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知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7 22:48:07

点击下载

作者:李兴荣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导游基础知识

导游基础知识试读:

前言

为适应理工类本、专科人文社科公共课和普通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需要,培养理工类本、专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组织西华师范大学、四川警察学院、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南充市职业培训学院共同编写了这本中国人文社科基础教材,作为21世纪普通高校系列规划教材之一,公开出版、面向全国发行。同时,本教材作为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高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应用及评价”课题(项目编号:P09271)的教材建设的基础工程,得到省教育厅立项和经费支持。

中国人文社科基础主要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常识,中国旅游地理,中国的民族民俗,中国四大宗教,中国的古代建筑,中国的古典园林,中国烹饪,中华茶道,中华风物特产,中国旅游文学,中国台、港、澳地区概况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本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教材,旨在为学生能在毕业之前顺利通过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提供帮助;同时,也可作为理工类本、专科人文社科基础公共课教材,帮助大学生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强人文素养,凝练其跨岗位、跨职业、跨学科的关键能力。

全书内容由十一章正文和一个附录构成。其中第一章由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熊梅撰稿,第二章由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吴勇撰稿,第三章由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石咏梅撰稿,第四章、第九章由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李巧玲撰稿,第五章由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蒋晓春撰稿,第六章由南充职业技术学院陈英撰稿,第七章由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张明川撰稿,第八章由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李兴荣撰稿,第十章由南充市职业培训学院池洪涛撰稿,第十一章由四川警察学院马建刚撰稿。全书由李兴荣任主编,负责大纲的制定、书稿的修改和审定工作,吴勇、李巧玲、马建刚任副主编。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注重语言的通俗性,适当关注四川省的乡土材料,注意吸收学术界的最新成果。书中结合每章主题设置了复习思考题以帮助学生对每章的重点进行进一步思考和深刻理解;同时,配有本教材的电子课件,赠送任课教师使用。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同行有关教材和资料,有的还未来得及知会,在此谨向有关文献的作者表示真诚的感谢。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水平局限,本书尚存诸多不足之处,敬请海内外同行及广大学子批评斧正,以便修改完善。编者2011年12月

第一章中国历史文化

第一节 中国古代朝政概略

一、中国历史朝代演进

1.朝代更迭概况

公元前21世纪,禹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启,突破“禅让制”的传统,代之以“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夏”。

公元前16世纪,生活于黄河下游的古老部落商,在其首领汤的领导下攻击夏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公元前12世纪,居住在今陕西渭水以北的一个部族周,为避免西北游牧民族的侵扰,迁至岐山之下的周原,成为商的一个附属国。公元前1027年,商纣王东征,京师空虚且政治腐败,周武王联合各个部落进行讨伐,牧野一战,纣王大败,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史称西周。

至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时期,周朝的国都迁到今河南洛阳,西周结束。东周(前770—前256年)开始。

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一阶段因与孔子编订的鲁国史书《春秋》的起止年代相当而得名春秋。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221年,经过诸侯国接连不断的兼并战争,原来的一百多个国家只剩下二十多个,其中最强大的有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国,史称“战国七雄”,这一阶段被后人称为战国时期。

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十年间,秦国先后灭掉了其他六国,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王朝——秦朝。

公元前206年,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被颠覆。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结束,以刘邦为首的地主集团建立了新的政权,国号为汉,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西汉末年,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公元9年,外戚王莽篡夺政权,建国号“新”,但是很快被绿林、赤眉农民起义推翻。公元25年,原汉室支系后裔刘秀称帝,重建汉朝,因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各地豪强军阀势力迅速发展,最终形成了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三个势力较强的武装集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中原。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改国号魏,史称曹魏;刘备据益州,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国号汉,史称蜀汉;同年,孙权在建业(今江苏南京)称吴王,公元229年改称皇帝,建立吴国,史称东吴。至此,三分天下的局面正式形成,历史进入三国时期。

公元253年,魏灭蜀,但此时曹魏政权已旁落于司马氏之手。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280年,灭东吴,西晋完成统一。公元316年,匈奴攻入长安,俘虏了西晋皇帝,西晋灭亡。

在南方,先后有东晋和南朝政权。公元317年,司马睿为避战乱而南迁,重建晋朝,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史称东晋。

公元420年,东晋大臣刘裕废晋帝自立,东晋结束,南朝开始。南朝是指南方相继出现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直到公元589年,隋朝政权灭陈,南朝结束,南北对峙的局面才宣告结束。

在北方,公元439年,鲜卑族拓跋氏统一了混战于黄河流域的北方各国,建立了北魏王朝。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公元550年,东魏为高欢取代,建立北齐;公元557年,西魏为宇文化及所取代,建立了北周。公元577年,北周灭掉北齐,统一了北方。公元581年,北周大将杨坚取代周静帝,北周宣告结束,隋朝建立。

公元618年,唐朝取代了隋朝。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以后,中国历史再一次进入了大割据时期,直到960年北宋建立。在动荡的54年间,北方地区军阀混战,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较强大的王朝。南方陆陆续续并存过九个较小的割据政权,分别是吴、南唐、吴越、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及闽九国,北方河东地区还有北汉势力,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五代十国”。

公元960年,后周的大将赵匡胤在东京(今河南开封)东北的陈桥驿以黄袍加身,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公元1127年,北宋都城被金攻占,宋徽宗和他的儿子宋钦宗被俘,北宋灭亡。北宋灭亡后,原任河北兵马大元帅的赵宋皇族康王赵构在金军退走之后于临安(今杭州)即位,仍沿用大宋国号,史称南宋。

五代十国时期,由于战乱导致边防松弛,契丹族在蒙古草原不断向外掠夺扩张,势力不断壮大。公元916年,首领耶律阿保机仿照唐制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取国号为契丹。947年,正式改名为辽,成为一个与北宋对峙的封建王朝。1218年,辽被蒙古所灭。

西夏是我国境内党项族建立的政权,主要统治区域在今天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北部、甘肃省西北部、青海省东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一部分。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史称西夏。

金是女真族建立的王朝,由于长期受到辽的压榨和欺辱,首领完颜阿骨打向辽统治者宣战,于公元1115年称帝建国,国号大金。此后金陆续打败了辽和北宋,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公元1234年,金被蒙古所灭。

公元1206年,蒙古首领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并率军不断向外征战,先后灭掉辽、西夏、金政权。公元1271年,忽必烈宣布建国,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北京,1279年灭南宋,正式统一中国。

元末爆发了红巾军农民起义,元朝统治被推翻。原红巾军首领朱元璋于1368年在南京正式称帝,建立明王朝,1387年统一中国。明成祖(燕王朱棣)于1420年正式迁都北京。

建立清朝的满族早先活动于今东北地区,称女真族。明万历十年(1616年),努儿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国号金,史称“后金”。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金”为“清”,改女真为满族。1644年,清入关开始了对全国的统治。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正式宣告成立。1912年2月,清帝逊位,清朝结束。

2.朝代记忆法(1)记忆顺口溜

黄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西东晋,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十国乱,宋元明清帝王休。(2)记忆口诀

唐尧虞舜禹,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3)中国历史歌

盘古开天神话传,三皇五帝数千年。炎帝黄帝华夏祖,尧舜禹王位让贤。夏商西周奴隶制,东周列国变封建。秦汉统一开疆域,三国纷争起战乱。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疆域又扩展。五代十国闹割据,宋辽夏金归大元。明朝船队下西洋,清朝锁国被破关。民国内战加外战,人民共和开新篇。

二、中国古代皇室名位

1.帝王皇室成员称谓(1)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嫔妃

太皇太后:皇帝的祖母。

皇太后:皇帝的母亲。

皇后:皇帝的正妻。

嫔妃:皇帝诸妾的通称,具体有美人、贵人、才人、昭仪、婕妤、贵妃、贵嫔等称号。(2)皇太子、皇太孙

皇太子:皇帝诸子中皇位的法定继承人,也称“太子”。

皇太孙:由皇帝册立的有皇位继承权的嗣孙。(3)公主、驸马

公主:皇帝之女。汉代皇帝的姊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姑母称大长公主。后代有所不同,有的用“长”指排行。

驸马:魏晋以后指皇帝的女婿,清代称“额驸”。

2.古代皇帝名号全称(1)王、天子

奴隶社会中最高统治者可称“后”、“王”、“天子”。“后”、“王”的称谓源自原始社会。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都称为“王”,“天子”之称谓出现于西周。自周王室衰微后,诸侯国的君主也有称“王”的,如楚庄王。战国时各大诸侯国的君主均称为“王”。汉代开始,分封的诸侯称“王”,也有封爵称“王”的。(2)皇帝

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将“皇”和“帝”连起来开始称“皇帝”,为封建社会中历代君主沿用。“皇帝”也简称为“皇”或“帝”,如“唐明皇”、“汉武帝”。“皇帝”的父亲被尊称为“太上皇”。

秦始皇在确定皇帝称号的同时,为维护皇帝的尊严,任何人不得对皇帝直呼其名,故建立了与之配套的名位制度,以突出正统并加以神化。汉朝沿用这些名号,又作了许多修订和补充:皇帝自称朕,臣民称他为陛下;皇帝之言曰制、诏;皇帝使用的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所在曰行在,所居曰禁中,后宫曰省中;皇帝的印曰玺,所至曰幸,所进曰御,臣民所献曰贡;皇帝的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等。以后各朝又在此基础上发展、强化、调整、充实,形成了一套系统严密、不容僭越的名位制度。

①谥号

谥号是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照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谥号始于西周,秦始皇时废除,西汉又恢复。谥号用字固定,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英、成、康、纯等,如“经纬天地曰文”、“威强睿德曰武”、“布义行刚曰景”、“柔质慈民曰惠”;属于贬义的有炀、厉、灵、幽等,如“好内远礼曰炀”、“杀戮无辜曰厉”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如“恭仁短折曰哀”等。谥号不单独使用,或为全称的组成部分,或与庙号结合。战国时期以前,周王谥号均为一个字,战国时才出现两个字的谥号,如“周贞定王”、“周威烈王”等。以后的皇帝绝大多数用一个字为谥号。

②庙号

帝王死后,其继承者立庙奉祀,追尊为“某祖”、“某宗”的名号即为庙号。汉代以后,其标识字首先是“祖”或“宗”字。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称为“祖”,如“太祖”、“世祖”、“高祖”。其后的嗣君称为“宗”,如“太宗”、“高宗”、“中宗”、“世宗”等。西汉仅刘邦称“祖”,南北朝开始到唐朝,皇帝都称“宗”。明、清时前几个皇帝都称“祖”,如“明太祖”、“明成祖”,“清太祖”、“清世祖”、“清圣祖”等。“帝”字从汉代与谥号结合后,也成为庙号,如“汉文帝”、“魏文帝”、“晋武帝”等。

③尊号

封建社会对帝后在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崇颂扬性的称号即为尊号,有时也称为“徽号”。如“太上皇”、“皇太后”、“高皇帝”(刘邦)等。

④全称

全称即庙号、尊号、谥号的合称。如乾隆皇帝(弘历)的全称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其中“高宗”为庙号,“纯”为谥号,其余均为尊号。

⑤年号

封建帝王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年号始于西汉武帝即位之年的“建元”(公元前140年)。新君即位,于次年改用新年号,叫“改元”。一个皇帝在位期间,遇到重大事件如祥瑞灾异等,也常改元,如武则天在位期间,用了17个年号。年号一般用两个字,也有用四个字的。如“建武中元”(汉光武帝)、“天册万岁”、“万岁通天”(武则天)、“太平兴国”(宋太宗)等。明、清两代的皇帝除明英宗两次即位当皇帝用了两个年号外,其余的均用一个年号,因此人们也用其年号来称呼在位的皇帝,如“雍正皇帝”、“乾隆皇帝”。

⑥陵号

封建皇帝陵寝的名字叫陵号,始于西汉,如茂陵、长陵、阳陵、孝陵、杜陵等。

三、中国古代著名都城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出现了不少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尤其是历代的国都,因其特殊的地位,更是大兴土木,着意修建。这些古都,无论在建筑规模、建筑模式或建筑风格上都有其独到之处,往往表现了同时代最高的建筑水平,对全国其他城市的建筑都有特殊的影响。在众多著名的都城中,它们的历史熠熠生辉:(1)西安

西安古称沣京、镐京、长安、常安、大兴、西京,现为陕西省省会、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关中平原的渭河南岸,背依秦岭,沃野千里,号称“八百里秦川”。从奴隶制臻于鼎盛的西周,到封建社会达到巅峰状态的唐王朝,先后有西周、西汉、新、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又曾为赤眉、绿林、大齐(黄巢)、大顺(李自成)等农民起义政权的都城,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2)洛阳

洛阳古称斟鄩、洛邑、成周、雒阳、东都、东京、中京、神都、京洛、洛京、西京,位于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夏太康迁都斟鄩,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相袭共13个王朝。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隋唐时人口百万,四方纳贡,百国来朝,盛极一时。洛阳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亦是重要的交通枢纽。(3)北京

北京古称蓟城、燕都、燕京、涿郡、幽州、南京、中都、大都、京师、顺天府、北平,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称之为“世界莫能与比”的国际大都市。建都于此的正统朝代有辽、金、元、明、清。1949年10月1日,北京成为新生的共和国的首都,古城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正以一个雄伟、奇丽、新鲜、现代化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4)南京

南京古称建邺、建康,别称金陵、江宁,现为江苏省省会,位于我国长江下游,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区域中心城市。建都于此的正统朝代有晋、南朝(宋、齐、梁、陈)、明以及中华民国。南京自古是江南地区的文化和政治中心,也是扬子江下游流域重要的商业经济中心和华东地区的交通枢纽。(5)开封

开封,简称汴,古称汴州、汴梁、汴京、东京、东都、大梁。现为河南省辖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黄河冲积扇平原的尖端,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自建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七个王朝曾先后建国都于此,故称“七朝都会”,是中原地区重要的旅游城市和对外开放城市。(6)安阳

安阳古称北蒙、殷、相州、彰德等名,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汇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在这里出土问世,著名的大禹治水、文王演易、妇好请缨、苏秦拜相、西门豹治邺、岳母刺字等历史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建都于此的正统朝代有夏、商、东魏、北齐四朝,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都。(7)杭州

杭州古称钱塘、临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建都于此的正统朝代是宋朝,建都或迁都至此的政权有吴越等。杭州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著称于世,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文景观丰富多彩,被赞誉为“江南忆,最忆是杭州!”(8)郑州

郑州古称豫州和中州,河南省省会,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地处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十省通衢,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建都于此的正统朝代有夏、商两朝,建都或迁都至此的政权有黄帝、郐、管、郑、韩五个。现为河南省政治、经济、教育、科研、文化中心,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9)大同

大同古称平城、云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黄土高原东北边缘,素有“中国雕塑之都”,“凤凰城”和“中国煤都”之称。建都于此的正统朝代是北魏,曾是辽、金的陪都,在历史上一直是北方中国的中心城市。(10)成都

成都古称益州、锦城、锦官城、芙蓉城,别称蓉城,四川省省会,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四川省中部成都平原腹地,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建都于此的正统朝代与政权有古蜀国,周(武烈王二十三年—慎靓王五年),蜀汉,公孙述之成家,十六国之成汉,十国之前蜀、后蜀,李顺之大蜀,张献忠之大西。现为中国西南地区物流、商贸、科技、金融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亦是西南地区的文化、教育中心。

四、中华盛世与华夏达人

1.中华盛世

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长河中,先后出现过几个较好的历史时期,史称“盛世”。盛世皆承前代大乱,在新兴王朝上升时期,社会由于整顿发展出现了安宁状态。纵观中华盛世,它们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局稳定,社会久安,国力强大,文化昌盛等。(1)文景之治

汉文帝与汉景帝在位期间,在汉初以来经济恢复的基础上,继续“与民休息”,社会经济得到了更加显著的发展,统治秩序也日益稳固。在经济方面,文、景之世,户口迅速繁息,生产明显发展,粮价一再降低,国库充盈,西汉由此进入繁盛时期,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2)光武中兴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在政治上改革官制,加强对官吏的监察,强化对军队的控制;在经济上实行度田,把公田借给农民耕种,提倡垦荒,发展屯田,安置流民,赈济贫民;在思想上提倡经学,表彰名节。这些措施使当时的社会安定,生产发展,东汉王朝得以兴盛,历史上称之为“光武中兴”。(3)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年号贞观。在其统治时期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注意“戒奢从简”;整顿吏治;任用贤才、虚心纳谏。这些措施使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物价低廉,社会呈现出安定的局面,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4)开元盛世

唐玄宗前期年号叫开元,后期叫天宝。唐玄宗在其统治前期,注重政治改革,针对时弊裁汰冗官,抑制食爵贵族,压抑佛教,打击宫廷生活奢靡风气,任用有才干、敢进谏的官员。这一系列的举措使政局稳定,生产发展,户口增加,是唐朝社会经济繁荣和国势强盛的时期,史称“开元盛世”。(5)康乾盛世

清初,由于数年的战争,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了恢复发展经济采取了若干措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将中国传统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一时期,国内相对和平,农业、手工业、商业在社会安定的环境下有了很大的发展,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也得到加强,边疆地区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史称“康乾盛世”。

2.华夏达人

古往今来,风流人物举不胜举,在泱泱大中华的英雄中,以下人物称得上独一无二的“华夏达人”,其历史影响源远流长。(1)唐尧虞舜

唐尧指尧帝,虞舜指舜帝。

尧,中国古代传说的圣王,祁姓,名放勋,号陶唐,谥曰尧,因曾为陶唐氏首领,故史称唐尧。尧有圣德,曾设官掌管天地时令,观测天象,制定历法,敬授民时,咨询四岳,用鲧治水,开疆拓土,推行公平的刑法,使得万邦和睦共处,友好交往,共同组成了中原部落大联盟,出现了国家雏形。

舜,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受尧的“禅让”而称帝于天下,他咨询四岳,挑选贤人治理民事,后选拔治水有功的禹为继承人。(2)秦皇汉武

秦皇汉武指的是秦始皇和汉武帝。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59—前210年),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始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秦王政13岁继王位,22岁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并使法家思想得到全面实践,从而使秦国越来越强大。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起多民族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朝,定都咸阳。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年),幼名彘,生于长安,汉景帝之子、汉文帝之孙、汉高祖刘邦之曾孙。4岁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54年。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汉武帝创立年号,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3)唐宗宋祖

唐宗宋祖指的是唐太宗和宋太祖。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年),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唐高祖李渊次子,是中国史上最有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在位期间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厉行节约、令百姓休养生息,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

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年),涿州(今河北)人,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太祖,出身军人家庭。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结束了唐末以来五代十国时期长期分裂的局面。(4)国父中山

孙中山(1866—1925年),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人,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早年以行医为名开始政治活动。1894年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时任总理,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并创办《民报》,以鲜明的革命民主派立场同改良派作坚决的斗争;同时,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武昌起义胜利后,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果实被封建军阀窃取后,为保卫民主革命的成果,他相继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后与共产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5)民主之澜

张澜(1872—1955年),字表方,汉族,四川南充人(今西充县莲池乡人)。1941年参加发起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1年10月继黄炎培之后担任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新中国成立后任国家副主席,民盟第一届中央委员会主席。张澜是一位热忱的民主主义者、爱国主义者。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他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和锻炼成为坚强的民主战士。他为政清廉,与共产党肝胆相照,为中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平不屈不挠奋斗了一生,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6)朱毛

朱毛指的是朱德、毛泽东。

朱德(1886—1976年),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四川仪陇县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位居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毛泽东(1893—1976年),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7)蒋介石

蒋介石(1887—1975年),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1908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1924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校长,后兼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1927年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西安事变后接受抗日主张。1948年召开国民大会当选总统,1949年1月21日宣布引退,同年败退台湾,1975年4月5日于台北去世。执政期间主要政绩:打倒了北洋军阀,完成了国家统一,主持领导了正面战场的抗日战争,一生恪守一个中国立场不动摇。(8)邓小平

邓小平(1904—1997年),四川广安人,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中国结束“文革”、走向繁荣富强,“一国两制”促成港澳回归。第二节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一、诸子百家与经史子集

1.诸子百家

春秋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学者们便周游列国,为诸侯出谋划策,到战国时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是指这一时期思想领域内反映各阶层、阶层利益的思想家及著作;“诸子百家”是按照“百家姓”的“姓”以“子”为称呼、为代表的思想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管子、慎子、鬼谷子等。在诸子百家的学派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有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十个派别,后来在历史的演进中,人们去除了“小说家”,将剩下的九家称为“九流”,这便是“十家九流”的来历。

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如儒家的“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孟子的古代民主思想;道家的辩证法;墨家的“兼爱”、“尚贤”、“节用”的科学思想;法家的唯物思想;兵家的军事思想等,在今天依然闪烁光芒。即便是“诡辩”的名家,也开创了中国哲学史上的逻辑学领域。

2.经史子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产生的典籍难以数计,据不完全统计,留存至今的尚有8万余种之多。早在西汉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就编成了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目录《七略》,将典籍分为概论性质的辑略和六艺、诸子、兵书、数术、方技、诗赋六大类。到西晋时,荀勖将六略改为四部,即甲部录经书(相当于六艺),乙部录子书(包括诸子、兵书、数术、方技),丙部录史书,丁部为诗赋等,这就奠定了四部分类的基础。东晋李充将史书改入乙部,子书改入丙部,这样,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已略具雏形。到唐初,名臣魏征正式标注以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并进一步细分为40个类目,四部体制最终确立。从此,四部分类法为大多数史志、书目所沿用。

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这四大部类,具体说来,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史部收录史书;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典籍。今天,它仍是我们熟悉古籍、进而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

二、儒理演进与三纲五常

1.儒理演进

儒学,亦称儒家学说,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众多学术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有孔子和孟子,主要观点为“仁政”、“王道”,提倡修己安人,内圣而外王;汉武帝时期,董仲舒诸人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主张,确定儒学典籍为士人必读之经典,当时的儒学内容王霸杂用,儒法糅合,神道互陈,成为了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汉末以降,玄学盛行在先,儒、释、道鼎力在后,儒学独尊的地位不再;迨至宋明,儒学复兴,史称新儒学。宋明新儒学分为两支,一是程朱理学,代表人物是程颢、程颐和朱熹。程朱理学以孔孟政治伦理思想中的人性论为起点,升华到追问世界终极存在的本体论高度,促成了儒学质的飞跃;二是陆王心学,代表人物是陆九渊和王阳明。陆王心学将儒家学说与佛教禅宗思想相结合,承袭天即是理的观点,提出了心即理之命题,是儒家心学之开山;到清代,新儒学发展为宋明清性理之学,它积极吸收和融合了玄学、佛教、道教和道家的理论,促进了儒学的重大发展。

简单地说,原始儒学主要告诉我们日常行为中应该做些什么和怎么去做的规范、原则和方法,而新儒学侧重于探讨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尤其是这么做的根据何在等形而上的理论问题。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儒家学说从内容、形式到社会功能不断地发生变化与发展。儒理演进的历史过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恢复了儒学作为伦理道德、身心修养层面的社会功能,从而与作为政治制度层面的儒学相呼应配合,进一步强化了儒学在社会政教两方面的功能。直到今天,儒学仍是中国文化之主脉,是为国人,不可不察。

2.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孔子就强调以等级名分教化社会,认为为政首先要“正名”,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名分与教化的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定名分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达到“名正”、“言顺”、“事成”的理想目标。“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三纲五常的观念为封建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维护和提倡。它们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原则和观念,被写进封建家族的族谱中,起着规范、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压抑、扼杀着人们的自然欲求,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国民性。当然,这种思想在一定时期也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作用,对塑造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品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的性格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四书五经与科举考试

1.四书五经

著名理学家朱熹首先将“四书、五经”合称,它们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是南宋以后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被称做“六经”,后来《乐经》亡佚了就只剩下五经。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编辑或修改。

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时设立了五经博士,奠定了儒家经典的尊贵地位;朱熹死后,朝廷便将他所编定注释的“四书”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行起来;到元代延佑年间恢复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注“四书”之内;明、清沿袭而衍出“八股文”考试制度,题目限于“四书”。这样,“四书”不仅成为了儒学的重要经典,而且被用为封建科举中选拔人才的命题书和教科书。

四书五经翔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和重要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它们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深刻,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其影响播于海内外,福荫子孙万代。四书五经是延续中华文化的千古名篇,是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

2.科举考试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是古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多年,主要有以下几个考试层级:(1)院试

院试又称郡试、道试,是参加过县试、府试后的童生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由朝廷所派官员主考。考中者称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下一轮的科举考试。(2)乡试

乡试是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由秀才参加。考中者称“举人”,取得参加中央一级会试的资格,也有做官的资格。第一名称“解元”。(3)会试

会试是每三年一次会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录取三百名考中者为“贡士”或“中式进士”。第一名称“会元”或“会魁”。(4)殿试

殿试又称御试,廷试,亲试,是科举制度最高级别的考试。殿试试题由内阁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有时由读卷官预拟后径送皇帝圈定或由皇帝直接拟题。殿试题一开始是策问,后来改为诗赋,到明清时,主要仍是策问。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称号。如果某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就叫“连中三元”。

3.考棚与八股文

考棚是“贡院”的俗称,是封建科举考试的考场,即开科取士的地方。“贡”的意思是各地考生来此应试,就像是向皇帝贡奉名产。贡院最早始于唐朝,是科举时代的产物,现存有北京贡院、江南贡院、河北定州贡院、川北道贡院等遗址。

川北道贡院位于今四川省阆中市学道街20号,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贡院之一,是清初朝廷“县试”、“府试”选拔人才的重地。整个考棚占地面积10余亩(1亩=666.67平方米),布局设计上分为前院和后院,属于典型的三进两院式明清建筑。前院即为现在的清代考棚,主要分布为:考舍、考务室、监临、致公堂等。后院多为斋舍,并配有水池、花园等,是考官们的休寝场所。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也称制议、时文、八比文、四书文等,起源于宋元的经义,成于明成化以后,至清光绪末年始废。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开始先揭示题旨,为“破题”,接而承上文而加以阐发,叫“承题”,然后开始议论,称“起讲”,再后为“入手”,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之后再分“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中都要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称八股文。其所论及的内容都要根据宋代朱熹《四书集注》等书“代圣人立说”,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更不许作者自由发挥,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因此,人们只能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遂演变成为一种僵死的官僚式文体。

附:八股文示例,选自《钦定四书文》(康熙)韩菼,清初八股文名家。【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

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只一二途以听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穷于其际者,往往而鲜也。迨于有可以自信之矣。而或独得而无与共,独处而无与言。此意其托之寤歌自适也耶,而吾今幸有以语尔也。

回乎,人有积生平之得力,终不自明,而必俟其人发之人有积一心之静观,初无所试,而不知他人已识之者,神相告也,故学问诚深,有一候焉,不容终秘矣。

回乎,尝试与尔仰参天时,俯察人事,而中度吾身,用耶舍耶,行耶藏耶?

汲于行者蹶,需于行者滞,有如不必于行,而用之则行者乎?此其人非复功名中人也。

一于藏者缓,果于藏者殆,有如不必于藏,而舍之则藏者乎?此其人非复泉石中人也。

则尝试拟而求之,意必诗书之内有其人焉。爰是流连以志之,然吾学之谓何。而此诣竟遥遥终古,则长自负矣。窃念自穷理观化以来,屡以身涉用舍之交,而充然有余以自处者,此际亦差堪慰耳。

则又尝身为试之,今者辙环之际有微擅焉,乃日周旋而忽之,然与人同学之谓何,而此意竟寂寂人间,亦用自叹矣。而独是晤对忘言之顷,曾不与我质行藏之疑,而渊然此中之相发者,此际亦足共慰耳。

而吾因念夫我也,念夫我之与尔也。

唯我与尔揽事物之归,而确有以自主,故一任乎人事之迁,而只自行其性分之素。此时我得其为我,尔亦得其为尔也,用舍何与焉?我两人长抱此至足者共千古已矣。

唯我与尔参神明之变,而顺应无方,故虽积乎道德之厚,而总不争乎气数之先,此时我不执其为我,尔亦不执其为尔也,行藏又何事焉?我两人长留此不可知者予造物已矣。

有是夫,唯我与尔也夫,而斯时之回,亦怡然得默然解也。

四、阴阳五行与生肖八卦

1.阴阳五行

阴阳是一种定性的矛盾分类方法。如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气为阳、血为阴等就属于对阴阳的具体定性表达。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象表达的相生相克的关系。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滋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2.生肖八卦

生肖也称属相,是中国和东亚地区的一些民族用来代表年份和人的出生年的十二种动物。生肖的周期为12年。每人在其出生年都有一种动物作为生肖。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依次分配于十二地支,是中国民间计算年龄的方法,也是一种古老的纪年法。十二生肖(兽历)广泛流行于亚洲诸民族及东欧和北非的某些国家之中。

八卦源于中国古代对基本的宇宙生成、相应日月的地球自转关系、农业社会和人生哲学互相结合的观念,最原始资料来源为西周的《易经》,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八卦在中国古代是社会各阶层广泛运用的一种文化思想理论体系,政治家、统治者、军事家用其运筹帷幄、治国安邦,民众百姓则将其作为养生、预测祸福、经商盈利的工具。八卦用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风,兑代表泽。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

五、琴棋书画与梅兰竹菊

1.琴棋书画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是中国最早的弹弦乐器,称为“国乐之父”。古人发明和使用古瑟的目的是顺畅阴阳之气和纯洁人心,古琴在古时文人心中视为高雅的代表;围棋古称“弈”,是用娱乐形式展现智力、实力的激烈较量过程;“书”指书法,中华文明早期有甲骨文、金文(青铜器上的铭文),先秦时期主要是用刀刻在竹简上,有篆书、小楷等字体,汉以后主要用毛笔书写,有隶书、魏碑、楷书、行书、草书、宋体等各类书写形式;“画”指中国画,主要是用毛笔、软笔或手指,用国画颜色和墨在帛或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

由上可知,琴棋书画本指琴瑟、围棋、书法、绘画四种古代艺术性文物,但它又被称为“四艺”,是中国古代文人,包括一些名门闺秀修身所推崇和必须掌握的四门技艺,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2.梅兰竹菊

古人云:“琴棋书画养心,梅兰竹菊寄情。”梅兰竹菊指:梅花、兰花、竹、菊花,被人称为“花中四君子”。它们各有特色: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分别代表着傲、幽、坚、淡的品质,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千百年来,梅兰竹菊以其清雅淡泊的形象一直为世人所钟爱,同时也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更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表现了文人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是传统寓意的纹样。

六、古代姓氏与避讳禁忌

1.古代姓氏

秦汉以前,姓和氏是有区别的。“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源于母系社会,同一个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中国最早的姓,大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妫、嬴等,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传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产生则在“姓”之后,是按父系来标识血缘关系的结果,这只能在父权家长制确立时才有可能。因此,“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迈进阶级社会的表现。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到两汉以后,随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中解体,先秦本有区别的姓与氏开始合流,合称为姓氏。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至于“百家姓”,人们最熟悉的自然是《百家姓》,它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被列入旧时孩童的启蒙读物。《百家姓》以“百家”为名,系北宋初年钱塘(杭州)书生所编撰,像一首四言诗,便于诵读和记忆,因此流传至今,影响极深。《百家姓》的次序不是按各姓氏人口实际排列,只是因为读来顺口,易学好记。“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该书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百家姓》原收集中文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姓氏何止504个,就是仅仅汉族姓也不止这个数。据说,见之于文献的姓氏,可达5600之多。这其中不仅有单姓、复姓,还有三字姓、四字姓和五字姓。此外,有的民族有名无姓,比如傣族。在最新出版的《中国姓氏大辞典》中共收录23813个汉字姓氏,其中最长姓氏有10个字,目前仍在使用的姓氏超过7000个。

如今,世界上许多古文化早已连同创造它们的种族一起销声匿迹了,而中国姓氏文化则历经了四五千年始终延续和发展着。姓氏一直是代表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国家统一上曾起过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附: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诸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金魏陶姜,戚谢邹喻,柏水窦章,云苏潘葛,奚范彭郎;

鲁韦昌马,苗凤花方,俞任袁柳,酆鲍史唐,费廉岑薛,雷贺倪汤;

滕殷罗毕,郝邬安常,乐于时傅,皮卡齐康,伍余元卜,顾孟平黄;

和穆萧尹,姚邵堪汪,祁毛禹狄,米贝明臧,计伏成戴,谈宋茅庞;

熊纪舒屈,项祝董粱,杜阮蓝闵,席季麻强,贾路娄危,江童颜郭;

梅盛林刁,钟徐邱骆,高夏蔡田,樊胡凌霍,虞万支柯,咎管卢莫;

经房裘缪,干解应宗,丁宣贲邓,郁单杭洪,包诸左石,崔吉钮龚;

程嵇邢滑,裴陆荣翁,荀羊於惠,甄魏家封,芮羿储靳,汲邴糜松;

井段富巫,乌焦巴弓,牧隗山谷,车侯宓蓬,全郗班仰,秋仲伊宫;

宁仇栾暴,甘钭厉戎,祖武符刘,景詹束龙,叶幸司韶,郜黎蓟薄;

印宿白怀,蒲台从鄂,索咸籍赖,卓蔺屠蒙,池乔阴郁,胥能苍双;

闻莘会翟,谭贡劳逄,姬申扶堵,冉宰郦雍,却璩桑桂,濮牛寿通;

边扈燕冀,郏浦尚农,温别庄晏,柴翟阎充,慕连茹习,宦艾鱼容;

向古易慎,戈廖庚终,暨居衡步,都耿满弘,匡国文寇,广禄阙东;

殴殳沃利,蔚越夔隆,师巩厍聂,晁勾敖融,冷訾辛阚,那简饶空;

曾毋沙乜,养鞠须丰,巢关蒯相,查后荆红,游竺权逯,盖后桓公;

万俟司马,上官欧阳,夏侯诸葛,闻人东方,赫连皇甫,尉迟公羊;

澹台公冶,宗政濮阳,淳于单于,太叔申屠,公孙仲孙,轩辕令狐;

钟离宇文,长孙慕容,鲜于闾丘,司徒司空,亓官司寇,仉督子车;

颛孙端木,巫马公西,漆雕乐正,壤驷公良,拓拔夹谷,宰父谷粱;

晋楚闫法,汝鄢涂钦,段干百里,东郭南门,呼延归海,羊舌微生;

岳帅缑亢,况后有琴,梁丘左丘,东门西门,商牟佘佴,伯赏南宫;

墨哈谯笪,年爱阳佟,第五言福,百家姓终。

2.族谱宗派

族谱,又称家谱、家乘、祖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各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姓氏家族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族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功用的封建宗法制度产物。

从中国族谱发展的历史看,宋代以后修谱的宗旨发生了变化,此前家谱作为官吏铨选和巨姓望族婚姻门第参考的依据作用已逐渐丧失,编纂家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且比较关注亲亲之道的提倡。族谱的编纂也逐渐由官方垄断走向民间私修。总的来看,宋元时代民间私修家谱尚未形成风气,并不普遍,而这一情形的转变主要是在明代。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可见,族谱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族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派亦称宗支,由同一家族祖先繁衍产生的支派,泛指宗族内部嫡庶与大小宗支。

3.避讳禁忌

广义的避讳有很多种意思,这里讨论的避讳禁忌专指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现象,帝制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来。避讳禁忌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那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

避讳的对象主要有四类:一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比如: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于是把楚地改为“荆”;吕后名雉,当时文书上凡遇雉字,均用“野鸡”二字代替;汉光帝名叫刘秀,曾一度把秀才的名称改为“茂才”;唐代宗名豫,薯蓣曾经改名为“薯药”;宋英宗名曙,薯药又改名为“山药”。二是讳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老学庵笔记》有一故事:一个叫田登的州官不准下属及州中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准写他的名字,到了正月十五照例要放灯三天。写布告的小吏不敢写灯字,改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此便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笑话。三是避圣贤,称“圣讳”,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比如孔夫子名“孔丘”,北宋朝廷下命令,凡是读书读到“丘”字的时候,都应读成“某”字,同时还得用红笔在“丘”字上加一个圈。四是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晋”与“进”同音,故李贺一生不能举进士。又如唐朝的诗人杜甫,父亲的名字叫“杜闲”,为了避“闲”字的讳,杜甫写了一辈子的诗都没在诗中用过“闲”字。可见,古人常需避讳,他们在小心谨慎之中总结了种种避讳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改字法,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二是缺笔法,用本字而省缺笔画;三是空字法,将本字空而不写,或画以“口”,或书以“某”字,或直书以“讳”字。这样一来,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避讳给古代文献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给今天的阅读造成了诸多不便。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一、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成就

农业生产是人类集体向自然斗争取得的成果。中国农业发展很早,但受到各个历史时期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各地区的农业面貌和进程不尽相同。尽管如此,我们的先辈却在长期积累的经验中取得了很多农业生产的突出成就。

1.农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农学思想有许多很有价值的理论与原则,至今仍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如农业生产中的“三才”理论。“三才”是讲农业生产中的三大要素天、地、人,而且把人的因素列为首要地位。到汉代,天、地、人演变为“力”、“地”、“时”。“力”,即人力,具有重视人工劳动的含义。农业生产中的“时宜”、“地宜”、“物宜”的“三宜”原则便是“三才”理论的另一衍化。其主要内涵就是农业生产必须根据天时、地利的变化和农业生物生长发育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三才”理论运用在中国农业生产中,为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量力而行”的思想提出也较早,主张经营农业的规模需要度量自己的力量,与物力、劳力等相称,既不要超过自己的力量盲目扩大经营规模,也不要缩小经营规模使自己的力量不能充分发挥。中国农业经营的传统思想还提倡“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趋利避害”,科学灵活地掌握农时。这些理论基础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农业生产活动必须按季节,即各地的气候条件适时而耕,适时而种,适时而获,这就叫做“农时”。只有从长期的观察和实践中找出天时变化的规律,利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天时,才能减轻天时灾害的影响,达到增产的目的,因此,四时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最为密切。“四时”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农历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分别称做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做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所谓“节气”就是太阳位置,即气候寒暖的反映。大体太阳在黄经上从春分点起,每移过黄经15度,算经过一个节气(15天)。这种节气制为中国所独创,还推广到了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二十四节气在战国时期已基本形成,传至今天的二十四节气名称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从这些节气的命名来看,均来自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实践。它也通过农谚形式,在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如“小满前后,种瓜点豆”(山西);“冬至菜花年大麦”(上海);“惊蛰春分两相连,耕田浸种莫迟延”(广东)等,都是已有相当长年月的农谚了。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了一首“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古代农书

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农书距今已有2000多年。《中国古农书评介》说:“目前已经查出的这近四百种农书中,有真实材料可核对的现存书共计三百二十九种。”中国早期古农书以生产谷物、蔬菜、油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