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发展大讲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6 09:26:14

点击下载

作者:萧枫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界文学发展大讲坛

世界文学发展大讲坛试读:

前言

马克思曾经说过:“文学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

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文学的发展,既是纵向的,又是横向的;纵向发展是各民族文学内部的继承性发展,横向发展是世界各民族互相之间的影响、冲突和交会。这一纵一横的经线与纬线,织成了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可以说,纵向的“通变”与横向的发展,是文学发展的两个基本动力。

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为此,我们综合了国内外最新的世界文学研究成果和文学发展概况,编撰了《世界文学知识漫谈》丛书。本套书系共计10册,主要包括世界文学发展、世界古代作家作品、俄苏现代作家作品、东欧现代作家作品、西欧现代作家作品、北欧现代作家作品、南欧现代作家作品、美洲现代作家作品、亚洲现代作家作品、非洲现代作家作品等内容。

本套书内容全面具体,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世界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第一章 世界古代文学发展

第一节 亚非古代文学发展概论

上古埃及文学

埃及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人类最古老文明发源地之一。早在公元前5000年,古埃及人就已经开始在尼罗河两岸的高地进入定居的农业生活,创造了发达的古埃及文化。埃及文学是古埃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古埃及人在原始公社制社会末期和奴隶制社会的生活和生产斗争。

在尼罗河两岸,原始公社制的解体,早于其他地方。在公元前4000年前后,这里就出现了一系列小的奴隶制国家,随后又合并成两个大的国家,即上埃及和下埃及。两国经过多年的战争,上埃及战胜了下埃及,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在公元前3315年,埃及第1王朝建立,国王是明纳,建都于中埃及的基尼斯。一般把埃及从第1王朝建立到第26王朝复灭划分为4个时期,即第1至第2王朝(公元前3315~公元前3000年)为早期王朝时期;第3至第8王朝(公元前3000~公元前2360年)为古王国时期;第9至第17王朝(公元前2360~公元前1584年)为中王国时期;第18至第26王朝(公元前1584~公元前525年)为新王国时期。并把第1王朝建立前的约1000年称为前王朝时期。

埃及第1王朝建立后,大约于公元前3300年发明了象形文字和用尼罗河两岸生长的纸草制成的纸草卷。这样,过去依靠口头传述的事情,现在有了文字记载。人类社会进入了有史时期。过去在民间流传的一些文学作品也得以保存下来。

埃及文学中,神话出现得最早,当时的人们由于对自然界的现象无法解释,认为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都由一个神或几个神在掌管,如太阳神拉,水神努,尼罗河、土地及丰收之神奥西里斯,恶神赛特,死神内布其司,智慧与司书之神托司,爱情女神赫托尔,战神贺尔等。相应地也产生了有关这些神的神话。首先出现的是关于开天辟地的神话,有的神话说世界是天牛创造的,也有关于赫诺姆神塑土创造世界的说法,但最普遍的说法是太阳神拉是开天辟地之神。据说在混沌初开之际,拉在水神努的体内孕育成形,以蛋形花苞状升起于水面,显形为一轮太阳,大地便开始得到了光和热。拉神创造了天、地、日、月、星空和万物。

在古代埃及神话中,关于奥西里斯的神话流传得极广。奥西里斯是水和植物之神,是尼罗河、土地以及丰收之神,也是耕作和文化的传播者,死后又成为冥界之王。

古代埃及文学中,诗歌比较发达,也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古埃及墓地的石柱和墙壁上,在纸草卷以及宗教诗文集中,保存下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它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世俗诗、宗教诗、宗教哲理诗、赞美诗等。

在古埃及的世俗诗中产生得最早的是劳动歌谣,大约出现于公元前3000多年前,先在口头上传唱,后来被记录下来。如在埃及埃尔·开布的帕赫里墓壁上发现的《庄稼人的歌谣》、《打谷人的歌谣》和《搬谷人的歌谣》等。这类作品保存下来的不多,但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奴隶们的生活、生产劳动和思想情趣,是古代文学中的精华。此外,还有一些表现当时青年男女之间互相爱慕的纯真感情的爱情诗,也属于世俗诗之类。

在古代埃及,人们盛行对神灵的崇拜,他们把一切文学艺术、建筑、雕刻等方面的活动都看作是神的活动,在他们的神力万能的观念中,包含着这样一个真理,即文艺不是现实世界事物的简单的和消极的反映,而是它们生命的反映,是在人们记忆中延长它们存在的一种手段,这是在远古时期对自然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出现了大量的宗教性诗篇。《亡灵书》就是一部庞大驳杂的宗教性诗歌总集,它汇编了大量的神话诗、祈祷诗、颂神诗、歌谣、咒语等。古埃及人相信,人死之后,人的灵魂“库”,必须经历一段下界生活,经受诸般考验,然后才能重睹光明,升入上界或得到再生。因此,古埃及人十分重视尸体的保存和死后生活的指导,把死者的尸体制成木乃伊,并在石棺中放进这类诗篇作为死者亡灵在下界旅行的指南。《亡灵书》虽成书于新王国时期,但它却包括古王国时期的《金字塔铭文》和中王国时期的《石棺铭文》的一些篇章在内,因此它是集古埃及宗教诗大成的作品。

在古埃及诗歌中,还有大量对太阳神、地神、水神、奥西里斯和一些国王的赞美诗,如《阿顿(太阳神)颂诗》、《尼罗河颂》等,都是古埃及诗歌中的名篇。

古埃及的宗教哲理诗最著名的是《失望者和自己灵魂的谈话》,它不仅把死亡比拟为人的幸福,并且发出了反抗的呼声,它被认为是古代埃及诗歌中成就最高的诗篇之一。

此外,在古代埃及的每个时期,都产生过传记文学、箴言和戏剧作品。传记文学有古王国时期的《梅腾传》、《大臣乌尼传》,新王国时期的《乌努·阿孟游记》、《桡夫长亚赫摩斯传》、《图特摩斯三世传》等。箴言作品有古王国时期的《普塔霍台普箴言》,中王国时期的《赫提三世箴言》、《伊浦味箴言》、《涅费尔蒂箴言》,新王国时期的《阿曼莫奈普箴言》等。

古埃及戏剧作品是在宗教祭祀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如古王国时期的《金字塔铭文》中有对奥西里斯的哀悼和复活的片断戏剧脚本,中王国时期有埃西斯和纳弗齐斯在奥西里斯尸体前哀哭的诗体戏剧脚本,在伊赫列特石柱上保存下来的个别戏剧演出场面的绘画等。

神话

神话是古埃及流传下来的最早的文学形式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有:

关于拉神(太阳神)的神话。神话说:拉神居于莲花之中,升起而显形为太阳,从此人间有了光明。有一天拉神哭泣,他的眼泪中生出了人类。后来拉神衰老了,他的肉变成金子,骨头变成银子,头发变成石头。这个神话反映了古埃及人对天地形成、人类诞生、金银来源等问题的解释。

关于奥西里斯的神话。在远古,埃及人认为水、土、植物、丰收都是一位自然神奥西里斯所掌管的。但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后,这位自然神被改造成了社会神,成了埃及的一个国王。神话说,这个国王对人民很仁慈,但却被他的坏弟弟赛特所杀,他的尸首被装进棺材扔入尼罗河。后来,他的爱妻借助众神之助使他复活,他的儿子为他复仇,杀死了赛特。他的儿子就成了埃及国王。奥西里斯死后则成了冥间的国王。

这个神话的演变,曲折地反映了埃及从氏族制到奴隶制的演变,但在演变中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宣扬了“王权神授”的思想。

故事

故事是古代埃及文学创作的主要体裁之一,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大量的故事作品流传下来。故事起源于人民口头创作,尽管在后来的流传、记录和加工过程中受到了统治阶级或专业文人的影响和修改,不免带有浓厚的统治阶级意识、神秘主义和宗教迷信色彩,但它仍具有民间口头创作的明显特征,具有强烈的批判力量和战斗精神,始终受到埃及人民的喜爱。

现在保存在柏林博物馆“维斯特卡纸草”上的《魔术师的故事》,是古埃及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篇故事作品。它形成于古王国时期的第4至第6王朝(公元前2650~公元前2200年),写定于中王国时期的第12王朝(公元前2060~公元前1783年)。

这个故事包括3个小故事,记述了克胡甫王的3个王子每人讲述的一个魔术师的故事。它们虽然都是用浪漫主义的写法,叙述了一些神奇的魔法,但从整个故事的情节和艺术形象来看,展示的都是当时统治阶级中一些王公贵族和祭司实际生活中的事情。它们宣扬了埃及国王都是“拉神之子”的君权神授思想和对统治阶级有利的一些道德规范,以达到巩固奴隶主阶级统治的目的。

中王国时期,是埃及古代文学繁荣的时期,史称古典文学时期。这时,随着社会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随着文学事业的发展,文学作品中的故事也增多了,出现了《乡民与雇工》、《遭难的水手》、《撒奈哈特历险记》等这些埃及故事中的名篇。这些故事大都叙述主人公的游历冒险,情节一般都比较曲折,表明当时埃及人的社会视野和知识领域更为开阔,也反映了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军事政策、贸易政策以及和海外邻邦的往来日益增多,统治阶级鼓励人们向海外发展、谋取财富的冒险精神。这些故事有的是历史事件的真实反映,有的则是虚构的。《乡民与雇工》是古代埃及故事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它叙述一个家住盐乡名叫赛克赫提的农民,用驴子从家乡驮运土特产到亥嫩赛坦的南方去出售,途中遭到王室总管、专管地方治安工作的麦卢伊坦撒大人手下的管事亥木提的有意刁难,借口说驴子吃了总管大人麦田的麦苗,不仅把赛克赫提毒打了一顿,抢去了货物和驴子,并且还威胁他不许大声叫嚷,不然就让他去见无声鬼。赛克赫提在这里呆了整整一天的工夫,好说歹说,亥木提都不理睬。最后他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只好到亥嫩赛坦去向王室总管麦卢伊坦撒大人处告状。王室总管听了他的2次指控亥木提罪状的陈词,便立刻去告诉国王说,他在农民中发现了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国王就吩咐总管千万不要急于决断,让他继续讲下去。直到赛克赫提告到第9次,国王才决定惩办抢劫者。

这个故事通过一个农民的巧妙辞令,反映了中王国初期的阶级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豪门恶仆的为非作歹,发出了广大被压迫人民的正义呼声,颂扬了一个普通农民反对掠夺与迫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古代埃及发展到新王国时期,统治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加之异族入侵频繁,统治阶级内外交困,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因此,这个时期产生的故事作品,不仅数量多,情节更加离奇曲折,而且反映的社会生活面更广,内容也更深刻。新王国时期出现的故事作品有《占领尤巴城》、《厄运被注定的王子》、《昂普、瓦塔两兄弟》、《赛特那和魔术书》、《真话和谎话的故事》、《身体与头的争论》、《威纳蒙旅行记》等。《厄运被注定的王子》产生于新王国第18王朝末叶,它的题材是全世界共通的,但它是这类故事中最早产生的。它的内容是叙述从前有个国王由于缺乏子嗣,向众神祷告而得子。但众神预言,王子将来要遭到厄运:“他将死于一条鳄鱼,或者一条蛇,或者一只狗。”国王为了使王子逃脱命中注定的厄运,命人在沙漠中建造了一座府第,配备了一切用品和仆人。但王子长大后,认为既然自己命中注定要遭厄运,那就听从上天的安排好了。他在取得国王的同意后出外漫游,在美索布达米亚地方和一个酋长的女儿结了婚。婚后,他把自己命中注定的厄运告诉了妻子,妻子加意防范,虽然先后杀死了要爬进城的鳄鱼和爬进屋的蛇,但最后仍被自己从小驯养的狗咬死。

这个故事通过人的求生存的愿望同神意和命运的冲突的描写,表现了人们开始意识到要对神意和命运进行反抗,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它也间接地反映了奴隶主统治阶级后继无人,行将崩溃的危机。《昂普、瓦塔两兄弟》是19王朝记录下来的故事。它叙述昂普和他的妻子把弟弟瓦塔从小抚养长大,瓦塔敬重兄长和嫂嫂如父母,一心一意地为哥嫂做好家里和地里的一切活计的故事。一家人生活本来过得平静和睦,但昂普的妻子后来见瓦塔年轻英俊,魁梧有力,乘一次瓦塔单独和她在一起的时候,用言语挑逗瓦塔,遭到瓦塔的严词拒绝。她恶人先告状,晚上等丈夫从地里回来后,诬告瓦塔调戏她。昂普在气愤之下,不辨真假,逼走瓦塔。瓦塔后来在胶树谷单独生活。因他是九神的公牛转生,众神怜他冤枉,为他造了一个美女陪伴他。后来这个美女被法老劫去。她丧心病狂地在法老面前一再陷害瓦塔。瓦塔多次变形,几次死而复生,历尽种种磨难,最后当上了国王,终于得以报仇雪恨。

这个故事想象丰富,情节曲折,通过对瓦塔几次死而复生、多次变形的描写,影射了瓦塔是自然界的死而复苏之神奥西里斯的化身,显示了劳动人民的机智和力量,侧面地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希望摆脱受压迫受奴役的奴隶地位的美好愿望。

古代埃及故事,无论在思想内容或艺术技巧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典型地反映了埃及民间口头文学创作的特点,它不仅是埃及文学的珍贵遗产,对后来世界文学的发展,特别是散文创作的发展,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诗歌

在古代埃及文学中,诗歌比较发达。在古埃及墓地的石柱和墙壁上,在纸草卷和宗教诗文集中,保存下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有世俗诗、宗教诗、赞美诗、宗教哲理诗等。它们集中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状况、思想感情以及他们对未来的向往。

在古代埃及诗歌作品中,产生得较早的是劳动歌谣,它们大致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以前。这类作品大多是口头文学创作,人们先在口头上传唱,后来才用象形文字记录下来。由于历代统治阶级的偏见,这类作品流传下来的不多,但它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斗争和思想愿望。《庄稼人的歌谣》、《打谷人的歌谣》和《搬谷人的歌谣》是保存在埃及埃尔·开布地方帕赫里墓壁上的3首古埃及劳动歌谣。这3首劳动歌谣据说是公元前16世纪18王朝时期的作品。这是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劳动歌谣,它们在未被记录下来以前,可能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是村民和奴隶们伴随着劳动在田野上、打谷场上和码头上歌唱出来的。它们都是用象形文字记录下来的,歌谣旁还配有绘画,诗画并茂,栩栩如生。如《庄稼人的歌谣》:赶快,领队的人,快驱打那群公牛!瞧,王爷站在那儿,正望着我们呢。

从这首诗的文字内容和配画看,这是当时为王室劳动的村民或奴隶们在田野间放牧或耕种时所唱的歌。他们在劳动时远远看到王室牧主来了,感到紧张,就赶紧提醒自己领工的头儿,赶快驱打公牛,以免受到主人的呵斥或责罚。

从这首歌谣简朴的语言、急促的节拍、紧张的心理来分析,它表现了当时村民或奴隶们被迫劳动的情景以及他们对奴隶主的恐惧和不满心理。再看《打谷人的歌谣》:给自己打谷,给自己打谷,哦,公牛,给自己打谷吧!打下麦秆来好给自己当饲料,谷子都要交给你们的主人家。不要停下来啊,要晓得,今天的天气正风凉。

这首诗看来是村民或奴隶们在打谷场上一边打场一边吟唱的歌。它的特点是村民或奴隶们假借同公牛谈话,用反语发泄自己满腔的怨恨,间接反映了奴隶主对村民或奴隶们敲骨吸髓的剥削,说明奴隶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耕耘、播种和收割,但打下来的谷子却完全交给了奴隶主,而他们自己则只能落下一些糠糠皮皮,用以充饥。还有一首《搬谷人的歌谣》:难道我们应该整天搬运大麦和小麦吗?仓库已经装得满满,一把把谷子滚出了边沿;大船上也已经装得满满,谷子也都滚到了外面,但还是逼着我们搬运,好像我们的心是用青铜铸成!

这首诗更明显地表现出了村民或奴隶们对自己紧张劳动和处境的不满和反抗情绪。他们已经直接提出了“难道我们应该整天搬运大麦和小麦吗?”这样尖锐的问题。这首歌谣说明了那些被征调来搬谷的村民或奴隶们对沉重而又持久的强迫劳动的极度愤懑和不平。

这3首劳动歌谣和古埃及流传下来的大量宗教诗和赞美诗不同,它们是最古老的反映阶级矛盾的文学作品。它们以浓厚的生活气息、明快有力的语言、清新隽永的艺术手法和直接抒发内心情感的对话形式,表现了古埃及劳动歌谣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民间口头创作的鲜明特色。因此,这些劳动歌谣不仅是古埃及文学的精华,而且也是古埃及重要的文献资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值得我们倍加珍视。

除上面所谈的劳动歌谣外,还有一些表现爱情生活的情歌。古埃及的情歌,通常都是可以用笛子和竖琴伴奏进行歌唱的。在这类情歌中,情郎和女情人在对唱中互相以兄妹相称,表达了当时青年男女互相爱慕的纯真感情。下面是一首流传至今的情歌的片断:她是举世无双的妹妹,谁也比不上她漂亮。看啊,她像天上的星辰,象征着幸福的一年的诞生。她神采奕奕,肌肤娇嫩,她的明闪闪的眼睛迷人。甜蜜啊,那两片轻巧的嘴唇,从来没有说过多余的话。修长的颈,匀称的头,纯真的天青石是她的发。她的手胜过黄金,她的指头宛如莲花。她的脚载着她的美,地面上飘舞着她轻盈的步伐。人们只要走过她的身边啊,就都扭转脖子来看她。

在这首情歌中,情郎直截了当地把自己所爱慕的姑娘的美丽同当时完全现实而且最被珍视的物品相比较,头发比作天青石,手比作黄金,指头比作莲花等,显示出当时普通埃及人朴实的审美观念。

在古代埃及,由于盛行对神灵的崇拜,因此,宗教对文学艺术的影响非常大,人们把一切文学艺术、建筑、雕刻等方面的活动都看作某种神灵的活动。在古埃及人的神力万能的观念中,也包含着这样一个真理,即文艺不是现实世界事物的简单的和消极的反映,而是它们生命的反映,是在人们的记忆中延长它们存在的一种手段。这是在远古时代对自然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古王国时期,中央法老政权强化以后,埃及兴起了统一的对太阳神的崇拜,太阳神拉被奉为最高神。中王国时期,由于底比斯统一埃及,阿蒙神也成为全国的最高神。新王国时期,第18王朝的埃赫那顿对宗教进行改革时,曾一度以阿顿神为唯一的太阳神。因而在古代埃及文学中,出现了大量的宗教性诗篇,这类诗篇历代都有记载,但以中王国时期保留下来的最多。

埃及最古老的文学作品之一是《亡灵书》(或译《死者之书》)。《亡灵书》中的大部分诗篇具有浓厚的宗教思想,反映了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和冥国观念,主要是表现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倾向,但其中个别诗篇或某些诗段也反映了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如在《另一个世界》中写道:你不再在你的选中的小径中颠踬,一切的邪恶与黑暗全从你的心灵中落下。在这里的河旁,喝水和洗你的手脚罢,或者撒下你的网,它一定就充满了鱼。

古埃及的诗歌中,还有大量对太阳神、地神、水神、奥西里斯和一些国王的赞美诗。《阿顿(太阳神)颂诗》是古代颂诗中的名篇,这是在第十八王朝的法者埃赫那顿时代,宣布太阳神是国家崇拜的唯一最高之神时写的,它热烈地赞颂了使大地产生生命的太阳神的伟大力量:在天涯出现了您美丽的形象,您这活的阿顿神,生命的开始呀!当您从东方的天边升起时,您将您的美丽普施于大地。当您在西方落下时,大地像死亡一样地陷在黑暗之中。

对尼罗河的赞颂是历来埃及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古埃及人赞美尼罗河,把它看成伟大而美妙的事物,因为它用自己泛滥出来的河水灌溉他们的田地,从而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美好的日子:赞美你,尼罗河,你从大地中向外冒涌,你的到来,为了使埃及欣欣向荣!……你把拉神创造了的田地灌溉,为了使普天下的生灵安乐康泰……它创造了大麦和小麦,使神殿里充满了节日的景象。……人们那个乐呀,嘴也合不上了。它带来了粮食和丰富的食物,它创造了一切美好的事物……

至于古埃及的宗教哲理诗,最著名的是《失望者和自己灵魂的谈话》,它被认为是古代埃及诗歌的最高成就之一。诗中说:死神今天站在我面前,像康复的征兆,像脱离了病魔的缠扰……死神今天站在我面前,像荷花的芳香,像是沉醉在烟雨茫茫的岸上……死神今天站在我面前,像消失了的风暴,像游子从远方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死神今天站在我面前,像一个被监禁了多年的囚徒,渴望见到家屋的墙垣。

诗中的主人公把死亡比拟为人的幸福的话语所表达出来的消极厌世情绪,显然是属于上层阶级某些人的想法。但诗中也揭露了社会的不平,发出了叛逆的呼声。这在古代埃及的长篇诗歌中,是十分难得的。它是中王国时期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在文学创作中的反映。上古巴比伦文学

巴比伦位于美索布达米亚(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南部,是古代两河流域文化的中心。它正处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接近点上,由于自然条件的优越,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美索布达米亚”地区开始从氏族社会末期向奴隶社会过渡。大约在公元前2800年(或更早些时候),苏美尔人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大约到了公元前2350年,阿卡德人又建立了阿卡德王朝。他们继承了苏美尔人的文化并取得新的惊人成就。大约在公元前1900年,古巴比伦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国势盛极一时,著名的汉谟拉比王(前1792年~前1750年在位)统一了苏美尔和阿卡德。此时的巴比伦已成为西亚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公元前1795年古巴比伦毁于赫梯人的入侵。继后,虽有加美特巴比伦和新巴比伦出现,但昔日的雄风已不再。至公元前539年,终于被波斯所灭。

在远古时期,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就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并用楔形文字保存下不少文学作品,巴比伦文学是在继承苏美尔和阿卡德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通称苏美尔-巴比伦文学。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末,苏美尔-巴比伦就已有了用楔形文字记录下来的书面文学作品。通观苏美尔-巴伦比长达3000余年的文学发展,它虽属奴隶制社会的文学,但又不乏反映原始社会末期的情况。

这些文学作品丰富多彩,主要有神话、传说、史诗、哀歌、赞歌、故事、格言、谚语、咒文等。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界的朴素理解与探求。其中诗歌和神话较发达。

巴比伦神话在继承苏美尔神话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神话世界。其中包括了宇宙生成、人类创造、长生不老、天命观等神话主题。最有代表性的是创世神话,它描写玛尔杜克从英雄升为主神,创造天地万物的壮举。赞美了光明战胜黑暗的正义性。《伊什妲尔下冥府》源于苏美尔神话《伊南娜下冥府》,略有删减。它通过女神伊什妲尔下降到冥府搭救丈夫的曲折故事,反映了古巴比伦人对四季变化,万物枯荣的自然现象,有着自己特殊的探求和理解。

古巴比伦文学是在继承苏美尔时代文学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通称为苏美尔-巴比伦文学。这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学宝库之一。它包括了神话传说、史诗、哲理抒情诗和戏剧等。

苏美尔-巴比伦人和其他民族一样,在远古时代都创造了自己的包括开天辟地、创造万物等神话故事以及英雄传说。大神阿努是诸神之首,居住在第三重天上。日神舍马什是正义的维护者和国王的保护者,最受人们的欢迎。水和智慧之神埃阿是人类的朋友,他把一切技艺和知识教给人类。大地之神是恩里尔。爱情与生命之神伊什塔尔,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女神。植物之神坦姆兹是故事最多而又最受人们关注的一位神。关于洪水的神话,在苏美尔-巴比伦神话系统中流传极为广泛。这则神话说,众神会议决定用洪水来毁灭人类和世界上的一切生物,祭司赛苏陀罗因为虔诚奉神,神则梦示他造大船一只,得以脱险后升而为神。这则神话在史诗《吉尔伽美什》中是一则十分精彩的插曲、希伯来民族古代文献汇编《旧约》中的“挪亚方舟”和阿拉伯人的《古兰经》中的“努哈的故事”,都源于此。

在苏美尔-巴比伦文学创作中,史诗和神话创作特别丰富,除著名的《吉尔伽美什》外,还有《埃努玛·埃立什》、《阿古沙伊雅》、《阿达帕》和《伊什塔尔下降冥府》等。现存除《吉尔伽美什》较为完整外,其他大都只发现片断。《埃努玛·埃立什》是流传极广的创世神话,刻写在7块泥板上,约千余行,因泥板上第一句话是“埃努玛·埃立什”而得名。

这篇神话叙述古巴比伦王国保护之神马尔都克创造天地万物的的故事。神话写道:太初之始,只是一片水渊而无天地之别。那时,蒂阿玛率群妖怪蛇、恶龙、狂犬和人蝎等,向诸神进攻。诸神惊恐万状,不知所措。大神安夏尔派遣自己的儿子马尔都克率军应战,马尔都克用枪刺死蒂阿玛,夺取其掌握的命运之册,又把他的尸体一分为二,上为天,下为地,形成宇宙,然后又创造了人类和万物神话以马尔都克受到众神赞美被尊为神王而结束。这部神话无疑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民族对于世界的起源及社会的形成的理解和幻想。马尔都克是春天、创造、太阳的象征,而蒂阿玛则是水渊中黑暗、凶恶力量的代表。马尔都克杀死蒂阿玛而创造世界,就是光明、幸福和秩序对邪恶的胜利。《阿古沙伊雅》是写伊什妲尔和萨尔图这两位女神因在人间争夺神庙而不和,智慧之神埃阿应女神阿古沙伊雅之请,为她们调解的故事。神话以3位女神在人间同样受到尊重而结束。这篇神话曲折地反映了以母系为中心的氏族社会的发展、权力的再分配和各祭司集团之间的矛盾。《阿达帕》写智慧之神埃阿的儿子阿达帕的故事。南风吹翻了阿达帕的小船,阿达帕就打伤南风的翅膀作为报复,因而受到大神阿努的审判。阿达帕按照父亲的指点去天庭,得到了天神们的怜爱、同情和关心。本想用有毒食品害死阿达帕的阿努,也因而改赐长生不死的食品。可是,阿达帕牢记父亲的告诫,害怕食物有毒而不愿吃,以致失去了永生的机会。这篇神话,反映了两河流域的远古居民对生命追求的幻想和愿望。《埃达那》是叙述埃达那为儿子求不死之草和王权的故事。埃达那听信预言,即他生下的儿子将成为国王。于是,他就乘鹰飞上天空,去索求不死长生草和王笏,不幸从鹰背上坠地而死。这篇神话反映了人类对生命的追求却又无能为力的思想。《伊什塔尔下降冥府》是反映古代人对大自然运行规律的认识的神话:植物神坦姆兹落入地府受苦,爱情与生命女神伊什塔尔下到地狱去救助。她过了7重狱门,会见了坦姆兹,但无法回到人间。在这两位神被囚在地府时,大地之上,自然界的万物停止了生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众神会议决定放回这两位被囚的神之后,春回大地,万物恢复了生机,人间充满欢乐。神话以人间庆祝坦姆兹的复活而结束。这部巴比伦神话源于苏美尔时代的神话故事《印妮娜降入冥府》。苏美尔时代的印妮娜,为伊什塔尔所替换。

在古巴比伦文学中,还有充满宗教色彩和哲理意味的抒情诗。这些诗作,大都源于苏美尔时代。如赞美诗、忏悔诗等,多为由祭司收集而在举行宗教仪式时诵唱的。还有反映巴比伦时代社会矛盾的诗篇,如《咏受难的诚实人的诗》和《主人和奴隶的对话》等。前者写一个诚实人对自己的困难生活处境不满,他认为自己处处遵守神示和法规,可是却得不到神的恩惠。他说,“我召唤我的神,但是他并不转过脸来向着我。我向自己的女神祈求,但她甚至连头都不抬”。这就表现了他对神的怀疑和不满。后者以主人和奴隶对话的形式,反映了奴隶主的悲观情绪和奴隶的不满。

古巴比伦文学保存下来的还有宗教剧、故事等的断片。

古巴比伦文学创作相当丰富,各种文学作品具有其共同特点:

首先是古老性。人类在其生存和延续的历史进程中的最早阶段,同自然界的敌人(包括自然灾害和猛兽毒虫在内)作斗争,了解自然,利用其规律,以求生存和发展。古巴比伦文学所描写的内容,主要就是人和自然的斗争,这就说明了古巴比伦文学所反映的时代和形成时间的古老性,意味着影响的深远。

其次,具有共同的对生命探索的主题。神话《阿达帕》、《埃达那》和史诗《吉尔伽美什》等,都从不同角度写了英雄对生命的探索和寻求长生不死的药草,然而都未能实现长生的愿望。对于生命奥秘的探索和对于命运的反抗,都反映了古巴比伦人强烈的生存意志和勇敢的探求精神。

第三,宗教哲理性。古巴比伦文学描写人和自然的斗争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哲理内容。宗教,在某些时代和地域,会使人悲观、消极和厌世,但在遥远的古代的原始宗教信仰中,却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包括了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自然观、历史观等。哲理的内容表现了人们对事物认识和探索的最深层次。因此,古巴比伦文学的含义深刻,具有令人回味的艺术力量。

巴比伦神话

早在远古时期,苏美尔人就创作了神话和诗歌。巴比伦王国建立后,继承并发展了这些遗产。古巴比伦文学是靠刻在泥板上的楔形文字记载下来的,近代楔形文字的译读成功使我们有可能逐渐了解巴比伦文学。

巴比伦文学中,神话传说占重要地位。

巴比伦神话中的众神之王是马尔都克。他通过与代表混沌和黑暗的恶魔梯阿马特的斗争而成了诸神之王。马尔都克神把梯阿马特的身体一撕为二,一半做成天,一半做成地,同时做出了星宿,又用黏土和一片援助过梯阿马特的神的血创造出人类。在创造了宇宙以后,众神便在天上建立起巴比伦,拥戴马尔都克为主神。巴比伦人在这个神话中表达了对世界和人类起源的解释,同时以此为巩固他们在两河流域的统治服务。他们把马尔都克奉为巴比伦的保护神。

关于洪水的神话传说也是巴比伦文学的创造。神话说,神创造了人类,但后来由于人得罪了神,天神决定用洪水将人消灭。只有吉尔伽美什的祖先乌特那庇什提牟预先得知消息,造了船,带上妻子儿女和财物,因而免遭其难,从而人类才得以生存繁殖下去。这个神话反映了古巴比伦人与大自然的斗争生活和愿望,并说明了《圣经》中“挪亚方舟”的故事是巴比伦人创造的神话的移植。上古希伯来文学

古代希伯来文学在世界文学上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产生是与古代迦南的历史以及宗教的创立分不开的。

迦南(今巴勒斯坦)指地中海东海岸的一条狭长地带,即从黎巴嫩山南麓延展到阿拉伯沙漠北边的一块地方。迦南的历史大约开始于公元前3600年。古代迦南人在周围的埃及、腓尼基、苏美尔、巴比伦等文明古国的影响下,曾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稍后,在公元前2400年中叶时,有希伯来人侵入。希伯来人为闪族的一支,原为游牧于幼发拉底河畔的民族,因而“希伯来人”即指“从河那边来的人”。他们来到迦南后,经过长期的征战,占领了迦南广大地区,并逐渐与迦南人融合而定居下来。大约公元前12世纪时,希伯来人曾受到海上来的强敌非利士人的进攻。在同非利士的战斗中涌现出不少英雄人物,这在《旧约》中都有所记述。

公元前11世纪至10世纪时,希伯来人开始建立国家,由部落联盟推选扫罗(公元前1028~公元前1013)为第一任国王。扫罗父子在与非利士人斗争中中剑而死后,由犹太部落的首领大卫(公元前1013~公元前973)登上王位。大卫通过征伐,统一了以色列和犹太部落,建都于耶路撒冷。大卫去世后,由他的儿子所罗门(公元前973~公元前933)接替。所罗门统治的时代是希伯来人的国家兴旺发达的鼎盛时代,经济和文化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此后,国势逐渐衰微,终于于公元前925年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家:犹太和以色列。这两国经常争战不停,致使外敌乘虚而入。以色列王国于公元前722年被亚述所灭。犹太王国的首都耶路撒冷也于公元前586年亡于新巴比伦。巴比伦军侵入后劫走了数万犹太人到本国去供驱使,从而造成了东方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巴比伦俘虏事件”(“巴比伦之囚”)。犹太人在被俘虏期间,不堪忍受侮辱和虐待,逐渐在一部分人中产生了有“救世主”可以拯救自己的宗教观念,他们通过秘密传播,鼓动建立重返故土的信心。公元前538年,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战败,波斯王决定恢复耶路撒冷,令犹太人返回家园,重建都城,成立傀儡政权。从此,希伯来人一直在异族统治、奴役之下。希伯来民族的历史大约至公元1世纪时告一段落。

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后,很快建立了一神教的神权统治,尊奉耶和华神为天地万物的最高主宰。犹太教创建后,由宗教祭司把自公元前13世纪流传下来的各种古文献和作品进行加工、整理,编成了自己的经书。这部经书后来被基督教所接受,称为《旧约》,成为圣经(《新旧约全书》)的组成部分。《旧约》是希伯来文学的基本汇集。除《旧约》外,希伯来文学还包括《次经》、《伪经》等多卷。

希伯来文学是希腊人在各个历史时期创作的各种文学作品的总和,主要用希伯来文书写,也有用亚兰文、希腊文或拉丁文写成。希伯来文学又称为《旧约》文学,因为它们主要保存在希伯来人的宗教经典《圣经·旧约》中。《旧约全书》最早被译为希腊文时,正经被分为39卷,这39卷现在被分为四部分:

一、经书或律法书,即所谓的“摩西五经”,包括《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这一部分成书最早,公元前444年就被确定为“圣经”了。它的内容包括天地创造、伊甸乐园、洪水方舟等神话,以及希伯来人的始祖亚伯拉罕、雅各、摩西等人的传说,以及犹太教所订的教规国法。托名创国英雄摩西受命于天所写,因此被称为“经”或“律”。

二、历史书有《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上下,《列王记》上下,《历代志》上下,《以斯拉记》、《尼希米记》等10卷。是以色列和犹太立国到亡国的史记,成书年代大约是公元前300年左右。

三、先知书有从《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下15卷《旧约》的目录中有先知书18卷,其中的《耶利米哀歌》、《约拿书》和《但以理书》3卷,是诗歌和小说,应归入第4类“诗文集”。所谓“先知”是先知先觉的社会改革家和思想家,他们愤怒地谴责社会的不平等,奔走呼号,演说、诵诗唤醒群众,警告欺压者。他们所处的年代大约是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正是国家的多难之秋。

四、诗文集有《诗篇》、《雅歌》等抒情诗集,有《箴言》、《传道书》等哲理诗集,有《约伯记》那样大型的诗剧和《路得记》、《以斯帕记》、《但以理书》等小说。这部分作品成书年代最晚,大约在公元前400年到公元前150年之间。编入“圣经”的时间,最迟的在公元100年左右。

以上4部丛书,与我国《四库全书》或《四部丛书》“经、史、子、集”的四分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各卷的写作年代,上自公元前12世纪,下迄公元前2世纪,其间经过1000年。被编为“圣经”的时间,最早的是“五经”,于公元前5世纪时,最晚的是《雅歌》,在公元后1世纪,历时约800年。被收为基督教的《旧约全书》后,近2000年来,由于基督教的传播,各国翻译者的辛劳,传诵于世界各地,对于各国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伯来神话《旧约》中的神话故事非常引人注目,因为作为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之一,希伯来文学对西方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影响的重要一方面,便是《旧约》中的神话在后来的西方文化中成为尽人皆知的典故。

神话是希伯来人最早的精神产品,主要保存在《旧约·创世纪》的前11章中,主要有创世造人、伊甸园、大洪水等神话。与其他民族的神话相比,希伯来文学中保存下来的神话较少,主要原因是希伯来人所信仰的犹太教是一神体系,禁止多神崇拜。

创世造人的神话说,世界起初是一片混沌,上帝耶和华以命名的方式创造了光明与黑暗、海洋与陆地、日月星辰和动物植物等。第六天,上帝按自己的样子用泥土创造了人类,并让人类管理地上的一切。第七天,上帝休息,并将这一大定为“圣日”,即“安息日”。

上帝创造的第一个人就是亚当,因为怕他寂寞,上帝取下亚当的肋骨为他创造了一个女人夏娃。亚当和夏娃生活在上帝为他们建造的东方伊甸园里,在那里,他们衣食无忧,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是,在上帝所有的创造物中,蛇最狡猾。它引诱夏娃违背上帝的禁令,偷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亚当也禁不住夏娃的劝说吃了果子。上帝得知后非常愤怒,将他们逐出了乐园,从此人类失去了永生的希望。

这一则失乐园的神话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犹太教和基督教认为人类受到上帝的惩罚和诅咒,是源于“原罪”的观念。就是基于此,神话将人不能永生的原因归结为对上帝意志的违背,突出强化了一神信仰的巨大作用。这个神话中的“伊甸园”、“偷吃禁果”、“智慧树”等典故已经成为一种象征和意象,不断为后人引用。

希伯来神话中另一则著名的神话便是洪水灭世的神话。地上的人越来越多,罪行也越来越猖獗。上帝对此非常失望,决定用洪水灭掉人类。但上帝爱怜义人挪亚,让他赶快造一只方舟,保护自己的家人,并且带上所有的植物,以及动物一公一母逃避灾难。果然,洪水来了,其他一切生灵全部死了。40多天后,挪亚先后两次放出鸽子,第二次放出的鸽子飞回时,衔着一支崭新的橄榄枝,证明洪水已经退去。

大洪水神话是东方各大神话体系中都具有的一个文学母题,而希伯来人的这个洪水神话在东方洪水神话中影响最深远。现代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认为这则神话中包含着人类远古历史的真实记录;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大洪水是人类对于初民阶段的遥远记忆和集体无意识。但在希伯来神话中,大洪水用于宣扬的是上帝惩恶扬善的宗教目的。在这个神话中,“方舟”、“橄榄枝”、“鸽子”也都已经成为具有永恒普遍性的象征。

希伯来诗歌

诗歌在《旧约》中占着突出的地位,取得了更高的成就。影响较大的作品有英雄赞歌、雅歌、哀歌等。

英雄赞歌的最有名的作品是《底波拉之歌》。这首歌是女士师底波拉为赞颂以色列人对迦南王的将军西西拉作战取得胜利而作。歌中首先从正面讴歌了胜利后的欢快心情和高昂士气,然后又以幽默讽刺的口吻从侧面描写了西西拉的母亲还不知道自己儿子已经死去,在家里依窗盼儿子得女子和财物而归的可笑情景。它是英雄战歌的典范。

雅歌,即爱情诗篇,在《旧约》中被称为《所罗门之歌》,其实它只是一部民间情歌的汇集。这些情歌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青年男女间爱情的欢乐和痛苦,也表现了他们忠于爱情的坚贞态度。如:爱情,众水不能熄灭,大水也不能淹没。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财宝要换取爱情,就全被藐视。

同时雅歌在艺术上也保留了民间情歌那种清新、质朴、健康的特点,它的卓越的艺术技巧曾引起后世许多作家的称颂和赞叹。

哀歌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诗歌形式,为巴比伦俘虏事件过程中的犹太人所作。当时广大犹太人面临国破家亡、背井离乡的生活处境,写下了不少悲愤哀怨之歌,以表达他们痛恨敌人、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其中《耶利米哀歌》具有代表性。先知耶利米是巴比伦俘虏事件的目击者,他亲自感受了亡国之痛,因此他的诗歌爱憎强烈、哀怨感人,有力地表达了苦难的犹太人的心声。

此外,《诗篇》卷5第137首诗也是一篇杰出的作品。这首哀歌不仅思想深刻,真实生动地表现了犹太人被俘虏到巴比伦以后的怀念祖国和故乡的深情,而且艺术上也取得了卓越成就。哀歌是希伯来诗歌发展到高峰的重要标志。这些优美、哀怨的诗歌是完全可以列入世界古典名著之林的。《旧约》中收入的先知预言不仅文辞优美,而且带有鲜明的政论性。这里所说的“先知”是指当时的一些社会改革者和宣传真理正义的爱国志士。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下,与上层统治者和宗教祭司集团有矛盾,因而他们敢于在自己的预言中揭露黑暗现实,批判社会上种种不合理的现象,表达出进步的思想倾向。

先知预言的优秀作品有《阿摩斯书》、《以赛亚书》、《弥迦书》等。《阿摩斯书》中的阿摩斯,出身于劳动人民,他在预言中强烈地谴责国王、官吏、宗教祭司的罪行,揭露奸商、高利贷者欺诈人民的丑恶面貌,并且对美好前景做了展望,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和信心。这些爱憎分明、政治色彩浓厚的先知预言对当时的被压迫者无疑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约伯记》是《旧约》中唯一的一部大型哲学诗剧。

它通过主人公约伯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纯正、笃信上帝从而得到好报的过程,赞颂了人的正直、善良的品德,寄托了人民美好的生活理想。但其中也宣扬了委曲求全、善恶报应的思想,明显地表现出它的局限性。《约伯记》把深刻的哲理和浓郁的诗情融于一体,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它对以后不少作家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希伯来小说

希伯来文学中的小说和戏剧都是产生于流亡以后的作品。相比较而言,小说晚于戏剧,但成就比戏剧高,是希伯来文学光辉的结束。这类作品包括《路得记》、《约拿书》、《以斯帖记》等,《路得记》是其中的名篇。《路得记》是一篇充满温情的田园牧歌式的作品。希伯来人拿俄米与她的丈夫和儿子一起在外乡生活,她的两个儿子也都娶了外族的女子为妻,路得是其中之一。但是,很短的时间里,拿俄米先后失去了丈夫和两个儿子。拿俄米决定让她的两个儿媳各自回家,她自己则要长途跋涉回到自己的故乡。另一个儿媳走了,路得却不忍心抛下年迈的婆婆,决定陪她回家。经过旅途的艰辛,拿俄米和路得回到了希伯来人的故土。这时拿俄米已经不能劳动,只有依靠路得每天去田间拾麦穗过日子。善良的财主波阿斯是路得的亡夫的亲戚,他同情两位妇人的遭遇,让手下人每天多留一些麦穗在田里。慢慢地,路得发现了他的好意。婆婆拿俄米则作主将路得许配给了波阿斯。这个篇幅不长的小故事,歌颂了婆媳的相亲相爱和不同民族间的宽容与接纳,这与后来希伯来人强烈的民族排外情绪极不相容。因此,这部作品也是用以说明希伯来民族早期生活和情感交流的重要作品。

除这部作品外,《约拿书》号召打破狭隘民族主义,向世界开放;《以斯帖记》描绘了犹太女子以斯帖为民族的存亡而斗争的故事,是希伯来人在“希腊化”时期爱国精神的体现。

希伯来文学的意义

总体来说,《旧约》中的希伯来文学是人类历史中产生较早的,几乎反映了他们本民族的发展和王国兴亡的全部历史。由于希伯来民族的文学都保存在他们的宗教典籍《圣经·旧约》中,因此,它们的文学具有很强的宗教性,表现了希伯来人对上帝耶和华虔诚的敬畏与赞美,由此而产生的真挚的情感化倾向也是世界文学史中少有的。《旧约》文学在艺术上的特色也十分明显:首先,它的题材广泛。早至开天辟地、万物伊始,晚至民族罹难、国人四散;上至上帝的权威,下至人类在世上的生活……上天入地,谈古论今。在这广阔的时空之中,《旧约》文学为我们描述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起源,人类的繁衍,部族的残杀,王国的兴衰,上帝的戒律,摩西的伟业,亡国的惨景,智者的思虑,暴君的昏庸,民族的仇恨……等等。因此,《旧约》文学如同希伯来民族的生存史和创造史,是一幅广阔的画卷。其次,《旧约》文学体裁多样。散文、神话、史诗、小说、戏剧、抒情诗、哲理诗、叙事诗、寓言、谚语等,成为后来世界文学发展中各种体裁的雏形,为各类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想象丰富、人物众多、情感真挚。《旧约》文学的产生时期,还是人类文学发展的初级阶段,它的很多成就反映了人类童年时代的思想状态。希伯来人的文学天马行空,想象大胆。对世界的主宰者上帝耶和华的描述、对世界形成的想象、对自然和神迹的波澜壮阔的抒写,无不表现了希伯来人卓越的文学才能。此外,在《旧约》中为我们刻画了无数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意志坚定的摩西、骁勇善战的大卫、智慧而富有的所罗门、悲壮的大力士参孙、温柔善良的路得、勇敢无私的以斯帖等等。这之中的很多人物都成为后世各国文学艺术形象的原型。

希伯来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一起组成了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但“与希腊文学作品相反,希伯来文学一般更简朴、更世俗、更直接。更富有自发性。它的组织往往较差,不注重形式,更不注意节制。为了最雄辩地表述内心情感,希伯来文学使用了夸大的形象(‘晨星一起唱歌’)和具有想象力的比喻(‘主是我的牧羊人’)。此外,在《路得记》等简朴和感人的故事中,还洋溢着温暖的人性。文献中到处可见娓娓动情的描述。在涉及人类犯错误的可能性时,往往流露出令人释然的坦率。整个希伯来文献充满了举世无双的宏伟和庄严感(‘众城门哪,你们要抬起头来!永远的门户,你们要被举起!那荣耀的王将要进来’)。”《旧约》作为希伯来人的文学总集,对后世的世界文学影响深远。如果说,古希腊、罗马文化中那种将秩序井然的世界视为一种理性的原则为西方古典主义传统提供了基础,那么,希伯来文学中的宗教情绪,使得西方文学中也充斥着对信仰的重视和对纯洁心灵的赞美。

中世纪时代,教会文学的宗教剧、梦幻故事以及圣徒传说大多都是取材于《旧约》文学,对上帝的颂扬、禁欲主义思想和宿命论观点也多是来源于犹太人的传统。这种影响,不仅局限于中世纪。从文艺复兴开始一直到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旧约》的影子不断出现在后世作家的创作,如班扬的《天路历程》、弥尔顿的诗剧《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拜伦笔下的《该隐》、雪莱的《撒旦逃脱》等等。

除此之外,莎士比亚在每出戏剧中平均引用《圣经》14次;《小癞子》以拉撒路为典故命名;歌德的《浮士德》涉及《约伯记》,以及福楼拜的《圣安东尼的诱惑》、麦尔维尔的《白鲸》、霍桑的《红字》、奥尼尔的《拉撒路笑了》、叶芝的《幻相》、福克纳的《押沙龙,押沙龙》等无不与《圣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由此可见,《圣经》,尤其是《旧约》,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着巨大影响。无疑,《旧约》文学是世界文学遗产中最重要的遗产之一,也是东方文学值得骄傲的组成部分。上古印度文学

印度,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印度河流域是印度文化的发源地。公元前2500年左右,居住在印度河流域的土著民族最早创造了印度河文化,并在对外交流过程中汲取外来文化营养,发展和壮大了自己。约在公元前2000年,生活在伏尔加河流域的雅利安民族大举南迁,其中一支进入印度河流域,并带来了自成体系而风格迥异的雅利安文化。自雅利安人入主印度以后,民族斗争转化为种族冲突,继而又进一步衍化为纷繁的种姓斗争和教派斗争;在永无休止、错综复杂的斗争中,雅利安文化与印度河文化渐渐合流,并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汇成了属于整个印度民族的吠陀文化以及后来各个时期的印度文化。这是印度文化发展的基本史纲。印度文化的种种风格与特征,均由此而来;印度文学的种种风格与特征,也均由此而来。

印度现存最早的文献是四大吠陀本集,其中以《梨俱吠陀》为最早、最重要,也最具文学意义。以四大吠陀本集为主,再加上注释、阐述吠陀的《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吠陀文献”。人们通常所说的“吠陀文学”就是指吠陀文献中富于文学性的成分,主要有颂诗、神话、咒语诗、传说等。四大吠陀从总体上说是韵文作品,《梵书》、《森林书》、《奥义书》则基本上是散文作品。

吠陀文献中包含一整套宗教哲学思想体系,雅利安人借此建立起自己的宗教——吠陀教发展成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也都奉吠陀为根本经典。吠陀是印度最早的文献总汇,几千年来对印度人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梵书又称净行书、婆罗门书,是一大类典籍的总称,现存10多种。各种梵书分属四大吠陀,其主要内容是介绍如何进行祭祖,所以,梵书实际上是婆罗门祭司的职业用书。它的意义主要集中在宗教与文学两个方面:在宗教上,梵书对于婆罗门教与印度种姓制度的确立与巩固,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文学上,梵书起着上承吠陀,下启史诗的作用。《森林书》现存八种,如《梵书》是《吠陀》的附属一样,《森林书》是《梵书》的附属。但其作者不是梵书的继承者,而是对梵书思想的反叛或对立;由于《森林书》的作者当时处于反对派的地位,所以他们在远离城镇的森林里秘密著书立说,秘密传授,故此得名。《森林书》反对婆罗门垄断知识,在当时是进步的。后来,很多非婆罗门的大学问家的涌现,不能说与此无关。《森林书》开启了对诸多哲理问题的探讨,标志着由梵书的“礼仪之路”转向奥义书的“学问之路”。《奥义书》又附于《森林书》之后,数量巨大,有200多种,最古老的约有13种。奥义书的原意是“坐在某人身旁”,有“秘传”之意。它内容庞杂,最主要的内容是有关世界终极原因的哲学思辨。奥义书不是文学作品,但有一定的文学性。它的梵我同一和轮回业报思想,几乎成了印度人的思维定势,其对印度文学创作的影响,无时无处不在。

婆罗门上层人物不但通过梵书、奥义书从宗教、哲学的角度为种姓制度大造舆论,而且还直接通过立法手段,来强制推行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有众多法典、法经,其中以《摩奴法典》最为著名。它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内容驳杂,涉及法律、宗教、哲学、政治、伦理、习俗等问题,是研究古代印度社会和文化的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它本身虽不是文学作品,但也记载了不少神话传说,常常在印度文学作品中被提及。它的思想特别是人生四行期和种姓制度对社会生活和文学创作的影响是不可抗拒的。尤其是它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对种姓制度作了真实的记录,而种姓制度不知给多少印度人带来悲欢离合与生死荣辱,正是这一代又一代人的悲欢离合与生死荣辱,构成了印度文学创作的一大主题。

印度文学史上,吠陀文学之后的又一个高峰是史诗文学。《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称印度两大史诗,不但是印度文学宝库中的无价之宝,也是世界文学太空中彪炳千秋的星座。如果说吠陀文学是宗教文学。那么,两大史诗为代表的英雄颂歌则是宗教化了的世俗说唱文学、两大史诗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经过了无数婆罗门和民间歌手的加工修改。

两大史诗规模浩大,举世难匹:《摩诃婆罗多》有10万颂,号称10万本集;《罗摩衍那》有2.4万颂。它们成书的时间并不确定,一般认为《摩诃婆罗多》是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之间;《罗摩衍那》是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2世纪。前者作者相传是毗耶婆,意译广博仙人;后者相传是跋弥,意译蚁蛭仙人。但这两大史诗成书时问各自前后相距上千年,不可能由某一个人完成,所以毗耶婆或跋弥只能是群体编订者的代称或专名。《摩诃婆罗多》的书名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全书共分18篇,主要分3个部分。一是主干故事。主干故事以列国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代表正义一方的般度族长子坚战被指定为王位继承人,但遭到代表邪恶一方的俱卢族难敌的反对。难敌设计陷害坚战等人。坚战开始时处处忍让,最后忍无可忍,于是在黑天(大神毗湿奴的化身)的支持和众兄弟的帮助下,与难敌展开决战,终于取得王位继承权。坚战在位36年后,与4个弟弟与妻子一起升天。二是围绕这个主干故事,有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等各种插话,共有200多个,以《那罗传》和《莎维德丽传》最著名。插话不是无目的的文字堆积,而是为史诗主题服务的,是情节发展的需要。三是史诗中有不少宗教、哲学、政治、伦理性的说教文字,又以宗教长诗《薄伽梵歌》影响最大。《薄伽梵歌》作为这部史诗的一部分,被认为是综合性的宗教哲学诗,它神化黑天,宣扬对黑天的崇拜,开创了后来印度教虔诚运动的先河,同时也为虔诚文学的出现和发展定下了基调。《摩诃婆罗多》以其内容的丰富和庞杂,不愧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典。《罗摩衍那》书名的意思是“罗摩的游行”或“罗摩传”。全书共分7篇,以罗摩和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描写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斗争。阿逾陀城十车王指定罗摩为王位继承人,但他的爱妃反对,要求由她自己生的儿子婆罗多为王位继承人,并要十车王答应把罗摩流放14年。十车王不得已答应。罗摩带着妻子悉多和弟弟罗什曼那在森林中到处漫游,过着艰辛的流放生活。10年后,楞伽城十首魔王罗波那的妹妹向罗摩求婚未成,遂怂恿哥哥罗波那劫走悉多。罗摩帮助猴王须羯哩婆登上猴国王位,须羯哩婆派神振哈奴曼帮助罗摩寻找悉多。罗摩与罗波那大战,最终杀死罗波那,夫妻团聚。14年流放期满,婆罗多主动退位与罗摩。在罗摩治理下,阿逾陀出现太平盛世。但此时,罗摩听信谣言,怀疑妻子悉多被劫后失贞,于是把怀孕在身的她抛弃在恒河岸边。悉多得到蚁蛭仙人的救护,住在净修林里,后生下一对双生子,长大后由蚁蛭仙人授予《罗摩衍那》。在罗摩举行马祭时,二子演唱《罗摩衍那》,罗摩得知演唱者是自己的儿子。但罗摩表示仍难以信服。悉多求救于地母以证其贞洁,大地顿时开裂,悉多投入地母的怀抱。大梵天预言,罗摩全家将在天堂团圆。

两大史诗被看作印度教圣典,在印度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是印度人精神生活中不可少的太阳和月亮,也是进行文学再创造的最重要的源泉。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没有任何文学作品能像两大史诗这样,对它的人民产生如此深广而久远的影响。两大史诗的世界意义,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发现和认识。

叙事诗主要有五部“大诗”——迦梨陀娑的《罗怙世系》、《鸠摩罗出世》,婆罗维的《野人和阿周那》,摩伽的《童护伏诛记》和室利诃奢的《尼奢陀王传》;另外还有佛教诗人马鸣的《佛所行赞》,跋底的《罗波那伏诛记》,毗尔诃纳的《遮娄其王传》,迦尔诃纳的《王河》,泰米尔诗人甘班的《甘班罗摩衍那》,泰米尔语史诗《大往世书》,印地语长篇叙事诗《地王颂》、《赫米尔王颂》,加耶西的《莲花公主》,苏尔达斯的《苏尔斯海》,杜勒西达斯的《罗摩功行之湖》等等。

抒情诗主要有迦梨陀娑的《云使》、伐致呵利的《三百咏》、阿摩卢的《百咏》、摩由罗的《太阳神百咏》、毗尔诃纳的《偷情百咏》、牛增的《阿利耶七百首》、胜天的《牧童歌》、格比尔达斯的《真言集》等等。

印度戏剧起源于公元前,但现存的剧本都是公元以后的作品。最早的是公元1、2世纪的佛教诗人马鸣的3部戏剧,而且是残本,除一部名《舍利佛传》外,另两部残缺过甚,连剧名都无从知晓了。公元2、3世纪的著名戏剧大师跋娑有13部作品,《断股》和《惊梦记》是他的代表作。他在古代印度名声很大,许多古典梵语作家如迦梨陀娑、波那等都曾在作品中提及他,他为以后印度戏剧创作高峰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讲到印度古典戏剧,首陀罗迦的《小泥车》是不能不提的。这部伟大作品的诞生时间至今无法确定,一般认为是出于跋婆和迦梨陀娑戏剧之间,约在公元3世纪左右。这是一部10幕剧,描写妓女春军为逃避国舅的追逐,躲进声名卓著而家道中落的婆罗门善施家中,由此产生了一段曲折爱情。国舅霸占春军不成,便向她下毒手,并嫁祸于善施。善施蒙冤,被押赴刑场。这时,曾得到善施帮助的牧人起义成功,推翻暴君,解放了善施和被救活的春军,准其正式结为夫妻。《小泥车》情节曲折复杂,扣人心弦,处处洋溢着诗情画意,充满风趣和幽默,语言质朴流畅,并利用不同语言为不同角色服务,自然生动。总之,《小泥车》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以其深刻鲜明的主题思想和炉火纯青的表现手段,与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堪称印度古典梵剧史上的双峰。

迦梨陀娑的戏剧,标志着印度古典梵语戏剧创作达到鼎盛阶段,并且独领世界戏剧风骚,直到中国元、明戏剧的兴起。

印度的故事文学,可谓独步世界。印度是个故事大国,世界各地的许多故事都可以溯源到印度。故事文学最主要的作品是《本生经》和《五卷书》。《本生经》是佛教文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本生故事大体有以下几类:歌颂菩萨智慧与神通;主张平等,反对种姓歧视;讽刺鞭挞愚蠢迷信;宣扬经商发财。故事中保留了大量的寓言故事,讽喻欺诈虚伪,自私残暴;歌颂团结友谊,知恩图报;赞扬坚贞和忠于爱情。这些故事经过佛家的改造、加工,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宗教色彩。它生动形象地保存了古代印度人经济、政治、思想、道德、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宝贵资料,为后人研究印度古代社会提供了方便。其文学价值,不但在印度文学史上备受尊崇,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五卷书》与《本生经》堪称印度故事文学的双璧,两者所收的主要是寓言故事,一个是婆罗门文人编订,一个是佛教徒编订。《五卷书》讲一位国王生了3个儿子不学无术,国王请来一位婆罗门,要他在6个月里将所有的治国方略、道德规范及人情世故都教会王子。《五卷书》就是婆罗门为王子编写的教材。《五卷书》和两大史诗一样,也采用连串插入式的创作方式。全书有5个主干故事。第1个讲君臣关系,第2个讲团结就是力量,第3个讲策略权谋,第4个讲交友之道,第5个讲谨慎行事。在每个主干故事中又插入了许多故事,全书共80多个。《五卷书》确切的诞生年代很难考证,在流传过程中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一个版本在公元6世纪由梵文译成了巴列维语。这个本子后来又改译成阿拉伯语,书名改成《卡里来和笛木乃》,以后就传遍了欧洲和世界,对意大利薄伽丘的《十日谈》、英国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德国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的创作,产生过影响。由于宗教的排他性,佛教徒始终没有将《五卷书》译成汉语,但仍有不少故事在中国有广泛的传播,这主要是靠汉译佛典,佛典中不少故事与《五卷书》相同或相似。

古典梵语小说是在两大史诗、古典梵语叙事诗和民间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现存最早的这类作品产生于6、7世纪,即苏般度的《仙赐传》、波那的《戒日王传》、《迦丹波利》和檀丁的《十王子传》。它们在题材上继承民间故事的世俗性,在叙事方式上继承两大史诗和民间故事集的框架式结构,在语言和修辞方式上继承古典梵语叙事诗的风格。但总的来说,古典梵语小说不及诗歌和戏剧发达。

印度文艺理论与欧洲和中国的理论成鼎立之势,构成了世界文艺理论的3大体系。印度的古典文艺理论包括戏剧学和诗学,分为7个学派,即味论派、庄严论派、风格论派、韵论派、曲语论派、相宜论派,惊奇论派。其中味论派和庄严论派是两大基本阵营,其他属小学派。

味论派是印度文艺理论中最具影响的一大学派。“味”是印度一个基本的诗学概念,是指读者(观众)对作品感情基调的艺术享受。味论派的创始人是婆罗多(2世纪),代表作是《舞论》,它是印度现存的最早的戏剧学著作。但它所涉及的内容不局限于戏剧,更不是一般戏剧工作手册,而是一部内容丰富、意蕴深刻的百科全书式的文艺学著作。

庄严(修辞)是印度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形成诗歌魅力的因素,同时也是一种对诗歌价值进行评判的标准。印度文论家很早就对修辞的审美本质、特征和内容进行探讨研究,逐渐形成修辞(庄严)论,并与味论一起并称印度文艺理论的两大支柱。庄严论的奠基者是6~7世纪的婆摩诃,代表作是《诗庄严论》。他的贡献在于第一个将修辞理论从戏剧学中独立出来,所以,他常被认为是印度诗学的创始人。7世纪的檀丁是继婆摩诃之后的第二位庄严论家,《诗镜》是其代表作,内容承前启后,是一部有重要影响的形式主义诗学著作。

进入12世纪后,由于梵语日益脱离百姓口语,古典梵语文学渐趋衰微。虽仍不时有佳作问世,但已无力回天,遂逐渐在印度各地出现了用地方语言创作的文学。这些方言文学一方面深深扎根于当地人民,吸取本地区民间文学营养,在发展中形成各自的特色;另一方面又受梵语文学很大的影响。它们大都直接继承了梵语文学的传统,所以一开始便有相当成熟的作品问世。

在印度地方语言文学兴起的同时,印度各地的虔诚运动也方兴未艾。公元7世纪下半叶,伊斯兰势力入侵印度,引起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激烈冲突。面临伊斯兰教的攻势,印度教低等种姓不堪高等种姓的压迫,纷纷归宗伊斯兰教,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虔诚运动。虔诚运动主张各宗教平等,消除互相之间的隔阂,提倡同一宗教内部一视同仁,取消高等种姓对低等种姓的歧视,不可接触者可以享受膜拜大神的权利;认为个体灵魂通过虔诚都可以达到与神结合的目的。但是并不取消种姓制度。虔诚运动汇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得到广大印度教徒,特别是低等种姓的拥护。这一思潮对印度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以至于后世的文学史家将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之为“虔诚文学”。虔诚文学是印度13~17世纪文学的主流。一般来讲,虔诚文学可以分成两派4支:无形派,含明理支和泛爱支;有形派,含罗摩支和黑天支。无形派认为神明无形,反对偶像崇拜。明理支主张通过理性来达到与神合一,泛爱支主张通过爱来与神合一。有形派认为神明有形,主张用虔诚的感情来膜拜神的化身,主张崇拜罗摩的为罗摩支,主张崇拜黑天的为黑天支。

虔诚文学与地方语言文学的发展和兴起几乎同步,也是互为关系的。也就是说,在古典梵语文学衰微以后而继起的各地方言文学和虔诚文学时期涌现出来的大批具有重大影响的诗人和作家,大多是用民族语言创作的,而内容又多是与虔诚运动的思潮相呼应的。在众多的虔诚文学作家中,最重要的是格比尔达斯、加耶西、苏尔达斯和杜尔西达斯。

格比尔达斯的诗都是口头创作,由他的弟子记录而流传下来。现在编订的《真言集》分“见证者”、“短曲”、“短诗”3部分,主要是讽刺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还有不少写社会问题,揭露各种丑恶现象,并认为金钱是万恶之源,还有一些诗宣扬神秘思想和悲观论。他的诗通俗易懂、明白如话,在广大劳动人民中有广泛的拥护者。尽管他的诗抨击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但他毕竞是在虔诚运动中涌现的诗人,被视为虔诚文学“无形派”中的“明理支”诗人的代表。

加耶西(1493~1542)的作品现存3种,以长篇叙事诗《莲花公主》最为著名。这篇长诗是一部爱情悲剧,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艺术感染力。莲花公主和宝军代表纯洁的爱情,德里皇帝代表邪恶势力对爱情的摧残。这一主题,在封建社会有其普遍性。加耶西在继承印度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又汲取民间文学的精华,使得这个爱情悲剧流传不息。

苏尔达斯是虔诚诗人中的有形派黑天支的代表。他的作品有3部,《苏尔诗海》是其诗歌全集,除一小部分是叙事诗外,大多是抒情诗,中心内容是歌颂大神黑天。

杜尔西达斯(1532~1623)的作品有12种,以《罗摩功行录》最负盛名。自蚁蛭的《罗摩衍那》问世以来,2000年间不知有多少种方言的改写本、编译本问世。然而,其中最成功、影响最大的是杜尔西达斯的《罗摩功行录》。由于种种原因,印度人对《罗摩衍那》中的罗摩故事渐渐淡忘了,而对《罗摩功行录》中的罗摩故事却是家喻户晓,出口成章。所以说,《罗摩功行录》在印度老百姓中的实际影响,要比梵文的《罗摩衍那》大得多。

在印度有一种说法:苏尔达斯是太阳,杜尔西达斯是月亮。可见这2位诗人在印度这一时期的文学上的影响了。

佛经故事

佛经是佛教经典,是佛教徒用来宣扬佛教教义的工具。为了吸引广大民众,佛经常常采用通俗的寓言故事或生动的比喻阐发教义,文体有散文体、韵文体和散韵杂糅体等形式。因此,佛经中含有文学因素或带有文学色彩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佛经中最具文学性的主要有《本生经》、《百缘经》、《天譬喻经》、《妙法莲华经》、《贤愚经》、《杂宝藏经》、《百喻经》等。

佛经中的故事洋溢着古代印度人民所崇信的几种基本道理。最主要的是和平、牺牲、慈爱、诚信、忍让、平等、无私、克制贪欲、禁戒残暴等。这些故事无不表现出较高的语言艺术水平,朴素中透出哲理,单纯中含有深邃。如果除去其宗教附会的部分,使人备感精彩。在现存的佛经故事中有不少是广大人民创造的,长期流传在民间,颇能反映他们的爱与恨,祈求与希望。其中,又以《本生经》中的故事最具代表性。《本生经》又译作《佛本生故事》,是一部内容浩繁的寓言故事集,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故事集之一,主要讲述佛陀释迦牟尼前生的故事。按照佛教的说法,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只是一个菩萨,还跳不出轮回,他必须经过无数次转生才能成佛。他曾是国王、王子、婆罗门、商人、妇人、大象、猴子、鹿等等。每一次转生便有一个积德行善的故事。这就产生了所谓的“佛本生故事”,现存547个,收集在巴利文经藏《小尼迦耶》中的是其第10部经。

佛本生故事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即每个故事都由5部分组成:一是今生故事,交代佛陀讲述前生故事的身份、地点及缘起。二是前生故事,讲述佛陀前生故事的具体内容。三是偈颂,穿插在散文叙述中,有总结性质或描述性质的诗。四是注释,对偈颂中词语含义的解释。五是对应,将前生故事中的人物与今生故事中的人物一一对应。如《摩尼克猪本生》中,今生故事讲述一个比丘受一少女引诱,佛陀得知后告诫他说:“她是你的祸根,甚至在你前生,你就成了她结婚筵席上的佳肴。”佛陀接着讲述前生故事。

菩萨曾转生为一头牛,名叫大红。其弟名叫小红。兄弟俩干了家中牵引拖拉所有的重活。主人的女儿即将结婚,喂养了一口名叫摩尼克的猪。小红问大红:“这家重活都是咱俩干的,主人只给我们稻草麦秸吃,而这口猪却吃牛奶粥。”大红安慰小红说:“主人是为给女儿办喜事才喂养它的。”不久,主人宰杀了摩尼克猪,献给庆贺婚礼的客人吃。在叙述这个故事当中有一首偈颂:“勿羡摩尼克,它吃断头食;嚼你粗草料,此乃长命食。”这道偈颂下面有一连串词义注释。故事的最后部分是对应,即佛陀指出前生中的摩尼克猪是现在这个受诱惑的比丘,主人的女儿是现在这个少女,而小红是阿难(佛陀的弟子),大红是佛陀本人。

所谓佛本生故事实际上绝大部分是长期流传于印度民间的寓言、传说、故事、童话和传奇。佛教徒将其采集起来,按照上述固定的模式进行改造加工,给每个故事加上头尾,然后指出故事中某人、某神、某动物是佛陀前身,并以偈颂点出佛家要说明的主旨。佛本生故事采用散韵杂糅文体,通俗易懂,幽默易记,风格质朴,从内容上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一类歌颂菩萨的睿智与法力。佛本生故事由于都是讲述菩萨如何转生的,因此几乎每篇故事都程度不同地歌颂佛陀的智慧、知识、英明、悟性、道德、胸怀、情操、大度、魄力等。此外,还时常歌颂他所具有的广大神通和奇异的力量。如《真理本生》中的转生为商队长的菩萨,由于聪明才带领商队走出5种险境,并高价卖掉货物返回故乡。再如《芦苇饮本生》中转生为猴王的菩萨,他以神异的力量使芦苇节打通,8万猴子以芦苇为吸管饮到有水妖掌管的莲花池水。

一类宣扬平等、博爱,小人物可以战胜大人物。在这类故事中,菩萨往往转生为某一小人物或弱小的动物,而压迫者、欺骗者则往往没有好下场。如《箴言本生》中转生为婆罗门的菩萨,他从水中救出落难的王子、蛇、老鼠和鹦鹉。忘恩负义的王子得到报应,而菩萨在转生为国王后仍与3个动物和睦友爱地度过一生。再如《猴王本生》中转生为猴王的菩萨,每次都要跳到一块石头上才能再跳到水中岛上。一条鳄鱼想得到猴王心上的肉,就伏在石头上等机会,猴王依靠智慧战胜了它。又如《鹌鹑本生》中转生为象王的菩萨,对待小动物非常仁慈,而一头傲慢的大象却随意踩死小鹌鹑。于是老鹌鹑为复仇联合了乌鸦、苍蝇和青蛙。乌鸦啄瞎了大象的眼睛,苍蝇在那儿产了卵。被蝇蛆折磨得焦渴难耐的大象在找水喝时,被青蛙引向悬崖,跌落山下而死。

另一类提倡经商发财,合理致富。佛教重视种姓平等,尤其得到吠舍种姓的支持。吠舍主要从事手工业和商业,他们在政治和军事上无力与婆罗门和刹帝利抗争,于是就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完全用于商业活动之中。所以,佛本生故事中有许多描写的是经商题材,充满浓厚的商业气息。如《真理本生》、《小商主本生》、《奸商本生》、《果子本生》、《伊黎萨本生》等。这些故事中的商人,有的冒险经商,大智大勇,获利而归;有的指导他人,由穷变富;有的唯利是图,受到惩罚等等。

佛本生故事中,有的讽喻当时的统治者,嘲笑神仙和婆罗门,批判自私残暴、欺诈虚伪等行为,有的歌颂团结友谊、知恩图报、忠贞不渝等品德。当然,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也有少数故事鼓吹宿命论,宣扬逆来顺受、绝对忍让,诬蔑、轻视妇女等,形成消极影响。

佛本生故事随着大乘佛教的传布,首先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到日本、朝鲜、越南。随小乘佛教的传布,首先传入斯里兰卡,其后又传入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国。近几十年来,许多欧洲国家的学者也从事佛本生故事的研究,并将其译成德文、英文等多种欧洲语言。佛本生故事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学、戏剧、绘画、雕塑等,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婆罗门经典《吠陀》《吠陀》是婆罗门教的经典,也是印度最古的文献,是诗歌总集,类似我国的诗经。它共分4部。《梨俱吠陀》最古,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至前1200年间已形成(史称这段时期为“梨俱吠陀时代”或“早期吠陀时代”)。《娑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大体形成于公元前1世纪上半叶。后3种吠陀的内容主要都来自《梨俱吠陀》。《梨俱吠陀》是颂神诗集,共有1028首诗(据传内有11首是后人附加上去的),约4万行,分10卷。诗歌内容及倾向复杂,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或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社会生活,其中包括许多神话传说。诗中歌颂了天神(雷神)因陀罗及光明女神、火神、雨神等等。在第10卷的诗中说到千头、千眼、千足的造物布路沙,它弥漫天地,充塞过去未来;它是创世的牺牲者,用它来切割,产生了宇宙万物,4大种性亦在其内。

第9卷第112首诗有很浓的生活气息,它不是一般的颂诗,而似乎是一个人在从事榨酒劳动时的欢唱——不过已带有明显的私有观念:“人的愿望各色各样:木匠等待车子坏,医生盼人跌断腿,婆罗门希望施主来。苏摩酒啊!快为因罗陀大神流出来。……“我是诗人,父亲是医生,母亲忙推磨,大家都象牛一样为幸福而辛勤。苏摩酒啊!快为因陀罗大神流出来。”

这首诗说明当时已形成家庭,社会分工也较细,大家都辛勤劳动,追求金钱。还有一首是一个赌徒自叙的悲歌,说明当时已出现了赌博。这个赌徒因赌博输光了钱,输掉了妻子,到处游荡。诗人为此进行了讽刺和劝诫,要赌徒规矩地种田,以求得富裕。

其他3种吠陀中,以《阿闼婆吠陀》最重要。这是驱邪求福的咒语和诗歌集,用以驱除疾病、猛兽、恶鬼、仇敌,或借以求得长寿、富贵、家庭和睦、生活幸福、旅行安全等等。所求治的病中包括发烧、黄疸、水肿、癞疮、瘰疬、咳嗽、眼炎、秃顶、虚弱、骨折、中毒、疯狂等等。用咒语的方法来治病驱邪,似乎有些迷信可笑,但却反映了印度人的祖先与各种灾害病魔斗争的强烈而天真的愿望,而且可从中看到当时人们对各种病害的识别能力。同时这些诗生活气息比《梨俱吠陀》要浓,且很富诗趣。试看第6卷第105首关于治咳嗽的诗:像心中的愿望,迅速飞向远方,咳嗽啊!远远飞去吧,随着心愿的飞翔。像磨尖了的箭,迅速飞向远方,咳嗽啊!远远飞去吧,在这广阔的地面上。像太阳的光芒,迅速飞向远方,咳嗽啊!远远飞去吧,跟着大海的波浪。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诗记述了一面念咒语治病,一面还用草药,真可谓是科学与文艺结合的萌芽了。《阿闼婆吠陀》中还有一些男女求爱时用的咒诗,如:“像藤萝环绕大树,把大树抱得紧紧;要你照样紧抱我,要你爱我,永不离分。”“翅膀是相思,箭尖是爱情,箭杆上海誓山盟。爱情的箭瞄得准,一直刺进你的心。”这都说明《阿闼婆吠陀》比其他吠陀更接近现实,更具体真切地反映了古代印度民间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两大史诗

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古代印度文学的重大收获,它们集中地反映了古代印度的社会生活和文学成就。

关于这两部史诗形成和定型的时间,学者、研究者其说不一,一般认为,《摩诃婆罗多》大约形成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罗摩衍那》的中心故事大约形成于公元前3世纪,最后增补部分于公元2世纪完成。它们大体上都经过早期传说——构成中心故事——最后定型的几个发展阶段。

根据传说和史诗本身记载,《摩诃婆罗多》的作者为广博仙人,《罗摩衍那》的作者为蚁垤仙人。实际上这样规模宏大的史诗不大可能出于某几个人之手,它们无疑是在口头流传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发展起来的。两位仙人可能是对史诗整理加工有过巨大贡献的人。

两人史诗在流传过程中,一方面把现实生活和事件赋予了神话色彩,另一方面,随着阶级的出现,不同时代、不同思想倾向的人都要把一些新的材料或新的观念加进去,致使它们的篇幅越来越大,内容也越来越复杂起来。《摩诃婆罗多》的中心故事是描写婆罗多的后代——两大王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奇武王有二子,一为持国,一为般度。持国有百子,称俱卢族,长子名难敌;般度有五子,称般度族,长子叫坚战。前者强大,后者弱小。他们为王位继承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明争暗斗,最后终于导致18天的一场鏖战。战斗结束时,双方几乎全军覆灭,由胜利者坚战接替了王位。

史诗通过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王位斗争的细致描述,歌颂了以般度族为代表的社会进步势力,批判了以俱卢族为代表的落后保守势力,它在某些方面体现了军事民主制时代的特征,表达了古代印度人民渴望和平、要求安定统一、向往太平盛世的理想和愿望。除了中心故事外,史诗中还收入了不少内容丰富、引人入胜的插话,最著名的有《那罗传》、《莎维德丽》等。《摩诃婆罗多》全书共18篇,2109章,约10万颂(每颂两行),相当于希腊荷马两大史诗总和的8倍多,被认为是世界最长的史诗。《罗摩衍那》的中心故事是围绕着主人公罗摩王子一生的经历展开的。全诗共7篇,两万四千颂。

在史诗中,罗摩是作为古代英雄、理想国王的代表来塑造的,史诗的主题和思想倾向主要是通过这一人物体现出来的。

史诗通过德行和勇武两个方面刻画罗摩的性格。首先是把罗摩作为印度古代德行的典范加以颂扬的。如表现他尊父、爱弟、重视友谊和忠于爱情;在王位继承问题上不计较私利;流放过程中勇于过苦行者的艰苦生活;主持正义、嫉恶如仇,帮助猴王恢复王位;同情弱者,关心人民的疾苦等等,这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其次,把罗摩描写为英勇的战士和英雄。这主要通过断弓和楞伽之战等情节表现出来的。遮那竭国王为女儿悉多选婿,宣称谁能拉开他祖传的神弓就把女儿嫁给谁。求婚者一个一个都失败了,罗摩不仅拉开了神弓,而且把弓拉断了。这一壮举震动了整个宫廷。罗摩的武力在楞伽之战中得到更为充分的表现,十首魔王罗波那十分厉害、顽强,两人经过许多回合的较量,难分胜负。最后借助天神送来的天车和得力武器,罗摩才杀死了罗波那。史诗表现罗摩的胜利,不只是他武力的胜利,也是他的善行和正直精神的胜利;由于罗摩为正义而战,因而得到了各方面的有力支援。

罗摩是特定的历史时代——奴隶制形成期上层统治阶级内部社会进步势力的代表,是当时人民理想和愿望的体现者。在史诗中,他同宫廷内以吉迦伊王后为代表的落后保守势力,同社会上以十首魔王罗波那为代表的反动邪恶势力构成了尖锐矛盾,而后者是史诗揭示的主要矛盾。史诗通过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公理与强暴的鲜明对比,热情地赞颂了代表善和正义的新兴王国的国王罗摩;特别是借助罗摩的言行,提出了一系列进步政治主张,如反对上层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渴望国家的团结和安宁,反对掠夺和侵略,反对暴政,要求关心人民疾苦,宣扬一夫一妻制等。这都是符合当时印度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趋向的。

不过,由于史诗流传时间的漫长以及流传过程中不断受到审改和加工,罗摩的形象也带有复杂的性质。在客观上,罗摩既是一个古代英雄、理想化的国王,又是一个伪君子,某些旧的统治秩序和道德观念的维护者,并不是很统一的。相形之下,史诗中另外的一些形象,如罗摩的弟弟罗什曼那、神猴哈奴曼等倒是更富有光彩的。《罗摩衍那》在艺术上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它是人类童年时期的创作,带有鲜明的神话色彩,并多方面体现了人民口头创作的特点:史诗中成功地塑造了罗摩、悉多、罗什曼那、哈奴曼及罗波那等一系列个性突出的艺术形象;作品善于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开展情节,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情节发展跌宕起伏,富于变化,引人入胜;不少地方展示出美丽多姿的大自然,以景寄情,充满浓郁的抒情气氛;在语言上采取了比喻、排比、象征和夸张等描写手段,具有清新、朴实的艺术风格。这也正是这部史诗得以长期流传、深受印度人民喜爱的重要原因。《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不仅是古代印度文学的艺术珍品,也是世界史诗文学的重大成就。它对印度及其周围国家的社会生活和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卷书》

印度是富有寓言、童话和故事的古国。佛教的经典之一《本生经》也是古代民间故事和寓言汇集。后来则有德富的《伟大的故事》(已失传)、月天的《故事海》、安主的《大故事花簇》、觉主的《大故事诗摄》等。而《五卷书》上承《本生经》,下继其他故事集,是最著名的一部寓言和故事总集。但成书时间不详,据估计在公元1世纪时编成。《五卷书》除《楔子》外,共分5篇,故名。这5篇是:《绝交篇》、《结交篇》、《鸦枭将》、《得而复失篇》和《轻举妄动篇》。关于本书的成因,书前说:有个国王生了3个儿子,都很愚蠢,叫大臣们设法使3个儿子变得聪明有学问,大臣们都无能为力。后来请了一个80多岁的婆罗门,他保证6个月内使王子聪明起来。他打破传统教法,编了这部又有故事又有教益的《五卷书》来作教本,结果3个王子果然变得聪明了。这当然是有些夸张,但足以说明印度自古很重视文艺教育。《五卷书》全书有78个故事,有讲仆人如何愚弄国王的,讲弱者怎样反抗强暴的,有歌赞人民团结御敌的,有讽刺和揭露统治者丑恶行为的。它闪烁着人民的智慧,有巨大的认识意义和教育意义。但也有一些故事宣扬落后意识,宣扬宿命论和轻视妇女的观念。

戏剧

古代印度文学中,戏剧也有杰出成就,最著名的是首陀罗迦的《小泥车》和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小泥车》大约写成于公元2~3世纪,其作者首陀罗迦生平不详。《小泥车》是10幕戏剧,剧中故事发生在八腊王残暴统治下的优禅尼城。八腊王的舅子蹲蹲儿,追逐年轻美貌、心地高尚的名妓春军,但春军爱上了贫穷的商人善施,坚决不屈服于蹲蹲儿的淫威。蹲蹲儿狐假虎威,设计将春军引至花园,亲手将她勒死,反诬是善施谋财害命。善施无辜受冤,被法庭判处流刑,又被八腊王改判斩刑。与此同时,广大奴隶在善施的友人、牧人出身的阿哩耶迦率领下,举行了轰轰烈烈的起义。当善施在刑场即将被斩时,被僧人救活的春军赶到。揭穿了善施被诬陷和蹲蹲儿阴谋杀人和嫁祸于人的真相。正在此时,阿哩耶迦的起义军杀进城来,斩了八腊王,推翻了反动统治,阿哩耶迦被拥戴为王,他惩罚了蹲蹲儿,宣布春军为自由人,并促成了她与善施的结合。《小泥车》这个剧本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都一反过去的传统。它不是以王公贵人为主人公,而以善施这样的穷人、春军这样受凌辱的妓女为描写的中心,对他们的崇高道德和不畏强权的气节全力歌颂。作者不仅歌赞了春军对真挚的爱情的追求,歌赞了自由恋爱,而且赞美了不计财产,不顾种性差别的爱情结合。这对等级制度和权势观念是大胆的挑战。

剧本还揭露了以八腊王、蹲蹲儿为代表的奴隶主统治者仗势残害人民的罪行,写出了奴隶社会就存在的颠倒历史的冤案。特别可贵的是,《小泥车》把爱情的情节与奴隶及城市贫民的反压迫斗争相交织,全力歌颂了奴隶们的武装起义和胜利。这在同时期的印度文学中是难能可贵的。《小泥车》在世界文学中也是最早反映人民起义的优秀作品。

在艺术上,《小泥车》打破了戏剧必须从两部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取材的旧传统,直接取材于现实。剧情曲折生动,剧中富于幽默情调,人物栩栩如生,语言个性化。但前几幕嫌拖沓,奴隶起义的线索没有很好展开。作者是从城市贫民的观点来写奴隶起义的,甚至让奴隶起义领袖向善施说“仰仗你的德行,我才能建立国家,一切听你的指点!”《小泥车》是印度文学、也是世界古代文学中的一颗明珠。可惜它还不曾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重视。我国1957年便有吴晓铃的译本。

印度古代另一名剧《沙恭达罗》,是著名戏剧家迦梨陀娑所作。迦梨陀婆大约生活于公元350~472年之间。他还写有杰出的抒情长诗《云使》和其他剧作如《优哩婆湿》等。《沙恭达罗》为其代表作。《沙恭达罗》(意译为“孔雀女”)是7幕剧,写国王豆扇陀到山里打猎,在一处净修林(即修道院)偷看到了修道女沙恭达罗的美貌,企图占有她。天真的沙恭达罗也对他一见钟情,两人即以“干闼婆方式”(即自由结合方式)结了婚。国王给沙恭达罗一个指环作为认亲标记后离去。沙恭达罗因日夜思念豆扇陀而失魂落魄,得罪仙人,受到惩罚:让国王忘掉她,直至看见指环时止。净修林师傅遣人送沙恭达罗进宫找国王相亲,途中指环失落,国王不认,反骂沙恭达罗是“荡妇”。沙恭达罗怒斥国王是骗子。沙恭达罗走投无路,由一仙女接上天去。后来在神力帮助下,指环失而复得,国王忆起前情,又见沙恭达罗年轻美貌,并已生一子,他正需后嗣,于是相认团圆。《沙恭达罗》的故事在史诗《摩诃婆罗多》中已有原型,后来的《莲花往世书》(约公元2~3世纪)则加上了沙恭达罗得罪仙人情节,把国王负情的责任推给了沙恭达罗。迦梨陀娑在处理这个老而又老的爱情题材时,突出的成就在于既保持了原故事的框架,又赋予这一故事以新的社会现实因素。

作者写出了豆扇陀与沙恭达罗的冲突是豆扇陀的寻欢作乐同沙恭达罗真切纯洁的爱情追求的矛盾;而后来得以团圆相认,果然是作者一种浪漫主义的理想,但剧中也点明了这是出于国王为解决继承问题的需要。《沙恭达罗》中最动人的是女主人沙恭达罗的形象,她虽是仙人之女,但实际过着失去自由的受奴役的生活。她冲破净修林禁规,勇敢地追求爱情。她十分柔弱温顺,但面对豆扇陀的遗弃,又表现了极大的勇敢。作者并以细腻的抒情笔触,成功地刻画了沙恭达罗的自然美和朴素美。豆扇陀放荡虚伪,但作者没有将他简单化,写他同样也有感情真切的时候。

剧本结构严谨,情节三起三落,人物性格鲜明。此剧翻译到德国后,歌德赞不绝口,写了几首诗赞美。其中一首说:“我们还要知道什么更优秀的东西,沙恭达罗,我们必须亲吻;还有弥伽杜陀,这云彩使者,谁不愿意把它放进我们的灵魂?”席勒也在一封信中说:“在古代希腊,竟没有一部书能够在美妙的女性温柔方面,或者在美妙的爱情方面与《沙恭达罗》相比于万一。”

第二节 欧洲古代文学发展概论

古代希腊文学

希腊文学起源于公元前10世纪初,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学之一。4世纪以前的古希腊文学成就辉煌,包括史诗、戏剧、抒情诗、文艺批评、传记文学、小说、寓言及历史著作、哲学著作、修辞学、地方志等。

从公元前8~9世纪流传下来的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经过几个世纪职业乐师不断加工改进而成的,向来被认为是史诗的楷模。

古希腊的戏剧是在迎神赛会中的乐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埃斯库罗斯是“悲剧之父”,他共流传下来《奥瑞斯忒亚》三部曲和《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等7部剧作。希腊另一作家索福克勒斯发展了悲剧的形式,留下来的7部剧作中以《安提戈涅》和《奥狄浦斯王》最为杰出。欧里庇得斯进一步完善了悲剧艺术,保留下来的剧作有18部,重要的有《特洛亚妇女》和《美狄亚》。希腊的“喜剧之父”是阿里斯托芬,他留存至今的剧作有11部。文艺理论方面的重要著作是柏拉图的对话录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古希腊文学对古罗马文学和后来的欧洲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元前334~前323年间是希腊化时期,希腊文学影响了整个地中海东部和西亚、中亚许多地区。卡利马科斯的叙事诗《赫卡勒》、阿波罗尼奥斯的史诗《阿尔戈船英雄纪》以及文艺批评论著《论崇高》和《伊索寓言》等是这时的重要作品。4~15世纪以拜占庭为中心的东罗马帝国时期,留下大量著作,但影响不大。15~18世纪希腊本土被土耳其人占领时期,文学无大成就。1828年,希腊独立后出现了以苏佐斯为代表的雅典浪漫主义诗派和爱奥尼亚以索洛莫斯为代表的诗派;散文方面有不少回忆录行世;普叙哈里斯成为俗语文学运动的领袖。19世纪80年代,诗界开创了倾向俗语文学、面向现实生活的新雅典派,散文转向反映现实的小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象征派诗人塞菲里斯和超现实主义诗人埃里蒂斯先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著名的小说家有米里维利斯、维内吉斯、科斯马斯·波利提斯、塞奥托卡斯等。

古希腊神话

古希腊神话产生于人类社会的童年时期。原始氏族时期的社会生活和当时人们的思维方式、认识能力是孕育神话的土壤和条件。变幻莫测的大自然既是哺育人类的母亲,也是生产力低下的史前人类最大的敌人。当人类逐渐从自然界中走出,自身意识开始觉醒之时,对外在的生存环境、对人类自身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朴素理解就必然导致后人所无法模仿的神话的出现。在世界各民族的上古时期,都曾产生过本民族的神话,但是就流传至今的各民族神话来看,希腊神话无疑是最丰富多彩的。文字记载的希腊神话最早见于荷马史诗,其后,诗人赫西俄德的长诗《神谱》对宇宙的起源和神的谱系作了最早的描述,成为后来希腊神话作品的底本。此后,我们在古希腊的诗歌、戏剧、哲学和历史著作中也可以看到有关神话的记述。现今看到的希腊神话故事,又是在上述记载的基础上经后人的整理形成的。

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神的故事讲述的是诸如创世、诸神产生、神谱系、人诞生。

英雄传说的主角是半人半神的英雄,源于古老的祖先崇拜观念。英雄传说带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是对氏族首领和祖先的赞颂,但同时也是后人想象力创造的产物。

神话与宗教信仰是密切相连的。古希腊宗教是一种多神信仰的宗教,在各城邦的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所有希腊公民都是笃信宗教的。但是,与其他民族,特别是东方民族不同的是,希腊世界没有享有特权的祭司阶层,神庙中的男女祭司地位相当于城邦的公务人员,神庙的管理权掌握在城邦委派的公民团体手中。因此,源于古老的民间信仰形成的希腊宗教观念,在特有的希腊城邦社会条件下产生了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点,也使希腊神话具有了自己鲜明的特征,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神人同形同性论”。这种观念不仅使希腊神话较早就摆脱了兽形妖灵阶段,而且使神话体现出了较强的民主意识和以人为本、注重现实的精神。希腊宗教中的诸神,既不是由王或城邦的统治者所垄断的,也不是高高在上,只供人们敬畏的神祇,而是属于整个希腊世界所有公民并生活于民众之中的神,神性与人性之间是相通的,而不是二者间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

反映到神话上,神拥有了男人或女人的形态,但又是人的完美体现,神的形象体现着人的智慧和美质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但另一方面神与人一样有着七情六欲。他们同样爱慕虚荣,嫉妒心很重,爱好风流,存有私心,例如贵为神王的宙斯常常下到凡间与美丽的女子偷情幽会,诸神为了一点小事不惜挑起战争,没有道理地偏袒自己喜爱的人等等。

希腊人是相信命运观念的,这在神话中也有体现,但神话同时也表明他们不是匍匐在命运脚下的奴隶,而是一个珍视个人荣誉,强调人的抗争,热爱世俗生活,积极进取,崇尚英雄气节的民族。希腊神话是把人放在中心地位的神话,凸显的是人的精神,回荡着昂扬、乐观、健康的现实气息。希腊神话对其后的希腊文学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因此马克思曾说:“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还是它的土壤。”

希腊戏剧

古希腊的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

公元6世纪中叶,由于雅典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扩大,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原来盛行于农村的庆祝丰收、祭祀酒神和农神的节日歌舞表演和祭奠表演进入了城市,这些节日也成了全国性的节日。这时雅典的社会生活日趋复杂,政治生活日益活跃,这些简单的歌舞表演已不能充分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因而逐步演变成为戏剧。悲剧的前身是酒神颂歌,喜剧的前身是民间的祭神歌舞和滑稽戏。

到了民主气氛最浓厚的伯里克利(公元前495~前429)执政时期,国家兴建大型剧场,发放观戏津贴,组织戏剧竞赛,戏剧成为一种民主政体用以实现政治、道德、教育任务的文艺活动,戏剧演出活动成为雅典公民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所以说古希腊戏剧是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产物,它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民主政治的衰落而衰落;它也反映了奴隶主民主派的生活和斗争,表达他们的愿望和要求。

希腊悲剧大多取材于神话,其内容往往带有命运观念或其他迷信色彩。但它反映的却是当代的社会生活和斗争。无论是神与神之争,还是人与神之争,实际都是现实中人与人之间斗争的反映。悲剧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形象高大雄伟,气势壮烈磅礴,一般没有悲观色彩,而是充分表现出奴隶主民主派的自豪感。

悲剧在艺术上继承了史诗和抒情诗的传统,戏剧成分和抒情成分成为悲剧的两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演员朗诵对白,合唱队歌唱抒情诗。演出从始至终不停顿,合唱队起着分幕分场的作用。

希腊悲剧有固定的程式,一般分为开场、进场、3~5个戏剧场面、退场4个部分。最初采取“三部曲”的形式,3个剧本在题材与思想上互相关联又相对独立。由于种种演出条件的限制,所以剧情比较单纯;事件进行的时间不太长;演出地点也没有过多的转移。

公元前5世纪是希腊悲剧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大批悲剧诗人,上演了许多悲剧作品,流传至今的有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3大悲剧诗人的作品。他们的创作反映了奴隶主民主制发展不同阶段的社会生活,也显示出希腊悲剧在不同时期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希腊喜剧出现于悲剧之后,它的繁荣是在雅典城邦发生危机的时代。希腊早期喜剧多为政治讽刺剧和社会问题剧。它取材于当代的现实生活,对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政治社会问题发表意见。因而,比之希腊悲剧,具有更为强烈的政治性。

希腊喜剧从民间的祭仪和滑稽戏演变而成,因此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到台词、动作,都非常夸张、滑稽,甚至有些荒诞、粗俗。

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曾先后产生过3大喜剧诗人,但留传下完整作品的只有阿里斯托芬。古代罗马文学

约在公元前2000年,拉丁人部落定居意大利中部拉丁姆地区,其后伊特鲁利亚人、希腊人、高卢人陆续移民到意大利,共同构成早期意大利的主要居民。

罗马历史一般分为3个时期。

第1期是王政时期(公元前753~前510),这个时期各拉丁村落结成同盟,又合并其他地区,建立了罗马城邦。当时罗马还处在从氏族向阶级社会的过渡阶段,已开始出现奴隶,居民分为贵族与平民2个集团。

第2期是共和时期(公元前510~前27),王政被推翻,奴隶制贵族共和国正式建立。共和国初期(公元前510~前264),古典的奴隶制已初步形成。平民为反对债务奴役,争取政治权利,开始和贵族进行激烈斗争。在这阶段内,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共和国中期(公元前264~前133),社会进一步分化,豪门贵族和从事商业金融的富裕平民(称为“骑士”)掌握了政权,形成新贵族的寡头共和国政体。为了这两个阶级的利益,罗马开始向地中海地区扩张,经过3次布匿战争,3次马其顿战争,罗马征服了西部地中海和巴尔干半岛大部分地区,成为庞大的强国。共和国末期(公元前133~前27),战争的结果使奴隶数量激增,出现了大田庄制。对奴隶剥削的加剧引起不断爆发的大规模奴隶起义,如西西里奴隶起义和斯巴达克领导的起义。大田庄制使小农经济破产,农民流入城市,造成失业现象。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城乡下层联合为民主派。骑士阶级为争取政治权利,利用失地农民和城市贫民反对元老贵族。在错综的国内阶级矛盾、军权实力派滋长和版图扩大的情况下,城邦共和制不能维系,让位于独裁和帝国制度。

第3期是帝国时期(公元前27~公元476),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初期从屋大维执政到公元193年,是帝国繁荣时期,也称“罗马和平”时期。这一时期生产发达,帝国疆界扩展到最大范围。皇帝以加强军事独裁和官僚机构来维持统治,他和反对帝制、坚持共和的元老院贵族之间展开激烈斗争,自由民的民主运动重新兴起,皇帝往往以残酷恐怖手段镇压反对派。罗马对外省,经济上通过官僚体系进行压榨,政治上采用分而治之的政策,对人民的反抗实行镇压。但各行省经济迅速发展增强,罗马本土在帝国中逐渐失去主导作用。奴隶来源削减,越来越多地采用隶农制。帝国后期经济衰落,奴隶、隶农、贫农起义,外省人民运动不断发展,蛮族屡次入侵,腐朽的奴隶制帝国在这些力量的冲击下终于覆灭。

罗马文学的语言是拉丁族的语言——拉丁语。它包含了伊特鲁利亚、希腊、高卢等语言因素。文学语言和日常生活所用的口语相差颇为悬殊,文学语言的特点在于简练有力,语法结构严谨。拉丁语原有轻重音,在希腊诗歌影响下,罗马诗歌也采用了按长短音为准的“音量制”。随着帝国的扩张,到了公元4世纪,拉丁语在西方各省代替了当地的土语,最后发展为法兰西、西班牙、葡萄牙等“罗曼斯”语种。东方各省仍以希腊语为主要语言。

罗马神话可以说并不存在。最早的意大利的神祇是同宗教迷信分不开的。古罗马人认为每个地方或场所都有它的神祗,例如家神、灶神、囤神、门神。罗马人从事农牧业,因此认为田地、山林、泉水、河流也都有神祇居住掌管,如作物和羊群之神法乌努斯、林神狄安娜。人们必须向这些神祗祭献,才能求得安宁和保护。

同希腊文化接触后,许多原来的罗马的神便同希腊的神溶合起来,具有了希腊神的特点,即人格化了,并具备了希腊神的一些属性。罗马人信奉的天空之神尤皮特便等同于希腊的宙斯,他的妻子尤诺等同于赫拉,海神奈普图努斯等同于波塞冬,冥神狄斯等同于普鲁托(又称哈得斯),罗马人崇奉的春天女神维纳斯等同于阿弗洛狄忒,酒神巴库斯等同于狄俄尼索斯,火神伏尔康等同于赫淮斯托斯,林神狄安娜等同于阿耳忒弥斯,神的信使麦尔库利等同于赫尔墨斯,如此等等。

这些希腊和罗马的神到了后代,有些以希腊名称传世,这是因为罗马人没有类似的神而原封不动地接受了希腊传统,如阿波罗,文艺女神缪斯;有的恐怕是出于偶然,如希腊冥神普鲁托流传而狄斯不传。有些以罗马名称传世的,或因是罗马所独有,如囤神佩那特斯,或因历代诗人、艺术家广泛使用,如战神玛尔斯(即希腊的阿瑞斯)、小爱神丘比德(即希腊的埃洛斯)。

罗马最早的文学是在劳动和举行宗教仪式时唱的诗歌和原始的、笑剧式的对话,但留传绝少。留传下来的最早的文学作品是戏剧。共和国中期,罗马向外扩张,进行大规模的战争掠夺,奴隶主积聚了大量财富,生活日趋奢侈。贵族、骑士和他们所豢养的大批食客需要娱乐。这样,在早期的节日歌舞、民间戏剧的传统和希腊戏剧的影响下,罗马戏剧获得了一定的繁荣。由于罗马元老贵族权力强大,压制民主,罗马戏剧很少直接涉及当时重大的政治问题。

早期罗马戏剧主要有悲剧和喜剧两种,有的是模仿希腊的,也有以罗马历史和现实生活为题材的。悲剧都已失传,流传下来的喜剧主要有普劳图斯和泰伦斯的作品。他们对欧洲文艺复兴和以后的戏剧有很大影响。中世纪文学综述

在内部奴隶起义和外部日耳曼蛮族入侵的沉重打击下,早已奄奄一息的西罗马帝国,终于在公元476年灭亡了。这一年标志着欧洲古代奴隶制社会历史的终结。从这时起,直到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中世纪是欧洲封建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的历史。

欧洲历史的中世纪大致可分3个时期。公元5~11世纪,是它的初期,即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公元12~15世纪,是中世纪的中期,即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公元15世纪~17世纪中叶,是中世纪的末期,即封建社会衰落和资本主义产生的时期,也就是文艺复兴时期。

中世纪文化是在古代文明被一扫而光的原始状态下从头开始的。它的初期、中期,经过文化低谷,走向末期的繁荣。它的文学成绩是融合希腊、基督教和日耳曼人民的文学而成为近代文学的。

摧毁西罗马帝国的蛮族主要是日耳曼人。日耳曼人原来是些氏族部落,正处于氏族社会解体阶段。他们在帝国废墟上建立起来的那些王国,通过土地的大量集中和农民的农奴化,逐渐过渡到封建社会。

在中世纪初期,各外族王国为了争夺土地不断发生战争,它们的疆域也不断发生变化。中世纪的最初几个世纪就是处在这种混战的状况中。

在日耳曼人建立的各王国中,以6世纪初建立起来的法兰克王国最为强大。公元8世纪末和9世纪初,法兰克王查理(通称查理大帝768~814)通过多次征战,大大地扩充了疆域,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查理死后,帝国迅速分裂。查理的3个孙子之间发生内战,公元843年帝国一分为三:西法兰克王国(法兰西)、东法兰克王国(日耳曼)和意大利。欧洲大陆3个主要国家的疆域初步定型。

在欧洲中世纪,封建主阶级和农奴阶级的矛盾,是最基本的社会矛盾。广大农奴挣扎于饥饿和死亡线上,由于不堪封建压迫,经常逃亡,或拿起武器举行起义,掀起反抗封建主的斗争。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综述

西欧14~16世纪出现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变革。从经济上看,13世纪末14世纪初,由于地中海沿岸一些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贸易蓬勃发展,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给落后的中世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提供了强大的历史推动力。从政治上看,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新兴资产阶级,不满意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从而产生了反对封建贵族阶级。僧侣阶级的强烈的政治愿望和要求。可以说,当时欧洲的经济发展、政治形势等方面的要求对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起到了根本性的和决定性的作用,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所以能够在此时发生和获得发展,也是其文化上独特因素强劲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的出现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城市新文化氛围的形成,对文艺复兴运动在封建的中世纪内部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从中世纪的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从这个市民等级中发展出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城市的出现不仅给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和思维方式的基础,同时,欧洲城市还为当时的人们馈赠了热爱新文化,或对新文化感兴趣的宫廷。

其次,是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在中世纪的基础上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到了12世纪初期,中世纪最早出现的大学有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萨莱诺大学、波伦亚大学,在法国,巴黎大学在12世纪中叶也初具雏形。此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西欧许多国家也纷纷成立大学,其中著名的有英国的牛津大学(1168年)和剑桥大学(1209年),法国的蒙彼利埃大学(1181年)、图卢兹大学(1230年),意大利的帕多瓦大学、那不勒斯大学(1224年),西班牙的帕伦西亚大学(1212年)和葡萄牙的里斯本大学(1290年)等。至1500年时,欧洲实际存在的大学近80所。它们活跃了当时的思想文化生活,并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提供了人才和思想基础。

第三,在对神学的深入研究中导致了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出现飞速进展。教会鼓励天文学研究,最初的动因是当时的宗教学者要证明上帝和天堂的存在。但是,随着人们对天体奥秘了解得越多,上帝和天堂的存在之合理性就越受到置疑,天文学愈来愈变成了一门独立科学。与论证上帝及其与上帝相关的事物相联系(如天使的体积和重量、天堂的构成及形状、基督的法力和炼丹术的神奇等等),进一步使数学、物理学、化学也逐渐从神学的附庸变成了真正的科学。这一切,无不又促使着反神学文化氛围的形成。

第四,文艺复兴运动之所以能够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发生,也是由于当时的基督教教会内部出现了变革力量的结果。例如,马丁·路德(1483~1546)就是一个宗教的代表人物在宗教内部对神学教条进行怀疑和反抗的杰出思想家。他在修道院因讲《圣经》课程而对封建教士们的说法发生了怀疑,他认为,上帝的本质是“善”和“爱”,是“爱”和“善”的“福音”;信徒不必通过祭司、教土和教会主持的圣礼,只凭自己的信仰就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而人只要有了信仰,就会自动行善避恶,遵守上帝的成命。甚至在教会内部,有些身居高位的僧侣,如著名的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教皇庇护士二世和朱利乌斯二世等,也都是在宗教内部进行改革的人物。宗教改革所带来的人的思想解放和理性的发扬,推进了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文化。

同样,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所以能够在此时产生,也与历史为其提供了大规模兴起和发展的机遇密切相关。

机遇之一在于,14世纪欧洲大瘟疫的出现,1348年,一场致命的瘟疫使占欧洲1/3的人(2500万)死去。这场瘟疫引起了当时人们对上帝万能论的动摇及其人生问题的反思,从而成了人们思想解放的契机。意大利作家乔万尼·薄伽丘亲身经历了这场瘟疫,他在小说《十日谈》中,不仅对其可怕情景做了真实的描写,而且也暗示了这场瘟疫所造成的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有些人以为唯有清心寡欲,才能逃过这一场瘟疫”;“也有些人的想法恰巧相反,以为唯有纵情欢乐、豪饮狂歌,尽量满足自己的一切欲望,什么都一笑了之,才是对付瘟疫的有效办法。”

机遇之二是古代文化典籍的重新发现。1453年土耳其人攻进拜占庭,大量的古代文化瑰宝横遭破坏,散失在外。“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人们发现,在古代的希腊人那里,就已经有了对人自身的丰富的认识:人是自己的主人,长期以来被宗教僧侣作为绝对真理所信奉的上帝并不存在。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人们感到,既然古代的希腊和罗马人尚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使自己能够像真正的人那样生活,那么,新的人类也一定能够生活得更加符合人的本性。这样,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必然要导致对神的力量信仰的淡漠,对人自身的肯定。

机遇之三是地理大发现和环球航海的成功。15世纪末16世纪初,哥伦布在1492年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线;瓦斯科·达·伽马在1498年首次开通经非洲直达印度的航线;麦哲伦与同伴在1519~1522年完成了环球航行。地理大发现和环球航行的成功,更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要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必然要与阻碍其发展的封建制度发生尖锐的冲突。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不可避免。

正是当时历史文化的原因和现实的机遇,才使得欧洲中世纪文化中所包含的人的向上精神和人的情感要求进一步发展成了新的思想文化体系——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与宗教神学对比意义上的“人”。与“神本主义”针锋相对,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神学观点把人看成是神的秩序……与之相反,人文主义集中焦点在人的身上,从人的经验开始。它的确认为,这是所有男女可以依据的唯一东西,这是对蒙田的‘我是谁’问题的唯一答复。”

人文主义的内涵包括:肯定个人的情感、欲望的合理性,反对禁欲主义。这就是说,人本首先是个人之本。个体性的人之本是理解人本主义的前提和基础。从肯定个人欲望、情感出发,人文主义者把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当成了最重要的两大任务。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

意大利是欧洲资本主义诞生的摇篮,也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14、15世纪,意大利北部许多城市手工业已相当发达,商业和银行业都发展迅速。例如威尼斯的商船队就定期在欧洲、亚洲、非洲一些大城市航行,佛罗伦萨的银行也在欧洲许多城市设有分行。新兴资产阶级的实力一天天强大。他们为了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取得胜利,便积极提倡文艺,网罗大批人才。这就使意大利文坛出现一派繁荣景象。

但丁是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的新旧交替时代的伟大诗人,在这过渡时期的著名作家还有彼特拉克和薄伽丘。他们是文艺复兴的先驱。到了15、16世纪,又涌现了一批人文主义作家,比较著名的有安琪罗·波利齐亚诺、路易其·浦尔契、马德奥·博亚尔多、雅科波·桑纳扎罗、卢多维科·阿里奥斯托、托夸多·塔索。后两位作家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1304~1374)是意大利杰出的人文主义诗人。他出生于佛罗伦萨一个贵族之家。父亲是公证人,与但丁一同被流放。彼特拉克早年学过法律,曾到欧洲许多地方旅游,搜集古代希腊罗马文物,认真研究古罗马名家作品。他热爱古典文学,反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和教会的禁欲主义。他最先提出“人学”来与中世纪神学相对抗。这位诗人用拉丁文和意大利文写过许多优美动人的抒情诗,曾被元老院推举为桂冠诗人。他所独创的十四行诗对欧洲诗歌产生了重大影响。彼特拉克用意大利文写的《歌集》是他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这是一部出色的抒情诗集。它分上下两册。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写诗人对女友劳娜深挚的爱情。上册写1327年诗人初次见到骑士之妻劳娜时的内心汹涌的热情。劳娜有花朵一样的娇美的容貌,也有高尚的道德。诗人对她一见倾心,终生爱慕。当时劳娜20岁,已婚3年,诗人23岁。下册写于20年之后,当时劳挪已死于瘟疫。诗人抒发了劳娜死后自己深深的痛苦与哀伤,诗句悲切感人。在劳娜身上寄托了诗人的美好理想,但诗人对她的爱情表现了人文主义者对现实生活中个人幸福的热烈追求。《歌集》是彼特拉克内心生活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诗人世界观中的矛盾。他一方面热烈追求现世生活中的爱请和幸福,一方面仍受中世纪宗教观念的束缚;一方面用火一样的诗句表达他炽烈的爱国热情,一方面又轻视和脱离人民。在他身上表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积极的一面和时代的阶级的局限。

安琪罗·波利齐亚诺(1454~1494)是一位有才华的作家。他认真学习了维吉尔、莫维德、但丁、彼特拉克等人的作品,从前人的创作中吸收艺术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代表作是八行体叙事诗和圣剧《俄耳甫斯》。

作品以希腊神话故事作为题材;写的是歌手俄耳甫斯的历险故事。这本是个世俗异教寓言故事,作者却将它涂上梦幻神秘色彩,在艺术手法上有所创新。

马德奥·博亚尔多(1441~1494)也是意大利著名的人文主义诗人。他的代表作是《热恋中的奥兰多》,该作品中的主人公奥兰多是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查理大帝的贴身卫士。

作品描写他和东方公主安杰丽嘉的爱情故事,富有传奇色彩。

雅科波·桑纳扎罗(1455~1530)也是意大利有名的人文主义作家。他的代表作是自传体散文作品《阿卡狄亚》。

小说主人公辛契洛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少女,但又没有勇气向她表白自己的爱情。为了减轻自己的痛苦,他远离故乡,到风景清幽的阿卡狄亚去生活。作品主人公离开城市,投入大自然的怀抱的情节对后世欧洲作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卢乡维科·阿里奥斯托(1474~1588)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作家。他在戏剧和诗歌方面都有较大成就。他写了5部喜剧,是意大利风俗喜剧的奠基人。著名的喜剧有《列娜》和《妖术》,在欧洲许多国家流传很广。他的最负盛名的作品是叙事长诗《疯狂的奥兰多》。从情节看这是博亚尔多《热恋中的奥兰多》的续篇。由于博亚尔多没有写完作品就已阵亡,阿里奥斯托便继续写下去。以原有的3条情节线索作为框架,突出奥兰多对东方公主安杰丽嘉热烈的坚贞的爱情。他为寻找这个美人,走遍天涯海角,历尽了艰难困苦。后来安杰丽嘉爱上了伊斯兰教徒梅多洛,并和他结了婚。奥兰多在这沉重的打击下疯狂了。这部作品取材于民间文学,在艺术方面表现了精湛的技巧,结构严密,情节生动,心理描写细腻而有分寸,诗句清丽而有韵味。

长诗写的虽是传奇色彩浓厚的故事,但却贯穿了时代精神,宣传了人文主义思想。作品既有对爱情和大自然的歌颂,也表达了作者反对封建割据、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它在意大利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托夸多·塔索(1544~1595)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后一位诗人。他出生于宫廷诗人家庭,攻读过法律,但他的兴趣是在文学方面。曾认真研究过古希腊诗人的赋诗法。他一生道路坎坷,曾因精神抑郁得了癫狂症,被关入疯人院7年。一生写了叙事诗《利那尔多》(1561)、田园剧《阿明达》(1573)和长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1575)等。由于他诗歌方面有较大成就,1595年罗马教皇曾授予他“桂冠诗人”称号。

塔索的代表作是《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作品的内容是描写1096到1099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事件。十字军首领弗莱多·底·布留尼在最后几个月中带领十字军攻克了圣城耶路撒冷。作者选择这个题材在当时有现实意义,因为在写作长诗的年代,欧洲正面临土耳其的威胁。

长诗中既描写了十字军英勇搏斗、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也穿插了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情节有张有弛,疏密相间,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作品语言高雅而有文采,抒情色彩浓厚。作者的思想是矛盾的,反映在长诗中,他想要歌颂基督教,但实际上他所写的世俗爱情故事和非基督教精神的人物给读者的印象更深,艺术感染力也更强。文艺复兴时期德国文学

德国在16世纪是封建统治下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政治上是分裂的,经济力量是分散的,但是资本主义因素在个别城市中有所发展。

罗马天主教会、神圣罗马帝国王权和封建诸侯对人民进行重重剥削,使农民、城市平民直到部分小贵族都对现存制度感到不满。宗教改革和农民起义标志着资产阶级第一次向封建制度冲击。宗教改革在欧洲产生了很大影响,16世纪20、30年代,路德派新教已传入北欧以及英、法、波兰等国。德国的民族感情在这一世纪的革命高潮中觉醒起来。德国各地的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延续数十年之久,他们“所怀抱的理想和计划,常常使他们的后代为之惊惧,”但最后遭到诸侯们残酷的镇压。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人文主义者反教会、争取思想自由的作品,宗教改革和农民起义中富有战斗性的政论文和从中古时期发展来的民间文学。

在德国,人文主义思想多半在各大学的学者中间传布,它代表早期资产阶级想从中古的蒙昧主义和经院哲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要求。

著名的人文主义者约翰·赖希林(1455~1522)编纂了《蒙昧者书简》(1515),这些书简,在罗马讽刺诗人的影响下,借蒙昧的神学家的口吻,模拟他们拙劣的拉丁文,揭露经院学者和僧侣们的狭隘无知以及教会的道德败坏。

德西德利乌斯·埃拉斯慕斯(1466~1536)生于尼德兰的鹿特丹,是一个著名的语言学家,学识渊博,先后旅居法、英、德、意、瑞士各国,和莫尔友善。他的著名文学讽刺作品、用拉丁文写的《愚蠢颂》(1509),从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观点出发,通过“愚蠢”这个人物的自白,揭露僧侣的虚伪愚昧,批判诸侯争权夺利的战争,嘲讽迷信,肯定现世生活。这些人文主义者的著作具有积极意义,但他们用拉丁文写作,和人民有相当大的距离。

最富有战斗性的人文主义者是乌利希·封·胡登(1488~1523),他参加过济金根的骑士起义,是《蒙昧者书简》第2部(1517)的主要撰稿人。《书简》第2部比第一部词锋更为锐利,给教会以毫不容情的抨击。他也用德语写诗,表达自己鲜明的战斗立场。他模仿琉善写作《对话录》,并把其中最主要的几篇从拉丁文译成德语,有两篇通过作者和“热病”的对话表示出对自己民族的热爱,涉及当时政治上和宗教上的重大问题。他以文学为武器,反对诸侯的分裂统治和罗马天主教会对德国人民的压迫,努力唤起人民的民族意识。

马丁·路德(1483~1546)是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领袖。他在1517年宣布宗教改革纲领,1520年写成《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书》,反对教皇干涉王权,呼吁德意志教会摆脱罗马教皇种种不合理的控制,并提出一系列反对天主教教义的主张,要求组织新教。从1517年~1533年,他根据人文主义学者对古代语言研究的成果,采用人民语言,把希伯来语和希腊语的《圣经》译成德语。他的《圣经》翻译使农民和平民能够援引《圣经》中的章句为自己的阶级利益辩护,并对于促进德国民族语言的统一发生重大影响。他写了许多赞美诗、论争性散文和寓言,最流行的一首赞美诗是《我们的上帝是一座坚固的堡垒》(1525)。“路德不但扫清了教会这个奥吉亚斯的牛圈,而且也扫清了德国语言这个奥吉亚斯的牛圈,创造了现代德国散文,并且撰作了成为16世纪《马赛曲》的充满胜利信心的赞美诗的词和曲。”但是路德逐渐和诸侯妥协,背叛了人民。

把人民的宗教改革进行到底、彻底反对封建统治的是农民起义的杰出领袖托马斯·闵采尔(1490?~1525)。闵采尔以牧师的身份,在宗教外衣下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于1525年失败被杀害。他倡导一种原始的共产主义,要求平均分配财富,在宗教问题上他已不局限于抨击天主教的一切主要论点,而是更进一步抨击基督教的一切主要论点,接近于后来的泛神论和唯理主义。他的《对诸侯讲道》(1524)号召萨克森的诸侯反对天主教,而他的《公开驳斥不忠实世界的错误信仰》则进一步抨击封建统治者。他在他的《论据充分的辩护词》里把路德称为“维登堡的行尸走肉”,宣告与路德断然决裂。1525年他发布《致阿尔斯特德人民书》,号召城市贫民与农民联合起来,举行起义。这些文件论证充足,热情充沛,是用火热、锋利的语言写成的,是德国最早的优秀的革命宣传文字。

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一时期民间文学极为繁荣。因为新兴市民阶层需要文化生活,而印刷术的普遍使用提供了满足这一需要的条件。中古晚期流行的小故事和“笑话”大大发展,不少“笑话”收集成册。民间故事书也风行一时,或取材于中古传说,或取材于东方和南方国家的故事,良莠不齐。其中意义较大、能反映时代生活的有《梯尔·厄伦史皮格尔》(1515)。

书中主人公厄伦史皮格尔是一个农民,作品通过他把许多民间故事和笑话串联在一起。有的故事写手工业行会师傅受到厄伦史皮格尔的愚弄;有的写厄伦史皮格尔以农民的机智战胜了统治阶级,或对教会进行批评。例如故事之一叙述厄伦史皮格尔被一个伯爵雇佣为守塔人,因为伯爵苛待他,使他常常挨饿,他便使出妙计,捉弄伯爵,伯爵责问他为什么这样作,他答道:“谁挨饿受罪,谁就会想出一些计谋来。”

这部作品反映了农民在革命前夕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宗教改革的要求。另一部民间故事书是《浮士德博士的生平》(1587)。浮士德实有其人,出生于15世纪末的德国,传说他通晓天文地理,懂得魔术,死于1540年。故事书叙述浮士德和魔鬼订约,把肉体和灵魂卖给魔鬼,魔鬼答应为他服务24年,满足他的一切愿望。他和魔鬼上天入地,纵论天文地理,并追求人生享乐。

作者虽然站在宗教立场反对浮士德,但从浮士德的言行里也反映出文艺复兴时代探索宇宙奥秘、追求知识的冒险精神,因而引起人民广泛的兴趣。同时代英国作家马娄和后来歌德都以浮士德为题材,写出他们的名著。

这一时期来自社会下层的一个多产作家是汉斯·萨克斯(1494~1576)。他是个鞋匠,主要的成就是戏剧与诗歌。他提高了手工艺人的诗歌,把中古的宗教戏剧发展为反映人民生活的讽刺戏剧。这些戏剧大都取材于民间故事,描写的对象有市民、农民、奴仆、骑士、流浪汉等。他的作品,形象生动,语言通俗幽默,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为当时人民所喜爱。但是他反映的生活面狭窄,对现存社会制度表示满足,局限于投合市民阶层的趣味。

宗教改革的不彻底,农民革命的失败,加强了德国的分裂。这一世纪德国没有能产生像英国、法国、西班牙那样杰出的民族文学,但是在这动荡的时代,德国文学是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其接近人民群众,具有现实主义因素。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文学

西班牙的资本主义发展的时间较意大利晚一些。直到16世纪初,它基本上还是一个农业国。在15、16世纪,它国势强盛,统治了北意大利、尼德兰,又在中南美洲、非洲、亚洲掠夺了幅员广大的殖民地,因而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加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当时海外贸易兴隆,有1000艘商船在世界各地航行,西班牙成了称霸全球的强国。但到了1588年,它在和英国海战时惨败,无敌舰队覆灭,再加尼德兰革命,它从此一蹶不振,丧失了世界强国的地位。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一度繁荣,西班牙在16世纪出现了人文主义文学发展的高潮。

在16世纪前期,由于反动教会百般阻挠先进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人文主义文学不可能顺利发展。当时贵族骑士文学在全国广泛流行,而市民们所喜爱的是流浪汉小说。到16世纪后期,西班牙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人文主义作家,使西班牙文学进入“黄金时代”。

流浪汉小说是城市发达后的产物。它主要反映新旧交替时期城市中下层人民的生活。作品的主人公处于被压迫的阶级地位。为了求得个人生存,往往不择手段。作品比较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黑暗现象,具有一定的揭露和讽刺意义。《小癞子》(1553)是流浪汉小说的代表作。作者不详。作品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主人公小癞子谈他的个人经历。他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从小就离开家庭出外谋生。他曾为一个瞎子领路,又曾当过一个吝啬的教士的仆人。以后又侍候过各式各样的主人,如绅士、僧侣、教堂神父、公差等。这些人大都刻薄自私,贪婪狡诈。在这些人的影响下,小癞子也成了一个寡廉鲜耻的人,居然靠妻子和神父私通来获得金钱。

小说广泛地描写了西班牙的社会生活,以幽默讽刺的笔调,揭露了贵族和僧侣们的种种丑态。人物性格鲜明,但性格没有发展,情节不够完整严密。由于作品写的是市民所熟悉的人和事,语言又生动流畅,因此深受市民群众的欢迎。

西班牙的另一部流浪汉小说《阿尔法拉契人的古斯曼》上下两部(1599~1604)也颇受读者欢迎。它的作者是马提欧·阿列曼。这类小说风行一时,持续到17世纪初期。流浪汉小说一般采用自传体形式,人物个性比较鲜明,语言生动自然,对欧洲近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西班牙的人文主义文学以小说和戏剧的成就最大。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是西班牙文学史上的高峰,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16世纪中期,西班牙戏剧进入繁荣时期。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戏剧开始崛起。一些固定的公共剧场也先后建立。

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是洛卜·德·维伽(1562~1635)。这是一个才华出众的作家,写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但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是当时声誉最高、最受群众欢迎的剧作家。他在《当代写作喜剧的新艺术》(1609)中,提出了人文主义的戏剧理论。主张戏剧模仿生活,逼真地反映现实,悲喜剧因素应掺杂在一起。他认为戏剧创作应满足群众的要求,重视戏剧情节的巧妙安排。他的剧本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写爱情和家庭问题的剧本,歌颂恋爱自由,宣传人人平等。如《干草上的狗》(1618)、《带罐的姑娘》(1627)等。有写社会政治问题的剧本,如《塞维勒之星》(1623)。他的代表作是描写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羊泉村》(1609~1613)。《羊泉村》取材于15世纪发生在羊泉村的一次农民起义。

剧本描写骑士团队长费尔南·高迈斯仗势欺人,企图奸污羊泉村长老的女儿劳伦霞。青年农民弗隆多梭救出了劳伦霞。后来在弗隆多梭和劳伦霞举行婚礼时,凶残的费尔南竟劫走新娘,还要绞死新郎。勇敢的劳伦霞逃回村中,号召村民起来和封建势力斗争。全村农民起来,攻战了城堡,杀死费尔南。后来国王赦免了他们,将羊泉村收归自己管辖。

这个剧本突出地表现了农民的集体反抗精神和人文主义者反封建的思想。但从作品结尾可以看出,作者在反对暴虐的封建主的同时,也拥护开明君主和王权。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成就辉煌,成为当时欧洲文学的顶峰。

从13、14世纪开始,英国羊毛业迅速发展,出现了城市和市民。农奴制实际上在14世纪末期已经不存在了。英国封建贵族的势力经过1381年的农民起义和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再加上封建贵族自相残杀的“红白玫瑰战争”之后,已大大削弱了。一部分封建贵族被消灭了,另一部分贵族资产阶级化,成为新贵族。到了15世纪,英国王权与资产阶级、新贵族建立暂时的联盟,使英国成为中央集权的统一的民族国家。进入16世纪后,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进一步发展。

1588年,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全国出现繁荣昌盛的局面。16世纪末~17世纪初,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17世纪40年代,终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是在资本主义经济一步步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在16世纪后期和17世纪初期,是英国人文主义文学的黄金时代。在戏剧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最大。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出现了一系列重要作家。其中莎士比亚占着十分突出的地位。

杰弗利·乔望(1340~1400)是英国最早的人文主义作家。他是富裕市民的儿子。曾多次出使法国和意大利,接触过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的作品,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他懂得拉丁文,熟悉奥维德和维吉尔的作品。他站在新兴资产阶级立场反映现实生活,表达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他的主要作品有长诗《特罗伊勒斯与克丽西德》和寓意诗《声誉之堂》。还有《坎特伯雷故事集》。后者是他的代表作,这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坎特伯雷故事集》(1387~1400)包含24个短篇故事,绝大部分用诗体写成。作品前面的总序是全书的精华所在。作者对到坎特伯雷朝圣的29个香客作了生动逼真的描述。这些香客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其中有帽商、家具商等富裕的市民,有能工巧匠,有勤劳善良的农民,有精通业务的律师、努力追求知识的学者,还有偷盗主人的管家、诈骗钱财的医生以及教士、女尼、水手等等,真是三教九流,无所不包。这些人物正是14世纪英国社会的缩影。

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语言接近口语,幽默生动。《故事集》受《十日谈》影响,在香客们讲的故事中,广泛反映了社会本质面貌,它堪称英国人文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托马斯·摩尔(1478~1335)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和作家,也是欧洲第一个空想社会主义者。他是英国皇家法官的儿子。在牛津大学学习时接受人文主义思想。他曾担任过下院议长和最高法官。因他反对英国亨利八世,惨遭杀身之祸。他的著名作品是《乌托邦》。

作品描绘了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王国的蓝图。全书用作者与一个旅行家的对话形式写成。作者反对私有制,向往人人劳动、产品归公、各取所需的乌托邦。

格林和马洛,是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外英国著名的戏剧家。

罗伯特·格林(1558~1592)在剑桥大学念书时就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他的剧本鲜明地反映了人道主义思想。他的代表作有《僧人培根和僧人本盖》(1590)、《威克菲尔的护林人》(1592)等。他属于“大学才子”之列。“大学才子”是莎士比亚以前英国的一批剧作家。他们在大学里受过良好教育,接受了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而且很有才华,这批人为英国戏剧作出了较大贡献,推动了英国戏剧事业的发展。克利斯多弗·马洛(1564~1593)是“大学才子”中的佼佼者。他是鞋商的儿子,毕业于剑桥大学。他的思想比较激进,公开宣传无神论和共和政体,后来遭到杀害。他所写的悲剧《帖木儿》(1587~1588)中,塑造了野心勃勃、想称霸世界的东方君主贴木儿的形象。《浮士德博士的悲剧》(1592~1593),以德国民间故事为题材,叙述浮士德博士把灵魂卖给魔鬼的故事。作者站在人文主义立场,肯定知识具有伟大的力量。提倡用知识征服自然,反对封建蒙昧主义,实现社会理想。马洛还写了《马耳他的犹太人》、《爱德华二世》等剧本。他的剧本风格豪放,不仅写了人物的外部冲突,也表现了内心的矛盾。他的创作对莎士比亚有很大影响。

这段时期英国诗歌方面成就较大的是坎德门·斯宾塞(1552~1599)。他的著名长诗《仙后》(1589~1596)是英国资产阶级第一部民族史诗)。在散文方面最著名的作家是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他的代表作是《论说文集》(1597、1612、1625)。他也是一个唯物主义哲学家,写了不少哲学著作。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17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的力量还不足以推翻封建势力,但已与封建贵族势均力敌;而法国中央主权与地方封建贵族矛盾重重。资产阶级便利用王权进行曲折的反封建斗争,王权也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利用资产阶级以抑制地方封建贵族。这是古典主义产生的政治基础。古典主义就是17世纪法国资产阶级与封建中央王权妥协并与之结成暂时联盟,借助这一联盟曲折地进行反封建斗争的产物,是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由于它在理论和实践上主张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故名“古典主义”。古典主义主要盛行于法国,对其他欧洲各国也有影响,它在欧洲流行了大约200来年。

古典主义文学的产生还有哲学基础——笛卡儿的唯理主义。笛卡儿(1596~1650)的唯理主义认为科学认识必须符合“明白与确切”的标准,因而进一步主张文学艺术应该创设一些严格、稳定的规则,使艺术体现理性的标准。古典主义文学之重视理智、规则和标准,要求结构明晰、逻辑性强等特点,与笛卡儿的唯理主义有关。

此外,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向古代学习的风气,以及法兰西是古罗马文化的直接继承者,以效法古罗马为荣等文化和民族,传统因素对古典主义的形成也有一定关系。17世纪法国文学

1598年法王亨利四世发布南特赦令,法国君主专制制度巩固,出现封建王权与资产阶级妥协的局面。路易十三时期,红衣天主教黎世留任首相,继续实行重商主义,法国资本主义在王权庇护下发展。17世纪上半期,法国除了贵族沙龙文学与市民写实文学外,古典主义文学成为了文学的主流。

1608年起,以朗布耶侯爵夫人的文学沙龙为中心聚集了一群贵族作家,他们的作品矫揉造作、装腔作势,是“巴罗克”风格的产品。代表作有杜尔菲(1568~1625)的牧歌式的爱情小说《阿丝特莱》、斯居代里小姐(1607~1701)的美化贵族感情的历史小说《阿塔梅纳,或居鲁士大帝》、阿尔迪(1569~1632)粗制滥作的七八百个剧本等等。

市民写实文学反对封建道德和贵族沙龙文学,表现中下层市民要求摆脱王权控制的愿望。这种文学重真实,写得粗俗而自由,以讽刺诗、喜剧、市民小说为主。

其代表作家有德·维奥(1590~1626),他的《防不胜防》、《伪君子们》对莫里哀颇有影响。市民小说多用流浪结构,反映广阔生活,其风格粗犷滑稽。代表作家有斯卡龙(1610~1660),他的《滑稽小说》写流浪剧团在勒芒城演出时,演员与居民之间的滑稽纠纷,逼真地揭露了外省腐朽习气。

作为17世纪文学主潮的古典主义文学,在17世纪前半期处在酝酿和上升阶段。在它的形成中,马莱伯和法兰西学士院的夏普兰、巴尔查克在理论上曾做出了努力。

在艺术创作方面,诗歌的代表是古典主义奠基人马莱伯(1555~1628),他继承“七星诗社”的传统,写作了大量的颂诗。他的《为亨利大王利穆桑之行》祝福(1605)得到国王亨利四世赏识,从而成为宫廷诗人。

散文方面的代表有巴尔查克(1597~1654),他的书信,文辞优美,近于贵族沙龙文学。

帕斯卡尔(1623~1662)是科学家,他的18封《给一个外省人的信》(1656)为启蒙思想家与散文创作提供了范例。

这个时期成就最高的是高乃依的悲剧。彼埃尔·高乃依(1606~1684)一生写了33个剧本,其中最著名的是4大悲剧《熙德》、《贺拉斯》、《西拿》、《波利厄克特》,它们是17世纪上半期古典主义戏剧的最高成就。受高乃依影响,此时期还有剧作家杜·黎耶(1605~1658)、隐士特里斯(1601~1655)、让·罗特鲁(1609~1650)等。

1661年路易十四亲政,建立绝对王权,这位“太阳王”想当欧洲霸主。到1688年,是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全盛时期,作家辈出,创作繁荣。波瓦洛(1636~1711)在《诗的艺术》(1674)中总结了古典主义的原则,使这种流派与思潮的文学,达到高度自觉。此时期,涌现了法国古典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世界喜剧大师莫里哀及其他重要作家。

17世纪后半期古典主义悲剧作家的代表是让·拉辛(1639~1699)。他的第一部悲剧《忒拜依德或者兄弟雠》(1664)还模仿高乃依,以后就写出了有自己独立风格的悲剧。他的代表作是《安德洛玛克》(1667)和《费德尔》(1677)。此外,在70年代还写有《布里塔尼居斯》等5部悲剧,80、90年代写有《爱丝苔尔》等悲剧。

寓言方面的代表作家是拉·封丹(1621~1695),他的《寓言诗》(1668,1679,1694)共12部239篇,发展了伊索寓言,展示了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画图,富于教谕意义。

1685年路易十四废除南特赦令,90年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至1715年路易十四逝世,这是古典主义衰落时期。这个时期突出的有拉·布吕耶尔(1645~1696)的散文《性格论》(1688)、费纳龙(1651~1715)的传奇小说《忒勒马科斯》(1699)。它们对社会的批评预示了启蒙运动将要兴起。1687年童话作家贝洛(1628~1703)反对古典主义的保守与厚古薄今,掀起“古今之争”,也预告了启蒙思想家与作家的自由批判精神之来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