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30 06:14:44

点击下载

作者:张晋伟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试读:

前言

关于绿色建筑,其历史十分悠久。原生的绿色建筑曾伴随着人类一起诞生和成长,世界各地的原始住居及其发展所形成的体系已延续数千年,度过了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繁荣、经济增长,但是自然资源被肆意滥用,生存环境恶化,人类住区渐为灰色所吞噬。20世纪60年代,公害事件和环境污染频生。环境的恶化唤醒了人们的环保意识,从而引发一场绿色运动。但正如被誉为中国房地产发展教父级领军人物的开彦所言,由于我国绿色建筑的推广缺乏基层发展的动力,整体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概念漫天飞、炒作超过实干等浮躁的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绿色建筑的纵深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建筑行业从砖瓦水泥,发展到今天绿色环保,其间满载着一代代人不懈的努力,映衬着国民逐步富强和进步的轨迹。如今,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一幢幢宏伟壮丽的建筑拔地而起,中国建筑正在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力量与奇迹。中国绿色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已列入城市长期发展规划中,而且规划建设实践呈多元化、快速发展的势头,预示着绿色建筑将进入一个全方位、广覆盖的发展阶段。

如何克服绿色建筑的发展障碍,引导这一市场在符合国情的基础上进行良性的发展,是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难题。编写本书,正是希望大家能够对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形成共识,并将我们的生活推向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本书共分十三章。第一章阐述了绿色建筑的内涵、本质、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关系,并就一些绿色建筑基本概念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对一些似是而非的炒作,作了详细的阐述;第二章详尽地说明绿色建材的特点、选用的原则、标准以及国内、国外绿色建材发展的现状及其发展的方向;第三章对建筑产业、建筑产业化、绿色建筑产业、绿色建筑产业化,不同的概念作了详细的解读,就建筑产业的绿色发展体系进行了剖析;第四章解析了从理论阶段到实践阶段再到逐步扩展阶段,不同阶段的特点及其世界绿色建筑发展的共性、趋势;第五章阐述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概况,针对西方发达国家,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法律法规、认证标识、经济激励政策等方面进行梳理、比较,总结了发达国家绿色建筑推进措施的特点和对我国的启示;第六章讲述了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对策;第七章在介绍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设计与建设,提出了基本原则和推进性建议;另外还剖析了室内微环境建筑设计原则和理念,分析了绿色生态理念下的微环境建筑设计方法;第八章至第十二章阐述了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就是从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到最后拆除的整个过程中,如何做到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为人们提供建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第十三章列举了国内成功的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工程的案例。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仁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文中参阅了大量的学术专著和相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向同仁们、向所有文献资料的作者表示谢意。

在此,特别要感谢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教授在繁忙的科研中对书稿的内容进行了仔细地审阅,给予热情指导,并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在此向他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作者出版本书的愿望只有一个抛砖引玉,同时为中国的绿色建筑发展与推广尽绵薄之力。限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漏失,恳请读者提出批评指正。

作者2017年5月第一章概述“绿色”作为一种理念,是指人类按自然生态的法则,创造有利于大自然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环境和生活质量之间协调发展的理念。我国老子提出的“人法地,地发天,天发道,道法自然”的“法自然”思想就是中国古代留下的一些朴素的绿色思想。

在建筑一词前冠以“绿色”便有了新意,正如绿色城市、绿色食品一样。要研究绿色建筑,首先要搞清“绿色”的概念,绿色是象征生命的颜色。将“建筑”冠以“绿色”头衔所构成的“绿色建筑”,说明这种全新的建筑形态已经完全跳出了传统建筑独立于自然生态环境而存在且非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它已经成为地球生物圈的一部分,其“一举一动”都同周围环境各要素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实际应用中,“绿色”的概念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绿色指的是纯天然、大自然,是自然生态的象征。人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获得了丰富的现代文明和技术。完全放弃这一切,重返田园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人类需要以一种新的“绿色”的眼光对已有的文明与技术重新审视,以不耗竭资源、保持生态的方式求得发展。这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更积极、更现实的广义的“绿色”概念。我们经常讲的绿色工程、绿色城市,以及本书中的绿色建筑都属于广义的绿色概念。

今天我们讲“绿色”,是因为它代表着未来的趋势,同时显示着过去的失误和现存的问题。“绿色”一词强调的是对原生态的保护,是借用名词,其实质是为了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有效保护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和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在此类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它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故绿色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等。绿色建筑是实现“以人为本”人、环境和建筑统一的有效途径。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以高效利用能源、资源并最低限度地排放废弃物的方式来营造健康、舒适、高效、环保及低环境负荷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达到人、建筑与环境的健康协调发展。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并利用了环境因素,施工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大幅度减小,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空间,拆除后对环境的危害也会降到最低。因此,绿色建筑可以理解为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通过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各种废物的产生,实现与自然共生的建筑。

一提起绿色建筑,人们自然要问:为什么要用“绿色”而不用别的颜色来描述呢?这是由于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从“绿色”的文化内涵看,“绿色”并不只是指一种颜色,而在人们的心目中,“绿色”代表着植物,代表着山水和美好的自然环境;象征生机盎然的春天,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生命运动,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正是由于“绿色”包含着丰富的环境文化内涵,所以人们喜欢用“绿色”来比喻象征“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但绿色建筑绝不等于可持续建筑,更不等于生态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可持续建筑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建筑领域的具体体现,可持续建筑的理念就是追求降低环境负荷,与环境相结合,且有利于居住者健康,其目的在于减少能耗、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健康、提高生产力、有利于子孙后代;生态建筑是基于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群体和单体建筑及周边的环境体系。其设计、建造、维护与管理必须以强化内外生态服务功能为宗旨,达到经济、自然和人文三大生态目标,实现生态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活化、文化”五化需求。

上述三个概念互相联系但不尽相同。可持续是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应追求的发展目标,其概念本身着重体现了对建筑业发展目标的阐述,而未体现具体达到可持续目标的有效方式;生态建筑更多地强调建筑的环境协调性,对实用性和功能性的要求有所忽视。绿色建筑的产生是生态学发展的必然结果,生态学原则是绿色建筑的理论基础。比较而言绿色建筑的概念更为全面具体,因此,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其二,从生态学看,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产者,是地球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构成因子。美国著名建筑师I·L·麦克哈格对绿色植物的生态价值描述道:“叶绿体,这种支配一切的有机体,不仅凭借太阳光转变为支持所有生命的物质,糖和碳水化合物;而且有理由相信,由于所有植物无时无刻不在排放气体,大气中才产生游离的氧。事实上,所有食物,矿石燃料、植物纤维所有大气中的氧地表面的稳定性和地表水系统大气候、小气候的改善,都是由植物来完成的。从而所有的动物包括人类都是依赖植物而生存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绿色植物就就不可能有其他生命,也就不可能有生态系统。人们之所以乐于将新的建筑体系称为“绿色建筑”就意味着人类的建筑活动要效法绿色植物,取之自然,回报自然,既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又要为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美丽做出积极的贡献。

其三,从人类的文明与文化的演化来看,“绿色文化”即生态文化是唯一能够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文化。人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代,正在努力步入新的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时代。人们根据各个文明时代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状况,形象地将造成局部地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退化和黄沙飞扬局面的农业文明时代称为“黄色文化”;将造成全球性环境危机、资源短缺的严重黑色污染的工业文明时代的文化称为“黑色文化”;而将生态文明时代的文化称为“绿色文化”。因为生态文化是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它是人类思想观念领域的深刻变革,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是在更高层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回归。它是立足于引领人类摆脱环境危机,持续发展走向未来的新型文化,只有在这种文化的指导下,人类才有可能建设新的生态文明,守望地球生命之色——“绿色”。这也是人们喜欢用“绿色建筑”来称谓新型建筑体系的重要因素。

其四,绿色是生命之色。绿色是生态系统的本色。建筑是人类为了居住、生活、生产及某种特殊需要而建造的围护结构。建筑是在人类社会之中的,不应把建筑仅仅理解为一幢建筑物、一个建筑群、一个建筑体系,它包含着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反映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民俗等的需要,以及反映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这里应把建筑赋予住区的含义。把绿色赋予建筑,意在把绿色生命赋予建筑,使建筑富有生机、富有活力,使建筑和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使建筑和生态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绿色建筑也可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它与可持续发展住区具有类同的内涵。

其五,“绿色”确实是一种象征和比喻,从古到今人们已经赋予其多方面的生态文化内涵;并且“绿色建筑“一词生动、直观,易于记忆、易于传播;这个词已约定俗成,不仅为建筑界广泛采用,也容易为非建筑专业的广大群众所接受。一、绿色建筑的本质、特性及其内涵

何为“绿色建筑”?有学者认为“绿色建筑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要控制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也有学者认为“绿色建筑是应用生态学和建筑学原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以不触动环境基本生态平衡为前提,能够进行自身良性循环,对居住人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不构成任何危害的居住空间”。以笔者对环境学和建筑学方面的了解,趋向于这样的认识,即绿色建筑是指应用建筑学手段,研究如何将生态理论引入建筑的设计当中,从而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组织建筑室内外空间的各种因素,使建筑系统内部以及与周围环境之间形成有序的能流和物流循环,从而营造出适合人居的微环境,最终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发展绿色建筑,其目的和作用在于实现与促进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之间充分的协调一致;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绿色建筑”已经跳出了单纯意义上的建筑范畴,不仅仅局限于为人们提供一个栖身之所,它已经和周围环境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因此,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是有生机、有活力的建筑。

关于绿色建筑的本质,主要表现在节约环保以及自然和谐两大方面。首先,绿色建筑的理念注重节约环保,即群众在使用建筑体的时候,尽量地节约资源,维护生态,降低污染,把由于人类对建筑体的使用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减小到最小。此外,绿色建筑的建设强调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其规定群众在使用建筑体的时候,关心生态环境,确保人和建筑以及生态有机的共处,此时,才可以确保经济和社会以及生态等有机的融合到一起,确保经济高速发展,确保社会发展有序。

此外绿色建筑还有如下特征:

1.生态和谐性。绿色建筑主要体现在自然、社会和经济三者的生态性,主要指高质量的环境指标,以绿地为主的住区结构模式,充裕的自然空间,较好的自然亲和性。社区个人、团体和组织都将生态观融入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可以拥有更为和谐的邻里关系。同时,社区必须走生态、经济发展的道路,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和谐性还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绿色建筑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不同,绿色建筑除了具有舒适、安全的性能外,还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坚持生态学的设计理念,不论是在营造过程中还是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处处都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思想贯穿始终。因此,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营造地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将生态学的思路作为设计的主线,其他工作围绕其展开。

绿色建筑并不是孤立于自然生态环境之外的人工构筑物,而是建立在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基础上的动态系统。这主要表现在:当建筑内部系统与建筑外部自然生态环境相辅相成、和谐稳定的时候,绿色建筑系统通过自身的平衡反馈机制使得整个系统能够继续保持这个有利的状态;相反,当建筑内部系统与外部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相冲突的时候,系统又会利用平衡反馈机制进行调节,进而达到两者的平衡并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从生态学的观点看,组成绿色建筑、生态社区的各种生态要素应遵循自然循环规律,是平等、和谐、统一的。绿色建筑不是由自然的绿色点缀而僵死的一群建筑物或一个自然体,而是生态文化很高的、结构完整的、和谐统一的生态系统。

绿色建筑的实质就是人们在运用科学技术改造自身居住环境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自然界的自净能力和环境承载力,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它并不是孤立于生态环境外的完全由人工创造的微环境,而是地球生物圈中能量流动和物质流动的一个功能单位,是与其所处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

2.系统高效性。绿色建筑是一个由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等若干个子系统构成的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人口流必须是高效益的流通转换。绿色建筑是追求城市的宜居和舒适,从本质上改变能源的利用方式,提高能源的转化率,实现经济、生活的高效化和集约化。

高效、低耗、环保的特征是建立在绿色技术之上的。绿色技术是传统技术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的产物,是实现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技术支持,而且其并不是孤立于建筑而独立存在的,两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建筑是绿色技术实现的载体,绿色技术则是使建筑成为“绿色建筑”的手段。绿色建筑将生态学的概念和原理引入到建筑的设计和营造中,在这个过程中,输入的原料在第一道营造工序后,其剩余物并不作为废弃物而扔掉,而是作为第二道营造工序或其他活动的原料。当然,如果仍有剩余物就自然成为下一道营造工序的原料,如此延续,直到最后一道营造工序。如果最终仍有剩余物,则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才能排放。这一过程充分利用了物质的循环再生原理,使营造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减到最少,从而真正实现营造过程中废弃物的“零排放”。同时,在建筑投入使用后,绿色建筑在能源需求方面的特点是不会再完全依赖于旧式的传统能源,而是广泛采用自然界的新资源,尤其是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因为只有这样的清洁能源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才是最小的,而且是真正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就是说,绿色建筑或住区内物流、能流、信息流、货币流和人口流必须是高效率的流通转换,通过高新技术来推动物质的有效转换与再生,能量的多层次及分级利用,最终做到污染物的排放最小化,从而达到物质与能量的高效利用。

3.绿色建筑的多学科交叉特性。作为一门庞大的应用技术研究体系,绿色建筑技术涉及到现代科学的方方面面,不但包括建筑、能源、环境、生态、材料和设备等技术学科,还包括美学、艺术、哲学等人文学科。开展项目参与人员组成一个高凝聚力的项目组,进行互动式的开发合作,而不是在各自的领域内单独开展工作。

4.绿色建筑的适当性特征。绿色建筑依赖于许多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但在实际运行方面,考虑到技术的成熟度以及消费者的承受能力等,主要建立在现有的、成熟的和经济合理的技术之上,亦即适当性技术。所谓“适当技术”的原则就是尽量采用符合当地产业、设备、材料、劳动水平的技术。此思想来自于生态经济学大师舒马赫1973年的大作《小即是美》(Smallis Beautiful)之影响。此书对于20世纪70年代初全球奢华经济、追求浪费之风提出严重警讯。当然,适当技术并非容许原有地方技术的落后与下降,而是以当地的能力范围来发展高水平的地方技术,并与当地社会经济与生活水平取得协调。适当技术亦非排斥外来高科技,而是希望以渐进的方式使地方技术水准得以转化提升。

5.绿色生态技术的持续性特征。绿色建筑的持续性是生态文明的体现,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价值观的体现。绿色建筑的持续性也表现为不仅追求现在环境质量的优异,也要留给后代自然循环的优美环境。

绿色生态技术的持续性特征:一是绿色建筑较传统建筑,其耗能量要降低;二是绿色建筑尊重当地自然、人文、气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没有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三是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绿地、阳光、空气、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贯通,其开放的布局较封闭的传统建筑有很大区别;四是绿色建筑的整个过程都注重环保因素。

6.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可以看出,绿色建筑的内涵主要包含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五大方面,通常人们所说的“四节一环保”即为此意。(1)节地与室外环境。指标体系要求主要考虑建筑或建筑群体、建筑园区乃至城区、城市对建设用地的集成与优化利用。通过对土地污染防治、废弃场地利用、人均用地指标、绿化率、选址等指标的衡量,来要求建筑或园区实现节地的目标。从绿色住宅建筑的角度来看,节地与室外环境首先要保证建筑本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一方面要高效地利用好极为有限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应该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要求从建筑综合利用角度,统筹制定水系统专项方案,合理、科学地进行生活用水、景观用水、绿化用水等多层用水布局,并倡导中水、雨水的回收利用,水的分项计量,节水器具的推广等。绿色建筑就是在房屋建设过程中,住宅小区整体规划中建立雨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就是把污水变成中水,把中水用来浇花草、洗车,甚至通过建立循环系统回送到住户家庭来冲洗卫生洁具,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住户生活质量。(3)节能与能源利用。建筑节能主要是通过提升建筑行业和产品标准、开发和推广能源技术等手段。技术领域,自然通风、高效设备、外窗遮阳、围护结构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是五个重点技术。基于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节能建筑诞生。节能建筑指的是根据气候条件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通过节能设计,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建筑。绿色住宅充分利用自然阳光照明和采暖,减少由于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用电浪费,在降低空调采暖等耗能的同时要保证在建筑中人们生活的舒适度。(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倡导对绿色建材的推广、评价与工程应用,要求优化建筑结构体系,建材应用倡导高强混凝土、高强钢的项目实践,并从可循环建材、可再生建材的利用比例角度,保障建筑材料的节约与可持续利用。建筑需要耗费大量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绿色住宅建设需要系统全面地考虑节约材料问题。作为绿色建筑,建筑结构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造成的浪费,使用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尽可能多地使用环保性建材。(5)环境质量问题。其一强调室内环境的质量要求,其二注意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由于住宅小区功能相对集聚和对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住宅环境由于居住者生活也会发生污染。绿色建筑应保证居住人群在日照、采光、通风、噪声等各个方面都能达到宜居住舒适的标准。

7.全寿命周期。建筑全寿命周期指的是建材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拆除、回用的孕育、诞生、成长、衰弱和消亡的过程。绿色建筑的设计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高新技术为主导,针对建筑全寿命的各个环节,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全方位体现“节约能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创造高效低耗、无废无污、健康舒适、生态平衡的健康环境,提高建筑的功能、效率与舒适性水平。

常规视角下人类对建筑的关注一般集中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阶段,而基于绿色建筑的理念下,人们更需要从项目策划、咨询和设计,到后续的施工、装修和运行管理,乃至前端的建材产品生产,末端的建筑报废拆除,以及可能出现的建筑改扩建等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在建筑物“从摇篮到坟墓”的各个环节,审视一座建筑的各种性能。数据显示,我国每年20亿m 2 的新建建筑面积,消耗全球40%的水泥和钢材,而建筑寿命却仅维持25~30年,而英国建筑寿命132年,美国建筑平均寿命为74年。我国拆除建筑产生的建筑垃圾已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我国每年拆毁的建筑占建筑总量的40%,建筑开发缺乏系统、长远规划,建筑设计、建筑质量参差不齐,盲目拆迁等都是导致建筑寿命缩短的关键因素。建筑寿命的大幅度缩减,同期增加了建筑规划、设计的循环周期,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无疑将在既有基础上翻番。因此,绿色建筑强调突破仅对建筑建造于使用期间的用能问题的关注,并将绿色理念拓展至建筑的全寿命周期。

绿色建筑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拓展之中,因此有必要从更深层上理解这一概念。对于绿色建筑,可以从建筑本身可以达到的效率水平这个层面上加以阐释。另外,为了更好地理解绿色建筑的内涵,还有必要站在建筑之外审视何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二、人类的共识——可持续发展(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变革,也是绿色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可持续发展”从字面上理解,是指促进发展并保证其可持续性和连续性而其内涵在于从观念上彻底改变人类传统的两个片面的做法:一是只注重经济的增长,而忽视了社会、人类自身等的全面发展;二是只顾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忽视了长远利益和全球利益,或者只考虑当代人的利益而忽视、甚至损害后代子孙的生存与发展,从而导致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持续一词意指“维持下去”或“保持继续提高”。针对资源与环境,则应该理解为保持或延长资源的生产使用性和环境支持的长久性;意味着使自然资源和环境基质能够永续地为人类所利用,不至于因其耗竭或破缺而影响后代的生产与生活。一个可持续的过程,是指在一个无限期或较长的时期内,对象系统的基本条件虽有变化,但其再生能力或内在质量并没有衰减,结构相对稳定,且通过与外部交换物质能量,系统依然能够有序演化。

传统的狭义的发展,指的是纯经济领域的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以及物质财富的增加。当然,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矛盾的统一体。一定的经济基础必定有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过来又影响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必须进行一定的社会经济改革,因此联合国“第一个发展十年(1960~1970)”开始时,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吴丹曾概括出这样一个公式: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这一公式是战后人们对发展的理解与认识的形象概括。在这种发展观的支配下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人们尚未认识因此也不承认环境本身也具有价值,却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其后果是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恶化。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意识到发展并非只是纯经济性的,它是一个外延广泛、内含深刻的概念。它不仅表现在经济的增长、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还体现在文学、艺术、科学的繁荣昌盛,道德水准的提高,社会秩序的和谐,以及国民素质的改革等。就是说,既要“经济繁荣”也要“社会进步”;不仅要把生产搞上去,更要使社会状况明显好转、政治行政体制进步;不仅有量的增长,而且有质的提高。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经济的增长,因为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特别对于低收入国家来说,只有确保经济发展,才能解决人们的基本生存问题,亦才能保障社会稳定,且使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不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都不能无限制地发展,要受到经济、社会和生态因素的制约,其中生态因素的限制是最基本的。发展必须以自然为基础,并且在不损害自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多样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力,综合、合理和节约地利用资源,且应加强生态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以便能够持续地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渐尖锐、突出,公害事件不断在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出现。为此,美国生物学家R·Carson《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和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的问世,在唤起世人惊醒的同时,促进了世界各国对自身发展的反思与发展道路的探索。人们为寻求一种建立在环境和自然资源可承受基础上的长期发展模式,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寻,先后提出过“有机增长”“全面发展”“同步发展”和“协调发展”等构想,但这些构想都不够全面、准确,因而也就未能得到世界公认。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一词在国际文件中最早出现于1980年由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CN)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WWF)的支持下制订发布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在《世界保卫策略》中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呼吁全世界“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G·H·BrundIand)任主席。应联合国的要求,该组织经过长达4年的研究和充分论证,于1987年提交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此后,随着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渐被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普遍接受,成为人类的共识。

到了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概念不断得以深化和完善,并逐渐由理论研究付诸实践探索。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全世界183个国家本着合作的精神和共同的责任感,探讨解决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对策。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和《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两个纲领性文件以及《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这次大会的召开及其所通过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可持续发展已经从少数学者的理论探讨开始转变为人类的共同行动纲领。更是高度凝聚当代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认识深化的结晶,反映了关于环境与发展领域合作的全球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可持续发展”不再仅局限于当代人与后代需求的诠释,更包含了国家主权、国际公平、自然资源、生态承受力、环境和发展相结合等重要内容。它不仅反映了人类对以往走过的发展道路的深刻反思和扬弃,也反映了人们对今后所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的憧憬和向往。它使人们逐步认识到,只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人类社会有序演化的唯一选择,这也正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得以在全世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意识形态和不同制度的国家能够得到共识和普遍认同的根本原因。

根据我国理论工作者统计,截至1996年2月,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多达98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以下几种:(1)从自然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如1991年国际生态学协会(INTECOL)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联合召开可持续发展问题专题研讨会,这次会议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即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再生能力的发展。(2)从社会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如1991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3)从经济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如经济学家皮尔斯在1990年把可持续发展理解为:“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会使后代的福利减少”。(4)从科技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有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工艺方法,以此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这个视角的定义对于研究绿色建筑体系,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在众多的定义中,布伦特夫人主持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所下的定义,被学术界看作是对可持续发展做出的一个经典性的界说。这个定义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

当代人类和未来人类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离开了这个目标的“持续性”是没有意义的;但是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限制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即地球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超越生态环境“限制”就不可能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共进的过程。因此,从广义上说,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时任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的宋健在为《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文版撰写的“序言”中指出:这个研究报告把环境和发展这两个紧密相连的问题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只有以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持久、稳定的支持能力为基础,而环境问题也只有在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中才能得到解决。因此,只有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掌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才能使这一涉及国计民生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达到满意的解决。这一席话,抓住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两个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深刻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实质。

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倡导保持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它号召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为此,人类必须变革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特别应从全球的角度调整现行的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和政策,加强国家、政府和非政府间的国际、区域合作。巴西会议之后,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异常活跃,特别是人类迈进新世纪,为了争取一个更安全、更为繁荣的未来,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以及各国政府的积极努力下,坚定地走可持续道路已成为全球的最大共识和矢志不移的战略方针。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又正处于在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的过渡时期,我们必须摒弃长期以来盛行的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以便确保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极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贫困人口众多,发展的要求急迫,因而资源环境承受的压力巨大,人口、经济、资源、环境间的矛盾尖锐。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彻底摆脱贫穷和人口、资源、环境困境的唯一正确选择。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施,把可持续发展既看作挑战,又视为机遇,且列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两大基本战略之一。巴西会议之后,我国积极履行大会提出的任务,在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署(UNDP)和联合国环境署(UNEP)的支持下,先后完成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国环境保护战略》《中国逐步淘汰破坏臭氧层物质的国家方案》《中国21世纪议程》等十多项重大研究和方案,且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九五”和“十五”规划,逐步实施。此外,积极开展了“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全国生态省市县建设和区(流)域生态环境规划等实践探索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全民教育活动,以便在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永葆中华民族“万古长青”。(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根据我国具体国情,我们认为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

发展的内涵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的发展和保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落后和贫穷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经济发展是我们办一切事情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经济发展应包括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两部分,数量的增长是有限度的,而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发展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才是可以持续的。

2.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在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和社会建设,保持发展的持续性和良好势头。只有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起来,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使国民经济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达到可持续发展。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3.可持续发展是要求既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是要开创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代替传统落后的发展模式,以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会。在现阶段,关键在于实现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4.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综合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的改善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只有依靠完善的法律体系、政策体系和强有力的执法监督,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才能使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贯彻和落实。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最深厚根源在于民众之中。造就一支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干部队伍,鼓励和引导千百万人民大众的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要用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改变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并使其成为人民大众的自觉行动。例如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引导我们的建设行为。

5.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要做到既保持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又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使社会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利用和保护实现了良性循环;既安排好当前发展,又为子孙后代着想,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及经济发展间的关系。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求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这表明,可持续发展缘起于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为一体的客观要求,归纳起来,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人这两大关系的和谐和发展。(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

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以环境保护为名取消经济增长。“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国家综合实力提高了,才能有条件为社会的文明进步、生态环境的和谐奠定基础,但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增长数量,更追求经济发展质量,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即实施集约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

生态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发展人类自己,从而在有限制的、适度的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强调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并同样主张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社会方面,可持续发展指出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可以不同,发展的具体目标也可各不相同,但发展的本质都应包括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享受教育和免受暴力的社会。

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才是目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人类共同追求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和谐、稳定、健康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能源危机,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经济的增长模式由追求产值利润的粗放型转变为追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型。然而要实现可持续地发展,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是指机会的平等性,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代际公平性;二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三是指人与自然,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公平性。这是与传统发展的根本区别之一。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要求任何一代人都不能处于支配地位,即各代人都有同样选择的机会空间。(2)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因此,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3)和谐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我们能真诚地按和谐性原则行事,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也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4)需求性原则

人类需求是由社会和文化条件所确定的,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结果。与人的价值观和动机有关。可持续发展立足于人的需求而谋求发展,强调人的需求而不是市场商品,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要求,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愿望的机会。(5)高效性原则

高效性原则不仅是根据其经济生产率来衡量,更重要的是根据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来衡量。是人类整体发展的综合和总体的高效。(6)阶跃性原则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求内容和层次将不断增加和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本身隐含着不断地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阶跃性过程。三、可持续发展建筑相关概念

目前在建筑设计领域,流行着一些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概念,如:“节能建筑”“生态建筑”“低碳建筑”“智能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等等,这些概念中多少都蕴涵了一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些概念正逐渐被建筑师、特别是业主所接受。与以往的传统建筑相比,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更注重于事先考虑建筑对环境的尊重与适应,如考虑如何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更高效地使用可再生资源,同时营造出更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空间。这就要求设计师要基于高效使用资源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则进行设计,而不仅仅是满足功能和美观的要求。

1.节能建筑

节能建筑指的是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减少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能源。节能建筑是依据气候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需要对建筑的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日照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综合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绿色建筑的内涵包括“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境保护),而节能建筑只强调节约能源的概念。

2.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是尽可能利用当地的环境与自然因素给人类创造舒适空间的同时尽可能不破坏当地环境让当地生态体系良好运作的建筑形式。生态建筑是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因此,它是以生态原则为指针,进行建筑设计,通过对地势、水流、气候、阳光等的分析模拟,对建筑各环节进行整体设计,追求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以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为价值取向所进行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态工程和建筑形式。

生态建筑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实现人、建筑(环境)、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3.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尽可能节约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生活空间,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低碳建筑应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两层含义。狭义的低碳建筑主要指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建造期间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材、节能、节水、节地)、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广义的低碳建筑是指在其全寿命周期内(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护、报废拆解及废弃物处理)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材、节能、节水、节地),减少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高能效,较少环境污染。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建筑的“节能”和“低碳”注定将成为人们绕不开的话题。

低碳建筑侧重于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角度,强调采取一切可能的技术、方法和行为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低碳建筑的本质是在材料的生产加工和运输、建筑施工、建筑运营以及拆除回收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汇。

4.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是指通过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智能建筑是绿色建筑重要的实施手段和方法,以智能化推进绿色建筑,节约能源、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减少污染,是智能建筑发展的方向和目的,也是全面实现绿色建筑的必由之路。在信息与网络时代,迅速发展的智能化技术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绿色建筑

依据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建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包含节能、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三个方面。

6.可持续建筑

可持续建筑是不仅在使用功能上满足当代和后代人的需要,而且在能源利用和经济关系中也要考虑当代和后代人的需求,并使资源高效利用的建筑。“可持续建筑”的概念在1994年第一届国际可持续建筑会议中被定义为:在有效利用资源和遵守生态原则的基础上,创造一个健康的建成环境并对其保持负责的维护。可持续建筑是指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建造的建筑,内容包括建筑材料、建筑物、城市区域规模大小等,以及与它们有关的功能性、经济性、社会文化和生态因素。可持续建筑的理念就是追求降低环境负荷,与环境相融合,并且有利于居住者的健康。其目的在于减少能耗、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保持健康、提高生产力等,并且有益于子孙后代。可持续建筑的概念意味着从建筑材料的生产、规划、设计、施工到建成后使用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将发生一场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生态平衡为内容的深刻变革。关于可持续建筑,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了四个原则:一是资源的应用效率原则;二是能源的使用效率原则;三是污染的防止原则(室内空气质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四是环境的和谐原则。

节能建筑、生态建筑、低碳建筑、智能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性建筑的基本内涵和核心思想都是为人类提供舒适建筑空间的同时兼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