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身健体的中国功夫(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9 18:25:03

点击下载

作者:鹿军士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强身健体的中国功夫

强身健体的中国功夫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强身健体的中国功夫作者:鹿军士排版:KingStar出版社:现代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5-01ISBN:9787514364866本书由大华文苑(北京)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强身健体的中国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同时习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历程,推进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推进了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文化是立国之根,实现“中国梦”也是我国文化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并最终体现在文化的发展繁荣。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

如今,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攻坚和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面对各种眼花缭乱的现代传媒,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浩浩历史长河,熊熊文明薪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的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中华文化曾是东方文化摇篮,也是推动世界文明不断前行的动力之一。早在五百年前,中华文化的四大发明催生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地理大发现。中国四大发明先后传到西方,对于促进西方工业社会发展和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业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总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的文化纵深,蕴含着丰富的宝藏。我们要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弘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现象,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文化形态与文化风采。

为此,在有关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书系。主要包括巧夺天工的古建杰作、承载历史的文化遗迹、人杰地灵的物华天宝、千年奇观的名胜古迹、天地精华的自然美景、淳朴浓郁的民风习俗、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欢乐祥和的歌舞娱乐、生动感人的戏剧表演、辉煌灿烂的科技教育、修身养性的传统保健、至善至美的伦理道德、意蕴深邃的古老哲学、文明悠久的历史形态、群星闪耀的杰出人物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书系的特点是全景展现,纵横捭阖,内容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语言通俗,明白晓畅,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韵,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知识性和延伸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中华儿女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中国功夫——中华武术历史与文化功夫之源——武术萌芽

武术起源可以追溯至远古时代,它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部落之间的战争。人类要生存,要保护自己,就要与野兽斗争。这样人们就逐渐掌握了徒手和持械进行攻防格斗的技能,这就是后来武术的萌芽。

在氏族公社时代,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在这些战争中,远则使用弓箭、投掷器等武器,近则使用棍棒、长矛、刀斧等武器,有攻有防。徒手搏斗时,应用拳打、脚踢、躲闪、扭摔、跳跃等动作。使用器械战斗时,应用劈、砍、刺、扎等动作,使得武术不断发展。人类祖先狩猎而萌生武术

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猿人,还有69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和1万多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他们都生活在与兽群居的环境中。这时我们中华祖先,他们要求生存,要猎取食物,要保护自己,就要与野兽进行斗争。这时人们稍一疏忽,离开了人群,就会被凶禽猛兽所攻击。■ 原始人类同野兽搏斗■ 原始人类制作武器用来打猎

在当时,人们的生存条件十分恶劣,人烟稀少,到处都是凶禽猛兽。盘旋在高空中的恶鹰不时地俯冲下来,掳走老弱者,凶狠的猛兽一次又一次地向茫然无措的人们发起攻击。

为了保卫自己,也为了从野兽身上得到遮风避雨的毛皮和果腹充饥的食物以生存繁衍下去,我们的祖先们不得不同凶猛的野兽进行殊死搏斗。

在山顶洞人的穴居遗址中,后来发现有大量的兽骨,这就是他们与野兽搏斗并取得胜利的证明。野兽有尖尖的利爪,强悍凶残,而先民们用来与野兽搏斗的不过是简陋粗糙的棍棒和石头打制的武器。

在与凶禽猛兽的斗争中,人们一方面依靠群体力量,一方面依靠增强群体中每个人的战斗力和技能。在战斗中,人们或单纯使用拳脚,或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武器,逐渐掌握并发展了徒手和持械进行攻防格斗的技能。

于是,这些徒手进行的拳打、脚踢、躲闪、跳跃、摔跌等动作,就逐渐形成了拳术的萌芽。■ 使用石斧的原始人

在进入石器时代之后,人类开始使用石器、木棒、骨、角、蚌等工具或武器与野兽搏斗,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出现了劈、砍、刺、扎、掷等动作,这也成为后来武术中使用器械各种方法的萌芽。

打猎的成功,不仅靠集体的配合,也要依靠猎手们身体的矫健,不仅棍棒的使用要准确有力,徒手的踢、打、摔、拿在必要时也是不可或缺的,在我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就有人们徒手与老虎搏斗的记载。《诗经》 我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的诗歌,共305篇。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为《诗三百》。西汉时期被尊为儒家经典著作,始称《诗经》。

先民们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地想方设法改进自己的武器。从旧石器时代早期用粗糙的石头打制的砍砸器、尖状器,到中期的骨骸、骨矛、骨叉,再到新石器时期的石刀、石矛、石斧、石镣等,记录着他们在改进武器方面不懈的努力。尖石器、剑的发明和使用,就产生了刺的动作,有了石矛、石手斧的出现,就产生了扎、砍、劈的动作。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50万—约1万),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地质时代属于上新世晚期至更新世,我国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分布已很普遍。距今100万年前的旧石器文化有西侯度文化、元谋人石器、匼河文化、蓝田人文化以及东谷坨文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弓箭的发明,给原始人类提供了远射程武器。

根据古籍的记载,人们看到落在树枝上的鸟在飞走时被弹回来的树枝击伤受到启发,于是,就用绳子把树枝绷成弓,将木棍削磨尖细做成箭,制成了原始的弓箭。

弓箭在原始社会时期开始用于打猎,大大提高了人们打猎的能力,扩大了狩猎的范围和方式,因此其意义重大。

狩猎是原始社会人类维持生存最重要的方式,而武术的萌芽与生产劳动有着直接的关系。除了生产以外,原始的战争也是武术萌芽、生长的重要条件。在原始社会,各个种群、聚落之间为了争夺水草丰美的草场、适于居住的地区,经常产生争斗,也促进了武术的进一步丰富。

并且,我们祖先创造锋刃工具,具有能动性、使用工具方法的主动性、运用格斗技术的自觉性,以此为标志,武术进入了萌芽状态。■ 原始石斧

武术也是一种文化形式。它的萌芽与早期人类社会的一些文化活动,特别是舞蹈有密切的联系。《山海经》 先秦时期重要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内容包罗万象,主要记述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产、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的矿物记录,是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

在许许多多个漫漫长夜里,在熊熊的篝火旁,先民们打猎归来,一边烧炙着猎物,一边敲打着石器,模仿着各种野兽的动作,或表演自己在打猎中的巧妙动作,或重复在战斗中自己敏捷的拳脚,手舞足蹈地跳起来,吼起来,舞起来。

这种原始的舞蹈,人们高兴的时候跳,悲伤的时候跳,宗教祭祀的时候更是要跳。用舞蹈纪念祖先,取悦鬼神,禳灾祈福。原始的舞蹈具有浓重的“武”的色彩,融战斗和舞蹈于一体,舞风强悍,气势逼人,常常有震撼人心的作用。《山海经》中有一个神话故事:“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先民用火■ 原始舞蹈岩画

意思是说一个怪神与天帝争斗,被砍掉了脑袋,还不罢休,没了脑袋,以两乳为眼睛,以肚脐当嘴巴,一手拿盾牌,一手拿大斧,挥舞不止,以这种战斗的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满腔愤怒。

人们常常把制胜的技术用“舞”的形式再现出来,又利用舞的形式相互模仿交流,相互学习提高,这种有意识的交流与训练,有意识地把攻防技术传授给战友和后人的活动就有着练武的积极意义。阅读链接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武术的最根本特征是技击性,武术的产生源于技击的需要。武术是用于格斗的技术,它的一招一式、一刺一击都是按照进攻和防守的战斗要求设计出来的,也是人类祖先生存经验的总结。原始时代,人群生活在茫茫荒野中,与之为伍的是剑齿虎等十分凶猛的野兽,“封狶、修蛇,皆为民害”。在严酷的生存竞争中,武术技击便开始萌芽了。太昊伏羲教民以木为兵器■ 伏羲塑像

从石器时代进入木器时代之后,领导先民与鸷鸟猛兽做斗争的领袖是我们的人祖“太昊伏羲氏”。我国简明通史读本《纲鉴易知录》记载:

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生帝于成纪,风姓,作都于陈,教民佃鱼畜牧、画八卦、造书契……有圣德,像日月之明,故曰太昊。帝崩,葬于陈……

后来法家学派代表作之一《商君书·画策篇》也记载:“猎者,昊英之世,以伐木杀禽兽。”而昊英、朱襄则是伏羲的两个得力助手。伏羲教民打猎,实际就是教人们练习武术的开始。■ 原始人捕鱼场景

在那洪荒的年代里,暴虐的野兽,凶猛的飞禽,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们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与它们做殊死的搏斗,要打死它们,吃掉它们,以保全自己,否则,就会被它们吃掉。

在那实际的战斗中,人们除了用拳脚制敌外,还用木棒、石块、骨器等更有力的手段制服对方,这就发展了徒手或手持武器攻防格斗的技能。

智慧的伏羲,据说能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中观万物,他能教民结网、打猎、牧畜、捕鱼,他能教他的臣子养牺牲以充庖厨,制琴瑟乃乐万民……他理所当然是古代一位“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英明领袖,是一位伟大的创造发明家。

在伏羲定都宛丘的整个过程中,他对武术、对战争是相当有研究的。他生于成纪,为了民族的昌盛,为了更好地繁衍生息,便带领着本部落的人群,沿着滔滔东流的黄河,来到中原的东部宛丘,迢迢数千里,无疑是跋山涉水,历尽磨难。《太白阴经》全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是古代的一部综合性的军事著作。作者为唐代的李筌。古人认为太白星主杀伐,因此多用来比喻军事,《太白阴经》的名称由此而来。书中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当然,这不仅是穷山恶水、猛禽野兽、狂风暴雨及天气寒冷等大自然的磨难,异族的侵扰和阻挠也是不计其数。他们不知要经过多少次战争才来到这富饶的宛丘。

据我国古代兵书《太白阴经》记载:“木兵始于伏羲,至神农之士,削石为兵。”《拾遗记》中载:“伏羲去巢穴之居,变茹腥之食,立礼教以导文,造干戈以饰武……调和八方,以画八卦。”

所谓“木兵始于伏羲”即用木料制成兵器,以对付敌人,是从伏羲开始的。无疑用木料制成兵器消灭敌人当然比赤手空拳效果要强得多,这在当时来说,就是一大发明。所谓“造干戈以饰武”, “干戈”者兵器也,即后世所称的武术器械,“饰”修饰之意,即将零乱的武术动作加以修饰编成套路,这就是武术套路的萌芽。■ 伏羲发明八卦

一天,伏羲坐在一个高大的山丘上,仔细观察黄河与洛河汇流的情景。黄河水是黄的,洛河水是清的,两水相汇,形成一个很大的漩涡;漩涡一半黄,一半清,犹如两条游鱼紧紧地抱在一起。在大漩涡中,又各形成两个小漩涡,就像两条鱼的眼睛。■ 原始工具

他灵悟顿生,捡起一根树枝,就在地上画了起来。于是,就形成了流传千古的伏羲太极图。伏羲太极图中的两条游鱼,白的名阳鱼,主阳、主动、主父;黑的名阴鱼,主阴、主静、主母。阳鱼的眼睛是黑色的,阴鱼的眼睛是白色的。阳鱼表示天,阴鱼表示地,阳鱼和阴鱼的交界,就是天和地的交界,表示人。天、地、人被称为“三才”,是太极图的核心。女娲 传说为上古氏族首领,后来逐渐成为神话中的人类始祖。根据神话记载,女娲人首蛇身。女娲的主要功绩为抟土造人,以及炼石补天。其他的功绩包括发明笙簧和规矩,以及创设婚姻。后世女娲成为民间信仰中的神祇,被作为人类的始祖和婚姻之神来崇拜。

后来,世界经历过一次大灾难,天塌地陷,洪水横流,多亏了伏羲的妻子女娲炼石补天,又斩断白龟的四条腿支撑住了天,这才挽救了大地苍生。

一天,伏羲在蔡河捕鱼,逮住一只白龟。他想:“世上白龟少见哪!当年天塌地陷,白龟老祖救了俺们,后来就再也见不到了。莫非这个白龟是白龟老祖的子孙?我得把它养起来。”

他挖个坑,灌进水,把白龟放在里边,逮些小鱼虾放进坑里,叫白龟吃。也怪,白龟养在那儿,坑里的水格外清。伏羲每次去喂它,它都浮到伏羲跟前,趴在坑边不动弹。

伏羲没事儿就坐在坑沿儿,看着白龟想世上的难题。看着看着,他见白龟盖上有花纹,就折一根草秆儿,在地上比着白龟盖上的花纹画。画着想着,想着画着,画了九九八十一天,画出了名堂。他用一通道儿当阳,一断道儿当阴,一阳二阴,一阴二阳,来回搭配,画来画去,画成了八卦图。

所以,我国武术是伏羲创造的,伏羲就是武术的创始人。后世所有的拳法无不讲究阴阳、虚实、神气、意力、起落、进退、动静、张弛、伸缩、吞吐、仰俯、开合,而这些阴阳虚实的基本理论,都是以伏羲的无极、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作为基础的。

在陈州流行数千年的伏羲八卦拳,是按照伏羲八卦的原理辩证地确定阴阳虚实、起落进退的。它的手法、劲法、套捶也都是从八卦原理中派生出来的。阅读链接伏羲带领先民们生活在宛丘时,这里地势平坦,森林茂密,动物繁多,气候温和,水草丛生,是使本民族发展昌盛的好地方。然而,这里绝非平静的地方,相互争夺,会武拼杀的场景是可想而知的。据史书记载,在这里建都的除太昊伏羲、炎帝神农外,以后历代统治者还把这里作为封国。这些王、公、侯在这里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也一定会豢养大批的军队士兵,这些士兵便是练武习战的主要对象。于是,羲皇子孙将中华艺苑里这株艳丽的武术之花,浇灌得芳香四溢、绚丽多彩,将伏羲老祖在这里创造的武术发扬光大。轩辕黄帝用干戈进行训练

在轩辕黄帝时代,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随着社会生产的逐步发展,在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以外,逐渐出现了剩余的劳动产品,这样以掠夺奴隶和财富为目的的部落战争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汉代杰出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 轩辕黄帝雕像

轩辕,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他号称“轩辕”。当时,神农氏力量衰落,不能再担当部落联盟首领平息战乱,于是,轩辕取而代之。《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干”,是指作战时防御的盾牌,初民时以木杆抵挡矢石,木杆就是干。后来在木杆上编缠藤条或树皮,以扩大掩护面。后来,多用皮制,形制较大,上面钉有圆形的青铜部件,成为防护刀、剑、枪、矢等利器的较好护具。“戈”,是一种用于进攻的武器,是由镰刀演化而来的,戈刃朝内,多用于钩割,在当时是颇有威力的长兵器。干戈合用,泛指一切兵器,是古代战争的象征,后世常用的“大动干戈”一词中“干戈”的意思即如此。

在这种战争中,人们的格斗对象是同自己一样有智慧的人,因此格斗技术比打猎要复杂得多。这种原始的战争有力地促进了武术的发展。

当时,生活在黄河上游的黄帝轩辕氏部落与生活在中原地区的蚩尤九黎部落之间多年以来发生三次激烈的冲突,其中就有著名的“涿鹿之战”。蚩尤的兵力较多,而且有比较先进的金属武器,传说蚩尤用青铜制作的五种兵器戈、矛等,杀伤力很大。■ 青铜戈

黄帝采用诱敌深入的策略,退到河北涿鹿一带,利用天时地利打败了蚩尤。黄帝除教民习用干戈之外,还运用了武术最原始的文化——阴阳、五行。■ 《黄帝内经》书影

阴阳,是我国古代以朴素的唯物观点来概括一切事物的统一与对立的学说。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生长、变化、消亡等客观规律,均可以阴阳归之,人体的生理、病理也可以阴阳归之,武术的技击方法亦可以阴阳归之。

据《黄帝内经》记载:“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黄帝所创“阴阳学说”认为:“天体宇宙,一切事物都可以分成阴阳两类。”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夜为阴;男为阳,女为阴。

而运用于武术中,动则为阳,静则生阴;出手为阳,收手为阴;上步为阳,退步为阴;刚劲为阳,柔劲为阴;手足伸出为阳,关节屈曲为阴;掌心向上为阳,掌心向下为阴。阴阳的对立和统一,各自以对方作为自身存在的依据,而且在矛盾运动中,阴阳又永远处于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运动过程中。阅读链接由传说和记载可以得知,黄帝习用干戈的目的,是训练他的部落成员,培养他们的军事技能,以取得战争的胜利。当时的战斗是非常激烈的,既有弓箭、戈矛、刀斧的劈、砍、刺,又有拳打、脚踢、躲闪等徒手搏斗,掌握一定的攻防技能并自觉运用兵器,有力地促进了武术运动的发生、发展。战神蚩尤初创五种兵器

早在远古时期,梅山地域就有我们的先人栖息,梅山武术也就在远古先人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开始萌芽。其中最著名的领袖就是蚩尤。据说蚩尤是炎帝的后代,是九黎族的首领,他在传说中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战争之神”,原始武术的许多故事都发生在他身上。他教人们在狩猎的过程中,“观其禽技,仿其兽姿”,模仿动物动作创造了原始的格斗技能。■ 蚩尤画像■ 《吕氏春秋》书影

在人类生产之初,工具和武器是没有区别的,除石头、木棍外,还有石刀、石斧等。随着原始人群之间为争夺食物、领地等而引发的争斗的频繁发生,武器逐渐从工具中分离出来,并得到迅速发展。

在《吕氏春秋·荡兵》中记载:“争斗之所自来者久矣,不可禁,不可止。”“未有蚩尤之时,民固剥林木以战矣。”实际战争中,先民需要延伸自己攻防能力的兵器。但在蚩尤之前,还只停留在石、木制武器阶段。

蚩尤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祖,他发明了金属冶炼和金属兵器的制造。《世本·作篇》说蚩尤“以金作兵器”。《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龙鱼河图》说道:“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铜头铁额……”说明在他领导的部落中,铜已经被广泛使用。《吕氏春秋》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集体编撰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12纪、8览、6论,共12卷,160篇,20余万字。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蚩尤对武术最大的贡献,是他发明了许多兵器。《世本》记载:“蚩尤作五兵:即戈、殳、戟、酋矛、夷矛。”“为车之五兵”“步卒之五兵”则无夷矛而有弓矢。“戈”,与黄帝之戈类似。“殳”,是一种竹制的兵器,非常锋利。■ 蚩尤发明武器铜殳《逸周书》 原名《周书》,是我国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旧说《逸周书》是孔子删定《尚书》后所剩,是为“周书”的逸篇,故得名,后人多以为此书主要篇章出自战国人之手。正文基本上按所记事之时代早晚编次,历记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成王、康王、穆王、厉王及景王时事。“戟”,一种专门为战争制造的兼具矛和戈优点的武器,以矛为主体,侧有一横刃。“矛”,一种长兵器,长度几乎是人体躯干的三倍,矛头有曲刃,顶端有尖,侧有两刃,中为脊,两旁有槽,以出血进气。而酋矛、夷矛可能是矛头大小、形状有区别。

蚩尤发明的这五种兵器,实用性强,战争中威慑力大,基本可以满足当时的作战需要。

蚩尤作战非常勇猛,和黄帝之间的战争相当激烈。《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逸周书·尝麦》也记载:“蚩尤乃逐帝,战于涿鹿之阿,九隅天无遗。”这段历史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有记录:“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史书对这场战争的记录轻描淡写,寥寥几笔,事实上这场战斗异常艰苦,黄帝为打败蚩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据传,蚩尤为了和黄帝打仗,起用角抵。

可见,蚩尤训练的兵士十分擅长于徒手搏斗,更擅长利用青铜器械,提高战斗力,所谓角抵,实际上是戴着牛角之类的护具,进攻时可以击刺对手,防御时可以保护脑袋。“角抵”体现了格斗中以巧取胜的精神,推动了擒、拿、摔、打等战斗技巧的产生和运用。张五郎 又名“陈十五郎”,是湘西南梅山教中唯一以木雕神像供奉的神祇。张五郎是梅山文化中传说的“狩猎之神”,相传得到过太上老君真传。人们怀念张五郎,奉张五郎为猎神,是一位双手撑地、两脚朝天的倒立神。

蚩尤在每次战斗前后所举行的巫事祭祀武舞中,将那些在以往战斗和狩猎中运用得比较成功的一拳一脚、一击一刺逐步融入其中,并带领族人进行反复的模仿与练习,使其从生产技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战斗技能,形成了原始的武术,并以此在屡次的战斗中获得胜利,从而得以组建九黎部落集团。

其后,九黎、三苗、有苗、楚蛮战败,退回老家梅山的蚩尤后裔们凭险而守,开始了漫长的“化外蛮夷”生涯。经过长期战争检验并发展起来的梅山武术,则在这相对独立的封闭环境中,不断地进行着自我完善与进化,从而使梅山武术那种古老神秘的特色得以持续保留并逐步定型。■ 《山海经》中记载涿鹿之战

在梅山武术传人们所祭拜的祖神中,从头上长角的蚩尤,到翻天倒地的张五郎,可以看出,梅山武术一直传承着蚩尤的那种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一直在塑造着梅山人强悍、刚毅的民性。

传说中的蚩尤铜头铁额、口吞沙石,而梅山武术功法中的“铁牛水”“桶子功”等可使练习者体硬如铁、抗击抗打,能头顶开砖破石;“化骨水”可口吞瓷碗、生嚼灯管等,有力地印证了蚩尤铜头铁额、口吞沙石的传说。

另外,梅山武术中打虎耙、巡山耙、铁尺等武术器械的外形,都有一双弯如牛角的分支,冥冥中在纪念着蚩尤老祖那头生双角的形象;从蚩尤所建立的九黎部落到后来的三苗部落,再到梅山武术传人们收徒授艺时所收的拜师礼为三块三毛三或三十三块三,或三百三十三,或三千三百三,也寓示了梅山武术对九黎、三苗的纪念和承续。阅读链接其实,寻找战争中克敌制胜的兵器,是先民们一个不懈努力的目标。早在旧石器时期,河套人已经制造出了最早的长矛,这种长矛以骨角做矛头,木棍做矛柄。在距今约7000年的新石器遗址中有各种各样的石刀、玉斧、矛头。我国最早的甲骨文,武字从戈从止,意即持戈作战或舞练,甲骨文与钟鼎文涉及大量武器,如弓、矢、戈、斧、戟等,反映了当时武器的发明和使用状况。武器的不断创造和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原始武术的攻防质量,丰富了格斗搏击内容,为我国武术带来了新的活力。大禹干戚舞和夏后的九伐

为适应原始战争的需要,原始人群要作战斗的演习操练以熟悉战斗的击刺动作和应有的群体组合,于是在原始人群中萌生了“武舞”,或者叫“战舞”,用以展示武力,以“舞”来表现武术的形式得到了很大发展。■ 大禹平定华夏《礼记》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之一。该书是西汉戴圣对秦汉时期以前各种礼仪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学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至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至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仕者必读之书。《淮南子·缪称训》记载,大禹曾经与南方的三苗族打仗。过了30天,三苗族还是不肯服输。于是,大禹换了一个办法,采用攻心战术。他停止进攻,按照舜的旨意,让士兵拿着干和戚,训练了70天。

然后大禹命令士兵手持盾牌和大斧跳起了威武雄壮的战斗舞蹈,请三苗部族的人观看这种“干戚舞”以显示武力雄厚,三苗部族从此臣服。《尚书·大禹谟》中也记载了这件事:“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两阶,七旬有苗格。”这是原始社会一次盛大的武术自卫演练,古代的“武舞”为后来武术套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执盾陶武士俑

虽然原始社会中的打猎、部落间的战争和舞蹈对武术的产生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但是武术毕竟不等于打猎,不同于打仗,也不是舞蹈。武术的形成和成熟还需要更加充分的条件,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任何一种文化形式的成熟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我国武术把身体与精神、健身娱乐与格斗技术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更为特殊的条件。

幸运的是,历史慷慨地给了中华民族发展武术所需要的时间和条件,而武器在战斗中已被广泛地运用并对提高战斗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史记》中记载的大武舞《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大东之野,夏后氏于此舞九伐。”“夏后氏”名启,相传是大禹的儿子,后来建立了大夏王朝。“大东之野”,是指大东的一片广场。夏后氏在这里指挥大家,练“九伐”这类舞蹈。

据《礼记》解释:“一击一刺为一伐”,所谓“九伐”就是手持器械,互相击刺的9个回合。

至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西周人沿用夏代传下来的击刺之法,培养和锻炼武士的攻防能力。武王伐纣推翻了商朝。伐商前夕,用武舞鼓舞士气,名曰“武宿夜”,给击刺之法配上了音乐,称为“舞象”,随后,又以灭商时的战争场面为题材,编了一种“大武舞”,歌颂他的武功。《史记·乐书》记载,大武舞的参加者有数百人,全部戎装,手执兵器在音乐伴奏声中做各种队形变换,一共有6段音乐,队形变换6次。《史记》 西汉司马迁撰写,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后期长达3000年左右的历史。《史记》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典范。它是历史、文学的统一体,是文学的历史,又是历史的文学。

九伐、舞象、大武舞,都是早期用来表现战争内容的舞蹈。这些舞蹈有助于培养人的军事技能,一击一刺都带有攻防意识,形式也与武术的对练有相近之处。■ 原始兵器

人们把在战斗中运用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反复模仿着、传授着、习练着,夏启指挥大家进行攻防格斗的训练,使人们在狩猎活动和战争中积累的搏斗技能相互交流和传授,这实际上是早期的练武活动。击刺之法的回合,就是后世武术套路形式的最初模式。阅读链接我国纳西族被称为“东巴跳”的舞蹈中,还保持了一些原始舞蹈的形态。舞蹈时战士们踏着战鼓的节拍,持刀模拟着作战的动作,左右砍杀。舞刀时既有劈、砍、扎、刺这些进攻动作,又有缠头、裹脑等防御性的动作,还有多种多样的步法,如跪、蹬、虚、跳跃等,这些都体现了武术套路源于原始的舞蹈。兴起时期——扎根华夏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铁器,步骑兵兴起,又进一步改进了武器,使长武器变短,短武器变长,使武器由长、重、单一而向短、轻、多样化发展。同时进一步突出了武术的技击性,武术的健身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比试武艺的形式更广泛出现,推动了武术发展。

秦代盛行角抵和手搏。角抵是徒手对抗性项目,系战国时期所创。角就是角技,抵就是相抵触。

汉代武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是武术真正兴起时期。汉代初期鼓励民众习武,民间习武之风空前,武艺、角抵、手搏、角力等武术兴起,形成了多种技术流派。春秋时期兴起拳勇角力

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任相,帮助齐桓公建立霸业,为了使位于东部的齐国称雄天下,管子把军事组织和行政组织统一起来,加强军事训练,鼓励百姓习武练拳,使拳术活动在齐国得到很大发展,以至后人有“拳兴于齐国”的说法。■ 原始搏击■ 搏击雕塑

人类徒手搏击萌芽于原始社会,缘于生存竞争的拳打脚踢多是无意识的本能反应,真正具有一定技巧的搏斗之术,开端于夏商时代。

但是,产生于商代的甲骨文中,还没有“拳”字,但有“斗”字,意为两人徒手相搏,互击对方头部。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两士相对,兵仗在事,象门之形。”古人作战时有意不用兵器而徒手搏斗,实际上是展示力量和勇气的武艺竞赛。

这一时期,田猎活动成为军事训练项目,内容之一是与猛兽搏斗,郑康成《诗笺》记载:“田猎,搏兽也。”朱熹认为“手执曰搏”。《诗经·大叔于田》描绘了一个排行老三的青年猎手:“襢裼暴虎,献于公所。”“襢裼”,即裸身;“暴”,空手搏斗,意思是裸身徒手击毙了猛兽。《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时期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它的体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则在后面列出,然后解释这个字的本义,再解释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的关系。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个方式。

人与兽斗当然要有非凡的勇气和高超的武艺,在古代也只是个别极端的例子,拳搏技术更多地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徒手搏斗中。

商周时,习练拳搏是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礼记》记载:“孟冬之月,天事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凡执技论力,适四方,裸股肱,决射御”。赤身裸体进行徒手搏斗,是对拳技的炫耀。■ 角力塑像

古代典籍中最早的“拳”字,见于《诗经·巧言》,诗中以“无拳无勇”,讽刺一个人的无能,古注“拳”为“力”,在人们心目中男子汉应该有拳有勇,勇即指勇气,拳即指力量。周代出现了“拳勇”一词,用以代表武艺、勇力。

进入春秋时期,《管子》中记载了当时的风气尚武,国君下令举荐“有拳勇股肱之力,筋骨秀出于众者”,命令“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才,其罪五”。

当时除了齐国外,其他一些诸侯国家拳术水平也较高,《春秋公羊传》记载,宋闵公的臣子长万精于武艺,宋闵公讲话羞辱了他,长万竟举拳打死了宋闵公,闵公的部下仇牧赶来复仇,一番对打,长万又击杀了仇牧,可见春秋时期拳击水平已相当高了。

因此自春秋战国以来,“拳棒”之称几乎成了武术的代名词。一些有识之士也发现了拳术技击之外的另一种功能是健身。著名军事家孙子就曾经指出“搏刺强士体”,意即除了击刺、搏斗较量武艺外,拳术还有增强体质的作用。《管子》 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其学派的言行事迹。《管子》是战国时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庞杂,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孙子 春秋时期吴国将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13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技击和健身的双重作用使拳术迅速发展,最终形成了中国武术一大景观,细腻、复杂、流派众多、千变万化的拳种、拳法,魅力无穷。

徒手搏斗,双方武艺必然有高下之分,战场上这种区分显而易见,平常就要靠相互的“角力”。“角力”,原始社会末期就流行在河北、山西一带,当时叫“蚩尤戏”。春秋战国时,开展得更加普遍,称为“相搏”, 《释名》解释说:“相搏,搏谓广搏以击之也。然举手击要,终在扑也。”实际上是集摔跤、擒拿、拳搏于一体的徒手格斗。

举行角力竞赛时,竞技者一对对地分开,双方可用腿足钩绊进攻,也可抓握对手身体的各个部分,或以头撞击对手的头部,但严禁使用拳击动作。

当时规则规定,竞技者只有让对方的双臂和背脊的其中一部分着地三次,才算获胜。■ 《管子》书影

当时,输了的人即被淘汰,然后每对的优胜者再捉对角逐,直至决出优胜者。如果参加角力的竞技者的人数是单数,那么最后一个没有对手的可以直接参加决赛,但这是一个被人们轻视的幸运者。

据《史记》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拳力相搏开展得相当普遍,喜爱的人众多,甚至有人连做梦都在与人“搏”。《国语》中说,公元前632年,“晋侯梦与公子搏,楚子伏己,而嘏其脑”。

又据《春秋穀梁传》记载,公元前660年,鲁公事季友俘获了莒拿,并不处置,却提出与莒拿相搏,并且命令部下退开,不要帮助自己。在相搏过程中,季友处于劣势,在众人催促下,竟违背了徒手相搏的约定,抽出宝剑杀了莒拿,受到舆论的谴责。

为了使武艺得到交流,每年春秋两季,天下武艺高强的人都要云集一起进行较量,《管子·七法》记述了当时的情景:

春秋角试……收天下之豪杰,有天下之俊雄。故举之如飞鸟,动之如雷电,发之如风雨,莫挡其前,莫害其后,独出独人,莫敢禁围。

这段描述的意思是:春秋两季,天下的豪杰英雄都要相聚较量,那些武功高手,在比赛中像飞鸟一样敏捷跳跃,行动迅捷如雷电,爆发时势如疾风骤雨,在他面前无法抵挡,在他后面也无法下手,出入随意,没有人能阻止包围他。阅读链接春秋战国时期,相搏已经成了武艺比赛的一种形式,为了比赛,往往将若干动作贯连一起练习,即是“套路”,这种套路与武舞不同,是真正武术意义上的套路,对武术运动的发展影响重大。老子以道解说武学真谛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生于春秋时楚国的苦县,著有《道德经》。道家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对中华武术来说,道家思想是其最主要的思想源泉。道家思想对武术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在认识论方面,武术吸取了道论、气论、天人合一的观点,并以此阐释武术的本质;在方法论方面,武术吸取了道家“物极必反”“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等思想,并以此作为武术技击的指导原则。■ 老子蜡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