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出版必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9 12:52:59

点击下载

作者:张芬之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图书出版必备

图书出版必备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图书出版必备作者:张芬之排版:暮蝉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3-16ISBN:9787506863964本书由北京时代华语国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优质图书和优秀编辑从哪里来?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名为《图书出版必备》,乍听起来似乎觉得“必备”二字,有点夸大其词,但当你认真读完全书,一定会觉得它货真价实,名副其实。

当今市场,有关图书出版之类的书籍并不多,有的也颇有阅读和指导价值。此次面世的《图书出版必备》一书,别开生面,与众不同,有其独特的编辑构想和鲜明的实用价值,值得从事图书出版工作的同仁必备阅读。

从事图书出版工作的同志都知道,编辑出版一本书并不难,但要出版一本导向正确、文字生动、无错别字、标点符号及语法修辞无误且装帧设计精美、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精品佳作,谈何容易?!

众所周知,一本好书、新书乃至精品图书的出版,作为著作权人的作者,其综合素养、文字功力高低固然重要,但作为图书出版的“助产士”和专为他人做嫁衣的图书编辑,同样如空气、阳光一样不可或缺,有时甚至能起到“锦上添花”和“推波助澜”的关键作用。《图书出版必备》一书,本着出好书、出精品和培养优秀图书编辑的宗旨和愿望,紧紧围绕我国图书出版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紧密结合图书出版整个系统工程的具体实践,运用在日常编辑书稿过程中发现并予以改正的海量资料和典型案例,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图书“三审三校”的全过程,从图书编辑的培训与成长上,进行一次全景式、全方位的展示与论述,相信对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对培养合格的图书出版人,对提高图书出版的整体质量,以获取良好的“双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与后劲,有着现实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为了充分展示该书“必备”的功能,我们特意约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老领导和我国出版界的专家、学者,为本书撰写专论,他们深沉细致的理论思考,丰厚睿智的实践经验,将会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与此同时,我们将国家有关图书出版工作的重要法律、法规,作为附件刊录于后,可供图书出版工作者和广大读者随时学习遵循。

你想成为一名合格而优秀的图书编辑吗?你想使自己的出版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勇立潮头,扬帆远航,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风景这边独好”吗?那就请你读读《图书出版必备》吧!是为序。张芬之2017年8月16日第一编编校短论集萃

这里精心选编的二十二篇编校短论,长则三四百字,短则一二百字,以深入浅出的语言,画龙点睛的笔法,从宏观到微观,从外延到内涵,从理论到实践,围绕图书出版整个系统工程和各个环节,做了简明扼要的阐述,值得从事图书出版工作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参阅。

1. 图书出版是思想文化战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创造者,亦是为人民群众生产精神食粮的一项系统工程,务必遵章守纪、依法依规、胸怀大局、心系人民、如履薄冰、辛勤耕耘。

2. 多出书、快出书、出好书,是图书出版工作的永恒主题。但多出不等于滥出,要讲究质量,精益求精。快出不等于仓促,要一丝不苟,不能“萝卜快了不洗泥”。出好书,出“双效益”的书,是出版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亦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3. 图书市场竞争残酷,你死我活。要搞好市场调研,抓好选题策划,避免“隔靴搔痒”和“隔山打牛”;要坚持“内容为王,质量至上”,这是适应市场法则,立于不败之地,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宝典”“真经”。

4. 出好书、出精品,是图书出版安身立命之责任、之所在,也应是咬定青山、一以贯之的不懈追求。为此,负责图书选题策划、约稿、组稿和编审书稿的相关同志,必须注意两点:一是把好策划和组稿关,对作者不只看“名气”,看“粉丝”量,看网络点击率,更要看立场,看学养,看思想政治倾向。二是把好书稿内容关,政治倾向性不好,出版导向不对头,通篇充满负能量,就要像打“老虎”和拍“苍蝇”一样,决不手软,“一票否决”。

5.当前,书业市场形势严峻,整个图书出版业销售流转额呈下滑趋势,究其原因有三:低层次重复出版多,总“吃别人嚼过的馍”,读者感到乏味;缺少周密的市场调研,适销对路、“投其所好”的产品少;创新意识不强,带着“露珠”的“鲜花”和“吸人眼球”的、原创的、高质量的图书少。置身于阳光与风雨同在的书业市场,要做到“风景这边独好”,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老老实实地加强市场调研,真真切切地摸准市场“脉搏”,头脑清醒且周密细致地加大图书选题筛选力度,强化市场意识和精品意识,才能取得“双效益”,柳暗花明又一村。

6. 出版无小事,质量无止境。成功与失败,鲜花与笑容,永远属于不畏辛劳、遵章守纪、穷尽智慧、锐意创新的人们;失误与错漏,受罚与痛苦,永远与不负责任、不守规矩、甘于平庸、不求上进的人如影随形,这是图书出版的辩证法。

7. 俗话说,事在人为。又说,无限风光在险峰。做图书出版工作,也要有这种眼光、这种胸怀、这种担当。只有敬业精业、瞄准目标,咬定青山、不懈追求,才能多出书、出好书,构建图书精品群落,实现出版家的绚丽梦想,为建设宏大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厦添砖加瓦。

8. 图书出版的政治性、政策性很强,属于酿造精神食粮的“特殊行业”,也是政治上的“敏感地带”。务必胸怀大局,把关守土,来不得半点麻痹与懈怠。图书市场风云变幻,竞争激烈,胜败在产品,优劣看原创。必须加强选题策划,追求原创,力推新品、精品,才能高人一筹,抢占先机,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潜能与后劲。

9. 为少年儿童编辑出版课外读物,意义深远,责任重大。这是为祖国培育“花朵”和后备军,是关乎民族兴旺、千秋伟业的大事,必须严谨细致,精益求精,恪尽职守,准确无误。否则,将谬误流传,误人子弟,后患无穷。

10. 图书审读是出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确保“万无一失”的最后一道防线,要组建队伍,明确责任,加强培训,提高素养,使之真正具有“火眼金睛”和“沙里淘金”的硬功夫。否则,一本书编校不合格,甚至政治上“触雷”“踩线”,势必“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11. 出好书、出精品、出“双效益”图书,一个重要的关节点,是图书选题策划,是书稿创作者综合素质的优劣。实践一再证明,图书出版如同农民种庄稼,一要紧跟“时令”,适时“播种”;二要紧贴地气,优选“良种”;三要精业敬业,辛勤耕耘。那些有思想、有品位、有专业水准的作家,不只是出手快,书稿质量高,而且正能量突出,市场销售前景广阔,可望获得“好收成”。反之,不仅书稿思想消极,质量平庸,而且编校差错居高不下,有的甚至存在严重的政治性错误,可谓“地雷”多多,险象环生!因此,搞好图书出版,要特别注重在策划选题和挑选作者上花心血,下功夫。

12. 图书出版贵在创新。不要一味地跟风炒作,图省事,炒“剩饭”,这与出新品、出精品、出“双效益”图书格格不入。当前,图书市场竞争激烈,优胜劣汰,这更彰显出志在一流、追求创新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临近年终岁尾,“运筹帷幄、未雨绸缪”尤其显得珍贵和重要。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文化市场,有“高原”,缺“高峰”,低级、平庸的“文化快餐”很多。我们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自觉的责任担当。作为一家出版企业,出一百种、一万种好书,是职责使然,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与自满。但要出了一本坏书,就是失职,就会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做出版,不是玩出版,出好书,不是喊口号,要认清责任,甘当苦力,一以贯之,追求精品。

14. “无错不成书”,是读者对图书出版的一贯嘲讽,应看作是出版人的一种失职与耻辱,绝不能当作“耳边风”,习以为常,漫不经心。消灭图书编校差错,确保内容“万无一失”,既是出版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也是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做到的。这里的关键在队伍,在编校人员的素质高低。只要敬业精业,忠诚勤勉,依规办事,严防死守,“无错不成书”的顽疾必将连根拔除,图书出版的面貌也将一改旧颜,焕然一新。

15. 图书出版的“双效益”,即政治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决定着一家出版企业的生死存亡。那么,“双效益”来自何方?一言以蔽之:“上天入地。”“上天”,即紧跟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入地”,即贴近“地气”,贴近市场,贴近读者的需求。因此,做图书出版工作,首先要向党中央看齐,向老百姓看齐,顺应天时地利,唱好“春夏秋冬”四季歌,按时令、政令适时“播种”;其次要强化图书选题策划,精心挑选“优良品种”,剔除“歪瓜裂枣”;再就是志存高远,追求创新出彩,多出富有时代精神、讲好中国故事的精品力作。

16. 图书出版要获取“双效益”,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后劲,必须坚持两个基本点:一是加强图书选题策划,切实摸准市场的“脉搏”,多出、快出紧跟中央、紧贴地气的适销对路产品;二是适当压缩数量,锐意追求原创和创新,在坚持“数量适中、质量至上”的原则下,下决心、下大力构建图书精品群落,真正做到:以一胜十,以十当百,充分发挥和挖掘畅销书和超级畅销书的市场效益。

17. 从近阶段的书稿审读来看,主要存在两个明显的缺陷:一是选题策划不够精当,一般化的书稿多,令人眼睛发亮、具有畅销书潜质的书稿少;再就是引进版图书多了些,而真正品位高、文字美,可读性、实用性强,符合我国图书市场需求的产品少。这样的结果往往造成:出书品种、数量不少,但销售不畅,图书流转额上不去,回款率低,利润空间在萎缩,这种状况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18. 俗话说,志存高远,事在人为。当前,图书市场竞争激烈,图书销售疲软,出版发行利润在萎缩,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我国偌大的图书市场需求仍然潜力巨大,党中央提倡建设学习型企业,号召用书香点亮中国梦,为我国图书出版发行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只要认清形势,埋头苦干,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就可以创造佳绩,重铸辉煌。

19. 图书封面,好比人的面孔,“五官端正”“眉清目秀”为上品,也是读者最先看到和接触的“部位”,理当格外重视,追求最好。

图书封面设计和文字简介,大气、庄重、简洁、新颖,才有“视觉冲击力”,方能吸引读者“眼球”,带来可观的“双效益”。为此,每一本书的图书编辑和装帧设计人员,要像对待自己的着装和容貌一样,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打扮”,使其做到“淡妆浓抹总相宜”,时尚时髦,适销对路,下得了“厨房”,也上得了“厅堂”。

20. 图书出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传播知识、弘扬正气、凝聚人心、释放正能量。要做到这一点,加强图书选题策划,把好书稿的内容关、质量关,至关重要。近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文,对三家出版社和三家期刊做出停业整顿的行政处罚,究其原因就是对出版物质量把关不严,出现了低级庸俗描写,甚至渲染暴力、色情等等。这是一次严重的红色预警,出版人理应吸取教训,警钟长鸣。

21.有一句流行语,叫:细节决定成败。此话对于图书出版来说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何谓细节,应当指的是“细枝末节”,乃一件事物的细微处。看起来不起眼,不那么重要,但要把一件事情干成功,做完美,不讲究细节、不追求细节不行。有时甚至由于细节上的失误,造成了全局的失败,可见细节之重要。

我们做图书出版工作,也有诸多细节,比如:书稿审读中不只是要把好政治关、文字关,还要力求“万无一失”,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能错,标点符号与书稿的主题思想相比就是细节。再如:图书封面和腰封的设计,包括作者及作品简介等等,也属于图书出版整个流程中的一个个细节。学习和发扬工匠精神,认认真真地做好了,就会给图书增光添彩,增强视觉冲击力,有利于宣传与营销。不注重细节,思想上麻痹大意,做起来马马虎虎,将会产生许多错漏,其结果,不只是遗憾,还会损害出版社的声誉。按这个标准来衡量我们的一些图书封面,确有一些细节做得不讲究,不完美。一是有错别字,二是文字语法不通,三是字号使用欠规范,四是封面文字不精练。诚望相关部门、相关同志引起注意,让我们共同在细节上下功夫,把每一本书都打理得漂漂亮亮,像“新娘”出嫁一样端庄靓丽。

22.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就图书出版而言,书稿的著作者也是第一生产力。因为,决定一本图书的质量高低,主要是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优劣,作为产品经理和责任编辑、审读编辑,当然有一定的关系和责任,但起主导和基础作用的还是书稿的创作者,这是毫无疑义的。

实践一再证明,凡是策划出版过的优质书、畅销书,包括动辄发行几十万册的超级畅销书,无一不是出自名家、大家或崭露头角的新人之手。而一些经过责编和终审不能通过的书稿,基本上都出在思想素质和写作能力较差的著作者身上。这些被枪毙的书稿不仅浪费了我们的大量时间和精力,造成了无效劳动,而且有的还白白葬送了我们的物力和财力,还有的甚至给我们带来了名誉上的重大损害。这就有必要提醒策划部门的负责人和产品经理,在以后的组稿、约稿工作中,务必在筛选作者上下功夫。中国有句俗话,水涨船高。就是说,只有作者的思想理论水平深厚,文字能力强,图书出版的这艘“大船”才能扬起风帆,凯歌高奏,获得良好的“双效益”。

注:上述短论,系本书编著者之一张芬之撰写,有的已在相关报刊和内部刊物发表。第二编百字书评赏析

编辑完二十万字或三十万字的一本书稿,能以一二百字的篇幅,简略、中肯、生动而又不失重点地写出一则合格的书评,并不容易。这里特意选编二十余则,作为示范,以飨读者。

1.《毛泽东与尼克松——改变世界的一周》,该书为纪实作品,属于重大选题,关注度较高。书稿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两国从相互敌视到外交“握手”的前前后后的历史内幕。书稿文笔流畅,内容具体,对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均做了较为客观的叙述与评价,融真实性与故事性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阅读价值。

2. 《新文化苦旅》,著名作家余秋雨基于“贴地”的“热能”,艰辛跋涉几万里,纵横“穿越”数千年,在经历、体验、感悟天地沧桑之后,站在俯仰古今人世间文明的角度,进行立体的文化反思并付诸笔端,因此,少了肤浅,多了厚重,带给我们的是油然而生的视觉快感,思想上的广泛而深刻的共鸣。细细品味作者笔下的文字,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几许淡淡的忧伤潜藏于残景之后,使读者在那些文明辉煌、一片废墟面前,努力追忆人类古老文明的魅力所在,并为它的部分消失而痛惜!

3.《累了,你就停一停》,作者将“累了,你就停一停”作为全书所倡导的口号,用简短、亲切的文字,以作者在国内外的一些见闻和所思所悟为引线,鼓励人民越是身处快节奏的社会,越要勇敢打破固有的习惯和思维模式,拥有走出去的勇气,发现内心真实的自己,从而平静、淡定地面对生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4. 《不要吵醒青春的悲伤》,一部游记体散文作品,作者以流畅的语言与细腻的情感,描述了自己在印度旅行的心路历程。书稿语言精练,文从字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印度的好感,也毫不隐晦地描述了旅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尴尬场面。通篇虽然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融会贯通的真情实感和真实生动的场景,使人读起来饶有兴味。

5. 《毛泽东评述中国历代帝王》,记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对中国历代帝王的评价,对于我们阅读“二十四史”和其他古典书籍、看待帝王的功过是非、看待历史和历史事件,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还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今年(2013年)正值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会有一定市场卖点。

6. 《写给柏林的54封情书》,以拟人化的诗性语言,从散文游记的角度,叙写在柏林的所见所闻所思,叩问生命的悲欢离合,历史与现实交织,思考与联想交融,还有对于美的无尽追求。在一篇篇优美的散文之中,文学的魅力、文字的技巧、诗情的抒发尽显令人快慰的雅趣,散发着魅人的异彩,让人们将美感带入日常生活,使该书拥有较好的赏读性。

7. 《中国梦学习读本》,紧跟中央,立意高远,洋溢着对中华民族灿烂历史、伟大成就的高度自信,具有很好的鼓舞人心的励志作用。此外,书中对中国现实社会存在的各种棘手问题、困难和矛盾,有着比较清醒的深刻剖析,有一定的学习、参考、研究价值。

8. 《成功的开头很简单》,以深入浅出和通俗易懂的简洁笔法,记述了伽利略、达芬·奇、爱因斯坦、巴斯德、莱特兄弟、爱迪生等世界著名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告诉人们“成功的开头很简单”,只要有好奇心,并努力钻研,就有可能获得成功。该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对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很有意义。

9. 《你的形象价值百万》,是一部职场指导类再版书。也是作者14年在海外寻求创业成功和7年从事形象设计工作的经验总结。该书结合案例讲道理,总结出从内到外的7种提高形象的方法,值得借鉴。书稿语言表述准确,生动流畅,章节题目富有特色,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10.《飞行者——特级飞行员手记》,是一部记叙、描绘我军空军飞行员训练、生活和情感经历的散文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了我军飞行员崇高的思想境界——对祖国、对人民、对航空事业的热爱,和人民解放军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书中还记叙了作者在国外军事学院求学期间与其他国家飞行员所结下的深厚友谊,是一部弘扬主旋律的优秀作品。

11. 《快乐职场礼仪》,系日文翻译书籍,分为礼宾礼仪、仪式礼仪、社交礼仪、餐饮礼仪、服饰礼仪等专题板块。全书以生动活泼的漫画、浅显易懂的语言,从问候寒暄开始,到与客户、主管对话中的遣词用字以及电话交流中的应对进退、处理投诉等各个方面,解说职场礼仪的诸多诀窍。其主要特色是集规范性、知识性、技巧性于一体,可供企事业单位或公司职员在各种礼仪场合参考使用。

12. 《留守儿童日记》,书稿取材独特,文字质朴,感情真挚,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留守儿童天真无邪而又感人至深的生活场景,并配有部分孩子劳作时的插图。从他们一篇篇青涩真切的日记中读者可以看到,留守儿童虽有对贫困和孤独的情景描述,但更多的还是表现出天真快乐、乐观向上、阳光灿烂的积极心态,使人能触摸到留守儿童特殊生活的真实画面。

13. 《职场进化手册》,文字流畅,真实生动,人物刻画细腻,幽默风趣,切合当今时代很多企业单位的工作实际,是一部真正让人受益的好书,不少职场读者可能会感兴趣。

14. 《八月炮火》,书稿依据大量翔实的史料,全景式地描述了一战之初特别是欧洲政治格局错综复杂的形势,展现出一批政界、军界人物在一战中的鲜明形象,是一部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难得的史料性作品。

15. 《从写字楼到玉米地》,书稿通过一个白领人士从大城市去偏远山村种地创业的过程,揭示人的精神追求,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给人以启迪,励志作用显著。该书稿文笔朴实,行文流畅,议论恰当,编校质量上乘。

16. 《心灵资本》,角度独特,观点新颖,重视从“心灵智商”这样一个比较少见的角度观察、分析、处理问题,重视从心灵“深度自我”的开放、完善以及对客观世界的责任来定位“天人合一”的价值,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17. 《中国维和行动》,作者以开阔的独特视野,饱含大国责任之心,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全方位地介绍了人民子弟兵代表中国人民、中国军队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出的极其艰苦、极其重要的贡献,读来令人感慨良多。本书告诉我们,当今世界并不安宁,战争的阴影依然笼罩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战争的灾难会使许多平民百姓流离失所,甚至在死亡线上煎熬。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消除分歧、远离战火、争取和平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

18. 《想爱就爱》,系爱情题材小说,具有时代特色,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青年女性的爱情倾向。作品叙述了当代两个年轻女性截然不同的爱情观,其中一个是典型的拜金主义者,在爱情上表现得非常主动,只要是富豪,就愿意嫁,不管年龄多大,不管结局如何;另一个是典型的传统主义者,在爱情上非常保守,生怕上当受骗。故事情节安排精妙,迂回曲折,可读性强;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结局令人颇感意外。

19. 《九天看透男人心》,本书分九章,即 “九天”,通过分析男人性格的不同侧面和男女婚前、婚后对生活的不同态度,教女人如何了解男人、看透男人,从而更好地与男人相处,更好地经营家庭与婚姻。作品文笔流畅,语言诙谐,观点鲜明而又客观。

20. 《官德》,围绕权力、职守、人格等重要理论课题,有针对性地分析当前干部队伍存在的新问题、新矛盾,提出了加强官德建设的一些合理化建议。官德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官德影响民德,影响社会风气,官德的高度决定社会的文明程度,官德水平决定一个政权的兴衰成败。做官先做人,从政德为先。加强官德修养,不仅是干部的立身之本,更是强国之基。在从严治党、提倡廉洁从政的今天,《官德》的出版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21. 《富兰克林·罗斯福自传》,再现了罗斯福作为一位政治家的不凡人生。书稿选材得当,文字简练,言辞幽默,记述了罗斯福当选总统前后各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从书中能够看出他禀赋出众、个性鲜明、经历丰富,具有强烈的人格魅力。

22. 《读历史,你伤不起》,内容涵盖广泛,活脱一幅千姿百态、活灵活现的历史众生图。作者从细处入手,以读书人的严谨态度、人性解读的独特视角、轻松幽默的笔触,去探寻那些给人内心带来“伤害”的人性之最,展现与众不同的文史风情。

23.《言语如刀——别伤了孩子》,全书以大量鲜活的事例,详尽介绍了父母在各种情况下与孩子说话的方法和技巧,形式与内容颇为新颖,文字清新,逻辑严密,方法可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及实用性,是一本家庭常用、实用的教子必备书。

24. 《做标准的共产党员》,是一部讲述共产党员责任、正气、人生、奉献和作为的专著,洋溢着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充溢着奋斗、牺牲精神,彰显了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惩恶扬善、激浊扬清、勇于进取等高尚情操,是加强党员党性修养,坚持从严治党的一本好书。第三编书稿编审中发现并纠正的二十五种典型性差错

按照图书出版管理条例的规定,书稿要经过严格的“三审三校”编辑流程,方才有可能确保质量,“万无一失”。实践一再证明,坚持书稿的三审(初审、复审、终审)三校工作制度,是十分正确的,完全必要的,它符合图书编校出版的一般规律,是在长期的出版工作实践中积累和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务必坚决遵循,认真执行。否则,就可能出差书、出坏书,后果不堪设想。

近六年来,笔者在书稿编审过程中,所读、所见、所改、所思,真可谓:“五花八门,险象环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有的书稿差错性质不同,程度不一;有的书稿差错率居高不下,表现各异;有的属于语法修辞、语言文字的推敲和质量问题;有的则涉嫌诋毁和攻击现实;还有的属于涉嫌“两国论”和民族、宗教或军事、外交等机密敏感问题。如果不认真加以识别、删节、修改,有的就等于是“定时炸弹”,一旦出版发行,势必给党和人民乃至所在单位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为了总结经验教训,为了深刻认识书稿必须坚持“三审三校”的重要性,我们特意将审读过的一千余种各类书稿,按照初审和复审笔记的原始记录,把发现并已经删改纠正过的二十五种较为典型的差错,按照合并同类项和轻重有别的原则,加以筛选、归纳和分类整理如下。一、 涉嫌攻击党和政府及现行法律、法规、政策

在书稿中涉嫌攻击党和政府及现行法律、法规、政策,虽然数量不多,但也时有发生,只是错误程度和语言表述不同而已。作为图书编辑,应有一双“火眼金睛”,要善于识别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地雷”和“毒素”,并恰到好处地“排除”和修改。

1. 《中国真问题》书稿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些专家学者说当前中国 “富人一掷千金,穷人无立锥之地”,“问题的根子在特权”,认为“中央和地方关系要重构,财政关系也要重构”,提出“中国百姓何时才能安居乐业”的问题,又说“中国有‘小三’,是社会的一大进步”,等等。

点评:此书稿为广东某电视台访谈节目的结集稿,想问之于世,就要讲大局,讲政治,务必慎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国家的面貌、人民的生活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党内有腐败问题,也有一部分群众生活并不富裕,有的还比较困难,但也不能感情用事,以偏概全,把中国人笼统分为富人和穷人,并说“穷人无立锥之地”,甚至提出“百姓何时才能安居乐业”的疑问,这是对国人多数已实现“小康”这一社会现实的无视。至于说“中国有‘小三’,是社会的一大进步”,更是无稽之谈。

2.《看懂世界经济的第一本书》序言中说:“中国如果只要面子不要里子,难免哪一天动荡会从内部爆发,那就不好收拾了。”在另一些章节里说:“劳动密集型产业注定不能长久,底层劳动人民不会永远无动于衷,当人们的工资不能应付水涨船高的物价水平时,一场动乱不可避免。”又说:“中国援助非洲,竟成了花钱不讨好。”又说:“我们的国家富裕了,为什么我们还会衣食俱忧呢?”等等。

点评:不讲具体事实,并随意预言“动荡会从内部爆发”,让人觉得有点莫名其妙。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恰当的方式方法,如实地指出党和政府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勇当诤友,是正当正常的,也是爱党爱国的一种表现,应予提倡。片面地说“中国只要面子不要里子”,事实何在?更不能妄说“劳动人民不会永远无动于衷”,“一场动乱不可避免”。至于说“援助非洲,是出力不讨好”,还有“国家富裕了,我们为什么还会衣食俱忧”,这种对现实的否定和责难,错在哪里?读者不言自明。

3. 《姑娘,欢迎降临这残酷世界》书稿中, 第69页有这样一段话:“中国女性不敢离婚的原因是因为在这个国度里,法律不保障女性的权利,社会规则又歧视女性。”第43页:“‘剩女恐慌症’的罪魁祸首是中国现阶段盛行的保守的来自中世纪的婚姻文化,还有无意保护女性的法律,反而在‘剩女恐慌症’上推波助澜。”第80页:“通常对于一夜情的已婚女士我只有一个建议,那就是一夜情是不足虑的,更值得焦虑的反而是你的日常生活。”第178页:“新婚姻法关你屁事,爱情不靠谱关你屁事……”

点评:说我国妇女不敢离婚,而且把原因归结为国家不保障妇女的权益和社会规则的歧视,这是完全违背法律事实和社会现实的。说“一夜情是不足虑的”“新婚姻法关你屁事”,等等,这些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有违公序良俗,充满负能量,不删节怎能出版?

4. 《你我皆凡人》第100页:“这种‘慕容复型性格’,小到个人关系,大到国家外交,都常常有所体现。……在生活中,有的人只喜欢和比自己能力弱的人混,沉湎于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遇上能力强的人就处不好;在国际上,有的国家或是只善于拉拢收买大批弱国,比如慕容复对岛主、洞主们的‘折节下交’‘患难相助’,或是只会无底线地巴结、紧跟一个强国,比如慕容复对大理延庆太子的‘忍辱负重’‘卑躬屈膝’,始终难以构建一个正常、有序、良好的国际关系圈子,交不到对等的好朋友。”

点评:这段文字看起来好像是谈论“慕容复型性格”,无关痛痒和大局,但实际上细细品味,则是在含沙射影地诋毁国家的外交政策,有损我国的国家形象。

5. 四年前,在一本书稿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现在国家实行一对夫妇一个孩的政策,是对人民权利的严重侵犯,违背人伦道德,应当提倡一对夫妇两个孩。”

点评:四年前,按照我国当时实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有关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少数民族也要实施计划生育”,不符合相关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其他人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组织给予纪律处分。这是当时国家的明文规定,公民必须自觉遵行。当年作者在书稿中这样说,是对国家法律和国策的无视与挑战,此言论也迎合了某些西方国家对我国计生政策的诽谤和责难,是非常错误的。现在,国家从国情实际出发,允许一对夫妇生两个孩,这是国家政策与时俱进的结果,并不能以此说明作者当年的言论是有先见之明。二、 涉嫌“两国论”,将台湾当作一个国家

前些年,由于台湾地区原领导人马英九任职期间坚持“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使海峡两岸处于和平、稳定的时期。所以,从台湾引入大陆的图书较多。但由于作者是台湾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书中有不少内容涉嫌“两国论”,审读中尤应引起高度重视。举例如下:

1. 《和父亲去旅行》书稿中有“国校”“国立”“台日”等诸多表述。

点评: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不能将台湾与日本等其他国家并列,应写作“台湾地区”或“中国台湾”。书中的“国中”“国小”“国立”等用法,可直接写“台湾××中学”、“××小学”或“××大学”,如实在不好回避,必须加引号,写作“国中”“国小”“国立”,等等。

2. 《做最好的团员》书稿第149页:“从此离心机再也不用依赖英国和台湾的维修商了。”

点评:将“英国”与“台湾”并列,虽然中间有个“和”字,也显得不妥。应改为:不用依赖英国或台湾地区(中国台湾)的维修商了。

3. 《慆慆不归:老兵讲述我在台湾四十年》书稿第15页,将台湾视为“国家”,不妥,应改作“台湾地区”。第73页:“新、马、泰、香港”(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不能与其他国家并列,应改为:新、马、泰和中国香港或香港地区)。第109页:“美国、加拿大、台湾”(应改为:美国、加拿大、中国台湾或台湾地区)。

4.《累了,你就停一停》书稿中,将从外国回到台湾称为“回到国内”,去国外旅行称为“出国”。

点评:此种表述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认为台湾是一个国家。因此,类似的表述需要修改,“回到国内”应改为“回到台湾”或“回到台北”,“出国留学”应改为“出去留学”或直接写从台湾去某国某大学留学。

5.《世界戏剧学》书稿第1页中有“其中包括台湾、香港、新加坡的一些大学”的表述。

点评:台湾、香港都属于中国的一个地区,新加坡是一个国家,三者之间不能用顿号并列在一起。看起来,仅是一个标点符号错误,但实际上把香港和台湾混同于国家,有“两国论”之嫌。

6. 《新文化苦旅》书稿第295页:“台湾、日本、马来西亚”(应改为:中国台湾、日本、马来西亚)。

7. 《清朝皇帝列传(上)》书稿第146页:“统一台湾”(书中多处使用“统一台湾”,提法不妥,应改为“收复台湾”较为准确)。

8. 《听从自己内心的安排》书稿,将 “去纽约”写成 “去国外”,将“去美国念书”写作“出国念书”,等等。

点评: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一个地区,由台湾去美国、法国等国家旅游或求学,不能说是出国,这样表述实际上把台湾当作一个国家了。

9. 《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书稿第27页:“靠种菜还能出国旅行”(“出国”一语,往往容易误把台湾当作国家,应改为“靠种菜还能出去旅行”较适当)。

第92页:“行政院蒋经国院长”(应改为:台湾地区行政机构负责人蒋经国先生)。

第146页:“即使在国外”(应改为:即使在岛外)。

第157页:“以节省国家人力物力”(应改为:以节省人力物力,去掉“国家”二字)。

第163页:“招徕国外游客”(应改为:招徕外地游客)。

第270页:“在国内外声名远扬”(应改为:在岛内外声名远扬)。

10. 《袁崇焕传》书稿第239页:“台湾、香港、澳门、美国、日本”(应改为: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美国、日本)。

此外,还有将我国其他地区当作国家来表述,也是不妥当的。下面举几个例子:

1. 《看人还是人:段子5》书稿第137页:“有一年去云南瑞丽,朋友带我四处去转,那里有一家巨大的保税翡翠市场,看看东,摸摸西,买了不少用不上的小东西。朋友搞珠宝多年,帮我选了三对翡翠镯子,说比国内便宜多了。”

点评:在中国某个地区的商场购物,怎能说比国内便宜多了?应改为“比国内其他地区的市场便宜多了”。

2. 《所有的幸福都来之不易》书稿目录第5页与正文第64页:称云南迪庆为“飘荡着田野牧歌的理想国度”。

点评:“国度”通常用来指代国家,形容云南迪庆,怎可称为“国度”?应改为“飘荡着田野牧歌的地方”。

第70页:“浇灌在西藏这片充满灵性光辉的佛国之境”。

点评:西藏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将西藏称为“佛国”,给搞“藏独”的人以口实,显然不妥,应改为“佛教之地”。三、 借古讽今,涉嫌攻击现实及党和国家领导人

近些年所谓的“穿越剧”和“穿越文学”较为盛行,有的人就打着穿越历史的幌子,在书稿中借古人之口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涉嫌攻击现实及党和国家领导人,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1. 《中国往事:上海风云》书稿,多处“借旧事说今事”,有贬低现实而美化流氓大亨杜月笙的嫌疑,如:“连半文盲状态的帮派大亨杜月笙都尊重文化,而我们为什么却不能呢? ”言下之意是今不如昔。

2. 《中国之谜》书稿,有的文字写中国“恐怖,混乱不堪,污染严重”。

第9页:“这个国家正在通过各种手段吸引各式各样的资本……有人说,中央帝国正受到‘超级资本主义’的控制,借用共产主义的前驱思想家马克思的话来说,出现了历史上少见的榨取‘剩余价值’的良好环境。”

第20页:“一位外国人经历了中国之行之后写道:‘仅为几毛钱就用匕首刺穿手腕的街头小混混,污染严重的城市,能把人挤成碎片的火车站……如此古老、如此混乱、如此陌生……回忆起来如在梦境……’”

第21页:“在这奇迹的发展中,中国要面对一个不合格的司法制度,控制言论与宗教自由。”

第111页:“共同富裕也许是一个遥远的话题。”

第175页:“民营企业仿佛为匪为盗。”

第238页:“太平盛世,中小企业似乎活起来更加艰难。”

点评:在作者笔下,中国从司法制度到言论自由、宗教信仰,从环境污染到交通拥挤,从民营企业到共同富裕,仿佛都是问题,到处一团糟。如此写法完全背离了现实,是明明白白地抹黑中国。

3.《自由与荒凉——中国独立知识分子的人生沉浮》书稿中,有贬损毛泽东之嫌。如第75页:“有人问‘毛泽东……是不是你的学生?’胡适说:‘不是……以毛泽东当时的水平是考不上北大的。’这句话传到毛泽东耳朵里,他才决定发动一场彻底批判胡适的全国规模的运动。”

点评:如此说法纯属臆测和武断,是说毛泽东心胸狭窄,听到胡适说他的坏话,便利用职权,予以报复,令人难以置信。

4. 《唐朝绝对很邪乎》书稿,原来有不少文字是借古人之口,借古讽今,影射现实。比如:“就听到刘景仁大叫一声:‘稳定,稳定,当前压倒一切的是稳定,不稳定就没有和谐,所以大家要稳定,要和谐,现在请大家解散,先离开者有奖金,后离开者不扣工资,不肯离开的,一律予以严打……’”

点评:此段话显然影射现实,唐朝何来“稳定、和谐、严打”和“奖金”之说?如此穿越戏说,旨在嘲讽现实。

5. 《我想陪你到老》书稿,主要写一位美籍华人从纽约带一条狗到北京旅游,这条很“聪明”的狗在主人的引导下,走遍了北京城区和郊区的大街小巷,满眼看到的是:外国的“小杰克”被人贩子抢走了;采煤工在深深的矿井里悲惨地死亡; “公安局”有关人员与“地下黑社会”(所谓的“丐帮”)相勾结,一大批无辜儿童陷入“恶势力”的手中,备受摧残。书的结尾是写穿“西服”者(指公务员)的无法无天……给人一种感觉,“狗眼”里的中国一片黑暗,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堆积成山”,到处都是“民不聊生”的景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这位美籍华人很生气,很郁闷,不再有心思旅游,便带着这条“狗”乘飞机回美国去了。

点评:这部小说书稿,表面上看是写美籍华人来京旅游,实际上是借“狗眼”来观察我国社会现实丑化中国政府和人民。像这样的书稿有一定的隐蔽性,不认真审读把关,就可能认为,写得很生动、很具体,放其出“笼”。四、 调侃贬损知识分子和老一辈革命者

审读书稿中,有时发现一些作者不知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会以多种手法,编造各种所谓的情节和故事,调侃、丑化现实,恶意攻击贬损知识分子和老一辈革命者。这里特意原文照录两则“奇文”,供读者剖析。1. 一个键盘侠的知识构成

此文不是指责一些人没有知识,而是在说:人必须要先有知识,然后才好有观点。

在旧式武侠文学日益没落的网络上,一种独特的侠客类型却欣欣向荣。他们被称为KBman,即“键盘侠”。

人们如是赞誉他们——天下武功,唯键盘不破。“键盘侠”们以键盘为主要格斗兵刃,精通QQ拼音输入法、百度拼音输入法等外门武功。老一代“键盘侠”还擅长失传已久的五笔字型神功。遇上使用这一路功夫的“键盘侠”,你最好先行躲避。“键盘侠”要形成战斗力,还须依赖一门高深内功,叫作愤怒神功。它必须由一些热点事件激发,使“键盘侠”不断发射几种可怕的武器:逼人表态、猛爆粗口、深挖阴谋、牵强附会等。主要诉求一般是“凌迟这些坏人,当街示众”“把人渣们全家女性都××,看他们怕不怕”,等等。

与赛亚人的升级情况类似,“键盘侠”的武功练到一定层次,就将进化成“爱国键盘侠”,相当于超级赛亚人。“爱国键盘侠”的必杀技是“冲天愤怒”,发功的时候,他们往往要念诵一种神秘的心法口诀:“是中国人就转起来……是中国人就转起来……”

他们的主要知识来源是三部分:二三十年前的中小学课本,一二十年前的电视新闻,加上最近几年的一些网帖。在下文中,我将详解一名标准“键盘侠”的知识构成。

首先,他们所有的历史知识,大约就是两个词语“五千年辉煌”和“百年耻辱”。先说“五千年辉煌”。他们所能知道的是:“我们是最牛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不过,最好避免追问他们是哪“四大古国”,否则你得到古希腊、古罗马之类答案的概率是很大的。

他们会说:“我们的好多好牛的发明都领先西方几百年、一千年!”但如果询问具体是哪些“发明”,“键盘侠”们会先抢答:圆周率!然后便面露难色,尝试着列举出诸如赵州石桥、风筝、铁器、陶瓷、太极拳等五花八门的东西。

他们会告诉你:“我们有很牛的算术书!”但很难说出具体名目,甚至会答出孙思邈的《周髀算经》、祖冲之的《九阴真经》之类的答案来,并告诉你“哎呀,你问那么细做什么,总之就是些很伟大的书啦……”“对了,对了,我们有四大发明!”他们会兴奋地表示:没有四大发明,整个欧洲将处于暗无天日的凄惨境地,没有罗盘他们就不能大航海,没有火药他们就造不出枪炮,没有造纸术和印刷术他们就……嗯,就印不出航海地图?

然后是“百年耻辱”。他们在这方面的知识有:“鸦片战争!八国联军!烧杀抢掠!好多外国人来欺负我们!”不过假使你再稍微问细一点:八国联军是哪八国?有没有西班牙葡萄牙?有没有意大利荷兰?有没有奥地利匈牙利?“键盘侠”就将支吾起来,瞪视着你,愤懑地反问:“这个重要吗?”

他们的意思是,自己记不住侵略者并不重要。但有时他们又喜欢把另一句完全矛盾的话挂在嘴边:忘了国耻就是汉奸!连侵略者都没记住,算不算是标准的忘了国耻?

再看文化板块。“键盘侠”的知识几乎只有一句: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果你胆敢对这句话不敬,他们就会异常愤怒。但你绝不能问他们传统文化究竟是怎么博、如何大、什么精、什么深,那将严重伤害他们的脑部健康。

李白有没有填过词?《金瓶梅》和《水浒传》哪个在前面?胡适和胡适之是什么关系,周树人和周作人是不是两兄弟?天啊,千万不要用这些非人道的问题折磨他们。甚至不要问他们唐朝人是否穿唐装,马褂是否是汉服。

我相信他们非但不明白“八王之乱”和“七国之乱”的区别,甚至连五代十国和南北朝哪个在前都不确定,但他们坚持:我们的历史最光辉!

他们搞不清楚孙思邈和张仲景的朝代,不知道《金匮要略》和《伤寒杂病论》的关系,但你放心,这不影响他们誓死捍卫传统医学,坚称谁质疑这一点就是数典忘祖。

同样地,如果你问他们先有《汉书》还是先有《史记》,或是“二十四史”里有没有《旧唐书》和《资治通鉴》,他们就会凌乱和抓狂。但这也不影响他们表示自己刻骨深爱国学和传统文化。

然后是军事知识。大部分“键盘侠”大概只知道一句话:当年咱用兵真如神。这自然没错。但如果你详细问问他们:为什么“真如神”?从什么事上看出来“真如神”?我想有七成人会答:“四渡赤水!”

千万要避免问他们四渡赤水的背景、原因、敌我形势、战术部署等,那对于他们来说过于苛刻和高端。你甚至不能问他们“四渡赤水”在哪个省,是四川、贵州还是广西,这也会使他们陷入凌乱。

另外有两成人会回答:反围剿!但如果你多问一句:红四方面军有没有反围剿,反了几次围剿,谁指挥的,我保证你会听到他们脑花碎裂的声音。

还有一成人会回答:东北关门打狗!请你一定对这部分“键盘侠”表示敬意——能答出这个,已经算是“键盘侠”里的高阶知识分子。

但这仍然难以阻止他们脑花碎裂的趋势。你只需多问一句:关门打的是谁?是卫立煌还是陈诚还是杜聿明?请确保你提问之前,能为他们喊到救护车。

或者有人问:这些知识我偏不知道,不行吗?我不感兴趣不行吗?当然可以。我并非是在挖苦人们的知识缺陷,而是在说:人必须要先有知识,然后才好有观点。

最后,我还要善意地提醒,务必要避免和“键盘侠”讨论问题。他们当年曾熟读《高中历史》等专业学术著作,尽管长大成人、步入社会后忙于生计,忘记了不少,但至少死死记住了“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等一堆义理名词。

随着年齿日增,他们几乎不再认真读其他书籍,以便使自己的认知能力精准地停留在幼年时代,避免过多的知识搅乱了脑细胞。

当然,他们在各大论坛的学术讨论中得到了充分磨砺,十分善战。和他们开展讨论,你将遭遇致命的打击。你和他们讲事件,他们会和你讲立场;你和他们讲立场,他们会和你讲阴谋;你和他们讲阴谋,他们会和你讲动机;你和他们讲动机,他们会对你说f开头的单词。

更可怕的是,他们有着满满的正义。要知道,自以为拥有满满正义感的人是无敌的。

点评:作者在文首宣称“此文不是指责一些人没有知识……”,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文中提到的“键盘侠”,实际上指的是老一代革命者和爱国知识分子,是其影射攻击的主要目标。这则奇文里面的关键词是:“百年耻辱”“五千年辉煌”“刻骨深爱国学和传统文化”,以及戏说“四大发明”“八国联军”“四渡赤水”“愤怒神功”“真如神”“反围剿”“脑花碎裂”和“满满的正义”等。细细读来,作者的调侃很恶毒,其用心不良不言自明。之所以全文照录,意在“立此存照”,证据确凿,并提请出版单位和有关编辑举一反三,深长思之,增长见识,引起警觉。2. 善联“善联”要回中国了。在他走之前,我得给他写个鉴定。“善联”是中国教育部资助的访问学者,教育部给像“善联”这样的访问学者每月一千美元。比起二十年前的访问学者,“善联”是富人。他的第一个决定是:决不用家里一分钱。有国家每月给的这一千美元,吃喝拉撒、老婆来访、小孩上学、外出旅游、回国送礼…… 全都会有的。“善联”非常有信心。“善联”要求不高,所有的好事都能掉他头上。所有的好日子就像小雨点儿一样,眼睛一闭,就浇自家地头上去了。

一千美元是很多的,“善联”要好好计划,让全家都得福。为了省下钱来,“善联”住在一个美国人家里,房租才两百美元。

那美国人家里养了三条狗、八只猫。“善联”对我说:“我在农村长大,猪和鸡都养在院子里,看惯了,闻惯了,就跟自家院里的树桩、磨盘一样,不臭。”“善联”能容忍,这一点是没话可说的,祖宗遗传下来的好品质。“善联”甚至都能容忍被叫作“善联”!

其实,“善联”并不是“善联”的名字,“善联”的名字叫“善联富”。房东老太太以为“富”是姓,“善联”是名字,就管“善联富”叫“善联”,偶尔,还叫他“富先生”。“善联”很大度,也不纠正,说:“随她随她。她方便,怎么叫都行。”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这样的老传统,到了美国,没有亲戚朋友在场,就像上了一趟人家的戏台,在台上唱了几句跑堂的,下了台,拿钱回家。用啥名字都是戏名,用不着当真。所以,“善联富”就成了“善联”。

要说“善联”不拿自己的名字当回事儿,也不对。“善联”知道,有些时候,他的名字必须以正确的形式出现,要不然不能升为正教授, 升为正教授就像再分五亩地到手,好事!必须要把名字写对了,不能忙了半天,地分别人头上去了。

不过,要是有哪个冤大头,犯傻,能把分到自己头上的五亩地划到“善联”头上来,那“善联”也当仁不让!天上下来的不是雪,是白银,那日子多好过?

这种叫作“ 人性” 或“ 恻隐之心” 的东西本应该是人人皆有的, 但是,在物欲横流、你死我活的竞争中, 很多人却轻而易举地把它丢失了。“善联”绝不做赔本的事,“减肥”这两个字在“善联”听来, 就像是“赔本”,“善联”是不会干的。“善联”在一个星期内,在我们的校园里找到了一家学生餐厅,六点五美元,管饱。自助餐,吃五次,还得一次免费。“善联”一算: 一顿才五美元多一点儿,值!每吃第一顿的时候,他就想到那第六顿是免费的,心里就充满希望。

不仅如此,“善联”还告诉我:“我每天中午去吃一顿,吃得多多的,晚饭就可以混过去。吃一顿,等于两顿!”

一年下来,“善联”的成果很大,脸成了月亮,肚子成了地球。“善联”叫我给他写鉴定的时候,圆脸黑红,像极了月食。他有一点儿不好意思,说:“回去减肥。”“吃人家,省自己”的好作风依然如故。

要说“善联”是个访问学者,他一年里总得学点儿什么吧?学了什么呢?一共听了两堂本科生的课,一上课就睡觉。不过,“善联” 对自己上小学的女儿倒要求严格。“善联”说:“你不知道她有多粗心!每次考试前,我都要找理由把她打一顿,第二天考试她就能考好一点儿。”

我大吃一惊,还有这样的教育逻辑?那些亚洲的“虎妈”一定要自愧不如这位“虎爸”了!根据“善联”这个逻辑,他的家长就该在他来之前把他打一顿,那他好歹还能学点儿东西。

点评:“善联”这个题目,很有意思,会引起我们许多联想。“善联”是中国教育部选派去美国深造的访问学者,他在美国的所作所为居然是这样一种令人可笑而又可悲的形象,其背后的潜台词是:中国教育部和中国政府是“不长眼睛”的冤大头,怎么选了这么一位“精明”的访问学者?中国高级知识分子在国外“深造”就是这样混日子、混职称的,出国一年总共听了两堂课,还“一上课就睡觉”,回国后副高还可能升正高,岂不是“衣锦”回国,一举多得吗?作者别出心裁地如此描写,其主旨用心不是一清二楚了吗?诚然,国家选派的访问学者中,在国外可能确有不争气的,即使这是事实,但也不应一叶障目、以偏概全。五、 渲染凶杀暴力和封建迷信

凶杀、暴力和封建迷信,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同程度存在的。因而纪实文学和小说中有一些适度、适当的描写无可厚非,有时为了揭露黑社会组织的残暴,甚至可以写得比较具体,这也是文学作品应有的功能与品格。但是,我们在审读中,却发现一些书稿,对凶杀、暴力或封建迷信的描写很无度,很卖力,不只是过于直白、详细,而且是血肉横飞,情节离奇,让人看了顿觉血腥、恐怖,这就违背了出版法规的相关规定,有点不正常,不正当了。

1. 例如:在《保险师》一文中,作者这样写道:一个男人在街头闲逛,遇到一个戴面具的怪人,他告诉这个男人,“他们新开了一家保险公司,只要在这里签个名,就可以得到超值的意外伤害保险”。男人回到家里,告诉在厨房切菜的老婆, “只要你受点苦,钱自然就来了……只是切破手指而已,赔偿金几乎是医药费的10倍”。老婆沉默了。然后,男人把他老婆的左手小拇指切断。接着,男人打开手机,收到短信,上面说:“您好,9958号客户。被保险人获得意外伤害赔偿4700元,已汇入您××行账户,请注意查收,……”男人将短信告诉老婆,老婆咽下了口水,颤抖着手,点了点头。接着,男人又把他老婆的手指全部切断。此时,男人又收到短信,上面说:“您好,9958号客户。被保险人获得意外伤害赔偿18800元,已汇入您××行账户……”男人看了短信说,“太慢了,我们必须弄得严重点”。于是,他将老婆的大腿折断了。紧接着,这个男人又把老婆残杀了。这时,面具保险公司又来短信,告诉他,又给他汇去意外伤害保险30万、100万。男人现在已跻身百万富翁的行列了。正在男人清洗现场血迹的时候,手机短信未响,门却被敲响了,这时,面具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给他领来了一个女人,说是来“跟踪服务,给他送来一个女子,以代替他死去的老婆”。

点评:像这样一个残忍、血腥、荒诞的故事,能给读者带来什么印象和教益呢?!无非是教唆人们为了骗保,可以随意残杀亲人,末了,保险公司还能“跟踪服务”,赔偿你的所有损失,这不是天大的诱惑和鬼话吗?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诋毁中国老百姓是多么残忍与无知。想想看,这样的恶作剧,这样的血腥描写,哪有一点正能量?

2. 再例如,有一部书稿,大约十五万字,通篇皆是唯心主义的说教,公开宣传“神算”“巧合”,因果报应,等等。这是运用“心理恐惧”的表现手法,使用“危言耸听”的语言文字,描写那些稀奇古怪的人生意外事件,意在制造一个个令读者惊悚的意境,宣传封建迷信,负面作用很大。

3. 有一个题为《猫可以做证》的书稿,由13个所谓离奇的故事组成。“凶宅”一节,写主人公是记者,主要跑突发新闻,他亲眼见过跳楼、自缢等各种死亡现场,情景令人毛骨悚然。“杀了我丈夫”一节,内容尤其充满负能量,脏话贯穿始终,并用大量文字写女主人公的混乱性史。

点评:写故事、说故事,本来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学表现形式。但有的作者以写故事为名,随心所欲,胡编乱造,渲染凶杀、暴力,严重污染了文学阵地,毒害了人们的心灵。

4. 《小明同学》是一本以图为主的漫画书,是写给少年儿童看的。但书稿中却有不少内容在渲染暴力和买卖儿童,有的虽是以半开玩笑的口吻表述,但对青少年的成长也有负面作用。

例如:第13页,小明的妈妈说:“老是那么调皮,信不信妈妈把你卖到四川去……”

第17—20页:小明的妈妈让小明上学,说:“嘚瑟个毛线,还不快滚!”并配图一脚将小明踢出去。

另外,书稿中还有多处类似情节,小朋友互相玩耍时,将对方打飞;上课回答不出问题或与老师顶嘴时,老师将同学踢飞等。

第68页:“哇塞对呀”,“哇塞”是闽南方言中的脏话,不雅词语,居然也从儿童口中喊出。

第108页:“你瞅啥?”“瞅你咋的?!”配图内容是在动手打人。

第112页:“打你两下能咋的?!给老子忍住喽!!”又是配有打人的图片。

第135页:老师对小明说:“你先滚出去……”

第145页:小明的爸爸说:“小明啊,你小时候爸爸差点把你送人……当时谈好了200块,结果对方就带了198……不过你知道,爸爸在乎的不是钱……两块钱虽然不多!那可是诚信啊!!”

第149页:小明的爸爸说:“你知道爸爸有多爱你吗?……你小时候有一次犯错误,我特意请了半天假回家打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