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或不知道的英国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1 03:46:16

点击下载

作者:贺桂金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你知道或不知道的英国史

你知道或不知道的英国史试读:

前言

翻开欧洲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在西欧大陆外有两个大的岛屿,一个叫不列颠岛,另一个叫爱尔兰岛。前者的全部加上后者的北半部以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了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全称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英国。

英国,有人称它为“小店主”国家,但它称自己为“日不落帝国”,这一矛盾背后暗藏了什么样的玄机?是偶然发现现代之路?是无意间打开神秘的崛起之门?它在18、19世纪称雄世界近200年的基础到底在哪里?英国在过去的两个多个世纪里,一直保持着世界头等强国的地位,引领着世界发展的方向。英国是第一个进入现代社会的国家,英语是第一个被当作世界通用语言的语种。英国,当之无愧是影响当代最深远的国家,英国在世界历史上的作用实在是太重要了,以至于我们如果不了解这个国家,就无法清晰地了解整个世界。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有许多科学发现和发明,如蒸汽机、青霉素、脱氧核糖核酸、第一部计算机、多利羊和喷气式发动机等等。英国的经济地位在世界上占第五位,而且是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伦敦的金融市场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众多公司来此利用英国的商业契机。200多年来,英国的各类学校和大专院校随着该国举世瞩目的技术、工业和金融革命而发展起来。但是,其世界一流的教育历史更为悠久,可追溯到800多年前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成立的时代。

在18、19世纪的历史舞台上,中华帝国和大英帝国有着同样的自信和傲慢,不同的是,中国将自己的自信和傲慢建立在对历史的沉迷与无知之上,而英国则是建立在先进的文明和对双方实力的充分了解之上。英国是一个“原生自发型”的现代化国家,不列颠的崛起和现代化,是英国历史自然发展而远非外力强迫的结果,也是英国人在开拓世界市场的过程中自然完成的。

英国海军在18世纪前后曾是世界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二战结束后,英国海军实力逐步排名到美、俄之后,但整体上仍居于强大之列。近年来,英国调整了海军发展战略,加快了海军现代化的步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英国的军事思想正逐渐发生变化。本世纪初,英国将进一步修改核力量更新计划,保持一支最低限度的核威慑力量,同时将竭力防止核扩散;继续贯彻其依靠北约积极参与西欧联合防务的联盟战略;利用高科技成果提高军队的快速反应与特种作战能力,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英国能源资源丰富,在欧盟国家中居首位,拥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煤炭储量也十分丰富,钢和铝也有一定的储量,沿海渔业资源比较丰富。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西方国家中居第六位,落后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私有企业是英国经济的主体,占据了生产总值的82%和总就业人数的79%。

英国的工业基础是钢铁制造、重工业、棉纺织、煤矿、造船。制造业当前仍是英国产业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主要有钢铁制品、航天、化学工业、塑料制品工业、纺织、制鞋、制衣、电子仪表工业、机动车及运输设备、能源供应等。此外,医药、电子(包括计算机)等领域有突出的发展。另外,目前外国在英投资企业也成为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英国人也很有特点,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英国人。英国人非常讨厌喋喋不休的“侃大山”,即使同他们聊天,话题也是很讲究的:家庭、身份、年龄、工作,甚至事业,都被认为是他们的私人生活,别人无权干涉过问,否则,就违背了他们的礼貌原则。西方有一句谚语:“英国人的家就是他们的城堡。”英国人特别讲究尊重每个人自己的“个人天地”,因此,“天气”成为英国人永恒的话题。这里有两方面原因。首先,英国位于大西洋北岸,属于海洋性气候,受北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四季变化不明显,但一日之内天气状况可能瞬息万变。英国人认为,“在英国本土没有气候,只有天气可以说”,英国的天气每时每刻都是一个新鲜而有趣的话题。英国绅士还有一个特点,外出旅行时,一般人都喜欢带份报纸,拿本书,以慰闲余。

这样一个有着雄厚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国家,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谜团。著名的科技史学家李约瑟生前提出:“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而是西欧的英国?”“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

这个“李约瑟难题”到现在都没有解开,尽管我们都试着去读懂它的真相,摆在我们面前的仍是一条长长的路,通往未知的领域。

本书用短短20多万字的篇幅,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一幅较为完整的英国历史画卷,让广大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英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希望通过读这本书,能让读者对英国文明有一个比较明晰的、客观的认识,并从中学到英国人的处世风度和独特的聪明才智。

第一章 追溯不列颠文明的足迹

在北大西洋的惊涛骇浪之中,有一个由四个部分组成的岛国,面积24万多平方公里,大小仅相当于中国的一个中等省份。这四个部分分别是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的国家叫做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在这个任何一个地方距海岸线不超过75英里的国家里,17世纪末人口只有600万,直到今天,人口也只有5800多万,可谓是一个小邦。面对地图,我们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惑,这样的一个国家,何以在过去两个多个世纪里,一直对世界格局发挥着深远的影响,并且一直保持世界头等强国的地位,以“日不落帝国”的称号傲视全球?

要解开这些谜团,就得走进这个联合王国的深处,找到它的发源地,才能领略到不列颠文明的深邃与魅力。

第一节 早期的文明

最新科学研究表明,不列颠在很久以前是欧洲大陆的一部分。后来由于海水的冲刷而被分开成为一个独立的岛。英国最早的人类化石出现于25万年前,公元前5000年,第四纪冰期结束,海平面上升,不列颠成为岛屿。

对于英国来说,它的历史开端并不像后来那样体面风光。人们所知的英国最早居民是古代伊比利亚人。约公元前2000年,从现在的荷兰和莱茵兰地区迁移来了宽口陶器人。

简单地说,我们可以把凯尔特人,也被称为不列颠人,当作大不列颠的土著人民。据说凯尔特人来自欧洲东部和中部,也就是现在法国、比利时和德国南部的地方。在大约2000年前,凯尔特人仍然处于原始社会中。他们大约在公元前700年进入大不列颠岛,那时的岛上到处都是森林和沼泽湿地,他们没有书面语言,只能通过发出声音来交流。

但是,即使凯尔特人还处于原始生活的状态,他们也已经有了自己的文明,其中最耀眼的标志就是位于今天英格兰威尔特郡的史前巨石阵了。这沿存至今的巨石阵由远古不列颠人建造,但建造原因历史学家至今仍未查明。凯尔特人是老练的猎手及农人,为了农作物的种植,他们排干大部分沼泽地的水,他们还建造木屋并用柳条编织衣服。

还有资料表明,这个岛上的早期居民是被恺撒称之为“蛮族”的布立吞人,不列颠(Britain)一词就起源于此,而英格兰(England)这个与现代不列颠民族联系较深的名词则要到公元6世纪后才逐渐出现。

不列颠远处欧洲一隅,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文明程度远比欧洲大陆低。当时欧洲大陆的人隔着海峡隐隐约约看见不列颠岛岸边的灰白色的白垩质山崖,就将那里称为阿尔比恩,即拉丁文“白色”的意思,这是有记载的英国最古老的名称。

当时的罗马帝国正处在恺撒大帝的统治之下,恺撒出身于贵族世家,公元前78年开始政治活动,起初被选为军事护民官,后历任支官、市政官、大法官、罗马远征西班牙行省总督等职。恺撒为了竞选执政官成功,需要庞培和克拉苏这两位在当时最有影响的人的支持,于是,他决定与庞培和克拉苏建立友好关系。公元前60年,庞培、克拉苏、恺撒这三位有着巨大影响的政治家达成了相互支持的秘密协议,历史上称之为“前三头同盟”。为了巩固这一同盟,恺撒把他年仅14岁已经和别人订婚的女儿嫁给了年近50岁的庞培。在庞培和克拉苏的一致支持下,恺撒于公元前59年当选为执政官。恺撒经过一系列的政治活动,获得了广大平民和骑士阶层的支持,成为与庞培、克拉苏齐名的强有力的人物。

公元前58年,恺撒出任高卢总督。他统率大军,经过3年的征战,到公元前56年底,基本上并吞了整个高卢。但是此后不久,高卢接连发生反罗马人的起义,恺撒在镇压反抗力量的同时,发现在所有的高卢战争期间,都有从不列颠来的、罗马军队敌人的支援者。恺撒认为,在使野蛮人归顺于罗马文明的伟大事业中,征服不列颠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公元前55年8月的一个深夜,恺撒率领一万名装备优良的罗马士兵,分乘80艘船只渡过英吉利海峡,开始了第一次远征不列颠的战役。组织严密的罗马军团在登陆时遭到了当地“蛮族”布立吞人的顽强抵抗,但是一旦站稳脚跟,能征善战的罗马军团很快就将布立吞人的抵抗军队击溃。这些“蛮族”先是求和,然后又趁罗马的支援舰队被海风吹走之机向罗马军队发起偷袭。在恺撒眼中,这些野蛮人远远称不上英勇善战。“敌人在战斗中被击溃,逃了一阵之后,很快就安定下来,立刻遣使者来向恺撒求和,答应交出人质,并执行他所命令的一切事情”。

恺撒在《高卢战记》中对不列颠的土著居民有这样的描述:“所有不列颠人都用薄兰染身,使人看来带有天蓝颜色,因此在战斗中显得更为可怖。他们还蓄着长发,全身除了头部和上唇之外,全身都剃光。妻子们是由每一群10个或12个男人共有的,特别是在兄弟们之间和父子们之间共有最为普通,如果这些妻子们中间有孩子出生,则被认为是当她在处女时第一个接近她的人的孩子。”

第二年,恺撒率领一支由800艘船只组成的庞大舰队,再次入侵不列颠。

恺撒在书中写到:“所有舰只都在正午时到达不列颠,但敌人却一个都不见。”恺撒后来才从俘虏口中得悉,“虽然敌人在那边集中了大批军队,但看到我军来了这么多舰只——连去年原有的,以及私人为了自己方便而造的在内,总数在800只以上——吓得撤离海岸,躲到较高的地方去了。”

当恺撒率领大军冲锋陷阵时,大海又一次成了他的敌人,一阵突如其来的风暴毁坏了大量船只,恺撒只得停止进攻,回过头去修船。随后,恺撒一举占领了不列颠,在迫使布立吞人称臣纳贡之后凯旋。布立吞人的表现是如此令人失望,实在无法和他们的后代——二战时挫败了希特勒海狮计划的英国人相比。

不过,对英国人来说,这段历史虽败犹荣,他们的祖先第一次与岛外的文明世界接触,就抵抗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罗马军团的进攻。十几个世纪后,莎士比亚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来纪念这昔日的光荣和骄傲:曾经两次被我们击退,逐出海岸之外。他的舰船——可怜的、无用的泡沫,在我们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就像随波浮沉的蛋壳一般……

事后,罗马帝国并没有像统治高卢一样统治不列颠,这些岛民们最终保持了自己的独立。从那以后,罗马军队再没有踏上不列颠的土地,这样的好日子过了将近100年。

第二节 罗马帝国的统治

公元43年,刚刚登基的罗马皇帝克劳狄希望通过军事胜利提高自己在罗马军中的威望,同时,莱茵军团势力膨胀,又造成对其帝位的威胁,他下定决心,要一举征服不列颠。从公元前54年恺撒率军撤离不列颠岛时起,帝国的铁骑没有踏上不列颠的土地已经快一个世纪了,而且,帝国也有很多年没有让他的军人去开疆拓土、建功立业了,帝国的皇帝和军队太需要一个地方来宣泄他们已经憋了很久的征服欲望了。

在他眼里,伟大的恺撒的荣光将指引着罗马军团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公元43年,罗马大将普劳提乌斯率领4万大军,开始了征服不列颠的行程。

罗马大军登陆后稍事休整后,就立即向不列颠内陆进发,但是进展得并不顺利,不列颠人打得非常英勇,入侵的罗马军团遭到了很大的伤亡。在占领不列颠重要城市科尔切斯特之后,罗马人不得不暂时停止了军事行动,等待增援部队的到来。克劳狄在得知普劳提乌斯占领科尔切斯特的消息后,立即宣布科尔切斯特是罗马新的省份的首府,并且在罗马举行了盛大的欢庆活动。在支援军队到达后,罗马人最终征服了不列颠。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不列颠人长达十几年的反抗,以爱西尼人(古代英格兰东部凯尔特人的一个部落)的反抗为最,而他们原来是入侵者最为顺从的部落。

爱西尼人的国王死后,罗马官员占有了爱西尼人的全部土地和商品,他们残酷地压榨爱西尼人,侮辱他们尊贵的国王的未亡人。这次叛乱以国王的遗孀波迪卡王后为统帅,强烈的复仇心理使得女王的军队变得野蛮残酷,他们以将侵略者杀光为快事。

这些野蛮人烧毁了切斯特,然后又攻下了伦敦。他们杀死了城里的所有居民,并且一把火将伦敦城烧得片甲不留,熊熊大火映红了反叛者们被复仇的快意扭曲了的脸庞。根据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的记载,这次屠城使7万罗马人和罗马化的居民死于非命。

这次屠城很可能是这个岛的历史上最血腥、最残酷的一页,然而这是可以理解的,侵略者必须为他们的侵略付出血的代价。后世的英国人也赞同女王的做法,他们认为反抗侵略者和惩罚本民族的投敌者,是正义之举。罗马人一反应过来,立马集结军队实行残酷的镇压。

当爱西尼人的统帅波迪卡王后率领军队还在围攻维鲁拉米翁的时候,罗马统帅苏埃托尼乌斯已经集结了一万人的军队严阵以待,由于后续部队还未到来,此时的实力众寡悬殊。

苏埃托尼乌斯小心选择作战地点,他选择了一条狭窄的峡谷,背后森林环绕,而前方则是广阔的平原。峡谷这样的地势保护着罗马军队的两翼,森林则阻止了对罗马军队后方的袭击。狭窄的正面削弱了人数优势,广阔的平原使得任何伏兵成为不可能。这位指挥官把军团以密集队形放在正面,持轻武器的辅助部队置于后方,而骑兵则布置在两翼。

战前,波迪卡王后对她的部下发表演说鼓舞士气:“罗马的傲慢带给我们的只有危险。他们亵渎神圣,夺去少女宝贵的童贞。不是赢得这场战役,就是灭亡,这就是我,一个女人将要做的!”

波迪卡率军平行推进向军团发动进攻,在罗马军面前狭小的开阔地上遭到了第一轮猛烈的打击。在距阵前30米处,波迪卡起义军的步伐为“皮鲁姆”重投枪的齐射而停滞下来。这种标枪撞上物体后便会弯曲,使得它无法再被扔回来,敌人的盾上插上了这样沉重的东西,就会使盾无法使用,士兵不得不在没有盾的保护下战斗,接着重投枪的第二轮齐射接踵而至,这样的战术打乱了不列颠人的阵脚。

当不列颠人阵脚大乱时,苏埃托尼乌斯下令全军以罗马标准楔形阵全线出击。楔形阵的箭头深深地插入了起义军中,凭借着严格的训练,良好的盔甲和武器,他们很快在局部取得决定性优势,而骑兵的加入更是扩大了优势。当失去优势后,这群不列颠人试图撤退,然而他们的退路为结成环形的马车所阻断,很快这段路便沦为人间地狱。当罗马步兵前进时,骑兵从两翼参与了对不列颠人的屠杀。罗马人屠戮的不仅是战士,还有女人、小孩,甚至还有驮兽。这次战役伤亡的罗马人仅400人,而死于此役的不列颠人达8万之多,波迪卡女王也在此战后饮鸩自尽。哈德良长城遗址

罗马帝国在不列颠的统治巩固之后,哈德良皇帝下令修筑了著名的哈德良长城,以应对越来越猖獗的苏格兰人的进攻。以后罗马军队再未涉足过防线以北的土地,直至帝国军队在几百年后完全撤出不列颠。在这300年期间,这块蛮荒之地先后受到罗马文明的沐浴和基督教文明的洗礼,罗马帝国来去匆匆,但是以后的历史证明,基督教对这个岛国的文明和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罗马统治下的不列颠和欧洲大陆上帝国的其他地区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葡萄酒、橄榄油、陶器以及家具成为进口货物的大宗,而不列颠的铅、锡、铁、小麦和羊毛则通行整个大陆,但这种贸易随着罗马帝国末期的经济衰退以及罗马军团于公元5世纪初撤离不列颠而没落。

第三节 七国时代

罗马帝国的光辉终于伴随着夕阳落下了帷幕,这个曾经强大的帝国再也没有能力征服不列颠的领地了,等到罗马帝国退出不列颠以后,日耳曼人中最落后、最原始的部落开始入侵这个小岛,其中,以盎格鲁人和萨克逊人为最。这场入侵长达一个半世纪,直到公元6世纪,今天的英格兰民族才逐渐出现在这片土地上,这也是“英格兰”这个名词的由来(“英格兰”一词的含义是“盎格鲁人的土地”)。

盎格鲁—萨克逊人入侵不列颠的历史,前后至少持续了150年。他们最初作为海盗,然后是雇佣兵,最后是拓殖者相继进入不列颠的。“七国时代”从5世纪初开始,罗马帝国在不列颠岛的统治已经日渐虚弱,西日耳曼部落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以及原来生活在日德兰半岛的朱特人(也译为裘特人)纷纷涌入不列颠岛。他们在和当地罗马人和凯尔特人的战斗中,从6世纪初起,便形成了7个部落联盟,也称“七国”,分别是麦西亚、西撒克逊(威塞克斯,西塞克斯)、南撒克逊(苏塞克斯)、东撒克逊(伊塞克斯)、东盎格鲁、肯特和诺森伯利亚。

6世纪末,传教士圣奥古斯丁在肯特登陆,随后在坎特伯雷开始了传教,以后坎特伯雷成了英格兰宗教活动的中心。7世纪初,西撒克逊国王埃塞尔伯特逐渐强盛,一度控制了英格兰南部的西撒克逊、南撒克逊和肯特。7世纪中叶,东撒克逊国王雷德瓦尔德在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后,在英格兰中部地区建立了霸权,此后雷德瓦尔德帮助一个流亡王子埃德温获得了诺森伯利亚王位,而埃德温通过一系列的胜利,使除了肯特以外的诸王国公认其为王中之王,他所建立的联盟为此后麦西亚和西塞克斯统一英格兰奠定了基础。

诺森伯利亚王国此后领导着各地的撒克逊人同布立吞人作战,最终获得了对布立吞人的胜利,并统一了撒克逊人的基督教信仰世界。此后,诺森伯利亚的霸权开始衰退,盎格鲁撒克逊诸王国为了争夺霸权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从731年到829年的一个世纪时间内,七国之间陷入混战,在混战中,麦西亚脱颖而出,至8世纪中叶,麦西亚控制了亨博河以南的所有地区,麦西亚国王奥法即位后,自称“英格兰国王”,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称英格兰国王的君主,其王国世系就从这位“英格兰国王”奥法开始:

1.奥法(757~796年),麦西亚国王、东盎格鲁国王、肯特国王、布莱特瓦达。“布莱特瓦达”是当时七国时代的称号,可以译成“王中之王”,表示是诸盎格鲁撒克逊王国的鳌头,这个称号不能继承,要凭实力去争取。他是被卫士谋杀的前麦西亚国王埃塞尔博德的堂弟。在撒克逊编年史里,说奥法和肯特在776年爆发战争,胜负不明,但一般认为是奥法获得了胜利,因为在785年,奥法获得了肯特的王位。779年,他在牛津打败了西塞克斯,此后他又打败了东盎格鲁,并砍了其国王的头颅。794年,他获得了东盎格鲁王位。奥法还发动了多次对威尔士人的战争,并修建了留存至今的著名的“奥法墙”(英格兰和威尔士之间的东长城)。奥法和欧洲的查理曼大帝是同时代的人,查理曼宫廷的编年史家写到:“他是不列颠的光荣,对付敌人的刀剑”。奥法去世后,麦西亚霸业中落,霸权转到了西塞克斯王国手里,所以此后的世系转入西塞克斯王国世系之中。

2.埃格伯特(802~839年),西塞克斯国王、麦西亚国王、布莱特瓦达。

埃格伯特的身世不明,撒克逊编年史称其父名字叫埃尔蒙德,但在当时的各国王系中找不到这个人(肯特国王也叫这个名字,但似乎死在埃格伯特出生前)。789年,他一度被奥法以及与他结盟的西塞克斯国王贝奥提克流放到了欧洲大陆的法兰克王国,802年,贝奥提克死后,埃格伯特经过和两位伯爵的战争,夺取了西塞克斯王位。815年,他征服了西威尔士(英格兰西南以埃克塞特为中心的康沃尔地区),并最终将康沃尔并入了西塞克斯。825年,他击败麦西亚国王贝昂沃尔夫,此战之后,伊塞克斯、肯特,以及东盎格鲁均承认其为霸主。829年,埃格伯特征服麦西亚(但麦西亚很快又获独立),并迫使诺森伯利亚承认了其霸权。

3.埃塞沃尔夫(839~856年),西塞克斯国王、布莱特瓦达。

埃格伯特长子,曾击败丹麦人的入侵。855年他前往罗马朝圣,但回国后被其长子埃塞巴尔德废黜。

4.埃塞巴尔德(856~860年),西塞克斯国王、布莱特瓦达。

埃塞沃尔夫长子。

856年,迫使其父退位,其父去世后,娶了他寡居的继母。

5.埃塞伯特(860~865年),西塞克斯国王、布莱特瓦达。

埃塞沃尔夫次子。他在位期间,丹麦人洗劫了肯特和诺森伯利亚。

6.埃塞雷德一世(865~871年),西塞克斯国王、布莱特瓦达。

埃塞沃尔夫三子。埃塞雷德一世在位期间无法有效遏制丹麦人的入侵,871年,在与丹麦人的作战中阵亡。

7.阿尔弗雷德大帝(871~899年),西塞克斯国王、布莱特瓦达、英格兰国王。战功卓著的爱德华一世

埃塞沃尔夫四子。871年,24岁的阿尔弗雷德继其阵亡的兄长为王,他率众击败了入侵的丹麦人,成了无可争议的全英格兰的国王。

8.爱德华一世(899~924年),英格兰国王。

阿尔弗雷德大帝的长子。爱德华一世是优秀的军事统帅,在和丹麦人的作战中战功赫赫。918年,在将丹麦人彻底赶跑后,他在麦西亚等地取消了丹麦人的法令,重新恢复了撒克逊法。他的女儿嫁给了西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三世。

9.埃塞维尔德(924年),英格兰国王。

爱德华一世之子,继位16天后去世。

10.阿瑟斯坦(925~939年),英格兰国王。

爱德华一世之子,被认为是英格兰第一位正式的全国性国王。在位期间他击败了维京人和苏格兰人。

11.埃德蒙一世(939~946年),英格兰国王。

爱德华一世之子,阿瑟斯坦同父异母的弟弟。944年,他收复了被爱尔兰的都柏林国王(维京人王国)占据的诺森伯利亚。945年,他和苏格兰国王马尔科姆一世签订和约。946年,他被闯入其聚会的贼杀死。

12.埃德里德(946~955年),英格兰国王。

爱德华一世之子。在位期间,击退了维金人的入侵。自阿尔弗雷德大帝开始,其子孙连续五位都是尚武的国王,打败了不断入侵的北欧人,使撒克逊人的统治在英格兰全面复兴。

13.埃德维(955~959年),英格兰国王。

埃德蒙一世长子。他在位期间,麦西亚和诺森伯利亚的领主们拥立埃德维之弟埃德加为国王起来反叛。957年,埃德维在格罗斯特战役中被击败,被迫签订和约,将王国以泰晤士河为界分裂,埃德维占据肯特和西塞克斯,而将北方领土交给了他弟弟。埃德维死后,埃德加重新统一了王国。

14.埃德加(959~975年),英格兰国王。

埃德蒙一世的幼子,被称为“和平的”埃德加。

15.爱德华二世(975~978年),英格兰国王。

埃德加之子,也称为“殉教者”。978年,被无神论信徒谋杀。1001年被封为圣徒,称“圣爱德华”。

16.埃塞雷德二世(978~1013, 1014~1016年),英格兰国王。

埃德加之子,也称“无准备者”。

17.埃德蒙二世(1016年),英格兰国王。

埃塞雷德二世之子,被称为“勇敢的”埃德蒙。1014年起,埃德蒙不顾其父的反对,聚集了一支人马,开始和丹麦人作战,虽然敌我悬殊,但他仍然多次取胜,还解了伦敦之围,于是成为了众望所归的人物。埃塞雷德死后,他登上英格兰王位,但数月后,不幸英年早逝。

18.卡纽特大帝(1016~1035年),丹麦国王、挪威国王、英格兰国王。

被称为卡纽特大帝,丹麦国王斯韦恩之子。1016年被宣布为英格兰国王,他登基后,将丹麦和英格兰的行政机构合并。1017年,他将英格兰诸王国重新分成了四个伯爵国,分别是西塞克斯伯爵国,麦西亚伯爵国,东盎格鲁伯爵国和诺森伯利亚伯爵国。

19.哈罗德一世(1035~1040年),英格兰国王。

卡纽特大帝的私生子。他的绰号是“兔子的脚”,大概是说他打猎的时候跑得快。卡纽特死后,其合法继承人是他和诺曼底的爱玛所生的儿子哈瑟卡纽特,但哈罗德趁其不在英格兰之机,抢先宣称是英格兰国王。1040年,哈罗德在哈瑟卡纽特准备入侵前去世。

20.哈瑟卡纽特(1040~1042年),丹麦国王、英格兰国王、卡纽特大帝和诺曼底公主爱玛之子。

哈瑟是个文盲加暴君,他在英格兰横征暴敛激起民众反抗,在王位岌岌可危的情形下,他邀请他同母异父的兄弟、在诺曼底避难的爱德华回国与他共同执政。1042年,哈瑟卡纽特去世,爱德华继位,撒克逊王朝复辟,丹麦世系在英格兰中断。

21.爱德华三世(1042~1066年),英格兰国王。

埃塞雷德二世与诺曼底公主爱玛之子,被称为“忏悔者”爱德华。1041年回国和哈瑟卡纽特共同执政。哈瑟卡纽特死后,1043年在温切斯特大教堂加冕为英格兰国王。

22.哈罗德二世(1066年),英格兰国王。

西塞克斯伯爵戈德温之子。爱德华三世去世后,哈罗德声称爱德华临终前将王位传给了他。随后英格兰贤人会议批准哈罗德为英格兰国王,哈罗德的继位,激起了诺曼底公爵威廉的入侵。1066年10月14日,在苏塞克斯的黑斯廷斯一役,哈罗德兵败被杀,威廉一路向北杀戮,于该年圣诞节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爱德华三世所建)加冕,撒克逊王朝灭亡。

早期的日耳曼入侵者中,自由民众地位比农奴高,但都依附于国王。随着以后几个世纪的战争和农业耕作,大部分自由民众或是在压力下沦为农奴,或是依附于贵族阶级的领主和乡绅。贵族阶级的领主和乡绅则是特权阶级,他们通过效忠国王,从国王那里获得领地,并对自己拥有的领地行使较大程度的自治权。

盎格鲁—撒克逊诸王国的政府是由部落首领会议演化而成的,国王拥有王国的行政和司法大权,贵族阶级则组成国王的顾问会议,协助国王处理国政。国王将郡作为王国的基本地区行政单位,由伯爵治理,在一些情况下这些伯爵将职位变为世袭,管理着几个郡。郡以下的行政单位为县,郡和县都有各自的法庭,郡法庭由本郡的治安法官掌管,县法庭由县长掌管。

在盎格鲁—撒克逊时代,农业是第一产业,但入侵的丹麦人却是活跃的商人,在9世纪时,城镇的重要性开始增加。盎格鲁—撒克逊人在爱尔兰和罗马派来的传教士的影响下,开始了基督教化的过程。但爱尔兰宗教仪式和大陆宗教仪式上的差别几乎导致不列颠基督教会的分裂,这一巨大的分歧在663年(一说664年)的惠特比宗教会议上终于获得了解决。与此同时,修道院成为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文化中心,那里以精美的手抄本而闻名,除此之外,教会学者如比德、阿尔琴以及阿尔弗雷德大帝也为保存和发展知识而尽心尽力。

第四节 诺曼征服

撒克逊王朝灭亡后,1066年圣诞节,征服者威廉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称王,于是,那个被蔑称为“私生子威廉”的诺曼底大公成了英国国王威廉一世,后人称他为“征服者威廉”。

其实他一生只做了一件大事,这件事后来被称为“诺曼征服”,他的动机也许只是来源于自己的野心,但却对英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征服者威廉为人严厉、残忍,而且精力旺盛,有两个因素对威廉的性格及他对历史的影响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一是他的私生子身份。他是他的父亲,绰号为“魔鬼”的罗伯特和被他拐来的农家姑娘阿莱特生下的儿子,但却是唯一的儿子。罗伯特费劲说服了诺曼底贵族,才确立了威廉的继承权。1035年,8岁的威廉继位,他的私生子身份使他经历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嘲讽、歧视和挑战,他的三个监护人和老师先后被人杀害,这就铸就了日后威廉冷酷、多疑的性格。由征服者威廉建的林肯城堡

在几个世纪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托马斯·潘恩还在用讽刺挖苦的语气评价这位“征服者威廉”,他说:“一个法国的野杂种带了一队武装的土匪登陆,违背当地人民的意志而自立为英格兰国王,我们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个人的出身是卑贱不堪的。”

在潘恩的观念中,威廉一世只不过是某一伙不逞之徒中的作恶多端的魁首罢了,他那残忍的行径或出名的阴险手段为他赢得了盗匪头领的称呼:由于势力的增加和掠夺范围的扩大,他吓倒了手无寸铁的善良人民,逼得他们时常贡献财物来换取他们的安全。

威廉公爵向东征服了德文、坎特伯雷,沿泰晤士河南岸向西挺进,火烧了南沃克,穿过了汉普顿。然后渡过泰晤士河,包括伦敦西北各地,使伦敦完全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接着,他于1066年圣诞节在威斯敏斯特加冕为威廉一世。据说就在威廉加冕之际,欢呼声使教堂外的诺曼底侍卫误以为发生了骚乱,他们在惊慌之中放火烧了周围的民房。于是威廉的加冕就在一片混乱中进行,威廉本人则在惊恐之中当上了国王。

威廉一世的一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恐慌中度过的,因为他手下效忠他的征服者相对于本地人来说实在是太少了,而从第二年起,反诺曼人的起义连年不断,战火几乎烧遍了英格兰全境。威廉亲自率领大军前往反抗最激烈的北方镇压叛乱,军队所到之处村庄被烧毁,人民被屠杀殆尽,以至于十几年之后这里仍然无人居住。

经过三年的东征西讨,到1070年,威廉终于镇压了所有的反叛者,结束了对英国的军事征服。但是征服者与当地土著的对立状态仍然存在,威廉下令没收了英格兰贵族的土地和财产,使他们丧失了反抗新统治者的能力。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威廉逐步任用跟随他渡海而来的诺曼贵族。他将欧洲大陆的封建制引入英格兰,威廉宣称:国王是一切土地唯一和最终的所有者。并且把这种名义上的占有变成了事实上的占有,他把全国森林和可耕地的六分之一留给自己,其余的则分给教会和自己的手下。从威廉一世手中直接获得土地的直属封臣有1400人,这些人又将土地分封下去,这些不同等级的封臣,后人将他们统称为贵族。

英格兰人是不会屈服的,天性的逆反心理深深扎根在骨子里,这种无名的恐惧让威廉一世常常夜不能寐,苦思多日,他终于想出一个富有创意的巩固王权的新方法。

英格兰南部小镇索尔兹伯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因神秘的史前遗迹巨石阵坐落在这里而闻名全世界。面对着这些重达数十吨的巨大石块,直到今天我们都无法确切地知道它们的建造者是谁,更无法知道它们的建造方法和用途,这些未解之谜给这座巨石阵加上了无限的神秘光环和魅力。史前巨石阵

几百年后,我们只记得这些神秘古老的巨石阵,却忘记了在这个小镇上发生的一幕影响历史的正剧。1086年8月1日,征服者威廉把英格兰所有封建主召集到这个小镇上,当然,他们到这里来并不是来参观神秘的巨石阵的,因为这时巨石阵还没有被发现。威廉在这里举行了一个宣誓效忠大会,强迫所有的与会贵族直接向他行臣服礼宣誓效忠。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那些封臣脱帽下跪,把双手放在威廉合拢的手掌中宣誓效忠时,心里会怎样活动。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们心里一定非常不舒服,因为从这一刻起,他们除了要向自己的领主效忠尽义务外,还要向国王效忠,尽附庸的义务。根据欧洲大陆封建制的传统,附庸只需要对直接赐予他土地的领主效忠,而对领主的领主则不需要效忠,用一句话讲就是:“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从而为王权旁落、诸侯割据制造了肥沃的土壤。

威廉的这一举动将欧洲大陆的传统改为“我的附庸的附庸还是我的附庸”,颇有些制度创新的味道。威廉此举虽是出于加强王权的自私目的,但这也是英格兰的客观形势使然,诺曼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的矛盾很深,人数上处于绝对劣势,只有团结一致,依靠强大的王权来保障征服者的既得利益。这样,王权得到了加强,英格兰所有的封建主都成了威廉一世的附庸。

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贵族,作为对国王的回报,贵族们必须向国王宣誓效忠,并根据自己领地的大小,向国王缴纳税金,提供骑士及其装备。威廉一世借此建立了一支象征国家权力的5000多人的骑士军队。英格兰的贵族阶层和贵族制度也从此形成了。

国王和贵族之间的从属关系,从一开始就带有双向契约的性质。这是一种基于权利义务关系之上的契约关系,正如12世纪末一篇法学论文的总结:“主公与臣属之间应该有一种相互的忠诚义务,除敬重之外,封臣对主公应尽的臣服并不比主公对封臣所持的领主权更多”。

虽然没有成文的法律,但是天长日久,国王和贵族之间的契约关系就变成了约定俗成。按照契约的规定,双方各自履行义务、享受自己的权利,这逐渐成为英国社会普遍认同的一种规则。这种契约关系虽然是人格化的和不平等的,但是它所包含的契约精神却是后来的《自由大宪章》、议会政治和习惯法体系产生的基础。

1089年9月9日,鲁昂大教堂的丧钟敲响了,钟声回荡在王国的上空,征服者威廉结束了他东征西讨的一生。威廉一世去世以前所受到的致命伤对他而言就是一种侮辱,在他带领着军队和法军交锋的时候,重创他的并不是敌人的战斧或利剑,而是他自己的马鞍——他的战马受到战火的惊吓突然前蹄腾空,高高立起,马鞍的前桥扎进了他的身体。史料并没有详细记载威廉一世究竟哪里受了伤,我们只能凭空想象了。家臣们把重伤的威廉一世抬到了圣热尔修道院,几天以后他就在那里闭上了眼睛。

这位生前使无数人感到恐惧的大人物恐怕没有想到,他刚刚咽气,他的手下,一伙肮脏龌龊的盗尸犯就迫不及待地剥去了他的衣服,还将停放他遗体的厅堂洗劫一空。在威廉运到墓地即将入土为安时,有一个人突然声称这块地皮是他的,并在众人面前要求主持公道。在付出了60个先令后,威廉的遗体才得以入土下葬。不过自威廉身故以后,再也没有外来的侵略者能够踏上英格兰。

第二章 《自由大宪章》和议会的起源

从历史渊源来看,有记载的许多原始或游牧部落由元老或酋长集会来商讨关系到整个部落或部落群的问题。在古希腊的一些城市国家(如雅典)和罗马共和国也存在类似议会的机构(元老院)。罗马帝国覆灭后在欧洲许多地区保留了由酋长议会延演而来的贵族议会和地方议会。在欧洲的一些城市中形成了由商人和手工业作坊组成的城市议会。这些议会就其成员的来源、权利、义务来说虽然与今天的议会有很大的差别,但就其历史渊源来说可以被看做是今天议会的前身。

英国议会为议会之母,若以1295年召集的“模范议会”为开端,那么英国持续不断的议会实践至今已逾700年。仅就英国议会历史之长而言,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的议会能望其项背。

第一节 失地王约翰

威廉一世虽然去世了,但是他留给他后代的遗产是相当庞大的。面对着这个横跨英吉利海峡的盎格鲁—诺曼底二元王国,怎样管理好它就成了一个难题。在欧洲大陆,威廉的子孙不得不以附庸的身份和他们的领主——法国国王及其他封建主艰难地打着交道。因为,他们在法国的领地并不是个小数目,论身份仅仅是个贵族,这就注定了英格兰要经常出兵,到海峡对面的那个大陆上去打仗,这笔军费也就理所当然地要由英格兰全体贵族和臣民承担了。

此时英格兰的贵族们大多是诺曼贵族,由于涉及自身的利益,他们很愿意承担这笔赋税和军费。但当一个热爱战争的草包国王上台后,他们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这个草包国王就是1199年登上王位的、被后世称为“失地王”的约翰。我们从这位君主身上找不到任何美德和优点。在他的兄长理查德一世还在位时,他就趁国王参加十字军东征之机多次兴风作浪,发动叛乱以谋求王位。终于,约翰交上了好运,1199年他的兄长在与法国人的交战中死去了,野心勃勃又愚蠢无能的约翰最终如愿以偿地登上了王位。

可惜,好运不是一直陪伴着他,1202年,法王腓力二世以领主的身份宣布没收约翰在欧洲大陆的全部领地,约翰一怒之下挑起了战争。在米拉堡,约翰与受法王支持的他兄长理查德一世的外甥亚瑟交战,战斗中约翰打败并俘虏了亚瑟和200多名贵族,不过由于约翰不可思议的愚蠢,这次胜利没有带给他任何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好处。他残酷地对待他的前王位竞争者亚瑟,在一次醉酒后失去理智的愤怒中,约翰杀死了亚瑟,并将亚瑟抛尸野外。他还残酷地虐待被俘的贵族,致使其中的21人被饿死。

约翰的行径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匪夷所思,这一连串匪夷所思的举动激起了大陆贵族们的强烈义愤,他们与法王腓力二世同仇敌忾,将约翰赶回了英格兰。约翰几乎失去了在欧洲大陆上的所有领地,于是,“失地王”这个称号就出现了。这位“失地王”不仅丢掉了自己的土地,还把火引到英国贵族的身上,连带着许多英国贵族也倒了血霉,一块失去了大面积的土地。

这样一来,约翰在大陆就无从立足了,只能偏安英格兰一隅。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样反而使他成为了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英国国王。因为前面历届的国王都在欧洲拥有大面积的领土,他们大多数的时间是在欧洲大陆上度过的,有的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在英格兰待过。以前的英格兰只不过是王国的一个行省,现在“失地王”约翰失去了除英格兰以外所有的土地,只能把英格兰当作东山再起的唯一赌本。

从此约翰开始积极扩军备战,为了筹集战争的资本,他把贵族的领地财产据为己有,还任意增加税收,完全不顾现存的封建关系的规范。据记载,约翰将兵役免除税提高了16倍,同时把贵族们对封号和领地的继承税提高了100倍,动产税增加了一倍。他发明了商税,所有进出口货物按价值的1/15收税。

接下来,约翰作出了一项前无古人的举动,把黑手伸向了教会,他打破了国王与贵族之间那条不成文的规则,仅1209~1211年的三年间,国王就从教会掠夺了2.8万英镑。与此同时,牛、羊、小麦的价格都成倍上涨。这是英格兰历史上有记录的第一次通货膨胀,整个英格兰民怨沸腾。

此后发生的事件,让贵族们更加忍无可忍,1214年1月,约翰进攻法国,但此时他手下的骑兵早已对他丧失了信心,士气低落,军队厌战。1214年7月27日,约翰在布韦恩战役中吃了败仗,他收复失地的希望彻底成了泡影。

这样一来,贵族们的忍耐终于达到了极限,1215年1月6日,在伦敦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贵族们要求约翰恢复“古则有之的自由”,遭到了约翰的断然拒绝。但是这一次贵族们不再退让,他们开始拒绝向国王行效忠礼,带着愤怒和失望回到自己的领地,决心用武力捍卫自己的权利。

国王和贵族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期间的冲突也不在少数,在英国早期的历史上,国王经常会破坏双方约定的权利和义务,扩张自己的利益边界,当权利被侵犯到了不可容忍和无法调和的地步时,贵族和王权之间的战争便会成为双方重新恢复平衡的唯一办法。而像这样的国王与贵族之间的战争在英国历史上并不是唯一的一次,不过,由于它导致了《自由大宪章》的诞生,因而才具有了特殊的历史意义。

1215年初春,在坎特伯雷大主教兰顿的领导下,贵族武装起来讨伐国王。理由是:国王没有履行自己保护臣民利益的义务,却要求得到比契约规定的更多的权利。事态迅速发展,贵族们的行动获得了社会各阶层的支持。国王只好雇用外国雇佣军来守卫王宫,这使反叛者的队伍由大贵族迅速扩大到中小贵族、教士和城镇居民。

反叛者的队伍一路势如破竹,失去民心的约翰根本没有时间和力量组织有效的抵御,几个月后,反叛者的武装兵临伦敦城下,他们的队伍迅速地逼近国王的驻地温莎城堡。到了最关键的交锋时刻,躲在城堡里的约翰发现自己身边竟然只剩下了7个骑士,众叛亲离的约翰彻底失望了,终于提出了休战的要求。“成王败寇”,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根深蒂固的观念,既然造反,那么按照逻辑上就一定要杀掉国王,建立新王朝。从力量对比上来看,贵族武装完全有能力把国王打败,然而,他们却没有赶尽杀绝,用自己的方式熄灭了战火,这种方式叫做契约。

反叛者们作出这种选择的原因很简单,反叛者们起事的目的在于捍卫自己的权利,他们反对国王但并不反对王室。废黜无能的国王很简单,但是他们却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王室继承人。反叛者们很快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制定一个纲领性文件,迫使国王在上面签字画押,来捍卫自己的权利。

1215年6月15日,在泰晤士河畔贵族武装和国王驻地中间的兰尼米德草地,约翰和贵族代表开始了历史性的谈判。4天之后,历史性的结果出现了:作为对国王权力的约束,双方共同签署了一部文件。尽管约翰对这份文件充满了仇恨和无奈,但是在大军压境、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极不情愿地和25名男爵以执行人的身份在这份文件上签了字。

这部文件就是《自由大宪章》,它本身并无新意,只不过是把从威廉一世开始的200多年里国王和贵族约定俗成的契约关系,第一次转化为明确的法律文字。但是,《自由大宪章》的出现却使英国人自“索尔兹伯里盟誓”以来的契约精神得到强化,它为以后的英国人提供了一种用和平谈判和相互妥协的方式解决政治问题的大智慧。《自由大宪章》虽然只有63款,但却奠定了英国宪政制度的最重要基石,并成为对君主权力进行限制的永久见证,这恐怕是制定大宪章的男爵们所始料未及的。《自由大宪章》明确规定,国王在未征得贵族同意的情况下不得随意地收取贡赋;不经过同等人的合法裁决和法律的审判,国王不得逮捕和囚禁任何人;不得剥夺他们的财产,不得宣布他们不受法律保护,也不得将他们随意处死。同时还规定,如果国王违背他的诺言,贵族们有权拿起武器来反对国王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全体英国人都应站在反对暴政者一方。《自由大宪章》中所蕴含的观念和原则是如此超前,作家柏杨曾感叹道,当明王朝发明了诏狱和廷杖时,英国却早在明王朝建立100多年前就颁布了《自由大宪章》来保障人权。

没有国民的自由,就没有国家的自由,处于不自由的状态,国家和人民都不可能有什么发展,也不会有好的命运和前途。中华帝国和日不落帝国的差距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悄悄拉开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差距越来越大,直到两个帝国迎头相撞。《自由大宪章》中最为精髓的两条原则是,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对臣民财产及人身安全的保障权,以及臣民与君主的契约关系中臣民对君主的反抗权。这两条原则对后来英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保障个人财产,激发个人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民拥有反抗权,这使革命具有合法性,并最终改变了不合理的制度。

更为重要的是,《自由大宪章》不仅仅是一个契约,它本身就是合法维权行动的标志。《自由大宪章》的签署确立了这样的一个原则:英国国王的权利并非是至高无上的,他只能在法律的限制之下行使权力,即王在法下,国王的权力不能超越法律。《自由大宪章》签署的年代是13世纪初,当时的欧洲很多地方还都处于城邦状态,君主政体刚刚开始在一些国家形成。然而,英国人却在此时早早就有了一部《自由大宪章》来限制君主的权力,这为日后英国的崛起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

第二节 自由大宪章

“失地王”约翰在贵族的压力之下,被迫签署了一个被称为《自由大宪章》的人权文件。这个文件是一个划时代的人权宣言:它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确立了人权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保护个人尊严、反对国王滥权的基本精神;它要求恢复人的权利,并制定出一部宪法来保证这些权利。英国大宪章所强调的人权中,不仅包括人的消极权利,而且还包括了人的积极权利,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诺曼底公爵威廉在征服英国后,为了收买人心,争取英国教会、贵族和各阶层人民的支持,于1066年签署了给予臣民一定权利的“王冠宪章”。征服者威廉在“王冠宪章”中宣布,保证要“用正义统治人民、把国王的一切供给人民”,他还保证要制定正义的法律,并且保卫它;他特别强调,将禁止各种掠夺、暴力和不公正的审判。《自由大宪章》

这时发生了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十字军东征运动。1099年,十字军领导人从穆斯林手中夺取耶路撒冷后,组织了耶路撒冷市政委员会,起草了《耶路撒冷审判书》。这份重要文件规定了在耶路撒冷,各国国王都要服从耶路撒冷市政委员会的决议。许多英国贵族参加了十字军东征,参与组织了耶路撒冷市政委员会。当这些贵族返回英国后,他们就把限制国王权力的这种精神带回了英国。此后在英国贵族反对王权的斗争中,就有了一个法律依据。这样,十字军东征在世界人权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英国贵族的斗争下,1100年,国王亨利一世被迫颁布了一个宪章,史称“亨利宪章”。这个宪章保证教会的自由,保证贵族的继承权。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亨利一世表示限制他在控制贵族家庭妇女婚姻问题上的权力。《自由大宪章》的主要内容是要求给予贵族权利,限制王权;其目的是保卫贵族利益,结束约翰滥用权力的局面。《自由大宪章》虽然是为了保卫贵族的利益,但是大宪章的内容既包括了人民应该享有的消极权利,也包括了人民应该享有的积极权利。

在消极权利上,《自由大宪章》着重限制王权,要求给予教会、贵族和骑士各种权利,特别是给予他们政治权利。由于英国是一个基督教国家,政教矛盾特别尖锐,因此《自由大宪章》首先争取教会的自由权利。《自由大宪章》明确宣布了政教分离的原则,第63条规定:“我们的意志是坚定地使英国教会拥有自由的权利。”这一规定是一个划时代的宣言,它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在此之前政教纷争:教会试图控制国政,而国王则要管辖教会,这种斗争使英国政局极其混乱。《自由大宪章》订立后,教会的地位不再受国王的干预,这对于削弱王权是有积极作用的。《自由大宪章》规定了地方政府享有自由权,第13条规定,伦敦应“享有旧有之自由与自由习惯,其他城市、州、乡镇和港口也应有自由。”《自由大宪章》的突出之点是要求司法自由,第34条规定:“自由人享有司法权。”第40条和第45条又进一步宣布:“我们不会把权利和正义出卖给任何人”,强调自由人“享有同等审判权”,要求“公平听证”,成立独立和无偏见的法庭。《自由大宪章》要求人身自由,第39条规定,非经法庭的审判和法律定罪,国王不得逮捕、关押和剥夺任何自由人;不能宣布自由人不受法律保护,也不能用任何方式迫害自由人。《自由大宪章》在要求倾听人民的呼声时,谈到了代议制政府问题,第12条规定,非经“大会议”同意,禁止国王向人民强加税收。《自由大宪章》在强调人民的消极权利时,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论述人民的积极权利。例如,要求国王不能侵犯贵族和骑士的封建利益,第16条规定:“国王不能强迫占有骑士采邑或其他自由保存地之人服额外之役。”第15条规定, 禁止额外征税。

在人的积极权利上,《自由大宪章》谈得最多的是保卫个人的财产权和保护妇女儿童的社会经济权利。《自由大宪章》共63条,其中就有21条论述财产权,可见英国教会、贵族和人民对财产权的重视。英国贵族认为,财产权的核心是禁止国王剥夺人民的财产。例如,第31条规定:“任何人不得拿走任何自由人的马和车。”这一条规定是禁止国王任意强征人民的车马,夺走人民的生活工具。第31条规定:“除非得到所有者的同意,否则禁止任何人任意占领其他人的森林。”第52条规定,禁止占有他人的土地,“如果没有主人的合法同意,不能剥夺他人的土地、城堡、自由和权利。如果被剥夺了,被剥夺者有权立即恢复这些权利。”

除了财产权以外,《自由大宪章》强调得最多的是保护家庭、妇女和儿童的权利。在《自由大宪章》中,至少有10条表达了要保护人民的家庭成员、妇女和儿童的利益。英国贵族们之所以如此强调要保护他们的家庭、妇女和儿童,是因为在中世纪的英国,国王有权控制诸侯、贵族和骑士的家庭中的妇女的婚姻和家务等事情,从而干涉了诸侯、贵族和骑士的自由。为了结束国王约翰的这些权力,《自由大宪章》中特别强调了这些问题。《自由大宪章》第8条规定:“在她没有丈夫时,不能扣押这个寡妇的财物而迫使她再婚。”第11条规定:“如果任何人死后须要偿还欠债,其妻子将得到亡夫的财产,而不必为亡夫偿还这笔债务。死者未成年的孩子也将从属于死者的地产中得到他们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

为了保卫儿童的利益,《自由大宪章》中特别规定,当继承人年幼时,由监护人“保管其房屋和草地、保管饲养小牲畜的围地、池塘、磨房和其他东西。当继承人长大后,就要把所有的东西归还给他们,把所有的地产还给他们,给他们犁和畜牧工具”。第27条中还规定:“如果一个财产所有者死亡时未能留下遗嘱,那么其财产将由其亲友分配给其寡妻和孩子。”虽然这些规定涉及到财产权和继承权问题,但从根本上说,这些规定保证了死者的妻子和儿女的经济和社会权利。

为什么贵族和教士们在拟定大宪章是如此重视家庭、妇女和儿童的利益呢?这是因为虽然他们是贵族,但是也是普通人,也有意外死亡的可能。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其妻儿往往会受到国王的干预而受到损害。在国王的专制统治之下,当他们死亡后,其妻儿往往都会面临专制者带给他们的严峻的经济和社会后果。因此,他们在拟定《自由大宪章》时,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方面。贵族们争取的虽然是贵族家庭和他们的家属的权利,但是这却开创了争取臣民家庭、妇女和儿童权利的先例,因而在人类的自由史上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

除了保护家庭、妇女和儿童的权利外,在社会经济权利方面,《自由大宪章》还对贸易、迁移和居住权作了规定。在第14条中规定:“所有进出英国的商人都有安全权。无论在英国留居还是旅行的人,其安全都应该得到保障。”第27条又进一步规定:“任何人任何时候出入英国都将得到安全保证。”

1215年签署的《自由大宪章》,确立了国王必须遵守法律的原则,以及等级会议有权监督财政的原则。整个《自由大宪章》的精神,都在于保护个人的尊严,反对国王滥用手中的权力,强调尊重人权,保证个人不受侵害。《自由大宪章》要求制定宪法来保证上述权利的实现,这种法治的思想,不仅是为贵族、骑士等人的利益服务,而且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有助于人民争取人权的斗争。《自由大宪章》签署后,国王与贵族的斗争趋于激烈。英国国王约翰并不喜欢这个宪章。但是他懂得,在当时不签订这个宪章不行,因为他的统治能否继续下去,完全取决于他是否签订这个宪章。英国国王约翰并不甘心其专制权力受到《自由大宪章》的限制,他在签订《自由大宪章》后感到十分后悔,随时准备进行反扑,废除《自由大宪章》。但是反对约翰的贵族和教士们也知道,他们的命运不仅取决于国王是否签订这个宪章,而且取决于国王是否遵守这个宪章,以及国王下属的法官、行政长官和其他的官员是否遵守宪章,因此,他们随时准备为捍卫《自由大宪章》而战斗。

自由传统的树立远非是颁布一个《自由大宪章》即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又经历了长时间的冲突和对抗之后,才巩固下来。约翰王曾企图撕毁《自由大宪章》,于是英国贵族和骑士又起而捍卫宪章,内战重新开始。很快约翰又战败。

但是要真正实施“牛津条约”还需要进行战斗。1263年,英国又发生了内战。经过内战,贵族的力量占了上风,“牛津条约”得以真正执行。这时传统的僧俗大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到1265年,英国国王召开僧俗贵族大会,这个大会就成为英国国会的雏形。

在这一过程中,贵族们发现,要想成功地维护《自由大宪章》以与王权相对抗,这就需要有更多的力量的参与,从而使《自由大宪章》获得了向前发展的机会。仅仅将这一发展归功于贵族是不公平的,其他阶层力量的壮大也是一个客观的因素。

为了进一步贯彻《自由大宪章》的内容,1297年英国贵族又提出了著名的“无同意课税法”,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被迫签署了这一法案。该法规定:“凡贡税或补助金,如未经本王国大主教、主教、伯爵、男爵、骑士、市民及平民中其他自由人之惠然同意,则国王或其嗣君不得于本王国内征课之。”这一原则强调了国王要服从全体人民的主权,未经人民同意,国王不得征税。

爱德华一世在“确认书”中命令所有的法官、郡长、市长和其他大臣,以及凡是执掌王国法律的人,在处理的所有诉讼中,要将《自由大宪章》当作普通法来对待。任何审判若与《自由大宪章》相矛盾,都归于无效。1368年,爱德华三世宣示:“任何成文法规的通过,如与《自由大宪章》相悖,则必然是无效的。”

1628年,在国王查理一世统治时期,英国通过了“权利请愿书”,重申了爱德华一世确认的“无同意课税法”。权利法案请愿书特别强调了以下原则:未经审判,或依国法外,国王“不得任意拘捕、监禁任何人;不得剥夺其管业权、各项自由及自由习惯,或置诸法外,或加以放逐,亦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毁伤。”权利请愿书还反对海陆军队强住民宅;反对不依法律任意处人死刑和肉刑,要求无论什么人犯什么罪,都应该经过通行的审判程序审判。

英国自由大宪章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它对全世界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采用了英国自由大宪章的许多观点和内容。例如在消极权利上,《世界人权宣言》第九条采纳了英国自由大宪章第39条的内容,它宣布:“任何人不得任意逮捕、监禁和放逐任何人。”根据英国自由大宪章第30条和31条的内容,《世界人权宣言》第17条第2款规定:“任何人的财产不得任意被剥夺。”《世界人权宣言》的第40条援引了英国自由大宪章的第40条内容:“人人有权享受法律保护。”在积极权利上,《世界人权宣言》基本采纳了英国自由大宪章的所有内容,并用现代语言加以表述。《世界人权宣言》的第22和第23等条款中都有明显的体现;在第25条中,还专门规定了保护妇女和儿童;第28条更明确地宣布:“人人有权要求一种社会的和国际的秩序。在这种秩序中,本宣言所载的权利和自由能获充分的实现。”《世界人权宣言》制定后,得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认可,其原则正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普及。英国自由大宪章开创的人权原则正在影响着世界上许多国家人权政策的发展。

第三节 议会之母的诞生

约翰死后,亨利三世继位。亨利三世的父亲是英格兰国王约翰,约翰死时他才9岁。反对约翰的英格兰伯爵们当时正准备支持法国王子路易入侵英格兰推翻约翰,约翰的不期之死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和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他们迅速加冕约翰的儿子亨利为国王。

年幼的国王无法独立处理国事,贵族们就设立了一个类似于摄政委员会的机构——御前会议,襄助幼主,掌握了朝中大权。但亨利成人后立刻开始重建国王的权力,法国专制王权是他的榜样。他娶了法国普罗旺斯的艾莉诺为王后,许多他的法国亲戚都获得了权势和财富。亨利长时间没有公开任命任何管理某个领域的部长,许多领域没有任何明确的负责人,这一切都使得他的统治很麻烦,许多英格兰伯爵觉得他的统治方式很古怪。

亨利三世虽然努力想把权力夺回到自己手中,但是后来的历史证明,亨利三世和他父亲一样,远非一个称职的君主,他几乎继承了他父亲的所有缺点。他向人民征收高额赋税用于欧陆的战争开销,但是他和他无能的父亲如出一辙,除了失败之外一无所获,还赔上了在大陆所剩不多的领地。民众的负担与日俱增,新的危机正在形成。

在英格兰的小镇牛津有世界闻名的牛津大学,这个小镇也因此闻名于世,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各国观光游客来这里游览,不过在他们当中也许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个小镇上曾经发生了一件在英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大事。

1258年,亨利在牛津召开大咨议会,讨论远征西西里岛的军费问题。早已心怀不满的贵族乘机发动兵谏,国王的妹夫西蒙·德·孟福尔男爵带领7个全副武装的男爵闯入宫廷,上演了一出英国版的逼宫闹剧,迫使亨利同意召开会议签订限制王权的《牛津条约》。

根据《牛津条约》,国王把国家权力交给由贵族操控的15人委员会,不经该委员会同意国王不得做出任何决定。为了与原先的机构有所区别,新的15人委员会引进了一个新的名称——Parliament。这个词出自法语,意为“商议”,后来在英语中,这个词就用来表示议会。

英国的代议制民主能有今天,西蒙功不可没。不幸的是,到了1261年,亨利三世就把条例抛到脑后,他罢免了贵族们提名的最高法官,并将妹夫蒙特福特驱逐出国。

蒙特福特离开英国之后,很快组织了一批军事力量,在一些贵族的支持下,于1263年重返英国,打算和亨利三世在战场上见个高低。内战在即,法王路易九世进行“调解”。但是,路易九世一味偏袒亨利三世,蒙特福特宣布不接受法王的调解,内战终于爆发。

1264年5月,蒙特福特在英国南部击败了亨利三世的军队,生擒爱德华王子,掌握了英国的权柄。他建立了一个9人委员会。1265年,蒙特福特召开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国会。在召开议会时西蒙除了按例邀请贵族和主教以外,也邀请骑士和城市代表参加。不过,由于考虑不周,在一些偏远的郡,可怜的骑士或市民如果不幸入选,就得自己掏腰包去开会,这在交通不发达的中世纪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他们不但要破费不说,还得忍受舟车劳顿。所以,当选后逃之夭夭的不乏其人,地方官员则有责任把他们抓住押送伦敦赴任。

这也从另一方面表明,贵族与市民阶层开始联合对付国王,市民阶层开始登上英国的政治舞台。蒙特福特召开议会会议的目的,是想使他的革命取得合法的地位。

之前的议会,由国王召开,而此次议会,则意味着没有国王也可以召开议会,而且讨论的是国家各项事务。蒙特福特议会,控制了所有国家机构和法官系统。换句话说,蒙特福特控制了英国的政局,时间长达一年之久。亨利三世大权旁落,成为权臣手中的傀儡。

英国各界大都支持蒙特福特的改革,但是,蒙特福特并未借此机会废黜亨利三世,因为英国国王在一些人心目中还很有市场。蒙特福特纵然大权在握,也不敢轻举妄动。

同时,在革命者阵营里,因为权力的腐蚀,也出现了争权夺利的现象,蒙特福特政权的内部开始出现分裂。蒙特福特的战友吉尔伯特伯爵离他而去,转投国王阵营,在他的帮助下,爱德华王子趁机逃脱。

王子逃离了伦敦,很快集合起一支军队,和蒙特福特的军队开战。1265年8月,两军对决,发生埃夫舍会战。蒙特福特在战斗中被杀,王军获得大胜。亨利三世在他英勇的儿子爱德华的支持下,夺回了权力。教会人士掩埋了蒙特福特的尸体,掩埋处现成为圣地。蒙特福特作为英国议会政治的重要改革人物,长期受到英国人的尊崇。

1272年,亨利三世驾崩,他的儿子爱德华即位,这就是爱德华一世。爱德华一世是一位很出色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重视立法,被称为“英国的查士丁尼”。

爱德华一世的另一个绰号是“威尔士的征服者”,他用武力手段迫使威尔士并入英格兰。威尔士人在谈判时要求由一个在威尔士出生的人担任威尔士的统治者,爱德华很痛快地答应了。

接着,爱德华的表现让威尔士人叫苦不迭。原来,爱德华的王后早已怀有身孕,他秘密的将王后接到威尔士,待小王子出生后就向威尔士人宣布,这就是他向威尔士人许诺的威尔士亲王。这也算是开了一个先河,从此,英国的历任王太子都兼任威尔士亲王。爱德华还把威尔士人的长弓引进英国,成为日后英法百年战争中英军的利器。

在挑起了与苏格兰的战争之后,爱德华抢走了苏格兰的镇国之宝——加冕石,直到1998年,这块圣石才回到爱丁堡。不过,他最终没能把苏格兰并入英格兰。苏格兰人对他的仇恨久久不能释怀,1995年上映的电影《勇敢的心》,把他描写得阴险而丑陋。

在几年的政治磨砺中,爱德华感觉到,贵族是对王权最大的威胁,于是他决定把西蒙用来制约王权的议会反过来作为打压贵族势力的工具。他在位期间不断扩大市民阶层参与议会的程度,逐步使贵族在权力体系中边缘化。

1295年,爱德华一世精心策划的一次国会会议召开了,这次会议广泛吸收全国各地的平民代表参加,从而使参加者涵盖贵族、教士以及骑士和市民四个阶层。它被认为是英国国会的开始,后人称之为“模范议会”。

可是事与愿违,而且超出了爱德华的意料,没过多久,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国会成为了一项稳定的制度,国会由临时性机构转变为永久性机构,对国王的制约逐渐凸显。国会的权力日渐增加,逐步拥有了批准征税的权力和立法权,以及废黜国王的权力。

不过,由于贵族和平民在一起开会,人数渐多,双方都感到不大自在,毕竟身份不同,双方就各开各的会,这样国会就逐渐分为上下两院。英国现代宪政制度基础之一的议会在一次次的协商和改良之中就此完善了起来,尽管其中伴随着阴谋、战争、流血以及无数颗人头滚滚落地,但总的来说,英国政治的文明程度在逐步提高。英国议会从此被誉为“议会之母”,这种政治实践为后世的秩序和自由奠定了基础。

爱德华没有想到,自己苦心经营的政治策略会如此发展,但是反过来说,这无疑是爱德华政治生涯的一大亮点。希腊人的民主从来没有超出人们能够会面的范围,古代从来都没有过代议制政府这种概念,然而,代议制政府的种子却在英格兰播下了,但这时的英格兰议会还没有“代议”的功能。

这时的欧洲大陆还处于中世纪,非洲、美洲和大洋洲还处于蒙昧状态,亚洲则处在绝对专制的皇权统治之下,那里的人民直到20世纪初还不知道权利、民主和法治为何物,而英格兰已经将这些概念付诸于日常的政治生活中了。

随着议会体制的确立和成熟,不知不觉中,一个强大而先进的文明就在英格兰的土地上逐渐开始孕育,英国将注定要率先走出中世纪,进入现代文明世界。

第三章 英法战争和都铎王朝的宗教改革

自11世纪“诺曼征服”以后,英国通过联姻和继承关系,占有了大量的法国领地,这在同样梦想称霸欧洲的法国看来,简直就是耻辱,一直寻求机会收复这些领地。14世纪初,英法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已经到了不通过武力无法解决的地步。

第一节 英法百年战争

英法百年战争

爱德华一世去世后,他的儿子爱德华二世从其父手上接下了一个负债累累的王国。最困难的是,早在爱德华一世时期,英格兰的贵族们就企图利用一切机会恢复特权。因此,在爱德华二世统治的20年间,政治上的混乱伴随着经济上的衰败,直到最后爱德华二世于1327年被大贵族控制的议会废黜,3年后又遇害身亡。1337~1453年,英法两国先为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争权夺利,之后演变为英国对法国的入侵,法国则被迫进行反入侵,战争性质从封建王朝混战变化到侵略与反侵略,其结果可谓完全超出了英法王朝统治者的预料之外。“诺曼征服”后,英国诸王通过与法国一系列联姻,均成了法国诸王大片领地上的主要封臣。1346年,英王爱德华三世终于提出要求享有全部法兰西王国的继承权。而法王企图收回这些领地,遂爆发了长达百余年的战争。

1328年,法国卡佩王朝绝嗣,支裔华洛瓦家族的腓力六世继位,英王爱德华三世以卡佩王朝前国王腓力四世外孙的资格,争夺卡佩王朝继承权。1337年,爱德华三世称王法兰西,腓力六世则宣布收回英国在法境内的全部领土,派兵占领耶讷,战争遂起。

这场战争除王位继承原因外,还为了争夺在法境内的富庶的佛兰德尔和阿基坦地区,这个地区与英国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法国于1328年占领该地,英王爱德华三世遂下令禁止羊毛向该地出口。佛兰德尔地区为了保持原料来源,转而支持英国的反法政策,承认爱德华三世为法国国王和佛兰德尔的最高领主,使英法两国矛盾进一步加深,这也是导致战争发生的一个基本原因。这次战争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337~1360年):英法双方争夺佛兰德尔和基恩。

1337年5月24日,法王腓力六世收回英属领地基恩,英王爱德华三世正式对法国发起进攻,于1340年6月在斯勒伊斯海战中击败法国舰队,1346年7月占领法国卡昂,8月在阿布维尔以北又大败法国陆军,次年占领法国重镇加来。1356年9月,爱德华三世之子“黑太子”,在普瓦捷之战中生擒法王约翰二世及其众臣。1360年,法国被迫签订布勒丁尼和约,承认英国对加来和西南地区大片领土的占领。这是百年战争的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1369~1380年):为了夺回英占领区,法王查理五世(1364~1380年在位)改编了军队,整顿了税制。

他用雇佣步兵取代部分骑士民团,并建立了野战炮兵和新的舰队。久格克连被任命为军队总司令(元帅),并拥有很大的权力。1372年,法舰队在拉罗谢尔打败英国舰队,重新控制西北沿海海域。法军采用突袭和游击战术,到70年代末已逐步迫使英军退到沿海一带。但查理五世死后,继承人查理六世患精神病,无法治理国家,遂在1396年与英国缔结停战协定。

第三阶段(1415~1424年):始自英王亨利五世于1413年与勃艮第公爵结盟。

法国因国内矛盾加剧(勃艮第派和阿曼雅克派两个封建主集团发生内讧;农民和市民举行新的起义)而遭到削弱,英国趁机重启战端。1415年10月,亨利五世率军进攻法国,在阿让库尔之战中大败法军,并在与其结成同盟的勃艮第公爵的援助下占领法国北部,从而迫使法国于1420年5月21日在特鲁瓦签订丧权辱国的和约。按照和约条款规定,法国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宣布自己为法国摄政王,并有权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但是,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于1422年都先后猝然死去。由于争夺王位斗争(1422~1423年)加剧,法国遭到英国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处境十分困难。捐、税和赔款沉重地压在英占区居民的身上。因此,对法国来说,争夺王位的战争已转变为民族解放战争。

第四阶段(1424~1453年):始于1428年,英军进攻法国南方要地奥尔良城。

次年,法国香槟地区农家女贞德向太子查理请战,率法军解奥尔良围,大败英军。但是,宫廷贵族和查理七世的将军们却不满意这位“平凡的农民丫头”影响的扩大,他们害怕人民比害怕英国人还厉害,便蓄意谋害贞德。贞德最终被法国勃艮第贵族出卖,以女巫罪被处以火刑。贞德宁死不屈,她说:“为了法兰西,我视死如归!”1431年5月29日上午,贞德备受酷刑之后在卢昂城下被活活烧死,她的骨灰被投到塞纳河中。死时,贞德还不满20岁。贞德之死激起了法国人民极大义愤和高度爱国热情,在人民运动的压力下,法国当局被迫对军队进行了重新整顿。

1435年9月,勃艮第公爵臣服于查理七世,战局扭转,法军大量收复失地。1437年法军攻取巴黎,1441年收复香槟。1450年,法军解放曼恩和诺曼底,并在巴约勒之战中重创英军。1453年7月,在卡斯蒂永之战中再次打败英军,收复基恩。1453年10月19日,法军收复波尔多,百年战争由此结束。英国在法国的领地只剩了加来一地。

百年战争从1337~1453年,一共持续了116年,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促进了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国王联姻不仅不能解决长治久安问题,反而容易引起王位继承权争夺和战争。民族女英雄贞德姑娘勇敢地捍卫民族利益,为了民族解放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振奋了民族精神。解放战争的胜利,不仅使法国摆脱了英国侵略者的统治,而且还使法国人民团结起来,国王受到了臣民的忠心支持。由此封建君主政体演变成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王权进一步加强了。而战后的英国,在经历了一段内部的政治纷争后,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长期的战争哺育了强烈的民族意识,自此任何使两国联合共戴一王或者在他国版图上占有领地的企图注定要失败,从这个角度来说,英格兰在百年战争中退出了欧洲,而法兰西则在百年战争中走向了统一。所以,尽管从根本上来说,百年战争是英法之间的国际战争,但它也是法兰西的国内战争,是法兰西大贵族反抗王权和相互攻击的内战,但无论是内战还是外战,最终以法兰西民族的统一和王权的加强而告终。法王查理七世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使英王失去了在大陆的大片土地,战争使得英国人和法国人更深刻地意识到他们之间的民族差异。

第二节 红白玫瑰战争

在长达百年的英法战争中,英国的各封建贵族都建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在对外作战中这种武装力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当百年战争结束,一切尘埃落定后,这种武装力量就成了一种祸根。

百年战争之后,英国内部各封建贵族利用自己手中握有的武装力量蠢蠢欲动,企图掌握国家的最高统治权。经过一番分化组合,贵族分为两个集团,分别参加到金雀花王朝后裔的两个王室家族内部的斗争。其中,以兰开斯特家族为一方,以红蔷薇为标志;以约克家族为另一方,以白蔷薇为标志。这两个封建集团之间为争夺王位继承权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自相残杀。由于这次战争以蔷薇为标志,所以称为“蔷薇战争”。蔷薇又名玫瑰,所以也叫“红白玫瑰战争”。

1327~1377年是英国历史上金雀花王朝爱德华三世在位时期。1376年,长子爱德华死后,王位几经更替,传位于亨利六世。在百年战争中,英国遭到惨败,这不仅引起农民,而且也引起富裕市民和新兴中小贵族的不满,因而爆发了农民起义。红白玫瑰战争

起义军处死了一批罪大恶极的贪官污吏,吓坏了新兴中小贵族和富裕市民,他们寄希望于改朝换代,因而支持约克家族夺取政权。1455年,亨利六世患病,约克家族的理查公爵被宣布为摄政王。兰开斯特家族对此不能容忍,依靠西北部大封建主的支持,废除摄政,双方的长期混战从此开始。

1455年5月,亨利六世下令在莱斯特召开咨议会。1455年5月22日,约克公爵理查领一支小部队前往伦敦,在伦敦北面的圣艾班斯碰到赶来的亨利六世的部队。规模相对较小的圣艾班斯第一次会战是内战的第一次公开冲突。约克公爵于上午10时下令向抢先占据小镇的亨利六世军队发起进攻,经过数次冲锋,亨利六世的军队招架不住,吃了败仗,死亡约100人,亨利六世中箭负伤,藏在一个皮匠家中,战斗结束后被搜出抓获。

1460年7月10日,双方在北安普顿发生第二次战斗。战斗中又是沃里克伯爵率军打败了兰开斯特军队,随军的亨利六世再次被抓住。这两次胜利冲昏了约克公爵的头脑,他未与亲信贵族磋商就提出了王位要求,迫使亨利六世宣布他为摄政和王位继承人,这就意味着亨利六世的幼子失去了王位继承权。王后玛格利特闻讯大怒,她从苏格兰借到一支人马,集合了追随兰开斯特家族的军队,在约克公爵的领地发起攻击。约克公爵匆忙凑集起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前去征剿,由于轻敌冒进,被包围在威克菲尔德城。12月30日,在内外夹攻下的约克军四散逃跑,约克公爵及其次子爱德蒙被杀死,约克公爵的首级还被悬挂在约克城上示众,并扣上纸糊的王冠,用以讥讽。

但约克公爵19岁的长子爱德华于1461年2月26日进入伦敦,3月4日,他在沃里克伯爵和伦敦上层市民的支持下自立为王,称爱德华四世。他知道玛格利特决不肯罢休,遂在一些大城市召集到一支部队,向北进发,去打玛格利特。

1461年3月29日,双方在约克城附近展开决战。兰开斯特军队有2.2万余人,远远超过了约克军。当时兰开斯特军队处于逆风之中,扑面的风雪打得他们睁不开眼睛,射出的箭也发挥不出威力。而约克军队则借强劲的风力增加了发射弓箭的射程,并蜂拥冲上山坡,使兰开斯特军队损失惨重。

兰开斯特军队为扭转被动的防守局面,决定向山下的敌人发动反攻,双方一直激战到傍晚,仍然难分胜负。这时,约克军队的后续部队赶到,这支生力军向兰开斯特军队未设屏障的一侧发动进攻。兰开斯特军队抵挡不住,被迫溃退。约克军队一直追杀到深夜,玛格利特带着亨利六世和少数随从仓皇逃亡苏格兰。这次战役的胜利使爱德华四世的王位暂时得以巩固。1465年,亨利六世再次被俘,被囚禁在伦敦塔中,玛格利特只好携幼子逃往法国。

玫瑰战争中这几次大战役,都使用当时特有的战法,即双方骑士乘马或徒步进行单个分散的搏斗。经过交战,双方共损失5.5万人以上。

在以后的战争过程中,约克派内部矛盾激化起来,最高统治权几度易手,集中表现在爱德华四世和沃里克伯爵的斗争上。爱德华四世趁沃里克不在伦敦之际,召集一支部队离开伦敦北行,他一面镇压北方叛乱,一面迅速扩军。沃里克在爱德华的大军面前不得不逃亡,投靠法王路易十一。不久,沃里克在路易十一支持下,卷土重来,打回英国。这回轮到爱德华四世逃亡,他逃到尼德兰,依附于他妹夫勃艮第公爵查理。

1471年3月12日,爱德华四世利用英国人对沃里克普遍反感的情绪,亲率军队与沃里克在伦敦以北的巴恩特决战。

爱德华四世共有9000人的军队,而沃里克却有2万人的军队,由于力量悬殊,爱德华四世决定先发制人,清晨4时许,他率军在浓雾中发起攻击。沃里克本人被杀,其部下战死者多达1000人。接着在5月4日,爱德华四世又俘获了从南部港口威第斯偷偷登陆的玛格利特王后,将她和她的独生幼子及许多兰开斯特贵族杀死,之后又秘密处死了囚禁的亨利六世。

至此,兰开斯特家族被诛杀殆尽,只有远亲里士满伯爵亨利·都铎流亡法国,他声称自己是兰开斯特家族事业的继承人。

1471~1483年,英国国内恢复了和平,爱德华四世残暴地惩治了不顺从的大贵族。1483年4月爱德华四世死后,其弟理查登上了王位,他也同样使用残酷和恐怖的手段处决不驯服的大贵族,没收其领地。他的所作所为,反而促使兰开斯特和约克家族都联合在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铎周围来反对他。

1485年8月,理查同亨利·都铎的5000人的军队激战于英格兰中部的博斯沃尔特。战争的紧要关头,理查军中的斯坦利爵士率部3000人公开倒戈,约克军遂告瓦解,理查三世战死,从而结束了约克家族的统治。出身于族徽为红玫瑰的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铎结束了玫瑰战争,登上了英国王位,称亨利七世。为缓和紧张政治局势,他同爱德华四世的长女伊丽莎白结婚后,将原两大家族合为一个家族。

在这次战争中,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同归于尽,大批封建旧贵族在互相残杀中或阵亡或被处决。新兴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力量在战争中迅速增长,并成了都铎王朝新建立的君主专制政体的支柱。从这个意义上说,玫瑰战争是英国专制政体确立之前封建无政府状态的最后一次战争。恩格斯说:“英国由于玫瑰战争消灭了上层贵族而统一起来了。”这对于英国历史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件幸事。随着政治的统一,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封建农业开始向资本主义农业转变,导致英国农村出现了许多资本主义农场,出现了一批与资本主义密切联系的新贵族,他们把积累起来的资本直接或间接地投入工业,使得英国工业、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第三节 英国宗教改革

玫瑰战争之后,亨利八世登上王位,他是英国亨利七世次子,1509年4月22日继位,是都铎王朝第二位君主,以六次婚姻闻名。

亨利八世生于格林威治的普拉森舍宫,是亨利七世和王后伊丽莎白的第三个孩子。他们同胞7人夭折3人,只剩下亚瑟(封威尔士亲王)、玛格丽特和玛丽。1493年,他受封多佛堡总管和五港同盟长官,1494年,受封约克公爵,之后又获得英国纹章院院长(Earl Marshal)和爱尔兰总督头衔。他接受过一流教育,能流利地使用拉丁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原先由于其兄长亚瑟是王储,亨利可能被安排入教会,1502年,亚瑟突然去世,他继任威尔士亲王,成为王储。

16世纪30年代,欧洲新教运动兴起,罗马教皇及天主教势力衰落。英王亨利八世出于维护自己政治、经济和宗教统治的目的,与罗马教皇决裂。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拥有任命教职和决定教义的权力,宗教法庭改为国王法庭,召集宗教会议的权力属于国王,从而使英国教会成为国王手中的工具。同时,英国教会接受了加尔文教、路德教的某些思想,并保留了天主教的基本教义、主教制度和宗教仪式等许多传统,形成了安立甘教,又称“圣公会”,即英国国教。

亨利八世一开始根本没有想改革宗教,起初他对英格兰宗教改革运动态度鲜明,那就是把这些“异端”学说者统统送上火刑柱,以至于英格兰一时间木材奇缺,价格飞涨。他还亲自撰文抨击马丁·路德的异端邪说,教皇慷慨地授予他“信仰捍卫者”的称号,马丁·路德则将他斥之为“戴着王冠的蠢参谋长”。

但是不久后,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亨利八世爱上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是王后的侍女安妮·博琳。1527年,他以王后没有给他生下一个男性继承人的理由提出和王后凯瑟琳离婚。这个申请发出后,亨利八世足足等了6年,一直没有等到教皇的回应。于是亨利八世于1533年自己宣布与王后离婚,公开与安妮结婚。在结婚典礼上,宽大的衣裙甚至无法掩盖安妮妊娠的体形。

教皇得知此事后马上把他开除教籍,两人从亲密的战友迅速变成了公开的敌人,于是亨利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英国的宗教改革就这样富有戏剧性地以国王的胜利而收场了。

在巨大的荣誉背后,有一个默默的牺牲者,他就是《乌托邦》的作者托马斯·莫尔。时任亨利八世首席大法官的托马斯·莫尔,拒绝否认国王代替教皇的最高首脑地位。亨利八世给了他几年时间让他回心转意,但是没有收到任何效果。

1537年,不幸的莫尔爵士以叛国罪的罪名被处死刑,他的尸体被肢解,头和四肢分别被挂在伦敦的几个城门示众,此前大家都以为他会被国王赦免。莫尔爵士后来被教皇封为圣徒,据目击者回忆,莫尔在临刑前镇定自若,他甚至对刽子手说:“你要砍得准一点,免得丢人现眼。”

这场宗教改革对历史的影响力是亨利八世完全想不到的,从此以后教皇再也不能以上帝使徒的名义对英格兰的宗教和世俗事务插手干预了,英格兰的主权在这场宗教改革中得到了捍卫。当然,这是以千万颗天主教徒和安立甘教会教徒的脑袋为代价得来的。

亨利八世经过这次改革后当上了英格兰圣俗两界的最高首脑,他不但得到了自己心爱的女人,也把教会的财产据为己有,成了最大的赢家。然而,拨开那层灰尘我们看到,最大的赢家恐怕是英格兰。

被抛弃的王后带着年幼的玛丽公主离开了王宫,这位玛丽公主就是后来的玛丽女王。让亨利八世没有想到的是,第二任王后给他生的仍然是一个公主,这就是后来的伊丽莎白女王。于是,满心的欢喜之情变成了愤怒,亨利对他的新王后迅速地厌恶了起来,不久就把她赶出王宫,然后又把她送进伦敦塔囚禁至死。反正现在国王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了,拥有完全的婚姻自由,亨利前前后后共娶了六任王后,总算有了一个小王子爱德华。

1547年,和教皇以及女人折腾了20多年的亨利八世终于去世了。如果说亨利八世在天有灵的话,看到接下来事情的发展他会非常不愿意瞑目的,那就是他的宝贝儿子爱德华六世没当几年国王就驾崩了。他的第一任妻子凯瑟琳王后生的玛丽公主登上了王位,这就是后来被称为“血腥玛丽”的玛丽女王。童年的不幸生活使得玛丽的脾气变得乖张暴戾,作为虔诚的天主教徒的玛丽在位时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将她信奉新教的臣民源源不断地送上火刑柱,从此,史书上久留下了“血腥玛丽”的名字。“血腥玛丽”在西方是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因为它也是一种鸡尾酒的名字。这种鸡尾酒由伏特加、番茄汁、柠檬片、芹菜根混合而制成,鲜红的番茄汁看起来很像鲜血,故而以此命名。在美国禁酒法期间,这种鸡尾酒在地下酒吧非常流行,称为“喝不醉的番茄汁”。

作法自毙,报应不爽,玛丽女王也没能耀武扬威多久。5年后,即1558年,玛丽女王去世。当时人们在伦敦街头载歌载舞,庆祝这个伟大的节日,做人做到这步田地,玛丽女王也算是一朵“奇葩”。

接着,信奉新教的伊丽莎白成为女王,并恢复了国教,在“血腥玛丽”时代逃往欧洲大陆的新教徒纷纷回国。在此后的岁月里,政治清明,言论自由,伊丽莎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国度。

开始于16世纪30年代的英国宗教改革,在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封建专制统治的不断加强势必成为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重要障碍,而此时的英国国教会作为封建专制的重要支柱,也就必然遭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反对。从16世纪60年代起,英国出现了反对国教会的“非国教徒”,他们主张依照加尔文教来“纯洁教会”,要求清除国教会中的天主教教义和教规仪式,清教徒由此而得名。清教的教义接受了加尔文教的“前定论”观点,人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上帝已经“预定”谁将得救,成为“选民”;谁又将永远沉沦,成为“弃民”,并以现世的成功与失败、永生与犯罪、富贵与贫贱作为是“选民”或“弃民”的标志。

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前曾出现过一场颇为壮观的利用宗教反对宗教(即利用加尔文教反对国教)的反封建启蒙运动,掀起了一场清教运动。16世纪60年代中期,帕克大主教试图强制性实行教士在圣事中穿法衣和仪式的统一,掀起了一场“法衣争端”。那些坚持穿法衣的教士被认为是国教徒,而那些拒绝穿法衣的教士则被认为是清教徒。这场看似是主教与一些教士之间关于琐碎问题的分歧,通常被看成是清教运动的起源。

第四节 打败无敌舰队

1588年,在世界海战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英国海军和西班牙无敌舰队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海战,以无敌舰队的彻底失败而告终。英国的这场胜利牢固地树立起了它作为世界头号海军大国的地位,直到20世纪初它还保持着这种海上霸主的地位。

早在伊丽莎白女王当政之初,从欧洲大陆就不断地传来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家探险成功发财致富的消息。在一个商业的时代,赢得海洋比赢得陆地更重要。作为一个岛国,英国人似乎天然地比别人更懂得这个道理。伊丽莎白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她很快地成为英国海外贸易的积极支持者和直接参与者。

伊丽莎白不仅授权商人组织贸易公司,发展海外贸易,还亲自出资入股,向他们颁发皇家特许状,授予这些商人和冒险家种种在海外的特权,以从中抽取红利,著名的东印度公司就是这时的产物。在这些伦敦商人精明的算计和大胆的海外冒险中,英国一步步发展成世界上最强大的“日不落帝国”。英国海军和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大规模海战

1580年,德雷克船长完成英国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回来后这位冒险家就分给了女王16.3万英镑的红利。不过,这给了这位出身高贵的女王一个不雅的、充满血腥恐怖的绰号——“海盗女王”,因为当时的海外贸易、航海探险是和海盗抢劫分不开的,商船同时也是战舰。对到海外发财的英国人来说,政府成了合法的黑社会,皇家海军就是有执照的合法海盗。

虽然伊丽莎白女王对海上抢劫和人口贩卖这项新兴的事业给予她的臣民以皇家的支持,但是作为海上种种伤天害理事业的新的竞争者,英格兰的加入,显然侵犯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西班牙的利益。

英国海盗显然比他们的西班牙同行技高一筹,在一次次的相互掠夺和冲突之后,双方对海洋的争夺逐渐升级,终于酿就了1588年的海上一战。直接的借口就是1587年的玛丽·斯图亚特之死,当然,这个借口是伊丽莎白为她的对手西班牙精心制造出来的,因为女王也需要这场战争。这样,不幸的玛丽就成了这场即将爆发的战争的第一个牺牲品。

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决定以玛丽之死为借口入侵英格兰,以此来击退英格兰在欧洲大陆和海外殖民地对西班牙的挑战。

7月22日清晨,英西两国的海军在英吉利海峡展开了决定性的战斗。英国舰队借着顺风,以“一条单长线”的队形揳入西班牙舰队。由于先进的战术和灵活的机动性,没有一艘船被西班牙陆军抢占。经过一天的海战,西班牙人落了下风,远距离炮战使西班牙舰队的步兵和重炮变得毫无作用。此战是两国舰队的第一次交手,战斗证明英国船只和炮手都远比西班牙优秀。后者因为未能攀登敌船,在精神上大受打击。

到7月25日西班牙已经损失了1/10的舰船,而英国方面则会合了西莫尔勋爵的援军,舰船总数达到136艘。7月28日晚,在德雷克等人的建议下,英军采取古老的火船战术,西班牙舰队阵脚大乱,无法保持队形,英舰趁机突击。从29日上午9时到下午6时,双方舰队在没有编队的情况下,互相混杂,三五成群的对射,直到打光炮弹为止,西班牙舰队再次遭到了重创。8月初,剩下的西班牙舰只乘着风势向北逃窜,准备绕过苏格兰、爱尔兰回国。狼狈逃窜的西班牙舰队弹尽粮绝,更倒霉的是在海上接连遇到两次大风暴,许多船只翻沉了,不少士兵、船员被风浪冲到爱尔兰西海岸,被英军杀死。此役,无敌舰队损失了近百艘战舰,两万多士兵葬身海底。而英国人却一艘船都没有损失,阵亡的水手不足百人。

1588年10月,当“无敌舰队”仅存的43艘残破战舰返回西班牙时,标志着西班牙开始衰败,而大英帝国则成为新的海洋霸主。这次令世人刮目的以少胜多的胜利,是英国第一次以一个大国的姿态向欧洲大陆发出的声音。海战胜利带来的信心和对世界的正确判断成就了伊丽莎白时代,英国在国家崛起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第五节 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

16世纪的英格兰,在伊丽莎白一世的带领下,迅速崛起,成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一个国家。王权在这位充满智慧的女王手中,在成就国家强大的同时,自己也壮大了起来。但是善于协调各种关系的女王没有滥用自己权力和威望,在她的一生中,王权的扩张始终控制在议会能够忍受的范围之内。这位非凡的女王在政治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和宽容,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为现代政治文明做出了榜样。

伊丽莎白诞生于伦敦的格林尼治普雷森希宫,她是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个王后安妮·博林唯一幸存的孩子。由于她父母是按新教教规结婚的,天主教认为她是一个私生女。她出生时被指定为王位继承人,她的同父异母的姐姐玛丽成为她的服侍者。

后来玛丽上台,逼迫伊丽莎白改信天主教。伊丽莎白表面上虽然昄依,但内心仍然是一个新教徒。玛丽对此非常不满,有一小段时间里伊丽莎白甚至被关入伦敦塔。1558年玛丽无子而亡,伊丽莎白成了她的合法继承人。英国国会重申了亨利八世国王规定伊丽莎白作为继承人的安排。

伊丽莎白于1559年1月15日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被加冕为女王,当时她的地位很不稳定。她加冕的日子是当时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和占星士约翰·迪伊挑选的,据说特别吉利。给她加冕的是卡里斯勒的主教,他是当时在教会界能找到的最高的承认她的合法地位的人。同年,她就签署了结束同意大利战争的《卡多—坎陪吉条约》。伊丽莎白女王像

伊丽莎白统治英国长达45年之久,在她的统治之下,英格兰腥风血雨的宗教迫害消失了,工商业和海外贸易迅速发展,国力日盛,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成为新兴的海上霸主,为将来的“日不落帝国”奠定了基础。

英格兰在这个时候进入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莎士比亚、斯宾塞、培根等一批巨人。历史学家认为,伊丽莎白女王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之一,如果没有这位女王,英国和西方世界的历史很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

伊丽莎白上台后面临的最棘手的国内问题就是宗教问题,她本人是坚定的新教徒,登基后不久伊丽莎白就宣布新教为英国国教。罗马教皇庇护五世宣布把她逐出教会,废黜她的王位,随后又宣布:暗杀伊丽莎白不算犯罪。

但是伊丽莎白并没有报复天主教徒,她从她姐姐的恶行中已经汲取了足够的经验和教训。伊丽莎白采取了宽容的宗教政策,她说:“只有一个耶稣基督,这是唯一的信仰,其余的一切争论都是小事”。她允许天主教徒在家中保持信仰,她对天主教徒唯一的“迫害”是罚款,而不是火刑柱。

在当时的欧洲,各地的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争相把对方像野兽一样捕获,然后再心满意足地把这些“异端”送上火刑柱。在德国,宗教冲突更是导致了“三十年战争”,使这个民族1/4以上的人口在劫难中丧生,德意志的统一因此被延迟了200多年。而在英国,英格兰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基本上相安无事,他们之间的仇恨逐渐消解,英格兰保持了民族的统一。这和同一时期欧洲大陆宗教改革的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伊拉莎白的宽容和智慧并不仅仅体现在她的宗教政策上,作为一个女人,她把自己的婚姻也奉献给了国家。

伊丽莎白从未结过婚,因此被后人称为“童贞女王”。在威斯敏斯特宫女王的加冕典礼上,伊丽莎白将一枚结婚戒指戴到自己的手上,表示她已经将自己嫁给了英格兰,她的加冕典礼也是她的婚礼,在这一天伊丽莎白是个新娘,她将永远不会有其他的丈夫。这枚戒指后来一直伴随着她度过了40多年。

在登基的20年中,伊丽莎白一直把婚姻当成一种获取最大利益的手段。她始终吸引着一个个求婚者,她将自己的婚姻当作英国最大的筹码和外交政策的一部分。伊丽莎白利用未婚这个条件吸引来自欧洲各个王室的求婚者,分化瓦解她和英格兰在欧洲的敌人,从中获取实实在在的政治利益和丰厚的礼品,保障英格兰的安全和自己的统治。

刚刚登基的伊丽莎白正值妙龄,无数国家的国王、王子都争先恐后向她求婚,期望得到一个附属的王国。第一个求婚的是玛丽的丈夫,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以当时玛丽对伊拉莎白的打击迫害来看,这桩婚事即使人们闭着眼睛也能看到结局,但是伊拉莎白既没有推辞,也没有答应。因为当时英法正在和谈,和谈的关键是苏格兰和加来港问题,伊丽莎白希望利用西班牙作为谈判的筹码,她对这桩婚事迟迟不作答复。于是,可怜的西班牙大使只得在伦敦一天天沮丧地等下去,他向腓力二世报告说:“我成了全伦敦消息最闭塞的人。”待谈判有了眉目之后,伊丽莎白立即拒绝了腓力二世求婚,这为后来两国交恶埋下了伏笔。

第二个不幸的牺牲品是法国国王查理九世的弟弟阿朗松公爵,1577年公爵出兵攻打尼德兰的新教徒时,他派人向伊丽莎白求婚。伊丽莎白从中看到了利益,如果让公爵在尼德兰调转枪口同当地的新教徒联合起来对付西班牙镇压者,英国就不用出兵援助他们的新教徒教友了。

这次伊丽莎白下大了赌注,她竟然答应了公爵的求婚,但是拒绝马上举行婚礼。很快,女王成功地摆脱了在尼德兰的困境,而阿朗松公爵则不幸患病身死,这场闹剧收场。

英格兰的外交和女王的婚姻一直丝丝入扣地交合在一起,伊丽 莎白为此付出了一辈子的青春。她终身未婚,晚年生活孤独寂寞。

在伊丽莎白50岁后,她的婚姻游戏所带来的政治危机便显现了出来,由于她既没有丈夫也没有孩子,所以王储之位一直空着。野心家们经过好几年的酝酿,开始蠢蠢欲动,在他们的策划下,伊丽莎白统治的后期出现了几起重大叛乱案件。这其中最著名的案件就是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案。

玛丽·斯图亚特是伊丽莎白的表亲,如果伊丽莎白没有子女,她就有权继承英国王位。玛丽美艳多才,但为人放荡,不守妇道,秽乱宫闱,以至于引起苏格兰国内普遍的不满和叛乱,玛丽被迫逃亡英格兰。

伊丽莎白可怜这位表亲的不幸遭遇,对她予以善待,但是拒绝帮助她重登王位。而玛丽却恩将仇报,她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在罗马教廷和一些信奉天主教的贵族以及西班牙政府的支持下,她企图发动叛乱杀死伊丽莎白,重登苏格兰王位并继承英格兰王位。

阴谋被侦破之后,伊丽莎白把玛丽软禁了起来,并没有开杀戒。但是玛丽死不悔改,一直没有停止她的阴谋活动,这就直接威胁到了英国的稳定。伊丽莎白无奈之下,在征得到玛丽的亲生儿子、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的同意之后,把她送上断头台,这才平息了叛乱。

伊丽莎白对于那些叛乱者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和大度,她没有一律大开杀戒,在处理这些叛乱案件时,她反复权衡其得失和后果,尽可能减少杀戮,避免社会的震荡,防止国内外敌手的反扑。这反映了她高度的政治智慧和宽容之心,女王宽大的处理方式得到了多数臣民的拥护。

伊丽莎白不光在政治上十分清明和宽容,在文学艺术上,她也大力支持。伟大的作家莎士比亚就生活在伊丽莎白时期。在伊丽莎白之前,英格兰就有严格的书籍和戏剧审查制度,还有血腥恐怖的“星法院”,以言犯禁者可以被处以绞死、分尸、挖出内脏等酷刑,不幸的莫尔爵士就是一个前车之鉴,但是在伊丽莎白时期,没有类似重刑的记录。

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莎士比亚的作品是永恒和不朽的,不断地引发我们对人性以及生命的永恒价值的反思。但是在当时,这些伟大的作品,仅仅具有美学上的意义而已。

伊丽莎白时代的伦敦,在泰晤士河南岸有一家名为“环球”的剧院,这个剧院可以容纳3000人,通常在下午两点开戏,许多贵族包括女王本人都是这家剧院的常客。有钱人可以坐在木结构包厢里,普通人坐在剧场正中的露天处。35岁的莎士比亚是这家剧院的股东、演员兼剧作家。

1601年,一伙神秘的顾客来到这家伦敦最豪华的剧院,他们开出了高价,指定剧团在某一天重新上演莎士比亚的《理查三世》这部戏剧。当演员们演到废黜国王的那一幕时,叛乱在伦敦城发生了,这就是伊丽莎白时期与玛丽·斯图亚特案齐名的埃塞克斯伯爵叛乱案。

原来,剧中废黜国王的那一幕是伯爵和他的同伙约定发动叛乱的信号,于是,那些可怜的演员被无辜地卷入了这场叛乱当中。但让人称道的是,叛乱被平定以后,无论《理查三世》的作者还是演员和剧团,没有任何人因为撰写和演出这个戏剧受到任何惩罚,这不能不说是女王宽容施政的结果。

许多莎学研究专家认为,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悲剧作品具有强烈的颠覆性,它们大多以揭露宫廷的黑幕为主题,许多君王在剧中都是反面人物,观众很容易对号入座引起联想。作为一个集聪明睿智稳重于一身的女王,伊丽莎白早就察觉到了这点。

莎士比亚的《理查三世》上演时,女王就担心剧情会使观众联想到她本人,因为剧中篡夺理查三世王位的正是她的祖父亨利七世,但是伊丽莎白并没有将作者投入监狱或者禁演这部戏,她仅仅对她的大臣们埋怨说:“这部悲剧在剧场和剧院里演出40次了。”

伊丽莎白和戏剧审查官对莎士比亚戏剧的干涉更富有喜剧色彩,《亨利四世》中的大胖子骑士福斯塔夫,莎士比亚原来给他取名为约翰·沃德卡斯特爵士,审查官大概是出于保护公民名誉权的考虑,以及防止作者招惹不必要的麻烦,要求莎士比亚把这个姓名改一改,因为英国有一个同名的家族,于是这个名字被改成了福斯塔夫。

就这样,“福斯塔夫”,这个在英国街头巷尾都耳熟能详的喜剧人物诞生了。在《亨利五世》中他死了,伊丽莎白女王感觉十分惋惜,于是下令莎士比亚让这个快乐的老流氓复活并恋爱,莎士比亚就写了《温莎的风流娘儿们》这部戏,以满足女王和广大莎迷的心愿。

莎士比亚应该感到庆幸,如果他不幸晚生几十年,碰上英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话,可能就没法创作这些伟大的作品了,因为克伦威尔掌权后发布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关闭伦敦的所有剧场。在那个思想禁锢和人权沦丧的年代,连查理一世的头都被砍了下来,莎士比亚能不能保住性命都很难说了。

1601年,莎士比亚的新剧《哈姆雷特》在伦敦上演,“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当扮演哈姆雷特的演员在舞台上说出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时,舞台下就坐着伊丽莎白这位意志坚定、掌握了无上权势的女王。她对戏剧的开明态度也体现在处理国家事务中,这为英国带来了一个相对宽容的发展时期。

1603年3月24日,伊丽莎白一世与世长辞,王位传给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此时,英格兰和苏格兰同归一个君主,一个王朝的统治下,开始了不列颠统一进程的第一步──王室联合,但英格兰和苏格兰两个国家依然保持自己独立运作的政府。在她死后50年,英国内战爆发了,英国成为了一个短暂的共和国。

专题:现代实验的先驱者培根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这句话可能大多数中国人耳熟能详,我们认识培根,也大概是从他的这句至理名言开始的。

弗朗西斯·培根于1561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一个官宦世家。父亲尼古拉·培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曾在剑桥大学攻读法律,他思想倾向进步,信奉英国国教,反对教皇干涉英国内部事务。母亲安尼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才女,她娴熟地掌握了希腊文和拉丁文,是加尔文教派的信徒。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培根成熟较早,各方面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才智。12岁时,培根被送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在校学习期间,他对传统的观念和信仰产生了怀疑,开始独自思考社会和人生的真谛。

在剑桥大学学习三年后,培根作为英国驻法大使埃米阿斯·鲍莱爵士的随员来到了法国,在旅居巴黎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几乎走遍了整个法国,接触到不少的新鲜事物,汲取了许多新的思想源泉,这对他的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579年,培根的父亲突然病逝,他要为培根准备日后赡养之资的计划破灭了,培根的生活开始陷入贫困之中。在回国奔父丧之后,培根住进了葛莱法学院,一面攻读法律,一面四处谋求职位。1582年,他终于取得了律师资格,1584年当选为国会议员,1589年,成为法院出缺后的书记,然而这一职位竟长达20年之久没有出现空缺。他四处奔波,却始终没有得到任何职位。此时,培根在思想上更为成熟了,他决心要把脱离实际、脱离自然的一切知识加以改革,把经验观察、事实依据、实践效果引入认识论。这一伟大抱负是他的科学的“伟大复兴”的主要目标,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志向。培根

1602年,伊丽莎白女王去世,詹姆士一世继位。由于培根曾力主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合并,受到詹姆士的大力赞赏。培根因此平步青云,扶摇直上,1602年受封为爵士,1604年被任命为詹姆士的顾问,1607年被任命为副检察长,1613年被委任为首席检察官,1616年被任命为枢密院顾问,1617年提升为掌玺大臣,1618年晋升为英格兰的大陆官,受封为维鲁兰男爵,1621年又受封为奥尔本斯子爵。但培根的才能和志趣不在国务活动上,而是在于对科学真理的探求上。这一时期,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出版了多部著作。

1621年,培根被国会指控贪污受贿,被高级法庭判处罚金4万镑,监禁于伦敦塔内,终生逐出宫廷,不得任议员和官职。虽然后来罚金和监禁皆被豁免,但培根却因此而身败名裂。从此培根不理政事,开始专心从事理论著述。

培根的哲学思想是与其社会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他主张发展生产,渴望探索自然,要求发展科学。他认为是经院哲学阻碍了当代科学的发展。因此他极力批判经院哲学的权威。他还进一步揭露了人类认识产生谬误的根源,提出了著名的“四假象说”。他说这是在人心普遍发生的一种病理状态,而非在某情况下产生的迷惑与疑难。第一种是“种族的假象”,这是由于人的天性而引起的认识错误;第二种是“洞穴的假象”,是个人由于性格、爱好、教育、环境而产生的认识中片面性的错误;第三种是“市场的假象”,即由于人们交往时语言概念的不确定产生的思维混乱;第四种是“剧场的假象”,这是指由于盲目迷信权威和传统而造成的错误认识。培根指出,经院哲学家就是利用这四种假象来抹杀真理,制造谬误,从而给予了经院哲学沉重的打击。但是培根的“假象说”渗透了培根哲学的经验主义倾向,未能对理智的本性与唯心主义的虚妄加以严格区别。

培根认为当时的学术传统是贫乏的,原因在于学术与经验失去了接触。他主张科学理论与科学技术相辅相成。他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他提出“真理是时间的女儿而不是权威的女儿”,对经院哲学进行了有力的攻击。

培根的科学方法观以实验定性和归纳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关于物质是万物本源的思想,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具有运动的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属性。培根从唯物论立场出发,指出科学的任务在于认识自然界及其规律。

1597年,培根发表了他的处女作《论说随笔文集》。他在书中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以及对人生的理解,浓缩成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论说文集》最能体现培根的写作风格:文笔优美、语言凝练、寓意深刻。这本书中的文章从各种角度论述了他对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许多独到而精辟的见解,使许许多多的人从这本书中获得熏陶指导。如:“一个自身无德的人见别人有德必怀嫉妒。”“没有友谊,则世上不过是一片荒野。”“最能保人心神健康的预防药,就是朋友的忠言规谏。”“思想中的疑心就好像鸟中的蝙蝠一样,永远是在黄昏中飞的。疑心使君王倾向专制,丈夫倾向嫉妒,智者倾向寡断和忧郁。”

1605年,培根用英语完成了两卷集《论学术的进展》。这是以知识为其研究对象的一部著作,是培根声称要以知识为其领域,全面改革知识的宏大理想和计划的一部分。培根在书中猛烈抨击了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论证了知识的巨大的作用,提出了知识不能令人满意的现状及补救的办法。在这本书中,培根提出一个有系统的科学百科全书的提纲,对后来18世纪的以狄德罗为首的法国百科全书派编写百科全书,起了重大作用。

1609年,在培根任副检察长时,他又出版了第三本著作《论古人的智慧》。他认为在远古时代,存在着人类最古的智慧,可以通过对古代寓言故事的研究而发现失去的最古的智慧。

培根原打算撰写一部六卷本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伟大的复兴》,这是他要复兴科学,要对人类知识加以重新改造的巨著,但他未能完成预期的计划,只出版了前两部分,1620年出版的《新工具》是该书的第二部分。在书中他响亮地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他指出,要想控制自然,利用自然,就必须掌握科学知识。他认为真正的哲学必须研究自然,研究科学。为此,他十分重视科学实验,认为只有经过实验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新工具》一书的出版,得到了全欧洲学者的极大赞赏,因为这种思想既是对反动的经院哲学的有力批判,又是对人们探索自然的鼓励。

培根在结束其政治生涯后,仅用几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亨利七世本纪》一书,这部著作得到后世史学家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是“近代史学的里程碑”。

大约在1623年,培根写成了《新大西岛》一书,这是一部尚未完成的乌托邦式作品,由罗莱在他去世的第二年首次发表。作者在书中描绘了自己新追求和向往的理想社会蓝图,设计了一个称为“本色列”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科学主宰一切,这是培根毕生所倡导的科学的“伟大复兴”的思想信念的集中表现。

此外,培根在逝世后还留下了许多遗著,后来,由许多专家学者先后整理出版,包括《论事物的本性》、《迷宫的线索》、《各家哲学的批判》、《自然界的大事》和《论人类的知识》等。

1626年3月底,培根坐车经过伦敦北郊。当时他正在潜心研究冷热理论及其实际应用问题。当路过一片雪地时,他突然想做一次实验,他宰了一只鸡,把雪填进鸡肚子里,以便观察冷冻在防腐上的作用。但由于他身体孱弱,经受不住风寒的侵袭,支气管炎复发,病情恶化,于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

培根死后,人们为怀念他,为他修建了一座纪念碑,亨利·沃登爵士为他题写了墓志铭:圣奥尔本斯子爵如用更煊赫的头衔应称之为“科学之光”、“法律之舌”

弗朗西斯·培根是近代哲学史上首先提出经验论原则的哲学家。他重视感觉经验和归纳逻辑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开创了以经验为手段,研究感性自然的经验哲学的新时代,对近代科学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人类哲学史、科学史都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为此,罗素尊称培根为“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

第四章 英国文艺复兴前后涌现的大师

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来说,英国的文艺复兴起始较晚,通常认为是在15世纪末。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思想体系被称为人文主义,它主张以人为本,反对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提倡积极进取、享受现世欢乐的生活理想。当时在英国涌现出一大批人文主义作家、学者,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莎士比亚。

第一节 人文主义作家——杰弗雷·乔叟

乔叟是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最早的代表,被尊称为“英国文学之父”。他开创了英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莎士比亚、狄更斯都受过他的影响。

杰弗雷·乔叟(约1343~1400年)英国诗人,十几岁起进入宫廷当差。1359年随爱德华三世的部队远征法国,被法军俘虏,不久赎回。乔叟与宫廷往来密切,当过廷臣、关税督察、肯特郡的治安法官、郡下议院议员。他曾因外交事务出使许多国家和地区,到过比利时、法国、意大利等国,有机会遇见薄伽丘与彼特拉克,这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乔叟在庇护者失宠期间,被剥夺了官位和年金,经济拮据。他曾写过打油诗《致空囊》给刚登基的亨利四世,申诉自己的贫穷。1400年乔叟逝世,安葬在伦敦威斯敏特斯教堂的“诗人之角”。

乔叟的诗歌创作分为三个时期:(1)法国影响时期(1359~1372年):主要翻译并仿效法国诗人的作品,创作了《悼公爵夫人》(1369年),用伦敦方言翻译了法国中世纪长篇叙事诗《玫瑰传奇》等。(2)意大利影响时期(1372~1386年):诗人接触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进步思想。这一时期的创作如《百鸟会议》、《特罗伊勒斯和克莱西德》(1385年)、《好女人的故事》,反映了作者面向生活现实的创作态度和人文主义观点。(3)成熟时期(1386~1400年):乔叟在最后15年里开始《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创作。无论在内容和技巧上都达到他创作的顶峰。他首创的英雄双韵体为以后的英国诗人所广泛采用,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

乔叟早期的创作受意大利和法国文学的影响。他把法国文学中的骑士传奇、抒情诗和动物寓言故事等引入英国文学,其早期作品《特罗勒斯和克莱西德》(1385年),人物性格塑造生动细腻,语言机智幽默。

从1377年开始,乔叟多次出使欧洲大陆,接触了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家反封建反宗教的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使乔叟的创作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开始转向现实主义。根据薄伽丘的一部长诗改写的叙事诗《特罗勒斯和克丽西德》,摈弃了梦幻和寓言的传统,代之以对现实社会中的人物和生活细节的描写,这是乔叟的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乔叟在他生命的最后15年创作了《坎特伯雷故事集》,这是他最杰出的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描写一群香客聚集在伦敦一家小旅店里,准备去坎特伯雷城朝圣。作品前有总序,有声有色地介绍了众香客的社会地位、外貌特征和他们的举止、个性。店主人建议香客们在往返途中各讲两个故事,看谁讲得最好。故事集包括了24个故事,其中最精彩的故事有:骑士讲的爱情悲剧故事、巴斯夫讲的骑士的故事、卖赎罪券者讲的劝世寓言故事、教士讲的动物寓言故事、商人讲的家庭纠纷的故事、农民讲的感人的爱情和慷慨义气行为的故事。《坎特伯雷故事集》叙述和揭露了貌似神圣的僧侣种种见不得人的丑行,肯定和歌颂了爱情自由、婚姻幸福,不仅宣传了人文主义思想,而且也充分显示了作者对教会的痛恨与反感。作品广泛地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英国社会生活,揭露了教会的腐败、教士的贪婪和伪善,谴责了扼杀人性的禁欲主义,肯定了世俗的爱情生活。通过对骑士、侍从、地主、自耕农、贫农、僧侣、尼姑、商人、海员、大学生、手工业者等人物的描绘和刻画,真实地展示了14世纪英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坎特伯雷故事集》的艺术成就很高,远远超过了以前同时代的英国文学作品,是英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第一部典范。作品将幽默和讽刺结合,喜剧色彩浓厚,其中大多数故事用双韵诗体写成,对后来的英国文学产生了影响。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活泼。乔叟用富有生命力的伦敦方言进行创作,也为英国文学语言奠定了基础。他首创的英雄双韵体为以后的英国诗人所广泛采用。

乔叟的艺术风格的特点是幽默和讽刺。他认为“真诚是人所能够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他不直接对读者进行说教,而是寓教导于娱乐之中,用幽默和讽刺来替代鞭挞和谴责。他的作品语言生动,在人物刻画上既注意外貌特征,又注意深刻细腻地展示内心世界。在英国文学史上,他是第一个使用十音节“双韵体”的诗人,这个诗体后来在他首创下,演化成了“英雄双韵体”。

第二节 戏剧宗师——威廉·莎士比亚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成功的骗子,不必再以说谎为生,因为被骗的人已经成为他的拥护者,我再说什么也是枉然。”“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这就是伟大的英国剧作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的名言。

莎士比亚于1564年生于英国中部瓦维克郡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其父约翰·莎士比亚是经营羊毛、皮革制造及谷物生意的杂货商,1565年任镇民政官,3年后被选为镇长。莎士比亚幼年在当地文法学校读书,他虽受过良好的基本教育,但是未上过大学。1582年,18岁的莎士比亚与邻乡农家女26岁的安妮·哈瑟维结婚,不满21岁时已有了三个孩子。

1585~1592年间他的情况不详,被论者称为“失去的年头”。1585年后离开斯特拉特福,到伦敦谋生。1590年左右参加了剧团成为一名演员和剧作家,开始了他的舞台和创作生涯。他三十而立,蜚声剧坛,4年后就已经成了英国戏剧界的泰斗。1592年,剧院经理P·亨斯娄首先提到莎士比亚的剧作《亨利六世》上篇。同年,剧作家R·格林死前在《千悔得一智》中影射莎士比亚姓氏,并引用《亨利六世》下篇台词,骂莎士比亚是“一只暴发户式的乌鸦”,可见他当时已颇有名望。1593~1594年,他创作出版了两首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和《鲁克丽丝受辱记》,先后献给了年轻贵族索桑普顿伯爵。他还写过一些杂诗和1609年出版的154首十四行诗。从1594年开始,他所在的剧团受内侍大臣庇护,称为“宫廷大臣剧团”。1598年左右,他作为剧团股东同其他人合建了环球剧场,他以后的戏剧作品主要在这里公演(后来大约在1609年增加了“黑衣修士剧场”)。他自己也随团进宫演出,偶尔还去大学和法律学校演戏;夏季或瘟疫流行,伦敦剧场停演时,就到外省演出。1598年,弗朗西斯·米尔斯(1565~1647年,英国作家)已在其《智慧的宝库》中列举莎士比亚35岁以前的剧作,称赞他的喜剧、悲剧都“无与伦比”,能和古代第一流戏剧诗人们媲美,但他生前没出版过自己的剧作。1596年,他以他父亲的名义申请到“绅士”称号和拥有纹章的权利,又先后三次购置了可观的房地产。1603年,詹姆士一世继位,他的剧团改称“国王供奉剧团”,他和团中演员被任命为御前侍从。1612年左右,他告别伦敦回到家乡定居。1616年4月23日病逝,葬于镇上的圣三一教堂。

莎士比亚是早已被世人所公认的戏剧文学的宗师。从莎士比亚在世时起直到今天,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已不计其数,评论他的著作的文字也可车载斗量了。总的看来,自然是褒多于贬。托尔斯泰曾鼓足勇气,对莎士比亚有所批评,但当批评所激起的涟漪渐渐舒缓后,湖面又恢复了往昔的平静。其实莎士比亚本人不一定有过这种期望。诚然,他对自己的诗歌似乎非常欣赏,觉得这些有可能“垂辉映千春”。但对剧作,他并没怎么认真对待,告老还乡时手稿全都留在剧院里,只是在他逝世以后,他的两位好友才费力汇集成册出版,对他以示纪念。

天才和成功所需要的条件固然很多,但勤奋则是最重要的。莎士比亚在伦敦的20余年里,又要演戏,又要创作,工作是非常勤奋的,生活是十分紧张的。他上学不多,全靠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而自学成才。有人说他如着魔一样地致力于戏剧创作。他的神志经常处于白热化状态。他似乎有使用不完的精力,有无限的才智和技艺。在20年里他创作出37个剧本,每一个都具有不朽的内在活力,令人读起来回味无穷。这种艺术效果的取得,首先是他勤学苦练、力求精深圆熟的结果。可惜的是,由于莎士比亚多年积劳,身体严重亏损,因而退休后不足3年,便溘然与世长辞了。

柏拉图在谈到希腊人时说过,不管从其他种族那里继承了什么,他们最终总是把它造就得更加精美一些。把这句名言应用在莎士比亚的文学创作上,也是很合适的。莎士比亚的独创力不在于虚构故事和情节方面,而主要表现在他以非凡的智慧、丰富的知识去改写和充实旧剧本上。原来的剧本无论怎样干瘪乏味,一经莎氏之手,便奇迹般地变得体态丰润、生气勃勃了。比如《哈姆雷特》一剧,在莎士比亚以前就有三种底本,可是只有莎士比亚的妙笔,才使它成为脍炙人口的艺术珍品而流传至今。

提到莎士比亚,人们总喜欢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他的独到之处究竟在哪里,大概在于他对人和人生的深刻的认识上吧。读他的书是研究人生的捷径,莎士比亚的世界是人生大千世界的缩影。他笔下的人物,不论主次和出场时间的长短,见上一面,便再难忘却。莎士比亚耳聪目明,平时待人接物,善于捕捉人们的言谈话语,把它们写进剧本里,于是人物就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了。所以又有人讲,上了年纪、阅历丰富的人才能读懂莎士比亚,这种说法是颇有见地的。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即《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佩斯》,还有大家所熟知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剧目,篇篇堪称是经典巨著。

莎士比亚的戏剧大都取材于旧有剧本、小说、编年史或民间传说,但在改写中注入了自己的思想,给旧题材赋予新颖、丰富、深刻的内涵。在艺术表现上,他继承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英国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戏剧的三大传统并加以发展,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创造性革新。他的戏剧突破了悲剧、喜剧的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奥秘,从而能够塑造出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描绘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以其博大、深刻、富于诗意和哲理著称。

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为当时英国的舞台和观众写作的大众化的戏剧。因而,它的悲喜交融、雅俗共赏以及时空自由、极力调动观众想象来弥补舞台的简陋等特点,曾在18世纪遭到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古典主义者的指摘,并在演出时被任意删改。莎剧的真正价值,直到19世纪初,在柯尔律治和哈兹里特等批评家的阐发下,才开始为人们所认识。然而,当时的莎剧演出仍常被纳入五幕结构剧的模式。

17世纪始,莎士比亚戏剧传入德、法、意、俄、北欧诸国,然后渐及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对各国戏剧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并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中国从20世纪初开始介绍和翻译莎剧,到1978年出版了在朱生豪译本基础上经全面校订、补译的11卷《莎士比亚全集》。1902年,上海圣约翰书院学生最早用英语演出《威尼斯商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先后有65个职业和业余演出团体,以英、汉、藏、蒙、粤五种语言,文明戏、现代话剧、戏曲、广播剧、芭蕾舞剧、木偶剧六种形式,共演出莎剧21部,包括了莎剧大部分重要作品。莎剧已成为中国中学、大学特别是戏剧院校的教材。莎剧的重要角色为中国演员的培养和提高开辟了广阔天地。

莎士比亚给世人留下了37部戏剧,其中包括一些他与别人合写的一般剧作。此外,他还写有154首十四行诗和三四首长诗。

虽然莎士比亚用英文写作,但是他是一位真正闻名世界的人物。虽然英语不完全是一种世界语言,但是他比任何其他语言都更接近世界语言。

第三节 盲诗人——约翰·弥尔顿

英国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在乔叟和莎士比亚以后要推约翰·弥尔顿了。诚然,说他和莎氏比肩齐名,也许不很恰当;但继乔叟、莎士比亚以后,称他是第三大诗人,还是符合实际的。弥尔顿自幼便有一种常人少有的使命感,他深信自己负有创作不朽诗篇的天职,对自己的天赋也毫不隐讳。他年轻时曾埋头苦读5年,涉猎古今,博闻强记,以待“羽翼丰满,举翅翱翔”。后来他又漫游欧洲,在意大利见到了开创现代科学的伽利略。

这次会见极其重要。有人说,没有望远镜,就没有弥尔顿的《失乐园》。这话颇有些道理。《失乐园》内含天、地和整个宇宙,没有伽利略的天文学开阔眼界,弥尔顿的想象实难如此地驰骋于天堂与地狱之间。这又令人记起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有评论说这本书同显微镜的关系密切,书里说,大人国里人的汗腺孔一个个都清楚分明。因而,说弥尔顿的想象力得到了望远镜的启发,斯威夫特受益于显微镜,应该不算夸张。

约翰·弥尔顿(1608~1674年)生于伦敦一个富裕的清教徒家庭,在剑桥大学求学时和毕业后一个时期,钻研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熏陶。1638年他到意大利旅行,访问过伽利略,并和意大利的文人学者交往。1639年,英国革命形势紧张,他回国参加反对国王和国教的斗争,在1641~1645年间发表过许多政论小册子。1649年共和国成立后,新政府任命他为拉丁文秘书。他写了不少文章捍卫共和国,因积劳过度,双目失明,但仍坚持斗争。王朝复辟后,他受到迫害,著作被焚毁,生活贫困。这一时期,他完成了三部杰作:《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

弥尔顿早年的创作主要是短诗,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快乐的人》和《幽思的人》。这两首诗描写诗人的轻松愉快心情和沉思的乐趣,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生活享受的追求。他的十四行诗歌颂自由,斥责教会,或抒写个人的情怀,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

弥尔顿在担任政府职务前后写过不少政论文,参加宗教和政治论战。他站在清教徒立场上,主张取消国教的主教制度,并在政治问题上给王党以有力打击。他的《论出版自由》主张言论自由,反对当权长老派的跋扈。《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从《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学说中找出论据,说明人民有权废黜和杀死暴君,以坚定人民的革命信心;《为英国人民声辩》则驳斥了当局认为英国人民犯了弑君之罪的谰言。《失乐园》长约1万行,分12卷,故事取自《旧约》。夏娃和亚当因受撒旦引诱,偷吃知识树上的禁果,违背了上帝旨令,被逐出乐园。撒旦原是大天使,但他骄矜自满,纠合一部分天使,和上帝作战(卷5、6),于是被打到地狱里遭受苦难(卷1、2)。他这时已无力反攻天堂,才想出间接报复的办法,企图毁灭上帝创造的人类。上帝知道撒旦的阴谋,但为考验人类对他的信仰,便不阻挠撒旦。撒旦冲过混沌,潜入人世,来到亚当居住的乐园(卷3、4)。上帝派遣拉法尔天使告诉亚当面临的危险,同时把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类的经过告诉他(卷7、8)。但是亚当和夏娃意志不坚,受了撒旦的引诱,吃了禁果(卷9)。上帝决定惩罚他们(卷10),命迈克尔天使把他们逐出乐园,在放逐前,迈克尔把人类将要遭遇的灾难告诉了他们(卷11、12)。

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在于说明人类不幸的根源。他认为人类由于理性不强,意志薄弱,经不起外界的影响和引诱,因而感情冲动,走错道路,丧失了乐园。夏娃的堕落是由于盲目求知,妄想成神;亚当的堕落是由于溺爱妻子,感情用事;撒旦的堕落是由于野心勃勃,骄傲自满。诗人通过他们的遭遇,暗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也由于道德堕落、骄奢淫逸而惨遭失败。

弥尔顿继承了16世纪的人文主义思想,接受了17世纪新科学的成就,同时对它们采取批判的态度。他肯定人生,但否定无限制的享乐;他肯定人的进取心、自豪感,但否定由此演变出来的野心和骄傲;他肯定科学,但认为科学并不是一切,有科学而没有正义和理想,人类不会得到和平与幸福。弥尔顿的这种思想也就是革命的清教思想的反映。

弥尔顿在思想上要批判骄矜的撒旦,感情上却同情他所处的地位,因为撒旦受上帝惩罚,很像资产阶级受封建贵族的压迫。在描绘地狱一场时,弥尔顿虽然口口声声说撒旦骄傲、野心勃勃,但在对话里,在形象上,撒旦又完全是一个受迫害的革命者。这个形象十分雄伟,在凶险的地狱背景衬托下,他的战斗决心表现得更鲜明。撒旦说:战场上虽然失利,怕什么?这不可征服的意志,报复的决心,切齿的仇恨,和一种永不屈膝,永不投降的意志——却都未丧失。

同时,通过和撒旦一起被贬入地狱的天使们的形象,诗人描绘了当年愤怒的革命战士:对最高的掌权者,他们发出了怒吼,并用手中的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