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8 11:11:52

点击下载

作者:张伯礼,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针灸学(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针灸学(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试读:

前言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致力于引领和促进世界中医药教育的健康发展及世界中医药人才的规范培养。早在成立之初,就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领导下,组织海内外专家分析世界中医药教育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世界中医药教育的建议与对策。起草了《世界中医学本科(CMD 前)教育标准(草案)》,2009年5月经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二届第四次理事会认真论证和审议,发布了《世界中医学本科(CMD 前)教育标准》。

世界中医学教育正在快速蓬勃发展。中医药课程是实现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但各国(地区)中医学教育发展不平衡,各教育机构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差异较大,且核心内容不尽统一,故有必要确定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为使世界各国(地区)中医教育机构通过教育实践,实现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依据《世界中医学本科(CMD 前)教育标准》,结合中医学教育特点和职业需要,参考世界各国(地区)中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和《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并启动“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的编译工作。本套教材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黄帝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选读》《温病学》,共13个分册。

▍教材编译的工作基础

2012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编译指导委员会,审议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编译原则和要求”,与会专家对“编译原则和要求”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通过综合各位专家建议,于2012—2013年在天津中医药大学资助和参与下组织开展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中外教材比较研究”;在充分分析、总结各国(地区)教材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各课程研究团队组织起草了“课程教材目录和章节样稿”,并寄发到世界各国(地区)相关专家审议,收回专家反馈意见和建议94条,涉及教材内容、语言翻译、体例格式等方面。秘书处组织专家根据研究结果对“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编译原则和要求”进行了认真修订等。以上工作为编译“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材的定位

当前本科教育仍是各学科专业教育的基础主体。同时“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还应服从、服务于已发布的相关中医学专业教育标准,以及综合考虑各国(地区)中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临床实际需要等。“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以下简称“教材”)的适用对象定位为世界中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同时兼顾研究生教育及中医医疗人员自修参考;教材的知识范围以满足培养胜任中医临床需要的准中医师为度,同时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为知识延伸提供参考。读者对象为海外中医药院校的学员,海外中医药从业人员,来华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以及内地高校中医药英语班学员。

▍教材的编译原则

本套教材的编译坚持了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先进性,安全性,规范性,普适性等原则。

思想性。中医学历来重视思想性的传承,大医精诚、倡导仁爱,注重学生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树立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仁爱思想,这是中医学医德修养的核心,也是一名合格中医师的必备品质。

科学性。教材应正确反映中医学体系内在规律,中医概念、原理、定义和论证等内容确切,符合传统文献内涵,表达简单、明确、规范,避免用带有背景知识的词句。中医学理论内涵植根于中医学理论发展史中,尊重中医学理论的传统内涵,才能正本清源,使教材体现稳定性和延续性。

系统性。系统承载中医学理论,完整构建中医学核心知识体系,突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资源要求层次清晰,逻辑性强,循序渐进,做好课程间内容衔接,合理整合,避免交叉重复等。

实用性。教材着力服务于临床,阐释基本理论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临床内容主要选择中医的优势病种,以及被广泛应用的中药、针灸、推拿等处理方法,学以致用。实用性是教材的价值所在,在进行理论讲解时注重介绍各国(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治疗,经典课程的学习重视其临床指导作用及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等。

先进性。教材注重反映中医学的发展水平,引入经过验证的,公开、公认的科学研究或教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等内容,展示中医学的时代性特征。如温病学课程中介绍人类防治禽流感、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等研究的最新情况,针灸学课程中介绍了腧穴特异性研究进展等。教材的先进性是一个学科生命力的体现。

安全性。教材对治疗方法、技术的介绍重视安全性和临床实际,要求明确适应证、禁忌证。如针灸学课程中重视介绍相关穴位适应证、安全操作等,中药学课程介绍中药相关的科学炮制、合理辨用、明确剂量、汤剂煎煮及服用方法、濒危禁用药物的替代品等,推拿学课程中介绍推拿手法的宜忌等。教材知识内容选择应以服务临床应用为基础,重视安全性,各种表达力争严谨、精确,符合各国(地区)法律要求。

规范性。教材统一使用规范术语,文字通俗易懂但不失中医本色,语言翻译做到“信、达、雅”,采用现有的国际标准中的规范表述,翻译力争达到内容的准确性与语言的本土化兼顾,同时还重视知识版权的保护。

普适性。教材服务于中医教学,内容经典,篇幅适当,外延适度,尽可能符合各国(地区)教学实际。在版式、体例、表达等方面采用国际通用编写体例,避免大段叙述并及时进行小结。重视使用知识链接的表达方式,使教材版式活泼,在增加教材知识性同时不影响主体知识,如临床课程可适量链接增加西医基础知识,推拿课程增加介绍国外的整脊疗法等。加强图例、表格等直观表达方式的应用,简化语言叙述,将抽象问题具体化。

▍教材的编译过程

2015年,根据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编译人员遴选条件,各国(地区)中医药教育机构专家积极申报,共收到推荐自荐表313份(境外89份)。最终确定教材主编28名、副主编64名。参与此套教材编写的专家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新西兰、马来西亚、荷兰、希腊、日本、西班牙、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15个国家和地区,共计290人,其中59名境外专家中有26人担任主编或副主编。参加机构包括74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及研究院(所),其中境内34个机构,境外40个机构。

2015年召开的“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主编会议和编写会议,明确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总体编译要求,深入研讨和合理安排了各课程编委对相关课程教材的编写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明确了教学大纲、编写大纲及相关课程交叉内容的界定,以及教材编译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等。之后又召开了主编进度汇报会和教材审稿会,经过20个月的辛勤努力,汇集世界中医教育专家智慧,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先进性、安全性、规范性、普适性”的第一套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中文版于2016年10月召开的定稿会上定稿。

2016年10月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翻译会召开,会上聘任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的英文版主译。

主译人员的遴选是根据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翻译人员遴选条件,经推荐和自荐,充分考虑申报者在专业领域的学术地位、影响力、权威性,以及地域的代表性,经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认真研究,确定各课程教材主译49人,其中博士39人,硕士8人,本科2人。他们来自9个国家(地区),其中境外主译38人,美国就有24人参与此项工作,境内主译也大多具有海外教学经历,长期从事中医专业相关英语教学和翻译,经验丰富。

这套教材的出版具有重要意义,抓住了中医药振兴发展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可为服务于中医药“走出去”,促进共建共享,推动中医药为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HO)“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崇高目标而作出贡献。同时,该套教材的出版发行,也有利于中医药国际标准的推广和普及,也较好适应了全球范围内以“预防为主,维护健康”为重点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适应了世界对中医药需求增长的形势。因此,本套教材必将有助于世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被更广泛地认识、理解和推广应用,惠及民众,造福人类。

书将付梓,衷心感谢海内外专家学者的辛勤工作,群策群力,认真编译,保障了核心教材顺利出版发行。感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天津中医药大学对本书给予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感谢所有作出贡献的同道朋友们!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单宝枝教授为本套教材尽力颇甚,贡献尤殊!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总主编张伯礼2018年夏编写说明

为促进世界中医药教育的发展,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布了《世界中医学本科(CMD 前)教育标准》和《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为保证相关国际标准的顺利实施,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启动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的编译工作。《针灸学》作为13门核心课程教材之一,由国内外30余位专家共同编译,系统、完整、科学地阐述了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供世界各地中医学本科专业学生使用。

本教材着重突出国际针灸学专业的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和临床能力,力求体现学科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

全书共四部分,即绪论、上篇经络腧穴、中篇刺灸技法、下篇针灸治疗。书末附索引。

绪论主要论述针灸学的定义及特点、发展简史、国际传播和学习方法。

上篇经络腧穴,每章正文前设导学,经络总论、腧穴总论每章末及经络腧穴各论每节末设小结,每章后设思考题。经络腧穴各论先介绍本经所有腧穴名称及代码、主治概要,再分述重要、常用的腧穴,包括拼音、代码、特定穴名称、穴解、定位、取法、解剖、主治、操作、配伍、现代研究,最后列表论述其他腧穴的代码、定位、主治、操作。基础理论的阐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力求有利于学生学习、归纳知识点,理解经络、腧穴的内涵,了解现代研究进展。

中篇刺灸技法,每章正文前设导学,后设思考题。本篇对毫针刺法、灸法、拔罐法、三棱针法等14种疗法分别详细论述其器具、种类、作用特点、操作方法、适用范围、注意事项、异常情况处理等,毫针刺法、灸法还介绍了部分现代研究进展。该篇着重提出消毒方法及医疗废弃物处理。刺灸技法的阐述立足于临床应用的标准性、规范化,力求达到使学生深刻理解各种刺灸法的作用及特点,熟练掌握主要刺灸法的基本技能,全面了解临床刺灸方法。

下篇针灸治疗,每章前设导学、后设思考题。本篇介绍了针灸治疗的原则、作用、诊治特点及处方,内科病证、妇儿科病证、皮外伤科病证、五官科病证、急症等121种病证的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戒断综合征、肿瘤放化疗反应、美容等纳入内科病证中。脑卒中后附假性延髓麻痹,慢性疲劳综合征后附衰老,高血压后附低血压,胃痛后附胃下垂,糖尿病后附肥胖症。中医病证与西医疾病具有较单一的对应关系,或西医病名无相应的中医病证名,或临床治疗方案通常针对西医疾病者,以西医病名作为题目介绍,论述其西医疾病名称概念、中医病证名称、病因病机、病位、辨证要点、治疗、医案选录、按语。多个西医疾病对应一种中医病证名称,或临床治疗方案通常针对中医证、症为主者,以中医病证名称作为题目介绍,论述其中医病证名称概念、病因病机、病位、西医相关疾病名称、辨证要点、治疗、医案选录、按语。病因病机精炼论述。中医名称中包含多个西医疾病,且西医疾病治疗方案不同者,疾病治疗方案分述。如题目为痿证,下列急性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周围神经损伤和外伤性截瘫6种疾病。辨证要点先列主症,再根据兼证分述证型。治疗方案根据针灸临床实际,基本治疗根据病因病机,一般设立1个或2个主方,再辅以辨经、辨证(病)、辨症配穴,其他疗法简要论述名称、腧穴、方法。医案选录选择教材、现代文献中具有代表性的治疗验案。按语论述疗效、预后、注意事项等。针灸治疗的阐述厘清中医病证与西医疾病的关系,紧密结合临床,理论、医案互参,力求使学生学习的内容可直接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索引设四部分,即名词术语索引、穴位名称索引、穴位代码索引、疾病名称索引。索引词提取严谨、实用、方便,以利于查阅。

本教材相关内容依照《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针灸学通用术语》(GB/T 30232-2013)、《腧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主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等相关标准。

本教材的绪论由梁繁荣编写,经络总论由陈骥编写,腧穴总论由路玫、刘迈兰编写,经络腧穴各论由路玫、郑美凤、崔瑾、王燕平、刘迈兰编写,毫针针刺的基本技法由刘自力编写,灸法由付勇编写,拔罐法由王瑞辉编写,其他针法由王瑞辉、赵仓焕、付勇、郝吉顺、黄银兰编写,针灸治疗总论由高树中编写,针灸治疗各论中内科病证由王卫、史慧妍、林咸明、尹洪娜、于岩瀑、李艺编写,妇儿科病证由穆艳云、尹洪娜编写,皮外伤科病证由龚标、林咸明编写,五官科病证和急症由赵仓焕编写,全书现代研究部分由朱冰梅、林咸明编写,附篇由史慧妍编写。全书由梁繁荣、路玫、王瑞辉、高树中、陈骥统稿,陈骥、史慧妍、于岩瀑担任学术秘书,梁慎平、吴滨江、高木健、刘雨星、Chris Zaslawski 提供了部分建议,石学敏、郝吉顺、朱勉生、陈春生做了最后的审定。书中上篇第二章、第三章经络腧穴方面的图百余张,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睢明河提供,在此特别表示感谢!

在编写过程中,本教材编译力求体现出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规范性、启发性、适用性,达到学生知识积累、能力提高的同步性。限于水平所限,书中错谬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读者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针灸学》编委会2016年8月绪 论导学:绪论主要介绍针灸学的概念、针灸学的特点、针灸学的起源与发展以及针灸学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要求掌握针灸学的定义与特点;熟悉针灸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医家及重要医籍;了解针灸学的基本内容及学习方法。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针灸技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操作技术及临床治疗等部分。

针灸疗法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显著﹑应用方便﹑经济安全等特点,数千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现已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针灸学发展简史(一)针灸学的起源

针灸疗法大约起源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在距今两千多年以前的中国古书中,经常提到原始的针刺工具是石器,称为砭石。砭石治病,最初主要用于刺破脓疡,进而作为刺络放血之用。中国曾在内蒙古多伦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过一根4.5cm 长的砭石,一端扁平有弧形刃,可用来切开脓疡,另一端为四棱锥形,可用来放血。在山东日照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墓葬里,还发现过两根殉葬的砭石,长度分别为8.3cm﹑9.1cm,尖端为三棱锥形和圆锥形,可用它们放血,调和经气。砭石实物的发现,为针灸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灸法起源于我国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度时期,它的发现同寒冷环境的生活习惯关系密切。原始社会栖息在寒冷地方的人们离不开烤火取暖,加上他们野居乳食的生活习惯,容易患腹部寒痛﹑胀满等症,非常适合采用热疗。经过长期经验的积累,他们发明了灸法和熨热疗法。据考证,先民们钻木取火或敲击燧石取火,往往用艾草作为引火材料,起源于中国原始社会晚期的骨卜也是用艾草烧灼动物骨骼。很明显,这种用艾草点火的方法,为发明艾灸提供了必要条件。(二)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是中医针灸学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时期。据《左传》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医缓﹑医和均擅长针灸。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两种古代关于经脉的著作,记载了11条经脉的循行﹑病候和灸法治疗,根据其足臂﹑阴阳的命名特点,称为“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反映了针灸学核心理论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黄帝内经》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东汉至隋唐仍有修订和补充。《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它在汇总前人文献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腧穴﹑精神﹑气血﹑津液等为基本理论,以针灸为主要医疗技术,全面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和防病治病原则,奠定了针灸学基础理论,其中以《灵枢》所载针灸理论最为丰富和系统,故《灵枢》又称“针经”。《黄帝内经》不仅对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脏腑络属及其所主病证有明确记载,而且对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别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走向﹑分布和功能以及与经络系统相关的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等亦有记叙。《黄帝内经》对腧穴理论也有较多的论述,载有常用穴位160个左右,对特定穴理论阐述较详。《黄帝内经》中载有多种针刺手法,补泻手法创迎随补泻﹑徐疾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等;针灸治疗方面,提出了“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和多种取穴﹑配穴方法,如俞募配穴法﹑远道取穴法等。《黄帝内经》记载100多种病证,其中大多数病证都用针灸治疗。这一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发明了冶炼术,出现了金属针。《难经》是一部可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相传系秦越人(扁鹊)所作。该书内容简要,辨析精微,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针灸学理论体系,补充了《黄帝内经》之不足。《难经》首次提出八会穴的概念,阐述了奇经八脉和原气,并用五行学说解释了五输穴的理论和应用。汉代医圣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中,不仅独创六经辨证体系,于方药方面给人留下许多经典处方,而且在针灸学术上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和贡献,多处提到针灸﹑温针﹑烧针等治法。《伤寒杂病论》中直接与针灸有关的条文达69条,主张针药结合,辨证施治。已佚的《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即《黄帝明堂经》)应该是这一时期有关腧穴的专著。以外科闻名于世的华佗亦精于针灸,创立了著名的“华佗夹脊穴”,并著有《枕中灸刺经》(佚)。(三)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魏晋时代著名针灸学家皇甫谧在魏甘露年间(公元256—260年),将《素问》《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后佚)的针灸内容汇而为一,编撰成《针灸甲乙经》。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除《灵枢》外,首推《针灸甲乙经》。该书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记述载录了349个腧穴的名称﹑定位﹑归经﹑主治和刺灸操作要求,介绍了针灸方法宜忌和常见病的针灸治疗,是继《黄帝内经》后对针灸学术的又一次大的总结,在针灸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两晋和南北朝时期,不少论述针灸的著作涌现。如三国时期的曹翕擅长灸法,著《曹氏灸经》和《十二经明堂偃人图》,可惜失传。晋代以炼丹闻名的葛洪撰《肘后备急方》,收录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9条为灸方,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科30多种病证,尤以急症用灸见长。其妻鲍姑,亦擅长灸法,是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女灸疗家。另外晋末到南北朝的徐熙一族,徐秋夫﹑徐文伯和徐叔响等都是针灸史上的有名人物,同一时期还有名医秦承祖﹑陶弘景等,都对针法﹑灸法有所研究。

隋﹑唐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针灸学也有了很大发展。唐初时针灸已成为专门的学科,设有“针师”“灸师”等称号。唐太医署负责掌管医药教育,内设有针灸医学专业,其中有“针博士一人,针助教一人,针师十人,针工二十人,针生二十人。针博士掌教针生以经脉孔穴,使识浮﹑沉﹑滑﹑涩,又以九针为补泻之法”。唐代对针灸的重视和教学上的严格要求,促进了针灸学的发展。隋唐时期的著名医家甄权著有《针方》《针经钞》和《明堂人形图》,虽均佚失,但其针灸学术思想在当时颇有影响。唐政府在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组织甄权等人对针灸文献进行了整理校订。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五色“明堂三人图”,把人体正面﹑侧面及背面的十二经脉用五种颜色标出,奇经八脉用绿色标明,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已佚);发现并取用阿是穴,还创用指寸法取穴定位;其“灸例”篇较详细记述了灸法的具体应用,灸治思想对后世影响较大。另外,杨上善在《黄帝明堂经》的基础上,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次序,论列穴位,编撰成《黄帝内经明堂类成》。这一时期灸法盛行,尤以王焘所著之《外台秘要》﹑崔知悌所著之《骨蒸病灸方》最享盛名,大量的灸治经验得以总结并流传于世。

宋代由于印刷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医学文献的积累,加快了针灸学的传播与发展进程。著名针灸家王惟一,在北宋政府支持下,重新考订厘正了354个腧穴的位置及所属经脉,增补了腧穴的主治病证,于公元1026年撰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雕印刻碑,由政府颁行。公元1027年,王惟一设计铸造两具针灸铜人模型,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作为教学和考试针灸师之用。南宋的针灸家王执中撰《针灸资生经》,重视实践经验,对后世颇有影响。元代医学家滑寿,考订经络循行及其与腧穴的联系,在元忽泰必烈《金兰循经取穴图解》的基础上编撰而成《十四经发挥》,首次把任督脉和十二经脉并称为“十四经”,发展了经络腧穴理论。这个时期长于针灸的名医很多,著作也颇丰富,《备急灸法》《痈疽神秘灸经》《膏肓腧穴灸法》等书的问世标志着针灸在各科的发展。南宋初期的席弘,世代皆专针灸,传世的《席弘赋》特别讲究刺法。同时代的窦材著《扁鹊心书》,极力推崇烧灼灸法,每灸数十壮乃至数百壮。当时还有杨介﹑张济亲自观察尸体解剖,主张用解剖学知识指导针灸取穴。金代何若愚撰《子午流注针经》,提倡按时取穴法。金元名医窦汉卿既推崇子午流注,又提倡八法流注,按时取穴,他所编撰的《标幽赋》是针灸歌赋中的名篇。

明代,是针灸学发展的昌盛时代,出现了许多针灸名家,明代初期的陈会﹑中期的凌云﹑后期的杨继洲都是名盛华夏的针灸学家,对针灸学术发展颇有影响。明代针灸学术发展的主要成就如下:首先,对前代的针灸文献进行了广泛的搜集整理,出现了许多汇总历代针灸文献的著作。如徐凤的《针灸大全》﹑高武的《针灸聚英发挥》﹑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吴崑的《针方六集》和张介宾的《类经图翼》﹑朱橚的《普济方·针灸门》等,都是汇总历代针灸文献而编撰的著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杨继洲在公元1601年撰写的《针灸大成》(收录经穴359个)。该书是杨继洲以家传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为基础,广泛搜集和整理针灸文献,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编撰而成,本书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明代以前针灸学的经验和成就,是继《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是后世学习和研究针灸的重要参考书。其次,针刺手法的研究更加深入,在单式手法的基础上形成了20多种复式手法。其中《针灸大全·金针赋》《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以及李梴的《医学入门·针灸》﹑汪机的《针灸问对》等,都是载述针刺手法之代表作。再次,灸法从用艾炷的烧灼灸法向用艾卷的温热灸法发展。14世纪艾卷灸法出现,后来发展为加进药物的“雷火神针”“太乙神针”。

清代至民国时期,针灸学发展逐渐转入低潮,虽仍有较多著述问世,但影响不大。清代初期,吴谦等人所撰之《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继承了历代前贤的针灸要旨,并加以发扬光大,通篇图文(歌)并茂,自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后被确定为清太医院医学生的必修内容。针灸名家李学川撰《针灸逢源》(公元1822年),强调辨证取穴,针药并重,尤其是将中枢﹑急脉两穴确定为经穴,使经穴总数达361个,并沿用至21世纪初。清代后期,医者多重药轻针,尤其是以道光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竟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所宜”的荒诞理由,废除了太医院的针灸科,禁止太医院用针灸治病。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入侵,在中国各地设立教会医院和医学院校,西医得到较快发展,中医受到很大冲击,加之当朝统治者极力排斥﹑歧视甚或妄图取消中医,针灸更是饱受摧残。但由于广大群众相信并且欢迎针灸治病,所以针灸在民间继续流传。许多针灸医生为了保存和发展针灸学术,成立针灸学社,编印针灸书刊,开展函授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近代针灸学家承淡安先生为振兴针灸学术做出了较大贡献,被誉为中国针灸事业的复兴者与传播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高度重视中医针灸事业的发展,制定政策法规,采取得力措施,促进了针灸学的普及和提高。20世纪50年代,卫生部发布《中医师暂行条例》,在全国各地建立中医医院(内设针灸科),成立针灸研究机构,整理出版古医书(包括古代针灸专著),开展针灸文献﹑临床研究和针灸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1956年后,全国各地陆续成立以培养中医专业本科人才为主的中医学院,针灸学作为主干课程,为学生们所必修,开创了我国高等中医药学历教育的历史。1958年,中国针灸工作者在用针刺方法达到麻醉效果并使手术获得成功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针刺麻醉”的概念,创立了针刺麻醉方法。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政府大力提倡用中草药和针灸治病,头针﹑耳针不断普及,尤其是农村﹑基层普遍应用中医针灸治病,积累了宝贵经验。1971年,我国正式向世界宣布针刺麻醉成功,引起了国际上的高度关注和浓厚兴趣,掀起了国际针灸热潮。1979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针灸分会成立。1980年后,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相继开办针灸专业,培养针灸本科和研究生人才。1985年,中国针灸学会升格为国家一级学会。20世纪90年代,国家科技基础研究重大项目计划(攀登计划)将针灸经络列为研究重点。针灸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取得显著成果,《腧穴名称与定位》《耳穴名称与部位》作为国家标准正式颁布。自21世纪以来,针灸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3年10月,国家实施《中医药条例》。国家重大的基础研究计划﹑应用研究计划﹑支撑计划等均大力资助针灸研究,一系列针灸标准化研究方案的出台和研究项目的确定有力推动了针灸现代化。2006年12月新修订并予以实施的国家标准(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将印堂穴确定为经穴,归入督脉,使经穴总数达362个。2008年12月,我国颁布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并逐年增加标准化项目。至2011年底,我国已颁布22项针灸技术操作国家标准。在针灸基础研究上,尤其是在针灸作用机制﹑针刺镇痛﹑针刺麻醉原理的研究方面,我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果。由于针灸技术不断创新,我国借助现代科技研制出众多的针灸诊疗仪器﹑设备,电针﹑激光针等被广泛应用于针灸临床。严格的针具消毒技术和一次性针灸针的使用,大大降低了针灸感染率,使针灸应用更为安全。针灸应用范围有所扩大,如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戒断综合征等疗效较好,并常用于减肥﹑延缓衰老﹑美容等。临床实践表明,针灸对内﹑外﹑妇﹑儿﹑五官﹑骨伤等科300多种病证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对其中100种左右病证有较好的疗效。二、针灸的对外传播和国际交流

针灸是中华民族创立的独具特色的传统医学学科。早在公元6世纪,针灸就已传到朝鲜﹑日本。朝鲜在新罗王朝时(公元693年)就设有针博士,教授针生。公元562年,我国以《针经》赠日本钦明天皇,同年吴人知聪携《明堂图》《针灸甲乙经》等医书东渡日本。公元702年,日本颁布大宝律令,仿我国唐朝的医学教育制度,开设针灸专业。我国针灸传到朝鲜和日本以后,一直作为当地国家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流传至今。此外,针灸也传到东南亚和印度大陆。公元6世纪,敦煌人宋云曾将华佗治病方术介绍给印度北部的乌场国;公元14世纪,针灸师邹庚到越南为诸侯治病。针灸传入欧洲是从公元17世纪开始的,法国成为欧洲传播针灸学术的主要国家。公元1671年,哈尔文的《中医秘典》在法国出版,之后针灸开始用于临床;19世纪初,欧美等国家开始使用针灸,但因不同国家有关法律的限制,针灸在国外发展相对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来,随着中华文化魅力的显现,以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取法自然为特色的中国传统医学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关注,有力地促进了针灸在世界范围的推广。1997年11月,美国国立卫生院(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 )举行了针刺疗法听证会并明确指出,起源于中国的针刺疗法对许多疾病具有显著疗效,作用确切且副作用极小,可以广泛应用,这对针灸学在世界范围的普及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接受针灸,并不同程度认可针灸的合法地位,如亚洲的日本﹑韩国﹑越南﹑泰国,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美洲的加拿大﹑巴西等。目前世界上已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中医针灸医疗机构。

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针灸防治疾病,重视针灸的推广和交流。受WHO 委托,中国于1975年在北京﹑南京﹑上海三地建立了国际针灸培训中心,每年开办国际针灸班,培养针灸人才。数年来,中国政府坚持向非洲国家派出有针灸医师参与的援外医疗队,为这些国家培养了大批针灸医生。1979年,WHO 提倡学习和应用针灸,并提出了适用针灸治疗的43种疾病的名称,予以推广。在WHO 的大力支持下,1987年11月,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在北京成立。该学会组织每年在不同的国家举办国际学术会议,还负责国际针灸医师水平考核,为合格者颁发针灸医师水平证书。WHO 倡导针灸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定了经穴名称﹑定位的国际标准化方案,以及头针的国际标准等。2002年,WHO 列出了针灸应用的106种适应证。2006年10月,WHO 针灸经穴定位标准西太区会议制定出针灸腧穴定位的国际标准。2010年,WHO 启动中医学疾病分类代码编制工作,第一次将传统中医学纳入世界主流医学范畴。2011年,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顺利通过了将“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提议,更加彰显了国际社会对中国针灸传承和保护的重视。

在世界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开办有针灸教育机构。在亚洲,日本于1983年成立明治针灸大学,开办有针灸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韩国的针灸教育主要在韩医科大学进行,韩医科大学为六年制的本科学历教育。在欧美,不少国家办有各种类型的中医针灸学院(校),有些国家的正规大学开设有中医﹑针灸学位课程或专业文凭课程。近年来,我国中医药高校与国外高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培养了一批批国际中医针灸人才。

针灸的对外传播和国际交流方兴未艾。针灸不仅为人类防治疾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医疗方法和手段,而且为世界医学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针灸将为人类健康事业和世界医学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三、针灸学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针灸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针灸理论﹑针灸技术和针灸临床应用。针灸理论主要包括经络和腧穴。学习经络必须重点掌握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经脉的循行规律及分布特点。腧穴部分要掌握腧穴的概念﹑主治特点,熟记常用穴尤其是特定穴的定位﹑主治及临床应用,训练自己准确取穴定位的能力及操作。腧穴的定位要善于在自己或他人身上摸穴而记忆,切忌只背而不实际操作。腧穴的主治要善于总结﹑分析和归纳。

针灸技术主要包括刺法﹑灸法和其他针法,是操作性很强的技能,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要以操作练习为主,只有经过长期不懈的训练才能达到要求。进针和手法操作与疗效密切相关,更要认真训练,要善于在自己身上练习和体会。诸如无痛进针法﹑行针得气﹑针刺补泻﹑气至病所等,都只有通过严格的训练才能掌握。

针灸临床应用是上述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是根据阴阳﹑脏腑﹑经络理论,运用“四诊”诊察疾病以获取病情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辨证﹑处方,依方施术,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从而达到治愈各种疾病的目的。由于临床部分是阐述运用针灸治疗疾病的具体内容,要重视在实践中学习,做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在见习﹑实习课中多动手﹑勤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掌握针灸临床运用的知识与技能。

针灸学之所以成为一门专门学科,是因为它除了可作为一种医疗手段以外,还包含着丰富的辨证论治知识和高深的基础理论。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针灸学术与其他学科的日益结合,针灸学将会得到更快更高的发展。

思考题1.何谓针灸学?针灸疗法的特点有哪些?2.针灸理论体系的形成以何书为标志?3.请简述《针灸甲乙经》对针灸学发展的贡献。4.针灸学家王惟一对针灸学的贡献有哪些?上篇 经络腧穴

第一章 经络总论 11

第二章 腧穴总论 25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47第一章 经络总论导学:本章介绍经络、经络学说、经络系统的组成以及经络的生理功能与临床运用。要求重点掌握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分布、循行、交接、气血流注规律,奇经八脉的分布与功能;熟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特点,经络的生理功能与临床运用;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和现代研究进展。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门学说。它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尤其对针灸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受到历代医家的高度重视。第一节 经络的发现

经络是古代医家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观察总结而逐步发现的。据文献资料分析,经络的发现,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针灸等刺激的感应传导现象观察

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观察到针刺人体穴位或某些特定部位时,患者会产生酸﹑麻﹑胀﹑重等主观感觉,统称为“针感”。这种“针感”常沿着一定路线由局部向远端传导。温灸时,患者也会有热感由施灸部位向远处扩散。经过长期的观察,古代医家逐步认识到人体各部存在着复杂而有规律的联系通路,从而提出经络分布的轮廓。二、腧穴主治功效的总结

通过长期的针灸临床实践,古代医家发现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而且还能治疗相关的远隔部位的病证。随着对腧穴主治范围认识的积累,古代医家将穴位的主治功效进行整理分类,从而发现主治范围基本相同的穴位往往有规律地排列在一条线上,如分布于上肢外侧前缘的腧穴多能治疗头面病证,分布于上肢内侧前缘的腧穴虽与上述腧穴距离很近,但却以治疗喉﹑胸﹑肺部病证为主。古代医家把作用相似的穴位归纳分类,逐步形成了经络的循行线。三、气功的“行气”与经络的发现

气功,古称导引﹑行气。在导引﹑行气过程中,随着呼吸的调整﹑心神的内守﹑肢体的舒缓,常常出现“气”在体内沿着一定线路流行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反复出现对认识经气﹑发现经络是有一定关系的。在中国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一幅画有各种姿势的“导引图”与记载十一脉的文字连在一起,说明导引﹑行气与经络的发现有着密切的关联。四、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古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发现,当体内某一脏腑发生疾病时,在体表相应部位可出现一些病理现象,如压痛﹑结节﹑皮疹﹑皮肤色泽改变等异常反应,而按压反应部位,病痛也随之缓解,这一病理现象即经络的典型反应之一。五、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古代医家通过人体解剖,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内脏的位置﹑形态及某些生理功能,同时观察到人体分布着许多管状和条索状结构,且与四肢相联系,一些管内还流动有血液等,这些观察对认识经络都有一定的启发。

以上几点说明,发现经络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各种认识又可相互启发,互相佐证,彼此补充,从而使人们对经络的认识逐步完善。从现存的医学文献资料来看,经络学说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基本形成。第二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是由经脉与络脉相互联系﹑彼此衔接而构成的体系。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及其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经络系统的组成,见表1-1。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经(胃﹑胆﹑膀胱)﹑足三阴经(脾﹑肝﹑肾)的总称,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十二经脉的名称由手足﹑阴阳﹑脏腑三部分组成,是古人根据阴阳消长所衍化的三阴三阳,结合经脉循行于上肢和下肢的特点,以及经脉与脏腑相属的关系而确定的。十二经脉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都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其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根据阴阳学说而给予不同名称。如将其中隶属于六脏﹑循行于四肢内侧的经脉称为阴经;将隶属于六腑,循行于四肢外侧的经脉称为阳经;并根据阴阳衍化的道理分为三阴经三阳经,形成了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等十二经脉名称。(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以正立姿势,两臂下垂,拇指向前的体位为标准,十二经脉中6条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其中上肢的外侧是手三阳经,下肢的外侧是足三阳经;6条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其中上肢的内侧是手三阴经,下肢的内侧是足三阴经。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三阴经在上肢的排列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足三阴经在小腿下半部及足背,其排列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处足厥阴经同足太阴经交叉后,足厥阴循行在足太阴与足少阴之间,便成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表1-1 经络系统的组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