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与实践案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8 08:15:52

点击下载

作者:熊金银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与实践案例

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与实践案例试读:

前言

近年来,我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旅游业是关联带动性强、拉动内需明显的新兴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战略决策的重要任务,充分依托和利用“三农”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是旅游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工作部署的必然要求。发展乡村旅游是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实践,加快了城乡经济统筹及产业的联动发展,加快了城市信息、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的流动,实现了“大农业”和“大旅游”的有效结合。

尽管乡村旅游业伴随着整个旅游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在农村经济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突显。特别是那些农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存在着发展缺乏科学规划、管理不科学、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及宏观指导、政策配套失位、项目特色不强等问题,制约了地方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业是一项新的产业,必须长远规划,具备产业意识,注重特色,打造精品项目才能谋求创新突破。

本书共分为9章,主要从乡村旅游开发的各个环节,分专题切入,研究了乡村旅游的历程和发展趋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乡村旅游商品开发、乡村旅游项目规划与开发、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市场推广与定位、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在每个专题研究中以地方乡村旅游开发为实际案例,使乡村旅游理论研究与乡村旅游实践协同发展,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深层次探索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本书引用了有关著作的例证和参考资料以及其中的理念和方法,主要参考文献附在书后,在此对这些文献的编著者表示感谢。

鉴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作者2013年8月第一章乡村旅游发展引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2010年国务院一号文件专门强调“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2011年全国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会议提出,要把乡村旅游作为国内旅游的基础工程来抓,把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国内旅游的主战场,摆上突出位置抓实、抓好。据统计,在城市居民小长假出游选择中,选择乡村旅游的占70%以上。一部分区域的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占当地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总收入的比例已达到和超过50%。据《光明日报》2012年7月26日报道,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农家乐数量超过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2万家,年接待游客超过6亿人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500亿元,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乡村旅游正逐渐迈入旅游行业中的必需品之列,尤其成为城市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一大主要选择,更是乡村脱贫致富、开放发展的一条有效渠道,同时也是旅游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有力证据。第一节乡村旅游的内涵、类型一、“乡村”与“乡村旅游”(一)乡村

乡村(Rural,有时又称Country),即非城市化地区,通常指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产生的,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的经济、社会和自然景观特点的地区综合体,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基本内容的一类聚落的总称,又叫农村。

国内外对乡村概念的理解和划分标准不尽相同,一般认为乡村的人口密度低,聚居规模较小,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基础,社会结构相对较简单、类同,居民生活方式及景观上与城市有明显差别等。在中国,乡村指县城以下的广大地区。长期以来,乡村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流动人口较少,经济不发达。但也因此得到了一定好处,如:乡村的环境遭到的破坏程度远比城市的环境破坏程度低很多。它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中心,其他行业或部门都直接或间接地为农业服务或与农业生产有关,故认为乡村就是从事农业生产和农民聚居的地方,把乡村经济和农业相等同。

乡村是相对城镇而言的概念,是土地利用的一种类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界线越来越模糊。行政边界、户口政策等人为的城乡界线正在逐渐消失,怎样界定乡村越来越难。综合人文地理学和人类生态学的研究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乡村地域进行判定:(1)乡村用地类型,即土地的利用方式。一般来说,我们把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9个大类,分别是耕地、林地、牧草地、园地、水域、城镇及工矿用地、村镇居民点、未利用地和特殊用地。除城镇及工矿用地和特殊用地外,都是常见的乡村用地类型。当一个区域的用地类型包括耕地、林地、牧草地、园地、水域、村镇居民点、未利用地中的一种或几种,而且面积比例占绝对优势时,我们把这一区域定义为乡村。(2)乡村生产方式,即大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是区域内主要的生产方式。一般根据从事大农业的劳动人口与区域总人口的比例关系来确定。根据城市地理学的研究经验,我们一般把农业从业人口超过80%的区域称为乡村。(3)乡村经济来源,即区域经济主要依靠何种产业来进行支撑的问题。我们把区域经济主要来源于第一产业(即大农业的收入)的区域定义为乡村。(4)乡村文化,文化是人类对生存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由于生存环境不同,孕育的文化也不尽相同,也正是由于文化的差异才使得广大乡村地域能够区别开来,形成不同的吸引力。如:元阳梯田依托哈尼族的梯田文化,丽江黄山乡依托纳西族的东巴文化,香格里拉霞给村依托藏族的农牧文化。乡村文化包括很多方面的要素,如聚落类型、建筑风格、服饰、语言、生活方式、民俗节庆等。

所以,对旅游乡村的界定不能只从行政区划角度进行简单的划分,应该综合考虑上述4个方面的内容。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衡量乡村的标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二)乡村旅游

在了解了关于乡村的一些基本界定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具体表现为农民利用自家院落以及依傍的田园风光或是自然景观,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城市居民前来吃、住、游、玩、购的旅游形式(此处的农民为泛指,也包括渔民、牧民、山林住民等)。现代都市人最关心的是健康和自然,乡村旅游就为他们提供了回归自然的条件,让他们体验到一种淳朴、天然的生活情趣。1.旅游六要素角度下的乡村旅游

如果从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来概括,乡村旅游就是“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购农家物”,从内容到形式都以自然生态和个性多样为最大特点,满足现代都市人追求健康生活方式、愉悦身心的需求。

吃农家饭——餐饮服务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有统计表明,北京、四川、浙江等地农家乐餐饮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50%以上。乡村旅游餐饮突出的特点是原汁原味,材料新鲜并富有乡土气息。无论是农民自种自养的时蔬瓜果、家禽牲畜,还是打鱼狩猎而来的江湖海鲜、山珍野味,对吃惯了精细菜肴、厌倦了酒席盛宴的城里人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节假日或周末双休日到乡村来品尝“土得掉渣儿”的农家菜,换换口味,是很多城里人选择乡村旅游时考虑的首要因素。

住农家屋——农家住宿也是吸引城里人到乡村旅游的重要原因之一。乡村农户的居住条件虽然在硬件设施上不能与城市里的公寓高楼或星级酒店相媲美,但前者却拥有后者无法望其项背的自然环境优势。田园山水、干净卫生、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能极大缓解都市人终日紧绷的神经,令他们身心放松,压力顿消。

干农家活——乡村农户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生活劳动方式对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城市人也有着不小的吸引力,如田间耕种、果园采摘、钓鱼织网、舂米采茶等。总之,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提高了游客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通过一系列的互动,不仅让人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还让人锻炼身体、陶冶性情。

享农家乐——田园风光,土菜野味,茅舍村落,都是能让城里游客感到快乐的因素。但作为旅游活动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游览与游玩方面的活动安排,才是能留住游客进行乡村旅游的根本原因。农家乐就是要提供给游客花样百出、不断创新的活动项目,尽量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真正让他们乐而忘返。这里面主要包括上面提到的干农家活,即乡村的生产劳动,还有乡村民间世代相传、延续成风的民俗活动,包括祝寿、嫁娶、岁时节庆等,各有鲜明特色,令人印象深刻。对游客最有吸引力的是各种文化艺术传统的“活化石”——文娱表演,如放风筝、划龙舟、唱山歌、赶庙会等。这些文娱表演集表演性、观赏性、游客参与性于一身,种类繁多,生动有趣,让游客在欣赏参与的同时,了解乡土民间千百年来积淀而成的深厚博大的文化传统,意义深远。

购农家物——在旅游产业要素中,旅游购物是整个旅游活动的延伸。目前,乡村旅游购物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前景很好。乡村旅游商品富有民族风情,乡土气息浓郁,具有绿色环保、健康生态和文化底蕴深厚等特点,无论是草鸡蛋、野山菌等绿色食品,还是石雕、木刻、竹制品等民间工艺,以及手工制作的刺绣、编织、印染等,这些对平时只能购买千篇一律流水线生产的工业化产品的城市人来说,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总之,乡村旅游是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逐步过上小康生活的城市居民自发萌生的旅游需求而起步、发展并壮大起来的。陆素洁(2007)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民家庭为基本的接待和经营单位,以自然生态环境、现代农业文明、浓郁民俗风情、淳朴乡土文化为载体,以利用农村的环境资源、农民生活劳动为特色,以赢利为目的,集餐饮、住宿、游览、参与、体验、娱乐、购物等于一身,舒适惬意,陶冶性情,是一种综合性休闲度假旅游活动方式,是一种由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过渡的新的旅游形态。2.“乡村氛围”角度下的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吴国琴(2011)认为乡村旅游是指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资源,吸引旅游者前往观光、游览、学习、体验、娱乐、餐饮、购物、休闲度假的旅游经营活动。乡村氛围主要表现为:(1)乡土性。乡土性是乡村旅游最基本的特征。优美绚丽的乡村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乡村民俗风情,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风格迥异的乡村民居建筑,富有特色的乡村传统劳作,形态各异的农用劳动器具,乡土气息浓郁的农事节气活动,生活感强烈的农产品现场加工等,无不体现出乡土性。(2)参与性。乡村旅游不仅包括观光游览活动,还包括娱乐、健身等体验性旅游活动,既能让游客观赏到优美的田园风光,又能满足其参与的欲望,使游客在农耕农忙中获得全新的生活体验,最后还能购得自己劳动的成果,很好地融观光、娱乐、购物等多项旅游活动于一体。(3)休闲性。习惯了紧张繁忙的都市生活的游客,无论是在乡村游憩、娱乐、采摘、农作、垂钓、烧烤、食宿,还是在环境优美的乡村度假山庄度假疗养,都能够体验乡村文化,了解乡村生活,达到放松身心、休闲养身的效果。(4)地域性。我国乡村地域辽阔,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不同地域的乡村自然风貌和农业生态景观风格各异;而且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各地劳作形态、农家生活和传统习俗等乡村旅游资源也存在着较大的地域性。3.乡村旅游的定义

乡村旅游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内外专家和学者从不同角度与侧重提出了乡村旅游的定义,有以下几种:①乡村旅游就是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服务,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形式。②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乡土性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卖点。③以农业生物资源、农业经济资源、乡村社会资源所构成的立体景观为对象的旅游活动。④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客体的旅游类型。⑤乡村旅游是农户为旅游者提供住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⑥乡村旅游就是发生在乡村和自然环境中的旅游活动的总和。⑦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⑧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⑨是一种凭借城市周边以及比较偏远地带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面向城市居民开发的,集参与性、娱乐性、享受性、科技性为一体的休闲旅游产品。⑩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提供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配套条件的一种旅游方式。以上表述虽各有优长,或某些表述在内涵或外延上略有瑕疵,但总的说来,我们都不难从他们的表述中对乡村旅游有个基本清晰的认识。禄佳妮(2008)认为既然我们把乡村旅游当作一种产业形式来研究,那乡村旅游定义的落脚点就应该是产业形式,而非旅游产品、旅游活动、旅游形式、旅游类型。乡村旅游其实质是一种产生于19世纪中叶,发展于20世纪中叶,繁荣于当今社会,以中心繁华城市以外广大范围内具有乡土环境特征的旅游吸引物为其基础,以目的各异的旅游者为销售对象的新兴绿色产业形式。

笔者认为,乡村旅游有两个基本的特性:一是乡村性,即空间特征就是相对于城市的乡村,旅游吸引物也是乡村旅游资源。二是满足城市客源的参与体验、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娱乐求知的功能性。所以,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旅游资源和相关活动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及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二、乡村旅游的类型(一)农家乐乡村游

农家乐是以农家为主要旅游资源,以农村其他资源为辅助旅游资源,策划开发的旅游产品类型。“农家乐”旅游是以农业、农村、农事作为主要发展载体,重点突出一个“农”字,如山东“农家乐”、四川“农家乐”、湖南“农家乐”等。(二)民俗风情乡村游

民俗民情乡村游是以乡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主题的旅游活动。民俗文化村的建设模式分为实地村落、模拟村落、古村落三种。①实地村落:或称“原生型民俗村寨”,是在民族地区选择较为典型的天然村落对民俗文化进行开发、保护和利用,展现一个活生生的民族生活现状。实践证明,这是最富有生命力的民俗文化村模式。②模拟村落:是把某一地某些民族的文化生活现状以模拟的形式,保存或重建加以展示,属于主题公园类型。模拟民俗村往往建在城市周围,以弥补城市旅游资源的缺乏,为开拓客源市场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保护民俗文化提供了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但不代表民俗旅游发展的方向。②古村落类型:我国在明清两朝曾有一个乡村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给后世留下了拥有大量传统民居的古村落,形成了我国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特色。在我国乡村旅游古村落类型中,尤其以皖南的西递、宏村、江西婺源等古村落旅游具有典型性。(三)田园风光乡村游

田园风光,是广袤田垄与峰林山峦相连、田秀山青、山环水绕、河映山村的美妙景色。田园风光游是乡村旅游区别于都市旅游最大的韵味。由于不同地域地质地貌的差异,田园风光又表现出江南田园风光、平原田园风光、山林田园风光、水乡田园风光、梯田田园风光、热带田园风光等不同特点。(四)现代农业科普游

现代农业科普游是利用农业科技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使游客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如陕西杨陵全国农业科技观光园、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园、河南省农业高新科技园等。(五)农业产业乡村游

农业产业乡村游是利用规模化的农业产业活动和风貌,开发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如山东烟台葡萄园、四川泸州张坝桂园林、河南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区,四川西昌“乡村八景”等。(六)休闲度假乡村游

休闲度假乡村游是在远离城市,环境优美的山地、湖泊、瀑布、温泉、溪流、海边等建设度假村或度假山庄,提供集住宿、餐饮、娱乐、健身、购物、休闲度假、景区游览于一体的服务,是都市家庭、商务客人休闲度假、召开会议比较理想的选择,如广州梅州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湖北武汉谦森岛庄园、河南郑州丰乐农庄等。(七)回归自然乡村游

回归自然乡村游是以乡村优美的自然风景、奇异的山水、绿色森林等资源,开展观光、登山、滑雪等游乐活动,让游客感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如草原赛马、乡村高尔夫等。第二节乡村旅游的特点及发展意义一、乡村旅游的特点(一)乡村性

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是乡村性,它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和独特卖点。从资源的吸引力角度分析,乡村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生产、生活要素的积累和沉淀造就了乡村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包括乡村田园风光、特色饮食、民居建筑、农耕文化、节日庆典等。这些资源极具乡土气息、乡村特色,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物,也是促进旅游流涌向乡村的驱动力。从游客的需求角度分析,乡村旅游正迎合了游客回归乡土、亲近自然的旅游需求。乡村旅游的活动内容有别于城市旅游,它是以浓重的乡村性来吸引广大游客的。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逐渐怀念起农村的恬静与惬意。无论是美丽的自然风光、各具特色的民俗风情,还是味道迥然的土家菜肴、风格各异的居民建筑以及充满情趣的传统劳作,都具有城镇所缺乏的优势和特色,为游客提供了返璞归真、重归自然的机会。(二)参与性

区别于城市旅游等偏向纯观光的旅游方式,乡村旅游具有很强的参与性。游客到达目的地后,除了欣赏农村优美的田园自然风光外,还可以亲自参与到一系列的活动中。在农家乐中,游客可以参与茶农们采茶、炒茶和泡茶的全过程,也能上山下地进行农耕、采摘蔬菜瓜果等;在渔家乐中,游客也可进行垂钓、划船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游客们能更好地融入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对农家的生活状态、乡土民情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不是作为旁观者纯粹欣赏风景而已。(三)体验性

游客对乡村旅游的喜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具有体验性特征。乡村旅游不仅仅是单一的观光游览项目,它是包含观光、娱乐、康疗、民俗、科考、访祖等在内的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游客可通过直接品尝农产品(蔬菜瓜果、畜禽蛋奶、水产品等)或直接参与农业生产与生活实践活动(耕地、播种、采摘、垂钓等),从中体验农民的生产劳动和乡村的民风民俗,并获得相关的乡村生活知识和乐趣。乡村旅游的参与者多数是城市人群,要么他们对乡村生活完全陌生,从而感到好奇和向往,要么曾经熟悉乡村生活,而现在已经远离大自然和农村,试图借此重新获得对乡村生活的体验和回忆。有这样的背景,游客自然会格外看重乡村旅游的体验性,来获得全新或曾经熟悉的生活体验。(四)差异性

乡村旅游的差异性着重体现在地域和季节两个方面。在地域方面,由于气候条件、自然资源、习俗传统等的不同,使不同地方的乡村旅游的活动内容体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在季节方面,由于农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季节,因此,随着季节的转变,各地乡村旅游的内容也体现出明显的季节性。乡村旅游资源大多以自然风貌、劳作形态、农家生活和传统习俗为主,农业生产各阶段受水、土、光、热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较大,因此乡村旅游尤其是那些观光农业在时间上具有可变性特点,也导致乡村旅游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不过因季节、气候的不同变化,赋予了乡村旅游资源的不同风貌,可以满足不同口味的游客的不同需要。同时,乡村旅游资源的分散导致乡村旅游在空间上的分散性特点。这种空间上的分散扩大了旅游环境容量,可以避免城市旅游出现的拥挤和杂乱,缓解游客游览时的紧张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游客的旅游热情。(五)目标市场是城镇居民

乡村旅游的特点就在于其浓重的乡村气息,因此这种旅游形式对生活在农村的人并不具有吸引力。但是,对生活在高度商业化的大都市的居民而言,钢筋水泥的建筑、繁重的工作压力以及浑浊的空气都让他们对乡村旅游充满了幻想和憧憬。(六)费用低

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是农民,旅游资源也是大多依赖于现有的农业资源,不用进行大量的投资就可投入使用而获得经济收益,因此属于投资少见效快的旅游方式。也正因为成本较低,游客在进行消费时所支出的费用也相对较低,无论是住宿、餐饮还是交通,都比城市旅游的开支低得多。二、乡村旅游的功能(一)审美享受

长期生活在城市之中,看到的都是钢筋水泥,听到的都是汽车喇叭,呼吸的都是浑浊的空气,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禁会追求一种别样的审美愉悦,而乡村旅游正符合了这种需求。这种美是纯自然的,是历史遗留的。无论是宜人的自然风光,还是充满了趣味的田园生活,或是清新的空气都让在都市中生活久了的人体验到别样的审美情趣。(二)缓解压力

之所以选择乡村作为旅游地点,究其原因不是因为优美的风景或别样的生活方式,而是因为人们想要摆脱城市中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卸下沉重的工作压力。乡村中完全不同于城市的生活环境,能让人们暂时逃避现实生活,遗忘所有生活上和工作中的不快。经过一段时间的放松之后,游客能以一种全新的状态进入到现实生活中,重新接受挑战。(三)教育体验

国外的乡村旅游,很多家长都愿意带孩子一同去,其中的原因除了娱乐之外主要是能对孩子进行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通过体验农村生活、品尝乡村野味、参与农业劳动,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能够领略到农村中别样的生活方式,体味到农村人的辛苦和勤劳,学习到有关自然的知识,寓教于乐,是一种很好的教育体验方式。(四)文化传承

相比于城市,农村往往保留了更多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乡村旅游,建设民俗文化村,举办民俗文化节,都市人能够更好地了解乡村社会文化和民俗风情,起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乡村旅游的开发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以农村文化为吸引物,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旅游。同时,通过旅游可以吸收现代文化,形成新的文明乡风。(五)扶贫致富

旅游业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多的高度综合的特殊产业,通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循环周转,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贫困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变,从而提高了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对解决“三农”问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发展乡村旅游能使那些拥有丰富旅游资源而经济贫困、交通落后的地区,加快招商引资的步伐。在贫困地区,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农村剩余劳动力一直存在。因此,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安置过剩劳动力,扩大就业面,极大地维护和促进了当地社会的稳定,提高了社会的整体效益。(六)改变乡貌

农村地区之所以落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观念落后,而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吸引大量城市游客进入。农民在为游客服务的同时,也可以开阔视野,接收到城市中先进的思想和理念,更新陈旧的思想观念。乡村的生态环境、社区居民的精神面貌、乡风文明等得以改观。三、发展乡村旅游的作用和意义

近年来,我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无论对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来说,都很有意义。去乡村旅游,对出生并成长在城市的居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是对一种固有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的突破;对从农村迁徙到城市里来的城市居民来说,是对自己曾经十分熟悉的农村生活的一种温故知新;而对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来说,通过接触和观察到乡村旅游的游客,可以感知城市文明以及它与农村文明的异同。可以说,通过乡村旅游,城市文明与农村文明相互交流、碰撞与融合。尤其是对那些拥有优越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资源,但工商业发展水平较低,农民收入较低,村庄“空心化”现象比较严重的农村地区来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具有特殊的意义。(一)发展乡村旅游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战略决策的重要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使农村自力更生,靠自身力量得到发展,进而减少国家对农村的扶持资金。同时,当地农民参与投资、经营旅游业,可增加其可支配收入,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旅游业是关联带动性强、拉动内需明显的新兴产业,充分依托和利用“三农”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是旅游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工作部署的必然要求。(二)发展乡村旅游是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实践

乡村旅游使广大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旅游业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使传统农业增添了附加值,农村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了现代农业经济体系建设,科技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加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调整;乡村旅游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使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农民思想观念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可以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三)发展乡村旅游是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发展乡村旅游适应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实现了“大农业”和“大旅游”的有效结合,加快了城乡经济融合和三次产业的联动发展,不仅扩大了城镇居民在农村地区的消费,还加快了城市信息、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的流动。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城里游客把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使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提高农民素质。(四)发展乡村旅游是推动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主要力量

乡村旅游现实和潜在的消费需求都非常旺盛,不仅符合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消费心理,而且有利于开拓农民眼界。农村地区是旅游资源富集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旅游产业的供给体系,将成为中国旅游产业的主要支撑。(五)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和特色

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要能够发挥各地的优势和特色,在市场结构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地域分工,进而形成运行良好的地域经济系统。产业结构的形成是因地制宜的结果,要运用自然条件,还要结合社会经济条件和市场条件。各地乡村在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劳动力状况、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异是显著的,根据发展条件形成的农村产业结构也各不相同。总体来说,乡村地域和城市区域的差异是最为突出的,因此也才有乡村和城市之分。乡村景观是乡村独有的,资源也是不可替代的,这是乡村的优势和特色。同时,同样的乡村地域景观和资源在不同的区域表现出不同的自然特点和文化传统,各区域有相对的优势和特色,这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客观基础。中国的东、中、西三大地带就有各自的农村优势和特色。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信息方便,经济实力强,人口集中,农村产业结构已由原来的单一型农业向多部门、多层次的综合经营型发展,基本上形成了以非农产业为主体的农村产业结构。乡村旅游的特色在于产业化经营基地和人造景观的丰富。中部地区耕地面积大,人口多,耕地资源丰富,气候适中,适合各类型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是粮棉油的主产区,各种专业化产区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优势和特色突出。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剩余劳动力资源,特色资源突出,乡村自然、人文及民族风俗具有优势。由于制约因素较多,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发展困难,加之市场成熟度低,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乡村旅游则是潜力较大和最能发挥地区农村优势和特色的产业。(六)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村民参与意识的培养

在开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一般都十分强调村民参与的重要性,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村民的参与,村民为了改变自身的生活面貌也会对发展乡村旅游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通过开展乡村旅游,从乡村旅游中尝到“甜头”的村民会不满足于开发初期的仅仅只是按照政府的文件来办事,会要求参与政府的决策或者至少要求政府主导部门在决策时考虑他们的想法和利益诉求,这样他们参与当地旅游决策所要求的经济条件和思想准备都具备,村民就成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真正主体,从而大大提高乡村地区民主参与意识,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要求的“管理民主”的目标。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旅游业在当地社区的参与度,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进行农村建设,提高当地农民的参与意识。

乡村旅游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旅游类型,对加快我国的旅游类型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体验、自驾、生态、自助等多种旅游类型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拉动国内需求,促进假日旅游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第三节乡村旅游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一、乡村旅游的理论基础(一)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1.区位理论

从18世纪下半叶早期区位理论思想的产生到现在,已经有了近300年的发展历史,最早是为了解决生产的最佳布局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区位因素开始在生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VonThunen),德国经济学家韦伯(Weber)。劳舍(W.Roscher)、萨福雷(F.Schaffle)等都对农业及工业的生产布局问题进行了研究。到了近代,区位理论的研究也从生产布局的成本最小化转到了生产布局的市场范围最大化,侧重于在区域内对产业生产的合理布局。近年来,新的学科领域不断涌现,并且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开始渗透和交叉。在这种形势下,区位理论也由单一因子分析转变为对多种成本因素的综合分析,既包括各种经济性成本要素,也包括其他的非经济性成本要素。2.空间结构理论

空间结构理论源于区位理论,并且基本上沿用了区位理论的研究方法。所谓空间结构是指社会经济主体在空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主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形态。空间结构可以按照空间尺度的大小分为微观空间结构(企业与企业间的结构)、中观空间结构(城乡间结构,乡村旅游开发需要处理城乡结构)以及宏观空间结构(国家间结构)等三个层次。空间结构理论研究如何使得社会经济主体保持最佳的相互关系和形态理论,是促进区域合理发展的理论依据。3.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在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运用

将区位理论和空间结构理论两者结合起来看,可以发现,两者分别从经济主体和区域的角度研究了如何实现优化均衡发展的问题。某个区域内往往存在多个不同等级的旅游地,只有通过均衡布局才能保证区域旅游的健康发展,并最终实现区域旅游的持续进步。(1)确定旅游地的市场范围。

旅游地吸引力的大小决定了其在市场上的影响范围。一般而言,市场范围有上限和下限之分。所谓市场范围上限就是由旅游地的资源吸引力、社会容量、经济容量以及生态环境容量四者共同决定的客源市场范围或接待游客数量,但是上限值不能超过上述四个变量中的最小值。而市场范围下限则是门槛值,所谓“门槛”,是指生成一定产品和服务所必需的最小需求量。旅游地的门槛即为其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所必须达到的最低需求量。否则,旅游地无法实现规模效应,其经营成本无法得到弥补。因此,旅游规划和开发要考虑旅游开发的需求“门槛”。(2)确定旅游地等级。

旅游地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它的市场范围,即吸引力。高等级旅游地是市场范围较大的中心吸引物,低等级的旅游地则是具有较小市场范围的吸引物类型。通常高等级的旅游地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档次高、功能多、品种全、质量好,而低等级的旅游地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就相对单一。开发和规划时应首先明确旅游地在市场中的等级地位,从而在项目、设施及服务设计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规划。(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Customer Behavior Theory)是研究消费者心理及其行为模式的理论。对消费者行为的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英国。从国内外对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内容看,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模式、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以及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模式。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模式主要是指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时的空间指向。旅游者的消费行为模式是指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消费行为构成。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模式则是对不同类型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心理学解读。特定区域旅游者的消费行为规律主要通过访谈、市场抽样调查与统计数据分析等渠道获得。

消费者行为理论在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主要应用:首先是旅游产品及线路设计。在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指导下,设计者可以根据当前旅游者的消费特点以及今后旅游消费者可能的消费行为趋势设计相关的旅游产品和线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在旅游线路的设计方面,对旅游者兴奋度曲线、疲劳度曲线以及关注点变化的研究,成为成功设计线路和行程、实现游客心理满足的重要依据。其次是旅游市场营销的选择。旅游市场营销策略不仅要迎合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更应创新概念引导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因此,在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指导下,旅游规划中可以针对目标市场心理特征设计出一套引导性的市场营销策略,化被动为主动,成功实现旅游地的市场推广。(三)旅游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1.旅游社会学

社会学(Sociology)是研究社会、社会机构和社会关系的科学。旅游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旅游的动机、角色、制度和人际关系,以及上述因素对旅游者和被访地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国部分高校开展了旅游社会学的研究,主要研究旅游的人口构成、旅游的社会影响、旅游的社区开发和旅游的社会政策等问题。2.旅游人类学

旅游人类学就是借用人类学的学理依据、知识谱系、视野、方法和手段对旅游活动进行调查和研究。具体而言,旅游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地居民、旅游开发者(投资个人或团体)、旅游者和旅游地社会团体在旅游开发或旅游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临时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表现在上述人或团体之间的经济相互影响和文化相互协调上。

旅游过程中的主客关系。旅游过程中旅游地居民与游客之间会形成互动关系。旅游人类学研究中,往往将该关系分解为经济互动与文化融合两个方面。首先,旅游者与居民的经济互动关系。在对这种互动关系进行研究时,旅游人类学主要将关注的目标放在旅游地居民、旅游开发者、旅游者和旅游地团体上。上述四种目标群体之间的经济互动关系如图1-1所示。

从图1-1中可以看到,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的经济互动关系主要通过购物活动来产生;旅游者与旅游地社会团体之间的经济互动关系是通过旅游过程中所需要的食、住、行服务来建立的;旅游者与旅游开发者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旅游者在开发者所提供的场所中游览和娱乐基础上的。图1-1 旅游活动中的主客经济互动关系

在旅游地的居民、旅游地的社会团体与旅游开发者之间还存在着交换、依赖、合作三种互动的经济关系形态。旅游地居民与旅游开发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主要表现在居民对其活动空间的让渡,即当地居民牺牲自己一部分生活空间,让旅游开发者将其开发成为旅游活动的公共空间,从而换取一定的经济获益机会和就业机会。旅游地的社会团体与当地居民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经济上的依赖关系。这些社会团体的经营活动以当地居民为依托,他们大多从本地雇佣员工,改变当地居民从前的职业,使其进入旅游服务行业之中。旅游开发者与旅游地的社会团体之间是一种互惠共生的经济利益关系。因为旅游活动的开展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旅游开发者与旅游地的社会团体在旅游业的经营活动中充当了不同的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保证旅游业的正常运行。

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间的文化互动融合。旅游者出游的一个重要心理动机就在于对异质文化的求索与猎奇。但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碰到一起必然会因为他们之间文化的差异而造成误解或冲突。此时,文化的适应性便显现出来。一般说来,人们的文化观念在一定的情况下是可以改造和重塑的。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之间的文化互动关系有三种表现形式,即文化冲突、文化认同和文化整合。3.旅游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在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

旅游社会学和旅游人类学对旅游规划和开发的启迪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人本主义的规划哲学。旅游规划的侧重点一直以来都是放在旅游的硬件设施建设、软件服务质量和环境的改善上。旅游社会学和人类学则向旅游规划者展示了更为广阔的旅游规划思路,即旅游规划中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环境的规划设计,人才是旅游活动中真正的主体。乡村旅游规划者要从关心旅游地的各利益相关者入手,对旅游地的相关者的特性、活动以及社会环境加以关注。在规划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协调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开发商以及旅游地相关社会团体的相互关系和利益,然后再着手提升旅游地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质量。(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最早于1990年在加拿大召开的旅游国际大会上被明确提出。会上通过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该纲领中提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五个目标:即增进人们对旅游产生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其生态意识;促进旅游业的公平发展;改善旅游接待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向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保证未来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我国也于1994年国务院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对于旅游业,白皮书规定也要“开辟新旅游专线,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发展不污染、不破坏环境的绿色旅游”,把旅游的持续发展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1.可持续发展理论原则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是指导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依据,包含三个原则:(1)公平性原则(Fairness)。公平性是指人类满足自身需求的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在现实中,人类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却存在许多不公平。因此,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要体现在同代人之间的公平性,即同代人均有机会满足自身基本需要以及获得更好生活的需求;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要体现在代际间的公平性,即不同世代的人都同样生活在地球上,他们应该和前代人一样享有满足其需求的机会,然而,地球上的资源有限,采用何种模式开发和利用才能既满足自身需求又不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权利,这是实现代际公平的关键;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还要体现在分配有限资源的公平性,地球上的人对有限的资源都享有相同的使用权,而现实中,却是少数人使用了大量的资源,而多数人只能分配到一小部分。可见,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要求就当代人在考虑自己的需求和消费时,也要对未来各代人的需求与消费负起责任,保证各代人都有同样发展的机会。(2)可持续性原则(Sustainability)。所谓可持续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的干扰时,能够保持其生产率能力。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因而保持其可持续发展性是人类社会持续存在的前提。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要求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对环境和资源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具体而言,可持续原则要求人们放弃传统的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和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鼓励实现生态化的生产和适度消费。可见,可持续性原则的核心内容就是人类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要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3)共同性原则(Common)。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包括了两个含义:其一,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共同的,即实现公平性和持续性的发展;其二,人类拥有共同的环境和资源,为了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2.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

可持续发展理论主要为旅游规划与开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即阶段性开发理念。旅游开发要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结合,因此要注意开发规模的控制,防止出现过度开发和过滥开发的局面。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原则,要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满足下几代人的需求,因此,旅游规划与开发要具有一定的弹性,为未来进一步的开发和建设提供空间,实行阶段性和局部性开发。此外,还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予以支持和监控。(五)社区参与理论

农民参与,农民受益,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般而言,旅游业比工业离农村更近,与农民的生活联系更紧密,农民也有着更大的参与空间。它对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的城市化、推进乡村社会转型有积极意义。社区是指居住在旅游资源富集地(景区、景点)周围,参与旅游开发、管理和服务,与景点、景区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群集合体。社区在地理上与旅游区密不可分,是旅游区的生存空间和根基;社会与旅游区有着共同的生存背景,是旅游区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不仅在改善旅游区经营环境、提供初级消费品以及进行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为旅游区提供各种各样的劳动力。传统旅游的最大受益者是开发商和游客,而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和当地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如当地水资源和食物的消耗、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建设对当地景观的破坏和对生态环境、旅游活动产生的各种污染等)则主要由当地居民承担,甚至造成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严重破坏。而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保护和改善乡村环境,是一种对“改善当地居民福祉负有责任的旅游开发”,因此强调当地社区的居民是旅游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并应当公平地获得分配旅游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机会,只有旅游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让当地居民受益,才可能实现乡村旅游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997年6月,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球理事会联合制定并颁发了《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将社区居民作为关怀对象,把社区参与作为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我国长期的旅游发展实践中,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已越来越体现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重视社区参与,旅游业将获得长足发展;忽视社区参与,旅游业不可能取得成功;摆不正社区参与的主体地位,旅游发展也将会困难重重。因此,发展乡村旅游业必须重视社区参与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六)体验经济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B·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尔摩撰写的《体验经济》一书问世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它告诉人们,新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体验经济”,体验经济将取代服务经济。派恩认为:体验是使每个人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其中的事件。具体来说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产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这就是“体验”。体验类型有四种——娱乐、教育、逃避和审美,而事实上最好的体验便包含了所有这些部分。娱乐体验是吸引顾客的一种方式。教育体验是指使顾客能在事件发生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它与娱乐体验不同,在娱乐体验中人们被动地受到吸引;而对教育体验而言,人们为了获得某些知识技能而主动地参与到一项活动中。逃避体验指顾客不仅完全沉浸在某种体验里,而且还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这种体验的营造过程中,如滑雪、虚拟现实的体验都属于这种类型。最后一种类型叫审美体验,如游览大峡谷或参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顾客置身于某种环境或氛围中,但由于他们是被动地参与,因此几乎对环境没有影响和作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都是卖方经济,它们所有的经济产出都停留在顾客之外,不与顾客发生关系;而体验经济则不然,因为任何一种体验都是某个人身心体智状态与那些筹划事件之间的互动作用的结果,顾客全程参与其中。

从上可知,旅游业是最适合实践和发展体验经济的产业之一,在旅游资源开发中,旅游业的吃、住、行、游、购、娱的六要素中都可能渗入体验经济的元素。体验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它的出现改变了旅游企业的生产方式,更改变了旅游者的消费方式。因此,体验经济的发展会给从事旅游开发与规划者带来更多的思考和更新的思路,同时也给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二、乡村旅游的研究方法

在旅游研究中,究竟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工作,取决于研究者的研究目标、要求以及研究者所具备的各种条件。唐代剑,池静(2005)将其分为描述方法、统计及模型方法和个案研究三大类。

描述方法中具体可采用过程性研究(Processual Approach)、情景性研究(Contextual Approach)、比较性研究(Conparatlve Approach)、主位研究(Emic Approach)与客位研究(Etic Approach)。过程性研究即采用历时性的研究视角,与之前学术界普遍运用的共时(Synchronic)分析方法——探讨旅游社会现象在同一个时间断面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和特点,不同的是过程性研究追踪记录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真实变化,再将其理论化、抽象化,更有利于理解发展的历程。旅游现象的发生涉及地理、生态、经济、社会、文化、政治以及宗教信仰等情形与场合。情景性研究即对旅游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关联因素作综合性和场合性的考察,而不是孤立地审视旅游现象本身(肖洪根,2001)。比较性研究是对乡村旅游的研究问题作跨文化和跨区域的横向比较,或通过对采用不同研究方法,选择不同研究地点、确定不同变量因素以及不同研究背景综合特点的情况下,对前人的理论成果加以探讨,以提高研究成果的可比性和理论发现的可归纳性。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是指站在研究者还是站在被研究者的角度来开展乡村旅游研究。

统计及模型方法是旅游学和社会学研究中使用极为广泛的方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成为旅游研究的主流方法之一。通过实地调查,进行统计推断或统计分析,建立经验模型或理论模型,进行统计分析,验证或修正模型,已成为国外大多数学者遵循的一条研究路线。即运用更加复杂的统计分析方法,如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概率分析和逻辑分析,综合性更强;计量模型和时间序列方法,主要就是建立理论模型作为理论框架、体系基础,成为某一类研究的依据。

个案研究是社会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国外乡村旅游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方法。除个别简单的理论描述外,国外多数文献以某一地区或旅游地为个案,研究微观的理论或具体的实践问题,进而得出普适性的一般结论。在个案研究中,经常采用综合性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经常同时运用描述、统计、计量、模型等方法。

我国乡村旅游的研究方法单一,多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很少,在研究过程中还没有引入现代技术手段。总体看来是宏观研究较多,深入到企业、游客、当地居民、旅游目的地的微观研究和分析少,整体处于初级阶段,研究深度和层次较低。蔡碧凡,夏盛民,俞益武(2007)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的论文绝大多数是描述性、概念性等方面的定性分析,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的论文很少,在定性研究方法中,又以描述分析的为最多。尽管国内在对乡村旅游的设计、开发模式和区际影响等方面都有所涉及,但大多停留在定性分析上,定量研究不够;针对全国、各省区宏观范围的描述和分析多,深入细致的案例研究少。就国内乡村旅游的研究热点——乡村旅游的开发来看,大多文献停留在对开发地旅游条件的宏观评价、开发意义、开发设想、思考等方面,具体的案例研究数量不够。具体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一)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简称问卷法,它是研究者在一定的理论框架指导下,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设计调查问卷,并用来对被调查者进行调查的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方法。在现代社会研究中,问卷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旅游研究中,研究者也经常采用问卷法收集资料。(二)访谈法

访谈法也称访问法,它是一种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有计划的面对面的交谈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在旅游研究中,访谈法也是一种经常使用的调查方法。它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与非结构式访谈、个别访谈与集体访谈、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