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6 21:07:58

点击下载

作者:胡卫红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试读:

前言

佛教从汉末传于中国,至唐朝达到鼎盛。唐太宗李世民特别重视佛教,将它的地位置于儒教之前,并提供巨额资金,调集全国佛教界的精英人士,全力支持玄奘法师完成了佛经翻译工作。女皇武则天登基后,更是信重佛教,竟不惜万金之躯,以弟子礼,跪迎神秀、慧安等高僧。由于历代君王推重、礼敬佛法僧“三宝”,所以唐朝的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大都精通佛法,如王维、白居易、刘禹锡等,虽是俗家弟子,悟境不在一般高僧之下。他们的艺术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从佛经中汲取的灵感。他们将禅的空灵和诗的意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铸就了各自艺术生命的辉煌。不仅文人学佛,高僧也同样学文,所以大唐二百余年,涌现了众多诗僧、画僧,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

至宋代,佛教不及唐朝鼎盛,但佛家文化仍很繁荣,文人学佛、高僧习文的风气仍上追前代,如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王安石等大文学家、政治家,都精通佛学,并跟高僧们酬诗说偈、论佛斗禅,过从甚密。不仅如此,影响明清六百余年的理学,也是在大量吸收佛家思想的基础上创立的,理学的几位主要代表人物,如周敦颐、程颢、程颐、王守仁、朱熹等,无不精通佛理。

到明清时期,佛教开始逐渐式微。至今,真正懂得佛家文化的人已经很少了。

一种值得王维、白居易、欧阳修、苏东坡等大才子终生喜好的文化,自然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一无是处。实际上,真正精通佛法的人,观念障碍远比常人少,智慧则远比常人圆融,因而做人做事的境界更高,创新能力也更强。

对当代中国人来说,读书条件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好,获得书籍的便利程度更是远胜于以前任何时代,如果不学一点佛家文化,就像看着一座宝山而不识一样,是一件很遗憾的事。

本书辑录了佛家精品故事500余则,通过这些故事,大致可以了解佛家的基本思想及修行方法,可以了解佛教在中国传承的大致脉络,可以了解将佛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基本方法,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故事,能击碎头脑中许多牢不可破的观念障碍,获得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观察人生、观察生活的视野,提炼一种更积极的处世态度,因而做人更有格调,做事境界更高。佛家智慧故事 立体眼光看世界

佛家看待事物、观察人生、了解人性,不是着眼于一点、一线、一面,而是以立体眼光,进行全方位透视,就像观察一个透明体,可以从这一面直达那一面,无有阻碍、无有断绝,空灵而圆融。世界是佛魔共有

僧人从悦是真净克文的弟子,出外参学时,总是不离恭敬心,对前辈禅师十分礼敬。有一次,他吃荔枝时,经过清素禅师的窗口,就很恭敬地说:“长老!这是从家乡来的水果,请您吃几个!”

清素很欢喜地接过荔枝,感慨道:“自从先师圆寂后,很久没有吃过这种果子了!”

从悦问:“不知长老的先师是哪位大德?”

清素答道:“是慈明禅师,我在他座下忝为职事一十三年。”

从悦惊讶地赞叹道:“您十三年担任艰苦的职事工作,一定得了他的道吧?”说着,又将手上的荔枝全部送给清素长老。

清素感激地说:“我因福缘浅薄,先师嘱咐我,不许收弟子。现在看你如此虔诚,为这荔枝的缘分,我就破一次例。把你的心得告诉我吧!”

从悦大喜,当即谈了一些他学禅的体会。清素开示道:“世界是佛魔共有,最后放下时,要能人佛,不能人魔。”

从悦顿然开悟。清素告诫他说:“我今天为你点破,让你得大自在,但切不可说是承嗣我的!真净克文才是你的老师。”

开悟古人说得好:“佛法在恭敬中求。”从悦因为对前辈恭敬,于是得到了清素禅师不传的秘法。有的年轻人,老是觉得“长江后浪推前浪”,把前辈视为过时人物,不放在心上,却没想过,不得前辈传授内功,哪来“推前浪”的力量?‘“世界是佛魔共有”,耐人寻味,由此语即可悟道。但如果大悟“入魔”,等于未悟。大悟“入佛”,便是真悟。不如小丑喜人笑

白云守端禅师在杨歧方会禅师那里参禅时,久久不悟。杨歧见状,很想在方便的时候予以开导。一天,杨歧方会禅师问守端以前的师父是谁,守端回答:“茶陵郁和尚。”

杨歧说:“我听说郁和尚有一次过桥不慎滑倒,因而大悟,写了一首诗偈。你记得这首偈子吗?”

守端回答:“记得!这首偈子是: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杨歧听后,笑着走了。

守端不知老师何故发笑,心中猜测不已,以至整夜失眠。第二天一早,他便去问杨歧昨天为什么发笑。

杨歧反问:“昨天你有没有看见那个打耍的小丑?”

守端说:“看见了!”

杨歧又说:“你在某一方面不如那个小丑。”

守端问:“老师指的是什么?”

杨歧回答:“小丑喜欢别人笑,你却怕别人笑。”

守端因而大悟。

开悟小丑喜人笑,是有人无我,不觉自己丑陋,只要大家高兴。守端怕人笑,是有我无人,只怕自己受人轻视,不管别人笑得有理。“我执”过深,“我相”过重,境界不及小丑,只会徒增烦恼而已。至于杨歧的笑,自有他笑的道理,也许跟守端有关,也许跟守端无关,知道他因何而笑,便作知道解。不知他因何而笑,便如轻风吹过发梢,何必执著于风因何而吹、发因何而动呢?不必耿耿于怀

一个信徒拜访赵州从谂禅师,因为没有带礼品,于是满怀歉意地说:“我空手而来。”

赵州说:“既是空手而来,请放下吧!”

信徒听不明白,问道:“大师,我空手而来,你要我放下什么呢?”

赵州说:“那么,你就带着回去好了。”

信徒更是迷惑,又问:“我什么都没有,带什么回去呀?”

赵州笑道:“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回去。”

信徒不解禅机,满腹狐疑,不禁自语道:“既是‘没有’,叫人怎么带呢?”

赵州点化道:“你不缺少的,就是你没有的;你没有的,就是你不缺少的。”

信徒反而更糊涂了,只好说:“大师,您就明白地告诉我吧!”

赵州无可奈何地说:“和你饶舌,可惜你没有佛性,但你并不缺佛性。你既不肯放下,也不肯提起,是没有佛性呢,还是不缺少佛性呢?”

信徒稍有所悟。

开悟信徒“空手而来”,赵州要他“放下”,是叫他不要对此事耿耿于怀。空手就空手,难道非得带一份礼品才能表示敬意吗?难道带了一份礼品真的能表示敬意吗?把自己和对方都看俗了。信徒既然放不下,只好把耿耿于怀带回去了。可他听不懂,只怕还得带一团乱麻回去。小聪明和大智慧

一休禅师(公元1394—1481年)六岁投安国寺出家,是日本室町时代临济宗奇僧。

一休从小聪慧过人,他在给像外鉴禅师当侍者时,有一次,一位只有七八岁的小师弟为师父打扫房间,不小心将师父心爱的茶壶打碎了。小师弟知道闯下了大祸,吓得哭起来。

一休得知这一情况后,给小师弟擦干泪水,安慰道:“没关系,等师父回来,我跟他说,包你不会受惩罚。”

然后,一休用白布将碎陶片包好,自己在蒲团上坐下来,好像静思默想的样子。不一会儿,像外鉴禅师回来了,他口渴得很,一进门就找茶壶,没看见,便大叫一休。但叫了几下,也无人应声。

师父走到外面一看,发现一休正坐蒲团上,好像睡着了的样子,就走过去,把他推醒,批评道:“我不是早就告诉过你吗?打坐睡觉是一个坏习惯。”

一休说:“师父!我没睡觉。我在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所以没有看见您回来。”“噢!什么问题令你这样着迷?”“我在想,”一休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世间什么东西是永久不坏的呢?”

师父笑道:“傻小子,佛说无常,也就是没有一件东西是永久不坏的。”

师父刚说完,一休便把茶壶碎片拿出来,嘻嘻笑道:“师父,您说得太对了,瞧,您的茶壶归天了。”

像外鉴禅师看看碎片,认真地说:“一只茶壶,能不碎吗?”

一休忽然感受到,师父的话里蕴藏着电光石火般灿烂的禅机,这种智慧,与他的小聪明有天壤之别。从此,他更注重禅修了,最后终于开悟,成为一代高僧。

开悟一休以无物不坏为打碎茶杯辩解,只是小聪明而已。因为物坏各有定数,不能用不小心的行为加速其坏,就像人人都会死,但不小心打死人却也不行一样。像外鉴禅师面对心爱之物的毁坏,如此不动心,把不小心失误也看成定数,不予计较,这就是虚怀若谷的大智慧。人格的力量

仙涯禅师悟道之后,被请到博多寺任方丈。仙涯的弟子湛元,出家前是一个游手好闲的浪荡公子,出家为僧后,仍恶习不改,时常在夜晚寺院打板止静后,偷偷翻墙出去,也不知到什么地方与狐朋狗友们鬼混去了。

时间一长,众僧知道了湛元的行为,都非常气愤,认为他败坏了寺院的名声,玷污了禅僧的形象,按照寺规,应该驱逐出寺。

仙涯禅师听到僧众的议论后,未做任何表示。一个晚上,他巡院时,在寺院一个僻静的墙角,发现了一只凳子。他知道,湛元准是从这里悄悄翻墙溜出去了。于是,他坐在凳子上,静静地等湛元回来。

直到拂晓时分,湛元才从外面回来。他用脚试探着踩凳子,落到实处后,就踩下去,跳下地来。他感觉有异常,回头一看,原来他刚才踏的不是凳子,而是躬身站在那儿的仙涯禅师的背!

仙涯禅师只是淡淡地说:“天晚了,快回屋睡觉去吧!”

湛元忐忑不安地走了。接下来的几天,他天天担心受到惩罚。但仙涯禅师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从不提及。从这以后,湛元用心参禅,再也不夜游了。

开悟佛家认为,“众生”都可度,即使是万恶不赦的人,最后也能超度成佛。这实际上表达了不抛弃任何人的理念。一个调皮捣蛋的弟子,当然比恶人好多了,自然不能轻易抛弃。仙涯的做法,可谓佛家理念的实践。他“超度”弟子的方式,不是打,不是骂,更不是赶出山门,而是用人格力量进行感化。这种做法,值得领导者、管理者、教育工作者们借鉴。以你一看

有两位同住一寺的学僧,好长时间没见面了。一天,两人不期而遇。一个学僧问:“好久不见,最近你在忙什么?”

另一个学僧说:“我在忙着造一个无缝塔。”“我正想造一个无缝塔,能否借你的塔来一看。”“真不巧,我的无缝塔被人借去了!”“没关系,就以你给我一看好了。”

开悟“以你给我一看”是什么意思?就像我们经常讽刺别人说的:我一看你就不像一个能干某事的人。确实,一定要精细的人,才能做精细的事;一定要高明的人,才能做高明的事;一定要伟大的人,才能做伟大的事……有时候,我们不必考虑某事能否成功,只需考虑有没有适于做某事的人;不必考虑自己能否成功,只需想想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一定想成功,就变成这样的人。飞来佛

南京的栖霞寺,以石刻的千尊佛像闻名,尤其是在只有猿猴才能攀上的最高峰顶上的那尊立佛,最为庄严生动。

有一信徒参观栖霞山,看到峰顶上的佛像,就问卓成禅师:“那尊佛叫什么名字?”

卓成禅师答道:“那叫飞来佛!因为山峰很高,人没办法爬上去雕刻,应该是从别处飞来的吧!”

信徒听后,好奇地问:“既然是飞来的,为什么不飞走呢?”

卓成禅师答道:“一动不如一静。”

信徒又问:“为什么要静在这里呢?”

卓成禅师答道:“既来之,则安之。”

开悟信徒出于好奇心,问这些问题,可以理解,认真回答却很无聊。卓成禅师的回答,虽然不是信徒所提问题的答案,却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一动不如一静;既来之,则安之。在多数情况下,照此理办事,是最简明的方法。高僧“寻短见”

归静禅师既是高僧,也是一位画家,他笔下的花鸟、人物,无不栩栩如生。

有一次,归静禅师应邀参加几位文友的集会,其中一位风流秀才,招来几位歌妓,在席间歌舞助兴。众人都沉迷其中,只有归静禅师默默静坐,不为所动。

风流秀才出了一个馊主意,请归静禅师将歌妓们曼妙的舞姿画下来。大家都鼓掌叫好。归静禅师拒绝道:“出家之人,隔墙听到妇女的钗簪声,都是犯戒,何况当面为舞女作画呢?”

秀才说:“你看了她们的舞姿,听了她们的歌声,已经破戒了,索性再破一次吧!”

归静禅师说:“你们的孔夫子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心不在焉。”

秀才嬉皮笑脸地说:“你是不是心不在焉,谁知道呢?”

众人跟着起哄,非要归静禅师当众作画不可。归静禅师被他们缠不过,假称去取文房四宝,走进书房,怦然关上了房,再也不出来。秀才让一位妓女坐在书房门口,并对她半真半假地说:“等那和尚出来,你就一把抱住他,看他如何!”

不知过了多久,仍不见归静禅师出来。大家凑过去一听,一点动静都没有。秀才捅开窗户纸往里一看,顿时吓傻了——原来,归静禅师已经吊死在房梁上。他急忙与众友撞门而入,仔细一看,哪里是上吊,不过是归静禅师画在墙上的一幅画而已。

归静禅师早溜出房门,回到寺院去了。

开悟子贡说得好:“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与人相处,“尊重”二字很有必要。然而,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不懂得尊重别人,强人所难的事时有发生,故事中的秀才即属此类。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爱护,这样才能达到关系和谐,感情相通的美好境界。莫以外貌度人

一位云游僧出外参访时,路过一位俗家老太太管理的庵堂,就坐在堂前休息。他问老太太:“师姑!这座庵堂除你之外,还有其他的眷属吗?”

老太太答道:“有!”“他们在哪里,怎么没看见呢?”“山河大地、花草树木都是我的眷属呀!”

云游僧见老太太打机锋,也想卖弄一下,就说:“无情不是有情,山河草木何曾是师姑的样子?”“你看我是什么样子?”“俗人!”“你也不是出家人!”

云游僧一听,心里不乐意了,说:“师姑!你可不能混淆佛法呀!”“我哪有混淆佛法?”“俗人主持庵堂,草木皆成道友,这不是混淆佛法吗?”

老太太:“法师!要知道你是男人,我是女人,何曾混淆?”

云游僧顿时哑口无言。

开悟出家前未必不是佛,出家后未必是佛,云游僧仅凭老太太未出家就判断她是“俗人”,是以“色相”视人,可见悟境不高,那么老太太说他不是出家人,也是有道理的。山川草木虽然不是“众生”,但心到处,也未尝不能成“眷属”,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是把明月视同眷属吗?这个云游僧认识不深,又不知谦逊,可见境界真的不高。距佛不远

一位大学生去拜访峨山禅师,问道:“您读过基督教的《圣经》吗?”“没有,读给我听听吧。”峨山禅师答道。

大学生打开《圣经》,翻到“马太福音”,挑了一节,朗声读道:“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田野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的?它不劳苦,也不纺织,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所戴的还不如这一朵花哩!……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还有明天的忧虑……”

峨山禅师听了,点头说:“说这话的人,不论他是谁,我认为他是个已有所悟的人。”

大学生继续朗读:“求则得之,寻则见之,叩则开之。因为,无论何人,皆可求得,寻见,叩开。”

峨山禅师听了,赞叹道:“很好!说这话的人,无论是谁,我认为他是一个距佛不远的人。”

开悟古今中外的任何学问,做到极高处,都是相通的。所以,脑子里不要有这样的偏执:某种学问是好的,某种学问是不好的。如有条件,纵通古今,横贯中外,观其门径,入其堂奥,悟其微妙,取其精华,这是做学问的上佳途径。地狱与天堂

有一地方官去拜访无相禅师,问道:“地狱和天堂真的有吗?”

无相禅师回答说“有”。地方官说:“听说高僧能出入三界,能否请您带我到地狱和天堂参观一下?”

无相禅师一听,立即用很恶毒的话讽刺他、辱骂他。

地方官十分惊讶,心想:即使我讲话有不妥之处,你也不该这样啊!刚开始,出于礼貌的关系,他强自忍耐,没有回嘴。最后,他实在忍不住了,随手拿起一根木棍,大喝道:“你这个狂妄无礼的家伙!”说着,就要往无相禅师身上打去。

无相禅师急忙躲到大殿的木柱后面,露出和悦的神色,对地方官说:“你不是要我带你参观地狱吗?你看!这就是地狱!”

地方官顿然明白,原来这是禅师在点化他,心里很是为自己的失态而懊恼,急忙跪地道歉,请禅师原谅他的鲁莽。

无相禅师笑道:“你看,这就是天堂!”

开悟佛家认为:地狱、天堂都是心造。恶念一起,即见地狱;善念一生,即见天堂。所以,你想生活在天堂,不妨多说点好听的话,多做点好看的事,这样,你身边的人,就会像天使一样,一个个温言和貌。药山还银

药山惟俨禅师门下的一个僧人外出募化,来到甘居士家。甘居士问:“从什么地方来?”“从药山来。”募化僧答道。

甘居士知道药山惟俨是天下名僧,所以想试试这个弟子的工夫,又问:“来干什么?”“来募化。”“你带药来了吗?”

募化僧不做声。甘居士便布施了两锭银子,并说:“若有人识得此中禅机,就会把银子送回来,没人认得就算了。”

募化僧拿了银子回去。药山禅师问他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早,募化僧说:“有人问佛法,我回答得合适,得了两锭银子。”

药山禅师听募化僧把经过详说了一遍,然后让他赶紧把银子送还居士家。

甘居士见募化僧又回来了,就说:“师傅,请过来。”又添加了很多银子布施给募化僧。

开悟甘居士所谓“带药”,是问募化僧有没有学到药山大师的禅法,有没有募化资格。募化僧并未听懂,以不答代答,就露馅了。甘居士给他两锭银子,不是施舍,而是“买药”的订金,“药”送来了就给更多的钱。这个故事说明,境界不同的人,交流方式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讲个明明白白才听得懂;有的人,三言两语,即心领神会;有的人,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有的人,仅凭神色即可察其意图;有的人,可以“心交”,不着一词,不动一色,也知道对方的心意;有的人,可以“神交”,千里之外,也可洞见其心。所以,对不同境界的人,要用不同的交流方式,不能勉强划一。牛奶的比喻

有一天,舍利弗听完佛陀说法,身心陶醉在那平凡而又深刻的哲理中,脸上洋溢着儿童般的纯真微笑。回来的路上,一位修习其他宗教的外道看见他,就问:“舍利弗,你得到了什么宝贝,这样高兴?”

舍利弗说:“我刚刚听了世尊说法,所以欣喜。”

外道嘲笑说:“你偌大年纪了,还在吮吸师父的乳汁吗?”

舍利弗反讽道:“你接受的教义,犹如变了质的牛奶,所以你一喝够了,不想再喝了。而我听闻的佛法,深邃奥妙,令人回味无穷,就像味道鲜美的好牛奶,越喝越想喝。”

开悟舍利弗在佛陀的十大弟子,“智慧第一”,他师从佛陀之前,已是闻名全国的婆罗门学者,座下有上百名弟子。当他听了佛陀宣示的佛法后,就抛弃虚名,义无反顾地投到佛陀座下,这种求道精神十分令人敬佩。他的“好牛奶”和“坏牛奶”的比喻也耐人寻味,知识并不都是好的,变质的知识对人的精神十分有害,所以,在学习之前,还需鉴别其品质。不要迷信

有一天,几个年轻比丘围坐在沙滩上的一棵大树下,争论按哪种佛法修行最好。

这时,佛陀正好从此路过,听到他们的议论声,就走过来。弟子们见了,都恭敬地站起来。

佛陀示意他们坐下,自己也坐在松软的沙滩上,微笑着对弟子们说:“我无意中听见了你们的讨论。你们要明白,我所教给你们的,是体验真理的方法,而不是真理本身,更不是一种学问。你们看到天上的月亮了吗?”

说着,佛陀的手指,指向那一轮明月。比丘们都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过去,并期待着他的开示。

佛陀又说:“我的教法,如同指向月亮的手指,是为了让你们更顺利、更快捷地找到月亮。而手指本身,并非明月。你们若是把心思用到研究手指的粗细、长短、颜色上,永远都找不到月亮。”

弟子们若有所悟,都连连点头。

佛陀又说:“各种修行方法,都没有高下,关键要契机相合。就像草药,不论贵贱,对症才是好药。”

一个名叫阿利陀的比丘感动得匍匐在地,抱着佛陀的脚说:“世尊,您说得太妙了,我一定牢记您的教导,将佛法当作我的灵魂,终生执持不舍。”

佛陀摇摇头,指点道:“佛法如同一艘载你渡向彼岸的船,渡河需要船,但它不是彼岸。我演示的佛法,就像渡船,能帮助你们超越生死的河流、到达觉悟的彼岸,但并不是彼岸。你们一定不要抱着它不放,要懂得及时舍弃啊!”

开悟佛陀一向反对迷信,认为自己传授的佛法,仅仅是觉悟真理的工具,而不是真理本身,既要懂得适当运用,也要懂得及时舍弃,不要做一个过了河还扛着船的笨人。美妙的法喻

有一次,佛陀率弟子们出外弘法。当他们行进到一条小河边时,与一支庞大的商队相遇了。商队众多的大象将原本清澈的小河搅得浑浊不堪。

涉过小河后,佛陀等人进入了一片茂密的丛林,坐在那里歇息。佛陀拿出瓦钵,让阿难去小河里取水解渴。

阿难疑惑地说:“河水已经浑浊,不能饮用了。”

佛陀问:“你走到小河边了吗?”“没有!但是,刚才我们明明看见象队把水搅混了。”“刚才是现在吗?”佛陀含笑又问。

阿难闻言心动,拿着钵盂,向河边走去。令他惊诧万分的是,刚刚还浑浊不堪的小河,已经恢复了原来的清澈。

阿难取水回来后,佛陀开示说:“流动的河水,就像众生的心性,虽然可能暂时被污染,但是,保持灵动,恢复清静,就能得到净化,回到本来面目。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像这河水,能由清变浊、由浊变清。佛法也是如此。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用灵明不昧的心,去感知变化,把握它的变化。这样才能契人宇宙的真谛。”

开悟人和事都在变化中,那会儿他干坏事,没准这会儿他大发善心;那会儿他态度不好,没准他这会儿正为自己的言行懊悔呢!那会儿他没有本事,没准这会儿当刮目看他……总之,不要以僵化的眼光看人看事。珠在何处

僧人佛日去参访洪州云居山的道膺禅师。施过礼后,佛日问道:“修行过程中,觉知心和妄想心,就像两条龙在争斗。如果两条龙争一颗宝珠,哪一条龙会得到宝珠?”

道膺禅师答道:“你只问结果,有何益处呢?必须先去妄想心,你就很容易知道最终哪条龙会得到颗宝珠了!”

佛日挺随便地说:“我的妄想心去除得差不多了!”

道膺禅师很生气,反问道:“如果没有妄想心,你看宝在何处?”

佛日哑口无言。

开悟佛日问“哪一条龙会得到宝珠”,反映了人们的一般心理:只要结果,不看过程。但过程和结果是紧紧相连,无法分割的。对学佛来说,去除“妄想心”,是不可缺少的修炼,佛日大言不惭地说自己的妄想心去得差不多了,那么应该快要成佛了,然而他的“宝珠”在哪里呢?一问就哑了。在生活中,成功和努力也是不可分割的。不成功是因为不够努力。你要是觉得自己努力得差不多了,很奇怪为什么还不成功,心态跟佛日其实是一样的,是妄想心作怪。草的颜色

有几位座主来礼拜慧忠国师。寒暄过后,慧忠信口问:“城外草作什么颜色?”

座主答道:“作黄色。”

慧忠又问身边的小沙弥:“城外草作什么颜色?”

小沙弥不知老师用意,如实答道:“作黄色。”

慧忠回头又问:“座主的见解,和这小子相比,有异同吗?”

几位座主无话可答,但心里很不服气,便反问道:“城外草作什么颜色?”

慧忠不慌不忙地答道:“看见天上的鸟儿了吗?”“请不要转移话题!”座主提醒道。

慧忠叫道:“座主,向前来!”

座主们都向前来。慧忠见他们没有领会,笑道:“诸座主请回,别日再来。”

座主们见禅师下了逐客令,只好默然告辞。第二天,他们又来请教昨日的话题:“愿禅师慈悲开示。”

慧忠说:“见就是见,若不见,纵然说得出,亦不得见。”

诸座主叹服道:“我们跟随国师参禅,未见这般的机辩。”

开悟座主们可能并未留意城外的景色,突然被问到草作何色,根据过去的经验、知识判断,应该是“作黄色”。小沙弥大概也是如此,所以两者见解差不多。在此,慧忠国师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过去的经验、知识未必没有用,但也未必完全靠得住,要重视实践中的亲身体验。另外,也不要觉得读书多就一定学问高,有时候,大学问家的见解往往没有实践者高明,因为后者对现状更清楚。少说一句最好

有一次,一个学僧问首山禅师:“一位老禅师说有一种‘唯一之语’,如果我们了解这‘唯一之语’,便扫除了无数劫的罪过。这‘唯一之语’是什么?”

首山回答:“就在你的鼻子下面!”

学僧又问:“它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首山说:“这就是所有我能说的话。”

又一次,当别人问赵州从谂禅师关于“最初之语”的问题时,他不回答,咳嗽起来。

这人又问:“不对吗?”

赵州便说:“啊?难道一个老人连咳嗽都不许吗?”

还有一次,一个和尚问赵州:“‘唯一之语’是什么?”

赵州反问他:“你说什么?”

这人又问:“这唯一之语是什么?”

赵州说:“你把它变成两个了。”

还有一次,一个学僧问赵州说:“能否用一句话说出道的本质?”

赵州回答:“是的。”

学僧以为他没有听清,又问了一次。

赵州便大声回答:“我又没有聋!”

开悟“唯一之语”,从较高层次理解,就是无语,从较低层次理解,就是沉默。所以首山和赵州都以不答来回答这个问题。虽然无语和沉默都是不说话,还是有境界高低。前者是洞悉一切,无话可说;后者是看清状况,有话不说。印度精神领袖甘地说:“沉默是信奉真理者的精神训练之一。”吉辛则说:“人世越来越吵闹,我不愿在增长着的喧嚣中加上一份,单凭了我的沉默,我也向一切人奉献了一种好处。”人生在世,少说一句话,经常比多说一句话价值大。无味真人

岩头、雪峰、钦山都是唐代高僧。他们当学僧时,一起结伴去参学。有一天,他们在路上遇到定上座。岩头问定上座:“您从哪里来?”

定上座答道:“从临济院来。”

临济义玄是闻名天下的大宗师,三人正想前去参学,就问:“临济大师还好吗?”

定上座答道:“已经圆寂了。”

岩头等三人一听,既难过又意外。岩头悲伤地说:“我们三人特地要去礼拜大师,无奈福缘浅薄,未曾见面他就走了。可否请您把大师在世时的教诲说一些给我们听听?”

定上座道:“临济大师常开示说:‘在我们的肉体中,有一个无位真人,常常从你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中出入,你们看到的时候,听到的时候,思想的时候,都可以产生活生生的感觉,没有这种自觉体认的人,就要展开心眼看看。””

岩头听了,觉得太难了,不禁吐吐舌头,钦山却问:“为什么不称为非无位真人呢?”

定上座以为他看出了禅机,想点化一下,于是一把抓住钦山,喝问:“无位真人和非无位真人有何不同?快说!”

谁知钦山却无言以对,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

岩头和雪峰赶快紧向定上座谢罪说:“这个人是新参学者,不知好歹,得罪了上座,请原谅!”

定上座放了钦山,说道:“如果不是你们两位说情,今天我便捏死这个新参者。”

开悟此时的钦山是一个“菜鸟”,人比较机灵,可能听过一些禅话,学过一些禅语,知道一些禅门掌故,其实并无真实体悟,不过一知半解而已。有心卖弄一下,不料被高人一掌就打哑了。在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菜鸟”,知道一些皮毛,就好逞口舌之利,其实不过是花拳绣腿的工夫,上不得台面的。退步原来是向前

龙虎寺得名于一个神奇的传说:据说,当年无德禅师云游到此,见这里峰峦叠翠,草木葱茏,谷静涧幽,石奇泉清,是个修禅的好地方。可惜这里过于陡峭崎岖,找不到一块适合建寺的平地。那天夜里,云雾密布,电闪雷鸣,一座小山头上,出现了一只白虎与一条乌龙,二者相斗不已,只见地动山摇,巨石纷飞……第二天,山上出现了一片平地。此后,无德禅师花十年时间,建成龙虎寺,引来众僧毕集,鼎盛时曾有数百僧众。

据说,龙虎寺的照壁建好后,弟子们为了纪念那个神奇的传说,在上面画了一幅龙争虎斗图。可惜,画虽好看,总觉得神韵不足。多次修改后,仍画不出龙虎大战的气势来。无奈,弟子们只好向无德禅师请教。无德禅师看过画后,说道:“你们画龙画虎,对龙虎的习性知道多少呢?飞龙在天,下击之前身躯必然向后曲缩;猛虎踞地,上扑时虎头定会尽量压低。龙曲得越弯,向前飞腾得越快;虎伏得越低,往上跳跃得越高。”

弟子们恍然大悟:的确,他们把龙身画得太直了,而猛虎的头仰得太高了,反而显得软绵绵的,缺乏力量感。

无德禅师借机开示道:“参禅修道也是一样,退一步,能冲得更远;谦卑的反省,才能跃得更高。”

学僧们听后,均有省悟!

开悟无德禅师曾有偈云:“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为人处世也是如此,不能一味进取,扎进去就出不来。有时需要退一步,积蓄力量;有时需要退一步,休整身心;有时需要退一步,看清局面;有时需要退一步,避免危机;有时需要退一步,礼让他人。充满智慧的退让,正是为了更好地向前。面上污秽

莲池大师正在写《十善行》,一个自以为是的游方僧来到寺里,对莲池大师说道:“据说禅是无一事可褒,无一物可贬,你写这种书有什么用呢?”

莲池大师答道:“五蕴缠绕无止境,四大奔放无比拟,怎么能说没有善恶呢?”

游方僧很不服气地反驳道:“四大本空,五蕴非有,善恶诸法,毕竟都不是禅。”

莲池大师说:“现在不懂装懂的人太多了,你也是这类人,还是说点别的吧!如何?”

游方僧气得脸色铁青。

莲池大师温和地说:“你怎么不拂拭一下脸上的污秽呢?”

开悟游方僧说“四大皆空,五蕴非有”,可是听了一句羞辱的话,就气得脸色铁青,好像被人唾了脸一样,可见他心里并不空。所以莲池大师提醒他拂拭一下脸上的污秽。在禅宗看来,只有心若虚空,才能舍万物色象,又不执著于万物,从而把持自心,不为世事所累。是圣,不是凡

有一天,岩头禅师去见德山宣鉴禅师,一进门便问:“是圣是凡?”

德山并不回答,大喝一声。岩头于是向德山顶礼而退。有人把这件事情告诉洞山良价禅师,洞山说:“除了岩头,没有人能够承当得了啊!”

当岩头听到洞山的评语,便骂道:“洞山这个老和尚,不识好歹,把我估低了。他不知道,那时我正在一手举着他(指德山),一手按着他(指洞山)呢!”

开悟德山宣鉴和洞山良价都是一代宗师,岩头作为晚辈,却没有一点畏怯。岩头问“是圣是凡”,德山大喝,表明凡圣无分别。岩头向他行最尊贵的顶礼,他受之当然,说明心中还是有凡圣的分别,等于被岩头举起来,举到“圣”的高度,脚不沾地。洞山的议论,是说二人打了个平手,未看出德山被岩头举起来了,所以,等于他被岩头按住了。禅师们不比谁的学问大小,只比谁的境界高低,不是喋喋不休地争论,也不是舞拳弄腿地打斗,一碰之下,高下立判,确实有意思。有没有鬼

洞山良价禅师的弟子云居道膺住持瑞严寺时,每天晚上都要去荒岛上的洞穴坐禅。当时,那一带地处偏僻,民未开化,人们普遍信奉鬼神。云居禅师曾告诫信徒们说:“妖魔鬼怪都是由心而生,只要问心无愧,就不招外鬼。”

有几个爱捣乱的年轻人对他的话不以为然,想吓唬吓唬他,便藏在他的必经之路上。等禅师过来的时候,一个人从树上把手垂下来,扣在禅师的光头上。年轻人以为禅师必定吓得魂飞魄散,哪知禅师任凭年轻人扣住自己的头,静静地站立不动。年轻人反倒吓了一跳,急忙将手缩回。禅师若无其事地离去了。

第二天,这几个年轻人一起到云居禅师那儿去,问道:“大师,听说附近经常闹鬼,有这回事吗?”

云居禅师淡淡地说:“没有的事!”“是吗?听说有人晚上走路,被鬼按住了头。”“那不是鬼,只是村里爱开玩笑的年轻人!”“你怎么知道呢?”年轻人惊奇地问。“因为鬼没有那么温暖的手呀!”

年轻人都对云居禅师的洞察力深感佩服。

云居禅师又说:“临阵不惧生死,是将军之勇;上山不惧虎狼,是猎人之勇;入水不惧蛟龙,是渔人之勇。和尚的勇是什么呢?就是一个‘悟’字。连生死都已经解脱,怎么还会怕鬼呢?”

几个年轻人对云居禅师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开悟镇定是一门大功夫,儒家修止、定、静、安,佛家修戒、定、慧,都是修镇定功夫。功夫深的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生死都置之度外,不会对任何事感到畏惧。其实,无论干任何事业,想成大器的话,都需要有保持镇定的能力,如果遇事慌慌张张,心乱神散,是无法担当重任的。无言的开示

僧人师虔初参洞山良价禅师时,洞山问他:“你从什么地方来?”

师虔回答:“武陵!”

洞山又问:“武陵的佛法与我这里的有什么不同?”

师虔说:“如同蛮荒的沙石上开放着灿烂的鲜花。”

洞山听后,回头吩咐自己的侍者:“做一顿好饭菜供养这个人!”

师虔一听,随即拂袖而出。

洞山看着他的背影,对在场的僧众说:“这个人以后必然使全天下的学僧,都争先恐后地聚集在他的门下!”

有一天,师虔向洞山辞行。洞山问:“你准备到哪儿去呢?”

师虔说:“太阳是不会长期隐藏不见,既然是太阳,必然是遍照红尘。”

洞山点头道:“你要多多保重,好自为之啊!”

于是,洞山送师虔走出山门,分手时,洞山忽然说:“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说出你此番远游的心情?”

师虔不假思索地说:“步步踏红尘,通身无影像。”

洞山默然无语。

师虔等了一会儿,问道:“师父!您为什么不说话啊?”

洞山说:“我对你说了许多,你为什么诬赖我不说话呢?”

师虔马上跪下,感激地说:“您说的弟子没听到,您没有说的,弟子都听到了。”

洞山扶起师虔,欣慰地说:“你去吧!你可以走到无说无示的地方去了。”

后来,师虔果然成为一代高僧。

开悟洞山禅师默然不语,是认可了师虔的悟境和志向,里面包含着非常复杂的内容,有赞赏、鼓励、期待,等等。无声之语比有声之言更丰富、更准确,因为人说话时,可能说不实之词,也可能表达不清,但无声之语却包含了内心的全部真实,只不过需要很大的智慧去感知和解读。有人说:“沉默是天才的标志。”通常来讲,智慧越高的人,在人际交流中,对语言的依赖性越小。喋喋不休者,往往智慧不足。掉进井中的人

有一年轻学僧问性空禅师:“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性空禅师回答:“假如有一个人掉进了千尺深井中,你能不借助任何工具把他救出来,我就告诉你。”

学僧叹道:“近日湖南的畅禅师去世了,他也像您这样,讲的话总不合常识。”

性空禅师就叫弟子仰山慧寂把学僧赶了出去。

仰山对老师的话也挺纳闷,后来忍不住问耽源禅师:“依你看,怎样才能救出井中人呢?”

耽源禅师反问:“痴汉,谁在井中?”

仰山无法回答,可是并不死心。后来,他去向沩山灵佑禅师参学,又谈到这个问题,然后:“大师!依您看,怎样才能救出那井中之人?”

灵佑大喝一声:“慧寂!”

仰山立刻下意识地应道:“在!”

灵佑说:“从井里出来吧!”

仰山顿然开悟。

开悟“千尺深井”是指欲望之井,陷进去了,用绳子之类是拉不出来,满足他的欲望,给他想要的东西,只会把他埋葬。只要放下贪欲,就不出而自出。仰山也陷在“千尺深井”里,他想解决深井问题的欲望就是一口深井,使他长久出不来,幸亏被灵佑大师一喝,总算出来了。其实,我们绝大多数人都陷落在“千尺深井”里,如何出来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虎头长角

一次,黄檗希运禅师看到负责煮饭的典座,就问:“你在做什么?”

典座答道:“我正在盛僧众吃的米。”“每天需要多少米?”“每天三餐,约吃两石半。”“是不是吃得太多了?”“我还担心不够吃呢!”

希运禅师一听,顺手打了典座两个耳光。典座感到很委屈,就把这事告诉希运的得意弟子临济禅师。临济没觉得典座当初的答话有什么错,就安慰说:“我替你问问这个老和尚!”

临济来到希运那里,问起这件事:“典座不明白老师为什么打他,我替他问一声。”

希运反问:“你说为什么?”“难道担心不够吃也是错吗?”临济很不服气地问。“为什么不答明天还要吃呢?”

临济举起拳头,大声说:“说什么明天,现在就要吃!”说完,一拳向希运捣去。

希运挡开临济的拳头,责怪道:“你这疯和尚,又来捋虎须!”

临济怒吼着走出僧堂,希运并不生气,反而欢喜地说:“这只小虎的头上长角了。”

后来,沩山灵佑禅师想起这则公案,就问弟子慧寂:“这两位禅师究竟是在做什么?”

慧寂反问:“老师问我的用意如何呢?”

灵佑感叹道:“生了孩子才知道亲情伟大。”

慧寂说:“我不认为如此。”“那你又怎么想呢?”“这就好像把小偷领进自己家中,偷自己的东西。”

沩山灵佑禅师听后,哈哈大笑。

开悟“担心不够吃”跟“明天还要吃”,是心态的不同,因有担心,便有妄念。多做点饭,吃不完留到明天,纯出自然。临济大概不太同意老师的看法:今日事今日毕,何必留到明天。显然,希运同意他的见解。灵佑说“生了孩子才知道亲情伟大”,是说培养一个像临济这样的杰出弟子不容易。慧寂说弟子偷走了老师的宝贝,自然是开玩笑。其实这“宝贝”只会越偷越多,就怕弟子不来“偷”。占上风者未必上风

临济禅师出外云游时,来到金牛禅师处。金牛看见临济,便横起禅杖挡住门。临济用手在他的禅杖敲了三下,然后走进去,在禅堂的首座位置上坐下。金牛见他这么不知谦逊,十分不悦地说:“凡是行脚云游的学僧,在谒见方丈时,都要按照一定规矩,行宾主之礼,你怎么连这点基本礼仪都不懂?”

临济答道:“我不知道您在说什么!我敲打禅杖三下,不是早就行过礼了吗?”

金牛一听,更加不满意,刚要开口,临济就用禅杖打了他一下。

金牛若有所悟。

临济忽然又说:“我今天不方便!”

金牛顺手一掌打过去,说道:“我现在倒是很方便!”

临济哈哈大笑道:“的确不错!今天是不方便遇到了方便!”

后来,沩山灵佑禅师考问弟子慧寂说:“这两位前辈的对话,到底哪一个占了上风?”

慧寂回答:“占上风者上风,居下风者下风!”

这时,旁边的座主插话说:“占上风者未必上风,居下风者未必下风,上风何在?下风何在?”

灵佑和慧寂不约而同地说:“正如座主所说,无风起浪!”

开悟临济和金牛两位禅师相互考较禅功,就像习武者切磋武功一样,是为了参证禅道,彼此提高,而不是为了争胜负。灵佑和慧寂谈论谁上风、谁下风,是存了胜负心,以后人之心度前人之腹,真可谓“无风起浪”。我们平时研究学问、探讨问题时,很容易产生胜负心,为了显示自己高明而争执不休,非得占上风不可。结果,把切磋变成了“拳击比赛”,这样即使胜了,对增进学问、解决问题又有什么好处呢?高低无差别

有一天,灵佑禅师和弟子慧寂一起出门散步,走到田间,灵佑对仰山说:“你看,这块田,这边高,那边低。”

慧寂说:“错了,是这边低,那边高。”

灵佑说:“你如不信,我们站在田中间,往两边看看,到底哪边高。”

慧寂说:“不要站在中间,也不要只看两边。”

灵佑说:“那我们用水平来量,因为没有东西比水更平了。”

慧寂说:“水没有一定的体性,它在高处是平的,在低处也是平的。”

灵佑顿时无话可说了。

开悟高与低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换了一个角度,随着参照物的改变,高低状态就变了。比如甲比乙官职高,可是乙比甲学问高;甲比乙个头高,乙比甲年纪高,凡此等等,到底谁高呢?佛家提倡以平等无差别心看待事物,反对分别心,慧寂不是故意跟老师争谁对谁错,而是提醒他要放下分别心。好歹三十棒

有一次,德山宣鉴禅师向学僧们宣布:“你们说对了,要吃三十棒;说错了,也要吃三十棒。”

这话传到了临济禅师耳中,他对朋友洛浦说:“你去问问他,为什么说对了也要吃三十棒。等他打你时,你就抓住他的棒,向他身前一送,看他怎么办。”

洛浦依计而行,来到德山禅师处。他刚问完话,德山拿起棒就打。洛浦一手把棒抓住,往前一送。这时,德山没有任何表情,只是静静地走回房间。

洛浦回去后,把详情告诉临济。临济说:“我早就怀疑德山这个人了。虽然如此,你是否对他有所认识呢?”

洛浦正要回答,临济举起手便打。

开悟禅宗讲究“不立文字,见性成佛”,棒打和大喝都是引导学僧“见性”的方式。“德山三十棒”闻名禅林,并不是乱打一气,挨打者能不能悟,要看各自的机缘。洛浦按照临济教给的套路,跟德山打了个平手,但他对一打、一接的禅机懵然无知,根本没探出来德山的深浅。所以临济问他对德山的看法时,他没有资格回答,一说肯定就是胡说八道。所以他刚想开口,临济就要打他,这是替德山打的。在生活中,我们的境界太低,很难理解历史上那些伟大人物。但我们却敢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任意发表议论、提出批评,无非是胡说八道而已。好在没有人替他们用棒子打过来,否则,我们身上肯定是浑身青紫。真和尚不可欺

南泉普愿禅师住持河南一所寺院时,赵州从谂禅师当时还是一个年轻学僧。有一次,赵州从山东来拜访求道。南泉对赵州说:“你今天来得不巧,我要上山去工作,没时间和你谈话,到时请自己做饭吃,不要忘了送一份上山来给我吃。”

南泉说完,就独自上山劳作去了。赵州留在寺院里,自己做饭吃,吃完后,在禅床上躺着,也许是赶路疲劳的关系,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南泉不见他送饭来,就下山回寺,看到他正呼呼大睡,也爬上床,躺在他身边睡觉。赵州醒来后,南泉对他说:“我以前曾经见过一个伶俐活泼的道人,直到现在没有再见过。”说着,便拿起禅杖摇一摇,指着禅杖,问赵州:“那个伶俐的道人,像是这个吗?”

赵州回答:“不一样。”“你看过吗?否则怎知他不一样?”“如果您想知道我在哪里见过那位伶俐道人,请师父先放下禅杖。”

南泉欢喜地说:“我印证了你那对智慧的眼睛!”

停了一会,赵州问南泉禅师:“师父!道非物外,物外非道,什么是物外之道?”

南泉一言不发,拿起禅杖就朝他打去。赵州也不客气,伸手捉住禅杖说:“以后不要打错人了!”

南泉高兴地说;“龙蛇易辨,真和尚不可欺呀!”

开悟南泉普愿禅师说以前见过一个“伶俐道人”,是因为赵州从谂禅师少年时参拜过他,那时候赵州比较机灵听话,悟性很高,给南泉留下了深刻印象。南泉问禅杖是不是“机灵道人”,是说赵州怎么变成了个木头,连送饭这种事都不会办?赵州叫他“放下”,意即不要停留在过去的记忆中,也不要对今天的事耿耿于怀,可能还表明了自己实在太疲劳,并非疲懒之意。南泉见他已成长为一个“真和尚”,说明自己当年没看错人,当然高兴了。有妻无妻

智藏是马祖道一禅师的著名弟子,他住持西堂后,有一居士问他:“有天堂和地狱吗?”

智藏答道:“有!”

居士又问:“有佛法和僧宝吗?”“有!”“有因果报应吗?”“有!”

那人还提了许多问题,智藏一律回答说“有”。

居士疑惑地说:“大师,您说错了吧?”“我怎么说错了呢?”“我问径山和尚这些问题,他都说‘无’。”

智藏就问:“你有妻子吗?”“有!”“你有儿女吗?”“有!”“你有金银财宝吗?”“有!”“径山和尚有无老婆?”“无。”“径山和尚有无儿女?”“无。”“径山和尚有无金银财宝?”“无。”

智藏最后说:“所以,我说‘有’,跟径山和尚说‘无’是一样的!”

开悟道是无形的,说无肯定不错。道所发挥的作用是存在的,说有也不错。智藏大师以诙谐答之,倒也有趣,意思是:你有老婆就说有,径山无老婆就说无,我有佛法僧宝就说有,径山无佛法僧宝就说无,回答都是对的。谁污染你了

石头希迁禅师的教法十分严厉,有一次,一个学僧问:“什么是解脱?”

希迁反问:“谁束缚了你?”

学僧又问:“什么是净土?”

希迁又反问:“谁污染你了?”

学僧再问:“什么是涅槃?”

希迁还是反问:“谁把生死给你啦?”

开悟希迁的反问式答问法,好像不负责任,但深究起来,回答其实很精当:没有人束缚你,不得解脱的原因,只是“愚人自缚”,解脱之法也只能自解;没有人污染你,心净便是净土;没有人把生死给你,放下生死就是涅槃。但自解束缚、自净其心、自了生死的道理好懂,关键要产生心灵体验,这就比较难了,仍然只能靠自己,别人无法把体验交给你。不得道长短

一个僧人想考一下马祖道一禅师,就在马祖面前画了四条线,上面一道长,下面三道短,然后问:“不能说一长三短,请和尚说说看吧!”然后一脸得意的样子,等着看马祖难堪。

马祖也在地上画了一条线,然后说:“不得道长短。回答完毕。”

那僧人顿时目瞪口呆。

开悟马祖好像是以难题反击难题,实际上他也同时回答了对方的难题。禅家要去掉分别心,长短概念也要打破,即使对方不限制条件,马祖也不会说“一长三短”。对方头脑中有牢固的长短概念,所以认为只有这个答案而已。实际上,一旦打破概念,答案就多了,比如:非长非短,长者不长短者不短,长即是短短即是长,等等。不过,比较有禅味的答案还是:不得道长短。好好琢磨一下,这句话还能当警世格言呢!你在说啥

无难禅师年老后,选了一位继承人,名叫正受。正受开悟后,无难召他人见:“这里有一本书,代代相传,师师相授,至今已有七代了。我也依照我的领悟添进了不少观点。现在我将它交给你,以示传承之意。”“您还是自己保存吧!”正受不接书,又解释说,“我接受的是您不立文字的禅,这才是禅的本来面目。”“虽然如此,你也不妨留着,作为传法的一个象征。拿去吧!”

正受接过书来,将它投入火炉中。

无难见状,不禁怒吼道:“你在干啥?”“你在说啥?”正受回吼道。

无难吃惊地望着正受,突然间,心下大悟,马上变得心平气和,静静地看着那本书变成灰烬。

开悟佛祖说法,孔子讲学,都“述而不作”,不立文字。因为他们知道,文字最易引起后学者误解,很可能变成束缚后学者的绳索。然而,若没有他们的弟子费尽辛苦,将他们的学说整理成文字,他们的思想就无法流传久远。所以立不立文字,都有利弊,难下定论。无难执著于立文字,正受执著于不立文字,都是偏执。但最后无难大悟了,知道立不立,已不是自己管得了的事,就看后人了,不知正受看见前辈们的心血付之一炬,可曾有悟?插花的艺术

丰臣秀吉是日本历史上的著名英雄,在日本战国末期,完成了国家统一大业。他是茶道大师千利休的好友,他总想在智慧上胜过千利休。有一年春天,丰臣秀吉在茶室的地板上放了一个大而浅的圆盘子,里面装满了水,又准备了一支红梅。然后,他将千利休请来,指着圆盘和红梅说:“请开始插花吧!”

这么大的一个盘子,只有一支梅花,如何插花?只见丰臣秀吉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他等着千利休认输。千利休盘腿静坐片刻,轻轻拿起那支红梅,在丰臣秀吉惊讶的目光注视下,将枝条上的花瓣轻轻捋下来,撒在盘子里,然后,又将枝干横搭在盘子边沿上。于是,清浅的水面上,浮动着艳丽的花瓣,与沧桑如铁的干枝形成强烈的对照,从而撞击出一种清如月光、冷若冰霜的美丽。

丰臣秀吉惊呆了,他从灵魂里体验到了一种难以言表的禅意。

开悟艺术的灵魂来自人的心灵,而不是人的手。当你懂得用心灵来做事时,你做出来的事不仅好,而且美。我们判断别人做的事好不好,只需看过程和结果美不美就可以了,无论绘画、打球,还是开机床、擦皮鞋,你能看见美,就可相信对方一定做得很好。随遇而安

夏天里,一位小和尚指着寺院里一片行将枯死的草地,对师父说:“你看,这些小草马上就要死了,我们应该撒些草籽,不然这儿没草,太难看了。”

师父向他挥挥手说:“随时!”

许多天过去了,终于到了中秋节。这天,师父交给小和尚一包种子,让他撒到草地里。小和尚高兴地拿着种子去撒。没等他撒完,忽然间秋风四起,种子随风飘走了好多。小和尚大叫起来:“不好了,不好了,种子被风吹跑了。”“没关系,吹走的大多都是空壳,种在地里也不会发芽。”师父说,“随性!”

小和尚刚刚播完种,空中飞来了几只觅食的鸟,在草地上不停地啄着。“不好了,种子要被小鸟吃光了!”小和尚急忙告诉师父。“没关系,种子多得很,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里,天降暴雨。第二天清早,小和尚出去一看,草地已被暴雨冲得面目全非。他急忙告诉师父:“种子都被暴雨冲走了!”

师父微笑着说:“冲到哪里就在哪里发芽!随缘!”

第二年春天,草地上竟然冒出了许多嫩绿的草芽,就连一些没有撒种的墙角也冒着绿绿的生机。小和尚高兴得直蹦。

师父含笑点头:“随喜!”

开悟凡事都有规律,心情再急迫,也要等待恰当的时机。时机再好,也要具备相应的素质。素质再佳,也要合适的机缘。一切皆备时,自可收获喜悦。假如条件不成熟时,该怎么办呢?最佳的方法是:等待,努力,不抱怨。割  舍

金代禅师酷爱兰花,天天都要花一些时间侍弄他的“宝贝”。有一天,他外出办事,让一个弟子负责为兰花浇水。

弟子浇水时,不慎将兰架绊倒,整架的盆兰都打翻了,兰花变得零落不堪。弟子心里非常惶恐,决定主动向禅师认错,甘愿接受处罚。

金代禅师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安慰弟子道:“我喜爱兰花,是为了用香花供佛,美化寺院环境,并不是为了生气呀!世间种种皆属无常,不该执著于心爱的事物呀!”

弟子听后,若有所悟,从此更加精进于修持。

开悟人生幸福的诀窍,归根究底就是两点:拿得起,放得下。无论学问、技术、工作还是别的事情,你觉得它再好,再有价值,你再喜欢,拿不起来,也只能是白想。如果拿起来了,再也放不下,如贪权、恋位、迷情等,那么你就成了这件事的奴隶,不是它在听命于你,而是你在受它的支配。拿不起或放不下,都无幸福可言。拿得起、放得下,你就随时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你就获得了大自由。放下包袱赶路

一个年轻人千里迢迢跑去找一位高僧,他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和寂寞,长途跋涉已使我疲倦到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了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喑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快乐?”

高僧笑问:“前面那条河,你是怎么过来的?”“乘船过来的。”“你扛了船赶路吧!”“什么,扛了船赶路?”年轻人很惊讶,“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扛不动,为什么不放下?”高僧微笑道。“什么?”年轻人没听懂。

高僧解释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你会感到不堪重负。同样的道理,过去种种,都是你到达现在的渡船,你既来到现在,何不把渡船放下,为什么还要扛在肩上,为它痛苦、孤独、寂寞、烦恼呢?”

年轻人若有所悟。

开悟很多东西能给我们带来舒适的体验,所以我们称之为美好的东西;有的东西会给我们带来伤痛的体验,所以我们称之为坏事或失败。但是,不管什么体验,其实都是我们需要的,就像生命需要各种营养一样,否则,人生就太单调了。而且,一件事体验过了,就放下,假如它给你带来的不喜欢的体验,何必让早已过去的它一再刺激你呢?想通了这个问题,行走人生时就会变得轻松多了。有舍才有得

一个小和尚去河里挑水时没注意,水里带来了一只小蝌蚪。他正准备把这个拖着长尾的小蝌蚪放回木桶里,捎到河里去时,老方丈看到了,就走过来说:“放到玻璃瓶里养些天吧,看它有什么变化,然后再放它到河里去也不迟。”

小和尚就把小蝌蚪暂且养起来,有时喂它些馍馍粒,或者把它从房间里捧到阳光下晒晒,对小蝌蚪非常疼爱。每隔三天五天,老方丈也过来看看小蝌蚪的生长情况。大概过了半个月,小蝌蚪的长尾巴明显地短了许多,后腹部位还长出了两只小腿。又过了十多天,小蝌蚪的尾巴更短了,嘴巴下边也长出了两只小腿。老方丈看看快长成青蛙的小蝌蚪,又看看勤勉饲养它的小和尚,捻须不语。

又过了几天,尾巴彻底不见了,小蝌蚪终于变成了一只绿色的小青蛙。老方丈捧着玻璃瓶看了又看,然后对小和尚说:“你可以放它回归大自然了,它终于由原来的蝌蚪变成青蛙了,阿弥陀佛……”

小和尚又去挑水时,就把小青蛙给放了。回来的路上,他遇到老方丈从山上下来,背着一捆树枝。他非常困惑地对方丈说:“您这么大岁数了,为什么还要亲自上山砍柴呢?”

方丈笑笑说:“我不是去砍柴,我是去为小树们超度,树木不如蝌蚪,它们的‘尾巴’不会自行消失,务必让人动手砍去才行。”

小和尚幡然开悟,一下子心头抛却许多烦恼,轻松了许多。

开悟舍得舍得,不舍何以得?蝌蚪舍弃尾巴,长成了青蛙;小树舍弃冗枝,长成参天大树。人的一生,也无非是在“舍”与“得”之间度过。“舍”未必是祸,“得”也未必是福。但人们往往喜欢“得”,不喜欢“舍”。斤斤计较于一丝一毫的得失,结果丧失了很多该去“得”的东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