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幸福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7 12:52:33

点击下载

作者:林昭仪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生活需要幸福感

生活需要幸福感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生活需要幸福感作者:林昭仪设计:小暑暑排版:小暑暑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0-01ISBN:9787570205561本书由北京时代华语国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工作其实可以既认真又无负担!

2008年初,我首次踏上荷兰的土地,对于学花卉栽培的我来说,这里是园艺界的圣殿国度,也是进修深造的第一选择。没想到,自此我与荷兰的缘分愈结愈深,读书、实习、工作、买房定居、结婚、迎接第一个宝宝,都是在荷兰,荷兰已经成为我的第二个家。时常会有荷兰亲友问起:“你喜欢荷兰吗?会想要一直住在这里吗?”我总是回答:“要是能夏天在这里避暑,冬天回到台湾躲开又冷又湿的荷兰天气,那就最完美了!”

现在的我,非常喜欢荷兰的开放思想、直接不做作的表达方式,少有旁人闲言闲语,能够让我直率地做自己。在这种环境下生活,能省去许多无谓的压力,过得轻松自在,难怪许多幸福快乐的相关调查都显示,荷兰人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一群人。

但老实说,荷兰人直爽不讳的性格,也是我初到荷兰时经历最痛苦的文化差异。每每遇上意想不到的文化冲击后,我就会自问在台湾背景下成长的我,到底与荷兰人有何不同?又是什么态度或思考模式造成这些差异?经过这些年不断地体验与反思,文化冲击的不安感早已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从荷兰人身上学到许多快乐过日子的方法。

我在看到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社会现象;缺少包容力而造成冲突的芝麻小事;以及超出体力与人性负荷的职场环境时,总是为现代人感到心疼。而让我决心积极下笔的楔子,是因为我一位刚进入职场的年轻友人的经历。经历了连日加班,甚至需要睡在办公室里,他在脸书上发泄,道出满满的疑惑,不只是身体上的疲累,更是精神上的无力感,不知道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当时我已在荷兰工作数年,见到这样的叙述,实在难以想象自己也可能会面临这样的工作条件,然而,此职场环境却是切切实实地发生在更多亲朋好友身上。

因缘际会之下,我开始在职场女性议题网站CAREHER上发表文章,分享在荷兰工作与生活的反思,其中一篇《别当甘蔗渣:荷兰的弹性工时哲学》,更是收到许多读者的意见反馈,很高兴看到许多人认同工作不应是生命的全部,生活中还有许多更值得我们停下脚步享受的事物;但困惑的是,发现也有不少读者对于“拥有更好的职场环境”竟是抱着绝望的态度。受到荷兰人及其乐观生活态度的影响,我竟也变成“没有不可能、行动便是关键”的信奉者,看到这类绝望的留言总会觉得特别刺眼,也因此当出现了写书的邀约时,我告诉自己:这是尽自己力量改变现况的机会,好好把握,借此能让更多人了解荷兰人的Work-Life Balance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身在荷兰工作,的确有许多保障与福利令人相当羡慕,但除了羡慕,我更期待借由本书与大家分享我所观察到的荷兰职场文化,以及这些自称疯狂荷兰人的生活态度,让更多人可以见证“工作其实可以既认真又无负担”。

最后,本书能完成实在要谢谢我的妈妈,在我发现全职工作与照顾婴儿之际,实在难以应付写书而求助时,二话不说飞来荷兰,让我着着实实睡了两个月的好觉。还要感谢我的先生,在认识他后,让我体验办公室之外的荷兰生活,更在写书这段时间分担照顾女儿与家务的实质支持。

当然,还要谢谢我的荷兰同事们,这些快人快语提供我源源不绝的素材。以及感谢正在阅读本书的你,你的分享与参与,让本书得以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让我们一同期待更好的职场环境。林昭仪

这不光只是一本告诉你如何提升工作效率与管理秘诀的职场工具书,也别误会它是一本“外国月亮比较圆”的生活介绍,而是要从“工作”与“生活”双面向,解构为什么荷兰人能两者兼顾,不论职场或生活都能过得精彩。我认为一切的关键就在于“逻辑思考能力的日常训练”。在每日的固定24小时内,决定出什么是最重要、有价值的事项,又该如何有效率地进行;而我们同样需要具备选择的智慧,思考在人生有限的时间内,职场成就、生活、家庭、个人兴趣等课题的优先级与比重,让自己活得快乐、精彩。01高竞争力的秘密——国家不大,却拥有强大经济规模

每当我们谈到“与先进国家看齐”时,几乎等同意指的是美、日两国,社会的价值观念、消费文化深受其影响,希望能与其靠拢。

而在距离我们9,500公里远方的北海角落,在历史上也占有一定的篇幅。荷兰这个面积41,864平方公里、人口近1,700万人的国家,在教育、健康、经济综合表现的人类发展指数(HDI)排行高居全球第四,仅次于挪威、澳大利亚、瑞士,为极高度发展国家。其国土面积有1/4低于海平面,在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下,仰赖贸易经济,却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得更为亮眼。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最新统计资料,在全球重要的48个经济体中,荷兰货物的贸易金额排名仅次于中、美、德、日、韩,而服务业贸易的金额同样以小国枭雄之姿排名第六,仅次美、英、德、中、日。低地国民们深刻认知自己是个小国,无法以武力取胜,也无法关起门来自给自足,因此,特别着重海外的商业贸易。从400多年前,荷兰东印度公司(VOC)便积极在海外拓展据点、建立分部,可说是世界第一个跨国公司,直到今日,众多荷商同样展现出强烈的企图心与经营长才而成为全球举足轻重的国际企业,譬如:世界最大石油公司之一的壳牌石油、金融服务业的ING银行,以及以家庭消费市场为目标的联合利华与飞利浦等。在世界经济论坛(WEF)过去7年来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荷兰缴出的成绩单相当漂亮,总是高居前10名,其之所以能拥有这样高度的竞争力,一项重要的关键是长久以来相当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吸收,这一点从荷兰人(或荷兰公司)发明的许多划时代产品可见端倪,像是显微镜、医学X射线管、心电图、压缩光盘、DVD等。人力资本指数(Human Capital Index)是针对教育、长远发展、竞争力、知识、事业发展机会、技术这6个项目所做出的综合评量,在涵盖124个国家的这份调查报告中,荷兰排名第8位(2014年排名第4),尤其在教育与支持年轻人事业发展项目获得了相当高分,这不但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动能,而且对外国企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为此愿意来到荷兰投资,看准的便是员工的素质与能力,以及勇于迎接挑战、不怕改变,乐意学习新技能的特质。包括Netflix、Uber、Booking.com等新兴国际企业都选择在此作为欧洲总部,大阿姆斯特丹地区被营造成为高度国际化的贸易环境,聚集了全球精英,据统计,拥有永久居留身份的市民来自于178个不同的国家,让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融合最多元文化与种族的城市之一。

这个国家蕴含着如此强大的能量,绝对是十分值得探究的对象。借由了解其社会文化与特质,试图从中撷取精华,让我们找出属于自己的快乐与成功模式。02社会福利制度——相对完善的机制打造国家安定

荷兰是世界上拥有最完整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之一,社会福利支出的比例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4.7%,这笔庞大的经费主要来自于雇主与劳工所缴交的社会保障税,等同专用于社会福利的国家保险,金额占国家总税收比例的41.2%。这笔税金在薪水汇入前便会被直接扣除,因此,人们大多会忽略薪水总额(Bruto salary),只看实际进入户头的税后薪资净值(Netto salary),避免为这么一笔从未入过账的薪水感到心痛。

相较于其他充分发展资本主义的已开发国家,荷兰及北欧等重视社会福利的国家更以充分就业、实行社会保障、收入与财产的合理分配为努力的目标。世界银行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国家财富分配是否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的重要指标,数值越小,代表财富分配越平均;数值越大,则表示贫富差距越大。荷兰的基尼系数为0.29,与挪威、丹麦、瑞典、芬兰等国属于“财富分配相对平均”的国家,其他如日本、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已发达国家(系数0.30-0.35)的贫富差距则落在“相对合理范围”,美国的基尼系数则是达到“贫富收入差距大”警戒线的0.40以上。由此可知,荷兰与北欧国家可算是“均富的社会”。

当荷兰的人民遇到失业、生病、受伤残障、新生儿出生、退休等情况时,个人甚至整个家庭完全无须担忧会因经济问题而陷入愁云惨雾,因为规划完整的社会架构便是最强而有力的后盾,为他们适时提供必要的协助。若是因生病在家休养而长期无法工作(譬如罹癌),前2年仍会由雇主支付(至少其薪水的70%,且第一年支付的薪金必须达到法定的最低薪资标准。)薪资,2年之后将转由政府负担,作为其罹病期间的生活开销(支付金额上限为其薪资的75%);无法工作的残障人士可以通过申请获得救济金;产妇待产假加育婴假共16周的时间也会给付全薪,而雇主在发放薪水后,便会从政府那边获得全额的补助。

荷兰人民认为,陷入困境的个人造成社会问题对于国家的安定绝非好事,建立援助系统才是人道且必要的机制,这让荷兰成为国民得以安心居住的国家。03快乐的秘诀——荷兰人的知足心态,打造生活平衡

在联合国2015年的世界快乐报告里,依据国家GDP、平均寿命、捐款程度、社会救助、自由程度、贪腐程度等项目,评估158个国家人民的快乐指数,荷兰在此排行榜中位居第7位(次于瑞士、冰岛、丹麦、挪威、加拿大、芬兰),尤其在热心捐款这方面表现优异,这突显了荷兰民众在行有余力下也很乐意对弱势伸出援手,民间捐募款帮助的对象众多,从重大灾难时的国际人道救援、非洲艾滋妈妈到北海的海狗孤儿,甚至为拯救世界上受虐的驴子筹款。

有许多与快乐相关的跨国统计调查,询问受访对象觉得自己是否满意目前的生活,满意度靠前的往往可以看到荷兰人榜上有名。人力资源社群网站Linkedln最新的全球调查指出,有高达80%的荷兰员工满意现在的工作,是调查中劳工满意度最高的国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3年的评估报告中,荷兰的儿童幸福指数为29个富裕国家榜首;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数据库数据,则可以发现荷兰女人是世界上真正达成工作与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的一群人,平均每天有15小时以上能睡眠、休息、从事喜欢的休闲活动,而超时工作的情况近于零(0.12%)。根据华盛顿邮报的报道,荷兰也是对男同志有友善环境的前十名国家,毫无意外地,在自评的生活满意度方面,荷兰男同志在被调查的127个国家中高居前三名。

荷兰统计局也曾做过针对国民生活满意度的普查报告:有一半的受访者很满意自己的伴侣,如此的高比例实在令人感到太不可思议(不过,话说回来,个性直接的荷兰人若与另一半处不来,应该马上就分手或离婚了吧);在国民健康方面,有70%的人很满意个人的健康状况,更有多达8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心理状态甚至比生理状态还要健康;有96%的大学生满意所获得的教育资源;90%的荷兰人满足目前的房宅与居住环境,若是生活在小城镇的人,因拥有大比例的绿地环境,其满意度更高于城市的居民;83%的受访者满意社交生活,即使是一般认为较辛苦的单亲家庭,满意度也有77%;仅有10%的受访者不满意目前的经济收入状况,尤其是居住在荷兰的外国人;而75岁以上老人虽然失去工作收入,但由于妥善的社会福利津贴、子女独立、房贷已付清等原因,反而对经济收入的焦虑感最低。

总体来说,仅有3%的荷兰人不满意自己的生活,给予1至4分的偏低分数,而高达85%的人感到生活相当快乐而满意,给出高于7.5分的评价。这些数据除了显示这是个适合居住的国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他们生活中总是感到幸福的知足心态,我不禁赞叹:“荷兰人,你们真快乐啊!”在搬到荷兰生活之前,我与许多人一样,总是感到生活中的压力与焦虑,这些情况随着了解并实践荷兰人的生活思维后逐渐减轻。现在的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我很满足现在所拥有的、我很快乐”,这也就是本书的主要目标。若是感觉工作让你不快乐,生活的压力已经到达临界值,感觉想要的太多、却拥有的太少,希望在看完本书之后,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秘诀。

荷兰人特殊的表达方式和直爽性格可以说是位于世界光谱的极端,这不只是“东西文化差异”,甚至一些在此生活的欧美民众也不习惯,直说“荷兰人真是疯狂”。由此可知,全然推崇、实践“荷兰思维”实在困难、也不必要,如同我会警惕自己别习惯于完全目标导向,避免太过功利性而显得冷血;相对的,太过滥情的思考模式也容易变成生活中的障碍,此时不妨加点荷兰人的“务实”作为调剂吧。此外,我也要强调荷兰的自由式思维,是伴随着绝对的责任,“为自己负责”更是荷兰的核心价值。04尊重与自由——这是我的看法啦,你自己决定吧!

一般谈到,关于“荷兰”这个国家给人的印象时,不外乎合法的红灯区性工作者、可以吸食大麻、受法律保护的同性婚姻关系等。这些在多数国家是敏感、甚至被视为禁忌的议题,为什么荷兰社会能够保持开放态度?最主要原因是荷兰有不强迫他人接受自己意见、尊重他人决定的社会文化。你很有可能听到荷兰人说:“我是不会去尝试抽大麻啦,但如果你喜欢,我也尊重你的决定,因为后果你得自己承担。”即使是面对亲朋好友有外遇之类的争议性话题,他们也很可能只淡淡地说:“我觉得这样很笨、很不值得,不过,既然他要这样做,就自己负责吧。”对于这种牵扯到个人价值观的行为,荷兰人总是很自在地表达看法,却很少会出现“这样是不对的!”“你怎么可以这样做!”这类武断主观的评论与争辩(但这是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相当遵守规定的荷兰人对于钻漏洞的行为,可是会毫不客气地展现他们的“纠察队”个性)。

少了这些闲言闲语与旁人指指点点的压力,于是荷兰人便能随性发展,无须太在意旁人眼光、不需要害怕与众不同,而能自在地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或许,当人人都十分独特时,就根本没有所谓的“与众不同”,在这里,博士开小吃摊或回乡种菜都是他们个人的人生选择,不会变成新闻报道的议题。荷兰人不仅是对他人的不同行为或决定有高度的包容力,对于“做自己”的自在态度,也让我印象深刻。记得我在做怀孕20周的详细产检时,遇到的医师是位女巨人,照超音波前她对我说:“如果我看到不正常的情形会告诉你,但不要太紧张,不正常不一定是严重的坏事,像我是身高200厘米的女人,也是不正常,但没有什么大不了,我仍然很快乐啊。”

这种“尊重个人意志”的文化赋予每个人极充分做决定的自由,譬如,在健康无虞的情况下,孕妇能决定要在家里或是在医院生产;连新生儿是否注射疫苗也非强制性,完全由父母亲决定,有些父母会因为宗教因素而选择让新生儿不接种疫苗。在大多数人成长的环境中,许多父母的口头禅是“这样做是为你好”,然而,荷兰父母常常会把选择权交给小孩,但相对的,也要求孩子为自己决定的结果负责,这大概是荷兰人从小就习惯自立自强的原因吧。

我的一位荷兰朋友,有一次带两个小侄子到森林郊游时,看到前方草丛的植物会令人皮肤发痒不舒服,他警告小侄子们要把手臂抬高、不要碰到叶片上的细毛。其中一个小朋友正处于凡事说“不”的儿童叛逆期,因而不愿意照做(而荷兰友人也顺从小朋友的决定,没有强迫他听从),结果就是皮肤痒得难受,小脸上挂满了泪水,此时,友人才缓缓拿出药膏帮忙止痒。回程时,他们又经过相同草丛,不用多说,两个小朋友马上把手举得高高的。

荷兰人认为,做决定的能力是需要练习的,无法每次都能正确不失误,也不用害怕跌倒失败,与其凡事小心、担心做错任何决定而举足不前,不如从错误中累积经验,让下一次的行动更接近完美。我的女儿现在8个月大,我先生已经开始跟我沟通未来她的休闲活动:以后女儿可以自行决定想要学钢琴、体操、足球,或是其他任何她有兴趣的活动,但是我们要与她约定,在挑选决定后,这个学习项目一定至少持续一年,不能说停就停,让她知道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相较于荷兰尊重自由个体发展的态度,传统东方文化则强调群体共同的价值观、道德标准、行为方式,会形成一些无形的约束。而荷兰与日本是两个对比极端的国家,曾经一位同事到日本度假,跟我说她在休假期间觉得非常痛苦,不仅在火车上要安静无声不能说话、每个人都还规规矩矩、十分克制,感觉没有任何自由可言,她还常常不知道做错了什么而遭受到异样的眼光。没错!我自己也对这种文化差异感同身受,这曾让初到荷兰的我感到非常不安,不理解为什么荷兰人这么“没规矩”“爱做什么就做什么”,但现在的我已充分认识到并不需要为哪种文化“比较好”而争得面红耳赤,放宽心、多点尊重与包容,就是让自己轻松面对不同意见的最佳良药。05务实与自立自强——就当是上了昂贵的一堂课吧

荷兰房屋的奇妙特色之一就是高耸的楼梯,往往阶梯都窄小到需要侧着身才能上楼,转角处通常只是由几个狭小的三角形组成。有些房子的楼梯几乎夸张到像在攀岩,不是荷兰人的我,甚至得要手脚并用才会感到有安全感。原来,这种传统起因于古代税制是依照房子的“宽度”来收税,于是房子大多盖成像香烟盒的侧面(门面窄小并往深处,或往上发展),而在现代荷兰人的认知中,楼梯的功能不就是能到达楼上楼下嘛,何必占更大的空间?别看荷兰人个个高头马大,进入一般家庭的厕所,常常跟关禁闭一样,面积不过就一平方米,一个马桶加上迷你洗手台而已,但厕所的需求不就只是这样吗?够务实的民族吧!“务实”就是看到事情最终目的、思考有效的解决方法。务实的脑袋让荷兰人时时刻刻都想着问题的最佳解法,难怪不论水利、道路规划、教育体制、劳工保障等方面,能设计出许多独树一帜的系统与政策。

此外,务实的性格较不容易出现太过情绪化的行为,发生的就已经发生了,重要的是思考该如何补救,或下次遇到时该怎么做,将目标着眼于解决方法,而非浪费时间在抱怨、抒发情绪或责骂。记得我还是工作新手时,有一次出货出了错,造成公司费用的损失,当主管知道后,只说了一句:“就当作是上了一堂昂贵的课吧,摔得痛一点,下次才会记得!”至今,我在荷兰工作近8年,很少听过老板或主管只因为“做错一件事”便严重指责部属,人身攻击的情绪性语言更是少之又少。毕竟失误是人之常情,务实地寻求补救方法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但有时候,荷兰人的“务实”特质如果过了头,在不同人的眼中就变成斤斤计较,像是吃饭结账各付各的时会说“Go Dutch”,谁也不欠谁,或是被解读成小气而不想请客,于是荷兰人的抠门形象变得举世闻名。这种情况甚至也会发生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当我先生只是替父母代买一盒西红柿、一根大黄瓜,公公婆婆便立刻掏出钱来把账算清楚;反过来,若是请公公婆婆到超市代买杂货,他们事后也会很自然地拿出4.95欧元的收据,说“等你们有空再转账过来”。根据ING银行针对欧洲13国的调查,荷兰是给小孩零用钱最少的国家之一(仅高于捷克),这金额不到慷慨的意大利父母给孩子的一半,相对于荷兰的高人均收入,零用钱还真是少得可怜(5岁以下平均每周0.5欧元;5至10岁为1.5欧元;10至15岁5欧元;15岁以上为12.5欧元)。

在30年前,父母给孩子零用钱的原因是奖励表现良好;而现今父母主要是希望教导孩子妥善利用金钱的观念,若是有想买的东西而零用钱不够,就必须自个儿慢慢存钱,要不然就到超市打工,或是鼓励小孩想办法生财,找出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大多数是父母或爷爷奶奶捧场)。由此可知,荷兰人从小便开始训练孩子自立自强。比如,一位友人从高中开始便在外兼职打工赚钱,在他拿到第一份薪水时,父母便告诉他:“你开始自食其力了,应该要承担起一个成人应该负的责任。”然后要求他开始每个月都要支付一笔钱作为住在家里的房租。

以前,当我遇到有人需要帮忙,大多会尽力协助、甚至帮忙做到很好,但在我初到荷兰时,最不适应的一件事,就是被告知“这是你的问题,自己负责解决”。譬如,若与荷兰人聊起生活无聊,他们大概会直接建议,说“那你就要去认识新朋友啊!光对我抱怨是没有用的”。我们总是经常很贴心地为他人着想,但换句话说,我们也容易会预期其他人也应该要为我们着想,所以当没有得到期待的关心或照顾时,可能会演变成恼怒的指责“你怎么这么不体贴、没有礼貌”。在我们的生活周遭与新闻报道中,越来越多的纠纷便是源自于自认没得到应得的对待,譬如,指责对方“为什么不让座给我”“为什么拒绝帮我服务”“为什么不给我特价”等。这类对话若是发生在荷兰,习惯了自立自强的他们大概完全无法理解,而且还会直白地响应说:“这不是我的问题吧?你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啊!”

从26岁开始在荷兰生活之后,我才算是真正地学会自立自强,认清“没有人有义务帮我做任何事”,唯一对满足个人需求有责任的人,就是自己。当下转念后,每当获得协助时,我总是能怀抱感恩的心情,而非将其视为理所当然,那些“因没被妥善照顾而产生的不爽心情”自然也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感谢与受宠若惊。06直言不讳——抱歉,我就是这么直白,不怕得罪人

若上网搜寻对荷兰民族特性的评价,不外乎会出现这几个形容词:粗鲁、好斗、直接、具批判性(Rude,Aggressive,Direct,Critical),荷兰人以这些特殊性格而闻名世界。

事实上,若你只是在阿姆斯特丹待上几天的观光客,非但不会感受到这些负面形容词,还可能对这个城市留下友善、亲切、笑容满面、乐于助人等正面印象。但是,当你有机会与他们频繁接触或交换意见时,大概就能体会到好斗、批判性格这些形容词究竟从何而来。

有趣的是,荷兰人大概也知道自己这种特殊的民族性,除了会自嘲是“疯狂荷兰人”之外,有时还会拿来影射某人很难搞,在我的办公室里就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形:同事A形容同事B是“典型的荷兰人”,要大家包容他的直接跟粗鲁,同事B辗转得知后响应“我才不像荷兰人呢!A才是典型荷兰人。”让我这个外国人在旁听得哭笑不得。

你会不会因为怕得罪人或为了礼貌,而隐藏自己真正的看法?一般荷兰人大概没有这种内心的纠结。“我不喜欢这样”“我不喜欢你这样做”可以极为流畅地从他们口中说出来,仿佛不在意是否得罪别人或是在乎别人怎么想。某次在路上看到与我家同样的车款,我与旁边的荷兰友人聊起,他便直言“我觉得那个车很丑,长得像熨斗。”虽然我已经习惯荷兰人直截了当、毫无忌讳的说话方式,但难免心里还是会嘀咕:“快问我同样的问题,老实说,我真觉得你的车子形状像棺材,我已经忍很久了!”

也由于习惯直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荷兰人对于“言外之意”总少一根筋,不懂得“装客气”这回事,在他们的认知中,认为别人说“要”就是“要”“不要”就是“不要”。于是会出现以下这种情况:一群人吃饭,结账时总是亚洲人站出来说:“这顿我请。”荷兰人往往会回答:“真的不用平分吗?那好吧,让你请,谢谢喔!”

荷兰人也不怕对人说“不”,你很难逼迫他们做出真的不想做的事。譬如,做生意总是少不了应酬,尤其是在热爱干杯文化的亚洲国家,但对于午餐就开始喝烈酒,或是不断互敬、干杯这种方式,荷兰人仍是敬谢不敏(即使他们也知道在一些国家里这样拒绝是不礼貌的),也会老实地跟对方说:“这样喝对身体不好,谢谢招待,但我不喝了。”又譬如,在荷兰没有乌骨鸡,也几乎从来没看过鸡脚跟鸡头,因此,在他们眼中,以全鸡整只炖煮的乌骨鸡汤,就是一锅黑漆漆的诡异食物。到台湾出差时,好几次被热情招待时,我的荷兰同事们坚决不喝,还私底下问我:“为什么他们要一直逼我?我不觉得我吃了会身体好啊!还有臭豆腐,我认为吃了可能会生病。”相比较,东方人的极度热情在他们看来却带些许强迫性,与荷兰尊重个人自由意志的差异形成强烈对比。

当务实又直言不讳的荷兰人,看到别人无法妥善解决的事情,总会忍不住埋怨一下,即使不是他的专业领域,仍会帮忙想好解决方法,建议你该怎么做,最后再习惯性地加上一句:“不过,还是看你自己决定啦。”一位同事多次出差,总是在某机场遇到班机延迟,抱怨说:“这个机场的管理真的很没效率,该派一组人到荷兰史基浦机场学习如何控管。”或许是因为我在工作上接触的荷兰人多半是创业家,或从事销售业务,于是此种批判程度又更为严重,每当与同事出差时,程度轻者,会在早餐时与我讨论饭店水龙头与浴缸的设计不符合需求、书桌摆设的方向是否方便使用;行为严重者,在退房时,还会好心地为接待柜台送上一张“改善清单”。

对于这种直率个性,一方面我心想“又不是职业评论员,难道就不能让脑袋关机休息一下吗?”但就另一方面来说,对于这种有如强迫症般地批判性思考,我也颇为佩服,毕竟荷兰人就是因此而能时时刻刻发掘事物的问题点,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法。久而久之,我发现连自己也不知不觉地开始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与细节,并不断地自问“怎么做会更好”?这是一种推向进步的训练过程。若是你遇到荷兰人高谈阔论该怎么改善这个、改善那个,请相信他们绝无恶意,真的只是无法忍住不多给一些建议罢了。07积极争辩与妥协——我们只是比较激动地讨论而已

当我初到荷兰某公司实习时,经常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不时会听见同事们互相争辩,有时甚至到达“咆哮”的程度。当时还不懂荷兰文的我,完全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严重的事(我公司所在的Westland地区多为农业背景,当地人的直爽程度,又被称为荷兰人之最),后来才知道,他们称这种情况为“讨论”。

而且,在我看来,最神奇的是通常这种争辩完全不牵扯到个人恩怨,很快便又相安无事,可能在下个Coffee Break就肩并肩地聊起足球了。这让我真的体验到何谓“完全就事论事”的境界。

此外,荷兰人积极争辩的特性,尤其表现在收到罚单后。由于民众有抗辩罚单的自由,且警察单位有义务在16周之内予以回复,许多荷兰人在收到罚单后,会写信申诉不同意缴罚单的理由,若是超过16周没有收到回复,罚单即自动失效、无须缴交。因此,大家都默默希望这期间有许多人同时提出申诉,这样主管单位便来不及在期限内回复,也就无须缴交罚款了。记得有一次,我在天黑后才回家也没有准备脚踏车灯,便“幸运地”遇到了警察并被开了罚单(荷兰规定天黑后骑脚踏车一定要开前后灯)。隔天,我到公司后便跟同事提到这件事,同事先是同情我就这样丢了40欧元,后来灵光一闪,突然极为认真地对我说:“你是昨天被开罚单的吧?昨天公司巷口不是发生了火警吗?你写信去申诉,说脚踏车灯因为火警而坏掉了,警察可以查到火警的记录,没问题的!”

当时的我觉得这样做实在很蠢,应该行不通而没有照做。不过,在经历这几年更了解荷兰人之后,现在如果再发生类似的状况,我大概也会这样做吧。

自小习惯为自己发声的荷兰人,对于争辩这件事感到很自在,或者说,在我看起来是“争辩”,但其实两位荷兰事主都只是认为在和彼此“讨论”、充分发表各自的想法而已。他们会不断论述、表达自己意见,虽会产生强烈的争论,但又会因为尊重他人的意见以及习惯性的开放式思考,最后常会出现戏剧化的妥协:“好吧,你说服我了,就照你说的做吧!”或是“你说A,我说B,不然我们用C来解决好了。”

在我们原始的意识思维里,争辩往往会导致不快,而问题也得不到解决,所以我们会尽可能地避免争辩。但老实说,在荷兰待久了,我渐渐习惯直接的说话方式,开始觉得不用刻意压抑情绪真的好轻松,否则闷着不说,也只是不断将问题发生的引爆点时间延后而已。争辩可以把问题在当下摊开来检视,有冲突才有机会共同找到解决的方法。08乐观与幽默——行车记录器是做什么用的?

某种程度上,荷兰人似乎是生活在乌托邦,少有不安全感,个性单纯又无戒心。这里的一般住房多是低矮的房子,再加上超大片的玻璃窗户,在此住了这么久,似乎从没看过铁窗,因为没有人愿意为了防范偷窃,而选择把自己关在铁笼里。反倒是脚踏车被偷的事时有所闻,因此,在我买新脚踏车时,听从了店员的建议加保一份失窃险,三年内若是脚踏车被偷,可以获得一部等值的新脚踏车。我对于有胆敢承保这种失窃险感到不可思议,不会有人假装被偷然后多换一台新脚踏车吗?两年后,我的脚踏车在公交车站消失了,于是到警察局报案,描述在哪里失窃、脚踏车的型号、留下个人资料,之后拿着报案证明到脚踏车店,附上两年前的购买证明,以及原本配备的两把钥匙(两把钥匙都要有,证明脚踏车不是因为自己忘记拔钥匙才被偷的);接着,店员上网申请,10分钟内便获得批准,现场就带走了新脚踏车。我忍不住想,这样的做法毕竟很容易被贪小便宜的人操作,若不是基于某种程度对人性的信任,实在不会推出这种失窃险,仿佛贪图免费新脚踏车而假装被偷这种想法,从没出现过在他们脑袋中一样,我甚至不好意思与别人讨论有心人士可能怎样假装失窃,免得显得自己好像一直想着如何偷鸡摸狗。但也是因为这样乐观朴实的环境,让我更喜欢住在这里。

与荷兰人闲话家常,有时真觉得,他们有种“没看过坏人的天真”,其中最经典的,就是我从未在电器商店、广告、搭过的车上看过行车记录器,就连向我老公提议帮我家的车子装上一台,他也只说“不需要”而拒绝。同事们都说,若是遇到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不需要行车记录器的数据即可理赔,我不死心,想说:“一定找得到谁有装吧?”有位同事想了一下,便回答:“大概觉得沿途风景很漂亮,想记录下来的人会装吧!”我还特地确认他是真心这样觉得,而非耍幽默。直到最近,警察机关开始鼓励民众装设行车记录器,希望必要时可以协助厘清犯罪或交通事故的实际状况,但新闻报道询问一般民众的意见,大家仍是兴致缺缺,认为完全不需要花这笔钱。

我喜欢荷兰生活的另外一点是面对意外也能淡定、从容,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需要一直战战兢兢、紧张兮兮。在家族聚会上,大家围着在院子里晒太阳、喝啤酒、吃点心,突然有小朋友打翻桌上的啤酒杯,好几个大人一边退后闪躲流下来的啤酒,一边同声地说“喔!耶!”“还好你打翻的是爷爷的啤酒、不是我的!干得好!”就这样,大家收拾一下碎玻璃,善后也就没事了,完全不会出现任何责怪的言语。

或许是这种从小就培养的环境,让荷兰人具有以光明面看待事物的幽默感,反讽能力也是特别厉害。有一次,我和荷兰同事们到台湾出差,听到客户抱怨现在的职员真难找,不然就是没做多久就消失不来上班了。荷兰同事一听到马上问:“哇!你给他一个月多少薪水啊?”接着便幽默地说:“帮你上班两个月居然就已经赚够、可以回家休息了!”09善于组织,按表操课——待我先查查行事历

对荷兰人来说,文件夹算是生活必需品,家家户户都可以找到两本以上有着详细分类的厚重文件夹,内容包含每个月的薪资单、水电费账单、保险、每年的报税数据单、退休金数据单、各式家电的保证书、各家供货商的合约、各式说明书,甚至好几年前购买沙发的收据。

荷兰人之所以养成这项特别的习惯,主要是为了满足报税的相关需求,有任何能用于扣抵税金的收据,理所当然都要统统留下来。此外,荷兰民众从不怀疑政府追税查税的能力,因此,各种数据单据都会尽可能地完整保存,以免因交代不清而遭到巨额罚款。譬如,许多荷兰人会保留薪资单长达好几年,若被查税时有义务要提供。另外,购买对象的收据、保证书也妥善分类保存,以防日后需要保固、维修,或是在损坏、遗失后能够申请保险理赔。但是,有一些东西我也想不通为何需要保留,大概是一旦开始把信件都分门别类后,理所当然地就会踏上搜集与整理控这条路,一去不回头吧!

荷兰人习惯事先清楚划分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因此,在订购各类服务性商品或购买较高单价对象时,常需要签署白纸黑字的合约。有时候,我真的感觉自己好像是在家工作的秘书,得将所有信件打洞并一一分门别类,其他诸如整理不完的账单、不时签名、扫描合约书,还有最重要的就是登记各项预约时间。

想象一下,当开车经过好友住家附近,想顺道拜访喝杯茶聊聊近况,于是拨通了电话说:“五分钟后,我就到你家楼下了。”但这种事在荷兰绝对不会发生!因为这会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荷兰人的想法是“怎么可以没事先预约,就出现在我家门口呢?”

关于和亲友预约行程这件事,荷兰人的标准作业流程是至少提前一周,双方拿出行事历对照,从忙碌的行程表中找出双方都空闲的时间。没错!就连想到爸妈家探望一下、喝杯咖啡也得要事先预约。

荷兰人除了原本就偏好组织、规划、分类等特质外,也因为有繁忙的社交活动,所以特别依赖行事历来安排他们的生活。毕竟多数荷兰人生活之忙碌、参与活动之复杂,让他们的行事历精彩到足以媲美牙医诊所的门诊预约本。有许多荷兰家庭在厕所的墙上,还会挂上一本长条状的日历(为什么会出现在厕所墙上已不可考据),这本日历就专门用来记载亲朋好友的生日,方便准备生日贺卡,或是预期何时可能要参加生日派对。真的完全可以用“按表操课”来形容荷兰人对行事历的依赖度,甚至习惯用1到52周来精确描述他们年度的时程。

无论是私人行程或工作场合,都要尽量早早计划好,这样除了能做足事前准备外,另一个好处是能去除不确定性,更有效率地利用时间。譬如,我在每年重要商展的三天内,可能需要与五组重要客户洽谈,我们便习惯事前联络,约定见面的日期与时间(即使有些客户不习惯预约,也能因此让他把时间确定下来),以确保有足够时间与每位详谈,否则若是全部客户集中在同一时段出现,想必会手忙脚乱、难以应对,或其他时间因为没人造访只能傻傻地等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资源。

即便是私人的活动,荷兰人也会事前规划,毫不随兴而为。与人约定下午两点半喝咖啡,对方往往就会准时到达、并准确地控制会面时间。这么一来,主人便知道两点再买蛋糕点心也来得及,还可以计划在四点半出门,进行下一轮拜访朋友的行程。时间就是金钱,荷兰人绝对不会肆意浪费的!10家庭与生活——我需要Quality Time

为何要不断强调Quality Time的重要?以简单的一句话说明,就是荷兰人认为“家人”比“工作”重要多了。他们有时毫不掩饰地抱怨工作太多、太累或是太无趣,要不然就是很认真地诉说烦恼,像是:“我今年已经7个月没出国度假了!”当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心想“荷兰人年假25天还抱怨休息不够?”简直白眼都快翻到后脑勺了。“工作只是为了有钱过生活(度假)”,这句话是一般荷兰人对工作的共识甚至在我提出“荷兰人不喜欢工作”的观察结果,旁边的荷兰友人一脸疑惑不解地看着我,仿佛想问:“这句话有需要讨论的必要吗?”而荷兰人就是跟老板摆明了“我工作的主因就是需要钱过生活,不然的话,我就躺在阳光下或海边,不需要待在办公室了。”

荷兰的职业妇女中,有高达86%的人每周工作34小时以下。换句话说,绝大部分荷兰妇女选择兼职工作,而非热烈追求工作领域的成就感。

不同于日本的职场常态,日本女性在婚后大多会选择将重心转移至家庭,甚至选择退出职场(不论是因为主动或被动),荷兰女性选择兼职的理由倒是呼应了荷兰的中心思想:“我兼职是因为单薪不足以支撑家庭支出,兼职的薪水只要够补足日常开销就好,何必把自己搞到那么累?”于是,荷兰妇女会利用兼职上班以外的其他时间来陪伴小孩,做自己喜欢的事,譬如学画画、摄影、乐器,和朋友喝下午茶等。

我曾读过一篇文章,称赞荷兰女人很聪明,只要家庭收入足够了,能不工作就不工作,勇于选择个人偏好的生活形态。对于荷兰妇女的例子,不积极参与职场不是因为女性主义未崛起,而是正好相反:“老娘就是想留时间喝下午茶、陪小孩去动物园。钱够用就好,不要逼我去上全职班,那实在太累了。”

其实不只是女性,跟其他国家比起来,以荷兰男性来说,大概也不算是对工作牺牲奉献、鞠躬尽瘁,他们几乎每天都回家吃晚饭,不用跟老板或客户应酬,也会为了小孩生日而请假、时间上有冲突甚至要求客户改期拜访,试图安排每周一天的“爸爸日”和孩子好好相处(12%的父亲每周工作减少为4天,以多出一天休假与孩子相处)。

Quality Time是他们的口头禅之一,尤其是指与孩子之间相处的质量,可见家庭生活对于荷兰人来说相当重要。每当谈到亚洲的工作模式,我的荷兰友人最常提出的问题是:“你们工作到这么晚,怎么会有时间跟孩子玩、交流、沟通?”于是我又得继续解释:“孩子上完补习班也差不多这么晚回家啊!”然后坐在对面的荷兰人嘴巴就张得更大了。另外,我常听到的误解就是:“荷兰人薪水高,所以他们有本钱可以不用加班啊!”其实并不是!就像荷兰友人半开玩笑说的:“在荷兰,若是把钱放在银行不动的话,它不但不会增加还会不断地消失。”这指的是各项的自动扣款、服务费、税收等,如果再考虑到荷兰的高物价(尤其在交通、外食餐饮、服务方面),以及高税率(在2015年,年薪0至19,645欧元的税率即高达36.5%,19,645至55,991欧元的累进税率为42%,55,991欧元以上的累进税率为52%;此外,销售红利、出差补贴等额外收入税率即为52%)。所以,荷兰人的薪水大概也仅够打平生活所需,少有剩余储蓄。

以我的自身经验来说,在荷兰生活后,金钱收入压力减低的主要因素有以下这几点:(1)买房没压力,根据薪水具备多少还款能力,银行决定愿意贷多少钱,不会让客户因超额的房贷而压得喘不过气来。(2)让孩子们自立自强,不刻意存钱留资产给孩子。(3)降低物欲,不崇尚名牌,至今大部分商店仍18∶00点关门,星期天不营业。(4)“累积财富”没实质的意义。对大多数人来说,钱够生活、够度假就好,退休后的生活基本开销靠政府补助。

回过头来想现如今很多人的状态是:每天汲汲营营努力赚钱的原因,除了赚取生活必须开销,不外乎因为“别人有,我也想要”而不断增加的物欲,现在流行新款贵妇包、高档吸尘器、进口儿童玩具、高级食材精致餐厅,看了别人的开箱文之后全都好想拥有;步入中年后开始担心孩子今后无法过好生活,想帮他买套房子,于是钱似乎怎么赚都不够用。

我在改变自己的观念后,工作的心态就真的变得轻松许多,甚至觉得,上班比较像是开心地去赚零用钱,过程中更是有得学、有得玩,而钱赚得够用就好,若因此而压榨生活质量,就太对不起自己了。

荷兰的工作场域与私人生活界线明显,表现在上、下班时的活动不彼此混淆,也绝少套交情、私下送礼请求帮忙,这也是荷兰政府清廉指数总是名列前茅的原因。在一切讲求快速的现代人眼里看来,荷兰政府或公司机关的“办事速度”颇为悠哉、一切慢慢来,因为没有台面下潜规则或因人而异的状况,当谈到“办事效能”“善用每一分钱”,自然是成效突出。11公开而透明——没有秘密的办公室,还有咖啡文化

荷兰人对具有穿透感的建筑设计情有独钟,许多房屋皆有占墙面2/3大小的大窗户,或是有整片的大落地窗,即便是经过的路人都可以轻易看透屋内的摆设、甚至办公人员的一举一动,但荷兰人仍旧安心自在,只关心是否能有充足的阳光洒进屋内。办公室的建筑也不例外,在外墙方面,特别钟爱玻璃帷幕的透光感,以便随时能欣赏到外面的蓝天白云(如果运气好没下雨的话)。

就连办公室的内部设计,荷兰人也喜爱开放式空间并大量采用透明玻璃,即使是一般认为需具备隐私性的会议室、主管办公室,也运用了完全透明的隔间,谁和谁在开会、谁来拜访,或是谁正在进行什么内容的报告,一旁经过的同事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仿佛无声地在传达着荷兰的普遍企业文化:诚实公开,没有任何暗箱作业。

至于办公家具方面,荷兰人也逐渐舍弃枯燥而老派的传统办公桌,而改采较为新潮的极简设计,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如卵形、弧形,甚至是站立式的办公桌与会议桌。据研究显示,商务会议室中使用卵形的会议桌,能改变一板一眼的交流方式,并改善会议或谈判的紧张气氛,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若使用站立式的吧台桌面,则很适合需要大量创意或进行脑力激荡的场合。荷兰设计的另一个特色,就是高饱和度的配色,如鲜黄色、草绿色、桃红色、亮粉红等鲜艳色调,许多办公室或大学教室不但不会有生硬、无趣的感觉,鲜艳的配色甚至亮眼到让人以为来到了设计活泼的幼儿园。

除了与众不同的设计文化之外,咖啡文化也是荷兰社会中相当重要的一环,许多荷兰人把咖啡当水喝,而且大多是不加糖、不加牛奶的黑咖啡。另外,他们总是咖啡不离身,早上起床一杯、进办公室一杯、早上及下午的Coffee Break各一杯,回到家晚餐结束时,再来一杯作为一天的完美句点。从荷兰市场上夸张的咖啡机销售数字,就足以看出咖啡对他们有多重要了。

在一般超级市场、银行的公共区域,往往也可见免费供应黑咖啡的公用咖啡机。因此,你可以想象,咖啡机在荷兰办公室中绝对是必备的设备,尽管在荷兰人的刻板印象中,往往会把“公司的咖啡”与“难喝”画上等号,但有些公司会把交谊厅的咖啡机换成高档的现磨咖啡机,借此宣告其为重要的“公司福利”之一,而福利再好一点的公司,还会在一旁放上无限制供应的小点心。

虽然荷兰人咖啡喝得多、历史也悠久,但和欧美其他国家相较之下,仍保持较为传统的模式,外带咖啡文化尚未成熟,甚至有很多荷兰人还不知道(或不习惯)冰咖啡、冰咖啡拿铁。几年前,我曾经多次与不同的荷兰同事到台湾出差,或是与荷兰亲戚在台湾旅游,当他们看到超商卖的罐装冰咖啡拿铁,总是露出一脸恶心、不敢置信的表情,直到亲身尝试后,才像发现新大陆般地说:“应该进口这个好东西到荷兰的!”

就像我们很难想象,尽管星巴克在全球已经有超过两万家的分店,但在荷兰这么重视咖啡的国家,星巴克却直到2007才进驻,而且当时全荷兰只能在史基浦国际机场内,找得到一间只有狭小柜台、数张桌椅的极简门市。直到近几年,星巴克才开始在火车站、大城市、大学校园附近扩点,或许正是因为咖啡是如此不可或缺、随手可得的饮料,要节俭的荷兰人愿意花上两至三倍的价钱在星巴克消费,还真不是件简单的事。12注重团队合作氛围——不拘小节,是鲁莽还是率直?

在许多亚洲国家的文化中,总是会习惯在拜访时送上礼物致意,因此,我总是在接待亚洲访客后收到一些日本和果子或台湾凤梨酥等伴手礼,拿到办公室与大家分享时,同事总是半开玩笑地说“我们最喜欢你的客人了!”因为在荷兰的商业文化中,与客户见面就是扎实地握个手,完全省略交换礼物的步骤,也不需与合作伙伴吃饭应酬,由于公与私的分际明显,也极少会有邀请客户到家中用餐的情况。在买卖双方皆为荷兰公司的商业环境下,双方聚焦在彼此能如何提供实质的益处,而不重视投资时间在建立深厚私谊,因为即使有交情、关系好,也不代表一切就能方便、顺利。

虽然不太在意交情的深度,但广阔的交际网络是荷兰商场上很重要的一环,目的则是为了获得更广泛、更快速的讯息。荷兰人也十分擅长组织各种交换讯息的场合,譬如,在商会中安排官方人员与有兴趣扩展业务的公司彼此面对面,直接提问与解答,这类场合最重务实,讲究实际成果、能获得什么有用的信息,而非形式上互相吹捧的场所。

虽然荷兰人看似百无禁忌,但在工作场域里仍有些需要避免的行为,例如,试图展现身份地位、摆架子,便是不太明智的做法。在荷兰的办公室中,年长、资深或处于较高职位,并不代表有比较大的权威,由于组织架构大多精简扁平,没有专门服务、泡茶、接电话的助理,主管和长官要喝咖啡得自己倒、需要影印时自己印,若需要帮忙,就必须“请托”部属,如果使用命令、指使的态度,部属是不会接受的。

炫耀财富同样是不讨喜的办公室行为,所谓的“小气荷兰人”其实只是他们讨厌把钱花在自认没意义的事物上,特地炫耀新买的LV包包是不会招来羡慕的眼光,大多的人只会给你“我不理解你为何要把钱花在这上面”此类的直白回应。前述的两者程度较轻,最多让人嗤之以鼻,但不诚实、违反法规、刻意投机取巧钻漏洞,则是办公室里颇为严重的忌讳,会让自己的人格受到严重的质疑。一般的荷式企业文化,除了非常具有特色的坦率、直接、不客气之外,注重效率、高生产力也是其特点。在荷兰的工作场合中,非常重视团队合作的氛围,面对每个挑战,就像打一场精彩的球赛,同事间互相支持是最好的团队运作模式。这样的环境,与其说办公室里的同事们彼此竞争,倒不如说大家都期盼自己能做到最好、努力表现。除了上段所述的忌讳,在荷兰工作场所中,相处上大多是直率、不拘小节的模式,没有太多的繁文缛节,甚至有时在我看来还实在有些鲁莽。“对不起”不会是荷兰人时常挂在嘴边的词,若是需要借用笔,直接伸手去拿最快,甚至可能看到别人桌上放着有兴趣的文件就很自然地翻阅,公事的言辞对话也多半简短而清晰、讲重点。对于有礼貌但冗长的开场引言,或是为了表现友好而不停恭维的对话,他们常常会在脸上不小心露出一丝不耐烦的痕迹。13弹性的上班时间——就算是早上5点进办公室也没问题!

曾有一次与一位陌生荷兰人聊天,他说他每天开车来回2个小时通勤上班,若是在一般的尖峰时间上下班的话,塞车会让通勤时间增加到4个小时,于是他就跟老板提出要求,每天早上5点进办公室,下午2点下班。他很满意这样的作息时间,让他在下班后还有时间买菜,否则,他还得赶在超市下午6点关门前匆匆忙忙地完成购物。上一章曾提及,荷兰人具有开放式的思维,能够提出不拘泥于旧有做法的选项,也保留良好的弹性时间来接受各式解决方案,这一特点又体现在弹性上班时间、工作地点方面。荷兰员工可以依照个人的生活模式,自由地向雇主提出调整每周工作时数的需求,或者提议调整上下班的时间。譬如,一位爸爸申请将工时由每周40小时减少为每周36小时,每个星期三下午放假作为他固定的“爸爸日”,以便接小孩下课、陪小孩踢足球;双薪家庭若需轮流接送小孩到幼儿园,也可向公司提出每星期二、五晚两个小时开始上班,每星期一、四要提早一个小时离开公司的方案。

法律规定,荷兰雇主不得拒绝员工调整工作时数的要求(当然,降低工作总数时薪水同样会减少),除非公司能提出无法配合的具体事由。甚至在实际判例上,商业利益很少被认可为足以拒绝的充分理由,因而多数公司的做法是事前与员工协商、了解员工的需求,试图寻求调整工作时间的可行方式。

最近荷兰政府甚至将弹性工作的规定修改成更有利于劳工,将原先需满一年年资才有资格调整工作时数,修改为只要具备半年年资即可提出;若是雇主有充足理由否决调整时数,劳工原先需等待两年之后才可再度申请,也缩短为一年后即可再提出申请。

后面第五章将提到,荷兰的平均工时是世界数一数二地少,这并非因为大家的工作量较低,而是来自于极高比例的兼职。正常全职工作者每周工作时数为36至40小时,而有38.7%的荷兰劳工每周上班时间属于30个小时以下的兼职工作,有了法律规定的支持,奉行Work-Life Balance的荷兰劳工申请减少工时或转为兼职便更有保障,也更简便了。

在家工作(或部分时间在家工作)属于新形态的弹性工作方式,员工在工作期间有更多自由、不需花费时间在通勤,对于家中有幼儿的在职父母来说非常方便;但另一方面,雇主同样也因此受惠,省去扩张办公室等相关支出、也节省了支付给员工的交通费,最重要的是借由消除工作上与生活上的冲突,提供员工安心工作的环境、时间,增加员工的稳定度与向心力,而这是对于公司长期发展很重要、却常被忽略的隐性条件。

根据2014年的调查统计,有44.9%的台湾上班族在过去一年中,曾有延长工时或是加班的状况,其中的19.9%并未获得加班费或是补休。此外,在劳动部的调查中,更有高达33.2%的企业每周工时超过42小时,违反当时法规(双周84小时)。如果负责管理的权责单位在调查结果中看到有这么高的违法比例,真是相当讽刺的情况。更令人无言的是,还有不少人是从“我一天上班12个小时也没加班费啊,你才10个小时,凭什么吵着要加班费?”从这种角度来看待积极争取权益的工作者,或许这与俗语“媳妇熬成婆”背后的传统思维有关,希望别人也要经历自己遭受过的苦这种奇妙补偿心态,但请记得:你的态度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适时反映不满、争取基本权益,绝对是非常重要的事,虽然不保证会吵的孩子有糖吃,但老板看到不会吵的雇员,就会把糖都拿去吃完了!14极佳的工作效率——辩论式的开会模式与休假的议程

在工作场所中,你所认知的例行会议是何种模式?将时间浪费在没效率的会议上,总是让人感到心烦气躁,因为没有提出建设性的结论,只会浪费时间。若是老板一人滔滔不绝,员工在底下猛打瞌睡,似乎也不是太美妙的事。以上这两种情况虽不常在荷兰职场里出现,但并不代表荷兰人开会总能速战速决,有时还是会出现结束不了的漫长会议。由于在荷兰的职场文化中,他们重视听见每个人的声音(或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声音能被听见),于是会不断地征询意见、来回辩论、寻求共识、最后彼此妥协以取得结论。我只要一想到,必须参加有六名以上荷兰人与会的场合就感到头昏,可以想象那种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争论的激烈场面,会议室经常有如战场,实在不是心脏承受力一般的人能够从容面对的。

除了上述这点外,办公室会议大多具备良好的组织。由于荷兰人擅长分析方法与注重背景资料,会议往往能聚焦于准确的事实、证据或数据上(较少介入情绪性的议题),在权责分明的情况下,决策者要负责承担风险与后果,因此,主管总是希望能在会议中获得详细的信息,与会人士都要准备充足的数据。而事先建立会议流程、拟定开会要点,轮流负责做会议记录,会议后寄出结论摘要给与会人员,都是确保会议能流畅进行、翔实记录、并将决策确实付诸实行的做法。在荷兰人精打细算的脑袋中,他们真的会把时间换算成金钱,因此,由上而下指挥作业、然后再层层向上呈报的流程,在他们眼里简直就是拖垮效率的交互方式。他们宁可省去层层叠叠的组织架构,选择各司其职的扁平组织来加速互动。荷兰企业的主管大多会充分授权,并将决策过程透明化,在会议中一旦充分讨论、消除歧见后,便由出席者确认所做出的决定,大多就可以立刻着手实行了,不用再次向上呈报、寻求批准(除非会议中的决定需要再向上呈报主管)。

荷兰办公室的例行会议中,通常还会包含两样有趣的议程,即“休假计划”与“行动要点”。由于年假天数多,不时有同仁规划度假、消失两三个礼拜,因此,在例行会议中,讨论大家的休假计划便成为很重要的议程,以确保大家的放假时间尽可能地错开,不会发生太多人同时不在办公室的情况。有这样的议程内容,在会议上,大家便于向同仁交代工作上的职务代理人、还有哪些事情要完成,也顺便聊聊自己要去哪个国家、排定了哪些旅游行程。

关于“行动要点”,更完全展现荷兰人的目标导向与高效率。例如,在工作团队的例行会议中,会回顾过去一周是否都如预期顺利出货,任何人都可以提出遇到的挑战或来自客户的正反面响应,不论职称高低,都不会害怕开口要求或提出批评。此时,除了将众人提出的反馈写在会议记录里,还要写下如何进行下一步的行动要点,譬如“这批货(植物)受到冻伤、已经要求客户寄回温度记录器,收到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