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教学医案选编(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06:10:31

点击下载

作者:郝军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学教学医案选编

中医学教学医案选编试读:

前言

《中医学教学医案选编》是作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中医学医案教学法(PBL教学法)的配套使用教材,目的是以临床医案诠释中医学理论,使西医院校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基础理论,激发学习中医学的兴趣;又可训练中医学临床思维,在整合发展基础理论的同时,沟通理论与临床联系,深化辨证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使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应用得以更好的融合。

本教材以中医学基础理论为核心,并紧密结合临床综合运用,给每个与临床关联的理论配以相应的教学医案,以便于加深学习者对中医学理论的认识及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中医学基础理论,内容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病因病机、诊法、防治原则与治法等,基本涵盖了中医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下篇重点为中医学临床的综合运用,内容包括内科病证、妇科病证、儿科、皮肤科病证等。

医案是具有中医学特色的医疗文书。章太炎先生指出:“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清代名医周学海也说:“每家医案中,必各有一生最得力处,细心遍读,是能粹众家之长”。中医医案约始于秦汉,发展于宋金元,成熟于明清。现存最早的中医医案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载的仓公“诊籍”。至唐代,医书中开始出现医案,于方论之间,附有医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载有孙思邈经治医案。宋金元以后,医案学日趋发展,许叔微撰《伤寒九十论》为最早的医案专著,明代出现研究医案的类书《名医类案》。《古今医案按》选录古今名医验案,分类辑录,并加按语。清代的《临证指南医案》于每门之后附大论一篇,精妙绝伦,启医案总评之先河。

本教材医案从中医学典籍名医医案著作、高质量的中医学术期刊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筛选。在选择过程中遵循真切性、代表性、恰当性三个基本原则。真切性是指所选医案应来自临床第一手资料,这种真实性可以使学生有身在其中的感觉。代表性是着重选择既符合学生现有基础知识和认知能力,又满足教学大纲要求,并与教学目标能保持基本一致的医案。对于中医学专业基础课程而言,此时学生还不具备完整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未完全形成辨证论治的思维,所选医案应特别重视突出病史、临床症状、证候分析等内容;而对中医学专业课程而言,选择与所讲内容密切相关,又能体现中医学辨证思维和遣方用药完整过程的医案。恰当性指所选医案的难度合适,并随教学进度层层推进,由浅入深,由易入难,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中医学的教学规律。主要以中医学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病因学、发病学、病机学、辨证学、治疗学为主线引入医案阐释中医学理论的,用现代语言来描述古老的中医学理论,以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领会和掌握中医学基础知识,全面反映当前病证结合、理论实践结合、古代现代结合的中西医结合大趋势,充分体现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原则,使学生在已经掌握西医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中医学理论,不仅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接受,而且更加贴近西医院校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将来的临床实际需要。

本教材的重要优势不在于学习大量的临床知识,而是借助医案使学生所学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能在医案中加以验证,使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应用得以更好的融合,以临床医案诠释中医学理论,使学生在已经掌握西医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中医学理论,更加贴近西医院校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将来的临床实际需要,提高学生对于中医学的正确认识。郝军2017年11月30日上篇中医学基础理论导论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即科学规律而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黄帝内经》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别是中医学基本理论和辨证论治的奠基之作,两者与《神农本草经》《难经》一起,被历代医家奉为经典,由此而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给后世医学的发展以深远的影响。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对于观察和探索人体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和临床诊治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医学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认为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一方面要靠各脏腑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要靠脏腑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才能维持。每个脏腑各自协同的功能,又是整体活动下的分工合作,这是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这种整体作用只有在心的统一指挥下才能生机不息,“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素问·灵兰秘典论》)。经络系统则起着联系作用,它把五脏、六腑、肢体、官窍等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精气神学说则反映了功能与形体的整体性。中医学还通过“阴耳阳秘”和“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的理论来说明人体阴阳维持相对的动态平衡。五行相制是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条件,五行生克制化理论则揭示了脏腑之间的相反相成、制约互用的整体关系。这种动态平衡观、恒动观、制约观,与现代系统论有许多相通之处,对发展生理学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学不仅从整体来探索生命活动的规律,而且在分析疾病的病理机制时,也首先着眼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病变所引起的病理反映,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映统一起来。既重视局部病变和与之直接相关的脏腑,更强调病变与其他脏腑之间有关系,并根据生克制化理论来揭示脏腑间的疾病传变规律。用阴阳学说来综合分析和概括整体功能失调所表现出来的病理反应。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阴阳失调是中医学对病理的高度概括。在病因学和发病学上,中医学十分强调机体正气对于疾病发生与否的决定作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灵枢·百病始生》)。这种病因学、发病学的整体观,对医疗实践有重要的意义。

在诊断学上,中医学强调诊断疾病必须结合致病的内外因素加以全面考察。对任何疾病所产生的症状,都不能孤立地看待,应该联系四时气候、地方水土、生活习惯、性情好恶、体质、年龄、性别、职业等,运用四诊的方法,全面了解病情,加以分析研究,把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及致病因素与机体相互作用的反应状态概括起来,然后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故曰:“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素问·疏五过论》)。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的统一,人体的任一相对独立部分,都寓藏着整个机体的生命信息。所以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蕴涵着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盛衰的整体信息。如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与五脏相通。故曰:“查诸脏腑图,脾、肝、肺、肾无不系根于心。核诸经络,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则知经络脏腑之病,不独伤寒发热有苔可验,即凡内伤杂证,也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其舌”(《临证验舌法》)。可见舌就相当于内脏的缩影。“四诊合参”“审察内外”就是整体观念在诊断学上的具体体现。

中医防治学强调人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以及人体的整体性。预防和治疗疾病必须遵循人体内外环境相统一的客观规律。人的机体必须适应气候季节的变化,与昼夜阴阳变化相适应。“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方能保持健康,预防疾病。治病“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素问·疏五过论》),“必先岁气,勿伐天和”(《素问·五常政大论》)。否则“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称:“凡治病不明岁气盛衰,人气虚实,而释邪攻正,实实虚虚,医之罪也;凡治病而逆四时,生长化收藏之气,所谓违天者不祥,医之罪也”(《医门法律》)。所以,治疗疾病必须以天人一体观为指导思想,采取适宜的治疗方法,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和整体之间保持着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关系。因此,治疗疾病必须着眼于全局,注意对整体的调节,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如“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左治右,以右治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上取之”(《灵枢·终始》)等,都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而确定的治疗原则。

辨证论治为辨证和论治的合称,既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又是诊断和防治疾病的基本方法,是中医学学术特点的集中表现,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证是中医学的特有概念,是中医学认识和治疗疾病的核心;是对疾病处于某一阶段的各种临床表现,结合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从而对疾病的致病因素、病变部位、疾病的性质和发展趋势,以及机体的抗病反应能力等所做的病理概括。证是由症状组成的,但它不是若干症状的简单相加,而是透过现象抓住了具有本质意义的辨证指标(症状),弄清其内在联系,从而揭示疾病的本质。病,又称疾病,是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邪正交争,阴阳失调,出现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演变过程,具体表现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各阶段的相应证候。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论治,又称施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也是研究和实施治疗的过程。辨证论治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对四诊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出证候,并以证为据确立治疗原则和方法,付诸实施的过程。《中医学教学医案选编》以中医学基础理论为核心,并紧密结合临床综合运用,给每个与临床关联的理论配以相应的教学医案,以便于加深学习者对中医内科学理论的认识及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医案主要选自中医典籍名医医案著作、高质量的中医学术期刊。本教材对比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规划教材,对中医学基础理论配以相应的教学医案,可使教师将枯燥的中医学理论引申到有趣的临床医案中,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接受,将中医学理论课程内容以病案学的形式形成有特色的教材。目前,国内西医院校还没有中医学教学医案教材,本教材对比国内中医院校中医医案类教材,更加贴近西医院校学生的思维特点及未来临床实际需要,使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应用得以更好的融合,提高了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西医院校中医教材改革取得突破,可作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中医学医案教学法(PBL教学法)的使用教材。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中医学属于中国古代自然科学范畴,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来建构理论体系,并使之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吸取了汉代以前的哲学成果,直接大量地引用气、阴阳、五行、形神、天人关系等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学说,以阐明医学中的问题,使之成为中医学的重要概念和理论。把哲学理论与医学理论熔铸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体现出中国古代东方的特殊思维方式。中国古代哲学为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而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又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第一节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阴阳学说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人体的一切组织结构,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阴阳学说对人体的部位、脏腑、经络、形气等的阴阳属性,都进行了具体划分。人体部位,上半身为阳,下半身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体表的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按脏腑功能特点分,心、肺、脾、肝、肾五脏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为阳。五脏之中,心、肺为阳,肝、脾、肾为阴;心肺之中,心为阳,肺为阴;肝、脾、肾之间,肝为阳,脾、肾为阴。而且每一脏之中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胃有胃阴、胃阳等。在经络之中,也分为阴阳。经属阴,络属阳,而经之中有阴经与阳经,络之中又有阴络与阳络。就十二经脉而言,就有手三阳经与手三阴经之分、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之别。在血与气之间,血为阴,气为阳。在气之中,营气在内为阴,卫气在外为阳等。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使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可概括为阴精(物质)与阳气(功能)的矛盾运动。没有物质(阴)不能产生功能(阳),没有功能也不能化生物质。这样,物质与功能、阴与阳共处于相互对立、依存、消长和转化的统一体中,维持着物质与功能、阴与阳的相对的动态平衡,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气化活动是生命运动的内在形式,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升降出入是气化活动的基本形式。阳主升,阴主降。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所以阳虽主升,但阳中之阴则降;阴虽主降,但阴中之阳又上升。阳升阴降是阴阳固有的性质,阳降阴升则是阴阳交合运动的变化。气化正常,则升降出入正常,体现为正常的生命活动。否则,气化失常,则升降出入失常,体现为生命活动的异常。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阴阳的平衡协调关系一旦受到破坏而失去平衡,便会产生疾病。因此,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础。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邪正斗争导致阴阳失调,而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理变化。无论外感病或内伤病,其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不外乎阴阳的偏盛或偏衰。(一)阴阳偏盛

即阴盛、阳盛,是属于阴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1.阳盛则热

阳盛是病理变化中阳邪亢盛而表现出来的热的病变。阳邪致病,如暑热之邪侵入人体可造成人体阳气偏盛,出现高热、汗出、口渴、面赤、脉数等表现,其性质属热,所以说“阳盛则热”。因为阳盛往往可导致阴液的损伤,如在高热、汗出、面亦、脉数的同时,必然出现阴液耗伤而口渴的现象,故称“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是指因阳邪所致的疾病的性质;阳盛则阴病是指阳盛必然损伤人体的正气(阴液)。2.阴盛则寒

阴盛是病理变化中阴邪亢盛而表现出来的寒的病变。阴邪致病,如纳凉饮冷,可以造成机体阴气偏盛,出现腹痛、泄泻、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等表现,其性质属寒,所以说“阴盛则寒”。阴盛往往可以导致阳气的损伤,如在腹痛、泄泻、舌淡苔白、脉沉的同时,必然出现阳气耗伤而形寒肢冷的现象,故称“阴盛则阳病”。阴盛则寒是指因阴邪所致疾病的性质;阴盛则阳病是指阴盛必然损伤人体的正气(阳气)。(二)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即阴虚、阳虚,是属于阴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变。1.阳虚则寒

阳虚是人体阳气虚损,根据阴阳动态平衡的原理,阴或阳任何一方的不足,必然导致另一方相对的偏盛。阳虚不能制约阴,则阴相对偏盛而出现寒象:如机体阳气虚弱,可出现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蜷卧、自汗、脉微等表现;其性质亦属寒,所以称“阳虚则寒”。2.阴虚则热

阴虚是人体的阴液不足。阴虚不能制约阳,则阳相对偏亢而出现热象。如久病耗阴或素体阴液亏损,可出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舌干燥、脉细数等表现;其性质亦属热,所以称“阴虚则热”。(三)阴阳互损

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机体的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另一方的不足;阳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阳虚不能化生阴液,而同时出现阴虚的现象,称“阳损及阴”。同样,阴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阴虚不能化生阳气,而同时出现阳虚的现象,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或阴虚及阳最终导致阴阳两虚,即阴阳的对立处在低于正常水平的平衡状态,属病理状态而不是生理状态。(四)阴阳转化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变化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阳损及阴、阴损及阳也是阴阳转化的体现。四、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

中医学诊断疾病的过程,包括诊察疾病和辨别证候两个方面。“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学说用于诊断学中,旨在分析通过四诊而收集来的临床资料辨别证候。(一)阴阳是分析四诊资料之目

如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语声高亢洪亮者属阳,低微无力者属阴;呼吸有力、声高气粗者属阳,呼吸微弱、声低气怯者属阴;口渴喜冷者属阳,口渴喜热者属阴;脉之浮、数、洪、滑等属阳,沉、迟、细、涩等属阴。(二)阴阳是辨别证候的总纲

如八纲辨证中,表证、热证、实证属阳;里证、寒证、虚证属阴。在临床辨证中,只有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到执简驭繁。所以辨别阴证、阳证是诊断的基本原则,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脏腑辨证中,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可表现出许多复杂的证候,但不外阴阳两大类,如在虚证分类中,心有气虚、阳虚和血虚、阴虚之分,前者属阳虚范畴,后者属阴虚范畴。总之,由于阴阳偏盛偏衰是疾病过程中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所以疾病的病理变化虽然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其基本性质可以概括为阴和阳两大类。五、用于指导疾病的防治(一)指导养生防病

阴阳学说主张顺应自然,通过保持机体内外界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素问,上古天真论》),具体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二)用于疾病的治疗

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相对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阴阳学说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一是确定治疗原则,二是归纳药物的性能。1.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实者泻之。阳盛则热属实热证,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治热以寒,即“热者寒之”。阴盛则寒属寒实证,宜用温热药以制其阴,治寒以热,即“寒者热之”。由于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阳热盛易于损伤阴液;阴盛则阳病,阴盛则寒,阴寒盛易于损伤阳气,故在调整阴阳的偏盛时,应注意有无相应的阴或阳偏衰的情况存在。若其相对一方有偏衰时,则当兼顾其不足,配合以扶阳或益阴之法。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虚者补之。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治当滋阴以抑阳。一般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至真要大论》)的方法,补阴即所以制阳。即用滋阴降火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如肾阴不足,则虚火上炎,此非火之有余,乃水之不足,故当滋养肾水。《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阳病治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治当扶阳制阴。一般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素问·至真要大论》)的方法,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如肾主命门,为先天真火所藏,肾阳虚衰则现阳微阴盛的寒证,此非寒之有余,乃真阳不足,故治当温补肾阳,消除阴寒,《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阴病治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2.归纳药物的性能

阴阳学说应用于疾病的治疗,不仅用以确立治疗原则,而且也用来概括药物的性味功能,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中药的性能,是指药物具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特性。四气(又称四性),有寒、热、温、凉。五味有酸、苦、甘、辛、咸。四气属阳,五味属阴。四气之中,温热属阳,寒凉属阴。五味之中,辛味能散、能行,甘味能益气,故辛甘属阳,如桂枝、甘草等;酸味能收,苦味能泻下,故酸苦属阴,如大黄、芍药等;淡味能渗泄利尿(物质的浓淡对比而言,浓属阴,淡属阳),故属阳,如茯苓、通草;咸味药能润下,故属阴,如芒硝等。按药物的升降浮沉特性分,药物质轻,具有升浮作用的属阳,如桑叶、菊花等;药物质重,具有沉降作用的属阴,如龟板、赭石等。治疗疾病,就是根据病情的阴阳偏盛偏衰,确定治疗原则,再结合药物的阴阳属性和作用,选择相应的药物,从而达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的治疗目的。六、医案阴盛格阳案【原文】毛履和之子介堂,暑病热极,大汗不止,脉微肢冷,面赤气短,医者仍作热证治。余曰:“此即刻亡阳矣,急进参附以回其阳。”其祖有难色。余曰:“辱在相好,故不忍坐视,亦岂有不自信而尝试之理,死则愿甘偿命。”方勉饮之。一剂而汗止,身温得寐,更易以方,不十日而起。同时,东已许心一之孙伦五,病形无异,余亦以参附进,举室皆疑骇,其外舅席际飞笃信余,力主用之,亦一剂而复。但此证乃热病所变,因热甚汗出而阳亡,苟非脉微足冷,汗出舌润,则仍是热证,误用即死。(《洄溪医案》)【译文】清朝名医徐大椿碰到一位这样的患者:酷暑时节,患者“暑病热极,大汗不止”,而且“脉微肢冷,面赤气短”。众多医生按照“热症”来治,给患者开出“寒凉之药”。徐大椿的诊断却完全相反,认为这是“寒症”,必须服用“温热之药”。结果患者的家人面有难色,不知道该听哪位医生的话。毕竟,夏天酷暑,患者大汗,似乎按照“热症”来治更加稳妥一些。而徐大椿则开出完全相反的药物,万一有误,岂不是火上浇油?!徐大椿斩钉截铁地说:“哪里有不自信而仅做尝试的道理,如果患者出现问题,我愿意以死来偿命!”结果患者勉强喝下徐大椿开的“大热之药”,一剂药汗就止住了,冷凉的身体变得温暖,也能够很好地睡觉了。随后,调节药方,不到十天就病愈了。【医理】患者虽有“大汗、面赤”热症是假,而“肢冷”寒症是真,切脉“脉微”欲绝,辨证属真寒假热证,治疗原则是寒者热之,需要用“参附汤”大热性质药物进行救治。从阴阳的角度来说,本病属阳虚,阳虚到极致,则阴盛格阳于外,若阴阳离绝,则产生“亡阳”,属重症,需要用“参附汤”补阳救逆,使阴阳恢复平衡,这就是治病求本。第二节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属元素论的宇宙观,是一种朴素的普通系统论。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元素所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医学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领域,以系统结构观点来观察人体,阐述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加强了中医学整体观念的论证,对中医学特有的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运用五行的特性来分析和归纳人体的形体结构及其功能,以及外界环境各种要素的五行属性;运用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阐述人体五脏系统之间的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以及人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用五行乘侮胜复规律来说明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自然界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用于指导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人体的养生康复。五行学说的应用,加强了中医学关于人体以及人与外界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论证,使中医学所采用的整体系统方法更进一步系统化。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一)人体组织结构的分属

中医学在五行配五脏的基础上,又以类比的方法,根据脏腑组织的性能、特点,将人体的组织结构分属于五行,以五脏(肝、心、脾、肺、肾)为中心,以六腑(实际上是五腑: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为配合,支配五体(筋、脉、肉、皮毛、骨),开窍于五官(目、舌、口、鼻、耳),外荣于体表组织(爪、面、唇、毛、发)等,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组织的结构系统,从而为脏象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二)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部分生理功能。如:木性可曲可直,条顺畅达,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火性温热,其性炎上,心属火,故心阳有温煦之功;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属土,脾有消化水谷,运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肃,收敛,肺属金,故肺具清肃之性,肺气有肃降之能;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属水,故肾主闭藏,有藏精、主水等功能。(三)说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医五行学说对五脏五行的分属,不仅阐明了五脏的功能和特性,而且还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五脏之间既有相互滋生的关系,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这种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论来阐明的。用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如心火之阳热,可抑制肺气清肃之太过。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约肝木,如肺气清肃太过,可抑制肝阳的上亢。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约脾土。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肾属水,脾属土,土克水,即脾土能制约肾水,如脾土的运化,能防止肾水的泛滥。这种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就是用五行相克理论来说明的。

五脏中每一脏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的关系。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说明每一脏在功能上有他脏的资助,不至于虚损,又能克制另外的脏器,使其不致过亢。本脏之气太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本脏之气虚损,则又可由他脏之气补之。如脾(土)之气,其虚,则有心(火)生之;其亢,则有肝木克之;肺(金)气不足,土可生之;肾(水)气过亢,土可克之。这种生克关系把五脏紧紧联系成一个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内环境的对立统一。(四)说明人体与内外环境的统一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除了将人体的脏腑组织结构分别归属于五行外,同时也将自然的有关事物和现象进行了归属。例如,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与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味、五色等相应,这样就把人与自然环境统一起来。这种归类方法,不仅说明了人体内在脏腑的整体统一,而且也反映出人体与外界的协调统一。如春应东方,风气主令,故气候温和,气主生发,万物滋生。人体肝气与之相应,肝气旺于春。这样就将人体肝系统和自然春木之气统一起来,从而反映出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整体观念。二、说明五脏病变的传变规律(一)发病

五脏外应五时,当其时者,必先受之。所以六气发病的规律,一般是主时之脏受邪发病。所以,春天的时候,肝先受邪;夏天的时候,心先受邪;长夏的时候,脾先受邪;秋天的时候,肺先受邪;冬天的时候,肾先受邪。主时之脏受邪发病,这是一般的规律,但是也有所胜和所不胜之脏受病的。气候失常,时令未到而气先至,属太过之气;时令已到而气未至,属不及之气。说明了五脏疾病的发生,受着自然气候变化的影响。(二)传变

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脏之间又是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因而在病理上必然相互影响。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也可以传至本脏,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称之为传变。从五行学说来说明五脏病变的传变,可以分为相生关系传变和相克关系传变。1.相生关系传变

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个方面。(1)母病及子:又称“母虚累子”。母病及子系病邪从母脏传来,侵入属子之脏,即先有母脏的病变后有子脏的病变。如水不涵木,即肾阴虚不能滋养肝木,其临床表现在肾,则为肾阴不足,多见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等;在肝,则为肝之阴血不足,多见眩晕、消瘦、乏力、肢体麻木,或手足蠕动,甚则震颤抽掣等。阴虚生内热,故亦现低热、颧红、五心烦热等症状。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现水不生木,其病由肾及肝,由母传子。由于相生的关系,病情虽有发展,但互相滋生作用不绝,病情较轻。(2)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子病犯母系病邪从子脏传来,侵入属母之脏,即先有子脏的病变,后有母脏的病变。如心火亢盛而致肝火炽盛,有升无降,最终导致心肝火旺。心火亢盛,则现心烦或狂躁谵语、口舌生疮、舌尖红赤疼痛等症状;肝火偏旺,则现烦躁易怒、头痛眩晕、面红目赤等症状。心属火,肝属木,木能生火。肝为母,心为子,其病由心及肝,由子传母,病情较重。疾病按相生规律传变,有轻重之分,“母病及子”为顺,其病轻;“子病犯母”为逆,病重。2.相克关系传变

包括“相乘”和“反侮”两个方面。(1)相乘:是相克太过为病,如木旺乘土,又称木横克土。木旺乘土,即肝木克伐脾胃,先有肝的病变,后有脾胃的病变。由于肝气横逆,疏泄太过,影响脾胃,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肝气横逆,则现眩晕头痛、烦躁易怒、胸闷胁痛等症状;及脾则表现为脘腹胀痛、厌食、大便溏泄或不调等脾虚之候;及胃则表现为纳呆、嗳气、吞酸、呕吐等胃失和降之证。由肝传脾称肝气犯脾,由肝传胃称肝气犯胃:木旺乘土,除了肝气横逆的病变外,往往是脾气虚弱和胃失和降的病变同时存在。肝属木,脾(胃)属土,木能克土,木气有余,相克太过,其病由肝传脾(胃)。病邪从相克方面传来,侵犯被克脏器。(2)相侮:又称反侮,是反克为害,如木火刑金,由于肝火偏旺,影响肺气清肃,临床表现既有胸胁疼痛、口苦、烦躁易怒、脉弦数等肝火过旺之证,又有咳嗽、咳痰,甚或痰中带血等肺失清肃之候:肝病在先,肺病在后。肝属木,肺属金,金能克木,今肝木太过,反侮肺金,其病由肝传肺。病邪从被克脏器传来,此属相侮规律传变,生理上既制约于我,病则其邪必微,其病较轻,故《难经》谓:“从所胜来者为微邪”。

总之,五脏之间的病理影响及其传变规律,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解释。如肝脏有病,可以传心称为母病及子;传肾,称为子病及母。这是按相生规律传变,其病轻浅,《难经》称其为“顺传”。若肝病传脾,称为木乘土;传肺,称为木侮金。这是按乘侮规律传变,其病深重,《难经》称其为“逆传”。三、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当内脏有病时,人体内脏功能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异常变化,可以反映到体表相应的组织器官,出现色泽、声音、形态、脉象等诸方面的异常变化。由于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等都以五行分类归属形成了一定的联系,这种五脏系统的层次结构,为诊断和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在临床诊断疾病时,就可以综合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材料,根据五行的所属及其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推断病情。(一)从本脏所主之色、味、脉来诊断本脏之病

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二)推断脏腑相兼病变

从他脏所主之色来推测五脏病的传变。如脾虚的患者,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心脏患者,面见黑色,为水来克火等。四、用于指导疾病的防治

五行学说在治疗上的应用,体现于药物、针灸、精神等疗法之中,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控制疾病传变

运用五行子母相及和乘侮规律,可以判断五脏疾病的发展趋势。一脏受病,可以波及其他四脏,如肝脏有病可以影响到心、肺、脾、肾等脏。他脏有病亦可传给本脏,如心、肺、脾、肾之病变,也可以影响到肝。因此,在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处理外,还应考虑到其他有关脏腑的传变关系。(二)确定治则治法

五行学说不仅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现象,综合四诊,推断病情,而且也可以确定治疗原则和制订治疗方法。1.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疗原则

临床上运用相生规律来治疗疾病,多属母病及子,其次为子盗母气。其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所谓“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难经·六十九难》)。根据相生关系确定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有如下几种。(1)滋水涵木法:滋水涵木法是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又称滋养肝肾法、滋补肝肾法、乙癸同源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甚者肝阳偏亢之证。表现为头目眩晕、眼干目涩、耳鸣颧红、口干、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苔少、脉细弦数等。(2)益火补土法: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而补脾阳的一种方法,又称温肾健脾法或温补脾肾法,适用于肾阳式微而致脾阳不振之证。表现为畏寒、四肢不温、纳减腹胀、泄泻、浮肿等。这里必须说明,就五行生克关系而言,心属火、脾属土。火不生土应当是心火不生脾土。但是,通常所说的“火不生土”多是指命门之火(肾阳)不能温煦脾土的脾肾阳虚之证,少指心火与脾阳的关系。(3)培土生金法:培土生金法是用补脾益气而补益肺气的方法,又称补养脾肺法,适用于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脏而肺虚脾弱之候。该证表现为久咳不已、痰多清稀,或痰少而黏、食欲缺乏、大便溏薄、四肢乏力、舌淡脉弱等。(4)金水相生法:金水相生法是滋养肺肾阴虚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补肺滋肾法或滋养肺肾法。金水相生是肺肾同治的方法,有“金能生水,水能润金之妙”(《时病论·卷之四》)。适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精气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者,表现为咳嗽气逆、干咳或咳血、音哑、骨蒸潮热、口干、盗汗、遗精、腰酸腿软、身体消瘦、舌红苔少、脉细数等。2.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治疗原则

临床上,由于相克规律的异常而出现的病理变化,虽有相克太过、相克不及和反克之不同,但总的来说可分强弱两个方面,即克者属强,表现为功能亢进;被克者属弱,表现为功能衰退。因而,在治疗上同时采取抑强扶弱的手段,并侧重在制其强盛,使弱者易于恢复。另一方面,强盛而尚未发生相克现象,必要时也可利用这一规律,预先加强被克者的力量,以防止病情的发展。常用的有如下几种方法。(1)抑木扶土法:是以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方法。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均属此法范畴,适用于木旺克土之证。该证表现为胸闷胁胀、不思饮食、腹胀肠鸣、大便或秘或溏或脘痞腹痛、嗳气、矢气等。(2)培土制水法:是用温运脾阳或温肾健脾药以治疗水湿停聚为病的方法,又称敦土利水法或温肾健脾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候。若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阳,则肾不主水,脾不制水,水湿不化,常见于水肿证,这是水反克土。治当温肾为主,兼顾健脾。所谓培土制水法,是用于脾肾阳虚,水湿不化所致的水肿胀满之证。如以脾虚为主,则重在温运脾阳;若以肾虚为主,则重在温阳利水,实际上是脾肾同治法。(3)佐金平木法:是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泻肝清肺法。临床上多用于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肃之证,又称“木火刑金”。该证表现为胁痛、口苦、咳嗽、痰中带血、急躁烦闷、脉弦数等。(4)泻南补北法:即泻心火滋肾水,又称泻火补水法或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该证表现为腰膝酸痛、心烦失眠、遗精等。因心主火,火属南方;肾主水,水属北方,故称本法为泻南补北,是水不制火时的治法。但必须指出,肾为水火之脏,肾阴虚亦能使相火偏亢,出现梦遗、耳鸣、喉痛、咽干等,也称水不制火,这种属于一脏本身水火阴阳的偏盛偏衰,不能与五行生克的水不克火混为一谈。(三)指导脏腑用药

中药以色味为基础,以归经和性能为依据,按五行学说加以归类:如青色、酸味入肝;赤色、苦味入心;黄色、甘味入脾;白色、辛味入肺;黑色、咸味入肾。这种归类是脏腑选择用药的参考依据。(四)指导针灸取穴

在针灸疗法上,针灸医学将手足十二经四肢末端的穴位分属于五行,即井、荥、俞、经、合五种穴位分属于木、火、土、金、水。临床根据不同的病情以五行生克乘侮规律进行选穴治疗。(五)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

精神疗法主要用于治疗情志疾病。情志生于五脏,五脏之间有着生克关系,所以情志之间也存在这种关系。由于在生理上人的情志变化有着相互抑制的作用,在病理上和内脏有密切关系,故在临床上可以用情志的相互制约关系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如“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即所谓以情胜情。

由此可见,临床上依据五行生克规律进行治疗,确有其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并非所有的疾病都可用五行生克这一规律来治疗,不要机械地生搬硬套。换言之,在临床上既要正确地掌握五行生克的规律,又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五、医案

抑木扶土案【原文】张(十九),壮年面色痿黄,脉濡小无力,胃脘常痛,情志不适即发,或饮暖酒暂解,食物不易消化,脾胃之土受克,却因肝木来乘,怡情放怀,可愈此病。(《临证指南医案》)【文理】患者姓张,年龄19岁,脸色发黄,经常胃痛,心情不佳时症状加重,喝热酒可暂时缓解。清代名医叶桂根据五行学说指出:这是木乘土证,也就是说面色痿黄、胃脘常痛这种脾胃虚弱的症状是由于情志不适、肝气郁滞引起的。因此,本病通过放松心情、减轻精神压力就可以治愈。【医理】根据五行学说理论本病属木乘土证。患者出现面色痿黄、胃脘常痛,是因为情志不适、肝气郁滞、横逆犯胃克脾导致的肝脾不调、肝胃不和的症状,用疏肝和胃、平肝健脾的治疗原则。具体采用心理疗法,通过疏肝解郁调节情志,抑制过强者肝木,抑木扶土,则被克者脾胃土的功能自然恢复,就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第二章藏象学说“藏象”一词,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隐藏于体内的脏器。象,指表现。“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藏象”,是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脏腑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中医学据此作为判断人体健康和诊断、治疗疾病的依据。藏象学说认为人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等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形体官窍构成五个功能活动系统。这五个系统不仅受四时阴阳的影响,同时互相之间也紧密联系,从而使人体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以及与外界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一节 五脏

心、肺、脾、肝、肾称为五脏,心包络附属于心,称五脏即概括了心包络。五脏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共同生理功能,同时又各有专司,且与躯体官窍有着特殊的联系,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特殊系统。其中,心的生理功能起着主宰作用。一、心(附:心包络)

心与小肠、脉、面、舌等构成心系统。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藏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心与四时之夏相通应。(一)心的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

心主血脉,指心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血就是血液;脉,即是脉管,又称经脉,为血之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脏和脉管相连,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成为血液循环的枢纽。心脏不停地搏动,推动血液在全身脉管中循环无端,周流不息,成为血液循环的动力。2.心主神志

心主神志,即是心主神明,又称心藏神。(1)神的含义:在中医学中,神的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称之为广义的神。二是指人们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所主之神志,一般称之为狭义的神。(2)心主神志的生理作用:其一,主思维、意识、精神。在正常情况下,神明之心接受和反映客观外界事物,进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这种作用称之为“任物”。任,是接受、担任、负载之意,即是心具有接受和处理外来信息的作用。有了这种“任物”的作用,才会产生精神和思维活动,对外界事物做出判断。其二,主宰生命活动。五脏六腑必须在心的统一指挥下,才能进行统一协调正常的生命活动。心为君主而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心藏神而为神明之用。“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二)心的生理特性1.心为阳脏而主阳气

心为阳中之太阳,以阳气为用。心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2.心气与夏气相通应

心应夏气,“通”即相互通应之意。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系统是通应联系着的。心与夏季、南方、热、火、苦味、赤色等有着内在的联系。心为阳脏而主阳气。天人相应,自然界中在夏季以火热为主,在人体则与阳中之太阳的心相通应,了解心的这一生理特性,有助于理解心的生理病理,特别是病理与季节气候的关系。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二、肺

肺与心同居膈上,上连气管,通窍于鼻,与自然界之大气直接相通。与大肠、皮、毛、鼻等构成肺系统。在五行属金,为阳中之阴脏。主气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在五脏六腑中,位居最高,为五脏之长。肺与四时之秋相应。(一)肺的生理功能1.肺主气

肺主气是肺主呼吸之气和肺主一身之气的总称。(1)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功能。(2)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即肺通过呼吸而参与气的生成和调节气机的作用。肺主一身之气的生理功能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气的生成方面:肺参与一身之气的生成,特别是宗气的生成。人体通过呼吸运动,把自然界的清气吸入于肺,又通过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把饮食物变成水谷精气,由脾气升清,上输于肺。自然界的清气和水谷精气在肺内结合,积聚于胸中的上气海(上气海,指膻中,位于胸中两乳之间,为宗气汇聚发源之处),便称之为宗气。宗气上出喉咙,以促进肺的呼吸运动;贯通心脉,以行血气而布散全身,以温养各脏腑组织和维持它们的正常功能活动,在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起到主一身之气的作用。因此,肺呼吸功能健全与否,不仅影响宗气的生成,而且也影响着全身之气的生成。②对全身气机的调节方面:所谓气机,泛指气的运动,升降出入为其基本形式。肺的呼吸运动,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体现。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2.肺主行水

肺主行水,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输布、运行和排泄的疏通和调节作用。由于肺为华盖,其位最高,参与调节体内水液代谢。3.肺主治节

治节,即治理调节。肺主治节是指肺辅助心脏治理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以下四个方面。(1)肺主呼吸:肺的呼吸运动是有节律地一呼一吸,呼浊吸清,对保证呼吸的调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调节气机:肺主气,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使全身的气机调畅。所谓“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类经·脏象类》)。(3)助心行血:肺朝百脉,助心行血,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全身血液的运行。“诸气者皆属于肺”,气行则血亦行。(4)宣发肃降:肺的宣发和肃降,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因此,肺主治节,实际上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4.肺主宣肃

宣谓宣发,即宣通和发散之意。肃谓肃降,清肃下降之意。肺禀清虚之体,性主于降,以清肃下降为顺。肺宜清而宣降,其体清虚,其用宣降。宣发与肃降为肺气机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肺位居上,既宣且降又以下降为主,方为其常。肺气必须在清虚宣降的情况下,才能保持其主气、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等正常的生理功能。(二)肺的生理特性1.肺为华盖

盖,即伞。华盖,原指古代帝王的车盖。肺为华盖是指肺在体腔中位居最高,具有保护诸脏、抵御外邪的作用。2.肺为娇脏

肺为娇脏是指肺脏清虚娇嫩而易受邪侵的特性。娇是娇嫩之意。肺为清虚之体,且居高位,为诸脏之华盖,百脉之所朝,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天气直接相通:六淫外邪侵犯人体,不论是从口鼻而入,还是侵犯皮毛,皆易于犯肺而致病。3.肺气与秋气相应

肺为清虚之体。性喜清润,与秋季气候清肃、空气明润相通应。故肺气在秋季最旺盛,秋季也多见肺的病变:肺气旺于秋,肺与秋季、西方、燥、金、白色、辛味等有内在的联系。三、脾

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百骸皆赖脾以濡养,故有后天之本之称。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脾与四时之长夏相应。(一)脾的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

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实际上,脾具有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1)运化水谷: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脾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作用。脾的运化功能强健,习惯上称作“脾气健运”。只有脾气健运,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2)运化水湿:运化水湿又称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和转输,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即脾配合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调节、维持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2.脾主生血统血

脾主生血,指脾有生血的功能。统血,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主统血,指脾具有统摄血液,使之在经脉中运行而不溢于脉外的功能。(1)脾主生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2)脾主统血:脾气能够统摄周身血液,使之正常运行而不致溢于血脉之外。3.脾主升清

升,指上升和输布;清,指精微物质。脾主升清是指脾具有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再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并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作用。这种运化功能的特点是以上升为主,故有“脾气主升”之称。(二)脾的生理特性1.脾宜升则健

脾的气机运动形式以升为要,脾升则脾气健旺,生理功能正常,故曰:“脾宜升则健”(《临证指南医案·卷二》)。2.脾喜燥恶湿

脾为太阴湿土之脏,胃为阳明燥土之腑。脾喜燥恶湿,与胃喜润恶燥相对而言。脾能运化水湿,以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3.脾气与长夏相应

脾主长夏,脾气旺于长夏,脾脏的生理功能活动与长夏的阴阳变化相互通应。此外,脾与中央方位、湿、土、黄色、甘味等有内在联系。四、肝

肝主疏泄、藏喜条达而恶抑郁,体阴用阳。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肝与四时之春相应。(一)肝的生理功能1.肝主疏泄

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舒畅、条达以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肝主疏泄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主要作用如下。(1)调畅气机: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营卫阴阳,无不赖气机升降出入而相互联系,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肝的疏泄功能,对全身各脏腑组织的气机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协调,起着重要的疏通调节作用。(2)调节精神情志:情志,即情感、情绪,是指人类精神活动中以反映情感变化为主的一类心理过程,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亦称之为七情。肝通过其疏泄功能对气机的调畅作用,可调节人的精神情志活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肝气升发,既不亢奋,也不抑郁,舒畅条达,则人就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表现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理智清朗、思维灵敏、气和志达、血气和平。(3)促进消化吸收:脾胃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肝主疏泄是保持脾胃正常消化吸收的重要条件。肝对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促进作用,是通过协调脾胃的气机升降和分泌、排泄胆汁而实现的。2.肝藏血

肝脏具有贮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1)贮藏血液:血液来源于水谷精微,生化于脾而藏受于肝。肝内贮存一定的血液,既可以濡养自身,以制约肝的阳气而维持肝的阴阳平衡、气血和调,又可以防止出血。(2)调节血量: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各部分的血液量是相对恒定的。但是,人体各部分的血液常随着不同的生理情况而改变其血量。当机体活动剧烈或情绪激动时,人体各部分的血液需要量也就相应地增加,于是肝脏将所贮藏的血液向机体的外周输布,以供机体活动的需要。当人们在安静休息及情绪稳定时,由于全身各部分的活动量减少,机体外周的血液需要量也相应减少,部分血液便归藏于肝。(二)肝的生理特性1.肝喜条达

条达,舒展、条畅、通达之意。抑郁,遏止阻滞。肝为风木之脏,肝气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宜保持柔和舒畅,具有升发条达的特性,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宛如春天的树木生长那样条达舒畅,充满生机。2.肝为刚脏

肝为风木之脏,喜条达而恶抑郁,其气易逆易亢,其性刚强,故称。刚,刚强暴急之谓。肝脏具有刚强之性,其气急而动,易亢易逆,故被喻为“将军之官”。肝体阴柔,其用阳刚,阴阳和调,刚柔相济,则肝的功能正常。3.肝气与春气相应

肝与东方、风、木、春季、青色、酸味等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春季为一年之始,阳气始生,万物以荣,气候温暖多风。天人相应,同气相求,在人体则与肝相应。故肝气在春季最旺盛,反应最强,而在春季也多见肝之病变。五、肾(附:命门)

肾主藏精,主水液,主纳气,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阳;在四时与冬季相应。(一)肾的生理功能1.肾藏精

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人身精气的作用。(1)精的概念与分类。①精的概念:精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精是构成人体的维持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和脏腑功能活动的有形的精微物质的统称。狭义之精是禀受于父母而贮藏于肾的具生殖繁衍作用的精微物质,又称生殖之精。②精的分类:就精的来源而言,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类。先天之精又称肾本脏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是生育繁殖、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先天之精藏于肾中,人出生之后,得到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实,成为人体生育繁殖的基本物质,故又称为“生殖之精”。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并灌溉五脏六腑。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关系:两者来源虽然不同,但却同藏于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