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中华国学常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1 00:16:27

点击下载

作者:《微经典》编委会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不可不知的中华国学常识

不可不知的中华国学常识试读:

前言

国学内涵丰富,它不简单等同于文学或文化,其中的璀璨精华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创造、发展和融汇,以其不凝不滞、磅礴浩荡的气派,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言行举止、思想意识、道德标准,成为我们立身处世之本,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因此,学习国学、了解国学,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责无旁贷。

然而因泱泱国学深邃且庞杂,各类经典著作汗牛充栋,数不胜数,加上现代人工作繁忙,所以很多人即使穷尽毕生之力,也难通其万一。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学,轻松地学习国学,我们特地编写了这本《不可不知的中华国学常识》。

本书以国学常识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内容涵盖了

典章制度

、宗教文化、称谓文化、字里乾坤、书画曲艺及教育科技等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中摘取各个领域和学科中最具代表性、最实用的内容进行深度评说,既有分门别类的严谨解释,又有引人入胜的传闻逸事,可谓融知识性、趣味性、全面性于一体。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本书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把本该数千字甚至数万字才能表达明白的问题压缩在数百字之内,以小见大,提纲挈领,相信您一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领悟国学的精髓,掌握传统文化的脉搏!

“禅让制”是什么

“禅让制”是我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的传承制度,这种制度可以称为人类社会民主选举制度的萌芽。尧帝像

传说尧帝是黄帝的五世孙,非常贤能。他当上部落联盟的首领以后,仍然住茅屋,吃糙米饭,穿粗麻衣服,衣食住行均和寻常百姓一样,因此非常受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尧帝在当政七十年后,感觉自己年事已高,处理政事力不从心,就想让出帝位,但是他自己的儿子丹朱很粗野,不适合做首领,于是他就召开部落联盟会议,讨论谁可出任继承人。大家一致推举舜,认为他是个德才兼备、不辞辛苦的人。于是尧帝把他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并对舜进行了三年的考验。最终,尧帝对舜很满意,就将帝位让给了他。

舜继承帝位以后,勤政爱民。他没有辜负尧帝的期望,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并完善了社会管理制度,深受百姓的爱戴。等到舜帝老了以后,又效仿尧帝的做法,没有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子孙,而是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尧、舜这种传贤不传亲的做法成为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分封制”是什么

“分封制”即狭义上的“封建”,是建立于西周且对后世影响颇深的一种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指周天子将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王室成员、贵族、功勋卓著的臣子或远古帝王之后,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邦国。受封之地称为诸侯或诸侯国,受封之人称诸侯王或国君,他们隶属于周天子,需要替周天子镇守疆土,向其缴纳赋税,定期进行朝觐述职等。在诸侯国之内,诸侯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君主身份享有军政大权。诸侯王会亲自管理一部分诸侯的土地,另一部分接着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的领地称为“采邑”。卿大夫又将采邑之内的土地分给士,士则直接管理庶民。周天子、诸侯王、卿大夫、士都属于贵族,庶民则是劳动者。

什么是“三公”“九卿”

“三公”是三个官职的合称,代表着我国古代朝廷中最为尊贵的职位,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指称。周代时已有“三公”,但其具体指称仍有争议: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认为“三公”指司空、司徒、司马;西汉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认为“三公”是指太师、太保、太傅。秦朝时期不设置“三公”,汉朝承袭秦朝的制度,西汉初期以丞相、御史大夫为皇帝手下的股肱之臣,而太尉作为最高军事长官并不常设。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经学推动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被合称为“三公”。此后,“三公”便逐渐成为一种荣誉虚衔,只用在加官或追赠时。“九卿”位列“三公”之下,是中国古代掌管各种主要政务的官职的合称。秦朝设有“九卿”,以后历代很少明确规定“九卿”。秦“九卿”是:奉常,地位很高,为“九卿”之首,掌管宗庙祭祀和国家礼仪;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和全国马政;廷尉,掌管司法规定和审判;典客,掌管外交和少数民族事务;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治粟内史,掌管租税粮食和财政收支;少府,掌管专供皇室财政和国家所属手工业。

“九品中正制”是什么

“九品中正制”又叫“九品官人法”,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持续了四百多年。“中正”指的是有名望的推荐官,负责评定人才的等级。一般各州郡的中正官都是由在中央任职的本籍官员兼任,他们根据家世、道德、才能,对所掌管区域内的人物定出高下,分出品级。品级分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上、中、下三级,共分成九级,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朝廷根据品级的高低任命官职,大官多由品级高的人担任,小官则由品级低的人担任,所以常用九品芝麻官指代最低级别的官员。

这种制度的产生是由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催生的。东汉末年由于战乱,人口流动频繁,旧有的人才档案已经失去作用,要想选拔出好的人才,必须建立新的人才档案,加之原有的选择人才的“察举”制度被门阀士族掌控,所以曹操采用“唯才是举”的用人原则,曹丕称帝以后,在以前的基础上,命吏部尚书陈群进行重申和修订,制定了“九品中正制”,并将其正式颁布全国。由于中正官大多是由当时的门阀士族成员担任,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便往往在评品论级时只看门第高下,于是就产生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难以施展抱负和才能。由此,“九品中正制”成了门阀士族维持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远远背离了量才授官、以期公正的初衷。到了隋朝,这一制度被科举制所取代。

“三省六部”指哪些部门

三省六部是西汉之后逐渐形成的中央官制,确定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沿用至清末。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和发布皇帝的诏令;门下省是审查机构,负责审核政令,可以驳回其认为不妥者;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三省长官共议国政,行宰相之权。

六部是尚书省的下设机构,分为礼部、吏部、户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分理各种政务,每部各领四司,共二十四司。其中,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吏部负责官吏罢黜升迁,户部负责户籍、财政,兵部负责军事,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工部负责工程事务。三省六部制分散了中央机构的权力,有利于加强皇权。

“洗马”是什么意思

“洗马”是古代的官职名称。“洗”应该念xiǎn音,意同“先”,因此也称为“先马”,是在马前驰骋的意思。

秦汉时期,洗马为太子的侍从官,太子出则作为前导。晋时改掌管图籍,南朝时洗马隶属于典经局,隋唐时则设司经局洗马一职,专掌书籍,以后为历代所沿袭。清代司经局所设之洗马用满汉各一人,从五品。

很多历史名人都为洗马一职,如以忠言直谏闻名的汲黯就担任过太子洗马一职;晋朝有名的玄学家、美男子卫玠就曾担任洗马一职;唐代名臣魏征,早年曾为太子李建成掌管图籍的洗马官;清末封疆大吏张之洞也曾担任过洗马一职。

谁给皇帝发俸禄

在古代,官员们都有朝廷发的俸禄,就算是皇帝也有俸禄,皇帝的俸禄是由“左藏库”发放的。比如北宋时期,自宋太祖以后的历代皇帝,每个月都有一千二百贯的“好用”,这里的“好用”就是俸禄的意思。“左藏”是古代的国库之一,因其位于左方,故而得名。晋时有左右藏令,隶属于少府。隋唐时,左藏库隶属太府寺,掌管全国的钱粮布帛、赋税财政的调配等。

宋朝初期,朝廷设立了盐铁、度支和户部三司,负责全国的钱粮赋税事务。左藏库隶属于三司,和右藏库、内藏库一起,掌管盐铁交易、税赋、皇家租税、各项进贡等事务。左藏库专门负责皇家租税、各项进贡以及官营进项等事务。其将这些收入用于给京官发补贴,给皇家发生活费用,还给皇帝发俸禄。

古代官员的工作时间是怎样规定的

现代人一般遵循“朝九晚五”的上下班时间安排,这与古代官员的上下班时间相比已经推迟了很多。那么古人“上下班”的时间是怎么规定的呢?《诗经·齐风·鸡鸣》中有这样的诗句,“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东方明矣,朝既昌矣”,从这些诗句中可以推出,鸡鸣以后,古代官员就要上早朝,并且几乎每天都要去。按照记载,春秋时期,鸡鸣上朝;春秋以后,时间逐渐定为早晨五点到七点,也就是卯时上朝。清朝的《钦定六部处分则例》中规定了京官统一的下班时间,春分后是申正,即下午四点;秋分后是申初,即下午三点。由此可以推知:古代官员的工作时间大概是从早晨的五点至七点一直到下午的三点至四点。不过,一般官员的府邸离皇宫较远,再加上从宫门到朝殿还有较长距离,以至于住所远的官员不得不早出晚归,白居易的“退衙归逼夜,拜表出侵晨”,描述的就是这种状况。

古代官员如何休假

现在上班族和学生都有节假日。那么,古代官员的休假制度是怎样的呢?

中国的休假制度源于汉朝,据《汉律》记载:“官员每过五日休一沐。”《史记·百万君传》中记载:“官员每五日洗沐归谒亲。”汉代官员工作期间不能回家,所以规定每隔五天休息一天,用来返回家中沐浴更衣,因此这种假期也称为“休沐”或“汤沐假”。这种五日一休的制度一直延续到隋朝。

到了唐朝,官员们每十日一休,称为“旬休”,一个月有三旬,就放三次假,这三次假分别称为“上浣”“中浣”和“下浣”,“浣”是洗浴的意思。另外,每年的“清明”“中秋”“冬至”各有一天到三天不等的假期。另外,他们还有儿女婚假、探亲假等假期。

宋元两朝都沿袭唐朝的休假制度,也是每十日一休。宋朝的休假制度比较宽松,《文昌杂录》中记载:“官吏休假,元旦、寒食、冬至各七日;上元、中元、夏至各三日;立春、清明各一日,每月例假三日,岁共六十八日。”此外,年假是从十二月二十日到次年的正月二十日,共三十天。所以宋朝官员每年休假的天数加起来总共是九十八天。

明朝的休假制度是每月放三天假,年假放五天,冬至放三天,元宵节放十天,每年共放假五十多天。清承袭了明朝的休假制度,一直沿用到鸦片战争之前。

古人什么年龄退休

在古代,历朝历代都对官员的退休年龄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早在周代就对退休年龄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据《礼记·曲礼》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事”,“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这里的致事、致政就是退休的意思。《尚书大传》也说:“大夫七十而致事,老于乡里。”

周以后的封建王朝基本沿袭了周代“大夫七十而致事”的退休制度,只不过在形式上有差异。到了明清,官员的退休年龄逐渐变成了六十岁。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诏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仕,给以诰敕”。在清朝,文官六十岁令致仕。武官则不然,官职愈低、退休越早。副将以下,年满六十必须退休,参将五十四,游击五十一,都司守备四十八,千总、把总四十五。

虽然历朝历代明确规定了官员的退休年龄,但是仍然有许多特例。比如一代青天大人海瑞,死在任上,享年七十四岁。元朝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在七十岁后多次申请退休,均未获批准,最后死于任上,享年八十六岁。如果官员在未满退休年龄时得了重病,也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古代官员退休有福利吗

古代官员退休以后,历代朝廷都会给予相应的待遇,这些待遇一般体现在政治和经济方面。

在政治方面,有的官员退休了还是会享受极高的待遇。周朝时期,据《礼记》记载:卿大夫退休称为“国老”,一般官吏退休称为“庶老”,国老和庶老都是敬称。周公致政成王后,成王使居洛邑,享受最高的礼遇。唐朝时期,朝廷会为退休的官员举行送别仪式,敲锣打鼓,送归老家,非常隆重;三品以上的官员,在退休后仍可以在朝廷走动,参与商议国家大事。宋朝时期,官员享受的待遇之丰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旦退休,官员的官位就会晋升一级,并且依然可以参与朝政。另外,官员退休后,其子孙可以获得一定的官职。明朝时期,退休的官员在参加宴会或祭祀等活动时,还可以受到原职级别的礼遇。明朝初年,朝廷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以原职退休;四品以下的官员,如果任现职满三年且没有大过,其官位就可以在退休的时候升一级。到了明中期,朝廷又规定,政绩突出的官员在退休时,其官位可以升二级。清朝退休制度基本和明朝相同。

在经济方面,有的官员在退休后依然能够享受朝廷的奉养等优待。周朝时期,据《周礼·王制》记载,“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官员退休以后,国家会对他们进行奉养。在汉朝,年俸禄二千石的官员,在退休后每年还可以拿到原俸禄三分之一的补贴。在唐朝,功臣在退休后可以保留全额的俸禄;五品以上的官员,在退休后每年可以拿到原俸禄一半的补贴;六品以下的官员,则可以获得一些田地。高官致仕,允留一子领薪侍养。

宋朝时期待遇优厚,从宋真宗起,职事官致仕后,可领取半数的俸禄;立有战功的臣子,有一些可以领取全额的俸禄;有些官吏名义上退休,实际上又安排了其他名誉职务,可以领取职务俸禄。明清时期,对于退休的官员,朝廷不发补贴,但如果退休的官员家境贫寒,就每月发放给官员二石米。

古代有“举报箱”吗

现在,许多地方检察院在自己的辖区都设有举报箱,用来接收群众的举报和意见,以有利于搜集案件线索,便于和鼓励群众同贪污贿赂等腐败现象作斗争,促进办案的公平性。其实,举报箱在我国的应用历史已经很悠久了。

据学者考证,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举报箱。前403年,李悝被魏文侯拜为相国,为稳定社会秩序,李悝帮助魏文侯建立了揭发惩治贪官污吏的举报制度,并于偏僻之处设置“蔽竹”,便于百姓举报。“蔽竹”是一个圆形的筒,长约尺许,上方有一个大约三寸见方的小口,以便检举人将写有揭发内容的竹简塞入筒内,这便是那时候的举报箱。在李悝所著的《法经》中,他记录了关于设置“蔽竹”的经验。

唐朝时期的武则天也设置过举报箱。据《旧唐书·本纪第六》记载,在垂拱二年的三月,武则天在朝堂安装了“铜匦”,就是一种铜制的匣子,用来接收臣民的“进书”或诉状。铜匦被设置在宫廷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上,寓意为“四德卫央”。武则天还设置了理匦使,专门负责铜匦的检举事务,并让太平公主经常暗地监视,防止有人作假。武则天下谕旨说她设置“铜匦”的本意在于接受臣民谏议时政,自陈冤屈,及搜集治国谋略等方面的信息,是为了巩固皇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腐败,使政治得以清明。

“厂卫”是什么机构

厂卫,是明朝内廷的侦察机构、直接听命于皇帝的特务组织,是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厂指东厂、西厂、内行厂,其首领一般由司礼监太监担任。东厂由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八年(1420)在北京东安门北设立;西厂由明宪宗于成化十三年(1477)在旧灰厂设立,汪直领之;内行厂由明武宗于正德初年(1508)在荣府旧仓地设立,刘瑾领之。三厂中,东厂的存在时间最长。

锦衣卫由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十五年(1382)设置,原为内廷亲军,是皇帝的侍卫和仪仗部队。后来,朱元璋为加强专制统治,特赋予锦衣卫巡查缉捕的权力。锦衣卫设有自己的监狱,称为诏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一般司法机构的授权。其最高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多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锦衣卫指挥使腰牌

两者性质相似,关系密切,所以一般合称为“厂卫”。厂和卫的职权基本相同,都具有特权,办案不必经过司法机构,直接奉旨办理案件,可以随意抓捕吏民。两者也有区别,厂和皇帝的关系更为亲近,主要负责监察官民和锦衣卫,其势力大于锦衣卫;锦衣卫属于外官,主要负责监察官民。

太监有官职吗

提起太监,人们都会想起慈禧身边的大太监李莲英。李莲英的权力有多大?他有官职品级吗?

古代的太监也是有官职品级的。例如,在清朝时期,太监分为总管、副总管、首领、副首领和无官职。按照品级划分,则分为八品,从高到低依次为“专司遵奉谕旨办理宫内一切事务”的敬事房,为太监最高衙门,最高长官为正四品总管;负责皇上日常起居办公的养心殿五品副总管;圆明园六品总管;皇太后慈宁宫中的六品副总管;负责饮食的御膳房七品总管;供奉皇家祖宗牌位的景山七品总管;还有掌管皇家歌舞的南府七品总管;其他单位的首领。首领多为八品或无品,少有七品。众多无品级的太监,他们直接被称为太监,就是狭义上的“太监”了。在众多有关太监的小说、戏曲或文学作品里,李莲英、安德海等人一般都被认为是权力最大的太监,事实上,这是不对的。李莲英和安德海只不过靠近权力中心,所以品级最高的敬事房总管也对他们礼让三分,但是他们的官职只不过是太后宫内(即慈宁宫)的总管,后来慈禧太后破格封了李莲英一个二品的顶戴,但这只是个虚衔,并没有多大的权力。

“三宫六院”怎么划分

“三宫六院”常常被指称为皇帝的后妃,那么三宫和六院指的是哪三宫,哪六院呢?

三宫六院的称呼来源于故宫。故宫的建筑格局是“前朝后寝”的古制,两者之间以乾清门所在位置为界限。乾清门之南为“朝”,是举行国家大典以及皇帝处理国家大事的地方;乾清门之北为“寝”,是皇帝和他的后妃生活的地方。“三宫”指的是皇帝居住的乾清宫、皇后居住的坤宁宫以及这两宫之间的交泰殿。“六院”为妃嫔们居住的场所,实为六宫,但因其采用的是庭院的格局,故又名六院。“六院”以坤宁宫为中心,分东西两侧分布,每侧各有六个,也就是东六宫和西六宫。故宫现存的东六宫为延禧宫、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和永和宫;西六宫为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太极殿、咸福宫和长春宫。

清代后宫的等级是什么

清朝后宫分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等诸多等级。

康熙皇帝确定了后妃制度,具体划分为:皇帝的祖母称为太皇太后,母亲为皇太后,她们以及众太妃、太嫔住在慈宁宫;皇后住在坤宁宫,主持后宫事务;皇后下设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分住东西六宫;嫔以下设贵人、常在、答应,这些妃子没有固定数额,分住东西六宫。另外,在皇帝大婚之前,一般要选八位比皇帝大的宫女供皇帝临御,这八位宫女从此以后就有了名分,一般担任司账、司寝、司仪和司门女官。皇后专用水瓶

对于后妃的数量,清代曾有“正式文件”对其进行了模糊地规定:皇后一人,皇贵妃二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对于嫔以下的贵人、常在、答应的数量则没有数额上的限制。

清代的后宫在待遇方面,由于名位、级别皆不同,则在月俸银两、所穿服饰、伙食标准、佣人数额、住所配置,还有仪仗的规制等方面都有明确严格的区分。皇太后每年的津贴累计有二十两黄金,二百两白银;皇后为一千两白银,配十二名女佣;皇贵妃每年为八百两银子,配八名女佣;贵妃为六百两,配八名女佣;妃为三百两,配六名女佣;嫔为二百两,配六名女佣;贵人为一百两,配四名女佣;常在为五十两,配两名女佣;答应为三十两,配两名女佣。

军机处是什么机构

军机处是清朝时期办理军机事务的地方,最早设置于雍正七年(1729)。

当时,清军在西北两路出征策旺阿拉布坦,为及时处理军报,防止军情机密被泄露,于是设置军机房,雍正十年改称为“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战事结束以后,作为临时设置的机构,军机处本应该被撤销,但是朝廷反而扩大了它的职权,无数的军国大事都是在这里被策划、颁布的。

军机处设有俗称“大军机”的军机大臣和俗称“小军机”的军机章京。军机大臣正式称谓是“军机处大臣上行走”,从皇帝亲信的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总督之中特地选拔,或者由军机章京升职后担任,数量和任期不固定。军机章京正式称谓是“军机章京上行走”。初期是由军机大臣在阁中书等官员中选调,乾隆时期改为在内阁、六部、理藩院等衙门中录用。军机处实质上是皇帝的私人秘书处,直接对皇帝负责。它并不是国家机关,因此,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并不是官职名称,没有俸禄和品级,它们的设置和废除均由皇帝决定,这体现了皇权的高度集中。军机处中的人员每天都要面见皇帝,有的甚至一天几次,主要职责是商议军国大事,汇总各地奏折并上报,对皇帝的谕旨以军机大臣名义下发等。军机处一直到宣统年间皇族内阁成立后才被废除。

“八旗”是怎样一种制度

八旗制度是一种“军民合一”的制度,人们战时出征,平时耕作、狩猎,一直存在到大清灭亡。昔日的八旗军队敢打敢冲,叱咤风云,在马背上夺得江山。

明万历年间,努尔哈赤在牛录的基础上建立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四旗,旗帜颜色为纯色。后又增建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四旗的旗帜正色为黄、白、红、蓝,外围镶嵌其他颜色以示区别,黄、白、蓝旗都镶以红色,红旗则镶以白色。到此,满洲的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建立了。八旗的规制是这样的:每三百人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他们的长官分别称牛录额真(汉语为“佐领”)、甲喇额真(汉语为“参领”)、固山额真(汉语为“都统”)统领。据史料记载,当时八旗共有四百个牛录,分别为三百零八个满洲牛录、七十六个蒙古牛录以及十六个汉军牛录。皇太极时,又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编制与满洲八旗相同。

“顶戴花翎”是什么

顶戴花翎是清朝官帽的代称,是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

顶戴指的是官帽的帽顶,也叫“顶带”。清朝的官帽有朝冠和吉服冠两种。朝冠的顶子有三层,从上至下依次为尖形宝石、球形宝珠和金属底座。吉服冠的顶子没有尖形宝石,只有球形宝珠和金属底座两部分,金属底座采用金或铜材质,并饰以花纹。官级大小依照球形宝珠的颜色加以区分:红色代表一品、二品;蓝色代表三品、四品;白色代表五品、六品;金色代表七品及其以下品级。按照大清礼仪规定:球形宝珠的材质一品用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阴文镂花金;九品用阳文镂花金。帽顶上没有球形宝珠表示没有品级。

花翎安插在球形宝珠下的白玉或翡翠材质的翎管里,分为蓝翎和花翎两种。蓝翎是褐羽所做的翎,羽长而无眼(“翎眼”就是花翎上像眼睛的圆圈);花翎是孔雀的尾羽所做的翎,有单眼、双眼、三眼三种,眼越多表示越尊贵。清朝对于花翎的佩戴要求十分严格,规定只有皇家宗室和立有极大功勋的高官才可以佩戴。六品以下的官员只能佩戴蓝翎。五品以上的内大臣、前锋营和护军营的各统领和参领且是满洲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上三旗出身的,才有资格佩戴花翎,并且一般是单眼花翎。皇家宗室、镇国公、辅国公与和硕额附(妃嫔所生公主的丈夫)可以戴双眼花翎,贝子与固伦额附(皇后所生公主的丈夫)可以戴三眼花翎。即使是有资格佩戴花翎的皇家宗室,也必须在十岁时,通过骑和射这两项考试后,才能佩戴。

古代有专门救火的消防队吗

古语有云:水火无情。现在我们有专门的消防部队处理火灾等事宜,那么在古代,如果遇见失火的情况,他们怎么处理呢?是不是也有专门的消防部队呢?

据相关史料记载,宋朝仁宗时期,京城曾有一个专门用于消防的机构,名称为“潜火铺”,其是由在京城的厢军中选拔出来的精干军士构成的,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消防部队。

在汴梁城内的高楼处都设有望火楼,街巷间每隔三百步就有一所军巡铺屋,并且备有水囊、水桶、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锚儿等灭火工具。每所军巡铺屋内有五个经过严格训练的铺兵,他们消防救火技术过硬,勇敢机灵,并且有很强的责任心。当发生火灾之后,他们立即携带消防工具,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有运水的,有灭火的,还有救护居民的。与此同时,他们还会将消息层层上报,依次告知失火地所在的军政长官厢主、负责京都卫戍的马步军殿前三衙以及开封府尹,各部门纷纷协助。由于组织良好,每遇火灾,军巡铺总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扑灭大火,而且不会劳民伤财。另外,这些铺兵还负责夜间巡逻、提醒百姓准时熄灯等事务。

由此看出,这支宋朝建立的消防部队组织严整,设备齐全,制度完善,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业消防队,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称得上是首屈一指。

古代专门报时的是什么部门

古代的科技还没有达到可以制作钟表的水平。那么古人是怎么计时的呢?有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这件事呢?

在周朝时期,朝廷设置了“鸡人”这一职位,主要负责提供祭祀用的鸡、辨别贡品,在举行祭祀大典的时候给文武百官报时提醒。随着时间的流逝,“鸡人”逐渐成为宫廷中主管更漏(古时的一种计时设备)者的称呼。据南朝梁人陆倕所著的《新刻漏铭》记载:“坐朝晏罢,每旦晨兴,属传漏之音,听鸡人之响。”在唐诗《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中,记载有“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这两句也描述了“鸡人”的工作。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由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他们负责观测天象以确定时间。隋朝初年,秘书省下的太史曹负责太史令的工作,观象授时。隋炀帝时期,太史曹改为太史监,但是工作内容依然不变。唐朝时,太史监又改为太史局,肃宗时又改称司天台,司天台的职责是观察天象、主管漏刻(古时的一种计时设备)、击钟鼓报时。五代及北宋初年,设司天监掌管天文历法,宋神宗改革职官制度后,将司天监改为太史局。辽设司天监,金设司天台,元朝设太史院和司天监,这些机构的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报时。

明清时期,朝廷设置了最为著名的天文观测机构——钦天监,掌管天文历法,确定时间。钦天监中的漏刻博士、司晨等官员,职责与周朝的“鸡人”相似,主要负责定时、换水日晷图时、报更、报告晨昏等工作,如果遇到朝觐庆贺等大典时期,还要充当报唱官。

古代对天文历法的规定很严格,天文观测机构的权威性很高,私人不得制定历法,臣民和称臣之国都必须遵守朝廷发布的时间。但是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时间往往不能统一,因此百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掌握时间。

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的研究水平一直很高,但是由于更漏、日晷等计时工具精度有限,造成报时有误差,但是并不影响百姓的生活。

“刑不上大夫”是什么意思

《礼记·曲礼》中有“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语句,这是关于“刑不上大夫”的最早的记载。刑指的是法,从夏禹刑开始,经商汤刑、周九刑,到周穆王时期的吕刑,规定了五刑和定罪量刑的原则。

殷商、两周时期的资料显示,士大夫甚至是地位更高的贵族都有被杀的记录。如商纣曾醢九侯、脯鄂侯、剖心比干,周公曾杀管叔和蔡叔,春秋战国时诛杀大臣更是常见,可见这里说的并不是贵族无限制地享有法律特权,而是说士大夫阶层在诉讼程序以及适用刑法上与庶民、奴隶有所不同,此举是为了保持这个贵族阶段的尊严。

他们可以不用出庭受审,可以赎刑或者缴纳罚金免除其罪;有违法犯罪行为,不必直接定其罪名,以避讳不名之耻;有的应处死刑的可以予以放逐,即使判处死刑,在行刑时也有别于常人,不必派司法官吏对其施以死刑,而令其跪拜自裁,保留其尊严;不会施用黥刑或肉刑等终身带有刑辱标记的刑罚。这是礼法在刑罚上的具体应用,但并不是说他们犯罪后可以不用接受刑罚制裁。战国时“法不阿贵”的主张就已经被提出,但是由于产生特权的基础还存在,“刑不上大夫”原则逐渐演变为封建法律中的“议”“请”“减”“官当”等特权制度。

“尚方宝剑”为何象征皇权

尚方宝剑在一些戏曲、古装电视剧中十分常见,如铁面无私的包青天经常会用皇上御赐的尚方宝剑对皇亲国戚和高官大臣问罪。那么,为什么尚方宝剑可以有这么大的权力呢?

尚方是专门为皇室制造刀剑兵器等珍贵器物的机构,秦汉已有之。尚方宝剑顾名思义就是尚方这个官署制造的宝剑。此类宝剑锋利无比,可斩马匹,又称为斩马剑。因为是皇家御用,所以一开始就被赋予了皇权和特权。《汉书·朱云传》记载了一个关于尚方宝剑的故事。汉代成帝时期,作为帝师的丞相张禹受到皇帝的宠信,经常得到各式各样的赏赐,于是他的生活极其奢逸。狂直之臣朱云上书皇帝:“臣原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皇帝大为恼怒,认为朱云侮辱了自己的老师,侵犯了自己的尊严,于是下令将他拖出去斩首。朱云死抱殿前的栏杆,结果栏杆被折断。后来左将军辛庆忌不惜以死相谏,为朱云求情,皇上才赦免了朱云的罪行。皇帝也下令不必更换折断的栏杆,“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这里的尚方斩马剑就是尚方宝剑。

唐朝时期,尚方宝剑被赋予了更大的权力,可以“上斩昏君,下斩佞臣”,代表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古代有花钱免刑的制度吗

在古代,犯了罪是可以通过赎买的形式减免刑罚的,这种制度叫做赎刑。赎刑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尧舜时代,《尚书·舜典》中有“金作赎刑”的记载。

西周时期,据《尚书·吕刑》记载,对适用墨、劓、刖、宫、大辟这五刑有疑义而应给予罪犯宽赦的案件,均可以定为赎刑。其具体内容是:“墨辟疑赦,其罚百锾,阅实其罪。劓辟疑赦,其罚惟倍,阅实其罪。剕辟疑赦,其罚倍差,阅实其罪。宫辟疑赦,其罚六百锾,阅实其罪。大辟疑赦,其罚千锾,阅实其罪。”锾是当时铜的货币单位,一锾为六两。

汉朝时期,为了给国家聚敛财物,朝廷大大扩充了赎刑的规模,可以用交钱、出缣、劳役来赎免刑罚。汉惠帝时,死刑可以用三十爵的价钱来赎免;汉武帝时,缴纳五十万钱就可以减免死罪一等。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的“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就是一个佐证。

隋唐以后,朝廷对赎刑制定了严格明确的制度。对于哪些情况适用赎刑,按照刑罚的种类规定了赎免的要求,比如赎金的数量等。唐朝时,应当议、请、减及九品以上官及七品以上官员亲属,犯流罪以下的,都可以用金钱赎罪。

清朝时,朝廷进一步细化了赎刑。官员或官员亲属符合一定条件,可以缴纳赎金的方式替代应处刑罚;老幼废疾及妇女犯徒刑,可以缴纳赎金,以代刑罚;部分过失犯罪,也可以缴纳赎金而代刑罚。

为什么在午时三刻处斩犯人

明清时期,朝廷的相关律令中都没有在午时三刻处决犯人的规定,但是一般官府在判案的时候,如果犯人是死刑要被斩首的话,那么官员一般都会把行刑时间选在午时三刻,这是一种约定俗成,还是偶然碰巧呢?

在古代,人们认为杀人是一件“阴事”,十分不吉利。被处决的犯人无论是否罪有应得,在死后都会去找判案、监斩的官员和行刑刽子手的麻烦,所以古人对执行死刑这件事十分忌讳,想方设法进行规避。午时三刻换算成现在的时间大概是中午十二点,此时阳光充足,古人认为这是一天之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在这个时候行刑,那么杀人的阴气就会被充盛的阳气冲淡,这样死者的鬼魂就不会出来纠缠相关的人。因此古人一般都将执行死刑的时间定在午时三刻。

古代为什么要“秋后问斩”

在古装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某某犯人被秋后问斩的桥段,而且几乎所有问斩的时间都定在秋后,这是为什么呢?

在我国古代,人们非常注重天人合一。古人认为万事万物都要符合天道,人的行为包括政治活动,当然也不会例外,否则就会受到上天的严厉惩罚。

按照阴阳五行学说的观点,春夏秋冬四季代表着五行中的木、火、金、水,另外土对应着四季中的最后一个月,象征着收藏万物。按照对应关系,秋是万物凋零的季节,有着金的特性,肃杀、冷酷……

秋后问斩正是古人顺应天意的观念使然。作为上天之子的皇帝更要按照天时行事,于是就将处决犯人的时间选在金气旺盛的季节,利用金的种种特性,挫败反动势力的有生力量并给其以致命的打击。

古代对抢劫罪是怎样处理的

在古代,抢劫罪称为强盗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历代都会对之进行严惩,但是在不同的朝代,惩罚是不同的。秦朝时期最早有了关于强盗案的记录。因为秦朝只为五人以上的强盗案定名,所以强盗罪在当时被称为群盗罪。秦朝及其以前,强盗罪一直包含在盗罪里面。汉朝时期,强盗罪和盗罪分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所有犯了群盗罪和强盗罪的人都要被处以磔刑,可见对这种犯罪行为打击的力度之大。

唐朝时期,对强盗罪开始分情况进行处理。有抢劫行为,但是没有抢到财物的,要判刑两年。有抢劫行为,而且抢到了财物,但没有伤人、杀人的,依财物的多少进行量刑,可处以徒刑、流刑和绞刑;构成伤人的处以绞刑;构成杀人事实的处以死刑中比绞刑更重一等的斩刑。

宋朝时期,对强盗罪的处罚更重。一旦有人犯了强盗罪,那么其本人被处斩,其家产被没收,其妻子儿女被发配千里服苦役。如果有人包庇犯了强盗罪的人,也会受到牵连,被处以重罚,严重者可处以斩刑。

明朝对于强盗罪的法律条文是参照《唐律》制定的,但是量刑更重。对于有抢劫行为,但是没有抢到财物的,处以流刑;对于抢到钱的,则无论有没有伤人、杀人的事实,均处以斩刑。另外,明朝还单独规定了白昼抢夺罪,指的是光天化日之下,赤手空拳抢夺他人财物的行为。

清朝时期对于强盗罪的处罚相应地变轻了,量刑主要看犯罪事实的危害性,而不是按照赃物的多少来定。

中国的佛教分为哪些派别

佛教是中国三大教派之一。自佛教从东汉时期由印度传入后,逐渐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经过了上千年的丰富和发展,产生了很多的分支和流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大派别。

这三大派别分别为汉地佛教、小乘佛教和藏传佛教。南北朝时期,我国战争绵延不断,民不聊生,但是佛教却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汉地佛教的发展和影响在三大派别中最为深远。从那个时候起,派别之争就产生了,在中国汉地佛教的几个宗派如下:

天台宗:此宗派奉印度的龙树和尚为初祖,由隋朝的智觊禅师实际开创,教义主要遵从《法华经》,所以也称为法华宗。又因为开创地点是在天台山,所以又称为天台宗。该派讲经论法时,主要以反省观心为主,故又被称为“性宗”。

禅宗:此宗派由南朝时期印度达摩祖师创立。以主张禅为生活中的修持而闻名,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著称。达摩祖师用“禅定”二字概括了佛教的全部修习,主张入定静修,去体悟自身的佛性。达摩自称“传佛心印”,所以此派又叫“佛心宗”。

华严宗:此宗派是由隋唐之际的杜顺和尚创立的,他写就的《五教止观》是此宗派的奠基之作。此宗派得名主要源于以《华严经》为所宗,其宗旨是“法界缘起”,故又有“法界宗”之称。武则天时期,三祖法藏禅师被赐号为“贤首”,他曾为武则天讲解《华严经》,并建构以法界缘起为本宗思想体系的理论,是华严宗的集大成者。华严宗将“圆融无碍”作为观察人生、宇宙的最高法门,也是认识的最高境界。唐武宗灭佛后,华严宗渐渐衰败,现在在日本还有流传。

律宗:此宗派是由唐朝道宣和尚创立的,以研习及持守戒律得名。唐武德七年(624),道宣开始在终南山丰德寺潜心静修,以大乘教义阐扬《四分律》,创南山律宗,是律部三宗之一,后其他两宗相继失传,故以后的律宗指的就是南山律宗。该宗主要遵从《四分律》,食、坐、卧、礼以及受戒、说戒、安居都要有一定的标准。律宗一直传承到现在,对佛教的发展影响深远,现代僧侣的受戒和日常起居的各种程序就是道宣的规定。

三论宗:此宗派是由龙树和尚创立的。其理论基础来自《百论》《中论》《十二门论》三部佛家经典,主要思想是透过破邪显正、真俗二谛、八不中道、涅槃世间的道理,阐释《般若经》诸法空性之义。因北魏太武帝灭佛,该宗派一直不兴盛,直到隋唐时期,吉藏和尚完成三论注疏,又著有《中论疏》《十二门疏》《三论玄义》等著作,集三论思想的大成,正式开创了三论宗,于是这一宗派盛极一时。

慈恩宗:此宗派是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创立的。他们把人世间的一切都归结为“识”的作用,“识”之外的客观世界为虚无,所以又名“唯识宗”。又因为他们主张以依他起相、遍计所执相、圆成实相这三相来解释世间万物,所以又称为“三相宗”。此宗派主要依据《解深密经》《成唯识论》《瑜伽师地论》和《华严经》确定教义。

净土宗:此宗派是由东晋名僧慧远所开创,以专念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而得名,主要遵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这“三经一论”。相传慧远大师曾经邀集十八高僧在庐山共结“白莲社”,一起修行,因而又得名“莲宗”。净土宗因修行法门简单易行,彻上遍下,无所不宜,故流传广远,历代不衰,至今仍然兴盛。

密宗:此宗派为汉传密宗,又称为真言乘、密教、秘密教等。该宗以《大日经》《金刚顶经》为根本经典,宗派人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亲自传授深奥秘密教旨,带有浓厚的咒术、仪礼、民俗信仰的行为和组织特点。此宗派由唐朝七祖惠果大师传予日本僧人空海和尚后在日本兴盛至今,中国经唐武宗灭佛后密宗渐渐失传。

“佛”与“菩萨”有何不同

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的叫法,作为佛教中的重要角色,他们为什么一个被称为“佛”,一个被称为“菩萨”呢?这两个称谓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佛和菩萨代表了佛教修行的等级,反映了修行的程度和境界。

菩萨的全称为“菩萨提”,来源于梵语,是一个音译词,翻译成汉语就是“觉有情”或者“道心众生”,意思是已经觉悟并且可以度化众生的慈悲之人。

菩萨有“自觉”和“觉他”两个修行品位,所以菩萨可以自己体悟自己修行之佛法,可以点化众生。我们耳熟能详的是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大势至菩萨等。

其实按照佛教的说法,只要按照大乘佛法修行,最终修成正果的僧侣或者居士,有时也可以被尊称为菩萨,如印度大乘佛教的学者龙树菩萨、世亲菩萨就是尊称。

佛的全称为“佛陀”,同样来源于梵语,是音译词。它翻译成汉语就是“觉者”,意思就是说不但做到了菩萨品级的“自觉”和“觉他”,还必须要“觉行圆满”。我们平常听得最多的是“释迦牟尼佛”,这也是被小乘佛法所尊称的唯一一个。但是大乘佛法认为,凡是一切觉行圆满的僧侣或居士等修行者都可以称为“佛”。

佛数不胜数,无处不在,三千大千世界均有佛,比如竖三世佛,也就是前世佛燃灯古佛、今世佛释迦牟尼佛、来世佛弥勒佛。总的来说,佛家的修行过程为众生到罗汉、菩萨、成佛,佛的修行已达圆满,菩萨是仅次于佛的修行品级。

佛教和莲花有什么渊源

莲花又称为“荷花”,佛教与莲花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那么这种不解之缘起源于何处呢?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在印度的佛教传说中,莲花和佛祖释迦牟尼的关系十分密切。相传佛祖想要投胎转世拯救世人,他选择降生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家中,他的母亲就是美丽端庄的王妃摩耶夫人。

在净饭王和王妃摩耶夫人的新婚之夜,王妃在梦幻中感觉到有一位菩萨坐着白象,慢慢地靠近她,然后从她的右肋处一下就钻进了她的肚子。她当时有个感觉,自己怀孕了,那个菩萨就是这个胎儿。果然她有了身孕,六个月后她的脸上总是带着淡淡的绯红色,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

佛祖降生时,天现异象:鸟儿群而鸣唱,天空出现神乐相和鸟唱,花儿全部盛开。与此同时,皇宫御苑中出现了八种瑞相,其中有一种瑞相就是池中突然长出大如车轮的白莲花。

而就在佛祖降生的这一刻,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之中坐着一位盘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这一天就是后来的“浴佛节”。佛祖成道后北行,脚步过后竟化为朵朵莲花,佛祖打坐的姿势像莲花一样,称为“莲花坐姿”,坐具也是莲花形状的,俗称“莲花座”。

不过,传说的可信度很低,这里有两个主要原因或可以作为解释:一种就是说古时候的印度酷热难当,莲花盛开在春夏之交,给人们带来凉爽和美的享受。人们对于这种夏季暑热时盛开的美艳之花,自然十分喜爱,出现了很多赞美莲花的文学作品和民俗。佛教为了广泛传播,招徕信徒,自然很注重这些,将莲花吸收进来也就不足为奇了。释迦牟尼像

还有一种说法是莲花的品格和特性与佛教教义相吻合。佛教视人生为苦海,讲究用修习佛法来达到脱离苦海、永登极乐的目的,这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很相似,故而,佛家将莲花视为自己的象征。

什么是“舍利”

“舍利”俗称佛骨、佛舍利,是佛教中的圣物,神圣无比。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僧人们为了保护“舍利”奋不顾身,甚至不惜牺牲性命的情节。

舍利是梵语“尸骨”的音译词,翻译成汉语就是灵骨、身骨或遗身。舍利原本指的是佛陀的遗骨,后来指高僧火化后遗留下来的奇特结晶体。这种特殊结晶体只有佛或者高僧火化后才会出现。

据现在研究表明,舍利一般是由骨头变化而成的,但是和一般死人的骨头又有很大的差别。从颜色上看,舍利有褐色、白色、灰色、赤色等颜色,还有的是杂色,一般认为头发形成黑色,骨头形成白色,血肉形成赤色,肌肉形成灰色。从形状上来看,舍利的形状繁多,有透明的珠子,有的像玛瑙,有的像珍珠,有的像钻石等。

舍利的分类很丰富,火化之后的遗骨的称为碎身舍利;不经过火化而全身不腐烂的称为全身舍利,也叫肉身菩萨。佛的遗骨称为生身舍利;佛留下来的戒律和教法称为法身舍利。

关于舍利子的形成,历来议论纷纷,有学者指出由于僧人长期都是素食,摄入了大量的纤维素和矿物质,经过人体的新陈代谢,极易形成大量的磷酸盐、碳酸盐等,最终以结晶体的形式沉积于体内而形成。但是这种解释有很大漏洞。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素食主义者,为什么他们没有舍利子出现呢?佛门弟子不计其数,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有舍利子呢?据说形成舍利需要很严格的条件,高僧要有戒、定、慧的修行,在圆寂之前还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如此死后才能形成舍利子。这里的大愿力是佛家的一个词汇,在这里指的是高僧在圆寂前要有非常强烈的留下舍利的愿望。当然这种愿望不能夹杂私心,不是为了留恋死后之名誉,而是为了留下舍利给人供奉激励人们多发善心,勤加修行。这是高僧的大慈大悲之心,不想抛下众生独自成佛的壮举。佛骨舍利

佛塔有哪些意义

我们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里的浮屠是佛教用语,是梵语塔的音译词,指的是佛塔。这句话是说救人一命所积攒的功德比建造一座七级的佛塔还要多。

关于佛塔的产生有一个传说,相传在佛祖圆寂之前,他的弟子问他要如何表达对他的尊敬。佛祖低下头思索了一阵,没有说话,只是做了一系列动作:他将僧袍平铺在地上,然后将钵盂倒置,放在僧袍上面,接着将锡杖竖放在钵盂的上面。他的弟子回去后认真思索,从中受到了启发,于是就照着佛祖摆放物件的样子为佛祖建造了塔这种建筑,这种建筑称为佛塔。

佛祖圆寂以后,众弟子将他火化后得到了许多五颜六色的舍利。弟子们十分珍视这些舍利,为了保存好它们,众弟子专门建造了一座三层的佛塔,用来供奉这些舍利以及佛祖生前所写的经卷。从此以后,佛塔成了专门供奉舍利、保存经卷的建筑,以供人们祭拜。

随着佛教的发展,对于佛塔的建筑规制也越来越详细,只有在寺院修行的僧人死后才有资格享受建塔的待遇,而在家修行的居士则不能享受这种待遇。另外,塔的层数和僧人的地位相匹配。

印度的阿育王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相传他为了表达对佛祖的无限崇敬,便在世界各地建造了八万四千座佛塔,用来供奉佛的八万四千份舍利。其中有十九座佛塔建在我国。

一般佛塔建造的层数会选用五、七、九、十三这几个数字,而其中七级佛塔又是最为普遍的,所以就有了“七级浮屠”这个习语。

出家人怎样获得法名、法号

出家人受戒的时候,师父都会给起个法名,这意味着出家人正式进入修行的行列。根据中国的传统,一般出家人的名只有其师父、长辈才能称呼,因此就跟俗世的人们有了名还要有一个表字一样,比如诸葛亮的名是亮,表字孔明,号卧龙先生。出家人也要有一个法号被别人称呼。

于是,出家人一般法名、法号都有。在一般人眼里,僧人取法名和法号没有必要,但是这对于出家人而言则是意义非凡。这就意味着出家人通过改名换姓等一系列举措使自己彻底和前世割离,从此可以全身心地学习无上佛法,参悟解脱人生,进而去度化世人。

和俗世中的名字一样,法名也有自己的姓氏。在佛教传入中国早期,法名跟随师父的姓,这是因为法名是由师父赐予的。到了东晋时期,出现了一位非常著名的道安法师,他改变了这种风俗,主张“大师之本,莫尊释迦”,意思是说所有的佛教徒都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都应该跟着他的姓氏,为释姓。后来僧人们就渐渐以“释”为姓。

当然这种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话说一位襄阳的名士习凿齿专程到檀溪寺拜访著名的道安法师。他不等人通报,就直接闯入道安法师的房间,对法师自报家门说:“四海习凿齿!”如果是一般人就会感觉到很惊奇,会想到这人是谁,从哪来,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但是道安法师道行精深,只见他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弥天释道安!”如果我们把这句话当做一副对联来看的话,可以看出它对仗工整,意义宏达,在当时这两句话就被广为传颂。在道安的倡导下,虽然大多数出家人开始使用“释”姓,但是还是有极少数人不愿听从。然而,等到人们翻译了《增一阿含经》这部印度佛经以后,发现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出家,同称释氏。”于是那些反对的人再无异议,因为佛教的经典中就是这样规定的。

道安法师佛法精深,极大地推动了佛教的本土化,因此受到了前秦皇帝苻坚的钦慕,被奉为国师,同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国师”。

佛教中“八戒”指的是什么

在《西游记》中,憨态可掬而又色胆包天、好吃懒做的猪八戒无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唐僧收他为徒的时候,为他制定了八大戒律,故得名猪八戒。在佛教中,其实“八戒”是真实存在的。

佛家讲究清规戒律,其实“戒”和“律”是两种不同的行为规范:“戒”指的是僧人的自我约束,“律”指的是外部环境对僧人的约束,这两种行为规范从内、外两个方面明确地对僧人进行了规定。佛家还有戒、定、慧这三种学问,也就是“三学”,其中“戒学”就是指戒律,说的是通过平常谨守戒律,不断修持,就可以达到“禅定”“般若”等至高境界。

佛家的“戒”有五戒、八戒和十戒等之说。五戒指的是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撒谎),不饮酒,不邪淫,它最为世人所熟悉,是佛教弟子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八戒又称八斋戒、八关斋,它相对于五戒来说更加严格。在佛教经典《俱舍论》中,提到了僧人的八种过错行为:杀生、与取、非梵行、虚诳语、饮酒、涂饰香华及歌舞观听、眠坐高广严丽床座、食非时食。这里的“与取”指的是偷盗和抢劫,“非梵行”指的是男女交媾,“虚诳语”指的是撒谎。僧人是绝对不能犯这八种过错的。为了明确这一点,佛教相应有八种戒条,称为八戒: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涂饰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食非时”。

十戒则更加严格,指的是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涂饰香华”,七戒“歌舞观听”,八戒“坐卧高广大床”,九戒“食非时”,十戒“蓄金银财宝”。

为什么和尚自称“老衲”

老和尚在和人对话时,总是面带微笑,和善地自称为老衲。这里老衲的含义是穿百衲衣的僧人。和尚为什么会这样自称呢?

衲同纳,是补缀的意思。古时候,由于社会的生产力不高,人们的物质普遍不够丰富。普通百姓只有几件衣服,自然一件衣服要反复地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说的就是这种情况。穿坏了,能改小的就改给小孩穿,实在不能改的就扯成碎布,用来修补别的衣服或者用比较结实的麻绳将很多层碎布拼在一起,纳成鞋底。所以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情节:妇女们和街坊邻居一边话着家长里短,一边纳鞋底。

作为佛教徒的僧人,生活就更加清苦。他们常常将化缘得来的碎布结合起来,或者纳成鞋底,或者纳成僧衣,这种僧衣就被称为“百衲衣”。僧人穿的是百衲衣,所以就有了老衲或者贫衲的称呼了。

僧人为什么要斜披袈裟

我们平常看到的和尚总是在僧衣的外面罩上一件袈裟,这种奇怪的穿衣方式来自于禅宗的一个典故。

在南北朝时期,印度禅宗高僧达摩不辞辛苦来到中国,开创了中国佛教禅宗。禅宗主要的修行方式是面壁静坐,达摩祖师为了向世人展示这种独特的修行方式,传播佛法,便亲自到少林寺所在的五峰山面壁静修,一时扬起轩然大波,引起世人关注。

这时,一名叫做神光的和尚听说了这件事,十分敬佩达摩祖师的行为,便萌发了想要拜师学艺的念头。于是他从洛阳的香山寺不辞辛苦长途跋涉去往五峰山。神光和尚终于见到了达摩祖师,经过苦苦哀求,达摩祖师终于答应收下他。他在达摩祖师面壁洞穴的外面搭建了一座小屋,以便和自己崇拜的大师朝夕相处,就这样过了几年。

在这段时间内,达摩祖师并不传给他禅宗佛法,而只是把他当做一个使唤的对象。终于有一天,神光和尚决定去求达摩祖师传法。那天正在下大雪,寒冷异常,他来到达摩面前,发现大师正在坐禅,于是就站在洞外,没有上前打扰。就这样一直到大雪慢慢覆盖了他的膝盖,他都一动不动,毫不退缩。终于,达摩祖师睁开了双眼,看到神光和尚双手合十,虔诚地在雪中站定。达摩祖师便询问他为什么这样做,神光和尚坚定地回答道:“弟子是前来向师父求教真佛法的。”达摩祖师沉思了许久之后,仍旧拒绝神光,说“只有天降红雨才可传尔真法”。神光和尚求法之心坚决,于是拿了一把刀,毫不迟疑地砍向自己的左臂,顿时血流如注,染红了一片洁白的雪地,就像是天降红雨。

这时候,达摩祖师终于被神光的虔诚和坚持所感化,他赶紧用自己的袈裟为神光包扎伤口,并在腰间扎结固定住,看起来就像是斜披着袈裟一样。达摩祖师为神光和尚赐法名“慧可”,并将自己的衣钵传给了他。这就是佛教中有名的“雪夜断臂”的故事。

后来,僧人们被慧可为求佛法不惜一切的精神所感动,就效仿他把袈裟斜披在左肩上。这种披戴袈裟的方式就被一代一代继承了下来。

和尚头上的戒疤代表什么

戒疤是指和尚头上经香火烧灼而留下的疤痕,据《中国和尚受戒·香疤考证》所述,其起源于元朝时期,沙门志德住持金陵天禧寺时,与七众受戒,燃香于顶,指为终身之誓,其思想为舍身供养或断除我执。

这种习俗产生以后,适用范围一直仅限于汉地佛教,但是含义却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后来,戒疤的多少成了僧人等级的标志。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颗戒疤叫做“清心”。一般俗人出家时,会进行剃度,之后会用几个月的时间来适应佛门的清规戒律。等慢慢熟悉这些戒条后,寺庙会对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小测验,如果得到肯定,寺院中德高望重的老和尚就用线香为新僧人点上这颗“清心”戒疤。

第二颗戒疤叫做“乐福”。新僧人在寺院中好好表现,努力修行,经过一两年后,就会被赐予“乐福”的戒疤。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