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勒的梦——太空探险科幻小说赏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9 08:00:43

点击下载

作者:本丛书编委会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开普勒的梦——太空探险科幻小说赏析

开普勒的梦——太空探险科幻小说赏析试读:

引言 探索天空的梦想

千百年来,人类对天空一直有一种既崇敬又向往的感情,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飞上天空,在其中自由翱翔,探索宇宙间那无尽的奥秘。天空,也成为人类早期想象的对象之一。

在西方,人们想象天上居住着管理人间万物的众神,他们拥有强大的法力,来去自如,和人类一样也有七情六欲。这在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在中国,人们想象天上居住着类似人间君臣结构的神仙,他们统领三界(神、人、鬼),拥有各式各样的法术,共同奉一个类似人间帝王的玉皇大帝为君,并且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

此外,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区,类似的关于天空的设想还有许多。

天空,一直是人类渴望涉足的一个未知领域。

从古到今,这种渴望始终不曾停止过。

早在明朝时期,有一个心灵手巧的木匠叫万户,他和其他工匠吸取了当时军用火箭的技巧,设计了会飞的“飞龙”火箭。这种木质雕刻的火箭筒可以飞行1000米。有一天,他坐在一把安放在木制构架上的椅子上,两手各握一只大风筝,让自己的仆从们点燃构架四周绑着的47支火箭,随着一声巨响,“飞龙”离开地面,升上空中,但很快就箭毁人亡。1959年,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

到了近代,随着天文学的巨大进步和观测技术的大幅提升,人们对那些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特别是随着飞机的发明,人类终于实现了飞上天空的

想。于是,到广袤无际的太空进行探险,寻找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或者可能存在的智慧生物,成了人们想象中最激动人心的事情。

于是,大量有关太空探险的科幻作品也就应运而生。

1610年,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写了一部名为《梦》的小说,幻想人类登上月球后所看到的情景。由于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梦境,并且在其中还借助了精灵的力量,因此其性质是否属于科幻一直存在着争议。

一般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幻小说诞生于19世纪,玛丽·雪莱在1818年发表的《弗兰肯斯坦》,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两位重要的小说家——法国人儒勒·凡尔纳和英国人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他们使科幻小说作为一种严肃的文学体裁广为人知并得到确立,被公认为是科幻小说的奠基人。

中国最早的科幻小说是1904年发表的《月球殖民地小说》,作者笔名是“荒江钓叟”。

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关于太空探险方面的科幻小说不断问世,涌现出了诸如海因莱因、克拉克等一大批驰名世界的科幻作家,也产生了像《帝国双星》、《2001:太空漫游》这样一大批优秀的科幻作品。太空探险,成了许多文学作品竞相进军的一块新领地。

为了满足广大青少年朋友的阅读需要,我们从众多的太空探险小说中选择了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汇编成册。这些作品都是原著中精彩部分的节选,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原著的风格、主题。如果同学们想要欣赏作品的全貌,可以根据我们在海神作品中“图书信息”栏目下提供的推荐版本去寻找原作。

由于这些作品的作者大多数是国外作家,同学们可能会比较陌生,因此在每篇选文的前面,我们都设有“作者的简介”,以方便同学们了解。同时,我们还设置了“内容预览”和“品评赏析”等栏目,就作品的内容、写作背景、艺术特点、流传情况以及影响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以帮助同学们对作品进行深入的研读。

尽管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严谨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然而,限于水平和时间,书中个别地方的错误和疏漏仍然在所难免。希望广大的读者朋友们能够不吝指正!编者2008年12月29日梦一天夜里,我在梦中读到了一本神秘的书,书中记录了一个由精灵讲述的离奇的故事:据说,每当月亮的东边开始蚀食后,他们便带着一批人,去往距离地面5万德里的一个神秘岛屿……

图书信息

作者:约翰尼斯·开普勒

推荐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①本文节选自詹姆斯·冈恩主编的《科幻之路—钻石透镜:从吉尔伽美什到威尔斯》。

作者简介

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德国伟大的天文学家,行星运动定律的创立者。1571年12月27日,开普勒出生在德国威尔德斯达特镇的一个贫民家庭,全家人靠经营一家小酒店生活。4岁时开普勒患上了天花和猩红热,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摧残,视力衰弱,一只手半残。12岁时他入修道院学习,1587年,进入蒂宾根大学。这时候,新的不幸又降临到他身上了:父亲病故,母亲被指控有巫术罪而入狱。生活不幸并未使他中止学业,反而让他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在大学期间,他受到天文学教授麦斯特林的影响,成为哥白尼学说的拥护者,同时对神学的信仰发生了动摇。开普勒经常在大学里和同学辩论,旗帜鲜明地支持哥白尼的立场。1588年获得学士学位,1591年获得硕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开普勒被聘请到格拉茨新教神学院担任教师。后来,由于学校被天主教会控制,开普勒离开神学院前往布拉格,与卓越的天文学家第谷一起专心从事天文观测工作。在弟谷的帮助和指导下,开普勒的天文学识有了巨大的进步。

1604年9月30日,在蛇夫座附近出现了一颗新星,最亮时比木星还亮。开普勒对这颗新星进行了17个月的观测并发表了观测结果,历史上称它为“开普勒新星”(这是一颗银河系内的超新星)。1607年,他观测了一颗大彗星,就是后来的哈雷彗星。第谷死后,开普勒接替了他的职位,被聘为皇帝鲁道夫二世的数学家。

1611年,鲁道夫二世被其弟逼宫退位,开普勒也从此结束了御用数学家的生涯。1612年,开普勒被聘到奥地利林茨的一所大学任教兼作绘制地图的工作。1913年,开普勒的妻子病故,他又与一个贫家女子成婚。1618年,三十年战争爆发,开普勒被迫离开林茨,前往意大利波伦那大学任教。即使在这样颠沛流离的环境下,开普勒依然以不舍的精神和紧张的劳动去攻克天文学上的难关。

1625年,他写了题为《为第谷·布拉赫申辩》的著作,驳诉了乌尔苏斯对第谷的攻击,因而受到了天主教会的迫害。天主教会将开普勒的著作列为禁书。1626年,一群天主教徒包围了开普勒的住所,扬言要处决他。后来,开普勒因为曾担任皇帝的数学家而幸免于难。1630年11月,因数月未得到薪金,生活难以维持,年迈的开普勒不得不亲自到雷根斯堡索取。不幸的是,他刚刚到那里就抱病不起。1630年11月15日,开普勒在一家客栈里悄悄地离开了世界。他死时,除一些书籍和手稿之外,身上仅剩下了7分尼(1马克等于100分尼)。

开普勒的主要著作有《新天文学》、《宇宙谐和论》、《哥白尼天文学概要》等。

内容预览

在一天夜里观看了星、月之后,我上床沉沉地睡了过去。沉睡中我仿佛在读着一本从集市上买来的书。

我叫迪拉考托斯,一次出于好奇,我把一只口袋割开了,毁掉了母亲的一小笔收入。她一怒之下把我抵押给了一只商船的船长。第二天船驶出了港口,数天后穿越海峡来到丹麦,我将一封信交给了第谷·布拉赫。后来我留下来跟着他学到了一些天文知识,几年后我回到了祖国。

母亲得知了我这几年的情况后很欣慰,然后告诉我有9位主要精灵替人们做事,其中的一位她特别熟悉。在我的要求下,母亲将它找来,它给我们讲了下面的故事:

在5万德里上空的天穹中有一个叫做利瓦尼亚的岛屿,精灵们可以很方便地来往,最多不超过4小时。它们在月亮的东边开始蚀食后才出发。当阴影触到利瓦尼亚后,精灵们就像是离船上岸一样上到了那里。利瓦尼亚有两个区:一个叫萨勃伏尔伐,它总是面向地球;另一叫叫普拉伏尔伐,它永远看不见地球。分割这两个半球的球圈穿过天极,称作分割圈。整个利瓦尼亚和我们一样都经历着日夜的交替,但是那里缺乏我们一年到头所有的那些变化。把一天一夜合在一起就等于我们的一个月。

有时普拉伏尔伐人看到的火星几乎有我们看到的两倍大。在利瓦尼亚上所看到的最美景象是它的伏尔伐的景色。他们的伏尔伐要比我们的月亮大15倍。

天体被遮蔽的现象在利瓦尼亚上也出现,出现的时间与地球上的日食和月食时间相同,但其原因却刚好相反。整个利瓦尼亚的周长仅是我们地球周长的1/4,到处是天然和人工的洞穴,这些凹进的地方是居民们保护自己免遭寒暑的主要依靠。

无论是地上生的还是满地跑的,其形体都大得吓人。他们生长的速度很快,寿命都很短。普拉伏尔伐人没有固定的居住地,他们成群结队,各人按自己的天性在全球到处漫游。他们大多数都是潜水者,都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地上的物产通常当天出生又在当天死去。他们中的某些人白天因酷热而衰竭的呼吸以及丧失的生命在晚上就会恢复,与我们这里苍蝇的模式正好相反。萨勃伏尔伐半球主要靠不断形成的云层和雨水来减轻酷热,其覆盖面有时达到地区的一半甚或更多。

这时刮起了一阵风,我的睡眠给打断了,同时这本在法兰克福买来的书再也没有了结局,讲故事的精灵及其听众被留在了身后,我也随即醒了过来。

品评赏析《梦》大约著于1610年,其后被私下传阅。开普勒的母亲曾于1620年因巫术被捕,其原因有可能就是这本书。这本小说在开普勒死后4年,即1634年才得以出版。

这是一部漫游月球的科学幻想小说。小说描绘了魔法精灵协助人类完成的一次太空之旅。虽然在进入太空的方法上借助精灵显得有点古怪离奇,但对太空中寒冷和失重的准确描写,使开普勒无可争辩地成为最先尝试科幻小说创作的科学家,成为科学家创作科幻小说的开先河者。

这部作品谈到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东西,像喷气推进、零重力状态、轨道惯性、宇宙服等等。人们至今不明白,近400年前的开普勒,他是根据什么想象出这些高科技成果的。故事里,月球是5万里上空的一个岛,只有健壮和能够吃苦的人,才被选入登月探险队,一如几百年后严格的宇航员选拔。尽管开普勒的书是纯幻想作品,但它一定有一些背景来源,比如像毕达哥拉斯的话或古希腊神话。至于月球旅行的动力,生活在农业时代的开普勒实在想象不出,便使用了“意念力”。

开普勒的《梦》反映了他的深刻的社会批判思想,在极端严酷环境生活的月球居民,充斥着兽性,丧失了人性。《梦》是开普勒对科幻小说发展的贡献,它像是一个迷信和科学的奇特混合体,但他提到精灵和巫术的地方基本上都是隐喻。开普勒还可能想到过,在一个精灵帮助下去月球旅行,比起运用任何其他手段,仅是稍稍不实际一些,但与有可能被认真对待的一些物质手段相比,在神学上也许更为安全。

精彩选读

对居住在地球上的我们这些人来说,当我们的月亮是满月并从远处房屋爬升上去时,它看上去相当于一只小桶的边;当它升至中天,其宽度几乎不及一张人脸。但对于萨勃伏尔伐人,他们在中天的伏尔伐(它所处的相对于住在那个半球中心的居民而言的一个位置)看上去要比我们眼中月亮的直径将近长4倍。因此若将这两个圆盘比较一下,他们的伏尔伐要比我们的月亮大15倍。但对于那些看到伏尔伐永远停留在地平线上的人来说,它的样子就像远处一座着了火的山。

结果,正如我们纵然无法亲眼看见天极本身,却仍根据天极的不同高度来区分地区一样,虽然伏尔伐时时可见,但由于它在各处的高度各不相同,因此对他们而言它也起着这同一种作用。

因为如我所说,伏尔伐直接高悬于他们中部分人的头顶,而在另一些地方则被看见低垂于地平线附近。对于其他地方来说它的高度则变动于天顶与地平线之间,同时它也始终不变地停留在某个区域。

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天极。这些天极并不位于我们天极所在的那些恒星上,而是位于为我们标出南北黄极的其他星球的四周。这些月球居民的天极在19年的时间里横穿围绕天龙座中北黄极的小圆,在另一端则横穿围绕箭鱼座(剑鱼座)、麻雀座(飞鱼座)和大星云中南黄极的小圆。因为这些月球居民的天极距他们的伏尔伐大约有1/4圆周的距离,所以他们的区域既可根据天极又可根据伏尔伐来划定。因此他们的处境比我们的要方便多少就十分清楚了。因为他们参照静止的伏尔伐来指示地点的经度,参照伏尔伐和天极来指示纬度。而我们要指示经度,除了最普通的,勉强可以觉察到的磁偏角之外,什么参照也没有。

他们的伏尔伐固定地留在自己的位置上仿佛被钉在天上一样。位于其上空的包括太阳在内的其他天体则自东向西运行。每夜黄道带中总有一些恒星从伏尔伐背后经过而在另一边重新显现。但是同样的恒星并非每天都如此。所有距黄道6~7度距离范围内的那些恒星都一一依次这样运行。完成这样一个周期需要19年,其后,首批星又重新返回。

他们的伏尔伐像我们的月亮一样出现圆缺。这两种情况的原因是相同的,都是由于太阳的到来或离去。如果你留意大自然的话,就会发现两者牵涉到的时间长短也一样。不过他们用来测定的是一种方法,而我们用的则是另一种方法。他们把一天一夜看成是他们的伏尔伐经历所有圆缺的那段时间之隔。这就是我们称为一个月的时间。由于伏尔伐又大又亮,因此事实上萨勃伏尔伐人总能看见它,哪怕当它处于新月阶段的时候也一样。对于住在极地附近并在那段时间里无法见到太阳的那些人来说情况更是如此。他们看到,伏尔伐在中午头尾交接的时间两只钩尖朝上翘起。因为一般说来,对于中伏尔伐圈上位于伏尔伐和天极之间的居民来说,新月般的伏尔伐是中午的标记,上弦般的伏尔伐是傍晚的标记,满月般的伏尔伐是子夜的标记,而下弦般的伏尔伐则预示着阳光的再次来临。对那些看出去地平线上既有天极又有伏尔伐的居民以及那些住在赤道与分隔圈交接处的人来说,朝或夕降临于新月伏尔伐和满月伏尔伐的时候,而正午或子夜则出现于上、下弦伏尔伐的时候。这些话也可以作为对处于其间的那些居民下结论的依据。

白天他们也用这种方法,即根据他们伏尔伐的各相来区分时间。例如当太阳与伏尔伐相互越是趋近,对于中伏尔伐人来说,时间越是接近正午,对于赤道居民来说则越是接近傍晚或日落。但是到了晚上——他们的一夜通常长达我们的14个日夜——他们测定时间的手段要比我们方便得多。我们曾经说过,在中伏尔伐圈,满月伏尔伐是子夜的标记,但除了伏尔伐的这一系列盈亏圆缺变化,伏尔伐本身也在替他们区分时间。因为它不像我们的月球,即使它似乎一动不动地停留于空中,它也仍在原地转动并展示出各种美妙的斑纹,这些斑纹永远自东向西移动。那些相同的斑纹离去又返回,这样转1周被萨勃伏尔伐人看做是1个小时,但其时间略长于我们的一天一夜。这是测定时间唯一均匀的尺度。因如前所述,太阳与星星每天绕月球居民运行的速度是不均匀的,若将伏尔伐的这种旋转与恒星距月球的距离作一比较,那么这种不均匀就显示得十分明显了。就其上北部而言,一般说来,伏尔伐似乎分成了两半。一半比较暗,布满着几乎连绵不断的斑纹。另一半亮一些,还有2条亮带贯穿其间,这带子位于北部并作为这两半的分界线。在那较暗半边斑纹的形状很难描述。但在东边它看上去像是一个齐肩砍下的正面人头向前靠着去吻一个身穿长裙的年青姑娘,而姑娘则向后伸着手去逗引一只蹦跳的猫。不过斑纹中较大较宽的部分向着西方延伸却没有任何明显的形状。在伏尔伐的另一半,明亮之处比斑纹散布得更广。你可称其为一只悬在绳上摆向西方的钟的轮廓。但其上、下的东西则很难说像什么。

伏尔伐除了以这样的方法替他们区分一天的时间外,它还向任何一个善于观察的人,或者任何一个不知恒星分布的人清楚地指明一年的季节。即使当太阳在巨蟹宫时,伏尔伐仍清楚地展示出它自转的北天极。因为在姑娘形象上方的亮区中部有一个小暗斑。这个暗斑自伏尔伐的最高处向东移动,然后向西下落到圆盘的另一边,从这一边它又再次转向东方朝着伏尔伐的顶端移动,于是,在那段时间里长时间都可以看见它。但当太阳位于山羊宫时,这一暗斑无处可见,因为这一个整圈连同它的天极均在伏尔伐身后消失了。在一年中的这两个季节里,那些斑纹向西作直线运动,但在介于其间的季节里,当太阳处于白羊宫或天秤宫时,那些斑纹或者向下或者向上以略微弯曲的路线向相反方向移动。这些事实向我们显示,当伏尔伐球体的中心静止不动时,这一自转的天极沿北极圈绕月球居民的天极一年环绕一次。

比较仔细的观察者还注意到伏尔伐的大小并非总是一成不变。当它处于一天中各种天体快速运行的那段时间里它的直径就要大得多,以致要超过我们月球的直径4倍。

现在关于日食及伏(尔伐)食我该说些什么?天体被遮蔽的现象在利瓦尼亚上也出现,出现的时间与地球上的日食和月食时间相同,尽管其原因却刚好相反。因为当我们看到日全食时,他们看到的则是伏(尔伐)食;相反,当我们看到月食时,他们看到的则是日食。尽管如此,这种对应还是不完全的。因在我们未看到任何月食现象时他们却常常看不见日偏食。相反,当我们看见日偏食时他们却常常看见伏(尔伐)食。对于他们来说,伏尔伐在满月状态时才被食,正如对我们来说,月亮在满月时才被食一样。但太阳却在伏尔伐处于新月状态时才被食,就像对我们来说当月亮是新月时太阳才被食一样。因为他们的日夜如此长,所以他们常常遇到这两个天体变暗的情形。但我们之间大量的日、月食现象发生于我们的对距地,而他们的对距地因是普拉伏尔伐所以根本看不见这些现象,这些现象只能被萨勃伏尔伐人看到。

他们绝不可能看见伏尔伐的全食。但他们可以看到伏尔伐的球体被一个边缘微红、中心黑色的小斑横越而过。它从伏尔伐的东边进入,经西边离去,其移动路线与伏尔伐自然斑纹的移动路线相同,但其速度超过了伏尔伐。它的持续时间是1/6个利瓦尼亚小时,即我们的4个小时。

伏尔伐给他们造成了日食,正像月亮给我们造成日食一样。这一现象是必然发生的,因为伏尔伐的直径要比太阳的大4倍。当太阳自东经南跨越原地不动的伏尔伐后到西方时,它常常在伏尔伐背后通过,因此后者就将太阳的部分或整个球体遮掩起来。尽管遮掩太阳整个球体的情况时常发生,它却依然很值得注意,因为这一现象的持续时间相当于我们的几个小时,而在这同一个时间里太阳和伏尔伐的光芒均黯然消失。这是萨勃伏尔伐人看到的一种壮观。因为在其他情况下,由于伏尔伐始终显现且又大又亮,他们的黑夜并不比白天暗多少,而日食时太阳和伏尔伐这两个发光体相对于他们都熄灭了。

然而在他们那里,日食却具有一个奇怪的特征。如经常发生的那样,当太阳一从伏尔伐的球体后消失,明亮的光线就从对边发射出来,仿佛太阳扩展了,围绕着整个伏尔伐的球体。而在其他的时间里太阳却显得要比伏尔伐小上同样的程度。因此完完全全的黑暗并不总是发生,除非这些天体的中心几乎正好排成一线而介于其间的透明媒介的条件又颇为合适。另一方面,即使太阳全部隐没在伏尔伐的背后,伏尔伐的光线也不会突然熄灭以致让人根本无法看见。唯一的例外发生于日全食的过程中。但在日全食开始时,在分隔圈上的某些地方,伏尔伐依然在发光,就像火焰已被扑灭而仍在继续发光的余烬一样。当伏尔伐也停止照耀时,日全食过程的中点就到来了(因不是日全食的话,伏尔伐就不会停止照耀)。当伏尔伐恢复照耀时(在分隔圈的对边位置)太阳也即要显现了。因此在日全食过程的中点,两个发光体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被熄灭。(敖操廉 译)

太阳系历险记

19世纪中叶,一颗彗星突然与地球相撞,地中海附近的一些居民被带到彗星上,从此开始在太阳系漫游。迎接他们的,将是重重的艰险和磨难……

图书信息

作者:儒尔·凡尔纳

推荐版本:译林出版社2007年8月版

作者简介

儒尔·凡尔纳(Jules Verne,1828~1905),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1828年2月8日,凡尔纳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在劳阿尔河上的菲伊德岛生活学习到中学毕业。18岁时,遵从父嘱去巴黎攻读法律,爱上了文学和戏剧。毕业后,他一门心思投入到诗歌和戏剧的创作,为此不仅受到父亲的严厉训斥,并失去了父亲的经济资助。后来,凡尔纳与大仲马合作创作了剧本《折断的麦秆》并于1850年初次上演,这标志着凡尔纳在文学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1856年,凡尔纳乘火车来到北部城市亚眠,遇到一名带着两个孩子的漂亮寡妇,一见钟情并向她求婚,继而结婚。接着凡尔纳搬去亚眠,从此开始认真创作。

1863年,凡尔纳创作出《气球上的五星期》后,16家出版社无人理睬,他愤然将稿子投入火中,被妻子抢救出来,送入第17家出版社后被出版。《气球上的五星期》出版之后,凡尔纳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多方面的探索时期,他试验多种写法,朝多种方向进行探索,一发不可收拾。在此期间,他平均每年出版两本书,这些书的总标题为《奇异的旅行》,包括《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等等,囊括了陆地、海洋和天空等题裁。

此后,凡尔纳的创作进入了平稳的发展时期,先后创作出《80天环绕地球》、《太阳系历险记》、《两年假期》等优秀作品。

随着小说的大获成功,凡尔纳也成了一位富翁。1876年,他购置了一艘大游艇,开始环游欧洲。他的最后一部小说是1905年出版的《大海的入侵》。

凡尔纳是个多产作家,一生共创作出66部小说、10多部剧本和一部大卷本的《伟大的旅行家和伟大的旅行史》。他的主要成就是总名为《已知和未知世界中奇妙的漫游》的系列科幻与惊险小说。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表明,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

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内容预览

19世纪中叶,随着大地的一声巨大震动,空中出现了比北极光还要明亮的不同寻常的光辉,刹那间使得所有星星全都黯然失色。地中海顷刻之间变得空空如也,随后海水又回到海里形成汹涌澎湃的波涛。大地上出现了震耳欲聋的轰鸣,除了有一种来自地球内部的爆裂声外,还有巨大的波涛互相撞击的声响和飓风的呼啸声。

在天空、海上和地面突然出现如此巨大的变化后,故事的主人公们突然发现他们已经被带到了一颗彗星上,从此开始在太阳系漫游。在一位法国上尉的带领下,他们同舟共济,战胜了太空严寒等种种困难,终于在两年后趁彗星再度与地球相遇之际,胜利返回地球。

品评赏析

这是一本涉及天文学的小说,在本书中,凡尔纳大大超越了月球的活动区域,带着读者穿过几个大行星的轨道到达木星以外的空间。作者在书中把极端丰富的想象力同科学性结合在一起,同时又不使科学性遭到任何损害。

在这本《太阳系历险记》中,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彗星、木星、土星等天体的特征和许多有趣的天文知识,歌颂了人们在科学上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临危不惧、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操,同时也鞭笞了个别人的自私行为。

凡尔纳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通俗小说作家,他有一种能够把自己的幻觉变得能够触摸的本领,其感觉是全方位的,常常从平淡的文字中传达出某种人类的热情。凡尔纳的故事生动幽默、妙语横生,能激发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所以一百多年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欢迎。

但是,凡尔纳小说中的人物除了少数几个外,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其作品中的人物都是脸谱化的简单的好人坏人,没有什么心理活动;从其作品人物性别单一化上,还可看出他对女人的偏见,并隐隐流露出深受其苦的心态。

凡尔纳被人们称赞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许多科学家都曾谈及,他们正是受到凡尔纳作品的启迪,才走上了科学之路的。

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机器时代”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为西方和日本现代科幻小说的先河,我国的科幻小说大多也受到他的启发和影响。凡尔纳是我生活的导演。——“潜水艇之父”西蒙·莱克凡尔纳的小说启发了我的思想,使我按一定方向去幻想。——俄国宇航之父齐奥尔斯基现代科技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预言付诸实践的过程。——法国元帅利奥台

精彩选读

一个月过去了。加利亚依旧安然无恙地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从地球上来的那些人虽然为数不多,但却能团结一致,同舟共济。只有伊萨克这个败类,唯利是图、贪得无厌,是这个小小社会的唯一污点。

实际上,他们也只是临时聚在一起,作一次周游太阳系的旅行罢了。这次为期两年的旅行一经结束,他们这艘航船就将在地球靠岸。如果罗塞特教授的计算准确无误的话,那时,他们将离开彗星,回到地球上去。

至于这艘航船在地球靠岸时会不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或危险,现在是难以预料的,只有到时候再说了。

铁马什夫伯爵、塞尔瓦达克上尉和普罗科普二副对于能否在不久的将来返回地球的问题,现在是比较胸有成竹了,所以也不再去为储备粮食、开发古尔比岛和繁殖牲畜而浪费精力了。

他们曾经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在一起探讨万一不能回去的话,应该如何开发这小小的星球。为了能使大家生存下去,为了安全度过那漫长的严冬,他们有多少前人从未遇到过的工作要做!但现在,这一切都无须考虑了。

1月15日,彗星将达到其远日点。此后,它的速度便越来越快,开始向太阳靠近的航程了。但仍须过9~10月之后,才是冰消雪融、大地回春的时候。那时,大家可以乘上“多布里纳号”和“汉沙号”返回到古尔比岛去。加利亚的夏天是短暂的,炎热的,人们将抓紧时间来耕耘土地。种子种下去不到几个月,庄稼便将黄熟待割了。人们将在岛上过着丰富多彩的田园生活。不久严冬来临,人们又将回到“温暖之乡”去过那穴居生活。

是的,他们还会回到那温暖的山洞里去过冬的。不过,他们难道不可以到较远一点的地方去勘察一下,看可否发现易于开采的煤层?他们难道不可以在古尔比岛上建造能够抵御严寒和更加舒适的房屋吗?

当然可以。长期的穴居生活,对于人们的影响,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身体上都是不利的,为了摆脱这种生活,他们当然会这样去做的。只有成天埋头于那些天文数字的罗塞特教授,才会安于现状,对其不良后果根本不予考虑。

况且,住在山洞里始终存在着一个潜在的危险。这便是整个山洞都靠它取暖的那座火山会不会在哪一天突然熄灭?火山内部往外喷发的岩浆总有枯竭的时候的。熔岩一旦停止喷发,塞尔瓦达克等人将如何抵御那刺骨的严寒?当然,这个危险眼下看来还不是那么紧迫,大家希望在他们离开加利亚之前不会发生。

12月15日,加利亚距离太阳8亿6400万公里,一个月只走了4400万到4800万公里。

加利亚人,特别是罗塞特教授的眼前,如今又展现出了一块新的天地。教授在观测过木星之后,现在又开始全神贯注观察土星了。

加利亚上次距离木星只有5200万公里,而这次距离奇特的土星却有6亿9200万公里。因此,不必担心土星的引力会对加利亚产生多大影响。

罗塞特教授仍旧是终日守在望远镜旁,对这颗行星进行仔细的观测。但你若问他观测结果,他也讲不出多少名堂了。

所幸“多布里纳号”的图书室内原有几本关于天文学的通俗读物。普罗科普二副将其中有关土星的部分摘出来,给大家讲了讲。

土星这时距离加利亚7亿公里,距离太阳14亿5740万公里。因为距离太远,它从太阳得到的光和热充其量只有地球的1%。

土星的公转周期是29年零167天,每小时在其91亿5000万公里长的轨道上运行3.5432万公里。土星的赤道周长为36.1520万公里,面积为400亿平方公里,体积为6700亿立方公里,比地球大735倍,但比木星要小。土星的质量仅比地球大一百倍,可见其密度比水还小。土星的自转周期是10小时29分,因此环绕太阳公转一周是24630天。土星的自转轴与其轨道平面的夹角很大,每一个季节相当于地球的7年。

土星的夜空十分美丽,有8个月亮环绕其运行。在神话传说中,这些卫星各有自己的名称,分别叫米达、安塞拉德、特梯、迪奥纳、雷阿、梯棠、伊帕里翁和雅帕。米达环绕土星一周是22小时半,而雅帕却是79天。雅帕距离土星是364万公里,米达距离土星却只有13.6公里,比月亮和地球的距离还要小3倍。虽然太阳传到这里的光线十分微弱,但因为有这8颗卫星的存在,土星的夜空一定是非常魅人的。

但使得土星的夜空更为美丽的,无疑还是环绕它的那条光环。土星像是镶嵌在一个闪闪发光的框架上一样。你若是站在这个距离土星表面20660公里的光环下,翘首中天,所能看到的只是一条很窄的光带。赫歇尔认为其宽度只有400公里。所以看去不过像是一束射向太空的明亮的光。但你若往南北移动若干公里,便可看到这条光带渐渐分为3条光环,里边的那条呈昏暗的云雾状,宽度为12504公里,中间那条最为明亮——比土星本身还要亮——宽度为29552里,外边的那条呈浅灰色,宽度为14712公里。

光环围绕土星转动一周是10小时32分。光环由什么物质组成?为何能经久不衰?谁也说不出所以然来。看来这是造物主有意安排的,以启示人们各个天体的形成过程。因为这个光环原先和土星显然同属于一个星云。后来星云的大部分逐渐凝结成为土星,另一部分却依然留在空中,成为现在人们所看到的光环。由于不知什么原因,光环本身可能也已凝结。因此,光环万一破裂,就会变成无数碎块降落到土星表面,或环绕土星转动,成为新的卫星。

你若站在土星的赤道和南北纬45度之间的广大地区,可以看到这三条光环所显现的无比瑰丽的景色。它们时而像一条巨大的彩虹划破长空,时而在天空形成一个巨大的桥拱,拱顶被土星自身的暗影遮住因而出现一块很大的空缺。它们不时将阳光遮住。太阳准时地在其缝隙间出没,形成白天和黑夜交替的美景。此外,土星的地平线上还有8颗月亮在此起彼落,她们有的是圆如银盆的满月,有的是弦月,有的则是一弯新月。因此,在土星上观赏夜空,真有置身童话世界之感。

但是,由于距离太远,加利亚人是无法看到这种美景的。地球上的天文学家利用较好的望远镜,也比他们看得清楚。所以塞尔瓦达克等人要想了解土星世界的情况,便只有依靠那几本通俗读物了。不过,这样也好,他们不必再为这个巨大的行星会不会把加利亚捕获过去而提心吊胆了。

天王星距离加利亚更为遥远。其体积虽然为地球的82倍,但看上去也不过是一颗六等星。只有在它非常接近地球的时候,肉眼才能看见它。至于它的8颗卫星,那就更难看到了。天王星的公转一周期是84年,和太阳的平均距离是29亿1600公里。

至于太阳系的最后一颗行星海王星——说它是最后一颗也只是到目前为止而已,说不定将来某个时候还会有一个勒威耶再发现一颗更远的行星哩!——塞尔瓦达克等人更是别想看到了。帕米兰罗塞特通过其望远镜想必可以看到,但他没有向任何人谈及其观测结果。塞尔瓦达克等人只好再次去向书本求教。

海王星和太阳的平均距离是45亿6000万公里,公转周期是165年。它在265亿8000万公里长的轨道上,每小时运行2万公里。它的体积比地球大105倍。它有一颗卫星,此卫星距离它40万公里。

海王星可能是太阳系边缘的一颗行星,它距离太阳竟达46亿公里。太阳系之大由此可见一斑。然而,不管太阳系有多大,它在整个银河系中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因为在银河系中,它只是相当于一颗四等星。因此万一加利亚走出太阳系,它会到哪里去呢?它会附属于哪一颗恒星在太空运行呢?它很可能会投入离太阳最近的一颗恒星——半人马座爱法星的怀抱中去。光的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它从爱法星到太阳系需要走三年半。这个距离究竟有多大呢?要是用数字来表达,天文学家将不得不以“十亿”为单位,就是说,从爱法星到太阳系,其距离应为3.2万个“十亿”公里。

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多少颗恒星同地球的距离呢?至多只有八颗。比如织女星同我们的距离是100万亿公里,天狼星距离我们是2.088万亿公里,北极星距离我们是470.4万亿公里,而御夫座的爱法星距离我们则是681.6万亿公里。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些恒星同我们的距离,我们不妨借用一些头脑敏捷的科学家们以光速为基础所作的一些比喻:“假如一个人视力特别好,可以看得无穷远。他若站在御夫座的爱法星上遥看地球,所看到的,将是72年前在地球上发生的事情。如果他从比刚才这个距离远10倍的星球上向地球遥看,映入他眼帘的则是720年前在地球上发生的事情了。如果他从光需要走1800年才能到达的更远的星球上向地球遥看,那么他所看到的正是基督殉难的场面。如果他再走到更远的,光需要走6000年才能达到的地方遥看地球,他就可看到洪水时代的惨景了。宇宙是无穷的,他若再走到更远的地方,就可看到《圣经》上所说的上帝如何创造世界了。因为从整个宇宙来说,一切事物都是永恒不变的,一旦发生便永远也不会消失了。”

富有冒险精神的帕米兰罗塞特想到银河系中去漫游也许是对的,那里一定有许多无比魅人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要是他的彗星能在各个恒星之间进进出出,他将会因此而看到多少截然不同的星系。当加利亚在恒星间运行时,这些恒星表面上看来似乎动也不动,而实际上却是运动的,如牧夫座的爱法星便是以每秒48公里的速度在移动。太阳也在以每年2亿4800万公里的速度向武仙座运动。它们的运动速度虽然这样快,但由于彼此间的距离实在太遥远,地球上的人很难看出其位置的变化。

由于各个恒星的运动速度不一,它们这种长年累月的运动,总有一天会使星座的形状出现变化。天文学家已经能够指出这些星辰在许多年后彼此间的位置变化。某些星座在5万年后的形状已经绘制出来。比如那时候的大熊星座看去将不再呈不规则的四边形,而是一个长长的十字形了,而猎户座也不再是五边形,而是四边形了。

但无论是加利亚人,还是地球上的人,他们是不可能亲眼目睹这些星座的变化的。帕米兰罗塞特想到银河系中去遨游,并不是为了观看这一变化。他是想利用彗星在各个恒星间运动的机会,看一看在太阳系所看不到的奇观。

因为在遥远的太空,那一组组行星并不总是受一个太阳“统治”的。“专制政体”在太空的某些地方似乎是不存在的。那里往往有两个甚至六个太阳,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共同依附在一起。这些恒星发出的光往往各不相同,有红色、黄色、绿色、橙色和靛蓝。当这些恒星把不同颜色的光射到其行星表面时,那将是一幅多么璀璨夺目的图景。当加利亚在这些星辰间运动时,终日照耀着它的表面的,说不定是像彩虹一样的五颜六色的霞光。

但加利亚绝不可能到银河系中去环绕某个恒星或恒星团运行,也不可能到至今尚未完全弄清楚的星座中去游弋,更不可能走到连反射望远镜也无法看清的密集的星云中去,这种星云广泛地分布于太空中,天文学家已发现5000多个。

不!加利亚绝不会离开太阳系,绝不会抛弃地球。它在自己的轨道上走完一圈,虽然有25.2亿公里,但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这不过是一次很微不足道的旅行罢了。(惊蛰 陈祚敏 译)

月球上的第一批人

卡沃尔和柏德福乘飞船前往月球寻宝,并成为月球上的第一批人。在月球上,他们发现了月球怪兽和月球人,并在昏迷之际被月球人抓住。情急之下,他们和月球人展开了搏斗。打跑月球人后,他们发现手上的镣铐竟是用金子做成的。随着夜晚的到来,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寻找飞船……

图书信息

作者: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推荐版本:太白文艺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作者简介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Wells,1866~1946),英国作家,软科幻鼻祖。

1866年出生于肯特郡的布朗利(Bromley,现在的伦敦西区小镇)一个贫寒的家庭。1880年,由于父亲的店铺倒闭,威尔斯只好辍学到温泽的一家布店做学徒。但是由于他的工作没有得到店主的满意,因此1个月以后他就不得不离开,到萨墨塞特郡当了很短一段时间的小学教师,后来还在苏塞克斯郡的一个小镇上给一个药剂师当助手。1881年4月,他又来到朴次茅斯的一个布店做了两年学徒。令人无法忍受的学徒生活迫使他最终离去,在苏塞克斯郡的一家文法学校得到一个助教职位。

1884年他得到助学金(每星期一个基尼),进入了英国皇家科学院的前身堪津顿科学师范学校,学习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天文学和生物学。其中他的生物学老师是著名的进化论科学家托马斯·赫胥黎。1890年他以优异的动物学成绩获得了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的理学学士学位。1891年到1893年在伦敦大学函授学院教授生物学。

1903年,威尔斯成为标榜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团体费边社社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与了国联活动,并前往各国访问,他的采访文章常常引起世界性的轰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用了1年时间完成了100多万字的《世界史纲》,这本著作展现了他作为历史学家的一面。

威尔斯还在1920年和1934年访问过苏联,受到了列宁和斯大林的接见。他虽然不大理解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仍然做了比较真实的报道。

20世纪20年代以后,威尔斯转向政论性小说创作,借科幻小说的形式,来宣传他的改革理想,但整体上被认为缺乏艺术特色。

1946年威尔斯在伦敦去世。他晚年的作品转向了灵魂、宗教、道德等方面。

代表作有《时间机器》、《摩罗博士岛》、《隐身人》、《大战火星人》、《月球上的第一批人》等。

内容预览

柏德福经商失败,只身来到了小镇利姆。这时他认识了卡沃尔先生,卡沃尔先生是一个怪人,专门研究一种可以隔断万有引力的物质。卡沃尔制造出了卡沃尔素,和柏德福乘飞船前往月球寻宝。他们来到了月球,在那里发现了生命。他们也成为月球上的第一批地球人。

不久,他们就发现了月球怪兽和月球人,并在昏迷之际被月球人抓住。他们因而进入了月球的内部,看到了庞大的机器和更多的月球人。情急之下,他们和月球人展开了搏斗。出乎意料的是月球人似乎不堪一击。打跑月球人后,他们发现手上的镣铐竟然是用金子做成的。随着夜晚的到来,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寻找飞船。

可是,柏德福找到飞船以后却发现卡沃尔被月球人抓走了。无奈的柏德福只好带上金子,驾驶球体返回地球。后来,他接到了荷兰电学家朱利叶斯·温迪吉先生的信,得知卡沃尔先生从月球上发来了电报。卡沃尔在断断续续的电报中详细介绍了月球世界,一个蚂蚁般的生物所组成的一个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的社会。

品评赏析《月球上的第一批人》,又译作《最先登上月球的人》,创作于1901年。在这本书中,作者幻想人类靠一种“可以隔断万有引力的物质”登上了月球。在威尔斯的笔下,月球不是荒凉寂寞的,它更像是另一个地球。拥有最高智慧的“月球大王”四肢萎缩,脑袋却膨胀巨大。而“大脑袋”,也成为科幻小说中历来描绘外星人的“标准形象”。

在创作过程中,威尔斯有意地运用了当时的新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物理学和现代生物学。同时,他又并不拘泥于这些学科,不受这些科学理论的局限。威尔斯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科学的进步,而且还有科学进步给人们所带来的美好或不良后果。

威尔斯的科幻作品改变了凡尔纳科幻小说中的乐观主义倾向,重新拾回了英国文学中那种对前途的忧虑和不安;但由于威尔斯的个性中存在着某种仁慈的气质,因此在其悲观的作品中总是伴有希望的闪光,而且大部分作品结尾还是乐观的。

威尔斯善于把科学知识通俗化,并通过小说将其突出出来,正是这种才能使他的科幻小说深受读者欢迎。

精彩选读

有一段时间,是长还是短,我不知道,球体内只是一片漆黑。“我们怎样确定方位呢?”我问,“我们往哪个方向飞呢?”“我们正突然飞离地球,因为月亮接近下弦,我们正朝着月球某个地方飞行。我要打开一扇卷帘——”“咔达”一声,外层的一扇窗户打开了。外面的天空黑得像球体内部一样,不过敞开的窗户的形状却被无数星星映照出来。

从地球上看星空的人,根本想象不出那层空气形成的模模糊糊、半明半暗的面纱揭去以后的星空是什么景象。

除了那没有空气、布满星团的天空,我们马上就要看到更奇妙的东西了!“咔达”一声,小窗户消失了,它旁边的另一扇“砰”地打开了,又立刻关上,接着第三扇打开了,由于下弦月炫目的光辉,我不得不闭一会儿眼睛。

为了使月球的引力能够作用于球体,4扇窗户都打开了。我发现我不再自由地在空间飘荡,而是双脚落在朝向月球的玻璃上。毛毯和食物盒子也慢慢地沿着玻璃向下移动,不久就停下来挡着了一部分视线。当然,对我说来,看月亮是往“下”看。

光线向上照射,这也跟地球上的经验出奇的不一样。在地球上光线是从上向下照射,或者向下斜射。但是在这儿却是从我们的脚底下照上来,要看我们的影子得抬头仰望。“顺便提一下,”我问,“最大的望远镜能看到月球上多么小的东西呢?”“能够看到一座相当大的教堂,也一定能看到任何城镇或者建筑物。那儿可能有昆虫,例如蚂蚁之类的生物,或者有跟地球上完全不同的一些新品种的动物。如果我们要在那儿发现有生命的东西,最可能的就是这种昆虫。试想一下,这儿的一个白天,等于地球上的14个白天,那是万里无云、烈日炎炎的14个白昼;这儿的夜晚等于地球上的14个夜晚,寒冷而漫长。接着又是同样长的、在寒气凛冽的星星底下愈变愈冷的夜晚。

那是绝对零度,在地球上的冰点之下273摄氏度。无论那儿有什么生命,都必须彻夜冬眠,到白天再起来活动。”“当然,无论怎样,那儿总有我的矿藏,”我说,“不管情况如何。”

就这样,有时睡觉,有时谈话,虽然没有强烈的食欲,有时也吃点东西,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一种似醒似睡的状态。我们经历了一段既没黑夜也没有白天的时间,安安静静,轻松而急速地朝着月球降落。

对卡沃尔来说,这是一个极其紧张、吃力的时刻,而我除了瞎着急,无事可干。他一面连续不断地忽而打开忽而关上卡沃尔素窗户,一面做着计算。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关上了所有的窗户,急速地飞越太空。

后来,他摸索着窗户开关,突然间打开了4扇窗户。我摇晃了一下,捂住了眼睛,从脚底射来的强烈阳光使我满身大汗,眼睛发花。接着那些窗户“砰”地一声又关上了,使我的头脑在一片黑暗中发晕。这以后,我又在一片无边的黑暗中寂静地飘浮。

卡沃尔打开电灯,向我建议,把所有行李都用毯子捆在一起,以便防止降落时碰撞。这也是一桩奇妙的事情:我们俩在球体内部无拘无束地飘荡着,捆住包裹,拉紧绳索。一用力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动作。一会儿我被卡沃尔挤在玻璃上,一会儿无可奈何地乱踢一通。电灯光一会儿在头顶上,一会儿又在脚底下。一会儿卡沃尔的双脚在我眼前晃动,一会儿我们俩又彼此交叉。不过最后我们的物品还是安全地打成了一个又大又软的包裹,只剩下两条毛毯,我们准备用来裹住身子。

卡沃尔打开了一扇对着月球的窗户,瞧见我们正朝着一个巨大的火山口降落,它的周围有许多较小的火山口组成一个十字形。然后卡沃尔又把窗户打开对着灼热炫目的太阳。他利用太阳的引力刹车。“用毯子把你裹起来。”他叫喊道。

于是,我从脚下面把毯子拉上来裹住自己。卡沃尔把窗户都关上了,接着他又打开一扇窗户,然后再把它关上,接着又把所有的窗户全都打开。突然剧烈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停地滚动着,碰在玻璃和我们的大行李包上。外面有一种白色的东西在飞溅,仿佛我们正从一个雪坡上滚下去……“砰”的一声,我半截身子被埋在我们的行李包下面,好一会儿,一切都寂静无声。

我们已经掉在大火山口里,正躺在它那黑暗的坑壁阴影里。

我们坐着缓过气来,抚摸着四肢上的伤痕。我想,谁也没料到会吃这样的苦头。我忍着痛站起来。“现在,”我说,“来看看月球上的风景吧!可是——!黑得要命,卡沃尔!”

玻璃上起了露珠,我一面说一面用毯子擦。“离天亮还有半个来钟头呢,”他说,“我们必须等待。”

潮气很快地变成了一块块晶亮的叶状白霜。“你够得着电热器吗?”卡沃尔说。“对了——就是那个黑按钮。要不我们快冻僵了。”

我按了电热器的黑钮。“现在,”我说,“我们怎么办?”“等待,”他说,“我们得等到这里的气温回升,那时候玻璃就会明亮了。这里现在还是夜晚,我们必须等待白天的来临。现在你不觉得饿吗?”

有一阵子我没有回答他,只是坐在那儿发愁。我的目光勉强从模糊的玻璃上转过来瞧着他的脸。“嗯,”我说,“我饿了。我感到非常失望。我本来希望——我不知道我本来希望什么,可绝不是这样。”

我冷静下来,把裹在身上的毯子重新整理了一下,又在大包上坐下来,开始吃我在月球上的第一顿饭。不久,玻璃明亮起来,我们朝玻璃窗窥视着月球上的景色。

没有霞光,也没有悄悄上来的鱼肚白宣告白昼的开始。只有日华,黄道光,警告我们太阳就要迫近了。

我们周围所有的光线,都反射在西边的悬崖上,显出一个广阔起伏的平原,寒冷而灰暗。无数圆圆的灰色顶峰,幽灵般的圆丘,像巨浪般翻腾起伏的白雪似的物质,越过一层又一层的山顶,一直延伸到遥远的昏暗中。

接着,月球上的白天突然迅速而又令人惊奇地到来了。

阳光已经从悬崖上爬下来,向我们大踏步走来。远处的悬崖仿佛在移动,在颤抖;灰色的水蒸气从火山口的底部往上直冒,许多旋涡,气团,飘荡的灰色烟雾,越变越浓,越变越广,越变越密。最后,整个西边的平原都水汽蒙蒙的。“那是空气,”卡沃尔说,“那一定是空气——否则不会刚一接触阳光就上升。而且以这样的速度……”

白天迅速而坚定地向我们逼近。灰色的山峰一个接一个地被光辉追上,变成了一片烟雾弥漫的强烈的白色。最后,西边除了一片汹涌的雾气,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远处的悬崖在浓雾的旋涡中忽隐忽现,形状飘忽不定,最后在一片朦胧中消失。

卡沃尔抓住我的手臂。“看呀!日出!太阳!”

他指着东边悬岩的崖顶,太阳正在我们四周的浓雾之上朦胧地显露出来,它那轮廓呈现出奇异的略带红色的形状,朱红的火舌在翻腾跳跃,我看到的是太阳周围的火冠,这是地球上的肉眼永远看不见的,它被大气的纱幕遮盖住了。

一道灿烂的光线稳定地出现了,接着是一条细刀刃似的耀眼光辉,向我们投掷出炽热的光柱。

这光芒真刺眼!我大叫一声,什么也看不见了。

随着那白光响起了一种声音,这是我们离开地球以来第一次听到来自外界的声音,一种嘶嘶、沙沙的声音,这是白天来临时大气表层的猛烈摇曳声。随着声音和阳光的到来,球体倾斜了,我们眼花缭乱,东摇西晃。球体第二次倾斜使我一跤跌在大包裹上。我看了一眼玻璃外面的空气,它正在奔跑——沸腾——就像雪里面插进了一根白热的铁棒。本来是固体的空气,变成了一种黏糊,一种泥浆,一种半溶化的雪,在嘶嘶作响,沸腾着变成气体。

球体更加猛烈地转动了一下。

我又看了一眼外界的情况。半溶化的雪正在滑动、陷落、滑动。

后来,我们碰到了巨大的山崩,开始从一个斜坡上滚下去,跳过裂缝;被岩石弹来弹去。越滚越快,一直往西滚到白热、沸腾的月球上的白昼里。

我伸长脖子去看,发现球体外面有一种耀眼的强光,和我们当初看到的那种朦胧的阴暗完全不同。“发生了什么事情啊?”我停了一忽儿问道,“我们已经跳到热带了吗?”“我也这样想的。这种空气已经蒸发了——如果它是空气的话。月球的表面在显露出来。我们正躺在一处土岗上。到处露出光秃秃的土地。一种奇怪的土壤呵!”

他帮助我坐起来,我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了。

那种刺眼的强烈色调——冷酷的漆黑与雪白的景色——全部消失了。阳光本身带上了淡淡的琥珀色,火山口岩壁上的阴影呈深紫色。东边一道浓雾仍然蜷缩着,躲避着升起的阳光,西边的天空蔚蓝而明亮。

在阳光下,到处伸展着广阔的浅褐色空地,上面覆盖裸露面凌乱的泥土。那些雪堆的边缘上,有一些暂时形成的小池塘和水洼。

斜坡上到处散布着枝条一般的东西,这些东西呈铁锈色。枝条!在一个没有生命的世界上?我发现几乎整个地面上都有一种纤维组织,就像松树荫下褐色松针铺成的地毯一样。“卡沃尔!”我说。“嗯。”“这儿现在可能是个没有生命的世界,但是曾经——”

什么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发现在这些针状物中间有许多小小的、圆滚滚的东西,而且我好像看见其中有一个在动。

怎样来形容我所看到的东西呢?它是那么微小,很可能被当作小石子而忽略过去。现在第一个动了,另一个也动了,滚了一下裂开了,每一个小卵形物的裂缝里都露出一条黄绿色的细线,伸展出去接受旭日炽热的刺激。接着第三个又动起来了,又裂开了!“这是一粒种子,”卡沃尔低声说道,“生命!”“生命!”我们立刻想到这次遥远的旅行没有白费,我们并不是到了一个草木不生的矿场,而是到了一个有生命活动的世界。我们热切而专注地注视着。

每时每刻都有更多这样的种子的外壳在裂开。同时,那些先行者已经进入了生长的第二阶段,坚定、迅速、沉着地把小根插入土壤,并向空中长出了一种奇妙的幼芽。一会儿工夫,整个斜坡上都长满了这种细小的植物。

没有多久,那些幼芽膨胀了,绷紧了,猛地一下裂开了,伸出一个尖顶的花冠,展开了一轮细小的、尖尖的棕色叶子。这些叶子长得很快,甚至当我们望着它们的时候,叶尖就往上直冒。你在冷天可曾把温度表放在你温暖的手掌中,注视着那根纤细的水银柱往上爬吗?这些植物就是那样生长的。

过了几分钟,这些植物长得较快的幼芽已经长成一根茎,甚至长出了第二轮叶子。不久前仿佛还是没有生命的斜坡,现在却黑压压地长满了橄榄绿色的矮草。

我转过身来,看到沿着东边一块岩石的上缘,有一条同样的植物地带,在耀眼的阳光下形成黑压压的一片。一棵像仙人掌似的植物,像气泡一样膨胀。

在西边,我也发现了这样膨胀着的东西。这时光线照着它,因此我能看出它呈鲜艳的橘红色。如果有一会儿不看它,再转过头去看时,它就长成了高达几英尺的珊瑚树的形状。地球上的马勃菌有时一夜之间直径能长1尺,但比起这种生长速度来却慢多了。平原上,闪光的石岗上,一种大而尖、肉质多、长着刺芒的植物拼命生长,争分夺秒地开花、结果、再长出种子,然后死亡。(庆学先 杨元元译)

帝国双星

太阳系鼎鼎大名的政治家邦富特被他的政治对手绑架,而如果他不能参加火星人的“接纳”仪式,地球人与火星人的关系便将遭到彻底破坏。天才的罗伦佐不得不扮演这一危险的角色,并顺利被火星人“接纳”。但这并不是结局,两种政治势力的角逐才刚刚拉开帷幕,罗伦佐将要经受更加惊心动魄的考验……

图书信息

作者: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

推荐版本: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作者简介

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Robert Anson Heinlein,1907~1988),被誉为“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美国科幻空前绝后的优秀作家”、“美国科幻黄金时代四大才子之一”。第一位获得世界科幻协会授予的“科幻大师”殊荣的科幻作家。

1907年7月7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巴特拉市,1925年进入安那波利斯海军学院学习,1929年毕业后,作为航空母舰和驱逐舰的士官被分发到美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华盛顿号上服役。1933~1934年期间,他在USSRoper舰上服役,升至中尉,1934年因肺结核退役。其后在漫长的住院治疗期间,他发明了水床。退役后,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非正式地读了几个星期研究生的数学、物理课程,之后因为健康、政治计划等原因而终止。后来他从事了一系列的职业,包括房地产和银矿,来维持生活。二战期间,在费城海军航空试验所任工程师。

1939年,海因莱因开始科幻创作。第一篇小说《生命线》刊登在《惊奇故事》(Astounding)上。由于该杂志编辑坎贝尔的赏识,海因莱因的早期作品大多发表在《惊奇故事》上。这些早期作品大多属于他的“未来历史”系列,后来收集在《出卖月亮的人》(1950)、《地球青山》(1951)和《2100年起义》(1953)中。

从1947年起,他的短篇作品出现在《星期六晚邮报》及其他高价杂志上,而他的长篇则是一系列少年儿童科幻故事,如《伽利略号火箭飞船》(1947)、《太空军官候补生》(1948)等。自20世纪50年代起,海因莱因基本上转向长篇小说的创作。

1953至1954年期间,海因莱因和妻子吉妮做了一次环球旅行。1958年,他们成立了“帕特里克亨利联盟”。1959年,他的《星船伞兵》被出版社编辑认为太有争议而拒绝出版,从此他开始“以我自己的风格写我自己的东西”,写出了一系列有挑战性,重新划定科幻界限的小说。

20世纪70年代初,一场腹膜炎严重影响了海因莱因的健康,他养了两年多才恢复。1976年,他第三次任世界科幻大会(密苏里堪萨斯城)的嘉宾。1977年,他因为一根阻塞的心血管几乎中风,之后接受了最早的心脏搭桥手术。同年,他在美国国会两院特别委员会的听证会上以亲身经验作证空间技术的副产品对老年体弱者的帮助。术后,海因莱因的精力再次旺盛,从1980年开始他又写出了5部小说。1988年5月8日因肺气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在睡梦中去世。

海因莱因的作品被译成数十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是最受中国、日本以及俄罗斯读者欢迎的美国科幻作家。

代表作有《傀儡主人》、《帝国双星》、《进入盛夏之门》、《星船伞兵》、《异乡异客》、《月亮是位严厉的主妇》等。

内容预览

在并不遥远的未来世界里,人类已经在太阳系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联邦帝国。以首相夸罗格为代表的执政党和以前任首相邦富特为代表的在野党,为争取下届大选的胜利,都在积极做着准备。政治斗争在帝国的各个星球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罗伦佐是地球上一位穷困潦倒的无名演员,一天,他在酒吧里消磨时光,遇到了奉命前来执行替身计划的扩大党骨干塔克。原来扩大党领袖邦富特已被人道党的激进分子绑架,而他必须按计划出现在火星城接纳他为火星人的仪式上,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通过设在海牙的宇宙人口调查总署的电脑,塔克查到了与邦富特外形一模一样的演员罗伦佐。

当罗伦佐得知自己将代替被绑架的邦富特去火星出席仪式时,他立刻予以拒绝。塔克对他软硬兼施,罗伦佐终于答应接受这项使命,登上了驶往火星的飞船。

在火星上,他们受到了联邦外交官的接待。由于罗伦佐惟妙惟肖的表演,连与邦富特交情最深的火星人克利阿希也难辨真伪。火星人高兴地给他取了火星名字,并接纳他为火星人。

而此时,塔克从司机口供中得知了邦富特的下落,但当他们找到邦富特时,他已经被极端行动分子用过量的药物严重损伤了大脑,罗伦佐不得不继续冒名顶替。

按原定计划,罗伦佐在飞船里给帝国广播网录制政治演说,演说在帝国播出后,夸罗格政府出人意料地集体辞职。由于政府总辞职,国王势必诏令在野党组织看守内阁,罗伦佐脱身不得,只好随众人飞向月球上的皇宫。

在觐见结束后,国王与他私下会面,指出他是冒牌货。原来与国王有20年交情的邦富特一直叫国王的名字,而不用“陛下”。罗伦佐不得不把真相一一告诉国王。国王希望邦富特能康复,重操国事,故而默许罗伦佐继续演好这个角色。

由于国王无权批准看守内阁的名单,罗伦佐不得不再次粉墨登场,在众议院上发言。他没有按塔克预先准备的讲稿演说,而是从一位平民的角度强调友好团结,强调大众利益。演说深得人心,众议院批准了在野党的组阁名单,罗伦佐就以邦富特的身份宣誓忠于国王,服从宪法,然后宣布休会。

大选即将来临,可是邦富特仍然瘫痪在床。他接见了罗伦佐,对他的工作表示满意。罗伦佐的竞选演说深得民心,扩大党终于在大选中击败人道党。罗伦佐如释重负,准备告退,却发现邦富特已经寿终正寝。罗伦佐别无选择,他还得做替身,在政治舞台上尽心竭力。

品评赏析《帝国双星》在1956年发表后被评论界认为是作者50年代的最佳作品,并荣获1957年雨果奖。

这部小说影射社会政治,故事结构严密,情节扣人心弦,人物形象鲜明,行文幽默生动,科幻构思精巧绝伦,充分展现了海因莱因的敏锐才思,是科幻小说有史以来最棒的作品之一。

海因莱因的小说是“美国梦”的一种表现,其主人公都是美国式的,作品中大量使用美国俚语和民间故事,注重美国传统,作品的主要思想带有军国主义倾向。这些特点在《帝国双星》中都有所体现。

尽管后期的作品不够生动,但是海因莱因仍不失为美国最有影响的科幻作家。他以高超的叙述技巧、精巧的科幻构思、极具时代感的激进思想,以及对美国历史和文化的独特的科幻化阐释,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他曾是1941年、1961年和1976年3次世界科幻大会的嘉宾,又是1957年、1960年、1962年、1967年雨果奖得主,1975年又荣获一级大师星云奖。即使在他1988年去世后,广大读者仍然推选他为“空前最佳作者”。

精彩选读

我一上船,马上走进自己的舱房,在里面熬过了一段漫长的自由降落时间。靠着防晕药片,我好不容易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然而,这实在不好受——因为我接连不断地做着一连串噩梦,梦里那些记者,还有警察、守卫都发现我是冒名顶替的冒牌货。他们指着我,争论谁最有权把我撕成碎片,或是扔进地牢。

幸亏,我被加速警报器的笛声惊醒。只听到塔克用洪亮的男中音大声叫道:“红色警报!1/3引力!1分钟!”

我赶紧爬上铺位,系好安全带。

惯性运动结束后,我觉得好受多了。我的肠胃至少不再翻腾,走在地板上也觉得踏实多了。

5分钟之后,塔克走了进来。“你好!首领!”“你好!塔克。见到你很高兴。”“总比不上我自己为自己感到高兴。”他没精打采地说,然后朝我的铺位看了一眼。“让我躺一会儿行吗?”“请便吧!”

他叹了一大口气,一翻身便躺倒在铺位上。“老天爷,真把我累死了!我真想足足睡上一个星期!”“我也想睡上一星期。嗯……你把他弄上船了吗?”“弄上来了。真费了不少手脚。我是把他当作一箱冻虾运上飞船的。还得付出口税哩!”“塔克,他现在情况怎么样?”“医生说他肯定能复原,仅仅是时间问题。”接着塔克又说:“我真恨不得抓住那些坏蛋!把他摧残成这副样子。谁见了都受不了!可我们还得装得没事一样,让他们逍遥法外。这,当然也是为了他!”

塔克的神情显得既恼怒又痛苦。我轻声说道:“看情况,他们一定打伤了他吧?伤势严重吗?”“受伤?!你一定误解了彭尼的意思。说实话,除了他身上太脏以外,他身体倒是挺好的。”

我目瞪口呆,“我还以为他们狠命地揍了他哩。”“我倒宁愿他们打了他!断几根肋骨又有什么大不了?不是,他们把他的脑子摧残了。”“啊,”我感到一阵恶心。“是搞乱脑神经?”“对了!对,也不对。他们的目的不会是逼供。因为他本没有什么具有政治意义的秘密。他们的目的是要他听从他们的摆布……”

塔克接着说:“博士说,据他看,他们一定是每天只用很小剂量的药,只要他听从摆布。可是以后注射的剂量却足足可以叫一头大象变成会说胡话的白痴。他的脑子现在一定像洗澡用的海绵一样,吸足了药水。”

我使劲摇了摇头,想把一连串噩梦似的经历从我脑海里赶出去。”“他还是会痊愈的吧?”“博士说,药物只能使他的大脑瘫痪,却不会改变大脑的结构,血液的流通会慢慢把药物从大脑中带走,通过肾脏排出体外。但是,这需要很长时间。”

塔克这时抬起头,看着我说:“首领。”“什么?!该不必再叫什么‘首领’了吧?他已经回来了。”“我正要跟你谈这件事。如果请你再扮演一下这个角色,你会觉得有困难吗?”“为什么呢?这儿并没有什么外人啊!”“情况并非如此。罗伦佐,我们的保密工作确实做到了万无一失。这事只有你知、我知。”他扳着手指,一个个地数。“还有博士、罗杰,当然也有彭尼。地球上还有一个你没见过的人也知道,他名叫艾斯顿,可能吉米·华盛顿也猜到了几分。但是即使对他自己的母亲,也是不会透露的。至少参与绑架邦富特的人,绝不会很多,这是可以肯定的。不管有几人,他们绝不敢说出去。即使敢说出去,他们也无法叫人相信他真的失踪过。我的意思是说,这儿还有飞船上的全体船员,以及一些外界不相干的人。他们都不了解内情,却都知道你——邦富特仍在活动。老弟,在他没有复原之前,能不能请你再扮演一些时候,每天跟船上的工作人员,包括吉米·华盛顿的女秘书,还有其他人照照面呢?”“嗯,……我看这倒没什么不可以。要多久呢?”“就在返程中。我们会飞得慢一些,稳一些,你会觉得舒适的。”“好吧,塔克。这段时间就不计报酬。我答应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对绑架和用药物伤人的憎恨。”

塔克一下跳了起来,高兴地拍了拍我的肩膀。“你跟我的脾气一个样,好老弟。别担心你的报酬,我们是不会亏待你的。”说完,他态度突然一变。“就这样,首领,明天早上见,先生。”

这以后,为了转变轨道,以便尽量避免哪个通讯社再派一艘快艇来采访报道,飞船加速了飞行,然后转为慢飞。

我醒来时飞船正处于自由下落之中。我吃了一粒防晕丸,勉强吃了早餐。没过多久,彭尼就来了。“早上好,邦富特先生!”“早上好,彭尼。”我朝会客室方向把头点了点。“有什么新闻吗?”“没有,先生。还是老样子。船长向你致意。如果你不觉得麻烦,就请到他的舱房里去一下。”“当然可以。”

彭尼跟着我走了进去。只见塔克为了稳住身体,双脚正勾在椅子上,罗杰和比尔正系着安全带睡在躺椅里。

塔克扭过头来说:“对不起,首领,我们需要你帮个忙。”“早上好,什么事?”

他们像往常一样,毕恭毕敬地口答了我的问候。塔克接着说:“为了善始善终,你得再露一次面。”“怎么,不是说好……”“请允许我说完。按我们原来的安排,广播网在等你今天发表重要演说,对昨天的事进行评论。罗杰已经拟好了讲稿。问题是你愿不愿意发表这篇演说?”“在什么地方演说?在哥达德市吗?”“啊,不。就在你的舱房里,我们会把演说播送给菲伯斯号,再由他们录制以后发送到火星,同时通过大电容电路播给新巴塔维亚,再由那里转播到地球、金星、木卫三号等等。用不了4个小时,演说就会播送到整个接收系统。你用不着劳神走出舱房一步。行吗?”

能通过这么庞大的电视网发表演说,向整个宇宙讲话,这本身就是一件极有诱惑力的事。我以前在电视上只演出过一次,而且是剪掉许多镜头的讲话,其实露面时间只有27秒。

可这一回却是我一个人包下了整个宇宙广播……

塔克还以为我不大情愿,赶紧说:“没什么可紧张的,我们这飞船上就有录制设备。我们可以就在这儿录制,然后先放一遍,把该剪掉的统统剪掉。怎么样?”“好……好吧!稿子准备好了吧,比尔?”“是!”“拿给我先看一下。”“这又何必呢,时间还早呢。”“稿子在你手上吗?”“在倒是在。”“那就拿给我看。”“录制前1小时给你也不迟。这种演说要叫人觉得是即兴发表的才更好。”比尔满脸不高兴的样子。“要让人觉得是即兴发表的,就得事先精心准备,比尔。我干这一行,比你懂得多。”“你昨天在飞船发射场上的表演,不是也没经过准备和彩排吗?表演得不错嘛!如法炮制不就行了?!”

比尔是在拖时间。可我身上的邦富特性格却变得越发强烈起来。

别人见我可能发作起来,就劝说道:“算啦,比尔,把讲话稿给他吧!”

比尔哼了一声,把讲稿朝我一扔……

飞船正处于自由下落之际。稿纸便在空中悠悠飘荡起来。舱内的气流把稿纸吹散了。彭尼赶忙一一把稿纸收拾整理好,然后递给了我。我用邦富特的口气说了声“谢谢”,便一声不吭地看了起来。

我匆匆扫视了一边,然后抬起头。“觉得怎么样?”罗杰问道。“大约有5分钟是谈加入‘卡’族的事,其他全是为扩张主义党的政策进行辩护。这跟以前那些演说没多大区别。”“对!关于加入‘卡’族的事不过是个引子。演说的目的在于引出后面那一部分。你一定知道,我们是在准备,在不久的将来发动一次信任投票。”“这我知道。你们是要抓住这机会来造声势。这我不表示意见。不过……”“不过什么……?你究竟担心什么?……”“嗯,是性格表现。我觉得有几个地方的措词得改一下。这不符合他平时演说表达的方式……”

比尔听了勃然大怒。“你只要把讲稿念好就行了!至于措词,那是我们的事!”“你不懂,比尔。我的任务是演好我的角色。如果硬要我的角色说一些他平时不可能说的话,那我是没法把角色演好的。那会显得不真实,就像一只山羊突然说出希腊语一样……”“你听着,罗伦佐,你不是雇来批评演说稿的。你是雇来……”“别提啦,比尔!”塔克打断了他的话。“也别老是什么罗伦佐……雇来什么的!罗杰,你看怎样?”“照我看,首领,你唯一不同意的只是一些措词,对吗?”“可以这么说。再有,我想建议删掉对现政府首脑夸罗格的人身攻击,也用不着影射他受人经济资助。我觉得邦富特是不会说这类话的。”

罗杰目光闪烁,颇有点诡谲神态。“这一点是我加进去的,不过你的话也许是对的。他一向宽宏大度。”他停顿了一下,思考半晌。“你认为有必要改动,就改吧。等录制以后再放出来看看,怎样?”

他表情严峻地笑了笑。“就这么办吧,比尔。”

比尔突然走出了房间。罗杰叹了口气。“除了邦富特之外,比尔不喜欢别人指挥他。但是他的确是个很有才干的人。哦,不提了。首领,你看什么时候开始录制?我们的临时频率是160号。”“现在难说。总之到时候会准备好的。”

彭尼跟着我走回办公室。她关上门以后,我说:“这1小时左右我没事要麻烦你,彭尼。请向博士要几粒药丸给我,可能用得着。”“好的,先生。”她迈着轻盈的步子朝门口走去。“首领。”“什么事,彭尼。”“我只是想告诉你,比尔说些什么,你不必相信他!比尔确实常拟些草稿,罗杰也干,就连我有时也拟些草稿给邦富特。他也采用其中他中意的内容,但演说起来,说的全是他自己的话。”“我相信你的话。”“你尽力而为吧!”

我确实尽了最大努力。起初,我只是改换一些同义词,用富有生气的德语代替那些佶屈聱牙的拉丁词。可是到后来,越说越激动,干脆把讲稿撕掉,尽情照我对邦富特所有演说的理解,发挥起来。

我只以彭尼一个人作为我的听众,并得到塔克的保证:无论是谁,都不得偷听和打扰。

彭尼听了不到3分钟,就感动得满脸通红,淌下眼泪。演说持续了28分钟,正好剩下时间做预告节目之用。结束时,彭尼热泪涟涟,竟说不出话来。其实,我并未离开邦富特本人宣布的崇高理论原则,大加发挥,只是按其本来面目传达了他平时坚持的理论精髓罢了,而且其中大部分措词都摘自他以往的演说。

说来也怪,我自己对于那些我移植过来从自己口中说的话,竟也深信不疑,几乎感染上一种狂热。不管怎么说,我的确是发表了一次货真价实的演说!然后,我们全体一道听了录音,从头至尾看了我的立体录像。播完之后,我问罗杰:“你以为怎样?要不要剪掉点儿什么?”

他从嘴里拿掉雪茄,“不。如果你想知道我的意见,首领,我看应该就这样广播出去!”

比尔又像上次那样走了出去,但是别人却激动地走上前来。“邦富特先生,讲得太好了!”

彭尼简直就说不出话来。

结束以后,我就上床睡觉。每次大获成功,我总是疲惫不堪。这一觉睡得超过了8个小时。

在开始以一个引力加速飞行时,罗杰·克里夫敦走了进来,脸上带着难以形容的不安神情,既得意,又忧虑,还仿佛有点儿惶惶然。“什么事,罗杰?”“首领!他们偷跑了!夸罗格政府辞职了!”(艾莹 陈隽 陈澔 译)

天网的坠落

科万是一个大姓,一代又一代的科万们在太空中建立了许多拓展性工程,并获得了很好的收益。他们的帝国渐渐凌驾于地球许多国家权利之上。但是随着一个被放逐的外星生物找到太阳系,意想不到的变化来临了……

图书信息

作者:杰克·威廉森

推荐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作者简介

杰克·威廉森(Jack Williamson,1908~2006),1908年出生于美国亚利桑那州,1926年高中毕业,但家庭的困难迫使他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于是他开始试着为《惊奇故事》写一些梅里特式的故事,很快处女作《金属人》就出现在《惊奇故事》上。

其创作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45年以前,他的创作集中在当时流行的“太空歌剧”上,被誉为“太空歌剧”的两大台柱子作家之一;1945年以后,他的创作则更加多样化,并开始关注科技发展对人物心理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威廉森第一阶段的长篇有10多部,它们大都以在杂志上连载的形式发表,包括《外星智能》、《乌托邦要塞》等等。他在这一时期最好的作品是“航时军团”系列中的《时间军团》,它表达了作者的未来观,即任何未来都有可能存在,但实际上能够存在的未来却只有一个。威廉森通过这部作品第一次提出了“平行宇宙”的概念。

20世纪50年代初,威廉森面临着自我超越的困境,一直到60年代,都较少有独立的创作。1964年,威廉森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在新墨西州大学教现代小说和文学评论,直至1977年退休。这期间,他努力促使科幻成为一门正式的理论学科,为提高科幻文学的地位做出了贡献。1976年,他被世界科幻小说协会授予科幻大师奖,两年后又被推选为美国科幻小说作家协会会长。

2001年,93岁的威廉森又以一部《最终的地球》获得科幻大奖“雨果奖”,从而创造了科幻史上的一项奇迹。2006年11月10日下午在新墨西哥家中去世,终年98岁。

代表作有“航时军团系列”、“海底三部曲”、“星孩三部曲”、《潜在的异族》、《智能机器人》、《天网的坠落》、《星桥》等。

内容预览

太阳帝国84年,在通往光圈站的途中,奎恩·德恩降生在飞船上。他从小在光圈站生活,他的母亲在这里工作。在童年中,他遇到了来自地球的敏迪·兹恩,两人一起长大,并逐渐产生了爱情,后来,敏迪跟随奎恩的母亲乘坐飞船返回地球,奎恩则跟随继父克雷继续留在了光圈上。

地球上太阳巨头科万家族和陈氏家族相互仇视。太阳巨头家族致力于探索外星文明,开发宇宙空间,而陈氏家族则坚决否认外星生命的存在,并以启示者的身份散布恶魔将要毁灭地球的谣言。

太阳巨头家族的儿子杰生·科万为了冒险和赢得声誉,来到光圈站并在奎恩的驾驶下前去探望斯比卡号,并吹嘘自己发现了外星人。太阳帝国下令撤离光圈站,克雷等人坚守不从。奎恩随撤离的人回到了地球,由于没有太阳标记和声称发现了骇人的搜寻者号而被捕,而母亲则被启示者分子在实验室炸死。敏迪突然出现,解救了奎恩,此时她已成了贝尼托·巴拉卡的情人。

在母亲遇害实验室的地板上,奎恩在找到的照片后面发现了一个电话号码,原来此人是太阳帝国的巨头,更是奎恩的生父。贝尼托杀死了巨头,奎恩作为嫌疑犯被追杀。搜寻者号剪断了天网,地球面临灭顶之灾,奎恩妈妈一直研究的外星俘虏天鱼帮助奎恩逃离了危险。杰生·科万想要得到奥拉夫·索森的发动机离开地球,却被嫉妒的情人杀死。奎恩和敏迪找到了索森,驾着飞船向搜寻者号进发,在天鱼的帮助下,奎恩带着武器毒死了搜寻者女王的幼崽,搜寻者女王在临死前放了奎恩一条生路。奎恩回到了光圈,一场人类灭绝的危机终于得到了消除。

品评赏析《天网的坠落》是美国科幻小说的大师级作家杰克·威廉森后期代表作之一,于1984年首次发表。

这部作品着重探讨在科技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人性怎样才能得以相应的进步、发展以及不同种群应当如何相互和谐共生的问题。作者通过两个不同种族的外星人对人类行为的观察,从侧面揭示了人性的善恶优劣,这是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特色。

信奉强者生存法则的搜寻者女王,对于弱小者从来不会产生任何怜悯,更不会想到要与其交流沟通。然而就在她面临失败之时,却能保持一种骑士般的风范,放对手一条生路,这种描写无疑具有一种讽刺意味,颇为耐人寻味。

作品中的“太阳帝国”象征着人类权力、统治欲望的夸大和扭曲,是人类科技高度发展而政治文明腐朽退化的产物。帝国中的统治阶层如杰生·科万等人,残暴而又自私,在他们的身上看不到一点人性进步的希望。即使是反抗帝国统治的地下组织,也不过是一群野蛮凶残的乌合之众。相比之下,主人公奎恩及其朋友所体现出的宽容友爱、勇敢无畏的精神就显得尤其可贵。

作者通过纽林人之口,阐明了自己对于不同种群应该如何相处的观点,那就是不要单纯地以文明的原始或是进步来判断优劣,不同的种群之间应当学会相互容忍,继而学会相互理解,最终在交流中实现共同进步。

精彩选读

杰生·科万从科多伯西出发,他指挥的飞船叫太阳科万号,是科万系列飞船的最新型号,加速度是阿尔德巴伦的3倍,到光圈只需飞行4个月。当飞船到来时,奎恩和克雷正站在圆顶屋里。飞船是银白色的,还没被太阳原生质弄脏,显得十分洁净,它缓缓滑落在一块橘黄色的塑料上。卡本将杰生带进圆顶屋时,奎恩仍然守在岗位上。

初看之下,杰生还是老样子,奎恩感到一阵痛心的气愤。他穿着黑得发亮的飞行服,整洁精干,衣领上还镶有表明身份的黑边太阳圆盘。粗壮的鼻子一如既往地让他显得不可一世,然而也确实有几分潇洒。黄铜色的头发飞扬着,小胡子修得整整齐齐,绿色的眼睛和他的金色太阳标记一样显眼。

他没有认出奎恩。“少爷,还记不记得奎恩?”卡本满脸笑容,似乎忘记了以前对他的厌恶。“他曾和你一起去过那艘破船。”“奎恩?”杰生盯着他。“我还以为你死了呢。”“托你的福,我还没死。”“不好意思。”杰生说得十分轻松随意,一边向他伸出手去。“当时你要合适的话,我就让你坐救急船回来了。”“你说,你看见我死了,”奎恩揭他的老底,“被外星人杀死了。”“噢,那不过是政治需要罢了。”

杰生耸耸肩。他的微笑还是像以前那样迷人。奎恩终于还是与他握了握手。“咱们那次冒险行动让我获得了这些。”他摸摸衣领上的太阳圆盘。“我明自我欠你,奎恩。这个债我想偿还。到我船上去喝两杯吧,咱们好好聊聊。”“谢谢,”奎恩低声咕哝道。“要是我真的死了呢——”

然而,过了一会他又试着从好的一面去看杰生。他已经长大,也许他真的与以前不同了。现在他在科万大厦有权有势,他还会回到太阳那边的。

第二天,奎恩登上太阳科万号,要求与司令见面。一位低级军官让他在主舱等一会儿。他从未见过那么豪华的地方。正当他弯下腰抚摸一张油光水滑、图案新奇的桌面时,他听见杰生和颜悦色的一声招呼,吓得他像做贼一样跳了起来。“欢迎你,奎恩!”

杰生动作优雅地冲进屋来,他喜欢这儿微弱的引力。他笑容满面地滑过来跟奎恩握手,然后顺势坐在他们之间那张漂亮的桌子上。“硬木做的。”他冲桌子点点头,“我猜你在这儿没有见过。来一杯烈性酒,如何?”“行。”

奎恩尴尬地笑笑,一时百感交集。羡慕也好、敬畏也好、恐惧也好,他是巨头的儿子,住在天空网里面,什么世面都见过。看看他不经意之间表现出的非凡魅力,奎恩只想忘记杰生曾经对他做过的那些坏事。“这是我的第一瓶烈性酒,”他坦言道,“是一位药剂师用他所谓的饮用酒蒸馏而得的,但我觉得太难喝了。”

一位服务员把酒端来,奎恩喝了一大口,呛得他直想咳嗽,但拼命忍住了。杰生嘴角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很快又消失了。“那咱们就开门见山吧——”杰生看着他,绿色的眼睛显出狡黠的神情。“今天我跟老卡本一起,花很多时间讨论了那些激光信号,你认为这些信号有什么意义?”“我们遇上了有智力的动物。”他说道。“就像我们曾经抓住的那只。我们寻找他们时,他们也在盯着我们。克雷认为他们并不怀有敌意。但是,他们什么样,想干什么——”他摇摇头。“我也说不清楚。”“我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杰生端起酒杯。奎恩看见他的指甲修过,比脸上的太阳标记还要明亮。“我已下达命令,更换光圈装备,撤销卡本职务,调查外星人的底细。我打算出去确认这些脉冲的发出地。”

那双绿色眼睛微眯着,直盯着他。“想不想去?”

这一问比烈性酒的作用还要大。“考虑一下吧,奎恩。离开科多时我不可能把所有人都带上,现在我需要一位核裂变工程师。你朋友乌鲁不想去,他说你去也完全可以,虽然你没有取得过专门的学位。”杰生向他挪近了一步。“如果你还想要太阳标记的话——”

他的心怦怦直跳,但他还是忍不住摇摇头。“算了。”他轻声说道。“我已经受够了。”“我给你道过歉了。”杰生修过的手随意地一挥,仿佛想把内心的不安一把拂去。“忘记过去吧,小子。那时咱们都是愣头青嘛。那次的旅行真像玩了回疯狂的绝技。现在这个样子,我想咱们两人都算运气。”“对你算运气。”“当时我做对了。”杰生得意地把头发摆到后边。“现在我想让你分享一点我的运气。”他勉强挤出一点笑容。“我记得,那时你想去太阳那边。”“现在——我仍然想去!”奎恩脱口而出。“不惜一切代价……噢,不是一切……”“那就和我呆在飞船上吧。”杰生闪光的手指指向窗外星空。“我们一起去寻找外星人。要是打起来,我们有火箭、导弹,还有激光武器——”

奎恩心事重重地坐着,一言不发。“说话呀,小子。”杰生又挪近了一步,友好中带点急迫。“你要是认为我亏待过你,我现在就来补偿。回到科多,我立刻派人给你弄到太阳标记!”“我怎样才能相信你——”

他脑海中又浮现出小飞船上的那一幕。他在主磁铁燃烧放出的浓烟中被呛得死去活来,杰生却坐着救急船逃开,抛下他一个人等死。想到这儿,他使劲摇了摇头。

杰生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听着,小子!”他尖细的声音变得冷漠起来。“你要是不去,就休想得到太阳标记。我就是下一任巨头,我说了算!”“谢谢——”奎恩推开桌子,声音一下子沙哑颤抖起来。“那我更要拒绝了。”“你自己看着办吧,小子。你要是愿意呆在这雪块上,不愿要太阳标记,随你的便好了。不过我要说,你是个傻瓜!”“也许——也许我就是傻瓜。”“大傻瓜!小子,大傻瓜!”杰生按一下铃,示意服务员送他下船。在他背后传来杰生嘲弄的声音。“你要是逼我又一次回去报告你死了,你就再也不能说我是在撒谎了。”

设备陆续从太阳科万号上搬下来,还有六七位新面孔前来接替站上已服役期满的员工。他们中有一位是新来的信号官,还有一位工程师。工程师名叫托尼卡福迪奥,长得又瘦又黑,他父亲曾经是一位船长。奎恩带他上卡帕拉号去见乔莫。他只瞥了一眼那几台破旧的发动机,立刻就愤怒地大叫起来。“科万人做的好事!”他黑色的眼睛似乎要喷出火来。“家父看见这堆废铁,就曾经叫人把它们扔掉——整整15年了!”他又可怜又惊讶地看了乔莫一眼。“你们仍然把你们的生命——我们大家的生命——托付给这些废铁?”“坏了我们就修,”乔莫咧开嘴笑着说,“只要能修,一切就太平。”“这机器还能修?真是天大的奇迹啊!”“这就叫,”乔莫一脸严肃地说道,“宁为自由死。”“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他漠然地点点头。“不过,比起奥拉夫索森那些新发动机——”“索森?”奎恩盯着他。“你们远隔万里,也听说过他吗?”“他娶了我母亲。”“啊哈?”他冲奎恩眨眨眼睛。“我从没听说娜娅德恩还有个儿子哩。不过我倒真的和索森共过事,为科万系列飞船研究血浆极化素,比这堆烂铜破铁要先进100年。索森是位天才,他要是精通太阳政治的话——”“他有麻烦了?”“我们都有麻烦了。”他的脸阴沉下来,“太阳那边的人都有麻烦了。过去常听家父谈起他的光圈之行,我就一直向往上这儿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