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禅大智慧禅诗名篇一百首(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30 00:46:53

点击下载

作者:吴言生,辛鹏宇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佛禅大智慧禅诗名篇一百首

佛禅大智慧禅诗名篇一百首试读:

前言

吴言生 辛鹏宇

禅,是印度梵语“禅那”(dhyana)的音译,意译就是“静虑”“思维修”“摄念”,也就是冥想的意思,是指通过禅坐训练,将意念集中在一处,从而使大脑里的杂质沉淀下来,使思维如水一样清澈、透明。

禅是超越对立获得心灵和谐的境界。

禅是摆脱束缚获得心灵自由的方法。

禅是结束流浪获得心灵安顿的家园。

来果禅师说:“十方诸佛慧,皆由禅定生。”(《来果禅师语录》)禅与定紧密联系在一起。六祖大师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六祖坛经·坐禅品》)外面的世界五光十色,能超越形相,不为所动,这就是“禅”;当超越了外部的形相时,心灵就保持了自由,这就是“定”。有了“禅定”的功夫,生命境界就会大为改观。

禅是宗教,诗是文学,顾名思义,禅诗就是宗教和文学两者的结合。一首禅诗,既有禅的内涵,又有诗的特点。

禅诗是参禅者表达理解禅、修习禅、参悟禅的心得体会的诗歌,或宣扬佛禅哲理,或表现禅意禅趣。广义的禅诗是指佛教诗歌,狭义的禅诗是禅宗传入中国后产生的具有禅意的佛教诗歌。本书的禅诗是广义的禅诗。

从作者上看,禅诗的创作者有两类:一是佛教僧侣、禅宗僧人,一是除此之外的其他人士,上至皇帝重臣,下至贫民乞丐,主要以文人为主。

从数量上看,自从佛教在汉晋之际从印度传入中国,广义上的禅诗就应运而生。据粗略统计,其数量达3万首之多,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园苑中的奇葩。

从内容上看,有禅理诗、禅喻诗、禅境诗、禅机诗、禅修诗、禅悟诗六类。

从体裁上看,禅诗既然作为“诗”,就具有中国古典诗歌的特征,讲究基本的格调、韵律、意境。但实际上,禅僧在示法时,不一定完全遵守古典诗歌的形式规则,而是即兴吟诵出偈语。因此习惯上,把偈语也归入禅诗。“偈”本来是梵语Gatha(偈陀或伽他)的音译的省略,意译为讽颂、重颂。将这两层意思合并,就称为偈颂。佛经在用散文(长行)叙述以后,往往又用韵文(偈)概括地复述一遍,以加强读者的印象。偈子,因为在形式上类似于诗歌,所以称为诗偈、偈诗。它并不严格地局限于诗歌的样式,因而又叫偈语、偈文、偈言。佛教流行中国后,僧人、文人们也喜欢作偈来阐发佛理,偈子成了一种简短活泼、寓意深刻的诗歌,形成了一种韵白交替而为人们喜爱的体裁样式。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佛教的思想内涵与古典形式相结合,诞生了一批优秀的禅诗佳作,流传于世,盛久不衰,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

禅是东方智慧的结晶,禅诗是佛教与文学的完美融合。禅诗蕴含着对人生、社会、自然、宇宙的深邃透彻感悟,具有神奇的魅力。

本书精选中国经典悟道禅诗100首。对每首禅诗的作者、禅意进行了介绍和体证,以期引领大家进入禅境与诗境。这些禅诗荟萃了古典禅诗的精华,代表了禅诗的最高成就。它们语言生动活泼,譬喻精警奇特,意境空灵淡泊,禅思隽永灵动,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百读不厌,因此备受人们喜爱,历代传诵不衰。每一首诗,都为我们指明了一个超越对立获得心灵和谐的境界,一个摆脱束缚获得心灵自由的方法,一个结束流浪获得心灵安顿的家园。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经过苦苦寻觅的“那人”,就是本心、大道、佛性。阅读本书,你会惊喜地发现,在经历了苦苦寻觅之后,终于在这里,你会找到你心灵深处的最深期盼。

阅读本书,您将走入禅境与诗境的深处,走入生命觉醒的深处,走入东方智慧的深处。

阅读本书,您将超越时空,走入悟者的心灵世界,与大师一起,打开智慧的天眼,享受生命的宁静、纯真、飘逸和自在。

阅读本书,您将获得烦恼的消解,心灵的升华,灵魂的净化,从而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现在,就请静下心来,阅读本书,与大师一起,把臂同行,行走在开悟的世界吧!

东晋

饮酒

〔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作者】

陶渊明(约376—427),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字符亮,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父早逝,因家贫,曾为官,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而离职,过起了躬耕自足的田园生活。陶渊明生活清苦,却能安贫乐道,深受后人推崇,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在中国诗人中享有很崇高的地位。【译文】

我的房子建在繁华的人世间,

从没有感到车马人声的喧烦。

如果你问我凭什么能够做到?

心灵远离尘俗自然幽深静沓。

在东篱下采撷着洁雅的菊花,

悠然会心时与南山相视一笑。

山色在傍晚时分分外的美好,

鸟儿相互招呼着飞回到山里。

这里面有无穷的真实意趣啊,

想仔细辨识却又难言其玄妙!【禅意】

达摩未来中国时,中国已有佛禅意。此诗表达了作者旷达超脱的胸襟,和对自然契合无间的喜爱,以及悠然自得、会心神远的风致。明代憨山大师说此诗“造乎文字之外”(《憨山老人梦游集》卷三十九),所论极是。此诗堪称是早期禅诗的代表,是真正体现了禅的精神的佳作。诗中无禅字,禅意却最浓。比起大部分禅诗,更有诗情禅意。“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把房子安顿在繁华的人间,却没有车马的喧闹。并不是客观上听不到,而是置身喧闹之中,而不觉得其喧闹。为什么能达到这种境界?这是因为心地高远,所以纵使身处繁华闹市,也觉得像在清静山林一样的偏远。禅宗说:“禅家能自静,住处是深山。门外事虽扰,座中人亦闲。”(《古尊宿语录》卷四十五)可谓深得其中三昧。这就是“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的禅境(《菜根谭》),也是“什么是不动尊”“一个雀儿从东飞向西”的禅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是花中的隐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直象征着人格的清淡和洁雅。东篱采菊,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最为经典的意象之一。采菊东篱下,浑然忘我,不经意之间,南山如同老友,自然而然地呈现在自己面前。这是何其自在喜悦的境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南山的山气,到了傍晚时分,分外的美好,鸟儿成群结队,互相招呼着,回到了山里。那么,这山气到底好在哪里呢?陶渊明《归园田居》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的《归去来兮辞》也说:“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原来,这美好的南山,乃是自己灵魂的安顿之所。正如禅者所言:不要永远为追求欲望,而继续流浪的生活。“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国文化的特质是得意忘言,与灵山会上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如出一辙。“此中”的真意,就是这首诗中所包含的全部禅意,乃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想要辨说,却又浑然忘记了语言。

此诗传达的禅的神髓,有四个方面:

一是“心远地自偏”,禅者在喧闹之中,以心转境,定力深厚;

二是“悠然见南山”,禅者在自然之中,悠然会心,融合无间;

三是“飞鸟相与还”,禅者在功名之中,回归自性,超凡脱俗;

四是“欲辨已忘言”,禅者在体验之中,不立文字,冷暖自知。

有物先天地

〔梁〕傅翕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作者】

傅翕(497—569),又称善慧大士,东阳郡乌伤县(今浙江义乌)人。南朝梁代著名禅宗大师。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有一次,梁武帝请善慧大士讲《金刚经》,大士刚刚升座,用戒尺“啪”地拍了一下案几,就飘然下座。皇帝被他的举动给惊呆了。一旁的志公禅师问:“陛下领会了吗?”武帝说:“不理解。”志公就宣布:“大士已经讲完经了!”还有一次,大士头戴道冠,身披袈裟,脚趿儒鞋。武帝问:“你是僧人吗?”大士用手指了指道冠。“你是道士吗?”大士用手指了指儒鞋。“你是俗人吗?”大士用手指了指身上的袈裟,就离开了。直至今天,佛门中善慧大士的塑像,还是头戴道冠,身着袈裟,足趿儒履。大士的这一举动,实际上是形象地表示了中国禅的精神:以儒家为根基,以道家为首要,以佛教为中心,体现了儒道佛三教融合的精神。【译文】

有一件东西啊,它先于天地之前产生,

它没有形状,本性是如此的清净寂寥。

它是森罗万象、万事万物的精神主宰,

它不会伴随着四季的变化而衰谢枯凋。【禅意】

这首诗是表达中国道家老子思想与禅宗的合流的典型。

什么是禅?什么是大道?这首诗借用了《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的意思,说大道的本体、相状不可见,一切万象的种种变化、生起与消灭,与这个“道”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都是它的作用的显现,但却无法影响它的本质。悟到了这一点,你就进入禅的大门了。

这首偈子说的是人的真如本性,是历代高僧大德热衷参究的话题。如《庐山莲宗宝鉴》卷十说:“真如本性者,父母未生已前,一真无妄之体,谓之‘本来面目’,禅宗则曰‘正法眼藏’,莲宗则曰‘本性弥陀’,孔子则曰‘天理’,大易则曰‘太极’,名虽有异,其实同一真如本性也。此性虚而灵,寂而妙,与天地同根,万物一本,历尘劫而不朽,世界坏而不迁。”生命的终极意义,就是反妄归真,认识和保守这一份纯明的本心本性。

空手把锄头

〔梁〕傅翕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译文】我空着手,手里却拿着一把锄头,我步行着,身体却骑着一头水牛。当我从桥上走过,我惊奇地发现,静止的桥在流动,水却静止不流!【禅意】

有人说,中国禅宗智慧的精彩绝伦之处,就是超越逻辑,打破思维的惯性。这首诗就是一个最好的范例。

这首偈子看起来非常玄妙,首先让人感到的就是很颠倒、很荒谬、很不合逻辑。“空手”怎么“把锄头”?“步行”又怎么“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时,怎么会“桥流水不流”?

在这首偈子中,作者有意地将空着的手与握着锄头的手,步行的人与骑牛的人,静止的桥在流动、流动的水在静止这些与事情的表面现象相矛盾的事物并列呈现,将人的思维逼到了无法分辨的绝境。也正是当你进入了如此绝境,才能粉碎头脑中一切有分辨的想法与观念。

从古至今,对这首诗的解释不计其数。诸如:

有人说:手里把着锄头心里不执着锄头,骑着水牛不作骑着水牛想,烦恼天天有,不想自然无。诗人把锄头和水牛比作烦恼,放下了烦恼就轻松无比。手拿锄头却说无,骑着水牛却步行,把一切看空,这是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用短浅的眼光看,是水流桥不流。若站在一个无限长远的座标上来看,水天天在流,没有什么变化,倒是桥换了一座又一座。并且桥流也罢,水流也罢,都是幻相。实际上,桥也没流,水也没流,是你的心在流。不流的是真理,流动的是妄想。

有人说:“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人从桥上过,是说我们的肉身如同一座桥,是无常变迁的。人由少而壮,由壮而老,就是“桥”在流转变化嘛。“水”代表我们的佛性,它是亘古常存,不来不去,不动不摇的。这是一首吟颂主人公的偈子,它的目的是让我们明心见性。

有人说:“空手把锄头”是说手上抓住锄头时,你的心不要被锄头占有了,依然要自由自在,好像没有锄头一样。如同你有一栋房子、一辆车子,不要以为它们永远是你的,它们只是暂时属于你。因为连自己的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何况是身外之物。“步行骑水牛”是说骑着水牛时,不要执着于非得有水牛让你骑不可,有牛可骑当然好,没水牛骑就步行也很洒脱。“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有些人行色匆匆,东奔西走,跑来跑去,人是一天天老了,流水一类的环境却一直未变。

有人说:水喻自性,自性如如不动。在自性之“水”中映现的桥之幻像反而等同于虚空的花,幻生幻灭,毫无实性,所以是桥流水不流。

有人说:这首诗充分地诠释了佛教的中道思想,教导我们如何在对立中求和谐,在矛盾中求统一。用平等、包容的心来对待世界,对待万事万物,化解各方面的矛盾。

每一种解释都有其道理。但实际的情况是,任何解释,都是费力,都是多余。而当你与傅大士把臂同行时,你立刻就会心有灵犀会心一笑了。

中止你的惯性思维,从逻辑的路径上一转身,一回头,禅与悟,就在那里等着你了。

有人问首山省念禅师:“什么是佛?”首山回答:“新妇骑驴阿家牵。”(阿家的家字,念姑音,是婆婆的意思)也许,当你参透了这句禅语时,你离傅大士就不再遥远了。

城外土馒头

〔唐〕王梵志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作者】

王梵志,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唐初白话诗僧。诗歌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有讽刺,语言通俗幽默,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中。【译文】

郊区隆起的坟墓像是一个个土做的馒头,

这馒头的馅啊就是城里面还活着的众生。

每个人到头来都要吃上这样的一个馒头,

你要老老实实面对,莫嫌弃它索然寡味。【禅意】

不论你生前多么富有,死后仍然会像“土馒头”一样被抛弃在城外,孤寂冷清,那么,生时的荣华富贵到底还有什么意义?这坟墓既然是土馒头,坟中的人便是馒头中的肉馅。将来要成为肉馅的显然是死人,而这些死人们现在却“在城里”追名逐利!

生命只有一次,不论你爱不爱吃这个“土馒头”,到头来你都得吃上一个,而且这个馒头的馅儿就是你自己!死后你在城外的孤单寂寞,不能与你现时在城里的繁华热闹相比,可纵然“土馒头”内的生活没滋没味,却由不得你选,你必须老老实实,不要嫌它没滋味!

这首诗寓意警拔,振聋发聩。追名逐利之辈,读之肝肠俱冷。

王梵志另有一首诗说:“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世人打铁作门限,为的是追求坚固,作长久打算。殊不知当这铁门限远远没被踏破时,无常鬼早已来到你的面前!宋代范成大用王梵志的这两首诗,融合成了一句:“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就算你这个铁门槛能够存在一千年,你能活到一千岁吗?到头来你需要一个什么呢?需要一个土馒头!这两句诗,后来被引用在《红楼梦》中,成了“槛外人”妙玉最喜欢的诗句。

确实,正如一首禅诗所说的那样:“天是棺材盖,地是棺材底。跑来与跑去,不出棺材里!”红尘之中,到底有谁能逃得了土馒头的结局呢?既然如此,生命的意义究竟在哪里?这就成了每个参禅者必须参悟的问题。

欲得安身处

〔唐〕寒山欲得安身处,寒山可长保。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愈好。下有斑白人,喃喃读黄老。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作者】

寒山,唐代著名诗僧。少年时,过着富家子弟的生活。青年时,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多次落第,无颜回乡,滞留京城,成为一个流浪书生。因为他无法在世俗生活中求得荣耀,于是带着伤痛的记忆,浪游天下,最后选择了上山去隐居这种生活方式。在历史上,连真实的姓名也没有留下,只是留下了“寒山”这样的一个名号,以及他的诗歌—《寒山子诗集》。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文学界开始大力倡导白话文,寒山的白话风格受到喜爱和关注。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寒山诗远涉重洋传入西方,被翻译成英语和法语,为众多的读者所接受。

寒山诗中最有价值的内容是隐逸诗、禅趣诗,难能可贵的是寒山景物诗中所体现的禅意之美。寒山诗所独有的风格为后代文人所模仿,从而形成独特的“寒山体”。【译文】

想要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幽远的寒山,就是最好的去处。

轻微的山风,吹过幽静的松树,

愈走近就愈会发现声音的美妙。

松树下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

喃喃自语地在读着黄老的图书。

他来此修行已有十年乐而忘返,

对回到红尘的道路已全然忘却。【禅意】

白隐禅师曾提醒修行僧:“寒山虽佳境,易见而悟难。”人们对寒山诗中所写的景百看不厌,但对它所象征的禅机,却很难悟得到。寒山诗往往有不能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深义。

不论是儒家的修身之说,道家的养身之道,还是佛教的参禅悟道,都有两个途径,一是内在的心境,二是外在的环境。“安身处”就是指外在的环境。

微风吹动幽松,发出美妙的声音,距离愈近,声音愈加悦耳动听。怎样才是“近听”?仅仅是身体与它接近是不够的,你要在精神上走近它,走到它的里面,与它融为一体。你就是松,松就是你,这时的你,就会觉得有带着体贴的微风,拂过你松树枝干般的每一寸肌肤,你的心里会充满喜悦:“噢,这就是生命的宁静,生命的喜悦,生命的奥妙!”

当你与红尘远了的时候,你才能与大自然近,你才能成为松树,成为微风,成为一朵花,一片叶,一滴露。

在如此美好的境界里修行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你看,松树下面,有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喃喃地翻读着道家修身养性的书,这样的感受是多么美妙!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儒家学说以及道家思想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式佛学。禅宗思想里,也有黄老“休养生息”的成份。这里的黄老,指代的就是修身养性的智慧。

心无杂念的时候,人就很容易入定。这位年老的修行者,他在读书之时,也俨然进入了禅定。他从哪里来?红尘世界又发生了什么?他已经沉湎于悟道之中,忘却了回到红尘俗世的路了。该放下的已经放下,该忘却的自然就会忘却。只有忘却了过去,不幻想将来,才能安安心心、踏踏实实、幸幸福福地活在现在。

吾心似秋月

〔唐〕寒山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译文】

我的心像秋夜的月亮清纯明亮,

也像澄碧的潭水一样皎洁清澈。

不管用什么来比喻它都不贴切,

教我如何才能表达描述它是好?【禅意】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道,可以表现,却不能用通常的方式来表现;名相,可以用来称谓,却不是一般的名相。

禅宗大师常常用一轮明月来比喻悟道时的心体。诗中的“我心”,即指觉悟了的心。它像秋天的月亮,圆满光华,了无杂念。当悟道的时候,智慧的光芒就会照亮世界。这颗心映照在清澈宁静的潭水之中,水月交融,表里澄澈。这是用秋月代表自己的心,再用碧潭的清洁与秋月相互映衬来形容悟心的皎洁程度。

禅家说:“千江有水千江月。”月亮映照着千江,千江映射着一月。其实,月亮映照的岂止是潭水、江河,它同时也辉映着群山、峡谷和大地。

但是寒山虽然用秋月、碧潭这两个清纯明亮的事物来比拟禅心,觉得还是不太贴切,因为禅悟的心灵实在无法用言语来比拟!无论用怎样的譬喻,都很难表明我的心是如何的光明朗洁!自己很想把它说出来,却实在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禅门大师说:“禅不可说,不可说!”佛性无物可以比拟,“说似一物即不中”,所以不可说,不能说。能说出来的往往就成了口头禅;而真正的禅体验,是哑子吃蜜,心中自甜,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悟道的境界,你只有经历过,才知其中味。

禅的境界不可说,不可说。现在,就透入你的全部生命,好好地体会吧!

重岩我卜居

〔唐〕寒山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住兹凡几年,屡见春冬易。寄语钟鼎家,虚名定无益。【译文】

重重岩谷我择地而居,

高峻的鸟道人迹罕至。

庭院中到底有些什么?

白云多情环抱着幽石。

住在这里已经几年了?

只见春天秋季在变易。

寄语钟鸣鼎食的世人,

虚名到底有什么用处?【禅意】

诗人用山中的清幽之境,来表现自己的志趣和取舍。“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一重又一重的岩谷,卜居的地方是在深山之中。这里崎岖险峻,只有鸟儿能够飞来,一般人难以到达。这样一来,它的清幽反而一直没有被红尘惊扰。“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在禅者的庭院里,到底有什么?你看,白云是如此的纯洁,如此的多情。它环绕着山石,抚摸着山石的每一寸肌肤,把它柔柔软软地拥在了怀里。白云多情,幽石喜悦。能够发现这样清幽的美景,说明诗人的心清净空明,纤尘不染,并且流淌着对幽石的呵护之心。仿佛寒山子自己也化身成了白云,在抚摸拥抱着幽石。“住兹凡几年,屡见春冬易。”住在这儿到底有几年了?他已经记不清楚了。因为在这样一个清幽美丽的地方,远离了红尘纷扰,让人越住越惬意,越住越闲暇,根本就不用想时间过去了多久。他只是感觉岁月的脚步,在春来冬往中从容而规律地走过。在这里,时间已经完全境遇化,时间已经完全融化在永恒的自然中了。“寄语钟鼎家,虚名定无益。”“钟鼎家”是生活奢侈豪华的富贵人家。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因此古人常用“钟鸣鼎食”来形容权贵的豪奢排场。寒山子说,在寒山深处清静愉悦地生活,是人生最大的福报。那些钟鸣鼎食的达官贵人们,用尽了一辈子的时光拼命追逐富贵功名,到烟消火冷时,到撒手离去时,在轮回流转中,究竟能带得走什么呢?

嗔是心中火

〔唐〕寒山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译文】

嗔恨是心中最为炽盛的烈火,

能够把功德林烧得干干净净。

如果要践行菩萨的修行大道,

必须忍辱负重才能守护真心。【禅意】

贪嗔痴是诸多烦恼中最能毒害众生的三个,是修道之大忌。嗔怒即心中之火,能将你所有修行积累的功德,统统付之一炬。所以要真正践菩萨道,就必须修忍辱的功夫,才能守护真实不妄的本心。在大乘佛教的六度修行中,“忍辱”就是一个重要的法门。

寒山问拾得说:“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回答:“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在中国佛教中,弥勒佛是忍辱的典范。“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弥勒佛化身的布袋和尚也有一首偈子说:“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唾到我脸上,任它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

别人对我们起了嗔心,是我们以前已经造的业报,是往昔业因所致,所以别人骂我们的时候,我们要有业报观、消业想。否则,“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是非常折损功德的。如果有人毁谤我们,可以让我们不生我慢,消除烦恼的因缘,遮止进入三恶道的门,为什么不感恩呢?遇到逆缘损害我的时候,修习忍辱的话,可以得到相好庄严,甚至可以成就佛的色身。

当然,忍辱是一项非常难以修炼的功夫。虽然口头上我们可以自诩“八风吹不动”,实际上却可能是“一屁过江来”;口头上标榜“灭却心头火,特来参喜禅”,实际上却可能是“轻轻一扑扇,炉内又起烟”。因此禅门才流传着白隐大士的“就是这样吗”的忍辱风范;流传过一休禅师“小怒数到十,大怒数到千”的制怒妙诀。

现代佛教高僧来果禅师说:“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业障,开得一分智慧。”修行到底能不能得力,就要看你有没有忍辱的功夫。当你想着别人恼乱你是在送功德给你赚时,你修行的功夫就真正到家了,离修成忍辱的最高境界“无生法忍”也就指日可待了。

出家要清闲

〔唐〕拾得出家要清闲,清闲即为贵。如何尘外人,却入尘埃里?一向迷本心,终朝役名利。名利得到身,形容已憔悴。况复不遂者,虚用平生志。可怜无事人,未能笑得尔。【作者】

拾得,唐代著名诗僧,与寒山为友。【译文】

出家的人心境贵在清闲,

清闲才是最为难能可贵。

为何在红尘外的出家人,

心又回到喧嚣的红尘里?

一向迷失了出家的本心,

整天到晚被名利所役使。

纵使得到了喜爱的名利,

容颜却已苍老心力俱疲。

何况没有追到名利的人,

更是浪费了一生的心志。

可羡的是那见性解脱者,

什么人也都不能嘲笑你。【禅意】

这首诗对出家人迷失本心、追名逐利的现象痛予针砭,有很强的现实警示作用。

佛教所说的出家,小而言之,是指身心俱出家;大而论之,能出三界、出轮回之家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出家人。

出家的情况,可分为四种:一、心出家身不出家,这指的是在家学佛的一类人,虽然现俗人之身,但皈心佛法,不恋红尘。二、身出家心不出家,指的是虽然身体上出家了,但心里对于名闻利养仍然割舍不下。三、身心俱出家,这是真正的修行人,历史上高僧大德属于此类。四、身心俱不出家,指在家的俗人对功名利禄孜孜以求,难以放下。

这首诗说的是身出家心不出家的人。这些“出家”人,实际上是玷污了佛门的清净。“出家要清闲,清闲即为贵。”出家,就要过一种清闲的、能够修心养性的生活,清闲对于出家人来说最为可贵。唐代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的《丛林守则》二十条中,第一条就是“丛林以无事为兴盛”。只可惜,这种可贵的清闲,在很多心性不净的出家人那里早已失去了。“如何尘外人,却入尘埃里?”为什么出家人失去了这份清闲,为什么出家人还要迷恋名闻利养,掉进红尘俗事之中?这种现象,从古到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让人感慨不已!“名利得到身,形容已憔悴。况复不遂者,虚用平生志。”可叹这些迷恋红尘的出家人,即使得到了梦想中的名利,也早已年老体衰、形容枯槁。更何况,那些出家还志求名利却又没有得到的人,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一生的志向!“可怜无事人,未能笑得尔。”可怜,是可敬的意思。无事人,就是没有沉溺在世俗红尘中的人,是明心见性的解脱人,是真正的出家人,只有这类人才值得尊敬。因为他们不为名利所驱使,不受世俗所烦忧,真正超脱生死,这是出家修行的至高境界。

这首诗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今的出家人中,固然有舍身求法的精进法师,甚至有大乘菩萨再来之人,但是,尘缘未尽、追求名闻利养的“出家人”,又何尝是少数?衷心地希望这些出家人能真正出离六道轮回之家,出离名闻利养之家,真正把心思用在修行办道上,这样,中国僧材的素养才能真正地有所提升。

身是菩提树

〔唐〕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作者】

神秀(?—706),汴州尉氏(今属河南)人。中国禅宗北宗的开创者。少习儒学,博学多闻。后出家,师事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深得器重,被尊为上座。弘忍圆寂后,在湖北荆州玉泉寺弘法。九十多岁时奉诏入京传法,为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所尊崇,时称“三帝国师”。他在北方主张渐修禅法,被称为“北宗六祖”。【译文】

身体如清净菩提树,

心灵如明亮妆镜台。

要经常把它来擦拭,

莫让它沾惹上尘埃。【禅意】

五祖弘忍为了选拔接班人,让门下众徒各作一偈。神秀写成此偈,成为北宗禅的标志。禅宗史上说北宗主渐修,影响最大的就是这首诗。“身是菩提树”,菩提树是一种常绿乔木。相传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获得觉悟。这句是说身体是修炼的基础,所以要好好持守戒律。一个沉溺于欲望的身体,很难承载一个安宁纯净的心灵。“心如明镜台”,明镜台就是梳妆台。梳妆台上放着镜子,所以称为明镜台。爱美的女性会把梳妆台整理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里比喻没有灰尘污染的心。意思是要像保持明镜台的清净一样,来保持心灵的清净。“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用什么来净化我们的身心?污染我们身心的灰尘是贪、嗔、痴三毒,所以要用戒、定、慧三学来净化三毒。佛教说:“勤修戒定慧,对治贪嗔痴。”要不断修习戒、定、慧三学,来净化我们的生命。净化了尘埃的生命,就是纯净的生命,觉悟的生命。修行的关键在于修心,所以要经常擦拭明镜台,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到六尘时,不要被色、声、香、味、触、法所污染,就是“莫使惹尘埃”。可见,要想成佛作祖,必须刻苦修习,方可修成正果。这就叫:“勤修戒定慧,对治贪嗔痴。”但这个过程,是相当艰难的,用禅宗的话来说,就是“生处变熟,熟处变生”。“生处变熟”,是把过去熟悉的贪、嗔、痴尽量拂拭掉,这是“难舍能舍”。“熟处变生”,是把过去陌生的戒、定、慧尽量来实行,这是“难行能行”。这种修行的方式,也叫做“逆水行舟到源头”,逆着贪、嗔、痴之流而上,打破我们思维的惯性,回到纤尘不染的生命源头。

这首偈子通过形象的比喻,把长期的、不间断修行的重要性揭示了出来。为什么要坚持长期的、不间断的修行?因为“凡夫”就是“反复”,所以长期的、不间断的修行就显得尤为必要,这就是这首偈子的深刻意义之所在。但纵然是这么好的一首偈子,弘忍看了之后,认为神秀的修行也只是到了门坎,还没有登堂入室,就没把衣钵传给他,而是传给写了另一首偈子的慧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菩提本无树

〔唐〕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作者】

慧能(638—713),亦作惠能,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以卖柴为生。出家后师法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后得衣钵,为南宗禅开创人,世称“禅宗六祖”。其传法的法语被弟子整理为《坛经》,成为禅宗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译文】

菩提树哪里是真的菩提树,

明镜台哪里有真的明镜台?

本来就没有个实在的东西,

哪里还会沾染上什么尘埃!【禅意】

神秀的偈子写在僧院南廊的壁上。当慧能听人念诵此偈后,认为神秀的主张还没有达到佛的境界,难以成佛,于是请人也在南廊壁上代自己书写一首偈子。这首偈子与神秀偈针锋相对,体现了慧能“一切法空”的“顿悟法门”,成为奠定南宗禅宗旨的理论基础。弘忍见了这首偈子,知道慧能的悟性高于神秀,就把袈裟传给了慧能,慧能遂成为禅宗六祖。“菩提本无树”,我们的身体是地水火风四大要素组合而成的,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成的,是父母精血因缘所生,哪里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身体可得?“明镜亦非台”,明镜台也是各种因缘组合的产物。我们的心是妄念相续,生生灭灭,虚幻不实,哪里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呢?“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我们的身体、心念,都是时时变化,念念迁流,了不可得的。既然如此,哪里还会沾惹上什么外在的尘埃?正所谓:狂心歇处即菩提,一念回心便到家!是啊!“渌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一旦参透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生命立即回归到了净裸裸、赤洒洒的本地风光,本来面目。

神秀的偈子重点在用,在教我们怎么修行用功。但是,用渐修的功夫,去污除秽,是求道的境界,不是悟道的境界。而慧能的偈子则是证悟到了大乘佛法的空性,证悟到了空性的体。神秀的偈子是深深海底行,是“万行门中,不舍一法”;慧能的偈子是高高山顶立,是“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沩山语录》)。

神秀的北宗禅,是修行下手的方便法门;慧能的南宗禅,是顿悟成佛的向上法门。两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各有千秋,影响深远。

佛法在世间

〔唐〕慧能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译文】

真正的佛法存在于人世间,

不能离开人世去追求觉悟。

离开人世去追求菩提大道,

就像在无角的兔头上找角。【禅意】“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一提起佛,很多人觉得它就是深山古寺中的晨钟暮鼓、青灯黄卷,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没有关联,实则大谬不然。佛经上说,诸佛菩萨,不是在天上成佛,而是在人间成佛,就是说修行要在人间,觉悟也要在人间。离开了世间,佛法就成了空中楼阁。释迦牟尼佛应世说法,就是要教化世间、净化世间,使有着缺陷和烦恼的世间,变成圆满清静的人间净土。

慧能之前的中国禅学注重小乘方面,追求与世间完全不同的解脱境界。慧能之后的南宗禅,注重怎样在现实世界中获得佛教真理,认为仅仅局限于读经、坐禅等方式,并不能真正开悟。要想真正开悟,反而要在日常生活中去体会,离开世间去追求所谓的觉悟,是不会有结果的。这一思想,成了中国禅宗的基本思想。近代太虚大师倡导“人间佛教”运动,主张佛法要化导人世间、改善人世间,成为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方向。当代高僧净慧长老提倡“生活禅”理念,就是慧能大师的思想在中国当代的继承和弘扬。

永嘉证道歌(节选)

〔唐〕玄觉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干。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刃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作者】

玄觉(665—713),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少时出家,后到韶州曹溪参见六祖慧能,留宿一夜而悟禅法,世称“一宿觉”。所作《永嘉证道歌》,长达一千八百余字,禅理深邃,禅意盎然,宣唱禅宗顿悟法门,是禅诗中的极品,文情并茂,广为传诵。此系节录其中的一段。【译文】

跋过千山涉过万水游历江海湖川,

寻找明师追寻大道只是为了参禅。

自从悟得六祖大师曹溪禅法道路,

就知道对生和死我已全然地超越。

行走时是禅,坐着的时候也是禅,

语默动静心灵的本体是宁静安然。

纵是遇到了利刃当前也坦坦荡荡,

假如遇到了毒药当前也意态安闲。【禅意】“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古代的高僧大德,没有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之前,会不辞辛苦,走遍千山万水,磨破芒鞋布衲,只为寻求明眼的宗门大师,通过参禅,悟透生命的意义。像赵州禅师八十岁还在行脚,雪峰禅师三登投子、九上洞山等,都留下了禅门的佳话。“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干。”禅宗六祖慧能,在广东韶州府曹溪,说法度生,后人遂用“曹溪”代表六祖。自从明白了六祖禅法的宗旨之后,就超越了生死,世间的一切对立、痛苦,再也不会烦扰到自己了。这是何等自在的境界。“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禅是贯穿在生活中的,步步都是道场,处处都是道场。在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中,都可以参禅,心性的本体都一直安宁祥和,如如不动。这是非常高深的禅境。“纵遇锋刃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了脱生死之人,纵是利刃相加,毒药当前,也襟怀坦荡,意态安闲。这就是“生死不相干”功夫在生活中起的大机大用了。

一个觉悟的生命,和一个迷失的生命,有着云泥之别。人生在世,贵在悟道、证道。证悟了道,就不再是虚生浪死汉,就不枉在娑婆世界走一回了。

过融上人兰若

〔唐〕孟浩然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水鸟飞。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泉声恋翠微。【作者】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盛唐著名诗人。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山林,与隐士、禅僧、道侣为友。诗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译文】

山头的禅房里挂着禅师的袈裟,

窗外无人有水鸟在悠闲地飞翔。

黄昏时分我已走在下山的路上,

泉水的清音依依地眷恋着山房。【禅意】“兰若”指僧人居住的地方,意思是空净闲静之处。“上人”是说僧人内在的德性和外在的行为在人之上,是对僧人的尊称。

房内,一袭僧衣挂在墙上。窗外,杳无人迹,有水鸟在自由地飞翔。“挂僧衣”的细节体现了僧人的悠闲洒脱,静谧幽雅的环境烘托出僧人的情趣高雅。

只见僧衣不见人,此刻,融上人在干什么?是在和来访的诗人品茗,还是在云雾深处行禅,还是在山下度化众生?

黄昏降临,诗人慢慢沿着山路往回走。山路上景色幽美,流连忘返,不知不觉间,自己把半个黄昏都消磨过去了。下山途中,山泉一路相伴,发出了清音脆响,对苍翠的山色诉说衷肠。诗人驻足回望,无限的眷恋,也在心湖中流淌。诗人如同泉水一样,对青山有着念念不忘之情,这或许是因为“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杜甫《佳人》)的缘故吧。

终南别业

〔唐〕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作者】

王维(701—761),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字摩诘,从佛经《维摩诘经》而来。安禄山叛乱时,曾接受伪职,乱平之后被降官。晚年无心仕途,怡情山水,结庐辋川,长持斋戒,崇信佛禅。作品禅趣盎然,深得禅家三昧,后人尊为“诗佛”。【译文】

中年我特别喜欢参禅悟道,

晚年把家安在了南山脚下。

兴之所至的时候独自前往,

美妙的事情让我分外陶醉。

寻幽探胜走到溪水的尽头,

席地而坐欣赏云霞的生起。

偶然间遇到一位山野之人,

谈笑心欢忘却了何时回还。【禅意】

王维晚年绝意仕途,在终南山下的别墅里过起了茹斋奉佛的生活。此诗反映了作者内心闲适、任运随缘的逸情雅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诗人在终南山下过着隐者的生活,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中年就开始“好道”(喜爱证悟大道)的结果。南山之下,悠然纯净,有着与官场尘世迥然不同的氛围。“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兴致生起的时候,经常是一个人独自前往。遇到特别殊胜的事情,自己一个人非常投入地欣赏,自得其乐,丝毫也不觉得孤单。“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沿着溪流,寻幽探胜,一直走到了它的源头;席地而坐,闲看天际云卷云舒。这两句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禅意。禅宗的修炼,就是先从有入空,逆水行舟到源头,逆着贪嗔痴的浊流而上,一直回溯到清明无染的心性源头;再从空入有,欣赏大千世界的云起云灭,鱼跃鸢飞。由于这两句诗富于禅理,历代的禅师们在开堂说法时都很喜欢引用它。“行到水穷处”,是色即是空、从有入空。“坐看云起时”,是空即是色、从空入有。“行到水穷处”,是大智观色成空;“坐看云起时”,是大悲由空生色。“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当诗人返回住处的时候,不经意间遇到了一个老人,与他谈笑风生,竟至于乐而忘返。这两句的妙处,一是“偶然”,不期而遇,随顺着因缘的流动,这就是随缘;一是“无还期”,安住在当下,以至于忘了回去,这就是适性。随缘适性的人生,就是解脱自在、喜悦充满的禅意人生。

辛夷坞

〔唐〕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译文】

辛夷树开在树梢头花形似莲花,

生长在幽谷绽放出红色的花萼。

山涧常年寂静没有游人的踪影,

花儿尽情地盛开又从容地零落。【禅意】

辛夷坞,是辋川地名。王维退隐生活中,主要就在辋川别业度过。辋川在陕西蓝田县城西南约五公里的尧山间,风景秀美。辛夷是一种落叶乔木,又名木笔花、玉兰花,形色类似莲花。辛夷花开在枝头,所以说它是“木末芙蓉花”。

中国文字中,有“空谷幽兰”的成语,形容空谷花开之美。这首诗中的空谷辛夷,也如同空谷的幽兰,有着令人钦佩赞赏的佛心禅骨。

古人说,“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兰花生长在幽静的山谷,并不会因为没有人观赏,就不去灿烂地绽放。辛夷花生长在寂静无人的涧户,也不会因为没有人观赏,就不去吐露生命的芬芳。

一个人在社会上成就各种事业,就如花儿的绽放。有没有人喝采叫好,其实并不重要。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知道你,你并不感到失落,不会怨恨,这才是真正的君子。

花开,如同人生的繁华昌盛;花谢,如同人生的谢幕收场。很多人在繁华之时,得意忘形;在谢幕之时,贪恋名利荣宠,不愿从容离去,死活也不肯放下,这是因为我执太重的缘故。开场终有散场日,上台即有下台时。从容地盛开,宁静地谢幕。没有盛开时的贡高我慢,没有凋谢时的自艾自怜。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淡定之至,超脱之至,自在之至。这,便是辛夷花的佛心禅骨。

身为万物之灵的你,能不能修到辛夷花的境界呢?

酬张少府

〔唐〕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译文】

人到晚年特别喜爱宁静的环境,

对世间的俗事再也懒得去关心。

我自忖没什么特别的雄才韬略,

飘然回到曾经熟识喜爱的幽林。

松风吹过,解带敞怀逍遥洒脱,

山月伴照,弹奏古琴自得其乐。

你若问我此生穷通显达的道理,

我唱着渔歌把船荡入河浦深深。【禅意】

这首诗表现了禅者心灵的清静愉悦与洒脱自在。“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经历过仕途起落的王维,到了晚年,唯一的愿望就是清净安宁的生活,对其他的一切都不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这是用自嘲的语气说,自己没有什么安邦定国的雄才奇策,只好回到曾经熟识的山林之中。“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当年在朝为官的时候,要整整齐齐地束带上朝。如今在山中林下,悠游自在,系得很松的衣带,松风一吹就自然而然地解开了,这份轻松自由,在过去是根本不敢想象的。在山月的照映下,诗人弹起琴曲抒发闲情逸兴,琴韵悠扬,心怡神悦。“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您要是问我人生的穷通显达方面的事情,我就唱起渔歌,把船儿摇进河浦的深处。因为自己对这方面的问题,早已置之度外了,对这类问题,已经根本没有兴趣回答了。这是一种不答之答,风情摇曳,余韵悠然。

这种不答之答,富有禅门的机锋神韵。洞山禅师问云岩禅师说:“我可以向您请教一个问题吗?”云岩回答:“我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回答。但我的回答就是不回答。你可以问我,我是不会回答的。”“既然是没有不能回答的问题,为什么又不回答?”云岩说:“这是因为不回答,才是真正的回答啊!”(《五灯会元·云岩昙晟传》)

过香积寺

〔唐〕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译文】

不知香积寺到底坐落在山的哪里,

走了几里路进入白云缭绕的峰峦。

参天古树掩映着一条无人的小径,

幽静的深山里从何处传来了钟声?

泉水穿过岩石,声音像是在呜咽,

日光照映青松,颜色看上去清冷。

暮色降临时分,在空旷的潭水边,

安然禅坐降伏了心中的欲念滚滚。【禅意】

香积寺在陕西长安县南,唐时林木葱郁,殿阁宏伟。此诗描写香积寺的幽深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佛门清净生活的向往。“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诗题中的“过”,意思是“访问”。既是去探访香积寺,却又“不知”寺在何处,虽则“不知”又要去探访,这就是随缘率性的禅趣。因为“不知”,便进入茫茫山林中去寻找,走了好几里路,就进入白云缭绕的山峰之下,香积寺云封雾锁的幽远深邃已跃然纸上。“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古树参天的丛林,杳无人迹,只有一条长满苔藓的小路蜿蜒向前伸去。不知从何处隐隐传来的钟声,在深山空谷中回响,使得本来寂静的山林愈发静谧。“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泉水在嶙峋的岩石间艰难地穿行,不能轻快地流淌,仿佛在发出幽咽之声。山深林密,太阳似乎没有了热度,阳光照在幽深的松林上,反而让人有清冷的感觉。“咽”字、“冷”字,用在这里精妙绝伦,被历代诗评家誉为炼字的典范。“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日暮时分,诗人来到寺中宁静的水潭边,安禅打坐,来制伏内心的欲望。佛教故事说,在一个水潭中,曾有一毒龙藏身,累累害人。佛门高僧以无边的法力制服了毒龙,使其永不伤人。制毒龙比喻克制心中的欲念。

诗人过访香积寺,没有正面描摹,而是通过侧写周围景物,来烘托香积寺的幽深宁静。最后通过潭边禅坐调心,体验修行,点明探访佛寺的收获。全诗洋溢着恬淡安宁的气氛。

庐山东林寺夜怀

〔唐〕李白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出生在碎叶镇(今吉尔吉斯坦境内),约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县)。李白崇信道教,纵酒求仙,狂放飘逸,时号“谪仙”。曾入宫任供奉翰林,不久去职。晚年加入永王李璘兵幕,被牵累而流放夜郎,途中遇赦,病逝于当涂。他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有《李太白集》传世。【译文】

我寻访心仪已久的东林禅寺,

独自前往离开了喧嚣的城市。

飞霜使佛寺钟声更加的清扬,

皎月照在虎溪水上泛着白光。

天界的妙香到处弥漫在空中,

天界的妙乐鸣奏一直不停歇。

安然坐禅进入深深禅定之中,

大千世界全进入到毫发里面。

澄明的本心与佛法契合无垠,

千生万生永远超脱轮回痛苦。【禅意】

李白在思想上除儒家之外,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比较深,同时对于佛教也有相当的濡染。这首诗就表现了诗仙李白对于佛教的体验。“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独自寻访东林寺,离开了喧嚣的城市。东林寺在庐山之麓,是东晋名僧慧远所建。李白一生曾多次游览庐山。这次到庐山的目的,就是为了寻访东林寺。净土宗初祖慧远曾在这里创立“莲社”,诗中遂以“青莲宇”来指代东林寺。从“独往”中可以看出诗人心情的迫切。“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东林寺的景致,清静美丽,令人神往。悠扬的钟声,在清冷的夜空中回荡;清朗的月色,映照在溪水之上,波光粼粼。多么幽静的所在,这正是佛家修身养性的好去处。虎溪是东林寺内的溪水名。慧远法师每次送客,从来不过虎溪。有一次与陶潜、陆修静相谈甚欢,不知不觉间过了溪水,就听到惊天动地的虎啸声,原来是老虎吼叫在提醒他要赶快回来。三人听了虎啸,相视大笑。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虎溪三笑典故的由来。“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东林寺的佛教氛围非常浓郁。天香、天乐,是来自天上的香气和音乐,这些都绝非红尘俗世所有。两句说东林寺环境幽美,不仅天香弥漫,而且还有天乐奏鸣,余音缭绕,回荡在寺中。“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宴坐”就是坐禅,安然静坐,排除一切杂念。“大千”就是“大千世界”。诗人沉浸于浓郁的佛教氛围之中,深入禅定三昧,只觉得大千世界,丝毫无损地进入到了毫发的里面。在这里,大与小的界限已经泯灭,小小的芥子,容下了整个的须弥山。“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澄心静虑之时,就会发现,只要本心与佛理契合,就能从无穷无尽的浩劫中跳脱出来,断除生死轮回,不再像凡夫众生一样,辗转流浪于三界六道之中,在里面头出头没。

李白是著名的“诗仙”,但这位诗仙只要涉笔到佛理,往往都

能冥合于心,富于禅趣,可见其佛缘深厚,慧根具足,悟性天成。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作者】

常建(708—765?),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中唐诗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很长时间过着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湖北。【译文】

清晨我虔诚地探访名刹古寺,

旭日初升照耀着高深的丛林。

蜿蜒竹径,通往僻静的幽处,

静谧禅房,到处有花木繁深。

明净的山色令鸟儿喜悦安宁,

澄澈的潭影把心垢涤除干净。

整个世界的喧哗全归于沉寂,

只剩下钟磬声令人脱俗超尘。【禅意】

这是唐代最著名的题寺诗,其中“曲径通幽处”两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诗人用“清”“古”“高”三字,透露出对清静幽远的古寺高林的倾慕之情;用旭日高照,衬托出明朗喜悦的心情。“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沿着长满修竹的小径,来到幽深宁静的禅房,发现竟是别有洞天。禅房并不是像通常想象的那样,清冷、寂寞、灰暗、压抑,而是生机勃勃,生趣盎然。你看那各色花木,开得多么璀璨绚烂,长得多么生趣盎然。并且这份璀璨绚烂,又迥异于尘世的俗艳肤浅,令人欣赏赞叹,陶醉流连。“曲径通幽处”,是超凡脱俗的清幽;“禅房花木深”,是生意盎然的禅趣。两句把禅者超乎俗世,而又热爱生活的风致情怀,渲染得栩栩如生。“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溪光山色令鸟儿喜悦,是因为鸟儿找到了适合它情性的绝佳环境。空明澄澈的潭影,把人心中的浊气尘埃,洗涤得干干净净。佛寺纯净幽美、祥和喜悦的氛围,在这里被渲染得情韵盎然。“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这是一个能抚慰心灵、愉悦心灵、净化心灵的世界。尘世的一切喧嚣、纷扰,在这里都得到了过滤、净化,只余下悠扬宏亮的钟磬之音,把人带入忘怀尘俗、宁静祥和的禅境。

沩山水牯牛

〔唐〕怀海放出沩山水牯牛,无人坚执鼻绳头。绿杨芳草春风岸,高卧横眠得自由。【作者】

怀海(720—814),福建长乐人。出家后师事马祖道一。后住江西新吴百丈山(又称大雄山),人称“百丈禅师”。门徒奔凑,法席隆盛。其弟子黄檗希运、沩山灵佑、古灵神赞等,均为禅门龙象。怀海创制《百丈清规》,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成为制度,为禅门所继承。【译文】

放开沩山调养驯化好的水牯牛,

没有必要再牢牢地抓住鼻绳头。

在绿杨婆娑芳草如茵的堤岸上,

它高卧横眠是何等的自在自由!【禅意】

这是一首蕴含深刻、禅意盎然的禅理诗。

沩山是怀海的爱徒,受怀海的点拨而得以开悟,曾宣称“我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发愿来世转生为水牯牛,替大家服务,为众生代劳”。表现了博大的慈悲心。这首诗是怀海对爱徒所修证得到的禅境的赞美,但重点则放到了肯定沩山自由无碍、闲适自得的修证境界上。

禅门用牧牛来比喻调心。牛喜欢吃草,比喻我们喜欢执着于外境,所以必须要用禅修的手段来调顺它。《佛遗教经》和禅门语录里大量记载了这方面的语录和公案。在禅门里,出现过很多以牧牛喻调心的组诗。“放出沩山水牯牛,无人坚执鼻绳头。”在调心的初级阶段,为了驯服顽劣的心牛,必须“一回入草去,蓦鼻拽将回”(黄庭坚诗)。但沩山的心性修炼,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他的心犹如这头水牯牛,已经不需要别人紧紧抓住鼻绳,牢加看管拘束了。正如宋代廓庵禅师的《十牛图颂》所说:“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入埃尘。相将牧得纯和也,羁锁无抑自逐人。”“绿杨芳草春风岸,高卧横眠得自由。”这头水牯牛,行住坐卧,无人约束,通脱无碍,自在自由,但它又自觉自律,不会随意吃草,而是偏寻那山清水秀的地方去高卧横眠。

一个人如果能够修炼到这个地步,就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至妙境界。但是,参禅最难的,就是“放下”两个字。滚滚红尘之中,到底能有几人能够修炼成这样的境界呢?

咏声

〔唐〕韦应物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寥。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作者】

韦应物(737—791),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中唐诗人。其诗有陶渊明之风,世并称“陶韦”。【译文】

万物因缘和合生起了声音,

浩瀚的太空是永恒的寂寥。

声音从安宁寂静之中生起,

最终在安宁寂静之中消失。【禅意】

诗以吟咏声音的起灭,感悟人生盛衰无常、万动归寂的禅理。

人世间的一切“声音”,即功名荣宠、名誉地位之类,都是由各种缘分而形成的。

当你声名显赫的时候,即人生得意繁盛、如日中天的时候,要泰然,保持一份淡定从容的心态,方不至于迷失。

当你声名衰微的时候,即人生失意落寞、日薄西山的时候,要坦然,保持一份随缘任运的情怀,方不至于痛苦。

宋代赵抃致仕(退休)时赋诗说:“腰佩黄金已退藏,个中消息也寻常。世人欲识高斋老,只是柯村赵四郎。”只有经历过繁华的智者,才能在显赫的声名之后获得这份淡泊与宁静,才能参透“只手之声”的禅机。

默雷大师指点年方十二岁的徒弟东阳。东阳年纪虽小,却坚持参禅,默雷让他参只手之声。他专心参究,从窗口听到了艺伎演奏的声音。“啊,我会了!”第二天早晨,老师要他汇报心得时,东阳演奏了那种音乐。“不是,不是!”后来东阳听到了滴水之声、风鸣声、猫头鹰的叫声、蝉声,都被一一否决。他花了一年的功夫,始终找不出答案。最后,小小的东阳终于进入了真正的禅定而超越了一切声音。“我再也不东想西想了,是以,我终于达到了无声之声的境地!”

圣一大师的无声息的庙宇,也深得只手之声的妙谛。圣一是位很有悟性的独眼禅师,主持京都的一座寺院。此寺无论日夜,均极静寂,连诵经的事也被这位大师废止了。他的门人除了坐禅之外,别无所事。一天,当他圆寂之时,一位邻居老妇听到了金磬和诵经之声,她知道,圣一已经离开人间了。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禅,就是让我们看无形之形,听无声之声。这无形之形,才是本来的形;这无声之声,才是本来的声。禅者说,一个人经过修炼之后,会将心境升华到平和宁静的境界。正如悟道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