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要有好心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7 13:14:54

点击下载

作者:杨赟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好父母要有好心态

好父母要有好心态试读:

前言

从来到世界上的那一刻起,孩子是一张白纸,而父母则是设计师,是画师。孩子能否成为一幅赏心悦目的美丽图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怎样看待自己的孩子和采用怎样的行为模式与教育方式。但很遗憾的是,有权威调查证明:70%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存在教育不当的问题,100%的父母曾经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也就是说,很多父母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充当着孩子成长中的阻碍者。

孩子渐渐长大,需要独自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而父母依然将孩子当做幼儿,全盘包办孩子的生活,结果孩子成了永远长不大的超级婴儿。

孩子渐渐懂事,需要交友,需要拥有自己的梦想和未来,需要独立的人格,需要尊重和自由,而父母把孩子当做自己梦想的延续、可以用来炫耀的工具,把自己的处事准则当做孩子的标准。结果孩子渐渐被埋没在父母的梦想和意愿中,成了没有创造性、没有冒险精神、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没有自己梦想的附庸品。

孩子渐渐成熟,需要了解生命的秘密,需要学会与时俱进,而父母将之视为洪水猛兽,结果孩子带着困惑与父母渐行渐远。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任何孩子都有获得幸福快乐的权利,作为父母,任何理由都不应成为剥夺孩子的这种权利的借口,而父母的心态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孩子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父母的自我修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自我修炼一方面源于对孩子的期待,另一部分则源于对自我的审视。

每位家长爱护孩子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但是很多被父母所忽视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小错误却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使一个天才变成庸才。事实上,教育不是一件只凭爱的本能就可以做好的事情。都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但爱并不是无原则、无方式的。

不要让父母的爱成为孩子的负累。作为父母,必须摆正心态,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的得与失、成与败、完美与不完美,真正从孩子的发展角度选择适合孩子天性和成长特点的教育方式,只有这样给予孩子的爱才能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

愿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幸福与快乐。

第一章:不包办,不代替

——爱孩子,但不溺爱孩子

专制和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甚至可能是变相的暴力!真正的父母之爱,就是把孩子当成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欲之利。也可以说,真正的爱是一种纯粹的、理性的、博大的爱,是能够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天性发展的爱,是能够让孩子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彩虹和风雨的爱。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对孩子的爱可以是无条件的,但应该是有原则的。

爱孩子,但绝不溺爱孩子

在现代社会,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于是父母往往格外疼爱孩子,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会尽量满足,孩子要“星星”,父母绝对不会给“月亮”。很多父母甚至因此而陷入无原则地迁就和溺爱中,即使是面对孩子不合理的欲望,他们也常常毫无原则地予以满足。

对于孩子固然要爱,无条件地爱孩子也是正常的,但如果毫无原则地爱孩子,不仅对孩子无益,甚至会因此而剥夺了他探索世界、体验挫折、尝试创新的权利,使得孩子从小只会享受,不知奉献;心中只会爱自己,却丧失了爱他人的能力,最终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个性。佳宇是一个独生子,他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家庭生活也并不富裕,但一家人对佳宇的要求可以说是有求必应,他要什么就给什么,而从来不去考虑佳宇的要求是否合理。他喜欢喝牛奶,吃面包、鸡蛋,其他的饭菜嚼在嘴里迟迟不肯下咽,于是父母就只给他喝牛奶,吃面包、鸡蛋。佳宇的爸爸喜欢喝酒,而且几乎天天都喝,由于常常同桌吃饭,所以佳宇后来就问父亲要酒喝,佳宇的爸爸不仅不加干涉,还夸佳宇真厉害。父母给买的衣服一定要比别人的漂亮,否则就一次也不穿。他对父母说话就像下命令一样,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发脾气。如果佳宇和小伙伴闹了别扭,父母就二话不说地带上佳宇去警告对方一顿或者干脆找对方父母理论。佳宇已经13岁了,但他从来没有独自出过门,更别提独自去上学,没有洗过衣服,没有朋友,而且脾气暴躁,性格孤僻,街坊邻居都说他像个无赖的“小皇帝”。照这样发展下去,适应社会都很困难,成才就更不用说了。

在现实生活中,像佳宇这样的孩子有很多,可悲的是,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的危害。事实上,在溺爱中成长的孩子常常有很强的优越感,眼高手低,心胸狭窄,缺少与人相处和沟通的能力,看不得别人的进步。

可见,从孩子的成长的角度来说,父母的溺爱并不是爱,而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它常常严重干扰了孩子成长的内在秩序,最终剥夺了其自然的感受力和自然的成长方式,使得孩子很可能一直“长不大”,一直无法“社会化”,最终成了一个“永恒的婴儿”。

身为父母,面对逐渐长大的孩子,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和做出决定的权利,让孩子自己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由父母替他们做好一切。身为父母,你要知道,有原则、无条件的爱,不但能在孩子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体现母爱的可贵,还能在人性、人格、公德、审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文精神等方面给孩子一些终身受益的东西。日本作家井上美智代的女儿井上美由纪是个早产儿,她出生的时候只有500克,更可怕的是,她还是个先天性的盲女。作为母亲,井上美智代为了照顾井上美由纪,忍痛放弃了成功经营的餐馆,但她并不因此而为孩子包办一切,而是什么都让孩子“自己做”,孩子跌倒了也不帮她。最让很多母亲难以理解的是,无法看到世界的井上美由纪初次骑自行车的时候她也硬着心肠不去扶,即使看到井上美由纪摔得膝盖和手肘都流了血,她也忍着泪不去帮她。有一次,井上美由纪的自行车被摔变形了,把手也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她只好趴在地上四处摸索。当她再一次准备骑上车时,美由纪生气地说:“妈妈,你就跟在后面不行吗?你要是不跟的话,我一定会摔倒的。”井上美智代却说:“如果我跟在你后面,你什么时候才能学会?”美由纪愤怒地说:“你真是太残忍了!”美由纪赌气地再次自己骑上了自行车,但没过一会儿她就又摔倒了。美由纪委屈地再次向妈妈寻求帮助:“妈妈,你就帮我一下好不好!”井上美智代却狠着心说:“我为什么要帮你?如果我帮你你就学不会了,因为自行车只能由一个人骑。”正是井上美智代这种爱护但不溺爱的方式让女儿不仅学会了骑自行车,还渐渐拥有了独立生存的能力。后来,一出生就看不到世界的美由纪在全日本盲人学校的演讲大会上获得了冠军。她激动地对人们说:“从今以后,我要让妈妈不再流痛苦的泪水,而是流下喜悦与幸福的眼泪。”不久,勇敢的美由纪终于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地写出了《在黑暗中拥抱希望》一书,后来,这本书成为日本的十大畅销书之一。

反观那些溺爱孩子的父母,实在应该想一下父母之爱到底是什么。父母要知道,专制和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甚至可能是变相的暴力!真正的父母之爱,就是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尊重他的人格,在合理的范围内满足他的需要,为其发展提供条件,而不是为了满足父母自己的欲望。也可以说,真正的爱是一种纯粹的、理性的、博大的爱,是能够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天性发展、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彩虹和风雨的爱。

真正的父母之爱是无条件但有原则的。父母不能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而要不断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困难、解决问题,自己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必要的时候,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利弊得失,并使孩子认识到自己将会面临的后果与责任。这样,孩子渐渐地就学会了处理相关事情的经验,以后他会更加机智地应对困难的挑战。

绝对不“包办”孩子的生活

当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孩子的一切都需要父母的照顾,否则无法生存。随着孩子的渐渐成长,父母就要逐渐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这时候父母仍然用对待婴儿的照顾方式,就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往往意识不到孩子的成长。在他们眼里,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那个需要尽心照顾的小婴儿,一旦离开自己就无法生活,他们就包办了孩子的一切生活,最终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兰馨是个已经上六年级的小学生,但是她除了学习之外,同龄的孩子能够做的事情她却什么都不会做。比如,很多比她小的孩子都已经学会自己做饭了,而兰馨却一直都不知道如何做饭。有时候父母不在家,她实在饿急了,只要能吃的东西,她就会拿起来往嘴里塞;如果家中没有现成可吃的东西,她就会拿钱出去买食物。兰馨早已经习惯了父母的照顾,有时候父母在出门前明明已经把做好的饭菜放在锅里了,但她却根本意识不到要去打开锅盖看一看,而是随便用一些零食充饥。后来,父母每次出门都会把饭菜盛放在碗中,然后放在家中最显眼的地方,让她一眼就能看得见。最近兰馨的学校开展了一次感恩活动,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为父母做一件事。兰馨想来想去也不知自己能做什么,后来她想起父母煮饭的时候好像很轻松,就觉得煮饭是最简单的,只要将米洗了放在电饭煲里,然后插上插头就可以了。于是,兰馨最后决定为父母煮一次饭。回到家后,兰馨看父母没回来,就直接跑进厨房,盛上一小碗米放进锅里淘洗了一下。这时,兰馨想起父母说过黑米很有营养,吃了可以美容保健,她就想加点黑米在里面。于是她又往锅里加了点“黑米”。兰馨做好这些就回自己的房间看电视了。过了一会儿,父母回来了,兰馨很骄傲地对父母说自己已经在煮饭了,父母听了很高兴,就去厨房看兰馨煮的米饭,结果奇怪地发现水面上漂着一层黑黑的芝麻。父母吃惊地问兰馨为什么把黑芝麻放进米饭里,这下子轮到兰馨吃惊了,她瞪大眼睛说:“这不是黑米吗?”

在现实中,像兰馨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就是因为许多父母把爱变成了大包大揽孩子的生活。他们总是认为“孩子还小,不足以应付这种事”,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不能保护自己。在他们这种过度的保护下,很多孩子已经上小学三四年级了还不能自己穿衣服,不能自己上学,甚至无法与人进行最起码的交流和沟通。总之就是一旦离开了父母的照顾,这些孩子就像离开了温室的花朵一样无法生存下去。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父母的过度保护不是爱,而是对孩子的最大的不负责。

事实上,身为父母,不能永远跟在孩子的身后料理他的生活,孩子也总有一天会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因此,父母应该大胆地放开双手,让孩子承担起他可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让孩子在责任和义务中不断成长起来。更何况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不会做那些大多数同龄人都会做的事情,并不是因为他们天生笨、学东西慢,而是因为父母不能给孩子适当的“做”的机会,以至于造成了他们的无能。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常常叫孩子起床、帮孩子叠衣服、帮孩子把叠好的衣服收到衣橱里、帮孩子整理书包、喂孩子吃饭、帮孩子穿衣穿鞋。事实上,这些事完全是孩子能够自己完成的,而且只要父母能够给他们机会或给予适当的引导,他们也会乐意去做的。9岁的航航放暑假了,父母问他暑假有什么打算,航航说想学游泳和做菜。父母听了后说:“学游泳好,能锻炼身体,但你还小,而且做菜也很容易被烫到,再说你是男孩,学做菜做什么?”航航听了这话不甘心地说:“做了才知道呀,你不是常说要试一试才知道能不能做吗?而且我就是喜欢做菜,爸爸不是也常做菜吗?”父母想了想对航航说:“你说得对,那你就试试吧,我们一定会认真教你的。”于是,在整个暑假里,航航每天早上写两个小时的作业,然后就去学游泳。游泳回来后,父母就会给他一些钱,让他喜欢吃什么菜就自己去买。买回来后,航航就把菜洗干净,然后在父母的指导下学习切菜和炒菜,他学起来很认真,做得也认真,几次过后,航航已经会做不少菜了。

可见,孩子的自理能力差,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笨,而是父母没有给孩子“做”的机会。所以,要想拥有一个聪明能干的孩子,父母就要放开自己的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自己去成长!

纵容孩子是不明智的做法

现代家庭的结构有很多都是“4+1”的家庭结构形式,也就是孩子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都围绕着一个孩子打转。在这样的家庭结构下,很多父母对孩子可以说倾注了所有的心血。但结果却由于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久而久之就使孩子越来越任性。面对孩子的任性,很多父母不是及时采取措施纠正,而是视而不见或者认为这是孩子的个性所在,最终使其任性的性格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胡宇是个很任性的小男孩。平时,他想要什么的时候就一定要得到,不然就撒泼打滚,哭闹不休。因为胡宇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对他很宠爱,他任性的时候也就会尽量满足他的要求。有一天晚上,胡宇想吃红烧肉,父母因为工作忙没来得及买肉,就没有给胡宇做红烧肉,结果胡宇就赌气不吃饭了,爸爸骂了他一句,胡宇就干脆躺在地上大哭大闹,一会儿又跳起来把桌子上的东西全部扔到地上,连父母刚端上桌的菜也扫到地上,还哭着说要是吃不到红烧肉自己就不吃饭了。最后,无奈的妈妈只好从外面的店里买回了红烧肉,胡宇这才善罢甘休。爸爸妈妈对胡宇的这种任性的性格感到有些担心,但他们想胡宇还小,小孩子任性一些不会有什么大事情的,等他年纪大些了就会好了。没想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胡宇越来越任性,而且很爱发脾气,一旦与人发生矛盾,他就会毫不犹豫地与人动起手来。但父母仍然觉得胡宇这样可以不受其他人的欺负,因此还感到很高兴。但是后来,父母开始发现事情有些严重。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胡宇要去见一个网友,父母为了保证他的安全就坚决反对。一家人僵持了一会儿,生气的胡宇竟然操起一只小凳子就向父母打去,父母躲开以后,胡宇就跑了出去,而且好几天没有回家。胡宇的父母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居然会向自己动起手来,这让他们不免有些难过和后悔。

父母对孩子的任性的纵容可以说是不明智的做法,它极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任性的孩子一般遇事容易激动,情绪波动大,一切从感情出发,我行我素,难以接受劝告,发展下去易形成蛮横无理、胡作非为的性格,甚至会做出一些让人后悔终身的事情,严重影响孩子以后的人际关系、工作和生活。因此如果父母不能正确引导孩子的任性,对其身心健康是很有害的。

伟大的思想家培根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无论是哪方面的任性,也无论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任其发展,对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利的。因此,对孩子的合理要求,父母要尽量地给予满足。但对孩子那些不合理的或过分的要求,就千万不要纵容,更不能因为孩子哭闹就放弃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而要表示坚决的拒绝,并让孩子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要知道,如果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得到了满足,以后他就会习以为常,完全由着性子来。因此,父母一定不能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有所让步,更不能粗暴对待,打骂羞辱,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巧妙的方式使孩子认识到任性的危害性。何吟亮小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和外婆生活在一起,而父母都在德国留学。何吟亮4岁的时候在外婆的陪伴下动身去德国。这时候的何吟亮非常调皮,因为4岁之前由外公外婆照顾,她一向很受宠。在德国刚下飞机,在过边境站时他竟然“检举”了父亲解放军的身份。当边防检查员过来检查他们的护照时,小吟亮立即指着爸爸告诉那人说:“他是解放军,他是解放军。”但检查员只是笑眯眯地看着小吟亮,因为他根本听不懂中国话。小吟亮感到沮丧极了。问及此事时,何吟亮笑着说:“因为当时东西德还没有合并,开车刚好要经过东西德边境,我突然想起奶奶说过:‘到德国千万别说爸爸是解放军。’于是就想试试,心想:如果我说爸爸是解放军,会发生什么呢?”来到德国后,饱尝相思之苦的何煦辉夫妇想尽办法与儿子多亲近。白天抽空陪小吟亮玩,晚上睡觉前给小吟亮讲故事。小男孩好玩好动,夫妻俩便从为数不多的奖金中省下钱来给吟亮买了很多玩具。小吟亮懂得享受父母的爱,却不懂得珍惜。有一次,妈妈花了10马克给他买了一个玩具汽车,他却将玩具车放在地上,然后使劲一踩。玩具车被踩坏后,小吟亮冲着父母哈哈大笑,一旁的外婆也跟着笑起来。何煦辉夫妇感到非常震惊,他们立刻意识到小吟亮被外公外婆宠坏了,不能再让他继续任性下去。因此,他们严肃批评了小吟亮,这让吟亮感到特别委屈,因为在湘潭外婆家的时候,他一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还没有被这样批评过。不过正是因为父母及时发现了小吟亮的任性,并批评他,才使他很快改掉了任性的毛病。对此,何煦辉认为,当父母发现孩子身上有问题时,一定要立即教育、纠正,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年纪小就放纵他,也不要因为是小事就不在意。要知道,孩子的毛病多存在一天,父母纠正起来难度就大一点,越是早纠正,效果会越好,孩子也越容易养成好的习惯。

父母要明确告诉孩子,任性是一种不好的品质,父母、老师、同学都不会喜欢,而且任性会给亲人、朋友造成感情负担,以便让孩子产生自觉改正这种不良性格的愿望。在必要的时候,父母还要尽可能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上。等孩子情绪稳定后,父母就可以给予耐心的教育,指出他刚才为什么不对、危害是什么,并要求孩子下不为例。

此外,当孩子任性时,如果现有条件允许,父母可采取不理睬的态度,这样,孩子会感到没趣,渐渐地就会自己终止任性行为,随后父母就可以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于那些好胜心强的孩子,父母就可以用激将法克制其任性行为。对于那些自尊心比较强的孩子,父母就可以用夸奖法给孩子“戴一顶高帽子”,孩子会看重父母的夸奖从而终止他的任性行为。总之,方法很多,父母可根据孩子任性的表现,采取适当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何时,在教育孩子改正其任性的性格时,父母都千万不要产生分歧,更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出来,以免使孩子有“空子”可钻。

保护孩子但不过度

每个人都会经历世事变幻的沧桑,每个孩子都需要经历一些风风雨雨才能成长起来。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无论是顺境还是坎坷,都是孩子人生中的一笔财富,也是父母所无法阻挡,也无法承担的。如果父母能放开双手,让孩子自己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他才能尽快成长起来。相反,如果父母因为害怕孩子受伤而过度保护,不但不能让孩子成长起来,反而会造成孩子的无能。

在中日两国共同举办的一次少年探险夏令营活动中,人们吃惊地发现日本的孩子到达目的地以后能够马上行动起来,自行搭建营地,生火做饭,对于那些独自不能完成的活动,他们会积极地向他人寻求帮助或者合作。与之相反的是,中国的很多孩子却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他们疲惫地坐在一边,看着日本孩子忙来忙去却不知道帐篷怎么搭、火怎样才能拢起来。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与中日的父母对孩子的不同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日本的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鼓励他们做家务,鼓励他们自己去登山,而中国的很多父母对孩子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恨不得把孩子的一切事情都做了。父母这样保护孩子,最终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12岁的晓晓所在的学校组织学生去参加夏令营,晓晓的父亲怕他受不了,就请了假,骑着车远远地跟在学校队伍的后面。到了晚上,老师查铺时发现晓晓的床底下有个人,就把他叫了出来,结果发现他竟然是晓晓的父亲。老师询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晓晓的父亲说,晓晓第一次出远门,自己实在不放心,怕孩子晚上睡觉的时候从床上掉下来,因为晓晓长这么大从来没有一个人睡过,更没有独自出过远门。老师听完晓晓父亲的话,吃惊得说不出话来。

现在,像晓晓的父亲这样的父母越来越多,他们总以为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做,孩子本可以自己穿衣服,父母却怕他们不会穿、穿得慢、穿不好,于是自己替他们穿;孩子本可以自己洗脸和手脚,父母怕他们洗不干净或弄湿了衣服,于是就代劳了;孩子本可以自己收拾书包,并准备第二天上课用的学习用品,父母怕他们丢三落四、带不齐,于是替他们做了。总之,父母总是害怕他们磕着、碰着、累着,最终使孩子变成了一个生活中的低能儿,等到需要孩子独自面对自己的人生的时候,孩子却只能无奈了。

此外,面对孩子的兴趣、爱好、才能,很多父母总以为孩子还小,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爱好。即使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爱好,他们也觉得孩子的爱好是错误的,怕孩子走弯路,于是强行剥夺了孩子的爱好。比如孩子爱学手风琴,父亲却非要他放弃手风琴学钢琴;孩子喜欢文科,父母却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为借口,替他选择理科……事实上,人们只有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才能开开心心地去做并取得好成绩,孩子也一样。如果强迫孩子去做他们不愿做的事情,不仅会使孩子难受万分,也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可见,保护自己的孩子固然是父母的天性和本能,但如果把这种保护延伸到孩子的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这就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最终只能妨碍孩子的自立与成长。

父母应该时刻告诫自己的是,每个孩子最终都要独立面临生活中的风风雨雨,而不是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下。如果父母包办孩子的生活,就会渐渐剥夺孩子独自面对生活的权利和能力,使孩子不是成为一个独立的、有尊严的人,而是成为一个岌岌可危的寄生虫。所以,身为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自己的一切,但绝对不能包办孩子的生活。

当孩子主动提出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父母最好不要说“你还不行”或者“不可以,太危险了”,而应该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放手让孩子一试。即使孩子失败了,也可以借此获得处理同类事情的经验。当孩子有退缩的念头的时候,父母要及时给予他勇气和鼓励。当孩子求助的时候,父母要尽力给予帮助。

无论如何都不替孩子承担责任

孩子从小学会为自己的过失负责,长大了自然就会有责任心。这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宝贵财富,是不可替代的,只能自己积累。因此,好父母不要剥夺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当孩子有了过失时,应让他为自己的过失负起应有的责任。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因为年龄和阅历的原因,常常会产生一些过失。譬如,不小心打碎了物品,一时冲动说出了伤害别人的话,粗心大意给父母惹来了麻烦等。对孩子的这类过失,许多父母都会挺身而出替孩子承担责任。他们总觉得孩子还小,犯下这样的过失是必然的,等孩子大了就没事了。但是父母为孩子的过失承担责任,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小武早上到学校以后突然发现自己忘记带英语书了,于是他找到一个电话亭给家长打电话说:“妈妈,我英语书忘带了,你赶快送来。”小武的妈妈找了一会儿问小武说:“书桌上没有,你把书放在哪里了?”小武脸拉得很长,不耐烦地说:“就放在床上。你怎么不会找找?”

可见,父母如果由于对孩子过度保护,害怕孩子受到伤害,就事事代劳,以至于一直不能让孩子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孩子有了过失行为却不必承担责任,久而久之,孩子必然会缺失责任心,丢失良好的处事能力,还很容易形成极端的自私与冷漠性格。更何况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起相应的责任,孩子也不例外。所以当孩子有了错误或缺点时,父母就应引导其正确地面对,让孩子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接受为承担这样的责任而付出的代价——惩罚。这样孩子就会树立起应有的责任心,并培养起应有的处事能力。在美国有一个孩子,有一次他在在院子里踢足球不小心把邻居家的一块玻璃给打碎了,邻居要他赔偿,并告诉他这块玻璃需要花12.5美元。孩子忐忑不安地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爸爸,爸爸听他说清楚原因后就说:“既然这样你就应该赔偿邻居的损失,如果你现在没有钱,我可以先借给你,借期为一年。”这个孩子高兴地答应了。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为了赚到12.5美元,这个孩子什么事情都做,他给人擦过皮鞋、送过报纸,还打了很多份零工,最后他终于挣回了12.5美元,还清了欠父亲的钱。多年以后,这个孩子在回忆这件事时深有感触地说:“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懂得了什么是责任。”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美国前总统里根。

一个好父母不能剥夺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当孩子有了过失的时候,父母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分析导致过失的原因,引导、指导孩子寻找处理问题的方法,让他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自己的过失负起应有的责任。这样,孩子会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有更深刻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律性和责任感,以后就会少犯类似的错误。相反,如果父母不经调查了解就袒护纵容孩子,把责任归咎于外在的因素,这样就只会使孩子在错误的泥坑里越陷越深。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一个孩子犯了错,必要的时候父母可以进行适当的惩罚,这样他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父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是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体罚、伤害孩子。在对孩子进行惩罚的时候一定要建立在对孩子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因人而异、适可而止,以便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促进孩子的发展。

绝不用物质奖励讨好孩子

物质奖励不仅是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也是家庭教育中的一种手段。所不同的是教学中的奖励一般是以激励为主,而这也正是奖励的基本目的;而家庭教育中的物质奖励一旦掌握不好度,就会使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奖品上,让孩子为了达到目的而做事,结果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爸爸第一次奖励白玉是他刚上幼儿园的时候,那时,他在幼儿园得了5朵小红花,是所有小朋友中最多的。爸爸便特地带白玉去吃了一顿肯德基。事后,爸爸跟白玉约定,今后只要他表现好,爸爸就会奖励他一样东西。等到白玉上中班的时候,他的小红花也越得越多,爸爸也每次都履行诺言,而且奖品的档次也越来越高。后来白玉就要进入小学了,并且在全市歌唱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这一次,白玉向爸爸提出要去迪斯尼乐园玩作为奖励。这大大超出了爸爸的预期,他不禁开始担心,如果这次答应了,下次又该拿什么奖励白玉呢?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也和白玉一样“胃口”越来越大,使得父母越来越感到为难和困惑:孩子表现得好,父母该不该给予物质奖励呢?如果要给,自己究竟如何给孩子以正确的奖励?

其实,适当的物质奖励对孩子来说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他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继续进步。同时这也是父母对孩子取得成绩而高兴的表达,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但需要注意的是,物质奖励只是父母表达对孩子的激励之意的手段而已,只能在一段时间里适当运用,如果父母长期以物质奖励作为激励手段,不仅会滋长孩子的虚荣心,让孩子学会攀比,甚至会让孩子逐渐把父母对他的爱理解为功利的、可物化的。这样,物质奖励根本就起不到激励的作用了。12岁的卢岩是个聪明的“小滑头”,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主意也特别多。班上有个孩子的成绩很差,经常完不成作业,有一天,他对卢岩说:“你帮我做数学题,我给你钱。”卢岩不敢要同学的钱,回家把这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傻瓜,为什么不要?”于是,卢岩从第二天起就开始帮同学做作业挣钱了,而且“业务”很快就从做数学题扩展到做语文题、写作文等,后来又发展到代做清洁。最后,卢岩的钱从学校又挣到了家里。他每做一件家务事,都会向父母索要“服务费”:扫地1角,洗碗5角,代买东西则收20%的跑路费,而父母为了鼓励孩子多做家务事,竟毫不犹豫地同意按儿子的要求付钱。卢岩的父母觉得以这种方式给儿子钱,可以让儿子认识到劳动创造财富,但他们没想到的是,有几次,父母因为当时没有零钱,就没有支付给卢岩钱,卢岩就拒绝做家务,父母说他的时候,他还振振有词地说:“你又不给我钱,我为什么要给你干活?”父母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孩子以自己的劳动换回零用钱是无可厚非的,但问题是在家庭中、在集体里,每个人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而这些责任和义务是不能用金钱来付酬的。比如,做家务事是孩子的本分,孝敬父母是孩子的义务,学习是孩子的必需,对于这些事情,如果父母也用金钱来付酬,就会让金钱腐蚀了孩子的心灵,让他们根本不能真正懂得自食其力的含义是什么。

因此,父母需要明白的是,即使要给孩子物质奖励,也要把握好度,要从激励的角度给予孩子物质奖励,而不能把物质奖励作为让孩子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任的条件。在这方面,小说《母亲的账单》里的母亲为大家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彼特常帮妈妈做家务。有一天,彼特带着一脸的得意向妈妈开列了索取奖励的账单,账单上面写着,妈妈欠彼特以下一些款项:帮爸爸取回生活用品:10芬尼;帮妈妈把信送进邮局:15芬尼;帮助妈妈打扫卫生:15芬尼;自己一直很听话:15芬尼;共计:55芬尼。妈妈看了彼特开出的账单后,笑了笑什么也没说,不过她也给彼得开了一张账单,彼特看后发现上面写着:彼特欠父母以下一些款项:父母给彼特提供的12年的幸福生活:0芬尼;父母给彼特提供的12年的食宿:0芬尼;父母在彼特生病时给他的周到的护理:0芬尼;爸爸妈妈一直很爱他:0芬尼;共计:0芬尼。妈妈这张特殊的账单使彼特十分羞愧。他深深地把头埋进妈妈的怀里,并把已经索要的钱悄悄地塞回了妈妈的口袋里。

彼特妈妈高明的教育方法很能给我们一些启示。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对孩子有极大的影响,往往决定了孩子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父母千万不能过分地用物质来奖励孩子,以免孩子成为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人。以下是几点建议:(1)尽量不用物质作为对孩子的奖励,以免使孩子把索取奖励当做习惯或目标。(2)必要的物质奖励可以是不贵重的,但必须是有激励意义的。比如,孩子绘画比赛得奖,父母就可以奖励一盒画笔;孩子歌唱比赛得奖,父母就可以奖励一张CD。(3)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如果孩子只是为了获得奖赏才好好表现的,父母会很失望和伤心的。

一味迁就只能让孩子更任性

孩子由于自制力差,所以难免常常会提出不合理的要求。面对孩子的要求,很多父母往往认为他们还小,不懂事是难免的,所以就一味迁就孩子。这样时间久了之后,孩子就会形成心理定势,认定了父母一定会答应他的要求,因此变得更加任性。小新是一个上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他非常喜欢玩电子游戏。但是父母曾经明确表示过不支持他过多地玩电子游戏,因此他想玩的时候就借宿在比他高两三个年级的同性朋友家中,然后在朋友家里尽情地玩。小新妈妈虽然不同意孩子玩游戏,但她认为孩子并没有在家里玩,而且由于孩子能交朋友是好事,就给予了他无条件的支持,于是小新就更频繁地跑到朋友家里尽情地玩游戏。由于父母对孩子的迁就,小新渐渐变得不能听进父母的任何意见,并养成了想干什么就必须干什么的习惯,父母对他稍有不顺心或不能依着他的心愿,他就耍脾气,甚至以离家出走相要挟。有一次,因为小新非要买一台电脑,而他已经有一台电脑了,所以父母就不同意,小新见达不到目的就在家里乱砸东西。爸爸一气之下训斥了小新几句,小新就气得手足抽搐起来,吓得父母以后再也不敢违背他的意思了。就这样,小新在家中说一不二,想要什么就非要得到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丝毫不考虑父母的感受。

不要以为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就是爱,不要以为迁就孩子他就能健康地成长。爱子之情,人皆有之,爱孩子是所有父母的共同做法。但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有原则的,如果一味迁就,其结果只能是让孩子变得更加任性,甚至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形成自私的性格,更不用说具备最起码的社交及生活能力。所以,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或做错事的时候,父母绝不能一味地姑息迁就,而是应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对孩子宽严并济

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被强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任何人都不会乐意,况且孩子还没有大人的胸襟,如果做不乐意的事情,反抗的情绪便溢于言表。孩子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要跟他讲道理,或者给他立个目标,比如说查数,学会了才给,而且要学会对孩子拒绝。

2.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年龄较小的孩子往往注意力不会很专注,很容易被其他的事物所吸引,他们对一些事物的兴趣往往是一时心血来潮,很快就会忘记。所以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有吸引力的事物上。

3.适当与孩子“约法三章”

父母可以认真总结孩子任性的规律,然后就可以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限制孩子的任性。比如有的孩子在吃饭的时候总是哭闹着让父母喂,父母就可以在吃饭前就对孩子说好:“今天吃饭的时候不要妈妈喂,你自己吃,不想吃了可以出去玩,不然就不让你出去了。”

4.激发起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自己去克服任性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任性的害处,还可以通过孩子喜欢的童话或故事中的人物的事迹来激励和鼓舞孩子改正任性的坏毛病。

5.必要的时候可以对孩子适当惩罚

年龄小的孩子由于自制能力和接受能力有限,有时候父母会发现正面教育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这时,只要掌握好度,适当地惩罚也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当孩子不好好吃饭的时候,父母不必苦口婆心,或者怕孩子饿着于是百般哄劝,而是应告诉孩子什么时候要吃完饭,如果过了时间孩子没有吃完,就把食物拿开,哪怕孩子哭闹也可以置之不理。不要以为这样会饿到孩子,其实一两顿饭不吃根本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这样反而会让孩子有所收敛。

要想培养出一名各方面都优秀的孩子,对他的不合理要求,父母一定要坚决地说“不”,千万不能心慈手软。拒绝孩子,一定要善始善终。父母对孩子说“不”之后,要耐心地向孩子解释拒绝的理由,至少能让孩子明白:父母拒绝他不是跟他过不去,而是为了他好。

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孩子的要求有两种,一种是合理的,一种是无理的。对于孩子的合理要求,父母当然应支持,并尽可能予以满足。即使因为条件所限做不到,父母也要先肯定他们的要求是合理的,然后告诉孩子自己为什么现在不能实现以及怎样才能实现。

众所周知,孩子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的是非观念往往比较差,他们提出要求的依据是自己当时的兴趣爱好,对常情常理则考虑不到。在孩子看来,自己的一切要求都是合理的,如果父母不予以满足,孩子就会产生失望和委屈的情绪,甚至因此大哭大闹,如果父母拗不过孩子最后就只好屈服,结果使孩子养成了执拗、任性、不讲道理的坏毛病,最后父母还要无条件答应孩子的一切要求,甚至向孩子“检讨”一番。晚饭前,小鱼忽然走到妈妈跟前,提出要吃饼干。妈妈果断地拒绝说:“不行,马上就要吃晚饭了,吃了饼干,晚饭还吃得下去吗!”可是小鱼不听,她缠着妈妈哭道:“不,我要吃嘛,我饿了,就是要吃!”妈妈看看委屈的小鱼,心里不禁软了下来,就哄她说:“好,好,给你吃,别闹了啊。”于是,小鱼心满意足地抱着饼干袋窝到沙发上大吃特吃起来。

如果父母经常迁就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孩子就很难形成控制冲动情绪的能力。因此,面对孩子的要求,父母要从孩子的角度想一想要求是否合理,了解一下孩子提出这一要求的动机是什么,弄清楚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对于合理的要求,父母可以无条件地予以满足,但对于不合理的要求,父母就要坚决而委婉地予以拒绝,千万不要因为被孩子纠缠得烦躁或不忍心拒绝而答应孩子的要求,以免使孩子变本加厉。不过,在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时,父母不要简单地拒绝,而要尽量用平等的、商量的口气和孩子交谈,给孩子讲清道理,耐心地诱导或转移注意力,使孩子感到父母对他的要求是认真考虑的,这样,一般来说孩子是会听从的。此外,在处理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时,大人之间要一致,要互相配合,不要拆台,以免使孩子对父母的话产生免疫力。

让孩子适当地吃点苦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常常遍布荆棘,父母的责任不是要处心积虑地为孩子扫除一切挫折和障碍,而是要默默地站在孩子身后,鼓励孩子去尝试、去体验,这样孩子才能在一次次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过程中迅速成长起来。有位父亲带着刚刚学会走路的儿子出去散步,当他们经过马路上的一个台阶时,父亲执意让儿子自己登上去。一个台阶对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来说是个莫大的考验。旁边的路人看到后,都纷纷说:“把孩子抱上来吧”,“扶一扶孩子吧”,但这位父亲却始终微笑着一动不动,并用鼓励的目光望着儿子。孩子似乎也从父亲的眼中获得了一种力量,于是尝试着自己爬上台阶。虽然孩子好几次都从台阶上摔了下去,但经过努力之后,他终于成功地跨到了台阶上,父亲终于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孩子如果能从小就学会勇敢地面对挫折、战胜挫折,他长大后就会成为一个勇往直前的卓越之才。相反,如果孩子一直在温室中成长,甚至连一些小风小浪都没有经受过,那么他长大后则很难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在喜气洋洋的春节前夕,一个孩子却坐在冷风呼啸的马路边拉二胡。在他脚下摆着一个纸盒,里面装着路人施舍的零钱。孩子的琴声婉转悠扬,引来不少赶回家过年的路人驻足。离孩子20米远的地方,有一名中年男子正在默默地低头抽着烟。他是孩子的父亲,同时也是一位腰缠万贯的富翁。这位父亲想要做什么?为什么让孩子跑到街头卖艺?他的回答很简单:“我要让孩子体会到生活的艰辛!”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切都让着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就是父母所能给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如果父母事事都为孩子做好,让孩子完全失去了独立自主的能力和经受风雨的机会,渐渐地孩子就会失去面对困难的勇气。小淳是一所重点中学的理科生,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他对自己感到非常失望,觉得对不起为自己辛劳的父母。于是,小淳在得知分数的当天下午,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在人的一生中,没有谁能保证自己一直都是一帆风顺。挫折与幸福一样都是生活的一种常态,而大凡那些有建树的人也无一不是在重重挫折面前始终不放弃才铸造出一个缤纷多彩的人生的。所以,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不妨给孩子多一些锻炼,少一些娇惯,从而使孩子拥有坚韧、顽强的性格。刘墉喜欢与孩子“比”,比丢飞盘,比投球,比三级跳远,或其他有益身心的游戏。但是每次刘墉都当仁不让,刘轩十有九输。而且刘墉还规定:输了不许生气,不许撒娇,不许哭。输了的一方必须立正向对方敬礼,高喊:“您是真功夫!”对于父亲的这种做法,刘轩开始很不理解。不过后来他慢慢明白,父亲是希望他从小养成胜不骄、败不馁,永不服输的精神,走上社会后,能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与刘墉相比,妻子却没那么“狠心”。她喜欢呵护着孩子,尽量不让孩子受累。刘轩学画的那段时间,经常深夜一点钟从画室里出来,母亲会给他买意大利通心面,在刘轩吃面的时候,母亲则站在餐桌前说:“慢点吃!吃完后把纸盘放进塑料袋,明天早上我好把垃圾放到垃圾筒里。”儿子懒洋洋地吃完面,把纸盘往垃圾袋里一扔,就转身回房了,留下母亲佝着背绑垃圾袋。刘墉也和孩子一起吃过面,可是他却没有这么照顾孩子。当刘墉吃完面时,他会径自将刀叉拿去洗,并回头对儿子说:“把脏东西收拾一下,一齐丢到垃圾筒里,顺便检查楼下是不是有垃圾没清理。”说完他就进卧室了。刘轩吃完面,就从楼上跑到楼下,忙着扔垃圾,打扫完了才能回房睡觉。刘墉与妻子可谓典型的严父慈母。刘墉对孩子严格,总是把独立做事的机会交给孩子,为的就是培养刘轩的独立生活能力,好让他学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刘轩也习惯了父亲的严格,因此母亲不在家的时候他变得异常独立,很少去麻烦刘墉。有一次,妻子住院了,刘墉第二天早上不教课、不开车、不出门。儿子前一晚就发了愁,早早睡觉,第二天早上轻手轻脚地起床,自己开冰箱,找了些东西吃,然后自己去上学了。晚上刘轩顶着寒风回到家,冷得直哆嗦,他关切地问刘墉:“妈妈什么时候出院?”吃完饭,他自觉地去做功课。晚上他又早早睡觉了,因为他说今天差点迟到,所以晚上要提前睡,明天起得更早一点。不仅如此,刘墉还让刘轩在假期去外面打工挣钱。有一年暑假,刘轩本想在家好好享受假期,但在爸爸的严格要求下,他找了一份擦车的工作。冒着酷暑,穿着宽大的工作服,刘轩汗流浃背地清洗车子。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疼,才挣了25美元。这时刘轩才真切地感受到挣钱是多么不容易。要知道,在平常这些钱仅仅够他吃两支冰淇淋。暑期打工的经历让刘轩彻底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也带给了他深刻的人生体验,使他开始懂得珍惜生活。在刘墉的狠心之下,刘轩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养成了按时完成功课,按时就寝的习惯,变得非常独立。

古人说“自古寒门出贵子”,太多的物质享受,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件好事,因为这会使孩子丧失面对挫折的机会,从而因此消磨掉孩子的意志。而适当地“贫穷”并不会让孩子损失什么,反而会成为他生命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因此,在必要的时候,不妨让孩子承受一些挫折,吃一点苦,受一些贫穷。

爱要无条件

可以说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却有很多感受不到父母之爱的孩子。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与父母不当的爱的表达方式有莫大的关系。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不及格的考卷时,就会因为恨铁不成钢而火冒三丈地批评责骂孩子;看到孩子考了100分或者得到一个奖状的时候,父母因为爱而喜形于色地拥抱他、夸赞他、奖励他;看到孩子做错了事情的时候,父母会因为觉得不能手软而毫不犹豫地伸手去打他。我们不能说这不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但这至少不是纯粹的爱,它带着功利性,常常让孩子失去安全感,无法感受到父母的爱。

每个孩子都希望有一个安全的心灵港湾,无论他们是怎样的人,无论他们的性格、他们的成就是否能够达到父母的要求,他们都希望能够得到父母的接纳,都能被父母看到自己独特的价值,这样,他们的人格才能发育得更健全。

父母之爱,只有在不附加任何条件时才是纯粹的爱。纯粹的父母之爱不会因为孩子的成就、行为、表现的变化而有丝毫改变。它没有功利性,能够全力呵护着孩子的情感,更能够真正带给孩子安全感,让孩子真实地感受到自己被深深地爱着。在这样的爱里,孩子的内心就会有一个和谐、安全的港湾,从而能够顽强坚毅、勇往直前,牢牢地把握自己,并且最终获得成功。

然而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太多的父母看到孩子表现好就尽情高兴,看到孩子表现不好就尽情发泄,以至于父母一个劲儿地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则通过拼命努力获得好的表现和成绩来争取被爱的资格。在孩子看来,父母是否爱自己的决定因素是孩子的行为和自己的感受,这样孩子怎么能有安全感?在一次心理咨询座谈中,一位女士这样描述自己童年的心路历程:“为了当上优等生,我必须做得很好,并一直假装很享受这个过程,因为我害怕自己一旦做得不够好,就得不到父母的爱和认同。事实上,我的内心感到很无助。”

孩子内心的安全感是他形成健康良好性格的基础。孩子只有拥有足够的安全感,才能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相反,如果父母的爱不能让孩子有安全感,孩子就会出现焦虑、胆怯、敏感、偏激、固执等一系列性格问题,甚至影响他的一生。

父母要知道,孩子的认识往往既感性直观,又简单直接,他们天真的眼睛里常常看不到太过遥远、深邃的爱,而是只能从最亲近的人比如父母身上寻找他看得见的、最渴望得到的、纯粹的爱。如果父母为爱附加条件,然后因为孩子表现不好、学习不佳丢了自己的脸就对孩子劈头盖脸地责骂,孩子就很难感受到强烈的爱,这样亲子关系就会变得紧张,打破家里原本的和谐,使孩子的生活中充满了阴影。

快乐的孩子都是相似的,那就是他们拥有充足的安全感,因此具备了良好的性格,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父母就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你爱的是孩子,而不是孩子的成就和行为;你的爱既不是奖励也不是恩惠,所以不应该只有在孩子表现好时才让他体会到被爱,更不应该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让他感到不被爱。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每个人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内在趋势。孩子在幼儿阶段所表现出各种主动尝试的愿望,正是一种责任心的萌芽。如幼儿独立吃饭,试穿衣服,手脏了自己洗等行为都是孩子责任心的表现。父母的责任是密切地关注他、帮助他、鼓励他,在他尝试的过程中,培养其意识,增强其自信,使其逐步成为独立自主,对个人、社会负责的人。

可以说,一个优秀孩子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有责任心。一个孩子如果缺乏责任心,就会缺少前进的动力,只会坐享其成,这样不仅难以成就一番事业,而且也难以得到别人的重视和尊重。但一个人的责任心并不是天生具有的,它是在适宜的条件和精心的培养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发展而形成的。家庭是孩子责任心赖以滋长的土壤,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他能否成长的重要条件。林欣到瑞士访问的时候,在一个洗手间里,他听到隔壁小间里一直有一种奇特的响动。由于这响动时间过长,也过于奇特,不觉引起了他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林欣通过小门的缝隙向里探望。这一看使他惊叹不已。原来,小间里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孩正在修理马桶的冲刷设备。一问才知道,这个小孩上完厕所后,因为冲刷设备出了问题,他没有把脏东西冲下去,因此他就一个人蹲在那里,千方百计地想修复它。这件事令林欣非常感慨: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孩,竟然有如此强烈的负责精神,可见其父母的教育是成功的。

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能运用他自己的智慧、信心和判断力去做出决定,独立行事,考虑他的行为后果,并且在不影响他人权利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需要。他们明白自己的义务,并主动履行义务,而且愿意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

现在许多孩子出生在幸福的家庭,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一心想让孩子成才,在这美好愿望的驱使下,于是心甘情愿、尽其所有、尽其所能地替孩子做一切事,把孩子的责任都担到自己肩上。结果却使孩子缺乏奋发向上的精神、缺乏责任心,这样的孩子是不可能成才的。可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首先就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分内的事,家里的人不能围着他一个人转。当孩子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之后,父母就应该有意识地强化孩子的责任范围。在家庭中应明确哪些事情必须自己做,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责任,在不同的年龄给孩子制定不同的责任范围。给孩子提出要求后,要鼓励孩子认真完成,让孩子在具体的事情中明白自己的责任所在。

除此之外,父母还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尊重孩子的意愿,顺应孩子想做某件事情的愿望,这样往往能激发孩子承担责任的热情,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大有好处。其实,学龄孩子已经开始能为自己做很多的事情了,他们自己刷牙、洗澡、梳头、挑选衣物;他们甚至能喂养宠物,帮父母打扫卫生,收拾饭桌。同时,他们开始对学校的规定和家庭作业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并在运动场上遵守游戏规则。稍大一点儿的孩子就会管理学校和家庭事务,帮助同学解决数学问题,帮忙做家务活,义务参加社区清洁活动,并且还能够为生病的老人筹集医疗费。作为父母,应该满足孩子的这些愿望,千万不能包办代替。要给孩子一个承担责任的机会,让他学会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任。那么孩子长大后,他就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他们的工作、朋友、小家庭和社会负责。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愿意接受父母的引导。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父母可以适当地让孩子品尝一下办事情不负责任的苦果,孩子如果一再地受到了苦果的惩罚,他自然就会提高警惕,下次做事情的时候自然就不会再马马虎虎、草率了事。

还要注意的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深远和巨大的。一个毫无责任感的父母很难培养出具有强烈责任心的孩子。所以父母们应努力要求自己做有责任感的好父母、好榜样,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办到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严于律己,给孩子做好表率,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影响和教育孩子。

第二章:不挑剔,不较真

——用赏识提升孩子的自信

一般来说,孩子往往没有自我评价的认识,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主要来源于父母和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父母应该尽可能地欣赏孩子、赞扬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努力挖掘孩子身上的亮点,为他们感到自豪和骄傲,帮助他们充分树立起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孩子才能自强自信地一步步迈入成功的殿堂。

赏识是培养孩子的第一心态

作为父母,常常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但由于天天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父母眼中看到的似乎总是孩子的缺点,而忽视了他们的优点。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潜质,只要善于运用赏识教育法,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神童。

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证明,父母对孩子的肯定和赏识是使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宝,它可以激励孩子改正不足,鼓励孩子去实现更高的目标。

一般来说,孩子往往没有自我评价的认识或者对自我评价的认识不够,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主要来源于父母和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果父母能够赏识自己的孩子,孩子就可以树立自信,形成积极的心态。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因此,请多给孩子一些赏识,哪怕所有人都看不起他,我们都应该眼含热泪地去欣赏他、赞扬他、信任他、鼓励他,努力挖掘孩子身上的亮点,为他们感到自豪和骄傲,帮助他们充分树立起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让他们在人生的长河中自信自强、脚踏实地,一步步迈入成功的殿堂。1968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和雅各布森教授带着一个实验小组走进一所普通的小学,对校长和教师说明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潜力”的测验。他们在6个年级的18个班里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然后把学生名单交给任课老师,并郑重地告诉他们,名单中的这些学生是所有学生中最有发展潜能的学生,还再三嘱托任课老师要暗中长期观察。8个月后,当他们回到该小学时,这些学生不但在学习成绩和智力表现上有了很明显的进步,而且在兴趣、品行、师生关系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事实上,这些孩子的资质原本很普通,与其他孩子相比并没有什么出色之处,之所以最后会取得巨大的进步,其原因就是老师对这些学生有了较高的期望,这使学生愿意按照老师所暗示的方向和水平来重新塑造自我形象,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意识与角色行为,最终按照老师希望的方向取得了进步。

由此可见,其实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力,而赏识则是开发孩子的这种潜力的有力工具。只要父母学会赏识,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积极地发掘出其潜在的优势,那么每个孩子都是天才。20世纪初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路易·诺勒早年丧父,母亲对小诺勒给予厚爱,同时也寄予厚望。她常常利用一切机会教育他。在母亲的教育与熏陶下,诺勒立志成为一个不畏强暴,不怕权势,宁死也要维护法律尊严,为人民伸张正义的律师。后来他被人称为“20世纪初国际间唯一权威公判人”。

可以这样说,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而父母则是将这张白纸变成一幅精美图画的画图者,换句话说就是,父母怎样去描绘这张白纸就决定了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你怎样影响孩子,他们就会按照你所影响的那个样子成长。你说他是个无赖,他就会真的变成无赖;你说他是个天才,他就会越来越像个天才。”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父母应该做的是欣赏自己的孩子,鼓励他、爱护他,而不是贬低他、放弃他。

有些父母也许认为孩子年龄还小,于是仍然像对待幼儿一样呵护孩子,不敢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事情,其结果只能让孩子丧失独立做事的能力。教育学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应该受到尊重。如果父母能给他们提供个体发展的环境,孩子就有能力对自己进行自我管理和教育。

因此对孩子来说,父母应该做的是坚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承认孩子的优点,对他的未来充满信心,并给他积极的暗示,而不是为孩子包办一切生活,或者打击贬低孩子。

戴尔·卡耐基说:“大多数人的体内都潜伏着巨大的才能,但这种潜能是酣睡着的,需要被激发。一旦激发,人们便能做出惊人的事业来。”孩子也不例外。可以说,没有不称职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父母。每个孩子都是值得父母自豪的,好父母要能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从内心去赏识自己的孩子。

父母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要把赞美留给孩子,让他们在你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不是只凭长相、学习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当然,父母还要以平常心对待孩子。只有把孩子当做一个平凡的人,当你在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时,你才可能发自内心地去赏识他。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提倡父母要赏识孩子,看到孩子的优点、长处和进步,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就要因此而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而是要做到该指出的问题就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就及时批评,帮助孩子及时克服缺点和弱点。

赏识孩子的第一步是相信孩子

要想赏识孩子,就必须相信孩子,否则对孩子的赏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常常一方面抱怨孩子自私冷漠、不会关心人,另一方面又不相信孩子能把事情做好,于是,除了学习,他们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干,更不要说把一些重要的事情托付给孩子。就这样,在父母的不信任中,孩子没有了施展本领的机会,也不会产生责任感,使得父母愈加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双方的关系由此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中。最后,父母在孩子身上看不到一点优点,孩子也离父母越来越远。事实上,如果父母能够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做好他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么孩子就会像父母所期望的那样做得很好,父母也可以由此看到孩子的优秀。彤彤11岁了,但是他完全不像同龄人那样能够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也不想去做、不想去关心这些事情,父母为此有些失望。后来,妈妈生了一场大病,而爸爸当时又出差在外,一时赶不回来。妈妈既不放心彤彤,也不放心和他们一起生活的身体不好的奶奶,临进手术室前,她郑重地对彤彤说:“儿子,奶奶的身体不好,你爸又赶回来,我不在家的时候,你要照顾好奶奶,经常提醒奶奶吃药,晚上睡觉要关好门、关好窗、关好煤气。你一定要记住妈妈的话,家里就拜托给你了!”对于妈妈的“拜托”,彤彤十分吃惊,但是他认真地点了点头,向妈妈保证一定会照顾好家的,还让妈妈放心。半个月过后,妈妈出院了,回到家以后,奶奶高兴地告诉妈妈:“你生病的这段日子,彤彤好像突然长大了,也变得懂事了,他对我十分关心,每天晚上还按时关门、关窗、关煤气……”这时,妈妈突然想明白了,之前彤彤的行为很可能就是因为自己不相信他能把事情做好才造成的。于是,在家休养的那段时间,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了自己难于处理的事情或问题时,妈妈就会对彤彤说:“一切全靠你了!”而彤彤也不辜负妈妈的信任,总是积极地帮助妈妈。等妈妈的病好了以后,彤彤已经像一个小男子汉一样承担了家里许多家务活。看到彤彤这段时间的变化,妈妈感到由衷的高兴,她觉得自己的孩子越来越有责任感,也懂得关心人、照顾人。

案例中的彤彤之所以能够发生这么大的转变,就是因为他得到了妈妈的信任。信任能使孩子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如果父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那么孩子就能尽力地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并最终成为父母所希望看到的那种人,同时,父母也会对自己的孩子由衷地欣赏。

作为父母,必要的时候不妨表现得“弱”一些,给孩子提供一些显示本事的机会。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显得过于能干、过于刚强,把一切都料理得妥妥当当,孩子就没有了施展本领的勇气和天地,他就会真的越来越软弱,越来越没有责任心,渐渐地,孩子在父母眼里就会真的一无是处;相反,如果父母表现得“弱”一些,孩子会变得坚强起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此外,父母可适当地让孩子了解一些大人的忧虑和难处,了解一些家里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让孩子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孩子也参与到美满家庭的建设中。家庭的重大决策要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要让孩子分担;家庭的经济状况要让孩子知道;家里有什么重要活动要让孩子参与组织。必要的时候,父母也可以向孩子讲一讲成年人的苦恼、家务的繁琐、工作的困惑,使他从小就懂得父母的不易、生活的艰辛,使孩子产生为父母分担忧虑的念头。这样,就可以有效增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使孩子尽快成长起来。相反,如果孩子在家里什么活也不干,什么责任也不担负,他就很难对这个家庭表示关心,久而久之,可能会真的变得自私冷漠,好像是这个家的“局外人”,父母自然也就很难欣赏自己的孩子。所以,为了孩子考虑,父母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并相信孩子能够解决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赏识中发现孩子的优点

在许多父母的眼里,自己的孩子调皮捣蛋、思想古怪,是不会有什么好前途的。但事实上,无论是古今中外,犹如灿烂群星一般的天才人物、卓越人物,以及在某个领域取得伟大成就的人物,其家庭出身、智商学历、生活境遇以及个人的条件等都是多种多样、有好有坏的,他们也并非个个都乖巧听话、循规蹈矩,甚至还有很多是当时人们眼中的“坏”孩子。

其实,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孩子也一样。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之处和闪光之处,只是父母没有及时发现或忽视了孩子的优点。那些优秀的孩子之所以优秀,除了父母严格而正确的教育方式之外,来自父母的赏识也是促使他们迅速成长的重要因素,而那些所谓的坏孩子的出现,也往往是因为父母的抱怨所造成的。所以作为父母,无论自己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父母需要做的都是尽可能地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在赏识中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对症下药,给予孩子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引导,使孩子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和成长,而不是轻易地放弃。爱迪生是美国的“发明大王”。他一生的发明,正式登记的就有1300件以上,电灯、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等,都是他的专利。然而,这位赫赫有名的大发明家却未曾接受正规教育,没有进过高等学府,上小学也只有3个月。他的“学生”时期是在家里度过的。爱迪生的父亲叫山墨尔,是一个文化不高的木工。母亲名叫南希,当过小学教师,颇有教育孩子的经验。爱迪生从小就喜欢观察周围事物,凡事他都要问个为什么。父亲常常被儿子问得张口结舌,只好拍拍儿子的脑瓜说:“去,问你妈去。”母亲南希懂得孩子的心理,总是尽可能地给孩子满意的答复,并启发他再想、再问,不嫌麻烦。爱迪生5岁的时候,他问父母:“鸡把蛋放在屁股底下坐着干吗?”母亲放下手里的活儿,笑眯眯地告诉儿子:“这是鸡父母在孵小鸡。那些蛋在屁股底下暖和和的,小鸡就会出来的。你看见的那些绒球似的小鸡娃娃,都是鸡父母这样暖和出来的。”爱迪生听着若有所思地问:“是不是把蛋放在屁股底下暖和暖和小鸡就会出来呢?”“是的,孩子,是这么回事。”父母点头回答。当天下午,爱迪生突然不见了。家里人急得到处找,结果,爱迪生在邻居的库房里做了个“窝”,里面放了许多鸡蛋,他一本正经地蹲在上面孵小鸡呢!南希没有因此责怪和取笑儿子。爱迪生7岁开始上学。上学后,在学习上他总爱提一些问题。一次上算术课,讲到2加2等于4时,爱迪生问老师:“为什么等于4呀?”老师回答不上来,认为他是个调皮鬼,存心捣乱,就骂他:“糊涂虫!”然后还勒令他退学。当过教师的南希认为孩子好提问题,是求知欲强烈的表现,只要耐心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就有助于孩子思维的发展。她认为学校老师那样对待孩子是错误的。于是,她就自己承担起教育孩子的任务。春天,树木抽出嫩芽,母子俩坐在屋前,边晒太阳边上课。夏天的夜晚,一面乘凉,母亲一面给儿子讲罗马帝国的盛衰,讲英国的历史演变;入秋后,河蛙咕儿咕儿乱叫时,母亲又教孩子读《鲁宾逊漂流记》《悲惨世界》等古典文学作品;冬天,西北风打着呼哨儿,母子二人在屋里烤火,在化学和物理上用心思。南希看到爱迪生特别喜爱物理、化学,又买了本《派克科学读书》给他。这是当时的一本名著,里面讲了许多物理和化学实验,有简明扼要的说明和详细的插图。爱迪生学习起来很起劲,凡是能做的实验,都要自己亲手做一做,做不成就不罢休。有一回,他看了气球飞升原理,就让小朋友奥池喝了一包“沸腾散”,心想沸腾就会冒气,有了气人就会升起来。可是奥池喝了,肚子疼得险些出了事故。南希知道后,马上送奥池到医院抢救,并向其父母赔不是。事后她帮助儿子找到失败的原因,没有责怪儿子。还有一次,爱迪生在火车上做试验惹起火灾,差点闯下大祸,引起南希的忧虑。但她并不因此阻止孩子再做试验,而是劝丈夫把家里的小阁楼腾出来让给了儿子。工夫不负慈母心。爱迪生在母亲的教育、支持和帮助下,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终于搞出了许多惊人的发明,成为发明家。

爱迪生小时候也曾被人看做是“坏”孩子,但直至今日,爱迪生仍然是发明家的代名词。爱迪生从“问题少年”成长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母亲南希的教育方式。

赏识教育家周弘曾经指出: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的确如此,对一个人多一点信心和鼓励,他就会成功。

俗话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父母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一生!所以,如果你还认为自己的孩子很坏、很笨,那么请记住爱迪生的母亲南希曾经说过的这几句话:“爱迪生刚出生时脑袋很大,很笨拙,但在我的眼里,他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孩子。尽管孩子满是缺点,爱淘气,但我从心里爱着这个孩子。他还是一个孩子,好奇心极强,常常会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但我从来没有觉得爱迪生的那些问题很愚蠢。我想,孩子们一定是带着好奇心出生的。我从来没有假设过如果他是个好孩子,如果他听话等诸如此类的条件。我爱的是真实的爱迪生。我也从来没有将他和其他孩子做比较。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与其斥责爱迪生的缺点,我更希望拓展他的优点。”

很多时候,孩子最缺少的是来自别人尤其是自己最信赖的人——父母的信任和鼓励。所以,父母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积极寻找孩子的优点,相信孩子,帮助他提高自信心,这样孩子才有积极进取的动力。

用赏识唤醒孩子的自信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许多事情,有些是孩子能够解决的,而有些则是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外的。在处理这些事情和问题的时候,也是孩子的自信心不断受到挑战的时候。如果父母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鼓励、欣赏和肯定,孩子的自信就会受到打击。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因为缺乏自信而放弃不断尝试、不断进取的意识,最终孩子就永远无法获得成功、取得进步。

所以,当孩子面临挫折的时候,父母需要用自己的强有力的支持和赏识来唤醒孩子的自信。事实也证明,来自亲人的尤其是父母的赏识、鼓励和信任将会是孩子一辈子的财富。在上学的时候,迪斯尼就对绘画和冒险小说特别感兴趣,并很快读完了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等探险小说,他梦想着自己以后一定要把故事变成图画。一次,上小学的迪斯尼出色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绘画作业:把一盆花的花朵画成了人脸,把叶子画成人手,并且每朵花都以各种表情来表现着自己的个性,但当时的老师根本就无法理解孩子心灵中的那个美妙的世界,竟然认为迪斯尼是在胡闹,并当众把他的画撕得粉碎。当迪斯尼反抗时,老师则更加严厉地批评了他,并告诫他以后不许胡闹。委屈的小迪斯尼很不高兴地回到家里。父亲见了沮丧地他就问缘由,听完小迪尼斯的描述,父亲就亲切地对他说:“我认为你的画很有创意,只要你足够努力,并始终坚持下去,你一定会成功的。不管别人怎样评价你,爸爸都相信你。你自己也要记住,你能不能成功不在于别人怎么看你,不在于你现在是否失败,关键是你自己怎么想和你能不能持续努力。”迪斯尼牢牢地记住了当时父亲的这句话。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迪斯尼报名当了一名志愿兵,在部队中做了一名汽车驾驶员,闲暇的时候他就创作一些漫画,并寄给一些幽默杂志。虽然他的作品几乎都被退了回来,但是他记住了爸爸的话,他知道自己一定能够成功。1923年10月,迪斯尼和哥哥罗伊在好莱坞一家房地产公司后院的一个废弃的仓库里,正式成立了属于自己的“迪斯尼兄弟公司”,他创造的米老鼠和唐老鸭几年后享誉全世界,并为迪斯尼赢得了27项奥斯卡金像奖,使他成为世界上获得该奖最多的人。

可见,孩子的自信心除了自我激励外,也需要来自父母的赏识。父母如果能够给孩子充足的赏识,不断激励孩子,相信他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对他的前途充满希望,孩子就会逐渐自信起来。有一段时间,吉姆成绩下滑得很厉害,虽然他平时学习成绩都很优秀,但还是感觉在某些方面似乎差人一等。因此,他感到很沮丧。吉姆终于带着失望的心情来到妈妈的卧室,难过地说:“妈妈,我想退学。”“为什么?”妈妈奇怪地问。“我……我感觉比别人笨,有些课程越学越退步。”“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孩子!”妈妈说。“在我的感觉中,这一个月来,你虽然比以前稍有退步,但在其他课程上进步明显,在我的心目中,你是个勤奋而又成功的孩子。”“真的是这样吗?”吉姆略带惊喜地问。“真的是这样的!照这样发展,只要你能弥补那门课程的缺陷,你一定会重新取得优异的成绩的。”妈妈继续说,“在我小时候,人们都认为我是个笨孩子,那时的我是多么的难过!后来,我摆脱了忧郁,同时也摆脱了‘笨’,你比我当年强多了!”经过这一段对话之后,吉姆内心深处升起了希望。他的信心又回来了,凭着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让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要想让孩子自信起来,父母的赏识是最好的武器。父母要在生活中给孩子尽量多的赏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无论何时都是父母的骄傲,无论何时父母都是爱自己的,这样孩子就能够从父母的赏识中得到足够的鼓励和自信。

父母要知道,每个孩子在尝试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会有一定的畏惧心理,害怕自己做不好。这时,如果父母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而加以制止,或者因为不信任而打击孩子,那么,孩子原本就不坚强的自信就会一下子被父母的打击、阻挠和怀疑赶跑。因此,当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父母不妨对他说:“爸爸相信你,只要你努力,并找对方法,你就可以成功。”当孩子表现出想要试试的愿望时,父母也不妨对孩子说:“没事,来试试吧,你一定可以做好,只要注意……”即使孩子有时表现得并不好,父母不妨对孩子说:“真行,第一次就可以做得这么好!下次一定可以做得更好!”哈佛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田晓菲的父亲和母亲都是搞文字工作的,田晓菲五六岁的时候,在父母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在浓厚的家庭文学氛围的影响下,天资聪慧的田晓菲5岁时就能写出“我热爱大地、爱爸爸、我爱蓝天、爱妈妈、我爱我的家”这样的句子。爸爸看后惊讶地说:“晓菲真是个天才,竟然会写诗!”他也不知道自己无意中的一句赞美,却使女儿找到了写诗的乐趣,从此一发而不可收。那时,每逢周末,爸爸就会在家里举行诗歌比赛,他和晓菲一起写诗,然后让妈妈当评委,做出公正的评判。由于父母对女儿赏识较多,因此晓菲“赢”得多。不过妈妈在赞扬她的时候还会启发她:“还能不能有其他的描写呢?”田晓菲会随着妈妈的问题进入思考状态,有时她会坐在书房里思考几个小时,心疼得爸爸直抱怨妈妈:“你看,你也不叫她出去玩会儿,这怎么行啊!”就这样,田晓菲写出来的文章充满了神韵,并频频在报纸和一些杂志上发表。到10岁时,田晓菲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在文坛引起不小的轰动,被人们称为“神童”。父母采取赏识的教育方式,使年幼的田晓菲变得非常自信。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后来她自信能够进入北大的那番誓言。

当孩子失败的时候,父母切忌讽刺和挖苦孩子,以免把孩子的探索热情和自信浇灭。当然,也不要在孩子失败的时候可怜他,否则会使他丧失克服困难的勇气;当孩子正在探索新事物的时候,父母可用赏识的眼光欣赏孩子,然后不断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去获取成功的经验。

赏识要恰到好处,而不要言过其实

心理学家海姆·G·吉诺特曾经把赏识比喻成“青霉素”,警告父母不要随心所欲地给孩子“用药”。强效药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包括时间和剂量)小心谨慎地使用,否则随时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对于“赏识”这种精神药物的施用,是同一个道理。父母言过其实的赏识不仅起不到积极的作用,还会像忽视孩子的努力和进步一样伤到孩子的情感,歪曲孩子的性格。若若在和爸爸一起玩儿搭积木。爸爸用积木搭了一座很高的“高楼”,但晃晃悠悠的不太稳定,最后爸爸又在上面架了一块积木,这个“高楼”就“轰”的一声倒了。若若也搭了一座“高楼”,不过只用了3块积木,她比爸爸搭得矮多了。爸爸在一旁看着若若搭得挺起劲儿,心想:“可不能错过这个表扬孩子的好机会。”于是,爸爸眉飞色舞地对若若说:“你真棒!搭了这么高的‘大高楼’!比爸爸搭得好多了!”听了爸爸的话,若若一下变得焦躁起来,伸手把刚搭好的“高楼”一把就给推倒了,还嚷着说:“不玩儿了!不玩儿了!”接着任凭爸爸怎么哄,若若就是不肯玩儿了,还哭闹不休。爸爸很纳闷:“怎么赏识孩子还出事了?”

爸爸的赏识之所以会对若若产生负面影响,是因为他的赏识有一个缺点——言过其实。在游戏中,爸爸分明比若若搭得高,若若很可能下决心要赶上爸爸,没想到自己离目标还差得很远,爸爸却突如其来地冒出一句言过其实的表扬,使得她觉得父母在故意讨好他。

事实也证明,这种不恰当的赏识,表面上是为了孩子好,但最终却会伤到孩子。上四年级的萧萧的成绩一直比较稳定,始终处于班级中上等。不过有一次期末考试的时候,萧萧出人意料地考了全班第一名。对于这个成绩,萧萧心里有数,他知道自己这回之所以考得好,是因为其中有几道题自己刚好以前做过,早就知道了答案,再加上总考第一名的那位同学考试前因病落了好几堂课,自己才有机会取得了这样的好成绩。因此,萧萧想低调地对待这次考试的名次。但让他没想到的是,父母看到成绩单后喜出望外地夸奖说:“萧萧成了班上无人能及的人,太棒了!”结果,父母的夸奖让萧萧觉得父母是在讽刺自己,从那以后,她对学习再也提不起兴趣了,学习成绩也急转直下,渐渐地连中上等都排不上了。

在这个案例中,萧萧虽然考了第一名,但他却有点儿心虚和不自信,害怕下次不能再考“第一”,父母却在他根本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一下把他“捧”到了“天上”。这对孩子来说已经完全不是鼓励了,而是一种无形的沉重的负担,孩子自然会全无斗志。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表达对孩子赏识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夸大其词、笼统空泛的评价性表扬,更不能轻易给孩子的人格、能力定性,而要就事论事或者间接表扬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否则就会加大孩子的心理负担,甚至使孩子认为父母在撒谎、阳逢阴违。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在父母的影响下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因此,任何成功孩子的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恰到好处地赏识孩子。恰到好处是指父母的赏识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还能够起到警示的作用。小卡尔·威特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认为,父母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方法是“鼓励孩子去相信自己”,“只有孩子对自己充满了信心,父母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而孩子的信心来源于“父母有效的夸奖”。这种有效的赏识就是恰到好处的赏识,是能够给孩子带来自信但又不至于造成自傲的夸奖。

把对孩子的赏识讲出来

严女士是一个钢琴班的钢琴老师,在她的学生中,有一个叫彦飞的男孩,他学钢琴非常刻苦,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入门比较慢,但后来慢慢地进入了状态,弹得越来越好,她觉得这个孩子很有潜力。可是,严女士发现彦飞已经两个周末没有来学琴了。她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她拨通了彦飞家的电话,接电话的正是彦飞。“彦飞,这两个周末怎么没有来学琴呢?”“我不想去了。”彦飞小声地说。“为什么不来了呢?家里有什么事吗?”“没什么事,因为妈妈认为我学不好,再学下去也是耽误时间。”“怎么会呢,你学得很努力,进步也很快,妈妈为什么会这么说?”“妈妈没说,但是我每次学完琴回家,妈妈总让我弹给她听。每次弹完,她都不说什么,我也不知道自己弹得好不好,我觉得没意思,反正妈妈也不在乎,我就不想去了。”挂上电话,严女士为彦飞的妈妈感到悲哀,如果她能把自己对孩子的赏识当面对孩子说出来,也许彦飞会热情百倍地学习钢琴。

在孩子看来,只要自己取得一点点进步,父母就应该是高兴的,就应该表扬自己。可是有的父母总是觉得如果把自己对孩子的欣赏和赏识告诉孩子,孩子就会因为骄傲而不再努力。但如果孩子从父母那里得不到肯定,他就很难看见自己的进步,就会产生自己没有用的想法,从而丧失了前进的动力。

因此,父母不仅要随时看到孩子的进步,尤其是在孩子表现不好或者成效不明显的时候,不要打击孩子的信心和积极性,还要将自己对孩子的赏识说出来,让孩子明确地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肯定,这将会让孩子建立或者重新建立做好事情的勇气和信心。期末考试的成绩下来了,子林考了第二十名,比上次整整前进了10名。回到家,他高兴地把自己的进步告诉了妈妈,妈妈抚摸着子林的头,温柔地说:“你比以前进步了,妈妈知道你付出了很多努力,妈妈很为你高兴,而且妈妈也知道你以后会更努力地学习,也会取得更好的成绩的,是不是?”子林认真地点点头说:“是,妈妈,我一定会更加努力的。你放心好了。”等到第二学期的期末考试,子林果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原来的第二十名进步到第十五名。妈妈这次抱着他还是说:“你做得很好,你比上学期又进步了,以后会越来越好的!”子林小学毕业了,虽然他还不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但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已经进入前十名了。暑假里,妈妈带子林到青岛看大海。母子俩坐在海滩上,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海鸟。他们发现,越是体型比较小的鸟越能迅速地起飞;而那些体型比较大的鸟,如海鸥却显得非常笨拙,起飞很慢。这时,妈妈对子林说:“儿子,海鸥虽然起飞慢,但是真正能飞越大海、横穿大洋的还是它们。妈妈知道你很努力,就像这些海鸥一样,你一直在努力,妈妈很欣慰,妈妈也相信,你一定会成为班上成绩最好的人。”初中的时候,子林的成绩已经名列前茅了。到了高中,他成了全校的尖子生,最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

可见,告诉孩子父母对他的赏识,不仅会影响孩子学习和做事的效果,而且还会影响孩子对学习和做事的态度。事实上也是如此,很多孩子之所以喜欢某一门课程,很多时候是因为放学回家后有人愿意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并肯定他们的进步。有的孩子说:“我喜欢音乐课,因为回家后可以唱歌给爸爸妈妈听,他们可喜欢听了,还夸我唱得好听。”也有的孩子说:“我喜欢数学课,因为回家后算数经常得到妈妈的赞扬。”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进步不听、不看、不肯定、不赞扬、不表达,孩子就可能无从判断父母的态度,孩子的学习态度就会受到打击。

因此,当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进步,哪怕是很小的进步时,父母都应该说:“孩子,你比以前进步多了,继续努力,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当孩子做事的成效不明显时,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要对他说:“你每天都在进步,别着急,会好起来的!”

要赏识孩子也要激励孩子

在很多父母看来,自己的赏识就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自己已经不需要再给孩子额外的激励,当然,也有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激励的作用。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激励是一种十分重要和有效的教子方法,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许多父母都曾用过这种方法。事实也证明,适当的激励可以很好地表达出父母对孩子成绩的肯定,有利于鼓励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也有利于培养孩子开朗、活泼、自主、自强的品行和性格。如果父母只是赏识自己的孩子,而没有必要的激励,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父母的表扬只不过是一种空头支票,是毫无意义的,或者以为父母的要求很低,自己不需要更大的努力,以至于对父母的赏识产生免疫力,最终使父母的赏识变成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晓龙得了80分,这个成绩在班上属于中等。回家后,他把自己的成绩告诉了妈妈。妈妈认为应该赏识孩子,就非常高兴地对晓龙说:“不错啊孩子,恭喜你考了好成绩,今天晚上想吃什么?妈妈做给你吃!”本来已经做好了挨批评的准备,没想到却被妈妈夸了一番,晓龙非常纳闷。不过他还是咽着口水告诉妈妈:“我想吃红烧肉!”晚饭,妈妈果然做了红烧肉,并对晓龙说:“这是为你取得优异成绩专门做的,以后取得好成绩,妈妈给你做更多好吃的。来,多吃点!”晓龙看到妈妈是真诚地夸他,于是放心地吃了起来。原来自己只要考80分,妈妈就这么满意,真是太简单了。晓龙一边吃,一边想。于是,晓龙不仅没有努力学习,反而逐渐放松了。他想,反正妈妈的要求也不高,自己只要能拿到80分就可以了。结果,晓龙的成绩始终没有进步,甚至还在退步。为此,晓龙的妈妈也很苦恼,为什么自己这么赏识孩子,他却没有做到想象中那样好呢?

其实,晓龙的妈妈赏识孩子是没有错的,但是她无意间进入了误区,那就是:只夸奖、不激励,只看到孩子的成绩、看不到孩子的不足。对于孩子的成绩,她只是给予肯定和夸奖,甚至小题大做,把一个本来不是很理想的成绩说得很优异,而不对孩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出提醒和激励。结果却让孩子以为妈妈对他的成绩很满意,从而忽视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甚至变得骄傲自满,最终放弃了继续努力和积极进取的意识。所以,父母不仅要及时对孩子的成绩进行肯定和赏识,还要在赏识的基础上对孩子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激励,让孩子在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的同时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小学一年级的第一次期末考试时,吕云的语文成绩是87分,数学成绩是89分,总分排在全班第十名,应该还是一个不错的成绩。回家以后,吕云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爸爸。爸爸当时就夸他取得了进步。听了爸爸的夸奖,吕云也很高兴,毕竟虽然自己没有考第一名,但是自己也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爸爸接着说:“这次的成绩说明你过去付出了很多努力,如果你接下来松懈了,那可就不好了,你会退步的,所以你一定要更努力!”吕云意识到自己应该加把劲,他比以前学习更努力了。在第二次考试中,吕云的成绩基本上没有变化:语文88,数学90,总分排在了全班第九名。爸爸看了吕云的成绩,仍然高兴地对他说:“不错,成绩比上次有进步,不要小看这一分呀,这可是你努力学习的结果。”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吕云的成绩总是缓慢地提高。尽管很多时候只是提高一两分,但是,等到小学毕业的时候,吕云已经是班里的尖子生了。

吕云的进步与自己的努力有着极大的关系,但也与爸爸的教育手段有关。他不仅懂得赏识吕云,更懂得激励吕云,从而让吕云在亲人的赞扬和激励中不断进步。因此,父母对孩子的赏识不仅要表现在对孩子成绩的肯定和夸奖上,更要表现在对孩子热情地鼓励和适当地激励上。父母要知道,自己对孩子成绩的赞扬可以让孩子感到温暖和欣慰,让他感觉到自己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而父母对孩子的提醒和激励则可以给孩子足够的动力和信心,让他感觉到自己还有差距,还有继续进步的潜力,从而更努力地学习、做事。

当孩子取得一定成绩,或完成了某项任务时,即使还有一些差距,出于赏识和激励孩子的考虑,你应该说:“做得不错,如果再努力一些会更好!”

如果孩子已经做得很好,比如考试得了第一名,就要鼓励孩子继续保持这个成绩。你可以说:“真是好样的,相信你可以继续保持下去!”

但需要注意的是,父母激励孩子要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并采取恰当的方法,否则就难以达到所期望的教育目的。比如,有的父母喜欢以拔高目标的方式来激励孩子,结果却常常使孩子因为努力了也不能实现父母的期望而心灰意冷,丧失了学习的信心;有的父母总是在充满火药味的氛围中激励孩子,最终往往闹得亲子之间“反目”,形成了隔阂。所以,即使是为孩子好,父母也一定要把握好激励的度,注意以下两点。

1.激励目标要切合实际

孩子往往是循序渐进地进步的,因而父母的激励目标也应具有渐进性,应该是孩子经过努力之后就能实现的。父母不妨将激励目标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地向孩子提出来,而不要一下子就把“标杆”竖得高高的,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激励语言要有艺术性

在激励孩子的时候,父母要注意说话的方式,不要因为言语不当而伤害孩子。在必要的时候,父母不妨试试用巧妙批评的方法激励孩子。要知道,批评与表扬一样,也是教育孩子、激励孩子的一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表扬是从正面强化肯定孩子的努力,而批评则从反面强化刺激,使孩子更努力。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那些性格内向、自尊心极强的孩子,可以使孩子通过自我反省认识到错误。

培养孩子自信的性格

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当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自信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动力。很多人之所以失败,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无能,而是因为不自信。相信自己的人会正确评价自己,并充分挖掘出自己潜在的能力,从而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反之,一个人如果失去自信心,非常容易被颓废和绝望所困扰,甚至会因此而毁掉自己的一生。所以,在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自信心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一课。

在许多伟人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超凡的自信心。正是在这种自信心的驱动下,他们敢于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从而获得最终的成功。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但他发现乐谱中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错了,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感觉不对,这时他认为是乐谱出了问题。而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却都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一定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小泽征尔思考再三,最后肯定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想起了热烈的掌声,最后,他成了这次大赛的冠军。

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卢梭说的那样:“自信对于事业简直是一个奇迹。有了它,你的才干就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才能,也不会抓住一个机会。”

由此可见,自信已经成为人们成就伟业的先导。具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平庸为神奇,化渺小为伟大,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业绩。

自信对孩子的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如果孩子是个自信的人,那么他就会乐观进取,做事主动积极,勇于尝试,乐于接受挑战;如果孩子缺乏自信,那么他就会在任何事面前表现出柔弱、害羞、恐惧的心理,不敢面对新的事物,不敢主动与人交往,从而失去了很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影响自身的发展。而且,长期缺乏自信会让孩子产生“无能”的感觉,产生自卑等不良心理,甚至可能自暴自弃、破罐破摔,这是所有父母都不愿看到的事情。

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和发展是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成熟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它能促使孩子产生积极主动的活动愿望、大胆探索的精神,同时也促使孩子乐于与人交往和相处,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这是孩子应该具备的良好的心理特征。父母要时时以赏识的眼光看孩子,让孩子扬起自信的风帆,迎接成功的喜悦。

然而遗憾的是,缺乏自信的孩子仍随处可见。一次对全国各地1000余名6岁至12岁孩子所作的专题调查表明,40%的人自称对自己“至少一两个方面完全丧失信心”。他们有的对自己的外貌、身高、体重等生理条件没有信心,有的则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运动水平和交友本领感到悲观。而进一步的调查却证实,实际这些孩子往往不论在外貌还是能力上,都不比一般孩子逊色。

有一句教育名言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是最棒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假如每个小学生、中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因此,激发孩子的自信,让孩子挺起自信的胸膛,是父母应该重视的问题。

也正因为如此,当孩子第一次学着自己上街买东西时,父母要放手让他去买,虽然他有可能会把钱丢失,也可能买回不称心的东西,但是比起孩子形成自信心方面的收获来说,这些损失算不了什么。不要不相信、不放心孩子独立地去完成一件事情,不要剥夺他们尝试的机会,为了让孩子不做错事而过分限制孩子是不可取的,只能造成孩子的无能和过分依赖。要知道,父母只有给予孩子足够的独立锻炼的机会,才能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建立真正的自信心。

父母还要采取信赖、欣赏的态度,多说鼓励话。因为父母的每一声赞许犹如一束阳光,温暖孩子的心田。每一个孩子,不论其个性品质如何、成绩如何,无一例外地都渴望得到父母的重视、肯定,都渴望照耀到鼓励、赞许的阳光,特别是那些对自己缺乏自信的孩子。孩子如果能经常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表扬,这会使他们兴趣盎然,信心百倍,情不自禁地向前努力,也能满足他们潜在的争强好胜的欲望,增强他们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给孩子赏识,更要教孩子赏识他人

很多独生子女在成长中被过分地关爱,他们在父母的欣赏和鼓励下成长,却没有相应的欣赏他人的能力。他们很多时候会以自我为中心,善于向他人索取爱、尊重和欣赏,却不能欣赏他人,以至于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其实,被欣赏和学会欣赏他人对孩子的快乐成长同样重要。

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与缺点,能够时常发现优点的孩子往往比时常看到别人缺点的孩子更快乐,也更受欢迎一些。所以,身为父母,你应该在赏识孩子的同时鼓励孩子多去看别人的优点,多去欣赏别人,这样,孩子会在带给别人信心的同时也愉悦了自己。也许很多父母认为,让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懂得欣赏别人难度太大。其实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极好的素材,只要利用得当,就会培养出一个拥有一双慧眼的孩子。迪菲刚上学时,因为老师常常表扬她,还让班里的孩子向她学习,这让她十分得意,回家以后就常常学着老师的口吻向父母讲班里哪个孩子上课总玩,或者哪个不听话,被老师批评了,语气中颇有一些看不起其他孩子的意味。尽管迪菲刚上学没几天,但父母还意识到应该抓住机会教育迪菲学会欣赏他人,多看他人的优点。有一次,迪菲又在父母面前谈论她的同学,父母就顺势问她老师为什么表扬她,迪菲骄傲地说是因为自己表现得好。父母就问她为什么能表现好,迪菲想了想说这是因为自己知道怎样做。等到父母再问她怎么会知道要那样做的时候,迪菲歪着脑袋说:“我自己学的!”父母就马上肯定她:“好孩子就是总学习别人好的一面!你要是把身边每个同学好的表现都学会了,你就更是好学生了!”迪菲露出向往的样子,父母就告诉她要每天多看同学们的优点,然后向他们学习。因为迪菲还小,她有时会不知道同学的优点是什么,而是说:“柳英因为淘气总是被老师批评,今天,老师又叫他站起来听课了!”父母引导她说:“柳英站得是不是很直?”迪菲说:“不是,他还回头做怪相,老师就叫他站到前边了。”父母又问:“他站在前边了,就不再回头、不再闹,认真听讲了吧?”“嗯!”父母趁机说:“柳英挺勇敢的,知道错了,马上就改正!不哭不闹,不耍赖皮。”迪菲不服气地说:“我要是被老师说了也不哭!”“光不哭不行,还要马上改正,犯错误的孩子不是坏孩子,但如果知道错了还不改正就会变成坏孩子了!”“那你们就该不爱我了!”迪菲自言自语。“你会让爸爸妈妈不爱你吗?”父母问。迪菲使劲摇摇头:“不会的!”从这以后,迪菲很少在父母面前批评同学了,在学校的时候,她也常常夸奖其他孩子。后来她还写了一篇日记,里面写着:“×作业本干净整齐;××收拾书包快;××站队快;××诚实;××爱帮助别人,××做值日又快又干净,××又被老师夸奖了……”由于她能够赏识其他人的优点,所以她和其他孩子能够很快乐地相处。

欣赏是一种美德!学会欣赏别人不容易。很多时候,生活中并不是缺少值得欣赏的东西,而是缺少欣赏他人的心。父母需要教会孩子去赏识他人,只要孩子能够以欣赏的目光去看别人,为他人的成功加油喝彩,为他人一时的失意困顿鼓励助威,孩子就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吸取到更多的营养,从而促使自己逐渐走向完美。这对于孩子的生存能力、合作能力、发展能力的提高,都具有莫大的作用。

第三章:不比较,不攀比

——绝对不拿孩子做比较

美国学者戴维·刘易斯在著作《教育孩子四十条》中说过:“从来不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因为,任何比较都是有害的。”父母应该记住,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个性,每个孩子也都应该从他自己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做别的孩子的复制品。因此,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总是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做比较,更不要拿自己孩子的劣势与别人孩子的优势做比较。

不拿孩子来满足自己的梦想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后代,不仅仅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还应该延续自己的事业,或者想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让孩子变为现实。而孩子们却不这么看,他们觉得自己应主宰自己的命运,于是两代人之间发生了冲突。其实,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做父母的不仅给了孩子生命,也给了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权利。当孩子为自己的将来做出选择时,即使他们的选择是不合大人意的,也应该先肯定他们的这种独立意识,然后心平气和地帮助孩子分析最适合他们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孩子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是好事,非常可贵。“小荷才露尖尖角”,千万不要连根拔起。兴趣是一把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每个人都愿意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因为这能把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父母坚决反对,不理解孩子的选择,往往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勉强顺从,消极应付或公开对抗。此时,激情和创造力都会受到抑制,客观上会影响他们事业的成功。对待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才能,父母不妨参考以下几点建议。

1.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才能

孩子一般都是有好奇心的,而好奇心往往是兴趣、爱好和才能的先导。许多孩子天才的闪光就蕴藏在他们的好奇心之中。14岁的罗马尼亚体操运动员科马内奇在第二十一届奥运会上7次得满分,成为最年轻的体操全能冠军。人们在向她表示祝贺的同时,不禁向她的教练和父母表示敬意。科马内奇的父亲是汽车司机,母亲是普通工人。当她6岁时,父母便发现她天真活泼、精力旺盛,显露出体操天赋。她把马路边的石头台阶当做平衡木,一遍又一遍地来回走;在广场上,她像男孩一样练侧手翻;还在沙发上练倒立。后来,体操教练发现了她,要她进入体操队,她的父母非常支持。经过长期的磨炼,她终于成为出类拔萃的体操运动员。

2.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才能

一个孩子的才能的萌芽与顽皮的性格常常是混杂在一起而出现的,这就要求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有时甚至要从孩子的一次恶作剧中看到他隐藏的潜力,从而加以妥善地诱导,将其特有的兴趣、才能发挥出来。牛顿小时候非常顽皮。一次,他把灯笼系在一个风筝线上放飞到了天空。人们见了,惊慌失措,以为是彗星。事后有的人骂他顽皮,有的人赞他想得神奇,他成就的萌芽,就萌发于这次顽皮之中。他的母亲要他去务农,舅父看出他是一块好料,力劝其母让他读书。于是,他19岁进剑桥大学,研究数学,才华勃发,27岁担任剑桥教授,最后成为举世闻名的伟大科学家。

3.要善于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才能

生活中,许多孩子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形成明显的兴趣、爱好,这就要靠父母去培植。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母亲十分爱好文学,她把莫泊桑引上了文学之路。后来福楼拜成了莫泊桑的文学导师,更使他迅速成长起来。父母要利用孩子可塑性大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正当的兴趣、爱好和能力。要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自觉地勤奋学习。

4.要善于保护孩子的兴趣、爱好、才能

一是不能捧。有的父母把孩子的一点特长当成摆设,经常到大庭广众中去炫耀,这样容易诱发孩子某些消极品质,滋长自高自大、求名求利等不良思想。因此,对有一定特长的孩子,更应注意德育。二是不能压。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智力发展快,就要求过高,急于求成,学习上迅速加码,结果造成学习疲劳。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不拿孩子与别人攀比

如果父母能够恰当地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较,有时的确可以使孩子为自己树立起一个学习的榜样,从而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但事实上,很多父母并不能很好地把握尺度,他们之所以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攀比,只不过是为了找出孩子的毛病,于是,他们常常对孩子产生不满情绪,认为孩子是朽木不可雕,甚至于批评、责骂。如果自己的孩子懂礼貌,学习成绩好,口齿又伶俐,父母就会觉得自己脸上有光彩。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父母便觉得处处不顺眼,处处打击、贬低孩子,以至于使孩子失去了自尊心,甚至产生叛逆心理。

其实,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同样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天赋、性格和能力,因此每个孩子都是一笔宝藏。一位母亲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当了国王,另一个儿子是地道的农民。当国王的儿子很有政治才能,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做农民的儿子则是耕种能手,每年都是大丰收。有人问母亲:“你肯定为当国王的那个儿子感到骄傲吧?”她说:“不错,的确如此,但是,我也为我的另外一个儿子感到自豪,他现在是最好的农民。”

这对我们现在的父母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不管孩子是万人之上的国王,还是在田里挖土豆的农夫,只要各得其所,努力进取,父母都应该为孩子感到自豪。卡耐基说过:“对孩子们来说,父母的注意和赞赏是最令他们高兴的。”因此无论孩子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无论孩子处于什么样的阶段,父母都应该为之感到由衷的自豪,依照孩子的天性和兴趣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为他制定合理的目标,积极寻找孩子的优点。

父母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例如,如果自己的孩子反应比其他孩子慢,父母就要鼓励孩子笨鸟先飞,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孩子取得了进步,只要孩子付出了努力,而且已经尽其所能,父母就要及时鼓励,而不要过高要求。换句话说就是,无论什么时候,父母都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孩子。如果父母一味地攀比,对自己孩子的长处视而不见,而只看到孩子的短处,就很容易使自己的教育走向一个死胡同。

对孩子的要求过高不一定是好事

父母对孩子给予适当的期望值可以成为孩子进步的动力,促进孩子成才。但如果不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智力水平,盲目地期望过高,孩子虽经努力还是达不到要求,就会使孩子丧失信心。这种期望就会变成失望。李阳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从小学到高中她的学习成绩都很好,高中的时候更被人们称为“有3个脑袋”,她的数、理、化都是全校第一名。高考时,她的父母让她报考一所全国重点的大学,李阳不愿意,她想去另一个城市读大学,因为她喜欢那个美丽的城市和那所学校,但父母非要逼着她到那所重点大学所在的城市读书,觉得这样自己脸上有光。老师也都劝她报考,说是这样可以为学校争光。于是,李阳违心地报考了那所学校。但是,到了学校以后,她的情绪一直都不稳定,她的妈妈只好在学校陪了她很长时间。妈妈回去后学校进行了几次考试,李阳的成绩都很不理想。在上大学以前,李阳一直是老师眼里的骄傲,是当地的“状元”,是大家瞩目的对象,而现在李阳的成绩却一落千丈,这样的结果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一个月以后,李阳从自己宿舍的窗口跳下去自杀了。李阳的母亲来“接”她的时候,捶胸顿足,一声接一声地哭喊着:“是我害了我的女儿!我为什么要逼她呢?”

每逢高考的时候,父母和老师的“进清华、北大”的想法使很多孩子都吃不消。而事实上,如果父母能够摆正心态的话,上面这样的悲剧其实是可以避免的。所以,作为父母,对孩子期望值太高未必是好事,尤其是对心理素质不好的孩子,父母期望过高,很容易使孩子走向反面。文静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她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学习成绩很好,是老师心目中的“优异生”。但父母对文静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他们要求女儿每门功课必须在99分以上,有时文静考了95分,即使她在班里名列前茅,父母却会不满意,并对文静严厉批评。在父母的严格管教下,文静的心理压力很大,学习丝毫不敢怠慢。后来上了高中之后,竞争者多了,渐渐地,文静便开始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学习成绩也明显下降,她对学习也产生了厌倦心理。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在父母的“重压”下长大的孩子,虽然勉强达到了父母的期望,但他们的内心世界却被阴影所覆盖,根本无法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小如是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的,她高中时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在班里始终排在前六名以内。但是进入大学一年以后,她却成了学校的心理诊所的病人。这么优秀的孩子怎么会有心理问题呢?原来,小如是在父母的严格教育中长大的。每当她的学习成绩下降时,父亲就会用皮带狠狠地抽打她,直到流血,还不允许她哭。上初中的时候,她开始住校,她以为自己可以不再受父母的打骂了,但没想到的是,有一次期末考完试以后,她的成绩从班上第一名滑到了第二名,于是又一次被父亲这样“教训”了,母亲为了不让她哭出声,竟然用手捂着她的嘴。因此,小如的心里充满了对父母的恨!后来,小如终于考进了父母期望她考中的全国名牌大学。可是,小如并不能适应这里的生活,她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小如说:“我不能体会别人的感觉,心里一片灰暗。”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很多父母都会有的心态,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逼子成龙,即使是龙也会变成虫。法国诗人海涅说过:“即使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也可能是跳蚤。”也许有的父母会说,虽然孩子已经很优秀了,但如果我们放松对他的要求,他就会因为自满而懈怠,所以我们才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但事实上,这样的孩子的心灵往往会很脆弱,如果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仍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就很可能对自己甚至是对生活失去信心。因此作为父母,应该明白,只有孩子才是你们的珍宝,而并非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只有正确的教育方式和心态才能成就孩子,而不是父母的高期望。

做比较不利于孩子成长

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做比较。一般情况下,这些喜欢拿孩子比来比去的父母,总是喜欢以充满赞叹的口吻赞美别的孩子,而用不屑的语气贬低自己的孩子。当这种心理形成习惯以后,这些父母就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的孩子优秀,甚至会不知不觉地拿自己孩子的缺点与别的孩子的优点来做比较,嫌自己的孩子不够优秀。

殊不知,这样的比较做得多了,孩子的内心就会受到伤害,会使孩子认识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而且还容易使孩子对父母表扬过的同学产生憎恨之感,从而使孩子的心灵无形之中被扭曲——这样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10岁的小男孩王萌放学回家后,一进门就打开电视,兴致勃勃地看起来,因为待会就有他最喜欢的动画片。这时候,正在准备晚餐的父母见儿子一回来就只顾着看电视,有点生气,忍不住就数落起来:“你就知道看电视!作业做了没有啊?你看隔壁李阿姨家的女儿文文多听话,一回来就做功课,做完了还帮父母出去买东西。你跟她比比,你还像个好孩子吗?你怎么这么不争气,你要是有文文一半好,我就省心多了。”这样的数落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几乎每天都会有。但这次王萌终于爆发了,他生气地朝父母喊起来:“是啊,是啊,什么都是文文好,既然我不好,那当初你干吗要生我呢?”王萌说完这句话,就一肚子委屈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并且“砰”地一声带上了房门。王萌就是不明白,为什么父母总是拿自己和文文比?难道自己就真的一无是处吗?真的这么多余吗?难道自己真的就比文文差很多吗?父母的话很伤他的心。

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毋庸置疑,做父母的,没有谁不爱自己的孩子。经常拿别人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相比较,父母也是出于善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以他人为榜样,学习别人的优点,超越别人,为父母争光争气。

然而,这些出于善意把孩子比来比去的父母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很多时候善心也可能会把事情做坏。

父母经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做比较,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是很严重的。例如:经常被父母拿来做比较的孩子,通常会有很多负面情绪,如不开心、无安全感、愤怒和嫉妒等,即情绪受困扰;在行为表现方面,经常被父母拿来做比较的孩子总觉得得不到父母的注意,因为父母似乎喜欢别的孩子比自己多,所以他们总会故意做出一些“吸引”父母眼球的“极端行为”——这些行为自然都是父母不喜欢见到的;更严重的是,经常被拿来做比较的孩子,心里会留下不健康的阴影,长大后会很难适应社会。总而言之,经常拿孩子比来比去对孩子的伤害是极大的。

美国学者戴维·刘易斯在著作《教育孩子四十条》中说过:“从来不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因为,任何比较都是有害的。”父母应该记住,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个性,每个孩子也都应该从他自己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做别的孩子的复制品。对此,我们建议那些习惯拿孩子比来比去的父母们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总是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做比较,更不要拿自己孩子的劣势与别人孩子的优势做比较。

父母应该从内心深处杜绝“攀比孩子”的想法,不要用别的孩子作例子来给自己的孩子增加压力,要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暂时的不足,要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多给孩子一些赏识,不仅要横向地看孩子和别人的差距,更要纵向地看孩子比从前取得了哪些进步,更不能用学习上的进步来牺牲孩子的成长,以免导致孩子个性的扭曲。

名流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

当刘亦婷之类成功的教子模式在市场上流传开以后,就成了很多父母效仿的对象。尤其是前几年高考状元的成长过程的报道更是让很多望子成龙的父母模仿。他们时常把这些孩子父母的教育经验拿来套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希望自己也能拥有一个小“刘亦婷”,或者让自己的孩子也成为高考状元,甚至有的父母还声称要复制出一个高考状元。

但问题是,对其他人来说是成功的教育模式,却未必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是科学的、合理的,也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孩子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他就已经拥有属于自己的个性,拥有天资的差别、身体状况的差异、家庭环境的优劣,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高考状元,也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刘亦婷。要想让孩子快乐成长,最终成才,科学的教育就应该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而不是不顾实际地搞“一刀切”,总以为别人的教育模式就是成功的,是应该模仿的,是科学的。山谷里有棵树对自己的处境很不满意,它觉得那些站在山顶上的树可以看尽风景,一定很幸福、很神气,于是常常埋怨天公为何不让它高高挺立在山顶上。终于有一天,造物主对它的抱怨感到烦腻,便对它说:“好吧,就满足你的愿望吧。”随后造物主便把峡谷变成高山。转眼之间,这棵树一步登天,连周围起起伏伏的山峦都降到了它的脚下。这棵树感到很满意。突然间,造物主对森林大发雷霆。它卷起一阵狂风扑向森林,很多大树被折断了,立在山顶上的那棵树也胆战心惊,它又开始羡慕山谷中的那些树:“山谷里的树木啊,你们多幸运!任凭狂风暴雨,也不能伤害你们……”话音未了,这棵树就被连根拔起,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

不要总是羡慕其他孩子的成绩,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看看那些方式是否适合于自己的孩子。许多父母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就立志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朗朗、刘亦婷、大书法家、大画家,他们套用成功的父母的教育模式,而不管这些是否适合孩子,是否有助于孩子的成材。但对孩子而言,最好的成长和学习方式是适合自己的,而不是适合别人的。《本领恐慌》的作者王小平在15岁退学搞成功研究,17岁的时候开始给专家作学术报告,19岁开始与人合写成功学巨著,20岁的时候就发表了30万字的专著,并在教育界掀起轩然大波。王小平的成功得益于她自主的研究型学习——这是终身学习的主要方法。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也认为,21世纪最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学会管理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王小平恰恰是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才取得了成功,如果她在学校里按部就班地学习、升学,然后找工作,我们很可能就看不到现在的王小平。

这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学习方式,而成功者往往是那些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成才方式的人。父母需要明白的是,孩子生理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基础,学习兴趣比学习成绩更重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要比关注孩子的生活更重要!不要以为孩子进了“快车道”就能够取得成功,更不要以为这就是一种优越。很多时候,一个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往往取决于他是否拥有健康人格,是否有足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幸福感受,而不是父母简单地套用其他孩子的成功模式就能实现的。

第四章:不求全,不求快

——培养孩子切勿操之过急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中学会求知的最重要、最稳定的内在动力是认知需要。换句话说就是孩子只有具备了强烈的认知需要,才能真正成为人才。因此,父母需要按照孩子的天性和发展特点,采取正确的引导方式,让孩子将学习压力变成学习动力,将升学考试的需要变为认知需要。相反,父母的急功近利会让孩子成为牺牲品。

培养孩子不能急功近利

现在有的父母培养孩子的目的变得很功利。他们虽然鼓励玩,但总是想让孩子玩那些“有利于学习”的;他们虽然提倡培养孩子读书习惯,但他们特别希望孩子多看教学参考书;他们虽然鼓励孩子多交朋友,但他们总让孩子只跟学习好的孩子一起玩……他们常常不约而同地说一句共同的话:“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有的父母还常常说:“孩子,好好学,你不好好学习,将来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找不到好对象,你将来怎么生活啊……”但事实上,这些行为只能反映这样一个事实:父母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常常急功近利,而不是以使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出发去教育孩子。

在父母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下,孩子常常面临极大的压力,他们不再是为了自己、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生活、学习,而是为了父母的面子、梦想而奔忙,这可以说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的痛苦和悲哀。

也许有人会说,在许多发达国家,学生很容易进入大学,因为高等教育发达,而我们的国情却决定了我国大学的入学率相对较低。但问题是,无论父母如何高期望,无论孩子如何拼搏,如果只以考进大学为成功的标准,那么享受“成功”果实的将只会是少数的家庭,而另外绝大多数的家庭注定要成为失败者。事实上,成功的路有千条万条,成功的标准有千个万个,父母何必对孩子苦苦相逼呢?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一些回旋的余地,把功利的心态放下,也许父母们将发现,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会拥有更多的快乐和阳光。亦如的父母对女儿的学习成绩从不过分苛求。如果亦如考试不及格,父母会认为既然孩子已经不及格了,那就接受事实,千万不要再给孩子过多的压力,父母在这时要给孩子提供的只能是帮助。在其他方面,父母也很少给亦如更大的压力,连亦如上学的时候都是由她自己选择学校。她升中学时,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法语学校;考大学的时候,亦如选择了自己想去的复旦大学。事实证明,她的选择很不错。她在法语学校6年,法语学得非常好,因为这是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她愿意花更多的心思,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其中。亦如大学毕业后自己选择了一家很有挑战性、很适合她发展的新闻媒体单位,并且做出了不错的成绩。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求知最重要、最稳定的内在动力是认知需要,也就是自觉自愿地学,充满愉快与成功体验地学。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强烈的认知需要,才能真正做到终身学习,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因此,孩子只有将学习压力变成学习动力,将升学考试的需要变为认知需要,刻苦学习才会成为促使孩子成功的有效手段和竞争优势。而要变孩子的学习压力为学习动力,重要的就是尊重孩子的兴趣与选择。父母最好不要代替孩子们作决定,急功近利的心态会让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始终处于“不满足”的状态,孩子永远保持着达不到父母要求的“悬空”姿势,异常辛苦。

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幸福的童年。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而不要急功近利。以下是几点建议:

1.给孩子适当的期望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能和实际情况相符合,则很容易使自己陷入一种焦虑的状态里。所以,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设定期望值。

2.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教育的特点是三分教七分等

学习要循序渐进,不可一日千里,对孩子的要求不能过高,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础。

3.给孩子留出发展的余地

父母可以给孩子提出一些要求,但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人生必然有挫折和失败,只要努力了就是好孩子,不必要求孩子“志在必得”。

4.重要的是教会孩子生存之道

在整个人生中,幸福才是最重要的。父母应该把实现这个目标当做自己的主要责任,给孩子一些为幸福生存锻炼的机会。比如,在课余时间让孩子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让孩子与同伴交往,在交往中学会合作等。这些生存的能力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也更有可能促使孩子通向幸福之门。

按照孩子的天性培养孩子

晓枫是个性格外向的女孩,她有许多朋友,也喜欢和朋友一起相处。她天生是个热心肠,对所有想做的事情都拥有热情,而且总能很容易地劝说其他人和她一起做事情。她不会隐藏自己的情绪,这样的个性使她和朋友们更加亲密,朋友们感觉和她在一起很轻松。晓枫的妈妈是安静、谨慎的人,她喜欢独处和平静地谈话、做缝纫、看有益的书籍。她常常把自己家中的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得一尘不染,还能把每一样东西都放在恰当的位置上。由于性格方面的原因,晓枫常常发现自己总不能使妈妈感到满意。当晓枫参加学校活动时,妈妈就警告她,说她如果这样喜欢出风头,长大后就会成为一个自负的人。当她参加学校的戏剧演出时,妈妈就会打击她:“一个有头脑的女孩,是不会认为这是一种成就的。”晓枫想去学跳舞,但是妈妈强迫她练书法,觉得这样可以让晓枫安静一些;晓枫想去学摄影,但是妈妈为她报了美术班,觉得这样可以让晓枫有气质。在妈妈的影响下,晓枫越来越叛逆,她背着妈妈和朋友组建了一支乐队,并把乐队搞得红红火火,她私自把美术班的课退了,然后把这些钱用来报了一个舞蹈班。在家里,她不再帮妈妈做家务,常常顶撞妈妈。

像晓枫的妈妈这样的父母有很多,他们认为孩子应当根据父母的脚本来过生活,认为自己应该把孩子培养成自己希望的那个样子。如果他们不喜欢自己的某些个性或行为,因为担心孩子也经历他们所经历过的失败,所以当发觉孩子的行为和自己一样时,不管这是不是符合孩子的天性,就试图要纠正孩子这种行为。

表面上看,这是为了孩子好,很多父母也会振振有词地说希望孩子自信、有本事、有才能,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感觉到被爱、被关怀、有价值。但问题是,当父母企图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培养孩子的时候,很多时候父母实际上是在扭曲孩子的天性,最终不但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还会加深亲子之间的隔阂。

有人说过:“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但这条当行的路应该是与孩子的天性相符合的,换句话说就是父母要按照孩子的天性来培养他们。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有做出自己的选择的权利。

作为父母,你需要去发掘孩子的天性,并根据每个孩子独特的、与生俱来的性格来培养他们。这样,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他们才能回转到自己原本的模样,而不会长久处于被扭曲的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说父母要完全让孩子自己做主,决定他当行的路。当孩子需要父母的监督与引导的时候,父母要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条件,并鼓励孩子,使孩子的天性得到正确的发展。

要让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

很多时候,拔苗助长不如顺其自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正确地对待孩子的成长,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向去发展。父母只需要在正确的时间里以正确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引导,而不能强行扭转孩子的成长。彼得小时候像很多普通的孩子那样成长着,他性格比较内向,却在科学领域很有天分,很擅长操纵机器。长大后,彼得进入耶鲁大学学习经济学,后来又在哈佛大学商业培训班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与其母亲张炳慧在教育时的因材施教密不可分。彼得是一个早产儿,他的反应比别的孩子慢,因此他常常受到其他孩子的嘲笑。这让他很自卑,上了小学后,他无论做什么都不是很积极。过了一段时间后,母亲张炳慧开始对彼得进行持续的观察。一天,张炳慧偶然看到孩子们在房间的地板上聚精会神地玩着什么游戏,她便问他们在干什么。孩子们就告诉母亲说自己在玩彼得发明的一个游戏。原来,彼得很喜欢看科幻小说,他从一本科幻小说中得到启发并发明了这个游戏,后来姐姐和妹妹都很喜欢这个游戏,大家就一起玩起来。这让张炳慧从中发现了彼得与众不同的一面。从此,只要彼得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张炳慧都会给予表扬。同时,张炳慧还尽可能多地让彼得和外界接触,只要有时间就会带他出去,让他直接去听、去看、去做。在彼得做事的时候,张炳慧很少干涉彼得。每天放学后,彼得做完功课就经常发一会儿呆,然后开始捣鼓一些组装品,有时候还会掏出书来,在纸上画着什么。画画时,他会用画笔描绘自己的未来。通过涂鸦似的乱画、编织东西,他对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形象有了更新的认识。由于在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里可以自由地思考,这培养了彼得的性格和特长。渐渐地,彼得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时间也越来越紧张。但是,张炳慧给彼得自由的时间也越多了,因为他需要自己考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彼得在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方面的天分越发明显。上高中的时候,他曾代表学校在全美科学大会上获得发明奖。与此同时,张炳慧还鼓励彼得去兼职。彼得自幼身体虚弱,一天,他跟妈妈提出要去送报纸。张炳慧认真思考后就答应了,还让他坚持下去。在妈妈的鼓励下,无论天气多么恶劣,彼得都没有放弃送报。中学毕业的时候,他足足送了3年的报。不但他的成绩一点没有退步,他的身体也越来越强壮,而且还被评为“最优秀的配送员”。正如张炳慧所说,这种送报的经历是“孩子最宝贵的财富”。后来彼得之所以能在耶鲁大学学习经济学,又在哈佛大学商业培训班以第一名的成绩结束学业,跟他送报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恒心和毅力不无关系,这与张炳慧的因材施教也是分不开的。

可见,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与其强迫孩子学习自己不喜欢的内容,还不如让孩子相对自由地成长。

父母无为乃大为

“以不争争,以无为为”,正是水的显著特性,也是老子赋予我们的人生大智慧。

尽管“不争”是老子的名言,但许多人读了还是会摇头:“这是个竞争的时代呀,不争怎么行?”如果谈到教子“不争”,不少人也会疑惑:“不会竞争的孩子将来怎么生存?”

于是,在孩子的世界里,我们见到了太多的争:

一争宠爱。谁不知教师的权威?教师喜欢哪个学生,哪个学生就春风得意。况且,独生子在家受宠惯了,万一在学校失宠怎么受得了?所以,父母们竞相向教师示好,争取教师对自己的孩子偏爱几分。

二争职位。谁不知学生的地位有差别?如果孩子当上学生干部,不但有助于自信心的养成和能力的锻炼,各种机会也会增多。所以,有些孩子跃跃欲试,父母也倍加热心,还出现了贿选的现象。

三争分数。谁不知道分数的厉害?无论中考还是高考,一分之差便可能决定是否能如愿进入理想的学校。所以,为了自己胜过别人,有些学生在大考之前放“烟幕弹”,称自己“大考大玩”,希望同伴去傻玩而自己悄悄用功以求胜出。有的明明会做一些难题却说不会,拒绝帮助同伴攻克难关等。

另外一方面,父母不禁也在争“为”。

1996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持了一项大型调研,即中国城市独生孩子人格发展与教育研究课题。调查发现,全国约50%的城市独生孩子学习过钢琴等乐器。

1997年中央音乐学院对3297名琴童父母的调查证实:50%的琴童受到比其他孩子更严厉的管教。调查发现,11.4%的父母有时打骂孩子;33.3%的父母偶尔会为此打孩子;至少有44%的孩子因不“听话”经常受到父母批评;21%的父母经常威胁孩子;40%的父母在孩子学琴时批评多于鼓励。另外,47.4%的琴童很少有玩的时间。

这些都是父母以为了孩子美好的未来而选择的“为”,不管孩子的意愿、兴趣,也不管孩子是否有天赋。但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而言是弊大于利的。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只要孩子的成长方向正确,就要让孩子自由成长,而不能拔苗助长。尹希从小就表现出超强的理解力和接受力,上小学时,即使他缺了一个月的课,也能考出好成绩。后来尹希通过了插班考试,被分到了五四路小学三年级贾老师班上。贾老师非常尽职,也是一位很懂教育学的老师。她对尹希及其母亲说:“我从来就不相信天才,聪明的孩子到处都是。”在贾老师的办公室里,尹希母亲想让他跳级的想法并没有获得贾老师的支持。贾老师的理由是:“二年级到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坎,是学习写日记、作文的关键期,语文不是速成的,需要积累。如果孩子跟不上又被退回原来的年级,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经过老师的提醒,尹希的母亲有些动摇,到底让不让尹希跳级呢?于是她让尹希谈谈想法,小尹希若无其事地说:“没关系啊,退回就退回了。”尹希自信的神态坚定了母亲的信心,于是尹希开始了“跳级实验”。一个月内,贾老师找尹希母亲两次,因为老师发现尹希常常在交作业时找不到作业本。原来尹希有丢三落四的毛病,甚至经常忘记写作业。对此母亲只是告诉尹希按时写作业的道理,叫他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过了相对平静的一个月,妈妈再次被叫到学校去了。原来学校举行年级作文比赛,尹希的作文《我家的伞竹》获得了年级组的一等奖。贾老师当着尹希妈妈的面,毫不掩饰内心的激动,反复读着作文里的句段,爱不释手。“你家尹希简直把伞竹写活了,他的作文的确好。现在我不得不相信你们南方人可能是要聪明些。”小尹希得到了严格的贾老师的认可,宣告“跳级实验”以成功告终。1993年,9岁半的尹希考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实验班,当时他的年龄是全班三十多个孩子里倒数第二小的。每次照相,他都很自觉地站到第一排。在那样的天才少年班里,尹希的数学和物理成绩非常骄人。但是有一次,老师告诉尹希的母亲,说他上数学课的时候不做笔记,而且屡教不改。妈妈仔细了解了情况,那是一道几何题,有11种解题方法,连那些优秀的教师也要看笔记才能完整地讲下去,因此老师要求学生做笔记是有道理的。妈妈觉得尹希做得不对,心想:这么难的题,不记笔记怎么能记住解题思路和方法呢?等尹希回到家后,她就对他发脾气:“你这么逞强,难道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了?”尹希镇定自若地看着妈妈,说:“我都记在脑子里了,为什么还要记在纸上?”妈妈怎么会相信呢?于是,尹希拿来一张纸,将所有辅助线清楚地画出来。妈妈不肯罢休,还要他写出证明方法,尹希不解地问道:“画了辅助线,都已经一目了然了,还有必要写吗?”妈妈被问得哑口无言。几天后,妈妈才意识到孩子接受能力这么强,是因为他善于记住关键点。所以,她不再要求尹希做笔记,而是让他自由地决定记不记笔记。

教育孩子的时候要顺其自然,这一点到底有多重要呢?下面这个故事,相信家长看了之后一定会受到启发。有个设计师,在设计一幢豪华办公大楼时,设计了4个出入口。大楼竣工之后,他让工人们在大楼四周种上草。几年过去了,草地上被人们踩出了4条小道。有的小道宽一些,有些小道窄一些。于是,那位设计师要求工人沿着人们踩出的小道修建通向大楼的人行道。这位设计师的做法可谓独具匠心,他懂得的一个道理就是:顺其自然。如果在建造大楼的时候就把通道设计好,规定人们行走的路线,或许会给人们带来不便,最终草地上还是会被踩出小道。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父母是设计师,从孩子出生的时候起,就开始设计孩子的成长路线和未来,用自己的“模子”去培养孩子。那个“模子”说白了,就是父母的理想、兴趣和爱好。孩子除了接受之外,别无选择。于是,假日里,孩子忙着学画画、练琴、学书法,父母逼孩子学习奥数,要求孩子考多少分,进入前几名……结果是:孩子的兴趣被逼丢了,孩子的快乐也没有了,这明显是有悖于自然成长规律的。

有位母亲说:“我希望孩子自由地成长,不要给他太多压力,否则不光父母累,孩子更累。我只想孩子快乐、健康、积极向上,这就足够了。”不错,教育孩子就应该像这位母亲那样想,没有必要步步为营地去为孩子设计成长路线,反倒是顺其自然来得会更好一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