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学(十三五)(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1 21:43:50

点击下载

作者:施洪飞,方泓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食疗学(十三五)

中医食疗学(十三五)试读: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中医食疗学(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等专业用)

主 编

施洪飞(南京中医药大学)        方 泓(上海中医药大学)

副主编(以姓氏笔画为序)

李文杰(辽宁中医药大学)        吴玉泓(甘肃中医药大学)

赵春妮(西南医科大学)

编 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晓艳(福建中医药大学)        王明强(贵阳中医学院)

朱 虹(扬州大学医学院)        刘志勇(江西中医药大学)

刘海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  余 涛(浙江中医药大学)

辛 宝(陕西中医药大学)        沈红艺(上海中医药大学)

张 聪(北京中医药大学)        范丽丽(广西中医药大学)

钱占红(内蒙古医科大学)        唐华伟(河南中医药大学)

谢雪姣(湖南中医药大学)        蔡建伟(南京中医药大学)

裴素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

学术秘书

刘泽萱(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医食疗学/施洪飞,方泓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8(2018.9重印)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ISBN 978-7-5132-3386-6

Ⅰ.①中… Ⅱ.①施…②方… Ⅲ.①食物疗法-中医药院校-教材 Ⅳ.①R247.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103605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64405750

保定市西城胶印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 850×1168 1/16 印张 16 字数 400千字

2016年8月第1版 2018年9月第4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3386-6

定价 45.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0106440551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书店网址 csln.net/qksd/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淘宝天猫网址 http://zgzyycbs.tmall.com专家指导委员会

名誉主任委员

王国强(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主任委员

王志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

副主任委员

王永炎(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伯礼(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

卢国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省良(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

王振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主任)

方剑乔(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

孔祥骊(河北中医学院院长)

石学敏(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卢国慧(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理事长)

匡海学(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

吕文亮(湖北中医药大学校长)

刘 力(陕西中医药大学校长)

刘振民(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顾问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安冬青(新疆医科大学副校长)

许二平(河南中医药大学校长)

孙忠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

严世芸(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李灿东(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

李青山(山西中医药大学校长)

李金田(甘肃中医药大学校长)

杨 柱(贵阳中医学院院长)

杨关林(辽宁中医药大学校长)

余曙光(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

宋柏林(长春中医药大学校长)

张欣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师承继教处处长)

陈可冀(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医大师)

陈明人(江西中医药大学校长)

武继彪(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

范吉平(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社长)

周仲瑛(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国医大师)

周景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综合协调处处长)

胡 刚(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秦裕辉(湖南中医药大学校长)

徐安龙(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徐建光(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

唐 农(广西中医药大学校长)

彭代银(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

路志正(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 国医大师)

熊 磊(云南中医学院院长)

秘 书 长

王 键(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

卢国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

范吉平(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社长)

办公室主任

周景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综合协调处副处长)

林超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副社长)

李秀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副社长)

李占永(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专家组

组 长

王国强(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副组长

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 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

王志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

组 员

卢国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

严世芸(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吴勉华(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王之虹(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

匡海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

王 键(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

刘红宁(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

翟双庆(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胡鸿毅(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余曙光(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

周桂桐(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

石 岩(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

黄必胜(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前 言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适应新形势下我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教材办”)、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总结全国中医药行业历版教材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建设的经验,制定了“‘十三五’中医药教材改革工作方案”和“‘十三五’中医药行业本科规划教材建设工作总体方案”,全面组织和规划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鉴于由全国中医药行业主管部门主持编写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目前已出版九版,为体现其系统性和传承性,本套教材在中国中医药教育史上称为第十版。

本套教材规划过程中,教材办认真听取了教育部中医学、中药学等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专家的意见,结合中医药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反馈意见,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管理,在新世纪以来三版优秀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正本清源,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优势,优化知识结构,做好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衔接”的建设目标,旨在适应新时期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学手段变革的需要,彰显现代中医药教育理念,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提高,打造符合中医药教育教学规律的经典教材。

本套教材建设过程中,教材办还聘请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三个专业德高望重的专家组成编审专家组,请他们参与主编确定,列席编写会议和定稿会议,对编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参加教材间内容统筹、审读稿件等。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中医经典地位

针对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正本清源,突出中医思维方式,体现中医药学科的人文特色和“读经典,做临床”的实践特点,突出中医理论在中医药教育教学和实践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与执业中医(药)师资格考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工作对接,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2.精选编写队伍,汇集权威专家智慧

主编遴选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经过院校推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评审、编审专家组认可后确定,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编委优先吸纳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一线优秀教师,集中了全国范围内各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权威专家,确保了编写队伍的水平,体现了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的整体优势。

3.突出精品意识,完善学科知识体系

结合教学实践环节的反馈意见,精心组织编写队伍进行编写大纲和样稿的讨论,要求每门教材立足专业需求,在保持内容稳定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基础上,根据其在整个中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学生知识结构和课程开设时间,突出本学科的教学重点,努力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的关系。

4.尝试形式创新,注重实践技能培养

为提升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配合高等中医药院校数字化教学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医药教学改革,本套教材在传承历版教材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主体框架的基础上,将数字化作为重点建设目标,在中医药行业教育云平台的总体构架下,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广阔的互动空间。

本套教材的建设,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指导与大力支持,凝聚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齐心协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代表了全国中医药行业为“十三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所做的共同努力,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致以衷心的感谢!希望本套教材的出版,能够对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所有组织者与编写者竭尽心智,精益求精,本套教材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敬请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广大师生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修订和提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6月编写说明

本书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之一,是根据国务院《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的精神,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宏观指导下,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十八所相关单位编写的中医食疗学本科教材。本教材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等相关专业学习中医食疗学课程使用。

中医食疗学,亦即中医临床营养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饮食治疗疾病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等领域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正确使用中医食疗能极大提高临床疗效,提高医药人才的中医食疗学术水平成为当务之急,可见主管部门将本教材列为国家级规划教材,意义重大。本教材的编写遵循正本清源、回归中医、重视临床实践的原则,按中医临床的病证名介绍辨证食疗,以图临床应用时证证都有对应食疗方。

本书是中医食疗的规划教材,因此尽量保持中医特色。本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分三章,第一章介绍中医食疗学的概念以及发展简史;第二章中医食疗基础理论,分别介绍中医食疗学的特点、食疗的基本原则、食疗方法、食疗禁忌;第三章辨体施食,分别介绍阳虚、阴虚、气虚、血虚、痰湿、瘀血、气郁、湿热等八种体质人的饮食养生。各论分八章,按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男科、眼科、耳鼻喉科顺序排列,介绍85个常见中医病证食疗。各个病证分设病因病机、辨证要点、食疗原则、辨证食疗等栏目;每个证型下分设证候、证机概要、食疗方法、推荐食材、推荐食疗方等栏目。

总论由施洪飞、沈红艺编写;感冒、哮病、喘证、肺胀、肺痨由方泓编写;咳嗽、厥证、不寐由施洪飞、裴素萍编写;心悸、胸痹、郁证、癫狂由李文杰编写;胃痛、噎膈、呕吐、呃逆、泄泻、便秘由钱占红编写;胁痛、黄疸、积聚、鼓胀、瘿病、疟疾由吴玉泓编写;水肿、淋证、癃闭、腰痛由唐华伟编写;血证、自汗盗汗、内伤发热由朱虹编写;消渴、遗精、耳鸣耳聋由刘海洋编写;虚劳、肥胖由蔡建伟编写;痉证、颤证、痿证、痹证由范丽丽编写;头痛、眩晕、中风由谢雪姣编写;外科术前与术后、疔疮、痈、有头疽、附骨疽、瘰疬、流痰、乳痈、乳癖由刘志勇编写;瘤与岩由赵春妮编写;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病、不孕症、产后恶露不绝、产后缺乳由辛宝编写;积滞、疳证、厌食、口疮、佝偻病、遗尿、水痘、痄腮由张聪编写;湿疮、风瘙痒、隐疹、粉刺、精浊、男性不育症、痔由余涛编写;阳痿、早泄、精癃由刘泽萱编写;夜盲、绿风内障、青风内障、视瞻有色由于晓艳编写;鼻渊、口疮、口臭、中耳炎由王明强编写;食疗方整理由施洪飞完成。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吴勉华、黄桂成、唐德才、李友白等教授的指导,在此深表感谢!教材编写继承了上版创新教材对疾病按辨证分型食疗加以介绍的方上篇 总 论第一章 中医食疗学的发展第一节 中医食疗学的概念

食疗,顾名思义,即以膳食作为治疗疾病的手段,即饮食疗法。中医食疗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饮食治疗疾病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等领域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医食同源”,1400多年前的《千金要方》一书就有“食治篇”,之后有《食疗本草》等饮食疗法专著相继问世。食疗,历史文献中多以“食养”“食治”“食疗”等名称出现。“食疗”与“食养”涵义并非完全等同,“食养”重在“养”,主要应用于健康人群以达到养生之目的,或应用于疾病恢复期的人群以促进健康的重新获得;而“食疗”主要应用于患病人群,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食疗方的作用机理和药物疗法基本一致,主要表现在扶正和祛邪两方面。正如唐代孙思邈所说:“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同时他还指出药疗不同于食疗之处,“药性刚烈,犹如御兵”。第二节 中医食疗学发展简史一、远古至周代

远古时期,人类在生存与繁衍的过程中,发现并总结出许多既可饱腹充饥,又能治疗疾病的食物,并将食物中具有显著治疗作用者分离出来,称为药物,故有“药食同源”之说。“燧人氏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可见火的应用是人类的一大进步,由生食到熟食,缩短了消化食物的过程,减少了胃肠道疾病;扩大了食物的范围,使人们能够得到更多的营养素,增强了体质,促进了智力的发展,还治愈了许多疾病。

殷商时代,宰相伊尹著有《汤液经》一书,记录了采用烹调技术制药疗疾的过程。《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伊尹与商汤谈及:“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其“阳朴之姜,招摇之桂”不仅阐述了烹调技艺,还指出姜、桂既是食物,又是药物,不仅为调味佳品,还可辛温发散风寒、宣通阳气、温胃止呕。酒的使用在古代已相当广泛,少量饮用可通经活血,兴奋精神,并作为烹饪食物调味之用。《山海经》一书中,载有药品110余种,其中不少既是食物,也是药物。在湖南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食物类药品占四分之一,如乳汁、蜜、猪脂、牛脂、食盐等,书中所载50余种疾病,有一半左右可行食疗。

周代,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分工也较细。据《周礼·天官》记载,医生又称医工,分为4种,即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等。食医的任务是根据当时帝王的身体状况,随时调配膳食,选用珍禽异兽、鲜果时蔬,与各种滋补药物一起,烹饪制成色香味俱美的佳肴,供帝王食用。而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可用“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这说明用五味与五谷从饮食方面治疗疾病,是当时治病的首选方法,可见古人对食疗的重视程度。另外,周朝还设有检查监督饮食卫生的“内饔”官职,“辨腥臊膻香之不可食者”,以确保饮食清洁卫生,对中医食疗学的发展也有积极意义。二、秦汉时代《黄帝内经》为食疗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指出了饮食过量或偏嗜可以致病,如《素问·痹论》谓之“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食物的五味对人的生理病理均有一定的影响。《素问·宣明五气》指出:“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灵枢·五味论》说:“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愧心。”又说:“五脏之病如以食治则随五味所宜,而五脏之病又随五味所禁。”《灵枢·五味》:“脾病者,宜食粳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粟、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同时强调食物必须要合理调和,配伍恰当,食物的选用与五脏相应,亦常以五味分类,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灵枢·五味》说:“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另外,在药治与食疗的关系上,指出食疗更倾向于调养,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黄帝内经》共载有13首治疗方剂,其中食疗方占6首。

战国至秦汉时期,人们对应用食疗有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包括食疗配伍规律、饮食禁忌以及中药联合治疗等。如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和食物,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石榴、核桃、胡瓜、苜蓿、胡荽、西瓜、无花果等食物,马援又从交趾带回薏苡仁种子,大大增加了食物的品种,促进了食疗的发展。《汉书·艺文志》著录的《神农皇帝食禁》说明,先秦时期人们极其重视饮食宜忌,并且总结出一些中医食疗规律。《神农本草经》中收录了中药365种,其中食物多达50种,上品中有酸枣、葡萄、大枣、海蛤等22种,中品中有干姜、海藻、败酱、赤小豆、黍米、粟米、龙眼、蟹等19种,下品中也有9种食物,并记录了这些食物的功效。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所述食疗内容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确定食疗的原则,即辨证择食、辨证配膳,书中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对食疗的具体运用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二是选用不少食疗方剂,如桂枝汤、百合鸡子黄汤、当归生姜羊肉汤、蜜煎导方、猪肺汤等;三是比较详细地论述了食禁问题,如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的五脏病食禁,并指出应注意食物相克。此外,在《伤寒杂病论》中专列“禽兽鱼虫禁忌并治”和“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两篇,讨论了“食禁”的问题。三、晋唐时代

东汉末年三国分裂的局面结束以后,晋王朝建立,直至隋唐,政治渐趋稳定,经济繁荣,食疗学呈现了较快的发展。如魏武帝亲自撰写《四时御食物》,建立了“食制”。东晋张湛撰《养生要集》。南北朝时期,刘休著有《食经》,谢枫等著有《淮南王食经》。隋以前有关食疗的专书有27种,但多已失传。隋以后,食疗颇受人们的重视。

晋代医家王叔和在《养生论》中提出:“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当时虽无灾患,积久为人作疾,寻常饮食,每令得所;多食则令人彭亨短气,或至暴疾。”这种“食不欲杂”,即注意调护的观点,在治疗上有较大的实用意义。

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食疗应用不仅广泛,而且记载有不少具有较高科学价值的内容。他在“治风毒脚弱痹满上气方第二十一”中指出:“取好豉一升……以好酒三斗渍之,三宿可饮,随人多少,欲预防不必待时,便与酒煮豉服之……”同时书中还载有3个“食禁”专篇,即卷七中之“治食中诸毒方”“治防避饮食诸毒方”“治卒饮酒大醉诸病方”。

南北朝陶弘景撰写《本草经集注》,将《神农本草经》上中下三品的药物分类,发展为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即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以及有名未用药七大类,其中米食、果、菜、虫兽类药就有195种,增加了不少常用食物,如大麦、昆布、海藻等。

唐代的中医食疗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如孙思邈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已有“食治”专篇,明确提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安身之本必资于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他把食疗作为治疗疾病的首选方法,详细介绍了谷、肉、果、菜等食物的治病作用,提出了“以脏补脏”的原则。如用动物肝(羊肝、牛肝)治疗夜盲症,用赤小豆、黑豆、大豆等治疗脚气病,用谷皮(椿树皮)煮粥,常食以预防脚气,并将能否正确应用食疗治病作为衡量医者技术良莠的重要标准之一。孟诜在孙思邈《千金要方·食治》的基础上,广搜民间之所传、医家之所创,加以己见,著成《食疗本草》,为我国第一部食疗专著。该书不仅重视食物的营养价值,而且特别重视食物的治疗作用,详细分析了食物的性味、配伍、功效、禁忌等,对食物的加工、烹调皆有阐明。

王焘所撰《外台秘要》记述的6000余首方剂中,食疗方剂不少,有关食疗内容非常丰富,如治寒痢用生姜汁合白蜜,谷皮煮粥防脚气病,治咳嗽时忌食生葱、蒜,治痔疮时忌饮酒及生冷等。

昝殷著《食医心鉴》,本书以食治为主,共列15类食方。

南唐陈士良收集神农、陶弘景、苏恭、孟诜、陈藏器诸家有关饮食之论,对饮食以类归之,附以食医诸方及四时调养脏腑之法而成《食性本草》十卷,对食疗作了系统的总结,为中医食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四、宋元时代

宋代用饮食治病防病已很普遍,《太平圣惠方》中,将食疗保健的作用总结为“病时治病,平时养身”,即具有食疗与食养两方面作用,并且列举了多种保健食品,如软食之粥、羹,硬食之索饼,饮料之酒、浆、茶、乳,菜肴之肝、肚,点心之灌藕等,该书所载的食用方和食膳类型对后世食疗学发展影响很大。《圣济总录》记有食治方285个,食膳类型又增加了散、饮、汁、煎、饼、面等。陈达叟著《本心斋蔬食谱》,载蔬食二十谱,别具一格。林洪著《山家清供》,载各种食品102种,不但治病,且赏心悦目,促进食欲。陈直所撰《养老奉亲书》是一本老年疾病治疗保健学著作,内载老年食疗方剂162首,对老年人的食疗贡献甚大。

到了元代,中医学在食疗方面有了相当大的发展。饮膳太医忽思慧著《饮膳正要》,是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它超越了食疗的旧概念,从营养的观点出发,认为病后服药不如在未病前注意营养以预防疾病。“夫安乐之道,在于保养……”《饮膳正要》全书共3卷,它继承了食、养、医结合的传统,对每一种食品都同时注意它的养生和医疗效果。因此,本书所载的基本上都是保健食品,且对所载的各种食品均详述其制作方法、烹调细则。如椒羹面,用川椒3钱、白面4两做面条煮食,治胃弱呕吐不能食;黑牛髓煎,用黑牛髓半斤、生地黄半斤、白沙蜜半斤和匀熬成膏,治肾弱、骨败伤、瘦弱无力等。该书民族特色十分突出,记有西域及少数民族的食品,例如果品中的八檐仁、必思达,料物中的马思答吉、咱夫兰、哈昔泥、回回青等。《饮膳正要》将我国食物本草研究从着重于“食治”推进到着重于“食补”的新阶段,可以说是中医食疗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医食疗学的日趋成熟和高度发展。此外,贾铭《饮食须知》、吴瑞《日用本草》、娄居中《食治通说》、郑樵《食鉴》等,都从不同侧面论述了食疗,对中医食疗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五、明清时代

食疗学的发展到明清时期逐渐成熟,一方面名医辈出,另一方面出现了不少医学名著和食疗专著。

朱撰写的《救荒本草》二卷,记载了414种野生食用植物的产地、形态、性味、毒性、食用部位、食用方法等,以备荒年之用。并详细介绍了有毒植物的加工处理方法。

徐春甫编纂的《古今医统大全》,详细记载了药膳的烹制方法,如第九十八卷记载了各种类型的饮食,像酒、醋、酱、茶汤、菜蔬、肉类、鲜果类、酪酥、蜜饯诸果等。吴禄辑的《食品集》是明嘉靖年间的一部食疗专书,分上下两卷,并分谷部、果部、菜部、兽部、禽部、虫鱼部及水部,共计7部,书中附录部分记载了饮食之宜忌。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食疗学方面有突出贡献:一是收集的食物资料丰富;二是保存了不少有关食疗内容的佚文;三是收集了大量的食疗方法,如在“百病主治药”部分“痢”病虚寒证下有秫米、丹黍米、粳米、白扁豆、扁豆花、糯谷、山药、大蒜、生姜、浮麦、麦面、小麦粉,以及蜀椒、胡椒、鲤鱼、鲫鱼、龟甲、乌骨鸡、牛乳、牛肝、羊脂、羊肝、羊肾、猪肝、猪肠等数十种食物。

高濂《遵生八笺》是一部养生学专著,在食养部记有汤类32种、粥类35种,书中强调了食疗养生保健的原则。

龚廷贤著《寿世保元》,着重阐述了饮食失节的危害性。他指出:“在谷肉果菜中,嗜而欲食之,必自裁制,勿使过焉,则不伤其正。或有伤于食,必先问其人。”

食疗学的理论和实践在清代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对于食疗学内容的认识也渐趋完善。如康熙年间沈李龙所编纂的《食物本草会纂》,可谓广辑群书,书中精选了孙思邈《千金要方·食治》、孟诜《食疗本草》至清代的食疗内容,全书共12卷,自卷一至卷十将食物分为水部、火部、谷部、菜部、果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等。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吴鞠通总结的五汁饮、牛乳饮等食疗方在急性热病中得到广泛应用。王孟英撰写的《随息居饮食谱》一书,专论食疗,是一部指导食疗的专著,在序中他指出:“颐生无元妙,节其饮食而已。食而不知其味,已为素餐;若饱食无教,则近于禽兽。”

章穆的《调疾饮食辨》将食疗方按功用分为发表方、温中方、行气方等56种,费伯雄的《费氏食养三种》则将食疗方按风、寒、暑、湿、燥、气、血、痰、虚进行了分类,便于临床应用时寻找。其他尚有叶盛繁辑的《古今治验食疗单方》、文晟辑的《本草饮食谱》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回顾这一时期食疗学的发展,可以看出它从理论到实践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可以说《本草纲目》就是食疗学科形成的代表性著作,它以“药食同源”为根据,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从整体观念出发,详细地记述了食物的效用。同时,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的问世,进一步说明辨证论治在食疗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也标志着明清时期食疗学已经走向了成熟。六、近现代

近现代,在前人丰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食疗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在已作为一门学科提出,反映出食疗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已经成熟。

近年来,关于食疗学著作大量出版,食疗在临床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医药学家、营养烹饪工作者都投身于食疗的科学研究,使中医食疗进一步科学化、现代化。叶橘泉的《食物中药与便方》,窦国祥的《饮食治疗指南》,钱伯文、孟仲法等的《中国食疗学》,施奠邦的《中医营养食疗学》,翁维健的《中医饮食营养学》,倪世美的《中医食疗学》等,都对中医营养理论、保健膳食的制作,以及各种疾病的饮食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整理和研究。第二章 中医食疗基础理论第一节 中医食疗学的特点

中医食疗学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实践,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它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体、辨证施食,三是首重脾胃。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在中医食疗学中的体现,它贯穿于人体生理、病理、诊法、辨证、食养、食疗等各个方面。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由若干组织和器官组成的,各个组织或器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这些不同的功能又是整体活动的组成部分,决定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因而在生理上相互联系,以维持生理活动的协调平衡;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机体整体统一性的形成,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五脏代表着人体的五个系统,人体所有器官都可以包含在这五个系统中。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这种五脏一体观反映了人体内部器官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一个统一整体。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的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为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则为病理性反应。自然界季节气候的变化,昼夜晨昏的运转,地方区域的不同,都对人体有不同的影响。如自然界一年中有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的气候变化,人体受它的影响,也随之以不同的生理功能来适应。春夏阳气发泄,气血容易趋向于体表,表现为皮肤松弛、疏泄多汗等;秋冬阳气收藏,气血容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尿等。地区气候、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如江南多湿热,则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则人体腠理多致密。

3.饮食是整体协调的重要因素 饮食是协调机体自身整体性及其与自然界统一性的重要因素。饮食对人体的作用是整体、综合的作用,中医食疗学十分注重饮食对人体的整体作用。

首先,饮食对人体自身的完整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饮食物中的精微物质被消化、吸收,生成人体的气血津液,从而成为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这是所有饮食物对人体的共同作用。饮食物通过自身的性味功效对人体各种脏腑组织器官产生的作用,是以五脏为中心的。如饮食五味对五脏及其所属组织器官各产生不同作用,而通过五脏与五体之间的关系,五味对五体也产生相应特殊的作用;五味过食,积久增气,又容易损伤五脏之气,从而损伤五体;而五体有病,又通过五味与五脏的关系各有节制。由此可见,饮食对人体的作用是以五脏为中心并通过五脏影响全身组织器官的,因此,中医食疗学在制定具体的食养食疗措施时,也总是以整体观念为基础的。

其次,合理的饮食是协调人体与自然界的重要因素。饮食是人与自然界接触最为密切的因素。人类自诞生以来,就在不断寻求满足人体健康需要的饮食内容和方式,对于自然界中有些不能改变或不易改变的因素,人们尽量从饮食中去寻求有利因素以弥补不足。季节气候的变化,地区方域的差异,是不能改变的,尽管有些不利因素可以避之,但最终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中医食疗学提出了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饮食观点,用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气候寒凉的时候避免食用寒凉的食物,气候温热的时候避免食用温热的食物。二、辨体、辨证施食

辨体、辨证施食是中医食疗学认识人体生理与病理,进行食养与食疗的基本原则,是中医食疗学对人的生理、病理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食疗学的重要特点之一。

1.辨体施食 所谓辨体,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人的一般身体信息资料,通过分析其气血阴阳本质,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体。施食,则是根据辨体的结果,确定相应的食养方法。辨体是决定食养的前提和依据,施食是饮食养生的手段和方法。辨体施食是指导日常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饮食养生的保健效果直接取决于辨体的正确与否。辨体首先着眼于体的分析,然后才能正确地施食。如高年肾虚,可见腰酸膝软、听力减退、阳事减弱等现象,此为年老之人肾之精气逐渐减退的正常生理表现,但是由于个体内在因素的差异和所处环境条件的影响,又常表现为阴虚和阳虚两种不同的体质。只有把高年肾虚所表现的“体”是属于阴虚还是属于阳虚辨别清楚,才能确定用滋补肾阴法或温补肾阳法,从而给予确当的饮食。

2.辨证施食 证,即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辨证是决定食疗的前提和依据,施食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之一。辨证施食是饮食治疗的基本原则。在饮食治疗中,首先要注重证的分辨,然后才能正确地施食。例如感冒,出现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等症状,病属在表,但由于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性不同,又常表现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两种不同的证。只有把感冒所表现的“证”是属于风寒还是风热辨别清楚,才能确定用辛温解表或辛凉解表方法,从而给予相应的饮食。辨证施食能辩证地看待病和证的关系,既可看到一种病的几种不同的证,又看到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可相应采取“同病异食”或“异病同食”的方法来处理。所谓“同病异食”,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食疗方法也不一样。以感冒为例,暑季感冒,由于感受暑湿邪气,故在食疗时必须用一些芳香化湿食物,以祛暑湿。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进行食疗,这就是“异病同食”。如久痢脱肛、胃下垂等,虽为不同的病,但如果均表现为中气下陷证,就都可以用升提中气的方法食疗。三、首重脾胃

首先注重脾胃的调理保健,是中医食疗学的又一特点。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饮食活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健康长寿的保证。饮食消化吸收的场所是脾胃,消化与吸收依赖的是健全的脾胃功能,只有脾胃健运,才能接受饮食物并将其转化为精微物质,输送到周身百骸而营养五脏六腑,方能发挥对人体的营养与保健作用。如果饮食不当,首先伤害的是脾胃,脾胃一伤,百病由生。

1.脾胃保健的先行性 脾胃为后天之本,人自母体分娩后,生长发育以及维持日常生理活动的能源由外界饮食提供,脾胃直接受纳饮食物,进行腐熟,使对人体有用的水谷精微(食气)发散到人体的各脏腑组织,成为各脏腑组织器官运动的能源(脏腑之气)。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首先濡养脾胃,这是脾胃对营养物质应用的直接优先性,也是人体特殊的生理需要。只有脾胃得到了充分的滋养,才能进一步使饮食变化精微,以滋气血津液。另外,人体的摄食与消化吸收会引起额外的能量消耗,这种额外消耗的能量来自于脾胃优先吸收的物质。如对蛋白质、脂肪等的消化吸收,要依靠糖的帮助参与,而糖特别是葡萄糖、蔗糖等是脾胃优先吸收的。由此可见,为了有效地消化吸收,应注意到脾胃对营养物质的优先应用性。脾胃在饮食活动中的先行性,以及脾胃对水谷精微应用的优先性决定了饮食保健在脾胃系统的先行性。所以一般在进行食养食疗时,首先要以健脾益气行气的食物来调理脾胃,使之健运通畅,然后再投以食养食疗之品。

2.饮食不节首伤脾胃 饮食不节是人体发病原因之一,饮食物主要依靠脾胃消化,故饮食不节首先损伤脾胃,导致脾胃升降失常,从而聚湿生痰化热或变生他病。饮食不节包括饥饱失常、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等方面。饥饱失常是饮食量的失调,过饥即摄食不足,以致气血生化乏源,造成正气虚弱,抵抗力降低,易生疾病;过饱即饮食过量,超过了脾胃的消化能力,也会导致脾胃的损伤。饮食不洁指进食不清洁的食物,直接损伤脾胃,可引起多种胃肠疾病、寄生虫病、食物中毒等严重后果。饮食偏嗜是指人们对于某些食物的片面爱好,这会导致人体的阴阳失调,或某些营养物质缺乏而生病。饮食偏嗜可概括为寒热偏嗜、五味偏嗜。如嗜食精白米面易患脚气病;过食生冷则易损伤脾阳,导致寒湿内生,发生腹痛泄泻等;过食肥甘厚味,或嗜酒无度,以致湿热痰浊内生,气血郁滞,常可发生痔疮下血,以及肠胃痈疡等。

3.饮食保健首重脾胃 基于脾胃保健的先行性以及饮食不节首伤脾胃的特点,饮食保健必须首先注重脾胃的保健,做到处处以脾胃健运为先,时时以饮食有节为重,食物烹调必须以利于消化吸收为要。无论是饮食养生还是饮食治疗,脾胃健运才能有效地吸取水谷精微,达到养生或治疗的目的。在进行食养食疗特别是食补之前,首先要调整好脾胃的功能。

养成优良的饮食习惯,做到饮食有节,才能避免饮食不节对人体的危害。饮食有节是形与神俱的重要条件,是指饮食要有一定的节度与规律,饥饱要适当,冷热要适宜,五味要兼顾。烹调的目的在于提高食物的消化率,消除食物中的有害因素,从而达到帮助脾胃、保护脾胃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要灵活使用各种烹调方法,使之利于脾胃的消化吸收。如在炒菜时要上浆挂糊、旺火急炒以避免维生素流失,对一些食物则要煮熟炖烂,以杀灭有害物质(如细菌、虫卵、抗营养因子等),并改变食物结构,缩短消化过程。第二节 食疗的基本原则

食物虽然作用平和,但仍有一定的偏性,故在食疗时须根据食物的特点而灵活取舍,合理利用,根据个体需要,选用相应食物,或者合理搭配,以符合人体健康需要。主要有以下基本原则。一、整体性原则

人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与自然界息息相通,人体内环境与自然环境间呈动态平衡,若因内外环境的改变或致病因素的干扰,破坏了平衡,则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气候突然变化,人体骤受寒冷,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应及时应用祛寒食物以维持和促使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稳定和平衡。二、三因制宜原则

1.因时制宜 食物的摄入本身就是自然界对人体内环境的一种直接干预,是保持人体内外环境相对统一的重要因素。正确运用不同性能的食物可以使人体顺应气候变化,保持内外环境的稳定,如夏季应多食西瓜、绿豆等,秋季应多食梨子等,冬季应多食羊肉、狗肉等。

2.因地制宜 我国地域广阔、物产丰富,但人们生活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差别较大,故其生活环境和饮食结构不尽相同。注重地域性,是提高食物疗效的重要方面,亦是使人体顺应不同地理环境的重要条件,如东南沿海地区潮湿温暖,宜食清淡、长于除湿的食物;西北高原地区寒冷干燥,宜食性温热、长于散寒润燥的食物。

3.因人制宜 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随着年龄的变化和性别、体质的不同而有明显区别,若根据个人的不同年龄、性别、体质,有选择性地摄入食物,就可能起到防病治病、保持健康的作用。如儿童身体娇嫩,为稚阴稚阳之体,宜选用性质平和,易于消化,又能健脾开胃的食物,而应慎食滋腻峻补之品;老年人气血阴阳渐趋虚弱,身体各部机能亦较低下,故宜选用具有补益作用的食物,凡过于寒凉或温热及难于消化的食物均应慎用。如男性在生理上因消耗体力过多,常应注意阳气的守护,宜多食补气助阳的食物;而女性则有经、孕、产、乳等特殊生理时期,容易伤血,故宜食清凉、阴柔、补血之品。阳虚者,宜食温热补益之品;阴虚者,宜食养阴补血之品。气虚易患感冒者,宜食补气之品;湿热较甚者,宜食清淡渗利之品。总之,充分利用食物的各种性能,调节和稳定人体的内环境,使之与自然环境相适应,方能保持健康,祛病延年。三、平衡膳食原则

平衡膳食原则,即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食用多种食物,而使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避免偏食。嗜食某种食物可致使体内某些营养物质缺乏,谷物、肉类、蔬菜、水果,在膳食中均应尽可能占有适当比例,以保证机体的需求。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到因为饮食偏嗜而引发的疾病,如过食辛辣温热性食物,可造成口渴咽干、腹痛便秘等。我国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如《素问·五脏生成论》中曾指出:“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故尽管食物都有营养机体的作用,但因其性能不同,偏嗜不仅起不到营养作用,反而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阴阳乖戾,危害健康,滋生疾病。因此,平衡膳食是食疗中的一个重要的应用原则。第三节 食疗方法

选择具有不同功能的食物,或通过食物与中药配伍,经过烹调加工,可以制成体现中医汗、下、温、清、和、补、消等不同治疗法则的饮食。主要食疗法则有汗法、化痰止咳法、清热法、理气法、补气健脾法、补血滋阴法、补肾益精法和益阴生津法。一、汗法

汗法是辛温解表法和辛凉解表法的总称。它具有宣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的作用。

辛温解表法具有散寒解表、宣肺止咳等作用。如选用生姜、葱白、胡荽、胡椒和紫苏、杏仁制成姜糖饮、生姜葱白饮、胡椒面、胡荽拌香干等,用于外感风寒、发热恶寒、无汗等症。

辛凉解表法具有清肺解表、止咳等作用。如选用薄荷、葛根、豆豉、菊花和桑叶、芦根、连翘制成桑叶菊花芦根饮、连翘芦根薄荷汤等,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有汗、头痛口渴、咽痛等症。二、化痰止咳法

化痰止咳法是宣肺化痰法与止咳平喘法的总称。

宣肺化痰法具有宣肺温化寒痰或清化热痰的作用。如选用姜汁、莱菔子和苏子、白芥子等制成生姜三子养亲汤,用于外感风寒、咳嗽、痰液清稀等症;选用竹沥等制成鲜竹沥饮等,用于肺热咳嗽、痰液浓稠等症。

止咳平喘法是宣肺化痰平喘与益气润肺平喘的总称。宣肺化痰平喘法具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如选用梨、枇杷、莱菔子和杏仁、川贝制成川贝杏仁梨饮、莱菔子杏仁枇杷饮等,用于肺气不宣、咳嗽气喘等症。益气润肺平喘法具有健脾补肾、益气润肺、平喘降逆的作用。如选用核桃、花生、鸡蛋和白果、杏仁制成四仁鸡子粥,用于老年体虚、喘息等症。三、清热法

清热法是清热泻火法与清热解毒法的总称。

清热泻火法具有清热、泻火、除烦、生津、止渴的作用。如选用芦根、西瓜皮、莲心、荷叶、丝瓜和竹叶、山栀子制成竹叶芦根栀子汤、莲心西瓜皮荷叶粥等,用于内热盛、烦躁、口渴、口腔溃疡等症。

清热解毒法具有清邪热、解热毒的作用。如选用鱼腥草、橄榄、野菊花、马齿苋、绿豆、绿豆衣、柿霜、西瓜霜和金银花制成金银花绿豆汤、橄榄菊花饮等,用于咽喉肿痛、双蛾肿大等症。四、理气法

理气法是疏肝理气法与健胃行气和中法的总称。

疏肝理气法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宽中的作用。如选用佛手、橘皮、玫瑰花、玳玳花、茴香和荔枝核、橘核、香附制成橘核茴香汤、香附橘皮茶、佛手橘皮茶等,用于疝气痛、胸胁胀痛、腹痛等症。

健胃行气和中法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如选用橘皮、茯苓、佛手、香橼皮、刀豆、柿蒂、冬瓜子和制半夏制成二陈汤、丁香柿蒂汤等,用于湿痰咳嗽、胸膈痞闷、恶心呕吐、嗳气吞酸、呃逆不止等症。五、补气健脾法

补气健脾法是补气法与健脾法的总称。

补气法具有补肺气、益脾气、增强脏腑功能、强壮体质等作用,适用于气虚体质和气虚证患者。如补益肺气法选用大枣、饴糖、蜂蜜、鸡肉和人参、党参、黄芪,制成补虚正气粥、芪参糖等,用于肺虚气弱、喘息短气、语声低怯、易感冒等症。补益脾气法选用糯米、大枣、猪肚、鸡肉、鹌鹑、山药和党参、白术等,制成大枣粥、山药羹等,用于脾虚、精神困顿、四肢无力、食少便溏等症。

健脾法具有健脾除湿、益气升陷等作用,适用于脾虚体质或表现为脾虚证的患者。如健脾除湿法选用莲子、芡实、薏苡仁、赤小豆、扁豆、鲫鱼、鳝鱼和茯苓、白术等,制成莲子猪肚、赤小豆鲤鱼汤等,用于脾虚水湿不运、面浮身重、四肢肿满、肠鸣泄泻等症。益气升陷法选用鸡肉、羊肉、鸽肉、鲫鱼、大枣、糯米和人参、黄芪、升麻等,制成归芪鸡、人参粥等,用于气短声怯、大便滑泄、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崩漏带下等属中气下陷者。益气摄血法选用花生、大枣、龙眼肉、鳝鱼、墨鱼和黄芪、三七等,制成花生红枣汤、归芪鸡等,用于气不摄血的吐血、便血、齿衄、崩漏等症。六、补血滋阴法

补血滋阴法是补血法与滋阴法的总称。

补血法具有增强生血机能、补充血液不足和补心养肝、濡养身体等作用,适用于营血生化不足,久病血虚及各种失血后之血虚证。如益气生血法选用胡萝卜、花生、菠菜、大枣、黄鳝、龙眼肉、鸡肉、猪肝、羊肉和黄芪、人参、当归等,制成归参鳝鱼羹、济生当归羊肉汤等,用于气血两虚、面色白、晕眩心悸等症。补血养心法选用龙眼肉、荔枝、大枣、葡萄、猪心、鸡肉和人参、当归、酸枣仁、茯苓等,制成蜜饯姜枣龙眼、归参炖猪心等,用于心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等症。补血养肝法选用胡萝卜、菠菜、猪肝、鸡肝和枸杞、桑椹、何首乌、当归等,制成猪肝炒枸杞苗、桑椹膏、枸杞当归葡萄酒等,用于肝血亏虚、视物昏花、眩晕胁痛、惊惕肉、手足麻木等症。

滋阴法具有滋补阴液、濡养筋骨、涵敛阳气等作用,适用于阴虚体质或热病久病后阴液不足的患者。如滋阴息风法选用桑椹、黑豆、鳖肉、龟肉、牡蛎肉、鸡子黄和龟甲、鳖甲、白芍等,制成小定风珠羹、龟甲胶、鳖甲胶、阿胶鸡子黄汤等,用于肝阴不足、虚风内动所致的手足抽动、筋脉拘急、头目眩晕等症。滋阴清热法选用梨、藕、荸荠、甘蔗、龟肉、鳖肉、牛乳、鸡子黄和生地黄、龟甲、枸杞子、桑椹等,制成荸荠甘蔗汤、梨汁饮、藕汁饮、生地鸡、清炖乌龟、百合枸杞鸡蛋汤等,用于阴虚火盛、五心烦热、骨蒸潮热、盗汗颧红等症。七、补肾益精法

补肾益精法具有补肾气、充元阳、填精髓、强筋骨等作用,适用于肾气不足、精髓亏虚所致的发育迟缓、早衰或遗精不育等症。如补肾滋阴法选用芝麻、黑豆、枸杞子、桑椹、牛乳、猪肾等,制成枸杞炒腰花、双耳汤、芝麻桑椹膏等,用于肾虚亏损、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消渴遗精等症。温补肾气法选用胡桃仁、栗子、韭菜、狗肉、麻雀肉和肉苁蓉、淫羊藿等,制成核桃仁炒韭菜、狗肉煲等,用于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夜尿清长、阳痿遗精等症。填精补髓法选用芝麻、黑豆、龟肉、海参、淡菜、鳖肉、猪肾、紫河车、猪脊髓、羊脊髓和肉苁蓉、鹿茸、枸杞子等,制成羊蜜膏、圣济猪肾羹等,用于肾精亏虚、腰脊酸痛、须发早白、虚羸少气、发育迟缓等症。八、益阴生津法

益阴生津法是益胃生津法与润燥生津法的总称。

益胃生津法具有益胃阴、生津液的作用,适用于津液不足、口干唇燥、便秘等症。如选用梨、甘蔗、荸荠、藕、牛乳、芝麻、蜂蜜和麦冬、石斛等,制成五汁饮、益胃汤等,用于胃阴不足、口燥咽干、大便燥结等症。

润燥生津法具有润肺燥、生津液的作用,适用于肺燥津伤、咳嗽咽干等症。如选用梨、百合、藕、荸荠、柿、枇杷、蜂蜜、冰糖、猪肺、牛乳和沙参、麦冬等,制成蜜饯雪梨、银耳百合羹等,用于肺燥阴伤、鼻干、咽喉干痛、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以及肌肤干燥等症。第四节 食疗禁忌

不同食物均有各自的特性或偏性,因此在防治疾病时应根据辨证施食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选择营养与功效显著的食物,如果应用不恰当或滥用,不但于治疗疾病无补,而且可产生不良反应。张仲景《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中告诫:“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有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故用相宜食物治病养病,称为食疗或食养,而不相宜食物则应禁之,称之为禁口或忌口。因此,中医食疗应重视各种食物禁忌及病中禁忌。一、食物禁忌

食物禁忌,习称食忌、忌口。指在某种情况下某些食物不能食用,否则会导致身体出现偏差,甚至引起病变。不同食物性能(偏性)有差异,尽管都有可食性和营养功能,但在防治疾病时,是有一定范围的,如果滥用即可产生不良反应和副作用。食物禁忌有如下几项:

1.配伍禁忌 一般情况下,食物都可以单独使用,有时为了矫味或提高某方面的作用,常将不同食物搭配起来食用,其中有些食物不宜在一起配合应用,即所谓配伍禁忌。据文献记载,柿子忌螃蟹,葱忌蜂蜜,鳖鱼忌苋菜等。关于食物配伍禁忌,《金匮要略》以及历代本草著作中都有不少记载,但古人对某些食物禁忌经验性成分较多,故应客观分析看待,并有必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作进一步研究。

2.胎产禁忌 妇女胎前产后饮食应有不同。妊娠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机体的阴血相对不足,而阳气则偏盛,因此凡辛热温燥之物不宜食用,即所谓“产前宜凉”。若有妊娠恶阻者,则更应忌用油腻、腥臭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产后随着胎儿的娩出,气血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机体常呈虚寒状态,同时多兼瘀血内停,此时凡属寒凉、酸收、辛酸、发散之品均应忌食,故有“产后宜温”之说。

3.偏食当忌 五味各有所偏,适时适量搭配食物益于身体,过食易致弊,如经常食用猪肉易发胖、多痰,偏食鱼易出现火旺证,所以有“肉生痰,鱼生火”之说。食物品种应多样化,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平衡膳食的原则。二、药食同用禁忌

中医食疗中常将食物与药物一起应用,是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食借药力,药助食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部分食物与药物同用会降低中药原有的疗效(如人参与萝卜、茶叶),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如鲫鱼与厚朴、海藻与甘草等)。三、四时进食禁忌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气候交替,周而复始。人类为了适应自然的变化,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养原则。根据中医学理论,四时进食应考虑五脏功能。《饮膳正要》说:“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不可一于温也,禁温饮食及热衣服……夏气热,宜食菽(绿豆)以寒之,不可一于热也,禁温饮食,饱食,湿地,濡衣服……秋气燥,宜食麻(芝麻)以润其燥,禁寒饮食,寒衣服……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禁热饮食,温炙衣服。”

早春时节,乍暖还寒,要少吃黄瓜、冬瓜、茄子、绿豆芽等寒性食物,多吃些葱、姜、蒜、韭菜、芥菜等温性食物,以祛阴散寒,使春阳上升。暮春气温日渐升高,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在适当进食优质蛋白类食物及蔬果之外,可饮用绿豆汤、酸梅汤、绿茶等;不宜进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以防邪热化火,变生疮、痈、疖肿等疾病。

夏日炎热,忌食狗肉、羊肉、辣椒等辛温之品,宜食用绿豆、金银花、西瓜、梨等清热养阴之品。秋天气候干燥,易伤肺金,故忌辛辣、干燥的食物以及炒货等,宜进食梨、蜂蜜、芝麻等滋润之品。

冬天气候寒冷,寒邪易伤肾阳,因此不宜过食生冷瓜果及偏寒凉性的食物,宜进食温热性的食物如核桃、羊肉等。四、病中禁忌

病中禁忌是指在患病的过程中不宜食用或禁用某些食物。阳虚忌寒凉,阴虚忌温燥。如寒性病患者,应忌食寒凉、生冷食物等;热性病患者,应忌食温燥、伤阴食物及烟、酒等;失眠患者,忌喝浓茶、咖啡类易兴奋的饮品;水肿患者,忌咸食;消渴患者,忌食糖及含糖量高的食物等;脑血管病、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及动物内脏等;黄疸胁痛者,应忌食动物脂肪、辛辣食物及烟、酒等;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动脉硬化、高血压患者,忌食人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患者,尤其是肺功能不全者,切忌睡前喝酒,否则会在睡眠中出现呼吸不规则甚至呼吸停止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眼疾者忌食大蒜等。第三章 辨体施食

体质学说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根据天赋体质的差别对人进行分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丰富而且实践性强。在日常生活中,常可见到在同样的致病条件下,有的人感而为病,有的人却安然无恙;同样患感冒,有的人出现风寒症状,有的人却出现风热症状,这主要与人的体质有关。

中医根据不同体质类型,进行针对性预防。饮食应以中医“四气五味”理论为基础,根据食物的寒热温凉等性味的不同,选择针对性的食疗方案,能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第一节 阳虚体质人食养【体质机理】阳虚往往以气虚为前提,气虚与阳虚的区别在于阳虚时不仅脏腑功能减退,而且伴有寒象。先天不足、久病体虚、寒邪伤阳,均可使脏腑出现阳虚证象。【证象】阳虚体质者在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脉弱无力等气虚症状的基础上,还常见畏寒喜暖、四肢不温、脘腹冷痛、小便清长、舌淡体胖、体温偏低等征象。心阳虚者,除心气虚等基本症状外,还兼见四肢不温、冷汗、脉微欲绝等征象;脾阳虚者,兼见久泻不止、四肢发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等征象;肾阳虚者,兼畏寒肢冷,腰酸腿痛,遗精滑精,阳痿早泄,夜尿频多等征象。【食养方法】

1.阳虚体质者应用性味甘温的温补之品以补养,但要缓补,就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