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输血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30 09:47:57

点击下载

作者:杨成民 刘进 赵桐茂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华输血学

中华输血学试读:

版权页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华输血学/杨成民,刘进,赵桐茂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ISBN 978-7-117-25242-3

Ⅰ.①中… Ⅱ.①杨…②刘…③赵… Ⅲ.①输血 Ⅳ.①R457.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236558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中华输血学主  编:杨成民 刘 进 赵桐茂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邮  编:100021E - mail:ipmph@pmph.com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制作时间:2019年4月版 本 号:V1.0格  式:mobi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5242-3策划编辑:孙玥责任编辑:孙玥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编  委(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 超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

陈 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研究所 研究员

陈 青 江苏省血液中心 研究员

崔徐江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教授

邓一芸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副主任医师

高 峰 上海市血液中心 研究员

龚仁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副主任护师

龚玉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教授

郭坤元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教授

胡朝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副研究员

胡丽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教授

黄炳鏐 新行健医药科技公司 教授

黄宇彬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

黄宇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主任医师

纪宏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季 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研究所 研究员

贾苍松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主任医师

兰炯采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员

兰礼吉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教授

李长清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研究所 研究员

李忠俊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教授

廖 刃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副主任医师

廖清奎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教授

刘 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主任医师

刘 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教授

刘 忠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研究所 教授

刘嘉馨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研究所 研究员

刘良明 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教授

刘文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研究所 研究员

马 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研究所 教授

缪长虹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

牛 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教授

钱宝华 上海长海医院 教授

秦 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教授

邵宗鸿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教授

史晋海 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 研究员

苏志国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教授

唐承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教授

田兆嵩 广州血液中心 主任医师

汪德清 解放军总医院 主任医师

王 翔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教授

王学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教授

王正国 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研究员

王子元 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

魏 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主任医师

夏 荣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教授

夏磊铭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副主任医师

杨成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研究所 研究员

俞文军 青海省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袁 红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主任技师

张 卫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张连阳 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教授

张明瑞 (Thomas Ming Swi Chang)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终身教授

赵桐茂 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研究员

周 虹 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 研究员

朱焕玲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主任医师

朱永明 上海市血液中心 研究员

朱自严 上海市血液中心 研究员

邹峥嵘 上海市血液管理办公室 研究员

特邀编辑

蔡 辉 刘晓明 夏 玲 闻 欣

学术秘书

周文涛 陈 刚 王 红 廖 刃主编简介

杨成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前所长、研究员,原中国红十字血液中心主任,中国输血协会与《中国输血杂志》筹办人之一,并任中国输血协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曾任中国红十字总会等理事以及《中国输血杂志》等三个核心期刊编委。现任国际人工细胞血液代用品与生物技术学会执行顾问及Artificial Cells,Nanomedicine and Biotechnology编委。于1948年从江苏农村通过全国统考以原国立药专附设高级药剂科的榜首成绩被录取为“奖学金生”。次年在党的领导下竞选为学生会主席与南京市学联领导成员,参与组织著名的“四一”学生革命运动。1951年参加了“南京市抗美援朝医疗团”,当年入朝在志愿军第二基地医院工作,在战地条件下,创制出无热原静脉大输液。次年底奉命参加“军委卫生部中心血库”筹建,与肖星甫教授分别将第一批血液护运至朝鲜东西线战地血库。战后参加了战地输血考察和总结工作。1955年调第二军医大学筹建急症外科医院和学习,先后五次立功并被评为总后勤先进工作者,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副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7年参加军事医学科学院输血及血液学研究所的筹建,次年转归中国医学科学院领导并工作至离休。60多年来先后主持研究和完成了国家或省部级重大项目“中国塑料血袋系统”、8种国内空白的医用材料及其制品先后获得国家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三等奖与省级科技一等奖各1项,省部级二等奖和三等奖各5项,又得到5个发明专利授权。主编我国首部《临床输血学》(第二主编)、《基础输血学》(第一主编)。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被誉为“中国塑料血袋系统及一次性医用制品的开拓者之一”。近20多年来又在中国率先领导开展血红蛋白类血液代用品与纳米携氧剂研究。提出了诸多创新性研究与设计理念并取得了重大进展,曾5次被国际血液代用品和纳米医学学术会议邀请作大会主旨或特约报告,并曾担任前者国际会议执行主席,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赞誉。

刘 进

医学博士,麻醉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麻醉与危重症医学教研室主任,转化神经科学中心主任,Journal of Anesthesia and Perioperative Medicine主编。21世纪我国现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首任会长(2005—2008),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2012—2015)。主要从事围术期血液保护、新型麻醉药研发和围术期超声的研究。主持“重大新药创制”等国家部委科研项目20余项。吸入麻醉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围术期血液保护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均排名第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Ⅰ类新药(磷丙泊酚钠)和Ⅱ类新药(异氟烷注射液)正进行Ⅲ期和Ⅱ期临床研究。主编专著5本,发表SCI论文180余篇。已培养博士后12名,博士70名,硕士70名。

30年来,刘进教授一直在围术期血液保护方面坚持开展临床和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定成就。他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主持开展并推广了心脏手术中体外循环机器余血回输技术,现此技术每年全国节约用血约60吨。20世纪末,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就达到30%心脏手术不用库血的世界先进水平。21世纪以来,他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继续这个领域的临床和研究工作。2002年以来开展的主动脉内球囊阻断术实施骶尾部肿瘤手术获得较大成功;拥有发明专利的“输血指征动态仪”已在全国多家医院使用;2007年主编专著《血液保护与输血安全》;近年创建“华西刘氏输血评分”,在世界上率先根据科学客观的标准实现围术期个体化红细胞输注。

赵桐茂

1943年10月6日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65年毕业于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化学专业。1970年在上海市血液中心从事人类血型研究工作,1974年开始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我国HLA领域开拓者之一。1979年受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派遣赴瑞士进修免疫血液学和免疫遗传学。1982年和1985年2次获得卫生部科技成果奖;1985年因在国内首先创建“亲子鉴定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同年被评选为上海市医务界十杰之一。1985年任上海市输血研究所副所长,1986年被破格晋升为正研究员。1987年根据免疫球蛋白遗传标记Gm因子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提出“中华民族以北纬30°为界分南北两大发源地”的假说。1991年至2011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从事分子和细胞免疫遗传学,以及细胞因子生物学研究。先后主编出版《HLA分型原理和应用》(1984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人类血型遗传学》(198年,科学出版社)、《亲子鉴定》(198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骨髓移植HLA配型》(2015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等专著。20世纪90年代曾任《遗传学报》《人类学学报》《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等学术刊物编委;现任《中国输血杂志》国外编委、《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顾问。目前已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60多篇。内容提要

本书是根据输血医学学科发展的需要,由国内百余位有丰富输血专业经验的知名专家学者所撰著。全书由62章组成,其内容涵盖现代输血医学领域几乎所有的议题。以输血医学的最新理念、最新成果及发展方向为主线,既全面展示了国际相关的先进科学和经验,也突出反映了国内包括作者的成功技术和发展基础篇包括输血原理、免疫血液学基础、血细胞生物学与保存、组织氧供与氧耗原理、缺血再灌损伤发生机理及防治、血浆成分及其生化与生理功能、血液流变学与血液携氧释氧动力学、循证医学与输血伦理等1章;临床输血部分除了对内、外、妇、儿和肿瘤患者输血及实体器官移植输血中常遇到的难题予以全面阐述外,又新增了老年、高原、战/创伤等患者输血治疗和中医与输血,并撰写了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评价;另对输血技术学与献血服务学及输血管理学亦作了撰述。本书可作为输血医学工作者一本综合性读本,也可作为医学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参考。序 一

自1900年Landsteiner发现ABO血型,1907年将其用于输血前配型,使输血成为一种临床治疗方法以来,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输血由一种治疗手段已发展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一门新型医学分支学科,即输血医学(transfusion medicine)或输血学(transfusion science)。

近百年来,我国在发展输血学方面有着不少创新和贡献,并发表了不少专著,运用输血技术挽救了无数病人/伤员的生命;可是,由于基础研究不够,一些科学问题未能解决,因而造成少数病例因输血不当而引起并发症,甚至丧命。国内外学者在临床实践中也都遇到同样的问题。为此,各国输血学工作者积极进行有关输血的基础和临床的探索研究。由此使输血医学有所突破,临床输血理念不断更新,技术操作不断改进本书作者杨成民、刘进、赵桐茂教授等吸收了国内外新进展,将原先编著的两本专著《临床输血学》(1993年出版;主编为杨天楹、杨成民、田兆嵩)及其姊妹篇《基础输血学》(2001年出版;主编为杨成民、李家增、季阳)更新整合为《中华输血学》,增加了新的内容(如细胞疗法、个体化策略、DNA分析技术、重编码干细胞再生医学与输血学的关系等),达到了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使现代输血学更完善,应用上更安全。

本书分为四篇六十二章,包括输血原理;分子免疫血液学;血细胞生物学;组织氧供与耗氧原理;血液流变学与血液携氧释氧动力学;全血及其成分的保存;临床应用循证输血;中医与输血;实验室生物安全与管理等。

我深信,本书的出版不仅集中体现了我国输血学的理论进展,而且提高了输血的临床应用水平,是我国输血学的一本权威性著作。相信本书的出版一定会在推动我国输血学的发展和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交通医学学会主席2016年12月30日序 二

近年来,输血医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它作为一门跨学科性的医学科学,重要性愈发凸显。其中,中国学者在输血学科学和临床领域的创新、发展和经验获得了世界性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中国,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正在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无偿献血和血液采集管理团队。目前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的干细胞自愿供者数已经超过200万人,还发现了1429个新的HL等位基因。此外,中国在工业化生产血浆蛋白质产品的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中国,遵循科学理念和道德准则,临床输血的概念得以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与此同时,中国的血液代用品技术也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和提升,包括在部分领域的全新创举。以上涉及的由中国输血医学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取得的成就,为世界输血医学研究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书主编杨成民教授是中国输血学领域的先驱者之一,在该领域拥有极其丰富的经验。他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的教授,在输血界拥有很高的声望。杨成民教授和他的同事们为本书编写充实了诸多内容,其中涉及当代输血医学在基础科学和临床领域的现状。本书亦涵盖了过往中国学者和临床工作者的科学理念和成功经验。除此之外,本书还着重记述了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

本人身为国际人造细胞、血液代用品和生物科学协会的名誉主席,在血液代用品领域有诸多创见因此对中国在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代用品领域所投入的科研力量和所取得的进展深感振奋。本书既回溯了血液代用品的发展背景和历程,亦记述了当前该领域的发展重点,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就涵盖内容的全面性和翔实程度而言,目前中国输血医学著作尚无可与该书媲美的。该书为输血学术工作者和临床工作者提供了完备的知识库。血液代用品的快速发展和可观前景在相当程度上可能改变现有输血医学领域的诸多方式和理念,该书的重要性更可见一斑。例如,现有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以纳米生化技术为基础的血红蛋白类血液代用品没有血型之分,因而可以在急救现场直接进行输血,省却了血型确定和配对所耗费的时间。与红细胞不同,血红蛋白类血液代用品可以通过消毒清除受到感染的微生物,并可在室温下长时间保存,为运输带来极大便利。以上这些特质对于医院外的急救现场,尤其是对地震、战争这样的严重灾害现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动脉阻塞是冠状动脉缺血和脑卒中的常见诱因之一。与血红细胞粒子不同的是,基于纳米生物技术制造的红细胞代用品是水溶液,能够更好地渗透部分受阻的血管,并最终送达心脏和大脑。因此,针对血液代用品的研究以及对其的成功应用将会给输血学界带来难以估量的改变。

毫无疑问,这部权威的著作对国内外输血界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此,我衷心地向为本书编纂和出版付出巨大时间和精力的作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Thomas Ming Swi Chang,O.C.,M.D.,C.M.,Ph.D.,F.R.C.P.(C).,F.R.S.(C)Director,Artificial Cells&Organs Research CentreEmeritus Professor of Physiology,Medicine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Faculty of Medicine,McGill UniversityMontreal,Quebec,Canada2017年4月14日前 言

输血医学是一部充满曲折、艰辛、磨难,甚至以生命为代价,而今迎来绚丽多彩的“英雄史诗”。早在1世纪,人们就已开始探索血液的奥秘,试图通过输动物血液挽救生命或延年益寿。自1818年James Blundel尝试人与人间输血开始,至今已走过近200年的历程,直到1900年Landsteiner发现ABO血型,并于1907年Reuben Ottenberg开始将其用于输血前配型,输血才避免或减少危及生命的风险。1914年血液抗凝集方法的发明使得血液可以成功保存,输血才开始成为临床治疗方法,并为日后建立血库奠定了基础。Chon发明了血浆蛋白低温乙醇分离法在二战救治伤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之后,输血疗法也从主要作为战场创伤抢救性治疗转变成医院一种常规治疗方法。至20世纪后期,随着生物医学的突飞猛进,输血也成为医药科学中一门新兴学科——输血医学。临床用血量的急剧增长,自愿无偿献血理念与实践已日益扎根全球,全血输注逐步被成分输血所取代,免疫血液学研究揭示所有血液成分都有与输血反应相关的同种抗原,血液安全问题的凸显促使强化血液管理以及敏感、特异性强等相关新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于献血者筛查和输血前检测,各种预防输血传播疾病的措施得以迅速发展,同时出现了研发血液代用品的热潮。在新旧世纪交替之时,我国首部《临床输血学》(1993年;杨天楹,杨成民,田兆嵩主编)及其姊妹篇《基础输血学》(2001年;杨成民,李家增,季阳主编)面世,近十多年来又有多种输血医学专著出版。

21世纪生物医药领域进入后基因组时代,信息学、计算生物学和互联网等新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生物医学,也为输血医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如今高通量基因检测技术不仅用于检测输血相关病原体,而且用于检测人类血型;蛋白组学被用于研究血液成分的变化;诱导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为人工血细胞带来一个新途径;细胞疗法日渐应用,给输血服务增添了新的内容;使用生物工程技术制备的重组蛋白制品相继问世。临床输血理念不断更新,临床输血策略也由“开放性策略”转变为“限制性策略”,并正在探索更加科学性的“个体化策略”。一言以蔽之,输血医学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好时代”,DNA分析技术、重新编码干细胞以及再生医学、精准医学、循证医学为输血医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为了跟上时代步伐,我们决定在《临床输血学》和《基础输血学》的基础上整合升级,出版这部经人民卫生出版社选题委员会批准定名为《中华输血学》的新著。《中华输血学》全书由62章组成,由百余位中国输血领域专家和学者执笔撰写。本书共分四篇,其内容涵盖现代输血医学领域几乎所有议题。第一篇属基础输血学,包括输血原理、免疫血液学基础、血细胞生物学和保存、组织氧供与氧耗原理、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与防治、血浆成分及其生化与生理功能、血液流变学与血液携氧释氧动力学、失血性休克与容量治疗病理生理等共13章;第二篇属输血技术学,包括血型血清学检验技术、血型基因检测技术与亲子鉴定、相容性输血及其临床应用等共7章;第三篇属献血服务学与输血管理学,包括输血相关法律法规、献血者的招募与管理、采血与输血应用医学伦理学等共6章;第四篇属临床输血学,这部分除了对内、外、妇、儿和肿瘤患者输血等常遇到的疑难问题予以全面阐述外,又新增了老年患者输血治疗、高原患者输血治疗、战场输血治疗、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评价、中医与输血、血液代用品等内容,并重点介绍了临床输血存在的风险等,共36章。《中华输血学》力求做到临床输血实践与基础理论相结合,力争适应输血医学发展的需要,侧重面向临床输血的实践需求,以输血医学的最新理念、最新成果以及发展方向为主线,既全面展示了国际上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也突出反映了国内包括作者自己的成功技术和发展。对中医与输血做了探索性的阐述。企望本书能成为有益于临床输血、输血医学研究乃至所有输血从业人员的一本综合性读本,对读者在树立创新思维、思考当前工作和未来发展时能有所借鉴。当然,本书也可以作为高等医学院校输血医学及其相关专业的教材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考核的重要参考。

因本书涉及面广,囿于主编的专业水平和视角,难免有疏漏和不妥当之处,恳请读者提出批评指正,以便今后再版时得以改进。另外,本书由于各章相关专业发展状况不同,故在篇幅上有所差异。

本书承蒙国际知名的“人工细胞之父”、加籍华裔功勋科学家张明瑞院士与我国著名创伤外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王正国院士和我国著名的临床输血专家田兆嵩教授的支持,担任主审;我国著名的输血医学专家朱永明教授担任特聘评审;吴国光、林武存和李勇等教授也为评审做出了贡献;此外,本书还得到张一峰医师和杨晓峰医师“助学基金”的资助以及《中国输血杂志》编辑部蔡辉主任等的大力支持;另外,本书特约编辑蔡辉、刘晓明以及本书学术秘书周文涛等做了大量辛勤、细致和有效的工作,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杨成民 刘进 赵桐茂2017年5月16日第一篇 基础输血学第一章 概 论

我们期望《中华输血学》能作为输血医学学科性专著,其编撰的初衷是展示输血医学诞生、发展的历程,介绍基础和临床输血学以及献血服务和输血管理学等输血医学的内涵与外延,阐释输血医学与相关学科科学技术交叉融合与相互促进的壮举和规律,力求使读者“展卷有益”,并对思考未来输血医学创新发展有所启迪。本章简要回顾了输血医学演进、变革的历程,尤其是向在输血从蒙昧到科学的历史长河中,对输血关键科学技术的创立和发明、临床输血理念的更新做出历史性贡献的科学家和先行者表达了敬意。“温故”旨在“知新”——展望输血医学未来发展的挑战与大趋势,目的在于造福广大需要输血的患者群。

血液对人的生命与健康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体现在自古以来人类称血液是“生命之本”、“生命之源”所反映出的朴实而[1]深切的认知上;而且更能从如今战伤、创伤、大手术等引起的大量出血,或相关疾病造成的血细胞病理变化和血浆成分的改变而使人降低或丧失正常生理功能时,及时、科学、合理地输血及其相关成分,已成为临床治疗乃至挽救生命不可替代的手段得到证明。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输血首次应用于战场伤员的抢救并成功地挽救了众多生命,才使人们开始认识到输血是战伤急救的首选措施,“输血医学诞生于战争中”的说法虽然不尽准确,但的确是人类不幸中的一幸!随着临床输血风险的不时发生和相关基础科学研究深化,也使人[2,3]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输血是典型的“双刃剑”。像药物一样,输血既可能治病救人,又可能有夺命风险。但是输血又不同于一般药物,科学、合理的输血疗效往往是立竿见影,甚至能起死回生,反之则可能引起输血不良反应,严重者如输血相关传染病、急性肺损伤、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乃至致死性的溶血性反应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等,会[4,5]给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趋利避害”是临床医师与相关学者开展输血治疗与研究的前提,这也正是撰写本书的首要目的。第一节 输血医学的定义与基本任务一、输血医学的定义与内涵

输血医学(transfusion medicine)或习惯称为“输血学”。其定义国内外有不同的界定。输血医学综述杂志(Transfusion Medicine Reviews)主编Bajami对其定义概括为:“输血医学是一门多学科医学交叉学科,充分利用现有医学及其他科学和技术的知识来造福接受血液或其他相关产品的患者。”对其内涵,他提出:“输血医学整合了多学科的概念、技术和相关知识,如临床医学、流行病学、血液病、造血干细胞、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遗传学、蛋白质化学、移植免疫学,以及献血者征募、质量保证、血液和相关制品的采集制备和相[6]关法律及伦理问题。”中国卫计委2016年3月对2001年发布的行业标准(WS/T 203-2001)中关于输血医学的定义修改为:“输血医学是临床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与血液和输血相关的基础理论、血液免疫机制与临床治疗、技术应用与扩展、献血服务与血液质量、成分输血与血液制品应用、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信息化管理等,研究和推广输血新技术,达到输血的科学性安全性、有效性和[7]可及性。”而输血医学有它自身的服务和研究对象以及独特的服务与研究方法,它与姊妹学科血液学不同的是它所研究的方向不仅涉及血液与造血组织,以及血液疾病发生和防治的机制。而且还要面对血液离体后在特定保存包括保存液与容器种类及保存温度等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其机制和干预措施、特别要研究相容性输血及其配型技术、最大限度地在临床输血实际中趋利避害使血液及其相关制品能安全有效地输给患者,达到临床输血治疗的预定目的。由此可以想到输血医学的内涵是随着临床输血的发展和理念的演变及相关科学技术的新进展而不断地在丰富、拓宽和深化的。目前而言它涉及人类的遗传学、干细胞与血细胞的生物学、免疫血液学、血液的生化与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输血相关的病毒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献血的动员组织和血液保存以及采血分血和输血的管理与技术学及相关的法规等学科,是一门典型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医药科学中的独立学科。二、输血医学基本任务与扩展

关于输血医学的基本任务,在原卫生部2001年发布的行业标准中亦明确定位为:“其主要研究对象、采供血机构及其管理、献血者的征募与管理、血液制品的采集及检验、血液成分的研制及质量控制、血型及配血、HLA分型和组织相容性试验、外周血保存、骨髓和脐血干细胞分离与信息保存、血液代用品研制、输血指征和各种成分血适应证、自身输血、治疗性输血单采、输血相关疾病和输血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案”。作者认为要回答输血医学基本任务和发展的趋势是什么,首先应明确临床输血和输血医学研究的服务最终对象应是临床需要输血及其相关制品的患者群,而他们的要求及愿望正是从事输血医学研究及服务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点。而这个患者群普遍对输血的心愿和需求是什么呢?从目前全球到中国已有的信息和来自广大输血患者所反馈的意见看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大家所熟知的“安全”,这既包含能满足患者需要输血时能及时得到足量品质优良和对症需要的血液品种的保障;同时期望对患者达到不仅是对机体与精神在输血实践过程中短期的安全,而且不能给患者终生留下潜在的安全风险[8];二是“高效”,这就要求输血适应证选择准确,应用的血液品种[9]恰当和输血技术精湛等全面优良才可达到;三是要“节源”,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不合理输血,节省来之不易充满爱心的国家战略性资源血液及其制品;四是“减负”,这既要求尽可能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更要千方百计避免或减少患者在输血实践中可能带来的精神与机体上的痛苦。

近几年临床上日益普及应用静脉留置针,看起来这只是一项简单技术,但对需要反复输血特别是肿瘤患者,大大减轻了穿刺给他们带来的痛苦。但是要满足患者上述四方面的切身需求,很显然我们现有的基础研究、献血征募、服务管理工作特别是近年来临床输血的理念的变迁:“能不输就不输”、“能少输就少输”、“需要输血者尽量使用血液成分”等已不能完全满足患者所期望的上述心愿。近期临床开展的“个性化科学合理输血”的研究就是为满足患者的这些愿望,并日益成为广大临床输血工作者奋力追求的关键课题。刘进与严敏等对此[10]研究已获得可喜进展,并受到了国内外输血业界的高度关注,这也是精准医学和循证医学引入输血医学的例证,也必然会进一步推动输血医学内涵的外延、扩展和深化。在本书基础输血学篇中,重点阐述了“输血原理”“免疫血液学基础”“血细胞生物学”“组织氧供与氧耗平衡”“循征输血”以及“献血与输血管理学”等内容,其目的是适应深入开展临床个性化科学合理输血发展的需要。另外,从输血医学发展的大趋势出发,还应积极合乎规律地去大力引入相关学科,如分子免疫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器官与组织移植学、伦理学、循证医学、法医学、信息与互联网学、大数据科学等融入输血医学,力求更快地加速推动输血医学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在这里还要特别提出“中西医结合”是我国保护人民健康和疾病防治的重大方针之一。而在输血医学研究和临床输血实践中如何贯彻实施这一方针也是全体输血工作者面对的重大问题。本书中由崔徐江教授所撰写的“中医与输血”一章就是我们试图提出的一个大胆探索。他首先以中医理论对“血液”和“血液循环”作解析,并用中医传统的科学理念对红细胞、血小板、粒细胞和血浆及其蛋白制品的临床输用原理和作用,以及如何避免或减少这些血液制品的不必要用量作了阐述;还从中医“外邪入里”的观点说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机制和防治措施,我们希望在临床输血中进行中西医互补的尝试,也期望通过中国输血工作者的长期奋斗创立中西医结合输血医学的新体系。第二节 输血医学发展中的科学技术突破和重大事件

正如本书前言所云,输血医学从古代民间传说,到近代梦想的探索,再到现代临床输血观念的演变和现代输血医学的形成,一步步从神秘到科学走上历史舞台,是一部充满曲折、磨难和光明,甚至以生命为代价而又交织着诸多传奇故事的漫长英雄史诗。其中最为壮丽的一幕就是输血医学发展史上关键的科学技术突破。输血的发展历史已在不少著作中进行过详述,这里无需赘言,但在输血医学发展中作出历史性贡献的科学技术和值得后人永远铭记的科学家及其史实在这里[11-13]应做记载。一、饮血、放血

早在史前时代,人们就在壁画上留下了被武器杀伤或被伤害出现的血迹图案,这就意味着人类开始意识到血液的存在,并且从暴力争斗中看到流血和流血太多而导致的死亡。古人把血液和生命相联系,把血液视为一种赋予生命的力量,在宗教仪式中或祭祀中被称颂、被膜拜。

人类对血液需求的开端,是从饮血和放血开始的。

罗马人以血浴祈祷灵魂再生,以求返老还童,或喝角斗士所流出的血液来增强勇气和力量,古罗马诗人Publius Ovidius Naso(图1-1)在其著作《变形记》中讲述了放出衰老者鲜血,然后从口中灌入黑山羊血和“神草”等制作的液汁而得以返老还童的故事。在《圣经》“leviticus”一章中也提到“肉体的生命在血液之中”。埃及人进一步将血浴作为康复秘方。在东方,中国和日本都流行饮血对人体有益乃至可以拯救生命的观点,中国人甚至从汉代起就在皇家设立鹿苑,采集鹿血作为皇家补药,日本的一部古典戏剧甚至有放出主人公的血液给儿子服用来治疗麻风病的情节。这些都是古人认为血液对生命具有神奇力量的一些例证。1492年,意大利米兰的一位名叫Giacomo di San Genesio的名医试图为病危的罗马教皇Pope Innocent八世注入三个10岁男孩的血液以挽救其生命,结果三个男孩不久即死亡,教皇也未获救,最后还是与常人一样死亡。但是这个故事被Lindeboon在1954年一篇综述中提出过异议,他查阅了若干原始文献后认为,当时三个男孩被放血后立即死亡,而教皇拒绝给他输血,并下令惩罚这位犹太医生,而这位医生逃避了处罚。Lindeboon的结论是,这个故事可能只是历史上第一个设想输血的传说。

同样,放血也被认为有生理作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印第安人以放掉他们称之为“身体中强大力量”的血作为自我惩罚。中世纪以来放血一直被认为可以治疗疾病,人们设想精神错乱、抑郁、癫狂等病症都是血中“有毒”所致,应该放血。15世纪中叶就有人提醒人们定期放血保持健康的记述。因而放血疗法相当盛行,此举一直延续到16世纪乃至更为久远,值得一提的医学界鼎鼎大名的“柳叶刀”,就是那个时代放血的工具。图1-1 Publius Ovidius Naso像二、血液循环的发现

1242年阿拉伯医生Ibna1 Nafis(约1210—1288)是第一个描述血液在人体的循环过程,特点是以肺循环为中心,因此,他被认为是血液循环生理之先驱。西班牙医生Michael Servetus(1511—1553)和意大利医生Realdo(1516—1559)均描述过相同或类似的血液循环过程。

1616年英国医学家William Harvey(图1-2)用动物实验的方法详细阐明了血液在体内的环流方向和运行途径。Harvey提出了如下的血液循环理论血液自左心室流出,经主动脉流经身体各处,再通过腔静脉流入右心室,由肺循环回到左心室。心脏搏动是血液循环永不停息的动力。1628年Harvey正式发表了《动物心血运动的解剖研究》,他在书中系统总结了血液循环运动的规律及其实验依据,这部只有72页的著作堪称生理学史上划时代的杰作不仅如此,他通过实验方法发现了血液循环,为整个生物学和医学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Harvey逝世之后,显微镜又得以改进,意大利的解剖学家Marcello Malpighi在1661年借此发现了动脉和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从而完善了Harve的血液循环学说。三、血液注入血流的开端

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著名建筑家、天文学家和解剖学家Christopher Wren(图1-3)于1656年用银制成小管,将动物膀胱作为注射器,这是现代注射器的雏形,他将鸦片、催吐剂以及其他药物注射到狗的血流中,从此就有人开始尝试其他很多东西,包括将血液注入血管,意大利医生Folli在1654年首先宣称“发明”了输血,1680年出版的书记述了有关他用漏斗、金属管进行输血的实验。图1-2 William Harvey像图1-3 Christopher Wren像四、动物间输血的首创

1665年2月,英国生理学家和医生Richard Lower(图1-4),首先将一条放血后濒临死亡的狗的静脉与另一条健康狗的动脉用鹅毛管连接起来进行输血,受血狗竟然从濒临死亡中恢复过来。这一发现证明输血能够救命,从此开创了动物间输血的先河。图1-4 Richard Lower像五、动物与人体间输血的探索

真正有记载的第一次人体成功输血的实践是1667年,在英法两地几乎同时展开。

在英国开创这一先河的是前文提到的英国年轻的Richard Lower,在1667年夏天,他用银管将羊的动脉连接到人的肘静脉,把羊血输给人获得成功(图1-5)。同年11月23日,他被英国皇家协会邀请,在许多专家面前从22岁的教会志愿输血者Coga的肘静脉先放血6~7盎司(1盎司等于28.3ml),再将他的肘前静脉与羊的颈动脉用银管相连。两分钟后有9~10盎司的羊血输入Coga的血管,受血者自觉良好。6天后患者在皇家协会报告了他的自我感觉,此事发表在Pepy日报上,震动了当时的社会。图1-5 羊血输入人体图

同一时期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和宫廷御医Jean Baptiste Denis(图1-6)经过对狗的输血实验后,萌发了将动物血液输入人体以改变性格或精神状态的念头,为此,Denis写了一篇严谨的学术论文,从哲学假设开始,到人类获取和利用动物血液的正当性,最后从动物实验显示了输血的有益性。由此他建议把动物血液输注给人类,计划治疗麻风、溃疡、癫狂病等一系列他自认为由于血液的缘故导致的疾病。在1667年6月15日,他为一位15岁男孩输羊血9盎司,输入者因长期发热而昏睡,经20次放血和输血治疗,患者身体有所恢复,治疗获得了成功。此后,Denis又对1位健康志愿者输入20盎司羊血,受血者只是感觉到臀部发热,后有“酱油色尿”(这是当时的形象描述)。之后Denis还给其他志愿者或者要求输血的患者输入了动物血。图1-6 Jean Baptiste Denis像

这两位英法先驱者究竟谁第一个在人体上实践了输动物血成了两国争论的公案,最终因为发现了Denis 1667年7月22日给伦敦一家杂志社详述人输血过程的投稿而平息,目前公认的观点是英国的Lower首先进行了动物间输血,而法国的Denis是第一个在人体上输动物血。

处在当时的迷离时代,输血当然会出现意外。不久Denis就遇到了大麻烦,而且这使得人类输血史进入了一段低潮而被禁止。

一位患有狂躁症的患者,奄奄一息,濒临死亡,被一位瑞典贵族带到Denis那里请求给他输血治疗,当时虽然有人反对,但是Denis为了治病救人于1667年12月9日还是给患者输入了5~6盎司小牛血液,输入后患者自觉有好转,数日后又输入了一次。却在输入后发生了严重的不良反应,有“黑色尿”,患者第二天死亡。反对者将Denis告上了法庭,甚至以谋杀罪起诉他,虽然法庭宣布Denis无罪,但是巴黎医师会权威会员并不认同,并且一致反对这类输血。于是法庭判决自1668年4月17日起,未经巴黎医学部批准,不准再行输血。

1678年,法国议会首先明令禁止输血,随后英国皇家协会和罗马教廷都下令禁止输血。在当时未认识异种间免疫排斥的情况下,输血确实是一件危险的事情,输入动物血改变人类性格和行为的说法被妖魔化,让人们产生恐惧。从此输血的探索进入了一个低谷,并持续150年之久。六、人与人之间输血的创举

虽然输血在欧洲被禁止,但是此后世界各地仍然陆续有输血个案的实验报告。当时的适应证仍然是精神错乱、癫狂和长期治不好的疾病,并且输入的是动物血。到1774年Priestley以及1777年Lavoisier在呼吸实验氧的作用研究时,人们认识到血液可以将氧气从肺带到组织中,这一科学发现才证明输血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

1817—1818年,英国生理学家和产科医生James Blundell(图1-7)经常目睹产妇大出血死亡,为此他产生了输血是否可以使失血产妇脱离死亡危险的想法。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因出血而濒临死亡的狗,若输入另外一条狗的血液即可得到治疗,由此他设想严重大出血的孕妇可以通过输血得到救治,1818年,他发表了第一篇关于输血的论文,在几次狗间输血的试验后,于1818年12月22日,James Blundell从助手身上采来336~392ml血液,输给一名即将死于内出血的患者,成功地挽救了该患者的生命。但是随后他试图用输血来抢救另一名胰腺出血的年轻妇女却未成功。之后他连续进行了两次以上的输血,也没有收到明显效果,接连四次失败,最终,他又给一位因出血而濒临死亡的妇女输入了168ml血液,获得了成功。11年间,James Blundell共给10名患者输过血,其中5例获救。作为把人血输给人的开创者,他总结出两条输血原则:①只能使用人血;②只能输给大失血而濒临死亡的患者;他同时发明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输血法,并开创设计了整套输血器材(1把椅子、1个漏斗、黄铜注射器和导管,见图1-8),此后他还发明了重力输血器,利用重力输血,这一方法一直沿用约100年。图1-7 James Blundell像图1-8 Blundell发明的输血用具

James Blundell因摒弃异种输血进行人类同种间输血取得了成功,甚至有很多追随者重复和模仿其工作,但是James Blundell本人却没有沉浸在这种热烈的气氛中,他对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而对人类同种间输血抱有十分谨慎的态度。从现代输血的观点看,James Blundell的数次成功案例有侥幸的成分,在尚未发现血型和血液抗凝剂的年代输血确实十分冒险,成功概率很低。

在那个科学朦胧的时代,各种不确定的疗法也同时并行,甚至在1854年欧洲流行霍乱时,J.Bovell曾经认为乳汁在体内可以变成血液,他给患者输注牛奶;1881年Shwarz则认为生理盐水可以取代血液,之后瑞士的J.L.Bischoff首次把生理盐水输注给产后大出血的产妇,这是晶体代血浆输给人的首创,在输血输液史中作出了创新性的贡献。

1873年波兰医生G.Gesellius收集了此前几十年他能获得的所有输血记录,统计显示44%的患者因输血获救,本来他们是必死无疑的。这项研究使得支持输血的声音在医学界占了上风。然而,输血仍然是一项高风险的医疗行为,患者输注后不良反应率较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患者输血容易发生的感染风险;②输注后出现“黑色尿”;③血液很容易凝结。这些问题正是促使大量的学者投身于上述障碍的克服中,黎明即将出现。七、消毒方法的发明

1867年英国外科医生Joseph Lister(图1-9)首创了消毒法,将器具消毒,在进行直接输血手术时实行无菌操作,解决了当时棘手的输血感染问题。图1-9 Joseph Lister像八、划时代的贡献——人类血型的发现

溶血反应无疑是安全输血中最大的难题之一,更是当时一种相当复杂的病理反应,德国学者Emil Ponfick(图1-10)和Leonard Landois(图1-11)很早就开始对此做了系统的研究。1874年,Ponfick描述一种输血后的溶血反应时,认为患者尿中的血红蛋白可能源自于供血者的红细胞破坏,于是他首先提出了“血色尿”(blood urine),而不是“血尿”(hematuria)的概念,强调是“血红蛋白尿”(hemoglobinuria),他也是最早提出血红蛋白“hemoglobin”一词的人。Landois则对Denis、Lower的大量病历作了分析,于1875年正式在论文中提出血液不合或者血液相异导致的溶血反应是输血失败甚至死亡的原因,Ponfick和Landois被誉为人类血型发现的启蒙者是当之无愧的。图1-10 Emil Ponfick像图1-11 Leonard Landois像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助教Karl Landsteiner(图1-12)在1900年发现不同人之间的血液混合有时会发生凝集,他为此写了一篇论文讨论,此现象是细菌污染引起还是其他原因?紧接着他做了一个巧妙的研究,他取了包括自己和助手在内的22人份血样,进行血细胞和血清的分离,做相互反应实验,结果发现了3种不同的反应类别:被标记为A组的血浆可以引起被标记为B组的红细胞的反应;反之亦然,即B组血浆可以凝集A组的红细胞。但是他本人的红细胞分别和A、B两组血浆融合都不发生凝集,但是他自己的血浆却可以把A、B两组红细胞都凝聚。他一开始称之为C型,后来人们改称为O型。1901年他把文章发表在维也纳的医学杂志上,将O型定为Ⅰ类反应,A型为Ⅱ类反应,B型为Ⅲ类反应。图1-12 Karl Landsteiner像

当时为什么没有发现AB型血即Ⅳ类反应呢原来白种人AB血型者较少,占3%~5%,实验又只有22名人员参加,恰恰没有AB型血的人。第二年他的学生,Alred von Decastello和Sturli把实验人员的数量增加到155例,结果发现了Ⅳ类反应(AB血型),遗憾的是却把这一反应当做一种例外,没有作为独立血型被发现,直到1906年,Jansky负责对当时的研究报告进行复查时才明确了Ⅳ类反应(即后来AB血型)。

1910年德国的Von Dungern和Hiszfeld发现血型有遗传性并符合孟德尔定律,而且发表了O、A、B AB血型命名的方法。

最早发现人类血型的Landsteiner则获得193年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被誉为“血型之父”。7年以后的2001年,在南非举行的第八届自愿无偿献血者招募国际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会和国际输血协会等四家国际组织共同建议以Landsteiner的生日6月14日为“世界献血日”。

1939年Rh血型被发现,它是造成Rh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当时Levine和Stetson从1例O型血妇女输入其丈夫的O型血后,发现她的血清可凝集她丈夫的红细胞,最后这位妇女生了一个死胎,有严重的贫血性溶血,他们将之称为原始型红细胞增多症,据此他们设想,此婴儿通过遗传从其父亲获得了一种能形成某一种抗原,而其母缺乏的物质,是母亲在妊娠期间产生了与抗原相应的抗体,此抗体再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而体内导致的胎儿红细胞破坏。当时,Landsteiner和Winner将猕猴(rhesus)的血注射到豚鼠体内,结果产生了一种新抗体,进一步研究发现,孕妇的血,不与豚鼠抗猕猴血清凝集,而丈夫的血则凝集,于是将妻子血型命名为Rhesus阴性血型,简称Rh阴性,丈夫的血为Rhesus阳性血型,简称Rh阳性。

红细胞的其他血型以及血液中其他成分的抗原也被陆续发现(详见第三章“免疫血液学基础”)。九、直接输血法的创立和抗凝剂的发明

法国Alexis Carrel(图1-13)发明了特别的血管吻合及其所用的针和线。于1908年3月将他的助手刚刚出生5天而出血不止奄奄一息的女儿的腘静脉与助手的桡动脉相连进行了输血,最终婴儿获救而供血者恢复良好。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输血成功,Carrel一夜之间迅速成名,被誉为显微外科的开创者,1912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图1-13 Alexis Carrel像

尽管直接输血法堪称人类输血史中一件划时代的贡献,但它遇到了极大地难点,一是对供血者的手伤害极大。二是无法知道输了多少血液,有时会发生供血者失血过多差点死亡的事情。于是人们开始研究间接输血法,这就必然遇到了使血液在整个过程中不凝集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1774年英国解剖学家William Hewson(图1-14)发现中性盐类有抗凝作用,但未应用。图1-14 William Hewson像

1821年法国科学家Prevost和Dumas发现去纤维蛋白可以使血液不凝固。1835年Bischoff证明,将去纤维蛋白的血液给濒死动物输血,可以使动物起死回生。

1868年英国产科医生Hicks在血液中加入了磷酸钠溶液抗凝;1890年瑞士两位生理学家Arthus和Pages以实验证明血液中加入少许草酸盐或枸橼酸盐能防止血液离体后凝固,但未实用化;1892年研究水蛭的德国学者Landois从水蛭中提取出一种水蛭素,发现其有抗凝血作用,亦未曾使用;1894年英国病理学家Wright发现某些酸性可溶盐类可以长时间延缓血液凝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1914年到1915年间,比利时科学家Hustin、阿根廷的Agota、美国的Lewisohn(图1-15)和R.Weil 4位科学家几乎同时提出了用枸橼酸来解决血液凝固问题,其中Lewisohn经过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证实0.2%的枸橼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液抗凝剂。1955年,他获得美国血库协会颁发的Landsteiner奖。

此后进一步发现红细胞在偏酸的情况下可以更好地被保存,加入葡萄糖可以作为能量来源,能进一步改善红细胞的活力,因而发展了一种带酸性含葡萄糖的抗凝剂,在这基础上使血液抗凝技术又不断地改进。图1-15 Richard Lewisohn像[14]十、战争与输血

从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史料开始记载了2个战场输血的记录,第一例是1864年7月,给一位名叫B.E.Fryer的37岁伤兵进行左脚截肢,输了16盎司血,但是伤员最终死亡。第二例是同年8月,E.bentley医生给一位右脚负伤并且并发坏疽的19岁伤兵截肢时输血2盎司,这位伤兵被救活。

一次世界大战的巨大伤亡对输血抢救提出很多新的要求,也直接推动了输血科技的发展,在这段期间,两位Robertson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一位是来自加拿大的Lawrence Bruce Robertson,他以注射器不经交叉配血就直接给伤员输血的实践证明了战场输血可以挽救生命,他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中首次主张将血液作为出血治疗的最佳替代物。后一位是美国Oswald Hope Robertson,他在战场上建立了世界第一个血库。在他的论文中曾描述在1917—1918年期间他和他的助理们作了200例的输血救治。

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建立了美国Robertson输血模式的血液保障系统。美国是在战争开始的第二年参战的,由于在世界范围内的血液保障十分困难,美国开始用人血白蛋白来治疗失血性休克,但战伤者的抢救效果不佳。后改由美国本土空运血液到欧洲和太平洋战场,1945年间达到峰值,平均每天2000单位(450ml/U),是美国在战争中储运血液历史上的最高值。

在此后的朝鲜、越南、海湾与科索沃等战争中,血液保障系统与输血治疗技术均被纳入后勤保障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共发生伤员103 284名,仅1950年9月至1951年10月达到月平均10 000名。3年期间美国从本土运至日本和朝鲜的血液量为40万个单位。但由于ACD保存液的保存血液有效期为21天,而运至朝鲜平均的有效期只有9天,有一半血液因过期作废。从中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输血是战伤救治的首选治疗措施之一,而二战对输血医学发展也发挥了推动作用。

当时是将AB血型和A型归为一类,输给A型血患者;B和O型归为一类,输给O型血患者。

另外,在西班牙内战期间,有人提出利用尸体血作为血源。前苏联的S.S.Yudin1932年在莫斯科急救医院就展开了尸体输血实践,1937年他发表了1000例尸体采血的论文。但是这一意见由于人道主义和伦理问题没有被公认。十一、血液保存

1923年,F.B.Seiber发现了蒸馏水中的“热原”并提出这是来自细菌污染,通过严格无菌操作可以大大降低保存血输注的这种不良反应。

1943年Loutit和Mollison(图1-16)发明了ACD保存液,可以有效保存血液21天,并且成为大规模推广的标准方法。二战期间,欧洲战场以此溶液保存38万单位的血液,太平洋战争也以此方法储备了18万单位的血液用于战伤的救护。这两位是当之无愧的被誉为血液保存液的先驱者。图1-16 Patrick London Morrison像

此后,Gabrio和Nakao又做了进一步改进,他们发现在ACD基础上加入核苷类似物,如次黄嘌呤核苷酸和腺嘌呤,可以显著延长保存时间,如果适当调整其pH值,就可以使红细胞保存有效期延长至42天或以上,这就是现用CPD类血液保存液的来源(详见第十二章“血细胞保存”)。十二、献血的组织和血库的建立

美国的Oswald Hope Robertson(图1-17)发明了新的输血瓶,于1918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线建立了第一个血库,被誉为“血库之父”,1958年美国血库协会(AABB)也授予他Landsteiner奖。图1-17 Oswald Hope Robertson像

1921年,在英国伦敦红十字会支持下,组织了输血研究所,在几个大医院周围组织了区域性的服务中心,同年英国的Percy Oliver组织了一个志愿献血协会,志愿献血者首先检测血型,需要输血时,再被呼叫而前往献血。1927年美国开始出现有偿供血的组织。到1928年美国开始有了无偿供血的团体。在当时,无论什么国家什么组织都是派遣献血者到患者病房进行直接输血。1937年美国的Bernard Fantus(图1-18)在芝加哥库克乡村医院组织了第一个医院血库,后改名为“血液银行”(blood bank),他建立了标准化的采血、配型、保存血等操作流程,不断扩大组织血源甚至开始买血,血库的操作经验由此建立。随后美国各大医院相继建立了血库,1947年美国红十字会开始建立区域血液中心,至1963年,共建立了56个。至1967年美国共建立了4400个医院血库与123个社会和地区医学会血库。至1948年这些组织联合成立了美国血库协会(AABB)。十三、新型输血器材与塑料血袋的发明

Blundell在首次开展人体输血时采用的是一个金属杯。周围有温水保温,下端连接在一个推进器上,这些器材安装在一个椅子上(图1-19)。1915年,Henry和Jouvelet设计了一个有4个通道的活塞栓,可将献血者的血液抽到注射器里,再将血液输注到受者静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