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必修的情商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7 23:03:54

点击下载

作者:谭春虹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生必修的情商课

人生必修的情商课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人生必修的情商课作者:谭春虹排版:KingStar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07-01ISBN:9787506475181本书由北京四知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致命的一跃谭春虹

那天,我驾车经过蒙巴尔大桥时,亲眼看到了惨烈的一幕:

一个30岁左右的男子快速越过桥上的护栏,纵身跃入距桥面35米高的蒙巴尔河。

这自然不是明尼苏达州体育局常规的跳水训练。当天晚上的电视新闻节目、第二天的大小报纸,到处都是该事件连篇累牍的报道。

据报道,该男子名叫伊顿,是一名博士,3年前从著名的斯坦福大学毕业,一直在一家不知名的企业工作。在3年多的时间里,老板和所有的同事竟然对他没有太深的印象,只知道他孤僻、冷漠,除了工作,从不与人交往。而且,他的职位也很一般:一位普通的管理人员。

媒体不厌其烦地走访了伊顿的母校,令学校难以置信的是,伊顿在校时表现十分优异,而且,他与他的导师同是数项重要研究成果的拥有者。

类似的事件在美国已发生多起,许多人为此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些优秀的学生在走入社会后,怎么会做出如此轻率的举动呢?他们理应成为一个优秀的成功者,他们非但没有,反而虚掷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我没有这样的感慨,我是一个心理学家,一个情感矫正与培训学校的校长,我每天都和这样的人接触,我理解他们。

到这所学校接受培训的成年学员,常常会向我提出久久困扰着他们心灵的问题:

我在校时成绩是那样优秀,但现在,我却找不到一份好工作。你能告诉我,决定我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吗?

我只想过上平静幸福的生活,可我总是陷在痛苦和忧思之中,我该怎么办?

我的第四任妻子仍不能带给我美满的婚姻生活,我还要结第五次婚吗?

这样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仅仅根据从大学学习过的那些课程,显然无法给出比较准确的答案。其实,这些问题几乎都与潜伏于我们心灵的一个因素有关,那就是情商EQ。

优异的学业成绩,并不意味着你在生活和事业中能获得成功。成功不仅取决于个人的谋略才智,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正确处理个人情感与别人情感之间关系的能力,也就是自我管理和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

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评估能力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情商。高情商者之所以更受欢迎,在于他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在此基础上见机行事,调整自己的言行;而低情商者则因无法认知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容易陷入心灵的困境中不能自拔,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

情商让你学习审视和了解自己,学会怎样激励自己,你将不会再无助地听任消极情绪的摆布,能够从容地面对痛苦、忧虑、愤怒和恐惧,并且,你发现自己能轻而易举地驾驭它们。

高情商者不但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易于为自己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从而更容易在职业生涯和私人生活中取得成功。

人们认为,智商决定录用,情商决定提升。这一说法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组织中的人力资本管理事实。

情商影响产品推销员的成功、经理的业绩,甚至影响科研开发人员的成果。那些成功的人士,如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等,都具有很高的情商,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在最困难的时候,情商支撑他们渡过了难关。

我不想在这篇短小的序言中,对情商这个复杂的理论大讲特讲,我是个情商培训专家,在讲演的过程中,我一般不给学员灌输高深的理论,我喜欢深入浅出。

我又记起了那个将生命溺于蒙巴尔河的男子,直至最后,谁也没有找出他的死因,他的尸体也没捞着,虽然警方组织人员整整打捞了3天。但我敢肯定,他一定是有着难以排解的痛苦,在走投无路之际,才绝望地纵身一跃!

我很遗憾他没有上过我的培训课,这将是我终生的遗憾。

安息吧,伊顿!蒙巴尔河会超度你那缺少情商的灵魂。第一章情商(EQ):激发潜能的法宝

情商是开启心智的钥匙,激发潜能的要诀,它像一面魔镜,令你时刻反省自己,调整自己,激励自己,是你人生获得成功的力量源泉。——英国《泰晤士报》评论智商的误区

在人类历史上,科学家们曾陷入各种各样的误区,智商测验便是其中之一。

1904年,法国教育部组织了一个专门委员会,委托专家研究公立学校低能儿童的管理问题,比纳是这个委员会的委员。比纳试着用一种测验的方法去辨别有心理和智能缺陷的儿童,他与另一位医学家西蒙合作研究。次年,一套用以测试儿童智力水平高低的问卷问世了,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科学量表。

比纳与西蒙编制的问卷很快引起法国教育部的重视,继而得到大力推广。从此以后,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IQ)测验便开始被用来帮助预测儿童的能力,判断他们在经过智力训练后得到多大的收益。

不久,为成人编制的智力测验表也出现了,并在西方社会迅速普及,掀起一股智商测试的热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约有200万人参加了智力测验,受到智力是否适宜的甄选,根据测验情况他们被安排以适当的职位。

此后,各种测量智力的测验表相继问世,智力测验迅速渗透到各行各业、各年龄层当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有数百万人加入到测验者的行列。在20世纪的西方世界,几乎没有人在其一生中能够逃脱这种测验。

随着智力测验的日益推广,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二战后的美国,智力测验已成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在个体和团体智力测验上的得分,成为指导其一生职业选择、安置和决策的主要依据。测验分数决定着谁被定为弱智、天才,决定谁进入名牌大学,或得到其他受教育机会。在部队和一些大型企业里,谁服役当军官,谁接受管理训练,也与智商测验的分数密切相关。

然而,自智商出现百余年来,其能在多大程度上预测一个人的未来,一直是心理学家们广泛争议的问题。因此,智力测验是否有效、智商分数是否有实际功用,理所当然受到人们的颇多质疑。

为此,美国心理学家作过一项有趣的研究。1981年,他们挑选了伊利诺伊州某中学81位毕业演说代表,这些人的平均智商在全校是最高的。研究发现,这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到30多岁时却表现平平。从中学毕业算起,10年后,只有1/4的人在本行业中达到同年龄段的最高水平,很多人的表现甚至远远不如同龄人。

波士顿大学教授凯伦·阿诺参与了此项研究,他针对这一调查结果指出:“面对一位毕业演说代表,你唯一知道的就是他考试成绩不错,而对一位高智商者,你所知道的也就是,他在回答某些心理学家所编制的智力测验题时成绩不错,但我们无法准确地预测他未来的成就。”《钟形曲线》一书的作者亨斯坦与穆瑞也坦言:“假设一个人参加智商测验,数学一项仅得50分,也许他不宜立志当数学家。但如果他的梦想是自己创业,当参议员,或者赚上100万元,并非没有实现的可能。影响人生成败的因素实在太多,相比之下,区区的智商测验何足道哉。”

的确,智商测验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孩子的学业成绩,但是,学业成绩能否准确地预测他们的未来呢?如果智商测验无法预测谁会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谁会享有令人满意的社交生活,那么它的存在又有多少实际价值呢?

心理学家提出了新的可能,成功因素中至少还有70%以上的作用有待发现。它们不是智力,那么它们是什么呢?

嘉德纳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在对智力测验提出严厉批评的同时,他开始研究智商以外的智力。不久,他着重提出了人际智力和自知智力。他认为,人际智力能够认识他人情绪、性情、动机、欲望,并能作适度的反应;而自知智力则能够根据自己的感受,规范个人的行为。在这两类智力当中,嘉德纳明确提到了认识自我和他人情绪的重要性,为情感智商即情商的产生作了有力的铺垫。发现情商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某保险公司曾雇用了5000名推销员,并对他们进行了职业培训,每名推销员的培训费用高达3万美元。谁知雇用后第一年就有一半人辞职,4年后,这批人只剩下不到1/5。原来,在推销保险的过程中,推销员必须要一次又一次地面对被拒之门外的窘境,许多人在遭受多次拒绝后,便失去了继续从事这项工作的耐心和勇气。

那些善于将每一次拒绝都当做挑战而不是挫折的人,是否更有可能成为成功的推销员呢?该公司向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马丁·塞里格曼讨教,希望他能为公司的招聘工作提供帮助。

塞里格曼教授以提出“成功中乐观情绪的重要性”理论而闻名。他认为,当乐观主义者失败时,他们会将失败归结于某些他们可以改变的事情,而不是某些固定的、他们无法克服的困难,因此,他们会努力去改变现状,争取成功。

在接受该保险公司的邀请之后,塞里格曼对1.5万名新员工进行了两次测试,一次是该公司常规的以智力测验为主的甄别测试,另一次是塞里格曼自己设计的,用于测试被测者乐观程度的测试。之后,塞里格曼对这些新员工进行了跟踪研究。

在这些新员工当中,有一组人没有通过智商甄别测试,但在乐观测试中,他们却取得“超级乐观主义者”的成绩。

跟踪研究的结果表明,这一组人在所有人中工作任务完成得最好。第一年,他们的推销业绩比“一般悲观主义者”高出21%;第二年高出57%。从此,通过塞里格曼的“乐观测试”便成了该公司录用推销员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

塞里格曼的“乐观测试”实际上就是情商测验的一个雏形,“乐观测试”在保险公司中取得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证明,与情绪有关的个人素质在预测一类人能否成功中起着重要作用,也为“情感智商”这一概念和理论的诞生,提供了实践上的有力支持。

经过几年时间的研究和酝酿,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的沙洛维教授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梅耶教授正式提出“情感智商”这一术语。两年后,他们将情感智商定义为社会智力的一种类型,并对其应包含的能力内容作出界定,这三种能力是:

·区分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

·调节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

·运用情绪信息去引导思维的能力。“情感智商”这一概念的提出,立刻在心理学界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并开始受到一些企业界人士的注意。不少企业管理人员尝试着把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新泽西州聪明工程师智囊团——ATT贝尔实验室的一位负责人,曾经用情感智商的有关理论对他的职员进行过分析。结果他发现,那些工作绩效好的员工,的确不都是具有最高智商的人,而是那些情绪传递得到回应的人。这表明,与社会交往能力差、性格孤僻的高智商者相比,那些能够敏锐了解他人情绪、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更可能得到为达到自己目标所需要的工作,也更可能取得成功。

另外一个例子是,美国创造性领导研究中心的坎普尔及其同事,在研究“昙花一现的主管人员”时发现,这些人之所以失败,并不是因为技术上的无能,而是因为情绪能力差,导致人际关系方面陷入困境而最终失败的。

因为在企业界的成功应用,情感智商声名大振,并开始引起新闻媒体的浓厚兴趣。1995年10月,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感智商》一书,把情感智商这一研究新成果介绍给大众,该书迅速成为世界性的畅销书。一时间,“情感智商”这一概念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的宣传。

简单来说,情感智商是自我管理情绪的能力。和智商一样,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简称EQ)是一个抽象的概念,EQ情绪商数是一个度量情绪能力的指标。戈尔曼在他的书中明确指出,情商不同于智商,它不是天生注定的,而是由下列5种可以学习的能力组成:

·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能立刻察觉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

·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能够安抚自己,摆脱强烈的焦虑忧郁以及控制刺激情绪的根源。

·激励自己的能力:能够整顿情绪,让自己朝着一定的目标努力,增强注意力与创造力。

·了解别人情绪的能力:理解别人的感觉,察觉别人的真正需要,具有同情心。

·维系融洽人际关系的能力:能够理解并适应别人的情绪。

心理学家认为,这些情绪特征是生活的动力,可以让智商发挥更大的效应。所以,情商是影响个人健康、情感、人生成功及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从此,“情商”作为一个时髦的名词,出现在人们的言谈话语中。

关于情商的重要性,各方面的专家学者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EQ的创始人沙洛维博士和梅耶博士说:“EQ已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成果。”

丹尼尔·戈尔曼认为:“仅有IQ是不够的,我们应用EQ来教育下一代,帮助他们发挥与生俱来的潜能。”

美国的《读者文摘》更坚定地向读者反问:“掌握了EQ,还有什么不能利用的呢?”

美国的《时代周刊》甚至宣称:“如果不懂EQ,从现在起,我们宣布:你落伍了!”

与EQ有关的新生事物也层出不穷,美国有了《EQ》月刊,它倡导人们:“做EQ测验吧,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

美国EQ协会也迅速成立,它以研究和宣传EQ的作用,证明它的重要性为目的。该协会的宣言是:“让我们再进化一次,成为智慧的上帝!”

近年来,国外心理学家们又继续发展了情商的概念,为情商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他们认为,情商是测定和描述人的“情绪情感”的一种指标。情商具体包括情绪的自控性、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挫折的承受力、自我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如果说智商更多地被用来预测一个人的学业成绩,那么情商则是被用于预测一个人能否取得职业上的成功,它更好地反映了个体的社会适应性。付不起的是心态

佛家和道家一再劝告人们不要去计较,要把一切想开、放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扭转在某事某物到来时,牵制人们的那种情绪与心态。因为人生在世,最昂贵而我们又最付不起的,正是生活中某类事件对我们情绪与心态所形成的那种漫长主宰。正是这种情绪与心态,改变甚至毁灭了许多人的生活。智商再高的人也不例外。

19世纪,美国建筑大王凯迪的女儿和飞机大王克拉奇的儿子,在双方父母的撮合下开始交往。但两个人的交往却并不顺利,总是磕磕绊绊,争吵时有发生。两家人都是社会上的名流巨富,儿女们的这种关系,让他们大伤脑筋。他们甚至担心会发生什么不测。谁知,怕什么就来什么,令他们震惊的事还是发生了,凯迪的女儿竟然被克拉奇的儿子“毒死”了。

克拉奇的儿子小克拉奇因一级谋杀罪被关进大牢,两家人的身心因此受到沉重的打击,两家人的生活从此也变得暗无天日。但克拉奇的儿子在“事实”面前却拒不承认自己的罪行,这使得凯迪一家非常气愤。而克拉奇一家也在拼命为儿子奔走上诉。如此一来,两家人便结下了深仇大恨。

一年以后,法院做出终审,小克拉奇投毒谋杀的罪名成立,被判终身监禁。克拉奇为了能让儿子在今后得到缓刑,也为了消除儿子的罪恶,转弯抹角,不断以重金为凯迪一家做经济补偿,以使凯迪能不时地到狱中为儿子说情。

克拉奇每一次的补偿都是巧妙地出现在生意场上,这使得凯迪不得不被动接受。凯迪每得到克拉奇家族一笔补偿,就像是接过一把刺向自己内心的刀,悲痛难言。凯迪埋怨自己,也埋怨女儿当初怎么就看错了人。而克拉奇全家更是无时无刻生活在自责中,他们怨恨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儿子。

两家人都是美国企业界的辉煌人物,然而生活却如此的捉弄他们,让他们不得安生。一年又一年,两家人的心情被巨大的阴影所笼罩,从来没有真正地笑过。他们承认,这些年为此所付出的心理代价是无法用金钱来计算的。

然而,20年过去,一件极为偶然的事件使事情全都变了样,一名被判投毒的凶犯一再上诉,不承认自己给人投毒。这时医学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经过多次化验,发现死者原来是因为服用了一种罕见的药物而中毒,与所谓的凶杀毫无关系。这和二十年前克拉奇儿子“谋杀”凯迪女儿的事件一模一样,原来这是一个误判。

20年后,克拉奇的儿子被释放出狱。但是整整二十年,凯迪与克拉奇两家人,却因为这件事在心理上彼此仇恨,他们成了不幸的人。

事情引起了美国媒体的关注,面对记者的采访,凯迪与克拉奇两家都说了同样的话:“二十年来我们付不起的是,我们已经付出而又无法弥补的心态。”

人生的所谓得与失,在很多时候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而被带入其中的无法挽救的或恶劣、或悲伤、或仇恨的心情,却可以使人们迷失对整个生活的感受和看法。这种因心情引起的得与失,比起物质上的得与失更加致命。“我们付不起的是心态”,这是克拉奇与凯迪两家人在经过二十年的体验后总结出来的一句至理名言。人生漫漫,当事情过去,人们便会发现,我们身在其中的苦,我们所饱尝的种种滋味,正是我们曾经付出的一种又一种情绪与心态。一位美国大学校长的悲哀

人的情绪体验是无时无处不在的,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莫名其妙被某种情绪侵袭的经验,也感觉到了这种情绪不像是智商那样可以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它左右了人类无数的决定和行为,无论是对我们的学习经验还是社会适应能力,情绪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些情绪体验既包括愉快的情绪体验,也包括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们丰富多彩的情绪生活。

其中,愉快的情绪体验包括喜悦、快乐、兴奋、骄傲、惊喜、满足、热忱、冷静、好奇心和如释重负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有失望、挫折、忧郁、困惑、尴尬、羞耻、不悦、自卑、愧疚、仇恨、暴力、讥讽、排斥和轻视等。其中它们又可分为合理的情绪和不合理的情绪。

人活着,就免不了体验这些情绪。然而,不是所有的情绪都是对人的行为有利的。所以,认识情绪,进而管理情绪,成为我们必须正视的课题,否则可能就会步入下面这位大学校长的后尘。

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美国,有一位很有才华、曾经做过大学校长的人,竞选美国中西部某州的议会议员。此人资历颇深,又精明能干、博学多识,非常有希望赢得那次竞选。

但在此时,一个很小的谣言散布开来:3年前,在该州首府举行的一次教育大会上,他跟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有那么一点儿暧昧的行为”。这其实是一个弥天大谎,而这位候选人却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他对此感到非常愤怒,并尽力想要为自己辩解。

由于按捺不住对这一恶毒谣言的怒火,在以后的每次集会中,他都要站起来极力澄清事实,证明自己的清白。

其实,大部分选民根本没有听到或过多地注意到这件事,但是,现在人们却越来越相信有那么一回事了。公众振振有词地反问:“如果你真是无辜的,为什么要为自己百般狡辩呢?”

如此火上加油,这位候选人的情绪变得更坏,他气急败坏、声嘶力竭地在各种场合为自己辩解,以此谴责谣言的传播者。然而,这更使人们对谣言信以为真。最悲哀的是,连他的太太也开始相信谣言了,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消失殆尽。

最后,他在选举中败北,从此一蹶不振。

显然,这位候选人智商很高,但他明显缺乏的是情商,他不懂得使用情商表达和调控自己的恶劣情绪。

情商和情绪的关系是什么呢?

无数事例证实:情商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准确觉察、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一种接近并产生感情,以促进思维的能力;一种调节情绪,以帮助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情商高,代表着情感管理的能力强,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力也比较好。反过来说,情商低,就代表一个人常常会陷入大悲大喜之中,因为忧郁而一事无成,或者是脾气暴躁无常,常出现暴力行为,相对的人际关系就容易紧张,社会适应力也较差。

比如,你可能会因为马上要进行一次很重要的公开讲话而紧张不已,生怕出差错。如果你一直让自己陷入这种恐慌的情绪中,毫无疑问你在这次演讲中只会没有条理地乱讲一通。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一直陷于这种紧张之中并不能改变什么,并且你开始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静下心来分析紧张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也就是说,你开始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那么,当你发现你为什么会紧张、会恐惧之后,就不会感觉那么紧张了。

一个人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种种不如意。有的人会因此大动肝火,结果把事情搞得越来越糟;而有的人则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泰然自若地面对各种刁难,在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快乐幸福地生活,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取得成功,你就要学会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理智客观地处理所有问题。这也是提高你情感智商的最佳方法。米歇尔教授的软糖实验

人要学会调动自己积极的情绪,学会控制自己消极的情绪。只有能够成熟地调控自己情绪的人,才能走向成功。你能调动情绪,就能调动一切。

在法庭上,律师拿出一封信问洛克菲勒:“先生,你收到我寄给你的信了吗?你回信了吗?”“收到了!”洛克菲勒回答他,“但我没有回信。”

律师又拿出二十几封信,一一询问洛克菲勒,而洛克菲勒都以相同的表情,一一给予相同的回答。

律师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暴跳如雷,并开始不断地咒骂。最后,法官宣布洛克菲勒胜诉!因为律师情绪的失控让自己乱了阵脚。

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面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手,有时候采用何种手段已不太重要,而保持好自己的情绪却至关重要。1960年,著名心理学家瓦特·米歇尔在斯坦福大学的幼儿园进行了这样一个实验:测试者让一群儿童依次走进一个空荡荡的房间,在房间最显著的位置为每个孩子放了一颗软糖。测试老师对每一个孩子说:“谁能坚持到老师回来时还没把这颗软糖吃掉的话,谁就可以得到另外一颗糖。但是,如果老师没回来你就把糖吃掉的话,那么你就只能得到这一颗糖。”

试验的结果发现,有些孩子缺乏控制能力,老师不在,又受不了糖的诱惑,就把糖吃掉了;另外一些孩子则牢牢记住了老师的话,认为自己只要坚持一会儿,就可以得到两颗糖。于是,他们尽量克制自己。他们并非不受糖的诱惑,但他们能努力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他们有的唱歌,有的蹦蹦跳跳,有的干脆离开座位到旁边玩去,坚持不看那颗软糖,一直等到老师回来。

就这样,坚持不吃糖的那些孩子获得了奖励——第二颗软糖。

研究者把孩子分成两组:能够抵挡住诱惑,坚持下来得到两颗软糖的孩子;不能坚持下来只得到一颗软糖的孩子。并对他们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

结果发现,当这些孩子长大后,那些只得到一颗糖的孩子普遍没有得到两颗糖的孩子获得的成就大。这就说明,凡是小时候缺乏控制力的,无论他的智商有多高,其成功的概率都很小;反之,那些小时候便能控制自己,尤其能够通过转移注意力来控制自己的孩子,往往能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由此看来,人的非智力心理素质的作用在决定人生成败方面,常常超过智力因素。一个情商高的人,应该是一个能够成熟地调控自己情绪和情感的人,从而他也就具备了调节别人情绪的能力。

想要控制情绪,就需要先了解情绪。情绪其实具有两极性:如积极和消极的情绪,激动和平静的情绪等。同时,由于情绪的强弱程度、情绪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并且都可用来作为度量情绪的尺度,如情绪的紧张程度、情绪的激动程度、情绪的快感程度等。

积极和消极的情绪就是情绪两极性的典型表现。积极、愉快的情绪使人充满信心,努力工作;而消极的情绪如悲伤、郁闷等,则会降低人的行为效率。

情绪的两极性表现为肯定和否定的对立性质:比如满意和不满、愉快和悲伤、爱和憎等。而每对相反的情绪中间,又存在着许多程度上的差别,具体表现为情绪的多样化形式。

两种情绪虽然处于明显的两极对立状态,但其仍可以在同一事件中同时或相继出现。例如,儿子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牺牲了,父母既体验着英雄为国捐躯的荣誉感,又深切感受着失去亲人的悲伤。

同样,对于人来说,同一种情绪也可能同时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作用。恐惧会使人紧张,抑制人的行动,减弱人的正常思维能力,但同时也可能调动他的潜力,促使他向危险挑战。

紧张和轻松也是情绪两极性的一种表现。紧张总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情景下发生的,如客观情况赋予人需要的急迫性、重要性等,人们在这种时候就极易产生紧张情绪,当然,紧张也决定于人的心理状态,如脑力活动的紧张性、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活动的准备状态等。

通常情况下,紧张能对人活动的积极状态产生显著的影响。它引起人的应激活动,产生对活动有利的一面。但过度的紧张则可能使人产生厌恶、抑制心理,并导致行为的瓦解和精神的疲惫,甚至崩溃。

情绪的两极性还可以表现为激动和平静。爆发式的激动情绪强烈而短暂,如狂喜、激愤、绝望等。而平静的情绪状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人们就是在这种状态下从事持续的智力活动的。

作为情绪两极性的一种表现方式,情绪的强弱变化也异常明显。它经常呈现出从弱到强或由强到弱的变化状态,比如从微弱的不安到强烈的激动,从暗喜到狂喜,从微愠到暴怒,从担心到恐惧等。情绪变化的强度越大,自我受情绪影响的趋向就越明显。成功,从情商开始

与社会交往能力差、性格孤僻的高智商者相比,那些能够敏锐了解他人情绪、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更可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也更可能取得成功。情商为人们开辟了一条事业成功的新途径,它使人们摆脱了过去只讲智商所造成的无可奈何的宿命论态度。

心理学家认为,情绪特征是生活的动力,可以让智商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情商是影响个人健康、情感、人生成功及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多年以来,人们一直以为高智商等于高成就,其实,人一生的成就至多只有20%归之于智商,80%则受情商因素的影响。所谓20%与80%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比例,它只是表明,情感智商在人生成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智商的作用不可缺少,但过去人们把它的作用估量得太高了。

为此,心理学家霍华·嘉纳说:“一个人最后在社会上占据什么位置,绝大部分取决于非智力因素。”许多材料显示,情商较高的人在人生各个领域都占尽优势,无论是谈恋爱、人际关系,还是在主宰个人命运等方面,其成功的概率都比较大。

此外,情商高的人生活更有效率,更易获得满足,更能运用自己的智力获取丰硕的成果;反之,不能驾驭自己情感的人,内心激烈的冲突会削弱了他们本应集中于工作的实际能力和思考能力。也就是说,情商的高低可以决定一个人其他能力(包括智力)能否发挥到极致,从而决定他有多大的成就。

在许多领域卓有成就的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学校里被认为智商并不太高,但他们充分地发挥了情商的作用,最后获得了成功。

达尔文在他的日记中说:“教师、家长都认为我是平庸无奇的儿童,智力也比一般人低下。”但他凭借自己对科学的执著最终获得了伟大的成就。

爱因斯坦在1955年的一封信中写道:“我的弱点是智力不行,特别苦于记单词和课文。”但他不怕失败,终于成为世界级的科学大师。

洪堡上学时的成绩也不好,一次演讲中他提到:“我曾经认为,我的家庭教师再怎样让我努力学习,我也达不到一般人的智力水平。”可是,20多年后,他却成为杰出的植物学家、地理学家和政治家。

凯文·米勒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差,高中毕业时靠着体育方面的才能才勉强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许多年后,在他公开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述:“老师和父亲都认为我是一个笨拙的儿童,我自己也认为其他孩子在智力方面比我强。”可是,凯文·米勒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最后成为美国著名的洛兹企业集团的总裁。

戈尔曼用了两年时间,对全球近500家企业、政府机构和非赢利组织进行分析,除了发现成功者往往具备极高的工作能力以外,他们卓越的表现亦与情感智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项以15家全球企业,如IBM、百事可乐及富豪汽车等数百名高层主管为对象的研究中发现,平凡领导人和顶尖领导人的差异,主要来自情感智商方面的差异。

卓越的领导者在影响力、团队领导、政治意识、自信和成就动机上,均有较优越的表现。情商之所以对领导人特别重要,是因为领导的精髓在于使他人更有效地做好工作。一个领导人是否优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情商的高低。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不是推举一些特别聪明的人做领导,而是推举一些能关心别人、与人关系融洽的人做领导的原因。相比之下,情商高的人更能为众人办事,也更能发挥群体的积极性。

情商对于一般人而言也是如此。许多人在校时成绩很好,毕业后却碌碌无为。他们经常抱怨与人难以相处,得不到上司的赏识,在生活中处处碰壁。有些人甚至心态失衡而走上歧途,究其原因也是情感智商低。而一些在校时成绩平平,被认为智商一般的学生,毕业后却如鱼得水,成为独占鳌头的领导者。他们能适应周围环境,抓住机遇。更重要的是,他们善于把握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善于满足和适应领导者的愿望和要求,善于处理自己周围的人事关系,因而他们成功了。

在美国,职场上流行一句话:“智商决定录用,情商决定提升。”成功者和卓越者并不是那些满腹经纶却不通世故的人,而是那些善于调动自己情绪的高情商者。

情商之所以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它的四个功能。

其一,情商具有调节情绪的功能。

人们在准确识别自我情绪的基础上,能够通过一些认知和行为策略,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摆脱焦虑、忧郁、烦躁等不良情绪。如有人在跳舞时能体验到快乐的心境,找朋友谈心可以产生积极的情感。当人们情绪不佳时,就可以采取这些方式回避消极的心境,使自己维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生活中有不少人因为一点小事便陷入消极的情绪之中,或垂头丧气,或忧愁烦闷,或大发雷霆,或三心二意,或动摇不定……从而使自己具有的智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其尘封的潜力更是难以激发。其实,他们只要利用自己的情商,就能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消极情绪,让自己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专注于生活和事业。

情商让你学会审视和了解自己,学会怎样激励自己,能够从容地面对痛苦、忧虑、愤怒和恐惧,并且你发现自己能轻而易举地驾驭它们。就像哈佛大学的校训说的那样:“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其二,情商在解决问题时能影响认知效果。

情商在人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影响认知的效果。情绪的波动可以帮助人们思考未来,考虑各种可能的结果,帮助人们打破定势,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茫然的情绪会打断人们正在发生的认知活动,但人们可以利用这种情绪,审视和调整内部或外部的要求,重新分配相应的注意力,把注意力集中于最重要的部分,从而抓住问题的关键,解决问题。所以,情商能激发动机来解决复杂的智力活动,充分发挥情绪在解决问题中的积极作用。

其三,情商是一个基本的动机系统,它既能提升人们的能力,也能为人生提供动力。

你的人生正如一辆全速行驶的列车,而你的情商为它提供足够的动力,决定它前行的方向。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需要有正确的思想和理念的指引。真正具有建设性的精神力量,蕴藏在左右人一生命运的各种情绪中。

其四,情商能正确地指导智商发挥作用。

情商的高低,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其他能力包括智力能否发挥到应有的水平,从而决定他能获得多大的成就。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优异的学业成绩,并不意味着你在生活和事业中能获得成功。成功不仅取决于个人的谋略才智,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他正确处理个人的情感与别人情感之间关系的能力,也就是自我管理和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

现代研究已经证实,情商在人生的成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智商只有与情商联袂登台,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作用。在许多领域卓有成就的成功人士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学校里被认为智商并不算高,但他们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情商,最后获得了成功。第二章了解自我:走向成功的前提

情商的核心前提是“认识自己”,辨认和开阔地接纳自身的情感,正是现代情商的组成部分。——美国心理学家 卡尔·罗杰斯武士与禅师论道

在古希腊戴尔菲城的一座神庙里,镌刻着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它是这座神庙里唯一的碑铭,它要求人们在情绪产生的时候,即能觉知它的存在,进而有放地调控它。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一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从而迷失在自我当中。

好斗的武士向一个老禅师询问天堂与地狱的含义。

老禅师说:“你性格乖戾,行为粗鄙,我没有时间跟你这种人论道。”

武士恼羞成怒,拔剑大吼:“你竟敢对我这般无礼,看我一剑杀死你!”

禅师缓缓道:“这就是地狱。”

武士恍然大悟,心平气和地纳剑入鞘,深深鞠躬,感谢禅师的指点。

禅师又言:“这就是天堂。”

武士的顿悟说明,人在陷入某种情绪时往往并不自知,总是在事情发生过后,经过有意识地反省才会发现。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角度来观察自己。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可以影响和改变他们所了解的东西,但当你想要认识自己、积极改变自己的时候,却变得很难。不过,当你开始观察和注意自己内心的情绪体验时,一个有积极作用的改变正悄然发生,那就是情商的作用!

一般来说,高情商者都是通过两种途径认识自己的。

一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他人评价比自己的主观认识具有更大的客观性,如果自我评价与周围人的评价相差不大,表明你的自我认知能力较好;反之,则表明你在自我认知上有偏差,需要调整。然而,对待别人的评价,也要有认知上的完整性,不可只以自己的心理需要,注意某一方面的评价。应全面听取,综合分析,恰如其分地对自己作出评价和调节。

二是通过生活阅历了解自己。大多数人通过别人的看法来观察自己,为获得别人的良好评价而苦心迎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词,把自己的情商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危险。

人生的棋局该由自己来摆,不要从别人身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并塑造自我。成功和挫折最能反映个人的性格情绪,因此,还可以通过自己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来发现自己的情绪特点,在自我反省中重新认识自我,把握自己的情绪走向。

另外,认识自己是一种较为主观的情绪体验,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个体之间往往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造成个体差异的原因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人有天生气质上的差异,如知觉反应不同,对内在、外在刺激的敏感程度就不同。情绪反应强度不同,同样被抢走玩具的幼儿,抗议的程度会不一样。

第二,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过往经验,若曾遭受过强烈的外在伤害,再遇到相关的情景就比较容易引发相似的情绪,像被狗咬过的小孩,看到狗比没有此经验的小孩更容易害怕。

第三,人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对事件的诠释、评估不同,自然也会带来不一样的情绪体验。当人走在路上,发现有路人注视,若认为此人有意挑衅,就会心生愤怒;若解释为此人在欣赏自己的穿着品位,则得意之情油然而生。参考他人眼中的我

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身上有些缺点很令人讨厌:他们或爱挑剔、喜争执,或小心眼儿、好忌妒,或懦弱猥琐,或浮躁粗暴……这些缺点不但影响着他们的事业,而且还使他们不受人欢迎,无法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许多年过去了,这些人的缺点仍丝毫未改。细究一下,他们心地并不坏,他们的缺点未必都与道德品质有关,只是他们缺乏自省意识,对自身的缺点太麻木了。

本来,别人的疏远,事业的失利,都可作为对自身缺点的一种提醒。但都被他们粗心地忽略了,因而也就妨碍了自身的成长。

如果你是这些人中的一位(即使不是,也可以通过参考他人眼中的自己,了解自己),那么你最好从现在开始,时常关注一下他人眼中的自己,以便认清自己的缺点,为自己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那些经常与你接触的人对你的评价,是一个人了解自己情绪的重要途径。你可以邀请父母或者其他经常与你在一起的人用一些形容词描述你的特点:

·父亲眼中的我;

·母亲眼中的我;

·祖父眼中的我;

·祖母眼中的我;

·老师眼中的我;

·朋友眼中的我。

……

不过,他人对你的看法是供你作参考的。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来自他人的破坏性批评会对你有不利的影响,这时就需要你认真分辨,小心“巴奴姆效应”,不要让一些错误的评价影响你对自己的信心。

你是一个非常需要别人好评的人,你希望有人喜欢你、欣赏你,但你对自己的种种情况还不甚满意;你的内心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但你还没能将这些能量完全释放出来;尽管你平时遵纪守法,可是很多时候还是免不了有抵触情绪;你也常有些烦恼,会产生动摇犹豫,可在关键时刻还是自己拿主意的;你有时随和可亲、平易近人,能与人侃侃而谈,有时却显得内向腼腆、小心谨慎,克制自己的言语举止;你有很多美好的理想,可其中的不少都缺乏现实性。

其实,几乎每个人都会这么想,这些模棱两可又充满辩证色彩的话,几乎适合每一个人!心理学家把人们乐于接受这种概括性性格描述的现象称为“巴奴姆效应”。你平时所了解的所谓“星座”与性格的预测,乃至各种“算命”的解释,都是利用了这种效应。“巴奴姆效应”一方面揭示了我们的认知心理特点,另一方面也迎合了我们认识自己的欲望。事实上,认识别人难,认识自己更难。

有一位漂亮的长发公主,自幼被巫婆关在一座高塔里,巫婆每天对她说:“你的样子丑极了,见到你的人都会害怕。”公主相信了巫婆的话,怕被别人嘲笑,不敢逃走。直到有一天一位王子经过塔下,赞叹公主貌美如仙并救出了她。

其实,囚禁公主的不是什么高塔,也不是什么巫婆,而是公主认为“自己很丑”的错误认识。我们或许也正被他人所蒙蔽,比如父母、老师说你笨,没有前途,你也就相信了,此时的你不正如那位长发公主吗?

有人认为得了不治之症是人生最大的悲剧,也有人认为没考上大学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其实,我们最大的悲剧与不幸,在于我们活着却不知自己有多大的潜能和应该做什么。不了解自己,偏又想知道自己,一些人于是选择算命、拆字、看手相等探测自己命运秘密的玄虚游戏,就不难解释其中的原委了。内省,认识自我的魔镜

自省是自我动机与行为的审视与反思,用以清理和克服自身缺陷,以达到心理上的健康完善。它是自我净化心灵的一种手段,情商高的人最善于通过自省来了解自我,超越自我。

从心理上看,自省所寻求的是健康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个性。它要求消除自卑、自满、自私和自弃,消除愤怒等消极情绪,增强自尊、自信、自主和自强,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自省是现实的,是积极有为的心理,是人格上的自我认知、调节和完善。自省同自满、自傲、自负相对立,也根本不同于自悔、自卑这种消极病态的心理。自省者审视自我,使个性心理健康完善,摆脱低级情趣,克服病态心理,净化心灵。自省有助于强者健康人格的完善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是强者的特征之一。

自我省察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严峻的。要做到真正认识自己,客观而中肯地评价自己,常常比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别人要更为困难。能够自省自察的人,便是大智大勇之人。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对自己的了解不仅仅是最困难的事情,而且也是最残酷的事情。平心静气地对他人、对外界事物进行客观的分析、评判,这不难做到。但当这把手术刀伸向自己的时候,就未必会令人心平气和、不偏不倚了。

然而,自我省察是自我超越的根本前提。要超越现实水平上的自我,必须首先坦白诚实地面对自己,对自身的优缺点有个正确的认识。强者在自省中认识自我,在自省中超越自我,自省是促使强者塑造良好心理素质的内在动力。

在人生的道路上,成功者无不经历过几番蜕变。蜕变的过程,也就是自我意识提高、自我觉醒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地蜕变、不断地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改造的过程。对自己认识得越准确、越深刻,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里,都存在着矛盾的两面:善与恶,好与坏,创造性和破坏欲。你将成长为怎样的人,外因固然会起作用,但不断地反思自己,不断地在灵魂世界里进行自我扬弃,内省所起的作用也是不能低估的。任何只停留在外表的修饰、美化,如改变口才、风度、衣着等,都无法使人真正得到成长。要彻底改变旧我,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必须有一颗坚强的心,来支撑自己去经历更高层次的蜕变。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应该在充分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充分地看透自己。

用诚实坦白的目光审视自己,通常是很痛苦的,因此,也是难能可贵的。人有时会在脑子里闪现一些不光彩的想法,但这并不要紧,人不可能各方面都很完美、毫无缺点,最要紧的是能自我省察。

凡属对自身的审视都需要有大勇气,因为在触及自己某些弱点、某些卑微意识时,往往会令人非常难堪、痛苦。不论是对自己、对自己的偏爱物、对自己的民族传统、对自己的历史,都是这样。但是,无论是痛苦还是难堪,你都必须去正视它。不要害怕对自己进行深入的剖析,不要害怕发掘自己内心不那么光明,甚至很阴暗的一面。勇士称号不仅属于手执长矛、面对困难所向无敌的人,而且属于敢于用锋利的解剖刀解剖自己、改造自己,使自己得到升华和实现超越的人。

当然,自我省察不仅仅是对自己的缺点勇于正视,它还包括对自己的优点和潜能的重新发现。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长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省发挥自己的优点,通过不懈的努力去争取成功。

认识自我,是每个人自信的基础与依据。即使你处境不利,遇事不顺,但只要你的潜能和独特个性依然存在,你就可以坚信:我能行,我能成功。

1994年,心理学家日莫曼提出了著名的关于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的“WHWW”结构。其中,“WHWW”分别是“Why(为什么)”、“How(怎么样)”、“What(是什么)”、“Where(在哪里)”的第一个字母。日莫曼认为,与人的任何活动一样,自省也可以从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在哪里这四个基本问题上来进行分析。

·关于“为什么”。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的内容就是动机,所解决的任务是对是否参与进行决策,体现了个体内部资源的特征属性。

·关于“怎么样”。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的内容是方法、策略,所解决的任务是对方法、策略进行决策,体现了个体计划与设计的属性。

·关于“是什么”。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的内容是结果、目标,所解决的任务是对取得什么样的结果和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进行决策,体现了个体自我觉察的特征属性。

·关于“在哪里”。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的内容是情境因素,所解决的问题是对情境中的物理因素(如时间、材料及其性质)和社会因素(如成人、同伴的帮助)进行决策和控制,体现了个体敏锐与多智的特征属性。

可见,按照日莫曼的“WHWW”结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具有动机自我意识监控、方法自我意识监控、结果自我意识监控和环境自我意识监控的四维结构。

一个情绪化严重的现代人,他可能具有高智商,可如果他在“为什么”这个维度上存在缺陷,也就是说,他缺乏成功的动机,那么,他将很难开发出自己智慧的潜能;同样,在“怎么样”的问题上存在缺陷的现代人,可能整天忙忙碌碌,却总是事倍功半;而在“是什么”维度上不健全的人,则不能合理地估量和揣度事情的结果和结果对他人生的意义,这样的话,成功就容易与他失之交臂;至于“在哪里”问题上遇到麻烦的人士,他对社会环境以及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缺乏清晰的认识,不是高估自己,就是低估自己,从而导致自负或者自卑的消极情绪。

扪心自问是最好的反省方式。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士,都应问一问自己的WHWW,三思而后行,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换句话说,你可能渺小而平庸,也可能卓越而杰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能够反省和充分地认识自己。

学会自我省察,你就是一座金矿,一定会在自己的人生中展现出应有的风采。情绪,心灵的“发动机”

1892年,南美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在清理一栋建筑物的废墟时,人们发现了一对母子,母亲已死去,而那不满周岁的孩子竟还活着。许多人都为之惊异:那栋建筑物塌陷后,楼内无一人幸免,这个孩子能幸存下来,几乎是一个奇迹!

但随后人们发现,那位母亲在死时呈现出弓腰的状态,双手支撑在地板上,她用自己的身躯,竭尽全力抵挡住垮压下来的重物,为孩子留下了一丝呼吸的空间,也为他留下了一条生路。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母亲在生命的危急关头,没忘记用爱为他们的亲情做出最后的注脚,正是爱这种强烈的情感,激起她非凡的勇气。这一感人的故事证实:无私的爱和感情,在人们生活中是多么重要,人们从中看到了情感的目的性及其巨大的能量。爱这种伟大的情感,演变成强大的力量,去拯救自己的子女,并压倒了自己求生的本能。

以理智的眼光看,自我牺牲是非理性的,但对情感而言,这是唯一的选择。

什么是情感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态度和观念,情感就是人在这些因素的支配下,对事物的切身体验和反应。

情感占据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核心地位。社会生物学家为此就指出,人们危急时刻的情感高于理性,发挥着主导作用。的确,当人们面临挫折、失败和危险的时候,仅靠理智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还需要情感来作为引导。

人类内在的情感,伴随着人类悠远的进化历程,默默地、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出现,直至它被烙印在神经系统,成为先天的、自主性的情绪反应倾向。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再次印证了人类情感的存在价值。

情感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在任何时候,人们都不应忽视情感的力量。当年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时候,年老的船长平静地留在轮船上,平静地面对死亡。他的行动感动了许多人,致使这些人在大灾难和即将来临的死亡面前,也表现得异常镇静,这充分地体现了情感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情感可为我们带来伟大的成就,也可能使我们失败,所以,我们必须知道,要控制自己的情感,首先就要了解对我们有刺激作用的情感有哪些。我们可以将这些情感分为7种消极情绪和7种积极情绪。

7种消极情绪为:恐惧、仇恨、愤怒、贪婪、嫉妒、报复、迷信;7种积极情绪为:爱、性、希望、信心、热情、乐观、忠诚。这里归纳的14种情绪,正是你人生计划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它们的组合,既能意义非凡,又能混乱无章,完全由你来决定。

上面每一种情绪都和心态有关,这些情绪实际上就是个人心态的反映,而心态又是你可以组织、引导和完全掌控的对象。

你必须控制你的思想,你必须对思想中产生的各种情绪保持警觉性,并且视其对心态的影响是好是坏而接受或拒绝它。乐观会增强你的信心和弹性,而仇恨会使你失去宽容和正义感。如果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你的一生将会因为不时的情绪冲动而受害,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中国香港“突破”机构的副总干事李兆康先生多年从事青少年心理辅导工作,他在一本有关情绪的小册子中用了四个形象的比喻来描述情绪,可能会对你了解并控制这14种基本情绪有所帮助。

◎保安系统

情绪好像是我们心理上的“保安系统”。一旦身边的人或事对我们的身心构成威胁,这个保安系统就会发挥作用,发出相应的警报信号,这样,我们就可以及时地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保护自己,不致受“伤”。比如,如果遇到危险的情况,这个保安系统就会产生恐惧情绪,迫使我们要么躲避,要么抵抗。如果有人伤了你的自尊,你的心里一定先是郁闷,然后变为愤怒,这提醒你必须寻求舒解。

另外,如果我们做错了事,内心会感到内疚和自责,这些情绪又会驱使我们纠正自己的行为,为自己的错误做些补偿。

当然,这个保安系统也有失灵的时候。可能会反应过敏,小小的刺激便警报大鸣,也可能对危险和过失渐渐麻木,毫无反应。

所以,人需要经常自我反省,校正自己的价值观念,只有摒弃不太正确的态度、思想,才可以保持这个保安系统的正常运行。

◎发电机

情绪好像是“发电机”,它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能量,用以推动人的各种活动,使我们拥有一个积极进取并且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生。比如,有力、胜任、勇敢、自信、愉快、感激、同情、安稳、关怀和被爱等令人心情舒畅的感受,有人称之为动力性情绪。然而,情绪是不能分割的,我们不可能只感受快乐的情绪,而把不快乐的情绪抛开。

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些令人不快的情绪,比如愤怒、怨恨、急躁、不满、忧郁、痛苦、被拒绝、失意、焦虑、恐惧、嫉妒、羞愧、内疚等,有人称之为耗损性情绪。这些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会消耗我们的能量。

但是,这些表面负面的感受若不过量还是有其积极价值的。在感受痛苦的同时,我们也得到了探索和成长的机会。当然,如果我们的生命中充满了耗损性情绪,大部分能量白白地浪费了,这部“发电机”就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功效。

◎编织的彩毯

情绪又好像一块“编织的彩毯”,靠的是你对于色彩的选择。如果你偏爱用灰黑色的毛线,你织出的毯子就会黯淡无光;如果你只用白色,毯子就会变成一片单调的空白;如果你善于使用各种颜色自然地交织,你就会织成色彩缤纷的彩毯。

同样的道理,你若容许自己自然流露各种情绪,既不压制和埋葬情绪,也不将自己淹没在情绪的低潮中,你的人生也必定像一块彩毯,活得很有色彩。

◎化学作用

情绪也发挥着“化学作用”。在人与人交往中,不同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会产生不同的关系。若彼此交往中充满仇恨、嫉妒、自私、傲慢等情绪,这种关系会令人不寒而栗、退避三舍;反之,若人际关系中多一些爱、多一点宽容和体谅,这样交往的群体会迸发出无比的感染力。

可见,在我们的生命中,情绪总是伴随于我们的左右。若能恰当地处理,这些经历可以为我们的生命添加色彩,成为生活中的享受。

反之,情绪就可能会成为我们的负担,侵蚀我们的生命。

然而,恰当地处理情绪并不意味着你要时时刻刻使自己快乐。实际上,那些表面负面的情绪也能为我们的成长提供契机。为了成长,我们必须经历一个逐渐反省情绪的过程。有了成熟的反省,我们才能经得起情绪的冲击,才能不做情绪的奴隶。你“聆听”自己的情绪了吗

善于了解自己情绪的人,也是善于聆听自己内在声音的人,他们最容易将自己的情绪调节到一个最佳位置,调谐或顺应他人的情绪基调,轻而易举地将他人的情绪纳入自己的主航道。这样,在交往和沟通中将一帆风顺。强有力的领袖人物、富于感染力的艺术家,他们都能敏锐地认识和监控自己的情绪表达,不断调整自己的社会表演。他们类似于高明的演员,可以调动成千上万人的情绪。

谁了解自己的情绪,谁就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它们、操控它们、驾驭它们。谁要是不了解自己的情绪,就只能无助地听任它们的摆布,成为情绪的奴隶。

如果你想利用你的情绪力量,就必须先了解它、聆听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你的情绪不是孤立的,也不是无法把握的,你的思想能直接影响你的情绪。情感智商首先表现为对自己情绪的识别和评价,也就是对自己的情绪能及时地识别,知道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

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情况,也就是说,在沟通中,什么是触动你某种情感的诱因,尤其是最强烈的感觉被触动时,是什么让你感觉受到了激发。只要你能清楚地了解这些诱因,就能对沟通中发生的各种情况进行妥当的处理。当你知道是什么使你处于良好的状态时,就能帮助你进入与别人的沟通中,在进行交谈时就感觉自己受到了激发。

高情商者往往能有效地察觉出自己的情绪状态,理解情绪所传达的意义,找出某种情绪和心境产生的原因,并对自我情绪作出必要的恰当的调节,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低情商者则因不能及时地认识到自我情绪产生的原因,而无法有效地进行控制和调节,致使消极情绪影响心境,久久不退。

那么,如何清楚地了解这些诱因呢?可以在你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找一个独处的环境,“聆听”自己的情绪,深入地体会自己正经历的感受是什么:是内疚、怨恨、害怕、惊讶、还是哀伤?要注意,人的情绪不是单一的,常常是几种情绪混杂在一起。

这时,你要仔细分辨一下:究竟哪种情绪是你目前最主要的情绪,并留意自己此时的身体反应。然后,你需要与情绪“对话”。你的感受一定不是没有原因的,但你或许并不知道这个确切的原因是什么。这时,你需要问问自己如下几个问题:

·我怎样形容自己的情绪?

·是什么人(事)使我有这样的感受?为什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