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倍增:资本运作、众筹与新三板上市(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8 10:52:45

点击下载

作者:张文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资本倍增:资本运作、众筹与新三板上市

资本倍增:资本运作、众筹与新三板上市试读:

版权信息COPYRIGHT INFORMATION书名:资本倍增:资本运作、众筹与新三板上市作者:张文排版:青杨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3-1ISBN:9787513641555本书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言 裂变:由“市场经济”迈向“资本经济”

中国经济为了实现从市场驱动迈向资本驱动,正在进行三大转型。

第一个转型:从“印钞票”模式切换到“印股票”模式。

如今,中国实体经济越来越乏力,人们终于明白,钞票增发只是经济增长的外在,而切换到“印股票”模式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这里的“股票”指的是创业者的股权,是股权投资,不是指传统上的股民购买的“股票”。它也是一种“配额”,是一种可以坐享其成的财富。

怎么使社会上产生大量的“股权”呢?最主要的办法是鼓励大众创业。国家通过IPO注册制,降低企业上市门槛,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初创型企业,帮助其实现直接融资,从而激发大众创业的热潮。

第二个转型:变“债权”主导型为“股权”主导型。

在债权主导型经济时代,金融机构把钱“借”给企业谋发展,比如,银行是企业的“拜把兄弟”,可是,这位拜把兄弟只愿跟企业同富贵,不愿跟企业共患难。当经济处于上行期时,银行会锦上添花,主动、过度地放贷给企业;一旦经济进入下行期,银行就立刻釜底抽薪,绝不会雪中送炭,这使下行的经济雪上加霜,这也是由中国银行盈利模式和监管模式决定的。

股权主导型经济的特点是金融机构将钱“投”给企业,占有企业股份。当企业经营困难的时候,金融机构能够与企业风雨同舟;当企业高速成长的时候,金融机构会获利退出,以此起到调节经济增速、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第三个转型:变“少数人”游戏为“全民型”运动。

在市场经济时代,很多资源看似是共享的、公平的,其实是少数人占有的,而且先占有资源的人会给后来者设定门槛。例如,传统的私募基金门槛就很高,而且是利用信息、技术和人才等资源不对称、效率不对等去获利,其理念、模式和业态也让普通百姓觉得太遥远。而在“互联网+”时代,私募基金将进入全民参与的黄金时代,众筹、P2P其实都属于私募,这些都是大众行为。金融游戏不再高高在上,开始渗透到普通人的生活。

资本经济的本质是资本裂变,资本的裂变则是能量的聚变,通过稀释和渗透聚合能量。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感受到:资本经济时代,资本之间的配置产生驱动,无数个驱动力组成了社会前进的动力。资本经济时代,企业通过资本运作、众筹与新三板上市,可以实现资本倍增。第一章资本倍增:资本从代数级增长到几何级增长

倍增学探讨的是人、事、物在几何级数状态下是如何倍增的。企业应用几何级数倍增原理来实现资本倍增,就是以市场法则,通过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实现增值和效益增长。实现资本倍增是时代所需、企业所需,也是资本市场所需。企业要转变思维观念,分析企业内外部融资环境,消除不利因素,采取符合企业自身的措施,积极对接资本市场。从京东看资本倍增的魅力

关于倍增学,有这样一个故事:

古代,有个国王非常喜欢下棋。一天下完棋后,他突然有了一个主意——要奖励棋的发明者。于是,他便把发明棋的人召到了皇宫,说:“你发明的棋让我每天都非常开心,我要奖励你!说吧,你想要什么?”

当时,正赶上天旱闹灾荒,民不聊生。棋的发明者说:“我什么也不要!只要您在我的棋盘上的第一个格里放一粒米,第二个格里放两粒米,第三个格里放四粒米……每格的米粒数都是前一格的双倍,以此类推,直到把这个棋盘放满就行了。”

国王听了他的要求,哈哈大笑,说:“好,就按你说的办!”当第一排的八个格放满时,只有128粒米,皇宫的人都大笑起来;当放到第二排时,笑声消失了,大家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国王也大为吃惊,因为通过计算,要想把这64格棋盘放满,需要1800亿万粒米,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米粒总数的10倍。

国王只好认输,并给予他相当的奖励。棋的发明者用这些米粮,救济了无数灾民。

这个故事简单易懂地呈现了被爱因斯坦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市场倍增学原理。市场倍增学又叫网络学,很多深知市场倍增学原理的人士,都认为市场倍增学是一门伟大的学问,并利用这个原理缔造了巨大的财富。

例如,京东。截至2013年底,京东的自营式B2C占据该市场46.5%的市场份额,活跃用户数达到4740万,年销售额达到1255亿元。从2004年的3000万元到2013年的1255亿元,销售额在10年间增长了4000多倍,创造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奇迹。保持10年高速增长,京东在电商大潮中辟出自己的发展之路,也因此获得资本的青睐。2014年5月22日,京东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开盘报价为21.75美元,较发行价19美元上涨14.47%,市值达到约297亿美元。

京东资本倍增的秘诀在于:京东充分利用了资本市场的现成玩法,改写了电商的竞争格局,最终以后来者居上的姿态笑傲江湖。

发行可以转可以赎回优先股

京东早期的三轮私募属于“夹层融资”,这是一种长期融资方式,性质介于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之间,具件条款由投融资双方灵活商定。这种融资工具发出去是债券,是否要付利息,什么条件下可以转股,每个时期可以转多少……所有具体事宜都需要双方事前约定。

2007—2010年,京东发行了A、B、C三轮“可以转可以赎回优先股”:A轮融资,由今日资本提供。2007年3月27日,发行1.55亿“A类可以赎可以转优先股”,附带1.31亿份购股权。同年8月15日,1.31亿购股权被行使。两笔融资合计1000万美元。B轮融资,由今日资本、雄牛和梁伯韬联合投资。2009年1月,发行2.35亿“B类可以赎可以转优先股”,融资2100万美元。C轮融资额达1.38亿美元,于2010年9月完成,这次发行了1.78亿“C类可以赎可以转优先股”,投资方为高瓴资本。

通过上述三轮融资,京东最终获得了1.69亿美元资本。由于早期估值低,今日资本A轮获得的优先股就相当于总股本的30%(假如全部转股;如果不转股,可以享受8%的年息)。如果不是采用优先股策略,CEO刘强东的控制权恐怕早已旁落。

投资人接受这样的方式是有条件的,比如,要看好并信任刘强东本人,要查看过往几年的业绩和资金使用效率。2006年,看到京东销售额从上一年的3000万元涨到8000万元,今日资本才有信心通过可以转优先股投资1000万美元;2009年,京东销售额达到40亿元,3年涨了50倍!面对如此傲人的业绩,高瓴资本心甘情愿地为其拿出了1.38亿美元。以上是京东融资的真正法宝。

排他性投票权委托

发行可以转可以赎回优先股的融资方式虽然不错,可是,这种方式的融资额是有限度的。于是,京东在2011年开始发售普通股融资。

从上表可以看到,2011年以来京东的历次股权融资,累计发售8亿普通股,获得18.57亿美元现金和腾讯旗下三块电商资产(拍拍、网购100%股权和易迅9.9%股权)。

在大规模股权融资的过程中,刘强东要求投资人排他性地将投票权授予他的两家BVI公司(英属维尔京群岛)Max Smart和Fortune Rising。可是,美国的老虎基金(持有18.1%)、高瓴资本(持有13%)、今日资本(持有7.8%)等投资机构没有把投票权委托给刘强东。

经过几番博弈,京东在上市前,通过BVI公司控制了13.75亿股投票权(涉及11家投资人委托的7.96亿股,其中包括腾讯的3.52亿股),占比55.9%,以微弱的优势保住了控制权。

美妙的双层股票

上市前,一些“不肯就范”的投资人并没有把投票权授予刘强东,上市后,11家投资机构将收回7.96亿股的投票权。另据招股文件记载,京东将发售1.38亿新股,总股本将达到27.6亿股。这样一来,刘强东手里的股票占比仅为20.5%。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采用谷歌、百度等普遍采用的双层股权结构。上市后,刘强东持有的5.65亿股将转为B类股票,每股有20份投票权。其他新旧投资人持有的都是A类股票,每股有1份投票权。

京东资本倍增的例子再次印证:不管是实体企业家,还是财富拥有者,必须看懂市场倍增学,修建财富管道,借助资本舞台,如此,才能实现财富倍增。资本倍增:企业最后一波红利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如果想实现经济的转型,首先就要实现金融的转型。从外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和开放资本账户,到内部加快利率市场化、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无不透露出未来中国金融转型的大方向。其中,资本市场是金融体系发展的关键和重点,承载着中小企业发展、产业升级的重任,多层次资本市场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红利。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核心驱动是2015年初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它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持;而注册制的推出无疑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规则。目前,资本市场已经成了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主战场。概括起来,资本市场为企业实现资本倍增提供的便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支持实体经济,市场化配置资源

资本市场改革的重点是:调动金融资源,以市场化为基础,以价格为导向,以增长为目标。传统金融主体以银行为主,特别是国有银行。银行的特性是追求安全稳定收益,而中国国有企业具有天然的垄断优势,这样就使金融资源集中在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融资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而且融资成本也很高。

可是,风险高的中小企业一般都具有高成长性和高技术含量,一旦无法获得足够的融资,发展也会受限;相关产业发展滞后,必然会影响经济增长效率。相反,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不同风险偏好的资本获得识别配置,资本市场能够集中相应的金融资源支持经济效益高、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促进相关行业升级,提高经济效益。

资产证券化,丰富产品层次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不断推进,必然要求加快资产证券化发展。在金融抑制环境下,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金价格在市场中的有效形成,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系统性风险,因此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要在渐进、有序、可控的原则下进行。

在未来一段时间,非标债权必然会向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转换,而资产证券化正是转换的一条重要路径。未来,为了丰富产品的种类,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资产证券化很可能会被大力推进,因此扩大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范围(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资产证券化等,即MBS、ABS等),引导社会资本从“倒利差”转向对接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也就成了必然。

资产证券化不仅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还能有效地化解地方政府存量的债务风险,将融资过度集中于银行信贷的风险分散掉;同时,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定价机制,也定然会有效打破刚性兑付。

推动创新,丰富市场层次

如今,传统的由政府主导的经济正在向市场创新型增长模式改进。这种变革涉及各方利益主体,要想获得改革的成功,首先要协调各类利益主体。资本市场提供的金融服务是多层次的,具有天然的、配合创新的多种业务模式、风险偏好等先天优势。

对于经济转型来说,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支撑,不仅能够更加合理地将资源配置到代表未来产业升级方向的企业,还能实现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的优胜劣汰。未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层次”将体现在两个方面:横向,以品种为轴,股票、债券、衍生品、结构化产品同时并重;纵向,以交易方式为径,交易所、银行间市场、新三板、区域股权市场和柜台市场鼎立。这一横一纵,不仅支撑起了资本市场运作的舞台,还给投资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并购重组,推动经济转型

要想实现经济的“新常态”,就要打破传统发展模式,追求新的增长空间,实现产业升级。传统产业内生增长动力不足,要想寻求突破和转型,就要通过并购实现外延式增长,这需要较多的资金。而资本市场具有融资功能,能够为并购重组提供资金支持,突破资金的约束,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推动经济转型。统计数据显示,资本市场正逐渐成为并购重组的主渠道,全社会兼并收购浪潮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正在形成,而这也正是转型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

利用混合所有制,推动国企改革

资本市场是优化市场要素配置、促进企业投融资、兼并重组等的市场化平台,有着较高的信息透明度,市场化程度高;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现路径主要是:通过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作与市值管理,打造公开、透明的公众公司,保证规则的透明化……

由此可见,两者具有天然的共性。混合所有制的核心问题是国资转让,而通过资本市场运作有助于保障各方参与者的利益,而且通过上市公司可以建立起以投资为纽带的现代企业制度。

事实上,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关键是如何发挥中小(公众)股东的作用。资本市场不仅能够培育健康的股权治理结构,形成良性的股权文化,还可以强化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推动公司提升股东价值,充分实现上市公司的价值。

经营一家企业,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资本与产业的结合。有的企业借助资本,实现了一飞冲天的梦想,创造了商业神话;有的企业和资本牵手后,却矛盾不断,经营受阻,最终不得不分手。要想与资本完成一段优美的舞姿,关键是把握趋势,用好政策红利,采取适合企业的资本策略,如此才能最终实现资本的倍增。企业自身难以完成资本跳跃性增长

在资本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很多企业通常都无法完成资本的跳跃性增长,因此也就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没有做好资本运作。

纯粹靠经营产品挣得的钱总是有限的,要想把企业真正做大,就要学会资本运作。因此,企业首先要了解资本运作的概念和作用,熟知资本运作的模式分类,积极探索资本运作模式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本的跳跃性增长。

资本运作及其作用

资本运作又称资本运营、资本经营、资本营运,指的是利用市场法则,通过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或资本的科学运动,实现价值增值、效益增长。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企业只有学会资本运作,利用有限的可以产生价值的资源,才能实现企业的资本创利最大化。

资本运作不同于生产制造、库存管理、产品营销、市场开拓、品牌创建等传统意义上的经营活动,而是着重于企业资本项下的活动,比如上市、融资、企业兼并、债务重组等。也就是说,资本运作就是利用资本市场,通过买卖企业和资产而赚钱的经营活动。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资本运作已经成为企业寻求利润最大化的重要因素,是一些富于挑战、勇于创新的企业的资本倍增器。所以,要把自己的资本(有形的和无形的)拿到市场上,通过上市等一系列合理手段,再结合自身发展情况进行合理的运营。如此,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期望提前得到兑现,还便于我国经济快速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中。

资本运作的模式分类

资本运作的模式主要有资本扩张与资本收缩两种。

1.资本扩张

资本扩张是指在现有资本结构下,通过内部积累、追加投资、兼并和收购等方式,实现企业资本规模的扩大。根据产权流动的不同轨道,可以将资本扩张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横向扩张

横向扩张是指交易双方属于同一产业或部门,产品相同或相似,为了实现规模经营,进行产权交易。采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竞争者的数量,增强企业的市场支配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改善行业的结构,解决市场有限性与行业整体生产力不断扩大的矛盾。(2)纵向扩张

纵向扩张是指处于生产经营不同阶段的企业或不同行业部门之间、有直接投入产出关系的企业之间的交易。这种扩张方式将关键的投入产出关系纳入自身的控制范围,通过对原料、销售渠道、用户的控制,提高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3)混合扩张

混合扩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之间没有直接投入产出关系和技术经济联系的企业之间进行的产权交易。这种方式适应了现代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战略的要求,其优点在于:分散风险,提高了企业对经营环境的适应能力。

2.资本收缩

资本收缩是指企业把自己拥有的一部分资产、子公司、内部某一部门或分支机构转移到公司外,从而缩小公司的规模。这种方式是针对公司总规模或主营业务范围而进行的重组,根本目的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收缩性资本运营是扩张性资本运营的逆操作,其主要实现形式有以下四种:(1)资产剥离

资产剥离是指把企业所拥有的一部分不适合发展战略目标的资产出售给第三方。这些资产既可以是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也可以是整个子公司或分公司。资产剥离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不良资产的存在恶化了公司财务状况;某些资产明显干扰了其他业务组合的运行;行业竞争激烈,公司急需收缩产业战线。(2)公司分立

公司分立是指将企业的某一子公司的全部股份,按比例分配给母公司的股东,从法律和组织上将子公司从母公司的经营中分离出去,形成一个与母公司有着相同股东和股权结构的新公司。在分立的过程中,不存在股权和控制权向第三方转移的情况,母公司的价值并没有发生改变,而子公司却有了自己的独立价值判断。(3)分拆上市

分拆上市是指母公司将其在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给现有母公司的股东,从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的经营中分离出去。分拆上市后,原母公司的股东虽然在持股比例和绝对持股数量上没有任何变化,可以按照持股比例享受企业的净利润分成。最为重要的是,子公司分拆上市成功后,母公司可以获得超额的投资收益。(4)股份回购

股份回购是指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一定途径购买本公司发行在外的股份,适时、合理地进行股本收缩,达到缩小股本规模或改变资本结构的目的。股份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保持公司的控制权;提高股票市价,改善公司形象;提高股票内在价值;保证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认股制度的实施;改善公司资本结构。是否进行股份回购取决于股份公司对自身经营环境的判断。一般来说,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已超过一定的规模经营要求的公司,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来收缩经营战线或转移投资重点,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资本运作的模式创新

资本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只有同其他生产要素组合起来,优化配置,才能将资本的使用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资本运作模式的创新呢?

1.整体上市

2004年1月,TCL集团的“阿波罗计划”正式实施。TCL集团吸收合并了其旗下的上市公司TCL通讯,实现了整体上市;原TCL通讯注销法人资格并退市,TCL集团向TCL通讯全体流通股股东换股,并同时发行TCL集团人民币普通股,TCL通讯的全部资产、负债和权益并入TCL集团。

整体上市为TCL集团筹得了25.13亿元资金,不仅为公司带来了产业扩张的新契机,也为其带来一个新的资本运作平台。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想面对全球化竞争,做大做强,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而金融资本集资则是最有效的方式。集团上市定然可以让集团有效地通过集资发展;而通过行业整合和产业重组,是无法让大集团完全靠现金收购来进行产业重组的,只有整体上市才能够让大集团通过股权收购实现更有效的扩张。

2.产业整合

如果产业规模很大、很分散,怎么整合?德隆的选择是:把资本经营作为产业整合的手段。通过资本经营,收购同行业中最优秀的企业;然后,通过这个最优秀的企业,整合和提升整个行业。于是,德隆不仅把资本经营与产业整合结合了起来,而且还将二级市场与一级市场进行了有效的结合。

德隆控股5家上市公司,他们的做法是把证券市场作为企业整合的一个手段。通常情况下,德隆是不会孤立地投资一个项目的,其之所以要投资某个项目,主要就是为了整合整个行业。例如,为了整合新疆水泥行业,首先,德隆控股屯河70%以上;其次,把屯河的水泥生产能力卖给天山,用所卖得的钱购买天山集团对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权,从而控股天山;最后,通过天山,对整个新疆的水泥业实现有效整合。

3.产融结合

当产业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对资本的需求会不断扩大,这时就会不断地向金融资本渗透;而当金融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也必须寻求产业资本的支持,以此作为金融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产融结合就成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002年12月,海尔集团与美国纽约人寿保险公司(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合作,成立了海尔纽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其实,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海尔已经先后控股青岛商业银行、鞍山信托、长江证券。如此,海尔在金融领域已经涉足银行、保险、证券、信托、财务公司等业务。

海尔投资金融业,是其搭建跨国公司框架的开始。金融业具有良好的资金流动性,产融结合必然会为海尔的资金链加入“润滑油”,加速其资金融通,这样就为海尔冲击世界500强提供了强劲的资金动力。

资本运营的形成,既有企业内部的动因,也有企业外部环境的支持。重视资本运营的战略地位,借鉴成功的运营模式,并在现实的运作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对企业集团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要想完成资本跳跃性增长,就一定要熟悉资本运营模式和各个关键环节;同时,还要充分把握企业的各种融资方式,提高企业由强到大的综合能力。撬动资本杠杆,带企业一起飞

古希腊数学家、力学家阿基米德有这样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他一语道破了借助神奇支点、依赖杠杆原理,以小博大的科学原理。如今,这种以小博大的杠杆原理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同样,在资本投资市场,熟练运用这一杠杆原理,也可以发挥出以小博大的作用。充分利用这股力量,可以使财富以几何级速度成倍增长。如果不会利用资本的杠杆力,找不到这个支点,就很难实现财富的快速增长。

资本杠杆和其作用

资本杠杆又称为财务杠杆、融资杠杆或负债经营,指的是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作为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贷款的成本必然会随着贷款利率的上涨而增加。为了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要合理地利用资本杠杆,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合理地、有效地利用资本杠杆,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还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自有资金利润率。

负债筹资是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向银行借款、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的资金。采用借入资金的方式筹集资金,到期要归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与权益筹资比较起来,负债筹资要承担较大的风险,但付出的资金成本却比较低。

在资本总额和其结构既定的情况下,息税前利润中支付的债务利息是固定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样就会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反之,则会大幅减少普通股盈余。这就是负债筹资的资本杠杆效应。

这种杠杆作用来自企业的筹资,与投资活动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后者是不会因为杠杆作用而发生改变的。

企业如何“玩转”资本杠杆

随着企业经营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的资本杠杆水平也应进行动态变化。因为在新形势下,曾经对企业持续发展有促进作用的资本杠杆,有可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同样地,原来对企业发展起不利影响的资本杠杆,也可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面对现实经济环境的多变和资本杠杆的双重作用,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企业就要保持一个有弹性的、具备较强调整能力的资本结构。在资本运作上,决策者要充分考虑以下五点:

总之,在资本经济时代,资本之间的配置会产生一种驱动力,无数个驱动力就会组成社会前进的动力。这是大势,每个企业都会被卷入其中。因此,应在资本市场撬动资本,充分发挥资本杠杆的力量,让资本带着企业一起飞。资本的“瓶颈”真的是资金吗?

有些企业领导者认为,企业资本的“瓶颈”就是企业资金短缺,以致无法扩大产能、增加产量和进行多元化发展。事实上,企业出现资本瓶颈的根本原因并非源于资金本身,而是没能对接资本市场。

借力资本市场是如今企业融资发展的第一要务,而资本市场的最大功能就是缓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现代企业的竞争是资本与资本的竞争,不懂资本知识,忽视了融资技巧,没有金融圈子,要想赢得竞争,是异常艰难的。因此,要想破解企业融资的“瓶颈”,就要不断调整思路,积极对接资本市场。

多层次企业融资可以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企业融资成本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难题。作为配置金融资源的有效手段,资本市场是缓解这一难题的重要阵地。同时,在以“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创新中,传统主板市场以外的创业板、新三板、“四板市场”和券商自办柜台市场迅速崛起,为对接多企业融资提供了绝佳场所。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如下图所示。

证监会致力于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在建立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的基础上,将区域性股权市场纳入“第四板”进行监管,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发展提供支持。

如今,借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东风,区域性股权市场正迅速崛起。据数库财务统计,早在2014年8月4日,包括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浙江股权交易中心、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等在内的20家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挂牌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10401家;场外市场挂牌企业覆盖了工业、信息技术、原材料、日常消费品等11个行业。各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对区内中小企业的服务价值不可小觑。

有些业内人士认为,“四板市场”不仅可以为区内中小企业提供区域性的资本市场服务平台,促进企业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破解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孤岛”困局;还可以为财政、科技扶持资金的使用投资提供一个公开透明的平台,有利于社会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此外,依托这个平台确认股权,恢复转让权,既可以使围绕股权开展金融服务和科技成果入股成为可能;还可以为各行业整合转型升级提供丰富的企业并购资源,为创投提供正常的退出渠道。这些作用都与企业的融资成本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今,主板市场已然不再独占鳌头,创业板和中小板的创新、新三板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蓬勃发展,都让中国资本市场有了更多的看点,为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提供了广阔的渠道。

对接资本市场是时代所需,是企业所需,也是资本市场所需。在这里之所以强调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是因为当前多层次资本市场具有六大功能:

企业对接资本市场选择方式应多样化

就场外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不论是新三板,还是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等区域性股交中心,其挂牌企业数量近年来都呈现逐年快速增加的趋势,交易制度也在探索中逐渐完善。同时,OTC市场融资能力不断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潜在挂牌企业。

这些小微企业通常都希望借助OTC平台参与资本市场运作,通过股权融资或债券融资等方式在市场上寻求资金,加快企业后续发展。比如,上海华龙测试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龙测试”)。

作为国内品种最全的试验机制造商、高端试验机产品的研发基地和国内测试仪器行业的领航者,华龙测试早在成立之初就明确了公司的市场定位,规划好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还将未来上市的计划也纳入了企业长远规划。

经过多年的耕耘,在2013年6月7日,华龙测试在清大益讯(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大益讯”)的推荐下成功挂牌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踏上了企业资本化运作之路。挂牌后,华龙测试严格把控内部控制流程,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仅一年多的时间,便实现了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如今,华龙测试又开始描绘更宏伟的蓝图。2014年,在清大益讯的辅导下,企业计划在登陆香港创业板,依托香港成熟资本市场的交易制度、监管规则和合理的估值,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融资,实现更大空间的股价升值。一旦实现了这一目标,华龙测试就会成为目前第一个从场外交易市场转至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内地企业。

总而言之,无论是企业选择主板、创业板、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还是选择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境内或境外上市,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加快自身发展都已经成为一大趋势。面对众多选择,企业就要从自身条件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上市地,在推荐机构的辅导下推进各项工作。

此外,鉴于场外市场的“转板机制”,如果企业还不符合企业主板、创业板上市条件,完全可以考虑“曲线救国”:先在新三板或者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等区域性股交中心挂牌,在挂牌后的一段时间内努力达到主板或创业板的上市要求。影响资本倍增的N个因素

企业的资本倍增,就是企业的财富倍增。影响企业财富增减的因素有很多,如市场因素、政策因素、经营因素等,其中关键的是经营因素。因为,不管市场、政策如何变化,企业经营的成败都取决于经营是否能适应内外部环境。

影响企业资本倍增的经营因素包括把握财富趋势、选择财富通路、打造财富系统三方面的内容。下面我们就对此进行详细解读。

把握财富的趋势与时机,搭上财富革命的快车

据美国一家研究机构调查显示,针对产品来说,20世纪60年代,只要做电视机就能够赚到钱;70年代,做微波炉生意赚钱;80年代,做录像机赚钱;90年代,做PC和网络赚钱。那么,21世纪,什么能够赚钱?

有一本非常有名的书叫《财富第五波》,其中写道“将来营养保健行业将产生兆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如果不了解趋势,选择一个夕阳产业,只会让企业越做越穷,越做越不行,所以要知道趋势在哪里。

众所周知,有的时候不在于你的能力有多大,时机也很重要。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画一幅行业上升和下降的曲线图,因为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会经历开始、高峰、低潮,这是经济的发展规律。

由此可见,进行项目考察时,一定要选择好时机。进入时机好,就能赚钱;如果别人已经做了几十年,开始衰退了,你再去做,很可能就赚不到钱了。所以,不仅要把握好趋势,还要选择一个好的时机。这是实现资本倍增的一个重要因素。

OPT法则——选择财富通路

OPT法则是财商教育里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叫作“收入倍增术”,英文叫“other people's time”,意思是“别人的时间”。从资本倍增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学会用别人的金钱为你赚钱。换言之,这也是企业如何选择财富通路的问题。

如今,社会已经到了合作共赢的时代。如果你只知道埋头苦干,就会回到小农经济时代。如果产品没有通路,没有人帮你销售,你必然会赔钱。握有通路就等于掌握未来和财富。如何用别人的金钱为自己赚钱,是企业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打造财富系统

为什么麦当劳和肯德基那么赚钱?你能做出比麦当劳和肯德基更好吃的汉堡吗?如果可能,你能建立比麦当劳和肯德基更好的组织系统吗?

当年,有一家叫红高粱的公司,在中国喊出的口号就是“我要在中国打败麦当劳和肯德基”。红高粱快餐推出了河南烩面、山西的炒粉、刀削面等,可是如今早已经销声匿迹。为什么?因为它没有一个很好的系统,可是麦当劳却有!比如麦当劳坚持“挑战60秒”,如果超过60秒给食客送上东西,就送给他一杯饮料;麦当劳对服务员走路的节奏都是有规定的。

事实上,任何一家大企业都有一套系统。根据调查显示,一个业务员在国内的一家公司每年做十几万元的业绩就已经很厉害了,可是,在宝洁却可以轻轻松松做到百万元。为什么?因为宝洁有一套非常高效的营销系统。宝洁为自己的业务员做好了广告、计划,只要在这个地区,就会做到这么高的业绩。这就是系统的力量。

如何使自己的资本成倍地增加?如果企业注重经营,把握资本趋势、选择资本通路、打造资本系统,资本倍增必然能够实现。商业模式变革在资本倍增中的作用

商业模式在资本倍增中具有重要作用。只要选对了商业模式,就可以轻轻松松赚大钱;一旦选错,即使付出很多,也是赚不到钱的。

商业模式变革与资本倍增的关系

同样是做企业,为什么有的企业越做越小,不仅亏损,甚至还倒闭了;有的企业却越做越大,利润还能越来越多?因为,企业家眼光是否独到,选择的行业是否优秀,都会对企业的盈利造成直接影响。选择一个能轻松盈利的行业,就会做得很轻松。什么叫轻松盈利的行业?比如,你的产品大家哭着喊着都要买,如果你选择了这种行业,肯定赚钱。

做企业要懂得管理密码,尤其对怎么选行业、怎么让钱转起来(财务管理)要很明白。了解这些、懂得这些,是企业能够盈利的基础。这就是盈利企业的奥妙所在!

每个企业都有一套自己的商业密码。所谓商业密码就是企业家盈利的方式和手段,即你靠什么让消费者把钱送到你的口袋里。是在你还没给他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时候,他就愿意把钱往你的口袋里装;还是,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去收他的钱;抑或把产品和服务已经提供给消费者了,可是,消费者就是不愿意给钱,能拖就拖……

这三种现象都解释了商业密码的重要性。如果商业模式没有选择好,可能就要面临以上所说的第三种情况:自己拼命地干活,把产品和服务都提供给了对方,可对方就是不想付钱。

苹果公司和富士康公司同属于IT行业,可是,它们选择的商业模式却不一样。苹果公司选择的是服务和研发,而富士康公司选择的是代工和加工。这两种盈利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靠头脑、智慧赚钱;一个是靠四肢、体力赚钱。赚钱的方式不一样,两者的辛苦程度也就不同,利润率自然也就不一样。

让利润成倍地变为企业财富

之所以会产生财富差别,主要原因就在于,是否懂得资本密码。在我们身边,有的人不会用杠杆的力量让利润翻倍;有的人却掌握了资本杠杆的力量,将利润成倍地转化成了企业财富……这样,企业间的差距自然就拉开了。“冯氏企业财富理论”认为,做企业怎样才能合法、有效而且快速地让财富增值?其实就是一个公式,即:财富密码=管理密码×商业密码×资本密码。只有企业家改变思维方式,才能让企业实现盈利。

过去,做企业是卖产品、卖服务;现在提倡的是,不仅要卖产品、卖服务,还要卖企业——卖企业利润表!概括地说,就是“企业干得好不如卖得好,要想卖得好必须干得好”!如果想把企业卖得好,前提是必须干得好!

企业的管理密码和商业密码是卖产品和服务,而企业的资本密码则是卖企业(利润表)。如果说企业的管理密码和商业密码解决的是如何通过做好企业获得利润,那么资本密码解决的则是对利润表所体现的利润的资本化过程,也就是如何通过资本密码让企业财富呈几何级数增值。

如果想让企业的经营获得成功,既要掌握管理密码,靠加法做大企业的价值,也要掌握商业密码,靠乘法做强企业的价值,更要懂得运用资本密码靠几何级数让企业价值倍增。这就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与价值链条,也是卓越企业的发展方向,更是中国企业的发展方向!

总之,资本如同企业的血液,资金链一旦断裂,企业必然会面临崩盘;商业模式是企业之魂,只有找到了正确的、合适的商业模式,才能找到资本。得资本者,得天下!第二章资本思维:搞资本是乘法,做反了则是除法

要实现更大的资本梦想,企业家必须具备特殊的思维能力,培养善于发现财富的眼光,从杠杆思维、市值思维、协同思维三个梯度来构建资本思维,讲究天下之财取用之道,通过群体合力来操作资本运作等。这是从挣钱思维到赚钱思维,最后到资本增值思维的必经之路。企业家应该具备的五大特殊思维

当今市场,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形式更加纷繁复杂。那么,企业间的竞争靠的是外化的品牌、广告、形象、公关、服务吗?靠的是更加深层的战略、资本、商业模式吗?当然不是!这些都是企业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手段,而不是赢得竞争的法宝。

企业间竞争的真正核心是创造并运用这些经营手段的企业家思维。那么,当今企业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思维呢?企业家思维既要有与各行业卓越人士相同的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的思维特征;还要有经营企业的特殊思维,如共赢思维、超前思维、整合思维、危机思维、哲学思维等。

共赢思维

共赢思维是检验一个企业家能否跳出企业看企业,能否具有高站位、大视野、利他人思想境界的试金石。在思考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时,优秀的企业家不会孤立地从企业自身的利益出发,而是会积极地为同行业、同地域企业寻求做大做强的宏观战略与策略;然后,通过企业自身的努力,获得自己应有的份额,而不是思考如何将竞争对手置于死地。

任何企业都无法独占某一市场,与其时时想着对手,把精力、手段、财力放在吃掉同行上,不如果把精力、手段、财力放在把市场做大上。只有将市场这块蛋糕做大了,企业分得的那份数量才会增加,同行业的企业也可以从中获益,成为真正的竞争队友。击垮了竞争对手,虽然可以让你失去竞争者,但同时也失去了激励者。

共赢思维的本质就是——“利人”。华人首富李嘉诚在总结自己从商心得时说:做生意要“打出以利人为先的牌”“小利不舍,大利不来”。由此可以知,李嘉诚之所以能够成为华人首富,其共赢思维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想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份额,就要树立“利人利己”的共赢思维。

超前思维

所谓超前思维就是对企业、行业和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和思考,对未来的趋势进行认识和分析。在21世纪高科技的推动下,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会更加纷繁复杂,如果缺乏超前思维,不仅无法昂立潮头,而且随时都可能被高速发展的社会所抛弃。

超前思维既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主观臆断,它是建立在个人所具备的知识、经验、信息和思维水平基础上的综合判断与大胆想象。一旦形成这种判断与想象,就会在企业家心中形成强烈的方向感和远大的目标感;在方向和目标的指引下,企业定然会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达成功彼岸。

古语说得好:“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句名言既是对不具备超前思维能力的人的警示,也是对具有超前思维能力的企业家的启迪。因此,在21世纪的搏击中,一定要具有超前思维,因为只有具有远见,才能达到“谋定而后动”的境界。

整合思维

所谓整合思维就是在考虑经营方略时,不仅要考虑企业内部的既有资源,还要将企业的外部资源纳入思考范围,通过内外资源的有机组合,达到为企业所用的目的。

2002年,全球著名的整合营销传播创始人舒尔茨教授来到中国,当他从学员那里了解到北京心力源源电子有限公司2002年为销售摩托罗拉汽车电话而做的全国免费赠送营销方案的时候,赞叹道:“心力源源的活动,是目前我所看到的最有趣的中国整合营销传播案例。在这个案例中,消费者得到了满足,而且没有付出额外代价;保险商得到了稳定和高价值的客户;代理商得到了合理的佣金;心力源源获得了市场、品牌和资金回报。形成了一个良性的闭环财务系统,没有资源的浪费。这就是整合的力量。”

整合思维不是简单的1+1,也不是1+N,而是在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之间寻找不同利益者之间的共同利益点。如果资源提供双方或多方利益点达到相对平衡,消费者需求得到较大满足,整合思维必然会结出硕果,为本企业和外部企业带来收益。

整合思维不仅是企业间利益的整合,也是建立新商业模式的思维基础,更是社会资源与企业资源达到优化配置的系统化思考。在21世纪,一定要运用整合思维,让其在战略制定、兼并重组、整合营销、商业模式构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危机思维

危机思维指的是在企业取得成就或处于发展顺境时,企业家并不沉湎于成功的喜悦,而是居安思危,敏锐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可能面临的困难,全面思考企业前进中应该解决的问题,确保企业稳健发展。

在纷繁变化的21世纪,只有牢固树立危机意识,把意识变成危机思维习惯,才能够牢牢把握企业基业长青的命脉。危机思维既是考验一个企业家能否成功超越自我的标志,也是确保企业家保持清醒头脑、看清未来困境的能力。没有危机思维,企业是无法做大做强的!

比尔·盖茨常说“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海尔张瑞敏时常提醒自己“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果履薄冰”。正是由于他们具备了危机思维,才能在多数人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表现出“众人皆睡我独醒”的清醒状态。

哲学思维

所谓哲学思维指的是企业家将自己从事企业管理的经历和经验,自觉地运用归纳与演绎、抽象和具体、综合和分析等哲学思维方法,使之上升到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性的认识,成为指导企业经营的世界观。

综观成功的企业家,如牛根生、严介和、马云、李东升等,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骄人的业绩,是因为都有正确的哲学思维做指导。在他们的言谈话语中,不仅透着哲学的思辨,还透着经营的智慧,更包含着把握了企业发展变化规律的从容和淡定。因此,哲学思维是一个企业家必须具备的思维。发现财富的眼光主导创造财富的行为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一个企业的成长被其经营者所能达到的思维空间所限制。”在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的长远发展,与企业的财富管理和传承密不可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企业经营者驾驭财富的眼光主导着他们创造财富的行为。

那么,企业经营者该如何面对财富机遇?如何通过财富管理扩大投资收益、促进企业发展呢?首先,就是要具备发现财富的眼光。

洛克·菲勒发现财富的眼光

洛克·菲勒出生在一个贫民窟。小时候,他和大多数出生在贫民窟的孩子一样争强好胜,喜欢玩,调皮捣蛋,甚至逃学。

不同的是,洛克·菲勒从小就有一种善于发现财富的非凡眼光。有一次,他在街上发现了一辆旧玩具车,捡回家后将其修好,让同学们玩,向每个人收取0.5美分。仅用了一个星期,他竟然赚了买一辆新的玩具车的钱。洛克·菲勒的老师深感惋惜地对他说:“如果你出生在一个富人的家庭,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商人。可是,这对你来说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你能成为街头商贩就不错了。”

洛克·菲勒中学毕业后,正如他的老师所说,他真的成了一名小商贩。他卖过电池、小五金、柠檬水,每一样都经营得得心应手。与贫民窟的同龄人相比,他已经可以算是出人头地了。然而,后来的一批丝绸生意让洛克·菲勒从小商贩一跃成为商人。

在港口区域里,有一个地下酒吧,洛克·菲勒经常到那里喝酒。那天,洛克·菲勒喝醉了。当他步履不稳地走过几位日本海员身边时,海员们正在与酒吧的服务员说那些令人讨厌的丝绸的事。

原来,有批来自日本的丝绸,有一吨多。因为在轮船运输过程中,遇到了风暴,丝绸被染料浸染了,如何处理这些被染料浸染的丝绸,成了日本人非常头痛的事情。他们想卖掉,却无人问津;想运出港口扔掉,又怕被环境部门处罚。最后,日本人打算在回程的路上把丝绸抛到大海里……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洛克·菲勒感到机会来了。第二天,他便来到轮船上,用手指着停在港口的一辆卡车,对船长说:“我可以帮你们把这些没有用的丝绸处理掉。”结果,他没有花一分钱便拥有了这些被染料浸染的丝绸。然后,他将这些丝绸制成了迷彩服、迷彩领带和迷彩帽子。几乎一夜之间,他便拥有了10万美元的财富。

有一天,洛克·菲勒在郊外看上了一块地皮。他找到这块地皮的主人,说自己愿意花10万美元买下来。地皮的主人拿到10万美元后,心里还在嘲笑他:“这样偏僻的地段,只有傻子才会出那么高的价钱!”可是,令人想不到的是,一年后市政府宣布在郊外建环城公路。很快,洛克·菲勒的这块地皮便升值了150倍。

一位富豪想在这块地上建造别墅群,愿意用2000万美元购买这块地皮。可是洛克·菲勒没有答应,并笑着告诉富豪:“我还想等等,因为我觉得这块地皮应该值更多钱。”果然不出洛克·菲勒所料,3年后那块地皮卖了2500万美元。

洛克·菲勒活了77岁。临死前,他让秘书在报纸上发布了一条消息,说他即将去天堂,愿意给那些失去了亲人的人带一个问候的口信,条件是每人收费100美元。这一荒唐的消息,引起了无数人的好奇心,结果他赚了10万美元。当然,如果他能在病床上多坚持几天,会赚得更多。在他去世后,秘书按照他的遗嘱登了一则广告,说他是一位绅士,愿意和一位有教养的女士同卧一个墓穴。结果,一位贵妇人愿意出资5万美元和他一起长眠。

这就是洛克·菲勒——一个至死都要赚钱的人。他的碑文上写着:“我们身边并不缺少财富,而是缺少发现财富的眼光。”

在我们身边,有人总会抱怨,自己没有关系,没有资源,没有本钱……其实,他们是没有自信,没有发现财富的眼光。也有人抱怨,我生不逢时,那些发财的机会没让自己碰上,却不知自己身边有着无数的发财路径,只是不识庐山真面目而已。有人总渴望天上掉馅饼,殊不知,馅饼其实就是陷阱,毕竟,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练就发现财富的眼光

事实上,只要用资本思维训练财富眼光,从身边的项目做起,从熟知的行业做起,钻精钻透一个行业,然后你便会突然发现:自己发现财富的眼光比任何人都独到、犀利。

1.善于思考,出奇制胜

在上面的案例中,日本商贩本来打算将被浸染的1吨多丝绸抛到大海里,洛克·菲勒表示可以帮忙处理这批丝绸。没想到洛克·菲勒用这些丝绸制成迷彩服装、迷彩领带和迷彩帽子。几乎在一夜之间,洛克·菲勒拥有了10万美元的财富。

2.牢盯靶心,择机出牌

沃尔玛高薪养了一群看似与企业无关的气象家,曾得到很多人的冷嘲热讽,沃尔玛高层也不断有人提出异议。可是,每当台风来临时,人们就会惊异地发现:只有在沃尔玛的卖场,人们才能找到最充足的灾后物资。

3.推己和人,应势而上

史玉柱有着非凡的商业头脑,他担心自己的智慧不能遗传给孩子,于是钻研起让孩子变得更聪明的保健品,最终推出了脑黄金。要知道,他的这种想法正是大多数父母都有的,因此该产品一度红火。

4.要日积月累,有的放矢

眼光卓越的企业家总是在不断积累信息的基础上,把自己作为需求者,换位思考,果断出击,实现双赢。企业家构建资本思维的三个维度

商业模式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企业重新定位于高利润区并获得持续盈利能力的问题。要想盈利,企业在起始阶段,要解决的是基本生存(现金流)问题;企业在发展阶段,要解决的是品质(利润率)问题;企业在成熟阶段,要解决的是可持续(总市值)问题。

全球化的商业竞争,已经不仅仅是技术、经营上的竞争,更是资本上的竞争。如果想在竞争中提升企业的盈利率,就要从杠杆思维、市值思维、协同思维这三个梯度来构建资本思维。

杠杆思维

什么是杠杆思维?所谓杠杆思维就是用小的资本撬动大的资本,以获得更多的收益。简言之就是负债经营。使用这种方式,可以补足公司自身资金的缺陷,争取先发制人,抢占市场先机,获取较大的收益。

比如,某项目净利润率可以达20%,以自有资本投入1000万元,则能获得200万元的净利润。而假设举债的利息率为10%,借入4000万元,需要支付的利息为400万元,而这4000万元能够产生的收益为800万元,除去利息依然还有400万元收益。外加4000万元负债经营,则能获得600万元的净利润(利润率60%)。

这就是杠杆思维产生的效果!一流企业和二流企业的分野,就在于能不能运营市值这个利器,就在于能不能运用杠杆思维。当然,使用负债经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权衡,当自己的经营利润率高于负债成本时,可以加大负债经营的比重。如果想贷款而不得,会使业务枯萎而死;如果负债过重,无力偿还,会直接导致现金流断裂。

市值思维

所谓市值思维就是依靠企业的资本价值来促进扩张,这比杠杆思维要进一步。

很多实业企业家认为,自己企业的价值,就是企业总资产除去负债以后的资产净值的价值。如果说,你的企业只有5000万元的净资产,可是绝不是5000万元只值5000万元,因为你每年的净利润有1500万元。即使按照10倍的市盈率来算,你的企业也可以卖到1.5亿元。

市值代表了企业未来的赚钱能力,优秀的企业家都不会认为企业的资本价值是虚的,李嘉诚就是如此。

有一次李嘉诚宴请公司要客,结账的时候,李嘉诚从自己的腰包里掏出2万港币付款。众人都不明白,他解释道:“这顿饭钱如果由公司来掏,公司就多了2万元费用,相应的净利润就少了2万元。按照股市平均30倍的市盈率来算,我的企业的市值就少了60万元。所以,如果是公司掏钱,一顿饭不是吃掉2万元,而是吃掉60万元。”

协同思维

协同思维,不是以经营资源的共享、交叉销售为目的,而是以各业务间金融资源调配、内部融资为目的的资本运作,常见于多业务、多元化的企业。

成功的公司有一个共同特点:总部能够掌控金融资源的内部配置,通过不同业务的组合可以重新分配现金流与投资,并且获得比公开资本市场更高的效率。在通用电气公司,多元化的真正含义是多元化投资,而不是国内的多元化经营。前者投资失败,只会给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带来影响,并不会连累投资控股公司的现金流;而后者则正好相反。

如今,赚钱的野蛮时代已经过去,未来是拼真本事的时代。在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企业家要转变自己的思维观念,运用杠杆思维、市值思维和协同思维来构建资本思维,才能博得一席之地。天下财,天下人取之,天下人用之

资本运作是利用一切有限的产生价值的资源,运用市场法则,通过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达到资本创利的最大化。资本运作的一个重要的思维内涵,就是天下财为天下人所取和所用,这关乎如何取天下财和如何用天下财的问题,因此,必须以正确的资本思维为导向进行运作。

天下财为天下人所取

所谓“天下财为天下人所取”具有以下三层含义:

1.天下人的钱都是你的,只是目前别人帮你代管而已

要知道,“天下所有钱都是我的,之所以现在不在我的账上,是因为别人在帮我们保管”。懂得了这个原理,做项目的时候就要从利他的角度出发,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2.你的钱也是天下人的,你目前只是帮别人代管而已

这一层强调的是换位思考——天下人的财富是你的,同时你的财富也是天下人的。这是比第一层含义更高级的境界。

3.你的钱财多少跟你的心胸和格局成正比

你的胸怀和格局决定你的财富多寡。天下财富像海洋一样多,你的格局却只有一个小酒杯。即使拥有了百亿财富,与天下财富相比,也不值一提。如果只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口袋上,你的那个取财容器很快就会封顶。所以,把眼光从自己的口袋移出来,帮助大系统里的更多人,别人的财富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向你。

天下财为天下人所用

古人云:“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意思是说,凭借全天下的力量,来谋取天下的财富,用取得的天下财物来供给天下的所用。引用这句话的用意在于:如果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那么君子爱财,用之亦有道!

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发财致富之后,有钱就任性,肆意挥霍,畸形消费。例如,有的热衷于炫富,购豪宅买奢侈品,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听任子女飙豪车招摇过市;有的涉足“黄赌毒”;有的甚至为富不仁,成为地方黑恶势力,欺行霸市,鱼肉百姓;有的官员聚敛了巨额钱财,可是一分钱不敢花,只能以私藏、把玩来获得贪财的满足……

其实,富人之所以致富,绝非靠一己之力,乃是国家政策、社会环境、自然条件、家庭背景等多种因素促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富人的钱财是来源于社会的,并非个人凭空创造的。财富原本源于社会,使用财富的最好方式就是用之于社会。财富如果是水,也只有像水那样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才能更好地滋润万物。

同样,企业的财富也源于社会,而且更强调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市场经济最重要的道德基础就是“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源于企业对自己行为的一切后果负有责任。没有基于道德感基础之上的责任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