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和你过个节:给孩子讲传统节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30 03:39:30

点击下载

作者:周慕白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很想和你过个节:给孩子讲传统节日

很想和你过个节:给孩子讲传统节日试读:

前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涌现出璀璨无比的各类文化,如瓷器文化、丝绸文化、科学文化等。其中,尤以节日文化与广大劳动人民息息相关,且影响深远。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传统节日所反映的正是一个民族最显性最基本的特征。因此可以这样说,若想了解一个国家的前世今生,了解一个民族传承已久的生活习性,就应该去了解它的传统节日,对于青少年来说,如何快速地了解自己的国家,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节日就显得尤为重要。

舜即位之初,在某一日举行祭天大典,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后来人们便把这一天称为岁首,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春节;在一片柳色青青之中,晋文公祭祀自己的忠臣义士介子推,后来人们便争相效仿,慢慢也就演变成了祭祀已故先人的清明节,再后来也成为青年男女郊游踏青的日子;古代民众对忧国忧民的先贤的追慕,凝结成了对大夫屈原的纪念,这才有了长盛不衰的端午节;古代劳动人们对土地的崇拜,对风调雨顺的年年渴望,也才成就了祭祀土地神的社日节;古人对远古神话的好奇,女子对心灵手巧的看重,又形成了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又叫乞巧节;古人对月亮的崇拜,对团圆的渴望,对丰收的喜悦与感激,又凝结在了中秋赏月之时……

而历代的文人通过诗词来歌咏节日,更是让这些传统节日增添了无限的外延和文化内涵。

清明节时,杨柳依依,细雨蒙蒙,我们吟唱着“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要在江南的烟雨中去醉一场;当农历三月三日气象一新时,青年男女结伴出游,我们又会多情地吟出“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社日节时,乡亲邻里欢聚一堂,祭祀土地爷,当酒足饭饱、夕阳西下时,我们又说“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七夕节时,我们为牛郎织女祈福,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说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来包容人世间的一切美中不足;中秋节时,我们斟满酒杯,祝福彼此,许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重阳节时,我们又登高远眺,思念家乡,又会说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那一份孤独;当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时,我们又一起辞旧迎新,脱口吟出“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一片炮竹声中迎接新的一年。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尤其是当下的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进一步融合到世界一体化的大潮之中,情人节、圣诞节等正以一种全新的理念,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

笔者写下了这本书,希望广大的青少年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了解本民族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了解我们文化的传承、发展以及她的多元化和包容性。无论怎样,这些节日都融入我们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不应被我们忘却。

周慕白

2018年8月1日于苏州春节

初岁元祚,吉日惟良。

乃为嘉会,宴此高堂。

尊卑列叙,典而有章。

衣裳鲜洁,黼黻玄黄。

清酤盈爵,中坐腾光。

真膳杂遝,充溢圆方。

笙磐既设,筝瑟俱张。

悲歌厉响,咀嚼清商。

俯视文轩,仰瞻华梁。

愿保兹善,千载为常。

欢笑尽娱,乐哉未央。

皇家容贵,寿考无疆。

——《元会诗》

新一年的开始,真是个良辰吉日。在这高高的殿堂之上,举行美妙的宴会,以庆祝这新的一年。每个人按地位高低的顺序依次坐好,井然有序,符合朝廷的典章礼仪。所有人都身穿光鲜亮丽的衣服,上面绣着华美的纹饰。美酒盛满了酒杯,主座的位子流光溢彩,升腾着光芒。桌子上面摆满了各色美味佳肴,品种丰富,应有尽有。大厅之中还摆放了各种乐器,筝瑟齐全。歌声随之响起,众人一边聆听欣赏,一边咀嚼着美食,口有余香。俯视堂前,只见满是华丽多姿的马车,仰观屋宇,满眼皆是雕梁画栋。但愿此情此景,千年如常。欢歌笑语之声四起,众人皆尽情娱乐。皇家荣华富贵,万寿无疆。

这首诗是才高八斗的曹植所写,反映的便是曹魏时期一场盛大的元会礼。曹植以他出众的文采,描绘出了这场规模宏大且隆重的盛会,它礼仪庄重、宴饮欢畅、音乐和美。

那么,“元会”究竟是什么呢?古时皇帝于元旦朝会群臣,称为“元会”。而曹植所处的曹魏时期,“元旦”即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春节。

春节,俗称过年,也就是农历正月初一,新的一年的第一天,也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日,代表着辞旧迎新,是每一位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在这里,有一点需要跟大家说清楚,古时候过年可不叫“春节”,而是叫着元日、元旦、元正、岁旦、岁首、新正等,春节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叫法。

根据史料记载,中国人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过春节了。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舜创立了春节”是影响力最大并被广泛接受的一种。

在四千多年前的华夏大地上,部落联盟首领尧老了,开始物色接班人,他找到了善良且至孝的舜。舜在尧的举荐和民众的拥戴之下,继承了尧的位子。一天,舜带领着臣民举行大规模的祭祀天地的活动,以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从此以后,人们便把这一天当作是岁首,即年,就是新的一年的开始,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春节。

那“年”这个称呼又是怎么来的呢?

年,繁体字写作“秊”。根据《说文》中的解释,秊,就是收成、五谷成熟的意思。单从这个字的字形上来看,就是人头上顶着沉甸甸的谷子,象征着庄稼成熟了,取得了丰收,所以,《谷梁传·桓公三年》上就说了:五谷都成熟了就是年。

显然,年的意思来源于农业生产,古时候人们把谷物的生长周期称为年,一个生长周期就是一年。

夏商时代产生的历法,我们称它为夏历。夏历规定,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一个月,一年共划分为十二个月,第一个月就是元月,也叫正月。每月以看不见月亮的那一天为朔日,正月朔日的子时,也就是晚上12点,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人们在这一天里,一般都会举行各种各样隆重的活动来辞旧迎新,由此,年复一年地积累成“过年”的习俗,进而形成了我国别具特色的年节文化。

关于“年”的概念,其实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名为“万年”的小伙子,他看到当时指导农业生产的节令十分混乱,一会儿说这样,一会儿又说那样,搞得农民伯伯们无法种田,甚至会错过耕种的大好时节。作为一个有志青年,他便有了定准节令的打算。

有一天,万年上山砍柴,累了便坐在树荫下休息。当他看到眼前的树影在太阳底下移动时,突然有了灵感,设计出了一个测量日影的日晷仪,用来测定一天的时间。经过反复思考和多次观察,他有了对天时变化的重新认识,还掌握了测量的全新方法。后来,万年看到了山崖上的滴泉,观察到每一滴水间隔的时间是一样的,而每一天的滴水次数也一样,于是他又受到了启发,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用来计算时间。经过天长日久的重复测量,万年惊奇地发现,原来每隔三百六十多天,春夏秋冬就会轮回一次,昼夜的长短也就跟着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名叫祖乙,也常常为节令不准而感到苦恼,对天气的风云变幻无法预测而深感无奈。万年知道后,立马带上自己研制的日晷仪和漏壶面见国君。万年侃侃而谈,滔滔不绝,将自己多年的观察心得全盘说出,讲清了日月运行和四季变化的循环规律。祖乙听完后非常高兴,当即请万年留下来,并为他修建日月阁,筑起了日晷台和漏壶亭。不仅如此,他还派了十二位童子服侍万年,希望万年能够继续努力,进一步推算出准确的日出日落时间,创建出完整的历法,为农业生产作指导,造福天下黎民。

就这样,万年在日月阁全心投入到历法的创建中去。春去秋来,年复一年,终于制定出了准确的历法。当他把历法呈献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国君大为感动,为了纪念万年创立历法的伟大功绩,国君便将这部历法命名为“万年历”,定一月初一为节。

我们都知道,春节俗称“过年”。

那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来源于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熬年守岁。

传说,在远古时期,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野兽,它体型庞大,外形恐怖狰狞,生性十分残暴,居住在深山之中,以食肉为生。

它无肉不欢,小到蚂蚁苍蝇,大到狮子老虎,凡是飞禽走兽,它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肆无忌惮,丝毫没有约束。最可怕的是,它还喜欢吃人类,妇女小孩一不留神便入了“年”口。长此以往,当地百姓人心惶惶,非常惧怕“年”。

人们意识到“年”的巨大威胁,便开始想方设法地对付它。

经过长期地观察,人们逐渐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365天就会来到人类居住的地方,抓走一个活人吃掉,并且每次来都是在天黑之后,等到天一亮,它就会回到深山中。

因此,人们就把“年”来的时间称为“年关”。在年关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会紧闭大门,用心做好晚餐。由于凶吉未卜,这顿晚餐往往十分丰盛,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共享这一顿晚餐,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除夕之夜。

在吃晚餐之前,人们往往还会祭祀祖先,祈求祖先神灵的庇护,保佑一家人能够平安地度过这一夜。晚餐结束后,人们谁也不敢睡觉,因此,一家人便围着火炉坐在一起,熬夜聊天,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熬夜守岁。“年”虽然凶猛无敌,但当时的人们也观察到了它的许多弱点,比如害怕红色、害怕响声、害怕光亮等。因此,这天夜里,人们会在自家门前挂上鞭炮、大红灯笼,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年”也就不敢靠近人们的宅院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年”终于离开了村庄,回到了深山。人们平安地度过了这一夜,都欣喜不已,纷纷打开大门,再次点燃鞭炮表示庆祝,孩子们更是穿着大红色的新衣服,欢快地载歌载舞。

无论是为了纪念先贤万年,还是为了驱赶年兽,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春节,上自帝王将相,下到平民百姓,都对这一节日充满感情。

唐太宗李世民就对春节很重视,他在《守岁》一诗中这样写道: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日暮时分,斜阳照在华丽的宫殿上,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旖旎的宫苑显得更加美丽动人。寒冷退去,冬雪消融,暖风吹来,春意盎然。梅花的香气舒展开来,溢满了整座假山石阶,巨大的红烛点燃,远远看上去,像一簇簇花团一般。君臣在一起欢宴饮酒,喜度良宵,辞旧迎新。

贞观年间,国家由破败凋敝逐渐走向繁荣强大。作为“贞观之治”的缔造者,李世民当然心满意得,于是,便出现了在除夕守岁时皇宫内外喜迎新年的热闹景象。

面对辞旧迎新的传统节日,唐代大诗人张说在《幽州新岁作》中也欢喜地写道:

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

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

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

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去年的这个时候,荆南的梅花好似雪花,今年冬来,蓟北的雪花犹如梅花。人们都知道人事的变迁难以预料,那就暂且欢迎这美好的年华再次降临吧!今天夜里,戍守边镇的将士们都在彻夜狂欢,载歌载舞,想必此时京城长安的篝火也会彻夜燃烧吧!我面向西边,遥望着长安,美酒一杯,祝愿我大唐千秋万载,繁荣昌盛。

张说在这除夕之夜,也不忘祝福大唐,可见他忠君报国的人生理想。

但中唐时期的诗人元稹,在新年第一天就无限伤感了,他在《岁日》一诗中这样哀叹:

一日今年始,一年前事空。

凄凉百年事,应与一年同。

这是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也是过往一年诸事成空的日子。人生百年,都是一样凄凉,今年应该也是一样吧!

写这首诗时,想必元稹仕途失意、人生失意,由此才写出这样一种空虚幻灭的情感,这实在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

但具有这种消极思想的显然不止他一个人,还有唐代诗人来鹄,他在除夕之夜也借由《除夜》一诗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无论是欢乐还是忧愁,不论是幸福还是祸患,都已经成空了,在今夜,我思念着万里之外的一个人。只是相思却不能想见,这让我忧愁不已,待到那雄鸡报晓之声停止以后,我知道,新的一年已经来到,我又得以这满脸的憔悴去见那春风了。

在除夕之夜大发感慨的还有大诗人高适,他在《除夜作》一诗中说: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究竟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子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呢?今夜,故乡的亲人们一定也在思念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将是新的一年了。

这首诗写的便是诗人除夕之夜依旧远在他乡,不能回乡与家人团聚,故而惆怅不已。

宋代时,春节依旧热闹繁华,人们辞旧迎新,张灯结彩,燃放爆竹,一派祥和的气氛。大诗人王安石在他那首著名的《元日》一诗中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伴随着阵阵的爆竹之声,旧的一年已经过去了,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的一年,人们开怀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都在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这应该算是描写春节的最著名的一首诗了,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热闹欢腾、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要说写这首诗时,王安石的心情是大好啊!公元1067年,宋神宗继位,立马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1068年,王安石上书宋神宗主张变法;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户户都忙着过春节,联想到自己变法后开始的新气象,心情有点小激动,便创作出了这首诗。

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春节更加热闹,人们的兴致也更加高昂。不信你就看看清代著名学者赵翼,他在《除夕》一诗中就讲了:

烛影摇红焰尚明,寒深知已积琼英。

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

红烛摇晃,红焰明亮,映得室内喜气洋洋,夜已经很深了,想必外面的积雪也应该很厚了吧!老夫我冒着寒气披衣起床,定要听那新的一年雄鸡的第一声啼叫。

一直到今天,人们依旧还保留着除夕之夜一家团聚守夜的习俗,并且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既热闹又喜庆。

除了除夕守夜、放鞭炮之外,春节期间还有许多民间活动,而这些活动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辞旧迎新”。

为了辞旧迎新,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人们便熬上一锅热腾腾、香喷喷的腊八粥,不仅驱赶腊月的寒冷,也迎接春节的到来。民间就有这样的歌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过了腊八,家家户户都开始采办年货了。

到了腊月二十四日,人们便开始打扫房子。“尘”与“陈”谐音,所以“除尘”也就是“除陈”,人们将房间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一尘不染,过去的霉运、晦气也就跟着被扫地出门,自然迎来新的一年干净清新的好运。

腊月三十便是除夕,这一天,全国人民都和家人团聚,一起吃着年夜饭。到了凌晨,人们便纷纷放起鞭炮,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到了正月初一,为庆祝新一年的到来,人们不仅要放鞭炮,还要在门上贴上新写的春联、新画的年画,挂上喜庆的大红灯笼,窗户上也要倒贴上“福”字,寓意着“福到了”。

接着,便是拜大年的时间,一般从大年初一到十五不等。拜年不仅要拜家中成员,更要走亲访友。拜年时,长辈一般会给晚辈一定数额的“压岁钱”,所以,小朋友们最喜欢穿上新衣服到处拜年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兴起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微信拜年等,即使没有亲自走访,也非常热闹喜庆。

不过,春节的习俗也和地区有关,比如,我国北方人过年都喜欢吃饺子,而南方人则喜欢吃汤圆。

春节对于中国人的意义,远远不只是一个节日,而是代表着家乡、亲人与团聚。如今每逢春节,离乡外出的人们便归心似箭,从全国各地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怎么过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和家人一起过!

今天,不仅是中国人会过春节,海外各地的“唐人街”也会隆重庆祝春节。朝鲜、韩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也把春节视为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都要隆重庆祝。元宵节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正月十五夜》

正月十五日月圆之夜,洛阳城中灯火璀璨,处处皆是火树银花的景象,平时紧闭的城门此刻也打开了。那微小的尘土随着马蹄声一路而去,明月伴随着佳人一路走来。游赏其中的歌女们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艳若桃李,边走边唱着时兴的曲子《梅花落》。宫中的禁卫军特许今夜通宵欢庆,那计时的漏斗就不要再催促天快亮了呀!

这是武则天时大宰相苏味道写的一首诗,描写的是神都洛阳正月十五日夜的情景。据说当时女皇武则天面对满城的欢庆场面,一时间来了兴致,命令文士作诗,搞了一场诗歌比赛,而苏味道的这首诗正是当时的夺魁之作,深受后人的喜爱与推崇,成语“火树银花”就来源于这首诗。

根据刘肃《大唐新语》中记载:武则天的时候,正月十五日夜,神都洛阳举行大型活动,全城挂满了花灯,午夜宵禁的规定也取消了,特许老百姓夜间出门行走,一时间观灯者人山人海。当时,武则天身边的文士数百人争相写诗来记录这件盛事。其中,以苏味道、郭利贞、崔液三人所写的诗最好。但郭利贞、崔液二人所写的诗早已被人们淡忘,唯有苏味道这首诗传诵不绝。

而正月十五日夜,正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元宵佳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时间为农历正月十五日夜。

我们先来说说它的来历。

相传,元宵节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立的。

汉高祖刘邦去世之后,吕后的儿子刘盈登基,就是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地落到吕后的手中。汉惠帝病死之后,吕后更是独揽大权,重用吕氏家族中的人物,要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以及刘氏宗室对此深感不满,但都惧怕吕后的残暴不仁,敢怒却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吕后的家族以及党羽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刘氏与朝中老臣的伤害和排挤。于是,他们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以便彻底地夺取刘氏江山。不料这件事传到刘氏宗室齐王刘襄的耳朵里去了,为了保住刘氏江山,刘襄决定起兵讨伐吕后的党羽。随后,他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决了吕禄等人,“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定之后,大臣们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他就是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日,定为与民同乐的日子。每逢此夜,汉文帝必定出宫游玩,与民同乐。京城长安则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日夜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节日。

在我国古代的历法当中,正月就是农历的元月,而古人称夜为“宵”,因此,人们便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日称为元宵节。

关于元宵节的习俗,除了吃元宵之外,那就是观灯了:大街小巷,城内城外,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门上都挂满了大红灯笼。青年男女们结伴同行,游走其间,赏灯、猜灯谜,笑逐颜开,好不热闹。但其实,元宵节点灯的习俗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而是从东汉明帝时才开始的。

东汉明帝时期,汉明帝提倡佛教,他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点灯敬佛的做法,于是,他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也点灯敬佛,汉明帝自己则亲自到寺院张灯,以示礼佛。并且他还下令:无论是贵族官员还是平民百姓,在这一天夜晚都得挂灯。自此以后,元宵节挂灯便蔚然成风,慢慢形成了元宵赏灯的习俗,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隋朝时,挂灯赏灯的习俗渐渐变得隆重起来,尤其是到了隋炀帝时期。隋炀帝杨广一生都喜爱大场面,做任何事情都喜欢超过前代,最好是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

据《隋书》记载,元宵节这一天,周边各个小国争相派遣使节来隋朝拜。为了招待这些使者,隋炀帝下令搭建了一座戏台。这个戏台有多大呢?比现在的国家大剧院还大。其中,奏乐的人就多达一万八千人,参加歌舞的人更是达到了几万人之多。就这样,几万人在一起通宵达旦,尽情玩乐,共度元宵佳节。

对于这次元宵盛会,隋炀帝杨广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毕竟向各国使节展现了隋朝的强大与繁荣。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首诗,叫做《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为我们描绘了当时的情形: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佛家的法轮在天上转起来,佛家的唱经声也仿佛从天上而来。挂满灯笼的树好似有千万束光照在上面,如花一样的火焰从枝头绽开。皎洁的月色朗照着大地,如同是流水一般,春风拂过,带来了夜间梅花开放的香气。在金碧辉煌的宫殿内燔在转动,琉璃台上敲响了洪亮的钟声。

在唐朝初年,由于统治者受道教的影响,称正月十五日夜为上元节。

道教中,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分别是道教中天官、地官和水官的诞辰。

唐朝时,由于国力空前强大,元宵赏灯的习俗自然也就十分兴盛,无论是长安、洛阳等大都市,还是规模一般的乡镇地区,处处可见张挂彩灯。人们还学会了制作巨大的灯轮、灯树和灯柱,一眼望去,满城都是火树银花,繁华热闹。尤其在开元盛世,那是真正的万国来朝,一派泱泱大国的辉煌景致,当时的长安城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级大都市,不光有大唐子民,还有不少来自于西域的胡人,往来于长安与西域之间做生意。社会富庶,国泰民安,皇帝心中自然也十分高兴,亲自倡导上元灯节,元宵节也就越来越繁华热闹。

唐代大诗人张祜写有一首《正月十五夜灯》,为我们详细描绘了当时热闹的场景: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正月十五日,千门万户,灯火通明,街上游人如织,车水马龙,京城一时间热闹非凡。无数宫女在翩翩起舞,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可直传到天上去。

大诗人白居易也作诗《正月十五日夜月》,赞美了江南杭州的元宵佳节:

岁熟人心乐,朝游复夜游。

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

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

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

去年庄稼大丰收,老百姓心里真高兴,到了正月十五日这一天,白天出门游玩,晚上又来赏灯夜游。春风吹拂,来自于不远处的海上,明月升起,悬挂在钱塘江的上空。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楼宇连绵,处处都是笙歌之声。何必去思念京师长安的灯会呢?杭州的上元佳节也是不令人厌倦的呀!

到了宋代,由于两宋时期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并不断壮大,元宵节也就发展成了最热闹的世俗狂欢节,灯节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元宵赏灯也由原来的一天变为了五天,灯的样式也繁复多样,逛灯市更是一件十分赏心悦目的事情,成了男女老少都喜爱的活动。那时还兴起了猜灯谜,就是将各种灯谜写在纸条上,再贴到花灯上,若是有人猜中的话,还能得到小小的奖励。一时间,这种娱乐益智活动受到广大文士的喜爱。

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这样写道: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正月十五日夜晚的东风,将元宵的灯火吹得如同千树花开一般。更让那烟火看起来就像是被吹落的万点流星。雕饰精美的华丽马车香气洋溢,弥漫一路。凤箫管笛吹奏的乐曲飘动,与那流动的月光互相交错,此起彼伏的鱼龙花灯飞舞了整整一夜。

佳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身上也穿起了多彩的衣裳。她们面露盈盈笑意,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群中走过。我在这人群之中千百次地寻找她,都未能找到。却在不经意间一回头,看到了她正站立在那灯火阑珊的地方独自凝眸。

这是辛弃疾眼中热闹的元宵之夜,而独自凝眸的那个人正是辛弃疾自己。在繁华热闹的场景中,辛弃疾独自守望,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傲岸的背影。

当然,也有失落的人,比如看不到元宵节热闹景致的苏轼,他在《蝶恋花·密州上元》一词中就抱怨道: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杭州城中的元宵之夜,明月如同清霜一般,照得人好似一幅画。帐底吹起了箫笙声,冉冉升起的香气犹如麝香,城中街道之上,更无一点尘土随着车马扬起。

寂寞的密州城里人们都老了呀!只见人们沿街击鼓,吹箫而行,最后却转到农桑社去祭祀那土地神。灯火清冷,游人稀少,霜露降下,阴暗昏沉的乌云笼罩着大地,看来是要下雪了。

这首词写于公元1075年,当时,苏轼刚到密州担任知州一职,正好赶上元宵佳节。密州,也就是今天的山东诸城市。只是宋代的密州远比不上杭州,就连元宵节的氛围也没有,从杭州调来密州的苏轼心里很不痛快,写下这首词以表不满。

到了金元时期,元宵节依旧长盛不衰,成了各族人民共同喜爱的节日。金元时期的文学家元好问在《京都元夕》一诗中描写道: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元宵佳节时,到处都能看到女子穿着盛装,化着美好的妆容来观灯,小孩子们则在街道上欢闹着。我这个穿着朴素长衫的读书人能做什么呢?也在游人的欢歌笑语中赏灯猜谜。

明代的元宵节就更加热闹了,市井文化氛围也更加浓厚,假期也延长到了十天,从正月初八开始,一直到十八灯节才落幕,元宵节完全成了老百姓的一场狂欢活动。

江南才子唐伯虎在《元宵》一诗中写道: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这样的夜晚,若是只有灿烂的灯火,缺少那皎洁的月光,就难以教人尽兴;若是只有皎洁的月光,没有灿烂的灯火,那也算不得是春天了。春天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人间,人间的佳人个个如花似玉,月下的彩灯燃烧着,天上的月亮如水如银。满街的珠宝翡翠闪耀着,那是出门赏灯的村女,歌声嘹亮,管笛悠扬,比那社日祭祀社神时还要热闹。若是不尽兴游玩,开怀大笑,如何对得起这样的良辰美景呢?

清代的元宵节除了吃元宵、赏灯、猜灯谜之外,还有众多其他的习俗,如舞龙、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等。

其实,在古代的青年男女看来,元宵节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因为元宵灯会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相识机会。古代传统社会是不允许年轻女子外出自由活动的,但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尤其是像元宵赏花灯这样的节日,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心仪的对象。

当然,元宵节期间,更是青年男女约会的良好时机,所以,元宵节也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情人节,不必非得等到七夕。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一词中,就为我们讲述了元宵约会这件事情: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去年正月十五日元宵佳节,花市的灯光就像白天一样明亮。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我们约好一起相聚在黄昏之后。

今年正月十五日元宵佳节,月光与灯光如同去年一样。只是再也见不到去年的人了,泪珠不知不觉中沾湿了衣衫。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宋词,词的上阕写去年元夜的情事,词的下阕写今年元夜的相思之苦。月与灯依旧,却“不见去年人”,两相对照,令人感慨不已,表达出词人对昔日恋人的一往情深。

其实,无论是元宵还是中秋,人们总是对月圆之夜充满深情,因为它够圆满,够明亮,不仅能触动人的相思之情,使人追忆美好的曾经,更能引发美好的祝愿,祝愿爱情长久,祝愿平安美满,祝愿国泰民安。社日节

九农成德业,百祀发光辉。

报效神如在,馨香旧不违。

南翁巴曲醉,北雁塞声微。

尚想东方朔,诙谐割肉归。

——《社日》

在社日这天,农事活动成为德行和功业的象征,各种祭祀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散发着荣耀的光辉。为报效伟大的神明保佑,为弘扬旧时的美德。南方的老翁沉醉在美妙的乐曲声中,北方的大雁从塞外传来隐隐的鸣叫声。祭祀结束,众人分肉回家,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东方朔割肉的诙谐故事。

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关于社日节的诗歌,再现了唐代社日节的热闹场景。

社日节是南方的叫法,北方叫龙抬头节。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也就是说,一年有两次。

春社日是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秋社日是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也就是说,社日节并没有具体的日期,每年都不一样。大致上,春社日在农历二月二日前后,秋社日在农历九月二十三日前后。

众所周知,中国拥有世界上最悠久最漫长的农耕文明,男耕女织,从夏商周一直到清朝末年。农业在社会经济发展当中,一直都占据着核心主导地位,并创造出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伟大农耕文明,如万年历、二十四节气、铁犁牛耕、四大发明、中医学等。

那么,农业社会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呢?

是土地,土地是农业社会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拥有土地就拥有了一切。

早在商朝时期,我国就出现了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井田制,这种制度到了西周时期进一步得到完善。因为当时的道路和沟渠纵横交错,把土地分割成了一个个方块状,像极了汉字“井”,故名“井田制”。

关于土地的重要性,《诗经》中就说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的土地,都是属于周天子的;普天之下生活着的人,都是属于周天子的臣民。可见,在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土地看得比臣民还要重要。因为有土地,周围才会有人居住;寸草不生的地方,没有适宜耕种的土地,四周也不会有人居住的。周天子之所以分封诸侯,就是要让这些诸侯帮助自己管理这普天之下的广大土地。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当中,各种政权之所以长期征伐,互相争斗,其核心原因就是为了争得土地。

天子尚且如此,何况臣民?的确,在西周时期,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就已经对土地有了极其深厚的感情,甚至把它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

因此,土地很早就是人们的祭祀对象,而社日节正是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人民对土地的崇拜。对土地的祭祀活动,就叫社日节。

要是不信,可以看看这个“社”字。“社”字是由“示”和“土”所组成的,“示”表示祭祀,“土”是土地,可见,社就是祭祀土地的意思。

四海之内都是土地,怎么祭祀呢?必须得找个代表出来才行。这样,土地神就出现了。土地神,俗称土地爷,专门掌管土地的神仙。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非常厚道,觉得土地爷爷一个人太孤单了,所以还给他找了个老婆,这就是土地奶奶。

相传,农历二月二日春社日这一天,正是土地神的诞辰。春社日的时候祭祀土地神,是为了祈求土地神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秋社日的时候祭祀土地神,是为了报答和感谢土地神这一年来的恩赐。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了解一下,那就是为什么南方叫社日节,北方却叫龙抬头节呢?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因为北方干旱缺水,南方湿润不缺水。

北方,一般是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地方,大致范围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内蒙古、宁夏、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以及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地区,而南方就是指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大致范围包括今天的四川、重庆、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上海、广东、广西以及云贵高原等地区。

秦岭淮河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尤其体现在降水上。

秦岭淮河是800毫米年降水量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北,一年的降水量小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南,一年的降水量一般大于800毫米。并且,北方的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集中在7、8月份,而南方一年四季都会下雨,雨水要均匀一些。降水量少且不均匀,是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

因此,自古以来,北方大部分地区干旱,地表缺水,而土地里庄稼的生长又离不开水。所以,北方的劳动人民就特别希望下雨。而龙,就是传说中主管下雨的。龙王打一个喷嚏,人间的庄稼地里就有水了。要想庄稼大丰收,那得靠龙王下雨才行啊!所以,北方人崇拜龙,祭祀龙,祈求风调雨顺,所以叫“龙抬头节”。

南方就不一样了,常年雨水丰沛,尤其是到了梅雨季节,雨一连下几个星期不停,根本就不缺水,所以只对土地感兴趣。因此,南方对土地的崇拜比北方要厉害,人们也只单纯地祭祀土地爷爷、土地奶奶,所以叫社日节。

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社日作为一个节日,起源于夏商周时期,兴起于秦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继续得到传承,兴盛则是在唐代,但在宋代以后,社日节就慢慢衰落了。

汉代时,从国家到王侯所在的封地,以至于一个县、一个乡、一个里,都有相应规模的社。民间百姓还自发地成立了私人性质的社。《汉书》中就有记载,当时国家规定,二十五个家庭组成一社。这时候的社神已经被拟人化了,称为社公,也就是后来的土地神、土地爷爷。

在《汉书·陈平传》中,记载了陈平社日节祭祀后分肉的故事:平民出身的陈平参加里中举行的社日祭祀活动,祭祀结束以后,陈平负责将祭祀用的肉分给大家,乡里父老都夸奖他肉割得好,分得也公平。陈平于是说,假使我以后能够负责天下的事务,一定也会像分肉一样公平。后来,陈平辅佐汉高祖刘邦统一了天下,果然负责了天下事务。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够得知,社日节祭祀需要有供品,尤其是肉,等祭祀完毕后,大家就开始分肉了。《荆楚岁时记》一书,更加详细地为我们描绘了社日祭祀时的场景:在春社日这一天,周围的邻居乡亲都会结集起来,凑份子钱,然后举行仪式祭祀社神。有的人负责杀牛宰羊,有的人准备祭祀用的酒。大伙一起在社树下搭一个棚屋,先祭社神,等祭祀完毕,再共同享用祭祀用的酒肉。

汉代以后,人们仍然实行二月、八月两个社日的春秋社祭。关于社祭的具体时间,各个朝代略有不同。汉代一般选择在农历二月份的丙午日举行,而魏则是在农历二月份的丁未日举行,晋朝则选择一月酉日为社。到了宋代,正式规定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节,后代就此延续了下去。

在唐代,社日节可是一个很大的节日,唐诗中就有很多描写社日节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诗人王驾写的这首《社日》了: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鹅湖山下,稻粱肥硕,丰收有望,牲口圈里,猪肥鸡壮,门扇半开。夕阳西沉下去,桑柘树林映照出长长的阴影,春社日结束后,家家搀扶着醉倒的人们归来。

看看!农民伯伯们看到庄稼丰收在望多高兴啊!一个个在社日节这天喝得醉醺醺的,都走不动道了。

的确,唐代社日节的时候,按照惯例,会先摆放一面大鼓,然后敲响大鼓,周围的父老乡亲也就聚集过来了,社日节正式开始。祭祀完社神之后,众人便开始分食掉酒肉。因此,百姓们在这一天可以大吃大喝一顿。不仅在民间,唐代的帝王们也常在社日这天赏赐给大臣羊、酒、海味、粳米等。

宋代的社日节习俗跟唐代差不多。值得注意的是,宋代土地信仰盛行,各地都建有土地神的祠庙。

北宋诗人梅尧臣在《春社》一诗中,就集中反映了当时社祭时的情形:

年年迎社雨,淡淡洗林花。

树下赛田鼓,坛边伺肉鸦。

春醪朝共饮,野老暮相哗。

燕子何时至,长皋点翅斜。

年年都要迎接社日节的到来,社日节的时候,雨水洗净了树林里的春花。老桑树下摆放了一面社日用的大鼓,祭祀坛边堆满了好酒好肉。早晨的时候大家在一起共饮美酒,傍晚来临就只听见一片酒后喧闹之声。这春燕是什么时候飞回来的?都在那水边的高地临水而飞。

到了南宋时期,社日节依旧流行。爱国诗人陆游曾写有一首《社肉》,我们从中依稀可以看到当时热闹的场景:

社日取社猪,燔炙香满村。

饥鸦集街树,老巫立庙门。

虽无牲牢盛,古礼亦略存。

醉归怀余肉,沾遗偏诸孙。

社日节这天取来猪肉,那烧烤的香味飘满了整座村庄。饥饿的乌鸦集体停在了街边的树上,老巫师站立在宗庙的门前。虽然没有丰盛的牲畜作为祭品,但是古老的礼制却还是略有遗存。喝醉酒之后,我怀抱着剩余的肉回家,让没有参加节日的孙辈们也都品尝一番。

明清时期,社日节开始在北方衰落,但南方仍旧很盛行,土地庙也进一步得到普及。

清代文人袁景澜在《吴郡岁华纪丽》一书中,就记录下了当时苏州地区过社日时的习俗:

农历二月二日是土地神的诞辰,城中的土地庙中都有专门用来祭祀的供品。至于乡村的土地庙,农民伯伯们也准备了茶水点心以示庆祝。社神,俗称土地公公、土地婆婆,古时候称他们为社公、社母。社公不饮用隔夜的水,所以社日那天必然会下雨,这叫社公雨。大家聚在一起凑钱祭祀社公,这叫社钱。敲响大鼓,祈求一年风调雨顺,这叫社鼓。喝祭祀用的酒,用来医治年老人的耳聋,这叫社酒。用祭祀用的肉和米饭搅拌在一起,这叫社饭……要开始忙碌新一年的庄稼了,因此特地祭祀社神,以保佑一年的好收成。

在历朝历代,农民伯伯们辛苦劳作了一年,为了能有一个好的收成,年年杀鸡宰羊祭祀土地神,祈求土地神保佑五谷丰登。正是这种勤劳质朴的生活态度与作风,才使得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久远。上巳节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郑风·溱洧》

溱水和洧水很长很长,清澈明净,一直流淌到了那看不见的远方。只见一群又一群的青年男女游走在岸边,手拿香草,相互之间说着悄悄话。其中,一位女子对一位男子说,你看,那里多美!咱们一起去看看吧!男子却说,那个地方我已经去过了。女子一下子就不高兴了,说,那再去一趟又何妨,你看那洧水对岸多漂亮,桃红柳绿,莺飞燕舞。

上面这首诗出自《诗经》,描写的是农历三月三日这一天,郑国的青年男女们在溱水和洧水岸边踏青游春的事。而农历三月三日这一天,正是我们所要说的上巳节。

光阴流转,大约九百多年后,一场永载史册的文人雅会拉开了序幕:东晋永和九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群莺乱飞,王羲之、谢安、孙绰等社会名流及文人,齐聚在江南名城绍兴的兰亭。一群人围坐在一条曲折流淌的溪水边上,畅谈古今,饮酒赋诗。到这次盛会快要结束时,众人的诗赋作品也都写好了,于是汇编成了一本诗集。众人都推举王羲之来为这本诗集写一篇序,把这本诗集产生的前因后果说明一下,好让它名留后世。就这样,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半醉半醒之间,提笔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这篇序不仅是一篇好文章,更是一幅旷古烁今的书法作品,被后世的人们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他们聚会的这一天,就是农历三月三日上巳节。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

相传,农历三月三日是中华始祖黄帝的诞辰,而中原地区自古就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轩辕,也就是黄帝。“上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朝初年的文献当中。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上巳节就已经非常流行了,它是古代人们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

那什么是“祓除畔浴”呢?《周礼》上是这样说的:女巫职掌每年的祓除仪式,为人们衅浴除灾。通俗来讲就是,在上巳节这一天,女巫们会举行一种仪式,为当时的人们除去灾祸。怎么除去呢?就是用草药来洗澡沐浴。在什么地方呢?在河流的岸边。

可见,在先秦时期,上巳节就已经成为大规模的民俗节日,主要活动就是人们结伴去水边洗澡沐浴。

从最早的去河边洗澡沐浴,又慢慢演变成了青年男女一起去郊外踏青,互相吐露爱慕之情。《诗经》中就写了不少少男少女们趁着祓除时相爱的故事,《郑风·溱洧》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农历三月三日又被称为情人节、女儿节。

到了魏晋时期,上巳节逐渐演化成为皇室贵族、公卿大臣以及文人雅士们临水宴饮的节日,并由此而产生了上巳节的另外一项重要习俗——曲水流觞。

那什么是曲水流觞呢?就是一群人坐在弯弯曲曲的水边,把盛着酒的杯子放在水中,任其顺流漂下,停在了谁的面前,谁就要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并赋诗一首,否则就要罚酒三杯。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曲水流觞”活动,就是前面提到的在绍兴举行的兰亭之会了。

魏晋以后,上巳节正式定为农历三月三日,后代基本沿袭下来,直至上巳节被清明节吞并吸收。

农历的三月三日,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阳春三月的开端。早春时的寒冷彻底消失不见,距离炎热的盛夏也还早,人间大地一派花红柳绿的景象,中原地区的桃花开得正旺,梨花、杏花、樱花竞相绽放,国花园中的牡丹也来凑热闹。那河边的柳树一片浓绿,垂下了万千细柳。而江南更是另有一番胜景:杏花春雨,杨柳依依,燕子飞来,残红满地。

在这样一个百花盛开、万物生辉的美好日子里,古时的人们都喜欢到水边饮宴游乐。西晋时期的文学家陆机在《三月三日诗》中这样写道:

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

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

三月三日,已经快到了暮春时节了,天气晴好,万物欣欣向荣。在这样一个吉利的日子里,是上巳节啊,人们都走向黄河边上,去清洗掉身上的污秽。

如果说陆机所处的西晋时期,多多少少还保留了一点“祓除畔浴”的习俗的话,那么到了唐朝,上巳节这一天几乎就变成了人们郊外游春的节日,沐浴除污反倒成了一种摆设和形式,人们做做样子就是了,主要目的是为了游春。

纵观唐朝历史,最著名的游春活动莫过于杨贵妃的三姐虢国夫人携家眷游长安曲江。只见华丽的车队一字排开,浩浩荡荡,遮天蔽日。街上的行人匆忙躲闪,怕惊了高头大马,长安城的官员们见了也纷纷礼让。

唐代著名画家张萱根据这一事件,创作出了名画《虢国夫人游春图》。大诗人杜甫也根据这一事件加以创作,写下了著名的诗篇《丽人行》,细致而生动地为我们描绘了上巳节这一天虢国夫人春游曲江的故事: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三月三日,阳春时节,天气清新,长安的曲江河边,聚集了许多美人。她们姿态浓艳,神情高远,文静自然,肌肤丰润,胖瘦适中,身材匀称。那绫罗制成的华美衣裳,上面还有用金银线绣成的孔雀和麒麟,与暮春时节的美好精致相映生辉。看!她们头上戴的是什么呢?是用翡翠做成的花饰,垂挂在两鬓上。看!在她们的后背又能看到什么呢?是用珠宝镶嵌的裙腰,看起来是多么合身。其中有几位都是后妃娘娘的亲戚,里面就有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青黑色的蒸锅里端出了紫色的驼峰肉,水晶圆盘送来了鲜美的白鳞鱼。她们手拿用犀牛角做成的筷子,却迟迟不动,厨师们一番快刀细切,算是白忙了一场。宦官骑马飞驰,却丝毫不敢扬起一路的尘土,御厨们络绎不绝,送来了山珍海味。笙箫鼓乐奏出的声音缠绵宛转,足以感动鬼神,可别小瞧了那些宾客随从们,他们个个都是达官显贵啊!后面来的一位骑马官人是何等骄横,车前下马之后,径直从绣毯上走进了帐门。白雪似的杨花飘落下来,覆盖住了曲江的浮萍,青鸟飞去,衔起那遗留在地上的红丝帕。杨家气焰真是高呀!权势更是无与伦比,切莫近前骚扰,说不定丞相大人会发怒训人呢!

唐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独宠杨贵妃一个人,可谓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不仅如此,杨贵妃的堂哥杨国忠也在天宝十一年官拜右丞相,一时间杨家权势滔天,由此才出现了诗中的一幕。而成语“炙手可热”正是源于这首诗中,比喻气焰盛、权势极大。而在农历三月三日上巳节这一天,虢国夫人春游曲江,更是将杨家的权势滔天表现得淋漓尽致。

也是在唐代,宫廷诗人沈佺期在《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中,同样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帝王的游春图:

宝马香车清渭滨,红桃碧柳禊堂春。

皇情尚忆垂竿佐,天祚先呈捧剑人。

三月三日,在渭水之滨,宝马香车,桃红柳绿,皇帝一行人在游春,传承上巳节。当今的圣上尚且追忆姜子牙辅佐周文王的故事,如今皇恩浩荡,天下归心,理应祭祀先贤。

比沈佺期出生稍晚一些的诗人崔颢,也在《上巳》一诗中为我们描绘了上巳节时倾城游春的景象:

巳日帝城春,倾城祓禊辰。

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

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

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

农历三月三日的上巳节,京城长安一片春意盎然,正是倾城的百姓去河边清洗污垢的良辰吉日。马车应该停在河流的岸边才好,奏乐之声须得惊起路面的尘土方可。那岸边的垂柳阻隔了高头大马的通过,浮桥之上更是挤满了游春的人。即便天色将晚,他们依然觉得时候还早,于是又都涌向九龙津去了。

盛唐时期的诗人常建可能已经厌倦了人多热闹的游春,在《三日寻李九庄》一诗中,他在上巳节这一天,孤身一人,乘着小舟,去那溪水边寻访一位老友: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雨停了,我行到了杨林的东边渡口,在三月三日这一天,我荡起轻舟去寻访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家在桃花林的岸边,门前有潺潺的溪水流过。

他的这位老友应该是个隐士,偶像想必是陶渊明。你看他的家住在溪流的岸边,溪岸上还种有一片桃林,门前则是潺潺的溪水流过,这应该就是他眼中的世外桃源了吧!

宋代以后,上巳节风俗渐渐衰微,但游春、踏青的习俗仍在流传。

宋代大诗人杨万里在《上巳》一诗中写道:

正是春光最盛时,桃花枝映李花枝。

秋千日暮人归尽,只有春风弄彩旗。

正是春光最明媚的时候,百花盛开,桃李争妍。日暮时分,佳人荡完秋千,结伴而归,只剩下多情的春风吹动了各色彩旗。

时至今日,农历三月三日在中国西南一些地区,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云南大理每年三月三日都会举行泼水节,从中我们依稀还可以看到古时上巳节祓除畔浴的影子。

三月三日不光在中国,在其他国家也算是一个传统节日。

韩国民间传说,三月三是燕子归来的日子,女人们三三两两,走出家门踏青,野餐时吃杜鹃花饼,喝杜鹃花酒和桃花酒,同时以蝴蝶占卜婚姻等。

在日本则被称为女儿节,原本也在农历的三月三日,但明治维新后改为阳历三月三日。在女儿节期间,家中的成员大都尽量聚在一起,祝福女孩子健康平安地长大成人。

从先秦时期的河边沐浴,到后来的男女结伴踏青,再到后来的游春惜春,无不体现出古时人们对美好时节的眷恋与向往。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春之盛在三月,而三月三日正是一切美好的开端,一切的圆满与希望所在。寒食节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

江南的二月,正是繁花盛开的时节,一片姹紫嫣红,而我却独自客居他乡,偏巧又赶上了寒食节,内心感到无限的悲凉。贫穷的生活使我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炉灶里也往往生不出烟火,实在不仅仅是为了明天纪念介子推而禁火呀!

这是唐代诗人孟云卿在寒食节前一天写的一首诗,讲他独自飘零流落到江南的时候,正值寒食节,但因为贫困,没有食物可以吃,炉灶里也就无需生火了。不生火,不仅仅是因为寒食节要禁烟禁火,更是因为穷。

由这首小诗我们不难看出,寒食节是需要禁火的。

寒食节,也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

寒食节期间,严禁烟火,人们只能吃冷食、寒食,所以叫寒食节、禁烟节、冷节;按照中国古代的历法,冬至日后的第一百零五天即是寒食节,所以它又被称为百五节。

冬至日是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一百零五天后,大约是次年4月3日左右。

先说说这个节日的来历:

关于这个问题,专家学者们争论不休,众说纷纭。有人说寒食节来源于远古时期的改火旧习——在远古时期的华夏大地上,春天一到,人们便将上一年保留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然后再重新钻木取火,以获取新的火种。还有人说寒食节源于周朝的禁火令——周朝时,春天来临,大火星出现,气候干燥,容易引发山林火灾,因此,周天子才下令禁火。

当然,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最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还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说法:

话说在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因“骊姬之难”逃亡在外。长期流亡的日子可想而知,那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饿得两眼直冒金星。眼看公子重耳随时都有饿死的可能,他的随从介之推,竟不惜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来让他充饥。如此忠心耿耿的臣子,让重耳感动得一塌糊涂,许诺说以后等自己当上了国君,不会忘记介之推的。

在外流亡了十九年的公子重耳,终于回到了晋国,果然当上了晋国的国君,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开始封赏有功之臣了,可谁知当年割肉给晋文公充饥的介之推竟拒绝接受封赏。他非但不接受封赏,反而带着自己的老母亲跑到山西的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三番两次派人请他下山,可他就是不下来。晋文公毫无办法。这时不知是谁出了个馊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到时候介之推扛不住,自己就会狂奔着下山的。

晋文公同意了。可谁知介之推还是不出来。最后,母子二人竟抱着大柳树活活地给烧死了。古人认为他有气节,不贪图荣华富贵,宁可被活活烧死,也不愿意接受封赏。

晋文公悲痛万分。为了纪念自己的这位忠臣义士,晋文公下令,就在介之推遇难的这一天,全国禁火,举国上下不许烧火煮食,只能吃冷食,故名“寒食”,寒食节由此而来。此后这个节日在中国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可谓是历史久远的一个传统节日了。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一切古老的文化习俗都处在不断的演变之中,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无论寒食节起初的来源是什么,后世的人们相信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这也就渐渐成了主流的说法。

关于这一点,后世的许多诗文都是明证,证明了当时的人确实认为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唐代诗人卢象就写有一首《寒食》,大致为我们描述了这个事情: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

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

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

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

光烟榆柳灭,怨曲龙蛇新。

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

介子推说自己要去那绵山隐居避世,谁知在一场大火之中遭到了焚身。今日四海之内都在过寒食节,千年以来都是为了他这一个人啊!深深的冤屈如何能用道理来表明呢?就像那险峻的去处自古以来就没有邻居一样。但他那伟大的魂魄足以气动山河,就像风雷统治下的万物一般。在火光烟雾之中,柳树被烧毁了,在这样的怨曲声中,它又重新焕发出了生机。可叹那晋文公重耳一世英明霸业,却独独辜负了介子推这样的忠臣。

唐代诗人郭郧也曾写有一首《寒食寄李补阙》,也说到了介子推的事迹:

兰陵士女满晴川,郊外纷纷拜古埏。

万井闾阎皆禁火,九原松柏自生烟。

人间后事悲前事,镜里今年老去年。

介子终知禄不及,王孙谁肯一相怜。

在寒食节这一天,兰陵的青年男女们一起踏青郊游,礼拜古迹。千家万户虽然都禁了烟火,可那原野上的松柏却如烟似幻。世间人总是悲伤往事,镜中的自己也明显老于去年了。介子推知道自己不爱慕功名利禄,可如今的王孙们哪一个会可怜他呢?

如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寒食节也有一个不断传承并发展的历史过程。

起初的时候,寒食节只在山西等地流行,后来才慢慢流行到全国各地。这很好理解,山西简称晋,正是当时晋国的地盘。

到了汉代时,寒食节的影响力慢慢彰显出来,有些地方禁火的时间甚至长达一个月之久。大家想一想,一个月都不能点火,都要吃冷食,谁能受得了?结果导致许多老弱妇孺身体吃不消。

东汉末年,曹操曾下令取消禁火这个习俗,《阴罚令》中是这样记载的:

听闻太原、上党、雁门等地方,在冬至日一百零五天后禁烟火、吃冷食,说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今天颁下律令,这些地方在寒食节不准吃冷食。有敢违抗命令者,一家之主坐牢半年,主管此事的官吏坐牢一百天,该县县令罚一个月的俸禄。

西晋统一之后,由于与春秋时期的晋国一样,都是一个“晋”字,所以对晋国曾经的历史习俗特别感兴趣,由此,纪念介子推的禁火习俗又恢复了起来。不过,时间不再是长达一个月了,而是缩短为三天。与此同时,还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于是寒食节就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也就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风俗习惯。

在寒食节结束的那天晚上,宫廷里一般都会举行一个仪式,那就是由皇帝出面,将“新火”赐给身边重要的大臣们。

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韩翃写过一首著名的《寒食》,讲的就是这件事: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暮春时节,长安城内处处柳絮飞舞,落花无数,在寒食节这一天,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里的柳枝。夜幕降临,皇宫里忙着传送蜡烛,于是,袅袅炊烟就散入了王侯贵戚的家中。

据考证,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两日。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寒食节都被当作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唐朝时,它仍然是一个较大的节日,但已经开始势微,后来逐渐为清明节所兼并。

由于后来寒食节被清明节所兼并,所以寒食节的主要节日活动跟清明节类似,不光有禁烟火、吃冷食,还逐渐增加了祭祖扫墓、插柳、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赏花、放风筝、斗百草等风俗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

这很好理解,寒食和清明,大约在农历三月初左右,本就是花红柳绿的美好时节,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然会产生诸如踏青、荡秋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