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哪里来——中华姓氏河南寻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30 07:33:15

点击下载

作者:郑州市政协,河南商报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我从哪里来——中华姓氏河南寻根

我从哪里来——中华姓氏河南寻根试读:

序 乡关河南

在我的老家南阳,无论你是初来乍到的远客,还是多次到访的故交,南阳人见面头一句话就是:“你回来了?”

这句话,是把你当成了归家的亲人来欢迎。

作为河南西南部一个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城市,南阳人朴素好客的意识自古而来,深具中国几千年农耕文化的特色,一句“你回来了”千年传承,不管时代怎么发展,这句热络的问候,始终不曾改变。

不管从哪里来的人,到这儿都有落叶归根的感觉。对客人说“回来”,意味着这就是你的家,欢迎回到老家来,享受亲人的盛情款待。

南阳就是河南的一个缩影。中原大地,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河南具有深厚的根文化,是众多中国大姓的起源地。西周分封八百诸侯,每个诸侯几乎都流传下来一个姓氏,这些诸侯的封地主要在河南。

很多人现在一问,都说是从洪洞大槐树下出来的。其实大槐树下的很多人,也是中原人。现在散处于世界各地的华人,他们的祖先多数也是在河南。我们汉族是从哪儿来的?那是因为有了汉代,而刘邦斩蛇起义就在河南商丘永城。

中国人讲究个落叶归根。为什么呢?人的年龄越大,出去的时间越长,“根”的吸引力便越大。《论语》里也提到“父母在,不远游”,为什么这么说呢?并不是说父母在,就不出远门了,而是说,如果有父母在,不管你走到哪里,这里就是家,你就不会走远;这就是故乡对游子强大的吸引力;大而化之,就是中华文化对海外华人的强大吸引力,就是祖根的吸引力。只要“父母”“故乡”在,对他们来说,不管走多远,都是一种精神支撑。“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几千年来,人们都在寻找自己的故乡。这个故乡,既是自己生长的地方,也是祖根肇始之地。而河南,就是这样一个“故乡”,是中华民族的故乡,更是海外游子的故乡。

海内外华人对故乡祖根的深厚感情,我深有体会。

这么多年,我写了一些书,也得了一些奖,但我最看重的,是两个奖,一是香港中学生在生日宴上颁发的“最受欢迎作家和作品奖”;二是美国中国贸易中心图书博览会评出的“海外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家奖”。为什么是这两个呢?前者是因为孩子们不会作假,是完全发自内心的喜欢。后者则是因为华侨华人在海外的认可和支持。他们为什么就给了我呢?就是因为我的书里边注入的中国文化理念比较多,那些老华侨或者是移民到美国以后,长期喝洋酒、吃洋饭、说洋话、做洋事,形成一种对故乡驱之不去的怀念的需求。去国怀乡的思绪不但不会削弱,其实是“与日俱增”的。我的作品中的“中国文化情结”得到大家的认可,当然不全是我自己的功劳,也有海外游子文化心理的认同。

多年来,海内外华人来此寻根谒祖不断。河南拥有如此厚重的根亲文化资源优势,近年来,也有一批学者进行了研究和挖掘,但更重要的是,研究出来后,要有面向全世界的对外传播平台。

目前,这种平台还比较少。人家回来了不知道根在哪儿,你得给人家指路,得贴个标签。

比如说,现在许多人都知道孔庙在曲阜,但也许不知道,孔子的祖祠就在河南商丘,曲阜人也认可这一点。而且老子、庄子故里也都在豫东一带,这里是我国儒教、释教、道教的发祥地,可是过去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宣传还不够。

这次家乡媒体河南商报对源自河南的姓氏逐一探访、梳理,继而把每个姓氏的演变和沿革向外传播,非常及时,也弥补了以前这方面图书的一个缺项。以前我们的姓氏研究,虽然资料详实,但着重面向学术界,现在这本书出来,内容严谨,语言通俗可读,很适合想了解姓氏文化的人群,以及海内外华人寻根。作为媒体,在传播上又具有先天优势,能非常好地把相对深奥的史实深入浅出地讲清楚。这既是姓氏文化的一次全面普及,也是河南根亲文化一次极好的传播。看完本书,相信你会明白自己“从哪里来”。二月河二〇一五年二月

前言 一部河南姓氏史,一部华夏传承史

我从哪里来?

一生中,我们每个人都要无数次回答这个问题。

往小了说,这是一个可以在户籍栏中随手填上、可以脱口回答别人的问题,不管是口音还是生活习惯,都带着自己从小到大的生活印记,自然而然,无须思索;往大了说,这又是一个哲学问题,带着血脉和灵魂深处的根,冥冥中牵绕着人,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们到底从哪里来,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姓氏追寻。

姓氏,用一种最古老的标志,提示着你的血脉、你的祖根。在中国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对一个人最好的夸奖是“不忘本”,最严厉的指责是“数典忘祖”。

千百年来,许多人费了大力气,小心翼翼地保存着祖上流传下来的家谱,为的就是知道自己“从哪里来”。

很多人发现,不管走到哪儿,不管到何方,追根溯源,大家的根竟然是在同一个地方——河南。

按照统计,中国排名前100位的姓氏,有83个源自河南。源自河南的姓氏人口,占中国汉族人口的80%以上。

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开始,在姓氏形成到发展再到成形的漫长时期,河南一直是先祖集中活动地。可以说,一部河南的姓氏史,也就是一部华夏的传承史。

今天,我们重提河南的姓氏文化,就是为了重新打量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凝聚我们血脉里共有的精气神儿。

在国务院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指导意见中,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成为中原经济区五大战略定位之一,要求“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也指出,“根亲文化”有较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对开放带动战略极为有利。

海内外华人的祖根大半在河南。如今这些姓氏就像蒲公英一样,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而铭刻着这些姓氏基因的老乡,也都带着感恩之心,回到老家河南拜谒先祖、借投资反哺祖地。

马年伊始,河南商报社派出记者,兵分几路,到河南境内多个姓氏起源地,探寻与我们先祖有关的故事,推出大型系列策划《我从哪里来》。时历一年,很多篇故事或文章在《河南商报》刊出后,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和欢迎,带起了一股寻根问祖潮。

为了更便于读者阅读和查阅,现在羊年将《河南商报》已刊和未刊的多篇故事或文章结集出版。但限于我们的水平,以及未能广泛查阅相关文献、寻访相关专家,更无力作深入研究,所以书中的观点仅为我们《河南商报》记者的一家之言,一得之见,失之片面或错误在所难免,恳请有关专家和广大读者不吝批评指正。编者

第一部分 河南寻根

老家河南,血脉之根

农历正月一过,河南就要开始接待络绎不绝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华人——他们不远万里前来只为一件事:寻根拜祖。

从上世纪80年代起,30多年来,海内外华人的“寻根”热情始终不减。无论身在何方,先祖所在地永远是心灵最值得膜拜的地方,魂牵梦绕,追根溯源,最终发现是河南。

根据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统计,中国姓氏排名前100个大姓中,有83个姓氏源自河南,而之前官方公布数字为78个,南方“八大姓”全部源自河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河南是姓氏资源第一大省,海内外华人的祖根大半在河南。姓氏摇篮:河南是中国姓氏的起源地

著名姓氏文化专家、曾担任河南省中原姓氏文化研究所所长的谢钧祥,对中原姓氏作过专门研究。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来源可考的4820个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1834个,占38%;在按人口多少排列的占汉族人口90.14%的前120个大姓中,全源于河南的姓氏有52个,部分源头在河南的姓氏有45个,起源于河南的姓氏,人口数量占汉族人口的80%以上。

谢钧祥指出,不管是在“姓”起源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制时期,还是在“氏”起源的父系氏族社会,河南都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从血缘关系上说,当今120个大姓分别属于三个族系,即黄帝族、炎帝族、东夷族,河南是这三族长期活动的中心。在姓氏发展时期的夏、商两代,河南均是国都所在地。夏、商时期,也是中华姓氏得以发展的时期,而这两个朝代活动的中心地带均在今河南境内。

河南历史悠久,按照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新斌的说法,一部河南史就是一部中国史,河南人口密集、建都频繁、民族融合多,得姓的机会自然更广。寻根30年:海内外华人一致认同姓氏的根在河南

张新斌说,华人寻根大约从1978年从台湾开始,到80年代初,“寻根”波及河南。

1981年,厦门大学教授黄典诚研究闽南语,探寻闽南方言和中州官话之间的关系。当时他来到河南,到固始调查后,在《河南日报》上发表《寻根母语到河南》,讲到语言的根、闽南语方言的根以及福建人的根在河南,并建议中原利用这个优势,加强和东南沿海等地的交流。从那时起,就拉开了河南寻根的序幕,海内外华人一致认同,他们姓氏的根在河南。“海外寻根”从此推动着河南,尤其是学术界对这种现象的思索:为什么这些人万里迢迢来河南寻根,河南吸引他们的资源有多大?一些专家学者研究发现,“我们有这么多资源,有这么厚的家底”。

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河南开始利用“寻根找亲”,吸纳海内外华人,努力实现双赢。“从寻根,到根文化,再到根亲文化,这也是河南文化的一种自觉。”张新斌说。祖根圣地:海内外华人祖根大半在河南

在海外,尤其是中国台湾,有“

半天下,

排满街”和“陈林李

蔡,天下占一半”的说法,占闽粤台绝大多数人口的八大姓氏——陈、林、黄、郑、李、许、蔡、

,发源地均在河南。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李立新说,河南有三个地点是东南沿海和海外华人魂牵梦萦的寻根圣地:一是洛阳的洛阳桥;二是信阳市固始县;三是开封的

都珠玑巷。

洛阳桥

以超过1亿人口的客家人为例,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及港澳台和东南亚,客家人根在河洛,不少台湾人和海外华人都称自己是“河洛郎”。而洛阳的洛阳桥,正是客家人普遍认同的最初迁出之地的标志。

固始县

固始是中原姓氏一个重要的迁出地,在东南沿海和台湾等省,许多华人的族谱上都写有“光州固始”的字样。

据记载,固始人第一次南迁始于669年,陈政、陈元光父子先后率兵赴福建地区平乱,随后将士80余姓落籍闽地。第二次南迁始于885年,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乡民随农民义军入闽,所率将士50余姓也在闽地落户。1953年台湾官方的户籍统计,每5户台湾居民中,有4户先民来自固始。固始成为东南人民眼中的“大槐树”。

珠玑巷

珠玑巷位于广东南雄市,是粤港人寻根问祖的圣地。南雄珠玑巷得名于开封珠玑巷,因南宋时移居此地的官吏士民眷恋故土而得名。今天,这些移居南雄的中原人士的子孙已经遍布粤港,从广东地方志和许多姓氏族谱中可以追寻到其祖先出自宋都开封。

父子同姓,始自黄帝

中华姓氏中,90%以上的姓氏都出自黄帝及其后裔。

事实上,黄帝不只是最早定姓氏的人,父子同姓也是从他开始的。他的25个儿子中,有两人和他同姓。

到了如今,儿子跟父亲同姓、亲生兄弟同姓已是理所当然的事了。中华姓氏:90%以上出自黄帝一脉

黄帝,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与炎帝共同被后人尊为人文始祖,还与伏羲、炎帝等被尊为姓氏始祖。

他是少典的儿子,原本姓公孙,后来因为长居姬水边而改姓姬。其生在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西北),所以被称为轩辕氏。因为建国在有熊(今河南新郑),所以也被人称为有熊氏。传说中,养蚕、舟车、文字、音律等发明都跟他有关。

史书记载,他有25个儿子,其中得姓的有14人,共12个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

姓氏专家

俊祥认为,所谓25个儿子很可能是25个氏族,由此也可以看出黄帝族是一个巨大的部落联盟。

据资料显示,黄帝之子的12个姓发展到101个属地(方国、诸侯国),又派生出510个姓。其中的姬姓,作为黄帝的嫡系,势力最为庞大,拥有61个属地,衍生出432个姓。

在黄帝文化研究方面造诣颇深的新郑本土“大家”刘文学称,因为黄帝在历史上的地位,各朝各代的皇帝总说自己是黄帝的子孙。“言外之意就是,既然都是黄帝的子孙,都流着黄帝的高贵血脉,你能做皇帝,我当然也能做皇帝。”

在刘文学看来,这也是出自黄帝一脉的姓氏很多的原因之一。他统计发现,中华姓氏中,90%以上的姓氏都出自黄帝及其后裔。另外,河南新郑作为黄帝故里,也是姓氏的重要发源地,仅源于新郑的姓氏就有300多个。父子同姓,从黄帝开始《国语·晋语四》中说,黄帝有25个儿子,其得姓的有14个人,一共12姓。其中,只有青阳与仓林氏这两个儿子跟黄帝同姓,都姓姬。

如今看来,这么多兄弟都不同姓,实在是不可思议。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李绍连说,倘若大家了解原始社会的习俗,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原来,早期的姓氏都是从出生地、母亲的氏族而得的。也就是说,一个氏族的名称和族员的姓氏大都是由居住地来的,也有人以图腾为姓。当一个氏族因人员增多而分裂时,新的氏族和成员要搬去别处,就会衍生出新姓氏。

李绍连举例说,比如黄帝、炎帝兄弟族跟父母氏族少典族就不同姓,炎、黄兄弟二人也不同姓(炎帝姓姜)。

为什么黄帝的那么多孩子中,只有两个人跟他同姓姬呢?李绍连说,因为当时实行的是族外对偶婚。也就是说,不同氏族的成年男女双方,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由一男一女组成配偶,保持较稳定的同居生活。这种婚姻中,一个女子往往有许多丈夫,她并不能确定孩子是哪个丈夫的。

而在黄帝时代后期,出现了一夫一妻的个体婚姻家庭,有了可确认的子女,而且母系氏族社会发展为父系氏族社会,也就有了父子同姓的基础。

所以,在中华大地上,父子同姓从黄帝开始,也就不难理解了。重德轻色,黄帝是楷模

史书中记载,黄帝有四个妃子,其中嫘祖和嫫母是最为后人所熟悉的。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顺湛说,黄帝一脉的姓氏,其实大都是从嫘祖来的。

黄帝和嫘祖一共生了两个儿子:玄嚣(少昊)、昌意。玄嚣的儿子是蟜极,蟜极的儿子是五帝之一的帝喾;昌意的儿子高阳继承天下,就是五帝之一的“颛顼帝”。

据说,嫘祖爱远游,去世时也在路上。许顺湛说,其实嫘祖并不是出门游玩,而是跟着黄帝出门去推广养蚕,最终病死在了工作岗位上。

和嫘祖相比,嫫母的子孙并未见史书中有记载。关于她的传说,民间倒是有很多。

她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受到褒扬的丑女。唐代的《琱玉集·丑人篇》说她额如纺锤、塌鼻紧蹙、体肥如箱、貌黑似漆,是“黄帝时极丑女也”。黄帝为什么要娶一个丑女做妃子呢?史书中说,是因为她虽然长得丑陋,却十分有德有才。

据说,当时部落中经常发生抢婚事件,常有漂亮女子被部落首领抢走。黄帝为了制止此类事件,准备选一个丑女做妃子。后来,他遇到一个女子,长得极丑,心却特别美,就将她娶回去做了第四妻室,封号“嫫母”。

于是,黄帝也被后人奉为“重德轻色”的模范。

万民同庆,共祭轩辕

“三月三,拜轩辕”,祭祖人踏春而来。可是你知道为什么要在这一天祭祀黄帝吗?

一种说法是,这天是黄帝的生辰;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天是上古“国庆节”,祭祀拜祖是为了给黄帝庆功。真的是这样吗?黄帝故里的姓氏之树

阳春三月,一群戴着黄帝丝巾的人,或拿手机,或持相机,挤在黄帝故里景区的中华姓氏广场。

他们的镜头瞄准的是一棵雕塑在广场的大树。这是一棵绿色姓氏树,在树木的根部有一主三副4个分叉,分别是九黎、蚩尤、神农炎帝(姜)、黄帝(姬)。

主干上的黄帝脉络枝杈向上绵延,少昊、颛顼、尧、舜、禹,他们都是黄帝的子孙,他们从黄帝粗壮的枝杈上,又延伸出绿色的枝条,发散出数十上百个姓氏。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2.3万多个姓氏,现在已普查到的仅有4000多个,有文字可考的有3000多个。姓氏广场的一侧将3000多个姓氏一一镌刻上墙。排名前100位的姓中,起源于河南的有73个。三月三,是上古国庆节

三月三,古又称“上巳节”,相传是黄帝的诞辰。也有人认为,二月二才是黄帝的生辰,为什么呢?民间有俗语呀,“二月二,龙抬头”,黄帝是谁啊?龙的化身!不然炎黄子孙怎么又称龙的传人?

如今,之所以“三月三,拜轩辕”,并不是因为这一天是黄帝生辰,而是为给黄帝庆功。

上古时期,氏族成千上万,炎帝、黄帝是其中两个最大的部族。三次大战后,两部族握手言和。黄帝九次与蚩尤交战而不能胜,就联合以熊、罴、貔、貅、豹、虎为图腾的六个部落,之后又会合炎帝部落在涿鹿郊野与蚩尤展开决战,之后黄帝收复了东方六个较大的部落,成就统一大业。

之后黄帝回归故里,在三月三这一天万民共庆,之后每年在这一天都要祭祀,逐步形成“上巳节”。

时间久远,这一天究竟是不是上古“国庆节”已经无从考证,民间却很认同这一说法。“三月三,拜轩辕”,暗合古代养生

在黄帝文化研究方面造诣颇深的新郑本土专家刘文学说,黄帝的诞辰究竟是哪一天,早已无从考证。汉代有书称黄帝出生于辛卯年戊子,可戊子是哪天,谁也不知道。

至于黄帝到底是什么时候统一六部族,更是无从考证。但中华民族需要有一个信仰作为祖根、内在的感情线,中国人也需要一个历史偶像。而经过考证,历史上确实有黄帝这么个人,功绩很大,几乎无所不能,因此我们都认同黄帝为共同始祖。

关于为什么选择在“三月三”这天拜轩辕,从历史文献中虽然无从考证,但是或许可从“三”这个数字说起。“三”,在传统中指天、地、人之道也。《道德经》中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三”是个多么大的数字。

更重要的是,三月三,是一年四季中阳气最盛的日子,万物推陈出新,生机勃勃,在这一天出游祭祀,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散发,保持宽容、给予的姿态,顺应生发的季节,调和阴阳,符合古代养生理论。祭祀黄帝,部落时期就有

据史书记载,中华民族对轩辕黄帝的祭祀,始于部落时期,自春秋时期开始成为由官方组织的公祭活动。战国初期,开始恢复祭祀黄帝和炎帝。这是轩辕黄帝在历史上第一次由神的地位改为人的祖先。

刘文学认为,在有熊国时期,就开始对黄帝进行祭祀了。而祭祀地点,可能就在现在的故里祠。

黄帝故里祠据称始建于汉代,历史上有毁有修。明隆庆四年(1570)修葺,于祠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新郑县知事许朝术于祠前立“轩辕故里”碑;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修葺,《重修大殿碑记》记载:“古传郑邑为轩辕氏旧墟。行在北有轩辕丘遗址,乃当年故址。”

如今这三个石碑,还保存在黄帝故里祠。走进正殿,大殿里供奉的就是轩辕黄帝的金身塑像。殿内四

的壁画,生动地展现了黄帝一生的丰功伟绩。

炎黄二帝,人文始祖

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奉炎黄二帝为人文始祖,可见,炎帝与黄帝同在中华文明中占据重要地位。据研究统计,炎帝衍生出的姓氏多达400多个,许、姜等大姓均出自炎帝。

与黄帝促成了华夏大一统相比,炎帝更注重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是一位使老百姓丰衣足食的杰出领袖。炎帝不是一个人,是部族首领的统称

据传,炎帝的出生地在陕西宝鸡,活动于湖南、湖北,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即现在的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陂。

相传炎帝的母亲任姒,一天在玩耍时,看到一条巨龙腾空而下,身体有了感应。她在怀孕一年零八个月后,生下一个红球。红球裂为两半后,中间坐着一个胖乎乎的男婴,人身牛首。由于得到了神灵的保佑,炎帝出生三天就能说话,长大后,他身高3米,浓眉厚唇,具有非凡的智慧和过人的胆识。

对于炎帝的出生地,有陕西宝鸡、湖北随州、河南淮阳、山西高平等几种说法。其中陕西宝鸡一说流传较广。

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顺湛说,古时候,一个人往往以出生地或部落、家族的图腾取名。炎帝因生于姜水之岸,故被称为姜姓。在他看来,有人认为炎帝是一个人,这种观点不准确。炎帝并不是指一个人,而应该是炎帝族首领的统称。

许顺湛说,在炎黄二帝时期,人的平均寿命很短,也就三四十岁,不可能活上数百岁。炎帝部族持续千百年,一代接一代的首领均以炎帝作为统称。炎帝衍生出400多个姓

炎帝作为与黄帝并称的中华始祖,其后裔繁衍昌盛。

1996年出版的《中华姓氏大辞典》,根据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按人数多少,排列出了《当代中国300个常见汉族姓氏》。其中,前120个大姓,约占汉族人口的90.14%,也就是说,13亿人中,有11.7亿人姓这120个大姓。

姓氏专家谢钧祥研究发现,120个大姓,分别属于三个族系,即黄帝族、炎帝族、东夷族。其中,前120个大姓中,属炎帝族的有6个姓,占前120个大姓的5%。

在《中国古文字学通论》中,除了前120个大姓外,由炎帝族演变而来的姓氏总数多达400多个。

随着历史的演进,有些姓消失了,没有家族或宗族人延续至今,而大多数的姓氏还存在,世代有后裔延续,分布在全国各地及世界上的有关国家。炎帝族系姓氏不仅在汉族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而且在少数民族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姜、许、国、

、丁、文姓等均可追溯到炎帝。

炎帝的姓后代演变很多,但无论哪种类型,都把炎帝当作血缘先祖。由于这样的姓氏很多,与由黄帝而来的姓氏一起共同构成了百家姓的主体,因此,现在常说的炎黄子孙,仅从姓氏的来源上便可以得到证明。阪泉大战后,华夏族逐渐形成

在许顺湛看来,炎帝族要早于黄帝族,到了炎帝族末期,炎帝已经无法控制其他部族,随着黄帝族的崛起,大有取代炎帝族的势头,于是,一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战争在所难免。

黄帝征服中原各族的过程中,与炎帝在阪泉进行了一次战役,史称阪泉之战。

关于这场战役的描述,《史记》开篇《五帝本纪》有记载,轩辕(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关于这场战役的地点,学术界尚未有明确定论,传说最多的是冀西北的涿鹿,此外还有北京延庆县。

相传,战争结束后,黄帝仰慕炎帝的农业和医学技术,而炎帝也败得心服口服,于是两个大的部落联合在一期,形成了炎黄族部落联盟。

不过,在一些学者看来,炎黄两大部落的融合其实早在阪泉大战前就已经开始。

黄帝与炎帝经过多年征战,族群也进行了大融合,逐渐形成了上古大华夏部落联盟,当时的中国进入了华夏时代。据载,后来的夏、商、周都是由黄帝的后裔所建。教人种植“五谷”,人称“神农氏”

炎帝之所以被后人敬仰,不仅是在姓氏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开创了谷物耕作,人称神农氏,并被尊称为传统农业创始人。

如今,河南省淮阳县城东北5公里处,有一处土台,周围面积约10亩,人称“五谷台”。

当地居民讲,相传在神农时代,炎帝就教人种植五谷,以充腹饥,炎帝把谷粒分为五种,分别起名为稻、黍、稷、麦、菽,炎帝兴农事,知耕稼,种五谷,“五谷台”就是炎帝种五谷的地方。在“五谷台”不远处,还有一口神农井,村民说,这口井是炎帝教民汲水浇灌五谷而开掘的。

关于炎帝神农氏和农业之间,坊间流传着一则故事。

在炎帝之前,天下万民主要靠狩猎生活。到炎帝当首领时,大地上的居民逐渐多起来了,但禽兽有限。有一天,炎帝意外发现每棵苗的根部都有一个还没有腐烂的果实。他想,若是能分辨出哪些果实能吃,哪些果实不能吃,然后将那些能吃的果实埋入地下,让它发芽、开花,结出果实,天下万民就解决了吃饭的问题。

随后,炎帝遍尝千草百卉,终于选出“五谷”,随后又苦研播种和管理技术,教给百姓。农业由此兴起。老百姓为了感谢炎帝,就把他敬之如神,称他为“神农氏”。

第二部分 全部源于河南姓氏(40个)

根在鹿邑,派分天下

每年农历八月初十,福建人李道烽都要忙一次——那是他们祖先的“开基周年祭典”,也就是落脚当地的日子,所有李姓族人都要参与祭祀活动。来自海内外的族人,不管多忙,都尽量参加。“有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李姓。”作为河南第一大姓,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大姓、世界第一大姓的李姓,占据了世界上1亿以上的人口。追根溯源,他们的根在一个共同的地方——河南鹿邑。避祸武则天,先祖流放福建

30岁的李道烽是福建永安人。按照族谱记载,他们这一支李姓人,源自唐高祖李渊,排到他那里,是李渊的第45世孙。

李道烽那一支,是唐高祖李渊的第20子李元祥后裔,李元祥获封“闽越

王”。在武则天时期,因为她对众多李氏宗室进行打压,李元祥的孙子李祖丛被流放到福建南安。

唐建中四年(783),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军队哗变,占领长安。李元祥六世孙李尚昊在长安为官,他回福建避难,不敢回老家南安,到了今永安市槐南镇皇历村,与长子李希悦定居下来,繁衍生息。至此,福建永安成了世界李氏祭祖的圣地,吸引泰国和我国台湾、香港、福建、广东、浙江等地的李氏后裔前来上香祭祖。

由于李唐皇帝出自“陇西李氏”,最近几年,李道烽也和众多“寻亲团”一起,前往甘肃陇西祭祖。当然,每来一趟,河南鹿邑是必去的地方——唐代认老子为李氏先祖,而老子的故里,就在河南鹿邑。新加坡前总理也是李渊后裔

如今,李元祥一脉的李氏子孙,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并且名人辈出。

这些后裔的出现,与李元祥第十五世孙李其洪外迁有关。后汉乾祐元年(948),李其洪从皇历迁到沙县的崇仁里二十六都(今福建永安贡川镇双峰村)居住,其后裔辗转向闽西扩展,部分后裔继而漂洋过海,在海外繁衍生息。“李其洪一脉最旺,目前其后裔遍布世界各地。”李道烽说。

据统计,李其洪后裔主要在福建,在广东、广西、江西等地的也较多,台湾、香港、澳门等地也不少,东南亚和美国、日本等地也有。其中,台湾李氏后裔分居于金门、台北、嘉义、台中等地,并建立了“李氏宗祠”和“敦本堂”,成为台湾的重要一支李姓。

李其洪后代名人辈出。宋、元、明、清朝文风鼎盛,出过104位进士,共有宰相4人、兵部尚书4人、翰林10人。清康熙宰相李光地,中华民国前副总统、代总统李宗仁,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香港财业巨子李嘉诚等,均为其后裔。重要分支

1.陇西李氏

陇西房始祖:李崇(老子裔孙李昙的长子),战国时在秦国做官,任陇西守,封南郑公。

李世民下令修《氏族志》时,以李姓为天下姓氏之冠,并诏令天下李姓皆以陇西为郡望,且对功臣武将广赐李姓,于是出现了“天下李氏出陇西”。陇西李氏由始祖李崇至唐李渊,其间30余世,先后分衍出14房:范阳房、顿丘房、渤海房、申公房、丹阳房、安邑房、镇远将军房、平凉房、姑臧房、敦煌房、仆射房、绛郡房、武陵房和定州刺史房。

2.赵郡李氏

赵郡房始祖:李玑(老子裔孙李昙的四子),战国末期任秦国太

李姓的郡望以后发展到30多个,以陇西与赵郡的历史最久、声望最高、人口最多,除赐姓李氏及部分少数民族李姓外,李姓其他各分支几乎都是从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中分衍出来的。赵郡李氏由始祖李玑到唐初共传25世,先后分衍出11房:中山房、常山房、南祖房、西祖房、东祖房、平棘房、辽东房、江下房、广陵房、汉中房和管城房。

3.福建上杭李氏

始祖李火德(李利贞第73代裔孙),出自陇西房,是唐高祖李渊之子、江王李元祥的后代。

南宋末年元兵入侵,李火德与妻子避居于福建省汀漳道上杭县胜运里之丰朗乡。

今天,不仅福建、广东、浙江、台湾的李氏家族大多是李火德的裔孙,甚至远在美国、加拿大、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印度、缅甸、新加坡及欧洲各国的李姓华侨,也大都归于李火德门下。李火德被称为“南方陇西李氏的一世祖”。自李唐始,共尊老子

对于其他姓氏来说,可能有不同的分支和起源,但对李姓来说,虽然说法也多,但最无争议并被大家公认的,就是起源于鹿邑老子。天下李姓,几乎无不认老子李耳为先祖。这又是为什么呢?得姓跟名叫“木子”的果实有关

2014年2月13日,鹿邑县太清宫镇。中华李氏大宗祠偌大的院子里,仅有一座尚未建成的主殿,显得格外冷清。

门卫老刘说,这两年来鹿邑寻根的李姓人越来越多。不只有河南人,更多的是从广东、福建等地来的外省人。

在全球超过1亿的李姓人看来,“根在鹿邑,望出陇西”是大家的共识。

但事实上,李姓并非从老子开始,而是来源于老子的十一世祖李利贞。

李利贞生于商末周初,父亲是商纣的大臣理徵,母亲是契和氏。理徵为人耿直,对于商纣王的种种无道之举犯颜直谏,惨遭杀害。利贞随母亲逃难途中,靠吃一种叫“木子”的果实,保住了性命。至于这种“木子”为

物,有人说是李子,有人说是柿子等,总归是一种“树上结的果实”。

之后,因他的姥姥家在陈国(今河南淮阳),便和母亲一路往靠近亲戚的方向逃亡,最终选在和淮阳临近的鹿邑定居。到了鹿邑后,为感激“木子”的保命之恩,也为了躲避追杀,利贞将“木”与“子”组合成“李”,作为自己的姓氏。

李利贞作为李姓的得姓始祖,此后一直居住在鹿邑。而鹿邑,也成了李姓之根。唐代皇室奉老子为始祖

2009年,世界李氏宗亲大会第一次在国内召开。

在世界李氏宗亲总会理事长李常盛看来,会址选在鹿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鹿邑是李利贞十一代世孙老子(李耳)的出生地。而老子,又被世界各地李姓华人尊为先祖。

为什么尊老子为先祖?鹿邑老子研发中心主任陈大明说,这是因为李唐皇室认老子为先祖。

唐高祖李渊登上帝位后第三年,即尊封李姓中最有名望的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为始祖,以老子庙为太庙。他的继任皇位的儿子、孙子,也纷纷前往老子庙祭祖。老子的庙庭太清宫,于是一扩再扩,其精致华丽一时可媲美长安皇宫。

其后,太清宫屡屡毁于兵灾。前些年,鹿邑当地照着唐宋太清宫旧貌修复重建,才又有了如今这番恢弘景象。“不怕炮弹”的老君台

太清宫西去5公里,还有一座宫阙,称为明道宫。这里最早有座升仙台(亦称老君台),相传为老子聚徒讲学之处。

在鹿邑民间,无人不知老君爷。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还会讲一个关于老君台和炮弹的故事。

1938年农历五月初四上午9时许,日军从城东往鹿邑开进,发现了高耸的老君台,以为是抗战工事,就集中炮击。

老君台大殿东山墙、东偏殿后墙和附近古柏树共中炮弹12发,机枪弹无数。12发炮弹一发未响。其中两发炮弹穿过大殿山墙,一发卡在了西边的梁架上,一发落在了老君像的神龛上,还有一发卡在殿东柏树的树杈上。

日军攻进县城后一看,原来早先炮轰的是太上老君的升仙台。日本国内也供奉老子,于是他们吓得赶紧跪地磕头。

上世纪80年代,有位名叫梅川太郎的日本老人,特别要求到鹿邑“观光游览”。他来到老君台,蹒跚着爬上33级台阶,在老子像前拜了又拜,向旁人讲了这件他亲身经历的往事。如今,老君台下,立着一块“和平碑”,上面有梅川太郎的署名。

至于当时炮弹不响的原因,陈大明说,他们曾咨询过物理学家、化学家,但都没有答案。究竟原因何在,也许将成为永远无法破解的谜。天下第一姓,发迹于唐朝

李姓缘何成为中国第一大姓?这和李唐王朝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唐代,由于皇帝姓李,李姓成为“国姓”,唐太宗李世民着力抬高李姓门第,并对功臣大规模赐姓李,引领唐代“赐姓”之风。由于大唐国力强盛,众多少数民族依附,并以姓李为荣,有的少数民族因酋长获赐姓,整个部落也跟着姓李,导致李姓人口急剧膨胀。皇帝出面,抬高李姓门第

李姓的大发展,始于唐朝。

魏晋以来,门阀制度根深蒂固。隋唐兴起的科举制,给寒门子弟提供了上升的渠道,历代帝王着意打击旧的门阀制度。

唐朝初年,山东郡姓依旧以崔、卢、王、郑为尊,李渊便着手抬高李氏门第。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马上组织编写《氏族志》。吏部尚书高士廉等人接受任务后,于638年成书,仍以旧的门第观念列声望最高的山东崔氏为第一等。这让李世民很不高兴,他说:“他们早已衰微,却还自负门第,嫁娶多索钱财,弃廉忘耻,不知世人为什么仍看重他们!我平定四海,天下一家,难道你们看不起我的官爵吗?”

高士廉等人被一番斥责后,终于明白了李世民想建立新士族集团的意思,于是对《氏族志》进行修改,改定以皇族李姓为第一等,其次是皇后外戚长孙氏,民间声望最高的山东崔氏被降为第三等。按照李世民的意思,崔氏连第三等都排不上的,但看在已把李姓作为第一等的份儿上,就此作罢。

经修改定稿的《氏族志》,共100卷,列293姓、1651家,所引定的士族等级,造成一个以皇族宗室为首、功臣(包括外戚)与关中士族为重要辅佐、山东和南方士族为次等辅佐的新统治集团。

至此,李唐王朝以御书国志的形式,确定了李姓至高无上的地位。天下李姓无不以称“陇西李氏”为荣,无不奉老子为祖根。赐姓李,是莫大的荣誉

姓氏,以血缘的名义,显示着一个人的出身。所以,宋代定《百家姓》,因为皇帝姓赵,开头就是“赵钱孙李”;民族英雄郑成功被赐姓朱,下属们就更喜欢称他“国姓爷”;千百年后,鲁迅在《阿Q正传》里,提到无名无姓的阿Q,有一次无意中说自己大约姓赵,大家难免肃然起敬些,却被赵太爷骂了句:“你也配!”

在古代,皇帝的姓称“国姓”,最为尊贵,皇帝往往出于褒赏、恩惠、笼络而赐功臣以国姓。对被赐姓者来说,则是一种莫大的荣誉。不少皇帝热衷于此,只是要除了清朝,清代皇帝更喜欢赏个黄马褂或者赐旗籍。

唐朝皇帝赐姓之风,盛于各朝,自开国皇帝李渊开始,至末期的昭宗李晔,一直绵延不断。被赐为李姓的,既有开国治政的文臣武将,又有中、后期有功于唐的臣属。既有汉族人,也有不少内附的少数民族。唐朝几次内乱,如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等,每次都有人建功立业;由于大唐的国力强盛,更有周边少数民族争相依附。大规模赐姓,李姓人口急速膨胀

史书记载,唐代被赐为李姓的人有英国公李勣、夷国公李子和等。还有众多依附的少数民族,如靺鞨族酋长李突地稽,被李世民赐姓李;李思摩,突厥颉利(东突厥)族人,原名阿史那思摩,赐姓李氏;李思恭,本姓拓拔,党项族平夏部首领,以参与镇压黄巢起义之功,被唐僖宗赐姓李。

据不完全统计,唐朝赐姓涉及国内近10个民族、16个异姓,其中包括汉族异姓和外国异姓,远至今天的越南、朝鲜等国。皇帝御赐国姓,被视为一种无上的荣耀。唐朝的赐姓对象中,很大一部分为少数民族。他们一旦被赐姓李,就意味着进入了皇室血统,不再受汉人之讥了。因此,内附的少数民族,往往因酋长获姓,整个部族均改从李姓。这种以姓李为荣的做法,大大扩展了李氏宗族,唐朝李姓人数由此得到空前的膨胀。

李姓之所以成为当今中国第一大姓,与唐代广泛赐姓密不可分。“鲤”与“李”同音,唐朝禁食鲤鱼

唐朝皇帝姓李,而鲤鱼的“鲤”与“李”同音。因此,当时以鲤鱼为鱼中之贵,从皇帝、官吏、贵族到平民百姓,都崇尚鲤鱼,竞相喂养红鲤鱼,还繁育出许多新品种。

虽然养鲤成风,鲤鱼又是美味佳肴,但人们却不得烹食鲤鱼。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鲤”与皇帝的姓同音,食“鲤”就等于食“李”,自然在避讳之列;更因为,自古以来,鲤与龟、鹿、鹤、麟、龙、凤等动物一样,带有吉祥的“光环”,民间有关鲤鱼的传说很多,李唐王朝认为杀鲤不祥,便把鲤鱼奉上了圣坛,不让百姓随意亵渎。据《旧唐书·玄宗纪上》所载,唐玄宗曾两次以政府文件形式下诏,“禁断天下采捕鲤鱼”。张人间张姓天上来

如今的濮阳县城,保留着一个规矩:每到清明,濮阳县和周边的张姓人,都会到老城拜祭祖坟。过去当地张姓人不知始祖是谁,只认这块“发源地”;如今,人们为张氏得姓始祖挥公建起气派的陵园,每年回来祭拜的张家人也越来越多。

上古时代,挥公也许不曾想过,张姓一路发展至今,已成为全国第三大姓(约90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07%。主要集中于河南、江

、山东三省,其中约十分之一居住在河南),子孙更是遍布天下。一个家族对故土的坚守

2014年2月底,时任世界张氏总会理事的张兆战在准备资料,再过不久,他就要从濮阳出发,动身去台湾了。3月11日,世界张氏总会要在台湾南投县举办六届二次理事会。

聊起张姓,张兆战有“发言权”:从他家族谱上算,他已经是第26代张家人了。他的家族,世世代代居住在濮阳县海通乡前康庄村,村里绝大多数都是张姓,他们有个共同的祖先——德公。

德公是族谱上的第一人,明朝年间中过进士,家中兄弟4个,3个迁往外地,独留长子德公守在家乡,开枝散

。几百年过去,还是在这块土地上,张家人早已人丁兴旺,子孙成荫。这些年,山东、山西等省共12个乡的张姓人,陆陆续续到村里找德公后代,寻根亲、续族谱。

生活在明代的德公并非“原点”。据张兆战说,德公之前,家中就曾有过老族谱,只可惜在明代时被烧毁。多亏德公,族谱才又续了下来。“天上得来”的姓氏

关于张姓的起源,得到广泛认同的,就是“挥公说”。

从“张”字的构造不难猜出,这个姓氏,一定与“弓箭”有关。但你能想到吗?张姓与天文学也有点关联。《元和姓纂》记载,挥是黄帝的孙子,他发明了世上第一副弓箭。

他的灵感,来自于夜观天象时看到的弧矢星。弧矢星共9颗,在天狼星东南方向,形状如一副射向天狼星的弓箭。为纪念这一发明,如今,濮阳县挥公陵园大殿的天花板上,还画着一幅弧矢星图。

颛顼封挥为“弓正”,也称作“弓长”。按照《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元和姓纂》等史书的说法,因为这个缘故,挥的子孙,就世世代代以“张”为姓。

张姓家族中,也有支脉是来源于赐姓或改姓。如《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晋国有个大夫叫解张,骁勇善战,在晋齐战争中,被箭射中,血染战车,仍坚持在前线指挥,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被晋国君主封为张侯,他的子孙后来也就以张为姓。濮阳与张姓的缘分

如今,在濮阳县东南,坐落着一座占地千亩的挥公陵园,陵园内松柏苍翠、石碑林立。

陵园正中是挥公大殿。大殿造型独特,不论从正面看还是从空中看,都是弓形。2005年,世界张氏第二届恳亲大会就在这大殿前举办,总人数1600余人,其中包括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及我国台湾、香港、澳门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宾。寻根之情,纵使远隔千里,也无分别。

主殿内,立着挥公塑像,以及一众张姓名人塑像。偏殿中,有一弓箭馆,馆内珍藏着数十副弓箭,年代从古至今,俨然一部弓箭发展史。“搜集这些弓箭,花了我们足足两年时间。”世界张氏总会副会长张宏江把每张弓都当成宝贝,“这是我祖先留下的东西。”

挥公留给后世的,当然不只有弓箭。

走出挥公陵园,就是繁华又现代的濮阳县城。张宏江说,挥公陵园周围方圆10公里内,就有5万张姓人;整个濮阳市范围内,张姓人超过30万。几千年来,万千“张家人”上山下海、开疆拓土,足迹遍布全球,名人能士辈出——也许,这才是挥公留下的最宝贵财富。挥公、濮阳城与澶渊之盟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澶渊之盟,和张姓始祖、濮阳城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挥公发明弓箭后,经过历代战争的锤炼,人们逐渐在弓箭的基础上发明出了毒箭、鸣镝等威力更大的武器。

宋代《武经总要》中记载,当时出现了一种“三弓床弩”,即把3张大弓合并起来一起发射,射程远而威力大。这样的兵器,在宋代无异于大炮了。

1004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当时,辽宋大军在澶州附近交战,宋兵正是用这三弓床弩,射死了辽国大将萧挞览。辽兵失了主将,方寸大乱,与宋坐下来谈判,之后便有了‘澶渊之盟’,宋辽之间百余年不再有大规模战事。”千年后,挥公大殿的弓箭馆里,张宏江对着仿制的“三弓床弩”感慨,“可以说,这一箭,直接影响了宋辽两国的边境局势”。

而当年的澶州,正是现今的濮阳。浩浩张姓,远播四方

张姓人的播迁史,几乎就是一部华夏民族的迁移史。从祖地向四周播散,到向东南西北拓展至全国各地,其中既有民众自发躲避灾祸,又有朝廷强制性移民。从濮阳到三晋、清河,再到整个中国,纵观整个播迁史,次数最多、人口最众、持续时间最长的,还是南迁。连年水患,避走西迁

一个家族在一片土地上繁衍几代后,人口的增多,会迫使他们走出故地,去开拓新的家园。

据张宏江介绍,张姓氏族最早活动在古清河流域,也就是如今的濮阳一带。他们第一次大搬家,应该是在大禹治水时期。

大禹的故事,大家想必都不会陌生。大禹的父亲鲧治水9年,没把水治好,被舜杀于羽山。大禹治水13年,终于平息了水患。

连年的水灾,迫使尧、舜把都城迁到今山西境内。而张姓始祖挥的后代,应该也随之因避灾而西迁离乡。族群南迁,开疆拓土

濮阳张姓研究会、濮阳华夏张姓文化研究会编写的《中华张姓之根》一书中,多篇文章提到,西汉末年王莽建立新王朝时,张姓族人纷纷南下,过长江,到达今天的浙江、江西、福建,甚至越南。魏晋,因北方战乱、少数民族迁入中原,张姓继续往西北、南方、东南发展。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南)、楼兰(今新疆罗布泊)的张氏,大多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迁过去的。

随着中国历史上一次次的人口南迁,张姓族人同其他姓氏居民一道,背井离乡,躲避战火。出海谋生,远征南洋

明清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郑成功赶走荷兰侵略者,率人开发台湾……这一切,让包括张姓人在内的很多中国人,看到了南渡的生机。他们冒险出海,历经坎坷,终于在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站稳了脚跟。

远迁“南洋”的张姓人,并没有忘记最初的祖源地。

如今,大批张姓港澳台同胞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华人华侨,都常常回到祖地濮阳寻根问祖。玉皇大帝系出张氏?

古代有纵横家张仪、外交家张骞、大将张飞、名臣张居正,近代有名人张之洞、张学良……纵使时代更迭,他们的故事也很难被时间淹没。同时,张氏家族中还有一些人,知名度也许不算太高,但他们对张氏家族的贡献却不容小视。百忍治家——张公艺“百忍歌,歌百忍;忍是大人之气量,忍是君子之根本;能忍夏不热,能忍冬不冷;能忍贫亦乐,能忍寿亦永;贵不忍则倾,富不忍则损……”这首《百忍歌》,常见题于扇面、扉页之上,教人忍让和气。它出自张氏家族一位前辈。

据《旧唐书》记载,寿张县(今河南台前县)张家庄村,有个人名叫张公艺。他家九代同居,子孙繁众,人财两旺。按理说人多是非多,但张公艺家却和和睦睦,相安无事。

这事儿把皇帝都惊动了。唐高宗慕名过访,问张家为何能九代同居,张公艺请人拿来纸笔,写下一百个“忍”给高宗。高宗非常感动,赐他缣帛以示表彰。

后来,“百忍堂”成为张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堂号,分支众多。百忍堂遗址在台前县桥北张村,后人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等地。一代清官——张伯行

说到清官,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包青天”包拯。其实,张家也有个大清官,还被皇帝肯定了。

他叫张伯行,《清史稿》记载,康熙二十四年(1685)考中进士,先后当过内阁中书舍人、山东济宁道、按察使、巡抚、礼部尚书等。他担任的官职,个个都是“肥差”,用现在的话说,少不了“灰色收入”。

然而,张伯行为官十分廉洁自律。康熙四十五年(1706),张伯行当上江苏按察使,属于巡抚的属下。作为一个“没眼色”的官场新人,张伯行显然没讨到领导欢心。康熙帝南巡到江苏,让总督和巡抚推荐贤能官员,张伯行没被推荐。

好在康熙为张伯行“打抱不平”,当场破格升他为福建巡抚。

张伯行一生为人耿直,却从没失去康熙帝的信任,反而多次受表彰,后来雍正帝赐予他“礼乐名臣”匾额。老天爷和阎王爷都是张家人?

有种说法称,张姓人没当上皇帝,但老天爷和阎王爷都姓张,上天入地的事儿都归他们管。

关于老天爷和阎王爷的说法自然无从考究,不过,张家到底有没有人称王称帝呢?

张姓人虽然没有建立大一统的朝代,但如果我们仔细“打捞”历史,还是能看到不少“称王称帝”的张姓人。比如,曾建立在新疆吐鲁番盆地一代的高昌国,就有一任君主是张姓人。

高昌是西域的佛教国家,是古时西域的交通枢纽,也是古代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之一,在《新唐书》《周书》中对它都有所记载。历史上分别出现过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其中张氏高昌的君主叫张孟明。

640年,唐朝灭麴氏高昌。这个美丽而神秘的西域古国,在历史上留下惊鸿一瞥,又匆匆消失于时间的长河,只留下断壁残垣,让人们凭吊与追忆。姓弓的人也是挥公后代

弓玉虎,是弓氏联谊会的会长。“当年,挥公的后代有的以‘弓长’为姓,就是张姓;有的就以‘弓’为姓,这就是我们的祖先了。”

郑州有个弓寨村,位于惠济区。“我们弓寨村有6000多人,5000多都是弓姓。”弓玉虎说,他们家族的族谱,在明代初期的战乱中遗失,又在康熙年间重新开始编纂,“算到我这一辈,已经是第15代了。我算是辈分大的,我们村还有第26代的呢。”

而这个弓寨村,也很有“来头”。弓玉虎说,村子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村中还保留有明朝时期建的“客屋”。“每年农历三月三,我们就在老‘客屋’里举办祭祖仪式,为后代祈福祈愿。”而族中活动不止这一项,“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每到正月初七,还要搭台唱戏,祭拜火神爷。老人们说,过去我们村子的规模,比康百万庄园大得多。”

弓家定居郑州,也有个故事。弓玉虎说,他们有位祖先曾在元朝为官,生有三个儿子,因受奸人所害,老大改姓为龚,老二改姓为宫,老三逃到山西临汾,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仍旧保留弓姓。明朝时,老三的子嗣随着人口迁移的大潮,就来到了如今的弓寨村。“现在全国弓姓人口有20来万,别看人少,但分布很广,黑龙江、辽宁、河北……连台湾都有弓姓人。”

千百年来,弓家也出了很多名人。比如明代郑州十六进士里,就有弓家人。他名叫弓省矩,字从心,号梅峰,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中进士。初授内阁中书舍人,曾出使高丽(朝鲜),不辱使命,后任吏部职选员外郎。陈陈氏八千万,祖地在淮阳“陈胡公铁墓”成祭祖之地

陈胡公陵园位于周口市淮阳县城东南角。“农历二月二以后来这里祭拜的人更多。”淮阳县陈氏研究会秘书长陈卫东说。很多陈姓人都会聚集到这里,祭拜陈姓始祖陈胡公。

河南省陈氏文化研究会会长陈瑞松介绍,陈胡公死时是“墓而不坟”的年代,也就是埋葬死人后不作标志。但陈胡公作为侯爵,可以在陵墓上建拜殿。

陈卫东说,原本陈胡公墓在沼泽中央,后来新加坡著名企业家陈永和捐资,填平了沼泽,修建了现在的陈胡公陵园。现存的这座直径20米的墓,墙壁是用像铁一样的灰褐色砖砌成。后来,又有陈氏宗亲捐资,在陈胡公墓前修建了一座墙壁,上刻“根”字,象征天下陈姓皆源自陈胡公。

如今,这里成了世界各地陈姓人寻根问祖之地。陈姓始祖,是舜帝的后裔

陈胡公是陈姓的得姓始祖,原本姓妫名满,是舜帝第33世孙。妫满的父亲阏父,因商纣王昏庸无道,制造了大量武器帮助周武王,为周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追封先贤遗民时,将阏父的儿子满,封于陈地,国号为陈,建都于宛丘,并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满。

因此,妫满也被称为陈胡公。当时陈国辖地在黄河以南,淮水之北,国力强盛,是西周至春秋最有影响的诸侯国之一。

不过,从陈姓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陈姓与当时的陈国虽然关系密切,但陈国强盛时并没有人以“陈”为姓,陈姓得以发展则是在陈国灭亡之后。望于固始,南开闽漳

福建、台湾等地的陈姓人,与河南固始县的陈姓人都供奉着共同的远祖——“开漳圣王”陈元光。位于固始县陈集乡的陈氏将军祠,与遍布台湾、漳州等地的陈元光庙,都是历经千年,香火不断。

如今,陈姓已成台湾第一大姓,大多是陈元光后裔。开漳圣王:固始县与闽南供奉着共同的远祖

17岁的陈志伟,是福建省漳州市檀林村人。该村有1000多人,都姓陈,据传是唐代名将陈元光的后裔。

至今,檀林村内设有颍川陈氏祠堂,供奉着“开漳圣王”陈元光。每年冬至的前一天,村民都会邀请台湾陈姓人,前去祭拜先祖。

陈志伟没事儿的时候,喜欢研究老祖宗的生平事迹,他发现陈元光是从河南固始去的闽南。有一天,他见到了村里的陈氏族谱,开篇写着“树本乎根,水本乎源,人本乎祖”。“固始县是祖宗的老家,应该回去看看。”陈志伟说。

事实上,已经有很多福建、台湾的陈姓人,前往固始县城东北25公里的陈集乡陈氏将军祠祭祖。

固始县根亲文化研究会会长陈学文,曾到闽南甚至台湾多地考察,发现当地供奉陈元光的庙宇、祠堂不计其数。因为战争,陈姓大规模移民

陈姓迁徙时,固始县是一个重要的迁徙节点。光州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使陈姓人在南方大规模发展。

在陈政、陈元光之前,就已经有陈姓人为避战乱,从固始走水路,向福建等地迁徙。

311年,西晋南海郡守陈润由河南光州固始县南渡入闽,居福州乌石山麓。

唐总章二年(669),闽南发生叛乱,陈政成为岭南行军总管,率将领123人、府兵3600人入闽平叛。当时,只有13岁的陈元光跟随父亲出征。后来,陈政的哥哥陈敏和58姓军校,被派到前线支援。之后,陈政病死,陈元光代父领兵,最终平定了叛乱。

那次战争,让包括陈姓在内的100多个姓氏开始在闽南各地生根,成为各个姓氏的开闽始祖,繁衍生息。

平叛后,686年,陈元光经朝廷批准建立了漳州郡,他去世后被尊为“开漳圣王”。在以后的数百年内,他的后裔逐渐在福建形成了一个陈氏望族。陈姓成为台湾的第一大姓

在漳州市诏安县,有一个约6000多人的村庄,名为白叶村。该村与檀林村一样,村民都姓陈。

相传,明朝末年,陈元光第22代孙陈元隆在诏安县隐居。他的几个儿子分散居住在附近几个村落里,其中一个儿子成为白叶村的开基始祖。

前几年,该村陈姓族长陈水滚接受媒体采访时说,200多年前,白叶村陈氏家族有个叫陈乌的人去了台湾。资料显示,陈水扁是陈乌的第9代孙,按照白叶陈氏辈分的排序,陈水扁为第20代。

之前也有专家考证,陈水扁确是陈乌后代,算下来也是固始陈姓人后裔。其迁徙路径是由固始迁往漳州,之后到了台湾。这也是台湾大多数陈姓人的迁徙路线。

如今,陈姓已成为台湾第一大姓。据到过台湾的陈氏宗亲介绍,台北市的“德星堂”,是全台湾陈氏宗祠,大殿内有一副对联:“箕裘全子,袍笏文孙,颍川郡凤毛世胄;南国旌旄,东宫衣钵,李唐时虎拜龙庭。”说明了台湾陈氏与大陆陈氏一脉相承的关系。

其实,不只台湾的陈姓人是固始陈姓后裔,其他姓氏也大多来源于固始。据台湾地区1953年户籍统计,当时户数在500户以上的100个大姓中,有63个姓氏族谱上均记载其祖先来自固始。血脉情深:固始县已经成为“中原第一侨乡”

固始县城南新区,有一处占地近百亩的根亲文化园。2014年10月,这里举办了第六届根亲文化节。

根亲文化与根亲经济,已成为固始县的一张名片。固始一直都有“中原第一侨乡”之称,其中陈姓与王姓是侨胞最多的两个姓氏。之所以大家愿意在固始投资,正是因为有共同的先祖,血脉情深。

陈学文曾到福建考察闽南方言,他惊奇地发现,闽南多地仍在使用固始方言,沿袭固始的习俗,比如,都管父亲叫“大”,管母亲叫“大大”等。

陈学文曾多次陪同从台湾到固始寻根的陈姓人,一起去拜访陈氏将军祠。看着海峡对岸的陈元光后裔,对着祠堂跪地叩拜,陈学文更加意识到:“两岸同根,一直可以追到这里。”陈姓唐僧,西天取经

大部分人熟知唐僧,都是因为《西游记》。在这部古典小说里,唐僧是一个善良、迂腐的僧人。

唐僧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与小说中的法名一样,在他的故里洛阳偃师市缑氏镇陈河村的村民口中,他依然是玄奘法师。

在村民看来,他既是陈姓人的骄傲,又是佛学大师。玄奘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他与陈姓有什么渊源?为何鲁迅称他为“中国的脊梁”?唐僧故里在洛阳偃师陈河村

陈河村位于缑氏镇凤凰山脚下、凤凰谷东侧,距洛阳市区40公里。

目前该村的陈姓人,大都是玄奘的大哥陈霖的后裔,40岁的陈志伟是第48代。

史料记载的玄奘出生年月多有矛盾,陈河村的人不理会这些,将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九视为玄奘诞辰。这一天,村民除了给先人扫墓外,还举行大型的祭奠活动。

研究玄奘文化多年的董煜焜认为,在确无历史记载的情况下,陈氏后裔的传承可以作为依据。另外经过多年考证,他认为玄奘的出生日期应该是600年。玄奘幼时便遁入空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法师俗姓陈,名祎,祖居颍川郡。董煜焜说,玄奘的祖父陈康担任过北齐的国礼部侍郎,后来迁居偃师缑氏镇。传到玄奘父亲陈慧时,陈家家道中落,陈慧不满隋朝官场腐败,辞官在家读书。

陈慧是一位儒学大师,后人评其“英杰有雅操,早通经术”。在他的教育下,玄奘自幼习文,8岁能背诵《孝经》,11岁能诵《维摩诘经》和《法华经》。

董煜焜说,玄奘的母亲笃爱佛学,玄奘后来研究佛学,也是受了她的影响。

幼时的陈祎跟着二哥,到离陈河村4公里的灵岩寺听经讲佛,入了佛门,法号“玄奘”。违背禁令,偷渡出国取经《西游记》中,唐僧是唐太宗的结拜兄弟,西天取经时得到皇帝的倾力支持。而事实上,玄奘是违背禁令,偷渡出国取经的。

董煜焜的《玄奘大师与玄奘故里》描述,唐武德九年(626),玄奘上书朝廷,申请出国取经。“当时唐朝的边境并不安定,登基不久的李世民下令以玉门关为界,禁止百姓外出。”董煜焜说,玄奘的出关申请被驳回。

627年,关东、河南等地遭遇霜灾,朝廷下令民众可以“随丰就食”,百姓大多逃荒。玄奘跟随逃荒者一路向西,出了长安,开始了求经的万里孤征。没有徒弟保护,他一个人经历凶险

玄奘一路西行,经历了无数凶险。

行至凉州(今甘肃境内),凉州都督接到封锁边关的圣旨,命令玄奘立即回京。这时候,当地一个法号为慧威的和尚,派弟子护送他继续西行。

到了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东),玄奘买了一匹马,但苦于无人相引。此时胡人石磐陀请玄奘为他受戒,并自愿当玄奘的向导。

有学者认为,这个石磐陀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胡僧”与“猢狲”发音接近。然而,这个胡人没有像孙悟空一样坚持到底,而是中途离开了玄奘。

一路上,玄奘走过雪山、荒漠,也遇见过强盗,幸运的是,他在四年后最终到达了印度。鲁迅称他为“中国的脊梁”

玄奘取经,一共用了17年时间,带回657部佛学经典,翻译了1000多部佛学经典。“佛教在中国发扬光大,玄奘的贡献无人可比。”董煜焜说,玄奘的贡献,不仅仅是在佛学上。

西行路上,玄奘经过110个国家,后来写成《大唐西域记》,记载一路上的山川、地貌、风俗,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今,印度人研究本国历史,都会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考证。

2004年,中宣部、文化部联合向全世界推举中国的6位文化名人,玄奘与老子、孔子、屈原、孙子等处于同等地位。“玄奘的精神,就是我们现在中华民族的精神。”董煜焜认为,玄奘“坚持真理、谦虚礼让、潜心学问”,堪称楷模。一向高傲的鲁迅先生,也因玄奘的舍身求法,赞其为“中国的脊梁”。黄源于嬴姓,根在潢川

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黄姓亦然。黄国故城就在今天的河南潢川县境内。黄姓公认的老祖宗是谁?为何姓黄?黄姓与黄国又有哪些历史渊源?古城不复在,敬祖情更深

潢川,古称光州,黄国遗址就在其境内的隆古乡。

潢川中华黄姓研究会会长黄运庚手中的图纸为我们呈现出了古黄国遗址的轮廓。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1500多米,南北长1800多米,周长共6720米,面积2.82平方公里,是河南省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春秋时期诸侯国都城。

黄运庚说,古黄国的城墙用黄土夯筑而成,城垣至今高处仍有10米,低处5米,基宽59米,上宽10米至25米,城外有护城壕沟。其建筑规模完全符合春秋时期“子爵,城三里”的等级制度。如今,后人为纪念黄国故城,在其遗址上建起了一座颇具规模的仿古建筑。黄运庚说,虽然黄国已不复存在,但每年仍有众多海内外黄姓人前来寻根敬祖。

望着眼前的古黄国遗址,不免想知道,古黄国从何而来,又因何覆灭?

对于这段历史,隆古乡的普通百姓均可道出一二。“古黄国为陆终或陆终之后人于夏朝时建立,公元前648年被楚国所灭。”村民王大爷说。“老人所言不虚。”黄运庚说,关于黄国,中华姓氏文化典籍中有明确记载:“黄氏嬴姓,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有黄国故城,在楚与国也,僖公十二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黄国被楚灭,后人以国为氏

黄国故城的遗址上竖有14根石柱,据看护园子的大爷介绍,这14根石柱是后人为了纪念黄国1400年的建国史而建,每一根石柱代表100年历史。

黄国被夏朝征服后,又多次参加了商族灭夏的战争。到了公元前1600年,殷商部族在汤的领导下消灭了夏王朝,建立起殷商帝国。黄国因参与商灭夏的战争,且与商族同属原东夷集团,因此,商朝建立后,黄国成为商的小盟国。

周王朝时期,黄国与江、道等诸嬴姓国结成了同盟,并凭借实力成为东夷诸嬴姓小国的盟主。而后,南方的荆蛮楚国日益强大,对淮、汉流域诸小国的威胁日益严重。

据《春秋》记载,公元前648年,楚成王以黄国不向楚纳贡为借口,大举入侵黄国。黄国没设防,盟国又坐视不救,结果以惨败告终。历史上建国长达1400余年的古老黄国,至此被楚国消灭。黄国灭亡后,幸存的黄国族人分散各地,后人从此“以国为氏”。黄姓出自嬴姓,祖根在黄国“以国为氏”的黄氏后人是否就是黄姓的来源?

据黄姓文化研究会主任黄俊介绍,黄姓出自嬴姓,是古帝少昊的后代。少昊的后代皋陶,在虞舜时期担任大理的职务。皋陶的儿子伯益,因为帮助禹治水有功,被舜赐姓为嬴。伯益的儿子大廉,被禹封在黄,建立了黄国,他的后代也就世代居住在那里,并且把黄作为他们的姓氏。

潢川的古黄国被楚国灭了之后,黄姓族人中一部分逃亡至各诸侯国避难,相当多的人被迫迁至楚国腹地,分别定居今湖北黄冈、黄石等地。这些地方,据说也均以黄姓遗民迁居至此而得名。

有一支族人迁至今武汉江夏区一带,若干年后,其后裔与黄歇被害后逃亡至江夏的黄氏族人融合,发展成为汉代著名的江夏黄氏。还有一支则内迁至今湖北江陵、荆州一带,后来形成秦汉时期著名的江陵黄氏。

另有一批人迁到广大的江南地区,与当地少数民族交融,秦汉时期在湘、鄂、闽、粤、川等地繁衍开来,成为较早到达少数民族地区的黄姓族人,即南方蛮越地区的黄姓人。

还有说法称,还有一支黄国遗民,远逃至新罗(今韩国、朝鲜),形成了朝鲜民族中的黄姓。申城得名,典出黄氏

黄国灭亡后,有一部分遗民仍留在潢川故地,坚守已残破不堪的家园。

战国后期,以黄歇为代表的黄氏家族首先崛起。出生于河南的黄歇驰骋楚国政坛数十年,被封为春申君,左右朝政、威慑天下,与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并称“战国四公子”。临危受命,赴秦求和

如今,潢川县建有春申君陵园,陵园入口处,建有春申君黄歇的高大石像,以此纪念黄歇的功德。

黄歇年轻时曾四处拜师游学,见识广博,以辩才出众深得楚顷襄王的赏识,任为左徒(参与国事,接待宾客和外交活动)。

公元前298年,秦国大举出兵攻打楚国,前278年攻下楚国都城鄢郢(今湖北江陵),楚顷襄王被迫把都城向东迁往陈县(今河南淮阳)。这时楚顷襄王急于和秦国求和,于前273年派辩才出众的黄歇出使秦国。

就在黄歇出使秦国之前,秦已经决定派遣大军与韩、魏两国联合进攻楚国,形势千钧一发。黄歇赶在战争爆发前达到秦国,上书秦昭王晓以利害。黄歇“纵横舌上鼓风雷,摊销胸中换星斗”的潇洒气魄,言中了“联楚”和“攻楚”的利害关系。于是,秦王收回了进攻命令,转而与楚国签订友好盟约。

黄歇的努力避免了楚国遭遇亡国的危机。此后20年间,秦楚两国没有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太子遇险,冒死营救

为了取信于秦,第二年,楚太子熊完(元)被送到秦国作人质,黄歇陪着他住在秦国。十年后,楚国来使者报告,楚顷襄王病重,太子需要回国继承王位。

黄歇知道秦国丞相范雎和熊完关系很好,于是试图说服范雎。黄歇说,楚顷襄王可能会一病不起,如果秦国能让熊完回去,熊完即位后必然会感激秦国,努力维护和秦国的关系。如果不放熊完回去,而是利用熊完要挟楚国,楚国必然会另立太子以对付秦国,秦和楚的关系就会破裂。

此时,黄歇一方面劝说秦王,一方面也准备好了帮太子逃离秦国的计谋。他让熊完换了衣服扮成楚国使臣的车夫出关,而自己却在住所留守。直到太子走远,黄歇才向秦昭王说出实情,秦昭王大怒,想让黄歇自尽。

危急时刻,范雎出言相劝:“熊完即位后,必会重用黄歇,不如让黄歇回去,以示亲善。”秦昭王因而将黄歇送回了楚国。这一次营救太子熊完的行为,为黄歇日后的赫然崛起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其础。拜相封侯,辅国持权

黄歇回到楚国后不久,楚顷襄王去世,熊完即位,称为楚考烈王。

公元前262年,黄歇被楚考烈王任命为楚国令尹,封为春申君,赐给他淮北十二县的封地。

15年后,由于与齐国相邻的淮北经常发生战事,黄歇向楚王进言道:“淮北地区靠近齐国,那里情势紧急,请把这个地区划为郡治理更为方便。”并同时献出淮北十二县,请求封到江东去。考烈王答应了黄歇的请求。他就在吴国故都修建城堡,把它们作为自己的都邑。

公元前257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形势非常危急,赵国的丞相平原君赵胜前去楚国请求救援,楚考烈王弃秦楚两国的盟约于不顾,派遣春申君领兵救援赵国。与此同时,魏国也派出信陵君魏无忌救援赵国。在楚、魏、赵三国的联合下,一举击溃秦军,解除了邯郸之围。轻信小人,命丧棘门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重,国事被国舅李园操控。黄歇的门客朱英说:“世上有不期而至的福,又有不期而至的祸,和不期而至的人。”“现在楚王病重,死在旦夕,您辅佐年幼的国君,因而代他掌握国政,如同伊尹、周公一样,等君王长大再把大权交给他,不就是您南面称王而据有楚国?这就是所说的不期而至的福。”

朱英说:“李园未将精力放在执掌国政上,不管兵事却豢养刺客为时已久,楚王一下世,李园必定抢先入宫夺权并要杀掉您灭口。这就是所说的不期而至的祸。”“您安排我做郎中,楚王一下世,李园必定抢先入宫。我替您杀掉李园。这就是所说的不期而至的人。”

黄歇听了后说:“你要放弃这种打算。李园是个软弱的人,我对他很好,况且又怎么能到这种地步!”

此后17天,楚考烈王去世,李园果然抢先入宫,并在棘门埋伏下刺客。春申君进入棘门,李园豢养的刺客从两侧夹住刺杀了黄歇,斩下他的头,扔到棘门外边,同时派官吏把春申君家满门抄斩。申城因纪念春申君而得名

公元前241年,楚国都城由陈郢(今河南淮阳)迁到寿春(今安徽寿县)。这时春申君的封地由淮北十二县改封吴地,其家族也随之离开黄国故城,迁至今上海、苏州一带。

黄歇受封之时,黄浦江还是一条无名之河,河中泥沙淤积,河床过高,常常泛滥。黄歇带领百姓疏通河道,筑起了堤坝,抑制水患,深得民心。

人们为了怀念他,不仅为他建了庙宇,还将这条河改名春申江,简称申江。后来人们便以“申”代称上海。在上海,黄浦江、申江、春申江、春申村、黄浦区、春申路等均为纪念这位开“申”之祖。

另外,旧上海首家大报《申报》,也源于春申君黄歇之名,这在上海《黄氏雪谷公支谱》中有详细记载。黄歇是古黄国人后代

名世在《古今姓氏书辩证》中说:“楚灭黄,其族遂仕楚,春申君黄歇即其后。”

元学者黄溍在其《族谱图序》中说:黄国“为楚所灭,子孙之仕楚者有黄歇”。

由此可见,黄歇是古黄国人的后代。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潢川不仅是春申君的封地,而且是他的家乡。

据清乾隆《光州志》记载:“光州内有黄歇宅。”又载:“州境(在潢川)即在所赐十二县中,今州治其遗宅也。”

近年,潢川出土了清乾隆七年(1742)九月“光州十景”石刻中有《春申遗宅》一首,并注:“周东三里河北有春申君丹炉,在光州治后有春申君漆井。”

从史料和出土的文物看,黄歇可谓是地地道道的咱河南老乡。周

说起周姓,难免会让人想起历史上的周朝。先秦时代的周朝,到底与周姓有着怎样的关联?周姓和黄帝又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民间会有说法称“周姓姬姓是一家”呢?周姓源于姬姓,系黄帝后裔

3月底4月初的洛阳城,柳絮随风而飞,牡丹含苞待放。每年春天,来这里赏花、寻古的游客数不胜数。而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洛阳城里还有一个热闹的地方——周公庙。

洛阳周公庙博物馆馆长周海涛说,根据研究,洛阳本地有几十个姓都出自周公之后,很多姓氏的后人,都把周公当作先祖来祭拜,其中就包括周姓人和姬姓人,“民间说周、姬是一家”。

很多人把黄帝(姬姓)之裔后稷,当作周姓的一位始祖。后稷的后裔古公亶父,因受到西方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扰,率领姬姓族人迁往“周原”(今陕西岐山县一带)。周朝,便从这里发展起来,其后世子孙以国为氏,也就有了大批的周姓人。

而今,周姓人远播到南方乃至海外,其中很多人,仍把中原当作是自己的根。

中华周氏宗亲联谊总会执行会长周时选说,2013年3月,他们在洛阳周公庙举行了大型的联谊、祭拜活动,有五六百人参加。三支周姓,都起源于河南

史籍中出现的年代最久远的周姓人,比周朝还要早。《河图运录法》记载,黄帝时,就有个臣子叫周昌。《逸周书》记载,到了商王朝时,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而根据《中华姓氏河南寻根》一书以及周海涛的介绍,源于姬姓的周姓族人,主要有三支,均起源于河南。

1.出自周赧王的后裔

平王东迁,定都洛邑后,霸权在诸侯之间来回辗转。公元前256年,周朝被秦所灭,末代君主周赧王被贬为平民,故国宫阙显然不能再作为容身之所,随后他们迁到了惮孤(今河南汝州市西北)。周赧王的子孙,后来就以“周”为姓。

2.出自周公旦的后裔

周公姬旦的次子在周朝继续辅佐王室,世代继承了“周公”这一称号。周公旦的后代周公黑肩,不幸卷入王室内乱被杀。不过,他的子孙仍旧承袭爵位,在朝中做官,后来这一脉的后世便也改姓为周。

3.出自周平王的后裔

周平王有个儿子被封到了汝坟(汝坟的地点,目前各家说法莫衷一是,有汝南汝阴说,还有汝州说、郾城说、上蔡说、叶县说等,但大致在今驻马店、平顶山汝河沿线一带),传到第18代姬邕时,周被秦灭,因仍旧被人称作“周家”,姬邕他们索性就改姓为周。汉初时,朝廷封周邕的孙子周仁为“汝坟侯”,赐号“正公”,延续周室香火。周仁后来迁往汝南郡安成县(今河南驻马店所辖汝南、平舆、确山、正阳诸县交界一带)。这支周姓在当地发展繁衍,汉唐时成为著名的汝南周氏,后不断播迁,构成了今天周姓的主要来源。唐玄宗时,不少姬姓改为周姓

说起周姓与姬姓的渊源,有一个姓李的不能不提:唐玄宗李隆基。

中国古代有个说法,叫“避讳”。那时候,人们对皇帝、上司、尊长甚至圣人,都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否则就算是“犯讳”。得罪了皇帝,轻则坐牢,重则丢掉性命,都是有可能的。

唐玄宗李隆基执政的时候,不少姬姓族人,因为“姬”与“基”谐音,要避李隆基名字的音讳,而把姓改为了“周”。

后来,一部分改姓的族人,等到“风声”过去,又悄悄把“周”改回了“姬”。但另外一部分,就“将错就错”,沿用至今了。古都洛阳,周公营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的这句诗,讲的是西周周公旦,儒家思想的奠基者、洛阳城的营造者。

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礼”源于周公。在1500多年的时间里,孔子是周公的陪祭,周公塑像在中间,孔子塑像在旁边,文人先拜周公,再拜孔子。

然而,自唐玄宗起,周公被请出祠庙,自此以后,文人只尊孔,不再尊周。这是为什么?辅佐武王,伐纣灭商

周公姓姬,名旦,又称周公旦,是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因姬旦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周公辅佐武王制定灭商战略,经过几年的努力,武王带兵与商军在牧野对阵,商军节节败退。纣王见大势已去,逃回朝歌,自焚于鹿台。

至此,商朝灭亡,周武王姬发建立西周王朝。后来,周公受封于鲁地(初封在今河南鲁山县,是为西鲁;周公东征平定武庚之乱后,改封今山东曲阜市,是为东鲁),但他留在都城辅佐天子,由长子伯禽前往鲁国就任。“周礼”成为当时的社会规范

周公不仅是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还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

周公辅佐周成王共七年,国家渐渐走上正轨,需要一个统一的制度来规范国人。第六年,周公开始在洛阳制礼作乐,在总结夏礼、殷礼的基础上,制订了周朝典章制度,即周礼,成为当时的社会规范。

周礼非常复杂,几乎包括了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周公“制礼作乐”的内容主要是“礼义”、“礼仪”和“礼俗”。

周公制礼作乐,标志着周朝的统治彻底走向正轨,对巩固周王朝起到重要作用。周公缘何被“赶下神坛”?

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礼”,源于周公。

在1500多年的时间里,孔子是周公的陪祭,周公塑像在中间,孔子塑像在旁边,文人先拜周公,再拜孔子。周公去世后,后人尊称他为“元圣”,他在孔子之前就被称为圣人。

那么,为何周公被“赶下神坛”呢?原来,唐朝时,武则天称帝,她自称是周王朝后人,遂定国号为“周”,在朝廷尊武抑李。武则天之后,她的儿子李显、李旦,侄子李隆基相继即位,他们尊李抑武,准备把李姓重新抬高,把武姓压下去。

由于武则天自称是周王朝的后人,国号也是周,所以唐玄宗下诏书,命人将周公从祠庙请出来,要求文人以后只能尊孔,不再尊周。“没有周公,就没有洛阳”

周公还是洛阳城的营建者。

周武王伐纣灭商后,归途中停留在如今的河南偃师市附近。武王与周公商量,周朝都城在西,虽然商被灭,但如果想稳定这块土地,必须要在东方建立新都。

最后,他们选定了洛水和伊水弯曲处的这片平原,但因当时政权还不稳定,所以没有来得及实施。周成王即位后,周公愈发意识到在东边建立新都的重要性,于是开始大规模营建新都,名为洛邑(又名成周,今洛阳市)。“在周公和召公的统领下,他们在洛水旁修起了宗庙、宫殿和市肆,一座与镐京遥相呼应的巨大城市修建起来了。新都内城方1720丈,外城方71里。”姬传东说。

西周时期,洛邑成周与镐京宗周同为国都,洛邑也被称为东都。周公、召公曾分陕而制,周公主政陕县以东,理政洛邑。

洛阳在评选十大文化符号时,很多专家一致认为,周公应该排在第一位。在他们看来,没有周公,就没有洛阳。《周公解梦书》并非周公所作

古人认知水平有限,梦境被视为人神或人鬼之间交流的产物。周时占梦已经比较受重视。“周公‘制礼作乐’时,完全有可能主持收集、整理前代的占梦理论,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占梦理论。也许已经失传的《致梦》《觭梦》《咸陟》等占梦古籍就与周公有关,这可能是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流传的‘周公解梦’的由来。”姬传东说。

从古至今,署名为周公的解梦书为数不少,有些并非周公所作。“尽管我们所能见到的《周公解梦书》之类的著作都不是周公所作,但不能说周公与占梦完全无关,周公完全可能在‘制礼作乐’时亲自主持完善占梦理论。另外,即使历史上曾经有过周公所作的这类书籍,但因种种原因,后来也有可能失传。”姬传东说。周公一脉繁衍出200多个姓氏

如今,每逢初一、十五,位于洛阳定鼎南路的周公庙都十分热闹,前来烧香的人络绎不绝。

姬传东在研究中发现,周公一脉逐渐繁衍出200多个姓氏,其中包括邢、庄、汪等,不过有些姓氏如今已不存在。

据史料记载,历朝相继修建周公庙、祠、礼殿1500余处。当今最出名的3座周公庙,莫过于河南洛阳周公庙、陕西岐山周公庙和山东曲阜周公庙。

洛阳周公庙处于洛阳的繁华地带,坐北朝南,依中轴线自前向后为定鼎堂、礼乐堂、先祖堂及东西两庑。

定鼎堂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在周公庙现存古建筑中年代最为久远。按著名古建筑专家郑孝燮所言,定鼎堂保留有辽金建筑风格。殿内供奉周公、召公、毕公以及周公长子伯禽、次子君陈五尊塑像,墙壁上绘有大型周公史迹壁画。

周公庙经历多次重建、修缮。上世纪90年代,当地翻修大殿,在墙的夹层里发现了明代的大型伯禽塑像,“可能当时为了塑像免遭破坏,才藏到夹墙里”。鲁迅、周恩来是叔侄?

说到《爱莲说》,很多人都不陌生。这篇百余字的文章,多次被选入中学教材,为一代代中国学生所熟记。《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是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的开山鼻祖。同时,在周姓的发展史上,他也有着特殊的地位。两个文雅的堂号:细柳与爱莲

说起堂号,很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些“地名堂号”,比如王姓的太原堂、琅琊堂,张姓的清河堂,郑姓的荥阳堂等。

而周姓,有两个与众不同、典雅脱俗的堂号,分别是“细柳堂”与“爱莲堂”。这两个堂号,既不是姓氏发展过程中有纪念意义的地名,也不是先人的官职、名号,在它们背后,有两个值得周姓人铭记的典故。“细柳堂”说的是汉代大将、丞相周亚夫的故事。当时匈奴屡屡进犯,汉文帝派周亚夫驻军细柳(今陕西咸阳市西南)。周亚夫治军颇严,即使汉文帝的马车到,因为没有将军号令,差点被拒之门外。汉文帝觉得他善于治军,给予重用。后人为纪念他,设立了“细柳堂”。

提到“爱莲”二字,大家都会想起中学课本里周敦颐的《爱莲说》。的确,“爱莲堂”典出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周敦颐被后世公认为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程颢、程颐两兄弟尊他为师,“辈分”更低的朱熹,更是对他推崇备至。

不过,周敦颐在周姓几千年的发展史中“担任”的角色,并不只是先辈名人。他的出现,让周姓有了重要的发展脉络。周恩来、鲁迅是周敦颐后代?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北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人称“濂溪先生”,谥号“元公”,足见人们对他理学“开山”地位的认可。

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清塘镇楼田村,有一处濂溪故里,也就是周敦颐的故乡。在那里,有一副楹联:“周庭举世皆尊元公哲学鲁迅文章恩来开国总理,风景这边独好濂水湛蓝都庞苍翠道岩今古奇观。”从楹联的意思来看,鲁迅(原名周树人)和周恩来,都是周敦颐的后代。

周恩来曾经在鲁迅逝世两周年的纪念会上说:“在血缘上,我或许是鲁迅先生的本家,因为都生在绍兴城的周家。”

他们是“一家人”吗?不少人根据当地族谱、宗谱考证认为,按世系表排列,鲁迅是周敦颐第32代孙,周恩来是周敦颐第33代孙。

周氏一族人才辈出。照此看来,他们也许都继承了相似的“优秀基因”。林卫辉比干庙,天下林氏根

作为南方第二大姓,起源于河南的林姓如今大多分布在福建、广东、台湾等地。

每年,都有很多海外林氏不远千里到卫辉比干庙祭祖。他们第一次组团来祭拜时,吸引了十里八乡的村民围观,一度逼停了京广铁路上的火车。祭祖的人山人海,一度逼停了火车

作为一名归国的泰国华侨,河南省侨联原秘书长林坚对寻根再熟悉不过了。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一些华侨、华人就通过写信等方式,跳过福建、广东,直接来河南寻根。这些老华侨中,就包括林姓人。

1992年,作为第一个来河南寻根的国外团体——泰国林氏宗亲总会的62个人来到郑州。他们要到卫辉比干庙寻根祭祖。当时的比干庙,只是一个并不出名的景区。去往庙里的车辆,都要钻过一个涵洞,再走一段坑坑洼洼的小路。听闻“外国人”要来比干庙祭祖,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沸腾了。

林坚记得,祭祖那天,上万人涌向比干庙,占据了附近的京广铁路,一度逼停了过往的火车。比干庙四周的围墙上,包括墙外比干庙村的民房上,都站满了好奇的人——大家都没见过外国人长啥样,更没看过外国人咋祭祖。比干忠义无双,林姓人多以他为始祖

为什么世界各地的林姓人,大都要来河南祭祖?这还得从林姓的起源说起。

和林坚家中族谱记载的一样,很多林姓人都认比干为始祖。

如风靡一时的电视剧《封神演义》中所说,商朝末年,商纣王荒淫无道,比干一再劝阻,纣王执迷不悟,反而挖出了比干的心。比干被害的消息传到家中,他的夫人陈氏逃到朝歌牧野(今河南淇县、卫辉一带)的长林山中避难。后来,陈氏在当地生下一个儿子。

周武王灭商后,陈氏带儿子去见周武王。周武王有感于比干的儿子在山林中所生,其父坚贞不屈,便赐他姓林名坚。林坚就此成了林姓的得姓始祖。在唐代林宝所著的《元和姓纂》中,就记载了林姓“为比干之后,比干为纣所灭,其子坚逃难长林之山,遂姓林氏”。

事实上,林姓在比干之外,还有其他祖源。

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王大良说,周平王建都洛阳,其庶子林开在河南繁衍子孙,其后裔也以林为姓。又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命鲜卑人的丘林氏改用汉姓林姓。

但因为比干忠义无双,古今林姓人大多尊比干为始祖。皇帝拜比干,动机不单纯

随着“寻根热”愈演愈烈,来河南比干庙祭祖的林姓人也越来越多。

事实上,早在北魏、唐、宋、元、明、清时期,就有多位皇帝和著名官员、文人学士前来比干庙吊祭比干。

有人说,比干是亘古谏臣,又是林姓始祖,还是民间信奉的文曲星君、文财神。自上而下,他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很难不被后人敬仰。祭拜比干,梅兰芳还来唱过戏

2014年2月,新乡卫辉,年轻的讲解员贾女士,正带着一群人参观比干庙。

这些人中,有为寻根从外地来的林姓人,也有敬仰比干的异姓人。作为卫辉当地人,贾女士说,卫辉当地的林姓人并不多,她学林姓文化主要是为了帮寻根者答疑解惑。“比干祭典”前后,会有大批林姓人从世界各地来此拜祖。

随着来的人增多,比干庙景区里,随处可见林氏宗亲捐建的建筑。比如,从福建运来的比干雕像、妈祖像,泰国林氏宗亲总会永远会长、泰华文化教育基金会主席林炳南先生捐建的牌坊,中国台湾世林总会捐建的世界林氏文物纪念馆……

卫辉姓氏历史研究会秘书长耿玉儒曾听老人们讲,早在民国时期,时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就曾派他的侄子前来比干庙祭祖。当时,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还受邀到场献唱,吸引了十里八乡的村民,祭拜一时成了盛会。皇帝祭拜比干,动机不单纯

事实上,因为比干的谏臣形象,也因为历代忠臣文死谏、武死战的传统,历史上吊祭比干的人中还包括多位皇帝。

据记载,魏孝文帝南巡时,距离比干墓还有一里多时便下马步行。他带领文武官员隆重祭拜比干,写下了有名的《皇帝吊殷比干文》,并刻碑明志。

在比干研究会研究员霍德柱看来,孝文帝的祭拜动机并不单纯。他对比干的痛惜和吊亡,与其迁都洛阳之际的政治意图有关。

到了唐朝,征伐高丽、路过比干墓的唐太宗李世民,也和孝文帝一样为比干举行了隆重的祭礼,并下诏追赠比干为太师,刻碑明志。守庙人后代虽不姓林,一样信奉比干

比干能不能帮人实现愿望,对于70岁的徐有志来说,并不重要。

作为比干庙最后一任道长梁程好的义子,他的生活已离不开比干庙。不管有事没事儿,他都会到庙里转转。

如今的庙,在经历过唐、宋、元等时期大规模的维修后,现存建筑多系明弘治七年(1494)明孝宗重建。只是四周的围墙和民房不见了,大了很多,从卫辉通往此庙的路也变成了宽阔的比干大道。

徐有志说,这还是跟来祭拜的人多了有关。1992年,泰国林氏宗亲总会来庙里祭拜时,围观的村民把民房都压塌了。眼看着人多庙小,比干庙于1993年开始扩建,占的地多是庙产。

比干庙有庙产,还得从唐朝说起。唐太宗下令让5户人家为比干守庙。所谓守庙,就是在庙周围划定的田地里种地,收成七成归庙里,三成归自己。到了明朝,守庙人增至8户,徐有志的祖上就是其中一户。这些人住的地方,后来就成了比干庙村。

徐有志就住在村里。他说,家中老人们讲,那时守庙的都是穷人。庙里的道长们,还能靠拓碑挣钱。

新中国成立后,碑刻被保护起来,不许再拓,比干庙也成了夜晚教村民识字的民校。再后来,比干庙成了小学,个别石碑上被孩子玩的弹珠砸出了小坑。

直到改革开放后,学校搬到了庙外由林姓人捐建的比干小学里。守庙人的后代也早已各奔东西,有人去逃荒,有人去了台湾。

如今,比干庙村成了比干庙新区,虽然村人都不姓林,却同样信奉比干,每逢初一、十五都要祭拜。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几乎每逢林氏宗亲来祭拜,徐有志都会前去主持——知道祭拜仪式和礼节的人已经不多了。海神妈祖,出自林家“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1999年,澳门回归前夕,这首歌曲传唱大江南北。

也就是在这时候,不少北方人才知道,“Macao”原来是“妈祖”;在南方,她是拥有数亿信众的海神,香火延祀千年不绝,且深刻影响了中国古老的海洋文化。

妈祖,原名林默娘。林氏族谱记载,林默娘是九牧六房林蕴第八世孙女,追根溯源,远祖也是比干。方便祭拜,比干庙内修建妈祖殿

上世纪90年代,众多林姓海内外华人来到卫辉比干庙,祭拜林姓始祖比干。当地人发现,许多台湾人前来祭拜时还抱着一尊妈祖像。

也就是这时,大家才知道妈祖和林姓的渊源。为方便祭拜,当地在比干庙内修建妈祖殿,并由当地企业家捐资,建成妈祖像。

2008年,在纪念比干诞辰3100年庆典上,卫辉当地还在比干庙举行了恭迎“妈祖归来”仪式,在香港、台湾等地相关团体的护送下,从福建湄洲请来的妈祖像落脚河南。

这尊木雕像,如今就安放在妈祖殿的正像旁边。

事实上,拥有众多信众的妈祖,最初只是位年轻女子。她成为女神,是从宋代开始的。

妈祖本姓林,出生于北宋初,是福建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后裔。相传,她自出生至满月,不啼不哭,父母因此给她取名“默”,人称“默娘”。

默娘从小习水性,识潮音,还会看星象。湄洲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有不少礁石,航行风险很大。在这海域里的渔舟、商船,常得到她的救助,因而人们传说她能乘席渡海。她还会测吉凶,告知船户可否出航,所以又说她能“预知休咎事”,称她为“神女”。相传,她仙逝后仍魂系海天,化成红衣女子,指引商旅舟楫逢凶化吉。乡人感其恩惠,在湄洲岛上建庙祭祀,称她“妈祖”,也就是“奶奶”“圣母娘娘”。妈祖是“根”,也是祖国故乡

因为救苦救难、普度众生,关于妈祖的传说,历来不胜枚举,甚至多见诸史册。

据郑和与王景弘撰写的《天妃灵应之记》碑记载,在其七下西洋的历程里,妈祖是所有同下西洋人员的精神支柱。

至今,妈祖的慈航普度,依旧是海外华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中华妈祖协会常务副会长林国良说,上世纪80年代,大陆和台湾两岸的交流还没有开放时,就有众多台湾信徒,偷偷坐船绕道香港前去福建湄洲岛妈祖故里祭拜。

这种率先打破“坚冰”的祭拜之举,在台湾、港澳民众和海外华侨、华人之中产生了巨大反响。1987年农历九月初九,海峡两岸近10万妈祖信众在湄洲妈祖庙举行纪念活动,拉开了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序幕。自2000年以来,每年都有10万以上台湾民众前往湄洲谒祖进香。2009年5月,台湾妈祖信众直航湄洲进香,从而开启了首届海峡论坛之幕……

这种深深的信仰的纽带,也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支持。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祖地文化、民间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妈祖文化等连接两岸同胞感情的文化纽带作用。”

林国良说,最根本的是,人们从妈祖的信仰中,找到了自己的文化家园。对于海外华人来说,则是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妈祖文化已融入中华文化传统体系,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台湾同胞看来,妈祖代表着“根”,也代表着祖国故乡。何自古何韩“一家”亲

中国普通话中,“韩”和“何”的读音相差大,很难混淆。但在1000多年前,陕西和山西的方言中,极易把“韩”读成“何”。后来,韩姓人为了省事,干脆改姓“何”。

何家男女多才俊。历史上,何家10代人里出过6位驸马、3位皇后、14名高级官员。如今,何家光奥运会冠军就出了4个。

今天,何氏人已达1300多万,为全国第18大姓,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06%。其中,四川何姓人数量是第一。四川、湖南和广东三省约占全世界何姓人的44%。韩氏转音成为何氏

何姓有很多源流。从“韩”转音为“何”,是流传最广、最被认可的说法。“现在云南还保留着‘何韩一家’的传统,韩家婚丧嫁娶,何姓族人会来帮忙,反过来也一样。”河南何氏宗亲总会会长何春亮介绍。

何姓源于韩姓,后人音译发生了转化,将“韩”误读成了“何”。河南姓氏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李乔对此解释得更为详细:谈“何”,得先从韩姓的得姓始祖韩厥说起。

韩厥是韩武子的三世孙。韩武子,名韩万,是西周成王弟弟唐叔虞的后人,被封于韩原(今山西汾水以北),韩厥的后人以封地为氏,称韩氏。

这一说法,在司马迁的《史记·韩世家》中得到了印证。那么,韩姓怎么变成了何姓?据史书记载,“周成王弟叔虞封于韩,韩灭,子孙分散江淮间,转音为何”。韩瑊“指河为姓”免于刀祸

除韩姓因误读、转音为何姓的说法之外,还有一个戏剧性的“指河为姓”的故事。河南何氏宗亲总会副秘书长何明亮提供的文字版《安徽省潜山县何氏族谱》有详细记载:韩厥的后代参与三家分晋,建立韩国。公元前230年,韩被秦灭掉,末代君主韩王安被俘。韩王安的叔叔韩瑊与妻子流寓庐江,靠摆渡维持生计。

秦始皇出游博浪沙,被刺客袭击。他怀疑是六国的残存势力干的,下令将六国后人斩草除根。

一天,一个兵吏登上了韩瑊的船,假装不经意询问他的姓氏。当时天气寒冷,不明就里的韩瑊指着河水,开玩笑说:“这就是我的姓。”韩瑊的意思是,水寒喻韩。幸运的是,察访者误解成“指‘河’为姓”。韩瑊安然无事,后来便依音改姓为何。为升迁或逃难,不少人改姓为何《汉书·五行志》中记载:西汉时有叫何苗的人,其本姓朱,但因为他同母异父的姐姐何皇后,深得汉灵帝宠爱,于是改朱为何。《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明确列出,方孝孺后代为避难逃至庐江县,改方为何,他们“生姓何、死姓方”,墓碑上刻“方何氏”。河南何氏,不少人祖籍在山西洪洞县《世界何氏会歌》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指河易姓来于韩,庐江远流长”,庐江被认为何姓发源地之一。

何春亮说,去年开了一次论证会,基本结论是在安徽潜山县。潜山有过去老何家的坟茔和很多文字实物。何仁义补充说,当时潜山归庐江郡管辖,“就像争论诸葛亮的故乡是南阳还是襄阳一样,古时襄阳可能归南阳管辖。”

对此,《安徽通志》《庐江县志》也记载:“庐江何氏,相传系方孝孺先生之后。”

河南的何姓来源于哪里?洛阳、平顶山的何氏族人称,他们是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的,“吾祖原籍山西洪洞县,明初洪武年间由大槐树迁豫洛马岭山中,躬耕田桑,封山育林,凿石建庄。”郑成功收复台湾,何家人功不可没

司马迁的庙宇和坟冢,在陕西韩城县的芝川镇。距其约1公里处,就是韩厥的爷爷韩武子被“封于韩原”的地方,也是何氏先祖的故里。

就在这里,何氏先祖拉开了迁徙的大幕。清代,何斌帮助郑成功成功驱荷,何姓子孙开始留居台湾繁衍。何氏先祖外逃,第一站是偃师

历史上,人口迁徙流动的原因多是官封公派、流放谪徙、官方移民、自然灾害、战火匪祸等。而何氏先祖的迁徙,却源于政治家难。“韩国被灭后,为防止秦国斩草除根,何氏先祖从陕西境内外逃。”何春亮说。在陕西省韩城县有东、西少梁村,当地人称之为“古少梁地”,这就是韩厥的爷爷韩武子的封地“韩原”,也是何氏先祖的故里。“何氏先祖逃亡的第一站是今河南偃师市。往东南方向一直跑,就到了当时的庐江郡。何姓的始祖地,基本认为是在当时庐江郡治下的潜山县。”何春亮说。何氏迁徙频繁,何比干子孙众多《庐江何氏大同宗谱》记载,何姓历史上至少有2089支次的外迁活动。按省排名,安徽以外迁1074支次的数量位居第一,涉及潜山、桐城、庐江等15个县。

从安徽境内迁往陕西的何姓族人,有313支次。其中,何比干关于传宗接代的故事,证明了从安徽乔迁定居陕西境内的何氏后人人丁兴旺。

何比干的爷爷何成,住在安徽阜阳市,因食邑在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因而全家人迁居陕西。

公元前89年的一天,何比干午睡时,梦见家门口停满了车骑。醒来后,一位老太太来到他的家中说:你有阴德,我赏赐给你一件符策,可保佑你子孙昌盛。说完,老太太从怀中抽出一支长9寸、由990枚竹简组成的符策,预言他将有子孙990人。

这则故事,被记载于《后汉书》中。事实上,何比干育有6男3女,何氏家族在陕西的确人丁兴旺。何斌助郑成功驱荷,其子孙留居台湾

如今的台湾岛内,居住着至少5万何氏子孙,在宝岛百家大姓中位列第26位。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壮举中,何斌立下了不世之功。

何斌,祖籍福建泉州,善言辩、长交际,因为懂外语,以担任商务翻译的角色取得了荷兰官商的信任。

此时,正与清军对抗的郑成功,兵源粮饷难以为继。何斌冒着生命危险,从台湾潜回厦门,将他绘制的台湾地图献给郑成功。

清顺治十八年(1661)四月初一,何斌亲自引导郑成功的船队,趁涨潮在鹿耳门登岛成功,很快攻下了荷兰军队的据点赤嵌城,迫使荷兰侵略者签字投降。

何斌帮助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成了郑成功的重要幕僚,其后裔也因此在台湾留居下来,世代繁衍。

早在明朝中叶,何姓人开始走向海外。他们多先由广东、福建地区迁居港、澳、台,再由此向东南亚及欧美等地播迁。《赵氏孤儿》“导演”:何姓始祖韩厥

陈凯歌执导的电影《赵氏孤儿》,演绎了一个悲喜交织的传奇故事。黄晓明演绎的角色,正是何姓始祖韩厥,他是赵氏孤儿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

历史上,韩厥的雄起和辉煌,更与赵氏一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赵氏孤儿》与韩厥有何关系?韩厥又是如何“导演”《赵氏孤儿》的?初露锋芒:赵盾故意试探,韩厥怒斩御戎

韩氏本为晋国公族。在韩厥之前,韩氏位高权重,在晋武公、晋献公、晋惠公三朝都很受宠。

公元前645年,秦晋之间爆发韩原之战,晋惠公被俘。晋文公即位后,对拥护前朝的遗老韩氏一族不太待见。韩厥被父亲韩舆抛弃,善良的赵氏一家收养了他。

公元前615年,晋国的赵盾大权在握,率军抵抗秦国侵略。这时,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韩厥高调亮相。

韩厥成为三军司马,统管军纪。赵盾的御戎驾战车在军阵中乱跑,严重扰乱军队秩序。韩厥毫不客气,让刀斧手将赵盾的这个亲信的脑袋砍了。

诸将替他担心:“韩厥这小子多半完了,赵盾早上才提拔他,他晚上就背叛了赵盾……”

不料,赵盾并没怪罪他:“刚才是我故意让他扰乱军队秩序,看到你的反应,我放心了。小伙子,好好干吧,以后执政晋国的人,不是你还会是谁呢?”大破齐兵:齐顷公被韩厥追捕,换了衣服才逃脱《左传》记载,公元前589年,齐顷公向卫国、鲁国发动进攻,两国向晋景公求救,郤克受命率军与齐顷公战于鞌。

在出战前的那天,韩厥梦见父亲警告他不要站在战车两侧。鞌之战中,一夜急行军的齐军没吃早饭,就匆匆应战,被晋鲁卫联军击败,齐顷公落荒而逃。

韩厥站在战车的正中位置,紧追齐顷公战车。齐顷公连放几箭,射死了韩厥的左右,韩厥依旧紧追不舍。

眼看陷入绝境,这时齐顷公耍了个小聪明,与车右逢丑父交换“身份”,两人换穿锦袍绣甲,以服饰和座位成功误导追上来的韩厥,齐顷公借机绕过山脚逃了。

第二年,大难不死的齐顷公来到晋国会见晋景公。换过全身行头的韩厥,竟然被齐顷公一眼认出。韩厥称,“臣拼死作战,就是为了两国君主今天的宴会。”

从此,韩厥升职加薪,仕途坦荡。顾念旧情:诸卿围剿赵氏,韩厥按兵不动

赵盾死后,赵氏分成两派:宗主赵朔,积极向当权的栾氏、荀氏靠拢;赵盾的两个异母弟赵同、赵括,却主张钳制栾氏、荀氏,拉拢郤氏。

人就怕跟错领导、站错队。当赵朔英年早逝,而执政的郤氏被栾氏代替后,赵同、赵括被当权的栾书记恨,赵氏一家走入死胡同。

公元前587年,赵朔的遗孀赵庄姬与小叔子赵婴齐通奸东窗事发。赵同、赵括将赵婴齐流放到齐国,结果使赵庄姬与赵家翻脸,栾氏更加肆无忌惮。

公元前583年,赵庄姬向弟弟晋景公检举婆家人,说“赵同、赵括这两个家伙要谋反”。

半信半疑的晋景公向栾书咨询,早已憋了一肚子恨意的栾书,拉来郤锜为赵庄姬作伪证,下宫之难发生了:在下宫,赵氏宗族被诸卿屠杀殆尽。

而这其中,唯独按兵不动的就是韩厥。他念及赵盾的养育之恩,不惜与诸卿反目。赵氏孤儿:韩厥强谏,赵氏最终没有绝后

赵氏没有绝后,赵朔襁褓中的儿子存活了下来。

14年后,晋景公重病不起。巫祝公给他卜吉凶,说成就大事业的人,是不能有冤魂跟他作对的。

而此时,韩厥趁机向晋景公强谏。当听韩厥说赵朔的孤儿赵武尚在人间时,晋景公大发慈悲之心,将赵家原有的田邑房产归还给赵武,让他续了赵家的香火。

这段历史,在司马迁的《史记·赵世家》有不同的记载,后世更出现元杂剧版、纪君祥戏曲版和陈凯歌电影版等不同版本。不同版本里,事件起因不同、时间不同、行凶人物也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韩厥在赵氏孤儿历史事件中起了很重要的积极作用。

公元前573年,韩厥被晋悼公提拔为执政大夫兼中军元帅,成为晋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正卿,昔日赵盾的预言变成了现实:“他日执晋政者,必此人也。”郑黄帝后裔,以国为氏

很多居住在东南沿海地区的郑家人,都说自己出自“荥阳堂”。“郑”作为一个姓氏,与荥阳、郑州以及古代郑国,究竟有什么样的渊源?郑姓的始祖又是谁?远播四方的“荥阳堂”

如果你到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一带,问及郑姓,不少郑家人会自豪地答,他们出自“荥阳堂”。这个说法,在侨居海外的郑氏子孙中也能听到。

千百年来,虽然行政区划方式在不断变更,但“荥阳”这个地名,似乎早已烙印在一些郑姓家族的历史中。

三国时,魏创建“荥阳郡”,辖荥阳、京、密、卷、阳武、苑陵、开封、中牟8县。

生活在那里的“荥阳郑氏”逐渐发展成为当时的名门望族,与陇西李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等家族齐名。后来,不少郑家人就把出自“荥阳堂”当作一件骄傲的事情,即使远赴他乡,也不曾更改。

如今的荥阳,是郑州西边的一座县级市。荥阳世界郑氏联谊总会常务会长郑朝阳说,在现在的荥阳、新密一带,有一大支郑姓后裔,共有约13万人,而这其中,又有三个主要分支。

64岁的郑朝礼,是崔庙这支的。生活在道光年间的郑万选,曾将这一支的族谱仔细修订传给后世,到郑朝礼手中,已经是第5代了。研究、考证、联系族人,为了族谱的事,郑朝礼没少忙活。郑姓源于古代郑国

时间回溯到遥远的西周。郑姓出自姬姓,源自郑国,为黄帝后裔。

据《史记》等史书记载,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姬静封异母兄弟姬友于棫林(今天陕西华县东),后迁移到拾(棫林附近),西周最后一个诸侯国郑国诞生,而姬友,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郑桓公”。如今很多郑家人,都会把桓公奉为自己的祖先。

周幽王时,郑桓公担任司徒,掌管教化。周幽王宠幸褒姒,昏庸无道,郑桓公预感到会发生变乱,把家眷和财产安置在“虢、郐之间”(今河南荥阳一带),史称“桓公寄孥”,而自己却留在周幽王身边。“犬戎之乱”中,周幽王葬身骊山,桓公战死。

桓公之子郑武公即位,灭掉虢国、郐国,将都城迁往溱洧(今河南新郑一带),建立新的郑国。与此同时,郑国疆域也不断扩大。武公之子郑庄公时,郑国势力达到“巅峰状态”,大致范围相当于今天的郑州及其周边一带。

公元前375年,韩国攻占郑国,杀掉郑康公,郑国灭亡。郑国后裔四散各地,为纪念故国,原郑国子民纷纷改姓为郑。郑,一张来自远古的文化名片

现今,我们再提起“郑”,很多人都会想起河南的省会郑州,这个地处中原腹地的现代化城市。而在这里,古代郑国也留下了很多历史痕迹。

在荥阳市东南方向约10公里的地方,有座京襄城遗址生态园,据考证,这里应该是郑桓公曾经“寄孥”的地方。现在,城已经为农田所代替,留下一段1000多米长的土城墙,供后人凭吊。

新郑市周边现在还保存着一座郑韩故城。城垣周长20公里,城内面积16平方公里,布局体现了当时东周列国都城的典型模式,交通便利,商业发达。

郑庄公墓,在河南新密市曲梁乡王岗村东郑伯岭上,1987年被宣布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诸侯纷争、车马兵戎的影子早已不见,曾经存在了431年的郑国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除却这些遗迹,“郑”这个字,也以地名、姓氏的方式保存了下来,像是一张文化名片,留在了这片土地上。天下郑氏的人口数量

郑姓是中华民族中的大姓,按照袁义达、邱家儒所著的《中国姓氏大辞典》,全国郑姓有1100余万人,占全国人口的0.903%,为当代第21大姓。广东、浙江、福建、湖北、河南、四川六省多此姓,约占全国郑姓人口的53%。其他源流

来自子姓:子姓是商代帝王家族姓氏。商王武丁封其子为奠侯,以主持祭奠用酒得名,为商朝诸侯国。古代“奠”“郑”为同一字,奠国即郑国,灭亡后裔族以国名为氏。

来自姜姓:周武王封姜太公之子井叔

郑,史称西郑。灭亡后国人姓奠井氏,或为郑井氏,也就是郑氏。

来自女真:金时女真人石抹氏,汉姓为郑。从古郑国走向世界

一个姓氏的迁徙史,倒映出一国之史。随着王朝更替,郑姓有过名门大族的兴盛,有过九世共居共食的辉煌,也品尝过被责令分迁的无奈。最后,郑姓随着逐渐扩大的中国版图,散布在中国各地和海外。江南第一家

明代,郑姓在南方枝繁叶茂,其中一支在浦江郑宅镇共居300多年,是“江南第一家”浦江义门郑氏。

被后世熟知的“江南第一家”称号,出自明太祖朱元璋。郑朝阳说,当时,朱元璋本要赐义门郑氏为“天下第一家”时,他身旁有人提醒:义门郑氏是天下第一家,朱家呢?朱元璋一听,才将“天下第一家”改为“江南第一家”。

明天顺三年(1459),大火烧毁义门郑氏房舍、祖产。300多年族人共居共食的历史终止,族人各自外出谋生。

多年后,他们互不相识的后代相遇,发现辈分、口音、习俗相同,连喝酒时行的酒令也完全相同。拿出族谱,他们才发现同是“江南第一家”。不断播迁的郑成功家族

南阳人小郑,如今在郑州做平面设计工作。他家里的族谱,记载着家中先祖曾是郑成功的部下,并随其一起收复台湾,而后又从台湾辗转迁至河南。

生活在明末清初的郑成功,被很多中国人称为“民族英雄”。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中国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将士自金门出发,向台湾进军,第二年便迫使荷兰侵略军签字投降。

郑成功是福建南安人,他的父亲曾到日本做生意,郑成功也出生在日本。有说法称,根据《漳浦营里郑氏族谱》记载,西晋永嘉年间(307—313),郑成功的祖先自河南固始县迁移到闽。

跟随郑成功的脚步,一些郑氏后人开始迁居台湾。同一时期,一部分郑氏后裔漂洋过海,来到东南亚、日本等地,足迹逐渐散布在世界各地。一个远迁海南的郑姓家族

如今定居在海南三亚的郑灶雄说,根据族谱,他是郑桓公的第95世孙,宋时由荥阳迁入福建。如今,这一族主要聚居于广东汕头,人数有20多万。

后来,郑灶雄的爷爷带着子女,从广东到海南发展,这一脉如今主要在海南三亚生活。

作为郑氏子孙,郑灶雄一直想做点什么:“到郑氏发源地看看,看看我们的老祖先,这是我多年的心愿。”

几年后,郑灶雄的心愿终于达成,来到河南参加郑氏拜祖典礼:“典礼上,想到郑氏后人迁徙到千里之外,如今已经2000多年了,心里很激动。”

得知建设发源地郑氏文化建筑需要资金,郑灶雄毫不犹豫地捐款:“发源地的郑氏文化仍然这么浓厚,我很感动。我是郑姓的一分子,有责任出一份力。”郑姓后人,经商有道

郑姓人从郑桓公开始,与商业一直很有“缘分”。

西周末期,郑桓公就曾与商人盟誓,相约互不干涉,和平共处。商人在郑国的地位,也远高于其他诸侯国。如今,定居南方的郑氏后裔,经商的人也不在少数。历史渊源:郑桓公曾与商人盟誓

郑州市位于全国铁路双十字的中心位置,经济发达,贸易往来繁多。而两千多年前,郑国的商业也相当发达。

这不仅仅是历史的巧合。那时的郑国地处中原腹地,是东西南北往来的必经之地,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其商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此外,郑国商业的兴盛,也与郑氏祖先郑桓公有着直接关系。“商人”一词,来源于善做生意的“商族人”。《左传·昭公十六年》记载,郑桓公曾经与商人订立盟约:“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丐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意思是说,你们不要背叛我,我不会强买强卖,更不会抢夺你的财物。你出售宝物,我也不会过问。

国君发话了,商人的地位自然不会低。后来的郑国名相子产,也坚持了这一誓言,继续保护商人利益。“在郑国商人的地位很高,这一点毋庸置疑。”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师侯磊说,其他诸侯国也有关于商人的零星记载,但其影响力都比不上郑国商人。商人在郑国的社会地位,是其他诸侯国的商人无法比的。南迁经商:经商之道代代相传

在宁波镇海,有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叫做“郑氏十七房”。这是一处建于明清时期的建筑群,重重庭院高低错落,既融合了北方院落的大气,又浸染了南方楼榭的玲珑。

据记载,南宋时,一支郑姓人迁到此处,传六世后“分居十七房”。

挣下这么大的家业,他们靠的不是封侯拜官,而是外出经商。据《宁波帮研究》介绍,康熙年间,十七房的郑世昌奉父命外出经商,在北京东四大街开设的“四恒银号”历时200余年,经久不衰,影响甚广。

十七房的经商之道代代相传。据媒体公开报道,他们中走出了“老凤祥银楼”创始人郑熙、“英雄墨水厂”创始人郑尊法等一大批商业巨子。学者分析:家族的影响潜移默化

如今,郑氏十七房的辉煌仍在继续,而南渡后经商的郑氏后裔,却不止十七房一脉。这么多郑氏后人从商,是纯粹的偶然吗?

河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张廷银认为,我国当今的商业文化,是对中国几千年姓氏文化的一种传承,同时也是创新。“家族里,先人对后代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后辈长期受家族文化的熏陶,上一代从事什么,后代也会受到影响。”张廷银说,当今南方郑氏后人大多从商,也与从郑桓公起重商的风气离不开。

张廷银介绍,一些家族定期聚在一起,家族成员之间的交流,也会在无形中让彼此吸收一些新东西。所以,随着历史的发展,家族文化在传承的同时,也慢慢有了新变化,这对于当今的商业文化也有影响。宋天下宋姓,源于商丘

在很多人看来,宋姓一定与赵匡胤建立的宋朝有关系。其实,赵匡胤只是受“宋”的影响较大,才将国号定为“宋”。

而宋姓的起源,则要追溯到公元前1039年的西周初期。当时,微子启受封于商丘,建立宋国。

宋国被灭后,国人以国为姓,绵延至今,宋已成为国内第23大姓,人口1100多万。“无论走到哪里,宋姓人都血脉相连”

中国宋氏文化研究会商丘总会的很多老人,都记得这样一个场景:2000年10月,印尼纺织大亨宋良浩,带着家人来到商丘市西南12公里的微子墓,焚香祭拜。看着明朝归德府知府郑三俊为微子启立的墓碑,他情绪激动。“现在知道了根在商丘,无论走到哪里,宋姓人都血脉相连。”宋良浩说,自己不会赚老家的钱,只投资做公益。

也就是从那年开始,宋良浩开始了对商丘的捐助。截至目前,一共捐助了170多所小学、12所初中、1所高中,还有多家医院,共计2亿多元。追忆先祖:得姓始祖——微子启

史料中对微子启的记载很多,也基本一致:原是商朝殷纣王的庶兄,子姓。

纣王在位末年,荒淫无度。微子、箕子连同比干,作为商朝王室都力谏纣王。这三人也被孔子称为“殷之三仁”,微子被推崇到了“三仁之首”。

宋氏文化研究会商丘总会前任会长宋孝祥介绍,比干被纣王挖心,而箕子也被囚禁。微子觉得纣王迫害贤臣,商朝的气数已尽,为了远离“不仁”的纣王,就抱着祭祀祖宗的牌位,到了昭阳山(今微山)隐居。

之后,周武王姬发灭掉纣王,建立西周,将纣王后裔武庚封在商部落的祖居地商丘。武王死后,武庚叛乱。周公旦平息叛乱之后,想起了同为商王室后人的微子启。“我认为是微子的仁义品德,被周公旦看重了。”宋孝祥说,于是在公元前1039年,封其于商丘,建立宋国,管理商朝与商部落的遗民。故城寻迹:历经沧桑,故国遗迹难寻

宋国都城在今天商丘市睢阳区古宋乡,历经3000多年的风雨沧桑,已经没有任何遗迹,但散落着许多与“宋”相关的村庄。

距古宋乡不远的毛堌堆乡有常宋庄,聚集着众多的宋姓人。还有在梁园区三陵台附近,有宋小楼、宋小庄、宋大庄……古宋乡的小宋庄并没有宋姓人。

宋孝祥说,一直到民国之前,小宋庄周边都是宋家墓地。该村村民大都是守墓人或者宋家佃户的后人,后来演变成了村庄。

商丘市区东南方向的青岗寺村,206省道东侧有一座微子祠和微子墓。现在的祠堂是2002年宋良浩出资数百万元所建。

相传,赵匡胤在做归德府的太守时,敬重微子,多次前去祭拜。由于自己曾做过“宋地”的太守,发迹地也在“宋地”,建国之后也为了效仿微子的仁义品德,将国号定为“宋”。

到了明万历年间,归德府知府郑三俊为微子重新立了墓碑,上书“殷微子之墓”。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在修206省道时,发现了一个长约1里的墓道,直通到微子墓穴。考古专家在墓葬内挖掘出一把青铜剑,以及陶器。

如今,“天下宋姓源于商”的说法,已经得到了认可,微子墓也成了世界宋姓的拜祖之地。

2009年3月10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到此祭拜微子启,并对陪同的人士说:“以后我的人生资料就可以写:‘祖籍商丘,生在湘潭,台湾打工。’”宋国故都,一座仁义之城

在中国宋氏文化研究会商丘总会的大门上方,挂着“仁慧诚民”四个金色大字。这四个字,是康熙皇帝亲笔题给巡抚宋荦的,表扬其仁政爱民。宋孝祥说,“仁”一直都是宋姓人秉承的信念,世代相传。仁义之城:孔子将宋国看成“梦回之地”

商丘宋氏文化研究会坐落在商丘市睢阳区的古归德城内,宋家老祠堂也在这里。不过,现在的古城是明清时期建的,宋国古城在此南侧的古宋乡,遗迹全无。

这个祠堂,除了供奉着宋姓始祖微子启,还供奉着古城宋姓人的先祖——明朝礼部尚书宋纁,以及清代康熙年间的巡抚宋荦。

宋孝祥说,其实“仁”是宋姓人与宋氏文化一直强调的内容,代代相传。

宋国从国君到国民,大都是商朝遗民,所以在保留商朝礼仪文化方面较为完整,连宋国国君宋襄公都以“亡国之馀”自称。

宋会斌是河南省商宋文化研究会秘书长,他的感触是,宋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一个著名的诸侯大国,当时很多的礼仪都发源于此。

例如,孔子一直将宋国看成他的“祖先之国”“梦回之地”,一生多次还乡,是为祭祖,也是为学殷礼。孔子的“仁爱”思想,很大一部分就是殷礼、周礼的一脉传承。正是这个原因,2011年商丘当地的媒体在宣传宋国古城时,称之为“仁义之城”。仁义之师:筑台望母千古流传

据《睢州县志》记载,宋襄公的母亲是宋国西北的卫国人。公元前661年,北狄灭卫,宋襄公的母亲见国破君亡,心急如焚,意欲归卫抗敌救国,夫君宋桓公不允,并以废其正室之位相威胁。

宋襄公的母亲宁愿抛弃正室之位,也要执意助兄长复国,宋桓公一气之下,将她遣送归卫,并称不准再进入宋国地界。

宋襄公继位之后,想念母亲。可若允许母亲回国,就违背了父亲的诺言,是为不忠。若不让母亲回来,无法照顾,又是对母亲不孝。

他就在宋国与卫国的交界处,修筑了一个高台,想念母亲时就登上高台向卫国方向眺望。

后人在望母台的原址上修建了一座高台,上有宋襄公的雕像,面朝西北方向。

不过,与宋襄公相关的典故,最有名的还是他的“仁义之师”,曾被毛泽东作为反面教材进行批评。

相传,当年楚宋之间发生泓水之战,楚军还未渡过泓水,没有排好名布好阵时,宋襄公以“仁义”之名拒绝攻打对方,最终兵败,负伤后再也没能康复,死在了望母台上。

宋襄公死后,宋国地位下降。因此,很多人批评宋襄公不该对敌人讲“仁义道德”。不过在一些宋姓后人看来,“不重伤,不禽二毛”“不鼓不成列”的道义精神符合仁道,堪称楷模。宋,典型的北方姓氏

福建《莆田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宋国强说,自己世代居住在莆田,远祖可以追溯到唐朝宰相宋璟。这一支宋姓由唐朝南迁,在当地形成名门望族。

这也符合大部分宋姓人的迁徙路线:宋国灭亡后,从商丘向周边迁徙;唐宋之后,开始南迁,如今已遍布世界。

不过从现在的分布情况来看,宋依旧是典型的北方姓氏。先祖因做官,举家南迁至福建

2010年,宋国强第二次到商丘参加恳亲大会,叩拜宋姓始祖微子启。

他说,莆田分布着1万多名宋姓人,大都是唐代宰相宋璟之后,先祖因被派到福建做官而举家南迁。搜集了众多的谱牒、史料之后,宋国强大致列出了祖先的迁移路线。

最早进入福建的宋姓人是唐朝初年的宋用。当时,宋用跟着名将陈政、陈元光入闽平定叛乱,于是在漳州安家。“不过这一支宋姓人数比较少,后来子孙散落各地。”宋国强说,真正在南方形成名门望族的是宋璟后人这一支。人才辈出,成当地名门望族

根据记载,唐咸通六年(865),宋璟的六世孙宋骈,被任命为福泉观察巡官。他的父亲宋达、祖父宋易也跟着到了福建。

后来,宋易从固始将宋璟三代的主像带到了福建,在莆田英龙街定居。因此,宋易成了该支宋姓的开基始祖,宋璟被尊称为一世祖。

这一支宋姓绵延数百年,人才辈出,在当地形成名门望族。

值得一提的是,莆田还成了宋姓人向广东、海外等地迁徙的中转站。根据宋国强的研究成果,南宋时期,南逃时宋军带走了10万民众到了广东雷州。“这10万人里面有9万都是莆田人,包含了大量宋姓人。”也正是因为如此,雷州的宋姓人比莆田本地的还多。

如今,莆田的1万多名宋姓人除了供奉微子启为得姓始祖,还将宋璟作为此支系的一世祖,传到宋国强这一代,已经是第41代。由宋国向周围迁徙,汉代之后形成郡望

宋国灭亡之前,势力范围是以商丘为中心的河南、山东等交界地域。

宋国灭亡后,宋姓族人开始由宋国向周边迁徙。“不过当时大部分人还都是在中原地带活动。”宋孝祥说。刘邦打败项羽建汉代之后,为了稳固刘姓江山,采纳了娄敬的建议,将中原一带豪强势力迁入关中,宋姓自然也不能例外,不过并未形成郡望。

一直到了东汉时期,原本在宋国故地的宋尚,在汉成帝时任少府之官,也就是管理皇室的财务,带着家人迁居到了都城长安定居。

不过“京兆”宋氏成为显要门第,则是从宋尚的儿子宋弘开始的。相传,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新寡后,刘秀有意将她嫁给宋弘。宋弘以“不弃糟糠之妻”之由拒绝,而更加受到重视。

在宋弘之后,宋弘的弟弟、侄子等多人为官,形成了京兆郡的名门望族。

随着历史朝代的更迭,宋姓人又陆续形成了敦煌郡(今甘肃敦煌)、扶风郡(在今陕西)、广平郡(在今河北)、河南郡(在今河南洛阳)等重要郡望,为如今宋姓人遍布全世界打下了基础。以堂号纪念先祖,不忘先人“京兆堂则是宋姓人的总堂号。”宋孝祥说,“京兆”不仅仅是指京兆郡,在此之前,“京兆”二字对宋姓人还有着特殊的含义,因为这是宋国末代君主宋王堰的字。

宋王堰在一次占卜时被告知:“其兆维京,不利远逃,居京兆吉,离京兆多难不离。”于是宋王堰就不愿意远离东京(商丘),并取字“京兆”。

宋璟写过一首《梅花赋》,他的后人迁徙到南方之后不忘先祖,就以“赋梅堂”为堂号。

另外,还有“玉德堂”“善继堂”“统宗堂”“余庆堂”等堂号,证明在播迁的过程中,分支众多。

如今,这些宋姓人大都分布在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等地。宋姓是典型的北方姓氏,起源于北方,也盛于北方。“悲秋”始祖,美男宋玉

宋玉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男子之一。“他才华超群,是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楚辞作家。”河南省商宋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宋会斌说,因此很多宋姓人都以他为傲。

事实上,宋玉还因写过“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文字,而成为文艺青年“悲秋”的始祖。

就连“曲高和寡”“阳春白雪”等典故,也都与这个“大帅哥”有关。“曲高和寡”与“阳春白雪”

据《对楚王问》记载,有一次楚襄王问宋玉:“你最近有什么行为失检吗?为什么有人对你有许多不好的议论呢?”

宋玉答:有一位客人来到郢都唱歌,他先是唱《下里巴人》这一类通俗民谣,人们很熟悉,有几千人都跟着唱起来。

后来,他唱起《阳阿》《薤露》等意境较深一些的曲子,只有几百人能跟着唱。再后来,他开始唱《阳春白雪》这类高深的曲子时,只剩下几十人跟着唱。最后他唱起用商调、羽调和徵调谱成的曲子时,人们大部分都走开了,剩下两三个人能听懂,勉强跟着唱。可见,曲子越深,跟着唱的人就越少。

宋玉的意思是,圣人思想和表现超出常人,一般人都理解不了。

如今,文中出现的“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也都成了不同层次文学艺术的代名词,脍炙人口。最早“悲秋”的文艺青年

曲高和寡也是宋玉一生的真实写照。宋玉出身贫寒,因儒雅风流,长于辞赋,在友人的推荐下,才谋取了一个文学侍从的职位。

宋玉也与屈原一样,想通过自己的才华报效楚国,但不久就因谗言被放逐到云梦之田(今湖南临澧一带)。那时他才30岁左右。因漂泊异乡,宋玉生活异常艰辛,在看花山上写下了长篇抒情诗《九辩》,抒发自己“失职而志不平”和“无衣裘以御冬兮”的志向和身世。

因为《九辩》中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句子,他还成了文人“悲秋”的始祖。谢谢氏一姓,源于南阳“堂前宝树家声远,槛外乌衣世泽长。”

一句话,浓缩了谢姓曾经的鼎盛。这个起源于河南南阳的姓氏,如今在中国姓氏中排名第23位,总人口1010万。

谢姓后人多尊申伯为始祖。如今,在南阳唐河等地,还有很多历史的痕迹。谢氏宗祠:谢城古物多,九岗十八国

2014年3月12日上午9时,唐河县苍台镇谢家庄。

76岁的谢怀俊打开祠堂大门。坐北朝南,红墙黛瓦,两座六棱塔,一座申公殿,碑匾回廊,勾栏环伺,现在的谢氏大宗祠,与古祠堂只有一箭之遥。

新祠堂于2003年建成,匾额由世界谢氏宗亲总会会长谢汉儒题写。谢怀俊说,村里的地下埋藏着很多文物,耕地、挖土、盖房,一不小心就能挖出古物,带着精美图案的古砖、锈迹斑斑的箭头、残缺不全的古镜……

他说,村里还流传着一句古语:“谢城古物多,九岗十八国,路东没有路西多。”“村里有条南北小路,连接后岗和仓台。所谓路东路西的‘路’,就是指这条路。”现在的宗祠西边就是那条路。地下古物:随便踢一脚,都能踢出古砖

虽然讲不太明白本地的历史,但这个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家里面可有不少“宝贝”。谢怀俊从家里拎出了两竹筐物件:瓷罐、铁器、铜镜、烛台、青砖、刀币……

谢怀俊说,曾经,有村民犁地时发现一个硬疙瘩,回家洗一洗,发现是方印章。这就是有名的“军假司马印”。不过,留在村民手里的古物,都是残缺不全的。这些东西,很多村民都见过,甚至在自家宅基地下面都挖到过,走路随便踢两脚都可能被绊倒。他们不懂考古,不懂历史,只是觉得,这片土地有故事。

村里还有一个传说。在村西头,有一棵巷子树,两人合围才能抱住,树冠巨大,上面有一个老鹳窝。每年,它都会生一窝蛋,孵化成幼鸟。如果它把幼鸟都养活了,就预示着当年风调雨顺;如果它把鸟都推下树摔死,这年必定要遭灾遭难。

后来,一场大风将巷子树吹倒,树根翘起,带出了一个大坑。“我们小时候,还经常到这个大坑里洗澡、摸鱼。”旁边一个村民说。

现在,大坑已被泥土淤平。但是,至今没人敢在此挖土、种菜栽花。这个大坑连同巷子树,成了村民心中的禁地和图腾。古鼎留存:村里埋七鼎,五个被盗走

关于本村的历史,谢怀俊还记得幼时的一些事情,尤其是那个带着神秘色彩和历史印记的祖庙。“刚解放时,庙还在,里面还有一座玉碑,上面刻着字,记载着谢姓的由来。”村民们说,这座碑的神奇之处在于,夏天时碑身冰凉,温度过高时,还会“出汗”。

祖庙的存在,让村民的精神信仰有了依托。每逢婚丧嫁娶,都要去祖庙祭拜。

不过,1957年前后,祖碑被毁,这里成了村里养牛的牛棚。之后,房子也被扒掉。如今,只剩下一个土台,上面堆放着柴火。现在,谢家庄有700多人,都姓谢。而在整个唐河地区,谢姓人口3万多人,另一个集中居住地在小河谢。

在村民的传说中,谢家庄周围埋有7个古鼎,其中,有5个被盗墓贼偷走了,另外两个得以幸免。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有一个埋在村民的房子下面,盗墓贼眼看古鼎而无计可施。当时也没有疏挖管道、检修电路之说,不然就可以像美剧《越狱》那样,在屋外挖洞,光明正大盗宝了。另外一个是因为盗墓贼偷到一半,被发现了,只能弃宝逃跑。这两个古鼎,一个据说还埋在地下,另一个经过岁月沧桑,不知所终。国运不济:申伯建国谢城,被楚国所灭

其实,对谢家庄的人来说,村里古物再多,只有一个是最珍贵的,因为它能解开一些历史谜团。这件古物叫“式是南邦碑首”,现收藏于唐河县博物馆。在《诗经·大雅·嵩高》中,有“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的记载,是说申伯被封在南阳,在古谢城立国。《诗经》又说:“因是谢人,以作尔庸。”意思是说,原来谢城的百姓因申伯改封于此,也就成了申伯治下的百姓。申伯因其品质高尚闻于四方,当地人对他很尊重,尊其为祖。

那么,申伯又是谁呢?申伯是周宣王姬静的大舅。

那时,南方地区,楚国崛起,攻占大片土地,并向北挺进,威胁到西周的安全。周宣王就让申伯镇守南阳,并在谢城建立申国,史称南申。

不过,申国太小,无法阻挡楚国的铁蹄,公元前688年前后,申国被楚所灭。避乱南下,远播海外

谢氏多尊申伯为始祖,但谢姓真的是申伯之后吗?

在学界,有黄帝之后、炎帝后裔、少数民族改姓三说。只是,经过千百年的演化变迁,谢氏后人多认可炎帝后裔一说。

在历史上几次大迁徙中,谢姓也在其中,形成了现在遍布全国的局面。黄帝后裔,任姓建有谢国

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副主任、华夏谢氏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谢纯灵表示,谢姓渊源三说之一是黄帝之后。黄帝的25个儿子中,得姓的有14人,其中有一任姓,任姓再分支,便有了谢姓。史书大都记载谢姓源于黄帝。

著名姓氏专家谢均祥在论述谢姓时称,在《世本·氏姓篇》中记载:“谢,任姓,黄帝之后。”《国语·晋语四》有“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即12个胞族)。”其中第七为任姓。

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谢国为黄帝后裔建立的一个小国。炎帝后裔,尊申伯为始祖

也有不少学者和谢氏后人倾向于将谢氏归于炎帝之后。唐代林宝在《元和姓纂》说:“谢,姜姓,炎帝之胤。”宋代郑樵的《通志·氏族略》也说谢氏为姜姓,炎帝之后。申伯以周宣王大舅的身份受封于谢地。

需要说明的是,申伯并不姓申,而是一种爵位,因他受封于申国而被尊称为申伯,其本姓为姜,是炎帝四岳的后裔。

谢姓的起源,还有第三种说法,就是少数民族改汉姓。

谢纯灵说,现在,“承认谢姓是黄帝后裔、否认申伯是谢姓始祖”的学者和谢姓人越来越多。谢姓本是三元组成,不可能全是申伯后人。而且,谢国本为申国所灭,谢人沦为奴隶。申伯和谢人也只是君臣关系,并不是血缘关系。申国灭亡后,申伯及其后人仍姓申。但是,也应该承认,申伯改封谢邑并亡于楚后,申伯后人也有改姓谢的。申国被灭,谢人流落各地

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小国被大国灭掉后,后人以故地为姓的情况频繁出现。楚国在灭掉申国、间接促使谢姓发展的同时,也给谢氏带来了沉重的苦难。《左传·昭公十三年》载:“楚之灭蔡也,灵王迁许、胡、沈、道、房、申于荆焉。”申国的谢人,除了一部分老弱病残留在原地外,大部分人被当作战俘迁到了淮河中下游。另有一支到处逃难,阳夏(今河南太康)谢姓就是申国灭亡后从外地迁入。

唐河县谢氏宗亲会执行会长谢海亭说,还有一部分谢氏族人向北逃难,到了黄河下游。及至西晋年间“八王之乱”,谢人又被迫南下,扩散到了湖南、江西、福建、四川等地。

战国时,河南谢氏有一支溯长江三峡西上,迁至四川涪陵,后又分为三支,分迁各地。汉代,谢氏的聚居地又增加了会稽郡(今江苏苏州)、下邳(今江苏邳县)、江西九江、章陵(今湖北枣阳)、牂牁(今贵州境内)等处。

现在,全国谢姓总人口1010万,集中分布在广东、湖南、四川、江西四省,大约占谢姓总人口的40.1%。谢邑位于何地,至今仍有争议

申国被灭,谢氏外迁。那么,申国所处的谢邑到底位于何处,多地仍有争论,尤以南阳的唐河县与宛城区争论最激烈。

那么,谢邑到底在哪儿?它又诞生了哪些影响历史的郡望?唐河之说:海外华人发现了古谢邑旧址

有一说,它位于唐河县苍台镇谢家庄附近。

谢海亭说,发现唐河县苍台镇是谢邑旧址,是泰国谢氏后人的功劳。1985年,泰国华侨谢其昌跟团到国内考察,走到南阳下榻在南阳宾馆,查看地图时发现本地谢姓地名很多,联想到自家族谱中,有谢姓发源于唐河的记述,他很激动,就想实地考察一下。正好,接待他的一个司机也姓谢,正是唐河人。谢其昌脱团后,司机开车将他拉到了唐河县苍台镇。

第二年,唐河县组织人员到谢家庄附近考证。之后,形成了《古谢邑今址考》论文,并寄给了谢其昌。古物“式是南邦碑首”的出土,增加了当地的底气。因为在《诗经·大雅·嵩高》中,有“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的记载,说申伯被封在南阳,在古谢城立国。宛城之说:申国铜器铭文印证谢姓祖地

在另一群谢氏后人看来,古谢邑的所在地,位于南阳市宛城区(旧为南阳县)金华乡东西谢营村。南阳谢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谢静说,关于宛城区与唐河县谁是古谢国旧址的争论,已经持续了20多年。经过专家考证,古谢国的方位大致在南阳市城区以南、新野县以北、唐河以西、邓州以东,整个古城方圆百十里。

众多史料也有记载。《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宛,本申伯国。”《荆州记》记载:“东北百里有谢城。”宋代欧阳修在为谢绛写的墓志中说:“谢国在南阳宛。”三国人韦昭在为《国语·郑语》作注时说:“谢,宣王之舅,申伯之国,今在南阳。”

1975年,南阳市西关发现了“申公彭宇簠(fŭ)”。1981年又在南阳市北郊再次发现申国铜器,其中有一鼎二簋(guǐ),其铭文为“南申伯大宰仲爯(cheng)父”,出现了“南申”字样,传世铜器中也有“仲爯父鼎”。

有学者认为,从考古发现的申国铜器的铭文看,能印证东谢营就是谢姓祖根所在地。会稽郡望:谢氏族人登上荣耀巅峰

会稽郡早在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就设立了,治所在吴江(今苏州),后有所扩大。

山阴会稽郡派的始祖是谢夷吾,他是后汉人。谢衡迁来后,逐渐出现了东山会稽郡派。二者并不是一支。

西晋灭亡后,317年,琅邪王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熟悉中国地图的人可以发现,东晋的版图,就是原来三国东吴的江东地区。在司马睿的眼中,这里的人“不安心当顺民”,不能重用。

那么,司马氏要巩固政权,只能靠一同从中原过来的“老乡”了,其中,就有谢氏族人,而谢衡的儿子谢裒还是他的嫡系。

谢衡有两个儿子:谢鲲和谢裒。谢鲲当过东晋的豫章太守。谢裒当过吏部尚书,大权在握。

虽说如此,但因为谢家祖父的名位不高,在那个讲究名分的年代,谢氏家族的地位并不突出。直到谢裒的儿子谢安出山,谢氏家族才真正显赫起来,成为东晋支柱。东晋灭亡后,凭借着郡望名威,谢氏族人依然把持了南朝(宋、齐、梁、陈)政权近200年之久。不想当官的千古名相“东山再起”是用来形容“牛人”的,因为这个典故中的主人公就是一个“牛人”:谢安!

谢安能文能武,生活过得“小资”、风流,但指挥起战争来,却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他“导演”的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小资”谢安:大家求着谢安出来当官

与现在的“公务员热”相反,年轻时的谢安不想当官。

让人羡慕嫉妒恨的是,一群王公大臣求着他出来做官,并放出“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的话,意思是说,你谢安不出来当官,让天下百姓怎么活呢?

谢安是谢裒的儿子、谢鲲的侄子。谢裒是东晋的吏部尚书,谢鲲是豫章太守,谢安是典型的“官二代”。但是,谢安对当官没什么兴趣。他喜欢待在会稽郡山阴县东山的别墅里,与王羲之、孙绰等人谈论诗歌,“出则渔弋山水,入则吟咏属文,挟妓乐优游山林”。

为什么大家这么想让他出来做官呢?这和那时的选士方式有关。

华夏谢氏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谢纯灵说,当时选士首先要看门第,“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其次,就是看声望(越是隐士,声望越高);再次,就是看人品。大家都想看看,谢安到底是徒有虚名,还是能在关键时刻匡扶社稷,为国争光?东山再起:家道遭变,谢安出山为官

其实,谢安的名气真不是吹的。4岁时,谯郡的名士桓彝见到他大为赞赏,说:“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即东晋初年名士王承)。”东晋朝廷多次征召他,都被他推辞了。

这惹恼了满朝文武官员。于是,他们联名上书谴责谢安,朝廷也感觉威严受到了触犯,就下了一道圣旨,对谢安永不叙用(后收回成命)。

然而,360年,谢安40岁,在东山隐居了20年后,他却出山当了征西大将军桓温帐下的司马。“东山再起”的典故就此诞生。

那么,谢安为什么又愿意从政了呢?

因为,谢家出了变故。彼时,谢安的哥哥谢奕因病去世,弟弟谢石因打了败仗而被贬为庶民,眼看着曾经显赫的谢氏家族将就此走上末路。此时,桓温专权。为了国家的稳定和家族的荣耀,谢安必须挑起这个担子。匡扶王室:挫败桓温夺权,稳定朝野

其实,桓氏与谢氏是面和心不和。桓温家族掌握着军权,一心想取代司马氏,自己当皇帝。

372年,刚登基一年的晋简文帝司马昱去世,桓温很高兴,眼看江山就要到手了。但没想到,谢安联合王氏家族立即拥立小太子司马曜即位。第二年,桓温以给老皇帝吊孝为名,兵临建康城。谢安和王坦之出城迎接。桓温在军帐周围都埋伏着刀斧手,随时准备把他俩剁成肉泥。

但谢安很从容,对桓温说:“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壁后置人耶!”意思是说,有道的诸侯都镇守在四方,明公何必在幕后埋伏士卒呢?

一句话,让桓温愣住了。昔日手下的小司马,竟如此旷达、自若,这么忠义之人,怎能杀之?桓温随即笑道:“老朽也是没办法啊。”命刀斧手撤下。

桓温死后,谢安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重用了他的弟弟桓冲。桓冲知道自己德望不及谢安,便乖乖地镇守边关。一时,东晋出现了一个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淝水之战:晋军以少胜多,大破前秦军队

383年,前秦君主苻坚带领百万大军,想一举吞并东晋。这一次,东晋的八万军队,又该如何应对百万敌军呢?

据《资治通鉴》记载,前秦军队挨淝水布阵,东晋的军队过不去。谢安的侄子谢玄就派了说客,对苻坚的弟弟苻融说:“你们孤军深入,应速战速决,能在一天之内消灭我们最好。你们现在的排兵布阵都是打持久战的节奏啊。不如这样,你们往后退一些,让我们过去,咱再好好打一架,那多过瘾啊。”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苻坚同意了。他打算等晋军渡河到一半时,再出铁骑击杀,一举可胜。

结果,事与愿违,这一退,阵脚大乱。前秦军队来源复杂,有些还是晋朝的俘虏,人心不稳。有人趁机起哄:秦军失败了。后面的军队不知道前方信息,一看退下来了,好吧,为了活命,跑吧。

苻融死了,秦军越跑越害怕,越害怕越跑。夜晚露营,远处风吹草丛沙沙作响,鹤群还叫了两嗓子(风声鹤唳),秦军一看,晋军来了,兄弟们,继续跑吧。结果,又冷又饿,又困又乏,很多秦军在逃命中累死了。幕后推手:推广梁祝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可谓妇孺皆知,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个故事的“幕后推手”是谢安。

在东晋那个门阀制度森严的社会,梁山伯是不可能娶到祝英台的。于是,山伯郁郁而终。英台不忘初心,在山伯墓前哭拜撞树殉情。死后,双双化蝶。

梁祝的爱情故事传到东晋名相谢安的耳中,他深受感动,立即上书皇帝司马曜,请求加封祝英台为“义妇”,并亲自题写“义妇冢”仨字,使祝英台成为天下女子的楷模。

在谢安的大力推动下,梁祝故事家喻户晓,并远播到高丽(今朝鲜半岛)等国。许许昌桑树许,许氏祖根地

许昌市位于河南中部,中原腹地,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

公元前8世纪文叔被封于许,称许国。221年,魏文帝曹丕废汉立魏以后,因“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沿用至今。

而文叔的那次分封,许多人以国为姓,许姓开始大规模发展,许昌也因此成为许姓人的祖居地。城东八里,桑树许

沿许昌市建安大道往东走,约4公里便到许昌县邓庄乡的桑树许。西周许国的首任国君许文叔的墓冢,就坐落在村旁。“去年还有安徽亳州那边的同姓人过来。”村民许丙申说,来的人拿着保存完好的族谱辗转找到这里,“谱序上写着‘许昌城东八里桑树许村’,我见过好几拨来寻祖的人,他们带来的族谱序言中都有这句话。”就是凭着这段序言,不少外地人都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根。

村里许姓的“管事儿人”许都治(化字辈)说,现居住在许庄村的许姓人是许仲迁的后人,“他(许仲迁)原是南宋官员,在山西做官,忽必烈入主中原后他就归隐了,传说也是循着祖根,归隐到此”。百亩陵园,仅余30多亩

陵园入口处,是一座水泥基座的石台,石台正中是“许公文叔之墓”几个大字,边缘处则写着“许昌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立碑的单位和时间。

村里人口口相传的那座许文叔的墓冢,就坐落在墓园中央。许丙申说,原先墓前有一座老碑,都几千年了,风化得只剩半截,现存于村支部的门口。“现在墓前竖着的碑,是1999年后人在原碑底座上竖起来的”。每年清明节前一天,附近几个村的人都会在许姓族长带领下,来陵园祭奠先祖。

在文叔墓东南侧不远的坟冢前,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石碑。“这是许仲迁的墓,碑上写的是立于大清康熙四十六年,也是后人立的,许仲迁是宋末元初人。”许丙申介绍。

他回忆,在他小时候,这座陵园里石碑林立,墓旁的参天大树遮天蔽日。“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这座陵园的占地面积都有100多亩,但现在,只剩下30多亩了。”他叹息道,沉思好久才又说了一句,“这都是形势。”

而陵园中林立的石碑,许丙申介绍,大多毁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村边建了个石灰窑,墓地里的墓碑都是上好的青石,都被砸下来烧石灰了”。现在存留的那座许仲迁的墓碑,是当年村里人有意埋在地下,才逃脱被烧成石灰的命运。无意间,这竟成了外地人寻根问祖的最重要证据。“上面刻着许仲迁后人的名字以及字派,很多同姓人拿着族谱去跟那座石碑对,一对就对上了。”

如今,这座陵园已经被作为文物保存起来,它依然是村里人去世后的归宿地。家国破灭,以桑为迹

西周初年,武王分封的27个诸侯国中便有许国,而许国的首任国君,便是许文叔。受封后,许文叔在许地授官设吏,建都于现在许昌城东20公里的张潘古城,创700年诸侯国。

许国国君在西周历史上更是扮演着重要角色。史料记载,许国八世国君许文公曾拥立宜臼为王,曰平王,并竭力辅佐平王迁都洛阳建立东周;十二世国君之妻许穆夫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载入史册的爱国女词人;许国祭天的毓秀台(现存遗址)比北京的天坛早1000多年……

光阴飞逝,一晃300余年过去。自公元前770年平王迁都洛阳之后,王权衰落,盛世不再,强大起来的诸侯蠢蠢欲动,争当霸主。当时,许国北部的郑国日益强大。公元前715年,郑庄公以玉璧从鲁国手中换取“许田”,自此开始向南扩张。而位于中原的许国,则首先成为郑庄公觊觎之地。

公元前712年,郑庄公以许国不听号令为由,与齐、鲁两国结盟,兵锋直抵许国都城。许国十一世国君许庄公亲率将士迎敌,怎奈寡不敌众,许国自此沦落为郑国的附庸国。虽然在公元前697年,许国曾趁郑国内乱还都张潘古城,但因为土地尽失,处于大国夹缝之中的许国风雨飘摇,接连附庸于齐、宋、晋等国,从一个强国沦为岌岌可危的“逃亡国”。

公元前576年,在许国迁都叶县(今河南叶县)之际,时任国君许灵公命人在祖坟旁栽种桑树。“取谐音‘丧’,也是为了以后复国时有个参照物。”许昌县许文化研究会成员许绍军说,还流传下来一首歌:“柳叶黄、桑叶青,古树参天许氏功,东西南北中,许家莫忘宗。”

但最终这些桑树留下来了一棵,传说是在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侵华时被毁,许绍军说,他小时候在村子东边还能隐约看到一个大坑,“有七八亩地那么大,传说是那棵大桑树的树坑”。

自此,随着许国的颠沛流离,许姓开始从许地散布到全国各地。但不管走到哪里,他们的族谱序言里都会写着“许昌城东八里桑树许村”的字样。天下许姓

根据姓氏专家

义达所著的《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许姓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0.54%,目前主要集中于江苏(13%)、山东(9.6%)、云南(9.4%)、广东(6.8%)、河南(5.9%)、安徽(5%)、浙江(4.9%)、四川(4.3%)。这八省的许姓人口约占全国许姓人口的59%。

全国已形成以华东和云南为中心的两个许姓聚集地。最大的许姓聚集区域是华东四省,约占全国许姓人口的三成,总人口达200多万。除此,还有广东、福建交界区域以及甘肃中西部聚集区。

许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榜名列第35位,在台湾和香港地区排名第11位,成为中国的大姓、显姓。沧桑许国因战而迁

许姓首次大规模迁徙,是因为战争。春秋时期,在五霸纷争中,许国周旋于列强之间。最终因为郑国的威胁,公元前576年,时任国君许灵公迁都叶县。自此直至国灭,许国一直处于迁都的动荡之中。而这一次次迁徙,许姓人都在沿途留下了后裔。因为战争,许姓外迁

2013年,叶县许庄村村民许永炉将新编成的《叶县许庄许氏宗谱》捐给叶县图书馆。这本宗谱中介绍,叶县许姓可追溯至西周许国,许文叔是其祖先。

不过,许姓由许昌迁往叶县,是一次被动的迁徙。据史料记载,许国在郑、楚等国压制下,逐渐衰落。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76年,许文叔的第15世孙许灵公向楚国请求,楚国答应许国将其都城由许昌迁至叶县。

2002年,在叶县澧河南岸悬崖边许灵公墓出土的300多件文物,可以证实许灵公迁到叶县后不久就去世了。

不过,郑国仍对许国穷追不舍,楚国要求许国迁都至夷(即城父,今安徽亳州)。部分许国子民留在叶县,以“许”为姓。许国灭亡,子孙以国为姓

许国在亳州也没能安定下来。《左传》中讲到,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先后迁于荆(今湖北宜昌、当阳一带)、析(即白羽,今河南内乡县)和容城(今河南鲁山县东南)。

此时许国已是国穷财尽。但郑国仍然担心许国东山再起,公元前504年,灭掉许国。后虽然在楚国帮助下,许国后裔曾复国,但不久后又被魏国灭亡。自此,史书再无“许国”之说。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李立新说,之前许姓都是在河南省内迁徙。经过战争与迁都,不少许国人以国为姓,由河南向河北、湖北、安徽、山东等地迁徙。

据许氏宗亲会介绍,北上最初的目的地在冀州高阳(今河北高阳),或沿古汝河就近迁往汝南一带。到了汉代,一支许姓人迁往汝南。

自此,许氏形成了高阳郡、汝南郡堂号。南方许姓人口逐渐多于北方

据一位到过厦门考察的许氏宗亲介绍,在厦门市同安区大同镇的许都祠堂里,挂着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夫人的照片。“因为阿基诺夫人是许滢后代。”河南许由与许文化研究会会长王道生说,祖根就在今天的厦门,后分支迁徙到今天的漳州龙海市角美镇鸿渐村。

王道生与李立新合著的《许氏源流》一书中介绍,公元前134年,汉代将军许滢率军入闽平越,之后镇守厦门同安境内,世传此地称“营城”。这是最早一支入闽的许姓人。许滢有15个儿子,分别镇守闽南各地。福建等地的很多许姓人,都是许滢后裔。到了669年,从汝南迁往固始的许陶、许天正父子去闽平乱留在当地建立漳州。许天正袭父职,被奉为开闽漳始祖。

在江苏兴化西城外大街太平垛上,至今保存一处始建于清初的许氏“大夫第”建筑。该建筑由清康熙时诰封中宪大夫许承家建成。据介绍,这支许氏也是由汝南郡许氏外迁,是《说文解字》作者许慎的后裔。

唐代之后,许姓人真正遍布全国,并且南方许姓人口逐渐多于北方。

许姓入台集中于明清两代。在台湾,许姓已成为排名第11位的大姓。许慎一书,汉字一统

很多许姓人自我介绍时常说:“我是汝南郡许氏。”这里的“汝南郡”就是许姓的一个堂号。“其实很多都是附会,并不是真正的汝南郡许氏。”王道生说,不过这也说明汝南郡许氏是许姓众多分支中较为重要的一支。汉代至隋唐期间,许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以郡望为载体形成了很多分支。“汝南郡”:曾是中原许氏的代表

与其他姓氏一样,许姓也有很多堂号,像“汝南郡”“高阳郡”等。

姓氏文化研究专家李立新解释,郡望是指汉代至隋唐时期每郡较为显贵的姓氏,世代居住在某地,为当地所仰望,于是后人就将此郡望当作堂号。

汝南郡就是那个时期形成的。据介绍,汝南郡是汉高帝四年(前203)设置,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史料记载,这一支许姓的开基始祖是汉代人许德。汉代初年,许德到汝南郡做太守,因此许姓家族开始在汝南郡内平舆县定居下来,形成了望族。“太岳家声远,高阳世泽长”——许姓另外一个重要的堂号是高阳郡。《许氏源流》介绍,其实高阳郡许姓与汝南郡许姓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开基始祖都可以追溯至许猗。许猗是许国人后裔,为躲避秦朝末年的战乱,自容城迁徙到冀州高阳北新城都乡乐善里隐居。前述汝南郡开基始祖许德,就是许猗后代。

更有意思的是,许德其中一个儿子许据,官至大司马之后,又迁回高阳郡,自此高阳许氏形成了令其他姓氏羡慕的望族。此支系许姓的祠堂常有一副“太岳家声远,高阳世泽长”的堂联,证明这支许氏亦是许由后裔。

除了高阳与汝南之外,比较重要的还有颍川郡望(今河南禹州)、安陆郡望(今湖北安陆县)、太原郡望、会稽郡望(今江苏苏州市姑苏区),说明许姓在这些地方都是名门望族。许慎一部书统一了汉字

提起许姓,有一个绕不过去的人——《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被后人奉为“字圣”。

曾有人这样评价许慎:“秦始皇用武力统一了中国,而许慎则用一部书统一了中国的汉字。”可以说,许慎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

许慎生于召陵,也就是今天的漯河市召陵区,是汝南郡许氏的一员。他在《说文解字》的自序中写道:“曾曾小子,祖自炎神,自彼狙召,宅此汝濒。”意思就是说:我这个许家的曾孙小子,祖先是炎帝神农,后来许国灭亡,子孙分散,在河南境内者沿汝水居住。

关于《说文解字》,漯河还有一个传说:许慎在学术上是一个太过执着的人。相传,在其编纂《说文解字》时,没有避讳窦太后名讳,将“窦”字解释为洞,并进一步将“狗窦”解释为“狗洞”。窦太后大怒,将其贬官,及至后来,太后因受人挑拨要赐死许慎。

得知太后要赐死许慎的消息,他的夫人天赐公主假称许慎病故,建了一个墓,当着乡邻众人的面,将许慎殡于墓地;暗地里,墓里修了主室侧室。每到夜晚,天赐公主便白衣素身,飘然而至,一是为许慎送饭,二则陪伴许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许慎完成了泽及千秋万代的《说文解字》。

如今,在召陵区仍旧有一座许慎墓。这座汉代墓葬被国家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围绕许慎墓,还建成了许慎文化园。邓邓姓始祖,缘何姓曼

商王武丁册封其叔父曼于邓,邓国由此开启了一段600多年的历史。

而由邓国发展而来的邓姓,在历经3200多年发展之后,成为全国第34大姓,遍及各地。

每年的清明节和农历十月初一前后,距离南阳邓州城区东南3公里的吾离陵,都会有大批邓氏后人前来祭祖。吾离陵,邓州第一冢

坐落在松柏间的吾离陵显得异常安静,曼公、吾离、邓禹三位邓氏祖先的巨型雕塑屹立在吾离陵前,接受后人祭拜。

吾离陵前,规划超百亩、投资2亿元的邓国春秋园正在紧张建设中,园中的主体大殿建筑已经初具规模。

据史料记载,吾离是邓国第19位邓国侯,也是第一位见于正史的邓国国君。吾离在任期间,励精图治,发展农桑,鼓励冶铁铸造(“邓师铸剑”曾闻名天下),又广泛与列国建交,邓国一度崛起,吾离因此也是邓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国君。

吾离死后,葬于今邓州东南吾离冢村。吾离陵为“邓州第一冢”,又被称为“邓氏第一陵”。天下邓姓,始于曼公

实际上,古邓国的开山鼻祖是商王武丁最小的叔叔曼公。

据邓州市邓姓研究会秘书长王春玲介绍,邓国受封于殷商时期,曼公是邓国立国之君。

王春玲主编的《邓国邓姓邓人》一书中说,由于邓国是曼公建立的,因此史称曼公建立的邓国为曼姓邓国。故众多研究姓氏的文献及各地的邓氏族谱中,在论及邓姓之源时,均称之为“以国为氏”。

王春玲认为,由于曼公是商王武丁的叔叔,所以曼公应与商同姓,而商人的先祖名契,契为子姓。“因此可以说,曼公建立的邓国以及由邓国而产生的邓姓均出自子姓,而子姓的远祖可追溯到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黄帝。”

最早记述黄帝至春秋时期列国诸侯大夫姓氏、世系的著作《世本》说:“邓为曼姓。”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邓,曼姓之国,今属南阳。”此后的典籍也多持此说。楚灭邓国,以国为姓

在曼公建立曼姓邓国之后,经过晁公、徽公等,经西周、春秋,一直延续了600多年。西周时,邓国是南方较为重要的诸侯国之一。

公元前678年,曼姓邓国终于走到了终点。而结束邓国历史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时邓国皇帝的亲外甥——楚文王。

这中间有一个“噬脐莫及”的故事。

史书记载,公元前678年,当楚文王率军借道邓国北上攻打申、吕二国时,作为文王舅舅的邓祁侯设宴招待了这个实力强大的外甥。

这时,邓国以骓甥、聃甥和养甥(均为邓祁侯的外甥)为代表的一批大夫,极力主张乘机杀掉楚文王。邓祁侯却表示反对,“我要是连自己的外甥都杀,这事传出去,必定遭人鄙视”。

没想到外甥却不认这个舅舅。在楚文王攻打完申国班师途中,顺手把邓国给灭了。

至此,这个传承600多年,在江汉、南阳一带颇有影响力的国家,退出了历史舞台。亡国之后,邓国百姓为了纪念邓国,便纷纷改姓为邓。

对此,唐代的《元和姓纂》有记载:“邓,曼姓,殷时侯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除改姓外,少数民族也有邓姓

实际上,在邓氏大家庭内,除了出自曼姓邓氏的邓姓之外,还有其他姓氏改为邓姓的情况发生。

据王春玲介绍,邓氏在繁衍发展的过程中,也吸收过外族外姓的成员。据《安化邓氏谱序》载,南唐后主李煜,曾封其第八子李从镒为邓王。南唐亡国后,为躲避宋太祖的斩杀,李从镒以其父封号为姓氏,改为邓姓保住了性命。

此外,《邓国邓姓邓人》一书记载:邓姓不仅是汉族的姓氏,一部分少数民族内也存在邓姓。比如蒙古族、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不同少数民族的邓姓产生原因不尽相同,但绝大部分是受汉族姓氏文化的影响而产生。而有的少数民族本就有邓姓,比如满族。为避战乱,邓姓人曾大举南迁

天下邓姓,源于曼公,这几乎成为邓姓族人的共同认知。

但是,目前学界对邓国是不是现在的邓州,仍然存有争议。

此外,楚灭邓国之后,邓姓又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全世界的?故城之争:邓国都城到底在哪儿

上世纪80年代,湖北的考古工作者对襄阳西北十多里的邓城村古遗址进行发掘,出土了一些带铭文的青铜器。因此,有湖北学者认定,这里就是邓国都城。

王春玲认为,襄阳的考古发掘并没有搞清楚古邓城遗址的始建年代,只判断出:“至少从春秋遗址沿用到南北朝时期。”而从邓城遗址周边发掘的情况来看,遗址的上限则是春秋早期。“学术界公认的一点是,邓国最迟在西周初年已经存在于南阳盆地南部,而襄阳的邓城遗址,上限只到春秋。”王春玲说,“因此可能存在的一个情况是,邓国晚期的都城,或许是楚灭邓国之后,安置邓国贵族的地方。”

虽然双方的争论仍在继续,但双方对于邓国的疆域有比较接近的认识。邓州方面认为,邓国的南境曾到达过汉水北岸;而襄阳方面则认为,邓国的北疆“可能已到达今河南新野及邓县一带”,其参照依据则是隋初曾在穰县(今河南邓州)设立邓州。迁徙:中原邓姓曾大举南迁

邓国被楚国灭了之后,大多数邓姓人仍安居故土,这些邓国遗民被史书称为“楚人”,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拔邓帜,易楚帜,换了一个国君而已。然而,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也是邓姓从邓国走向全世界的起源。

邓国所在的南阳、汉水地区,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据王春玲介绍,在汉代由于战乱、出仕等原因,邓姓族人由邓国移居今四川、陕西、广东、江苏等地。

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五胡乱华、永嘉之乱等战争不断,百姓迁徙更是成为常态,在这种情况下,中原士家大族及流离失所的百姓被迫播迁,寻找安身立命之地,大部分人到了江南。在这些南迁的人中就有邓姓,这些邓姓人并非来自一地。

王春玲表示,在经过西晋末年的大迁徙之后,中原邓氏几乎遍及全国各地。而从分布上来讲,尤以南方居多。入台及散播海外

随着邓氏族人的不断外迁,在明代以后,台湾以及更南部的南洋地区开始有了邓氏族人的记载。

据《邓国邓姓邓人》介绍,台湾《邓氏族谱》里说:“台湾邓氏始祖邓显祖,明代末年由江西宜黄县经福建移居台湾。邓显祖的先祖由邓州迁徙新野,后由新野经江西、福建而迁入广东、香港,再由福建、广东等迁入台湾繁衍发展。”这也是邓氏入台的较早记录,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纵观迁台邓姓,其籍贯多为广东、江西、福建等地。

经过3200多年的发展,邓氏后裔如今已遍布海内外。据统计,在中国常用的3000多个姓氏中,邓姓位居第34位,总人数达650万,集中分布在四川、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江西、云南、广西、福建、海南、陕西等省份。在香港、台湾两地,邓姓亦是名门望族。

还有不少邓姓人步出国门,走向世界,例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20多个国家。教育后代,学学东汉名将邓禹

我们常用“一门X杰”一词来形容某个家族名人辈出。

若用这个词来形容东汉时期邓禹家族的话,那么这个“X”可能会是两位数。可以说,在东汉前期,邓禹家族几乎就是“皇室专业户”。“学霸”邓禹,能文善武“久从游学识英雄,杖策南来见略同。首建雄谋恢汉业,云台端合议元功。”北宋诗人徐均的这首诗,赞颂的正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邓禹。

如今,生活在河南邓州吾离陵周边村子里的老人,也许有的并不知道邓姓始祖曼公,但对这位邓禹却是推崇备至。

在史书上,邓禹一登场的身份就是“学霸”。据记载,他13岁时就能吟诗作对,背诵诗篇什么的都是小菜一碟,不在话下。而在民间演义中,邓禹的出身更具传奇色彩。在评书《东汉演义》中,邓禹是汉朝著名大隐士严子陵的徒弟,不仅文采飞扬,而且武艺高强。在当时,可是众多少女心中的“男神”呢!结识刘秀,改变一生

邓禹年轻时曾在长安学习,在这里,邓禹结识了影响他一生的人——刘秀。据《后汉书·邓禹传》记载,邓禹一见刘秀,就知道他“非凡人”,当即认刘秀为“带头大哥”。

而趁王莽之乱起兵的刘秀也认为邓禹非一般人,“简直就是朕的萧何”。对邓禹提出的建议,刘秀经常言听计从。

在邓禹等一帮大将的鼎力支持下,刘秀称帝,随后邓禹被封为大司徒、酂侯。后改封高密侯,进位太傅。

刘秀驾崩之后,皇上刘庄将跟随刘秀平定天下的28位大将画像悬挂于南宫云台阁,这被后世称为“云台二十八将”,而邓禹位列其首。邓禹建立的“皇室专业户”

有人说,如果要给素质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先祖提名的话,这个提名里一定有邓禹。

史书记载,邓禹有13个儿子,他在教育孩子方面,可谓独辟蹊径。邓禹除了让他们学习书本知识,还要求各自掌握一门养家糊口的技术,并且高薪聘请能人对他们因材施教。“在崇文重武的大背景下,重视素质教育,这是难能可贵的。”王春玲说。

以这种模式教育出来的孩子,果然没让邓禹失望,他的孩子都学有所成,出将入相。

宋代姓氏学家邓名世、邓椿哀父子所撰《古今姓氏书辩证》中记载:“自邓氏中兴后累世宠贵,凡侯29人,公2人,大将军以下13人,中二千担14人,列校22人,州牧郡守48人,其余侍中、将、氏官名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

天下冯氏,源自荥阳

弘扬祖德,叶落归根。为探究溯源冯姓,多名冯姓后人,查典稽谱,寻冯姓祖先。冯文孙,冯简子,冯长卿,谁是“始祖”,众说纷纭。而冯姓故地冯城,依旧有争议。但对冯姓的探索,总会让冯姓后人津津乐道。寻根溯源:87岁的老冯已跑了26年

随着“文革”的结束,改革开放到来,中华冯氏多个支系掀起了修建宗祠、恢复祭祖、重修族谱的热潮。济源冯氏后人冯邦,看到冯氏家谱多已失传,少有的家谱字体难辨,有祖无族、无路归宗,他便呼吁冯氏宗亲抢救冯氏历史文化,抢救宗谱。从1988年在新乡离休到今天,87岁的冯邦已探索冯氏文化26年。

提及冯姓始祖,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冯姓委员会会长冯海军连声说道:“研究冯姓,你就问我们冯老,他可是我们老冯家的活宝。”

1997年、1998年两年间,冯邦骑自行车往返于荥阳与新乡之间,寻祖问根。为纠集更多冯姓宗亲抢救冯姓文化、收集资料,他先后成立“河南省抢救冯氏历史文化联谊会”和“中华冯氏联谊会”。

在冯邦看来,传承文化,弘扬家风,对冯姓人很重要。而根据2007年公安部公布的姓氏人口数量排名,冯姓人口位列第28位,人口约832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64%,已算大姓。但冯姓从哪里来,起源地在哪里呢?冯姓起源:郑国简子,以地为姓

根据2002年袁义达、张诚著的《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汉族冯姓,第一支源自归姓。

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期,东夷中一支以白头翁为氏族图腾的归夷,原居住在今天河南商丘一带。归夷的一个旁支东迁到今天山东菏泽地区,形成以“菏”为图腾的河伯族。

进入夏朝帝芒时代,河伯族出了一位杰出的首领冯夷,在河洛地区称霸一时,后为夏有穷氏所迫,向北过黄河,其后人在今陕西大荔县一带建立了冯夷国,历经夏、商、周三代。

周初,冯夷国分裂为冯等三个国家,后来三个国家被周武王所灭,其后裔以国名为氏。而春秋时郑国大夫冯简子为归姓冯氏第一名人,归姓冯氏的历史至少有2700年。

冯邦认为,简子是归姓,但并不一定是冯夷之后。冯夷之后,冯姓几乎灭绝,周宣王时也只有道家仙人冯长等极少数人。而简子为归姓的说法,《元和姓纂》中这样记载:“《世本》又云:‘姬姓。郑大夫冯简子后。’”

据河南省荥阳市高村乡冯城村冯氏宗祠重建碑记记载,冯氏渊源系出姬姓,周文王第15子周初四圣之一毕公高之子简子为郑国大夫,被封于荥阳冯城,以地取姓,所以为冯。冯姓始祖:毕公后裔,冯氏长卿

冯简子是姬姓还是归姓,历史上和当下均有争论。

南宋王应麟著《姓氏急就篇》称:“冯氏,其先归氏。又,毕公高后,食于冯,因氏。”

据《史记》《后汉书》《元和姓纂》《姓解》及南宋程元凤《冯氏宗谱序》等记载,周文王第15子姬高被周武王封于毕,号称毕公高。毕公高的后裔毕万被封于魏,支孙食采于冯,遂以地为氏。

冯邦称,他多方查询资料得知,毕万受封于魏的时候,是晋国大夫。当时晋献公攻灭许多小国家,其中就包括冯简子遗留下来的冯城。毕万后人魏氏支孙魏启长卿被封到了冯城,魏长卿就以邑为姓,称冯长卿。

多家史料、家谱、书籍认为,冯长卿就是冯姓开族之祖。但广西冯姓文化研究者冯君南查到的家谱显示,得姓始祖是冯文孙,简子是冯文孙之后,而冯文孙并非冯长卿。

不过,广东、海南、河南、安徽等地许多族谱,多认冯长卿为始祖。冯城遗址:古冯城城址在河南荥阳

作为宋朝丞相冯京后人,荥阳市高村乡荆寨村委会冯城村冯氏宗祠中,不仅供奉有冯京,还有冯简子和冯长卿。

当年,郑国大夫冯简子在此练兵,因打了胜仗,被封于冯城。多年后,冯长卿所在的晋国,打跑了冯简子后人,其子孙以地为姓。而两人涉及的冯城均为现在的冯城村。如今,该村以冯简子为始祖。

2000年6月因该村位于古冯城遗址,更名冯城。冯城村民曾经在挖掘中发现战国时期的陶器,遗憾的是,两件陶器上没有铭文。至于古冯城是不是当下冯城,目前没有充分的资料来佐证。但多名学者认为,冯城就在荥阳。

荥阳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程远荃称,无论是春秋时期的冯简子,还是战国时期的冯长卿,都源于冯城。

冯姓中影响力较大的网站“中华冯氏网”首页写有:“天下冯氏,源出于一,皇为轩辕,帝为帝喾,王为周文,霸为毕高,冯氏世系,支脉旺盛,繁衍天下,泽被五洲,众派竞秀,天下首推,河南荥阳。”冯姓郡望,大树余荫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姓氏家族的郡望堂号,都是当时的耀眼星辰。

战国冯亭之后是上党郡,东汉冯异之后为颍川郡……冯氏在秦汉魏唐时期就形成了多个郡望堂号,成为当时的“高门大姓”。

在人口的迁徙中,冯氏播迁全国,留下“大树将军”“两娶宰相女,三魁天下元”的千古佳话。拒秦归赵,开基上党

春秋战国时期,冯氏主要分布在今天陕西、河南等地,到了秦汉,又迁徙到河北、山东、四川等地。战国时期上党郡以冯亭为祖,支脉旺盛。

根据《战国策》及《史记》记载,战国时期,秦国打韩国,韩桓惠王就派人向秦国求和,把上党割让给秦国。但时任上党郡守誓死抗秦。韩王不敢违约,让冯亭去当郡守,而冯亭到任后,依旧抗秦。

冯亭说:“我不能处于三不义的境地:为君主守卫国土,不能拼死固守,这是一不义;韩王把上党给秦国,我不听君主的命令,拒不割让,这是二不义;出卖君主的土地而得到封赏,这是三不义。”

上党归赵国后,秦军来袭,赵军几乎全军覆没。这场持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奠定了秦国统一六国的基础。

秦灭六国,上党冯氏宗族遭遇了一次重大打击,冯氏后人或隐藏民间,或迁徙他乡。但冯亭后裔迁往秦国的冯姓一脉尤盛,有秦丞相冯去疾、御史大夫冯劫等。大树将军,美名远扬

汉代,冯氏宗族再次走向繁盛。此时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冯姓郡望的逐步形成。两汉时期冯姓的分布已基本上覆盖了当时华夏大地的所有重要区域,并且在一些地区,由于冯姓豪杰名士的大量涌现,形成了以冯姓为主体的聚族性居地。

颍川郡冯氏,因东汉“大树将军”冯异而兴盛。颍川郡,包括今天的河南宝丰、禹州、平顶山以北等地,冯异后裔迁徙频繁,因为郡望是地名,而堂号则偏重于血缘关系,其后人自称“大树堂”。

冯异园修缮筹备组负责人冯金岗说,当年冯异跟随刘秀打仗,军队每到一个地方,将领们喜欢坐在一起论功请赏,而冯异独在树下,不争功,后人就称他为“大树将军”。冯氏后人为纪念他,以“大树”为堂号。

在今天的宝丰县李庄乡尚王村,冯异墓的修缮基本完成,还要举行大树堂拜异公大典。岭南开基,冯兴粤琼

南北朝时期,冯跋还当上了北燕开国皇帝。史料记载,他勤于政事,轻徭薄赋,慎择守宰,北燕百姓都很拥护他。其弟冯弘继位之后,北燕被北魏灭掉,冯弘逃到了高丽。

在高丽期间,冯弘因与高丽王结怨被杀,他的后人有的留在高丽,有的化名逃回东北,有的渡海南迁。现在朝鲜、韩国也有冯氏子孙。冯弘的第五子冯业乘船从高丽南下来到广东,投奔南朝刘宋,被封为新会太守,这就是岭南冯氏开基始祖冯业公。

魏晋南北朝时期,冯姓子孙,北至辽宁,南至江西、广东、广西、海南寻求发展,成为地跨南北,纵横东西的大姓。冯业的曾孙冯宝,娶南越首领冼英为妻,汉俚联姻,成为海南冯姓开基始祖。连中三元,千古佳话

唐宋时期,冯氏宗族形成“兄弟两尚书,祖孙九进士”的名门望族。宋代,冯姓人口大约有55万,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0.72%。当时冯姓主要集中在四川和河南,占冯姓总人口的43%。

宋代的冯京,曾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中解元、会元、状元,名气很大。时任宰相见冯京才华横溢,先后将两位千金嫁给他,留下了“两娶宰相女,三魁天下元”的千古佳话。

作为冯京的后人,湖北省大冶市冯氏宗亲会秘书长冯加树多次来河南寻找冯京墓,最终在新密市曲梁镇五虎庙村找到了。2010年,在冯京诞辰990年之际,他筹资建成京公陵园。冯玉祥:黄沙上建碧沙岗“碧海丹心,血殷黄沙”

郑州市碧沙岗公园北门,“碧沙岗”三个金黄大字悬于大门之上,落款正是冯玉祥。

冯玉祥,字焕章,安徽人,中华民国高级将领、西北军首领。在北京政变、溥仪被逐、五卅运动、北伐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冯玉祥和国民军无疑是主角之一。

继1922年督军河南之后,1926年冯玉祥再次主政河南,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北伐战争给部队带来了很大的牺牲,为安抚在北伐战争中死难的战士,他想在河南找一块地方,为烈士们立碑。那时,碧沙岗被称为“白沙岗”,到处都是黄沙。冯玉祥觉得这里不占农田,就购地400亩,修建了烈士陵园。

1928年8月竣工后,冯玉祥取“碧海丹心,血殷黄沙”之意,将陵园命名为“碧沙岗”。曾把庙李村改名中山村

碧沙岗烈士陵园建成后,冯玉祥在郑州期间,每逢星期日必亲赴碧沙岗的烈士祠行祭礼,并到墓园亲自填坟。

这块老郑州人口中的“老冯义地”,经过几十年的建设,而今公园绿化覆盖率九成以上,树种繁多,已经成为集文化、休闲、园林观赏为一体的市民憩息之地。

民权亭内,立高两米的汉白玉石碑,正面刻冯玉祥书的“碧血丹心”,其他三面刻冯玉祥撰的《祭北伐阵亡将士文》:“……抑军阀虽灭,而帝国主义者尚高睨阔步,横掠我领土,惨戮我人民。凡我中华民族,靡不引为大耻。此耻一日不雪,恐先烈之灵一日不安。是又我军后死者之责,亟宜踏先烈之迹,振迅奋发,而不可斯须或忘者也。”

1924年成立国民军之始,冯玉祥情意恳切电邀孙中山北上主持“国事”,并在信中写道:“先生党国伟人,革命先进,务希即日北上,指导一切。”这个信奉基督教的将军,深受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影响,以至曾把郑州的庙李村改为中山村,大孟寨村改为三民村,五龙口村改为五权村。历史上有名的“倒戈将军”

在民国将领中,冯玉祥“绰号”最多,有“基督将军”“布衣将军”“倒戈将军”“植树将军”等,个性十分鲜明。

但因其倒戈背主的次数较多,有人把其描述为一个“墙头草、随风倒”的投机主义者,将其字“焕章”改为“换章”(换章即打麻将中换牌之意),以讽刺其经常倒戈的行为。

有人总结,他的倒戈共有八次:滦州起义倒清廷;护国运动倒袁世凯;武穴停兵倒段祺瑞;北京政变倒吴佩孚;拉郭松龄倒张作霖;五原誓师倒北洋;国共分裂倒共;中原大战倒

介石。

徐永昌曾批评冯玉祥“论变不论常”,有点“时髦肤浅”。而力挺冯玉祥的人则认为,这正是他思想进步的表现,“顺应潮流”。

冯玉祥受的正规教育不多,但读书颇多,美国学者薛立敦曾说他“比同时代其他军阀更易受西方思想”。

在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冯姓委员会会长冯海军看来,冯玉祥“倒戈将军”的称号,正是他审时度势、不断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一种尝试。好吃萝卜勤散步,凌晨4点起床

在生活上,冯玉祥并不讲究,但注重锻炼身体和保养。他好吃萝卜,常说“萝卜上市,医生关门”,认为萝卜营养丰富,是不可多得的好菜。

冯玉祥的下属吴茂林在回忆文章中说:“冯先生每天早上必须散步一个小时,风雨无阻。”

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回忆称:“和冯玉祥一起生活,实在有些不习惯。第一,我不能起得太早,而冯将军的起床时间是凌晨4点。他的理由是,一个人应该在没有看见太阳以前,把洗脸、铺床等琐碎的事情做完,等太阳从地平线上射出光芒,人就应该为大众服务。”

关于早起,冯玉祥曾专门写过一首《朝起看日》:“朝起看日真正乐,红润如盘光闪烁。懒人此时睡正浓,不见日出见日落。吁嗟乎!举国尽将朝气提,国家何至见衰弱。”

天下潘姓,根在荥阳

潘姓,起源于商周时期。周武王灭商,吞并其属国潘,派姬荀(号季孙)管理,并封他为“荥阳侯”。“天下潘姓出荥阳”便由此而来。

自古潘姓多才俊。汉代以来,仅收入《中国名人大辞典》者就有200多人。姓氏起源“潘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潘姓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潘建民说。

第一支源自姚姓。舜生于姚墟,便以姚为姓。到了商代,他的后裔在潘地建立“潘子国”,这个国家后来被周武王消灭,其子孙便以国为氏。姚姓潘氏的历史有近4000年,但因为势弱国小,后来淹没于姬姓潘氏人之中。

第二支源自姬姓。周武王灭“潘子国”后,把潘地封给毕公高的幼子姬荀,这就是姬姓潘国。后来,潘国人经过几次迁移,首先东迁至河南洛阳东(今荥阳)的潘城,然后又东迁至河南商丘西北的潘侯集,最后南迁到当时楚国的潘乡(即今天河南固始)。姬姓潘国势弱国小,春秋时被楚国吞并。姬姓潘氏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

第三支源自芈(mǐ)姓。潘国被楚国消灭,成为楚国一邑,楚成王时的潘崇,是芈姓潘氏的始祖。芈姓潘氏的历史也有2600多年。“从各地潘氏宗谱来看,潘姓始祖均为‘文王第15子毕公高之幼子季孙’,但没有查到以舜或潘崇为始祖的宗谱。”研究潘姓起源多年的潘成忠说。根在荥阳“季孙是潘家一世祖”,这点已被潘姓后人公认。季孙名叫姬荀,是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的幼子。“康王命毕公,以成周之众保厘东郊。毕公幼子季孙受封于荥阳潘水流域,守卫成周东门户。季孙公殁,葬荥阳金堤山。”宋代江西《潘氏宗谱》、清代湖南《潘氏族谱》等潘氏家谱中均有这样的记载。

潘姓始祖季孙的墓,就在荥阳金堤山南岭潘窑村。金堤山分为东岭、西岭、南岭,自西周季孙葬于此地,潘氏子孙供奉香火不断。晋代潘尼后裔落籍潘窑,遂为荥阳潘姓一支。“各种家谱和史书记载,潘姓始祖季孙被封在荥阳,去世后也葬在荥阳。”潘建民说,由此也可推定“天下潘姓出荥阳”。始祖之墓

荥阳(县级市)往西25公里,有一个潘窑村,潘姓始祖季孙的墓就在村南。绿油油的麦田中,有一座高约3.6米、直径15米的坟茔,坐南朝北,墓前竖着一块青石墓碑。石碑是螭龙碑额、长方碑身、龟形碑趺,上面写着“潘姓始祖季孙公之墓”几个大字。该墓于2011年由潘姓族人修建。

周平王迁都洛阳之后,潘国渐衰。新兴皇族郑国兴起,潘国不得不沿古汴河向东南迁移。潘国大部分臣民南迁,而留下的一小部分在原地守护南岭潘氏祖茔。

潘窑村91岁的潘先生说,新中国成立初期,潘窑村南边有一座占地20亩的潘氏祖墓,墓碑无数、巨柏成林,可惜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平整为耕地。

2007年9月,世界潘氏文化研究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荥阳召开,来自海内外的潘氏宗亲代表300余人齐聚荥阳,祭拜始祖。“2008年,河南潘氏文化研究会提出修建始祖墓的计划。次年,这一计划得到全国潘氏宗亲及组织的支持,筹集资金20多万元,并于2011年8月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修建。”潘建民说,根据设计图,竣工后的季孙墓旁设有围栏,将潘姓族人中的名人书画刻碑在此供奉,供后人瞻仰学习。

如今,潘姓在中国百家姓中排名第36位,总人口约72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55%。

潘姓人分布广泛,尤以广东、江苏、安徽、内蒙古、河南、四川、湖北、浙江等省份多。上述八省的潘姓人数,约占全国汉族潘姓人口的69%。潘基文祖籍:河南荥阳

2006年10月,潘基文接替科菲·安南任联合国秘书长时,海内外就迅速流传其祖籍为中国河南之说。因当时史料不全,未予印证。如今,经潘氏后人几年来考究和挖掘,已确认潘基文所在的韩国潘姓与中原潘姓系同宗同祖。潘基文的祖先,来自河南荥阳。潘基文祖籍何处曾有争议“潘基文的弟弟可能马上来荥阳拜祖。”2014年3月初,刚刚从韩国归来的湖南潘氏文化研究会会长潘传平带回的消息,让荥阳潘姓后人闻之欣喜。

作为某公司的法律顾问,潘传平曾去韩国考察,顺便拜访了韩国的潘氏宗亲会。“我见到了潘基文的弟弟潘基祥,他对同族人非常热情。”潘传平说,潘基祥还表示,今年5月份到长沙考察,如果时间来得及,他会到荥阳拜祖。“潘基文的堂兄来过荥阳,那次是我接待的。”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潘姓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潘建民说。2007年4月18日,潘基文任联合国秘书长半年后,其堂兄潘基秀代表韩国潘氏宗亲前往荥阳潘窑季孙公墓前拜谒。

此前,潘基文的先人是不是来自河南荥阳,尚有争议。2006年10月,潘基文当选联合国秘书长后,韩国曾有报道称,潘基文在韩国的故乡成了旅游景点,潘基文的祖先是从中国荥阳来到韩国的。

国内的福建潘姓后人却称,潘基文的祖籍是泉州潘山。宋元之际,泉州商人频繁到朝鲜半岛经商,不少人留在当地居住。韩国潘氏家族正是在那一时期迁过去的。泉州潘氏宗亲会还曾联合全国潘氏宗亲总会给潘基文发去一封贺信,潘基文亦复函致谢。“说归说,没看到宗谱之前,不能确定潘基文祖籍在哪儿。”潘建民说,尽管都知道“天下潘姓出荥阳”,但不排除有其他姓半道改姓潘。潘基文与荥阳潘氏同根同源

潘基文的堂兄潘基秀的到访,彻底打消了豫籍潘姓人的疑虑。“潘基秀带来了一套韩国潘氏宗谱,上面记载,他们是周文王之孙季孙公的后代,来自河南荥阳,以潘国为姓。”潘建民说,看到宗谱,这才确认他们和韩国的潘基文乃同宗同祖,大家的手握得更紧了。

韩国潘氏宗谱记载了韩国各地潘氏的起源和分支。关于潘氏始祖季孙公的记述,与荥阳、与全世界各地潘氏宗谱完全一致。“只要宗谱上有‘一始祖是季孙公’字样,那就证明他们来自河南。这一点,全国的潘姓人都认同。”潘建民说,为了给后人留作印证和纪念,征得对方同意后,他将韩国潘氏宗谱复印了一份留在荥阳。这本韩国潘氏宗谱,大多为韩文记载,只有少量中文,能明显看出“周文王”“季孙公”“中原”等字样。

同时,韩国潘姓后人也认定,河南荥阳是他们祖先的居住地。潘基文的祖先南宋时迁居朝鲜半岛“资料显示,南宋时期,一名叫潘阜的官员迁居朝鲜半岛,潘基文便是他的27世孙。”潘建民说。

据史载,潘阜,又名谞,字君秀,南宋绍定三年(1230)生。潘谞容貌威严,天性刚直,博学善文,南宋王朝时官至翰林学士。南宋咸淳年间,蒙古侵占北京,潘谞被俘,宁死不降。元世祖爱惜他的才华,把他留在了自己身边。

当时的高丽国已经臣服元朝,高丽国忠烈王(世子谌)曾向忽必烈提议和亲,并居住在当时的大都,其间结识潘谞。宋元之交,时局不稳,世子谌谋略深沉,借机广纳人才。

高丽元宗七年(1267),高丽枢密副使金方庆出使元朝,世子谌乘机让金方庆将潘谞秘密带到高丽国。潘谞后改名潘阜,时年37岁。潘阜才能卓越,先后在高丽国任都知兵马使、左谏议大夫、文衡(科举主管)等职,曾带兵东征日本。高丽国王封他为岐城府院君,逝后赐谥“文节”。

韩国潘氏分布于巨济、岐城、南平、光州、结城等地,人口超过10万。古代谁最帅,中牟人潘安

古人云:“才比子建,貌若潘安。”子建是曹操的儿子曹植,以文才流芳千古,潘安是谁呢?“大帅哥”潘安,是咱中牟老乡

潘岳,字安仁,中牟县大潘庄人。生于曹魏正始八年(247),被害于西晋永康元年,活了54岁。既名潘岳,为何又称潘安?“民间称他为潘安,原因是地方风俗习惯。中原人起名,不少人单名后往往用一个‘安’字或‘顺’字,念的时候念作‘安儿’‘顺儿’,加个儿话音,显得格外亲切。被这么一喊,立刻成了大家的宝贝。”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潘姓委员会会长潘书林解释。

潘安及其父亲潘芘的坟墓,均在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35里的洛水流经处,分别在郑洛公路两侧。北侧是潘芘墓,高35米;南侧是潘安墓,高6米,现在只留下来两座荒冢。潘安在诗文中曾写过,巩县是他的“旧乡”。后人推测,潘安父子的墓均在巩义,家人很有可能在这里居住过。

编修于清代同治八年(1882)的《荥阳潘氏宗谱》和编修于清代嘉庆六年(1801)的《洛阳潘氏宗谱》均记载:潘安是季孙公的第40代孙。出门带弹弓,常被美女“抢抱”

潘芘在朝为官,家境殷实。潘安既是“官二代”,又是美男子,是中国古代“十大美男子之首”。他文采出众,还玩得一手好弹弓,很受女孩子追捧。

潘安少年貌美,才貌俱佳,经常带着弹弓,驾马车到洛阳郊外打鸟玩。城里很多少女都对他芳心暗许,早早在路边等待。看到潘安来了,纷纷上前围堵,抢着挽他的手,甚至扑上去抱他。挤不动、够不着的,就往他的马车上扔果子表示爱意。于是,潘安每次返程,马车上总会满载桃李瓜果,一时传为美谈。

潘安31岁时,被派往河阳县(今河南孟州市)当县令。当地县志记载,潘安是最好的一任县令,并留下了不少美丽的传说,是“河阳一县花”。

河阳县南临黄河、北靠邙山,中间是一片沃野,但老百姓都很穷困。潘安当县令后,根据当地土质,让老百姓广种桃李,绿化荒山。道路两旁、田间地头、农家小院等,都栽上了桃李、花卉,春天绿满山川花满园,秋天硕果累累,老百姓的腰包也鼓了。因此,潘安也被当地百姓戏称为“花县令”。天妒英才,一生坎坷

也许是天妒英才,潘安一生命运并不好。他热衷官场,少年高傲,惹人忌恨,一生官运不济,最后也因此得祸。

潘安22岁时因《藉田赋》而声名大噪,却遭人嫉妒,滞官不迁达10年之久。他50岁时写下的《闲居赋》,总结了自己不如意的前半生经历:八次调换岗位、一次提升官阶、两次被撤职、一次被除名、一次没就任、三次被外放等。

史载,西晋咸宁四年(278),贾充召潘安为太尉掾、河阳令,4年后迁怀县令,后调补尚书度支郎,不久被免职。12年后,杨骏辅政,召潘安为太傅府主簿。杨骏被诛,潘安被免职,不久又选为长安令。晋惠帝元康六年(296)前后,潘安回到洛阳,历任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

永康元年(300),赵王伦擅政,其亲信孙秀被任命为中书令。孙秀曾经服侍过潘安,潘安看不惯他的为人,曾多次挞辱他。不久,孙秀诬告潘安、石崇及欧阳建等阴谋作乱,潘安因此被杀,并夷三族。中牟建了一座潘安主题公园

在中国文学史上,潘安也有一定的地位。钟嵘的《诗品》将他的诗列为上品,对他有“陆才如海,潘才如江”的赞誉。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说:“安仁轻敏,故释发而韵流。潘岳敏给,辞自和畅。”

1996年,中牟潘安故里整修一新,内有潘安墓、潘安碑、潘安亭等文物,古迹保护得完好无损。并建起潘安故里游乐园,总投资600多万元,占地百余亩。

如今,潘安祖籍的中牟县大潘村,全部为别墅式建筑,已成全国农村民居的示

试点村。

潘书林说,中牟县正在修建潘安主题公园,让后人记住这位才貌双全的中牟人,以更好地弘扬潘安文化。袁祖字为姓,袁出太康

听说有人要来老祖宗袁涛涂的墓地祭拜,袁传修立马赶到村口迎接。对于他来说,守护祖先的墓已成了职责。而他们的村子,袁氏的祖居地,名叫袁庄。

天下袁氏出太康,已经是姓氏文化专家们公认的说法。袁庄由来:食国之地,世守不失

说起袁氏,袁庄村民袁传修满脸兴奋,但学历不高的他表达不清,只能抱出一大摞家谱。从家谱里发现,这位古稀老人是袁氏的第73世孙。他家所在的袁庄,位于太康县城正西20公里处,也是袁氏族人世代守候的地方。

村边田垄上有一座墓地,袁传修说,老祖宗就埋在这,有2600多年了。因为要接受四海归来的袁氏后裔祭拜,2012年,袁传修带着乡亲们修了这座新墓。“老人们都说这里埋的就是老祖宗,专家考证后也是这么说的。”袁传修长期参与袁氏文化研究,如今是太康县袁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唐韩愈所作的《袁氏先庙碑文》称:“陈公子有为大夫食国之地辕乡者,其子孙世守不失,因自别为袁氏。”陈是古时的陈国,袁氏祖先做官的地方。文中的辕乡是他们的食邑之地,也就是现在的袁庄。

天下袁氏出太康已被公认。而袁氏之祖则是春秋时期的陈国大夫袁涛涂。袁氏始祖:强国间求生存

周口市姓氏研究会理事周祖祥同姓氏文化专家杨静琦合著的《天下袁氏出太康》,是公认关于袁姓起源研究比较权威的书籍。书中称,袁涛涂为春秋中期陈国大夫,彼时春秋纷争,作为陈国大夫的袁涛涂不得不在强国间不停游走。

齐国为遏制楚国的北进势头,齐桓公以中原盟主身份,联合鲁、宋、陈等八国,向楚国发动了一次军事远征。袁涛涂此时随齐伐楚,他向齐桓公请命前往楚营议和,之后促成了双方在召陵订立盟约,即著名的“召陵之盟”。

等到齐军班师回朝,袁涛涂担心齐军过境扰乱陈国,心生一计,说陈国瘟疫遍生,请齐军绕道东行。但齐桓公探察后识破了他的计谋,就把袁涛涂押回齐国关了起来,接着派大军进攻陈国。

众人纷纷向齐桓公求情免袁涛涂一死,考虑到袁涛涂议和有功,齐桓公便没有杀他。与此同时,陈国难挡齐国攻势,派人请和,答应割地赔款,齐国这才息兵止战,放回了袁涛涂。

这也是历史上关于袁涛涂最后的记载。此后他无心政事,便告老还乡,在祖地辕乡过完了余生。袁氏起源:出自妫满,祖字为姓

要说袁氏起源,还得追溯到虞舜的后裔妫(guī)满。商朝末年,舜帝的第32代孙虞阏父投附周国,担任陶正一职。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追封先贤遗民时,把虞阏父的儿子虞满封于陈地(大致在今河南开封以东、安徽亳州以北。都城宛丘,即今河南淮阳),国号为陈。妫满死后,周赐谥号胡公,史称陈胡公。

妫满11世孙名诸,字伯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袁氏出自妫姓。陈胡公满生申公犀侯,犀侯生靖伯庚,靖伯庚生季子惛,季子惛生仲牛甫,甫七代孙庄伯。庄伯生诸,字伯爰,孙宣仲涛涂,赐邑阳夏,以王父字为氏。”也就是说,妫满13世孙涛涂以祖父字“爰”为姓,名爰涛涂。

唐人林宝在《元和姓篡》中称:“涛涂以王父字为氏,代为上卿。字或作爰、辕、袁、湲、楥、援,其实一也。”河南姓氏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徐玉清对此解释道,这六个字在古时同音通用,后来因为传号不同,所以一姓又分为五族六家,“实际上都是一家”。而新编的陈氏家谱中称,涛涂先以祖字为姓,在陈国做大夫后,又以住地辕乡的“辕”为姓,遂称“辕涛涂”。

2012年,海内外的袁氏后人200余人来到袁庄认祖归宗,并为墓立碑“袁氏始祖”。袁氏家谱:认祖归宗,袁氏联谱“认了袁涛涂这个老祖先,我们就该把所有家谱连起来。”中华袁氏文史研究会秘书长袁荣程说,世居江西的他1995年就着手进行袁氏研究,如今20年过去了,天下袁氏的联谱工作还没有完成。

这注定是个冗杂繁琐的过程,除了几大传统聚集地的世系较好整理外,很多已经散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袁氏后人并不知道自己先祖的出处。“只能辗转各地,查证资料,有家谱的最好,没有的只能从当地地方志里寻找蛛丝马迹。”

如今,袁氏文史研究会已经搜集到袁氏家谱1000多套,袁荣程略感骄傲,因为他们的研究成果即将集结成书。“我们叫它《中华袁氏族谱》,也就是通谱,袁氏传承的血脉比较纯正,目前已经完成了6笺,完整的我们打算出12笺。”

袁传修则一直做祖墓的守护者,时常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地袁氏宗亲的问候,也包括袁荣程。如今,袁庄的家谱已经修到了第78世。他说,真想看看整个家族联谱出来是啥样子。陈郡袁氏,一脉相承

天下袁氏出太康,袁氏最早以省内的陈郡、汝南两支为著,之后走向全国。

袁姓的迁徙过程,与其家族的政治地位紧密相关,迁徙脉络清晰,也见证了其家族的荣辱。陈郡袁氏:优良门风世代不衰

秦汉以前,袁氏主要在河南境内迁徙繁衍,陈郡和汝南是其发展中心。

陈郡相当于今淮阳、太康、鹿邑等地,也就是袁氏始祖袁涛涂后裔的直系望地,以阳夏(太康)为世居,之后的袁氏支脉多出自这里。陈郡袁氏世代为陈国所用,在楚灭陈后,袁氏家族在战乱中迁徙避世,直到西汉初年,袁生重振家门,回到祖籍地太康。

同后来兴起的汝南袁氏不同,陈郡袁氏虽家世显赫,但克己奉公,并无野心,在那长期动荡的年代里,几乎没有见到陈郡袁氏有刀光剑影的记载。像东汉司徒袁滂,其做人原则“纯素寡欲,终不言人之短。当权宠之盛,或以同异致祸,滂独中立于朝,故爱憎不及焉”。他的儿子袁涣继承了父风。

陈郡袁氏崇尚清虚,在政治利害上与其他大族鲜有冲突,在经济上也不聚敛财富。因此,自袁滂任司徒开始,直到唐代,子孙连续13代都有人担任重要职务,活跃在政坛将近600年。

唐人林宝《元和姓纂》云:“袁氏自后汉、魏、晋至梁、陈,正传世二十八人,三公、令仆十七人。”这其中主要是指陈郡袁氏。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到了东汉,汝南袁氏崛起,他们是陈郡(即太康)袁氏的分支,始祖为袁生的11世孙东汉司徒袁安。祖留地在汝南郡汝阳县,即今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如今来这里祭拜的人仍络绎不绝。《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记载:汉代袁安在汉章帝刘炟时为司徒,儿子袁敞为司空,孙子袁汤为太尉,曾孙袁逢为司空、袁隗为太傅,四世居三公位,人称“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历史上,汝南袁氏中最出名的当属袁绍、袁术兄弟,不过由于老大袁绍是庶出,两兄弟关系向来不和。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年代,两人各带领自己的一脉争霸一方。不过好景不长,随着两人先后兵败,汝南袁氏近乎覆灭。

袁老村村民袁明臣说,袁老村周围的袁小庄、杨寨、刘楼、秦楼、袁庄等“九里十三村”的3万多口男性村民,几乎全部姓袁。“听前辈说,袁绍忧愤而死后,早年跟随他南征北战的族人,趁着夜间天黑,把袁绍尸体运回家乡袁老村,埋葬在曹河岸边。袁世凯登基前还回来祭拜过。”迁徙:西晋覆灭,举家南迁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一些袁姓人或追随名主,或避难他乡,出现较大规模的迁徙浪潮。西晋灭亡后,东晋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随晋室南渡的有许多中原士族,其中就有陈郡袁姓。

因为长期在东晋、宋、齐、梁、陈等朝中做官,特别是在西晋末年南迁之后,因为累世追随有功,袁姓与王姓、谢姓、萧姓并称为天下四大盛门。《新唐书》载: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可见当时袁氏家族在江南一代的势力。

也是从那时起,南方开始成为袁氏望族繁衍生息的重心。中原袁姓依然世代相守,但随着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居于中原及北方的许多袁姓大族迁往南方,特别是今江苏、浙江、江西一带,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袁姓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之一。

袁氏何时迁入台湾,史籍和谱书中都没有详细记载。从清朝嘉庆二十年(1815)台湾人所立的《彰化八卦山义冢示禁碑》中袁启发的姓名世系看,清代嘉庆以前,袁姓人已经来到了台湾,最早的迁居者多来自海峡对岸的福建、广东等地。另据广东饶平县《袁氏族谱》记载,饶平袁氏15世祖到18世祖先后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迁居台湾,子孙主要聚居在台北的桃源县。1949年,又有一部分袁氏人迁居台湾。

据有关调查,袁姓在台湾700多姓氏中排第94位,其中以基隆市和嘉义县最多。袁姓人口:南方多于北方

如今全国袁姓人口约有7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54%。袁氏族人在全国分布广泛,主要集中于河南、四川、湖南、湖北四省,约占袁姓总人口的37%,其次分布于江苏、江西、贵州、广东、安徽这五省,聚集了30%的袁姓人口。

总体而言,南方袁氏人口超过北方。在国外,袁氏族人侨居地多集中在东南亚各国及欧美一些国家,如袁世凯的后代侨居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据可考证的史料记载,闽、粤地区的袁氏族人于清朝开始陆续有人移居,有的移居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及其他国家。只想考个秀才,却成一代枭雄

河南项城市东南约13公里处的袁寨,因年久失修早已不复宏大,唯一生活于此的袁氏后人袁启姝也于2009年去世。

而百余年之前,项城袁氏十分兴旺,一代枭雄袁世凯便出生于此。项城袁氏:从“外来户”到一方望族《百家姓书库·袁姓》记载:“元末明初,中原地区战争频仍,人口锐减。明洪武年间开始,进行了长时期的移民运动。袁姓集中的江西,有几支于此时北还祖居地。”此时,河南项城袁氏家族便是“北还祖居”中的一支。

项城袁氏并非富豪,到了袁世凯的叔祖袁甲三一辈,因战功屡受朝廷嘉奖,官至漕运总督。之后,袁甲三的兄弟们也先后做了官。

袁甲三这杆“大旗”,使得袁家声威大震、官运亨通。清咸丰年间,袁家食一品俸禄6人、二品俸禄3人、四品俸禄1人、七品俸禄3人,成为一方望族。文人情节:不能博一秀才,死不瞑目

袁寨具有明显的明清建筑风格,宽400米、长500米,有2座吊桥和3道护城河。一代枭雄袁世凯,幼年便生活在这里。

袁世凯6岁时,随养父离开项城,到济南、扬州、南京等地“宦游”。14岁时养父病逝,他赶赴北京“读书上进”。为了获取功名,他读书常累到吐血,但最终没能考中,成为他“最大的遗憾”。1876年和1879年,袁世凯两次参加乡试,但都名落孙山。郁郁不平的他,说出了“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的豪言壮语。

袁世凯弃笔从戎,投在淮军首领吴长庆麾下。在军中,他仍没有丢下书本,并曾在给三哥袁世廉的信中说:“弟不能博一秀才,死不瞑目。”小站练兵:一步步走向权力巅峰

通过堂叔袁保龄举荐,袁世凯攀附了李鸿章。李鸿章奏举他出任驻汉城清军总理营务,主管朝鲜防务。1882年,清军进入汉城,以煽动兵变罪拘捕乱臣,袁世凯立下大功。

1884年中法交战,日本鼓动朝鲜开化党人发动“甲申政变”,占领朝鲜王宫,组织新内阁。不久,袁世凯率兵平息政变,再立大功。次年,年仅26岁的袁世凯被李鸿章保荐,出任驻朝鲜总理交涉通商大臣。

因表现突出,回国后的袁世凯被派到天津小站练兵,建立起中国近代第一支陆军——北洋新军,袁世凯也借此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复辟帝制:袁世凯称帝,遭到各地军阀反对

李大钊曾评价袁世凯:“以附和民意而再起者,卒以伪造民意而亡。”

袁世凯掌握清朝的军政大权,顺应潮流,赞成共和,迫使清帝退位,与孙中山实现“南北议和”,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然而在1914年12月,他公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违背民意,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并可以连选连任,变相确定了“总统终身制”。1915年12月,经过精心策划,袁世凯称帝,建立“中华帝国”,改公元1916年为“洪宪元年”。

好景不长,他的称帝举动招致全国声讨,蔡锷和唐继尧发动护国战争,各地纷纷响应。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不久,他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时年57岁。葬于袁林:觉得安阳是块“风水宝地”

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依照他遗愿“扶柩回籍,葬我洹上(安阳)”,在安阳北郊洹上村购地138亩,建造了一座帝陵式大型茔宅,名为“袁林”。

袁世凯的遗愿为什么是葬在“异乡”?1908年,宣统帝初立,载沣摄政,他一心要除掉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下诏称勒令他“开缺回籍”。袁世凯不愿回到交通不便的项城,迁居到彰德(今安阳)洹上村。他觉得安阳是块“风水宝地”,所以才希望死后葬在这里。

袁世凯称帝,给袁氏家族带来了厄运。后来,他的直系亲属财产被没收,其后代三世不准入仕。这样一来,庞大的袁氏家族瞬间变成“穷光蛋”,个别子孙甚至乞讨为生。

袁姓从此不再荣耀,在此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袁氏后代都受排挤。因此,袁氏子孙有的逃往国外,有的改名换姓隐居,互相之间也不再往来。于姬发之子,于姓始祖

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的一个儿子被封在邘国,称作邘叔,其子孙于是以国为氏,是为于姓。邘国的位置,大致就在今天河南沁阳市北部一带。人口分布上,山东、东北三省、陕西、山西六省的于姓人口占了全国于姓人口的近七成。于姓属于典型的北方姓氏。于姓始祖是周武王之子

对于于姓的起源,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于氏文化研究会主要负责人于敏欣认为,目前各方比较认可的是三支。

第一支由姬姓而来,是周武王姬发的后代。周武王灭商之后,大举分封诸侯。西周初年,周武王把他的一个儿子封在了邘国,这个儿子被称为邘叔。后来邘国被灭,邘叔的子孙、臣民就用国名当姓氏来纪念祖国,有的姓了邘,有的则姓于。历史上,这一支也被视为于姓的正宗,这一支于氏至少已有3000年历史。

第二支是出自古时的复姓“淳于”,唐代为避讳皇帝李纯的“纯”字改成了单姓“于”。到了宋朝,一部分于姓恢复了淳于姓,但也有一部分人没有改回去,就形成了这一支于氏。

第三支则是出自北魏时的万忸于氏。鲜卑族的万忸于氏原本是山东的于姓人,后来随着鲜卑改了姓,到北魏孝文帝时施行汉化改革,他们又恢复了于姓。这一支于氏一向也被当作外来的姓氏看待,但在实际上,他们仍然是汉族于姓的后代。

除这三支外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人归化到汉地后,被皇帝赐姓“于”。这部分人的来源就复杂一些了。于姓发源地在今天河南沁阳

于姓产生在历史上的邘国,而对邘国的位置,我国姓氏研究专家谢钧祥认为,各种辞书记载是非常明确的,包括《水经注》《辞海》等,均印证邘国在今天河南沁阳邘邰一带。

而与文献记载相吻合的是,在今天沁阳市西万镇有个邘邰村,该村现在仍然保存有邘国故城,城址分为东城与西城,现存夯土城墙长800多米,宽20到25米,残高2到7米。据调查显示,该城夯层结构及包含物可以早到商代。

对于姓颇有研究的沁阳市文物局邓宏礼称,直到今天,邘邰村的村名历经3000多年没有改变,在邘邰只设坛祭社稷而没有于氏宗祠的祭习也仍然没有改变。

在邘国故城有一个大土堆,据介绍,这个大土堆被称为“钓鱼台”,高有八九米。曾有专家前来观看,推断应是邘国宫殿建筑的基址。较大规模的祖茔在开封通许县附近

于敏欣说,于氏较大规模的祖茔位于开封市通许县城东4公里的六营村东岗地上。

据通许县档案馆资料记载,有一支于姓人从陇西(今甘肃东部)迁到河南中牟。元末为躲避战乱,又从中牟迁到通许县六营岗落户。通许于姓始祖于聚看到这块地方有山有水有树林,就定居在了开阔地带,并把村东大岗定为茔地。

据史料记载,于氏祖茔始建于元末,明万历十二年(1584)开始建造于家祠。据介绍,于氏祖茔分布有大大小小的古墓300多个,长眠着明、清以来上百位于姓仕宦,一般官员和平民的墓则更多。

于右任曾为通许县于氏宗祠题写对联:“春至和庶物,风来想故人”,“依德念前人,仰东海高门西平望族;馨香昭祀事,为嵩山壮色洛水增辉”。

于氏祖茔、于氏宗祠建筑和大量的古碑、古树、家谱等毁灭于“大跃进”和“文革”中,而有关名臣于谦的古碑、历史文献也随之毁灭。茔地现余2棵古柏、1棵黄腊树,树围都在2.6米以上。

另外,于氏之于林位于山东平阴县洪范池北1.5公里处。林中植有万历皇帝所赐白皮松59棵,现尚存44棵,属国家稀有珍贵树木。这些树木历400余年仍然生机盎然,规模为国内所罕见,居国内集中储量首位。于姓是典型的北方姓氏

于姓是大姓,2002年全国人口普查中,人口114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0.92%,姓氏排名为第28位。

据统计,历代于姓多分布在今天山东、黑龙江、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区。如今,于姓分布以山东为多,约占全国于姓人口的四分之一。黑龙江、辽宁、吉林、陕西等省人数也不少,这些地方的于姓人口约占全国于姓人口的近七成。

而在于姓的祖根地邘邰,这个村子里现在已经没有一户姓于的人家了,历史上于姓的后裔历经迁徙,已散布在全国各地。源于河南,旺于山东

秦汉以前,于姓的繁衍主要在河南境内。秦汉时期,才开始向周边播迁。

如今,山东、东北三省于姓人口最多,而在河南省内,于姓人口较为集中的是开封通许。于姓的起源地沁阳,如今于姓族人已经很少了。于姓先在河南,秦汉时开始外迁

于姓最早期的繁衍播迁,是在今焦作沁阳北部一带。这里是古邘国所在地,也是于姓的发祥地。

秦汉时期,于姓人开始向周边播迁,往北迁的去了山西、河北;往东迁的到了安徽、山东;往西迁的则去了陕西、甘肃。在此期间,于姓主要是以中原地区为繁衍播迁的中心,并形成三大郡望,即河南、东海、河内。其中,东迁进入山东的于姓最为兴旺。

但于姓真正走向全国,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时军阀长期纷争割据,很多于姓族人跟随着逃难大军,南迁到东南广大地区。

著名的“五胡乱华”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也让中原地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为躲避战乱,处于河南南部的于姓就近南下湖北,后辗转于四川、湖南。因此,南方一些地区目前也有于姓后人聚居地。清代开始,山东的于姓人最多

但在当代,于姓人以山东省最多,约占于姓人口的25%。于敏欣认为,其原因除了秦汉时期于姓人东迁外,还与明代山西人口大举外迁也有关系。

元末,农民起义军四起,社会动荡不安,多省人口锐减。山西位置优越,所受影响不大,人丁繁盛。明王朝建立后,朝廷施行了人口迁移政策,而山西于姓也是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族人分别迁到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苏等地。清代,除了河南、河北,山东的于姓人就尤其多了。

北宋末年,金兵攻陷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并掳走徽、钦二帝,有于姓人随之迁往黑龙江。

于姓的子孙,几千年中一直活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而古时外族改为于姓的情况也不少,比如鲜卑族人恢复于姓,汉朝匈奴人的于氏,北魏西域于阗国人的于氏,清朝满洲八旗姓尼玛哈氏部落等。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也逐渐同化成汉族。

明朝以后,于姓发展稳定,尤其在山东和东北繁衍最盛,最终成为今天典型的北方姓氏。通许六营于氏,人丁兴旺

于姓是个典型的北方姓氏。居住在祖根地河南的于姓族人,分布在沁阳、济源、通许、尉氏、杞县、西峡、方城等27个市、县,通许县较多。而于姓发祥地沁阳,于姓族人已经不多。

在通许县的档案馆内,有一册《于氏族谱》,上面记载,六营于氏的始祖是从陇西(今甘肃东部)几番辗转之后迁过来的。明、清以来,六营于氏人丁比较兴旺,但不断向全国各地播迁。

于敏欣介绍,比如北京于家胡同、扶沟县于庄、山东东明县于庄、河北于家村等,这些村庄的于姓最早都是从通许县六营村迁去的。清朝名臣,于氏成龙

于氏家训以清代于成龙的《治家规范》最为著名,主张把孝道当作行为的根本,进而提出了“居家勤俭,不可奢靡,待人宜谦,不可骄傲”、“立身贵高,不可同流合污”、“心存正直,天知神敬;心存欺诈,鬼祸灾生”等处世之道。

于姓历史上多出能臣,清代的于成龙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并非进士出身,却凭为官清廉和能力超强的优点,从知县一路做到了两江总督。他深得百姓爱

,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县令离任,百姓追送数十里

史书记载,于成龙自幼过着耕读生活,受过较正规的儒家教育。顺治十八年(1661),44岁的他第一次做官,怀着“誓勿昧天理良心”的抱负,接受朝廷委任,到边荒之地广西罗城当县令。

当时,罗城县前两任县令,一个死了,另一个逃了。县城只有6户居民,他成了一个“光杆县令”。

于成龙深谙“先稳定、再生产”的道理,大张声势地“严禁盗贼”,在全县搞“联防”。三年后,罗城就成了一座欣欣向荣的县城。

康熙六年(1667),于成龙被举荐为广西唯一的“卓异”,升官调任。他离开罗城时,身上没有盘缠,出现了百姓“追送数十里,哭而还”的感人场面。避免冤假错案,讲究人道主义精神

康熙十八年(1679),于成龙到福建任职时,福建的监狱里关满了违反“迁海令”的百姓。“迁海令”规定,商民船只不得私自入海,否则不论官民俱行正法,货物充公。这在当时闹得人人自危。

于成龙首先要解决的大案,就是数千名“通海罪犯”的处决问题。只要他大笔一挥,几千名“罪犯”就会人头落地。而他仔细查阅案卷发现,其中绝大多数犯人都是被冤枉的。

他要求释放这批人,最终获得批准。之后按照“少杀多放”的原则,让无辜百姓陆续回家了。

于成龙对服刑人员的生活也很关心。由于经费不足,监狱时常饿死人,他便多方募集资金,让犯人们能吃上饭、看上病。他倡导的人道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

于成龙在福建任职时,曾正式发布《简讼省刑檄》,要求各府州县农忙时节一律不受理民间诉讼。他强调法院审判案件时要清楚、合理,百姓无冤可诉,法律更有威信,就没人敢轻易犯法了。

于成龙还提出,农忙时,官府不准拘审人犯、骚扰百姓、妨害农业,不准擅自拟定罪行、赎金,不准借官司向群众勒索财物。官居一品,靠的是清廉和能力

康熙二十一年(1682),于成龙升任两江总督。

周劭在《中国明清的官》一书中记载,于成龙是明末贡生,并非清朝进士,这样的人能成为封疆大吏,绝无仅有。于成龙由知县升任总督,全凭“清廉”二字。

清朝的两江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两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等重要事务,是清朝九位级别最高的封疆大吏之一,总管江南(今安徽和江苏)、江西的政务。康熙亲撰碑文表彰廉吏

于成龙为官20余年间,从来不带家眷,连结发妻子也是阔别20年后才相见,其清操苦节享誉当时。他始终保持着异于常人的艰苦作风,灾荒岁月以糠代粮,把省下来的粮食和工资用来救济灾民。离开湖北时,他只有一捆行囊,沿途以萝卜为干粮。

康熙二十三年(1684),于成龙在两江总督任上去世,当地“士民男女无少长,皆巷哭罢市,持香楮至者日数万人,下至莱庸负贩,色目、番僧也伏地哭”,可见中下层人民对他的死十分悲痛、惋惜。康熙皇帝也破例亲自为他撰写碑文,表彰他廉洁清苦的一生。苏温县盛产美女,三千年前也一样

焦作温县设县始于公元前650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而3000多年前,当地就已经建立了苏国。苏国的建立者,就是苏姓的得姓始祖苏忿生。苏氏先祖是黄帝后裔

在《离骚》中,屈原以“帝高阳之苗裔兮”的开篇语,介绍了自己祖上的来源。苏氏与屈原有着共同的祖先,他们都是黄帝的后裔。

周武王灭商建周,苏忿生立有大功,是西周开国功臣之一,被周武王授官司寇(负责刑法牢狱),并赐他家乡十二邑建立苏国,都城在今天的温县。《通志·氏族略》记载,颛顼后裔古苏国国君苏忿生,曾任周武王司寇。《尚书》则记载:“大司寇苏公,效法谨慎。”苏忿生,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苏姓第一人。《苏洵族谱》也记载了苏姓的由来:“苏氏之先,出于高阳……至周有忿生为司寇,能平刑以教百姓,周公称之。司寇苏公与檀伯达皆封于河,世世仕周,家于其封,故河南河内皆有苏氏。”

因此,苏忿生被称为苏氏的得姓始祖。据《元和姓纂》记载,春秋时,苏忿生建立的苏国被狄人所灭,其国人便以国名为氏,称苏氏。温县有苏忿生的陵墓

在温县县城西南,有一个村庄名为苏庄,附近有苏忿生、苏全孝等墓冢,是苏氏故里所在地。

苏庄、北夏庄一带有一片树林,林中立有一块石碑,碑上介绍了苏氏墓地的情况:“苏氏墓地为西周司寇苏姓始祖苏忿生及其后裔之墓地,苏氏部落始于夏,为昆吾氏一支己姓,该部落以苏草为图腾,也称为有苏氏族。有苏氏族商代时官至冀州侯,冀州辖温地,冀州城在温北,有苏氏便以温为故里。”

当地一位苏姓村民称,苏忿生的墓地上世纪70年代因建砖瓦窑被毁,曾出土铜鼎一座。后来,苏姓后人又将墓冢重新修葺,供苏氏子孙凭吊瞻仰。

墓地附近的苏庄,原本住有守墓的苏氏后人,但如今,苏庄里的苏氏后人已不多。一位村民说,清代中期,不少苏姓人迁至黄河滩区居住了。苏姓始祖是苏妲己的父亲?

在小说《封神演义》中,商朝最后一位君主纣王的王后苏妲己是个绝世美女,其父是商朝大将苏护。

至今,温县当地仍流传着苏护、苏忿生和苏妲己的传说。传说中,苏忿生是苏护的小儿子,其父兄在伐商过程中牺牲。也就是说,苏忿生和苏妲己是兄妹。

不过,当地还有一种说法,称《封神演义》中的苏护“性如烈火”,历史原型可能就是苏忿生。

温县县城中心有座苏苑,苏苑中有座长满杂草的土丘,名为“联珠冢”,冢高约7米,南北长约30米。据说,这就是苏护、苏全忠父子的墓地。相传他们战死后被葬在这里,附近还有其部下“哼哈二将”的墓。《温县县志》记载,父子两人的冢相距甚近,后连为一体,故称“联珠冢”。

据称,清道光年间,北夏庄附近发掘出一块墓碑,上面有“商大将军苏全孝之墓”字样,现已无处找寻。

在温县原文联主席杨连仲看来,这里是不是苏护父子的墓值得怀疑,因为苏护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他跟苏忿生到底是什么关系,都有待考证。苏国灭亡后,苏姓族人出了十八位宰相

苏忿生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苏姓第一人”,但直到过了400多年,苏国被灭,其子孙才以国名为氏,称苏氏。国祚近400年的苏国因何被灭?周苏联姻,苏君受周王室器重

据《春秋左氏传》记载,在推翻殷纣王的战争中,苏氏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周王朝建立后,周武王把温地封给了苏忿生,让他建立苏国,并授予他司寇之职。

司寇是周王朝举足轻重的官职,苏忿生在朝中威望很高,甚至与周公、召公齐名,被称为“苏公”。据史料记载,苏氏族人还善于冶金,长期负责为周王朝军队打造兵器,功不可没。

苏国在周王朝前期的地位,在出土的苏国铜器“苏公簋”的铭文上有所体现。这段铭文虽短,但记述了周、苏联姻的史实,足见苏国与周王朝关系密切。诸侯作乱,苏国被外族攻灭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姬宜臼把都城从镐京迁往洛邑。东迁后的周王朝,史称东周。洛邑在今河南洛阳一带,与苏国隔黄河相望,苏国成了“王畿之地”。

这个时期,周王室的中央地位受到挑战,诸侯国之间的矛盾也爆发了。逐渐强大的郑国,不断挑战周王室的权威。《春秋左氏传》记载,郑国大将率军向苏国借粮,遭到拒绝后强行收割苏国成熟的小麦,随后又到王城附近抢收稻禾。周天子命卫、陈、蔡等国组成联军讨伐郑国,但被击退。

后来,周桓王将属于苏国的12邑部分田地与郑国部分田地做了交换。从此,苏国与周王室的良好关系宣告结束。

周惠王时,苏国国君为了报复周王室,指挥了“五大夫之乱”,赶走周惠王,并立子颓为周王。然而一年后周惠王恢复了王位,苏国国君害怕遭到报复,投奔了狄人,后来与狄人不睦,被狄人所灭。苏国被灭,族人四处流散

苏国灭亡,苏子流亡卫国;其子孙也都四处流散。

春秋战国时期,苏氏族人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其中,洛阳出现了著名的苏秦家族。

秦汉时期,陕西关中之地苏氏族人较多,著名的有苏建、苏武家族。这支苏氏衍生出扶风苏氏、武功苏氏、蓝田苏氏。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连年战乱,一部分苏氏族人随中原士族大举南迁至江南各地。

隋代,苏威被隋炀帝授予光州刺史,光州固始始有苏氏。唐朝初期,陈元光开基漳州,一些苏氏族人也随之入闽。

唐代,苏味道被贬授四川眉州刺史,其子孙留在当地繁衍,形成眉派苏氏。眉派苏氏在宋代发扬光大,代表人物是苏洵、苏辙、苏轼三父子。

河南郏县苏洵后人苏铎娃提供的郏县《苏氏族谱》记载,苏洵是苏氏家族史上第一个修族谱的人。

宋代以后,一部分苏氏族人迁到台湾及海外。自此,全国各地和海外多个国家皆有苏氏族人分布。18位苏姓宰相光耀族史

在苏氏族史上,一共有18位族人位至宰相,其中有兄弟同为宰相或父子同为宰相的。

战国时期的苏秦,以合纵策说服了燕昭王,联合赵、韩、齐、楚、魏共同抗衡秦国,身佩六国相印,主掌六国军政。

南北朝时期,苏绰家族出现一门三宰相,他与兄长苏亮、弟弟苏威分别辅佐西魏文帝、隋文帝改革朝纲。

唐代,苏世长与房玄龄、杜如晦等同列“十八谋士”,他与儿子苏良嗣位列右仆射等职。其后,苏瑰、苏颋父子也均位列左仆射、平章事之职。

18位苏氏宰相,多是为国为民的良臣。苏妲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在中国历史上,因国君宠幸美貌女子乱国、亡国的王朝不在少数。如果论资排辈,苏妲己堪称自古红颜祸国第一人,但历史上的苏妲己,真是这样的吗?《封神演义》中的“蛇蝎美人”

人们所了解的苏妲己,大多是源于明代许仲琳所写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

小说中的苏妲己,是个美貌妖娆、心狠手辣、罪行累累、人神共愤的“蛇蝎美人”。如今,有人将这部小说拍成了电视剧,苏妲己这一形象始终没变。

小说中说,苏妲己进宫之后,终日与纣王淫乱,让纣王不思朝政,还怂恿他通过各种残酷刑罚陷害忠良。苏氏后人眼中的大家闺秀

关于苏妲己,在苏氏后人中流传着另一个版本的故事。相传,苏妲己是冀州侯苏护之女,居住在温县的“苏胡同”。当地人苏国全说,苏妲己儿时聪明伶俐,很讨人喜欢。有一年,当地发生瘟疫,她将家中的药材施舍出去,救活了不少百姓。

苏护生性耿直,做人坦荡,遭到奸臣嫉恨。苏妲己16岁时,纣王诏令在全国选妃,奸臣费仲为泄私愤,怂恿纣王命令苏护将女儿送进朝歌。

苏护的儿子提出造反,但苏护担心兵少势弱,不敢妄自起事,只好将女儿送入宫中。

妲己进宫之后,唯恐惹怒纣王给家人带来杀身之祸,便强颜欢笑,暗地里却常常以泪洗面。为讨妲己欢心,纣王不惜残害忠良、杀人取乐,民怨沸腾,最终国亡身死。在小说家笔下,她被“狐仙”附了身《封神演义》之前,关于苏妲己的传说,一直靠世代口传和少量文字记载而流传。《国语》记载:“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这是史料中关于苏妲己的最早记载。《吕氏春秋》和《史记》中,关于她的记载也比较简单,说她被纣王宠爱,但没说她残害忠良。

元代,苏妲己的形象变得具体而妖魔化。元人根据《史记》所述和相关传说,将商亡周兴那段历史演义成了一部《武王伐纣平话》。该作品第一次说苏妲己是狐仙附身,并最终导致商朝灭亡。

明代万历年间,许仲琳多次科举不中,遂闭门著书,以商亡周兴的故事创作神魔小说。相传,他曾沿武王伐纣的行军路线收集素材,在恩州(今焦作市恩村)收集了众多狐仙传说。他以此为基础,将苏妲己的狐仙形象刻画得更加生动。历史中的苏妲己,真是红颜祸水吗?《竹书纪年》记载:“(帝辛)九年,王师伐有苏,获妲己以归。”《国语》中也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

其大意是,纣王攻打有苏氏,有苏氏首领被迫将女儿妲己进献给他。除此之外,正史中并无关于苏妲己身世的记载。

查遍正史,几乎找不出“妲己祸国”的确切记载。《尚书》和《史记》中,也只是强调纣王“惟妇言是用”,但这并非是苏妲己的过错。

温县徐堡乡苏王村村民说,该村北部原本有一座“奶奶庙”,里面供着的“碧霞原君”就是苏妲己。在当地百姓心中,她是个颇为灵验的神仙。《史记·殷本纪》记载:“(帝纣)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可见,商朝灭亡并不能算在苏妲己的头上。河南三苏祠,大文豪的归宿地

苏洵、苏轼、苏辙在散文创作上成就极高,均位列“唐宋八大家”,千百年来,他们的文学作品一直为后人所传诵。苏东坡老家在四川眉山,但最后客死常州。然而,他并没有归葬四川老家,也没有安葬在常州,而是选中河南郏县作为“归宿”。这是为什么?

距河南郏县县城约23公里,茨笆乡苏坟村东南隅有座三苏园,三苏坟便在园内。这里背靠嵩山奇峰,面临汝水旷川,风景秀丽。

三苏园景区由三苏坟、三苏祠和广庆寺三部分组成。三苏坟坐北面南,门楼里矗立着一座石牌坊,上面刻着苏轼“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三座墓冢由东北向西南“一”字排列,东北第一座墓为苏轼墓,中间为苏洵衣冠冢,西南为苏辙墓。苏轼为何葬郏县?

据记载,苏轼老家在四川眉山。1101年,他客死江苏常州。古人讲求忠孝两全,人死后大都会归葬故里,苏辙《卜居赋》里也说:“念我先君,昔有遗言;父子相从,归安老泉。”

而苏轼、苏辙兄弟俩,却最终将离老家几千里的郏县作为归宿,令人不解。

查询苏轼的生平发现,苏轼似乎跟郏县没有过交集,而二者能够联系在一起的,应该是苏轼生前曾被贬谪到汝州当团练副使。

1084年,苏轼在赴任途中,向皇帝上一封《乞常州居住表》称,他赴任途中,全家都得了重病,一个儿子夭亡了,路费也用完了,此时离汝州还有很远,希望能让他在常州居住。后来,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苏轼没有到汝州就任。

史料记载,苏轼葬于郏县,是苏辙一手操办的。苏辙写的《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说:“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

从地理位置上看,郏县小峨眉山位于许(昌)洛(阳)古道上,是苏轼进京办事的必经之地。因此有人认为,苏轼是看中了这片山水之地。

苏轼在《别子由三首兼别迟》中写道:“先君昔爱洛城居,我今亦过嵩山麓。水南卜筑吾岂敢,试向伊川买修竹。又闻缑山好泉眼,傍市穿林泻冰玉。遥想茅轩照水开,两翁相对清如鹄。”表达了对这块土地的向往之情。

也有学者认为,苏轼遗嘱“葬我嵩山下”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苏氏子孙多散居在郏城、汝南、颍昌、斜川等地,离现在的郏县较近。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理事刘继增认为,苏轼葬郏的根本原因,是他认为嵩山南麓小峨眉山“土厚水深”,是理想的安葬地。郏县世代居住的有三苏后人

据史料记载,苏轼、苏辙葬于郏县之后,其后人也在许昌附近定居了下来。

河南有不少以“苏”命名的地方,如许昌的苏桥,荥阳的苏砦、苏坡,新密的苏岭、苏湾,禹州的苏岗等。在郏县当地,有东苏庄、西苏庄两个自然村。

在郏县县城西南几公里的西苏庄,76岁的苏铎娃说,西苏庄村民大部分姓苏,都是苏洵的后人。在苏铎娃家,留存着三本家谱。根据家谱记载,郏县苏姓始祖是苏辙的九世孙苏勇,而苏铎娃是苏勇的16世孙。

家谱记载,苏勇世居郏县,守三苏墓,下传21代,其后裔主要分布在郏县、鲁山、宝丰、襄城等地。苏轼、苏辙兄弟过世后,其子孙多在许昌居住,靖康之乱后四处流离。元末明初,一部分苏氏后裔又迁回许昌附近定居。叶叶姓先祖,是“好龙”的叶公

说起叶姓,很多人会首先想到叶公。

有人不知道的是,叶公的确是叶姓的得姓始祖。而河南叶县,则是叶姓的发源地。

如今,每年清明节前后,都有很多来自海内外的叶氏宗亲,到叶公墓所在的叶公陵园寻根祭祖。叶姓先祖叶公,姓沈不姓叶

这几年,世界叶氏联谊总会秘书长叶天才,一直在负责《叶氏总谱》的编纂工作。为此,他经常和世界各地的叶姓家族往来,对于叶姓的起源和历史也甚为了解。

叶天才说,叶公是叶姓的得姓始祖,河南叶县为叶姓发源地,是世界各地绝大多数叶姓族人的共识。

不过,叶公本人并不姓叶,而是姓沈,名诸梁,字子高。因为他姓沈,叶姓和沈姓一直保持着比较亲密的关系。在一些叶姓家谱中,有沈、叶同宗一说。甚至在一些地方,有沈姓和叶姓不能通婚的规矩。

关于叶公沈姓的祖源,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他是楚庄王的后裔,属于芈姓之沈。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他是周文王的后裔,属于姬姓之沈。

第一种说法认为,叶氏源出芈姓。楚庄王的孙子左司马沈尹戌在跟吴国的战争中战死,沈尹戌的儿子沈诸梁被封为叶邑(今叶县叶邑镇)尹。因为在楚国凡邑尹都称公,所以沈诸梁被称为“叶公”。他的子孙遂以邑为氏。至今为止,叶姓的历史至少已有2900年。

在这2900多年中,作为姓氏,“叶”的读音也曾发生过变化。

叶天才说,最早的时候,叶姓的叶字读作shè,后来才改读为yè。《通志·氏族略》中就有记载称,“叶氏,旧音摄,后世与木叶之叶同音”。叶公葬于叶县,墓地成文物保护单位

叶公在叶县生活了数十年,和他相关的遗迹,也成为了叶县当地的宝贵遗产。

从叶县县城向南约15公里,就是叶邑镇(旧县乡),也就是叶邑故城和叶公陵园的所在地。如今,叶邑故城的西南和西北墙体依然较好地保存着。

叶公陵园,是叶公沈诸梁的墓冢。叶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董建立说,叶公墓是在上世纪80年代发现的。

上世纪80年代初,叶县文化部门开始寻找叶公墓。据《水经注》《汉书》以及叶县的明清县志等书记载,叶公墓就在“去城西北3里”处。

在叶县西北的澧河岸边,就有一个墓冢群。当时还在叶县文史委工作的符春禄等人,在这些墓冢群里查找叶公墓时发现,不少坟旁有过节烧纸的痕迹,就到附近逐个询问后再从中排除。

最终,他们发现只有一座坟没有人指认,也没有烧纸的痕迹,坟头还被卵石围得严严实实。附近村里的老人都说,这个坟头,他们小的时候就在了。

董建立说,当时寻找叶公墓的人,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站在这座不大的坟的坟头上,拍拍手能听到回声,跺跺脚还能感觉到颤动。离开这个坟头,这种现象就消失了。这说明坟下应该有比较开阔的墓道,而墓主人的社会地位应该比较高。

最终,因为这座墓的位置与史料记载相符,在经过专家们多次考证后,被认定为叶公墓。

如今,当初几乎被夷为平地的叶公墓,早已被前来认祖的世界各地叶氏后裔和叶县政府“添”成了高约4米、直径20多米的大坟冢。叶公墓也已成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周围种满了苍松翠柏。墓前伏着一只赑屃,背上驮着一块高大的青石碑,上面写着“叶姓始祖叶公沈讳诸梁冢”。叶姓后裔祭祖,绕不开叶县

如今,作为排名靠前的大姓之一,叶姓的分布极其广泛,不仅遍布全国各地,还散居于海外许多国家和地区。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加拿大、日本、美国等地,均有叶姓人居住,还成立了很多叶氏宗亲组织以及叶公文化建设基金等。

他们不管居住在哪儿,都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先祖。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说自己是来自河南的“南阳堂”叶氏。

据叶天才了解,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海外叶姓人中就不断有人前来叶县寻根祭祖。这除了和叶姓人的宗族观念有关,也要得益于叶县政府和个人的宣传。董建立说,当时叶县叶邑镇有一个叫胡倩松的人,因为认为叶公在叶县是一种荣耀,而跑到全国各地去宣传叶姓祖地在叶县。他到过广东、福建等地,还给台湾、香港等地的叶氏宗亲组织写信,邀请他们来叶县寻根祭祖。

在很多人的共同努力下,2000年,第一届世界叶氏联谊会在叶县举办。来自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及香港、台湾、广东、福建等地的数百名叶公后裔代表聚在一起,共叙兄弟姊妹之情。

之后,在2004年和2009年,叶县又成功举办了两届世界叶氏联谊会,吸引了一大批来自海内外的叶氏宗亲前来寻根祭祖。正面叶、反面李,是李自成后人

和很多姓氏一样,叶姓也有来自外族的改姓。

东汉时,日南郡(今越南境内)的边界外有一个叶调国,叶调国有人来中国后,遂改姓叶。此外,北宋西夏党项族的叶姓;清朝时期满族八旗姓喇叭氏、叶赫氏、叶赫勒氏族均集体改姓叶,如今多数已经被同化成汉族。

除了这些改姓叶的少数民族,叶天才说,在叶姓历史上,还有其他姓氏改姓为叶。

945年,五代十国时的闽国灭亡后,皇室王姓后裔为避难,有一部分人改姓了叶,取意枝叶飘零之意。

在陕西榆林叶家砧,有一支叶姓人,其实是李自成的后人。李自成起义失败后,他的后人中有一支娶了叶家姑娘的,逃到了叶家,改姓为叶。

叶天才说,如今,当地供奉的牌位还是正面写着“叶”,背面写着“李”。叶氏家训以南宋叶梦得的《石林家训》最为著名

叶梦得学问广博,深谙历史掌故及目录版本之学,是南宋著名学者和文学家。他一生喜欢读书,为人审慎,故训子之法也以此为纲要。

他要求子女把读书放在首位,认为不读书则无学问,无学问则流于庸俗,与呆子没有区别。又认为人言多不能尽实,非喜即怒,“喜而溢美,有失近厚;怒而溢恶,则为人之害多矣”,故主张慎言。他主张“孝亲”“和睦”,认为孝亲“非特为天下孝子,矣当为天下忠臣”;而和睦“最是门户长久之道”。叶公好龙,是个冤案“叶公好龙”这一成语,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世人对叶公的了解,也多数都是从这个成语中得到的。

在这个成语中,叶公被描绘成了一个表里不一的“伪君子”。如果说这个成语是后人凭空杜撰的一个“段子”,“叶公好龙”是一段2000多年的冤案,你信吗?历史上的叶公

史实证明,叶公并不是成语中所说的那种人。

真正的叶公沈诸梁,不管是在史书中,还是在叶县人的心目中,都是一位勤政廉政、不居功骄傲、体恤民生、兴修水利的好官员,也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叶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董建立说,《叶县志》中记载,叶公主持叶政49年,大兴富国强兵之策,筑城固边、开疆拓土,叶民深受其利,世代感恩戴德。

作为叶邑的最高军事行政长官,叶公提倡农桑,兴修水利,曾率民众在叶县修建了东西二陂。所谓“陂”,就是在农田集中的村庄,修筑半圆形的深沟,既可用作防洪,也能蓄水。

据《水经注》记载,西陂面积约1平方公里,东陂面积约20平方公里,可灌溉农田数十万亩。这比著名的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早200多年,比郑国渠早300多年。至今,在叶邑镇澧河南北两侧,叶公修筑的东陂、西陂遗址仍保存尚好。

除了治水,叶公最著名的功劳应该是平叛、让贤。楚惠王十年,王族白公胜发动政变,杀了令尹(宰相)子西、司马子期,劫持了惠王。在国难当头之时,叶公带领“方城之外”的边防将士赶往楚都平叛。最终,叛军土崩瓦解,首领白公胜自缢,楚国转危为安。叶公因功被擢为楚令尹兼司马,在平定叛乱后的一段时间里,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但他以大局为重,不谋私利,选贤让能,将令尹之职让给子西之子公孙宁,将司马之职让给子期之子公孙宽,自己回到叶县,并在叶县终老。

叶公以一生的行动,表达了对百姓的爱及对国家的忠,赢得了世人的敬慕。根据《周礼》规制,在叶公去世后,即被立祠享祭。谁杜撰了“叶公好龙”?

既然历史上的叶公颇受人爱戴,那后世怎么会有了“叶公好龙”一说呢?

董建立说,中原楚地确实有深厚的龙文化积淀,楚国好龙,在青铜器、建筑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着龙文化的深刻影响。但具体到“叶公好龙”的故事,还要从孔子和叶公的“论政”说起。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来到叶县。在后来和叶公论政的时候,两人有了关于“直躬”问题的历史碰撞。

叶公说:“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说:“吾党直躬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从中可以看出,叶公认为,如果父亲偷了羊,儿子应该作为证人举报父亲;而孔子却觉得出于亲情,倘若发生了这样的事,该是父亲帮儿子隐瞒,儿子帮父亲打掩护,此为忠孝也。

寥寥数语,道出叶、孔二人治国理念上的根本分歧:叶公是尚法的,是提倡大义灭亲的;孔子注重亲情伦理,是反对大义灭亲的。道不同不相为谋,最终,孔子也没能得到叶公的重用。

孔子在叶县的经历并不愉快。董建立说,在叶县流传的传说中,连叶县的农夫都讥讽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据说,由于孔子这段不愉快的经历,再加上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社会背景,有尊崇孔子的儒士杜撰了“叶公好龙”的故事。后来,这则故事被西汉名儒刘向收录在《新序·杂事》内,一直流传至今。叶公,也被“引导”成了一个言行不一的伪君子。吕吕姓出南阳,故国位置成谜

天下吕姓,源出南阳。这句话见载于众多《吕氏族谱》,多种史料和出土文物也证明,吕姓起源于今天的河南南阳境内的吕国。吕国是怎么形成的?吕姓起源时,又有着怎样的传说故事?吕氏正宗:伯夷之后出现两支吕氏

不少《吕氏族谱》虽然标明“源出南阳”,但其世系却上溯至明朝,再往前并无记载,只是比较模糊地写着一段话,大意是吕姓起源在今南阳一带的吕国。

吕氏皆奉伯夷为得姓始祖。不过,历史上有两位伯夷,一位是周初孤竹国国君,另一位是尧舜时期的大臣。吕姓人的始祖,便是尧舜时期这位伯夷。《潜夫论》记载,伯夷是姜姓吕氏,帮助舜领导部落联盟。禹代行天子时,伯夷依然尽心辅佐,被封为吕侯。周宣王时,吕国迁于宛地(今河南南阳一带)。公元前679年,楚文王挥师北上,弱小的吕国被迫东迁,史称“东吕国”。

不过,这个东吕国也没有维持太久。吕国灭亡后,其子孙均以国名为氏,形成吕氏的主脉。春秋末期,伯夷后裔吕尚所建的齐国被田氏家族灭亡后,其裔孙也有人以吕为氏,史称“吕氏正宗”。

而《左传》记载:“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言此十国皆任姓也。”这表明,这支任姓吕氏最晚出现于西周初年,至少存在了3000年。《左传》另有记载称,诸侯均“不敢与诸任齿”。当时的诸侯大多不敢与“诸任”拌嘴,可见这些家族地位之显赫。吕国探秘:吕国都城位置,学界说法不一《左传》《史记》等多种史籍中,均有吕国的相关记载,吕国位于今南阳境内也无争议。但吕国到底位于南阳哪个位置,史学家们对此有不同的说法。

唐朝地理学著作《括地志》记载:“古吕城在邓州南阳县西三十里,吕尚先祖封。”文中描述的位置,经确认是在今南阳市卧龙区王村乡董营村一带。因此,南阳古吕国姜子牙文化研究筹委会2005年召开的一次文化研讨会认定,这里就是古吕国国都所在地,也是姜子牙(即吕尚)的故里。

后世的《元一统志》《明一统志》等由官方编修的地理著作均沿袭了这一说法。在之后的数百年里,“吕国王村说”似乎已经成为定论。

不过,当代学者肜良翰认为,《括地志》创作于唐朝时期,当时南阳县的治所在今南阳市区西南的潦河镇,而“南阳县西三十里”的商周吕城,应位于今天的镇平县境内。考证其具体位置,应以隋朝之前的地理学著作为印证。

而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梅溪经宛西吕城东。”梅溪即如今的潦河,它是卧龙区和镇平县的界河,潦河以东为卧龙,潦河以西为镇平。潦河在“吕城东”,吕城就应该在潦河以西的镇平县境内。

曾任镇平县县志办主任的胡会云认定,古吕城的具体位置,是今镇平县侯集镇马圈王、宋小庄一带。而这一说法,有出土文物为印证。泥质灰陶绳纹大口樽、绳纹灰陶澄滤器、短柄灰陶豆、高细柄或矮细柄浅盘豆、双耳云雷纹铜鼎等先秦文物的出土,说明这里在当时是南阳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镇平县安国城遗址出土的汉代以前铁范范腔一侧,铸有一个阴文“吕”字铭文,或许是该处古地名的印证。故里之争:多地争夺“吕尚故里”

南阳姜子牙研究会多名学者会员介绍,吕国的具体位置尚无法确定,但其位于南阳境内是肯定的。而吕国遗民吕尚,其故里自然也在位于南阳境内的吕国故地,如今当地仍有吕林、子牙溪等地名。

而《史记·齐太公世家》则记载,吕尚是“东海上人”;《孟子》等记载,吕尚的居住地在“东海之滨”;《吕氏春秋》也说,吕尚是“东夷之士”。

因此,国防大学教授姜国柱曾考证认为,吕尚的出生地在今山东省日照市。如今的日照市,也建起了一些与吕尚有关的主题公园。

另据《水经注》引“太公庙碑文”记载,吕尚是“河内汲人”;《吕氏春秋》也有记载称,吕尚是“河内汲人”;西晋时期出土的先秦典籍《竹书纪年》记载,他是“魏之汲邑人”。

其中提到的“汲”,便是如今的河南省卫辉市,这里的太公镇吕村,被当地人称为吕尚的出生地。《汲县志》中有相关记载,当地有姜太公墓、姜太公祠等遗迹存留。

此外,安徽省临泉县在1958年整挖涎河时,在姜寨镇附近挖出一块巨型石碑,上面刻着“姜尚故里”四个大字,后经鉴定为汉代碑刻。

当地学者认为,这证明在汉朝时,姜寨就被确定为姜尚(吕尚)的故里。如今,当地也建有“姜尚故里”等相关景点。吕姓始祖:伯夷曾婉拒尧帝禅让

由于镇平县侯集镇马圈王、宋小庄一带尚未发掘,吕国都城的具体位置尚待商榷。吕国的建立者伯夷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不少《吕氏族谱》记载,伯夷是炎帝的第15世孙。《史记·五帝本纪》则记载:“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

据此记载可以断定,伯夷与禹、皋陶、契、后稷一样,都是尧帝时期的重臣。舜帝即位后,他们被召回重新分配官职。伯夷被任命为“秩宗”,负责掌管三礼,舜帝称赞他“伯夷主礼,上下咸让”。

据记载,伯夷曾帮助尧帝治理部落联盟,政绩突出。尧帝曾想过将帝位禅让给他,而被伯夷拒绝,并推荐舜继承帝位。

伯夷的封地为什么被命名为吕?这在《姓氏·急就篇》里有答案:“昔者太岳为禹心吕之臣,故封吕侯,以譬身有脊吕骨也。”古文中“吕”、“膂”相通,意为脊梁骨。伯夷辅佐尧帝,又帮助禹治水有功,被视为“心吕之臣”,所以封地名称为“吕”。与吕同源:吕、齐、尚、望四姓同源《通志·氏族略》记载:“太公望封于齐,子孙以国为氏。”吕尚辅佐周武王灭商后,他本人被封于齐地建立齐国。

公元前386年,齐国田氏家族的田和废掉齐康公自立,同年被周安王册命为君,史称“田氏代齐”。公元前379年,齐康公去世,原本的姜姓吕氏王族成为平民,他们为了纪念曾经的显赫,便以先祖所立国号“齐”为氏,这便是姜姓齐氏。这支齐姓人,多尊吕尚为得姓始祖。《元和姓纂》记载,吕尚字子牙,在周朝为官太师,故又称“太师尚父”,他的后裔中有人以他的名字为氏,称“尚氏”,史称“尚氏正宗”,他们也尊吕尚为得姓始祖。

吕尚又称“太公望”,其后人中也有人以其称号为氏,称“望氏”,世代沿用至今,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如今,望姓在河南省主要分布在郑州市、商丘市、洛阳市等地,在湖北、四川、山东、安徽等地也均有分布。北播南迁,遍布四海北方播迁:秦汉时,吕氏主要在北方迁徙

据记载,春秋初年,吕国的邻居申国被楚文王攻灭。吕国公族害怕强楚也来攻打他们,遂举国东迁,在新蔡一带重新建立吕国,史称“东吕国”。

然而没过多久,当时较为强大的宋国举兵攻打东吕。东吕很快被消灭,吕氏家族四散逃亡,来到郑、晋、齐、鲁、卫等国居住,从此不再显赫。

史籍记载中,“吕氏”的称号直到战国晚期才重新出现,这就是卫国人吕不韦。吕氏家族潦倒到什么地步?看看吕不韦的商人出身就知道了。所谓“士农工商”,商人在当时是“下等人”,比一般平民的身份还差两级。

秦汉时期,吕氏主要分布于今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并主要向北、向西播迁,在山西西南部一带形成望族。这时的吕氏以吕公家族为代表,他的女儿便是汉朝第一位皇后吕雉,这支吕氏家族在汉初盛极一时。

西汉末年,吕尚的一支后裔迁居琅琊郡(今山东日照一带)。东汉末期,社会动荡不安,一支吕氏迁居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一带),当时著名的猛将吕布,便是这支吕氏家族的后裔。吕氏南下:曾因战乱,大规模南迁

吕氏文化研究者吕明强介绍,吕氏南迁始于汉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有吕氏族人聚居,但人数尚少。魏晋南北朝时期,吕氏开始大量南迁,尤其是永嘉之乱以后,迁徙规模就更大了。这一时期,南方北方都出现了不少十分有名的吕氏族人。《三国志》等史书记载,吕蒙在孙权当政时受到重用,“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成语都与他有关。而同时期的吕岱、吕范两人,也同是孙权帐下的重臣、大将。三吕同在一朝,可见当时吕氏在南方已经发展兴盛。

而北方吕氏则以南北朝时期的吕光为代表。他建立的后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吕姓人建立的割据政权。后凉在历史上存在48年,开发了当时的西部地区。两宋时期:“三世四人”的吕氏家族

两宋时期是吕姓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此期间,涌现出许多吕姓政治家、思想家,而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三世四人”的吕蒙正家族。《宋史》记载,后晋年间,吕蒙正出生于洛阳一个官宦家庭,但幼时和生母被赶出家门,寄居在洛阳郊区的寺庙里。他在一座山洞里苦读十年,并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考中状元。

11年后,他被宋太宗任命为相。不过,他多次直言上谏触怒皇帝,并因此三次遭贬,三次复任宰相。吕蒙正有7个儿子,均在朝为官,宋真宗有心提拔他们,而吕蒙正却称“诸子皆不可用”,只有侄子吕夷简是“宰相才”。他“荐侄不荐子”的做法,在当时被推为公正无私的典范。

吕公著是吕夷简的长子,在宋哲宗年间官居宰相,辅政期间四海承平。

吕公弼是吕夷简的次子,与长兄吕公著同朝为官,官至枢密使。此外,吕公弼的书法也著称于世,《子安帖》等流传至今。

此外,在宋一朝有名的吕氏家族还有以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吕大临为代表的蓝田吕氏,以宰相吕惠卿为代表的泉州吕氏,以及以名相吕颐浩为代表的齐州吕氏等,可见吕氏家族在宋朝人才辈出,并且多出名相。移民台湾:曾被迫改姓

据统计,如今的吕姓人约有7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44%,在我国姓氏排行榜中位列第43。而在台湾地区,吕姓则是排名第26位的大姓。吕姓是何时迁到台湾的?其始祖是谁?

据多种《吕氏族谱》和相关史料记载,吕公著有子名叫吕希哲,与张载、程颢、程颐、王安石是好友,是著名的教育家,时人称之为“荥阳先生”。

吕希哲之子名叫吕好问,因金灭南宋从安徽迁居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建炎年间官居兵部尚书。吕好问在道学上造诣很深,是当时的学界权威。他的长子名叫吕本中,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在道学上继承父亲衣钵,名重当时;吕本中的弟弟名叫吕弸中,吕弸中的孙子,便是被台湾吕姓人尊为共祖的吕祖谦。

吕祖谦的一支后裔,先由浙江金华移居贵州,又由贵州迁居福建漳州,后又从漳州分迁至泉州,并有一部分移居广东。后来,吕阿四、吕阿南兄弟俩迁居台湾台北县莺歌镇,后来又从这里迁居到台湾各地。

1895年日本占据中国台湾,曾强迫吕姓人改姓宫本,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台湾吕姓才恢复祖姓。如今,台湾吕姓人主要分布在台北县、嘉义县等地。

清康熙年间,东南沿海地区一部分吕姓人为生计所迫,远徙海外,分布于今天的东南亚、北美等地区,著名人物有出生于越南的影星吕良伟等。吕尚:镇宅之神

在民间传说中,姜子牙,人称姜太公,天上的诸神都是他封的。

豫北地区农家人建瓦房,多在顶梁贴上写有“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红字条,或者让泥瓦匠在自家新房屋顶上加盖一座小庙,里边供奉着姜太公的神位。河南民俗专家李志清介绍,这中间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西周时期,有个人名叫宋异人,他翻建自家房屋时总是失败。后来才知道,给房屋上顶梁时,总有鬼神来抢香火、贡品,争抢中不免踢断房梁、推倒砖墙。姜太公决定帮帮宋异人。宋异人家上顶梁那天,他站在梁下,表情威严,手执“打神鞭”,众鬼神纷纷逃窜,房屋顺利建成。

这件事传开后,人们盖房子时都想请姜太公去帮忙,但姜太公只有一个,不少人家就在梁上贴一张写有“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红字条,也顺利建成了房屋。

屋顶的“姜太公”又是怎么来的呢?李志清介绍,当年姜太公封神结束,却发现位置都满了,自己只好跑到民家屋顶上,成为一位“镇宅神”。于是,不少人纷纷在屋顶加盖一座庙宇,供姜太公居住。

南阳姜子牙研究会一名学者介绍,民间传说难免“天马行空”,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吕尚当时在人们心目中威望极高。现实中的姜太公,是个什么样的人?《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吕尚是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号飞熊,是“一手托起三位圣人”的兵家鼻祖,并辅佐周武王伐纣灭商,是周朝的开国元勋。

史载吕尚80多岁时被周文王重用,90多岁还上战场帮周成王平乱,100多岁才寿终正寝。

吕尚出身极其低微。不少历史文献中都记载,他曾做过屠夫和小贩。《战国策》说他是“齐之逐夫、朝歌废屠”,可见他当时有多落魄。《史记》记载,吕尚其实是商纣旧臣,因不满纣王荒淫无道而弃官出走,后来听说西伯侯姬昌施行仁政,便来到周地渭水边钓鱼,直到后来被姬昌发现。“姜太公垂钓,愿者上钩”的故事,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蒋天下无二蒋,祖根在淮滨

在中华姓氏中,蒋姓来源比较纯正,有“天下无二蒋”的说法。

据《元和姓纂》记载:“周公第三子伯龄封蒋,子孙氏焉,国在汝南期思县。”

周公姬旦的第三子伯龄被封于蒋地,建立蒋国,成为蒋姓的得姓始祖,而蒋国的故都便在今天信阳市淮滨县期思镇。千年古镇成了祖根地

期思镇位于信阳市淮滨县城南15公里处,每年4月,春光正好时,这里都会举行中华蒋氏拜祖大典。而这,也是这个小镇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

数百名来自海内外的蒋氏后裔聚在一起,让这个原本安静的小镇变得异常热闹。

期思是西周蒋国故址,历史文献上也有明确记载,据《左传》杜预注指出“蒋在弋阳期思县”,《水经注·淮水篇》载“(淮水),又东北过期思县北,县故蒋国,周公之后”。

公元前617年,蒋国被楚国所灭,蒋国子民为表达对故国的怀念之情,遂以蒋为姓。故城轮廓仍清晰可见

进入期思镇,入口处的两堵古城墙很是显眼。站在城墙上远眺,整个古城的遗址进入眼帘。

蒋国古城墙横跨谷王路,立在期思镇入口处。但这是仿古城墙建设,总长23米,寓意古蒋国在此存续23代。

这个古城址坐落在三面环水的冈地上,呈长方形,古城墙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约500米,墙基宽32米。东南有烽火台一座,残高七八米,其他墙段残高一到三米不等。

如今蒋国故城南部护城河尚存,北面台地与城内地面一样高,已无城墙痕迹。小小期思镇曾是大都会

与古代蒋国都城相比,如今的期思小镇,只占据了古城的西北一隅,面积要小得多。

根据历史文献,蒋国,位于白露河、淮河之间,地势相对低洼。

历史记载,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不是决白露河、淮河之水,去灌溉南面上部的“雩娄之野”,而是在期思县境上部高处决开河岸,引水灌溉雩娄山区下面的平原。

由此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的期思南至大别山北,可谓淮西南部的一大都会。

1982年,淮滨县人民政府在期思镇专门立碑“西周蒋国故城”;198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淮滨县人民政府联合立碑“蒋国故城遗址”,作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4月,河南省姓氏祖地与名人里籍研究认定中心认定,淮滨为中华蒋姓祖根地。王氏后裔,以国为姓最大的那座冢子便是蒋氏始祖的墓地

期思镇村民蒋卫东家在蒋国故城遗址的护城河南1.5公里处,在这个镇,他家是唯一一户蒋姓人家。对于自己祖上的来源,蒋卫东也说不清楚,他家几代都是独门独户。

不知道从何时起,这里遗留下12个巨大的坟堆,当地人管这种坟堆叫“冢子”,其中最大的冢子比3间屋的面积还大。

如今,冢子上面杂草丛生。据当地村民称,冢子的下面全是古墓,以前下雨的时候,村民在这里还捡到过古钱币。“几年前,有人宣布这里最大的那座冢子,便是蒋氏始祖蒋伯龄的墓地。”蒋卫东说。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前,就有外地的蒋姓人来此祭拜。而近几年,每年清明节前后,来此探访、祭拜的蒋氏族人更是络绎不绝,这里变得越来越热闹。姬姓伯龄缘何成为蒋姓始祖?

蒋伯龄,这是蒋姓后人的叫法。事实上,伯龄不姓“蒋”,而姓“姬”,是周朝王室。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姜子牙辅佐下,与弟周公旦联手,攻进朝歌,迫使纣王自焚于鹿台,周朝建立。

周武王害怕自己的统治不稳固,于是便把自己的几个弟弟和功臣封为诸侯,让他们建立一些小国家,来拱卫中央政权。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初大分封,也是姜子牙的“封神”。周公旦父子因跟随武王伐纣有功,均受到了封赏。

周武王灭商之后,过了4年便去世了,武王长子姬诵继承王位,即周成王。历史记载,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摄政。

周公旦三子姬伯龄被封于蒋(今河南淮滨县期思镇一带),建立了蒋国。蒋国的始封地在豫北?“蒋姓出自古期思蒋国伯龄之后”,这是当今蒋姓族人比较认可的一种说法。

但也有学者认为,蒋国的始封地并非期思,而在今河南获嘉县的张巨乡蒋村,在周昭王、周穆王时南迁到今河南尉氏县的蒋城,至周宣王时再次南迁,到今河南淮滨境内。

作为西周时期封国之一的蒋国,《左传》上曾记载:“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

有学者考证认为,凡、邢、茅、胙等国皆在今河南的北部,因此蒋国被封在豫北也存在可能性。

不过,无论是在获嘉还是在尉氏,学者都未发现相关的文物来佐证这一论点。蒋姓还存在其他来源

虽然有“天下无二蒋”的说法,但事实上,蒋姓来源也存在其他说法。

一是源于古越族的蒋姓。西汉初年,赵佗在岭南创立南越国后,非常重视在岭南地区传播汉文化,在他强化岭南地区文化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严令当地各民族“以中原姓氏称之”,“违者灭迁为奴”。

也就是说,他在古越民族中强行赐予汉姓,而其中的古越俚族,不管原来有无姓氏、姓氏是什么,都被强行改为汉姓蒋氏。

二是源于其他少数民族的蒋姓。今满族、蒙古族、土家族、苗族等皆有蒋氏,例如史籍《清朝通志》记载,满族蒋佳氏,世居盖州(今辽宁盖州),后多冠汉姓为蒋氏。源于河南,盛于江南

在《百家姓》里,蒋姓列第13位,但是蒋姓在得姓后的一段时间内,其族人并不是很多。随着历史的发展,尤其是在“九侯五牧”时期之后,蒋姓迅速兴盛于南方,成为一个典型的南方姓氏。据统计,如今河南境内的蒋姓人口已经不多,蒋姓人口在全国的分布以四川和江浙为最多。被楚所灭,蒋姓外迁

蒋姓起源于今信阳市淮滨县,但是兴盛主要是在南方,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

蒋国被楚国所灭后,蒋姓族人除部分留居河南外,大部分外迁。淮滨中华蒋氏祖根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尤新峰认为,这也是如今淮滨县蒋姓族人很少的原因。“那时候主要往两个方向外迁,一支西迁至陕西,一支东迁入山东。”尤新峰说。

根据蒋姓族谱记载,山东一支繁衍较盛,以博兴、寿光蒋姓为代表,其族人以“乐安”为堂号。天下无二蒋,尽是九侯家

到了东汉初年,蒋姓族人开始南迁,这一次南迁主要跟蒋姓历史上的一个事件有关。

东汉初年,逡遒侯蒋横蒙冤被杀,其九子避难四方,其中多数散居于江苏、浙江、江西等南方地区,并且成为当地的开基始祖。汉代以后南方的蒋姓,大都出自蒋横的子孙,因此便有了“天下无二蒋,尽是九侯家”的说法。

据史料记载,唐朝初年,有蒋姓将领落籍岭南为官,蒋姓随之入闽。

唐朝末年,王潮、王审知入闽,随迁的也有中原蒋姓族人。五代时蒋翊的后人蒋显,在今宁波出任四明监盐官,其后代文人蔚起,成为甬上望族。

宋代蒋姓比较出名的便是刑部尚书蒋岘,他以清廉著称,归家后定居于奉化,为奉化蒋姓始祖。

元末居士蒋仁杰因避乱迁居浙江奉化武岭禽教乡(今溪口镇),以耕读传家,他便是蒋介石的血缘先祖。

明代,蒋姓族人蒋毅庵随郑成功入居台湾,并担任副总之职,应为最早迁台的蒋姓宗亲。

清代以来,很多蒋姓族人自闽粤等地迁居国外,尤以新加坡、印尼居多。两郡三堂,世家大族

东莱郡:始建于西汉高祖时,治所在今山东掖县,东汉时期移至今山东黄县,晋朝时改为东莱国,南北朝时又分为东莱和长广两郡。

乐安郡:东汉质帝时除乐安国为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南北朝时移至今山东广饶,隋朝时废郡。

乐安堂:周公旦三子伯龄在受封蒋地建立蒋国,蒋国被灭后,其子孙以国名为姓,后人一支迁到乐安(今山东邹平),发展成了望族。

九侯堂:东汉初期,蒋横蒙冤被杀,光武帝刘秀为其平反后对他的九个儿子就地封侯,蒋姓因此有“九侯”堂号。

钟山堂:东汉时期蒋子文因剿匪战死。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在钟山上为其建庙立祠,专门派人奉祀他。蒋姓因以“钟山”为号。得姓之初,人口不多

在《百家姓》中,蒋姓列第13位。但是蒋姓在得姓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口并不是很多。

尤新峰认为,蒋姓得姓初期之所以人口没有快速增长,主要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秦朝时期,战乱纷纷。为避战乱,蒋姓族人四处流散,这是蒋姓人口一开始并未增长的根本原因。”尤新峰说。

至两汉,社会较为安定,蒋姓族人辗转迁徙到山东、江浙、两湖等地,人口开始迅速增长。据一些蒋氏宗谱记载,当时全国的蒋姓族人有5万多。

到了隋唐时期,社会安定,生存条件较好,蒋姓人口有了大幅度增长,这时期已达16万人。蒋姓繁衍,江浙为盛

宋元时期,全国蒋姓族人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湖南一带。随着蒋姓族人入闽为官,福建、广东、广西也分布着大量的蒋姓族人。全国蒋姓族人分布基本形成了江浙和湘桂两大板块。

明清两代,江浙、广西、湖南仍为全国蒋姓族人较集中的地区,不过北方的陕、甘等地的蒋姓人口也逐渐多了起来。

尤新峰说,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如今蒋姓是在中国姓氏人口中排第43位的大姓,人口达600多万,占全国人口的0.47%。

根据统计,蒋姓族人在全国分布范围很广,但不均衡,主要集中于四川、湖南和江苏。这三个省的蒋姓族人大约占蒋姓总人口的42%,而四川的蒋姓人口独占17%,为蒋姓人口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川渝湘、江浙为中心的蒋姓聚集区。九侯世家,一门五牧

在蒋姓得姓后的很长一个时期,蒋姓族人一直默默无闻。从西汉末期开始,渐渐有蒋姓族人“崭露头角”。至东汉时期,蒋姓迎来了鼎盛时期,其中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九侯五牧”的故事。

蒋横跟随光武帝刘秀征讨赤眉,南征北战,因功勋卓著被封为“逡遒侯”,官拜大将军。

然而好景不长,朝中司隶羌路上报蒋横谋反,刘秀闻讯大怒,将蒋横诛杀。

为了免遭灭族的厄运,除了老七蒋稔为父守灵,其余八个儿子全部逃往江南。

蒋横蒙冤遭到诛杀后,朝野不平,一时间京城民谣四起:“君用谗慝,忠烈是殛;鬼怨神怒,妖氛充塞。”

光武帝刘秀闻听之后,下旨清查蒋横冤案,最终冤案大白天下,蒋横平反昭雪,羌路则被处斩。

为了安抚人心,刘秀以王侯之礼迁葬蒋横,赐墓号为“显忠”,并将蒋横的九个儿子全部就地封侯。

长子蒋颖被封为“金华侯”,次子蒋郑“会稽侯”(绍兴),三子蒋川“临川侯”(润州,今镇江),四子蒋耀“镇湖侯”(湖州),五子蒋渐“临苏侯”(姑苏),六子蒋巡“卜亭侯”(杭州),七子蒋稔“平河侯”(九江),八子蒋默居宜兴和桥、被封为“云阳侯”,九子蒋澄居宜兴、被封为“亭侯”。

因为父亲蒋横的冤案,成就了蒋家九子“一门九侯”,蒋氏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九侯世家”。

对于蒋横来说,蒙冤受戮,终究是一场悲剧;他的儿子们因祸得福,这场坎坷遭遇也成就了宜兴蒋氏。

在蒋横的九个儿子中,蒋默、蒋澄崛起江南,后来成为宜兴蒋姓的始祖。

蒋默、蒋澄在宜兴辟荒种田,耕织渔猎,过着隐逸一方的生活。之后,蒋默将新宅让与弟弟,自己则迁至南新柯山桥云阳村定居。

这样,宜兴蒋氏便以滆湖为界,形成了以蒋默为始迁祖的“湖东系”和以蒋澄为始迁祖的“湖西系”。

蒋澄为官清正,爱民如子。他所任地有一年发生了严重饥荒。来不及请示上级,蒋澄不顾丢乌纱的危险,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

蒋澄与妻子马氏一共生了五个儿子:长子蒋孟,官至冀州刺史;次子蒋通,官至南阳刺史;三子蒋休,官至丹阳刺史;四子蒋政,官至荆南刺史;五子蒋玄,官至兖州刺史。

五个儿子均有所作为,被民间誉为“蒋氏五龙”,也称“番阳五牧”。范汉高祖刘邦,与范姓共祖

在当代中国百家姓的排行榜上,范姓排名第59。这个姓氏的来源,相传与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尧有关。

士会(范武子)作为天下范姓公认的始祖,是春秋时晋国中军元帅,辅佐过多位国君。他的子孙以其封邑为姓,从此有了范氏。此外,士会还是刘姓的先祖之一,汉高祖刘邦就是他的后人。姓氏渊源

作为世界范氏宗亲联谊会秘书长、范仲淹35世孙,范祥科每年都去老范庄,接待来自世界各地、寻根问祖的范姓人。这儿,有范姓公认始祖士会的陵墓。

士会,出生于今天的山西省临汾市一带,他的先祖在晋国担任士师一职。

重耳在任晋国国君之前,曾在外流亡多年,他能返回晋国,也有士会的一份功劳。晋文公重耳继承帝位四年后,为巩固政权,与南方强国楚国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史称城濮之战。

最终,城濮之战以晋国的胜利告终,士会在城濮之战中立下军功,声名鹊起。

此后,楚庄王挥兵北上攻打晋国的盟国郑国时,弱小的郑国向晋国求援,士会奉命前往解围,一举瓦解了楚军的凌厉攻势,楚庄王黯然退出中原。颍北之役,让士会成为春秋时期重要的军事领导人之一。

公元前593年,因晋国要平定北方,士会带领的军队消除了北方赤狄的骚扰,他被任命为中军元帅并加太傅之号,获封地范邑。

士会的子孙以其封邑为姓,范姓就此产生。公元前593年,也被公认为范姓的立姓之年。刘范共祖

对范姓深有研究的范祥科说,士会不仅是范姓的得姓始祖,也是刘姓的先祖之一。

晋襄公去世后,上卿赵盾派士会与先蔑出使秦国,迎公子雍继位。但第二年,赵盾又立公子夷皋为君(晋灵公),出兵在令狐打败了秦国护送公子雍回国继位的卫队。如此一来,士会逃亡到了秦国。

后来,晋国因为担心秦国任用士会,派人将“为人低调、做事圆滑、才智突出”的他接回了晋国。

士会在返回晋国时,由于怕受到迫害,将其中一个儿子留在了秦国。这个儿子后来取“留”之意,改姓为刘。

战国末年,这支刘姓后裔中有一家人移民到开封,不久又迁移到沛县。再后来,老刘家的儿子当了皇帝,就是汉高祖刘邦。

至今,士会作为刘姓重要一支的先祖,还受到世界刘姓人的祭拜。范祥科说,他在位于平顶山鲁山县的世界刘氏宗亲博物馆里,还见到了士会的像。范氏祖茔

士会的去世时间,史书并无确切记载。范祥科说,范武子去世后,自范邑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城门同时出殡。如今的高码头乡老范庄,即是他的四处墓葬地之一。

老范庄是范姓后人的聚居地之一,周围十几个村庄聚居了数万的范姓宗亲。附近就算有其他姓,也多是范姓人的亲戚或者上门的女婿。

老范庄村支部书记范继林认为,从范姓得姓起,老范庄的人就在此居住,只不过那时候村名叫范老庄。因为黄河发水的缘故,村里的范姓人搬走过几次,最终又搬了回来,因为祖先的墓在这里。“文革”时期,各地都要平坟,范氏族人想办法留下了祖坟的一个坟头。这个坟头是不是范武子的陵墓,并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只是口耳相传而已。但由于老范庄周围区域聚居着大批范姓族人,此处的古墓冢长期以来得到很好的保护。很多研究范姓的学者及世界范氏宗亲联谊会首任会长、香港文化名人范止安先生,就把这里认定为范武子陵墓。

当初留下的坟头经过重修、扩建,成了如今的范武子陵园。陵园坐落在村头一片麦田中,一尊汉白玉的范武子公塑像高高屹立于墓冢前。在陵园东南,有4块明朝御赐的奉天诰命碑,仅有雕琢精细的碑首露出地面,显现着当年范氏墓园的荣耀与辉煌。豪门争权,范氏播迁

天下的范姓人,除源自士会外,还有几支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比如,晋时南蛮有林邑王(今越南中南部)范文,是越南支系范姓人的祖先。这几年,有不少越南范姓人来范县祭拜。

每年清明节前后,全国各地的范姓人都会到范县寻根问祖。他们的祖上是怎么从范县迁徙至全国各地的?这得从豪门恩怨说起。宗族迁徙

士会去世后,范氏家族世袭上卿,占据了多个军政要职,成为晋国的六大豪门之一。

晋定公时期,六大豪门争权夺利发生内战。范氏被韩、赵、魏、智四大家族联军打败,家族首领范吉射等被迫退到朝歌(今河南淇县)。几年后,范氏家族再次被打败后,退到了齐国。

世界范姓宗亲联谊会常务理事范道德认为,在这次家族剧变的过程中,范氏族人开始散落到各地,北至今天的河北、内蒙古,东至山东,南及楚越。

到了秦汉时期,范姓已经迁徙到如今的安徽、四川、浙江、江西等地。但直到魏晋时期,范氏才再度成为显贵巨族。这其中,南阳顺阳范氏是最显赫的一支,有多达29人名载史籍,包括国子监祭酒范泰、《后汉书》作者范晔、著名思想家范缜等。

范道德说,西晋末年,因为永嘉之乱,京师王公大族纷纷南迁。顺阳范氏第一代、西晋左将军范晷的儿子范广、范坚等人也带着子孙族人渡江南迁,后来还跟王、谢等世家联姻。也是从那时开始,范姓踏上了最具规模的南迁之路。

到了唐朝末年,历时十年的农民战争再度促成大规模的迁徙,如今的福建、广东等地成为逃难者的乐土。散布于大江南北的中原范氏,也加入了南下的大军。在族中政治地位最高的河内人范坤,也就此成为福建、广东的范姓始祖。如今,范姓族人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河北、江苏等地。范氏后人

今年63岁的范祥科,是河北省南宫市宋都水村人,范仲淹的35世孙。他这一支的范姓支脉,是范仲淹长子范纯佑嫡传。

宋朝将要灭亡时,范仲淹的第9世孙范国兴任平江府团练副使,武艺高强,还当过文天祥的警卫员。

后来,文天祥代表宋朝出使元大都时被杀,范国兴护送文天祥的遗体往宋朝国都杭州走。走到南宫宋都水村村头时,范国兴突患重病,护卫队留下300两银子给地方官员,为范国兴治病。最终,地方官员用了10两银子就把范国兴的病治好了。

病好后,范国兴悄悄将剩下的钱埋在村里,只身上路。他到了杭州时,宋朝已经不复存在,改为元朝了。

回到苏州老家,范国兴惦记着埋在宋都水村的银子,就带着妻儿来到了宋都水村定居,至今已有700多年。从范祥科记事时起,父亲就告诉他,他们是范仲淹的子孙,范家也跟别的人家不一样,都是好人,几乎没有违法犯罪的人。寻根谒祖

如今,范祥科每年都会去范县几次。除了自己祭祖,更多的是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范姓族人。

他称,上世纪90年代末,就有范姓人到老范庄范武子墓祭拜。很多人是从台湾来的,还有些人并不姓范,而是受范姓人的委托而来,走时带回一抔土。

2005年,世界首次范氏宗亲大会在范县召开。之后,不断有泰国、越南的范氏宗亲慕名前来。范姓在越南是个大家族,但因为某些历史缘故,越南的范姓人都是悄悄前来祭拜。郡望堂号

范姓的郡望有南阳和高平,堂号有“后乐”“鸡黍”等。

后乐堂号典出范仲淹。范仲淹年轻时就把“治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

鸡黍堂号典出东汉的范式。范式在太学读书时,和张劭是好朋友。张劭提出,两年后去看望他的母亲。那天,范母认为张劭不会来,范式说张劭最讲信义。说着,张劭就到了。范母立刻杀鸡,煮小米粥招待张劭。古代慈善楷模:范氏义庄

在中国,几乎人人都知道范仲淹。就算不知道范仲淹,也一定听说过他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虽不是河南人,也不在河南去世,但他的墓地却在河南伊川,由后人世代看守。也因此,全国各地的范姓后裔,几乎每年都会来此祭拜。墓地之谜

从伊川县城往东十几公里,有个徐营村。村北不远,背靠万安山、前临曲河水的一处园子,就是范仲淹的墓地所在地范园。

让人不解的是,范仲淹是苏州人,在徐州去世,跟伊川并没有太多交集,为什么将最后“归宿”选在了这儿?

中国范仲淹研究会理事、洛阳范仲淹研究会副会长、范仲淹第28世孙范章称,这还得从范仲淹的身世说起。

范仲淹是苏州吴县范家的后人,父亲范墉先娶了陈氏,后来又娶了26岁的大户人家姑娘谢氏。谢氏在徐州生下范仲淹后不久,范墉就去世了。孤苦无依的谢氏带着他,改嫁到了山东长山县的富户朱文翰家,范仲淹也改名叫朱说,这一叫就是20多年。

范仲淹考中进士后,最终得以恢复范姓,改名仲淹。

范仲淹的母亲去世后,被暂时葬在了她的老家。丁忧期间,范仲淹从商丘去登封嵩阳书院讲学,路过伊川时去唐代名相姚崇及其母亲的墓地拜谒——姚崇的母亲也曾改嫁,去世后葬在万安山下。

就是因为这次拜谒,范仲淹决定学姚崇,把母亲埋在伊川。设立义庄

在范仲淹第35世孙范祥科看来,范仲淹的母亲当初改嫁,在一定程度上,也跟苏州范氏家族中无人庇护、接济他们母子有关。

或许跟幼年时的这一经历有关,范仲淹晚年在苏州首创了义庄,使大批贫穷的范氏族人避免了流离失所、迁徙他乡的命运。

范氏义庄的规矩详尽,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从钱物的发放,到对仓房、田地的管理,对管理者的监督等,都有具体可操作的规定。

也正是因为这些非常现代的管理方式,范氏义庄开启了古代慈善的一个新时代,成为各地官绅效仿的对象。

范仲淹去世后,他的子孙投入了大量的钱财和精力,维护义田的规模,弘扬义庄的声誉,完善义庄的规矩,使范氏义庄成为中国慈善史上存续时间最长的民间组织,经历800余年的风雨而绵延不绝。直到现在,范氏义庄虽已不再,却仍值得民间慈善机构借鉴。家族遗风

范仲淹在朝中做官时,多次给苏州的家人写信,让他们告诫族中子弟要正直友善、做官清廉。范家子孙也没忘记他当初的教诲。

范章记得很清楚,从他四五岁记事儿的时候起,每年在祠堂祭祀时,族长都会向本族子弟训话:作为范先生的子孙,只能做好人,不能做坏人。做了坏事,就不能参加祭祀,分祭品也没他的份儿。

对于那时候的孩子来说,不能去祭祀、分祭品,是一件天大的事儿。祭品中有猪肉、羊肉,还有红枣、麻叶等,都是平日里难得吃到的食物。

如今,范氏的子孙每年清明前后都会聚在一起,去范园里祭拜。负责祭祀的族长照例会训话,只是训话的内容仅保留了关于范仲淹的一些小故事。

就是这些小故事,所起的教育意义也不可小觑。说起来,80多岁的范章很是骄傲,“你看看,我们姓范的后人有多少干坏事儿的?”江以国为姓,根在正阳

江姓起源于春秋时的江国,而江国则得名于当时的大江——淮河。以黄帝后裔元仲为始祖

河南驻马店正阳县大林镇涂楼村北,有处约8米高的圆锥形缓丘。这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国故城遗址“江亭”,当地人称“冢子园”。

若不是从1995年起,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江姓族人陆续来此寻根祭祖,你很难想象,面前这个覆满青苗的“大土堆”,就是海内外江姓人魂牵梦绕的故国。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玉霞介绍,江氏族人以黄帝后裔元仲(名恩成,字元仲)为始祖。传说元仲的父亲伯益辅助大禹治水,受封嬴姓,曾被指定为禹的帝位继承人。但帝禹死后,他却将帝位辞让给禹的儿子启,开启了后世帝王世袭的传统。楚灭江国,国人以江为姓

史料记载,元仲第31代孙济助周伐纣有功,西周初年被周王封在淮水之滨。古时称淮水为江,又因沿淮各地常被洪水淹没成泽国,周王封其国号为“江”,为子爵小国。

公元前624年,楚穆王出兵伐江,晋国出兵为江国解围;次年,楚再次出兵,江国势孤力弱,援军不继,终被楚灭。江国国君贞带领族人外逃,为纪念故国,国人以江为姓。从江济受封,到江贞国灭改姓,江国共存17君近500年。国都位于今河南正阳县

据《中华姓氏河南寻根》记载,江国在古代兖州与豫州之间,东连息国,南滨淮水,西连道国,北临蔡国。息国在今河南息县,道国在今河南确山县,蔡国在今河南上蔡县,所以,江国的地理范围应该在今河南正阳县境内。

正阳县江氏文化研究会原会长江正琦称,文物部门挖掘考察认定,当年的江国所辖区域跨正阳、确山、息县,面积约有900平方公里。

江国国都在今正阳县东南大林乡涂店附近,距淮河1公里,都城城池约有2平方公里,是一片地势险拔的高地,古称“凤凰台”。古城遗址曾出土西周、汉代的陶器、铜印等。而现存的“江亭”遗迹,就在江国都城西北方向,曾是江国国君游乐、纳凉的地方,至汉代仍有此地名。今天的江湾村,一多半人姓江

如今,淮河北岸的江国故地上,仍有江氏后裔繁衍生息。

史料记载,清朝初期,有江文、江榜二兄弟自湖北麻城返回今河南正阳县淮河湾定居,后称其居地为江家埠(今名江湾)。今天的江湾村1280口人中,有900多口都姓江。

村支书江正关称,因为临河,江湾村土质多沙,存不住水,只能种小麦、玉米。而雨水多了,淮河又泛滥,1968年和1975年的两次大水,还冲走了祠堂和族谱。常言道:靠水吃水,摆渡过淮曾是江湾村人祖辈相传的生意。

自清朝起,江湾村西侧就有个古渡口,南来北往的客商,都要从此渡过淮河。至1997年淮河大桥落成前,摆渡都是江湾村人的一项主要收入。当今人口数据

1996年10月出版的《中华姓氏大辞典》将江姓列为中国第79大姓,2006年1月11日《人民日报》报道的新的百家姓顺序中,江姓列居第52位。

人口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主要集中在广西、浙江、安徽三地,以广西最多,约占全国江姓总人口的12.4%。为避战乱,数次南迁

广东省一位江姓后人根据族谱制作的迁徙图显示,他们祖先从河南正阳发祥,到当时的淮阳、济阳(今兰考、民权),再到山东、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到明代迁居广东。源于河南,数次南迁

归湖村位于广东省普宁市区东4公里处大南山北坡,这里居住着济阳江氏的一脉后人。“江姓源于河南、兴于河南,但和其他中原姓氏一样,有向南、向西的迁徙历史。”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张玉霞说。

公元前623年,江国被楚国灭后,其国人以国名“江”为姓,先是向北到淮阳(今河南淮阳),又北迁至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与民权县境内),还有的迁到了山东。魏晋南北朝时期,江氏发展为名门望族,以“济阳”“淮阳”为郡号。

西晋时因北方战乱,江姓族人大规模南迁进入江浙地区,江姓的发展重心开始由北方向江南转移。因此,南方江姓后裔多认定自己的祖根在济阳郡(今河南兰考县东北),并把“济阳”作为自己的专用堂号,沿用至今。

在唐代,南迁的目的地已扩展至闽江流域。唐朝初年,河南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开辟漳州郡,随行军校就有河南江姓。

宋、元时,为逃避金兵以及元军,江姓又跟随着移民的潮流大规模南迁。他们的后代繁衍于吴越地区,形成大族,后来有迁至安徽的,也有迁往福建、广东各地的,已散布江南、江北各省。

至明、清两代,由于政府多次组织大规模移民,以及派军队戍守边疆等原因,江氏族人散布到全国各地。还有江氏族人跟随郑成功入台,在台湾定居,而后有的族人又向东南亚一带移民。

江姓在台湾排名第25位。追根溯源,台湾的江姓人,其先民大多出自河南,后经多次迁徙到达台湾。此外,在日本侵占台湾期间,台湾江姓曾被迫改用江本、江川、江上、江岛、江原、江南、江崎等日本姓,台湾土著曾使用日本姓荒木。1945年台湾光复后,江姓仍恢复原来的姓。土著也奉命废除日本姓,有选用汉姓江。分支

除了古江国族人的繁衍、迁徙,至少还有两支江氏族人是由外姓改姓而来。

据史籍《元和姓纂》《六桂堂业刊》记载,周初,周昭王姬瑕支庶子受封于翁地(今浙江定海),其后裔子孙遂以邑名“翁”为姓氏,称翁氏。

五代十国末期,福建泉州人翁乾度在闽越国朝中做官。闽越国灭亡之际,为避战乱,他携眷归隐,并对六个儿子分别赐姓为洪、翁、江、方、龚、汪。

后来,兄弟六人先后中进士,被誉为“六桂联芳”。“六桂堂”从此时开始流传,而“六桂”则成为这六个姓合脉分流的共称堂号。

但是江西婺源萧江氏的祖先,是唐朝末期宰相萧遘。

光启元年(885),京城长安被藩镇军队攻破,唐僖宗李儇逃亡。节度使朱玫欲拥立襄王李煴为傀儡皇帝,萧遘反对,拒绝为其草拟文告,称病不出。但最终朱玫兵败被杀,僖宗还都,萧遘受诬被杀。为避株连之祸,其子萧祯改姓为“江”。

相传,有一天,萧祯为躲避官军追捕,乘船南渡长江,可半路上官军船只赶来,萧祯船上的船公中箭落水。

眼看要被追上,就在此时,一股龙卷风袭来。几分钟后,风平浪静,江面上不见了官军船只,只剩萧祯一人一船。

为纪念江中脱险,也为了避开追捕,他便将“萧”姓易为“江”姓,隐居在徽州歙县皇墩,其后世又迁往婺源、江湾。

为不忘先祖萧姓,其后人便冠之以“萧江”。江祯即为“萧江”氏第一世祖。越洋而来,游子寻根

从1995年新加坡南洋江氏宗亲会会长江启逢率众寻根祭祖后,到正阳县江国遗址焚一炷香,到江湾村摸一摸始祖石碑、掬一抔故土,成为不少海内外江姓族人寻根祭祖的“必修科目”。村口的石碑

在正阳县江湾新村口的一块空地上,横着一块石碑,表面坑坑洼洼,棱角处有因磕碰形成的缺口,但拂去落尘,仍能辨认出“江氏始祖纪念碑”七个字。

村支书江正关称,这块石碑是2009年7月江湾村搬迁改造时挖出的,村里老人也说不清它的来历。

年已八旬的正阳县江氏文化研究会原副会长江正琦说,在他小时候,村里老人常念叨,清代村里建有江氏宗祠,这块碑就立在祠堂门前,“老人们说,这儿就是江姓人的根。”

后来民国成立,祠堂改成学校,石碑被推进村口水塘。1968年淮河发大水,把祠堂连同江氏族谱、牌位都冲走了,石碑更是无从寻找,直至2009年石碑才被发现。越洋来祭祖

江正关称,最早来正阳祭拜江氏祖先的海外华人,应该是新加坡南洋江氏宗亲会会长江启逢。

他记得,1995年10月27日下午,身披红绶带的江启逢一行33人来到江国遗址大林镇。当地江氏族人在路边摆上桌案香炉,竖起江氏祖先牌位,供上鸡鸭鱼肉,还开了一瓶白酒,与来宾举行了盛大的公祭,并赠送他们一本江湾村族谱留念。

次年3月,江正琦一行三人应邀访问新加坡,参加南洋江氏宗亲会成立31周年庆典,并和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江氏华人一同祭拜江氏始祖元仲公。江正琦称,海外华人很重视宗族、根亲文化,各聚居地都有祠堂,每年都举行隆重的祭拜活动。寻根之故事

越来越多的江氏族人找到大林镇,想亲眼看一看江氏故国。

江正关记得,2008年3月30日,联合国文娱理事会摄影家协会主席江融来到正阳县大林镇,当看到江国遗址时,不禁潸然泪下。

之后,江融又在江湾新村住了两夜,在老江湾村周围还翻出了数块古老的瓦砾,仔细收起包好,又带了一抔泥土。“江郎才尽”是假的?“江郎才尽”之说,众人皆知。所谓“江郎”,指的正是作出《恨赋》《别赋》的南朝著名文学家江淹。“江郎才尽”意指少时才华超人,老时文思渐退。但还有一种说法是,江淹并未“才尽”,所谓“才尽”,只是避开政治旋涡、明哲保身之举。

梁代钟嵘的《诗品》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天,江淹正在园中凉亭午睡,梦见一个叫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一支笔放在你这里很久了,是不是应该还给我了。”他一摸怀中,果然有一支笔,拿出来一看,发现竟是支五彩笔,他就把这支笔还给了郭璞。谁知一觉醒来,这位曾写出过不少磅礴诗文的大才子,竟然文思全无,再也写不出好文章了。

而在唐人修撰的《南史·江淹传》里记载,江淹乘船停在禅灵寺附近的河边小憩,梦见一个自称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缎,他摸摸怀中,还真有数尺绸缎,就递给了张景阳。之后,江淹的文章就不那么精彩了。

清朝大儒金圣叹在《必读才子书》中曾用“以文邀幸”来评价江淹。

纵观其一生,年少时,一篇奇文让他逃脱囹圄;《恨赋》《别赋》为他在六朝文坛赢得一席之地;文赋显名、官运亨通,他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直至封侯而终。

江淹是南朝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人,少时孤贫好学,6岁能诗,13岁亡父,18岁就已熟背“五经”,20多岁时成为建平王刘景素的幕僚。

后来,广陵县令郭彦文因文获罪,江淹受到牵连,莫名其妙入狱。狱中,他将哀叹诉诸笔端,一篇《诣建平王书》辞采激扬。刘景素看后,为其文采感动,下令无罪开释,并荐为南徐州秀才。由此,江淹声名远播。

萧道成灭刘宋建立齐后,江淹为其撰写了大量军书表记,成为其最得意的文笔侍从,官拜中书侍郎,其文学才能得到当时士人的充分肯定。

梁武帝萧衍代齐后,江淹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侯。梁天监四年(505),江淹去世,时年62岁,梁武帝为他素服举哀,谥曰“宪伯”。

江淹一生诗词文赋著述百余篇,辞赋以清丽幽怨见长,与南朝辞赋大家鲍照并称“江鲍”。其《恨赋》《别赋》与鲍照的《芜城赋》《舞鹤赋》并列为南朝辞赋的佳作名篇。

清代姚鼐在《惜抱轩笔记》里说,江淹以诗赋扬名是在萧道成篡位之际,彼时其仕宦之途未盛。后来萧氏建立齐朝,江淹官运亨通,缺乏创作冲动和灵感,且公务繁忙,无暇顾及创作。

也有近代学者认为,新的工作岗位使得江淹的兴趣集中在史书的撰写与诏册的制作上,写不出过去文赋的味道,创作风格也与当时文坛讲究声律、竞写艳情的“永明体”格格不入,干脆撂笔不写。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曹旭在《诗品集注》中推测,江淹晚年侍奉梁武帝,不敢以文才凌驾于帝王之上,便借一个梦宣布自己“才尽”,避开政治旋涡,保全自身。

另一方面,江淹任御史中丞时,以为官清正、不避权贵著称。罢笔,也有明哲保身之考量。傅始祖傅说,比孔子更早的圣人

2014年12月21日,荥阳市高山镇石洞沟村举办了一场祭祀仪式。

这个小小的山村,当天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的傅姓人,他们来祭拜村里始建于清代的商相祠。

商相祠里,供奉的就是傅姓始祖——商相傅説(yuè)。荥阳村落里的商相祠

荥阳市高山镇石洞沟村,距郑州约50公里,三面环山,中为一盆地,古属汜水县。汜水县古时唯有西南一深壑幽谷通往洛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成为九朝古都的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遗迹众多。

石洞沟村已有600多年历史,如今村里约75%是傅姓人。家谱记载,他们是明朝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来的。

如今的石洞沟村,尚有大量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63岁的村民傅海明说,这里是个“风水宝地”,因为地形是个小盆地,与周边相比,冬暖夏凉,“汶川大地震时,周围晃得厉害,但我们这个村子人毫不知情。后来经专家勘测,发现地下1100米处有岩石层”。

在石洞沟村,村民最为敬畏的地方,就是位于村北的商相祠,距今已有268年。

从二十四级台阶上去便是祠堂,祠堂后面是焕文阁。傅海明称,二十四级台阶寓意“二十四孝”,大门上“良弼家风”四字为御赐。门外原来是古时候唯一的大路,在祠堂外经过的官员,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每逢清明、寒食、春节,傅氏族人及播迁外地族人数千之众均来祠堂,肃立拜祖。从奴隶提拔起来的宰相

受到如此隆重对待的商相祠,是用来祭祀殷商时期的名相傅説。《史记》载,商王武丁即位后,致力于复兴殷商,希望找到一位能辅佐他的得力大臣。一天晚上,武丁在梦中见到一个圣人名叫“説”,醒后找遍群臣也没有,于是寻访民间,终于在傅岩(今山西平陆)筑土墙的奴隶中找到了他。武丁与之交谈后,认为他是位圣人,于是任用他为相,赐姓“傅”。

后人认为,所谓梦见圣人,可能只是武丁无奈的一个手段而已。他了解傅説的才干,相信傅説能辅助其成就大业,但在那个贵贱等级分明的政权环境中,起用一个奴隶就是越“雷池”,必然会遭到王公权贵们的坚决反对。怎么办?商代的人十分相信鬼神,武丁就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

傅説没有让武丁失望。在他的辅佐下,殷商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文明、最先进、国力最强盛的大国之一,武丁也因此被誉为“中兴明主”。

后世傅姓人,均尊傅説为得姓始祖。虽说傅説祖地为山西平陆,但其得姓于殷商(今河南安阳),故安阳被尊为傅姓得姓地。比孔子早700多年的圣人

世界傅氏宗亲联谊总会副会长傅幻石长期致力于傅説文化研究。他说,因为崇高的威望,傅説在世时便已被尊为圣人。自《春秋》以来的文献记载,均称傅説为圣人,比孔子要早700多年。他的思想精华记载在《説命》三篇中。

所谓的《説命》三篇,是傅説和武丁之间的对话,分上、中、下三部分,记录在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儒家经典之一的《尚书·説命》里,集中反映了傅説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其中有传颂千古的“非知之难,行之惟难”的哲理名言。后人认为,他留下的《説命》三篇,为孔子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正因如此,傅説也有了更高的地位,哪怕在一个偏远山村,他的祠堂也能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前因为祭拜人多,祠堂里石碑众多,但“文革”时损毁不少。泽及后世数千年的“版筑”术

对于老百姓来说,也许傅説留给他们最实在的,就是发明了“版筑”之术。

所谓“版筑”,俗称“打墙”。古人建房造墙,在很长一段时期不是用砖,而是用土。《孟子·告子下》里有一句“傅説举于版筑之间”,说的就是傅説打墙的故事。

在傅説生活的地方,也就是如今的山西平陆,有着细腻的黄土层,为“版筑”的发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奇怪的是,和山西平陆千里之隔的荥阳石洞沟村,也有着细腻的黄土。去过的人都说,两地风貌极为类似。当地也和平陆一样,有众多窑洞。

石洞沟村至今有保存完好的众多明清故居,故居老墙用的就是“版筑”的办法。

几千年前,老祖宗发明的技术,荫庇着后人,让他们享受福泽。所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傅姓子孙,唯有虔诚祭祀,以敬先人了。爸爸姓“付”,闺女姓“傅”,咋回事?

因为新中国成立后推行过又被废止的一批简化字,许多傅姓人成了“付”姓。

莫名其妙被改了姓,让现在很多傅姓人很无奈,许多人不愿意就这么把老祖宗留下的姓氏给丢了,虽然身份证上名字是“付”,但他们在参加宗亲会活动时,一律都写成了“傅”,并致力于恢复原有姓氏。傅姓尴尬:兄弟子女不同姓

几百万的傅姓人,如今面临着其他姓氏少有的一种尴尬:姓被改了。

在荥阳市石洞沟村,全村人的“傅”都写成了“付”。不过他们都知道,自己本来是姓傅,上一辈用的都还是“傅”字。

河南傅氏宗亲联谊会秘书长傅万山称,自己本来一直用的是“傅”字,在办二代身份证时,派出所给写成了“付”,结果自己只得将错就错。因为涉及诸多证件,就在户口本上弄了个曾用名。

河北华夏傅圣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傅春生也曾被“改姓”。他的第一代身份证被工作人员写成“付”了,而毕业证是自己填写的,就成了“傅”,2005年曾因户口本和身份证不统一,没办成出国护照,直到换第二代身份证,才改为统一的“傅”。到现在,他们兄弟三个还是两个姓“傅”一个姓“付”。这种事别的姓很少见。

虽然在历史传承中多有改姓的情况,如避祸、赐姓等,但“傅”改为“付”,却是因为建国后推行了一批不规范的简化字造成的。历史错误,“傅”成了“付”

新中国成立后,有过两次汉字简化方案。195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从而确定了简化字的合法地位。1977年,《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以下简称“二简字”)发布,第一表收简化字248个,第二表收简化字605个。由于这个方案并未实行大规模的研究分析,仓促地制定和发布的。它把一些不应该简化的字简化了,并且字被简化得过于简单。

在其中,如戴姓简化为代姓,萧姓改为肖姓,傅姓改为付姓,阎姓改为闫姓,辨姓、辩姓改为弁姓或卞姓等。历史上两个各有其源、完全不同的姓氏因为简化成为了一个姓。

因为诸多不合理,“二简字”在1986年被国务院宣布停止使用。

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历史上关于语言文字的第一部专门法律。它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地位,其中明确规定了“二简字”不属于规范用字。被废止的应该重新恢复

傅春生说,可能有些人觉得换个字没什么,反正现在大家都这么用,“不碍吃不碍喝的,管它做什么?”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很多人也就将错就错了。

当然,改姓不是一件小事,各类身份证件、社会医疗保险、学历证书、档案材料,还有找什么部门,走什么环节,如何向亲戚朋友解释,可以说,不改,日子太平;改了,千头万绪,麻烦重重,那为什么还要倡导大家改呢?

在傅春生看来,姓氏,是标志血缘关系、表明宗族系统的符号,也就是人的根。古代小说中的壮士常拍着胸脯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对于中国人来说,改名换姓是一种极大的不得已,甚至是辱没了老祖宗。姓氏不但是称谓的符号,还涉及血统、祖籍甚至继承权等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不是任意选用的,是传承的。只有现在纠正过来,才能不让子孙后代无所适从,不然,一旦成了习惯和事实,就更不好改了。

如今,河北华夏傅圣文化促进会也在想办法提倡大家改回傅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改姓参照改名字标准

盛世修史,家谱就是家族史。如今,许多地方在重修宗祠、续写家谱,被简化改姓的人们也开始关注自己的姓氏变革。据媒体报道,之前福建有2000多名肖姓人申请改回萧姓;石家庄市西三庄500多户付姓村民改回傅姓……

就此曾咨询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信息管理司,该司工作人员称,关于这样的咨询非常多,按照法律规定,“二简字”废止了,涉及的字都不能再简化使用,但“肖”“付”等,本身也是规范字,涉及姓氏,还需要公安部门办理。

此前,有不少人提出,能否由公安部牵头,在换发新身份证时统一改回?

就此问题咨询公安部,工作人员回复说,因为涉及问题复杂,如果要改回,还需要到当地派出所办理。郑州市一名户籍民警表示,如果想恢复自己姓氏,办理起来和改名字的程序一样,需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提出申请,提供户口簿、单位或者社区的相关证明等。他提醒,改名后要更改所有证件,最好是在户口本里加上“曾用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是谁?

以诗书传家的傅姓人,历来不缺名人,也不缺状元。比如著名的清朝首位状元、一代“帝师”傅以渐。

在傅姓宗祠内,有一对七言通用联是“学士科举列榜首,巾帼鼎甲第一名”。“学士”指的便是武英殿大学士傅以渐,“巾帼鼎甲第一名”则是指女状元傅善祥。在男尊女卑的社会,女子压根就没有科考的机会,傅善祥在怎样的因缘际会中成为状元,进而又和傅以渐并称呢?扑朔迷离的女状元

傅善祥,南京女子,太平天国时期女状元,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

太平天国灭亡后,资料档案焚毁殆尽,给后人的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带有传奇色彩的女状元,也成了扑朔迷离的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