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30 15:17:32

点击下载

作者:《书立方》编委会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菜根谭

菜根谭试读:

前言

《菜根谭》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400多年来,广为流传,历久不衰,人们对其评价颇高。古人云:“性定菜根香。”又谓:“咬得菜根香,寻出孔颜乐。”一代伟人毛泽东也说,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菜根谭》不囿于一家之见,而熔儒、佛、道三家思想于一炉,以儒家的入世思想为经,佛家的出世思想与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为纬,从提高人的素质和品位入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做人、处世、修身、养性的方法体系。其语言精警、文辞隽永、含义深邃、易懂好记。正是因为《菜根谭》中的这种智慧,使其有别于那些消极避世、空疏玄谈的劝诫箴言书;也正是因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不同阶层的人都能从中嚼出一番滋味来,所以使得此书能够流传海内外。《菜根谭》有多种版本传世,本书在参照各种权威版本的基础上,精心筛选出最具可靠性、时代性、契合度的经典原文。为便于阅读,我们将全书分为

处世篇

、修持篇、养身篇、闲适篇,并编制了主题目录。书中准确流畅的“释义”和详尽的“注释”,更便于您去阅读和理解。独特的“新解”,意在扬弃封建糟粕,赋予时代新义,为您处理社会问题时提供有益的借鉴。处世篇

心事宜明 才华需韫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释义

君子的内心思想像青天白日一样光明,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君子的才华应像珠宝一样珍藏,不应该轻易炫耀让别人知道。新解

在封建时代,假若锋芒过露,炫耀才能,不仅会被认为是轻浮或恃才自傲,还会招致忌恨排挤乃至杀身之祸。东汉末期的杨修为“一盒酥”和“一根鸡肋”而丧了命,就是因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在一个充满猜忌的社会里,必须牢记因才招祸的教训,要学会明哲保身、玉韫珠藏,要善于把道德修养、礼贤谦让的一面展示于世,让人放心。这是中国古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生存之道”。今天,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古人为了生存而不懈努力的精神,而不应恪守教条于古人字面之训。古人有古人的生存环境,我们有我们的生存环境,若想在现代社会生存,你就必须施展才华,适应竞争。

闲时吃紧 忙里悠闲

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一息稍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则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释义

我们每天看到天地好像无声无息不动,其实大自然的活动时刻未停;早晨旭日东升,夜晚明月西沉,昼夜更替,而日月的光明却永恒不变。所以君子闲暇时要有紧迫感,作一番打算;忙碌时要做到忙里偷闲,享受一点生活中悠闲的乐趣。新解

古人教导我们要“藏有时,动有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师法自然,学会调理。现代经济发展中,谁能藏动有度,谁就能抓住机遇。九十年代初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三年治理整顿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各地改革也进入了徘徊不前的阶段。由于银根紧缩,市场疲软,许多地方感到无事可做,而湖北省却利用水泥大跌的时机,大力修筑高等级公路,在三年治整完毕时,有了良好的交通基础,经济迅猛发展。这时邻省才如梦初醒,为失去良机后悔不迭。

快意回首 拂心莫停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释义

身处顺境得到恩宠时,往往会招来祸患,所以一个人志得意满时应该及早回头,尽早觉悟;遭受挫折后有时反而会使一个人走向成功之路,因此不如意时,千万不可就此罢休,放弃追求。新解

春秋楚人范蠡在助越王复仇之后,急流勇退,及时抽身,一叶扁舟,离东门而去,隐居山东,成就陶朱事业。勾践在亡国后卧薪尝胆,含垢忍羞,最后败中求胜。2 0世纪5 0年代的吴兆声,当时只是香港一家公司的小职员。一次,他看电影时发现非洲人爱戴首饰,就凑借了几千元钱,独闯非洲做首饰生意。几年后,他的生意已做到了使人眼红的地步,许多港商也纷纷加入竞争。吴兆声见好就收,拱手相让,另辟财路。“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弃”,这是古人教给我们的商业真经呀。

心地放宽 身死恩垂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思。释义

一个人待人处事的心胸宽厚,才会使你身边的人没有不满的牢骚;死后留给世人的恩泽要流传得长远,才会使后人有不断的思念。新解

广施则无不平,厚恩则无不思。春秋楚人范蠡初到陶地,因善于理财,第一年就大发一笔,他用这些钱财购买实物赠送左邻右舍,儿女颇奇,追问为什么这么做。他说:“周围皆贫你独富,恐怕咱们想定居于此都不可能。”财富如此,功名事业上也是这样,此乃人的本性所决定,不可不慎。而像如今遍布各地的以“逸夫”、“英东”冠名的图书馆、教学楼、科学馆、实验室、体育馆,为香港企业家邵逸夫、霍英东捐建。他们施惠于教育,泽被后世,真乃使美名长久留存之善举。

退即是进 与就是得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释义

为人处世要有退让一步的态度才算高明,因为现在让一步就等于为日后进一步做好准备;而待人接物以宽厚态度为最快乐,因为给人家方便实际上是日后给自己留下方便的基础。新解

退一步海阔天空,调度从容,可储备力量,重整旗鼓,等待时机。1 9 9 0年前后,国际形势压人,国内人心浮躁,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严峻的执政考验,邓小平同志洞若观火,语重心长地提出了二十四字方针:“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善于藏拙,决不当头。”以中国传统的“韬光养晦”之功警诫同志,终于安然度过了艰难的岁月。追思训诲,觉其实为以退为进之大气魄,非大气象之人不可为。

骄矜无功 忏悔灭罪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过,当不住一个“悔”字。释义

一个人即使有盖世的丰功伟绩,也承受不了一个“矜”字所引起的相反效果,如果居功自傲,便可能前功尽弃。一个人犯了滔天大罪,也挡不过一个“悔”字,只要忏悔改正,就能赎回以前的罪过。新解

清朝时,年羹尧助雍正帝全面掌权,功高盖世,唯因骄矜欺君,终被寻了不是,赐以全尸而死。而儒家对于罪过的评价,全在一个“悔”字,按孔子的说法,就是是否有“忍人”之心。如果对什么事都不在乎,那么这个人就成了“不仁”之人,没救了。(宰予见孔子,曰:“吾母亡,欲不按俗礼守孝三年。”子曰:“不守三年,忍乎?”曰:“忍。”子曰:“不守一年,忍乎?”曰:“忍。”子曰:“不守一日,忍乎?”曰:“忍。”子曰:“诺,唯如是。”予退,子喟然叹曰:“宰也不仁。”)如果这个人尚存哪怕一点点不忍之心,我们也说他还是有良心的。

让名远害 归咎养德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释义

完美的名誉和高尚的节操,不要一个人独占,必须分一些给旁人,才不会惹发他人忌恨招来祸害而保全生命;耻辱的行为和不利于己的名声,不可以完全推卸到他人身上,要自己承担几分,才能掩藏自己的才能而提高品德修养。新解

清末湘淮二军,湘军美名传世,对淮军众人则颇有垢言。什么原因?湘军做事推功,必称众人;淮军邀赏,专损盟友。鄂西“剿捻”之战,淮军将领刘铭传在战后上表叙功之时,不但不据实共请,反而无中生有,诬诉湘勇鲍超。由此小节可见二军声名不同。

天道忌盈 业不求满

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招外忧。释义

做任何事情都要留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这样即使是造物主也不会嫉妒我,神鬼也不会伤害我。假如一切事物都要求尽善尽美,一切功劳都希望登峰造极,即使不为此而发生内乱,也必然会为此而招致外患。新解

索尼公司的产品在世界上堪称一流,然而每当一项新产品上市,总有大批制造商紧随仿造,大大影响了索尼公司的声誉和经济收益。按理,通过法律渠道,完全可以打赢官司,获取丰厚的赔偿,乃至把一些不负责任的小公司挤垮。但索尼公司认为,与其在法庭上争吵不休,耽误时间,还不如加大投入,不断研制新产品,更新换代,只赚取一项发明的前四成。别人要仿造,就让他们仿造好了,有福大家分享嘛。索尼的风范,促成了它的世界级大企业的形象。

责毋太严 教毋过高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释义

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太严厉,要考虑到对方能否承受;教诲别人做好事时,不可期望太高,要顾及对方能否做到。新解

古人云:“惟恕平情,惟俭足用。”儒家强调人际关系上要讲一“恕”字,对人不可太苛太严,尤其对别人的过错,要有一种宽厚的态度。在批评别人时,要照顾到别人的情绪和接受能力。教诲别人,要给人以如沐春风,和风细雨,徐徐而来的感觉。

无过是功 无怨即德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释义

人生在世不必刻意去谋取功劳,其实只要没有过错就算是功劳;救助人不必要求对方感恩戴德,只要对方不怨恨自己就算是恩德。新解“无过是功,无怨即德”,是劝诫人们不要有刻意求功、施恩图报的虚荣不实之心。一个人只要能够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把自己分内的事做好、力争不犯过错,这便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同时,天下父母莫不以此准则看护自己的孩子。父母一生养育,一世辛劳,对子女却一无所求,所谓的“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父母对子女的这种宽厚淡泊之情,实在是人间最纯朴最无私的真情。思及这份厚恩厚德,我们生存于世,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忧勤勿过 待人勿枯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释义

忧患与勤劳是一种很好的美德,但是过度劳苦,精神得不到调剂就会丧失生活乐趣;把功名利禄看得淡泊本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但是过分清心寡欲而冷漠,就不能去救助世人,报效天下了。新解

对于分内事要全力以赴,这是“敬业”;看淡世间功名,这是“淡泊”。但是两者都应该适中,不可过分。操劳事务之外,取一分玩心,清心寡欲之时,不忘济世。这样做方为中道,生活才会更显节奏、韵律,充满情趣。日本人对工作的勤苦态度举世闻名,“早睡早起快吃快拉,得利三文”。相形之下,犹太人更会享受生活。他们尽情地享用晚餐,一顿饭会足足花上两个小时。有犹太人曾对日本人说:“我想你的人生享乐法一定不对。”

知退一步 须让三分

人情反覆,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释义

人情世故变化无常,人生道路崎岖坎坷。当你遇到困难走不通时,要明白退一步处世的方法;当你事业一帆风顺,一定要有谦让三分的胸襟和美德。新解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讲的就是做人的技巧和方法。在难行之处退一步并非就是放弃目标,而是以“退”为进,以暂时的退步来积蓄下次前进的力量。同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冷静分析问题所在,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达到目标。人生在世,要培养高度的谦让美德,遇到行不通的事不要勉强去做,可退而结网。而当你事业飞黄腾达之时,也不要忘记救助那些穷苦落魄之人,只有这样,才可以为你自己消除许多祸患。

不恶小人 礼待君子

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释义

对待品德不端的小人,抱以严厉的态度并不困难,困难的是不在内心憎恨他们;对待品德高尚的君子,要做到谦卑恭敬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按照圣贤的道德礼仪与君子共处。新解

恶小人敬君子,人之常情。不过,人们在具体处理时往往失度,视其为小人则鄙弃其一切,待之如君子则仰若泰山,均含过多感情因素,忘记了一切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尤为困难的是对事不对人,就是说只就他们所做的错事来训诫他们,不要因为讨厌他们而把他们一棒子打死。秦末的陈平,偷嫂、收贿、叛主,品行上大成问题,然而刘邦并不以之为恶。在陈平坦然认过之后,刘邦从心底对他的才气尊敬有加,关键时刻信任不疑,方使陈平得以放手大施反间之计,最终扭转了楚汉优劣之局。

立身要高 处世须让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释义

立身处世假如不能站得高看得远一些,就好像在灰尘里抖衣服,在泥水里洗脚一样,又如何能超凡脱俗出人头地呢?处理事物假如不留一些余地,就好像飞蛾扑火,公羊顶撞篱笆被卡住角一样,哪里能够使自己的身心感到愉快呢?新解

我们在地球上看月亮,便以种种诗的幻想去欣赏;但是在太空人身临其境,看月亮只是荒土一片。反之,由太空视地球,却是五颜六色,辉煌美丽。这一点,庄周很清楚,他的精神化为大鹏,扶摇而上九万里。知变化,看全局,方见美丽,成大器。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先生把消灭贫穷作为从事生产者的真正使命,正因眼界高远,方有松下公司的敬业精神。清诗人黄之云说:“眼不高,不能越从;气不充,不能作势;胆不大,不能驰骋;心不死,不能入木。”

方圆处世 宽严待人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释义

处在天下太平时期,待人接物应严正刚直、爱憎分明;处在天下纷争的乱世,待人接物应圆滑老练、随机应变;处在国家行将衰亡的末世,待人接物就要刚直与圆滑并用。对待善良的君子要宽厚,对待邪恶的小人要严厉,对待一般平民百姓要宽厚和严厉互用。新解

人生在世,总要以某种方式适应环境,方可生存下来。环境不同,相应所采用的策略方法也应不同。治世宜方,乱世宜圆,审时度势,察微观细,这是谋术权变,也就是适应社会。单从这一角度考虑,五代十国之时的五朝元老冯道,君主历变而己位不移,的确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个人处世也是这样,一个人不能抱着满腔热情、怀着赤子之心却不顾实际环境,只管自己在那里施展抱负,在待人处事的方法上一成不变。如果这样的话,必然会撞一鼻子灰而一事无成。

忘怨忘过 念功念恩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释义

自己对别人有恩德或帮助,不要常常挂在嘴上或记在心头;但是自己对别人有了过失,则不可不记在心上反省自己。别人对我有过恩惠不可以轻易忘怀,别人对我有怨仇则不可以不忘记。新解

施恩于人,不求回报,过后就把它忘了,才显得出是真善。受恩于人,不忘恩情,得之滴水,报之涌泉,才算一个真正有良心的人。待人以宽,责己以严,恕人克己,是修身处世的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实际生活中循此标准行事,人际关系就会更为和谐,更为有利于事业的成功。如吕后那般,因兄嫂平日冷言相向,而在危急关头将他们推诸车下,让他们被项羽捕杀,虽经千年,仍为后世诟病。

施而无求 求之无功

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则斗粟可当万钟之惠;利物者,计己之施,责人之报,虽百镒难成一文之功。释义

施恩惠给别人的人,不可老把恩惠记在心上,不应有让别人赞美的念头,这样即使是一斗米也可收到万钟的回报;用财物帮助别人的人,如果计较自己对人的施舍,而且要求人家的报答,这样即使是付出百镒,也难收到一文钱的功效。新解

施恩助人本是善举,一旦人为计较,即失去了真性情。出于至诚的同情心付出的可能不多,受者却足可感到人间真情,假如抱着沽名钓誉的心态来行善,即使已经行了善,也不会得到任何回报。朱元璋落难之时,饥饿难当,农户人家以粗食野菜济之,他倍觉甘甜,居然终其一生不能忘怀。而当大明建国之后,商人沈秀屡以钱财资助公益事业及军需,却因为动机可疑,被朱元璋寻了不是,发配云南。施舍的目的不同,在一个人心中产生的印象,其差别是多么大呀!

谦虚受益 满盈招损

器以满覆,扑满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释义

器因为装满了水才倾覆,扑满由于腹中空无一物才得以保全。所以君子宁愿处于无争无为的地位,也不要站在有争有夺的场所,日常生活宁可感到欠缺一些,也不要过分完美。新解

道家的老子认为,“无为,则无不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强调居无不居有,处缺不处完。因为居无则空,空可蓄势,而居有则满,满就没有余地可言了。陈云说:“一要吃饭,二要建设,饭是要吃的,但是不能吃得太饱。”讲的就是要蓄势。亚都牌加湿器风靡中国北方,采用的营销战略就是处缺不处完。他们先在市场上广泛宣传,使得路人皆晓,但又迟迟不把产品投放市场,而每地销售时,只投放需求量的6 0%~7 0%,因而获得了巨大成功。尤其是其他同类产品加盟竞争后,他们仍不改初衷,不求数量上逼敌,单求质量上不断改进,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信誉。

杀气寒薄 和气福厚

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惟和气热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释义

天地间的气候,春夏和暖时,万物就生机勃勃;秋冬寒冷时,万物就丧失生机。所以一个性情高傲冷漠的人,他所能得到的福分自然就淡薄;只有那些个性温和而又热情助人的人,他获得的福分不但丰厚,而且他的恩泽也会久长。新解

中国古代文化传统衍生出了一支特殊的知识分子队伍“清流”(清议之士)。他们形成了一种古怪的“清高”风气。这些人性情多偏狭刁刻,却浑然不觉。人都叹“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这些人以性情论,当然难说福分,以其与社会不讲和,自难享受世俗之乐。最不好办的是他们以此自傲,视此为荣,实不知早悖逆了天地正则。

厚德载物 雅量容人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释义堆满了腐草和粪便的土地,往往能生长许多植物;清澈见底的河流,常常不会有鱼虾来繁殖。所以君子应该有容忍庸俗的气度和宽恕他人的雅量,绝对不可因自命清高不跟任何人来往而陷于孤独。新解“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在我们的生活空间里就是美与丑、善与恶、圣洁与污浊共存。要想成为一个德才兼备、有成就的君子,就必须要有清浊并容的雅量和气度,善于同各种人交往。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路曾为盗贼,甚至还抢劫过孔子,但孔子并没有嫌弃他,而是循循善诱,使他成为一个言谈举止深合礼仪之人。

多喜养福 去杀远祸

福不可徼,养喜神以为召福之本而已;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而已。释义

幸福不可强求,只要能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这便是招来福分的根本;人间的灾祸难以避免,如果能消除怨恨他人的念头,这就是远离灾祸的方法。新解

心情愉快则平平安安,无灾无病。逢灾抱病的人清楚,这实在已经是人间的大福了。心怀怨恨,就会感到处处不顺,事事悖逆,总怀着一颗与人争斗之心,难保不会引发大小祸端。刘邦与项羽,诸葛亮与周瑜,差别就在心理的宽狭之上。项、周,皆恃才傲物,充杀机于一心,处处要占上风,务求置对方于死地。却又只重战术,不重战略,匆匆忙忙,仓仓皇皇,最后免不了成了无头苍蝇,疲于奔命,以致英雄气短,虎落平阳。倒是摇扇微笑的刘邦、诸葛亮,成就了一世功业。

操履不变 锋芒勿露

澹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检饬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君子处此,故不可稍变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锋芒!释义志远而淡泊名利的人,一定会遭受热衷名利之流的怀疑猜忌;言慎而行检的真君子,往往会遭受那些邪恶放纵之辈的忌恨。君子如果处在这种既被猜疑而又遭忌恨的环境中,固然不可改变自己的操守和志向,也绝对不可锋芒太露,过分表现自己的才华。新解

淡泊检点之人,若处在容易招引猜疑、忌恨、攻击的环境下,应该省察情势,不露锋芒,务求事功,又见圆满。可是很多人不明白这种道理,一凭血气而斗,结果吃了大亏,事情也未能完成。一个真正有为的人,处世节操不可变,待人方法须讲究。楚汉争霸时,张良以道家之“无”,处处荐贤行事,不使自己稍事夸张;韩信却以孩子般的赤诚,一心求胜,知退不退,欲去不休,伏下灾祸。

事留余地 便无殃悔

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五分便无殃;快心之事悉败身丧德之媒,五分便无悔。释义

可口的山珍海味,都像糜烂肝肠、腐蚀骨肉的毒药一样,不能吃得太多,只吃个半饱就不会伤害身体;称心如意的事情,都是损害身体、败坏德行的媒介,不可享受太多,只享受一半将来就不会后悔。新解

什么事都要适可而止,讲求有度有节。生活事业都是这样,凡事要留有余地。有些事看起来令人得意洋洋,背后也许已经隐藏着走向失败的因素。所以话不可说满,福分不可占全,酒宴到兴头之时,当退即退。东洋总公司是日本化学纤维界的名牌公司,当他们预料到化学纤维要走下坡路时,转而从事汽车装饰品和汽车用品的生产销售。当化学纤维业那几年不景气的时候,该公司丝毫未受影响,仍欣欣向荣。意大利有个市场,只售首批产品,卖完为止,不再进货,就是热门货也情愿割爱,从而获得了良好效果。

不畏人忌 不惧人毁

曲意而使人喜,不若直躬而使人忌;无善而致人誉,不若无恶而致人毁。释义

一个人与其委屈自己的意愿去博取他人的欢心,不如以刚正不阿的言行而遭受小人的忌恨;一个人没有善行而接受他人的赞美,还不如没有恶行劣迹却遭受小人的诽谤。新解

曲意致喜,无善致誉,都是令人尴尬之事,一个正派的人听了就会不舒服,这种小人行为只能欺骗无知之士。而一个曲意逢迎者,若非招宠,则必有所求,所以不可不小心。不过,若讲生活处世的艺术,倒也不必直躬使人忌,无恶致人毁。人在本性上都是愿听好话的,连晚清军政重臣左宗棠那般耿直之人,尚且听人夸其军功而喜不自禁,何况普通之人。人活世间,多发现别人的优点,时常赞美几句,少揭几分别人的隐忧,相处欢洽,何乐而不为!

藏巧于拙 寓清于浊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释义

做人要把智巧隐藏在笨拙中,用表面的不懂掩饰内心的明白,在污浊的环境中保持清廉,以屈曲求得伸张。这才是立身处世最有用的救命法宝,如同狡兔三窟,能避祸安身。新解

藏巧于拙,寓清于浊,是中国传统处世技法中的精髓,源于道家《老子》中的“大成若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可导出“大道无形,大音稀声”等,其特点是冷静、理智,晦暗藏拙,以退备进,以养备攻。

毋攻短处 化诲顽固

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如暴而扬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顽固,要善为化诲;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释义

别人有缺点过失,要婉转地为他补救;假如故意揭发宣扬他的缺点,这正是用自己的短处来攻击别人的短处。别人行为顽劣固执时,就要善意耐心地诱导启发他;如果愤怒而讨厌他,那便是以自己的顽劣去助长他的顽劣了。新解

人们常不知不觉地陷入“以短攻短,以顽济顽”的循环(矛盾)境地。究其原因,乃在以情绪先入,事实上是对自己用以说服他人的论点、论据以及结果均无信心,因而气短声竭。若立论公平,境界高远,出入恢弘,当不致有此现象发生。战国时期苏秦的纵横之术,最重因势利导,晓以利害,故在说服楚王之前,先在王后身上下工夫,以大王北取美女为饵,迫使王后协同内应,化解干戈,这样一来功成于无形之中,满载而归。

阴者勿交 傲者少言

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释义

假如你遇到沉默不语、莫测高深的人,千万不要向他表示真心;假如你遇到一个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人,应该小心谨慎,谨防失言。新解与人交往,察言观色最为重要,“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未必是把所遇之人全视作心地阴险之徒。但其一,也未必没有这种人;其二,即便大多数人是无心无意伤害他人的,但就是在这“无意”之中,常常话语变样,或泄漏隐情,因此无风起浪,贻误大事。故“言拙”为上,沉默是金。

戒疏于虑 警伤于察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此戒疏于虑者;宁受人之欺,毋逆人之诈,此警伤于察者。二语并存精明而浑厚矣。释义

不可存有伤害人的念头,也不可没有防人的心思,这是用来劝诫那些与人交往时警觉性不高思考不细的人;宁可忍受他人的欺骗,而不可事先拆穿人家的骗局,这是用来劝诫那些警觉性过高想得过细的人。一个人在和人相处时能把上面两句话并存警诫,才算是警觉性高又不失纯朴宽厚的为人之道。新解

人心有险恶的一面,也有“嘴杂”的一面。“嘴杂”的一面人们倒并没有引起注意。大众传播的最大害处是加上主观色彩而使消息变样。昔日一人与人闲谈说他要使一楚人淘井,另一人给别人讲他要将楚人扔下井,最后竟成了他要埋楚人于井,以至惊动官府。每一个传言者非险恶也,多因“无聊”,但结果足以贻害一个人。所以这种无意中的公众作恶现象仍是不可不防。

亲善防谗 除恶守密

善人未能急亲,不宜预扬,恐来谗谮之奸;恶人未能轻去,不宜先发,恐遭媒孽之祸。释义

要想结交一个有修养的人不必急着跟他亲近,也不必结交前赞扬他的德行,避免引起坏人的嫉妒而在背后诬蔑诽谤;要想摆脱一个阴险的坏人,不能只是轻易地离去,也不应该在避开前先揭发他的丑行,避免遭到诬陷诽谤的祸害。新解

交人全在水到渠成。君子之交,爱好、情趣、相投,自成挚友,事先张扬,恐生逆悖。除恶尤其在乎水到渠成,注意技巧。如清末太监安德海,宫中朝中无不恨其骄横,然皆不动声色,让其自演,终借山东巡抚丁宝桢之手诛之。若事先张扬,以安德海之奸,必成大祸。生活中交友除恶,无不应考虑及此。

富多炎凉 亲多妒忌

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以冷肠,御以平气,鲜不日坐烦恼障中矣。释义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变化,在富贵人家比贫穷人家显得更鲜明;妒忌嫉恨的心理,骨肉至亲之间比陌生人显得更厉害。一个人处在这种场合假如不能用冷静态度来应付这种人情上的变化,用理智来压抑自己不平的情绪,那么就很少有人不陷于如日坐愁城中的烦恼状态了。新解

嫌贫爱富,平心而论,是人的正常心态,怪不得别人。只是人在处事中要有一个主见,不要被自己境况的变化所左右。富贵之家往往为了争权夺利而父子交兵或兄弟阋墙。隋炀帝为早日登基,竟谋杀了自己的亲生父亲。骨肉亲近之间,利益最近,利害最为相关,非我即你,因此相残更为急迫。如果人们不能正理明道,肯定会身陷其中,缠结不清。

阴恶祸深 阳善功小

恶忌阴,善忌阳,故恶之显者祸浅,而隐者祸深;善之显者功小,而隐者功大。释义

一个人做了坏事最忌讳遮掩,做了好事最忌讳的是自己到处宣扬。所以做了坏事而不隐瞒的人,他所受到的祸害就会相对轻些,反之,做了坏事而隐瞒的人,他所受到的祸害就会深些;做了好事就宣扬的人,他的功劳就很小,做了好事不宣扬的人,他的功劳才会大。新解

一般来说,做在明处的坏事人们看得见或许还可以预防弥补,而在暗处做坏事,作了恶还要隐瞒,那么这种坏事的危害性会更大。君王之侧的宦官,最长此道。清朝,慈禧太后身边的安德海、李莲英之流,进谗进奸,极尽能事,搞得天翻地覆,世人居然浑然不觉,此之所谓大患。所以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至于做一点善便到处张扬,这叫做“做作”。如果是一个有预谋的行善,那么行善也就成了伪善。我们在帮人的时候应该全心投入,默默奉献。

警世救人 功德无量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释义

明理达义的人,如果因贫困而不能用财物来救助他人,但是遇到他人感到迷惑时,能从旁边指点一番使他有所领悟,遇到他人危急困难时能从旁边说句话来解救他,这也是一种很大的德行。新解

痴迷急难之人,孤立无援,茫然不知所向,一言点拨,豁然开朗,就此摆脱困境。进言如救命,这是济生之功德。在商品经济形态下,智慧、点子可化成财富。明末有两个商人到南京做生意亏了本,只剩一文铜钱,某甲急得要自杀。某乙忽生一计,用一文钱买回了面粉、纸张,从垃圾堆里捡回竹篾,两人动手糊玩具,居然因此存活,几年后竟得以东山再起。

修持篇

良药苦口 忠言逆耳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释义

耳中假如能经常听些不爱听的话,心里经常想些不如意的事,这些都像是敦进品德有益身心的磨刀石一样。反之,假如每句话都很好听,每件事都很称心,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毒药中了。新解

能否听进逆耳之言,是判别一个人是在上进还是已经停滞的标志。人在躬行上进时,总是保持高度警惕,遇到虽逆耳但有利于事业的话,总是认认真真地践行。相反,一个人一旦自以为是,不愿听逆耳之言,他的事业就开始停滞。刘邦,虽鄙视儒生,见之便臭骂为“酸、腐、狗、小”,然而大事从不糊涂,总是认真听取手下之言,终得一统天下。项羽刚愎暴戾,连忠心耿耿的亚父范增之言也抛之脑后,最终落得“四面楚歌”,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刎乌江。

净从秽生 明从暗出

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耀彩于夏月。因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晦生也。释义

粪土里所生的虫是最脏的虫,可是一旦蜕化成蝉,却只喝秋天洁净的露水;腐败的野草本来毫无光华,可是一旦孕育出萤火虫,却能在夏天的夜空中闪闪发光。由此可知,洁净的东西常常是从污秽中得到,光明常常在黑暗中产生。新解“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一个人的出身并不决定他将来是否必有作为。寒门子弟,只要立定脚跟,克服困难,自强、自尊、自爱、自律,就有可能实现自我。不但如此,有时往往物极必反,越是条件好的人家,人越容易腐化堕落,故而有为世人所耻笑的八旗子弟。人生于世,周围的环境是好是坏,抱怨是毫无意义的。要么适应环境而生存发展,要么就被淘汰。连粪土腐草中尚能成长出高洁之蝉、萤,我们还在抱怨什么呢!

原其初心 观其末路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释义

对于事业失败陷入困境而心灰意冷的人,不要责难他,应该回想他当初奋发的精神;对于事业成功感到万事如意的人,要观察他是否能长期坚持下去,考虑结局如何。新解

中国文化极富同情心,尤其对于弱者、失败者。故项羽虽败,留盖世英名;刘邦虽胜,得奸猾之称。不过平心而论,不宜以成败论英雄。清代江浙富商胡雪岩,富拥半壁江山之钱业,一朝有变,烟消云散。然而高阳先生仍能公平持论,指出胡的优点在于不以私利伤蚕农,失败后光明磊落,不愧一“铁头”美称,虽败犹荣。

卑知高危 晦晓明霭

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霭;守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释义

在低处然后才知道攀登高处的危险,在暗处然后才知道置身光亮的地方会刺眼睛;保持宁静然后才知道喜欢活动太辛苦,保持沉默然后才知道话说多了很烦躁。新解

人如果处在卑、暗、静、默的地方,头脑冷静,看事清楚,就不会为物欲权欲所迷惑。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强调遇事要冷静,遇难要韬光。而处于尊、明、动、躁地方的人,犹如台上的戏子,众目睽睽,多浮泛不能自持。对自身的弱点毛病难以察知,且心情浮动,根本不可能反躬自省,无形中就容易出现问题。所以,生活在世,定要能够静得下心,沉得住气。

放得心下 入圣超凡

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圣。释义

能丢开追逐功名富贵的思想包袱,就可能超越庸俗的尘世;不受仁义道德等教条的束缚,才能进入圣贤超凡绝俗的境界。新解

写字要先临后摹,然而不能老停留在临摹阶段,总需要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达到超越字帖,独自创造的阶段。追逐丰厚利润是为商之道,但一个真正的巨商不会永远死钻在钱眼里,而是由“会赚钱”到“会花钱”,最终忘钱。忘钱不是不赚,而是在心境上已经大为不同。同样,遵守道德仁义是为人之基本,然而真正的道德家永远不会死守教条,而是遵循指导教条的更高的原则。在人的一生中,需要不断超越,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超越天地 不求名利

彼富我仁,彼爵我义,君子固不为君相所牢笼。人定胜天,志一动气,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铸。释义别人有财富我坚守仁德,别人有爵禄我坚守正义,所以君子绝对不会被君相的高官厚禄所束缚所收买。人的智慧一定能掌握大自然的规律,只要我们志向专一,就没有什么不可以战胜的。所以,君子绝对不受命运摆布。新解

一个有为的人不受外物摆布,他拥有自己的一套处世原则,把天机人情看得通透,因而能志一动气,我行我素。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知识界曾有过下海与守本的争论,最后的结论是,宜下海的下海,宜做学问的做学问,知识分子要分流,各守一业,坚忍不拔。

吉人安详 恶人杀气

吉人无论作用安详,即梦寐神魂无非和气;凶人无论行事狠戾,即声音笑语浑是杀机。释义

一个心地善良的人,言行举止总是从容不迫,即使在睡梦中的神情也都洋溢着一团祥和之气;一个性情凶暴的人,不论做什么事都手段残忍,甚至在谈笑之间也充满着让人恐怖的杀气。新解一个人的心性如何,可以从他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想伪装也是很难的。封建社会的中国人迷信面相:双手过膝,两耳垂肩,帝王之相;方面大耳,有福之相;柳眉竖眼,刻薄之相;横眉三角眼,奸猾之相。和善之人,待人一向宽厚;凶恶之人,时时预备算计他人,也不可能不有所表露。日子久了,凶善自现。

多心招祸 少事为福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释义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无扰心的琐事可牵挂,一个人的灾祸没有比疑神疑鬼更可怕的了。只有那些整天奔波劳碌、琐事缠身的人,才知道无事一身轻是最大的幸福;只有那些经常心如止水、宁静安详的人,才知道猜疑是最大的灾祸。新解

一个心地光明的人俯仰无愧,根本不用怀疑别人对自己有什么不利的言行。只有庸人、小人、闲人才整天为闲事、琐事忙碌,为依附权势、争名夺利奔波,为闲言碎语费尽心机地猜疑。可见多事少事之别在于思想境界的差别。有些人无事生非,吃饱了没事干,就会附着一起,嚼人耳根。所以,要想少是非,看来还需要多忙碌。一个为事业而整日奔忙的人,不会、也没有时间去考虑琐屑事情。

苦中有乐 乐中有苦

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释义

在困苦的逆境中能把握方向不屈奋斗,常常可以感受到内心奋斗的喜悦,这种喜悦才是人生的真正乐趣;反之如果在得意时骄纵狂妄,往往会种下日后祸患的根苗,导致痛苦的悲剧。新解人常常能够“苦中作乐”,是因为在逆境中奋斗,每前进一步,每多挨过一个时刻,在心理上和事实上都能感到比以前更好了。这好比吃葡萄,先拣最小最生的吃,后拣最大最熟的吃,越吃越甜。人在得意之时,一不小心就会感到境况大不如前,犹如先吃了熟葡萄,后吃生葡萄,就会越吃越涩,心生悲苦。

大智若愚 大巧似拙

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释义

一个真正廉洁的人不与人争名,不一定有很响亮的名声;那些到处树立名誉的人,正是为了贪图虚名才这样做。一个真正聪明的人不炫耀自己的才华;那些卖弄自己聪明智慧的人,实际上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愚蠢才这样做。新解

古有官走送“万民伞”的传统,以示此官清廉爱民,实则是一遮羞幌子。真正清廉如水之人,其廉洁在于奉行遵守儒家正道,根本没想到为自己歌功颂德,要此伞干吗?一个大巧之人,守寂然大道,难道还在乎雕虫小技?人的本性是石头之性,坚韧冷峻,守定无欲刚性。

居安思危 天也无法

天之机缄不测。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颠倒豪杰处。君子是逆来顺受,居安思危,天亦无所用其伎俩矣。释义

上天的奥秘变幻莫测,对人的命运的支配难以预料。时而使人陷于窘境,而后又飞黄腾达;时而使人春风得意,而后又遭受挫折,这都是上天有意捉弄英雄豪杰。因此,一个君子不如意时要适应环境,遇到磨难应能忍耐,平安无事时要想到危难的来临,这样就连上天也无法施展他的伎俩了。新解

千百年来,人们都一直是靠天吃饭,庄稼收成要靠天,事业成败要靠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老天有一“特点”,只把好处给予有准备的人。有一人落水,飞机去了,轮船去了,最后还漂去了一块木板,他都不要,要靠上帝,结果淹死了。他见了上帝,抱怨上帝见死不救。上帝说我给了你三次机会,你都不要,我能怎么办?所以说,一个人既要畏天命,也要尽人事。

中和为福 偏激为灾

躁性者火炽,遇物则焚;寡恩者冰清,逢物必杀;凝滞固执者,如死水腐木,生机已绝:俱难建功业而延福祉。释义

一个性情急躁的人,他的言行如烈火一般炽热,仿佛跟他接触的物体都会被焚烧。一个缺乏同情心刻薄寡恩的人,他的言行就像冰雪一般冷酷,仿佛任何物体碰到他都会遭到残害。头脑顽固而呆板的人,像死水朽木,已经完全断绝了生机:这都不是建功立业为人类社会造福的人。新解

人的性情往往决定事业成败。事业要想成功,历练、水平和关系缺一不可。性情狂躁的人多自以为是,遇事便发作,难以与人合作,心中一团浮躁之气,毫无沉稳之谋,既缺历练,又缺良好人际关系;刻薄无情的人,谁见了都会心寒,难以与人建立起信任,缺乏良好人际关系;而头脑顽固呆板之人,遇事不讲通融,只会死守教条,毫无创造性可言,缺少的是水平。这些人如果不能意识到自己的缺点,事业难成,幸福难保。

一念贪私 万劫不复

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越一世。释义

一个人只要心中刹那间引出贪婪或偏私的念头,那就容易使他原本刚直的性格变得很懦弱,使他的聪明被蒙蔽得很昏聩,使他慈悲的心肠变得很残酷,使他原来纯洁的人格变得很污浊,结果是毁灭了一辈子的品德。所以古圣先贤认为,做人要以“不贪”二字为修身之宝,这样,才能超越他人、战胜物欲度过一生。新解

古人对品行有污染者很不愿意原谅,要求为人绝对不可动贪心,贪心一动良知就自然泯灭,良知泯灭就丧失了正邪观念,正气一失,其他就随意而变了。刚毅之气也就化为乌有,而聪颖智慧也就成了糊涂昏聩,仁慈之心也就成了残酷刻薄,高尚品德也就染满了污点,只此一念之差就使一个人一生的人格破产。

保已成业 防未来非

图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业;悔既往之失,不如防将来之非。释义

与其谋划没有把握完成的功业,不如维护已经完成的事业;与其懊悔以前的过失,不如好好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错误。新解

成就事业的人,不会忘记过去。他们从过去的经历中总结出经验教训,但他们绝不会停留于过去。总结过去是为了现在和将来。人能够把握的,永远只是现在,要考虑如何把今天的事办好,为明天打下基础。良好的心态是不为已打碎的花瓶哭泣,不为没有含到口或拿到手的香糖迷惑。陀思妥耶夫斯基说:“除了含在口里的和拿在手里的,一切都是假的。”图谋的就是一个实在的现实。

君子德行 其道中庸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释义

清正而有容忍的雅量,仁慈而又能当机立断,精明而不失之于苛求,刚直而又不至于执拗。这种道理就像上好的蜜饯并不过分的甜,上好的海味并不过分的咸。一个人要能把持住不偏不倚的尺度才算是处人做事的美德。新解

中庸之道不是调和折中、无原则。相反,真正能体现此道者,对物理事理人理通透于心,无论做什么事都持之有度。清廉、仁慈、精明,是立世原则;容忍、善断、细察,是办事原则。立世上要坚定不移,办事上的原则也同样不能动摇。两者统一在一个人身上,不分彼此先后,在办事中同时表现出来,是一自然而然之功。

穷当益工 勿失风雅

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士君子一当穷愁寥落,奈何辄自废弛哉!释义一个贫穷的家庭要经常把地打扫得干干净净,贫家的女子经常把头梳得干干净净,摆设和穿着虽然算不上豪华艳丽,但是却能保持一种高雅脱俗的气度。因此,君子一旦际遇不佳而处于穷困潦倒的时候,为什么要委靡不振自暴自弃呢!新解人的气质品性不完全是外界物质所能决定的,一个人在物质上虽然贫困,但只要抱定希望,内心安详,虽布衣茅舍,在别人看来,仍不失高雅脱俗的气度。所以彭玉麟虽敝衣微服,仍人见人敬,一股威严正义之气喷薄而出。而一个人如果委靡不振,自暴自弃,就绝不会给人留下良好印象,这种人也不可能成就大业。

持身勿轻 用意勿重

士君子持身不可轻,轻则物能挠我,而无悠闲镇定之趣;用意不可重,重则我为物泥,而无潇洒活泼之机。释义

君子平日待人接物绝对不可轻浮急躁,因为一旦轻浮急躁,就会把事办糟而受到困扰,这样自然就会丧失悠闲宁静的趣味。处理事情不可思前虑后想得太多,不然就会被外界事物制约,丧失潇洒旺盛的生机。新解

有的人能够在危急关头临阵不慌、镇定自若、当机立断,这是一种功夫,表明了一个人对所面临的问题拥有一种自信。这种自信,既源于一个人的品性修养,也源于个人对实际问题的理解把握,这种人以超然之心,冷静察事,解决起来,宽猛有度,既不失刚勇,又不失机趣。

却私扶公 修身种德

市私恩,不如扶公议;结新知,不如敦旧好;立荣名,不如种隐德;尚奇节,不如谨庸行。释义与其施恩惠给别人收买人心,倒不如以光明磊落的态度去争取社会大众的舆论支持;与其去新结交很多不熟悉的朋友,倒不如重修一下跟老朋友之间的情谊;与其想法子提高知名度,倒不如在暗中积一些阴德;与其标新立异去显示名节,倒不如平日谨言慎行多做一些好事。新解

其实本段中相对比的两种方法都可采用,都应践行。收买人心有时是必要的,是一种操作技巧,光明磊落则是根本;不忘旧交是仁德,结识新朋也是源头活水能够常流的保证;提高知名度,在现代社会是不能不为之事,积阴德更不用提了;标新立异是创造,谨言慎行是原则,不可有所偏废。只是要操心端正,而且确实要以图长远为主,求近利为辅。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才是个真正英雄。释义

做人做事即使是细微的地方也不可粗心大意,有所疏漏;即使在没人听见没人看见的地方,也绝对不可以做见不得人的事;尤其是处于穷困潦倒不如意的时候,仍旧不要忘掉奋发上进的雄心壮志。这样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有作为的英雄。新解

公元前4世纪时,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本来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不料正当他统帅马其顿大军策马东征之际,突然被他的一个亲近侍卫刺杀身死。原因是这个侍卫跟他的一个恃宠而骄的妃子发生争执,侍卫向他诉苦申告,可是他当时正忙于接待各国贵宾,觉得一个小小的侍卫何必去理睬他,随意申斥几句就不理这个待卫了。侍卫气愤难消,竟拿起佩剑当场把他刺死。可见欲有为者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盛极必衰 居安虑患

衰飒的景象就在盛满中,发生的机缄即在零落内。故君子居安宜操一心以虑患,处变当坚百忍以图成。释义

衰败零落的景象往往是在很早的繁茂时就种下祸根,机运转变的种子多半是在零落时就已经种下。所以君子应当在平安无事时保持清醒的理智,以便防范未来某种祸患的发生;处身于变乱灾难之中时应当拿出毅力咬紧牙关,坚定信念继续奋斗,以求事业成功。新解

大千世界,人生兴衰是不断变化着的,日月盈亏也是自然的规律。《易经》中说到:“日中则昃,月盈则亏”,指出了天地万物皆会由盛而衰,在盛极时已显露出衰败的预兆。人的一生同样如此, 所以要在平安时理智自守,变乱时咬紧牙关,这种操行需要长期锻炼才能养就。顺境时要保持清醒,防患于未然;逆境时决不能自暴自弃,要给自己树立摆脱困境的信心。所以,无论居于顺境还是逆境,都必须注意锤炼自己的意志与修养。

震聋启聩 保持清醒

念头昏散处要知提醒,念头吃紧时要知放下;不然恐去昏昏之病,又来憧憧之扰矣。释义头脑感到昏沉纷乱时应该平静下来让头脑清醒;工作烦琐情绪紧张时,要懂得把工作暂停一下,以便使情绪恢复镇定轻松。否则恐怕刚刚治好昏沉纷乱的毛病,便又处在左右为难思绪摇摆不定的困扰中。新解工作要讲究方法,讲求效率。“头悬梁,锥刺股”讲的是人要从意志方面战胜自己,取其神也。但若只知效形,悬刺之后虽醒犹困,效果就不会好,反而有可能把头脑用坏。所以,古人讲“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工作紧张而又条理清楚、收效显著才称得上效率。要学会自我调节,劳逸结合。

辨别是非 认识大体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毋任己意而废人言,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以快私情。释义

不要因为大多数人都疑惑就放弃个人的独特见解,也不要因个人好恶固执己见忽视别人的忠实良言,不可因个人私利搞小恩小惠而伤害整体利益,更不可以借助社会大众的舆论来满足自己的私人愿望。新解

人做事要有原则,有时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上,该坚持的原则决不可动摇,不因为众人怀疑而放弃,但也不可固执己见,有时自己见解未必高明,要以谦逊的态度多听听别人的话。一个人的能力表现在能明辨是非,认识大体,在众多议论中保持清醒,清醒的头脑又源于虚心接受别人的智慧,而对于公众舆论的特点要有所了解,不借公论徇私情。

暗室磨炼 临深履薄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漏屋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缫出。释义

青天白日一般光明磊落的人格和节操,是在暗室漏屋的艰苦环境中磨炼出来的;凡是足可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策略,是从小心谨慎的做事中磨炼出来的。新解

十年磨一剑。英雄大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腊梅扑鼻香,成大功立大业,都得经过在艰苦恶劣环境中的奋斗。当年南怀瑾先生在峨眉山“闭关”,每到冬日,大雪封山,寒舍粗衣,孤灯清茶,孤单单一人守在深山苦心读经,始修证得佛门真昧,奠定一生宏业之基础。这种“闭关”经验,在新武侠小说中也可得到启发借鉴。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更显出韬光养晦之功。

分清功过 勿显恩仇

功过不容少混,混则人怀惰隳之心;恩仇不可太明,明则人起携贰之志。释义对于功劳和过失,不可有一点模糊不清,功过不明就会使人心灰意懒而不肯上进;对于恩惠和仇恨,不可表现得太鲜明,假如对恩仇太鲜明就容易使人产生疑心而发生背叛。新解大宋军队伐蜀归来,宋太祖在当朝之下,赏提曹彬,发配王仁昭,自是功过清楚,赏罚分明,事实俱在,众人心服口服,终于使得军纪更加严明,士气更加高涨,使大宋王朝很快一统天下。现代亦如是,赏罚分明,可奖勤罚懒,调动积极性。而在怨仇之上,需要忍耐,分清功过,勿显个人恩仇,以便使大家能为一个共同的事业团结一致。

以德御才 德才兼备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几何不魍魉猖狂。释义

品德是才学的主人,而才学不过是品德的奴仆。一个人假如只有才干学识却没有品德修养,就等于一个家庭没有主人而奴仆当家了,这又哪能不使家中遭受鬼怪肆意侵害呢!新解

人们不仅要培养自己的才智,更要修好自己的品德,两者都极其重要,缺一不可。商品社会的人们,道德水准似乎在下降,但社会对于个人的品德要求却越来越高,如诚信、意志、忠恕等等。一个人恃才傲物,就是没有品德修养的明证。有的人喜欢猜忌,有的人喜欢窥探别人的隐私,有的人喜欢两面三刀。这样的人再有才能谁又敢放心使用呢?一个人如果连起码的商业信用都不讲,谁又敢放心大胆地来和你做生意呢?可见德之不修,危及饭碗。

穷寇勿追 投鼠忌器

锄奸杜倖,要放他一条去路。若使之一无所容,譬如塞鼠穴者,一切去路都塞尽,则一切好物俱咬破矣。释义铲除邪恶之徒、杜绝投机取巧的小人,有时应给他们留一条改过自新的生路。如果逼得他们毫无立足之地,那就好像堵塞老鼠洞一样,把老鼠的一切逃路都堵死了,那么一切好东西也都会被老鼠咬坏了。新解

俗话说:“狗急跳墙。”要防止困兽犹斗,垂死挣扎。大宋军攻敌,三面包围,一面放开,炮箭齐发,进攻之时,立一横幅,上写:“顽抗必杀,投降不咎,回家不追”即有此意。只要达到除恶惩奸的效果,不妨放他一条生路。

过归己任 功让他人

当与人同过,不当与人同功,同功则相忌;可与人共患难,不可与人共安乐,安乐则相仇。释义

应当与人共同承担过失,不要与人共享功劳,因为共享功劳彼此就会互相猜忌;可以与人共患难,不要跟人共安乐,因为安乐之中彼此容易互相仇视。新解自古到今,能够同安乐共富贵的例子不多,倒是兄弟相煎、君臣猜杀、父子干戈的例子比比皆是。尤其在君臣之间,遵守的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惯例。能像宋太祖那样“杯酒释兵权”,已经足够仁义的了。所以待人处世勿争,存与人共患难之心,不存与人同欢乐之侥幸。欲成就一番事业之人,如果连这样简单的世俗心理都看不透,还谈何追求!

功名一时 气节千载

事业文章随身消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日。君子信不当以彼易此也。释义

一般来说事业和文章,会随着人的死亡而消失,只有伟大的精神万古不朽;功名利禄富贵荣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转移,忠臣义士的志节却会永远留在人间。可见一个君子绝对不可放弃能留名青史的气节,去换取会随身销毁的东西。新解

一个人不论何时何地,应保持着一种高尚的品德、伟大的理想。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记述了不少生动感人的实例:“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为也……”而司马迁的同代人苏武,在北海之滨牧羊十年,不辱汉使气节,忆起令人扼腕称叹。

自然造化 智巧不及

鱼网之设,鸿则罹其中;螳螂之贪,雀又乘其后。机里藏机,变外生变,智巧何足恃哉。释义

本来张渔网是为捕鱼,不料鸿雁竟碰上落在网中;贪婪的螳螂一心想吃眼前的蝉,不料后面却有一只黄雀想要吃它。可见天地间事太奥妙,玄机中还藏有玄机,变幻中又会发生另外的变幻,人的智慧计谋又有什么可仗恃的呢!新解“螳螂扑蝉,黄雀在后”,生活中不可恃巧行事,尤其不可弄心算计,而要朴实做人,认真做事。须知玄机变幻,非人所能把握,人事沧桑,“三十年河东转河西”。此等奈何之事,岂是人的心机变算可以影响得了的?《红楼梦》中叹熙凤云:“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真诚为人 圆转涉世

作人无点真恳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涉世无段圆活机趣,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释义

做人没有一点真情实意,就会变成一个一无所有的乞丐,不论做任何事情都不踏实;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如果不懂得一点灵活应变的情趣,就像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木头人,不论做任何事都会到处碰壁。新解

一个人如果给人以华而不实的感觉,别人就会不放心,也就不敢和你共事,不敢在重大的事上向你寻求决断,这样你有可能什么事也没法做。即使在生意场中,也要保持起码的信义。“诚信”是做人处世的首要原则。当然,办事还须灵活,尤其处理具体事情时,要有变通的才能。待人上更要有人情味和幽默感。一个木头木脑、不懂变通的人,别人也无法和他共谋大事。现代社会,既要讲做人原则,也要讲办事方式。

情急招损 严厉生恨

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躁切以益其顽。释义

很多事情越是急着想弄清白越难清楚,倒不如暂时放一放缓一下,也许头脑冷静之后事情自然就弄明白了,千万不可太急躁,以免增加情绪上的紧张气氛。有的人受到指挥根本不愿服从,倒不如放松不管,让他自由发展,他也许会慢慢觉悟,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增加他的专横和固执。新解

遇到具体事时,应该互相提醒一句:“稍安勿躁”,“事缓则圆”。许多事,“山重水复疑无路”,情急之下,有可能做出非常不理智的决定,这时只要静下心来,仔细分析情况,找至亲好友协商处理,常常有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俗话讲,“天无绝人之路”,为什么要急赶匆匆、慌不择路地做出最后决定呢?况且有些事,各种条件尚不具备,不妨放它一放,静候时机成熟,自会有一段“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佳趣。

回归自然 述古畅怀

交市人不如友山翁,谒朱门不如亲白屋;听街谈巷语,不如闻樵歌牧咏;谈今人失德过举,不如述古人嘉言懿行。释义

交一个市井之人做朋友,不如交一个隐居山野的老人;巴结富贵豪门,不如亲近平民百姓;听街头巷尾谈论是非,不如多听一些樵夫的民谣和牧童的山歌;批评当代人的品德行为过失,不如多讲讲古圣先贤的格言善行。新解

人不能逃避世事,不能不承担社会责任,但为大事者必须要有超脱世俗的心境,才可能修身养德,才可能为一展大志不息奋斗。古人一向认为,市井权贵,不如山野平民,与后者交,得自然真趣,见人心本性,而前者是世俗和计谋奸诈的代表。所以,一个真正有高雅情趣的人要接近自然,返璞归真。

勿昧所有 勿自夸耀

前人云:“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又云:“暴富贫儿休说梦,谁家灶里火无烟?”一箴自昧所有,一箴自夸所有,可为学问切戒。释义

前人说:“放弃自己家中的大量财富,却模仿穷人持钵乞讨。”又说:“由贫暴富的人,不要老向人家夸耀财富,其实哪家的炉灶不冒烟呢?”上面这两句谚语,一句是说自己看不见自己所有,妄自菲薄;一句是说夸耀自己暴富,妄自尊大,这些都是做学问的人必须彻底戒除的事。新解做学问要虚心,但不可心虚胆怯,以为自己一无所长,而要发现自己的兴趣特点、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在灵山塔下修。”但是也不可骄傲,尤其不能目空一切,一个没能真正入门的人,常常在这两种心态之间徘徊,这是一种不够成熟的表现。

信人己诚 疑人己诈

信人者,人未必尽诚,己则独诚矣;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己则先诈矣。释义

一个肯信任别人的人,虽然别人未必全是诚实的,但是自己先做到了诚实;一个常怀疑别人的人,别人虽然未必都虚诈,但是自己却先成为虚诈的人。新解

每个人都以自以为是的心态和世界接触。心情忧郁之人,事事都看得朦胧黯淡;伤怀之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心情愉快的人,连天空也会变得格外蓝,树叶也会变得格外绿。所以有“闪亮的日子”之喻。时日岁月年年如是,何以独有那一段时光闪闪发亮呢?拿心当世界罢了。同样,诚信之人,会觉得世人尽诚,虚诈之人,会感到世人皆诈。

自薄而厚 先严后宽

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释义

施人恩惠要先从淡薄逐渐浓厚。假如先浓厚后淡薄,就容易使人忘怀这种恩惠。树立威信要先从严而逐渐变宽。假如先宽容后严厉,那部属就会怨恨你冷酷无情。新解

最理想的待人方法就是“先严后宽”,“先淡后浓”,从事公共管理、设置个人前程均应如此。先严后宽者,使人于无望中得一侥幸,自是欣喜感激、先宽后严者,使人于无拘无束中忽然受到管束,自是不舒。恩师曾训诫弟子,做人要“先抑后扬”,抑如拉弓上弦,备一蓄势,然后方可射击有力,靶靶中的。

人情冷暖 原非奉我

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释义

我有权势,人就奉承我,这实际上是在奉承我的官位官服;我贫穷低贱,人们就轻视我,是轻视我的布衣草鞋。既然如此,这些人原本不是奉承我,我为什么要高兴呢?原本不是轻视我,我又为什么要生气呢?新解

趋炎附势,人之常情,不足为怪。理解了这一点,在得势之时就不必过于得意忘形,不知所以,失势之时也不必有人走茶凉之惑。随客来去,我自有主心。这来去之客,既指投奔权势而来之人,也指峨冠大带与布衣草履之地位。把这一切都看淡了,都看做是自己的客人,自然不会为客人来去无常而自寻烦恼。其实,如果埋怨别人趋炎附势,看到别人见利忘义,不也正说明自己名利之心未泯吗?

超然事外 明晓利害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释义

评论事物得失的人,以超然的身份置身事外,就能了解掌握事情的始末通晓利害;直接做事的人,置身事中,就要暂时忘掉个人的毁誉利害,才能专心从事所担负的任务。新解“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旁观者没有个人利害掺杂在其中,因而不影响他客观地观察,所以对事情的判断就更准确。身在事中的人常常因为牵涉到自己的利害关系,并有个人情感恩怨掺杂其中,就免不了戴有色眼镜看人看事。所以,遇事时要把个人的恩怨毁誉放到一边,一心一意把事情办好。而现代司法为了避免感情色彩的影响,就有了“回避制”。

操持严明 守正不阿

士君子处权门要路,操履要严明,心气要和易;毋少随而近腥膻之党,亦毋过激而犯蜂虿之毒。释义

君子身居政要地位,必须操守严谨,行为磊落,心境平和,气度宽宏;绝对不可接近或附和营私舞弊的奸邪之辈,也不要因偏激而激化矛盾,触怒那些阴险狠毒的宵小之徒。新解

为政要有艺术,要有一套高超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在政治上首先要自身谨慎清廉,同时也要养成平和、宽容的气度。大凡官场历练之人,很少不虚心接受你当面所提的意见、建议的,但也很少对你的判断进行当面表态的。守定一团中和之气,务必使矛盾不激化,遇事缓而后圆满解决,对羞辱不愠不怒,此皆艺术,也是水平,寻常之人难以做到。

坎坷世道 耐而撑持

语云:“登山耐侧路,踏雪耐危桥。”一耐字极有意味。如倾险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撑持过去,几何不堕入榛莽坑堑哉?释义

俗语说:“登山要耐得住斜坡上的考验,走雪路要耐得起过危桥的惊险。”可见这一个“耐”字具有深长意义,正像是险诈奸邪的人世情,坎坷不平的人生路,假如没有这一个“耐”字苦撑下去,有几个会不堕落到杂草丛生的深沟里呢?新解

只有经得起痛苦煎熬的人才能创造大事业,即便在日常生活中,平凡小事,也没有那么多顺心如意的。要耐困苦,耐空寂,还得耐辛酸,耐侮辱。诗人说:“为了生存,你得流下屈辱的泪水。”人生之路,不可尽退,如逆水行舟,耐住劲儿,咬咬牙,便一重关隘又在回首处,一阵波浪又在用力撑持中消失。

忙里偷闲 闹中取静

忙里要偷闲,须先向闲时讨个把柄;闹中要取静,须先从静处立个主宰。不然未有不因境而迁,随事而靡者。释义

忙碌时,也要设法抽出一点空闲时间,让身心获得舒展,把要做的事先做一规整,掌握要点。喧嚣中保持冷静头脑,就必须在心情平静时事先有个主张。不然一旦遇到事情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随事盲目而行,往往把事情弄得一团糟。新解

为人处世要讲方法,学会求静,在忙碌时要从容舒展,忙而不乱,喧嚣中保持头脑冷静,抓住要点。而这些功夫,在于平时要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把握,了解了的事情才能有把握去做好。同时要训练自己遇事不慌的品性,凡事有个主心骨,拿得定主意。《中庸》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修养自身 大业之始

不昧己心,不尽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释义

不蒙蔽自己的良心,不做不近人情的事情,不过分使用浪费物力。假如能做到这三件事,就具备了为天地树立善良的心性,为万民创造不息的命脉,而为后世子孙创下幸福基础的基本条件。新解

良心、人情、财力,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财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财富是创造出来的,在一定时期又是有限的,因而在创造财富(开源)的同时,还要珍惜财富(节流)。在现代,还包括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人情即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既决定一个人能否在社会立足,也表征一个社会是否健康、稳定。而要确保社会的稳定,光有财富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照之心,这就是良心、仁爱。是否能相互关照,也决定了人际关系的好坏。三个方面立稳了,则国富民安,人情欢洽,方是一个太平盛世。

富知贫痛 少念老哀

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的痛痒;当少壮之时,须念衰老的辛酸。释义

当你居富拥贵时,你要了解贫贱之时的痛苦才行;当你年轻力壮时,应当想到年老体衰后的悲哀。新解

富贵之时,要知贫贱的滋味不好受,才能珍惜眼前的事业和幸福,认真做事,不稍懈怠。遗憾的是有的人身处富贵之乡而不知珍惜,骄恣放纵,结果白白毁掉了幸福基业,事到临头,追悔莫及。少壮之时,要知衰老之时的艰难,珍惜黄金时光,发奋努力,否则一生一事无成,老来不堪回首。一个人要爱惜生命,珍视幸福,珍惜机遇,多为将来考虑。

老当益壮 大器晚成

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橘芳馨;故末路晚年,君子更宜精神百倍。释义

夕阳西下时,天空出现的晚霞是那么灿烂夺目,深秋季节时,金黄色的柑橘吐露的芳香正浓,所以到了晚年君子更应振作精神奋发有为。新解

深秋之时,登临西山,“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给人以灿若朝霞的振奋之感。秋天如人的老年,虽岁至迟暮,却更为璀璨耀眼。老年人经验丰富,性情温和,成熟之后,更具美感,阅尽沧海桑田之变幻,更加不改奋发向上之气节。曹操有诗云:“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真一片“夕阳无限好”的美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