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历史人物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7 10:58:40

点击下载

作者:章衣萍著,牟悠然绘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给孩子的历史人物故事

给孩子的历史人物故事试读:

扉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给孩子的历史人物故事 / 章衣萍著;牟悠然绘. -- 济南 :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20.1

ISBN 978-7-5474-3236-5

Ⅰ. ①给… Ⅱ. ①章… ②牟… Ⅲ. ①儿童故事-作品集-中国-当代 Ⅳ. ①I287.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79539号

给孩子的历史人物故事

章衣萍 著 牟悠然 绘

责任编辑 张桐欣

产品经理 李欣爱

装帧设计 佟雪莹

出版人 李文波

主管单位 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发行 

社址 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189号B座 邮编 250002

电话

总编室(0531)82098472

市场部(0531)82098479 82098049(传真)

网址 http://www.hbcbs.com.cn

电子信箱 hbcb@sdpress.com.cn

印刷 天津丰富彩艺印刷有限公司

规格 185毫米×230毫米 12.25印张 50幅图 180千字

版次 2020年1月第1版

印次 2020年1月第1次印刷

印数 1-6500

书号 ISBN 978-7-5474-3236-5

定价 68.00元果麦文化 出品

新版说明

本书原是民国作家章衣萍写给孩子们的“中国名人故事”丛书,他编写这套书时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他曾说:“无论做什么文章,没有比名人做传记,更使我感动而且麻烦的了……”

这套书自民国初年上市,不停加印,成了孩子们爱不释手的读物。

但因为民国时期的语言与现在的语言存在一些差异,此次重新出版,为了便于当代孩子们阅读,我们精选了10个人物,同时对部分语言进行了编辑修改,还配上了精美的插图,以“画传”的形式重新出现在小朋友们面前,希望能够增添他们的阅读兴趣。

管仲

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名夷吾,字仲,春秋时期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一、管鲍之交

管仲相貌魁梧,是个非常有精气神儿的人。他曾经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在分钱的时候,管仲总是会多拿一倍,但鲍叔牙并没有计较。旁人心里却替鲍叔牙鸣不平,都骂管仲。鲍叔牙解释说:“他哪里是贪这几个钱呢?是因为他家里生活困难,我自愿让给他。”

后来他们二人领兵打仗。上阵时,管仲总是躲在后面,归来的时候,又赶紧回到前面。旁人多笑管仲胆小。鲍叔牙解释说:“管仲家里有老母亲,他保护自己是为了侍奉母亲,并不是怕死。”

管仲对事情的看法,常常与鲍叔牙相反,旁人也因此看不起他。鲍叔牙解释说:“人的时运有时好,有时坏。事情办不成,不是因为管仲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好。”

管仲听了这些事,叹着气说:“生我的人是父母,了解我的人,是鲍叔牙啊。”

齐僖公有两个公子,一个叫纠,一个叫小白。

管仲对鲍叔牙说:“将来能成为齐国国君的,不是纠,就是小白。我和你各做一人的师傅,将来可以互相照应。”

鲍叔牙很相信管仲。

于是,管仲做了公子纠的师傅,鲍叔牙做了公子小白的师傅。

后来,僖公德行丧失。鲍叔牙奉公子小白之命跑到了莒国,管仲奉公子纠之命跑到了鲁国。

僖公死了。公子小白见国乱无君,同鲍叔牙计议,向莒国借得兵车百乘,护送返齐。

当然管仲也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从鲁国借了兵,跑到即墨,听说莒兵已过,便从后面追赶,追了三十多里,正遇见莒兵停在那里休息。

管仲看见公子小白端坐在车上。

他向前鞠躬,问道:“公子别来无恙?”

小白点点头。

管仲又问:“公子到哪里去?”

小白说:“为父奔丧。”

管仲说:“纠是大哥,理应居丧。公子还是要好好休息,不要太劳苦。”

鲍叔牙见状,对管仲说道:“你还是走吧。我们各为其主,不必多说话。”

管仲见莒兵睁眉怒目,一副要打仗的样子,恐怕寡不敌众,假意离开了。但没走多远,忽然弯弓搭箭,一箭射向小白。

小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倒在车上。

鲍叔牙连忙来救。

众人见状大喊:“不好了!公子被射死了!”

众人大哭。

管仲带兵快马加鞭飞奔而去。路上,管仲说:“公子纠有福,理应成为国君!”

想到此,他不禁心中欢喜。

其实管仲那一箭,只射中公子小白的带钩(古人腰带上的挂钩)。小白知道管仲是射箭好手,急中生智咬破舌尖,喷血诈死,连鲍叔牙都骗过了。

鲍叔牙说:“管仲足智多谋,很可能回来,公子赶快逃走吧。”

小白立刻换了衣服,乘坐小车,走近路逃到了临淄。鲍叔牙则先进城,拜见各位大夫,代小白做说客。

各位大夫问道:“如果公子纠也要来,如何是好?”

鲍叔牙说:“小白先到,自然是要立小白为君。”

大夫们又问:“鲁侯要帮子纠,怎样办?”

鲍叔牙说:“我们有了国君,鲁侯自然就不会管了。”

大家赞同,于是欢迎小白入城,拥他为桓公。

后来有人做了一首诗,恭维桓公:鲁公欢喜莒人愁,谁道区区中带钩!但看一时权变处,便知有智合诸侯。

这首诗,是说桓公用装死躲过一时的难关。小处有智谋,大处自然也会有策略。难怪他后来能九合诸侯,一统天下了!

桓公即位以后,出兵刃鲁,使鲁杀公子纠。

有一天,桓公问鲍叔牙:“将来何以稳定社稷?”

鲍叔牙说:“如果能得到管仲和召忽,那社稷可定。”

桓公说:“管仲和召忽,不是我的仇人吗?”

鲍叔牙说:“正因为是仇人,所以要和他们化敌为友。”

桓公说:“那他们会来吗?”

鲍叔牙说:“如果能早些请他们,他们一定会来的,否则就不会来了。鲁君和施伯都知道管仲很聪明。如果他们让管仲做官,管仲若同意,就一定不会回来了;若管仲不同意,他们知道管仲要回齐国,便一定会杀掉管仲。”

桓公说:“那管仲会在鲁国做官吗?”

鲍叔牙说:“不会。管仲不是想为公子纠而死,而是想为齐国的社稷效力。如果管仲能回来,一定可以帮齐国做事。”

桓公说:“管仲肯帮我?”

鲍叔牙说:“一定的。他会帮助你,不仅是为了先君,更是为了齐国的社稷,应该赶紧去找他。”

桓公说:“恐怕来不及了,怎么办?”

鲍叔牙说:“施伯胆小如鼠,你若想法要管仲回来,他一定不敢杀的。”

桓公说:“好。”

鲁国。

一天,施伯对鲁君说:“管仲是一个英杰!君若想改革鲁国的政治,不如让他在鲁国做官,这样能快速削弱齐国的力量。他若不肯在鲁国做官,那不如把他杀掉。这样,也可让齐国的国君欢喜。”

鲁君说:“好。”

但鲁国还没来得及给管仲官职,齐国的使者就来了。齐国的使者诚恳地说:“管仲和召忽都是我们的仇敌。他们现在在鲁国,我们想让他们活着回来。若是不能得到他们,那你们也会成为我们的敌人。”

鲁君为此询问施伯,施伯说:“把管仲还给他吧。我听说,齐君虽然能干,但为人高傲,不一定会用管仲。如果齐君用他,管仲是可以做一番事业的。而且管仲现在回齐国,天下的人都会崇拜他。如果现在在鲁国杀了他,他的朋友鲍叔牙会因此与你作对,不如让管仲就此去吧。”

于是,鲁君把管仲和召忽抓了起来,准备将二人送还齐桓公发落。

管仲问召忽:“你怕不怕?”

召忽说:“怕什么?”

管仲说:“你怕死吗?”

召忽说:“怕什么?我不死,是在等待国家平定。现在已经平定了,如果他们让你当齐国的左相,就会让我当齐国的右相。杀我君而用我身,是对我的侮辱。所以你做生臣,我做死臣好了。我召忽既然已经知道要为万乘大国的政务而死,公子纠可以说有死忠之臣了。你活着称霸诸侯,公子纠也可说有生臣了。死者完成德行,生者完成功名,生名与死名不能兼顾,德行也不能虚得。你继续努力吧,生死在我们两人之中是各尽其分了。”

召忽刚一进齐国境内,便自刎而亡。

管仲进入齐国。一路上,管仲心想:施伯是一个有智谋的人,虽然现在放了我,但如果他后悔,再追过来,我的命不就完了吗?于是心生一计,叫推车的人念一首歌谣:黄鹄,黄鹄!戢其翼,絷其足。不飞不鸣兮笼中伏。高天何跼兮?厚地何蹐?下阳九兮逢百六!引颈长呼兮,继之以哭!黄鹄,黄鹄!天生汝翼兮能飞,天生汝足兮能逐!遭此罗纲兮谁与赎?一朝破樊而出兮,吾不知其升衢而渐陆!嗟彼弋人兮,徒旁观而踯躅!

推车的人,一边推一边唱,原本两天的路程只走了一天。二、在齐为相

管仲到了齐国后,鲍叔牙来迎接他,对他说:“你幸好没有出事!”说完高兴地把管仲从槛车中放了出来。

管仲却说:“没有君命,我不敢出去。”

鲍叔牙说:“不要紧的,我一定会举荐你的。”

管仲说:“我和召忽都是辅佐公子纠的,但却没能助他继承君位,又不能死而尽忠,臣节已经亏了。现在反而去侍奉仇人,召忽死而有知,一定会笑我的。”

鲍叔牙说:“你错了!行大事的人,不拘小节,立大功的人,也不需要别人原谅。你有治天下的才能,桓公有远大的抱负,你可以帮助他成就霸业。功高天下,名震诸侯,比起那些尽小节、做小事的人,怎样算正确呢?”

于是管仲不说话了。

鲍叔牙回到临淄,见了桓公,先吊唁后祝贺。

之后鲍叔牙把管仲接到家里,朝夕相处。

桓公想拜鲍叔牙为上卿,任以国政。

鲍叔牙却说:“君给予我恩惠,叫我不再挨冻受饿,是国君对臣的恩赐。如果要治理国家,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

桓公说:“你不要推辞,我知道你可以。”

鲍叔牙说:“君了解臣的,是臣遵守礼法,小心谨慎罢了,关于国家大事,实在非臣所能。”

桓公说:“那你说,谁可以担任国家大事呢?”

鲍叔牙说:“管仲,他是最能干的,可以担任国家大事。臣有五点不如管仲:宽厚仁慈,使人民感恩,我不如他;治理国家不违背它的准则,我不如他;用忠诚信义结交百姓,我不如他;制定礼法和道德规范成为老百姓的行为准则,我不如他;两军交战时,在营门前击鼓助威,使兵士们勇气倍增,我不如他。”

桓公说:“你把他叫来,让我问问他。”

鲍叔牙说:“君要用管仲,必须要给他相位。非常的人,必定要待以非常的礼。君应该择一个好日子,亲自去迎接他,老百姓如果听说君尊贤礼士而不计私仇,谁不会帮助齐国呢?”

桓公说:“好的,那就这样办吧。”

桓公二年。

桓公亲自到郊外,迎接管仲入朝,围观的人们,赞叹不止。

桓公见了管仲,问他:“你觉得国家能够安定吗?”

管仲回答说:“您能建立霸业,国家就能安定;建立不了霸业,国家就不能安定。”

桓公说:“我还不敢有这样的雄心,不过想求国家安定。”

管仲又问,桓公还是说不能。

管仲请辞说:“君免我于死,是我的幸运。但是我之所以不为公子纠死,是为了要把国家真正安定下来。国家不真正安定,要我掌握齐国政事而不死节于公子纠,我是不敢接受的。”

说完,管仲走出了大门。

桓公觉得惭愧,又将管仲召回:“我愿意努力使齐国称霸天下。”

管仲说:“好的。”

然后他立于相位,命令五官开始行事。

桓公又问:“定社稷,修国政,先应该怎样做才好?”

管仲回答道:“礼义廉耻,是国的四维。没有四维,国就要灭亡了。现在,君要立国之纲,一定要先立四维,四维定,就有了规矩准绳,国家也就安定了。”

桓公问:“如何利用百姓呢?”

管仲说:“想要利用百姓,就要先爱惜百姓。如果君能够爱惜百姓,百姓自然会为你所用。”

桓公问:“怎样才算是爱惜百姓呢?”

管仲说:“爱惜老百姓,必先使老百姓富足。民富,则国家容易治;民贫,则国家难治。为什么呢?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自然敬上畏罪;敬上畏罪,自然容易治了。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自然敢作乱犯禁;作乱犯禁,自然很难治了。所以治国常富,乱国常贫。爱惜老百姓,应该先使老百姓富足。”

桓公问:“爱惜老百姓,我懂了。但怎样可以让百姓们永远安居乐业呢?”

管仲说:“士、农、工、商,叫作四民。士的儿子常为士,农的儿子常为农,工的儿子常为工,商的儿子常为商。习惯相传,不改祖业,自然可以安居乐业了。”

桓公问:“老百姓虽然安居乐业了,可甲兵不足,如何是好?”

管仲说:“兵贵精,不贵多。兵力是要强的,兵心也是要强的。“兵法有三官五教。什么是三官?第一是鼓,鼓是为了作战,为了发动,为了进攻而用的;第二是金,金是为了防守,为了退兵,为了停战而用的;第三是旗,旗是为了出动军队,为了节制军队,为了抑止军队而用的。这就是三官。有三官的命,兵才可以治。什么是五教?一是教战士眼看各种形色的旗帜,二是教战士耳听各种号令的数目,三是教战士足走前进后退的步伐,四是教战士手使各种长短的武器,五是教战士心想赏罚制度的必行。五教熟练,战士就有勇气作战了。”

桓公问:“甲兵练好了,财力不足,怎么办?”

管仲说:“销山中的矿以为钱,煮海中的水以为盐。其利通于天下,是无穷的。取天下的用物,互相流通,这叫经商。商旅繁兴,百货骈集,从中收税,以助军事。这样,财力自然足了。”

桓公问:“财力足了,内政怎么办?”

管仲说:“内政整理,是有办法的。五家为一轨,轨设轨长;十轨为一里,里设有司;四里为一连,连设连长;十连为一乡,乡设良人。其中所寄寓的军令是:五家一轨,所以五人为一伍,由轨长统率;十轨一里,所以五十人为小戎,由里的有司统率;四里一连,所以二百人为一卒,由连长统率;十连一乡,所以两千人为一旅,由乡的良人统率;五个乡为一帅,所以正好是一万人,编成一个军,由卿来统率。全国可编为三军,所以有国君亲自统帅的中军的旗鼓,有国子的旗鼓,有高子的旗鼓。春天用春猎的名义来整编军队,秋天以秋猎的名义来操练军队。这样卒、伍一级的小队伍在里中就已经编就。军、旅一级的大兵团在郊野中得以组成。内政中既已包含了军事组织,就得命令民众不得迁徙。同一个伍的人祭祀时同享酒肉,死丧时大家哀伤,有了灾祸共同承担。人与人相伴,家与家相伴,世代同住一地,从小一起游戏。所以夜间作战能听到声音,就不会发生误会;白天作战能相互看见,足以认识同伙。那种欢乐的心情,能使他们拼死互助。在家时共同欢乐,行军时融洽无间,战死时一起哀伤。所以,防守就坚固不移,作战就英勇顽强。你若能拥有三万名这样的兵士,率领他们横行天下,讨伐无道,保卫王室,天下的大国诸侯还有谁能与你对抗?”

桓公问:“兵势既强,是不是可以攻打天下了?”

管仲说:“不可以的。这样,老百姓就要吃苦了。君不如让老百姓们先休息。与其厚于兵,不如厚于人。齐国的社稷,还没有安定。君不从人的方面着手,先从兵的方面着手,是不利的。”

桓公说:“好。”

过了几日,桓公又问管仲:“我有不良嗜好。我喜欢打猎,又好色,对成就霸业是不是有害?”

管仲说:“无妨。”

桓公问:“那怎样才会影响成就霸业呢?”

管仲说:“不用贤人、用而不信任、信任但却复用小人,这些都会影响成就霸业。”

桓公说:“好的。”

于是他尊管仲为仲父。

管仲为相以后,鲍叔牙的位置,反在他之下。三、齐国的富强

鲁君知道齐国拜管仲为相,大怒:“真后悔没听施伯的话,反而被小孩子骗了。”

于是,鲁君打算伐齐。

桓公知道了,对管仲说:“我即位不久,不想大动干戈,我们先伐鲁如何?”

管仲说:“军政未定,不可以用兵。”

桓公不听。就拜鲍叔牙为将,进兵犯鲁。

鲁君问施伯说:“齐欺人太甚,怎样防御他?”

施伯说:“臣荐一个人,可以御敌。”

鲁君说:“你想推荐什么人?”

施伯说:“臣认识一个人,姓曹,名字叫作刿。隐居在东平之乡,从来没有做过官。但他是将相之才。”

鲁君叫施伯去请曹刿。

曹刿笑着说:“吃肉的人没有计谋,反而要我这样吃菜的人来出谋划策吗?”

施伯说:“吃菜的人有本事,不久就要吃上肉了。”

二人一同去见鲁君。鲁君问:“怎样同齐国打仗?”

曹刿说:“用兵在随机应变,不能预言。请给臣一驾马车,臣可以参与机密。”

鲁君很欢喜,同曹刿一同到前线。

鲍叔牙听见鲁侯引兵而来,就下令击鼓进兵,先陷阵的兵有赏。齐兵四面围来。

鲁君闻鼓声震天,想鸣鼓对敌。

曹刿止住他,说:“齐兵势锐,我军出击正合敌人心愿,胜利没有把握,宜静以待,不能出击。”

一会儿,对阵的鼓声又响起来了。鲁军好像听不见的样子。

鲍叔牙说:“看来鲁军怕打仗,再击鼓吧,一会他们就要跑了。”

曹刿说:“打败齐兵的时候到了。”

于是,鲁君也下令击鼓进兵。

齐兵见鲁兵两次不动,以为惧战,都不在意。哪里知道,鲁兵鼓声一起,突然而来,刀砍箭射,势如疾雷,齐兵四散逃避。

鲁君下令追赶。

曹刿说:“不行!让臣看看再说。”于是下车,把四面看了一遍,再登车远望,说,“可以追赶了!”

鲁军立刻驱车追赶,追子几十里才回来,得了无数战利品。

鲁君回来,问曹刿说:“你一鼓而胜三鼓,是什么道理?”

曹刿说:“打仗,以气为主。气勇则胜,气衰则败。鼓所以是作气的。一鼓气盛,再鼓气衰,三鼓则气竭。我军不鼓,所以养三军的气。他们三鼓而气竭,我们一鼓而气盛,以盛遇竭,哪有不胜的道理。”

鲁君说:“齐军已经战败。起初,何以不追?后来,又何以追?”

曹刿说:“齐人多诈,恐怕有伏兵,我不相信他们。后来,我看见他们四处逃避,旌旗已倒,知道他们军心已乱,所以才下令追赶。”

鲁君说:“你很会用兵!”

于是拜曹刿为大夫,并且厚赏了施伯。

桓公见兵败回来,深愧不听管仲的话,之后便更加注重练兵。

有一天,桓公与妻子宋夫人在船中饮酒。夫人荡船,故意吓桓公。

桓公大怒,休了宋夫人,宋国则把宋夫人再嫁给蔡侯。

第二年,桓公怒,想伐宋。问管仲,管仲老实地说:“不可以。臣闻内政不修明,外攻是无结果的。”

桓公不听,还是出兵伐宋。

诸侯兴兵救宋,齐兵大败。

桓公更怒,说:“诸侯竟然帮助我的仇人,是因为我的战士没有训练、兵力又不足的缘故,所以要加强军备。”

管仲说:“不可以,这样齐国就危险了。国内夺取民用,鼓励兵士打仗,这是乱国的根源。国外侵犯诸侯,各国人民多怨。行义之士,不肯到齐国来,国家还能没有危险?”

桓公经历了两次失败以后,深悔用兵,就把国政一一委托给管仲了。

管仲认为齐国靠海滨,于是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国家下达政令就像流水的源头,顺着百姓的心意流下,政令符合下情就容易推行。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替他们废除。

周釐王元年春,桓公上朝说:“现在国中兵精粮足,百姓安居乐业,寡人意想立盟定霸,大家觉得怎么样?”

管仲说:“如今诸侯之中,比齐强的也不少。如楚、秦、晋,都是自逞其雄,不知道尊重周王,所以不能成霸。周朝虽然衰微了,但还是大家共同的天子。东迁以来,诸侯不朝。方今之计莫若挟天子以令诸侯,内尊王室,外攘四夷。列国之中,衰弱的扶他,强横的抑他,昏乱失政的讨伐他。海内诸侯,知道我们没有私心,必定都会朝向齐国。这样我们不动兵马,霸业就可以成了。”

桓公听完,非常高兴,遣使到洛阳朝贺周釐王,并请命大会天下诸侯。

釐王听了,也非常高兴。“伯舅不忘周室,朕的幸事呀!泗上诸侯,望伯舅左右好了。”

于是桓公以王命布告宋、鲁、陈、蔡、卫、郑、邾诸国,共同赴会。

到了那天,宋、陈、蔡、邾四国诸侯都到了。

桓公说:“王政久废,叛乱连年。我奉周天子之命,召集大家共同匡扶周王室。今天要推荐一人为主,然后政令可以施行于天下。”

于是大家共推齐侯为盟主,宣言:“济弱扶倾,共匡王室。有败约者,列国共征伐他。”

之后,他们开始伐鲁。鲁君非常害怕。

施伯劝鲁君勿战,修书请盟。

鲁君要去拜会桓公,问:“谁愿意同去?”

曹沫将军说:“我愿意同去。”

鲁君说:“你三次被齐人打败,不怕齐人笑吗?”

曹沫说:“正因为三次被齐人打败,所以要去,要一雪前耻。”

鲁君说:“如何可以雪耻?”

曹沫说:“君当其君,臣当其臣。”

鲁君说:“寡人越境求和,已经是失败了。你如果能够雪耻,可以让你随便行事。”

于是鲁君和曹沫一起到了柯地。

桓公下令:“鲁君一到,只许一君一臣来会,其余的人,都不准来。”鲁君无奈,只得听令。

曹沫手拿利剑,紧随鲁君。鲁君怕得不得了,但曹沫全无惧色。

两君相见,原本是各叙通好的意思。齐臣将盂盛血,跪而请盟。

曹沫右手按剑,左手揽桓公的袖,怒形于色,仿佛时刻准备动手。

管仲急忙将身体挡在桓公面前,问道:“将军想要怎样?”

曹沫说:“鲁国连年受兵,国家变得很弱。桓公以济弱扶倾为会,为什么要欺负鲁国?”

管仲说:“那么将军想要怎样?”

曹沫说:“齐国以强欺弱,夺了我们汶上的田。现在都还给我们,然后再结盟吧。”

管仲对桓公说:“君可以答应他。”

桓公答应了。

曹沫放下剑,齐臣捧盂,两君结盟。

曹沫说:“管仲是主管齐国政治的人,我愿意同管仲为盟。”

桓公说:“何必找仲父呢!寡人也可以同你立誓。”说完指着天上的太阳说,“太阳在天上看着,我一定把鲁汶上的田归还鲁国。”

曹沫听说,高兴得很,再三称谢。

齐国许多臣子,多愤愤不平。他们想用武力对付鲁侯,以报曹沫的羞辱之仇。

桓公说:“寡人已经答应曹沫了。匹夫的约言,尚且不可以失信,何况一国的国君呢!”

大家也就罢了。

次日,桓公置酒,与鲁君相会,尽欢而别。并且,还把汝上的田归还给了鲁国。

诸侯得知这个消息,都佩服桓公的信义。卫、曹两国也马上派人请求加入盟约。

这样,桓公自然成了诸侯的霸主了。

大家都因此称赞管仲的外交手腕。四、武功与遗教

有一次,管仲带着妾室出南门,行了三十多里,到了一个山下,遇到一个野夫,头戴破笠,身穿短衣,赤脚无鞋,在山下牧牛。

管仲的车从他面前走过。野夫突然追上前去,说:“我要见相国仲父。”

随从说:“相国的车,老早就过去了。”

野夫说:“我有一句话,请转告相国,‘浩浩乎白水!’”

随从把野夫的话告诉管仲。

管仲想了一会儿,不懂得什么意思,便问身边的妾室。他的妾室也是很有才学的,说道:“古有白水的诗,那诗说:‘浩浩白水,倏倏之鱼。

君来召我,我将安居。’

这人的意思一定是想做官。你可以找他。”

管仲马上停车,叫人去找野夫。野夫将牛系在家中,自己来见管仲,长揖不拜。

管仲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野夫说:“我姓宁,名戚,因为仰慕相国大名,远道从卫国来拜访。没有法子,只得一边为乡人牧牛,一边等着相国。”

管仲考问他的学问,宁戚对答如流,管仲十分佩服。于是说:“这样的人物,不可使他辱没在穷乡僻壤。吾君大军在后,不日经过这里,我写一封信,把你举荐给桓公。”

管仲写完了信,彼此分别。

宁戚不动声色,继续在那里牧牛。桓公的大军,过了三天果然到了。宁戚仍然赤着脚,穿着破衣,戴着破笠牧牛。

他看见桓公的车到了,依然不动声色,扣着牛首唱着歌: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

桓公听见了,觉得很奇怪。命左右把他喊到车前,问他姓甚名谁。宁戚据实回答:“姓宁名戚。”

桓公说:“你一个牧牛人,为什么要讥讽时政?”

宁戚说:“山野小人,哪里敢讥讽时政?”

桓公说:“当今天子在上,寡人率诸侯以朝天子,老百姓多安居乐业,你说‘不逢尧舜’,又说‘长夜不旦’,不是讥讽时政,是什么?”

宁戚说:“小人虽然是村夫,不知道先王的政治,但知道尧舜的时候,百姓‘耕田而食,凿井而饮’,何等快乐。而如今弑兄得君,挟天子以令诸侯,还说尧舜,岂不可笑?”

桓公说:“匹夫敢骂我!”

桓公大怒,下令将其斩首。快要行刑之时,宁戚却一点儿也不害怕,反说:“桀杀龙逢,纣杀比干,宁戚可说是第三个忠臣了。”

桓公的臣子隰朋谏曰:“这人见势不跑,见威不怕,不是一个寻常的牧牛人,君不妨赦免了他。”

桓公仔细一想,不再生气了。叫左右宽了宁戚的缚,对宁戚说:“我不过试试你罢了。果然是一条好汉!”

宁戚从怀中取出管仲的信,信上写着:“臣回齐的时候,在山中遇着卫人宁戚,这人并不是一个牧牛奴,是当世有用之才。君宜留下来辅佐自己。若弃而不用,一定会被邻国所用,那时将追悔莫及。”

桓公说:“你既有仲父的信,为什么不早点拿出来?”

宁戚说:“臣听说‘贤君择人为佐,贤臣择主而辅’,假如君用怒色加臣,不听忠言,臣情愿死,也不把仲父的信拿出来。”

桓公高兴得不得了,命宁戚坐在后车。

晚上,下车休息。桓公命人寻找衣冠。

寺貂说:“君找衣冠,是为了宁戚吗?”

桓公说:“对的。”

寺貂说:“卫国离齐国不远,何不差人去打听打听,如果真是贤明之人,再请他做官也不迟。”

桓公说:“有大才的人,不拘小节。如果他在卫国的时候有不对的地方,得知他的过处,再给他官做,也就没有光彩了。这样的人才,丢了是可惜的。”

之后便拜宁戚为大夫,使他同仲父共参国政。

山戎是北戎的一支,屡屡侵扰中原。因为听说齐君图霸,便带了戎兵万骑,侵害燕国。燕庄公抵挡不住,遣人告诉了齐桓公。

齐桓公问管仲,管仲就下令出兵,去攻山戎。

大兵到了前线。山戎使计埋伏,看见齐兵而不动,并且在里面挖了很多坑,重兵把守。

管仲见戎兵退后,一连几日,不见动静,心中十分奇怪。叫人去打听,回来说:“前面的大路已经断了。”

管仲叫人来问:“还有别的路没有?”

那人说:“大路已断,小路是有的,可是山高路险,车马不便行走。”

管仲便下令从山路走。忽然探子来报说:“戎兵断了我们汲水的道路,如何是好?”

桓公下令,让军士们凿山取水。先得着水的人有重赏。

隰朋说:“臣听说蚂蚁找有水的地方筑穴居住,应当找蚁穴处掘水。”

兵士们开始到处乱挖。

隰朋说:“蚂蚁冬天喜欢温暖,会住在山的阳面,夏天喜欢寒凉,一定会住在山的阴面。现在是冬天,一定会住在山的阳面,你们不要乱挖。”

桓公叫兵士照着他的话去做,果然挖得水泉,泉味清澈。

桓公高兴得很,说:“隰朋可算是圣人了。”

并将泉水取名“圣泉”。

军中有了水,大家自然十分高兴。

戎兵打听到齐兵并没有缺水,感到非常奇怪:“齐兵莫非是有神鬼帮助?”

戎主说:“齐兵虽然有水,可是远道而来,粮一定不多。我们坚守不战,等他们的粮空了,自然就会退兵了。”

于是,戎兵依旧坚守不战。

管仲让兵士们每人各背了一个口袋,里面装满了泥土。遇着坑就用土填满。大军到了谷口后大声喊道:“戎人赶快投降。”

戎兵措手不及,看见齐兵后开始四处逃散。

桓公下令:“不许妄杀戎人!”于是戎人也都自愿投降了。

戎主跑到了孤竹国,见到孤竹国主放声大哭,请求援助。戎主就在孤竹国住下。桓公和管仲、隰朋带兵攻打孤竹国,最终将孤竹国也征服了。

桓公征服山戎以后,燕庄公非常欢喜。桓公的威望更高了,管仲的名声也更大了。

管仲征平了山戎以后若干年,又征平了北狄,保全了卫国。

齐国称霸之后,桓公只顾每日享乐,有问他国事的,他就说:“何不问仲父?”

桓公和寺貂非常亲近,一步不离。一天寺貂又推荐了一个会调味烹饪的人,叫作易牙。

桓公问易牙:“你会调味吗?”

易牙说:“是的。”

桓公开玩笑地说:“我尝过鸟、兽、虫、鱼的味道,唯一不知道的,便是人肉一味。”

易牙说:“好的。”

到了午膳,易牙竟然真的献上了人肉,还说道:“臣听说‘忠君之人,不应有家’,君没有吃过人肉,所以臣杀掉了儿子,献给君。”

桓公说:“你下去吧。”自此事之后,桓公更加信任易牙。

一次,寺貂和易牙一起对桓公进言:“我们听说‘君出令,臣奉令’,现在,君这也问仲父,那也问仲父,人家会以为齐国是没有国君的。”

桓公说:“寡人对于仲父,好像身上的手足一样。有手足方能成身体,有仲父方能成霸君。你们小人,懂得什么!”

从此二人再也不敢乱说话了。

后来管仲病了,病得很凶。

桓公说:“仲父的病很严重。如果不能治愈,齐国的政权,应该托付给谁呢?”

管仲没有说话。

桓公问:“鲍叔牙怎么样?”

管仲回答说:“鲍叔牙是个君子,但他善恶过于分明,见人之一恶,终身不忘,这样是不可以为政的。”

桓公说:“那谁才可以托付呢?”

管仲回答说:“隰朋可以,隰朋的为人,眼光远大而能虚心下问。其志也,愧不若黄帝,而哀莫若己者。以善胜人,不一定能服人;以善陶冶人,没有不服之人。对于国政该不管的不管,对于家事不必知的不知,举重而若轻。这只有隰朋能够做到。且隰朋的为人,在家不忘公务,在公门不忘家事;侍君无二心,也不忘自身;用齐国的货币救济过路的难民,受惠者却不知道是他做的。隰朋是大仁大德之人。我认为能根据变化的形势与百姓共荣辱,然后能使国家长治久安的,还是隰朋啊。”

桓公又问:“如果不幸失掉仲父,还能把国家治理好吗?”

管仲说:“君一定有所惊惧,所以才这样问。鲍叔牙为人好直,宾胥无为人好善,宁戚能做事,孙在会说话。”

桓公说:“这几个人,哪一个更合适呢?”

管仲说:“鲍叔牙为人好直,不能委曲求全;宾胥无为人好善,也不能委曲求全;宁戚能做事,却不懂得知足休息;孙在好说话,但言多必失。还是隰朋最合适。隰朋懂得量力而行,也懂得量技而行。”

说完,停了一会儿,又叹口气说:“天所以生隰朋,不过为管仲的口舌罢了。身体已死,口舌怎能生?”

停了一会儿,又说道:“江、黄两个地方,接近楚国,臣死了以后,君一定要把这两个地方归还楚国,这样就可以免去战争。否则,楚国一定会兴兵来找麻烦,战争一起,就容易生出乱事来的。”

桓公点头同意。

管仲说:“狗是不能养的,养了是要咬人的。易牙为了迎合君王的口味,不惜杀掉亲生爱子,做成美食给你尝鲜。但,人情莫爱于子,他对儿子如此,何况于君呢?”

桓公点头。

管仲又说:“寺貂不惜阉割自己的身子,来尽心侍候君王。但,人情莫重于身,他对自己的身体如此,何况于君呢?”

桓公点头。

管仲又说:“开方舍弃卫国的侯爵,前来投奔齐国,其父母去世,也不回去奔丧。但,人情莫亲于父母,他舍弃千乘之国,其势必有超越千乘国的贪婪。”

桓公点头。

说完,管仲就死了。

管仲死后十个月,隰朋也死了。

桓公赶走了易牙、寺貂、开方,但没过多久,又觉得不习惯。于是把易牙、寺貂、开方又都叫了回来。

不久,桓公死了。

五公子各率党羽争位。最终,易牙与卫公子、寺貂一班人拥立公子无亏即位。

桓公死后一直没有下葬,尸体都生了虫子,停放了六七十天才被新君收殓。

孔子

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一、幼年

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据说他头部的骨头与众不同,传说是四面高、中间低,所以他的名字叫丘。

孔子身长九尺六寸,是一个高个子。

他生在鲁昌平乡,陬邑,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曲阜市。

孔子的父亲在他出生没多久便死了,他家中有几个兄弟姐妹难以考证。据《孔子家语》所载,孔子有哥哥和姐姐,他是家中最小的儿子。

他幼年的事情我们知道得也很少。只知道他和别的小孩子不同,六岁时,有一次他和小孩子们一起玩,把俎豆陈列起来,模仿做祭礼的样子。

年幼时,他家里很穷,做过管仓库的小官,他能够将账目做得一点都不出错。还做过看管牛羊的“乘田”,他把牛羊都养得很强壮。虽然都是小事,但他总是能够忠于他的职务。

孔子二十几岁的时候,母亲也去世了。(据《孔子世家》所载,孔子丧母,似在他十七岁以前。《先圣年谱》中,孔子母卒时,孔子年已二十四岁。)他把父母合葬在一处。因为早年丧父,母亲将他养大,所以对于母亲的死,他十分悲伤,服丧三年之后仍然没有走出悲痛。

他读书非常用功,很拼命,有时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后来,他发现徒然的胡思乱想没有益处,决定开始求学。

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这就是说,天生就懂得的人最聪明;通过学习而懂得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还不学习,就是下等的愚民。

他又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意思是说,已经学到的东西,应该常常去温习。温习学过的东西,是很快乐的事情。

孔子还是个吃苦耐劳的人。

他曾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就是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孤高的品格。

他曾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这可以看出孔子的谦虚,他不承认自己是个天才,而是一个“好古敏求”之人。

孔子很有同情心。他在有丧事的人家旁边吃饭,不会吃得很饱。看见披麻戴孝的人,也会感同身受地悲伤。

孔子也是个喜爱音乐的人,喜欢和大家一起唱歌。遇到唱得好的,还会请人家再唱一遍,他也学着唱。

有一次,他在齐国听见好听的音乐,以至于三个月都不知道肉的味道。他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没想到好的乐曲居然这样迷人。)

孔子的老师是谁呢?如古书所说,他“问官于郯子,问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他没有固定的老师,他很崇拜尧舜,崇拜文王、武王和周公。据说他常常梦见周公。二、观周去齐

鲁昭公二十四年的时候(据阎若璩、江永考证),鲁君听了南宫敬叔的话,派孔子到周国去参观,似乎是考察礼乐。

鲁君给了孔子一乘车、两匹马、一个小孩子,作为孔子的旅费和随从人员。

老子当时正在周国做“守藏室吏”,相当于现在的图书馆馆长。

孔子到周国之后去拜访老子,老子告诉孔子:“一个了不起的商人,深藏财货,而外表看起来好像空无所有;一个有修养的君子,内藏道德,而外表看起来好像是愚蠢迟钝。”

可见那时孔子因为年轻,还是有些骄傲的。

听了老子这一番话,孔子感悟很深。之后,他便告诉自己的学生:“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

把老子比作龙,可见他也是对老子很佩服的。

拜访完老子之后,他又去参观了太庙。太庙是周代祖宗的祠堂。太庙里站着一个金人,背上刻了很多字。金人的口被封了起来,意思是劝人们少说话,孔子见了,也觉得很佩服。

孔子在周国住了一年就回国了,然后恰遇鲁国内乱,鲁昭公跑到齐国去了。

孔子也跟到了齐国。

齐景公本来很想重用孔子,但被齐国的晏婴阻止了,于是,孔子在齐国住了一年之后又回到了鲁国。三、回鲁任教

几年后,鲁昭公死了,鲁定公即位。鲁国大夫季桓子和他的家臣阳虎专政。

孔子对政治感到绝望,于是开始专攻诗书,教授学生。

当时孔子的名声很大。

阳虎想拉拢孔子,但孔子不肯见他。

有一天,阳虎送给孔子一只小猪。

孔子觉得不能不去回拜他。于是,打听到哪天阳虎不在家,他就去拜望。

谁知道正凑巧,在路上遇着了阳虎。

阳虎说:“来,我们说说话。”

阳虎叫过窘迫的孔子,问道:“明明有治国之才,却不肯为邦国效力,听任邦国迷乱,这能叫‘仁’吗?”

他自己接口道:“不能。”

阳虎再问:“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却坐失良机,这能叫‘智’吗?”

他自己又接口道:“不能。”

阳虎最后说:“岁月在流失,时不我与啊!”

孔子最后表态:“是的,我同意出来做事了。”

当然这是孔子在敷衍阳虎。

孔子有很多学生。古人说他的弟子“三千”,“三千”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数目,只是比喻数量很多。

先介绍几个他的学生中比较有名的。

颜回,山东人,比孔子小三十岁。

他生活很艰苦,孔子说过:“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二十九岁时头发就都白了,没活多久就死了,孔子当时非常难过。

冉伯牛是备受孔子称赞的学生,孔子认为他德行很好。

后来伯牛得了不治之症,孔子亲自前去探望。他握着伯牛的手,仰天长叹,悲痛异常。

仲由,字子路,卞人,比孔子小九岁。

他是个性格直爽的人。起初,他总给孔子捣乱,后来渐渐被孔子感化了,成了孔子的弟子。

卜商,字子夏,比孔子小四十四岁。

他懂《诗》,孔子很欣赏他。在众多学生中,子夏的文学是最好的。

言偃,吴人,字子游,比孔子小四十五岁。

子游从孔子处求学后,后来到武城做官,提倡礼乐。

有一次孔子从那里经过,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地问道:“割鸡何必用牛刀呢?”

子游回答说:“以前,言偃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道义就会爱别人,平民百姓学习道义就会做事做得更好。’”

孔子说:“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前面的话是开玩笑而已。”

端木赐,卫国人,字子贡,比孔子小三十一岁。

子贡是一个很爱说话的人。

孔子有一次问他:“你和颜回谁更厉害?”

子贡答:“我怎么敢跟颜回比?颜回听一能知十,我听一只能知二。”

宰予,字子我。

有一天,宰予在白天睡觉。

孔子知道了,就骂他:“腐朽了的木头是不能雕刻器物的,腐秽的墙壁是不能够粉刷的。”

有若,比孔子小四十三岁。

他说过:“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有若长得有些像孔子。

曾点,他是曾参的父亲。有一天,孔子问几个学生的志愿。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童仆,到沂河里游泳祈福,在舞雩台上乘凉,唱着歌回家。”

孔子听了,忍不住赞美地说:“我赞同你的志向。”

史记有一篇《仲尼弟子列传》,记录了孔子七十七个弟子的姓名年岁。除了上面介绍的,著名的还有曾点的儿子曾参,他并不是很有天分,但他很用功,懂得孔子“一以贯之”的道理。后来作《孝经》一书。

孔子的学生很多,受了他的训诫成名的也不少。《论语·述而》中曾说起孔子教育的纲目:“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什么是“文”?文是文学。

什么是“行”?行是德行。

什么是“忠”?忠是政事。

什么是“信”?信是言语。

他的学生也各有所长,据《论语》所载,列表于下: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颜回宰予冉有子游闵子蓦子贡子路子夏冉伯牛仲弓

孔子教人,总是知无不言。有一次,他说:“你们以为我有些话不肯说吗?没有,我没有什么瞒着你们的,也没有什么事不让你们知道的。”

这是何等坦白的态度!

一次,他对子贡说:“赐呀!你以为我的学问,是一点一点学来的吗?”

子贡说:“不是吗?”

孔子说:“不是!我的学问是‘一以贯之’的。”

什么叫作“一以贯之”?近人胡适解说道:“孔子认定宇宙间天地万物,虽然头绪纷繁,却有系统条理可寻。”

研究学问,最要紧是懂得系统条理。

孔子还会给予学生奖励,他赞美闵子骞孝顺,赞美子路一句话可以断官司,赞美颜回能够安贫乐道。

当然他也是会责备犯错误的学生的。

一次,冉求为季氏巧立名目,收取赋税,使季氏的财富增加了一倍。孔子生气地对弟子们说:“冉求不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敲着鼓去批判他。”

孔子也很尊重学生们的个性。

一次,子路问他:“有一件我觉得应该去做的事,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做呢?”

孔子回答说:“有父兄在,应该先问父兄,怎么能说做就去做?”

后来,冉有又去问他:“有一件我觉得应该去做的事,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做呢?”

孔子回答说:“应该马上去做。”

他的另外的一个学生公西华对此感到很奇怪,就问孔子为什么一样的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回答。

孔子说:“冉有的性子很迟缓,所以让他马上去做;而仲由的性子很急,所以让他慢一些去做。”

孔子又常常同学生讲一个“仁”字。

什么是“仁”?“仁”是完全的人格;“仁”是做人的道理;“仁”是一方面要爱自己,一方面要爱他人。四、从鲁到卫

阳虎发动政变失败之后,鲁定公任命孔子做中都宰。老百姓都对他佩服得很。不久,孔子由中都宰做到司空,由司空又做到大司寇。孔子用心治国,把当时的鲁国治得很有条理。相传那时的鲁国,路上丢了东西都没有人敢乱捡,晚上不关门也没有贼来偷东西。

鲁国的政治上了轨道,他的邻邦齐国可就眼红了。

那时齐国有个官僚,叫作犁鉏,他同齐景公说:“鲁国因为任用孔丘国家强盛,这对齐国是危险的,不如想个办法,请鲁定公到夹谷相会,用武力来压迫他。”

鲁定公便带着孔子前去,齐景公带了晏子和许多兵同来。在夹谷,孔子大胆地说道:“两君和好,那些兵丁来胡闹什么!”

景公觉得羞惭,斥退了带来的兵将。

这也是孔子外交上的一个大成功。

后来,齐景公又听犁鉏的话,送了80个美人给鲁君,被鲁国的权臣季桓子收了下来,并且怂恿鲁君去玩乐,以致鲁君三日不上朝。孔子见事不可为,离开了鲁国,去了卫国。

当时卫国的国君卫灵公,也是一个好色糊涂之人。孔子到了那里之后,灵公的夫人南子便要求见孔子。孔子同意了。南子是个没有德行的女人,很多人都怪孔子不该见她,连子路也疑心他。卫国也无可救药,不得已,孔子又离开了卫国,带着几个学生开始周游列国。孔子在各处周游了十年,吃的苦也颇多。

桓魋想杀孔子

孔子到宋国以后,有个名叫桓魋的司马非常讨厌孔子。

一次,孔子在宋国的大树下和学生们习礼,桓魋叫人赶走了他们,还砍掉了那棵大树。

后来孔子化装逃出宋国,才没有被桓魋杀掉。

当时把他的学生们都急得不得了,可是孔子却泰然自若:“我的德行是上天赐予的,桓魋能拿我怎么样呢?”

匡人之围

孔子在陈国时,一次在路上遇到了匡人。

匡人与鲁人阳虎有仇,看到孔子时,觉得他长得有些像阳虎,就带了兵,把孔子围了起来。

子路发怒,想同他们决斗。

孔子说:“仲由呀,你何以这样不懂仁义呀!要是我不习诗书,不讲礼乐,那是我的罪过。我并不是阳虎,他们以为我是阳虎,那并不是我的罪过,那是命,不如我们一起唱歌吧。”

匡简子听见他们弹琴唱歌,知道是弄错了,立刻收兵离开了。

陈蔡之厄

之后孔子又到了楚国,经过陈蔡的时候,没有路费了,七日没有东西吃,学生们都饿得不得了。子路问孔子说:“君子也有处境如此艰难的时候呀!”

孔子说:“君子穷倒不要紧,要是小人穷便要做坏事了。”

周游不过

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没有人肯听他讲的道理。一车两马,风尘仆仆,没有一点成就。

孔子很感慨地说:“假如有人重用我,一个月就可以看到我的才能,三年便可以获得成功。”

春秋时期是一个混乱的时代,“臣弒其君,子弒其父”。《春秋》所记二百多年里,共发生弒君36次,还有许多子弒父的。

一次,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

孔子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什么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就是说,做父的要尽父道,做儿子的须尽子道,做君的要尽君道,做臣的要尽臣道。

孔子是反对用刑罚治国的,他主张治国应用人格去感化。

但是那时的国君谁也不听孔子的话。

有一次孔子说:“大道如果不能推行于天下,乘坐着竹筏子到东海去游荡,大概子路能跟随我吧?”

子路听说这件事,很高兴。

孔子说:“子路在勇气的方面超过我,可是没有地方取得做竹筏的材料。”

又有一次,孔子站在河边,看着流水说道:“奔流而去的河水是这样匆忙啊!白天黑夜不停地流。”借着流水,感慨时光匆匆。

他在周游列国的时候,常常遇着一些隐士。那些隐士也是有德行有学问的人,但他们只顾自洁其身,不管旁人,孔子却是以改革社会为己任的。

下面我们讲讲隐士的故事。

有一次,子路经过石门(一个城门的名字),寄宿在那里。

石门的看门人问他:“你从哪里来?”

子路说:“我从孔氏那里来的。”

看门人说:“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是要做的人吗?”

孔子到楚国。

楚国有个狂人接舆,他唱着歌,走过孔子的面前。

歌是这样唱的:“凤呀!凤呀!为什么你的德行竟如此衰败?已往的事情不可挽回,未来的事物还来得及。算了吧!算了吧!眼下从政的人物都很危险。”“凤”是指孔子。歌意是说世事不可为,不如算了吧。

孔子听了,走下车来,想同接舆谈谈。但接舆却赶紧避开,没理孔子。

长沮、桀溺两个人在一起耕田。

孔子从那里经过,叫子路去问路。

长沮说:“车上坐的是谁?”

子路说:“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

子路说:“是的。”

长沮说:“他走遍天下,该认识路了。”

子路又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

子路说:“我叫仲由。”

桀溺说:“是孔丘的学生吗?”

子路说:“是的。”

桀溺说:“天下到处都是一样黑暗,谁可以改变呢?你跟了那样的人到处跑,不如跟我们来耕田。”说完,他继续干农活。

子路回来把情况告诉孔子。

孔子说:“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一次,子路落在了后面,急急忙忙赶路,遇到一位背着竹扁担的老人。

子路问:“你看见我的老师了吗?”

老人回答说:“春种秋收是为时节,现在大家都在劳作,你的老师不是应该带着你一起劳作吗?你上哪里找你的老师呢?”说完,他放下竹扁担,低头耕田。

子路很佩服这位老人,于是表现出很恭敬的态度。

那老人见他是知书达理之人,便让他留宿了一夜,在家杀鸡烧饭款待他。

第二天,子路继续赶路,见到孔子之后告诉了他这件事。

孔子说:“这是个有修养的隐士啊。”于是让子路为他引荐。

可子路回去的时候那老人已经离开了。

子路很感慨地说:“有才能而不作为算是不义吧。就算明白事理,也只是懂得小节;所谓大义,可是不能够丢弃的。洁身自好,独善其身,是忘记了大义。君子应该以成为国之栋梁为目标而造福一方。独善其身的做法只能明白大道而已,是不能弘扬正道的,唉,我已经知道那位老人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了。”

孔子很尊重隐士们,因为他们都是自洁其身的。

他周游列国,在外十三年,到六十八岁才回到鲁国。

回鲁之后,他便专心著书,修整古代的官书、诗歌,修订了《礼》书、《乐》书,补充了《易》书,还作了一部《春秋》。

我们熟知的《论语》则是孔子的学生们整理的,里面记录着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的谈话。五、晚年

鲁哀公十四年春天,叔孙氏的车夫鉏商捉了一只野兽,不知道是什么。

孔子去看了,说:“这兽的名字叫作麟。”麟是祥兽。

孔子看见麟被捉了,感慨万千,觉得他的道终不可行。

那时恰逢他最喜欢的学生颜回去世,孔子十分难过。

之后,子路又在卫国战死了,孔子伤心欲绝,没多久就病倒了。

一天,孔子很早起床,拖着手杖,来到门边。

他开始唱起歌来:“泰山快要倒了吗?梁木快要坏了吗?哲人快要死了吗?”

子贡听见了,说:“泰山快要倒了,我们将何所仰望呢?梁木破了,哲人死了,我们将如何是好呢?夫子恐怕生病了。”

孔子病了七天,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那年是鲁哀公十六年,孔子七十三岁。

孔子死后,学生们为他守了三年丧。

孔子墓在鲁城北泗水上,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曲阜市。孔子的儿子伯鱼,比孔子还早去世许多年。他的女儿嫁给了公冶长。他的孙子子思,后来成了大学问家。

我们都称孔子是圣人。

我们研究孔子的学问,下面介绍一下研究孔子应该熟读的作品:《论语》《论语》是孔子的学生或者学生的学生,记录的孔子与学生们之间的谈话。他们讨论学问、政治、道德,是一部非常有用、值得熟读的书。《诗经》《诗经》是中国诗歌总集,本来有三千多首,孔子删去了一大部分重复的和没有意义的,共剩下311首(其中6首为笙诗)。研究中国古诗,一定要读的就是这本书。《易经》

这是中国古代讲数理哲学的书。孔子加入了很多解说和意见,他非常喜欢这本书。《春秋》

这是一部编年史,孔子在其中加入了很多批评论断,有褒有贬。《礼》

这是讲述礼节的书,孔子整理的版本已经失传了,现在流行的是汉代戴氏兄弟所述的《礼记》。《乐》

这部孔子整理过的乐书,现在也失传了。

此外还有许多书,名为孔子所作,其实都是后人的作品。例如《孝经》,称孔子为仲尼,称曾参为曾子,又夹杂了许多“诗云”“子曰”,可见并不是孔子的作品。

传孔子之道的,都说是曾参,再传到孔子的孙子子思,由子思传到孟轲。

两千多年来,孔子的儒家学说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汉朝有汉儒,宋朝有宋儒。汉儒如马融、郑玄,宋儒如程氏兄弟(程颢、程颐)。他们都说自己是孔子的嫡派,其实他们同孔子的思想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诸葛亮

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一、隆中高卧

诸葛亮,字孔明。生在汉末,那时正逢天下大乱。他很有学识,常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因见当时政治黑暗,不愿做官,便在故乡隆中,耕田自给。

孔明有四个好朋友: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元直。

有一天,四个人聚在孔明家里,谈天说地。

孔明抱着膝盖,吟他所作的诗。他笑着对他的四个朋友说:“你们要是做官,可以做到刺史、郡守(都不是大官)。”

他们问:“你的志向是什么?”

孔明只是笑,一句话也不说。

那时,刘备屯兵在新野。有一天,孔明的朋友徐元直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个很有学问的人,是一条卧龙,你愿意见他吗?”

刘备说:“好的。让他来见我吧。”

徐元直说:“这人性格高傲,没法随便请来,将军最好亲自去拜访他。”

于是,刘备去拜访孔明,但足足去了三次,才见到真人。

第一次,刘备带了关羽、张飞,还有一些兵士们,一同去了隆中。

刘备他们走了一程,到了隆中,看见山下有很多人,提着锄头在田中耕田,嘴里唱着歌:苍天如圆盖,陆地如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刘备听了,问农夫:“这歌是什么人作的?”

农夫答:“这歌是卧龙先生作的。”

刘备问:“卧龙先生住在什么地方?”

农夫说:“自这个山的南边,一个叫作卧龙冈的地方。冈前的树林茅庐就是他家。”

刘备谢了农夫,赶马前去。

到了孔明家,他下马亲自敲门,开门的是一个小孩子。

刘备说:“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地来拜见先生。”

小孩子说:“我记不住这么多名字。”

刘备说:“那你只说刘备来拜访。”

小孩子说:“先生今天早上出去了。”

刘备问:“到哪里去了?”

小孩子说:“他去的地方不一定。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刘备问:“几时回来?”

小孩子说:“回来的时间也不一定,或者三天、五天,或者十多天。”

刘备很不高兴。

张飞说:“既然见不着,回去好了。”

关羽说:“不如回去,再叫人来打听。”

于是刘备嘱咐小孩子:“如果先生回来了,请你告诉他,说是刘备来拜访。”

然后一众人就回去了。

过了些日子,刘备又叫人去打听孔明。

有人回报说:“卧龙先生回来了。”

刘备欢喜极了,便叫人备马。

张飞不耐烦了,说:“这样一个乡下佬,何必哥哥亲自去找他?叫人去把他喊来好了。”

刘备骂他道:“你懂得什么!孔明是当代大贤人,岂肯一喊就来?”

刘备再去拜访孔明。

当时正值严冬,冷风呼啸,那天还下了雪。

张飞又不耐烦起来:“天寒地冻的,不想法子打仗,找这种没用的东西干什么!”

刘备说:“我冒冷前去,正要孔明知道我的诚意。如果弟弟们怕冷,可以先回去。”

张飞说:“死都不怕,怕什么冷!不过担心哥哥徒费神思罢了。”

刘备说:“不必多话,快走吧。”

在半路的客栈里,他们遇到了孔明的两个朋友,石广元和孟公威。

刘备想邀他们同去看孔明,他们说:“我们都是懒人,不懂得国家大事,你自己去找他吧。”

刘备一行人到了卧龙冈。“先生今天在家吗?”

里面传来一个小孩子的声音:“在家。先生在堂前看书。”

刘备欢喜极了,进了草庐。

到了中门,刘备抬头一看,门上有一副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里面有人正在念诗,刘备便等他把诗念完才走上前去,行礼,说:“备仰慕先生已久,无缘拜会。前些日子,因徐元直介绍,来访未遇,实在想念。这次能够见面,高兴得很。”

那少年慌忙答礼说:“将军是刘备,莫非要见家兄?”

刘备很奇怪:“先生不是卧龙吗?”

少年说:“我是卧龙的弟弟诸葛均。我们兄弟三人,大哥诸葛瑾,现在在孙权处当幕宾。孔明是第二个家兄。”

刘备问:“卧龙先生在家吗?”

诸葛均说:“昨天与崔州平相约,出外闲游去了。”

刘备问:“何处闲游?”

诸葛均说:“也许在河里游船,也许在山上访僧道,也许在外村寻朋友,也许在山洞里下棋,游踪不一,不知去向。”

刘备说:“令兄不在,就此告辞。”

说完,刘备一行人打道回府。

到了第三次刘备要去拜访孔明的时候,关羽和张飞都不愿意了。

刘备说:“你们不愿意就别去了。”

但最后关羽、张飞还是跟了去。刘备嘱咐他们不可失礼。

到了草庐之后,又是小孩子出来开门。

刘备说:“请你通报一下,刘备专诚来访。”

小孩子说:“先生在睡觉。”

刘备说:“那先不要通报。”

然后他吩咐关、张二人在门外等候。

刘备慢慢地走进来,看到孔明在草席上睡着。刘备在阶下拱手而立。

很久,孔明才醒,问道:“有俗客来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