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懂得一点糊涂(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1 02:42:07

点击下载

作者:东篱子

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生要懂得一点糊涂

人生要懂得一点糊涂试读:

前言

庄子曾说:“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就是说,人只要知道自己的愚惑,就不算是真正的愚惑。是愚是惑,每个人心里清楚就够了。很多人知道聪明是一种聪明,但是却不知道“糊涂”是一种更大的聪明。为人处世,光有聪明还不够,懂得一点儿糊涂将对人生更有益处。

难得糊涂不是真的糊涂,学会糊涂却是一种真聪明,运用糊涂是工作之大气,取舍糊涂是生活之必需。糊涂是聪明人的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处世的大智慧。人可以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切不可糊涂一世,聪明一时。世上聪明人不少见,因聪明而致祸的人更是不胜枚举。

所以人生聪明难。糊涂却更难。难得糊涂,既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智慧。糊涂是一种包容,是一种隐忍,是一种豁达,是一种圆通。掌握了糊涂的智慧,能够让你更好地领悟人生,适应社会,能够让你在生活当中获得一份安宁,舍弃一份虚荣。难得糊涂不是无原则地放纵,更不是麻木不仁,而是一种暗示和警诫,是一种更高的生活境界,一种气度和修养。

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曾精辟地指出:现代人把人生看得太严肃,世界就充满了苦恼。糊涂是明白的升华,是心中有数却不动声色的涵养,是超脱物外、不累尘世的气度,是行云流水、悠然自得的潇洒,是整体把握、抓大放小的运筹,是甘居下风、谦让豁达的胸怀,是百忍成金、化险为夷的韬略。

人生的糊涂有两种:一种是真糊涂。懵懂处世,似是与生俱来,装不来,求不到。一种是假糊涂。是非黑白明明了然于心,却故意装作良莠不分,这是糊涂的更高境界,但是这种糊涂非大智慧之人绝对不易做到。

糊涂不难,难就难在如何做到把握糊涂的度,路数固然不同心态也未必一致。聪明太过就成了愚蠢,而适时糊涂却是一种聪明。以自己特有的大智慧去拥抱人生,以自己固有的方法去展开生命,这就是糊涂的智慧。

适时糊涂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人生要懂得一点糊涂,才会使你恍然顿悟,会带给你一种大智慧,会让你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达观和从容。本书助你是非场里出入逍遥,顺逆境中纵横自在,成功化解生活中的烦恼和忧愁,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和纷争,顺利打开人生新局面。第一章难得糊涂,大智若愚人生本就是一场戏,看清了,也就释然了。郑板桥的那四个字“难得糊涂”包含着人生最清醒的智慧和禅机,只可惜有一部分人悟不透,大部分人做不到,所以,终日郁郁寡欢,忙碌不堪,事事要争个明白,处处要求个清楚,结果才发现因为太清醒了、太清楚了,反倒失去了该有的快乐和幸福。最笨的事都是谁做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聪明和愚笨,那些最笨的事情,往往都是聪明人做的。做事不妨糊涂一些,笨一些,反而能做出很多聪明的事情。有一次拓展训练上,主持人问:“树上有个苹果,离地10米,谁能想出最笨的方法把它摘下来?”当时队里有个外号叫阿铁的人,是大家喜欢开玩笑的对象,因为他傻乎乎的,没什么心眼,人很憨厚。于是,好事者们叫道:“阿铁,这事只有拜托你了!”

阿铁缓缓站起身,不住地挠头,咧嘴呵呵笑。主持人鼓励他:“大胆地说,只是个游戏嘛!”阿铁支支吾吾地说:“我看哪,这个就是就是跳起来摘……”大伙儿“轰”地笑歪了,喊道:“这算什么笨办法?”阿铁解释:“就是嘛,你永远也跳不到10米高,你就是摘不到。”主持人纠正他:“问题是我们要把它摘下来。”阿铁抱歉地笑笑:“那……我再想想?”终于站起一个聪明人:“报告!赶明儿我驾着坦克来,用炮瞄准苹果,一炮保准打下苹果,请大家享用。”第二个聪明人受到启发,跳起来说:“啥呀?你那一炮打过去苹果就烂了,还享用?需要精准射击——我是狙击手,弄把枪,我离着五公里,通过高倍望远镜,慢慢瞄准苹果梗儿,直到打下它。”又一个人突发奇想:“枪啊枪的,都是一介武夫!”大伙听着刺耳,盯住他,看看有何高论,“我回去搬音响来,对着树,将音量开到最大挡,播放摇滚乐,总有一天能把苹果从树上震下来。”这个办法果然笨到家了,引得大伙一阵乐。就在此时,真正的聪明人出现了,“诸位,”他高深莫测地说道,“我有一把斧头,”他举起手一扬,“砍树。”大伙笑了,轰他下台:“别说了,没意思!”他拍桌子:“树倒了!我再拿尺子——我身高17米,所以,我要将树干砍掉83米;再将树立起来,那么,苹果离地大约只有17米了;然后,我一伸手,脚都不用踮,就能摘到苹果。”这办法果然笨得离奇!大伙儿佩服得五体投地。主持人鼓掌笑道:“很好,游戏结束。下面我来讲评。”

这位主持人的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说:“这个世界上,真正愚笨的事情,往往都是由聪明人想出来、干出来的,而像阿铁那样的‘笨人’,恰恰不会做出最笨的事。”聪明反被聪明误

很多人不是输在太笨,而是恰恰输在太聪明。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到头来损失的是自己。人生本来没有捷径好走,遇事稳重一些,诚恳一些,“糊涂”一些,往往能够获得别人的信任,更容易获得机会。有一位华侨,在国外事业做得很大,但思乡情重,想出资在家乡办厂。

消息传开后,很多人纷纷与他联系,愿意与他合作在家乡开办工厂,因为大家都看到办厂有利可图,这让老华侨在选合作者上犯了难。

最后,他在众人之中挑了两个比较合适的人选,想在他们两人中挑出来一个与自己合作,并把他在国内投资的所有经营都交给这个人管理。有一天,他叫来那两个人说:“我本人没有爱好,唯独酷爱下棋,今天,你们谁赢了我,那么我就会与谁合作。”

那两个人也都是下棋高手,棋都下得极好,第一个与老华侨下了起来,最后老华侨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那个人。

第二个也很精明,在下棋当中,老华侨转身去倒了一杯水,第二人以为他不在意,偷偷换了一枚棋子,其实这一切全被老华侨在玻璃的影像中看到了。最后,第二个人获得了胜利。

但是,在后来,老华侨却选择了下输了棋的那个人来管理自己在国内的事业。

他说:“第一个人虽然没有赢我,但是他却是凭自己的实力没有想着去耍小计谋,诚心诚意地与我对弈,这也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从中可以看出他是可信的,而第二人却换了棋子,虽然这是一件小事,但是却可以看出他的品质低下,为人不诚实,与这样的人合作是不能让我放心的。”是聪明还是糊涂

在名利欲望的驱使下,有些人会卖弄自己的小聪明,想方设法地展示自己,甚至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这种做法,我们是该称之为聪明还是该称之为愚蠢呢?有一年,森林生病了,绿叶开始变黄,树皮开始剥落。生活在森林里的动物也跟着遭了殃,它们的窝被暴露了,它们的食物大量减少。面对亘古未有的浩劫,森林里的动物们急得团团转。此时,素有“森林卫士”之称的啄木鸟却不见踪影。动物们紧急商议,决定派夜莺把啄木鸟找回来。

历尽千辛万苦,夜莺终于把啄木鸟请回了这片森林。啄木鸟这边看看,那边瞧瞧,找准目标后着手救治了。不到一个月,啄木鸟完成了救治工作,这片森林开始慢慢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怀着感激的心,动物们载歌载舞颂扬啄木鸟的伟大功绩,并把“妙手回春——啄木鸟”的巨大横幅挂在了森林的醒目位置。

可是好景不长,不到半年,森林又开始患病了,而且比上次更严重。无奈之下,动物们只得再次派夜莺去找啄木鸟。

啄木鸟再次飞回森林,先在森林里故作神秘地观察了几天,然后找准目标开始救治。

富有经验的夜莺发现,啄木鸟并没有把害虫彻底清除,而是和上次一样留下了不少后遗症。

救治结束了,在啄木鸟的要求下,动物们又为它举办了盛大空前的歌功颂德晚会,并现场接受专题访谈。

在即将飞出这片森林的时候,夜莺悄悄地问啄木鸟:“你为什么不彻底清除危害森林的害虫呢?”

啄木鸟眼睛转了转,说道:“如果我把害虫都清除干净了,以后还怎么展示我的看家本领呢?”

夜莺听后,不屑地飞走了。可想而知,在它那嘹亮嗓音的作用下,啄木鸟瞬间成了“全民公敌”,没有人再相信它。

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本领,就要把害虫留下来,让森林时不时地患病,这种行为很难说是聪明还是糊涂。人有时候就像这只啄木鸟,自以为是地卖弄聪明,展示自己,但是却做了最愚蠢的事情。“傻”到极处是聪明

事实上,人们都习惯于某种思维定式,若能跳出这种思维习惯,变换一下观察事物的眼光,学会纵观事物的全貌,事情往往就会是另外一种模样,另外一种结果了。在美国的亚特兰大石头公园,公示牌上显示的游览收费标准是:坐缆车收费12美元,游遍全公园所有26个景点和项目收费8美元。公园之所以订出这样貌似愚蠢的价格,是经过极其科学和精密的计算的:一位游客如果坐缆车从上到下约需20分钟,这类游客一般都不会在公园内吃饭、购物。所以,公园从这类游客身上并不能获得多少收益,故价格就订得高一些,目的是让游客望而止步。而游客选择游遍全园26个景点项目,就需要一天的时间,这样,他就得在公园内吃饭,还会购物,公园的收入就会大幅度增长,所以才把此项价格定得特低以此来吸引游客。

有一个经营石头的商人,靠炸石山卖石头赚钱,每年的利润高达几百万美元,他把这些利润变成投资,逐年把采石场周围的土地买下一大片,并一直让它闲置。而他买下土地的目的,是断绝房地产开发商在采石场周围建房盖楼的念头。一旦采石场周围建房盖楼后,就会住进许多住户,住户们就会联合起来投诉采石场的爆破声扰民,采石场便很可能被禁止开采,断了老板的财路,故石场主才不惜投入重金以绝后患。

有些人看起来很“傻”,常作出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对于别人的指指点点,他们也是置若罔闻。其实,他们很聪明,他们“傻”得有目的,“傻”得绝妙,事实证明,这些看似愚蠢的做法,往往正是一抹妙笔。聪明有时也是一种错误

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才是真理的拥有者,为此,他们常常争论不休。但他们却不知道,言辞其实是苍白无力的,凭言辞很少能说服他人改变立场,就算是口若悬河的诡辩家也挽救不了自己的命运。古罗马执政官马西努斯围攻希腊城镇帕伽米斯的时候,由于城高墙厚,久攻不下,士兵们死伤惨重。后来,马西努斯发现城门是最薄弱的环节,于是打算集中兵力猛攻城门,但是要攻打城门就必须要用到撞墙槌,当时军中并没有这种器械。马西努斯想起几天前他曾在雅典船坞里看过两支沉甸甸的船桅,正好可以用,就下令让人马上把其中较长的一支立刻送来。

然而,传令兵去了多时,桅杆仍未送达。原来是军械师与传令兵发生了争执。军械师认为短的那根桅杆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不但攻城效果比长的那根要好,而且运送起来也方便,他甚至花了不少时间画了一幅又一幅图来证明自己的专业,而传令兵则坚持执行命令,既然上司要长的桅杆,他的任务就是把长桅杆送到上司面前。

面对军械师喋喋不休的说辞,传令兵不得不警告他,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执政官的命令是不容争辩的,他们了解领袖的脾气。军械师终于被说服了,他选择了服从命令,同意把那根长的桅杆送过去。可是在传令兵离开以后,军械师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他觉得服从一道将导致失败的命令是毫无意义的,于是,他竟然违抗命令送去了较短的船桅。他甚至幻想着这根短桅杆在战场上发挥功效,使执政官不得不赏赐他许多战利品以赞扬他的高明。

马西努斯见送来的是那根短的桅杆很生气,马上召来传令兵,要他对情况做出合理的解释。传令兵忙向他汇报说军械师如何费时费力地与他争辩,后来还承诺要送来较长的桅杆。马西努斯对这名军械师的自以为是深感震怒,于是,他下令马上把这名军械师带到他面前来。

军械师姗姗来迟,他没有察觉到马西努斯的震怒,反而为能够亲自向执政官阐述自己的正确理论而洋洋得意。他仍然以专家自居,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专业术语,并表示在这些事务上专家的意见才是明智的。马西努斯见军械师仍然不改其说大话的毛病,十分生气,立刻将军械师按军法处死。

这名军械师可能死后也不会搞懂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他设计了一辈子的桅杆和柱子,还被推崇为这方面最好的技师,凭他的经验,他知道自己是对的,因为较短的撞墙槌速度快、力道强,更适合攻城。他可能永远也没办法想通,在他费尽口舌向统帅解释了大半天,为什么统帅仍然坚持他的无知呢?

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像军械师这样的自作聪明的好辩者。他们不了解言辞从来都不是中立的,或多或少总带点偏向性。有些人是天生的辩论狂,太过于争强好胜了,整天只知要与人争辩,或总是找机会责难他人徒逞口舌之利,这是毫无意义的,不但不能改变别人的立场,甚至可能把自己逼上绝路,一个明智的人应该学会以间接的方式证明自己想法的正确性。谁也不比谁傻

不要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却把别人都当做傻子。其实聪明的人比比皆是,只不过大多数聪明人都懂得什么时候该装糊涂。美国总统威尔逊小时候比较木讷,镇上很多人喜欢拿他开玩笑,或者戏弄他。一天,他的一个同学一手拿着1美元,一手拿着5美分,问小威尔逊会选择拿哪一个?

威尔逊回答:“我要5美分。”“哈哈,他放着1美元不要,却要5美分。”同伴们哈哈大笑,四处传说着这个笑话。

许多人不信小威尔逊竟有这么傻,纷纷拿着钱来试,然而屡试不爽,每次小威尔逊都回答:“我要5美分。”一时间,整个学校都传遍了这个笑话,每天都有人用同样的方法愚弄他,然后笑呵呵地走开。

终于有一天,他的老师忍不住了,当面询问小威尔逊:“难道你连1美元和5美分都分不清大小吗?”“我当然知道,可是,如果我要了1美元的话,就没人愿意再来试了,我以后就连5美分也赚不到了。”

生活中,智慧和聪明就像主人和仆人的关系。主人没有仆人的协助不行,会显得非常笨拙狼狈,缺乏效率。但再聪明的仆人都还是仆人,他不可能是主人。仆人需要主人的方向,没有主人的仆人,等于失去了用处。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实践去把聪明转变成智慧,在智慧的基础上行动,从而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智慧可以成就大事业,能经受时间考验;聪明只能带来一时的成功,总有机关算尽的时候。当然,聪明不是错,更不是罪,关键是要用好自己的聪明,把聪明转化为智慧。这样,才能为自己的人生锦上添花,而不会让它成为虚幻的泡沫。别做讨厌的“聪明人”

不要炫耀自己比别人能干,这样,你就能得到更多的朋友,还会减少竞争对手,避免与人不必要的争斗。亨莉小姐现在是纽约人事局最有人缘的介绍顾问,但是,她也曾经是一个让同事们羡慕、嫉妒,甚至讨厌的人。原因是,她刚到公司的时候,最喜欢吹嘘自己以前在工作方面的成绩,以及自己的每一个成功的地方。同事们对她的自我吹嘘感到非常讨厌,尽管她所说的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为此,亨莉小姐很是烦恼了一段时间。

最后,亨莉小姐甚至无法在公司里继续工作了,所以,她不得不向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请教。拿破仑·希尔在听了她的讲述之后,认真地说:“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隐藏自己的聪明,以及你所有优越的地方。”

拿破仑·希尔继而说道:“他们之所以不喜欢你,仅仅就是因为你比他们更聪明,或者说你常常拿自己的聪明向他们展示。在他们的眼中,你的行为就是故意炫耀自己,他们心里难以接受。”亨莉小姐听后恍然大悟。

她回去后就严格按照拿破仑·希尔的话要求自己,在公司几乎不谈自己的聪明以及那些曾经的成功;相反,她非常认真地倾听公司其他人口若悬河的谈论。很快,公司的同事们就改变了对她的态度,慢慢地,她成了公司最有人缘的人。

别自恃聪明到处炫耀,何况你未必比别人聪明。你的炫耀对于别人而言是那样扎眼,他们会反感、会嫉妒、会认为你轻浮。没有人喜欢爱炫耀的人,久而久之,你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顾此言彼,一举两得

做事贵在“难得糊涂”。这种“糊涂”是一种智慧,一种委婉,一种深谋远虑。这种糊涂往往比那些直言不讳更容易让人接受,更能适应现实。清朝的嘉庆皇帝登基后,对前代留下的一些遗留问题进行了解决,还准备破格提拔几位曾为父王做过贡献却被奸臣排挤、打击的官员。但这破格提拔的事在清朝历代尚无先例,群臣反应不一。嘉庆拿不定主意,便问老臣纪昀。纪昀沉吟良久,说:“陛下,老臣承蒙先帝器重,做官已数十年了。从政,从未有人敢以重金贿赂我;撰文著述,我也不收厚礼,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我不谋私、不贪财。但是有一样例外,若是亲友有丧,要求老臣为之点主或作墓志铭时,对于他们所馈赠的礼金,不论多少、厚薄,老臣是从不拒绝的。”

嘉庆听完纪昀一席话后感到莫名其妙,进而想一想,才点头称许,于是下决心破格提拔这批官员。

其中是何原因?原来纪昀用旁敲侧击之法,提出自己赞成皇上应该放下包袱、大胆去做的建议。纪昀的这番话听起来言不及义,但细究起来里面大有文章。既然为官清廉,何以对亲友之丧事点主、作铭所得的礼金概不拒绝呢?为祖宗推恩无所顾忌之故也。您嘉庆皇帝破格提拔曾为先帝做过突出贡献的官员,本来也是为祖宗推恩,弘扬先帝的德化,还有什么顾忌呢?这不正和我纪昀为别人点主、作铭不推却馈赠,好让死者的后人为死者尽孝的道理一样吗?嘉庆皇帝聪慧,哪能悟不出纪昀的话中话呢?

纪昀为何如此委婉呢?因为嘉庆皇帝秉性聪明,而且有好自作主张的特性。用此委婉的说法,让皇帝自己“悟”出道理来,既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又适合了皇帝的性格,可以使建议更容易被采纳。纪昀此举,真是一次一举两得的“糊涂”。拙出于诚,便动人心弦

其实,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巧胜于拙,很多时候,“拙”是一种质朴,一种真诚,而质朴和真诚是最能打动别人的。做文章、唱歌曲是这样,我们为人处世也是如此。

——《菜根谭》一个五音不全的先生,竟能以唱歌大受欢迎。每逢大家聚会时,他必然会被众多掌声请上台。他完全无法拒绝大家的热情,只好每次都唱首歌,他就是被同事们昵称为“阿滨”的李强。

每当别人要求他唱歌时,他总会认真而真诚地唱起那首《五月的天空》。不可思议的是,只要阿滨的这首歌一唱出来,其他的美妙旋律都因而失色,完全不能与阿滨的歌声抗衡。

同事们在要求他唱歌时,一定会很整齐地用一首广告歌的旋律唱着:“五音不全的李强,唱首歌吧!

虽然唱得很烂,让人听了头痛,

还是请你唱首歌吧!”

千呼万唤之后,阿滨终于带着一脸的笑容走出来了。他用右手中指推推那落伍的大黑眼镜后,以立正的姿势,开口唱出:“五月的天空,太阳又上升……”

他总是那么认真,正正经经地唱着这首一成不变的歌,不管走到哪里都是这首,而且总是固定地慢半拍。当他开始唱“五月的……”时,速度还算正常,等唱到“天空……”就很奇妙地慢了下来。阿滨既不害羞,也不恐惧,仍然以他那认真的表情,继续唱下去。

听他唱歌的人,几乎都笑弯了腰,有的女同事眼中还流出激动的眼泪,无法停止。

在大家笑得快喘不过气来的时候,阿滨仍然继续唱着:“太阳……又上升……”

大家听到这里,更忍不住笑得前仰后合!

不过,大家的笑声中,绝没有一丝轻蔑,因为个性温和、真诚质朴的阿滨,缓和了会场中稍显僵硬的气氛。

其实,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巧胜于拙,很多时候,“拙”是一种质朴,一种真诚,而质朴和真诚是最能打动别人的。做文章、唱歌曲是这样,我们为人处世也是如此。我们每个人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那些似乎是“拙”的东西,很多情况下未必是什么大的缺点,只要我们出于真,出于诚,出于自然和质朴,就可能营造出更为和谐的人际关系。第二章不偏不执,审时度势“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如今的社会,真正的成功者往往不是最强的人,而是一个最能适应现实的人。现实是不断改变的,一个人如果不肯变,一味固守成见,则势必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说,面对世事的起伏变化,我们不妨糊涂一点,看开一点,能屈能伸,进退适度,灵活变通,让自己去适应现实,而不是让现实适应你,这才是明智的为人之道。柔韧的保护

古时曾有民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做人,一味地强硬,一味地宁折不弯未必就是好事,有些时候柔韧一些,我们才能承受住人生的苦难与撞击。记得小时候住在农村,每每栗子成熟时节,大家都要带着采栗篮去摘取饱满的栗子。我的舅舅喜欢用深山里的龙须藤纺织采栗篮,而我对龙须藤却是不屑一顾的,认为它过于柔软,是那种攀附在树身上的寄生藤,没有骨气。于是,编篮时,我执意选择一种径直向着阳光生长的荆条,阳刚而秀颀。

篮子编好后,就派上了用场。采板栗时通常要从高高的栗子树上抛下来,不几天,我编的荆条篮就因反复撞击在坚硬的岩石上而变形溃散。令人惊奇的是,舅舅编的篮子却完好如初。看我迷惑不解的神情,舅舅微笑着说:“有时候,柔韧比刚硬更具优势,如这两只篮子,当牢固结实的荆条篮被摔得断裂时,柔韧无比的龙须藤篮却伸屈自如,不折不挠。”

如果生命也是一只篮子,如果它正遭遇苦难、挫折的撞击,我们也许宜选择柔韧来做心灵的防护网,相比刚性的对抗,柔韧使我们更不易受伤,更能承受命运的挤压。适者生存

人,不可能都生活在自己的意愿中,只能是生活在对环境的适应中。如果你不能改变这些,那就接受它,并且适应它吧。这才是明智的做法。在加利福尼亚半岛上有一种美洲鹰,一只成年美洲鹰的两翼自然伸展开后长达3米,体重达20公斤,由于加利福尼亚半岛上的食物充足,使得美洲鹰成了这样一种巨鸟,它锋利的爪子可以抓住一只小海豹飞上高空。

这种美洲鹰的价值不菲,因而引起当地人的大肆捕杀,加之工业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美洲鹰终于绝迹了。可是,近年来,一名美国科学家、美洲鹰的研究者阿·史蒂文,竟然在南美安第斯山脉的一个岩洞中发现了美洲鹰。这一惊奇地发现,让全世界的生物科学家对美洲鹰的未来又有了新的希望。

可是令人惊奇的是,就是这样一种驰骋在海洋上空的庞然大物,竟然能生活在狭小而拥挤的岩洞里。阿·史蒂文在对岩洞考察时发现,那里布满了奇形怪状的岩石,岩石与岩石之间的空隙仅05英尺,有的甚至更窄。那些岩石就像刀片一样锋利,别说是这么个庞然大物,就是一般的鸟类也难以穿越,那么,美洲鹰是如何穿越这些小洞的呢?

为了揭开谜底,阿·史蒂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岩洞中捕捉到了一只美洲鹰。阿·史蒂文用许多树枝将这只鹰围在中间,然后用铁蒺藜做成一个直径为05米的小洞,让它飞出来。美洲鹰的速度迅速无比,阿·史蒂文只能从录像的慢镜头回放上细看,结果发现它在钻出小洞时,双翅紧紧地贴在肚皮上,而双腿却直直地伸到了尾部,与同样伸直的头颈对称起来,就像一截细小而柔软的面粉条,它是用以柔克刚的方式轻松地穿越了蒺藜洞。显然,在长期的岩洞生活中,它们练就了神奇的“缩骨功”。

在研究中,阿·史蒂文还进一步发现,每只美洲鹰的身上都结满了大小不一的痂,那些痂也跟岩石一样坚硬。可见,美洲鹰在学习穿越岩洞时也受过很多伤,在一次又一次的疼痛中,它们终于锻炼出了这套特殊的本领。可是如果不能忍受这些痛苦,那就只能是被环境所淘汰,被猎人们给捕杀干净,所以,为了生存,美洲鹰只能将自己的身体缩小,以此来适应狭窄而恶劣的环境,不然便很难得到新生。

千万年来,动物与人类都在为生存而战,如果不想被淘汰,就得像美洲鹰一样,以改变自己的方式,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尽管在“缩小”自己的过程中会历经千难万险,甚至流血流泪,但只有勇于“缩小”自己,才能扩大生存空间。按规律办事

做人,不能一味死守着自己的想法,当你全力以赴却毫无效果时,不妨仔细想想,自己是不是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唐玄宗开元年间,怀让禅师在南岳衡山般若寺修行。他发现有一个叫道一的年轻僧人每天都在山中的一块大石头上苦练坐禅,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从不间断。一天,大师问正在坐禅的道一:“你为何每天苦练坐禅?”道一答:“希望成佛!”

第二天一大早,道一正准备去坐禅,却看见怀让禅师在一块大石头上不停地磨着一块砖头,他觉得很奇怪,于是问:“大师,你磨砖头干什么?”“磨好了当镜子用。”“镜子是铜磨成的,砖头磨得再平也照不见人呀!”“不,只要我用心地磨,它一定能成为一面镜子!”大师说完又低下头,认真地磨起了那个砖头。

道一急了大声地说:“大师,你就是把砖头磨得没有了它还是变不成镜子,你这叫偏执,在没有弄通事物的道理之前就去盲目执着地追求,你是一定不会成功的!”怀让大师听后笑了笑说:“好吧,既然是这样我就不磨它了。”

第三天早上,道一又去坐禅,路上看见一辆牛车陷在泥潭里,牛在车前悠闲地啃着路边的青草,怀让禅师却正用鞭子抽打着陷住了的车。道一看不过去了,走过去对禅师说:“大师你应该用鞭子打牛才对,你怎么拼命打车呢?”禅师看了道一一眼说:“是车不走,又不是牛不走,不打车反而叫我打牛是何道理呀?”道一说:“万物都有个根本,这车是牛拉它才会走,牛就是这辆车能够往前走的根本,你不抓根本,反而去扯枝叶,就是把车打烂了车还是不会动!”

大师看着道一说:“既然砖头磨不成镜子,打牛车才能走,那你整天坐禅又怎么能坐成佛呢?道理挂在嘴上永远只是道理,只有按照道理去做才能大彻大悟,不然你是不会成佛的!”

道一听后如饮醍醐,顿时清醒。从此他下山云游,最终得悟大道。他就是后来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马祖道一禅师。

如果方向走错,还一味地固执己见去努力的话,不仅不能实现目标,还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做事情只要按照事物的规律去做,才能成功。面对自己的错误,要及时纠正和调整,以免自己误入歧途。永远的超人

人生在世,没有永远的挫折,也没有永远的顺利。人生总是高低起伏,伴随着许多挫折和磨难,关键是我们在困难面前要懂得变通,懂得适应,转变自己的态度,去面对眼前的困难,你就会发现另外一条崭新的路。当年,克里斯朵夫·李维,是以主演美国大片《超人》而蜚声国际影坛的。然而,1995年5月,正当他在好莱坞红极一时、风光无限之时,一场飞来的横祸改变了他的人生。原来,在一场激烈的马术比赛中,他意外坠落马下,顿时眼前一片黑暗,几乎是转眼之间,这位世人心目中的“超人”和“硬汉”形象化身的他,从此成了一个永远只能固定在轮椅上的高位截瘫者。当他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对家人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让我早日解脱吧。”出院后,为了让他散散心,平息他肉体和精神的伤痛,家人推着轮椅上的他外出旅行。

有一次,小车正穿行在洛基山脉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上。克里斯朵夫·李维静静地望着窗外,发现每当车子即将行驶到无路的关头,路边都会出现一块交通指示牌:“前方转弯”或“注意!急转弯”的警示文字赫然在目。而拐过每一道弯之后,前方照例又是一片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山路弯弯,峰回路转,“前方转弯”几个大字一次次地冲击着他的眼球,也渐渐叩醒了他:原来,不是路已到了尽头,而是该转弯了。他恍然大悟,冲着妻子大喊一声:“我要回去,我还有路要走。”

从此,他以轮椅代步,当起了导演。他首部执导的影片就荣获了金球奖;他还用牙紧咬着笔,开始了艰难的写作,他的第一部书《依然是我》一问世,就进入了畅销书的排行榜,与此同时,他创立了一所瘫痪病人教育资源中心,并当选为全身瘫痪协会理事长。他还四处奔走,举办演讲会,为残障人的福利事业筹募善款,成了一个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美国《时代周刊》曾以《十年来,他依然是超人》为题报道了克里斯朵夫·李维的事迹。在这篇文章中,他回顾自己的心路历程时说:“以前,我一直以为自己只能做一位演员,没想到今生我还能做导演、当作家,并成了一名慈善大使。”“超人”克里斯朵夫虽然已离开了我们,但他良好的心态,绝不向命运屈服的坚毅和顽强,使人们会永远地记住他的名字。他是我们心目当中永远的“超人”。审时度势,顺势而动

想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成绩,就要审时度势,睁大眼睛,不断进行人生步伐的调整。只要能根据时势条件的变化而适时调整人生步伐,你就一定能找到通向成功的捷径。三国时,曹操征伐张绣,有一天突然率兵撤退。张绣大喜,亲自带兵追击曹军。谋士贾诩对张绣说:“不要去追,追的话肯定要吃败仗。”可张绣不听贾诩的意见,觉得不能放过这大好的机会,领兵前进与曹操交战,结果中了曹操的计策,果然大败而归。

贾诩见张绣吃了败仗回来,马上对他说:“赶快再去追击,再次交战必能取得胜利。”

张绣不好意思地说:“先前没有采用你的意见,以至于到这种地步。如今已经失败,怎么又要追呢?”

贾诩说:“战斗形势起了变化,现在赶紧追击必能得胜。”

张绣听了,便聚集将领再次追击,果然大胜曹军而归。

张绣打了胜仗,可是却胜得莫名其妙,他问贾诩:“先前我用精兵追赶撤退的曹军,而您说肯定会失败;我败退后用败兵去袭击刚打了胜仗的曹军,而您说必定取胜。事情的发展果然也如您所预料的那样。为什么会精兵失败而败兵得胜呢?”

贾诩说:“这好理解。您虽然善于用兵,却不是曹操的对手。曹军刚撤退时,曹操必然亲自殿后,我们追兵虽然精锐,却不是曹操的对手,因此我知道我军必败。曹操在先前进攻时突然退兵,肯定是后方出了什么问题急于赶回去,他打败您的追兵后,一定会轻装快速前进,即使留下一些将领在后面掩护,那些人也不是您的对手。因此,您虽然用败兵去打仗必定得胜。”

这世界上有许多事,许多现象,从理论上讲是行得通的,但如果时机尚未成熟,就不能强行图之,若是非要强求、硬拼,往往会功亏一篑。但有的时候,即便火候未到,若能巧妙运作,促使其量变,促使其成熟,却又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其斩获,这便是审时度势的妙用。迂回取胜

有时候我们遇到事情,虽然自己才是正确的一方,可是情势所迫,却不得不退让。这种时候,就应该设法避免正面冲突,迂回取胜。三百多年前,建筑设计师克里斯托·莱伊恩受命设计了英国温泽市政府大厅,他运用工程力学的知识,依据自己多年的实践,巧妙地设计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撑的大厅天花板。但是一年以后,在进行工程验收时,市政府的权威人士对此提出了质疑,并要求莱伊恩一定要再多加几根柱子。

是啊,谁见过那么大的大厅居然只有一根柱子来支撑的?这也太不安全了,在里面工作的人会随时担心被掉下来的天花板压在下面的。

莱伊恩对自己的设计很有自信,因此他非常苦恼。坚持自己的主张吧,他们肯定会另找人修改设计;不坚持吧,又有违自己为人的准则。矛盾了很长时间,莱伊恩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在大厅里增加了四根柱子,但它们并未与天花板连接,只不过是装装样子,糊弄那些自以为是的家伙。

三百多年过去了,这个秘密始终没有被发现。直到不久前市政府准备修缮天花板时,才发现莱伊恩当年的“弄虚作假”。

作为一个建筑师,莱伊恩或许并不是最出色的,但作为一个自然人,他无疑非常伟大。这种伟大表现在他始终恪守着自己的原则,给心灵一个美丽的住所,哪怕是遭遇到最大的阻力,也要想办法抵达胜利。

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无论如何都得去面对这些,而且需要忍耐的就得忍耐,在忍耐中设法找到转机,这才是做人的哲学。败中见智,化腐朽为神奇

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损失未必都是坏事。对于一些事,只要你肯开动脑筋,就能把损失变成收益。在德国戈尔德曼出版社下属的一些书店里,每年都有大量的图书丢失,这让书店的工作人员苦恼不已。通常,在每年年终,这些丢失图书的名称和数量都要被登记在一个表格上,这个表格将被悬挂在书店里,以对员工起到一个提醒作用。

一天,出版社的一位负责人在巡视书店时偶然看到了这张表格,竟然激发了灵感,他回到出版社后,开始有计划地出版那些被偷次数最多的图书。

在法兰克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世界性的书展,在书展上,每个参展的出版社都要使出各种宣传手段,来推销自己的图书。但是,戈尔德曼出版社的宣传却别具一格,他们展示了一份“被偷窃次数最多的十大德文书籍”名单。结果,这份名单一下子吸引了大量书商前来订货,这使戈尔德曼出版社成为书展上最大的赢家。

书商们可能不相信出版社的广告,但他们只相信一个事实:被偷次数最多的图书通常是读者最喜欢的图书,它们也必然会成为最畅销的书。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损失和困难只会皱眉和抱怨。但是却不知道,很多损失却正是机会的开始。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观察,就会从那些损失当中发现机会,将坏事转变成好事,将损失变成为我们的优势。第三章深思熟虑,谨言慎行言辞是我们思想的传输工具,是我们相互交流的手段。因为它的内容涉及思想,所以它必定透露出你真实的内心;因为它的作用涉及生存,所以,它必定影响你生活的状况。因此,不要去做那个言辞锋利、什么事都辩驳得清楚明了的人。言语“糊涂”一点儿有时更利于生存。少说多听

最有价值的人,往往不是最能说的人。老天之所以赐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其目的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善于倾听,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很早以前,曾有一个小国派遣使者出使中国,使者向当时的皇帝进贡了3个看上去一模一样的金人,这可把皇帝高兴坏了。但,他高兴得有点早了,其实这个小国也挺不厚道的,他在进贡的同时又出一道题目:推断这三个金人哪一个最有价值?判断准确,则说明华夏民族确实大有人才,小国甘愿臣服;推测不出,则说明泱泱大国已无能人,则小国要减少每年的贡银。

这可难坏了皇帝,他想了很多办法,请来珠宝匠又称重量又看做工,但仍然看不出有什么区别?如何是好?小国的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如此泱泱大国,总不至于连这个小问题都不懂吧?岂不是让人耻笑?

最后,有一位已经告老的大臣说他有办法。

皇帝将使者请到金銮殿,老臣不紧不慢地拿出3根稻草。他将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中,这稻草从另一只耳朵溜了出来;如法炮制,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中直接掉了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声响也没有。老臣指着第三个金人说道:这个金人最有价值!小国使者默默无语,显然,答案是正确的。

培根曾经说过,“言谈时的含蓄得体,比口若悬河更为可贵”,中国古人对此更有精辟的见解——“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仔细想想,我们很多时候犯下愚蠢的错误,是不是就是因为舌头比大脑运转得更快呢?我们做人,一定要懂得少说多听,让大脑运转完以后,再去启动舌头,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智者。良药不必苦口,忠言不必逆耳

有效的沟通不在于你声音大,也不在于你说的话有多么正确,而是在于你的方式如何。虽然人们常说要“以理服人”,可是再有理也得能让对方先接受才可以啊。从前,在山顶住着一位智者,山下的人们都很尊敬这位谁也说不清他有多大年纪的老人,不管谁遇到什么事,都会来向智者请教,请他提出一些忠告。而智者总是笑眯眯地倾听他们的话,巧妙地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而他自己却不提什么忠告。

有一天,又有一个年轻人来请智者提出忠告,智者拿来两块窄窄的木条,一把螺钉,一把直钉,另外,还有一个锤子,一把钳子,一个改锥。智者让年轻人把那些钉子都钉到木条上去。

年轻人先是用锤子往木条上钉直钉,但是木条很硬,他费了很大的劲也钉不进去,倒是把钉子砸弯了,不得不再换一根。一会儿工夫,几根钉子都被他给砸弯了,木条上只留下点点坑洞。

后来,年轻人用钳子夹住钉子,再用锤子使劲地敲,钉子总算弯弯扭扭地进去了,可是,木条也裂成了两半。

他又拿起螺钉,用锤子往木条上轻轻一敲,然后用改锥拧了起来,没费多大力气,螺钉就都钻进木条里了。

智者指着两块木条笑着说:“忠言不必逆耳,良药不必苦口。人们津津乐道的逆耳忠言、苦口良药,其实都是笨人的笨办法。那么硬碰硬有什么好处呢?说的人生气,听的人上火,最后伤了和气,好心办了坏事,友谊变成了仇恨。我活了这么久,只有一条经验,就是绝对不会直接向任何人提出忠告。当需要我给别人提建议的时候,我就会像螺钉一样婉转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听的人接受起来也容易些。”

想必你在日常生活中也一定会遇到必须讲一些难以启口的话的时候。这种时候,如果直接说“实在伤脑筋”、“这样很麻烦”,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或者会带给对方不快。这个时候如果你能换一种方式,让你的语言看似模糊,却能够让对方领会,则既可保证不伤害对方,又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模糊说话的妙处。含糊其辞

我国古时候,有一个县官很喜欢附庸风雅,尽管画技不佳,但兴致很大。他画的虎不像虎,反而像猫。并且,他还每画完一幅作品,都要在厅堂内展出示众,让众人评说。大家只能说好话,不能说不好听的话,否则,就要遭受惩罚,轻则挨打,重则流放他乡。有一天,县官又完成了一幅“虎”画,悬挂在厅堂,又召集全体衙役来欣赏。“各位瞧瞧,本官画的虎如何?”

众人低头不语。县官见无人附和,就点了一个人说:“你来说说看。”

那人战战兢兢地说:“老爷,我有点怕。”

县官:“怕,怕什么?别怕,有老爷我在,怕什么?”

衙役:“老爷,你也怕。”

县官:“什么?老爷我也怕。那是什么,快说。”

衙役:“怕天子。老爷,你是天子之臣,当然怕天子呀!”

县官:“对,老爷怕天子,可天子什么也不怕呀!”

衙役:“不,天子怕天!”

县官:“天子是老天爷的儿子,怕天,有道理。好!天老爷又怕什么?”

衙役:“怕云。云会遮天。”

县官:“云又怕什么?”

衙役:“怕风。”

县官:“风又怕什么?”

衙役:“风又怕墙。”

县官:“墙怕什么?”

衙役:“墙怕老鼠。老鼠会打洞。”

县官:“那么,老鼠又怕什么呢?”

衙役:“老鼠最怕它!”来人指了指墙上的画。

新来的衙役没有直接说县太爷画的虎像猫,而是从容周旋,借题发挥,绕弯子似的达到了批评的目的。

巧妙回避不宜直言的问题,还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你可以采用类比的方式,借助事实说话,也可以含糊其辞,在一些不必要、不可能或不便于把话说得太实太死的时候,利用“模糊”语言让你的表意更有“弹性”。顾左右而言他

顾左右而言他是说话的一种有效方式,当对方触及了你的禁忌,或是你不愿提及的话题时,你就可以试着用这种方法来转移话题。“装糊涂”转移话题不失为处理难题的好办法。避免了尴尬,同时也让对方不失面子地接受了拒绝。1945年,在德国投降、欧战结束后,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斯大林、美国继任总统杜鲁门和英国首相丘吉尔,于7月17日至8月2日在德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举行会议,进一步商讨战后世界的安排和苏联对日作战的问题。会议举行的前一天,即7月16日,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进行首次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杜鲁门带着这张“王牌”参加会议。7月24日,杜鲁门不慌不忙地向斯大林暗示美国已有了原子弹,他向苏联翻译说:“请你告诉大元帅,我们已经制造出了威力很大的爆炸物,准备用来打日本,它将使战争结束。”杜鲁门说完后,眼睛盯着斯大林,想看看斯大林对此的反应。然而,斯大林好像没有听懂杜鲁门的话似的,继续谈着其他的话题。其实,斯大林早已知道有关美国制造原子弹的事情,并了解了其进展程度,苏联情报机构已招募到美国曼哈顿计划的主要科学家给苏联提供资料,苏联也正在加紧发展自己的原子弹。斯大林用顾左右而言他的手法,使杜鲁门的核恫吓未能奏效,又没有暴露苏联自己研制原子弹的计划。几年之后,苏联的原子弹也研制成功。“词不达意”,话里有话

有时候我们说话,为了使对方减轻敌意,放松警惕,我们便绕弯子、兜圈子,甚至可以用“顾左右而言他”的迂回战术,将其套牢。明代嘉靖年间,“给事官”李乐清正廉洁。有一次他发现科考舞弊,立即写奏章给皇帝,皇帝对此事不予理睬。他又面奏,结果把皇帝惹火了,以故意揭短罪,传旨在李乐的嘴巴上贴上封条,并规定谁也不准去揭。封了嘴巴,不能进食,就等于给他定了死罪。

这时,旁边站出一个官员,走到李乐面前,不分青红皂白,大声责骂:“君前多言,罪有应得!”一边大骂,一边啪啪地打了李乐两记耳光,当即把封条打破了。由于他是替皇帝责骂李乐,皇帝当然不好怪罪。但其实此人是李乐的学生,在这关键时刻,他“曲”意逢迎,巧妙地救下了自己的老师。如果他不顾情势,犯颜“直”谏,非但救不了老师,自己怕也难脱连累。

说服别人的技巧和获得自己想要知道的资料的技巧,都是让人际关系完美的法宝,也可以使自己做事无往不利。有些话不能直言,便得拐弯抹角地去讲;有些人不易接近,就少不了逢山开道、遇水搭桥;搞不清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就要投石问路、摸清底细。拒绝的艺术

说话不同于科学,在任何地方都要精益求精。有时候,说话带有一定的模糊性恰恰比说话精确更有效果。现代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是个自甘寂寞的人。居家耕读,闭门谢客,最怕被人宣传,尤其不愿在报刊、电视中扬名露面。

他的《围城》再版以后,又拍成了电视剧,在国内外引起轰动。不少新闻机构的记者,都想约见采访他,均被钱老执意谢绝了。一天,一位英国女士,好不容易打通了他家的电话,恳请让她登门拜见钱老。钱老一再婉言谢绝没有效果,他就妙语惊人地对英国女士说:“假如你看了《围城》,像吃了一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洋女士终被说服了。

钱先生的回话,首句语义明确,后续两句:“吃了一只鸡蛋觉得不错”和“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虽是借喻,但从语言效果上看,却是达到了“一石三鸟”的奇效:

其一,是属于语义宽泛,富有弹性的模糊语言,给听话人以寻思悟理的伸缩余地。

其二,与外宾女士交际中,不宜直接明拒,采用宽泛含蓄的语言,尤显得有礼有节。

其三,更反映了钱先生超脱盛誉之累、自比“母鸡”的这种谦逊淳朴的人格之美。一言既出,不仅无懈可击,且又引人领悟话语中的深意,格外令人敬仰。道歉中的玄机

所谓“话有三说”,换一种说话方式,不仅不会引起对方的不快,而且能够很好地达到你的目的。有一次,世界著名滑稽演员侯波在表演时说:“我住的旅馆,房间又小又矮,连老鼠都是驼背的。”那家旅馆的老板知道后十分生气,认为侯波诋毁了旅馆的声誉,如果不公开道歉的话就要控告他。

于是侯波在电视台发表了一个声明,向对方表示歉意:“我曾经说过,我住的旅馆房间里的老鼠都是驼背的,这句话说错了。我现在郑重更正:那里的老鼠没有一只是驼背的。”“连那里的老鼠都是驼背的”,意在说明旅馆小而矮;“那里的老鼠没有一只是驼背的”,虽然否定了旅馆的小和矮,但还是肯定了旅馆里有老鼠,而且很多。侯波的道歉,明是更正,实是批评旅馆的卫生情况,不但坚持了以前的所有看法,讽刺程度更深刻有力。

英国牛津大学有个名叫艾尔弗雷特的学生,因能写点诗而在学校小有名气。一天,他在同学面前朗诵自己的诗。有个叫查尔斯的同学说:“艾尔弗雷特的诗我非常感兴趣,它是从一本书里偷来的。”艾尔弗雷特勃然大怒,非要查尔斯当众向他道歉不可。

查尔斯想了想,答应了。他说:“我以前很少收回自己讲过的话。但这一次,我认错了。我本来以为艾尔弗雷特的诗是从我曾读过的一本书里偷来的,但我找到那本书翻开一看,发现那首诗仍然在那里。”

两句话表面上不同,“艾尔弗雷特的诗是从我读的一本书里偷来的”,也就是指艾尔弗雷特抄袭了那首诗;“那首诗仍然在那里”,指的是被艾尔弗雷特抄袭的那首诗还在书中。意思没有变,而且进一步肯定了那首诗是抄袭的,这种退让却达到了嘲讽和揶揄的目的,令人猝不及防,伤得更重。

当我们的诚实引起了对方的不快,当我们不得不为自己的诚实而“道歉”之时,不妨换个思路,在保留诚实的基础上,给对方一个所谓的台阶下或是从侧面予以对方有力的还击。这种有策略的说话方式能让你在与别人交涉时收放自如,可进可退。巧对别人的讽刺

当别人令我们感到尴尬时,我们未必要与其针锋相对,换一种方式去表达,也许就会让他知难而退。著名喜剧女演员卡洛·柏妮因为塑造了许多生动的形象而深得人们的喜爱。有一次她坐在餐厅里用午餐。这时,有一位老妇人走向她的餐桌,举起手来摸摸卡洛的脸庞。当她的手指滑过卡洛的五官时,还带着歉意说:“我看不出你有多好看。”“还是省省你的祝福吧!”卡洛说,“我看起来没有你好看呢。”

素不相识的人去摸别人的脸庞,是绝对的无礼;当她假装抱歉,其实是在讥讽和挖苦。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那位老妇人面对的是一个与她一样放肆无礼而又心胸狭窄的人,人们也许将会目击一场争斗。可是,卡洛·柏妮表演喜剧,她深深理解喜剧与闹剧的差异。所以,她神情自若,先把老妇人带有攻击意味的贬低说成是“祝福”,并请她停止“祝福”。然后,坦然地承认自己没多好看,讽刺对方,而又嘲笑自己。在粗鲁蛮横的侵犯面前,保住了自己的尊严,同时又表现出一种豁然大度的宽容厚道之气,从而在精神上战胜了对方。其中引人发笑的成分不少,让人起敬的成分更多。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尴尬场面,有可能是因为别人的过错而引起的,这种时候我们总是会面临着是直言以对还是保持沉默的两难选择。其实,我们可以用巧妙委婉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意见,既不会引起别人的不满,又可以让他们接受我们的意见。说话注意场合

实话未必都是好话,场面上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倘若你不分场合,一味地实话实说,就会被视为“不受欢迎的人”。王员外家添了个孙子,在满月酒的那天,来了许多庆贺的宾客,大家都看着孩子在有意无意地闲谈。

李秀才说:“令孙将来一定福寿双全,飞黄腾达,富贵荣华,光宗耀祖!”

罗秀才说:“人都是一样的,这孩子将来也会长大、变老、死去!”

李秀才受到热烈的欢迎,被奉为上宾,而罗秀才则受到客人的鄙视,主人的记恨与冷遇。

难道罗秀才说的不是实话吗?当然是实话,可是实话是不中听的。相反,李秀才说的极有可能是假话,一个人“福寿双全”是很难的,但就是假话讨得了主人的欢心,因为主人正是这么期望的。

生活中,真实是重要的,真诚更加重要,这对人生、对社会无疑有更大的价值。然而,我们所处的社会是纷繁复杂的,大家都是凡人,都期望能出人头地。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欲望和念头,不加选择,不分对象,不分场合把什么都和盘托出,那只会被看做不合时宜的人。换个角度就有转机

任何一个人都不喜欢被强迫着去做事或者接受他人的意见。人们都喜欢按自己的心愿去买东西,或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事,也喜欢有人来询问我们的意见、愿望和想法。长岛有一位汽车商,竟然把一辆旧汽车,卖给了一直不肯买他车的客户。过去这位汽车商,把汽车一辆又一辆地给那个客户看,但他总是认为有问题,不是嫌这辆不合适,就是嫌那辆什么地方有了损坏,再不就是价钱太高。

同事建议他,别强迫那种意志不定的人买他的汽车,要让他自己来买,也不必告诉他要买哪一种牌子的汽车。总之,要让他觉得这是他自己的意愿。

几天后,有一位顾客想把他的旧汽车换一辆新的,那汽车商就想到了那个客户,也许他喜欢这旧式的汽车。于是他打了个电话,给那个客户,说是有个问题想请教他。

客户接到他的电话后,马上就来了。汽车商请他帮忙评估一下车子的价格。

客户听到这些话后,满面笑容,终于有人来请教他,有人看得起他了。驾着这部车子兜了一圈,回来后他建议商人以300元买进这辆车子。

于是汽车商问他愿不愿意以300元的价格购买这辆车。他当然愿意,因为这是他的意思、他的估价。所以这笔生意立刻就成交了。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一向是人际沟通当中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环节。每个人都有自己既定的立场,也因此而习惯于执着在本身的领域当中,却忘了别人也和自己一样,有着他固执的一面。面对问题,不批反夸

我们想要求别人做什么事的时候,不一定要直接当面说,那样也许会引起人们的抵触情绪,让人们觉得你对他们不满意。如果你能够换个方式,用赞赏和肯定的语气说,那么人们接受得或许更快。琼斯太太请了几位建筑工人加盖房间。刚开始几天,每次她回家的时候,总发现院子里乱七八糟,到处是木头屑。由于他们的技术较好,琼斯太太不想让他们反感,便想了一个解决的办法。她等工人们离去之后,便和孩子把木屑清理干净,堆到院子的角落里。第二天早上,她把领工叫到一旁,对他说:“我很满意昨天你们把前院清理得那么干净,没有惹得邻居们说坏话。”从此以后,工人们每天完工之后,都把木屑堆到院子角落,领工也每天检查前院有没有维持整洁。

许多后备军人在受训期间,最常抱怨的就是必须理发,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仍算是普通老百姓。一级上士哈理·凯撒谈到这个问题时说道,他正好有次奉命训练一群后备士官。按照旧时一般军人管理法,他大可对那群士官吼叫,或出言恫吓。但他并没有这么做,只是用迂回战术达到目的。“诸位,”他这么说,“你们都是未来的领导者,你们现在怎样被领导,将来也要怎样去领导别人。诸位都知道军中对头发的规定,我今天就要按照规定去理发,虽然我的头发比你们的还短得多。诸位等一下可以去照照镜子,如果觉得需要,可以安排时间到理发室去。”结果可以料想,许多人真的去照镜子,并且遵照规定理好了头发。

如果你要说服他人,就应该记住:要间接地指出他人的错误。拜他人为师

好为人师是人之天性。在他人面前保持谦卑的姿态,留给他人良好的印象,你的意见才能被接受,你的行为才会得到认同。一个推销员来到一家超市推销他们公司的香皂。超市老板正忙着指挥职员们上货,于是便不耐烦地挥挥手说道:“没看见我忙着吗?再说我这里货很多,以后再说吧!”

推销员仍然不死心,继续鼓动着如簧之舌,打算说服那个老板。

那老板显然是被惹火了,破口大骂道:“还有完吗你?刚才是给你面子,不想让你难堪,可你这个家伙却不知好歹!赶紧带着你的东西立刻滚蛋!”

这个推销员一边收拾自己的箱子,一边心平气和地对老板说:“十分抱歉,我刚做业务不久,不懂的地方很多,希望您不吝赐教……对啦!要是我想把这香皂向其他地方推销的话,我该怎么说呢?”

老板的态度有所好转,见其诚恳,便对他演示了一番。只见老板把这香皂的好处说了一大串,推销员由衷地赞道:“没想到您对我们公司的产品这么了解,所说的话也这么有说服力……”推销员的话让老板很满足,最后,竟定下了大批香皂。

后来,这个推销员成为一个企业家。

世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虚荣心,谁都希望自己的某一优点得到别人的认可,都希望有人能够向自己“求教”。倘若你能准确把握住人的这一心理,并在求人办事时对症下药,虚心求教,则办起事来一定会事半功倍的。有时就得“说软话”

有时即使真的错了,有的人也不一定承认。在这种情况下,责备他人是没有用的,甚至会起相反的作用。多年来,罗克常到离家不远的公园中散步和骑马,以此作为消遣。罗克非常喜欢橡树,所以每当看到公园里一些树被烧掉时,他就十分痛心。这些火差不多都是到公园中野炊的孩子们造成的。有时火势很凶,必须叫来消防队才能扑灭。

公园的角落里有一块牌子,警告人们不要在公园玩火,违者罚款。但由于牌子在角落里,很少有人看见它。公园里有警察,负责骑马巡逻,但他们对自己的工作不太认真,火灾仍然时常发生。

有一次,罗克又看到公园失火,就急忙跑去告诉警察快叫消防队,可没想到他却说那不是他的事。罗克非常失望,于是以后罗克再到公园里散步的时候,就担负起了保护公园的义务。当他看见树下起火时就非常不快,急忙上前警告那些野炊的孩子们,用威严的辞令命令他们把火扑灭。如果他们不听,就会恐吓要把他们交给警察。就这样,罗克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只是在发泄自己的情感,全然没有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