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好脾气害了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9 23:32:52

点击下载

作者:周维丽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别让好脾气害了你

别让好脾气害了你试读:

前 言

苏东坡曾写过一篇《留侯论》,文章提到了一个观点:那些被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所没有的度量。有勇无谋的人在遭受屈辱之后只会拔剑而起,这种人并不是真正的勇士。天底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向来遇事不慌,遭受屈辱也不会轻易愤怒,就是因为他们拥有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

接下来,苏东坡举了一个例子,张良早年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识,却想要像荆轲那样去刺杀秦王(安排大力士刺杀秦王),这是不理智的下下策。后来张良在桥上遇到了黄石老人,老人认为他的锐气太盛,于是故意刁难他:把鞋丢掉,然后让张良捡回来给自己穿上。经过考验的张良很快从老人这里习得《太公兵法》。

苏东坡认为郑襄公脱去上衣裸露身体、牵羊迎接准备攻打郑国的楚庄王,这种低姿态挽救了郑国;越王勾践甘愿成为吴王阖闾的奴仆,从而为自己的复仇奠定了基础,张良能忍得住小怨愤去成就远大的谋略,这同样为他的成功做了铺垫,而汉高祖刘邦也正是因为张良给了他容人的气度才能够登上王位,反观不能忍耐的项羽,随随便便就展示自己的强势,最终失去了争霸的优势。

司马迁原本猜测张良是一个身形魁梧的人,却不料对方只是一个貌如妇人的小个子,所以苏东坡感慨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就是因为具备忍耐的气度,这比那些外表刚强勇猛的人强千倍万倍。

这篇文章阐述了“忍”这一核心理念,而这几乎成了过去中国几千年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一个法则。即便是如今,也有很多人会借鉴苏东坡的文章来进行自我反省,并总结出了现代社交法则——尽可能保持好脾气。

多数人接受的是一种更加平和的教育,他们从小接受的理念就是“克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情绪的爆发会导致良好的判断力受到蒙蔽,会招致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诸如“一条狗如果咬了你,难不成你还要咬回来?”之类的道理的确会让我们选择压抑自己的情绪。几乎所有的教育都在倡导人们保持内心的平和,倡导人们和自己对话,这种自我认知对话是敏感的,它涉及的话题很多:我是谁,我该如何看待自己,发生的事情是如何影响到我的情绪、个人形象与自我认知的等。

当自我认知逐渐发生作用的时候,人们会提醒自己:我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好邻居,做一个好同事,做一个好下属。对他们而言,维护个人形象变得至关重要,一旦自己变得富有攻击性,成为了麻烦制造者,或者表现出了坏脾气,就可能会觉得浑身不自在。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情绪也许是生活中最平常但却最让人头痛的东西,是人类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想要让情绪安安稳稳地待在那儿,想要让它们保持人畜无害是困难的,人们总是希望情绪不会造成任何伤害,不会使自己承担任何责任和风险,与此同时还要确保自己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正因为有这样的想法,很多时候人们会下意识地提醒自己应该保持忍让的姿态,应该压抑住那些不好的情绪,这样才能真正减少麻烦。

可事实表明,人们对于情绪的克制往往会出现问题,人们反而会因为过度沉溺于“示弱”“善忍”的理念中而失去应有的进取心。社会学家认为一个真正健康正常的人应该主动去影响整个世界,应该主动释放自己的影响力,而不是消极被动地承受所有的外力,而更加主动的表现就要求人们必须想办法去争取利益,去展示自我,去影响他人。

孔子说过:“礼之用,和为贵。”这句话在千百年来一直都被奉为人际交往的圭臬,意思是:与人交往要以和为贵,不过很多人只记得这一句话,却没有注意到孔子后面的一句话:“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如果将所有的话连在一起,那么意思是:“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和谐为可贵。先王治国,就以这样为‘美’,大小事情都这样。有行不通的时候,单纯地为和谐而去和谐,不用礼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这句话的核心观点就是不要为了“和”而“和”,而应该有原则地进行调和,必须适时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动,不能一味地以和为贵。可以说,孔子所提倡的以和为贵是有原则的,一旦打破了这些原则,那么以和为贵的行为准则也就不成立了。

以此类推,保持一个好脾气也是有限度、有原则的,在很多时候,还是需要改变一贯的“好人”形象,在必要的时候要更加强硬一些。有时候,可以表现得更具攻击性,也可以适当发脾气。而且真正聪明的人并不是一味迎合环境,而是善于根据实际情形和需求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他们并不会刻板地坚持某一种道德观念,也不会将“好心”当作道德的唯一标准。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适当发脾气对于个人的生活、工作和社交有很大的帮助,它能够加强语言组织能力,能够提高记忆力,同时强化个人的说服力。这些负面情绪能够让人更加直观地意识到,自己正处于一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环境中,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人们需要表现得更加专注、细致,需要拥有更为敏锐的思维,需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本书分析了片面追求好脾气而带来的一些危害,并且从人际相处、团队管理、自我强化、商业竞争、职场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论证了“坏脾气”的一些合理性和必要性。书中对与“脾气”有关的元素都进行了深入挖掘,很好地衬托了主题。此外本书语言平实,内容充实,与一般的说教以及励志鸡汤不同,本书更加注重实际操作,因此非常便于阅读,书中所提到的例子也生动而丰富,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第一章为何脾气好的人难得到重视?在人们的惯性思维中,好脾气的人往往更受欢迎,但现实的情 况是,当人们片面追求好脾气、片面采取妥协、迎合的策略时, 反而会在交际中不断处于弱势地位,反而更有可能因此而受到 排斥。这是一个“以和为贵”的时代

许多社会学家都提出这样的观点:“这是一个以和为贵的时代。”“以和为贵”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提法,早在几千年前的孔孟时代,圣人们就一直强调以和为贵的观点,为的就是在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时代中寻找一些安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以和为贵”更多的还是体现在个人的行为准则方面,却没有成为一个社会性的文化现象,直到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才真正有可能将这个原则付诸生活的各个角落。

尽管每一个时代都有独特的矛盾,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纷争,细化来说,每一个人每天都会遭遇来自周围环境的各种压力,每一个人都会在试图满足自身利益的同时与人发生纠纷。冲突和矛盾从来没有消失,也不可能真正消失,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已经更容易得到控制了,人们的道德感也不断得到提升,这就促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做一个时间上的纵向对比,就会发现,如今人们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当中,都已经变得更加文明了,我们比前人更加懂得如何巧妙地应对人际关系上的挫折和矛盾,懂得如何设置更多的压力缓冲措施。一位社会学家曾经对20世纪30年代的纽约地铁和现在的地铁进行对比,发现过去人们挤地铁时经常会出现打架事件,但是现在人们变得更加文明,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好,很少有人会刻意挑起事端。从整个社会环境来看,公共场合的辱骂、推搡事件已经越来越少了,人们的自控能力正在增强。

现如今,人们更加热衷于以“和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除非一些特别棘手的问题,否则多数人都不愿意与其他人产生纠纷和矛盾,很显然,道德层面的提升带动了大家良好的表现。有人曾这样说过:“在中世纪,做慈善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而今天遍地都是,人们都懂得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

不过社会越来越和谐并不仅仅在于道德的提升,还在于社会分工的细化,因为社会分工导致人际关系越来越密切,在共同的利益需求和环环相扣的合作体制下,人们并不会轻易与人撕破脸皮,即便是竞争对手之间,也很少像过去一样采取非常激烈的手段相互压制,毕竟在多数时候,维持良好的关系对于日后的合作更有帮助。在社会分工并不明确的年代,各行各业中的竞争都显得非常突兀,但是社会进步带来了更多的合作机会,人们变得更乐于合作,更乐于采取温和的方式来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

如果从生存的角度来说,生存的本质要求就是趋利避害,而和谐恰恰是避免相互伤害的一个基本准则,即便是那些最鲁莽的人,也不会刻意挑起纷争(除非有利益需求),不会刻意制造混乱。正因为如此,人们都在试图以最温和、最受欢迎的方式处理彼此之间的矛盾,而“和”也成了一个最基本的文化认同符号,并成了大家都关注的焦点。

在现代生存机制和文明机制下,“以和为贵”的思想几乎无处不在,或许每一个人都可以看看自己在面对冲突和分歧时的反应,因为人们在不经意间就会做出类似的表态:

——“就按照你的思路去做吧!”

——“你说的很对,我得承认自己的想法有些幼稚。”

——“我想我们之间有一些误会,不妨坐下来好好谈一谈。”

——“我愿意就这个问题继续同你保持沟通。”

——“你用不着道歉,这点事对我来说真的不算什么。”

——“也许是我想得有些多了,我觉得应该向你道歉。”

——“这件事错不在你,我也有很大的责任。”

——“暂时的失败也没什么,希望你下次继续努力。”

——“谁都会做错事的,你不用太内疚。”

——“好吧,我们就换一种方法吧。”

——“惹不起,我还是躲得起的。”

好脾气的人拥有这样一些特点:当遭到他人无理的侵犯时,经常会告诫自己“算了吧,没有必要继续计较”或者“忍一忍就会过去”;经常会原谅和同情那些伤害自己的人,经常同情那些犯错者;经常和别人说心里话,而且还将一些私密的内容拿出来与人分享,没有丝毫戒备心;非常健忘,总是会和那些伤害自己的人混在一起;经常被身边人欺骗,但还是义无反顾地相信他们;始终相信自己可以用真心打动别人;经常抱着“我吃点亏没事”的想法;总会担心自己一旦不迎合对方就会伤害彼此的感情;对朋友的做法无条件地支持,对朋友的话无理由地认可;见谁都说好话,经常改变自己的立场和原则;遇到矛盾时会这样想“我退一步之后,对方也会退一步,如果对方没有后退,那我就后退两步”;害怕听到分歧,一旦发现自己与他人意见不统一,就会主动改变自己的想法;一直都被人利用,却还是乐在其中;对君子讲道理,对小人仍旧喜欢一板一眼地讲道理;很少处罚那些犯错者,哪怕对方已经接连犯错。

以上这些都是坚持“以和为贵”这一原则的一些具体表现,坚持“以和为贵”的人对于外界的伤害和攻击常常忍气吞声、视若无睹,甚至主动逃避。这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使得人们更善于妥协,而不是采取一些“进攻型”的措施来维护自己,这样就使得人们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会保持一种强大的自我克制心理,当他们受到攻击和伤害时,会不断提醒自己:“我要保持冷静,这只是一个意外或者一个误会。”当他们受到欺骗时,会自我安慰:“其实想想也没什么,每个人都有可能遭到欺骗,况且对方可能不是有心的。”当出现分歧的时候,他们会说:“我没有必要和别人斤斤计较,就按对方的想法来吧。”当别人犯了错误时,他们又会提醒自己:“用不着生气,没有人希望出错,下次再让他们注意一下就行了。”

无论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生存环境下,人们似乎更加愿意宽容地看待这个世界,似乎更加愿意保持一些弹性,甚至不惜磨平自己的个性,以便更好地融入周边的环境之中。不过许多人并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当一个人磨灭了个性,让自己变成一个好脾气的人之后,是否真的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生活和工作上的便利?是否真的会让自己更容易获得成功?为什么当“好人”会这么难?

提起微软公司的创始人,很多人最先想到的肯定是比尔·盖茨,但事实上,盖茨还有一个最佳的合作伙伴,他就是保罗·艾伦。艾伦和盖茨很早就认识了,感情深厚且默契十足,在创业期间,两人互相补充。保罗·艾伦曾经说过:“我是个‘谋士’,那个在稿纸上描绘轮廓的人。而比尔则会倾听我的设想,然后提出质疑,最后得出一个最佳主意,接着付诸实施。我们的合作有种自然的张力,但大多数时候这种默契很有成效,运行良好。”

尽管配合默契,但是两个人的性格却截然不同,艾伦是一个比较温和的人,而盖茨带着一点天才的狂傲,而且掌控欲似乎更强一些。实际上在创立微软初期,盖茨就和艾伦产生了矛盾,当时艾伦认为两个人应该各占50%的股份,这样的分配比较合理。不过盖茨却并不认同,他认为自己一直负责最重要的编程工作,因此应该占据60%的股份。艾伦并不希望因为股份的事情而破坏双方的关系,所以做出了让步,只占有40%的股份。

5年之后,微软公司发展迅速,此时的盖茨想要聘用哈佛大学的同学斯蒂夫·鲍尔默,鲍尔默曾在宝洁的市场营销部工作,是营销方面的专家,艾伦虽然知道盖茨有意拉自己人入伙,但是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而且当盖茨准备分给鲍尔默5%的股份(两人都给出2.5%的股份)时,艾伦也大度接受。可是当他度假回来之后,才知道盖茨骗了自己,因为盖茨私底下给鲍尔默写了一封信,在信中,盖茨许诺将公司里8.75%的股份赠予鲍尔默。

这样的欺骗是艾伦无论如何无法接受的,他见到信件的内容后勃然大怒,直接告诉盖茨,自己将不会同意公司聘请鲍尔默,盖茨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了平息艾伦的怒火,盖茨一个人承担了多出来的3.75%的股份。艾伦有些生气,但他还是认为自己和盖茨应该保持良好关系,不必为了小事而彼此伤害,可是艾伦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和盖茨之间已经出现了裂痕。

1982年,艾伦因为罹患第四阶段的淋巴瘤而决定休养数月,整个公司由盖茨一人管理。当他痊愈之后,准备偷偷回到公司给老朋友一个惊喜,可是却在盖茨的办公室门口听到了他一生最伤心的话:盖茨和鲍尔默这对大学同学正在密谋削弱艾伦的实力——他们准备通过发行期权的方式来稀释艾伦的股份。

艾伦听到这样的话之后,开始为自己一直以来的妥协而感到后悔,也许当初自己占了50%的股份,也许当初自己不同意聘请鲍尔默,那么就不会出现这些事情,心灰意冷的艾伦干脆愤而辞职。

外界对这对搭档的散伙提出了各种评价,但是多数人的意见都很统一,那就是艾伦的妥协太不值当。而这也引出了一个话题:人们是否还要保持好脾气,而当一个好人为什么又会这么难?

从生存的角度来说,一方面,保持好脾气,保持强大的自我克制能力完全符合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但是另一方面,过于看重好脾气会让人失去竞争力和个性,会错失许多唾手可得的好机会。从某个方面来说,“好人难做”似乎是一个悖论,但实际上它和当今时代环境以及个人的心理特征息息相关。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竞争时代,环境会促使每一个人都力争向前、向上,都想办法让自己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会甘居人后,人们都在努力冲刺,与此同时还要想办法防止别人超越自己。而“好脾气”的人缺乏一种韧性和威慑力,常常会成为他人踩踏和攻击的对象。许多“好人”会认为只要自己后退一步,别人就会给自己留出一条大道,但现实并非如此,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后退一步,后退两步,就可能意味着将来要步步后退,如果不奋起反击,很快就会被淘汰出局。就像上面的例子一样,盖茨和鲍尔默从本质上来说是和艾伦存在竞争关系的,只不过好心肠的艾伦并没有重视这一点,这是艾伦最后离开微软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这个社会是不可能真正做到公平分配的,总有一些人会占据更多的资源,而其他人会占据更少的资源,这种不均衡的资源分配就意味着总有人会吃亏,那么什么人会在分配中占据劣势呢?第一类人是能力不足的人,他们由于缺乏竞争的硬实力,不具备公平分配或者占据更多资源的能力;第二类人就是老实人,这一类人,有的可能实力一般,但是很多人特别有能力,可是一直以来的退让精神和好脾气,让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始终遭受不公。一些老实人会主动吃亏,可是在很多时候,老实人都是被动吃亏的,在整个分配机制下,别人给他的东西永远都是最少的。因此,一旦他们给自己贴上“老实人”“好心人”的标签,其他人会毫不犹豫地利用这份老实而让他们吃亏。

每一个人都有进取的需求,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但是机会和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想要获得成功,就需要拿出竞争力和魄力,就需要学会保护自己,如果被他人侵犯正当利益的时候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态度,那么注定会陷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困境。

所以当有人将好脾气当成为人处事的法宝时,却没有想过如果自己过度沉溺于当一个好人,可能就会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陷入被动的状态之中。不要将这个世界想得太美好

人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劝说:做人应该以乐观的心态看待生活和世界,要善于发现生活的美,要以美好的心去感受人生:这个世界有很多善良的人,有很多美好的品质,美好的事物,在人们所构建的生活圈中,总会遇到一些令人愉悦的事情。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有帮助的,可从现实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思维和想法有时候不免有些理想主义了,毕竟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除了遇到美好的东西之外,也都可能会遇到坏人,遇到侵犯者,遇到那些利用他人的自私者,也会因为一些烦心事而困惑。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生活本身就具有多面性和多重维度。

一个初入职场的人会畅想未来,会对自己的职场人生有一个完美的规划和美好的期待,他会期待着拥有热心的、和睦的同事,会幻想着大家互相鼓励、互相扶持、共同进退的场景;也会想着遇见一个温和的、任人唯贤、公平公正、以团队利益为先的好老板。但他或许没有想过自己踏入职场,可能也就进入了一个充满竞争、充满利益纠纷、充满自私自利的地方,同事可能并不那么热心,老板也可能是一个自大虚伪的人,整个环境中也许更多的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

一个刚刚进入社会的人也许会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有一个完美的憧憬,他会交上几个好朋友,会认识很多对自己非常友好的人,会在生活中获得外界各种各样的帮助,也可以轻松、畅快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一切。可是他或许没有想过,那些对自己非常友善的人,不过是利用了他的无知;那些表面上非常配合的人,在背后可能一直都在使绊子。

有些人习惯性地将自己所处的环境想得太过于美好,并且愿意全身心与人相处,却不知道,自己的善良、单纯、好脾气会成为他人利用的把柄。这个世界虽然有很多美好的东西,但是还没有美好到足以让人放下所有的戒备的程度。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有助于人们缓解焦虑、排解负面情绪,同时能提升人们应对生活困境的能力,但如果过度沉溺于“世界是美好的”这样一个浪漫主义心态中,就可能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是无害的,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处处设防。

可是一旦把世界想得太简单、太美好,就可能会轻易落入他人的陷阱当中。在人类眼中,大自然是美好的、和谐的,一切都是那么平静与和谐,可是在平静的表象下,往往上演着生死角逐。就像平静的大草原一样,人们通常只见到斑马和羚羊在悠闲地吃草、嬉戏,却不知道草丛中可能潜伏着狮子、猎豹等肉食动物。和自然界一样,人类社会同样危机四伏,同样充满了残酷的生存法则,人们一旦放松了警惕,就可能会被淘汰。

人生本身就拥有多维度的场景,并非所有的东西都是高大上的,都是清清白白的,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适应环境。法拉奇在自己所写的《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中如此残忍地写道:“也许,对你说起这些略嫌太早。也许,我应该对那些令人忧伤和丑陋的事物保持片刻的沉默,向你述说一个清白而欢乐的世界。但是,孩子,这样做无疑是把你推入陷阱。这无异于鼓励你去相信那种幻觉:人生是一层柔软的地毯,你能在上面赤脚远行,毫不费力,仿佛没有哪条道路上曾经充满石头。而实际上,你又往往会被这石头绊倒,跌倒,被石头伤害致残。面对石头,我们必须用铁靴来保护我们自己,即使这样做不足以保护我们自己,但至少也会保护我们的双脚。有的人总爱拣起石头来砸你的头。我不知道他们听到我的话后会说些什么。他们会谴责我疯狂和残忍吗?”

这不该是一个善良的、具有母性光辉的女人应该对孩子说的话,但没有人会就此指责她,因为这就是现实,她不过是向自己的孩子描述了一个残忍的现实,这也是每一个人都必须正视和面对的现实。也正是因为这些现实的存在,人们需要更加警惕地面对这个世界:

——任何事情至少都有两面性,不能仅仅只看到好的那一面,而不去关注坏的那一面,有时候应该想想那些坏的东西,也要看看那些不好的东西,这样做能够帮助我们完善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学会接纳他人的时候,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也要懂得保持最基本的防备心,不要轻易相信他人,凡事多留一个心眼,避免被人利用。毫无防备也就意味着毫无抵抗,意味着生存概率的下降。

——在遇到侵害时,不要总是觉得对方是无心之失,不要总是觉得对方可能只是一时头脑发热才犯了错,更不要习惯性地选择息事宁人,将那些伤害你的人想得越好,最后自己受的伤害可能就会越大。

都说人生是一场修行,但修行的目的并不像那些心灵鸡汤所灌输的那样——让人们变得更加淡然。而是让人们对生活有更加清晰和透彻的认识,是让人们有机会去挖掘出生活的真实面貌,只有认识一个真实的生活,只有接受真实世界的样子,才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才能支配好自己的一言一行。好脾气只是一项形象工程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通常都会装扮自己,这种装扮可以理解为每一个人都在试图完善自己的形象,一旦人们意识到某一种做法或者某一种行为可以让自己的形象看上去更加完美,他们会倾向于靠近这种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比较隐晦的功利主义。

一个人明明因为他人糟糕的行为而怒火中烧,却还是选择说好话,有时候只是为了避免让人觉得自己是一个毫无人情味、粗暴的人,只是为了让对方更加信任自己,或者为了给自己减少压力。

好脾气代表了一种比较稳健的沟通策略,不过在很多时候,好脾气不过是一项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而已——人们只是单纯地希望向他人展示更好的自己,可是这种“更好”有时候根本没有必要存在。对于沟通双方的关系并没有太大帮助,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更加尴尬的处境。“好脾气的人往往更受欢迎”,这一想法几乎促成了人们的误解,很多人在与他人相处甚至脾气发作的时候,会这样提醒自己:“我必须表现得更加绅士一些,必须让自己看起来更有礼貌、更加宽容。”“我会不会因为一些不恰当的言论以及一些没能及时克制的情绪惹恼他人,而这会不会让自己看上去像一个坏蛋?”“别人时刻都在关注我的一举一动,为了不至于让自己被人厌恶,我需要谨慎处理分歧,需要让自己维持一个好人的形象。”

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完美,或者让自己看上去更加受欢迎,人们牺牲了更多自由,牺牲了展示自我和成就自我的一些好机会。从长远来看,打造个人的形象工程无疑会将自己陷入一个更加矛盾、艰难、狭隘的处境中。

毕竟当一个人过于看重自己的形象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赢得他人好感上,就会将心思重点放在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完美,以及如何取悦于人这些事上,而不去想如何让自己的能力更进一步。如果一个人过于看重这些东西,就会在满足他人需求的同时,妨碍自己的成长。

改造形象有时候显得很有必要,但问题在于这种自我修饰常常不能产生什么效果,在剔除了个人的真实情感之后,事情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变得更好,人们也没有因此变得更加容易成功。相反地,我们所熟知的那些天才、那些成功人士,并没有刻意去掩饰自己,对于他们而言,形象固然很重要,但并不值得过于在意,他们照样会在他人犯错时指着鼻子大骂,照样会在辩论时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的观点,照样会在情绪低落时表达自己的不满,照样会在利益受损时愤而做出反击,从来没有人能够影响他们在情绪上的自由表达,没有人能够让他们压抑自己,也自然没有人能够影响到他们在各自领域内的成功。

所以人们没有必要去压抑自己,更没有必要去委曲求全,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每个人都会经历情绪上的高潮和低谷,偶尔发脾气也是人之常情,甚至在必要的时候,人们需要释放自己的“坏脾气”来展示一定的威慑力。

此外,一个好的形象应该是由内而外自然散发出来的,而不是单纯地依靠一些外在形式的伪装来达成目的。好脾气也是一种性格弱点?

一个人脾气可以很好,但是一旦好到任人摆布的地步,就成了自身最大的缺点。如果对生活和工作进行观察,就会发现身边的那些“老好人”多半都过得不是很好,也许他们看起来很受欢迎,但是往往会在各个方面受到制约,而这种制约并非他人引起的,而是自身的原因。好脾气经常会被当作一种良好的品德,但是当一个人在他人面前毫无威胁的时候,这个人就很难和“聪明”“崇高”之类的词联系在一起,反而会被认为是一个软弱、被动的人。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老好人”之所以习惯于听从别人,原因就在于他们在潜意识中感觉自己非常卑微,没有价值感,他们一直都在麻痹自己,逃避最真实的自我。这种人会陷入自我贬低的恶性循环当中去:感到自己缺乏价值——自贬更加严重——感到自我没有价值。所以他们常常比较期待别人的重视,更加期待别人给他们一个重视自我价值的机会。

对于老好人来说,他们具有一定的道德感,而这种道德感往往有两个功能:一、他们确实是好人,如果不去帮助别人,迎合别人,对自己就无法交代;二、他们的内心拥有一套畸形的补偿机制,他们必须进行心理保护,用道德感来偷换概念,掩盖掉自己得罪别人的恐惧,所以他们常常会在表面上提醒自己:我不帮别人明显就是不会做人的表现,这样有悖自己一贯的风格。但从实质上来说,他们不过是害怕自己在得罪他人之后可能遭受惩罚。

价值感的缺失和人际交往中的道德掩饰,使得“老好人”成了一群被社会边缘化的群体(尽管他们本身非常抗拒和排斥这一点),他们在群体和社会中的价值往往难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认同。

——好脾气的人常常没有主见

脾气很好的人不善于与人争辩,并且不会对他人的看法和观点提出太多的质疑,一旦过度迎合他人,将他人的想法当作标杆,就会失去自我意识,缺乏主见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这种人缺乏自信,一切以他人为主,在生活中缺乏独立性,更缺乏存在感,面对分歧时,总是以“我错了”或者“你是对的”为由,掩饰自己的不作为。

——好脾气的人比较懦弱

脾气很好的人不习惯于与人发生矛盾冲突,他们坚持的原则就是能躲就躲,能让就让,对于任何容易引发纷争的事情都是唯恐避之不及,这种个性有时候会显得比较明智,但是往往会让自己变得更加胆小怕事,丧失对抗性,甚至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也不敢提出异议。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表现会给其他人造成这样一种认知:“这是个懦弱的人。”从而对方会肆无忌惮地发起攻击。

——好脾气的人缺乏原则性

好脾气的人更容易被人情世故打动,往往做事更具弹性,可是这样也会导致一种不良的后果,那就是做事缺乏立场,缺乏原则性,常常别人说什么就做什么,难以坚守最基本的底线。而由于缺乏原则性,他们很容易动摇自己的想法,很容易破坏原有的规章制度,也很容易做一些违背初衷的事情,而这一切都会将他们置于更加尴尬的境地。

——好脾气的人缺乏开拓精神

由于倾向于相信别人,或者跟随他人,好脾气的人相对来说比较保守,他们害怕自己的想法和他人不同,害怕自己的行为会受到他人的排斥,因此凡事都追求与他人一致,且追求群体思维,这就阻碍了他们独立、创新的意识,制约了他们主动去开拓新思维的能力。

——好脾气的人内心脆弱

脾气很好的人表面上受人欢迎,能够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可是从内心来说,这样的人缺乏安全感,也没有太多承受压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让自己看上去更好过一点,他们更多时候选择屈从他人,选择给自己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

——好脾气的人缺乏执行力

好脾气的人做事缺乏主见,缺乏立场,想法经常出现变动,而且经常犹豫不决。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并不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反而会积极寻求他人的帮助,或者按照他人的指示行事,所以通常他们能够接受各种各样的建议,但是也常常会被多种多样的建议所迷惑,因此他们往往缺乏执行力。

除了以上几种缺陷之外,好脾气的人还缺乏魄力,缺乏上进心,缺乏自我认知的能力,而无论是哪一种缺点,其本质都是自我的丧失。而由于他们总是迎合他人的想法,总是将就他人的思维,他们就显得更加渺小,显得更加可有可无。第二章退让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人们通常会认为“退让”可以有效解决分歧和矛盾,但退让的手段只能抑制矛盾的激化,却无法消除矛盾。真正的和谐应该是双方各退一步,任何一方如果一味退让,就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被动。退让只是姿态,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人都是依靠“忍”获得成功的,忍让几乎成为成功人士的一门必修课。“退一步海阔天空”“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些几乎是最常见的成功箴言,也是为人处世的一些基本原则。

不过许多人对于“忍”存在很大的误解,认为它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可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忍”的作用还是有限的。比如当矛盾冲突出现的时候,忍让能够有效避免冲突扩大,但并不总是能够解决问题,事实上,忍并不是彻底根除矛盾的好方法,毕竟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弄清楚是什么导致了矛盾的产生。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他们可以给病人服用一些止痛药来缓解疼痛症状,但是止痛药并不是治疗疾病的良方,因为它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病痛。“忍”就像社交中的止痛药和抑制病情扩散的药物,其目的是避免事态变得更加严重,而不是从根本上消除矛盾,或者也可以说,它的作用是: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好的氛围。

父母在教训犯错的孩子时,可以适当保持宽容的姿态,适当对孩子的逆反行为保持忍让,可是孩子为什么会犯错,孩子错在哪里,这些问题并不是忍让能够解决的,父母的宽容并不会真正起到“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

正如生活中所见的那样,很多时候,人们忽视了问题的本质,而过于注重表象:由于发生了矛盾冲突,所以尽量避免矛盾冲突扩大;由于有了分歧和对立,就尽量避免进一步加大分歧和对立;由于有了敌意,就尽量缓解敌意。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针对现象做出调整,而没有考虑“究竟是什么导致双方出现矛盾”。

深入进行分析就可以知道,忍让不过是一种姿态而已,它只是一种避免矛盾冲突被激化的权宜之计,目的是缓和矛盾。它可以将双方的情绪控制在一个比较稳定的区间,可以让双方保持在一个相对和谐的状态进行沟通,这对于矛盾的解决是有帮助的,但是依靠忍让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想法往往不够现实。

——忍让的人基本上不会寻找引发矛盾的原因

经常忍让的人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凡事从表象入手,而不会深入矛盾的本质去了解和分析,更不会寻找根本原因。如果矛盾冲突导致了一些情绪上的波动,那么他们的侧重点就会放在如何缓和对方情绪上;如果分歧造成了一些争执,那么他们的侧重点就会放在如何消除争执上;如果对立造成了双方之间的敌意,那么他们就会将侧重点放在如何消除敌意上。一旦情况有所好转,就不会深入进行分析。

——忍让的人缺乏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忍让是一种美德,不过那些将忍让当成解决问题法门的人,或许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许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为了避免给自己惹上更多麻烦,他们能够做的就是通过退让来消除他人的反感和愤怒。比如一些企业中的管理人员由于能力有限,不能解决问题,也无法找到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避免受到上级的批评,他们通常只会选择逆来顺受,无论上级提出什么样的批评,他们都会“谦卑”地接受,表现得毫无怨言。

——忍让的人可能没有解决问题的意愿

那些经常忍让的人通常会注意某件事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而不注意寻找引发矛盾的原因,可以说他们很多时候并不关心问题是否会得到解决,只要不会造成一些不可控的结果,那么一切就是可行的。这种人只关注眼前的形势变化,只要形势不会恶化,那么他们身上的压力就会减少很多。

许多人在处理矛盾的时候,往往显得比较消极,他们并不会费心寻找根源,并不会想办法从根源入手解决问题,只要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那么问题是否能够得到解决并不重要。他们没有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意愿,也不想因此而耗费太多精力,而且他们认为一旦深入根源,反而会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对以上几点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忍让的人虽然有着不错的态度,但是由于无法有效处理矛盾,本质上并不会消除对方的不满,并不完全会让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因此当一个人不断忍让和示弱时,反而容易被他人当成掩饰或者试图蒙混过关。

对于一个想要解决问题的人来说,忍让只是一种策略,不能过分使用,更不能将其当成摆脱麻烦的唯一出路。或许许多人都会存在这样的侥幸心理:“只要自己忍让,那么对方就不会深究,不会继续给自己施加压力,自己也能省下好多麻烦”,殊不知如果分歧和矛盾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只是被暂时压制下来,那么它在以后还会集中爆发出来,对于个人来说,这种威胁和伤害仍旧是存在的。而且由于问题和矛盾始终存在,它们可能会越来越严重,不及时解决的话就可能会成为一颗定时炸弹。吃亏是福,但有些亏不能吃

人们常常说“吃亏是福”,这几乎是哲人公认的处世准则,当自己与外界发生摩擦或者利益纠纷时,他们更愿意维持一种和谐与平衡,所以吃亏成了一种比较温和有效的处世手段。清朝画家郑板桥说:“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直是算尽自家耳。可哀可叹,吾弟识之。”他还提出了一个“难得糊涂”的观点,认为做人不妨糊涂一点,偶尔吃点亏也无妨,凡事没有必要和别人斤斤计较。

吃亏文化成了成功人士的哲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了许多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但是吃亏文化的流行并不意味着人们喜欢吃亏,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将吃亏当成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更不意味着处处都要主动吃亏。

吃亏是一种策略,它往往拥有一个基本的尺度,简单来说,就是吃亏的人应该明确什么亏可以吃,什么亏不能吃,而不要专注着当一个事事都吃亏的老好人。那么,一般来说,什么样的亏不能吃呢?

——涉及核心利益的亏不能吃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取向,虽然在某些时候,人们愿意迎合他人的想法,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可以选择漠视自己的利益。在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上做出让步,是赢得和谐关系的一种方法,但是在涉及核心利益时,应当放弃吃亏的想法,因为这些核心利益可能事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可能会对大局产生重大影响,一旦做出让步,就可能会让自己陷入绝境。

在过去,有一些老好人常常会无底线无原则地迎合别人的想法,或者无底线地保持退让的姿态,当对方想要获得A时,就大方地将A送出去;当对方想要获得B时,就大方地将B让出去,对于他们来说,似乎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以让给别人的,似乎没有什么亏是自己吃不起的,这种态度往往会让他们在核心问题上失去主动权,丧失竞争优势,一旦核心利益受损,便会彻底陷入被动局面。

——明显只针对自己的亏不要吃

任何一个群体或者团队中都有其最基本的游戏规则,这些规则往往会造成分配上的不均衡,就像一个企业中,管理者的工资和奖金会比员工的高一些,这是内部分配的一个基本原则,很少有人会对这种分配提出质疑。但是如果在分配中,管理者获得了大部分的利益,其他同事也拿到了比较可观的分红,但是自己的分红却最少。考虑到自己在工作中做出的贡献并不比其他人低,却只获得最少的利益,这样的分配很明显是针对自己一个人的。

一旦某个群体或者团队中开始出现针对个人的事件,内部分配体系就会崩塌,并且很可能表明这个人已经成了团队内部的背锅者,或者成了人人可以欺负的出气筒。此时如果还保持着吃亏让步的态度,就可能会彻底沦为可有可无的边缘人物,自身的利益也会不断受损。

——被人利用的亏不要吃

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免不了会出现一些行为和思想上的接触,免不了产生联系,这时候有人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利益,而有的人可能会吃亏,这种吃亏有时候是出于社交和生存的需要,但有时候是被动的,吃亏的人受到了他人的利用,或者成了他人手上的一枚棋子,那么这个时候的退让和吃亏就显得毫无必要,也毫不值得了。

职员A和职员B是一对好朋友,两个人一同去竞争一个主管职位,并成了最终的两位候选人。在公司对两人进行最后的考核之前,职员A言辞恳切地说:“我不希望因为工作的关系,使得咱们两个人的关系受到影响,所以我准备退出,我会亲自写信给老总,说明自己不适合担任这个职务,因此没有必要前去竞争。”职员B听了,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当天晚上就写了一封信给老总,说明自己因为身体原因不适合参与竞争。就这样,这份工作最终落到了职员A手里,可是在某一次,职员B无意中从另外一个朋友口中得知职员A当初对于主管的职位志在必得,为了消除最后一个竞争对手,才想出了一出苦情戏,误导职员B主动放弃。听到这个消息后,职员B愤恨不已,但事已至此,已经追悔莫及。

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时候,人们觉得自己是好心做出让步,而成全别人,却不知道自己可能正中别人的圈套,跳入他人事先挖好的陷阱中,而面对类似的情形,一定要坚持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利益,果断地提出抗议。

一般而言,以上几种情况下的吃亏都要尽量避免,不能表现得太过宽容大度,不能任由他人排斥和打击自己,在必要的时候应当大胆站出来说“不”,并主动维护自己的相关利益。退一步,未必海阔天空

一家公司准备选择职员甲以及职员乙负责一个新项目,甲是第一负责人,乙是第二负责人,这样的安排让先进入公司的乙有点不高兴。为了避免影响工程进度以及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甲以个人经验欠缺为由,主动提出接受第二负责人的角色,而将第一负责人的身份让给了乙。

这样的让步无疑显示出了甲的大度,而公司最终也同意了甲的请求,可是乙仍旧没有释怀,他在工作中一直都在刁难甲,并且多次偷偷在背后打小报告,抹黑甲的工作能力和个人形象,最终导致公司将甲调回总部。

类似的故事有很多,如邻居将狗牵到别人家的草坪上随地大小便,自己的车位被人占领,在公交车上与人发生摩擦……有时候一方为了避免事态恶化或者矛盾加剧,会主动息事宁人,可即便如此,也常常难以避免矛盾冲突的爆发。

一般来说,当矛盾发生之后,人们所期待的第一种情况是对方率先做出妥协,无论是承认错误还是主动示弱,都是一个理想的局面;第二种情况,就是双方都做出妥协,彼此之间以一个和谐的方式解决问题;第三种比较理想的局面是自己主动向对方示弱,当自己退一步之后,对方不再计较,双方的矛盾得以缓解。

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对他人的让步做出配合。在人际交往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思考的角度和方式,以及对利益的追求,这些都会导致他们在处理矛盾冲突时出现不同的反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退让的人来说,一开始的被动举措并不一定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主动权,因为一些人可能会趁机进一步施加更大的压力。

尽管多数人都不这么认为,但过于理性有时候恰恰会给自己造成更多的麻烦,因为每退一步就意味着自己的空间被压缩一步。一些人在遇到分歧或者矛盾纠纷时,大脑给身体发送的信号就是“退让”,这并非一个完全合理的习惯,虽然这是一种比较稳妥的方式,但是过于草率的“善意”同样不值得提倡,至少人们需要意识到一点:当自己做出妥协时,对方可能对此毫不领情。

如果一个人足够聪明的话,那么在退让之后,一定要注意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并针对性地进行分析:

对方是否足够自觉?

对方是否觉得错的是别人(你)?

对方是否觉得你在害怕,而且觉得你的表现是不足为惧的?

对方是不是一个胡搅蛮缠、无理取闹的人?“对方是否足够自觉”,即对方对自己所做之事的觉悟高低,许多人在伤害别人或者做错事的时候,常常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或者在做事之前就缺乏自制力和基本的道德观念。因此,他人的宽容和退让对他们而言并没有什么作用,毕竟从一开始他就对自己所做之事毫不在乎。

了解“对方是否觉得错的是别人”,这关乎最基本的价值观问题,这些伤害他人的人会混淆施者和受者的角色定位,将自己描述成一个无辜的人,他们会认为自己代表正义,认为自己才是受到伤害的人,会将彼此之间发生的一些不愉快全部归咎到他人身上。如果受害者继续保持妥协,那么对方可能会继续颠倒黑白。

弄清楚“对方是否觉得你在害怕,而且觉得你的表现是不足为惧的”同样很重要,一些矛盾冲突发生之后,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心理对抗,无论是施者还是受者都会想办法彼此进行评估和猜测,如果对方觉得自己占据很大的优势,能够在冲突中占据主动权,就可能会变得更加强势。此时受到伤害的一方必须拿出更强硬的手段来压制和震慑对方,而不是选择妥协和退让。

弄清楚“对方是不是一个胡搅蛮缠、无理取闹的人”,则是一个人品评估,一旦对方没有是非观念,没有悔过之心,而且还想要变本加厉,那么就不要过分客气,该做出反击的时候一定要做出反击。

总而言之,当冲突发生时,退让并不是一个必走的程序,也不是唯一的选择,正如前面一节所提到的那样:忍让只是一种姿态,并不能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来使用,忍让只是为矛盾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契机。如果人们觉得只要退让就能够息事宁人,所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那么就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伤害另外一个人的时候,在动机上可能会产生一种为个人残酷行为辩解的认知过程,他们会产生认知的不协调——“我伤害了某人”(现实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与“我是公正、理智、善良的人”(对自身人格的期待)这两种认知不协调。为了修正这种不协调,他们会给自己一点暗示:“我伤害某人并非一种不理智、不公正的行为”,他们甚至会将受害人当成坏人来对待,选择无视受害人的优点而强调受害人的缺点。当一个伤害他人的事件变成谴责受害者的事件时,受害人的妥协会进一步让施暴者觉得理所当然。

正因为如此,每一个人在处理矛盾的时候,需要留一手,不能一味做出让步,看看这件事是否值得再做出让步,弄清楚这件事在让步之后是否会出现一些转机。过度忍耐就是一种懦弱

许多性格懦弱的人经常在公司里被老板和同事欺负,在社会上也忍气吞声,不敢为自己的利益积极发声,不敢与人发生争执,他们永远都像是一只沉默的羔羊。有人曾对那些性格懦弱的人做过调查,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在童年时代或者学生时代遭受欺凌,他们无法正确地应对生活中的暴力危机,也不能采取正确的方式来解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问题。

忍让是一种美德,可是过度忍让和忍耐往往是懦弱的表现,有时候人们不太赞同这一点,毕竟很多时候一些技巧性的退让会模糊忍耐和懦弱的界限。但是忍让一旦超出了主观意愿的范畴,就会变成一种懦弱的表现。惯于忍让的人有能力解决身边的危机,有能力去摆脱各种麻烦,可是性格上的软弱使得他们选择不作为。面对他人的威胁和侵犯时,他们通常的表现是沉默不语,并且一再提醒自己“事情会过去的”。

无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有关忍耐的一些观点以及教育方式是存在漏洞和缺陷的,有时候,接二连三的退让不仅会使对方产生“你很无能”的感觉,同时也会抹杀受害者的自信心。事实上,对那些习惯于退让和忍耐的人来说,忍耐可能仅仅是一种无能的掩饰,是他们逃避冲突和压力的一种表现。

在一些西方国家,他们的教育并不像日常标榜的那样“文明”,父母经常会告诫孩子“如果有人胆敢拿拳头一而再再而三地威胁你,就狠狠踢他们的屁股”。这里面不仅仅涉及竞争的问题,父母对子女的交代显示出了他们注重对子女性格的塑造,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孩子的性格会更加强势、坚韧,独立性会更强,这些孩子长大之后应对危机的能力会更强。

性格上的懦弱往往源于日常的累积,当人们害怕某些人或者某些事,害怕矛盾处理不当会引发一些更为严重的后果时,会不由自主地退缩,一旦形成一种习惯,就会导致懦弱性格的出现。从这个角度来看,避免产生懦弱性格的关键在于控制和战胜自己的恐惧心理,人们必须设法战胜“我害怕某个人,我担心他会对自己不利”,“我害怕做某件事,害怕去承担责任”之类的恐惧感。

可以说,克服恐惧感是最难以做到的一件事,但有时候恰恰也是最简单的,比如人们可以适当地画定一条红线,只要他人触犯或者越过这条红线,就要下定决心予以回击。

有个人脾气很好,经常受到他人的欺负,但他多数时候都能保持忍让的姿态,并不会做出反抗。有一次,一个游手好闲的人讽刺他是一个白痴,还冲着他的脸吐口水。这个人忍无可忍,将侮蔑者狠狠打了一顿。旁人感到很愤怒,于是质问他:“为什么你平时都能忍让,这一次却将对方打得那么严重?”这个人坚定地回答说:“以前我能忍让是为了证明我不是一个很难相处的人,现在我打人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一个懦夫。”

做人就需要这样,平时要保持广阔的胸怀,要培养强大的抗击打能力,但是在应对外界威胁时则需要画定一条红线,明确告诉他人“这是不可触犯的”,并且做出明确的还击,这是维持自信心的一个基本准则。尽管人们通常都不赞成使用一些强硬的措施,但对于一些无法忍受的侵犯行为,有时候反击比忍让更能解决问题。

保持忍耐和退让是个人尽量减少自己与社会之间摩擦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维持人际关系和谐的一种必要手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忍耐是无底线的,在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上可以采取退让姿态,而在一些关乎原则或者生存的重大事件上,一定要给他人画定一条红线。这种画红线还体现在侵犯次数的规定上,中国人喜欢说“事不过三”,这就是一种有效的警示。

还有一种策略就是将让步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当某个人对他人做出让步之后,必须记得索取,以此来引导对方做出更为合理的举动。这就像一种谈判策略,无论在什么时候,人们在按照对方的要求做出让步的同时,必须要主动去索取一些回报。

比如一个生意人准备从合伙的朋友那儿要更多投资的钱,这个人要求朋友尽快将资金交给自己,他直接选择当面催促:“我们的店面已经装修好了,开业日期也定了,现在我想知道你能否在3天之后准时将钱送过来?否则我没有多余的资金进货。我知道你最近手头也不方便,但是你能不能先给我一部分钱,等我过了一两个月有足够的资金积累时,可以再还给你。”

对于朋友来说,这一次的合作原本应该是以资金投入的多少来决定掌控权和支配权的,对方没有多少钱,却总是想着套取自己的钱做生意,可是作为合伙人和朋友,如果自己不给钱就显得太小气了,给了钱却得不到更多的股份和支配权,这显然是非常吃亏的事。左右为难之际,这个朋友想了一个办法,他直接告诉对方:“我非常支持你增加投资的做法,我也愿意追加投资,但是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自己出钱投资后,可以多分得2%的股份,这样的要求并不算过分,毕竟我追加的这部分钱本身就抵得上4%的股份了,我只占了2%,剩下的2%算是借给你的,怎么样?”筹钱的生意人听了这番话,只能无奈地同意。

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其最终的目的是“进”,“退”只是一种达成目的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有效降低对方抗拒情绪的基础上达成自己的目的。过度包容就是一种纵容

梁实秋先生翻译的《沉思录》中有这样一段话:“每日清晨对你自己说:我将要遇到好管闲事的人、忘恩负义的人、狂妄无礼的人、欺骗的人、嫉妒的人、孤傲的人。他们所以如此,乃是因为不能分辨善与恶。但是我,只因已了悟那美丽的‘善’的性质,那丑陋的‘恶’的性质,那和我很接近的行恶者本身的性质——他不仅与我在血统上同一来源,而且具有同样的理性与神圣的本质,所以我既不会受他们任何一个的伤害(因为没人能把我拖累到堕落里去),亦不会对我的同胞发怒而恨他;我们生来是为合作的,如双足、两手、上下眼皮、上下排的牙齿。所以彼此冲突乃是违反自然的,表示反感和厌恶便是冲突。”

这段话一直被当作宽容的最高境界,马可·奥勒留(《沉思录》的作者)认为人们应该尽量避免冲突,保持合作的姿态,许多人将这段话当作为人处世的不二法则,但是也过分曲解了话中的意思,将宽容理解为“无条件地宽恕和体谅别人”,而这样的宽容从某种程度上说等同于纵容。

这种过分宽容往往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种是管理式的宽容,它的基本形态是管理者对于被管理者的一些错误视而不见,或者不给予必要的惩罚。比如父母对于子女的溺爱会导致他们对于孩子们犯下的错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孩子可以肆无忌惮地犯错或者做坏事。通常这一类宽容的说辞是“他们只是孩子”。

企业的管理者也会出现管理上的放纵,一些管理者对于员工的一些错误行为既不赞成,也不反对,这其实就已经处于一种纵容和默许的状态了。作为企业内部的管理者,他们有时候不希望自己“多管闲事”,有时候会认为员工所犯的错误不过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根本没有必要“小题大做”,在他们看来,这一切并没有什么。

石先生在最初创业的时候,成立了化妆品公司,当时整个公司的发展一帆风顺,石先生对于内部员工的管理也比较松弛,其中有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拍马屁,下属经常对上级百般谄媚。石先生并不喜欢别人拍自己马屁,也看不惯这种人,但是他并没有太在意,所以始终对那些喜欢拍马屁的人保持宽容。

后来,石先生因为投资失败而导致公司濒临破产,而在困境中,管理不足的缺陷也被彻底放大,这给石先生带来很大的教训,其中拍马屁的现象就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发展。他后来这样回忆说:“我不喜欢别人拍马屁,而且对爱拍马屁的人非常反感,原因很简单:一个有本事、心理健康的人,都不会想着依靠拍老板马屁来获得重视和提拔,只有那些心术不正、想不劳而获的人,才一门心思想着拍马屁。当年我投资新生意失败时濒临破产,公司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我下定决心,赶走那些爱拍马屁的人,第一批走的人就是那些经常拍马屁的人。所以我东山再起的时候,和各个部门说,拍马屁的当场罚款一千块。因为拍马屁会把管理者给宠坏。”

第二种过分宽容是道德上的宽容,其基本形态是受到伤害或者攻击的某一方,对于发起攻击或者犯错的另一方保持妥协。比如当某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他人侵犯利益时,会选择包容对方,而不予以追究。通常,这类人不会对他人的过分行为产生太大的反应,反而会不断告诫自己“这没有什么”“事情都过去了”。

这种宽容会导致自己变得越来越被动,第一次人们会轻描淡写地说“他们做的事情有些不合情理”,当然这些事似乎并不值得追究;第二次,他们就会说“这些行为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只是问题还不那么严重;第三次,他们会痛苦地发现对方所做的事情已经让人感到危机重重。

此外,还有一种宽容属于社会性的宽容,即某些人对社会上一些不道德的行为采取漠视的态度,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他们的说辞是“大家都不容易”“习惯了就好”,而这样的宽容态度也涉及了社会责任感的问题。

过分宽容导致犯错失去约束力,而最终受到伤害的往往就是那些抱着“无所谓”态度的“好心人”,作家李敖说过一段话:“人不能太善良,如果事事太大度和宽容,别人不会感激你,反而会变本加厉。人就应有点脾气,过分善良会让自己丢失自己的价值和尊严。有句话: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