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系统:面向财务业务一体化(第2版)(含CD光盘1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6 08:13:48

点击下载

作者:王海林,吴沁红,等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会计信息系统:面向财务业务一体化(第2版)(含CD光盘1张)

会计信息系统:面向财务业务一体化(第2版)(含CD光盘1张)试读:

前言

从发展历程来看,现阶段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存在三种模式,即面向财务部门独立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面向企业全面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和面向集团综合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由于信息化发展不平衡,所以这三种会计信息系统模式会长期同时存在。面向企业全面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充分考虑了企业整体管理和决策的需求,实现了业务处理和信息处理、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核算与管理的集成,实现了企业业务过程中涉及的各个职能部门的紧密协同。对企业来说,构建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本书主要内容

本书是《会计信息化系列教材》的第二册,侧重介绍会计信息化的中级发展阶段,即面向企业全面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重点讲授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和业务流程优化。并且对比部门级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的异同点,分析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适度介绍一些会计信息化的前沿问题。

修订版在保持第1版特色的基础上,增加了反映信息化最新成果的网络财务报告、XBRL等内容,并结合财政部最新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在各子系统章节增加了业务流程的主要控制环节和控制内容。修改后的全书共分为14章。第1章“会计信息化”阐述了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和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理论与实务及会计人员的影响;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阐述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分析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和集成;第3章“会计信息系统”阐述了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分析了面向企业全面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的特征和结构,提出并分析了会计信息系统的ISCA模型,详细讲解了网络财务报告和XBRL报告;第4章“企业业务过程分析”阐述了信息化需求分析、企业业务过程的基本内容及与会计过程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关系,分析了面向财务部门独立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局限性;第5章“会计信息系统管理”阐述了会计信息系统管理的概念,分析了会计信息系统管理的内容;第6章“会计信息系统控制”阐述了会计信息系统控制的概念,分析了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的风险及应该采取的控制方法和控制内容;第7章“会计信息系统审计”阐述了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概念,分析了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方法和内容;第8章至第13章阐述了企业主要会计过程、相关业务过程分析和信息系统应用,包括采购与付款过程、销售与收款过程、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过程、成本核算与管理过程、总账与报表处理过程,以及预算管理,说明了各业务过程的目标与内容、与其他业务过程的关系,分析了各子系统的功能、基本应用流程,主要控制环节和控制内容,以及企业级会计系统与相应部门级系统的区别;第14章“综合案例”包括K3实验和K3系统应用两个案例,K3实验案例使用金蝶K3标准版软件,以模拟数据为依据,分析了系统的业务处理过程;K3系统应用案例分析了金蝶K3软件在一个具体企业的应用方案和应用效果。

本书作者群

本书编著人员如下:

第1章、第2章的第1节和第2节以及第3章由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杨周南教授编写。

第2章的第3节和第5章由后勤指挥学院杜长任博士编写。

第4章、第6章、第10章、第11章和第13章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王海林博士后编写。

第7章和第12章由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吴沁红博士编写。

第8章和第9章由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部陈翔博士编写。

第14章的K3实验案例由北京交通大学常丹副教授编写。

第14章的K3应用效果案例由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高级经理、美中注册会计师(AICPA)杨依明编写。

全书由杨周南教授最后定稿。

本书特色

本书遵循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原则。既注重会计信息化及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讲解,又注重软件的实际操作和对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工作的介绍。本书在第14章给出了一个以简化的虚拟企业为背景,以金蝶K3标准软件为应用系统的实验案例。通过采购业务过程、销售业务过程、库存与存货处理业务过程和账务处理过程几个主要环节的应用,分析了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和供应链系统的应用方法和过程。随书提供的光盘中有各章的课件和综合实验案例的操作过程演示。

本书读者

本书可作为高等教育的会计、财务管理专业或相关管理专业的管理信息化类教材,也可配合金蝶K3教学版软件,在围绕高校ERP实验室开设的实验课、选修课及专业课上教学使用(有关共建金蝶高校ERP实验室及获取金蝶K3教学版软件的相关事宜可咨询金蝶当地分公司培训部),还可用于企业在整体信息化环境下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和应用企业级会计软件的培训。

在本书再版修订过程中,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部的刘梅玲博士、刘锋博士、周卫华博士、张晓磊博士、李宇鹏硕士、郑营营硕士、吴晓霞硕士、宗永华硕士、兴安硕士、赵家琦硕士、康伟超硕士、程浩亮硕士、陈甚澍硕士、宋雪硕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代翡硕士、陈学成硕士和北京交通大学的郭瑞兵硕士准备了书中的案例、课件及上机实验,并校对了书稿,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本书的写作时间比较紧并限于作者的经验和水平,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衷心希望各界人士与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第1章 会计信息化

本章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读者应达到以下目标。(1)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包括对会计理论研究和实务的影响。(2)理解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人员的价值取向。(3)理解会计信息化的定义、作用、意义,以及为什么要由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掌握实施会计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建立会计信息系统。1.1 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席卷全球。毕马威会计公司合伙人Bob Elliort曾借用“第三次浪潮”一词来形象地预言:“IT 引起的变革浪潮正在撞击着会计的海岸线,在20世纪70年代,它彻底冲击了工业界。80年代它又荡涤了服务业,而到了90年代,会计界将接受它的洗礼。它改变了商业运营的方式,也改变了经理们面临的问题。现在的经理们需要新的信息模式进行决策,因此,内部会计和对外报告会计都必须改革。高等教育可以只是简单地对这些变革做出反应,亦或扮演一个更为积极的角色,同时促进其他领域的适应性变化。对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会计人员的挑战将是创造第三次浪潮中的会计规范,并且培养出能够在处于第三次浪潮的企业中有效地行使职责的毕业生。而对从事非学术研究的会计人员的挑战将是促进企业变革以实施这一新的会计规范……”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领悟出现代信息技[1]术环境正对传统会计理论、实务、教育和管理产生巨大的影响,使传统会计实现巨大变革,主要表现如下。

1.会计学向边缘学科发展

我国著名的已故会计学家杨纪琬先生在临终前预言:“在IT环境下,会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将逐步向边缘学科转化。会计学作为管理学的分支,其内容将不断地扩大、延伸,其独立性相对地缩小,而更体现出它与其他经济管理学科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会计实务工作环境的变革

目前对信息技术在会计实务工作中的作用存在两种偏颇的观点,一种是工具论,即认为信息技术只不过是取代算盘的工具,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给会计工作带来的各种变化;另一种则是万能论,即认为信息技术无所不能,只要使用信息技术即可对经济业务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实质上,信息技术给会计工作带来的是整个会计实务工作环境的变化,包括会计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检索、反馈、统计分析及决策等环境的变革。正是由于信息技术对会计实务工作的环境带来了质的变化,使会计实务工作的处理效率、工作质量、信息反映能力和工作的重点等与在手工环境下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3.会计的管理职能得以实现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由于会计信息采集、处理的实时性和自动化,使会计人员摆脱了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从而把工作重点更多地转向非事务性的管理工作。例如,他们将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企业业务流程优化、组织结构变革、绩效评估及约束激励机制的建立。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分析组织的业务活动和用户的信息需求,据此制定有关的信息记录、存储、维护和报告的规则,建立信息处理过程中要用到的相关模型等。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按照预定的程序和规则处理信息,并将结果传递给相应的用户。根据用户的反馈,确立用户的信息需求,开始新一轮信息处理过程。因此,会计的管理职能得以真正实现。

4.会计管理工作重心的变革

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给会计实务工作环境带来的变革,使会计管理工作的重心有可能发生改变。例如,过去企业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围绕凭证、账和报表处理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而在信息技术的处理环境下,上述工作中的大部分手工操作可由计算机自动处理完成,会计人员可有更多的时间面向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因此会计管理工作的重心由财务会计管理转向财务会计管理与管理会计并重的发展阶段。

5.会计反映职能将得到强化

由于上述第3项和第4项原因,会计的反映能力,特别是对外和内部的报告在内容和报告方式上有可能满足更广泛的信息需求,并能确保各种报告的及时性。因此,会计的反映职能将有机会得到强化。

6.会计“商业语言”的变革

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可反映并总结出企业中的关键性事务,在IT环境下传统的会计商业语言将发生变化。会计商业语言中的一些核心词汇,如记账凭证、账簿和报表等的作用将逐渐淡化。首先,由于企业信息化的实现,使会计信息源和信息表示结构由一元化走向多元化,即会计工作中记账凭证的信息将直接来源于各种业务过程。记账凭证作为手工环境下重要实体的作用将逐步淡化直至消亡;其次,由于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各级管理者和投资者无须等待会计工作者们历尽艰辛所提供的滞后且不全面的账表信息,他们可以随时且实时地通过企业网访问存储于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共享信息。因此,代替记账凭证、账和报表的将是原始信息、加工信息及分析决策信息等,而代替制作凭证、记账、结账和出报表等工作的将是信息的收集、存储、传递、处理、加工及打印等。

总之,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正在把会计的方方面面推向一个新时代,变革意味着会计仍将是一个充满生机的行业。面对即将到来的种种机遇,我们不应只是被动地接受或继承旧的思维方式和规则,而应积极主动地做好迎接未来挑战的准备。1.2 会计信息化概述

什么是会计信息化(电算化),至今也无严格的定义,一般地说,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会计信息化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较为严格的定义参见1.2.2节中的叙述。

广义的会计信息化指与实现会计工作信息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软件的开发;企业建立、应用并维护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训;会计信息化的宏观规划;会计信息化的制度建设,以及会计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1.2.1 历史的回顾

长期以来,我国称“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为“会计电算化”。发展到本世纪初,不少学者提出了应以“会计信息化”来取代“会计电算化”的称谓,该想法得到了理论界、实务界和政府部门的认可。会计信息化(电算化)事业在我国已历经30余年,在各方人士的关心和不懈的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会计信息化(电算化)起步

在我国,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与发达国家相比,晚起步20年。1979年,为了改变我国财会工作手工核算的落后局面,财政部拨款560万元,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进行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试点。1981年,在第一汽车制造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将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1980年,铁道系统的北京广安门车站、蚌埠铁路分局在微机系统上相继开发了货票处理、工资核算、材料核算和财务决算编汇等应用程序。1983年,上海市在上海吴泾化工厂进行会计电算化应用工作的试点。1983年,国务院成立了电子振兴领导小组,在全国掀起了计算机应用的热潮。许多企业先后购买了计算机,而其中多数企业又将财务会计作为应用计算机的突破口,会计电算化工作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2.商品化会计软件

会计信息化(电算化)的核心工作是建立计算机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而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的会计软件。在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早期,会计软件研制开发基本处于自发及分散的状态。会计软件都是一家一户自行开发的专用软件,投资大、周期长且见效慢,会计软件低水平重复开发的现象非常严重。经历了近10年的探索后,人们认识到只有走会计软件通用化和商品化,以及服务社会化道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会计软件低水平重复开发问题。从而加快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保证会计电算化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1986年以后,一些开展会计电算化较早的行业,如铁道、机械、建筑、电力、电子和邮电等为解决会计软件低水平重复开发问题,也为了方便会计报表审核和汇总工作,开始探索在行业内统一推广行业通用会计软件,以求更快地推动会计电算化发展。1988年以后,商品化会计软件开始在市场上出现,通用会计软件迅速成为我国会计软件发展的主流。

我国商品化会计软件的孕育、产生和发展时期,正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制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商品化会计软件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它一经出现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活力,先后出现了先锋、用友、金蝶、安易和浪潮等一批商品化会计软件。这些会计软件的出现和应用,不仅快速地推动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发展,同时也形成了会计软件产业。

3.会计信息化(电算化)的制度建设

1987年,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国营企业推广应用电子计算机工作中若干财务问题的规定》。文件规定:“凡企业开展会计电算化需要购置的微型电子计算机,应尽量先用企业发展基金解决,确有困难的,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对单个系统价值在5万元以下,可分项摊入生产成本”。在1988年8月的中国会计学会首届会计电算化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以大会全体代表的名义提出一份《关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建议书》。呼吁主管部门尽快制定电算化会计规范,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健康迅速地发展。1989年12月,财政部颁发了第1个全国性会计电算化的行政法规《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规定》对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要求、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会计核算软件使用单位的基本要求、会计核算软件使用单位以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的审批,以及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单位的会计核算资料的生成和管理5个方面做出了较具体的规定,这也是政府部门首次以法规的形式对商品化会计软件加以肯定。

1990年以后,财政部先后印发了《关于会计核算软件评审问题的补充规定(试行)》、《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关于会计核算软件评审问题的补充规定(试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试行)》和《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等重要文件。90年代后期,各地财政部门依据财政部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在会计软件管理、替代手工记账管理、会计电算化培训管理和会计软件市场管理等方面陆续出台了地方性法规。国务院各业务主管部门及军队系统也都制定了会计电算化政策、法规,进一步推动了会计电算化发展。

4.本世纪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技术革命推动人类新文明的时代,也是人类社会向信息化社会全面进军的时代。在我国,信息化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既定国策之一。会计信息化是信息化在会计行业和领域中的应用,为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贯彻实施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需要,2008年11月,财政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审计署、国资委、税务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共同成立了会计信息化委员会。该委员会旨在为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协调机制和智力支持。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力争通过5到10年的努力,建立一个政府指导并组织推动、单位主动参与并具体实施、市场积极响应并配合支持的会计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一个以企业提供标准化信息为基础,方便使用者高效利用信息、共享资料[2]的综合信息平台;形成一套以XBRL国家分类标准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信息技术标准体系;打造一支既精通会计业务,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培育一个为相关单位提供高质量软硬件产品、技术服务和相关领域咨询服务的会计信息化产业。1.2.2 会计信息化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1.信息化

何谓“信息化”,至今仍无定论。1963年,日本学者在《论信息产业》文章中首次提及“信息化”的含义,从此信息化一词便逐渐流行开来,并逐步形成了概念。随着实践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发展丰富。许多学者对信息化进行了专门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从技术方面来看,信息化是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网络和通信等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技术扩散过程。

从过程方面来看,信息化可以理解成为一个过程,是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此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得通过利用信息资源创造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上升,直到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

从组成要素来看,信息化可以由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人才所组成,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又包括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政策与标准4个要素。其中,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是基础,信息技术应用是核心,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信息产业的发展都要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信息人才是关键,其他要素的发展都需要信息人才,才能够顺利进行。4个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从上述关于信息化的观点看,信息化是一个集成的概念,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信息化的层次性是指信息化可分成社会、国民经济信息化;行业、领域信息化,以及组织、企业信息化3个层次。(1)社会、国民经济信息化:即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开发并利用信息资源,以此来推动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使得信息产业和一切通过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创造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不断上升的过程。(2)行业、领域信息化: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渗透、蔓延,以及对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使行业手段不断提高和完善的过程。(3)组织、企业信息化:组织、企业信息化又分企业管理信息化和企业其他信息化,例如CAD和CAM等。在此后章节中,企业信息化专指企业管理信息化。

2.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是指在企业中依据系统科学、管理科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流程,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及时且准确地为企业内部和外部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支持,以便对企业内外需求做出快速和有效反应的一系列过程的总称。企业信息化的目标是追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最终效益的显著增值。

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如下。(1)加快信息流动,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企业信息化可以使企业信息资源得到全面的规划、分类、开发和利用,同时在信息化过程中采用业务流程重组理论对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进行改革和简化。使得企业信息流动的路程大为缩短,信息流动更为顺畅,信息成本明显下降,从而大大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2)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收集、处理及利用信息的方式,从而导致企业组织形式的巨大变革,原有的金字塔形组织结构被扁平化的网络结构所取代。在这种结构中,减少了大量的中间管理层次,加强了决策层与执行层的直接沟通。各种“工作团队”成为企业的基本活动单位,企业管理方式从传统的控制型转为参与型,实现了充分授权。(3)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提高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建立良好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流程,构建扎实的企业管理基础,实行科学管理,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4)扩大企业竞争范围。

企业信息化可以促进和提供企业在更广泛的地理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进行全面竞争的能力。信息技术,尤其是因特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快速地流动。借助于信息技术,特别是因特网技术的支持,使企业生产经营的范围、对象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也面临着更大范围和更加激烈的竞争。(5)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要进行的业务流程重组和机构精简工作,在加速信息流转,提高信息的共享能力的同时,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并节省大量人力资本。

企业信息化实现了计划、采购、生产和销售的协调一致,可以减少采购成本,减少库存积压,降低库存资金占用,并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

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其信息化所包含的内容不尽相同。如制造业和服务业就有较大的差别,同为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和交通服务业也不尽相同。根据企业信息化的定义,企业信息化的内容一般如下。(1)应用信息技术,建设、管理和维护信息系统。(2)加强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建立企业知识库。(3)变革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经济结构或重组业务流程,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4)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等。

其中,建立高效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3.企业会计信息化

企业会计信息化是企业整体信息化的一个部分,它指在企业中依据系统科学、管理科学和会计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企业的业务流程与会计处理流程,并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充分开发和利用会计信息资源,及时准确地为企业内部和外部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支持,以加强会计反映和监控作用的综合过程。

企业会计信息化的作用除同样具有企业信息化的作用外,还突出地表示在如下几个方面。(1)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2)提高会计管理和控制的作用,使会计管理由事中记账算账、事后报账、管理转向事先预测、规划,事中控制、监督,事后分析及决策的一种全新的管理和控制模式,以增加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提高会计管理、控制和决策水平。(3)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进一步发展。

4.企业会计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与企业信息化类似,企业会计信息化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应用信息技术,建设、管理和维护会计信息系统。(2)加强会计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在支持财务会计核算和管理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支持管理会计的运行。(3)变革手工会计管理模式和手工会计业务流程;实现会计各处理流程间的整合及其与业务流程的集成和整合。(4)加强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1.2.3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信息系统

根据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定义和内容,会计信息化中的核心工作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由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会计软件、数据文件、会计和系统管理人员等组成的会计信息系统。本书此后各章将围绕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展开讲解。1.3 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人员的价值取向

与手工环境相比,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3.1 会计人员角色和职能的变化

首先,信息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会计工作者的处理工具和手段。由于大量的核算工作实现自动化,所以会计人员的工作重点将从事中记账算账、事后报账转向事先预测、规划,事中控制、监督,事后分析及决策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

其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人员要承担企业内部管理员的职责。并且随着外部客户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增长,会计人员应及时地向外传递会计信息,为社会、债权人、投资者、供应商和客户、兄弟行业及政府管理部门等一切会计委托和受托者负责披露会计信息,提供职业化的会计和财务咨询服务。

最后,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人员不再仅仅是客观地反映会计信息,而且应使会计信息增值和创造更高的效能。特别是由于会计人员对企业业务流程有独到理解,并具有组织会计和财务信息的高超技艺。他们可以参与企业战略和计划的辅助决策,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分析工作而不只是提供会计和财务数据,其作用更多地体现在通过财务控制分析参与企业综合管理和提供专业决策。换言之,未来的会计师们将是企业经理的最佳候选人之一。1.3.2 会计人员和会计信息系统关系的变化

与手工环境相比,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人员不仅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同时还是会计信息系统所反映的各种业务活动规则、控制规则和信息规则的制定者和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者。会计人员职责将得到大大地提升,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科学使用会计信息系统的会计信息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人员可以通过内联网(Intranet)、外联网(Extranet)和因特网(Internet)按事先制定的业务活动规则和权限来控制从采购、仓储、生产和销售等环节财会数据的实时采集。此时客观上就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准确地分析数据,并提出科学的分析结论和决策方案,工作重心转移到对会计数据管理监控、分析和财务决策上。

2.制定各种业务活动、会计控制和会计信息的规则

为了使财会人员能科学地使用财会信息,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在会计信息系统实施中,会计人员应与业务人员协作共同完成业务流程的优化或重组,并根据会计管理的需求制定各种会计控制和会计信息规则。

3.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

随着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系统也应不断地在维护中实现其自身的动态变革。与信息技术人员不同,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重点表现在如下方面。(1)根据会计管理变革的新需求,提出对会计控制规则和会计信息规则变革的新需求。(2)协助信息技术人员正确理解、抽象和描述上述规则。(3)在信息技术人员完成规则变革的信息设计后,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新功能进行验收评测。

4.制定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和审计制度

详情见本书第6章和第7章。1.3.3 会计人员能力需求和知识结构的变化

为了使会计人员能胜任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职责,对会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1.能力需求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常规且结构化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工作将由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系统完成。会计人员应更多地从事那些非结构化且非常规的会计业务,并完成评价信息系统及其资源的工作,因此未来的会计人员应具备如下5种能力。(1)沟通技能。

会计人员不仅能提供信息,而且能与企业高层领导和其他管理者交换信息,建立有意义的关系。(2)战略性和关键性的思考能力。

能够将会计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联系起来以提出高质量的建议。(3)关注企业客户和市场的发展。

能够比竞争对手提供更好的、满足客户不断变化需求的建议。(4)为关联信息提供科学解释。

能够为互相有内在联系的会计、财务及非财务信息提供科学解释。(5)技术熟练。

能够熟练地利用会计和信息技术,并推动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制定会计信息化实施的各种规则。

2.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体系

信息技术用于会计工作中所涉及理论和方法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涵盖如下多门学科的相关知识。(1)管理科学:一般管理学和经济管理学,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和审计学等。(2)信息技术科学: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3)信息系统理论和方法科学:老三论,即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新三论,即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和协同论,以及行为科学等。(4)信息系统实施和管理科学:软件工程、项目管理、IT治理、工程监理和评估等。

对于会计人员及从事会计信息化的人员而言,由于角色不同,上述各知识点的掌握要求也不同。

3.会计人员的价值取向

会计人员为保持其自身的价值,必须做到如下方面。(1)建立持续教育和终生学习的信念,会计人员应该得到持续教育,而不仅仅是通过资格认证。(2)保持自身的竞争力,能够熟练并有效率地完成工作。(3)应恪守职业道德,坚持会计职业的正直及客观性。关键词

信息技术、会计信息化、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习题(1)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实务产生哪些影响?(2)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角色有哪些变化?(3)什么是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会计信息化,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在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时,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什么?(5)会计信息化的目标和内容是什么?(6)本世纪财政部对会计信息化的管理有哪些重要举措?[1]:1 本书所言及的现代信息技术是指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数据库管理技术等。[2]:2 详情见第3章。第2章 管理信息系统

本章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读者应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管理学基础知识。(2)了解信息基础知识。(3)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特征,以及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4)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2.1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

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因此在学习会计信息系统前,有必要首先学习和理解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科学,它涉及管理学、信息学和系统论的综合应用。本节在讲授管理信息系统前,简单介绍管理学、信息学和系统论的有关基础知识。2.1.1 管理学基础知识

1.什么是管理

管理的内涵和定义有许多说法,笔者认为,管理是指为了达到某种既定的目标,按照某种管理思想、理念、理论和方法体系科学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约束并控制他人的行为,有效地调度各种资源,包括人、财、物、设备、技术和信息等,以求得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2.著名管理学大师的主要论点

19世纪初,“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在总结了前人的管理思想和本人的一系列工业管理的实践后,发表了《科学管理原则》一书。书中第1次把科学原则用于管理领域,并把管理带进科学殿堂。泰勒把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归纳如下。(1)以科学办事来代替以经验办事。(2)集体行动协调,避免不相合拍。(3)彼此合作,而不是个人主义的混乱。(4)追求产值最大,而不让它受到约束。(5)尽最大可能培养工人,使他们和公司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以上思想构成了现代管理学的基本思想。

法约尔是现代经营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他在1916年出版了《一般工业管理》一书。书中提出了对企业主管人员的体质、智力、精神、教育、技术方面的品质要求和培训,并且提出了如下14条管理原则。(1)劳动分工。(2)职权、职责及权贵相关。(3)纪律、尊重协议、服从、尽力并重视声誉。(4)命令统一、一个上级。(5)计划、指导统一。(6)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报酬公平。(8)集中程度。(9)等级清晰。(10)程序、各有其位、各就其位。(11)公道、公正。(12)使用期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结精神。

迈约也是行为科学派的代表人物。行为科学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企业应当为社会做贡献,应关心职工,并认为职工有权在产出中获取生活资料。

哈默是企业过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思想的主要创始人之一。BPR以企业过程为对象,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并以信息技术和人员组织为源动力,以求达到企业关键性能指标和业绩的巨大提高或改善,从而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3.管理的组织(1)组织。

组织指由一定人员和资源组成的群体,以实现特定的目标。管理组织是保证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是管理的重要问题。由于它和信息技术相互影响又相互支持,所以它与管理信息系统有密切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组织的种类很多,规模大小不一,经营活动的内容各异。一般而言,根据运营目的不同,组织可划分为企业、非赢利组织和政府机构等。(2)企业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指不同作业层次管理者和员工的职责权限、领导和服从关系,以及隶属报告机制等,是企业主管人员指挥和协调各项经营活动的重要手段。从古代作坊式到现代企业,多数采用如图2-1所示的直线式组织结构。直线式组织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企业的运营作业以纵向管理层次划分,分别赋予明确的领导与隶属职责关系,低层管理者或员工必须服从上级管理者的指挥,且对其所属的上司直接负责和报告。直线式结构明确反映各级管理者所管辖的下属作业单元及其数量,有利于规定各级管理者的职责范围。图2-1 直线式组织结构

类似的组织结构形式还有职能式和矩阵式等。直线式、职能式和矩阵式组织结构较为严谨,清楚地反映了宝塔式的领导和服务关系,但不易于因环境条件变动而及时调整。

如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需要企业的组织机构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高度的应变能力。为达此目的,许多企业着手设计新型的组织机构,其中网络式结构已逐渐流行。这种结构是指一种互为连接,但并不是从属关系的弹性组织结构。它通常由若干个持续作业或项目单元所组成,分别包括一组作业人员和一位主管。在网络式组织结构中,某些员工可能同时被分配到多于一个以上的作业项目,借以达到资源共享和及时决策的效果。

4.管理循环

管理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地说,各种组织的管理活动包含4项基本功能,即计划、执行、控制和决策。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管理循环,其关系如图2-2所示。图2-2 一个完整的管理循环2.1.2 信息基础知识

1.数据和信息

数据和信息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要素之一。信息对组织及其管理者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因为管理循环中的各个步骤都需要应用相关且可信的信息。

数据和信息等词汇由来已久,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并不明确区分数据和信息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其认识逐步深入。特别是在进入信息社会后,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数据和信息的本质。(1)数据。

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和数量特征的抽象符号,如文字、数字、图表、声音及动画等。数据表示的是客观事实,是一种真实存在。其本身无具体含义,它必须和客观实体及属性联系在一起才对接收者有意义。例如,“42%”、“王五”或“¥”等都是一项数据,但这一数据除了符号的意义外,并不表示任何内容。(2)信息。

在中国历史中,“信息”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李中《暮春怀故人》的“梦断美人沈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的诗句中。在英语中,信息的原文是“information”,已无从考证最早的出处,它可以解释为消息、情报、通知和知识等。目前,人们对信息这个概念可说是耳熟能详。其实,信息这个词只是在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随着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渐渐流行起来的。

信息是管理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成分。管理信息系统能起多大的作用,取决于是否有足够和高质量的信息。

当今社会信息无处不在,然而由于研究目的和角度不同,对信息的理解和解释不尽相同。辞海对信息的解释是,信息是收信者事先不知道的报道;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认为,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且将这种适应反作用于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接收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过程,就是我们适应外部偶然性的过程;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说,信息是用于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决策学的代表人物西蒙则提出信息是影响人改变对于决策方案的期待或评价的外界刺激。

在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一般认为信息是经过加工、具有一定含义并对管理控制和决策有价值的数据。由此可看出,信息的表达是以数据为基础的。【案例】“12%”是一项数据,但这一数据除了数字上的意义外,并不表示任何内容。而“A企业本年的利润增长率为12%”对接收者是有意义的,接收者知道“12%”是表示客观实体A企业本年的利润增长率这一属性值。因此,“A企业本年的利润增长率为12%”不仅仅有数据,更重要的是给数据以解释,从而使接收者得到了客观实体A企业本年的利润增长率为12%的信息。若再加一条信息“年增长率大于10%即可视为先进企业”,则综合以上两条信息之后,得出一条抽象程度更高的信息,即“A企业被评为先进企业”。

分析:由此案例可见,数据和信息是密不可分的,而信息之间的联系又可以得到抽象层次更高的信息。从中可以看出,如果将数据看做原料,那么信息就是通过信息系统加工数据得到的产品。而且在信息系统的帮助下,还可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处理,得到不同抽象层次的信息来辅助完成不同层次的决策。同时,在信息系统中以数据形式描述信息的各个属性,通过一些标准化的编码方式大大方便了信息的交流。在现代社会中,信息充斥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大至国家和社会,小至家庭和个人。人们随时随地、不可避免地接受、使用,并且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信息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没有。现代科学研究揭示,信息、物质与能量共同构成了自然界3个基本的组成部分,为人类在自然界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发明创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3)信息的特征。

信息是企业管理活动的基本要素和依据,有管理和决策价值的信息应具有如下特征。

· 信息的客观性

信息是事物变化和状态的客观反映,其表示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因为事物变化和状态都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对它的反映也应是客观的。但信息的客观性特征是由信息源的客观性决定的,那些不符合客观事实的信息不仅毫无使用价值,而且还有可能依此做出错误的决策而危害四方。

· 信息的无形性

信息的无形性主要表现在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信息没有具体的形态。它看不见,摸不到,必须借助物质和能量方可得到存储和传播。

· 信息的可存储性

信息是可以存储的,信息可借助于各种载体(如纸、磁盘和光盘等)在一定条件下存储起来,也可依据需要压缩存储。

· 信息的可传递性

信息是可以传递的。信息是物质存在方式的直接或间接显示,它依附于一定的媒体(声、光、磁、语言、表情、文字符号、数据和图像等)进行呈现、传递和扩散。信息是内容,信息的媒体是形式。而信息技术极大地扩展了信息的扩散范围,提高了信息的传递速度。使得信息可以很容易地跨越地理界限,摆脱厂房及机器等有形要素,在全球网络上以数字化形式迅速传播。

· 信息的可加工性

信息可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加工,如压缩、分类、排序、统计和综合等。加工是有目的性的,它往往为了某种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加工后的信息反映信息源和接收者之间相互联系且相互作用更为重要和更加规律化的因素。

· 信息的共享性

信息具有共享性,信息的交流者不会因为信息的交流而失去信息,反而会获得新的信息内容。信息可通过传递和扩散方式达到共享,由于信息的传播具有无限性,呈扩散状,所以这种共享性无疑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信息的效益性

信息的效益性指信息是具有价值和成本的资源,其价值表现在一方面信息的利用会给使用者带来价值;另一方面,信息的使用将会增加其他资源的价值。但是信息的使用价值的发挥含有一定的主观成分,它与利用次数、时间和使用者的能力有关。

· 信息的时效性

信息的时效性指信息是有寿命的,一般地说,其使用价值与其提供的时间成反比。即信息生成后,它提供的时间越短,使用价值越大;反之,使用价值就越小。同时信息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为信息作为客观事物的反映,总是先有事实,再生成信息。因此只有加快传递,才能减少信息的滞后性。

· 信息的可增值性

信息的可增值性主要指信息不但对其他资源有增值作用,而且信息本身也可增值。当大量零散、片面且互不关联的信息经过信息系统过滤处理成为相关信息的有序集合时,信息本身就会发生增值,这也是信息咨询业得以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此外,一种信息在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有不断丰富的可能性,因而可以不断增值。

· 信息的可集成性

信息的可集成性主要指不同的信息之间可以进行广泛的联系和系统的综合,并由此得出全新信息关系和内容。具体表现在同样一条信息与不同的信息联系,可以得到不同的解释,而这条信息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一种信息可以建立与多种信息的联系,从而产生多种用途。信息的综合并不是对信息的简单堆砌,而是通过人与信息系统协同工作使得不同实体的各方面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信息。

2.信息与管理

信息对组织及其各层管理者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特别是管理循环中的各个步骤都要应用相关的信息。在企业内部,各级管理者处于相应的责任岗位,负责执行生产、营销、财会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等组织职能。为了确定各项运营决策,并制订相关的计划和预算,管理者需要大量的相关信息。例如,企业需要定期向主管部门呈报财务报表,为客户寄出销货账单等;营销部经理需要得到企业销售产品及售后服务的信息,包括产品的制造成本、销售价格、提供赊销的条件、广告促销的效用,以及产品市场分析等;企业的财务总监需要获取企业关于资金的使用情况、不同融资方式的效益和资本成本等信息,以制订长、短期资金筹措决策;总会计师需要获取有关客户的信用情况、往来账户的支付历史、现金流量预测和产品成本等信息,以制订产品销售价格和赊销信用政策等。管理循环中的计划步骤,无论是制订长期战略发展计划,还是制订短期的运营计划,需要参考大量的生产成本、销售价格、销售收入、销售毛利、营业及管理费用和经营利润等信息。管理循环中的执行计划步骤为完成各项既定的运营计划,管理者需要应用各作业的预算和标准成本等信息。例如,通过现金预算协调各个职能部门的现金收支进度管理循环中的控制步骤,管理者需要分析计划、预算执行情况、产生偏差的原因与影响的信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及时修订计划和预算,或控制费用的发生。总之,企业的有效经营离不开管理。而管理需要信息,信息的产生需要信息化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2.1.3 系统科学与系统

为了阐述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我们首先应理解系统科学和系统等有关基础知识。

1.系统科学

20世纪30年代,贝塔朗菲(Von Beitalanfy)提出了系统科学的理论,以后由维纳(Norbert Weiner)等人加以发展。系统科学的研究领域包括系统工程、系统哲学和抽象系统科学等。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之一,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十分重要。其中包括系统的概念、子系统的划分和系统结构的表现、优化和结合等,这些都是在开发及应用管理信息系统中不可忽视的基本知识。

2.系统

系统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概念,它可以理解为体系、体制、制度和方式等。对管理信息系统而言,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一些部件(元素)组成并为达到某种目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 由一些部件组成。

· 具有一定结构。

· 是有目的的,具有一定功能。

任何系统一般都包括目标、环境、制约条件、控制、输入/输出处理流程和子系统等要素。其中,目标指系统的既定目的和动因;环境指界定系统的周边事件或相关要素;制约条件指系统能力的内外部约束因素;控制含监控和管理,指确保系统有效运行的机制;输入/输出处理流程指系统对输入要素进行处理而得出需要的输出结果的过程;子系统指一个完整的系统按一定的原则划分的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的下属系统。

例如,教学系统由专业、教师、学生、课程、课本、教室和设备等因素组成,所有成分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构成了教学目标。

每个系统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下并有一定的自身活动范围,区分系统内外部的部分称为“系统边界”。

3.企业的系统观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企业可以被视为一种复杂的系统。企业由产品、设备、人力和资产等因素组成,所有成分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构成了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和近期战术和技术目标。企业系统的长期战略目标是满足各方的利益,保持可持续稳定地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系统的战术和技术目标是通过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达到销售和利润的极大化;企业系统的环境要素包括供应商、分销商、客户、竞争对手、主管部门、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及产品市场等;企业系统的制约条件包括体制的制约、产品市场的限制、获取和利用生产资源的限制等;企业系统的控制包括的内容很多,如控制实际成本和预算或标准成本间的偏差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