞬间接近1000摄氏度,树木、房屋以及人体全都发生自燃,连金属都被熔化了。地面上,大火像洪水般蔓延开来,四处逃窜的人群来回狂奔。但火焰很快就将他们舔倒,并迅速化为燃烧的焦炭。一些为了求生的人跳进池塘和河流中,但池水和河水在高温下也已沸腾,将他们活活煮死。剧烈燃烧产生的热浪甚至使天空中B-29轰炸机也上下颠簸,机组成员事后才发现原本银色的机腹都被熏成了黑色。

待到天亮后,幸存者们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大部分建筑物荡然无存,街道已无法辨识,只剩下东倒西歪的水泥柱和钢筋混凝土的残垣断壁。一位幸存者回忆道:“我家附近所有的房屋都变得像融化的糖块一样。河水几乎都蒸发掉了,无数烧焦的尸体遍布干涸的河床。士兵和警察们正在堆放着死尸,尸体呈各种姿势蜷缩着。空气中弥漫着烧焦的臭味。天啊!那一刻我怀疑自己是否还在人间。”

3月10日凌晨的东京大轰炸摧毁了东京63%的商业区和20%的工业区,战果远远超过了之前历次所有轰炸的总和。美军3年来一直想要捣毁的22个东京兵工厂被彻底焚毁。据当时日本政府统计,在当晚的轰炸中有约10万人被烧死(另一种说法是8万人),另有10万人被不同程度烧伤,伤亡人数竟超过了后来遭到原子弹袭击的广岛。轰炸中,美军有9架B-29被击落,5架被重创,后来均在近海迫降,飞机上的大部分空勤人员都被美军潜艇救起,还有42架被击伤,但都安全返回了基地。

3月10日以后,李梅又指挥B-29轰炸机部队继续对东京以及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大城市进行了持续达3个月之久的燃烧弹轰炸,使其遭受了毁灭性破坏。至6月中旬,李梅又将燃烧弹轰炸范围扩大到其他中小城市和交通线。烈火燃遍了整个日本。

60年过去了,人们纪念这次轰炸,是反省历史,还是挑起新的仇恨?今年2月,德国也举行了德累斯顿大轰炸60周年的纪念活动。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一位州议员科尔内留斯·魏瑟说:“我们不能忘记德累斯顿(遭轰炸后的)地狱般景象,但是更不能忘记它为什么遭到轰炸。”希望日本人也能认识到这一点。

背景链接:B-29“超级空中堡垒”简介

1940年1月,美国陆航向美国航空工业界招标研制重型轰炸机,波音公司的XB-29设计方案在击败其他竞争对手后被选中,定型为B-29,绰号“超级空中堡垒”。

B-29是二战中最杰出的远程战略轰炸机,其体积是原先B-17“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的两倍,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轰炸机;其最大载弹量9吨,为B-17的两倍;其最高升限达到1万米,足以让当时日本的战斗机翘首兴叹;其最高飞行速度达到每小时357英里(575公里),具备了超高速飞行的能力;它总共装备有10挺12.7毫米机枪和1门20毫米机炮,能够组织起一张严密的防护火力网;其最大航程为6000公里,可以通过转场方式直接飞越太平洋轰炸日本。

背景链接:B-29“超级空中堡垒”简介

1940年1月,美国陆航向美国航空工业界招标研制重型轰炸机,波音公司的XB-29设计方案在击败其他竞争对手后被选中,定型为B-29,绰号“超级空中堡垒”。

B-29是二战中最杰出的远程战略轰炸机,其体积是原先B-17“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的两倍,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轰炸机;其最大载弹量9吨,为B-17的两倍;其最高升限达到1万米,足以让当时日本的战斗机翘首兴叹;其最高飞行速度达到每小时357英里(575公里),具备了超高速飞行的能力;它总共装备有10挺12.7毫米机枪和1门20毫米机炮,能够组织起一张严密的防护火力网;其最大航程为6000公里,可以通过转场方式直接飞越太平洋轰炸日本。

我军中叛逃的败类

1983年8月7日,空军试飞团第二大队副大队长孙天勤借试验飞行之机,驾驶试飞团045号歼-7Ⅱ(改装英国马可尼公司雷达,为歼-7M的研制做试飞)战斗机从辽宁大连机场起飞,飞抵韩国汉城K16基地。此次叛逃创造驾机叛逃者中职务最高、机型最新的双记录。孙天勤,陕西凤翔人,1937年出生,1950年小学毕业,1953年凤翔县中学毕业,1956年毕业于陕西省西安师范;同年8月作为空军第一批从地方学校选拔的飞行学员入伍(高佑宗也在这一批里)。经过第2航空预备学校、第6航空学校、高级航校(11航校)学习,后被先后在航空兵第6师、航空兵第46师服役,文革期间因父亲出身受牵连,遭停飞处理,送五七干校劳动,后至空军22厂工作,1975年恢复飞行,后被选入空军试飞团。总飞行时数1200小时(自称)。当时家中有母亲刘氏、爱人、18岁的儿子和13岁的女儿。1983年5月初,孙天勤作为试飞小组成员,被派到大连周水子机场执行歼-7M试飞任务,孙期间一直在秘密地做具体的准备,精确地计算东飞航路,将大连到执行试飞任务的空中转弯点,以及转弯点到韩国的距离、方位详细背记。策划过程的各个细节,在心中反复的演练。8月5日的试飞任务期间曾计划叛逃,但因油料不足无法实施,只得不动声色地按原定任务降落,等待下一次机会。8月7日下午13点50分,孙天勤再次驾机执行任务,孙同僚机一起起飞,塔台通知可以直接进入转弯点时,孙观察油量表,认定油料足够飞到韩国,于是立即开始实施叛逃飞行。首先迅速关闭应答机,按住无线电通话系统发话按钮,让僚机无法与塔台通话(两机共用一信道与地面联络),然后掉转机头,紧急下滑转弯,飞机高度从原来的8000米急剧降到1500米,同时故意急迫喊到:“座舱冒烟!座舱冒烟!”,以使航管人员以为飞机发生故障。当飞机继续下降到500米高度,又喊:“不行了!我要跳伞了!”,然后不再回答,随即贴海以高亚音速飞往韩国。飞过15分钟后,为节省油料,重新爬升到6000米高度。韩国方面于下午14时13分发现高速驶来的45号歼-7Ⅱ,随即发放空袭警报,下午14点33分(汉城时间为15点33分),孙天勤驾驶045号歼-7Ⅱ降落在汉城K16空军基地,随即解除警报。

1983年11月14日,解放军海军航空兵第6师第18团2大队中队长王学成驾驶1架编号83065的歼-5(米格-17)战斗机从浙江岱山机场起飞,在2架台湾空军F-5战斗机的引导下在台湾桃园机场迫降。获黄金3000两,后加入台湾空军,授予少校军衔。

1987年11月19日,中国空军第49师中队长刘志远驾驶一架歼6战斗机从福建龙溪起飞,以超低空穿云而出,降落在台湾清泉岗机场,获黄金5000两。1989年9月6日,空军航空兵第49师145团2大队飞行员蒋文浩中尉(时年尚不满24岁)驾驶40307号歼-6型战斗机从福建漳州龙溪机场起飞叛逃,降落在金门尚义机场。叛逃的歼六参加台湾空军组织的战术合练[就是那个台湾空军的TOP GUN假想敌中队],叛逃过去的飞机基本上都保持了原来的涂装]

由于孙天勤在空军试飞团担任副大队长、对中国大陆航空工业发展情况极为了解,为防止1967年吴文献事件重演,台湾空军部分作战部队,在孙天勤抵台前,即奉命一律停止休假,飞行员进入机场待命;同时,气象单位严密监视辽东半岛及大陆东部沿海气象,情报单位也密切搜集大陆沿海军机活动状况,假设多种可能发生的状况,并拟定各种防范战术。8月24日上午11时25分,接运孙天勤的华航专机自汉城一起飞,台北桃园空军基地即奉命派出八架F-5E型战斗机升空待命,另8架F-5E型战斗机也在跑道进入战备,当专机飞过琉球时,战斗机群己分梯次以不同高度及角度接近专机,伴护航行,并严密监视附近空域。专机通过台湾北部上空时,台中清泉冈空军基地的四架F-104G型战斗机立刻接替护航任务,专机在12时42分降落在台中清泉冈空军基地,“参谋总长”郝柏村上将与“总政治作战部主任”许历农上将,到基地迎接。下午乘车抵达台北,在“行政院新闻局长”宋楚瑜和“国防部军事发言人”王淼少将的陪同下,孙天勤出席记者会。9月1日上午,在“国军文艺活动中心”举行,由“参谋总长”郝柏村上将主持。举行“反共义士孙天勤宣布脱离中国共产党及颁授上校官阶、奖章与奖金典礼”,孙天勤则于8月24日抵达台湾,获黄金7000两,以当时的国际金价,折算新台币1.2亿(折算现在的人民币金价大约是3750万人民币)。并加入台湾空军,授予上校军衔。孙天勤1984年8月21日在台湾与同是从大陆叛逃的音乐家李天慧结婚,退役后移民加拿大。[此外在叛逃的过程中,孙天勤肆无忌惮,居然还用无线电打了声“招呼。”更气人的是,孙天勤叛逃后留下了一份两万多字的《告全党公开信》,这个东西赫然摆在宿舍的桌面上!孙天勤不仅飞走了一架当时我军最先进的飞机,还“顺便”带走了一项重要的科研项目,这就不光是个政治影响问题,还涉及到军事的泄密!岂敢等闲视之,部队领导不得不火速上报,一名飞行员的叛逃,在上层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实为罕见!孙天勤事件对新闻界秘而不宣,但在军内却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孙天勤是空军的人,可是几个月前,他从空军抽调海军,协助延飞一种新式导弹,麻烦来了,事故算谁的?责任由谁负?孙天勤是为海军试飞,人由海军代管,在海军出的事,然而,孙天勤穿的是“篮裤子”,归根到底是空军的人,他在空军呆了几十年,到海军才几天.]

揭秘:越战中被掩盖的历史

韩国从越战开始就向越南派出派青龙、白马、猛虎等战斗部队,1964年9月到1973年3月,韩国先后派出了32万军人到越南参战,其中阵亡的韩国军人有5077名,伤员人数达到10962人。据侵越美军司令在他的《1964年1月至1968年6月:越南战报》中透露:“尽管韩国军队与美军和南越军队密切合作,但他们是独立的战术单位,并没有处于美军的控制之下。”在这份报告中,侵越美军司令还提到了韩国军队在作战中的“业绩”:“从1966年1月24日到3月6日,韩国军队在一个省内就消灭了2389名‘已知的敌人’。”这些参战的士兵当年是以“英雄”的形象回国的,但他们的战绩,却一直被韩国政府掩盖,韩国历史书却只字未提这一史实,韩国官方更是严禁媒体报道这一历史真相。

日内瓦会议后,法国势力退出越南。美国为取代法国在印度支那的地位,在南越扶植亲美的傀儡政权,后又对越南发动侵略战争。1964年8月,美国制造“北部湾事件”,并以此为借口,对越南北方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侵越战争全面扩大化。1968年1月31日,正值春节,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突然发动“春节攻势”,对美国和南越军队控制的36个省会、5个大城市、64个区府和50个战略村同时发动进攻,并袭击美国大使馆、西贡飞机场、总统府和南越政府军总参谋部,攻占古都顺化,使美军和南越政府军在军事和政治上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美国舆论为之震惊。“春节攻势”使越南人民逐步取得了战争主动权。3月31日,美国总统约翰逊被迫宣布限制对北越的轰炸,同意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代表进行谈判。

美国对越战略的几次变化

越南战争爆发后,肯尼迪政府官员泰勒制定了在18个月内“平定”越南南方的“特种战争”计划,这本是肯尼迪政府推行的“灵活反应战略”投在南越战场的一颗试验弹。但18个月后,南越反抗斗争仍然高涨,计划失败。

约翰逊政府上台后,军事上推行的是“逐步升级”的战略。这种战略把战争的进程分为几个阶段,以此顺序来逐步加强和扩大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威斯特摩兰任驻越美军总司令后,推出“协同作战”计划,它执行的是军事和政治相结合的任务:第一步,在南方把越共消灭或驱逐出南越;第二步是“巩固”。就是守住已清剿的地区;第三步是“搜索和摧毁”,就是依靠步兵和空中机动部队,发现反抗武装,设法与之交战,消灭或迫使其投降。

但是无论上述计划如何精妙,最终败北的还是侵略者。

最后一战

为彻底肃清美国的势力,实现国家统一,越南军民于1975年春季发动春季攻势,消灭了南越第1军区和第2军区的全部力量。4月9日发动胡志明战役,先后解放了隆庆、宁顺等省。4月26日又分5路向西贡发起攻势,迫使敌人在4月30日宣布投降,被解放的西贡市改为胡志明市。此役后,越南南方军民继续乘胜追击,于5月1日完全解放了南部各省。至此,越南人民坚持长达14年之久的抗美救国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前后共出动了54万军队,花费了3000多亿美元,动用了除核武器以外的一切武器,结果还是遭到了彻底失败。

和平协定

1969年,理查德·尼克松当选为美国总统后,“谋求体面地结束越南战争”。他一方面推行“越南战争越南化”的政策,加速扩充和武装南越政府军;另一方面继续与北越在巴黎进行谈判,以使美军尽快从越南脱身。1973年1月27日,美国终于在《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上签字,承认越南人民的基本民族权利,尊重越南的独立、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协定规定:美军在当年3月29日前全部从南越撤走,不继续对越南南方的军事卷入,不干涉越南南方内政,承认南方的自决权,越南国家统一将通过和平方式逐步实现。3月19日,美军全部撤走。但是,南越阮文绍政权在美国的支持下破坏巴黎协定,不断蚕食解放区的土地,越南民族解放战争还未获得最后胜利。

美军毒剂残害70万人

据统计,在1962年至1971年的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在越南的土地上倾泻了4400万加仑的剧毒化学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脱叶剂。美军飞机喷洒这种毒剂,杀死越南人正在种植的谷物,切断他们的经济来源,同时使越共军人无法躲藏在丛林中袭击美军。战后20多年里,越南出现了很多肢体残疾的儿童和弱智儿童,据说他们都是化学武器的受害者。他们的父母当年曾经沾染到毒剂,从而影响到下一代。一些受害的越南人向美国国会提出了索赔的要求。美越两国在1995年外交正式恢复外交关系,在此之前美国方面一直没有过问过毒剂的危害问题。美国科学家阿诺德·舍科特认为,在越南至少有70万人因为毒剂的作用而患上了癌症、行动障碍和先天残疾等病症。

美兵越战后遗症

美国发动的侵越战争,不仅给越南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战争创伤,而且也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特别是侵越美兵深受其害。据1993年2月23日法国《费加罗》杂志发表的文章披露,在310万越南战争参战士兵中,将近1/3的人患有程度不同的“创伤后紧张紊乱症”,至今有的人还生活在丛林里。

在美国,有1000多名越战老兵选择了这种隐居生活。他们受不了梦魇的折磨,纷纷隐匿在夏威夷的丛林里、一望无际的群山中或是渺无人烟的沙漠里。

这些退伍的越战老兵在他们生活的地方重新创造了实战条件:测定陌生人方位的监测系统,测定“敌人”距枪口距离的秘密路标,有时甚至还有埋在各处的土制地雷。他们想远离一切文明的痕迹,逃避他们记忆中的恐惧。

研究这种行为错乱的美国专家最后把它定名为“创伤后紊乱性紧张”。据统计,从越南活着回来的人中有30万人在战争结束后暴死,约有10万名越战老兵自杀。20多年以来,从越南回来的老兵被不断送进美国监狱。

瑞典报告显示中国军费开支495亿美元首超日本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6月11日发布年度报告,称全球主要军事力量正在逐步加大核武器储备或研发新型核弹头,导致世界范围内的核战争风险上升。

报告还认为,美国依然是全球军费开支最大的国家,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亚洲军费开支最大的国家。根据报告,中国军费开支495亿美元。“这是西方各独立研究机构对中国军费开支作出的最接近中国官方统计的估算,远远低于美国方面所谓900亿至1100亿的数字。”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军控问题专家沈丁立表示。

军费

美国遥遥领先中国军费超日本

SIPRI指出,全球2006年的总军费开支为1.204万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3.5%。1997年到2006年间,全球军费开支增加了37%。

美国去年仍然是世界上军费开支最大的国家,大约有5290亿美元军费。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军费开支最大的国家,印度排在亚洲第三,军费开支为239亿美元。“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军费统计数字是比较准确和权威的。”沈丁立告诉早报记者。

沈丁立说,关于军费开支,各个国家有自己的官方数字,统计口径不一样,军费定义也不同。但国际上有几个民间机构专门负责评估军费开支。据他了解,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拥有一套自己的计算方法,只对内部开放,外界无从知道。

沈丁立说:“根据官方数据,中国的军费开支已经超过了日本,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军费开支超过日本2到3倍都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的军费开支用来干什么?我们不是为了侵略,而是为了保卫国家安全。”

美国的军费开支增长主要是因为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行动。“美国军费开支的大幅增长也成为美国经济自2001年以来恶化的原因之一。”报告说。

紧随美国的是英国和法国。中国排在全球第四位。日本以437亿美元排在第五。

SIPRI称,俄罗斯在军事上耗费347亿美元,利用其能源财富来复兴国家自豪感,恢复在周边国家的影响力和最大化其地缘政治实力。“要提高人类生命的安全性,应该询问军费开支是否划算。比如,我们知道数百万人命可以通过基本的医疗介入得到拯救,而这些医疗开支只占每年军费开支的一小部分。”SIPRI的军费开支和武器制造项目负责人伊丽莎白·斯贡斯说。

报告还称,全球武器销售自2002年以来有所增长。中国和印度成为全球最大武器进口国,美国和俄罗斯是两个主要武器出口国。此外,5个中东国家位于10大武器进口国之列。“媒体较多关注俄罗斯出口武器给伊朗,而美国和欧盟国家卖给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武器更多。”报告说。“美国和欧盟国家向中东出口大量武器,明明知道那里是非常不稳定的地区。”SIPRI的武器交付项目负责人西蒙·威兹曼评论道。

核武

万枚核弹威胁世界核战风险增加

这本《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07年鉴》对去年全球的和平与安全、军备与裁军状况进行了回顾,强调考虑到当今世界风险的多样化,需要使用广泛和深入的新手段向人类提供安全。

报告指出,拥有核武器国家数量的增长使核武器被用于战争的风险加大。“值得担忧的是,各国开始把这些武器视为可用的,而在‘冷战’时期它们(核武器)被看作一种威慑。”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的防扩散和出口控制项目负责人伊恩·安东尼说。

SIPRI首次把朝鲜纳入核武器国家行列,理由是该国在去年10月进行了地下核装置试爆。虽然尚不清楚朝鲜是否研发出可交付核武器,但SIPRI估计它可能已经利用钚储备制造了大约6个核弹。

安东尼表示,如果伊朗决定把铀浓缩活动用于军事目的,它将成为核俱乐部一个潜在的成员。美国及其盟国怀疑伊朗正在这样做,但伊朗的领导人矢口否认。“伊朗可能出现在名单上,但最早也是五年后。”安东尼说。

到目前为止,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英国、巴基斯坦和印度是公认的拥有核武器国家,大多数专家认为以色列拥有核武器。

报告估计,这些国家在2007年初总共拥有11530个可用于交付的受导弹和飞机运载的核弹头,俄罗斯和美国共占据90%以上份额。俄罗斯拥有5614个,美国拥有5045个。

根据双边条例的规定,俄罗斯和美国都在减少自己的核武器储备,但在现代化作战部队的同时研发新型武器。SIPRI称,印度、巴基斯坦和以色列各自都拥有一些弹头,但其储备只有部分被部署。“印度和巴基斯坦都被认为正在扩大核袭击能力,而以色列似乎在静观伊朗局势的变化。”报告说。

关于报告“全球主要军事力量正在逐步加大核武器储备或研发新型核弹头”的说法,沈丁立表示赞同,但他认为不能由此断定世界范围内的核战争风险上升。“中国是在别国的威胁下发展出核武器的,这是否意味着世界核战争的风险上升了?”他说,“相反,美国利用核武器攻打中国的可能性减少了。”

沈丁立承认冷战时期核武器成为一种大国间相互遏制的工具,而在未来,“关键是看拥有核武器国家是否理智,但是如何知道谁有理智谁没有理智呢?这是没有规律的。但我不赞成武断地认为全球主要军事力量加大核武器储备和研发一定会造成核战争风险上升。”

能源安全

很可能爆发能源冲突特别是在非洲

报告专辟一章讨论了目前被广泛关注的能源与安全问题,提出必须从地区尺度扩大到全球尺度才能更好地应对该问题。

报告称,全球对能源需求的增长、紧张的石油市场、高油价、对能源进口依赖的增加和对未来油气资源缺乏的预期,使最近关于能源安全的争论越发激烈。此外,对能源基础设施的恐怖袭击、一些城市的停电和能源产出国的不稳定也加剧了对能源安全的担忧。结果,能源安全问题一方面使各个主要能源市场参与国建立起新的战略联盟和合作机制,也成为国际局势紧张、敌对和冲突的源泉。“尽管大多数国家把武力冲突看作一种极端的方式,但国家间在能源框架下的冲突很可能发生,特别是在非洲。”报告说。此外,油气资源丰富地区的战略重要性也会上升。除了中东,非洲、中亚、南美和东南亚也将成为未来数年可能产生紧张和冲突局势的地区。

报告呼吁,传统上被看作国家和国内问题的能源安全应当在多边基础上得到共同解决。出口国、运输国和进口国之间的国际合作可以对能源进口安全起到重要作用。“在能源安全这样的领域,国际合作可与国际竞争并存——但它们需要得到更好的平衡。”报告说。

SIPRI的主管阿里森·拜尔斯认为:“考察能源如何成为一种武器或如何引起新冲突只是一部分,寻找应对人类所面临的威胁和困苦的新合作方式更加困难,而且更加有价值。”

全球军费开支排行

美国5287亿美元,占全球46%

英国592亿美元,占全球5%

法国531亿美元,占全球5%

中国495亿美元,占全球4%

日本437亿美元,占全球4%

德国370亿美元,占全球3%

俄罗斯347亿美元,占全球3%

意大利299亿美元,占全球3%

沙特290亿美元,占全球3%

印度239亿美元,占全球2%

第二章 历史上的奇怪事件

中国真有《暗算》中的密码破译女高手

在刚刚举行的“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颁奖典礼上,由18位来自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将奖项授予了清华大学和山东大学的双聘教授王小云,以表彰她在密码分析领域里的杰出贡献。王小云,是一位现实中的女解码高手。

她破译了美国政府使用的密码

MD5密码算法,运算量达到2的80次方。即使采用现在最快的巨型计算机,也要运算100万年以上才能破解。但王小云和她的研究小组用普通的个人电脑,几分钟内就可以找到有效结果。

SHA-1密码算法,由美国专门制定密码算法的标准机构——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与美国国家安全局设计,早在1994年就被推荐给美国政府和金融系统采用,是美国政府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密码算法。2005年初,王小云和她的研究小组宣布,成功破解SHA-1。《崩溃!密码学的危机》,美国《新科学家》杂志用这样富有惊耸的标题概括王小云里程碑式的成就。因为王小云的出现,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宣布,美国政府5年内将不再使用SHA-1,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先进的新算法,微软、Sun和Atmel等知名公司也纷纷发表各自的应对之策。“她具有一种破译密码的直觉”

王小云个子不高、短发、戴着厚镜片的金边眼镜。一说话,口音里带着淳朴的山东腔。有10年的时间,她走在山东大学的校园里,能认出她的人很少。在记者采访前,她已经有半年没有接受过采访。

就是她,两年前,在美国加州圣芭芭拉召开的国际密码大会上主动要求发言,宣布她及她的研究小组已经成功破解了MD5、HAVAL-128、MD4和RIPEMD四大国际著名密码算法。当她公布到第三个成果的时候,会场上已经是掌声四起。她的发言结束后,会场里爆发的掌声经久不息。而为了这一天,王小云已经默默工作了10年。几个月后,她又破译了更难的SHA-1。

王小云从事的是Hash函数的研究。目前在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两大密码算法MD5和SHA-1就是Hash函数中最重要的两种。MD5是由国际著名密码学家、麻省理工大学的RonaldRivest教授于1991年设计的;SHA-1背后更是有美国国家安全局的背景。两大算法是目前国际电子签名及许多其他密码应用领域的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证券等电子商务领域。其中SHA-1更是被认为是现代网络安全不可动摇的基石。

在王小云开始Hash函数研究之初,虽然也有一些密码学家尝试去破译它,但是都没有突破性的成果。因此,15年来Hash函数研究成为不少密码学家心目中最无望攻克的领域。但王小云不相信,她想知道,Hash函数真像看上去的那么牢不可破吗?

王小云破解密码的方法与众不同。虽然现在是信息时代,密码分析离不开电脑,但对王小云来说,电脑只是自己破解密码的辅助手段。更多的时候,她是用手算。手工设计破解途径。

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评价她说:“她具有一种直觉,能从成千上万的可能性中挑出最好的路径。”“破译密码后我去外面吃了一顿饭”

当王小云带领她的团队终结MD5后,《华盛顿时报》随后发表报道称,中国解码专家开发的新解码技术,可以“攻击白宫”。王小云说,在公众的理解上,密码分析者很像黑客,但我们的工作与黑客是有明显区别的。她说:“黑客破解密码是恶意的,希望盗取密码算法保护的信息获得利益。而密码分析科学家的工作则是评估一种密码算法的安全性,寻找更安全的密码算法。”

与电视剧里《暗算》里的高手不同,王小云的工作更准确地说是“明算”。王小云说:“与黑客的隐蔽攻击不同,全世界的密码分析学家是在一个公开的平台上工作。密码算法设计的函数方法和密码分析的理论都是公开的。”

她说:“在破解了SHA-1的那天,我去外面吃了一顿饭。心里有些兴奋,因为自己是第一个知道一个世界级秘密的人。”

瞭望新闻周刊:

2004年8月,在美国加州召开的国际密码学大会上,我是拿着自己的研究成果找到会议主席要求进行大会发言的。在2005年的会议上,我被安排在第一个时间作重要报告。

这个会议的目的,就是针对我们破解的MD5和SHA-1密码算法,评估Hash函数的安全现状以及未来Hash函数的设计。用现在业界一句流行的话说,MD5和SHA-1的破解,动摇了目前数字签名的理论根基。

操着一口浓重山东口音的王小云教授面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这番话时,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9月末的一天下午,《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如约来到王小云教授位于清华大学数学楼的办公室。刚从山东大学返京的王小云正和自己面前的学生讨论课题进展。

国际密码大会上的“地震”

说起自己和自己的团队破解的MD5和SHA-1密码算法,王小云开心地笑了。

在2004年8月以前,国际密码学界并不熟悉“王小云”这个名字。2004年8月,在美国加州圣芭芭拉召开的国际密码大会上,并没有被安排发言的王小云找到会议主席,要求进行大会发言。

就是在这次会议上,王小云首次宣布了她及她的研究小组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MD5、HAVAL-128、MD4和RIPEMD等著名密码算法的破译结果。

在公布到第三个成果的时候,会场上已经是掌声四起。报告结束后,所有与会专家对王小云及其团队的突出工作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大会主席、普林斯顿Hewlett-Packard实验室教授StuartHaber形容道:“这真是一个极具冲击力和令人鼓舞的结果。”

作为密码学领域的重大发现,王小云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密码学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2004年国际密码大会的总结报告中就写道:“我们该怎么办?MD5被重创了,它即将从应用中淘汰。SHA-1仍然活着,但也见到了它的末日。现在就得开始更换SHA-1了。”

虽说在MD5被王小云领衔的中国专家破译之后,世界密码学界仍然认为SHA-1是安全的,没有被攻破,并且没有足够的理由怀疑它会很快被攻破。但仅仅几个月之后,王小云就宣布了破译SHA-1的消息,再一次震撼了国际密码学界。

国际顶级密码学家Shamir评论道:“这是近几年密码学领域最美妙的结果,我相信这将会引起轩然大波,设计新的Hash函数算法极其重要。”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密码学家William Burr说:“去年(2004),我还庆幸地说,还好她没有把SHA-1也破解了,但是现在,她真的这样做了。”

MD5的设计者Rivest评论道,“SHA-1的破译令人吃惊”,“数字签名的安全性在降低,这再一次提醒需要替换算法。”

为了电子商务的安全

据了解,Hash算法,或称Hash函数,被普遍应用于数字安全的几乎所有方面。登录办公室局域网、进入个人邮箱和安全页面都要用它来保护用户的密码;电子签名系统利用它来认证客户及其发来的信息;法律文书、财务信息和有版权的重要文件用它作为时间戳来确保数据不被篡改;银行系统使用它在用户输入信用卡密码之前确保网页的安全……

可以说,密码学家在他们设计密码协议的时候,可以灵活地使用Hash函数来增加安全性。“它们就像万灵药一样。”

Hash函数的种类很多,而王小云破解的正是当前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两种——MD5和SHA-1。

MD5是由国际著名密码学家、“图灵奖”获得者秉公钥加密算法RSA的创始人、麻省理工大学的Ronald Rivest教授于1991年设计的;SHA-1是由美国专门制定密码算法的标准机构——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与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设计。两大算法是目前国际电子签名及许多其它密码应用领域的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证券等电子商务领域。其中,SHA-1早在1994年便为美国政府采纳,是目前美国政府广泛应用的计算机密码系统。

王小云介绍说,世界上由于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指纹,因此手印(指纹)成为人们身份唯一和安全的标志。在网络安全协议中,使用Hash函数来处理电子签名,能够产生理论上独一无二的电子文件的“指纹”,形成“数字手印”。按照理想安全要求,经过Hash函数产生的指纹,原始信息即使只改变一位,其产生的“指纹”也会截然不同。即使调用全球的计算机,也难以找到两个相同的“数字手印”,因此能够保证数字签名无法被伪造。如果能找到Hash函数的碰撞,就意味着两个不同的文件可以产生相同的“指纹”,这样就可以伪造签名。

而王小云和她的研究小组通过对函数MD5和SHA-1的研究发现,不同的数据能够产生相同的Hash值!这意味着,可以找到两份具有相同数字手印的不同电子文件。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讲,电子签名可以伪造。必须及时添加限制条件,或者重新选用更为安全的密码标准,才能保证电子商务的安全。

王小云告诉记者,MD5的破译已经不仅仅是理论破译结果,而且存在导致实际的攻击的可能,因为MD5可以找出碰撞实例。王小云说,目前SHA-1在理论上已经被破译,但尚未找出碰撞实例。理论上讲,一个计算机需要运行上百万年才能找到一个碰撞实例,但现在只需要几年就可以找到。届时SHA-1就真的不能再广泛应用了。

师从名师钻研密码学

今年40岁的王小云1988年考上山东大学数学系后开始接触、学习密码学,1990年师从著名数学家潘承洞教授攻读数论与密码学专业博士,在潘承洞、于秀源、展涛等多位名师的指导下,她成功地将数论知识应用到密码学中,并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进行Hash函数的研究。

据介绍,70年代中期现代密码学开始兴起,公钥密码学是基于单向函数设计的,而单向函数通常基于数论、代数方面的数学难题来设计,这使其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在导师的建议下,我比较早的接触了密码学,其新颖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向引起了我的兴趣。与数学研究相比,密码学有更多吸引人的地方,非常有趣,也更具有挑战性。”

身兼山东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密码技术与信息安全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王小云的时间可以说是以分钟计算的。“忙”成了她的常态,许多爱好都取消了,就连喜爱的花都委托给爱人照看。她经常往返于山东和北京两地,除了身边的人,很少有人能说得清她到底在哪儿。

美军虐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内幕

被俘的志愿军将面临危险的处境

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爆发。在这次战争中被俘战俘的情况,我们一直知之甚少。在外交部近日开放的档案中,有一份关于美军虐杀战俘暴行的档案首次对外公布。上面记载了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美国战俘营里所受到的各种虐待以及虐杀事件。其所列之事都是曾向已被遣返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被俘人员核实,并参照已捕获的美军空降特务的供词及其相关材料,经过了慎重的、反复的、忠实的对证。

饭菜里混着小虫,战俘不仅长期饥饿,而且得不到足够的水喝。

美军战俘营管理当局供给战俘食用的粮食,是大麦和少量的豌豆、碎大米,或者是小麦和大麦粉。这其中的大部分是发霉的,有些是没有脱去皮壳的,还掺有砂土。白菜是烂的,萝卜是老得空了心的,干鱼片长了很多虫,战俘们所吃的菜里总会发现许多小虫。即使这样的条件,战俘们也仍长期处在饥饿的状态下。所有战俘,每人每餐只能吃到半碗饭,吃发霉的麦团时也只能得到一个比鸡蛋略大一点的,根本吃不饱。

战俘不仅长期饥饿,而且得不到足够的水喝。在巨济岛第602号战俘营,拘禁了5000多名中国人民志愿军被俘人员,只安装有口径2厘米的水龙头一个,而且每天只放水两小时,过了早晨八点钟美军就把水管关闭。由于水少人多,煮饭发生很大的困难。水量少,煮成的饭常常半熟半生;蔬菜不能洗,只能带着泥土投到锅里。至于饮水,更为艰难。巨济岛第72联队和第86联队,在水龙头下设一水桶,战俘们须排列成队依次领水,每人每日只能领到一小碗水。战俘们口渴难忍,只有喝污水沟里的脏水,或在做苦工时,不顾美军的殴打喝一口海水。

因为战俘营内缺少水,战俘们的衣服、毯子、头发上都生有很多虱子、虮子。卫生条件相当恶劣,战俘营中各种疾病流行,严重地损害了战俘的健康。

单衣或裸体过冬,有的脚冻烂露出脚骨,非但不予医疗,反要照常做苦工。

战俘居住在帐篷里或铁棚子里,帐篷里没有灯,黑暗潮湿。一个帐篷长约10米,宽约5米,一般的要容纳50到80人,每人睡觉所占的宽幅为15厘米到20厘米。战俘睡觉时只能侧身,一颠一倒,挤压得不能翻身。

每个战俘的衣服和私人财物等都在被俘时被美军和李承晚军抢掠,战俘们没有足够保暖的衣服。

1951年7月,巨济岛美军战俘营管理当局发给战俘红色和黄色的短袖单衣和短裤,每人只有一套。许多人就是穿着这样单薄的衣服过的冬。战俘们都冻得发抖,很多战俘手脚都冻得红肿、开裂甚至流黄水。即使这样仍没人理睬。

1952年冬,济州岛第八号战俘营6000多人中,有2700人手脚冻破溃烂。在“A”号营场500多人中,有四分之三的战俘被冻伤。战俘白金堂、倪万福等20余人的脚冻烂露出脚骨。美军对被冻伤的战俘非但不予应有的医疗,反令照常做苦工。

在这种环境下,也许穿着单衣过冬都是幸运的,还有很多战俘连单衣都没有。拘留在釜山第二号战俘营之病伤战俘,他们中大部分人长期得不到衣服穿。战俘丁振芳就是其中之一,他在第一病伤战俘收容所时,自1951年8月至1952年8月,一年未穿衣服,只有披着破毯子;沙荣章于1951年冬季在第二病伤战俘收容所时,因没有衣服和鞋袜,冻伤斑斑,行动艰难,美军却借口他走路迟缓,在他屁股上戳了几刺刀。

精神虐待,火烧、“打活靶”、活埋、挖心,还进行暴力残杀和集体屠杀。

上面所列事实只是生活方面的一部分,美军对中国战俘的暴行不只如此,还包括精神的虐待,非法对战俘进行审讯,强迫战俘从事非法劳动,并想尽一切办法扣留战俘,强迫战俘充当特务,除了这些,美军还对中国战俘进行暴力残杀和集体屠杀。

美军对于在其武装力量控制下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被俘人员,包括在战场上失去战斗力的人员,危及撤离战区的病伤人员,及在其战俘营中拘留的人员,都施以暴力屠杀。并对他们使用刺刀、轻机关枪、重机枪、装甲车、坦克、武器和毒气弹等禁用武器,以及火烧、“打活靶”、活埋、挖心、勒死等残暴的杀害方法。这些事实,完全证实美国军事当局严重违反1949年8月12日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公约之规定。

1950年11月28日,在朝鲜北部球场地区,美军撤离该地区时,将中国人民志愿军被俘人员蓝成英、赵来元等40余人全部杀害。

1950年12月1日下午4时许,美军第二师所属部队在平安南道价川郡中西里撤退时,以机枪将中国人民志愿军被俘人员31名全部杀害,被杀害者胸前都挂有“战争俘虏”纸片。

1951年5月21日上午11时左右,在洪川以东地区一个山上,美军枪杀中国人民志愿军被俘伤员(李唯义)等30多人。

1951年5月27日下午2时许,美军占领了在华川附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地国院,用火烧死中国人民志愿军被俘伤员10多人,并枪杀伤员20多人。

档案揭秘

美军三次集体屠杀事件

美军当局还对被拘留在其战俘营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被俘人员施以残酷屠杀。其中有三次大规模集体屠杀事件:

第一次是在1951年8月15日釜山第二战俘营,朝鲜人民军及中国人民志愿军被俘人员60余人被打死打伤。

第二次是在1952年5月21日釜山第二战俘营第三病伤战俘收容所,美军打死打伤朝鲜人民军、中国人民志愿军被俘人员190多人。

第三次是在1952年10月1日上午7时许,美军战俘营管理当局派遣武装部队一个连,由美军上校白乐摩和美军大尉布鲁克斯指挥,并附有坦克配合,进入济州岛第八战俘迎“H”号营地,以重机枪、轻机枪向被拘留在营场里的600多人射击,并向避入帐篷内的战俘用机枪扫射,用刺刀刺死。营地洒遍了死者、伤者的鲜血。

揭秘台湾“军乐园”妓女制度

“军乐园”里官兵达数万人之多,不少风尘女子预料生意必定兴隆,都兴冲冲争先恐后报名应聘,希望去捞一笔。然而,许多人都经不起三代审查而被刷了下来。杜先生在军方的全力支持下,出手大方,凡被录取的“小姐”,每人发给安家费一万元——这笔数在当时而言不可谓不丰厚。

从1949年初开始,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队分批撤至台湾,并在海峡的要塞之处金门岛部署重兵。由于当时官兵众多,为了解决他们的性生活问题,军方便从1950年起计划设置战地妓院,名曰“军乐园”。妓院开通后,招来许多风尘女子,在那个敏感的时期,并非人人能“过关”,而是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方能成为“军妓”。

设“军乐园”调剂官兵生活

在1949年6月以前,国民党未在金门岛上设防,甚至没有部署一兵一卒。直到6月中旬,国民党厦门要塞司令部才成立金门要塞总台,在岛上构筑工事铺设通信线路,部署强大兵力。为加强金门的防御能力,有着“猛如虎,狡如狐”之称的原12兵团副司令胡琏(1907年——1977年)被调往前线。

当时,为防御大陆的人民解放军10兵团的强大攻势,国民党军也调去了近十万兵力。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金门已无大的战事。此时,大量官兵拥挤在一个小岛上,终日以碉堡为家,与枪炮厮守,性生活比较苦闷,成为军方急需解决的问题。

台湾的《中国时报》曾披露军方的措施:军方为“调剂官兵生活,安抚他们的心灵”,自1950年初就策划设置战地妓院,取名为“军乐园”(也叫“特约茶室”)。当时,胡琏还在金门担任司令官,但他并没有广建妓院,在他任期内只有大、小金门各一处。

1955年,国民党悍将刘玉章(1903年——1981年)代替胡琏成为金门的司令官。在他的任期内,“军乐园”先后在金城、安岐、东林、小径、庵前等6个岛上设置分院,妓女达到两百多人。

妓女须政审、换防“军乐园”成立后,一个有特殊家庭背景的杜先生全权担负招聘“小姐”的任务。台湾媒体称,杜先生负责从台湾省各地“风化区”里的公娼和私娼中挑选,年龄在二十至二十五岁之间,要求容貌不一定妖娆美丽,但“身家必须清清白白,审查十分严格,从本人往上推三代,不得有任何反动嫌疑”。此外,本人如有过赌博、吸毒、偷盗等方面“足以影响军队纪律的不良前科”者,也一概不予录取,因此,并非谁想去就能去得成的。“军乐园”里官兵达数万人之多,不少风尘女子预料生意必定兴隆,都兴冲冲争先恐后报名应聘,希望去捞一笔。然而,许多人都经不起三代审查而被刷了下来。杜先生在军方的全力支持下,出手大方,凡被录取的“小姐”,每人发给安家费一万元——这笔数在当时而言不可谓不丰厚。

据一名叫袁喜晋的山东青岛人(他在“军乐园”担任管理员11年之久)回忆说,“军乐园”服务的对象,起初是没有阶层区别的,后来才划分为军官与士兵两个阶层,分别购票入园,军官15元,士兵10元,逐渐涨价为校官300元,尉官250元,士兵200元。购票后按票上的编号去“小姐”的房门口排队,等候召唤入内。

由于招聘来的“小姐”只强调素质,不注重容貌,一些阿兵哥被召唤入室后,看到“小姐”的容貌过于“抱歉”,顿失“性趣”,返身要求换票,极大地伤害了“小姐”的自尊心,乐园于是决定取消对号入室的办法,让他们自由选择,并让“小姐”们像军队换防一样,定期在七个分园和总园之间进行轮换。

以政治教育提升素质《法制与社会》(2005年7月期)记载:在“军乐园”,走红的“小姐”一天可卖出30张票,一般的也有10来张,月底各自拿着积攒起来的票与管理员结算,30%交伙食费和房间费,再按一定的比例扣除初来时借去的款项,其余全归自己。

此外,“小姐”们每个月集体到东沙医院接受军队医官的身体检查,预防疾病,确保健康。每星期放假一天,早上看电视,接受政治教育,目的是为了提高她们的“素质”,以免她们在床上与阿兵哥小聊时,出现“鸡鸭对话”,没有共同语言而导致破坏气氛、草草了事的局面。

军乐园“乐”了四十年

金门岛的战地妓院存在了四十年之久,1990年9月30日,国民党宣布废除“军乐园”,但为避免单身官兵突然适应不了,还特地转由民间经营了一段时间,直到1991年11月底才相继关门。“军乐园”的设置被视为罪恶的象征,但在台湾官兵们看来,却是“合理”的。台湾媒体曾援引一名叫陈长庆的金门退役士官的话说:“茶室当初是在民国40年(1951年)设立,到八十年代结束,在金门存在长达三十多年的历史,金门如果没有茶室的设立,金门妇女不知会有多少人受到伤害。”

对于金门岛士兵危害岛上妇女的现象,1958年(当时爆发了震惊世人的“炮击金门战役”),大陆方面曾有篇题为《遭我炮击后的金门蒋军》中写道:金门岛的妇女受到蒋军惨无人道的欺压蹂躏。所有十八至三十岁的青年妇女都被编入“妇女队”,经常被迫到各碉堡去进行“劳军”,受到蒋军官兵的调戏和侮辱。另外,蒋军官兵还经常闯到居民家里去蹂躏妇女,对敢于反抗的,即残酷地加以枪杀。许多居民咬牙切齿地骂他们是“贼兵”……目前,蒋帮在金门蒋军中,大力推行所谓宣誓效忠运动,并用“勋章”、“奖章”、“奖金”、封官晋级和女人“欢迎”“陪伴”“慰问”等办法来收买蒋军继续卖命。

这篇报道主要依赖情报部门的获得和敌营个别出逃者的供述,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可能有夸大的嫌疑。但据多种版本的书籍及台湾媒体上个世纪90年代的披露,在金门岛的官兵们大多以“军乐园”为乐。

一篇被台湾网站封杀的帖子

此贴是一个大陆网友在外独会发的,20分钟后被台湾网管以今天中国的贴子太多为理由删除。这个贴子在20分钟内有超过200的浏览量,但只有3个台独分子回复,出奇的没有对贴子反映的内容提出质疑。

1:大陆敢不敢对台湾使用核武器?

有台独朋友说:“大陆要是敢对台湾动用核武器那么世界将对大陆扔下核弹。”在这里,我只能对如此幼稚的问题表示嘲笑。试问,如果美国有一天用核武器炸掉北朝鲜,请问你认为中国与俄国会对美国本土发射核弹么?反过来说,如果有一天大陆用一颗核弹摧毁台湾,请问如果你是美国总统首先考虑的是给台湾人报仇还是首先保证自己民族的生存?别忘了,有两万枚核弹并不比几千枚核弹强哪怕那么一点点。对同样具备全球毁灭能力的中国动用核弹无疑宣布“同归于尽”你们认为美国人会为台湾与大陆同归于尽么?你们认为世界上有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愿意为台湾与大陆同归于尽么?同时必须告诉各位,中国的核战略是“核捆绑”解释一下什么叫核捆绑,那就是如果中国遭到核弹攻击,中国会把自己全部核弹向世界上任何一个有核国家发射,包括世界上任何一个有一定实力的国家与地区。这就是全球毁灭的“核捆绑”请问如果有一天台湾被大陆用核弹炸掉,作为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包括日本人,你认为他们想不想在第二天随着台湾人去下地狱?想不想与中国同归于尽?答案其实很简单。军委副主席迟浩田曾说“宁可台湾不长草!也要解放台湾岛”可不是突然想到才说的。

2:台湾是中美的政治筹码。

有人说你大陆愿意扔核弹你就扔啊,愿意武力解决你就打过来啊。实际情况是大陆对台动武是肯定的,也是大陆从高层到民间的共识。何时动武不是你台湾决定的,而是大陆决定的,也就是说,解决台湾问题主动权在大陆,不在台湾。那么为什么现在还没有解决呢?这就是既定国策决定的。所以各位大陆朋友不用着急,各位台独朋友不用高兴,此战必打,和平的日子过一天少一天。

3:战争的覆盖

对于台湾,如果台海之战爆发,可以负责任的说,台湾全境都在解放军火炮的覆盖下,也就是说,台湾全境在解放军装备的大量远程火炮、火箭炮的直接打击之下。再加上短程,中程导弹的精确打击,从火力压制上台湾不占有任何优势。而对于大陆来说,台湾的导弹总不会比大陆的炮弹多吧?请问发射一颗导弹的时间可以打出几颗炮弹?就算台湾对大陆进行导弹攻击又怎样,先不说导弹要飞越上千公里的防区,就算上数量又能对大陆的城市造成多大的打击呢?更不要说发射的时候能不能活着进入发射阵地,发射了一颗后还有没有命发射第二颗了。

4: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台海爆发战争台湾全境都是战场,而大陆能有多大面积称为战场呢?打个比方,当台北的民众在防空洞里躲避导弹,炮弹的时候,北京的民众则在家里收看炮击实况。不明白台湾有什么可乐观的。想着美国人为了台湾流尽血?你信么?我不信?我只相信美国会为台湾付出一定程度的努力,但台湾有本钱让美国人把血流尽,把国家陪近去么?你们认为有哪个国家愿意为台湾流尽最后一滴血?我告诉你,世界上除了中国可以为了台湾流尽最后一滴血,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做到!所以台海一旦爆发战争中美肯定会有一番较量,不过底线不同而已,一个要避免付出太多代价,一个则不怕付出太多代价。话说回来,中国会为了台湾不惜一切么?不会,如果会付出一切早打你台湾了,毕竟台湾的利益对中国只是政治问题,而西北的利益才关系到中国的国运与命脉。因此只要台湾没有宣布独立,大陆是不会动手的,先拓西北、后定东南是既定国策。当大陆主动开战台湾的时候就是大陆宣布争霸的开始。

5:最后告诉各位台独朋友“998工程”这个词,你们可以搞清楚大陆军力的发展方向。当有些台独朋友说大陆军事科技如何落后的时候我真的很想笑,大陆不是没有好装备,只是不大量发展装备而已。这是在吸取苏联错误策略的基础上形成对抗方式。

话不多说,别以为自己很重要,中国的利益根本不在台湾,以后有空会解决台湾的近段时间,中国周边可热闹了,最早有菲律宾、印尼的军舰驱赶中国渔船;再是和日本的钓鱼台争端;然后连越南这样的国家也来插一杠,要开发什么南海旅游;加上一个不争气的台湾,死扛着搞什么“去中国化”……一时间所有的不合理要求好像都集中爆发了。中国的反应呢?一如既往?“强烈反对”“严正交涉”“表示抗议”“严重关注”……反反复复播着录音机,磁带都快掉漆了。中国怎么了?当年那个打韩战、打珍宝岛之战、打中印战争、打越南自卫还击战的强势政权怎么了?难道只顾赚钱,什么都不管了?难道真的是穿上了鞋,开始怕光脚的了吗?爱国人士哀其不争,愤青们要骂街,旁观者窃窃私语……国际各派势力都在看热闹,中国这回可不是一般的被动。仔细看一下,我们不难发现,叫嚷着和中国争地盘的,都是些什么样的国家。除了越南外,那些国家都是清一色的美式装备,用着美国提供的武器,军队编制都克隆美国的模式建起来的。这些国家敢向中国叫板,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在替他们撑腰。可是他们或许不知道,他们只是美国围堵中国的一颗棋子,必要时,是用来牺牲的。俄罗斯军事实际落后于美国从冷战结束,美国人就开始计划他们的新战略和全球部署了。北约东扩,是明显冲着俄罗斯去的。当时的美国,认为堪与之一战的,只有俄国。所以,抑制中国只是围堵俄罗斯的其中一步。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的几场战争中,美国明显看到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已经被美国狠狠地抛在了身后。从1990年起,美国打了几场堪称经典的不对称战争:海湾战争?协同防御的战争典型,作战的地点是在科威特和伊拉克的边境地区。美国人在战争中演练了守卫一个地方的能力和陆军推进模式。美军的机动能力表现的淋漓尽致,大型的装备一天时间就可以推进近千公里。科索沃战争?外科手术式的战争典型(当中包括中国大使馆)阿富汗战争?被很多军事专家称呼为“导弹打帐篷”的战争,塔利班政权基本上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就土崩瓦解了,预期中的山区游击战也没有出现。而美国在战争进行中才研制对付山洞的炸弹,成功地遏制了反抗的塔利班残余势力,这证明美国在战争中学习、调整的能力很强。第二次海湾战争?美军的入侵之战,王牌装甲师几乎所向披靡,占领伊拉克才花了几十天的时间。四场战争,反应了美军在不同条件下的四种作战能力,目前为止无人能出其右。反观俄罗斯,他的前身苏联,也入侵过阿富汗,可是结果怎么样?伤亡惨重,失败告终;车臣战事一拖再拖,深陷其中。抛开核武器不说,俄罗斯的军力其实已经大打折扣,战术相对落后,导致军队战斗力明显下降,甚至已经毫无优势可言。他当年赖以抵抗希特勒的国土纵深在美军的长距离空中打击威慑下已经不是障碍了,俄罗斯漫长又难熬的冬季也不再是问题,甚至他的核武器,都已经到了自己都控制不了的地步,处理老化和过期的核武,已经够这头疼了。能花钱办成的事情,何必打仗呢?他美国也是个穿鞋的。志得意满的美国回过头来,却看到,的中国生机勃勃,悄悄崛起。就像很多的美国大片那样,美国人这时候突然发现,他的终极对手,原来是中国。从美国的利益看全球抑制战略美国为了他的全球利益,是必须要抑制中国的。因为抑制中国,就是保证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不受威胁。

第一、从政治体制上,美国人眼里容不下一个共产政权存在。因为存在共产政权,会让美国感受到未知的恐惧;

第二、中国亚洲角色的提升,严重威胁美国在远东的利益,甚至威胁美国领导世界的地位;

第三、一体化的欧洲和崛起的中国,将会是美国价值观的最强有力的挑战者。中国是“不结盟运动”的倡导者,言而有信的大国作风使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得到提升,加上中国在对待强弱、大小的不同国家的平等态度,为中国在国际上赢得良好的声誉。这和美国的单边主义和霸权作风形成鲜明的对比,长此下去,美国在国际上的声望和地位必受挑战。美国深惧这种趋势,于是想方设法地妖魔化中国,散布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但是,这只是一个论调而已,没有更多实际的东西去支持,因此,美国需要做点手脚,让中国上钩。千方百计逼中国出手真正让美国放心不下的,其实正是中国。美国出钱出枪支持的蒋政权,居然没顶得住小米加步枪的,的军队,落得个败走台湾的结局;韩战,美军装备精良的装甲师被卧冰踏雪、千里奇袭的中国志愿军光着脚赶回了三八线以南,美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连他自己的将军都认为那是个失败;越战,美军扔下了几十万阵亡数字仓皇撤退,把一个越南打成“第三军事大国”,可那边厢他们还没回过神来,转眼越南就被中国打得千疮百孔,连条像样点的公路都找不到;还有的是,被美国装备起来的印度军队,居然被中国一支不到一万人的军队打得屁滚尿流,临了还说了一句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谁要想跟中国陆军打仗,那他简直就是有病!”可是美国人并不甘心在自己军队的历史上留下这样一种评语。于是美国在等机会,要把这个脸面给捞回来。可是美军不敢忘了他们的“祖训”而且中国军队经过这么多年的成长,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子了,总得想个办法瞧上一眼。不知是有意无意,美军趁着打科索沃的时候,来个趁火打劫,把中国大使馆给炸了。当时中国的愤青们都说这是奇耻大辱,但是大家想想,在那之后,中国学生几乎把所有在中国的美国领事馆都给“粉刷”了一遍,玻璃都给全砸碎了,美国最后还是要道歉赔款。这事情要是在其他国家发生,那是不可想象的。南海的撞机事件,如果当时中国空军开火,那会是什么后果?但是中国就是敢把给它撞下来,还扣人扣机,慢慢解剖研究,让美国吃了老大一个哑巴亏。一个烈士王海,让中国的战机技术前进了不止十年。老美最后还是得赔款,再透过第三国,把飞机拆开来才要了回去。这两件事情,表面上是美国占了先,其实两次的交锋,美国都落了下风。既然你说不是故意的,那好,那以后可别这样了,道个歉,认个错,我原谅你。看,教训了他一通,还落个实惠,俨然一副大人原谅犯错误小孩子的模样,泱泱大国,不和你一般见识何等的气度不凡!美国丢尽了老脸,却为什么不向中国出兵?真相有些人说的那样,搞定中国那么容易,那为什么还不打?就是因为他知道向中国出兵一定打不赢。能打赢的,他都打了,像伊拉克,像科索沃,象阿富汗。美国人是够狂的,但他们不傻,直接跟中国打,后果会很严重。于是他们想到通过其他国家制造的一些特殊事件,逼迫中国打一场区域性战争。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不会升级成全面战争,见好就收,达到一战削弱中国的目的;二、看看中国的战争能力。这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二条。就像两个武术高手,在不清楚对方的虚实之前,谁都不会轻易发招。最好这时候上来一个傻冒,去攻击其中一方,最后这傻冒“挂”了,边上的这个人就看出对方的强项和弱点了。中国的战力,一直是美国抓破脑袋的头疼问题。中国能不能打?战斗力怎么样?他们会怎么样对付美式装备?知己知彼,美国人从中国学去的《孙子兵法》倒也用到了实处,可是他们忘记了《孙子兵法》是中国人写的。

在区域上,美国极力挑动东南亚小国侵占中国领土,其用心之险恶至此昭然若揭。他的如意算盘就是:你中国不是说南海诸岛、钓鱼台是你的吗?占你地方总不能不打吧?你一打,我就看,然后想办法对付你。所以,现在对某一个势力动手,非但不能给美国震慑,反而会伸出了拳头,露出了空档。中国一旦出手,不但“中国威胁论”有了依据,而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战术思想、战争能力、武器装备等,才真真正正浮出水面,这比你发射十枚卫星侦察来的情报都准。现在就看谁来当这个“傻冒”了。中国为什么引而不发中国不打仗的原因只有两个,一个是怕了,不敢打,不想打。中国近年加速了军队建设,所以我不认为是这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不轻易开战,想聚千钧力于一点,一战定乾坤。至少要有这样的能力。俗话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中国深深明白,所有的这些威胁,归根结底,都是源自于美国。那些小喽罗打不胜打,跟他们较劲,何时是了啊?“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对这个大魔头,能不打就先不打,先和他周旋,万不得已时,抓准了机会往他痛处雷霆一击,比什么都管用。那些喽罗们主要还是看主子,主子倒了,还不四散?到时候中国就是一言不发,他们都得拿着地图找咱们进贡。南海诸岛,有六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台湾)声称拥有主权,形势其实远比你我想象的复杂。在那里跟其中之一去打,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落人口实,所以,要找准对手,看准时机,要么不战,战则必胜。美国确实想实现霸权、领导全球,但是他对于和中国同归于尽没什么兴趣。两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打起来,可不是随便可以拿来开玩笑的。年初散播的“核捆绑”论,其实就是在提醒双方实际存在的全球毁灭的可能,画外音无非是:“大家都是穿上了鞋的人,玩玩好了,别太认真……”可是中国不比伊拉克,不能你说玩就玩,你说不玩就不玩。真要打,中国未必怕,可是话又说回来,中国不能像小布那样,打伊拉克都不找个充分点的借口,最后连自己盟国都不干了,自己也下不了台阶,那样会很孤立的。要打,就得让他连拉上个垫背的理由都找不到。最可怕的不是已经射出的箭,而是箭还在弦上的时候。中国引弓不发,对所有的反华势力都是一种无形的威慑,所以他们要叫嚷,要鼓噪。中国毕竟不像美国那样锋芒毕露,而是少说话,多做事,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策略。现在中国也正在这样做了。欧盟说要解除对中国的武器禁运,这只是中国策略的一部分。北约实际上对中国没有太大的威胁,因为北约是协同防御军事体系,并没有规定协同进攻。看伊战就知道了,出兵的也就美、英,充其量加个西班牙,现在也闹着要撤。中国跟欧洲国家的关系在改善中,如果中国衰落,他们倒是愿意来分一杯羹,但是要他们出钱出人来和中国玩命,却不大可能。慢慢让北约变成一个松散的军事同盟,也是中国策略的一部分。中国在被美国围堵的同时,也悄悄在用另一种方式围堵美国。这场交锋,还远没有到最后的时刻,但是可以肯定,中国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在这里顺便说说日本。在我们的角度,很难理解他为什么一天到晚地上串下跳,和中国过不去,只能解释为。但是如果你从日本的角度去看,就会一清二楚,明明白白了。大家不妨找张世界地图看看日本在哪里?它被中、美、俄这三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核大国围在中间,实在是害怕才自己弄出点声音来,聊以壮胆的啊!

结束语

记得有网友打过这样的比喻:中国和美国,是两个巨人,一个拿着步枪,穿得不怎么样,但枪法很准;一个拿着机关枪,穿着军大衣,身上还挂满了子弹;日本是个小矮子,老想掺和进来,可不管怎么蹦,两个巨人还是看不见他……两个人都知道,要是打起来,真正解决问题的就一、两颗子弹的事。比喻得好啊!当步枪的枪口全神贯注地对准别人的时候,拿机关枪那个必然会趁火打劫。所以,要么不动,要动,就动那个拿机关枪的!还有个网友说过:“老虎攻击前,总是要先俯下身子,收起爪子,放轻脚步”如果你认为它是只猫,那你就等死吧,它会闪电般的在猎物喉咙上咬下去,一击致命!

同胞们,别再怪我们的政府“放录音磁带”了,也别再喊“马上出兵台湾”、“收复钓鱼台”了,我们还年轻,有生之年,我们必将看到,中国,在酝酿一场复兴之战!

罗斯福曾想除掉蒋介石?杀手与蒋共事十余年

1944年3月的一天,蒋介石的专机正飞越喜马拉雅山脉的上空,目的地是印度。突然,飞机发动机出现故障,飞机即将坠毁。机组人员立即发出跳伞指令,工作人员先给蒋介石挂上了降落伞包,再给其他随从和机组人员也挂好了伞包,众人纷纷跳机逃生。然而,跳下飞机的蒋介石及其随从的伞包却没有打开,他们直向荒芜冰冷的雪山上急坠下去。第二天,世界各大媒体都发布了蒋介石遭遇空难的消息,日本国内一片欢腾,而盟军各国得知消息后非常愕然。

以上并不是杜撰的小说,而是差点成了事实。史迪威的亲密助手、美国退役将军多恩回忆道,如果不是蒋介石临时取消出访,这件事将成为当时轰动世界的新闻,也将是一个历史之谜。而且,如果这个计划成功,美国总统罗斯福将是世界首脑中最早知道该消息的人,因为其手下将以第一速度报告:“蓝鲸行动”圆满成功!

罗斯福亲提除蒋行动

据多恩所述,1943年11月开罗会议期间,罗斯福对中国战区的状况十分不满,他给史迪威下令:如果不能与蒋介石合作,又无法排除他对我们的牵制,那就干脆把他干掉,然后再物色一个能够听从调遣的人取代蒋的位置。他限定史迪威3个月内干净、利索、不留痕迹地除掉蒋介石,过了3个月指令自动取消。

史迪威回到昆明后,就和手下亲信准将多恩密议此事。他告诉多恩要不留痕迹地除掉蒋介石,并把罗斯福的这项指令称为“蓝鲸行动”,因为该行动事关重大,所以要万无一失。史迪威和多恩想了包括投毒在内的多种办法,但是直到1944年初,获悉蒋介石拟应邀访问印度,并视察中国驻印度军队的消息后,他们才感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按照设定计划,“蓝鲸行动”将先由美军军官在专机上做手脚,当蒋介石的专机飞越喜马拉雅山脉时,飞机发动机会突然发生故障,机上所有人不得不弃机跳伞,而且为保证计划万无一失,机舱内所有乘客的降落伞都将失效。

杀机背后有原因

罗斯福对于蒋介石的怒火,源于史迪威等人提供的有关蒋介石和中国政府的秘密报告。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在亚洲的战略目标是希望通过对华援助,使中国继续抗日,以赢得盟军对日决战的准备时间。为此,1942年3月,罗斯福派曾任驻华使馆武官、对中国十分熟悉的史迪威中将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作为美国总统代表和驻华美军司令官与蒋介石合作。

与美国人的考虑不同,蒋介石看到盟军对日作战胜算很大,不愿意为美国人出大力,想保存嫡系部队,准备和共产党逐鹿中原。当然对于罗斯福,蒋介石也有自己的策略,1942年3月,他组建了精锐的中国远征军,接受史迪威指挥开入缅甸和日军作战,表明自己的合作态度。

但史迪威对于蒋介石的军事指挥能力逐渐产生了反感,他批评蒋介石指挥混乱,攻守无章法。而蒋介石本人也被他认为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出于对日作战的考虑,史迪威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力量,还划拨了小部分物资给共产党,这让蒋介石十分愤怒,开始积极表示赶走史迪威。史迪威和蒋介石的矛盾很尖锐,罗斯福通过史迪威等人的秘密报告了解到蒋介石军事上不合作,政治上腐败无能,由此渐渐想除掉蒋介石,搬掉中美合作的绊脚石,将中国抗战纳入盟军对日作战乃至美国全球战略中来,“蓝鲸行动”由此而生。

逃过一死却遭一辱

史迪威和多恩的计划很周全,但不料3月初蒋介石要出访时,日本发动了打通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队一败涂地。由于军情紧急,蒋介石临时决定取消访问印度,“蓝鲸计划”未能实施,加上罗斯福的3个月期限已到,计划最终流产。

而史迪威从此对蒋介石更是轻视,根据美国国内的命令,他要求蒋介石继续派出远征军入缅作战,为逼迫蒋介石,他按照罗斯福的意见,停止了对部分国民党军队的物资供应,声明只有远征军入缅作战,才会继续供应物资。不仅如此,罗斯福对利用共产党的力量抵抗日本很感兴趣,也想将美国两党政治的模式移植到中国来,在开罗会议期间,罗斯福就向蒋介石提出了在中国实行国共两党合作建立联合政府,共同抗日的构想。

罗斯福对史迪威的支持,坚定了史迪威的信心,他不与蒋介石商量,就把在印度的中国远征军和美国的一支部队组成中美联合突击队,夺回了重镇密支那。蒋介石也在美国的压力之下,派出远征军与这支突击队在缅甸会师,缅北作战取得了胜利,罗斯福对于史迪威更加赏识。蒋介石却以豫湘桂战役失败为由要求撤回中国远征军。对蒋介石釜底抽薪的行为史迪威十分生气,他要求罗斯福把指挥中国远征军的权力交给自己。

1944年7月,罗斯福采纳建议,直接致信蒋介石,决定晋升史迪威为上将,统率在缅甸等地的中美部队。蒋介石十分气愤,但考虑到美国的军事援助,他只得从命,不过一直采取拖延战术,迟迟不移交指挥权。罗斯福9月又发出一份“最后通牒”电报,要求蒋介石立刻移交指挥权。9月19日,在罗斯福私人代表赫尔利的见证下,史迪威得意地把这封电报交给蒋介石,蒋介石看了后,一言不发,但是到了晚上,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此实余平生之最大耻辱也。”

纷争之后合作仍是大局

受到史迪威的羞辱后,蒋介石马上向赫尔利提出要求,决心请罗斯福调回史迪威,派别人代替。赫尔利与蒋介石的私交较好,同时认为中美合作还是大局,因此转而支持蒋介石,努力说服罗斯福调回史迪威。

此时恰值美国大选,罗斯福很希望自己能赢得大选。为获得国内支持,他认为召回史迪威,支持蒋介石更加有利于自己。况且,随着1944年战局的改观,罗斯福考虑到美国在中国的利益,可以从蒋介石这里获得很好的保证,不会导致失去亲美的中国。

10月19日,正在缅甸作战的史迪威,突然接到了让他回国的命令。10月21日,史迪威从重庆回国,蒋介石前来送别史迪威,表示不胜遗憾,希望与史迪威以后继续做朋友。对于蒋介石的话,史迪威当然不会当真。而蒋介石直到去世,也没有看穿其实史迪威还是一个差一点要了他的命的“朋友”。

香港阅兵我军士兵晕倒事件真相

是中暑了!

人倒下了,但枪没有离手,即使在倒下的瞬间也没有!

而且周围的战友都没有动,队形没有乱,可见解放军纪律多么严明!

近期几张驻港受阅部队士兵晕倒的画面被贴到网上,引起网民的一片议论,“丢人现眼、损坏我军形象”等贬低话题现身网上,在此,本人以一个多次训兵的老兵身份,为晕倒的士兵说几名公道话。

站立晕倒是个世界难题,在部队有句话,“苦不怕、累不怕、就怕站立倒地下”,站立时由于血液下流造成脑部供血不足,很容易造成眩晕倒地,个子高的士兵更易眩晕倒地,从照片看,倒地士兵的身高至少在1.75米以上,属于最容易造成眩晕的人。另外眩晕与人的体能没有多大关系。在部队时一些经常眩晕的人往往在百米障碍、5公里越野等重体力项目上是强项,干重体力活也丝毫不差,因此说倒地士兵是丢人现眼没有道理。

此士兵的位置很容易造成眩晕倒地。从倒地士兵所处的位置看,此战士不是受阅部队的士兵,而是礼兵,一般场地阅兵式开始前有一个“礼兵就位”的口令,此时礼兵跑步站立在阅兵场四周的位置,所谓礼兵即不是受阅部队、也不是警戒人员,受阅部队不会站那么久,警戒战士可以走动一下,而礼兵站的时间很久、又不能走动,时间站久了很容易眩晕倒地,如果在半个小时内那怕是走几步也绝对不会倒下。所以,倒地士兵丝毫不影响我军形象。

天气因素也是眩晕倒地的。那天香港气温34度,受阅部队是水泥场地,受水泥吸热影响,地表气温应该在45度以上,由运动医学可知,炎热的天气造成血管扩张,血和扩张造成血管的容积增加,血液更会下流,脑部缺血更严重。另外那位礼兵又穿着毛料军服,炽热的天气加上厚厚的衣服,水份不容易散发,这也是眩晕倒地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样的天气和环境中倒地不影响我军威严。

身体对哪种环境的适应性是倒地的外在因素。从礼兵就位、领导讲话、部队受阅等过程,加起来估计长达3小时,站立这么长时间需要的不光是体能,而且还要有适合这种环境的身体适应性,这种身体适应性不是强壮,而是身体能适应那种环境问题,就像有的人酒量大但身体不一定好,有人滴酒不沾照样身体强壮,这是由人天生适应那种环境决定的。倒地士兵是一个非常坚强战士。从网上报道的情况看,此士兵在倒地后自己曾站起来,后来又摔倒,在如此环境下倒地后仍能凭自己的体能站起来,作为一个曾带过兵的老兵,我深深为此士兵的毅力拆服,没有相当的毅力,是很难在这种情况下凭自己的体力站起来的。

最后,我向这位坚强的士兵致敬!

克林顿为何不敢披露轰炸中国使馆内幕?

中国大使著书分析:克林顿为何不敢披露轰炸中国使馆内幕?

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1999年5月8日遭到北约部队的三枚导弹袭击,新华社女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夫人朱颖等三人死难,二十多人受伤。事件引发中国学生进行声势浩大的反美游行,包围冲击美国驻华使领馆。中国政府始终认定此事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有意挑衅,并非意外。但北约缘何轰炸中国大使馆,美国和北约迄今没有公布相应文件和材料。近日,时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潘占林在新书《战火中的外交官:亲历北约炸馆和南联盟战火》中对此进行了分析。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从1999年3月24日起,以维护南联盟阿尔巴尼亚族人的人权为理由,对南联盟开始轰炸,历时78天。中国政府当时的态度是反对战争,主张和谈解决问题,态度比较坚决。战争进行四十多天后,中国大使馆被炸。

关于轰炸原因的三种传闻

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轰炸后,出现了各种传闻,有说轰炸针对南斯拉夫总统米洛舍维奇。据说,一个日本记者看见从中国大使馆逃出几个白人,说塞尔维亚语,但不是消防队员。他就此推测米洛舍维奇当时藏在中国使馆。美国人获取确凿情报证明中国使馆允许米洛舍维奇避难的消息后决定采取行动,既从肉体上消灭米洛舍维奇,又给反战的中国以难堪。

潘占林称,中国驻南斯拉夫记者认为,该位日本记者要不是眼花了,就是他服务的那家报纸与某些势力配合,其动机令人怀疑。当然,这位记者的背景我们就不去考究了。潘占林在书中写道:“我在这里可以郑重地声明,关于米洛舍维奇总统在使馆避难一说,完全是彻头彻尾的捏造。我不愿去分析谎言制造者的意图,他受何人指使以及因此得到什么样的奖赏。我只简要分析了一下当时的局势和背景,对此种说法就不难做出判断。”

到中国使馆被炸之日,北约空袭南斯拉夫已经进行了45天,潘占林分析说,南联盟虽然受到严重破坏,但抗击北约的士气仍很高涨,军事实力并未遭重创。南联盟国内局势稳定,秩序井然,没有发生内乱的迹象和可能。米洛舍维奇仍在主持大局,指挥抗击北约的战争。因此,对米洛舍维奇来说,不存在避难的问题。

针对另一种说法称,北约情报部门获悉5月7日中国大使馆将举行招待会,米洛舍维奇将出席,因此北约决定轰炸使馆,目的是置米洛舍维奇于死地,潘占林称,散布该消息的是原南联盟军事情报官员,怀疑其是否某国情报机构在南斯拉夫情报部门的卧底。在北约空袭南联盟期间,没有哪一个使馆举行招待会,在断水断电的情况下更不可能举行招待会。稍有常识的人,都不难识破这种说法是一个骗局。

至于第三种说法称,美国人怀疑中国使馆里隐藏有先进的通讯和电子窃听系统,把搜集到的军事情报传送给塞尔维亚方面;作为交换,南军将击落的F-117A隐形战斗机的残片交给中国。美国人以为中国已经搞到隐形技术,所以大为恼火,于是冒险对中国主权领土进行了轰炸。潘占林说,所有大使馆同其派出国都有无线电通讯联系,这一系统不可能移作他用。中国政府此后已多次发表声明,中国大使馆不是南斯拉夫军队无线电转播中心。

克林顿为何不敢披露轰炸中国使馆内幕

潘占林在书中说,英国《观察家报》的记者采访了一位高级军官,披露北约在选择攻击目标时有个“双轨”系统,一个轨道是先由北约侦察机和士兵选定初级目标,然后由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和英、法、德三国的领袖认可;另一轨道的目标选择则“完全由美国单独控制”,包含一些政治敏感目标,须得到美国总统或美国国家安全局同意。如果“双轨说”成立,那么就可以认定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确是“有意或无意”地标错地图,要美国最高层相信那是南军指挥中心,绕开北约的核实机制予以摧毁。

美国《政企首要情报评论》周刊1999年7月2日发表了一篇题为《轰炸中国驻南使馆并非意外事件》的文章。文章说,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作为轰炸目标,是可以由不低于英国外交大臣库克和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一级的指挥官来批准的。这里提出的问题是,由哪一个来批准,还是两人一起来批准?人们应该已经觉察到根据盟国在任何战争中的关系而实行国家安全规划。这些战争包括美英控制的北约对南斯拉夫发动的战争。

文章说,考虑到所有这些情况,有意轰炸中国使馆的动力也是来自英国政府和白宫政府。如果克林顿总统披露这一事实,甚至声明这起轰炸事件“绝非意外”,他要么将在被人操纵的弹劾之下而下台,要么被某些深深潜伏在美国安全机构中的英美利益集团所暗杀。

袭击中国使馆是美国的战略阴谋

美国国际行动中心华盛顿办事处负责人马尔科姆·坎依5月中旬认为,袭击中国驻南联盟使馆是美国干的,是有意所为,是美国战略的一部分。坎依还说,美国和北约在解释这次事件的原因时前后不一致。他们先是称北约是在瞄准使馆附近的目标,导致偏离方向,因为中国使馆离北约要打的目标很近,北约这种误击已经有多次了。但是当事实证明,五枚导弹从不同角度袭击中国使馆时,国防部长科恩又改口称,北约用了1992年的地图,中国大使馆没有标进去,这不可能。同时,美国使馆的外交官在许多场合都去过中国使馆做客,中国使馆不是昨天才搬过去,而是已经建成三年了。坎依认为,袭击中国使馆是一个大阴谋,是美国的战略。

以轰炸使馆试探中国

潘占林认为,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是美国和北约在科索沃战争中无可奈何的表现。截至炸馆之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已对南联盟连续轰炸了45天。南联盟所有的军事设施已经被轰炸了几遍,事关国计民生的工厂、企业、民用设施也几乎炸完,桥梁、公路也所剩无几,美国和北约还要为将来进军南塞留下通道。北约也间或轰炸平民住宅,造成不少平民伤亡。北约的决策者们知道,再大规模地轰炸民用设施和无辜平民会在世界范围内激起反战浪潮,进而会束缚北约手脚。而此时南斯拉夫当局尚无投降的迹象,而北约以打击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设施以激起民变,推翻米洛舍维奇总统的希望落空。

美国和北约的主战派们事先宣称,只要三天,最多一个星期就让米洛舍维奇跪下求饶,这成了他们自我吹嘘。北约骑虎难下,于是采取“左道旁门”的卑劣做法,轰炸中国大使馆,打掉米洛舍维奇的“精神支柱”,打击南斯拉夫人民抗击北约的战斗士气,达到扭转战局,便捷取胜的目的。这也是对同情南斯拉夫,反对北约战争行动的俄罗斯的一个警告。

再者,轰炸中国大使馆,是对中国的火力侦察和战略试探。美国和北约的一些敌视中国的强硬派把中国看作是潜在对手,不愿看到中国的崛起。借南斯拉夫战争之机炸中国使馆,对中国的民意和士气进行探察,也相应地考究中国领导人的决策能力。

第三章 军事史上奇闻

凤凰卫视揭密:志愿军为什么撤出朝鲜

主持人:董嘉耀

特邀嘉宾:香港中文大学 沈志华

……

董嘉耀:刚才我们是谈到朝鲜核危机,朝鲜跟美国各自的一个政策和底线,我们也很关心,像中国,刚才提到这个区域里面中国是一个大国,他到底是一种什么策略,现在大家也很关心中国对朝鲜有多大的影响力。

沈先生,谈过朝鲜跟美国在朝鲜核危机的一个策略,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最近我们发现中国是有很多的外交动作,穿梭在朝鲜跟美国之间,也受到国际社会一个赞许,首先想问一下中国跟朝鲜从历史一直走到今天,中国跟朝鲜现在的关系最新怎么样?

沈志华:关于中朝关系我想人们有很大的误会。五十年来很多人都认为中朝是亲密无间,是鲜血凝成的友谊,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宣传的结果。就我对历史的研究来看,中朝的关系实际上一直是非常紧张的。

我们首先说朝鲜战争期间,人们都知道中国出兵是帮助朝鲜打美国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金日成并不想让中国出兵。当时1950年7月份的时候,美国一参战,苏联大使就找周恩来说斯大林同志希望中国做准备,你们应该在适当的时候要去帮助朝鲜。中国也做了准备,几万人马也调到东北,也建立了边防军,但是金日成连中国需要的地图也不给,最后志愿军去用的日本的地图。派军事参谋去勘察朝鲜地情,不让去,后来派了一个武官去了解战局的情况,金日成好吃、好喝、好招待,高级宾馆一住,安了一个直线电话就是金日成接,当时就是蔡成文。后来我采访他,他给我讲当时的情况,他说他得到的消息都是第二天就见报的消息,没有最新的情报。所以后来几次周恩来跟斯大林抱怨,说我们怎么帮助他们,他什么情况都不让我们知道,一直到最后仁川登陆,9月28号,平壤已经很危机了,因为联合国军就要过三八线了,最后他们没办法了,给斯大林写信,希望苏联援助,苏联又不肯援助,说这个事最好找中国,最后才请中国出来,在朝鲜战争的过程当中实际上这个矛盾也是很……大家在一些战略安排,究竟是继续往南追击,还是整修,越过三八线以后有矛盾,中朝联军谁指挥,是中国人指挥还是朝鲜人指挥,按说人都是中国人,中国去的人多,当时朝鲜部队几乎已经都给打散了,但是你是在朝鲜作战,金日成想指挥,彭德怀说那不行,你不能指挥,你指挥已经败成这个样子,你还指挥。矛盾也很严重。

五二年美国轰炸非常厉害,金日成想停战,毛泽东坚决不停,说这会在敌人的威胁下怎么能够接受他的条件,这不表示你软弱吗?等等很多矛盾,最后都是通过苏联给解决了。但是,我想这个问题大家是你知我知道,表面上谁也不说,我想两国领导人都非常清楚,这就造成了到战后发生了一个非常严重的事情。

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就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在朝鲜劳动党内部也搞起了一批人反金日成的个人迷信,因为朝鲜劳动党有几个部分组成的,其中一部分就是延安派,就是当时抗日战争的时候到延安去的这部分朝鲜人后来又回国了,这部分主要都是在军队里的干部,当时也都掌握了党政军很多人在高位。还有一拨南方派,就是朴见永,当时在南方被排挤到北方。这批人到战争还没结束的时候已经被打下去了,当然还有苏联派一拨人。56年当时要起来倒金的主要是延安派,这个事败露,所有这些人,包括几个政治军委没办法,结果就逃了。后来我到西安去采访了一个人,就是平壤市委书记。金日成追杀就逃到中国来,管中国要人,因为当时驻苏大事也叛逃了,也是反金日成的。这样中苏就商量怎么办,后来就找金日成谈,让他算了。金日成提出的条件事中国把志愿军撤了,你不要几十万军队老在我这,实际上他对这个是很反感的。这样达成一个协议,我们到58年以前把部队都撤走,你们这几位也算高级领导干部也不要再追杀了。后来这些人都给疏散到西安、咸阳这一带作为退休老干部。我97年去采访的时候都已经到老干部局。

所以中朝之间的矛盾其实是很尖锐的。但是这里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一些心理上的作用。有一段比较好,就是中苏分裂的时候,苏联对朝鲜不好,朝鲜拉中国,后来又不行了,就是中国一改革开放,因为政策大家又不一致了。

在这里,就我个人的估计和判断,中国实际上对朝鲜的影响力是不大的。但是得反过来看,美国人和朝鲜人都希望对方认为中国的影响力很大,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朝鲜人是这么想的,如果中国人根本就不帮我,美国人知道我跟中国人没什么关系,那我手里就缺张牌。所以他表面上希望给美国人做出来,我跟中国人关系非常好,什么事他会帮我的,你打我,我有筹码。

美国人其实也是希望中国在这里面发挥作用,他不愿意直接跟朝鲜谈,他希望通过一些能够对朝鲜有影响的大国去影响他,所以就形成了这么一种,其实大家心理都心知肚明的,实际的情况是影响力不大,但是表面上又都希望中国给予很大的影响。

董嘉耀:特别是刚才你也提到,当时中国成为抗美援朝的战争遗留下来历史当中的一些渊源,我相信这个渊源,金正日作为金日成的儿子,他应该也知道当中所有的渊源和交往,所以延续到今天,我们从新闻报道当中很多时候看到是中国经常给朝鲜提供很多无私的援助,这方面会不会也是中朝之间近期,包括这一段时间以来互相能够有一种比较良好关系很重要的基础?

沈志华:中国援助周边的国家,特别是一些弱小国家,这个是有传统的了。特别是从70年代,毛泽东就喜欢周围国家谁缺什么就给什么,我想这个援助的力度其实是逐步转弱。因为中国也逐步走向务实,不是搞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谁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但是朝鲜的确把这个作为一种维持关系的交易,你给我东西我就跟你好,你不给我东西我就给你脸色看。

我研究朝鲜战争,据我了解,朝鲜的几个战争纪念馆根本就没有志愿军的展出,任何一个字、一个画面都没有,他的教育就是这场战争是咱们自己打的,你给他打死那么多人,损失那么大,从多少年来朝鲜的展览都是这样子,其实这个中国政府其实也都知道。

董嘉耀:最后我还想问您一个问题,因为你也研究朝鲜问题,最近在中国的网民当中有讨论说,中国的另外一个邻国巴基斯坦是核子国家,也有一些传言说它发展核武器的时候曾经中国给过一些帮助。现在朝鲜核危机,中国的态度非常坚决,一定要求朝鲜半岛无核化,一定不能搞核子武器,中国为什么会那么坚持?

沈志华:我想任何一个大国都不希望他的邻国也掌握核武器,1954年10月赫鲁晓夫到中国的时候给了中国很多的好处,比如旅顺基地还给中国,四个合营公司还给中国,增加经济贷款,增加援助的项目,所以当时赫鲁晓夫非常高兴的问,毛泽东同志你还需要什么就说吧,毛泽东说了一句话把他吓坏了,毛泽东说我想要原子弹,你能不能帮助我们制造原子弹?当时赫鲁晓夫就愣了,因为他从来没有想到中国会提出这么一个要求。最后双方当时达成了协议,可以帮中国搞个反应堆。当然反应堆和原子弹是两回事,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一直到55年、56年,中国一再的要求核武器的技术,苏联就是不给,左推右推,说你和平利用,先搞着,先培养人,先讲课学习,最后一直到1957年苏联自己出事了,他们党内发生了重大的分裂,要得到中国的支持,毛泽东也表示支持赫鲁晓夫,中国共产党对他表示支持以后,到1957年10月15号就签订了所谓国防新技术协定,就是给中国提供核技术。

董嘉耀:我刚才也提到了这个就是中国可能要发展核武器计划的时候有他一个历史的背景,不过今天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谈到这里,我们下一次安排时间也要请沈先生继续谈一下有关中朝苏之间的一些历史渊源。

朝战美国兵品尝耻辱:中国军队令人恐惧

在朝鲜的这段时间里面,我终于懂了什么是:真的无法战胜!在我参加的太平洋战争中,与日本军队交手,已经不是一次的事情了。纵观日本军队的进攻与防御来看,虽然表面上看似十分凶猛。但是,实际上却是一种无助的歇斯底里的疯狂的最后发作!

而在朝鲜时期,我看到了另外一支完全不同的亚洲的军队——中国解放军。这是一支当时只能依靠“精神力量”来武装先进武器的军队。他们并不懂得什么是真的武装先进力量。但是,他们依靠精神力量,却在这里一次一次挫败了“美国将军们”的宏伟计划。中国入朝前段时期,占据了战争中制胜的主要因素,具备了“突然性,难以预料性”。十分接近纳粹初期的“闪击”。但是,这并不是中国人有意制造的什么战术,而是美国愚蠢的国会与“麦克”将军的极端轻视,造成的。

我们应该想到,当我们以几乎美军军队50%的实力,来投入一场仅靠近中国门前的战争。作为多年来作战的中国红色领导人们,他们势必不可能“坐视不理”。而中国也十分希望通过这样的一场交手,来验证自己的“国际存在”。

中国军队是一支难以对抗的军队,对于我们来说,他们具备了“无谓与鲁莽”的兼顾特征。他们的装备很差。从缴获的武器来看,大多数都是二战时期,日本军队遗留的产物。而在后期才装备了约13个师的全部苏式装备。对比日本军队,不难看出,中国军队的冲杀力量是十分强悍的。日本军队所具备的一切,中国军队完全具备。而日本军队不具备的,则是中国军队的最难以征服的特征。

秋季反攻之前,中国军队对于我们与联合国其他军队,采取了类似歼灭中国前政府军的手段“分割包围,逐一消灭”但是,中国前政府军,无论它们的能力与装备,都不可能与我们来比较。我们的一个步兵团前出,会有约1个联队的战术空军,100—300门的远程精确打击火炮的协同支援。而大多数参战的美国军队,则是来源于前次战争的“剩余产物”因此“We are not recruits”。而中国军队只有地面炮火支援,而且这些支援还是间断性。因为他们必须躲避我们的空军打击。因此,中国在这个阶段采取得“包围战术”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我们获得了秋季战役的前期短暂胜利。而这个胜利使得麦克将军,似乎看到了曙光。但是,中国军队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战术,他们到处跑动。利用我们与联军之间部队行进速度差,制造消灭我们的战机。

而我们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往往,我们经过空军侦察,发现中国军队后,我们便以正规编制作战序列,快速开往那里。但是,我们的联军部队,前进速度,并不能与我们同步。因此,在局部造成了十分适合中国军队作战习惯地“单兵团冒进”。也是如此,我军被大批击溃的日子,就在眼前。

可以打败朝鲜!它们的军队丝毫没有战术能力与抵抗能力。我们在仁川登陆后,将50万朝鲜军队合围。而被合围的朝鲜军队,战斗力低下,精神溃散。因此,造成我们“全面歼敌与快速进攻的概念”。而我们的错误在于,在靠近中国领土地段,我们没有在这里警觉起来,在我们空军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不断打击下,总司令部认为中国军队不可能在丹东,等地冒着我军空袭炮火,来快速集结50万以上的部队。而前沿侦察结果,我们遭到了中国军队的迷惑。他们不断在丹东等地纷纷撤出部分“警卫部队”。而我们以为这是中国人被我们的实力所震撼。但是,实际上他们在座一种“交换战术”。把作战实力不足的由民兵改编的部队,悄悄替换称由中国内地具备战争实力的优势军队,而准备对于我们实施“突袭”。

作为美军作战历史上,唯一一次我们不能战胜对手,而在无胜利停战协议签订的战争上,我们品尝了“耻辱”的味道。麦克阿瑟的确是一个出色的将领。但是,他把与日本人作战所获得经验与见识,应用到中国人身上,这是极端错误的。日本军队不能与中国军队比较。前者是在一种近乎疯狂自杀的理念驱使下,来作战。他们无所谓战术。无所谓装备。只要敢于自杀。就可以。但是后者则是为了体现自己的战术价值,而去拼杀。虽然他们的伤亡很大,但是,能够在极端落伍的装备下,击溃,打败一支完全进入“装甲合成化”理念的世界军队,这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更加“荣耀”。我认为,韩国军队作战能力1个师相当于中国军队的1营。日本军队作战实力,抛开火力优势。相当于解放军军队的1个团。而在麦克指挥下我们,我想我们可能连一个A连连队,都不如。

mk800:中国网民曾说:不能作战功劳部上吃老本。而另一位网民说:早期是侥幸的胜利,不能总是挂在嘴上。

但是,作为美国军方,十分看重的就是战争的历史经验。我们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心理上的“强大的对手”。这是比美国任何武器都被对于美军杀伤力量的无形武器。美军作战最大特点:顺境可以导致高度战斗意志膨胀。而逆境则会出现大批溃散。对比我们则可能是正相反。中国人拥有自古坚韧的特性,因此我们可以很好的渡过完全不利的逆境。但是,面对顺境,我们会显得茫然不知所措。而早期领导人可以毫不扩张的说他们把原本应该由后世子孙完成的任务,一股脑都做了。中国当时,几乎打遍了整个周边邻国。而每一次教训对手的程度,都在不断增加。对于美军来说,与我们一样。朝鲜战争交手以后,越南战争期间,我们与他们都愿意在走到前台。而是在后面暗中拼杀。而我们不愿意的原因主要在于我们当时国内情况不稳定。在运动中大批将帅被打倒。因促我们当时是无法前出作战。而美军则是因为“心里”恐惧!这是我们之间最不同的。而我们即便如此还是派遣了约12个营的高炮、导弹部队前出参战。击落了美军1134架飞机。

因此,即便在现阶段,这些被所谓“解密”的美军个人记录,也是不能刊登“大雅之堂”的。

长征途中,蒋介石为什么故意放红军走?

为什么蒋介石要这么做?部分原因在红军过湘江后浮现:蒋介石部队把长征红军往更西的贵州和四川驱赶。蒋介石的计划是利用红军为己所用。这两个省和云南一起。组成了一个包含100多万平方公里、1亿多人口的大西南;它们事实上独立于中央政府,拥有自己的军队,也很少向南京缴税。其中,四川最大最富,人口也最多(5000万),尤为重要。四川周围崎岖群山形成天然屏障,用李白的诗就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蒋介石视之为“国家复兴基地”(意思在××战争中作为安全大后方)。

只有自己的部队进驻各省,蒋介石才能有效控制这些地方,但是遭到了拒绝,如果他强行进入,就是开战。蒋介石不愿意公开向军阀宣战。他的建国计划更加的马基其雅维利,也更加精明。他想把红军赶入这些顽固省份,各地军阀担心红军成祸水,就会允许蒋介石的军队进入驱赶红军。蒋介石盘算着这样,他的军队就可以长驱直入,可以顺利实施中央政府的控制。他希望能保存红军的主力以对军阀造成足够威胁。

蒋介石对他最近的秘书说出了他的计划:“现在当共军进入贵州的时候,我们可以跟进。这总比我们自己开战征服贵州强。四川和云南会不得不迎接我们以保存他们自己……从现在起,如果我们出对牌……我们能建立一个统一国家,”11月27日,正当红军开始过湘江、入贵州的时候,蒋介石发布了自己的建国纲要,一个“中央政府和各省之间分权宣言”。

此事是蒋介石一生的秘密,也仍然被国民党和×的官方历史学隐瞒。两党都把中共成功逃脱归结于地方军阀,蒋介石谴责他们,而中共赞扬他们。两党都在乎一个事情:不要泄露其实是委员长本人放红军走的。对于国民党来说,蒋介石利用红军来搞定这些摇摆不定的省份的方法过于曲折,而且这种失算的利用——导致了红军的最后胜利——令人羞辱。对于中共来说,要承认著名的长征其实在被蒋介石远程操控,也令人尴尬。

放红军走,也是蒋介石对苏联的善意姿态。因为当时中国正面临××的威胁,他需要和克里姆林宫搞好关系。

但是还有一个更加秘密、也完全私人的原因。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在苏联当人质已经9年了。蒋经国是蒋介石的唯一亲生骨肉,不过不是和著名的宋美龄生的,而是和他的第一任妻子。当经国出生之后,蒋介石因为乱搞男女关系,感染了几次性病而不育,因此还收养了另一个儿子:纬国。但是经国作为骨肉,依然是他最在乎的。蒋介石受中国传统影响较深,认为头大大事就是留后。不能延续香火是耻辱,是对父母和祖先的最大伤害,会让这些死灵魂们无法安息。在中国最毒的诅咒可以是:“你断子绝孙!”

蒋介石把15岁的经国送到北京念书。当时他在莫斯科支持的国民党中逐步得势。很快苏联人发现了经国,邀请他去俄罗斯留学。这个年轻人很兴奋。到京几个月之后,他被邵力子——一位鲜为人知但颇为关键的人——带到莫斯科,而这个人是国民党内的一个重要共产间谍。

邵力子就是这样的人。他实际上是中共创始人之一,但莫斯科命令他远离党的活动,甚至大部分中共领袖都不知道他的身份。当蒋介石1927年4月在发达政变上海屠杀政敌的时候,邵给俄国人发了封电报以寻求指示,后来提交给了斯大林:“上海非常困扰我。我不能成为反革命武器,我请求指示如何战斗。”

以后的22年,邵力子继续留在了国民党内,占据了许多重要职务——一直到×在1949年胜利,他才投向毛。他1967年逝世于北京。甚至在×政权下,他的真实面目都没有公开,他至今被认为是一个忠诚的革命同情者,而不是一个长期间谍。

毫无疑问是莫斯科指示邵力子在1925年11月把蒋介石儿子带到苏联。当1927年经国完成学业的时候,没被允许离开,反而被迫公开批判他的父亲。斯大林把他当成人质,一方面告诉世人是他自己自愿留下。PeggyDennis,美共领导人EugeneDennis的妻子,如此描述了1935年共产国际主席团书记处书记曼努伊斯基的来访,当时在她和她丈夫正准备离开苏联返回美国:“炸弹静静投下,甚至在不经意间。曼努伊斯基通知我们不能带提姆回家:‘……我们会在某个时间、某种情况下放他回家。’”但是苏联人再也没有释放。

经国是苏联人质的事实是在1931年才由另外一个苏联间谍、妻妹宋庆龄告诉蒋介石的。她替莫斯科传话,提出用经国换在上海刚刚逮捕的两名高级苏联间谍。蒋介石拒绝了。两名间谍被捕是一个公开事件,他们被公开审判和入狱。但是莫斯科的提议让蒋经国极为痛苦,认为自己儿子可能已经“残忍地被苏俄人处死”。1931年12月3日,委员长写下日记:“在过去几天,我一直在呼唤我儿子。我死时该如何面对我父母啊!”

蒋介石继续忍受儿子不知所终的焦虑,他的痛苦甚至可以解释数千公里之外发生的事件。就在这个事情,1931年12月,邵力子的儿子在罗马被枪杀。这个儿子是邵力子1925年带到苏联的经国游伴。但是和经国不同,邵的儿子被允许回国。意大利的报纸把这次死亡描述为爱情悲剧,一张报纸标题为“一位打伤爱人的中国人的悲剧终结”,他的女人据说是捷克人。虽然国民党和中共都掩盖真相,但是邵力子和家人确信他儿子是被谋杀,是国民党特务干的,这只能是得到了蒋介石的授权:一场个人复仇,以子换子。

当长征开始的时候,蒋介石想出了精心设计的交换计划:用中共的生存换经国。这不是一个能说出来的提议。他小心地执行他的计划。他的想法是把红军暂时限制住,然后利用××人干掉他们。蒋介石知道和××的战争无可避免,也知道苏联人希望这场战争发生。斯大林最担心的场面是××可能会占领中国,然后利用中国的资源和7000公里漫长的中苏边境线攻击苏联。蒋介石估算一旦中日战争爆发,莫斯科一定会要求他的中国伙计积极抗战。到那天,蒋介石让红军生存的这个礼物,足够交换儿子回来。

蒋介石不想红军留在中国富裕的心脏地带。他的目标是把他们驱赶到荒凉、人烟稀少的地区,好围住他们。在他的脑海中,这种“监狱”在中国西北的黄土高坡,主要在陕北。为了保证红军上套,蒋介石允许在那里存在一个共产主义根据地,甚至繁荣发展并向外扩张。

能实施蒋介石这个计划的人只会是邵力子,就是带他儿子去俄罗斯的人。邵力子1933年被任命为陕西省省长。虽然蒋介石肯定知道邵的真实颜色,他却从不揭发,继续用他,好像他是一个忠诚的国民党党员。蒋和邵的关系,一如他和其他党内间谍的关系一样,几乎一个难以置信的阴谋、谎言、欺诈、甚至双重欺诈的混合体,这些最终使他对此种关系失控,走向垮台。

蒋介石的算计是,只有间谍才会护住红军的盘子,而一个忠诚的国民党员却能让红军毁灭。实际上,正是在邵上任之后,陕西(和西部甘肃边界)才逐步出现小股红军游?934年10月中旬,蒋介石访问了陕西省。他一边公开要求匪军必须被歼灭,一边却允许红军根据地以空前的方式扩张;几个月内,根据地增长到了3万平方公里,人口90万人。

青年论坛蒋介石创造的是一个畜栏,他好把心脏地带分散的红军全部驱赶到里面去。他的计划是在路上显著地削弱他们,但不是完全消灭他们。后来蒋介石告诉一个美国使者:“我驱赶×××从江西……到陕北,他们的人数降到了几千,我们就不追了。”

他操控他们的方法是通过电台和自己的部队联络,他知道红军肯定会破译。红军发现:“敌台不断被我破译,我军对敌人意图和行动了如指掌”。但是蒋介石拒绝更改密码。红军因此往没有敌军或者很少敌军的地方进发。

为了保证红军按照他设计的路线走、并且排除他们的任何变化,蒋介石决定在红军出发之夜就打击情报网。6月,国民党不动声色地袭击了中共的上海电台——该台一直保持着瑞金和莫斯科的联系。几个月中,国民党让电台在自己的控制下运作,10月才把其完全关闭。中共试图通过派出一个高级发报员到上海以恢复联系,但是一到上海就失败了。刺客被派出刺杀他。他们错过了第一次机会,但在德国人开的医院病床上把他成功杀死。从此,上海就和中共没什么关系了,虽然这里依然是莫斯科的间谍活动基地。

长征被蒋介石用来启动他的红军换儿子计划。在中共的瑞金根据地突围之前,他通过外交管道向苏联请求归还还儿子。1934年9月2日,他日记上记着“一个接经国回国的正式代表团成立”。在10—11月中共突围最紧要关头,蒋介石找到了一个强烈告知苏联人他自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红军走人的方法:他不但不出现在前线,而且反方向拉后1000公里在东北做40天的长时间访问。

青年论坛莫斯科理解了这个讯息。在蒋介石提出要儿子,和毛和红军过湘江及数次突破围剿之日的精确间隙中,莫斯科戏剧化地增强了对他们人质的监控。经国之前在农场和西伯利亚金矿工作,现在在乌拉尔一家机械厂。那时正如他后来记述的,“1934年从8月到11月,我突然受到了克格勃的近距离监视。每天我都有两个人跟着。”

月初,当中共红军最后一次反围剿突围的时候,蒋介石又向苏联人要儿子(克格勃通知了经国)。但是苏联人告诉他他儿子不愿意回来。“苏俄敌人的令人厌恶的欺骗没完没了,”蒋介石日记写道,虽然他说他能“平静地应付”。“我觉得我真的有了进步因为我居然可以忍受这场家庭灾难”。蒋介石知道如果他能为红军做更多的事情,他的儿子会安全的。

美国军事智库揭秘中国航母发展内幕

最近关于中国发展航空母舰的传闻沸沸扬扬,其中,关于中国购买俄罗斯苏一33型机的消息使人们感到中国制造航母的脚步正越来越近。其实,中国一直在默默地研究着航母制造技术,其发展步骤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外国技术

在第一阶段,中国从外国购买了几艘破旧的航空母舰用于研究。1985年,中国从澳大利亚海军那里购买了17000吨级的已退役的“墨尔本”号航母。这艘航母最终在大连被拆除。根据一些媒体报导,“墨尔本”号直到1994年仍在中国广州供中国海军的工程师进行研究。在卖给中国之前,澳大利亚已经将船上所有有用的设备拆除,但援引澳大利亚海军的消息称,中国对航母上的蒸气弹射装置特别感兴趣——甚至向澳方索取弹射器的使用手册。外界有消息称,中国已经在其北方的一个机场建立了模拟飞行甲板,而其设计就参照了“墨尔本”号的设计。中国海军已经在模拟飞行甲板上进行了大量的飞行试验。改进型甲板采用了中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光学着陆系统。

1992年,中国就购买乌克兰“瓦良格”号航母的问题与乌克兰进行了公开讨论,当时“瓦良格”号已经完成了全部建造的2/3,停放在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船坞内。中国科学院选送了15名海军专家去乌克兰,花了2个月时间用于购买项目的可行性评估。1994年,在听取了他们的汇报后,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购买这艘航母,以及舰载机和电子设备。在美国和日本对乌克兰施加压力的情况下,中国与乌克兰的谈判没有取得结果。1993年,中国开始与俄罗斯谈判购买2艘4万吨的“基辅”级航母,但同样也没有最终获得成功。

1995年,西班牙的EmpresaNacional Bazan公司有意为中国建造2艘常规飞机航母,首艘计划在5年内交付,第2艘在第1艘交付后的3年交付。中国对西班牙公司的意向很感兴趣,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一计划并没有实现。1995年底,据报导法国曾有意向中国免费赠送已经退役的“克莱蒙梭”级航母,条件是中国向法国公司购买航母所有的雷达和通信设备,但由于双方的意图分歧较大,最终没有取得结果。1998年,中国一家公司从韩国公司手里购买了俄罗斯退役的“明斯克”号航母。韩国公司在卖给中国之前,将舰上的武器、发动机、通信装置拆除,并要求中国不能将该航母用于军事用途。中国公司将航母拖回广东省,将“明斯克”号改建成舰上博物馆。2000年9月。改装后的“明斯克”号被拖往深圳,成为“明斯克世界主题公园”的一部分。

1998年初,一家名为Chin Lot的澳门旅游娱乐公司斥资2000万美元向乌克兰购买“瓦良格”号,宣称计划将其改造成一个海上娱乐公园和大型赌场。乌克兰在与该公司签订的合同中特意强调,不能将该舰用于军事用途,舰上有可能被移用其它军舰的设备都被拆除。1999年,有香港媒体爆料,英国和法国的一些公司为中国的“瓦良格”号提供了许多帮助其具备作战能力的设备。2002年3月,由于土耳其政府不允许“瓦良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瓦良格”号在大海上漂泊了数月,但最终经过努力还是于2003年3月到达了中国北方的大连,并在大连一直停靠至今。“瓦良格”号到了大连后,中国对其实施了严格的安全保护,不允许平民靠近,武装警察守卫着码头入口。这使人容易联想到,“瓦良格”号正在被中国军方利用。由于在此之前,“瓦良格”号的舰体只完工了70%,其排水量只有33600吨(设计排水量达67000吨),舰上的核反应堆和电子设备都被拆除,因此现在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中国军方能够将其修复服役。

第二阶段:新建

中国显然选择自建1艘航母,而不是购买1艘现成的航母。虽然中国的远期目标是拥有1艘或多艘航母,但不清楚中国政府目前是否已经确定需要什么样的航母。中国海军要具备真正的航母作战能力需要克服几个大的障碍:首先,中国海军至少目前还没有舰载机;其次,中国海军需要具备更强大的反潜和防空能力以保护航母编队;最后,要想具备航母作战能力,仅有1艘航母是不够的。正是基于此,许多国际军事观察家认为,至少在短期内,尽管中国投入资金用于航母研究和飞行员训练,但中国海军的序列中还不会出现航母的身影。根据一家俄罗斯媒体的报道,中国计划建造1艘40000~60000吨的航母,其可行性研究和图纸设计始于1992年,项目代号为“9985计划”或“9935项目”,该航母能搭载30~40架作战飞机,大部分可能是从俄罗斯购买的苏一33型战斗机。这艘完全由中国设计的航母有可能安装垂直防空和反舰导弹系统。据说,中国已经在对上海、湛江和大连码头的船坞设施进行改进,以为建造这艘航母做准备。

关于中国建造航母的猜测还有很多证据。2003年9月初,作为中国军队技术研究单位的哈尔滨理工大学举行了建校50周年的庆祝仪式。其间,哈工大的学生制作了一个1:100比例的航母模型。这个模型从外表上看应出自“库兹涅佐夫”号的设计,舰上的反舰导弹和新型的防空导弹类似于中国海军新型的170号防空驱逐舰。航母载机则是海军版的歼一11或歼一10。2004年1月,有报导称中国有可能会建造几艘直升机航母,并决定推迟航母的建造计划。据称中国政府已经请欧洲公司建造直升机航母,合同在短期内有望签订。甚至于有消息称某家欧洲公司已经为中国提供了航母的设计性能和规格。但这一传闻并没有得到实践的证实。

2005年6月,有报导称中国已经完成了自研航母的最终设计方案,并将于2005年8月开始秘密在江南造船厂建造。2005年6月29日,香港《经济日报》报导,中国的航母建造项目将耗资30亿人民币(3.9亿美元),约占中国军费的3%。航母的最大航速为30节,最大排水量78000吨。据称将安装俄罗斯的发动机和雷达。载机方案为固定翼作战飞机54架,反潜直升机13架,包括俄罗斯最新型的苏一33型战斗机。计划于2008年服役。这一报导立即被中国官方否认,但外界媒体坚持认为,这些传闻还是有一定根据的,因为毫无疑问,在未来的对台两栖作战中,拥有航母无疑会使作战行动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目前关于中同建造航空母舰的传闻越来越多,但我们还是坚持这样的观点,中国正在积极而谨慎地做着建造航空母舰的准备。近期,中国军方官员承认中国具有建造航空母舰的能力,但何时建造尚未确定。这表明,中国已经认识到建造一艘航母和拥有一支具备航母作战能力的海军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中国如何实现自己的航母梦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链接

外国猜测中国造航母的几种方案

如果选择苏一33苏一33战机已在俄罗斯海军“库兹涅佐夫”号上服役,加之中国有可能把“库兹涅佐夫”号的同级舰“瓦良格”改装成航母训练舰。因此,不排除中国选择苏一33战机作为舰载机的可能性。

根据有关方面研究,像苏一33这样的大尺寸飞机需要7.5~8万吨级的排水量航母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当年苏联在“库兹涅佐夫”号航母问世后新设计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由于苏联的解体而告终)排水量达7.5万吨,可携带50架苏一33。参照“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中国的航母长度将超过300米,可以携带50架苏一33那样的重型战斗机和20架直升机及少量的其它辅助飞机。

如果选择米格一29K

目前,米格一29K战机已经作为“基辅”级航母“戈尔什科夫”号的舰载机一并卖给了印度,印度也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装备米格一29K舰载机的国家。

如果中国引进米格一29K,那么中国航母的最低标准可以参照俄罗斯卖给印度的“戈尔什科夫”号航母,即排水量不超过5万吨。

如果选择国产舰载机如果中国要从国内战斗机中进行舰载机的选型,为了保持先进性,应该把第三代战斗机作为首选。

据称,自研的第三代战斗机,作战半径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能携带7吨左右的各式武器。因此,中国航母的吨位可以参照俄罗斯卖给印度的“戈尔什科夫”号航母为4~5万吨级,舰长260米左右,起飞甲板应为滑跃式,可搭载30~40架舰载战斗机。

喷火英雄回忆:越南女兵进入暗堡以后

这是上个世纪90年代,我在部队采写军史时,采访军区战斗英雄——“英雄喷火手”罗兴元的记录,本文放置博客上有删改。

1979年2月17日拂晓,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了。

随着我军一发发仇恨的炮弹,划破寂寞的夜空,飞向越南野心狼的军事据点上,我们部队立即进入战斗。

我当时是师防化连的喷火排班长,我们班配属担任尖刀的步兵第六连,在炮火的掩护下,向敌203高地扑去。

203高地是越寇的一个重要前沿阵地。战斗没打响之前,我边防军民遭受到不少从山上打来枪弹袭击,致使一些群众伤亡。敌人凭借险要的地形和复杂的工事进行抵抗,但在我军的英勇攻击下,大部分火力点被摧毁,只有一挺机枪把我们的冲锋部队压在稻田里。

原来,这个火力点设在半山腰峭壁中间,离地面有10米左右,射击孔只有水桶般大小,炮火轰不进,炸药包也炸不到,手榴弹都甩不进去。正当大家焦急的时候,我带领全班战士冲了上去。

但当我们运动到峭壁下的时候,难题来了。由于地形的限制,找不到合适的地方,端枪喷射吧,60多公斤的后座力,会导致操枪不稳,难以命中目标;架枪在峭壁上喷射,也不行,火焰直射上去,到不了洞内,不能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反而暴露了我们的目标。

眼看时间一秒秒的过去了,我急中生智,让副射手王录坤跪姿端枪,自己屈身喷射,我瞄准敌人火力点后击发,火龙喷射而出,直钻敌人洞内。

敌人的机枪哑了,随着一阵惨叫声,一股尸体烧焦的味道,随风飘进我们鼻子里。

敌人的钉子拔掉了,我们的进攻部队迅速向前推进。

2月18日,部队攻打敌大弄公安屯的战斗更加激烈。

大弄公安屯是敌公安兵的老巢。越寇在这里苦心经营,在当年法国人修的工事的基础上,又迸行了增修加固。在屯外开阔地里,还挖了一条坑道和不少单兵掩体,形成环形防御,易守难攻。敌人依着工事,负隅顽抗。部队几次冲锋,都在开阔地受阻。爆破组的同志连续几次爆破,均未成功。“连长,让我上吧!”

连长投来信任的眼光,“好,喷火班上!”

我一转身向敌阵地冲去。连长喊了一声:“机枪掩护!”,话音刚出口,我已迎着弹雨冲出去十多米了。

连长高声叫喊着:“注意隐蔽!”说完顺手从身边操起一挺机枪“哒哒哒……”地向敌人暗堡打去。

我时起时伏,忽左忽右,机灵地躲过枪弹,向前跃进。

当我运动到离敌暗堡四十来米时,被敌火力压在一个弹坑里。子弹象成群结队的飞蝗,“噗噗噗”直往弹坑四周乱窜。子弹掀起的小土块,撒落在我的身上、头上,我被压在弹坑里,抬不起头来。

此时,我端枪朝敌人喷了一瓶油,火龙呼叫着飞出弹坑,射向敌人。躲在暗堡里的敌人顿时一阵恐慌,机枪停了。

我观察着暗堡的动静,由于暗堡的温度较高,如果是直接接触火苗,非死即重伤,所以,常人是无法呆下去的,我看见两个越南女兵从暗堡里跑出坑道边沿上,有一个朝我们扔手榴弹,有一个打了一梭子后,两人迅速逃跑到另一个暗堡里去。

连长说:“他奶奶的,这两个娘们给我狠狠的打!”但已经来不及了,两女兵已经进入了暗堡。

我赶紧跃出弹坑,几个箭步冲到暗堡前。

这时,距敌暗堡只有四米多远了,按规定,这样的距离是不能喷火的,但我一心想着消灭敌人,不顾自己被烧伤的危险。

我迅速喷出一枪,火,烧焦了暗堡里面的敌人。但由于喷射距离太近,我两条裤腿被反溅的胶状油烧坏了,脸上也烧伤了,伤口火辣辣地疼痛。

我刚弄熄身上的火,侧翼又响起了敌机枪声。枪声就是命令,我随即拖着烧伤的双腿,背着五十多斤重的喷火具,向敌人另一个坑道口扑去……

第四章 军事轶闻

揭密:欧媒揭露枭龙出口巴基斯坦内幕

关于印巴停火以及两国和谈协议,在1998开始的这种谈判下,巴基斯坦与印度双方都在暗地中积极准备大批军事力量,来作为双方的谈判附加值。

而此前,印度首批引进了俄罗斯产MIG29,SU27战斗机。在1996年两国发生的领空冲突中,印度方面的购进自法国的幻影2000—5型战斗机,在巴基斯坦大多数领空,不断胁迫巴基斯坦的当时装备的所谓最先进的F-16A、歼7战斗机。这些早期型号战斗机不具备类似幻影2000那样的超视距攻击。而巴基斯坦自身也没有能力来制造中程空对空导弹。

因此巴基斯坦在面对印度拥有的空军优势上的无奈显露无疑。在巴基斯坦首都上空,巴基斯坦利用地面导航部队与空军结合才最终取得了对于19架进入其领空的印度幻影2000战斗机的胜利。巴基斯坦随后在97年在此象美国提出要求交还8架被扣留在那里的F16战斗机。但是华盛顿方面考虑到与印度的重要关系,因此华盛顿据绝了巴基斯坦的要求。

法国作为欧洲最大的巴基斯坦武器供给国。在此期间,巴基斯坦希望购买120架法国制造的战斗机来抵消印度在空军的优势。但是法国没有采取与巴基斯坦合作的手段。至于俄罗斯方面,俄罗斯根本不可能舍弃印度这个重要的西亚客户。因此俄罗斯根据印度要求,据绝了为巴基斯坦提供改进型MIG29M这种战斗机。在一切同时,印度提出与巴基斯坦主动和谈。而巴基斯坦十分明确认为,此时的和谈是完全的被迫局面下的不公平和谈。因此他们据绝了印度的“善意”。

98年中国珠海航展中国公开展示了一种被称作“SUPER-7”型MIG21最新的改进型号即后来的啸龙FJ17战斗机。巴基斯坦立刻象中国提出要求联合研制生产这种战斗机其最大制造数量可以达到120—1200架。中国作为巴基斯坦以往关系密切国家。因此答应了巴基斯坦要求。而巴基斯坦在协议备忘录里特别声明希望,中国尽可能给予巴基斯坦大力支持挽回失去的时间。

华盛顿当局为了尽快促使巴基斯坦达成与印度停战合作协议。美国不希望由于中国介入节外生枝。因此,美国利用格鲁门公司与以往中国合作的关系,在此时机重新提出希望参与中国SUPER7战斗机研制。即重新启动所谓“和平典范”计划。但是华盛顿提出的条件是,中国政府必须拒绝与巴基斯坦合作。而中国却据绝了美国的建议。断绝了与格鲁门可能恢复启动“和平典范”的最后时机。

99年啸龙计划正式开始启动。中国政府集中自己在航空业设计力量40%投入这项计划。在首批第4号验证机试验成功以后,巴基斯坦首先抛下120架的大额订单。随即FJ17战斗机在2006年全面完成引入巴基斯坦生产线路计划。

2000年巴基斯坦获悉中国当时在开始训练已经秘密部署的55架歼10战斗机,巴基斯坦派遣军事顾问团来华秘密访问,随后在北京、武汉等地观摩了歼10战斗机的全部作战演示。而中国当时还在为歼10新的型号做进一步改进。巴基斯坦随即提出要求与中国协商采购140架歼10战斗机的可能。

双方随即开始谈判。巴基斯坦希望歼10战斗机最终可以引进本国化生产。这项谈判另外相关事宜,就是巴基斯坦希望中国在巴境内扩建原有的2座空军基地——“空军中国飞机维护中心”的基础上在增加至少2座。其投资意愿方式以巴基斯坦提供土地与必要地原材料,中国提供大批经费。与施工设计人员。作为巴中合作援助项目。而中国当时国库空虚无力全面实施启动这样的浩大工程。

2002年,中国总理讲话称印度应该理解中国的发展。而仅仅2年时间中国国家资本储备据有了几何基数的递增。当时中国拥有了6000亿美元的国家储备。在这个基础上全面的巴基斯坦工程开始实施。

2005年——2006年。印度与巴基斯坦会谈在此重新开始,此时印度在空军的绝对优势,已经由于中国的技术援助巴基斯坦而全部不负存在。而印度在试图通过俄罗斯阻断巴基斯坦FJ17战斗机获得来自俄罗斯方面的发动机系统。俄罗斯以试探形式对中国施加压力。但是,中国随后在珠海航展上公布了2种发动机系统,其中一种就是为FJ改进使用的。因此随即中国政府宣称如果俄罗斯拒绝提供发动机,那么中国将会以自主产品替换俄罗斯产品。并且中国警告俄罗斯以军事技术威胁中国是“自觉阻断中俄发展的短视之举”随后中国内地与俄罗斯有关多达7项军事谈判项目全面陷入僵局。

中国目前是俄罗斯武器第一大军事买家。在中东伊拉克问题以后,俄罗斯武器在中东市场早已失去往日辉煌。俄罗斯担心就此会中国这个大买家。俄罗斯当时对华贸易逆差是每年1200亿美元。如果没有军事弥补。那么这个恐怕要持续增长。而中国在2006年已经拥有惊人的12850亿庞大国家储备。这是俄罗斯绝对不敢漠视中国据有的庞大购买力度。而中国在05、06年与欧盟国家中老伙伴法国、新的左翼共产党领导的意大利。纷纷签署了众多的军事合作投资协议。这使得俄罗斯更加担心。因此,俄罗斯被迫在2006年放弃了自己原有的观点。把印度完全抛在了一边。

对于俄罗斯、俄罗斯很清楚印度永远只能作为他的一个忠实“买家”印度对比中国来说,印度绝对没有中国那样的独立研制能力。因此相对2者利弊来看,印度更加是老实的。而中国则是更加难以满足的。

在2006年印巴合作最终出台。印度被迫修改了以往很多不符合巴基斯坦利益的条款。而巴基斯坦为了进一步打击印度。在中国同年正式宣布歼10猎装以后,再一次提出购买歼10战斗机140架计划。这与前面的不同。而早期中国仅仅只能在巴基斯坦建立1座新的基地。而现在两国开始的却是全面合作。

华盛顿当局在2005年——2006年期间,在中国不断介入巴基斯坦问题下,为了挽回与巴基斯坦造成的裂痕。华盛顿被迫在这种压力下提交全部的16架F16A战斗机给于巴基斯坦而且,布什总统为了更加弥补,决定将美国海军退役的“提康德罗斯级”导弹驱逐舰赠给巴基斯坦。但是,这一些友善做法,巴基斯坦则是把全部技术资料提交给他的“老东家”中国。

欧洲评论:两国外交谈判中,实际运营过程中,政治只能起到一定局限作用。而最终决定胜负的还是这两国军事力量的所占优势。中国在给予巴基斯坦方面的技术下,已经完全改变了以往模式。他们以关键性技术输出替代那些具体成品。例如巴基斯坦目前试射成功地3型2200公里导弹。这种导弹采用了中国赋予的火箭发动机技术。而中国提交给巴基斯坦的惯性导航技术责备巴基斯坦沿用。

巴基斯坦目前已经是中国发展来自早期前苏联武器的模式的一种翻版。中国希望巴基斯坦是可以在中国帮助下逐步完善自己的建设体系。而非单纯性质的购买成品。而中国于巴基斯坦联合研制成品。获利者也包括巴基斯坦。令人惊讶的是巴基斯坦对于中国的“无比信任于忠实”巴基斯坦在提议联合研制FJ17战斗机时期,其国内仅有3架美国早期提交的首批F16战斗机。巴基斯坦竟然将这些战斗机秘密送往中国分解,拆卸。一提供给中国研制使用。

因此FJ17很多地方大批消化了F16成熟技术。因此,他的成功是必然的其先进性能也是目前印度所装备的MIge29不能比拟的。巴基斯坦目前已经是世界上第6个可以自行制造中程空对空导弹的国家。而中程空对空导弹则是现代空战必胜的要诀之一。而这些还是要提到中国。

欧洲评论:因此可以看出,印度不惜余力的以耗资2300亿美元的总代价,试图还取得以空、海军绝对优势压倒巴基斯坦逼迫巴基斯坦在不平等协议条件下签署协议。这样的战术,在中国的短暂几年介入下,被彻底的“毁灭了”。

巴基斯坦总理被送上绞架,中国努力营救

1979年4月4日清晨,天空刚刚出现鱼肚白,一位犯人昂头走出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监狱,向着不远处耸立的高大绞刑架走去,旁边的狱友念起了《古兰经》。犯人望着遥远的天际,喃喃低语:“真主!救救我吧,我是个无罪的人!”很快,绞索套在了他的脖子上,他的身体离开了地面,身体扭动着、抽搐着直到僵硬,就这样告别了他的国家和人民。对于他的遭遇,支持者悲恸万分,反对者长吁一口气,中立者则唏嘘不已。因为他不是一个普通的犯人,而是巴基斯坦的传奇总理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

舌战印度“铁娘子”,力挽国家于危局之中

1928年,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出生在巴基斯坦的一个贵族家庭。他自幼接受西方教育,曾就读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法律,之后又奔赴英伦三岛做了律师。1953年,布托把自己的事业搬到国内,在卡拉奇开了一家律师行。随后,布托开始从政,先后担任巴驻联合国大使、贸易部长、外交部长等职。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巴基斯坦陷入危机之中,这时候布托脱颖而出,成功挽回了局面,成为国家英雄。

1971年,为防止东巴基斯坦(后来的孟加拉国)独立,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出动军队进行镇压,一时间炮火连天,东巴一片混乱。此时印度趁乱出兵,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印度军队向东巴挺进,巴军节节败退。这时叶海亚·汗慌了手脚,急忙让布托飞赴联合国寻求国际支持。

然而在联合国,只有中国明确支持巴基斯坦,苏联站在印度一边,英国和法国态度左右摇摆,美国也不想得罪苏联和印度。尽管布托在联合国反复奔走,四处游说,但却无功而返。叶海亚·汗政权也随之垮台,布托在风雨飘摇中接任总统,但他面临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乱摊子。东巴已完全脱离巴基斯坦,成立了一个新的孟加拉国。在西巴基斯坦有近5000平方公里的领土被印度占领,约十万名巴军成了印军战俘。

布托刚一上台,就立刻寻求与印度谈判,以稳定政局。但当他与号称印度“铁娘子”的英迪拉·甘地总理会面时,却感受到了对方的咄咄逼人。面对布托这个败军之将,英迪拉·甘地提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要求把领土、战俘以及克什米尔问题一举解决。对于这个屈辱性的方案,布托坚决反对,“夫人,我宁可回国下台,也不会签订这个条约!”在谈判中,布托的律师特长显现出来,在最后的一次会谈中,他饱含感情地对英迪拉·甘地说,“夫人,印巴是南亚的两个大国,为什么我们要让彼此的伤口更加加深呢?不错,军事征服固然是一项光荣,但那毕竟是非正义的。一个睿智的政治领导人,为什么不做适当的让步以换得永久的和平呢?”经过他的说服,加上艰苦的谈判,英迪拉·甘地做出让步,同意退出占领的大部分巴领土、归还巴战俘,双方恢复正常经贸关系,至于克什米尔争端则维持现状。巴基斯坦在战败的局面下保住了最大国家利益,布托功不可没。回国后,面对欢迎的人群,布托若有所思地说,这不是我的胜利,也不是英迪拉·甘地的胜利,而是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胜利土地改革拿自己开刀,经济政策得罪大资本家。

由于在西方国家学习和生活过多年,阿里·布托上台之后,决意要在巴基斯坦实行类似西方的民主改革。在他的推动下,1973年巴基斯坦颁布了新的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人权,禁止种族和教派歧视等。与此同时,布托开始实行国有化政策,要把银行、交通运输、钢铁等重要行业收归国有。同时,布托开始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为推行土地改革,布托不惜拿自己开刀,他在议会的一次讲话深深地感动了议员们,“最近三个月来,我推行的土地改革,使我的家庭失去了4.5万英亩土地。但这样的改革还将继续下去,我的家庭还将继续失去土地,直到农户都有自己的土地为止。”

然而,巴基斯坦是一个教权渗入很深的伊斯兰国家,布托的世俗化乃至西方化的改革,显得有些不合国情。而他的经济改革则触动了大企业家和大地主的利益,他们故意制造种种障碍,使巴基斯坦经济陷入了停滞。

经济的停滞,使得反对派趁机崛起,布托的政权开始不稳。看到这种情况,布托决定让人民来决定自己的命运,他毅然提前举行大选。大选的结果令布托的反对者们大失所望,大多数选民还是支持布托领导的人民党,布托也顺利当选为总理。然而反对党却借口人民党在大选中有舞弊行为,要求重新举行大选,一些地方开始出现骚乱。面对乱局,布托并不害怕,他真正担心的是军方政变。为控制军方,布托越级提拔了他眼中的“自己人”——当时的第三军军长齐亚·哈克担任陆军总参谋长。然而布托做梦也想不到,这个“自己人”正在策划一场针对他的政变。

亲信突然发动政变,布托在国际瞩目下慷慨赴死

1977年7月5日凌晨,巴各主要城市的大街上军车飞驶,全副武装的士兵扑向电台、机场等重要目标。同时,大量精锐部队则正在对布托的总理官邸实施包围。巴基斯坦军方在齐亚·哈克的带领下发动政变了。

就在军方向总理官邸实行包围的同时,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警察冒着生命危险将消息告知了布托的警卫乌尔斯。乌尔斯急忙叫醒熟睡中的布托,“布托先生,军队发动政变了。快想想办法躲起来再说,或者跑掉!”布托却显得十分镇定,他平静地说:“我的生命属于真主。他们既然叛变了我,想要杀我,那就让他们来吧!”

1979年4月4日清晨,天空刚刚出现鱼肚白,一位犯人昂头走出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监狱,向着不远处耸立的高大绞刑架走去,旁边的狱友念起了《古兰经》。犯人望着遥远的天际,喃喃低语:“真主!救救我吧,我是个无罪的人!”很快,绞索套在了他的脖子上,他的身体离开了地面,身体扭动着、抽搐着直到僵硬,就这样告别了他的国家和人民。对于他的遭遇,支持者悲恸万分,反对者长吁一口气,中立者则唏嘘不已。因为他不是一个普通的犯人,而是巴基斯坦的传奇总理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

舌战印度“铁娘子”,力挽国家于危局之中

1928年,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出生在巴基斯坦的一个贵族家庭。他自幼接受西方教育,曾就读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法律,之后又奔赴英伦三岛做了律师。1953年,布托把自己的事业搬到国内,在卡拉奇开了一家律师行。随后,布托开始从政,先后担任巴驻联合国大使、贸易部长、外交部长等职。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巴基斯坦陷入危机之中,这时候布托脱颖而出,成功挽回了局面,成为国家英雄。

1971年,为防止东巴基斯坦(后来的孟加拉国)独立,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出动军队进行镇压,一时间炮火连天,东巴一片混乱。此时印度趁乱出兵,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印度军队向东巴挺进,巴军节节败退。这时叶海亚·汗慌了手脚,急忙让布托飞赴联合国寻求国际支持。

然而在联合国,只有中国明确支持巴基斯坦,苏联站在印度一边,英国和法国态度左右摇摆,美国也不想得罪苏联和印度。尽管布托在联合国反复奔走,四处游说,但却无功而返。叶海亚·汗政权也随之垮台,布托在风雨飘摇中接任总统,但他面临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乱摊子。东巴已完全脱离巴基斯坦,成立了一个新的孟加拉国。在西巴基斯坦有近5000平方公里的领土被印度占领,约十万名巴军成了印军战俘。

布托刚一上台,就立刻寻求与印度谈判,以稳定政局。但当他与号称印度“铁娘子”的英迪拉·甘地总理会面时,却感受到了对方的咄咄逼人。面对布托这个败军之将,英迪拉·甘地提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要求把领土、战俘以及克什米尔问题一举解决。对于这个屈辱性的方案,布托坚决反对,“夫人,我宁可回国下台,也不会签订这个条约!”在谈判中,布托的律师特长显现出来,在最后的一次会谈中,他饱含感情地对英迪拉·甘地说,“夫人,印巴是南亚的两个大国,为什么我们要让彼此的伤口更加加深呢?不错,军事征服固然是一项光荣,但那毕竟是非正义的。一个睿智的政治领导人,为什么不做适当的让步以换得永久的和平呢?”经过他的说服,加上艰苦的谈判,英迪拉·甘地做出让步,同意退出占领的大部分巴领土、归还巴战俘,双方恢复正常经贸关系,至于克什米尔争端则维持现状。巴基斯坦在战败的局面下保住了最大国家利益,布托功不可没。回国后,面对欢迎的人群,布托若有所思地说,这不是我的胜利,也不是英迪拉·甘地的胜利,而是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胜利土地改革拿自己开刀,经济政策得罪大资本家。

由于在西方国家学习和生活过多年,阿里·布托上台之后,决意要在巴基斯坦实行类似西方的民主改革。在他的推动下,1973年巴基斯坦颁布了新的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人权,禁止种族和教派歧视等。与此同时,布托开始实行国有化政策,要把银行、交通运输、钢铁等重要行业收归国有。同时,布托开始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为推行土地改革,布托不惜拿自己开刀,他在议会的一次讲话深深地感动了议员们,“最近三个月来,我推行的土地改革,使我的家庭失去了4.5万英亩土地。但这样的改革还将继续下去,我的家庭还将继续失去土地,直到农户都有自己的土地为止。”

然而,巴基斯坦是一个教权渗入很深的伊斯兰国家,布托的世俗化乃至西方化的改革,显得有些不合国情。而他的经济改革则触动了大企业家和大地主的利益,他们故意制造种种障碍,使巴基斯坦经济陷入了停滞。

经济的停滞,使得反对派趁机崛起,布托的政权开始不稳。看到这种情况,布托决定让人民来决定自己的命运,他毅然提前举行大选。大选的结果令布托的反对者们大失所望,大多数选民还是支持布托领导的人民党,布托也顺利当选为总理。然而反对党却借口人民党在大选中有舞弊行为,要求重新举行大选,一些地方开始出现骚乱。面对乱局,布托并不害怕,他真正担心的是军方政变。为控制军方,布托越级提拔了他眼中的“自己人”——当时的第三军军长齐亚·哈克担任陆军总参谋长。然而布托做梦也想不到,这个“自己人”正在策划一场针对他的政变。

亲信突然发动政变,布托在国际瞩目下慷慨赴死

1977年7月5日凌晨,巴各主要城市的大街上军车飞驶,全副武装的士兵扑向电台、机场等重要目标。同时,大量精锐部队则正在对布托的总理官邸实施包围。巴基斯坦军方在齐亚·哈克的带领下发动政变了。

就在军方向总理官邸实行包围的同时,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警察冒着生命危险将消息告知了布托的警卫乌尔斯。乌尔斯急忙叫醒熟睡中的布托,“布托先生,军队发动政变了。快想想办法躲起来再说,或者跑掉!”布托却显得十分镇定,他平静地说:“我的生命属于真主。他们既然叛变了我,想要杀我,那就让他们来吧!”

越战老兵谈中越战争里中国军队的“狠”

79战我军对越北重镇谅山市的攻占,打法可说是大胆、简练,没什么顾忌。主攻谅山的某部,叁月初,集中七个炮兵群(师属以上炮兵),几天工夫向谅山市区放射炮弹数万发,叁月一日头叁十分钟炮击,即摧毁谅山市内敌军营、火车站、配电站、邮电大楼等目标,谅山市内供电系统完全毁坏,至河内通讯完全中断。我军占领谅山北市区后,叁月四日,又集中部分坦克、152加、85加、37高沿奇穷河北岸部署,向谅山南区坚固目标进行直接瞄准射击,152加榴炮直射是什么威力,大家可想想看。

关于战争中伤及平民的事。作为军队执行作战任务,说实在的,我个人感到确实难免,只能尽量减少。如2月17日清早,谅山市向东开往某县的一辆早班公共汽车,在某处公路上下坡处,与我军某部2月17日零时为达成战术效果而秘密进入越境穿插的分队突然遭遇,相距很近。估计当时越车上的人还不知战争已打响或不知我军会进入这么深。当时越车上有人首先向我开枪射击(事后查明车上仅有叁名越军),我军当时来不及多想,也立即回击,结果把此车彻底击毁,车上的人都……。后来,这辆公共汽车还被拉回我广西境内一个叫做“寨安”的村镇放置着。象这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情况,我在今天看电视看到我们有些评论员解说伊战时,总联想到79年那会儿,总感到无论将来、现在或未来,以此观念太求全我军作战行动似不大合适,战争能确保不死人么?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作为悲剧看待了。另外,当时我军某团七连攻打同登法国炮台也遇到一些情况。该炮台长70米,宽40米,钢筋混凝土构筑厚两米,四周还修有碉堡和四十多个射孔,地下还有坑道相连。2月17日开打,我军将同登敌守军3师12团围歼后,由于俘、毙敌数与该团兵员数还有差距,经审俘和侦察,判定该团余敌和地方杂敌逃入该堡内。下午2时七连只占领该堡表面阵地,未贸然进入。18日,广西某市电厂的一位60年代参加过改、扩建这一防空工程的老同志到达现场,我军按设计图纸封住大部口、孔,想尽办法从顶部开了“天窗”,共倒进七大桶汽油烧,装上十叁吨炸药炸。后从极个别由留住的洞口逃出的敌兵说,里边有一千多军、民,全部熏死。当然,这一消息只是俘虏单方之词,关于这一情况有很多说法,但我军并未在战果统计或其他文、电中予以证实。为安全起见,至撤军回国,我军也一直未进入该堡。但如果有,又怎么看?

关于穿插作战也并不象我们有些没打过仗的人说的那么容易或应该容易。客观的说,美军这次向巴格达穿插应当说是比较顺利和损失不大。79战我军广西龙州方向的某军,集中主力两个师及大量坦克沿布局——东溪——高平穿插。布局到高平67公里,原以为能于2月17日傍晚抵达高平外围,可付出较大代价和牺牲后,18日8时才抵弄梅,19时才抵博山,21日才全部扫清高平外围,24日方进入高平。该军主力夺取高平后,又由南向北向茶灵发展进攻。为了加强道路安全和后勤保障,在步局——高平——茶灵一百公里左右的道路上,又动用5个步兵团分段护路、清剿,11个工程兵连队负责修路、架桥。

举例:工兵某团一连,是毛泽东1930年在江西安源以148名矿工为基础创建的我军第一个工兵连,该连牢记毛对该连的教导:“干革命要吃苦要坚决”。当时从龙州方向进入越境后,目睹因道路不通,我军在布局一带上千台车辆、火炮被堵塞,该连发扬两不怕精神,冒着敌人袭扰,在班度隘口六小时伐木70多立方米,17小时打炮眼100多,清除上千立方米土、石,路面加宽到四米多,提前扫除了班度隘口的障碍。当时爆破组的战士是冒着敌人冷枪射击,摸着黑,攀藤爬上绝壁,点着21个装药点,使一吨半炸药一次起爆成功。该连在几个施工地点,七昼夜共开挖土、石6千多方,打通道路共计460米,保障了布局至靠松山18公里道路畅通无阻,战后被授予二级英摸单位称号。

以上可见,79战我军穿插作战是极其困难和不易的。

关于战争中几方本身失误造成伤亡的情况。在79战中,我军人员自损情况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主要是管理教育水平还不高,实战经验还不够造成的。自损情况也五花八门,枪、炮、爆炸物走火,翻车、挤、砸、淹亡,协同不好造成的误伤等等。比如“320”爆破法操作失误造成的伤亡,雷管插在炸药包上忘记取下,卫兵过于紧张,口令答对了还要开枪打人等等。联想到伊战中美军装备复杂,作战行动也复杂,出现自损情况也是必然的。

本人说了以上的情况,只是希望大家、特别是青年一代能明白,国家的安宁不是轻易得到,而是以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希望大家不要被我们有些播音员和所谓专家所误导,以为战争进程应该很轻易,出现一点情况就不得了,这些人没上过战场,两片嘴巴夸夸其谈。不知什么情况的付出是正常的、必要的、符合规律的。

如果我们评借这种误导而形成一种观念去参加未来维护国家主权的战争,必然会发生心理上的巨大反差、必然会吃准备不足的大亏,那时付出的代价可就大了。

应如何对待战俘。

反越自卫战中我军因善待战虏,反被钻漏洞被战俘伤害的伤亡人数竟占十分之一!因违反“铁纪”,象电影里副连长靳大来因砍一捆甘蔗给战友们解渴,牺牲后一等战功被取消的事太多了。打到谅山时,我排里损失过半。最后一次战斗中,我拉起一名受伤的越南女兵,给其包扎时,被人家在大腿上给狠扎一刀,一直扎到刀柄,疼得我眼泪都挤出来了,再看看没来及抬走的战友尸体,我端起冲锋枪将一梭30发子弹全部打在这个女兵身上。出院后我战功被取消,背个记大过和党内察看,并免去干部身份复员回乡当了农民。不过值!何况有条命回来,比死去的战友幸福多了。我认为:铁的纪律必须有,但不同人应不同对待,象淮海战役,人家国民党俘虏,规矩的很,是得好好款待;否则,——杀无赦!就像那个女人,一刀下去虽然我没死,但死了也晚了,打死她,判刑也值得!战场上迂腐不得,要灵活机动,谁知道谁什么样?上级也不用太认真,咱死了那么多的人,即使错杀两个也别大惊小怪。还有,对我被俘的同志别另眼对待,当战俘容易吗?

美军针对中国驻前南大使炸弹为什么没炸?

在美国和北约轰炸使馆之后,为了弄清大使官邸内那颗未炸之弹的情况,我们特地请南斯拉夫专家来实地勘察。他告诉我们,炸弹由于惯性和巨大的冲击力会钻入很深的地下,遇到坚硬的岩层还会拐弯,所以现在很难断定它在地下的位置,需要专门的仪器进行探测。专家估计,这颗炸弹没有定时装置,引爆装置已经失灵,它躺在地下,没有剧烈的震动,不会爆炸。

由于使馆地下还隐藏着未炸的炸弹,由于这块地方是驻南斯拉夫使馆外交官们的伤心地,征得国内同意后,驻南联盟使馆决定放弃被炸使馆这块地方,另寻新地建设使馆。

中国被炸使馆的位置是新贝尔格莱德樱花路3号。这里不但交通方便,而且距离多瑙河和著名的萨瓦河、南联盟政府以及老贝尔格莱德繁华的商业区都不远。有外商打算在被炸使馆旧址按照世界一流标准兴建一座豪华的银行;日本和津巴布韦在炸馆之前已决定在附近地段建造馆舍。但在炸弹移走前,谁也不敢破土动工。被炸使馆后面住宅区的居民们,更是时刻担心这个“瘟神”突然发作,也担心其在出土过程中会随时爆炸。

据我驻南斯拉夫记者赵文城报道,五年之后,为了将这个“瘟神”安全移走,塞黑政府拨款15万美元,军方做了长达几年的准备工作。2004年6月17日,塞黑军方的排弹专家和贝尔格莱德的一家公司携手开始了“排弹”工程。工程进展超乎意料地顺利,到7月1日便告结束,比预定工期提前半月完成。工程进展如此顺利的原因是,炸弹埋藏点比预计浅十多米,而且弹头朝上,斜卧在大使官邸左侧柱子地基之外。这样的位置十分便于挖掘,也不用排水。据了解,排弹专家马尔蒂诺维奇动用了三十多人、两辆推土机和两辆挖土机,在两周时间内挖掘了2500多方土,挖出一个面积十多平方米的大坑,那个沾满泥巴的灰色“瘟神”终于被排除。由于工程进展意外顺利,政府拨给的款项节省了大半。

马尔蒂诺维奇向记者介绍说,美国的这颗炸弹全长2.6米,重量达950公斤。美军B-2隐形轰炸机投下的这枚炸弹击穿了中国使馆内两层楼的大使官邸,又打透官邸地下室的地面,80度倾角钻入地下,接着又在地下沿弧形轨迹钻行14米,并掉头向地面突进了一段距离,遇到官邸地基的坚硬立柱后才停了下来。据悉,这种炸弹又称GUB-31型精确制导穿透炸弹,由美国波音公司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制导,具有全天候、自动跟踪的功能。这同我国一些专家的评估完全吻合。

马尔蒂诺维奇说,炸弹在地下钻行过程中,引信被点燃烧毁了,弹体上的稳定翼部件以及弹尾的“惯性—全球定位”制导套具已脱落。马尔蒂诺维奇强调,这枚炸弹内装填着450公斤高爆炸药,幸亏当时它没有爆炸,否则肯定会将大使官邸彻底摧毁。7月1日,炸弹被排除后,塞黑国防部长达维尼奇向新闻界宣布:“五年来,在原中国大使馆废墟内这颗未爆炸弹始终威胁着新贝尔格莱德居民的安全。但从今天起,人们晚上可以放心睡觉了!”

据塞黑有关部门7月2日宣布,这枚未爆炸弹已于当天上午11时运抵贝尔格莱德西30公里处的巴里奇小镇,交由“第一火花”化工厂处理。化工厂将对这枚炸弹进行溶化回收处理。具体办法是:制作一口大“钢锅”,将炸弹的固体炸药药仓放入锅内熏蒸。当水蒸气温度达到摄氏95度时,仓内的固体炸药就会溶化成液体慢慢流出。这些液体炸药经冷却后又恢复成固体炸药,可作民用。专家指出,按这种方法处理未爆炸弹,不但可以废物利用,还不会污染环境。而塞黑有关工厂在处理未爆炸弹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会出现闪失。

馆难发生后,有人曾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美国是否要吓唬你一下,故意使炸弹不炸?”我想,通过以上介绍炸弹型号、性能,就不难回答这个问题。同样型号的炸弹,投掷到使馆都爆炸了,而投掷到大使官邸,却保证不炸,我想,恐怕美国的先进技术也做不到。如果想跟我开个玩笑,美国送给我的这个“礼物”未免太“贵重”了吧!我想,炸弹,尤其是这种高技术的“精灵炸弹”,同任何机械设备一样,都有出故障的时候。这颗炸弹不炸,完全可能由于引爆系统失灵。南斯拉夫专家们说,美国这种炸弹投掷后不炸的概率小于十分之一。而我得以幸存,也完全是受惠于这种“技术故障”吧!

轰炸后的使馆,景象十分凄惨。昔日整齐庄严的使馆已成残垣断壁,院子里一片狼藉,残砖断瓦到处堆积,通道被堵塞。院子里的花草树木,有的被废墟掩盖,有的也成为“残花败柳”。那棵从福建移来的桂花树,也被压在残破的水泥板下,想来它在那里呼救、哭泣。看着昔日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被糟蹋成这个样子,我们的心在流血。可是,从使馆的正面看上去,有些烟熏火燎的痕迹,但保存尚且完好。这往往给人造成的印象是,使馆受到损毁,但破坏不大呀!在国内看电视画面,如果只照正面,往往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这也就是北约轰炸的高超艺术吧!

目前,隐藏在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院内的炸弹已经清除,这块土地将移作别用。中国驻塞黑新使馆将移至乌日策街25号大院。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是将来在被炸使馆的旧址上放一块石头,上面刻上几个字:1999年5月7日中国驻南联盟被炸使馆遗址,三人遇难,二十多人受伤,刻石留念。

北约公然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如此突如其来,似晴天霹雳,如五雷轰顶……

这在外交史上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浩劫……

5月7日,星期五,黑色的星期五。

入夜,断电,贝尔格莱德一片黑暗。

我记得那晚没有月亮,只有稀疏的星辰狡黠地眨着眼睛。晚上8时,照例拉响了空袭警报。整个城市一片死寂。

为了保障同国内联系,为了工作需要,使馆利用备用发电机发电。因为发电机功率不大,不能给全馆供电,为方便大家,特意给俱乐部供电。大约11时15分,有关部门完成了工作,为节省柴油,关掉了发电机,使馆也陷入了一片黑暗。

使馆的俱乐部设在半地下室的食堂里。这里平时是餐厅,到晚上和节日,就成了大家娱乐的场所。所谓半地下室,就是窗子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每逢周末,使馆同志们到这号称俱乐部的地下大厅里休息、娱乐。有的打台球,有的玩牌,有的下棋,有的玩麻将。尤其在断电的日子里,使馆发电机为俱乐部供电,来这里的当然很多。当晚,俱乐部里聚集了约二十余人。当大家玩兴正浓时,灯光突然熄灭了。大家用手电照亮,陆续从俱乐部走出来。

研究室主任王辅国在院子里找到我。他说:“今天是周末,让大家多玩一会儿,干吗关掉发电机?”这时,又有几个同志围出来,等待我的决定。我看了一下表,已经11点15分,考虑到北约轰炸以来,大家一直缺觉,感到身心疲惫,我就说:“一个多月来,大家因轰炸睡不好觉,白天工作又很紧张,都感到很累,今天索性早点休息,免得晨昏颠倒。”我说完,大家又聊了几句,纷纷散去。有的同志回到宿舍准备休息,有的在走廊里聊天。我在院子里转了一圈,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就回到大使官邸,点上一根蜡烛,坐在床上,秉烛看书。我平时注意倾听大家意见,照顾同志们的合理要求,而那天晚上,万幸我没有让有关同志重新开动发动机,没有让大家继续回俱乐部消遣,大家分散到使馆的各个方位。否则,会酿成怎样的惨剧啊!

午夜,大约11时45分,一场震惊世界、亘古未闻的浩劫发生了。

忽然一声巨响。响声有多大,多少分贝,我不知道。总之,这么大的动静,我从没听见过。究竟是几声巨响,有人说两声,有人说三声,而我听到的几乎就是一声巨响。这响动,似天崩地裂,地动山摇,就好像发生了强烈地震,整个二层楼的官邸都摇晃起来。固定的玻璃窗都被推到房子里来,里里外外的门都被甩到外面,天花板下坠,墙皮脱落,屋子里的灯具破碎,玻璃横飞。碎玻璃、混凝土块,稀里哗啦地打到床上、沙发上,我在床上被颠起来。住在楼下的厨师老王从床上颠到床下,慌忙中他没有什么感觉,后来他总觉得不舒服,回到北京后一检查,发现摔断了三根肋骨。

当时,闪过我脑际的第一个念头是北约轰炸了我馆旁边的南斯拉夫电力设计院,轰炸的冲击波殃及了大使馆,这可能是对使馆的“间接轰炸”。同使馆毗邻的电力设计院,是南联盟在发展中国家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是国家外汇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它很可能成了北约的轰炸目标。

我立即穿好衣服,拿了手电,拔脚向外走。这时,我回头一看,蜡烛尚未熄灭。我回身吹灭了蜡烛。门框两边的墙已经塌了下来,我只得从缝隙中钻出来。到了外边一看,坏了,被炸的不是邻居,而是我们的使馆!这是“直接轰炸”!

使馆大楼已经浓烟四起,烈火熊熊。大块的水泥构件从使馆大楼的墙壁摔到院子里,大楼南面的外墙已经完全坍塌,整个草坪已经堆满了废墟,小小的水泥道埋没在残砖碎瓦里。使馆刚刚运来的供食堂使用的五个大煤气罐也随之爆炸,外壳散落在使馆的院子里,有的挂在使馆周围的栅栏上,有的竟飞到了围墙外。我的心受到强烈震撼:北约竟然轰炸了我们的使馆!

这时,有些同志已经从大楼里跑出来。大楼里四处起火,浓烟弥漫,楼梯遭到破坏。天花板,墙壁上,钢筋、铁丝、各种建筑材料密密麻麻地垂挂下来。这些从楼里出来的人都没睡下。他们在烟火腾起之际,靠平时对大楼的熟悉,攀着铁索,沿着破损的楼梯下来。有的就在楼下的办公室里,借着火光,从窗口跳出来。这是在浓烟烈火中突围的第一批,大约七八个人。

我站在使馆大楼前,透过冒烟的窗口,看见楼里使馆的同志们在寻找出路。我十分着急,担心他们的安全,也担心在慌乱中同志们从楼上往下跳,或者采取其他鲁莽的行动,造成无谓的伤亡。于是,我在楼下高声喊道:“同志们,不要慌,要镇静!”

使馆淹没在浓烟烈火中。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职责,是同志的安全,是不使国家遭受不可弥补的损失。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啊!

负责使馆重要资财的两位同志,小王和小郑,一个睡在五层的值班室,一个睡在四层的宿舍。小王透过烟尘,借助火光,从五楼下到四楼。这时,小郑正从寝室出来。小王一把拉住小郑往楼上跑。小郑已经受伤,脸上淌着血。有人这时遇到他们,急忙问:“你们为什么还往上跑?”小王回答说:“有事,咱们是干这一行的。”他们从五层拿起四箱国家重要资财,冒烟突火往下走。楼梯被阻断,他们跌跌撞撞地来到三楼。使馆事先做了各种应急准备,这四箱重要的东西事先已准备好。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可以拿起来立即转移。他们知道,这东西比生命更重要。

住在四层的王辅国在沙发背后睡觉。他刚躺下,就被爆炸的冲击波颠了起来。他伸手在黑暗中摸了摸,右边的墙壁没有了,左边的墙壁也没有了。他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赶紧披上衣服往下跑。到了三层,无法再往下走,他钻进一个尚未起火的一个年轻同志的房间,在下楼的时候,他的脚部剐伤。

在三层,人们集中在两位年轻同志的房间里。这个房间窗下二层有个小平台。如何下到这个平台上呢?急中生智,有人提议把一条条的塑料窗帘接起来,做一条绳索。大家立即动手做起来。塑料窗帘不好打结,同时必须把打的结拉紧,防止脱扣。我们在下边的人找来一个梯子,从地面搭到二层平台。这是在匆忙中搭起的营救同志们的第一条通道。

首先从三楼系下来的是四箱国家重要资财,接着是保护这批资财的两个人:小王和小郑。他们寸步不离地守卫着他们的使命——那一批国家资财。南斯拉夫方面的急救车来了,我们把受了伤的小郑送上救护车,保护国家资财的任务就落在小王一个人肩上。

紧接着,人们把几个重伤员扶到三层。一等秘书曹荣飞喊着:“我什么也看不见了,什么都看不见了。”大家把他送上软梯,从梯子上把他接下来,他满脸是血。刘锦荣从软梯上下来,头部、颈部和手臂受伤,鲜血淋漓,我们急忙把他俩送上救护车。文化参赞刘新权下来时,脚部扭伤。我当时想让他帮我清点人数,但看到他脚一瘸一拐,难以走动,也把他送上救护车。这时,火势越来越大,浓烟更加呛人,在危楼里多逗留一刻,就多一分生命危险。但是大家先人后己,井然有序地向下转移。先是抢救重要国家资财,然后是重伤员,再后是轻伤员,最后是没有受伤的同志们。这个顺序没有人规定,也没有人命令,这是大家不约而同的章法,这是心灵的呼唤,这是渗透到血液里的使命: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的危险留给自己。

南斯拉夫方面的消防队、急救车都赶来了,这时,使馆办公楼的前面,已经从四面八方赶来许多人,大部分是南斯拉夫人,也有不少中国人。

地下车库里,汽车起火,火势更猛。烈火炙烤,浓烟呛人。有人把我拉到后面。不行啊,我们的同志还在危险之中,我又冲到前面,尽快抢救出同志们,这是我的使命,我的职责,刻不容缓……

在使馆大楼的东南角,五六位同志集中在二层张存良的房间里。使馆参赞李银堂本来住在馆外,北约开始轰炸后,转移到使馆的客房里。他以及使馆的人们哪里知道,最安全的地方成了最危险的地方。美国的炸弹从他旁边的屋里穿过,他的房间起火。他立即躲进洗手间,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冲出房间,顾不上眉毛被火燎着,额头擦伤,想夺路下楼。可是楼梯被火封锁,他又转回来,躲进尚未起火的张存良的房间。

在张存良的房间里,烟火不断从外面扑过来。他们几个人想办法开辟第二条自救通道。他们把褥单撕成条,连接成一条绳索。司机杨永锋、参赞李银堂拉着这条绳索下来,接着张存良和董健也攀援而下。杨永锋在下到离地两米高时,向下一跳,因体态不对,摔在楼基的水泥地上,骨盆和胳膊受伤。大家让他躺着别动,等候救护车来。不一会儿,救护车呼啸而来,人们把他抬上救护车,送到医院。

记者吕岩松从办公楼跑出时,顺手抓起手机和照相机。他用手机同国内取得联系。当时北京时间是早晨5点多钟,还未上班。他把电话打到《环球时报》主编的家里,这位主编打电话给外交部欧亚司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报告了外交部领导。外交部领导获悉我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把电话打到吕岩松的手机上。至此,我同外交部领导取得了联系。我简单地向部领导报告了情况:大部分同志已经获救,还有几位同志在楼里面,我们正在抢救。部领导问:“听说你受伤了?”我答说没有,我们正在加紧营救尚在危楼的同志。我的话语和我的心情一样,都十分焦急。部领导告诉我说:“你的情绪很重要,你要稳住,其他的同志都在看着你……”接着,部领导又通过中央电视台记者的手机打电话给我,询问相关情况,有几位同志没有脱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