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伤手法治疗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7 09:32:31

点击下载

作者:田纪钧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筋伤手法治疗术

筋伤手法治疗术试读:

前言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承模式。最典型的有家传、自学、师承、继承班、工作室团队、学校教育,以及目前方兴未艾的“互联网+四众(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中医传承传播新模式。“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被称为是青年中医学习之路。作者从师承教育起步,先得刘道信、成业田恩师分别口传心授传统中医骨伤和筋伤诊疗技术,继而得鹿焕文、陈正光师兄分别把手而教,背经典和读解剖,后又得骨伤科泰斗尚天裕教授悉心指导中西医结合骨伤诊疗技术,并55年坚持临床、写作不辍,可说是实践了这一学习之路,也说明这是一条正确的路。但,这也是一条艰辛的路,需要不忘初心的定力、忍力、持力,需要“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数十年如一日,坚信水滴石穿,天道酬勤,功到自然成。

深深地感恩教导过我的老师,尤其是一如既往、至今仍鼎力帮助和支持我的董福慧教授、孙树椿教授,以及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编辑。没有他们,就不可能有《筋伤手法治疗术》这本书的出版。对董福慧教授为本书赐序,更是致以特别的感谢!

在本书写作的过程中,参考、借鉴或引用了多部著作的思路、方法或内容,谨向作者致以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写作是一项充满遗憾的工作,本书瑕疵、不足、谬误之处定不可免,敬请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以使本书更加严谨、完善和实用。田纪钧2017年8月24日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 传统中医对筋的阐释

传统中医手法治疗的精华和独特的魅力,在于接骨、上骱、治筋和药物,加上从上骱中衍生出的“错骨缝”和从治筋中衍生出的“筋出槽”,使得这一传统疗法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至科技发达的今天,仍能在临床中占有一席之地。“筋”,相当于现代医学所称的软组织,传统中医是怎样认识的呢?一、筋的概念

筋的概念广泛,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筋者,肉之力也”(《说文解字》),筋,就是能够产生力量的肌肉。筋这个字,从竹、从力、从月肉旁。从竹,竹者节也,说明为筋之物有竹节样的外形变化;从力,力者,效能也,说明为筋之物在竹节样外形变化的同时,可以产生力量;从月肉旁,月者,肉也,说明为筋之物是肉性组织。在人体中,可随人的意志伸缩变形、产生力量并有牵拉肢体产生相应活动的组织,非骨骼肌莫属。所以,狭义的筋,是指骨骼肌;而广义的筋,则是指包括皮肤、皮下组织、肌筋膜、肌肉、肌腱、韧带、滑膜、关节囊、椎间盘、软骨、神经、血管等一切软组织的总称。

传统中医学中,还从筋衍生出以下诸种更细化的筋:

尽筋——又称作“筋纽”,是指肌末端的腱。

膜筋——指片状的肌肉,或包绕在肌肉外层的筋膜。

宗筋——宗,总也。一指诸筋总汇的粗大处,即多条大筋汇聚而形象高突、刚劲有力的肌肉;另是指髋腹腰背之大筋,如腹直肌、髂腰肌、竖脊肌。

束骨筋——关节囊。

大筋——分布于手足项背,直行而粗大的肌肉。

小筋——又称柔筋,是分布于胸腹头面的横行、细小、质柔的肌肉。

维筋——维者,网维,是维系网络之筋,多指腱膜。二、十二经筋

在传统中医经络学中,有十二筋膜和十二经筋之分。中医内科和针灸科侧重经脉,而中医骨伤科则非常重视经筋,如强调“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又各不相同”(《医宗金鉴》),“十二经之脉,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十二经之筋,虽不能察阴阳,理诸病,究于各部关节,有所系属,岂可置而不闻乎?”(《伤科汇纂》)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落于肌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其主要作用为联结筋肉、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其分布特点是联属于十二经脉,循行走向都是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行于体表,不入内脏,结聚于关节骨骼部(图1-1~图~12)。

经络学中的经筋范围,与骨骼肌的分布相近;它们循行皮下肉外的“分肉之间”,正是浅筋膜和深筋膜的间隙;而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筋的径路,也就是人体的十二条力线。

由于十二经筋的分布规律,是软组织损伤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它与现代解剖学异途同殊的结合,是软组织损伤手法治疗的核心。十二经筋的分布规律见表1-1:表1-1 十二经筋的分布规律续表图1-1 手厥阴经筋图1-2 手少阳经筋图1-3 手少阴经筋图1-4 手太阳经筋图1-5 手太阴经筋图1-6 手阳明经筋图1-7 足厥阴经筋图1-8 足少阳经筋图1-9 足少阴经筋图1-10 足太阴经筋图1-11 足太阴经筋图1-12 足阳明经筋

西方医学从西医的视角出发,研究人体肌肉和力线的关系,结果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竟然和中医经络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据《解剖列车》一书称,肌筋膜经线与中医学中的经络,“有相当高度的对应性”(表1-2)。表1-2 肌筋膜经线、缩写及相当高度对应性的经络续表第二节 传统中医对筋伤的阐释“今之正骨科,即古跌打损伤之证也”(《医宗金鉴》),在传统中医骨伤经典著作中,骨折、脱骱整复手法和固定方法,以及药物治疗的内容占据了大量篇幅,而筋伤即软组织损伤的内容相对少得多,现将有关重要经文摘录诠释如下。一、有关病因病机的经文摘录诠释

1.“帝曰:愿闻人之五脏卒痛,何气使然?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素问·举痛论篇》)

举,列举、讨论之意。本篇主要讨论多种疼痛发生的原因、机制、基本特征、诊断方法等内容。故名“举痛论”。

黄帝说:我想听听人体的五脏突然作痛,是什么邪气造成的呢?人体经脉中的气血流行不止,如环无端,如果寒邪侵入了经脉,则经脉气血的循行迟滞,凝涩而不畅行,故寒邪侵袭于经脉内外,使经脉凝涩而血少,脉气留止不通,所以突然作痛。

首先,此段问答是说五脏突然作痛的病因病机,为何在谈到肢节疼痛时也被广泛引用呢?从内容看,叙述的是痹痛发生的原因和病理变化,痹即闭,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所以,痹痛根据所痹部位不同,素有风痹、寒痹、湿痹、热痹、皮痹、肉痹、筋痹、骨痹、脉痹、内脏痹等多种,所以简约地以内脏痹中的五脏痛提问,其实也涵盖了其他诸种痹痛。

其次,寒邪侵袭于脉内和脉外也是不同的概念:客于脉内,则气滞血瘀、脉涩不通,而不通则痛,治宜以通止痛;客于脉外,则气虚血少、组织失养,而不荣则痛,治宜和营止痛。

这就是对痛证内因的定性和用药物内治的原则。

2.“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灵枢·周痹》)

本段是说风、寒、湿三气侵入皮肤肌肉之间,将皮肤肌肉之间的津液压迫为涎沫,涎沫受寒后凝聚不散,进而就会排挤肌肉与皮肤之间使它分裂,分裂就会发生疼痛……

下面结合解剖学与病理学诠释其中的核心概念。(1)“分肉之间”与深、浅筋膜之间的间隙:“分肉之间”是指皮下肉外的皮肤与肌肉之间的部分,按解剖层次应包含皮下脂肪、浅筋膜、深筋膜和从它们形成的间隙中通过的神经、血管等组织,神经血管束行于浅筋膜内,而其主干在深筋膜内。

从解剖学和生物力学观点分析,各种因素引起的筋膜间室内压力增高,如炎性渗出、肌肉痉挛或筋膜挛缩,这种压力在引起肌肉发生缺血性痉挛之前就对各种神经末梢产生了病理刺激,筋膜表面张力的增高和筋膜间室内压的增高均可对分布于其表面或穿过其间的皮神经产生牵拉或压迫,致密的深筋膜表面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好像充满了水或空气的气球,各种感觉神经纤维的末梢分布在这个气球的表面,当气球内的气体或液体增多,压力加大时,气球的体积增大,表面张力也随之增大,分布在其表面的神经纤维末梢也被动受拉,产生各种疼痛及感觉异常。

近年经络学研究发现,十四条经脉还得不到解剖学的验证,但这些轨迹均可在人体皮下找到相应的组织间隙,从此组织间隙的走行也可以看到其大部分是与动脉、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组织伴行的。而经络是一种存在于组织间质当中的、具有低流阻性质的、能够运行组织液、化学物质和物理量的多孔介质通道,基本位于皮下组织,主要位于脂肪层与肌肉层的结合部。

可以认为,发生在深、浅经膜之间间隙的病理改变,是由于炎性渗出、肌肉痉挛或筋膜挛缩等病理因素致使间隙内压力增高,影响经络功能和牵拉压迫动脉、静脉、淋巴管、神经而出现临床症状的。而“排分肉而分裂”的病理改变,是涎沫受寒后凝聚不散所致的高压影响经筋功能出现临床症状的。

可见,“分肉之间”与深、浅经膜之间的间隙,是中西医异途同殊对人体解剖部位的理解。(2)“客于脉外”与“血少”:寒气“客于脉外”即“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血少”是“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压迫经脉,致使经脉中血流量减少或流速减慢而为。(3)“迫切而为沫”与炎性渗出:“迫切而为沫”,即将分肉之间的津液压迫为涎沫,随着津液外渗而伴有致痛物质析出,产生充血和渗出的病理过程。经筋损伤后,即会并发气血不通,津液外渗,致痛物质析出和相应病理反应,虽然古今用词不同,但反映的客观事实和原理是相通的。

可见,“迫切而为沫”与炎性渗出,是中西医异途同殊对损伤病理改变的理解。

综上所述,与痛证内因相比,痛证外因的一种病理改变是:外伤或风、寒、湿三气客于“分肉之间”,导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而非“寒气入经而稽迟,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的痛证内因机制。

3.“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之上,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灵枢·刺节真邪》)

这是说如果某一经脉出现了上实下虚而经气不通的现象,则必定有横络的壅盛之气加之于正经,才使得经气不得通畅。治疗时应找出横络,施行泻法,这就是所谓的解结的方法。

下面结合解剖学与病理学诠释其中的核心概念:(1)病因:西医取向的理解是,过度使用、不良姿势及不正确的活动等超过习惯负荷,致使软组织动态平衡失调,是造成肌肉短缩的原因。中医取向的理解是,“阴阳平衡”失调。(2)病理:西医取向的理解是,超过习惯负荷的肌肉,工作所诱发的延迟性收缩结构蛋白的解聚或降解优势(简称降解优势),导致了收缩结构的改变或解体,是造成肌肉短缩和压痛,以及硬结的病理改变。中医取向的理解是,“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之上,令之不通”。有一些横络是激痛点,而另一些则是由其他病变所致的压痛点。肌筋膜激痛点学说,强调骨骼肌系统失能而致的肌肉短缩是致痛原因的研究,拓宽了学术界对致痛原因的认识,给很多自然疗法增加了理论依据。(3)中医与西医的认识对比:在以往中医手法治疗疼痛病症中,也强调肌肉挛缩是重要的病理因素,已重视到与“激痛点”近似的“横络”改变,并有中医经筋理论的依据及较规范的治疗方法和满意的疗效。但没有用肌筋膜疼痛学说予以阐释。

从两种不同哲学观和学术观的西医和中医研究的结果进行比对,异途同殊的结论是:“激痛点”与“横络”关系密切,有一些横络就是激痛点(但不是全部)。

4.“夫跌打损伤,气血不流行”(《跌损妙方》),“凡遇击扑,气血壅塞,营卫乃滞”(《伤科汇纂》),“损伤之证,肿痛者乃淤滞凝结作痛也。”(《医宗金鉴》)

损伤的主要病机是气滞血瘀。《跌损妙方》一书,是现存最早的伤科少林派著作,是伤科少林学术流派的代表作。该书以经络穴位为诊疗依据,偏重手法,推崇“血头行走穴道”和“因时取穴论治”,开创“循穴治伤”和“按穴论治”的先河。与《正体类要》形成了中医伤科史上两大学术流派。

5.“凡跌打损伤坠堕之证,恶血留内,则不分何经,皆以肝为主。盖肝主血也,故败血凝滞,从其所属,必归于肝。”(《医宗金鉴》)

本书更加具体说明了气滞血瘀主要在肝经。

6.“手足久损,举动不能,损后伤风湿,支节挛缩,遂成偏废,劳伤筋骨,肩背疼痛”,“或劳役所损,肩背四肢疼痛,损伤中风,手足痿痹,不能举动,筋骨乖张,筋缩不伸。”(《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这是说损伤后反复疼痛和肢节活动不遂的病因病机是瘀邪未尽,复感风寒湿邪形成痹证所致。二、有关临床表现与诊断的经文诠释

1.“如伤筋者,寒则拘紧,热则纵弛,在手足所过之处,则支转筋而痛,在背则反折,在胸则息贲,在目宽则不开,紧则不合,在口急则牙闭,纵则颏脱,在舌非强则卷,在阴非挺则缩,在肩则不能举,在膝则膝不能屈伸,皆筋之病也,亦不可不明。况跌打损伤,有筋强筋歪、筋断筋走、筋翻筋粗、筋纵筋挛等症,乃伤科之当务也。”(《伤科汇纂》)

本段概括说明各部位伤筋的主要临床表现,以及筋受伤的力学、形态学和解剖位置的变化。此外,也从侧面强调了经筋的重要性,因为经筋肢节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支,转筋痛”,而手太阴肺经筋的内脏病就是息贲症。

2.“筋之弛、纵、卷、挛、翻、转、离、合,虽在肉里,以手扪之,自悉其情。”(《医宗金鉴》)

本段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筋受伤后的力学、形态学和解剖位置的变化。此外,也强调了触诊的重要性。

3.“……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灵枢·周痹》)

由于经脉“著藏于经筋之中”,“伏行分肉之间”,而“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之上,令之不通”。所以诊断时应沿经筋径路寻找横络(压痛、硬结)和上实(硬胀、浮起)以及下虚(松软、陷下)的异常改变情况,以资判断。三、有关治疗的经文诠释

1.“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但伤有轻重,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痊可之迟速,及遗留残疾与否,皆关乎手法之所施得宜,或失宜,或未尽其法也。”(《医宗金鉴》)

本段阐述手法的定义,是运用手的技巧和方法使病变的筋骨复原。同时说明手法所施得宜、未尽其法以及失宜的截然不同的疗效,强调手法治疗的重要性。

2.“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又各不相同,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医宗金鉴》)

本段说明手法治疗的基础是术者必须知晓体内解剖和体表解剖,并熟知体表标志及体表投影,这样才能达到触外知内,心明手动,视证定法,灵活运用的至高境界。

3.“按之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郁结之肿。”(《医宗金鉴》)

这是说按压类手法有行气血、散瘀结“以通止痛”的治疗作用,这与现代手法通过按压产生局部压反射原理,使兴奋的周围神经抑制而缓解疼痛的治疗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4.“或拽之离而复合,或推之就而复位,或正其斜,或完其阙,则骨之截断、碎断、斜断、筋之弛纵卷挛,翻转离合,虽在肉里,以手扪知,自悉其情。”(《医宗金鉴》)

这段说明矫正手法的生物力学基础,是运用牵拉力和按压力恢复筋骨的正常的力学、形态学和解剖学状态。

5.“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医宗金鉴》)

这是中医手法治疗对微创理念的最明确阐述,也是医学史上中医较早提出微创原则的例证。以最小的生理和心理干扰,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微创治疗理念,是医患共同追求的目标。近年来,微创概念、微创理念、微创技术已愈来愈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其意义已绝非是小切口就是微创,而是涉及诊断、治疗及康复过程中应注重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心理创伤与形态审美等各个方面。同时,微创概念也不仅仅限于手术操作和手术技术,手法治疗和其他非手术疗法,例如各种刺入体内的疗法等也同样涵盖。此外,中医骨伤处理筋骨损伤准则的“筋骨并重”,强调治筋不能伤骨、治骨要对筋尽量少损伤的合理维护,也同样体现了微创理念。

运用特定的治筋手法进行微痛甚至无痛、微创甚至无创的操作,并取得满意疗效,是软组织损伤手法治疗的最高境界。

6.“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岂可纯任手法,而不求之脉理,审其虚实,以施补泻哉。”(《正体类要》)

肢体外在损伤,实质是伤及内在的气血,使气血循行受阻不畅,继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为此,治疗时不能只用手法外治,还需辨证虚实,视其宜补宜泻,用药物内治。该书以八纲辨证论治、以补法治伤而自成一派,与《跌损妙方》形成了中医伤科史上两大学术流派。该派注重内治,强调以补气血、补肝肾为主,行气活血为次,兼用外治方药,但未涉及复位与固定术。《医宗金鉴》即以本书为蓝本编撰而成,其“专从血论,须先辩或有瘀血停积,或为亡血过多,然后施以内治之法,庶不有误也。夫皮不破而肉损者,多有瘀血,破肉伤,每致亡血过多,二者治法不同,有瘀血宜攻利之,亡血者宜补而行之,但出血不多,亦无瘀血者,以外治之法治之。更察其所伤,上下轻重浅深之异,经络气血多少之殊,必先逐去瘀血,和荣止痛,然后调养气血,自无不效”的用药原则,一直在临床上运用。

7.“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灵枢·经别》)

十二经脉,与人的生存,疾病的形成,人的健康和疾病的痊愈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初学医者必须从十二经脉学起,就是知识渊博的医生,也要进一步研究它。粗劣的医生觉得经脉容易掌握,而高明的医生却认为经脉难以精通。其中“人之所以治”,说明治疗也与它密切相关。

8.“帝曰:不足者补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素问·离合真邪论篇》)

不足的虚证怎样用补法呢?首先用手抚摸穴位,然后以指按压穴位,再用指按揉穴位周围的肌肤,继而用指弹其穴位,令络脉怒张,最后左手按闭孔穴,不让正气外泄。概括起来就是在穴位上,抚摸—按压—揉周围的肌肤—弹—按。

9.“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释,著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素问·调经论篇》)

怎样刺微邪呢?按摩的时间要长一些,针刺时不要向里深推,使气移于不足之处,神气就可以平复。微邪即“神之微”,指邪气仅客于形体的肤表,尚未侵入经络,症状是患者自觉寒栗起于毫毛。此处虽说是针刺之法,手法治疗也可借鉴。

10.“按之则气血散,故按之痛止。”(《素问·举痛论篇》)

以手按揉,则气血散行,故按之疼痛停止。

11.“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素问·举痛论篇》)

这是说按揉能使热气来复,热气来复则寒邪消散,故疼痛即可停止。

12.“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素问·调经论篇》)

这是说按揉可以致气,使气足能温煦营血,故按揉则卫气充实,营血畅行,便觉得爽快而不疼痛了。

13.“大抵按摩法,每以开达抑遏为义。”“以按摩挼捺,令百节通利,邪气得泻。”(《圣济总录》)

这是说大多数按摩法,都是以疏通和阻止为内容;用按(按、捺法)、摩(摩法)、揉搓(挼法),让骨节气血通畅、活动自如,使邪气排出。

14.“按之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郁结之肿。”(《医宗金鉴》)

这是说按压经络,有行气、活血的治疗作用;而揉摩伤处,有散瘀、消肿的治疗作用。

15.“或推之就而复位,或正其斜,或完其阙。”(《医宗金鉴》)

这是说推法可以使脱离的筋骨回复原位,也可以使偏移的筋骨回到正常位置,还可以使有缺憾的筋骨恢复完善。三者程度不同,须复位的是骨折和脱位,须正斜的是半脱位、错骨缝和筋出槽,而须完阙的则是筋伤。第三节 治疗筋伤手法的分类及作用原理

传统手法治疗包括骨折整复、脱臼复位、筋伤和脏腑疾患治疗等内容,本书只讨论筋伤(即软组织损伤)和与筋伤有关的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故称软组织损伤手法治疗。

中医治疗筋伤的手法,经过漫长的历史沿革,逐渐去粗存精,删繁就简,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形成了既源于传统手法,又提高、升华了的,更加符合现今社会全新的现代筋伤治疗手法。一、中医手法分类的历史沿革

秦汉时代:

按、推、扪、拭、切、摩、缠、揉、、掣、弹等。

隋唐时代:

摩、擦、推、打、棙、捺、捻、抱、按等。

金元时代:

掐、揉、搓、握、摆摇、撙按、屈伸等。

明代:

推、拿、点、按、揉、摩、搓、摇、滚、拍、打、击、弹、拨、运、擦、捻、抹等。

清代:

摸、接、端、提、按、摩、推、拿等。

近代:

按、压、点、抵、掐、顶、戳、啄、扪、摩、抚、揉、搓、划、拭、挠、推、扫、托、拿、捏、拧、挤、捻、弹、擦、揪、叩、捶、捣、劈、振、抖、捋、摇、摆、扳等。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推拿学》:

摆动类(一指禅、滚、揉),摩擦类(摩、擦、推、搓、抹),振动类(抖、振),挤压类(按、点、捏、拿、捻、踩跷),叩击类(拍、击、弹),运动关节类(摇、背、扳、拔伸)等6类23法。二、中医现代手法的分类

中医现代手法分类的思路,是要从繁杂的手法术式名称中解脱出来,探寻实质,并以此为纲具体辐射到作用的软组织、系统以及内在的微细变化上。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应力属性是手法作用的核心,在压应力和拉应力作用下机体发生的变化是手法分类的实质。有意义的是,中国骨伤科的奠基石、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也只叙述了两种手法,即“凡捺正,要时时转动使活”,“凡拔伸,或用一人,或用二人三人,看难易如何”,捺,即“用手按”,为压应力型手法;拔伸,“拔伸即牵拉”(《推拿学》),为拉应力型手法。(一)按应力属性分类

1.压应力型手法

运用按压应力,产生压反射原理的手法,简称按压法。

2.拉应力型手法

运用牵拉应力,产生拉反射原理的手法,简称牵拉法。(二)在按应力属性分类的总纲下,可分别作用于以下软组织和系统

1.作用于肌肉(1)应力集中点按压:

在肌肉附着点、腱腹结合部等应力集中点按压。(2)肌纤维轴向持续牵拉:

与肌纤维走行一致方向的持续牵拉。(3)肌肉瞬间牵拉:

在与肌纤维走行一致方向持续牵拉状态下的瞬间牵拉。

2.作用于肌筋膜(1)附着点按压:

在项筋膜、胸腰筋膜和臀筋膜的起、止点按压。(2)肌筋膜垂直持续牵拉:

与肌筋膜表面垂直方向持续牵拉。(3)肌筋膜瞬间牵拉:

在与肌筋膜表面垂直方向持续牵拉状态下的瞬间牵拉。

3.作用于神经(1)神经径路按压:

在神经径路旁压迫神经的病变软组织上按压,起解除对神经卡压作用;或在神经干上按压,起刺激神经、调节神经功能作用。(2)神经垂直方向持续牵拉:

做与神经走行垂直方向的持续牵拉。(3)神经轴向瞬间牵拉:

做与神经走行一致方向持续牵拉状态下的瞬间牵拉。

4.作用于血管(1)血管特定部位按压:

对动脉血管的特定部位进行按压,暂时阻断血液流动,使近端血液聚集、压力增高,而远端血液减少、压力减低。当阻断片刻突然放开时,近端高压力瞬间冲向远端,起到增加血液流动、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传统“束悗”法,即是开创此理念的先河之术,只是在现代临床应用时需要加以改进。(2)血管径路连续按压:

沿静脉回流方向保持按压力推动。

5.作用于淋巴(1)淋巴径路连续按压:

与淋巴回流方向一致的连续按压。(2)淋巴径路连续牵拉:

与淋巴回流方向一致的连续牵拉。

6.作用于关节囊(1)牵拉关节囊:

做与加大关节间隙方向的牵拉。(2)连续牵拉关节囊:

通过连续做关节各方向被动活动牵拉关节囊。

7.作用于经络系统(1)穴位按压:

根据经络治疗学原理,在特定穴位上按压。(2)循经按压:

根据经络治疗学原理,在特定穴位上不同顺序按压。(3)循经牵拉:

根据经络治疗学原理,在经络径路上不同顺序牵拉。

8.作用于信息传递系统(1)循径路按压:

对隐性循经传感线径路上病变的软组织按压,起解除压迫作用;或在隐性循经传感线径路上按压,起良性刺激作用。(2)循径路牵拉:

在隐性循经传感线径路上牵拉,起良性刺激作用。(三)通过神经反射弧原理按压应力起补(兴奋)和泻(抑制)作用

对脏腑来说,按压应力的强或弱,通过神经反射弧原理,可以起到相反的作用。强刺激能抑制生理功能,即泻的作用;而弱刺激能兴奋生理功能,即补的作用。概括起来见表1-3:表1-3 补泻操作要领表

软组织损伤的手法作用原理,可以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两个方面探讨,希冀能在二者之间搭建起沟通的平台,这无疑将有益于中、外手法治疗的交流借鉴和共同提高。三、中医学手法治疗伤筋的作用原理(一)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这是说阴阳是宇宙间的一般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纪,万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其中蕴含有极为博大精深的道理。

中医学将人体视为一个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以阴阳这一古老的哲学观念概括人体内部的一切变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并以“阴平阳秘”来表示人体内的阴阳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当病邪作用于人体,正气奋起抵抗,邪正斗争的结果若破坏了阴阳的相对平衡,人体便出现一系列的病理变化。阴阳相对平衡的破坏,常称为阴阳失调,即在人体发生疾病过程中的阴阳偏盛或偏衰。手法的不同动作均有其各异的性质特点,在阴阳概念支配下可将其按相当动静的不同而区分其阴阳属性,如推、揉、抖等手法相当为动而属阳,按、点、牵等手法相对为静而属阴,通过手法的不同阴阳属性,针对疾病过程中的阴阳失调,或泻其有余,或补其不足,从而纠正病变中的阴阳不平衡,重新恢复人体的“阴平阳秘”状态,使人体处于生机活泼的健康状态。如肠蠕动亢进者,可视为“阳有余”,若在其腹部和背部等相关部位施以点、按等属阴手法,泻其“有余”而抑制其亢进现象,便可使肠胃功能活动处于阴阳平衡状态,即恢复了肠的正常蠕动功能;当肠蠕动过缓时,视为“阳不足”而施以推、揉等属阳手法,补其“不足”便可使肠恢复正常蠕动速度。又如临床上对陈伤瘀血阻滞者,多施以推、擦等阳刚手法以取效;对新伤者则多以点、按等柔和手法求功。事实说明,手法作用原理之一便是调整阴阳。(二)调和人体的五行生克制化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哲学的观点,中医学体系在朴素的唯物观支配下,用五行学说中的悟性特征来分析研究人体组织器官间的关系,从而指导临床实践。手法作为传统医学的组成之一,一样受五行学说的影响。通过取象比类,也将手法按五行属性归类。如摩、擦等手法,作用于表皮为环行或轻微的作用力而属金;推、抖等手法,作用于血脉为直行或散闪的作用力而属火;拿、捏等手法,作用肌肉为向上或相对的作用力而属土;拨、弹等手法,作用于筋腱为深透的作用力而属木;点、按等手法,作用于骨骼为强力直下的垂直用力而属水。通过五行归类后的按摩推拿手法,本着生克制化的关系,针对疾病过程中的相乘或相侮,按“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等治则,采用不同属性的手法进行施治,使人体各个生理功能处于正常的生克关系之中。所以,调和五行生克制化也是手法的作用原理之一。(三)调整经络系统

经络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如里出表、通上达下,相互络属于脏腑;奇经八脉联系沟通十二正经;十二经筋、十二皮部联络筋脉皮肉,从而使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构成一个协调共济的统一整体。同时,经络的传注使气血通达全身、濡养组织器官。所以,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与经络系统密切相关。手法施治时多通过一系列特定的动作直接在体表经络循环部位进行刺激,或推或点或按或摩,在经络系统的调节下收到消除疾患的医疗效果。如因邪客足阳明胃经而引起的胃脘胀、腹泻等病症,临床上可以点揉等手法作用在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等穴位而消除胀满、缓解腹泻。因此,调整经络系统也是手法的作用原理之一。(四)调整人体气血

中医学所谓的“气”是指维持人体生命的最基础物质,具有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推动和温煦等作用。“气”流行于人体全身,有出、入、升、降四种基本运动形式。各种手法直接作用于机体,直接影响着气的运行,从而影响了人体的生命活动。

中医学所谓的血,是构成人体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营养和滋润作用。血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血的循行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疾病的发生与否;同时,疾病的发生也影响着血的循行。当手法直接作用于机体时自然影响血的循行。针对不同的病变而施以不同的手法,血瘀则推而活之,血溢则按而止之,等等,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五)调筋整骨

跌仆损伤可致筋伤骨错,或为筋歪、筋斜,或为骨断、骨错缝;手法通过各种动作直接作用加以纠正,使筋正骨接,从而恢复正常功能。

筋络损伤后,肌肉附着点和筋膜、韧带、关节囊等受损害的软组织,可发出疼痛信号,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使有关组织处于警觉状态,肌肉的收缩,紧张直至痉挛便是这一警觉的反应,其目的是减少肢体活动,避免对损伤部位的牵拉刺激,从而减轻疼痛。这是人体自然的保护性反应。此时,如不及时治疗,或是治疗不彻底,损伤组织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瘢痕化,以致不断的发出有害的冲动,加重疼痛、压痛和肌肉收缩紧张,继而又可在周围组织引起继发性疼痛病灶,形成恶性疼痛环。但不管是原发病灶还是继发病灶,都可刺激和压迫神经末梢及小的营养血管,造成新陈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不通则痛”的病理变化。从实际经验中得知,凡有疼痛则肌肉必紧张;凡有肌紧张则势必疼痛。它们成为互为因果的两个方面。我们的治疗目标应针对疼痛和肌紧张这两个主要环节,打破恶性循环,以利于组织的修复和恢复。临床治疗中我们看到,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紧张也就解除;如果使紧张的肌肉松弛,则疼痛和压迫也可以明显减轻或消失,同时有利于病灶修复。

推拿是解除肌肉紧张、痉挛的有效方法,因为推拿不但可直接放松肌肉,并能解除引起肌紧张的原因,即既可治标又可治本,做到标本兼治。

推拿直接放松肌肉的机制有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二是在适当的刺激作用下,提高了局部组织的痛阈;三是将紧张或痉挛的肌肉充分拉长,从而解除其紧张痉挛,以消除疼痛。充分拉长紧张痉挛肌肉的方法是强迫伸展有关的关节,牵拉紧张痉挛的肌束使之放松。例如:腓肠肌痉挛,可充分背屈踝关节;腰背肌群痉挛,可大幅度旋转腰椎关节或做与肌纤维方向垂直的横向弹拨,对于有些通过上法仍不能使之放松的患者,则可先令其关节处于屈曲位,在肌肉放松的位置进行操作。以腓肠肌痉挛为例:可先充分背伸踝关节,然后自上而下用力推、扳、按、揉腓肠肌的后侧。其他均可根据同理类推。上面两种方法,前者是直接牵拉肌肉,后者是先放后拉,目的都是为了让肌组织从紧张状态下解放出来,达到舒筋活络的目的。

推拿可以消除导致肌紧张的病因,其机制有三个方面:一是加强损伤组织的循环,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二是在加强循环的基础上,促进因紧张而引起的血肿、水肿的吸收;三是对软组织有粘连者,则可帮助松解粘连。在治疗中抓住原发性压痛点是关键。《灵枢·经筋》中就有“以痛为俞”的记载。一般损伤后的压痛部位可有肌纤维断裂、韧带剥离、软骨挫伤等病理变化,也可有因损伤而致的创伤性炎症所造成的软组织粘连、纤维化、瘢痕化等病理变化。推拿通过各种手法,给以恰当的治疗,这些病理变化大部分都能治愈。大多数压痛点是损伤的部位,也是推拿治疗的关键部位。因此,压痛点的寻找要认真仔细,力求定位准确,不要被大范围的扩散痛和传导痛所迷惑。一般来说,最敏感的压痛点在筋膜、肌肉的起止点,两肌交界或相互交错的部位,这是因为筋膜处分布的神经末梢比较丰富,肌肉起止点和交界、交叉部分则因所受应力大,长期摩擦容易发生损伤。通过对压痛点的治疗,消除了肌紧张的病理基础,为恢复肢体的正常功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舒筋通络可使紧张痉挛的肌肉放松,气血得以畅通,因此可以说是松则通,通则不痛。

必须说明:这里讲的“松”是建立在对损伤的病因病理及组织结构有充分认识基础上的,这与盲目地“松松筋骨”不可同日而语。对推拿医生来说,要行之有据,操之有理,一举一动恰到好处,方为上工。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医学关于手法的作用原理不外乎调整阴阳、调和五行制化、调整经络系统、调整气血、调整筋骨等。毕竟,作为中医学体系的组成部分之按摩推拿手法,只能从临床角度,在朴素唯物的整体观下去认识其作用原理。四、现代医学手法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作用原理(一)压应力手法的作用机制

局部压反射原理,又称“安-舒二氏定律”(Arrant Rudolf-School Sego)。是指通过按压力使局部兴奋的周围神经抑制,从而提高痛阈值,痛感减轻,紧缩的肌肉松弛,并有利损伤的修复。(二)牵力型手法的作用机制

主要是产生腱反射器兴奋,使紧缩的肌肉松弛和产生吸吮,使椎间盘髓核向心性流动,缩小突出,恢复肌纤维的正常平行排列及肌肉正常的舒缩功能。(三)神经调节

手法动作作用在人体时便产生相应的各种刺激作用,而这种手法的机械性刺激是通过作用分布在皮肤上的“触”和“压”感受器及肌肉和肌腱的牵张感受器、结缔组织的震荡感受器、大血管的压力感受器等机械感受器,经感受器换能作用转变成传入冲动,由感觉传入神经(粗纤维)传至中枢(主要是进入脊髓后角交换神经元),再上行到脑,感受器对恒定刺激所感受的强度常在刺激开始时最强,随后减弱,即所谓的适应。关于适应机制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来自感受器的传入输入在其通向皮质途中的某驿站收到抑制而减少,即习惯化的最可能机制(习惯化是一种规律性的重复刺激在皮质引起越来越弱反应的现象);另一种在刺激过程中感受器细胞的活动逐渐降低,引起传入冲动频率减少。因此,适应有中枢性机制和外周性机制,其中任意机制均可导致对一恒定刺激所感受到的强度降低,手法操作过程中,自然的不断改变的作用力量(机械刺激强度和频率),避免了感受器对手法刺激产生适应,同时可增强手法作用的传入冲动(粗纤维传导的冲动),在中枢抑制其他输入的伤害性冲动(细纤维传导的冲动)。这便是手法在施治时可以有很强的缓解疼痛效应。实际上手法刺激对疼痛的作用是通过两个基本生理机制来实现:一个是由传入产生的外周刺激;另一个是中枢下行系统,其主要的中枢位于脑干部,这两个机制作用在脊髓后角的胶质神经元上。疼痛冲动要到达高级中枢必须经过脊髓闸门,脊髓闸门可以由传入冲动从外部关闭或经过由下行系统所行使的控制作用从内部关闭。

手法镇痛的神经调节机制尚可以用闸门控制学说来解释;按摩机制刺激通过粗纤维传入脊髓直接兴奋胶状质内的神经元和间接地激动脊髓上控制系统(该系统投射回到脊髓闸门控制系统),抑制传入冲动传递和关闭闸门;而传导疼痛细纤维的冲动抑制胶状质神经元,从而使闸门开放。实验研究表明,疼痛控制(抑制)系统脊髓、延髓和中脑组成。刺激脑干的激动在脊髓后外侧束中下行的传出纤维,下行控制选择性地作用在疼痛输入上。从脊髓后角Ⅴ层神经元发现,粗纤维输入的传递亦受脑干刺激影响,而伤害性输入的传递则受到抑制。下行系统是一个特异的疼痛抑制系统,它选择性地控制传向高级中枢的伤害性输入。下行系统的纤维是从延髓中线形成中缝大核的富含5-羟色胺的神经元而来,终止于脊髓的边缘层、胶状质和Ⅴ、Ⅵ及Ⅶ层。中缝大核神经元通过其轴突终末强力地抑制疼痛冲动传递的神经元,而那些对非伤害性刺激起反应的神经元则亦受抑制,中缝大核神经元则受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在镇痛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中缝大核神经元还受外周疼痛性刺激的强烈激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也接受来自伤害性感受器的大量输入。也就是说,疼痛本身是激动疼痛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所谓的“以痛治痛”。事实表明,脑干疼痛控制系统可由高级中枢(包括心理因素)激动,也可由外周性输入激动。(四)体液调节

如软组织受损后,局部组织早期出现渗出、水肿、充血或出血等病理变化。由于组织细胞代谢障碍,在细胞内外积蓄了大量的毒性产物,致使组织细胞发生变性,但多数细胞在除去物质代谢的原因之后,细胞可完全恢复正常。任何一种软组织损伤,都伴随着一定的炎症过程,既有局部表现也有全身反应。当软组织损伤后,由细胞释放出的组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等和由体液中生成的激肽等化学物质,都有使血管通透性升高,引起渗出增加的作用,同时又都具有较强的致痛作用。因此,这些化学活性物质是诱发炎症病理和引起炎症症状的基础。如果是较重的急性软组织损伤,将引起机体一系列复杂的全身反应等,这些反应都是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表现。

手法通过动作的机械刺激,作用于局部组织,改善微循环,增加局部血流量,有利于炎性物质的吸收,改善细胞供氧和物质代谢,减少有害性废物的产生,促使炎症消退。手法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主要有中性粒细胞和调理素,特异性免疫系统主要有T细胞和巨噬细胞(如巨噬细胞能使骨骼肌的高能磷酸化物的含量增加,从而为肌细胞的存活与完整提供保障),维持机体防御功能的平衡,达到消炎和修复损伤的目的。手法刺激通过感觉神经纤维经脊髓传至下丘脑,其冲动引起下丘脑分泌和释放多种激素调节内分泌系统。如下丘脑分泌促皮质激素,释放因子作用于垂体前叶,促使垂体前叶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进入血液中,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肾上腺皮质部分,导致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固醇),具有抗炎作用和提高组织细胞对有害刺激的耐受性,保护组织细胞免遭严重损伤而死亡。手法刺激感觉神经,传入脊髓和脑干,通过导水管周围灰质和胶状质释放脑啡肽,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五)心理调节

人体疾病发生后,除了疼痛外,常伴有忧虑和恐惧,这些情绪变化又影响疼痛感受的强度和性质。与其他感觉比较,疼痛更容易受期待、注意、提醒、认识过程以及过去体验的影响。当施行按摩推拿手法时,患者在心理上便已经做好接受手法的准备,并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手法作用的感受上。此外,在施行治疗手法前,常规都或多或少地进行些准备手法动作,使病人感受到一定的舒适或欣快,于是患者的感觉注意便从疼痛转移到舒适或欣快感上。同时,手法能提高患者对刺激的耐受性。有资料表明,当患者获得安慰和放松,可使脑脊液中的内啡肽含量增高。可见心理调节与中枢控制机制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密切相关,可视为手法的作用原理之一。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对按摩推拿手法研究的逐渐深入,对于按摩推拿手法的作用原理一定会有更精确的认识。(六)手法治疗调节内脏功能的原理

推拿是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来治病的一种疗法,因此研究体表与内脏的关系很重要,这也是手法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重要理论基础。

体表与内脏的关系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内脏病变在体表所反映出的症状;以及刺激躯体的一定部位,对内脏功能活动的影响。

1.内脏病变在体表的反应(1)内脏病变在体表有4种相关体征

1)体表疼痛:当某些内脏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的一定区域产生痛觉,这种现象叫内脏性牵涉痛。内脏性牵涉痛有时发生在与患者内脏邻近的体表,如胃溃疡发生疼痛常在胃脘部;有时也发生在与内脏相隔较远的体表(包括肌肉、筋膜等),如胆道疾患时,右肩出现牵涉痛;心肌缺血时除心前区绞痛外,同时可牵涉到颈部、左上臂内侧等。

2)体表的一定部位出现痛觉、触觉及感觉过敏区;内脏病变引起过敏的皮肤区—海德区(Head Zone)可涉及下列节段:①颈8至腰3皮节,为交感神经传入纤维的皮肤过敏区。②骶2至骶5皮节,为副交感神经(盆内脏神经)传入纤维的皮肤过敏区。③颈3至颈4(颈5)皮节,为膈神经传入纤维的相应皮肤过敏区。④刺激迷走神经纤维引起的皮肤过敏区,在三叉神经的面部分布及最上的颈皮节(颈2)内,这是由于迷走神经的传入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并下达颈2节的后椎所致。

在推拿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内脏疾病患者,可以在相应的部位上摸出大小软硬不一的结节样反应物,这也就是推拿治疗时所选用的部位—阿是穴。

3)自主神经反射,如出汗、竖毛或血管运动变化。

4)躯体反射,如肌强直等。(2)内脏-体表反射的原理:内脏的传入冲动与皮肤的传入冲动集合在一起,传递至感觉传导通路某处的同一神经元,这种情况可发生在脊髓、丘脑或皮质内的神经元。这里首先涉及脊髓丘脑束,由此引起的冲动,上达于脑;而根据机体过去的生活经验,此束内的痛觉冲动经常是来自皮肤,于是把内脏来的疼痛冲动,也“理解”为来自皮肤。

有两种情况:①是病变内脏传来的神经冲动过多,提高了躯体感受接受区神经元的兴奋性,因而对来自躯体的轻微刺激也产生强烈的反应,从而引起相应的皮肤感觉过敏。②是内脏传入冲动,直接激发脊髓躯体感觉接受区的神经元,因而大脑皮质把来自患病内脏的感觉,“理解”为相应皮肤的感觉。(3)内脏体表反应区,见表1-4。表1-4 内脏体表反应区

2.刺激体表对内脏功能的调节

在日常生活中用刺激体表某些特定的部位来调整体内内脏器官功能活动的事例并不罕见。例如因食积而引起胃脘腹痛时,人们会用手抚摩腹部来帮助胃肠的功能活动;当饮食过急而引起食管痉挛时,人们会在背部轻轻拍击来帮助解除症状。这些虽是人类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不属于有意识的医疗活动,但却包含着刺激体表对内脏功能的调节作用。当人类有意识地把这种动作用于医疗实践,并不断地加以总结,就逐渐形成了推拿治疗内脏疾病的体系。(1)躯体-内脏反射的通路:

从解剖学观点来看,手法作用于体表,通过体表影响内脏活动的途径一般有三条。

1)刺激体表后,由体表末梢感受器经躯体传入神经至脊髓后角,在后角转换神经元后到达第Ⅶ板层,在经脊髓前角出椎间孔到交感神经节,然后支配相应的内脏。

2)由体表末梢感受器感受的体表刺激,经躯体神经传入脊髓后角,经脊髓丘脑束传至丘脑腹后外侧核,然后经内囊枕部,投射到中央后回,中央后回发出下行纤维经下丘脑(间脑)至网状结构,然后从网状结构分三路至内脏,第一条(主要)由网状结构到迷走神经背核,经迷走神经(副交感)到内脏。第二条从网状结构经孤束核到达迷走神经背核,再由迷走神经到内脏。第三条是从网状结构到孤束核,再到达交感中枢,然后由网状脊髓束到内脏。

3)在柔软体腔(腹腔)刺激体表可以直接影响内脏活动。(2)几种主要器官的自主神经支配:

内脏的功能是由自主神经支配调节的。交感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副交感神经中枢在脑干和脊髓的第3~4骶段。自主神经的节前纤维离开中枢后分别进入有关神经节,转换神经元发出节后纤维支配有关脏器。其分布情况见表1-5。表1-5 脏器自主神经支配(3)刺激强弱对内脏功能的影响:

从神经生理学的观点来看,缓和、轻微的连续刺激有兴奋周围神经的作用,但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急速、较重的且时间较短可兴奋中枢神经,抑制周围神经。当中枢处于抑制状态下,我们常根据这一生理特性,针对不同疾病的不同病例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

1)哮喘:

取穴定喘(大椎旁1寸)、风门(胸2旁1.5寸)、肺俞(胸3旁1.5寸)、肩中俞(胸1旁2寸)。推拿治疗开始时用较轻的手法推、按,以后手法逐渐加重,加强刺激,一般来说,平喘的效果是好的。

原理:

①开始时的轻柔手法,使周围(传入神经)组织兴奋增大,既提高了传入神经的传导性能,又提高了周围软组织对手法的适应性。②以后手法逐渐加重,使中枢兴奋提高,周围兴奋性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症状得到缓解。

2)胃肠疾病

胃肠痉挛性疼痛:

用较重的刺激点按T旁的压痛点(持续刺激2分钟以上),则6~12立即止痛。

原理:

重刺激对中枢起兴奋作用,中枢的兴奋状态下交感处于优势,而且选取的部位又是支配病变的脊髓节段,通过植物中枢反射,使胃肠交感神经兴奋性提高,这样,胃肠活动增强,平滑肌张力增高,症状得以逐渐缓解。

胃肠功能虚弱(胃下垂等):

推拿治疗及原理:推、按、揉或一指禅背部T穴,但手法要6~12轻柔,治疗时间要长。因为较长时间的轻柔刺激可使交感神经中枢收到抑制,相对来说,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兴奋性提高,这样,胃肠活动加强,平滑肠张力增高,症状得以逐渐缓解。

摩、揉腹部。因腹部为一柔软体腔,按胃肠蠕动的规律进行推拿可直接加强胃肠功能。

一般便秘:

推拿治法及原理:以柔和手法刺激,用一指禅推、按八髎穴,通过反射,使中枢受到抑制,而T副交感兴奋;同时因直接刺激S2~42,也促进了S副交感兴奋。由于降结肠、直肠的交感神经相对~42~4抑制,副交感相对兴奋,降结肠、直肠蠕动增加,肛门内括约肌松弛。

顺肠蠕动方向摩揉腹部,这直接加强了肠蠕动,促进了排便。

3)胆绞痛:

疼痛是由于胆总管阻塞,在胆囊收缩时,胆汁排出不畅而引起的。推拿对缓解疼痛,促进胆汁顺利排出有效。

推拿治法及原理:

用重刺激按、点T压痛点及两侧胆囊穴(阳陵泉下1寸)。其7~9作用是通过反射使胆囊交感中枢兴奋,从而抑制胆囊收缩,减少胆汁的排出,同时按、点两侧胆囊穴,使Oddi括约肌松弛,淤积的胆汁可顺利排出。

4)高血压症:

推拿治法及原理:当各种原因引起血压升高时,病人的“桥弓”穴处有胀硬的感觉(桥弓穴:耳后翳风到缺盆一线),用拇指推桥弓(单程向下),可使血压下降。这是体表对内脏作用的一个有效实例。“桥弓”穴的位置是在颈动脉窦的部位。颈动脉窦是一个重要的体表-内脏反射点,起着调节血压的作用,当血压增高时,颈动脉窦内压力也随之升高,血管壁内的压力感受器因而感受由于管壁扩张所产生的牵张刺激,引起神经冲动的释放,传递至延髓内的孤束核。自此核又经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至迷走神经背核,经迷走神经及其心支到心脏,形成反射弧—心率减慢。同时自孤束核至延髓网状结构内的血管运动中枢的活动,并引起血管的扩张。

所以这一反射的作用是使心率减慢、血管扩张,以致血压下降。

推拿利用“桥弓”部位较浅、无骨阻碍的特点作为体表-内脏的反射点,来治疗高血压症。这里必须注意:推拿时只能单侧交替进行,不可两侧同时进行。五、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手法治疗软组织损伤作用原理的比对探讨(一)现代手法概念

1.传统手法与现代手法的区别

现代手法,是在传统手法的基础上,汲取现代医学的理念及方法,完善、提高使之更符合现代科技水平的,升华了的传统手法(表1-6)。表1-6 传统手法与现代手法的区别续表

2.治疗肌肉损伤压应力手法作用机制(1)局部压反射原理:是对周围神经施加影响的原理,其实质是抑制周围神经,见表1-7。表1-7 局部压反射原理(2)神经反射弧原理:是对中枢神经施加影响的原理,其实质是兴奋中枢神经,见表1-8。表1-8 神经反射弧原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