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语录·中医文化新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20:32:24

点击下载

作者:林晓轩

出版社:内蒙古科技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语录·中医文化新解

中医语录·中医文化新解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中医语录·中医文化新解作者:林晓轩排版:Lucky Read出版社: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12-01ISBN:9787538017687本书由大华文苑(北京)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古老中医文化发展中国古老医学起源

医药知识有如其他各门自然科学一样,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中国医学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同自然灾害、猛兽、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而成的。在中国历史上,曾有“神农氏尝百草”、“伏羲氏制九针”、“燧人氏取火”等有关医药起源的古老传说。“神农氏尝百草”是史书上记载最多、流传最广的传说。《淮南予·修务训》说:“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尝百草之滋味……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史记·补三皇本纪》也有类似的记载:“神农氏以赭鞭(红色的竹根)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百药”。这些材料说明,我国古代的药物知识可能是“神农”时代的人们在采集可食植物的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最初人们并不知道哪些是可吃的,哪些是有毒不能吃的,在饥不择食的情况下可能会吃进一些有毒的东西,结果使人体出现皮肤发痒、腹痛、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有时甚至引起昏迷死亡。但有时,人们也会吃了某些东西后,减轻或消除了原有的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经过无数次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哪些植物是可以吃的,哪些是有毒的,哪些能够减轻或消除人体的某些病痛。这样,就产生了一些植物药学知识。畜牧氏族的成员,在猎食动物中,吃了某些动物治好了某些病,于是逐渐发现了动物的药用价值。随着人类采矿和冶炼技术的发展,又了解了一些矿物学知识。我国古代的药物知识,就是古人在从事采集、狩猎以及畜牧业、农业、矿产业等生产活动中逐渐积累起来的。

当人类学会用火之后,食物由生吃进步到熟食,这不仅扩大了食物的来源,缩短了食物的消化过程,而且在烧煮时还可以对食物进行消毒灭菌,从而有利于人类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和延长寿命。同时,在用火过程中,人们还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砂土熨烫腹部或关节,会减轻腹痛、关节痛,用火烧灼局部皮肤,可以治疗牙痛、胃痛等。这也许就是后来中医的热熨法、火灸法的雏形。“燧人氏取火”也因此被视为医药起源的另一途径。

中医药起源的又一传说是“伏羲氏制九针”说。远古对代,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劳动条件极端恶劣,他们在生活和生产中,身体的某些部位常会不慎碰撞上尖石和荆棘,有时甚至撞破出血,但有时却能意外地发现某些原有的病痛竟会因此而减轻或消失。久而久之,人们领悟到,人为地刺澈身体的某些部位可以收到疗痛的效果。不过在当时,用于刺激身体的工具是非常原始的,是一种称之为“砭石”的石器,这在我国古代典籍里多有记载。如郭璞注《山海经》说“砭针,刺痛肿者”,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砭,以石刺病也”。我国现存较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也说:“故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砭石才逐渐演变发展为石针、骨针、竹针、陶针,直至汉代,产生了金属针具,从而形成了我国独特的针刺疗法。

此外,原始社会后期,人们在狩猎归来、农业丰收、婴儿降生和社交活动时,往往利用舞蹈的形式表达他们美好的愿望、劳动的欢乐和丰收的喜悦。通过这些活动,人们发现舞蹈有消肿、解痛和舒筋壮骨的作用,于是中医上取材于一些舞蹈动作的导行疗法也由此而形成了。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医学知识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和生活经验中逐步发现和慢慢积累起来的。在对医学知识进行整理总结,使之上升为系统的医学理论的过程中,氏族中的“巫师”或“酋长”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医学起源问题上,又有“医源于巫”、“医源于圣贤”之说,但并不能因此否定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在医学起源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古代医事制度概况

中国的医事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初具规模。据《周礼·天官》记载,当时已建有医官制度,把从医者分成医师、士、府、史、徒等不同职业、不同等级。其中医师为众医之长,掌管国家医药的行政法令,同时管理且协助各科医生办好医疗卫生事务。医师的下属官职为士,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种。食医,主管王室之饮食卫生,相当于现代营养师,疾医,近似今天的内科医生,主治万民之疾苦;疡医,专管医治肿瘤、溃疡金创、骨折等病,相当于现代外科和骨伤科医生;兽医,专理牲畜之病。士之下的府,掌管药物、器具和会计事务;史,掌管文书及医案;徒,供役使、看护。医生等级的升降和俸禄的多寡,年终由“医师”考核,根据成绩优劣,确定他们的级别和俸禄。考核的标准是临床的治愈率,“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周代还制定了一套病历记录和报告制度,规定医生必须详细记录病人的治疗经过,对于死亡的病人要求作死亡原因的分析报告。这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病历记录制度。

在随后的秦汉、晋、五代、隋等朝代,我国的医事制度更趋完善。无论是医疗机构的设置,人员的编排,还是管理、考核制度的制订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特别是到了唐朝和宋朝,其医事制度代表了我国古代医药管理的最高水平。

在唐朝,建立了集管理、医疗与教育于一身的太医署,太医署隶属于太常寺。

太医署的规模相当庞大。太医令是全署的最高行政长官,总管医、针、按摩、咒禁四科的教学和考试,太医丞是太医令的助手,医监、医政是专司监察的官吏。上述人员构成太医署的“领导班子”。从有关史籍记载看,太医署下设医学和药学两个医疗教学部门:医学部各科都由博士和助教负责教学工作;药学部的府、史主管行政事务,主药和药童负责教学业务,药园师负责药园的栽培、管理,掌园专门负责药材的收藏保管。太医署的考试制度相当严格,考试按月、季、年进行,分别由各科博士、太压令、太常寺少卿主持,根据学业成绩分别授予医师、医正、医士或医人等不同称号。

宋代的医事制度较唐代又有了很大的改进,变得更加完善。宋代把医药行政与医药业务相分离。太常寺除太医局(专管医疗、教学)外,另设翰林医官院,掌管医之政令,包括对军旅、官衙、学校派遣医官,管理医药事宜,从而结束了唐代太医署兼管医政、医疗与教学的局面,提高了办事效率。宋政府在地方各州郡、军队内部都设有医疗机构,并开办了一批慈善救济组织,如安济坊、福田院、慈幼局、漏泽局等,使医疗机构向社会化方向发展。宋政府还对药品管理和药品贸易实行国家垄断制度,国家成立了“尚药局”、“熟药所”、“民局”等机构,统一管理药品价格,制定国家处方,实行医药统一,维护正常的药品生产、供应与使用秩序。同时,还颁布了一系列医药律令,如饮食卫生律令、卫生保健律令、婚姻律令、保护婴童律令等等,以法律手段规范医药卫生事业。

明清两代的医事制度,虽然在具体医事机构的设置、医药人员的配备等方面,有别于唐宋时期,但基本模式大体沿用宋制,并在更注重实效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医生称“大夫”的由来

大夫,在古代是一种官名,如谏议大夫,御史大夫,多系中央要职和顾问,但都不是医官。到了宋代,我国的医务制度和医学管理,都有了相当的发展。当时负责管理医疗行政的官职很多,翰林医官院医官就分为七级,官职有22种之多,官阶如大夫、郎中、医效、祗侯等,就大夫而言,就有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成全大夫、保安大夫,等等。后来,人们以大夫是医官中最崇高的职位,就把大夫作为医生的尊称。又因为医官中有郎中一职,因而也有人把医生称作郎中。

不过,在习惯上,不论在笔记还是在小说里,大夫和郎中也略有区别。一般设馆医人的医生,称为大夫;草药店或流动行医的医生,称为郎中。所以以后人们称呼医院的医生,多数叫大夫。而不叫郎中,就是这个缘故。古代的女医生

汉代的义,是我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位女医生,她悬壶济世,深受群众爱戴。相传汉武帝得知她的医术后,招她入官,拜为女侍医,专为皇太后等治病,深得太后信任。

晋代鲍姑,是名医炼丹家葛洪之妻。相传“艾灸”法是她发明的。

唐代的胡,对葬生长寿、吐纳导引有独特见解。她编绘了《黄帝内经图》一卷,描述了人体的五脏。

宋代名医郭敬仲的母亲冯氏,医术也很高明。一次孟太后重病,御医治疗无效,宋高宗急召冯氏入官,冯氏只用一剂药就治好了孟太后的病。高宗大喜,封她为安国夫人。

明代的谈允贤,祖传名医。当时的富家眷属生病,羞于请男医生搭脉,闻谈氏之名,都请她诊治。她晚年还写有《女医杂言》一书传世。

清末女名医曾懿,治病有许多独特的经验。她著有古欢室丛书一部,内有《女学篇》、《医学篇》、《诗词集》三大部分,集中反映了这位清代女医生行医救国的雄心壮志。古代的医院

我国古代的医院有多种多样的形式:1.医疗性慈善类型:春秋初期(前7世纪)管仲在齐国首都临淄创建了养病院,收容聋哑人、盲人、跛足、疯人和残废者进行集中疗养。这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医院萌芽之一。此后,类似医院的社会救济机构历代相传。隋代、唐代以及宋、元、明、清各朝代都有公立或私立的养病院。2.传染病隔离类型:我国很早就认识到疾病传染性及其隔离措施,传染病收容所也是医院萌芽的起源形式之一。隔离传染病的“时疫医院”最早出现于西汉。从隋唐时代,我国开始设置麻风病院,名为“疠人坊”。3.寺院医疗类型:我国的寺院医学主要来源于佛教。从两晋、南北朝到隋唐时代,佛教鼎盛,印度医学也随佛教传入我国。不少佛教徒以医传教,有的兼做医生,到附近山上采药。这样患者常去求治,寺院也渐渐收住病人。这也是医院的一种起源形式。4.宫廷医疗类型:古代的压药成果总是被统治阶级占有,因而宫廷医学被奉为正统医学。我国自秦汉后历代王朝,都设有为皇室贵族服务的医疗组织,如太医署、太医院、御药院等。虽然宫廷医疗组织主要不是收治病人,而是集中一批医生,随时奉诏进宫廷为皇室贵族和封建官僚诊治疾病,但对于宫人和服役人员,有时还是采取集中收治的办法。5.军事医疗类型:古代战争频繁,不仅战争造成了大批伤病员,而且大量的人口流动也能引起各种疾病。因而,军医院的形式也起源较早。东汉时有类似军医院的机构,叫“庵庐”。元代以后,这种机构进一步健全,改名为“安乐堂”,令高手医工用药看治,并重视对安乐堂医生的疗效考核。古时法医检验制度

中国古代法医检验制度起源很早。清末法学家沈家本在其《无冤录序》中曾指出:“大辟之狱,自检验始。《札记·月令》:‘孟秋之月,命理瞻察剖,视折审断’”。可知在春秋时,中国已有法医检验制度。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竹简《秦律》中,则更系统对法医检验问题作了阐述。如在尸检中,对“贼死”(他杀)与“经死”(缢死)的现场尸体检验记载,描述了损伤性状,衣服伤与肉体伤的关系,凶器的推定等问题,特别是缢死案例中已注意到生前缢死与死后再缢的区别。同时,在检验文书体例上,也出现统一标准格式。它说明,这一时期的检验制度已趋于规范化。

在集古代法律之大成的《唐律疏议》中,则进一步完善法医检验制度,其突出表现,就是规定了实行检验的三种对象:尸体、伤者及诈病者,类似今天的尸检和活体检查。并规定了根据法医检验的不同情节,给予处罚。

两宋时代,将古代法医检验制度推向一个高峰。其一是法律上确定系统的检查制度。南宋法律中,有“检验”专章,汇集了有关检验制度的规定并明确检验人员的职责。其二是产生了第一部系统的关于法医检验制度和法医学的著作——《洗冤集录》。《洗冤集录》为南宋人宋慈所著,内容有条令、检复总说、疑难杂说及自缢、溺死、服毒等五十三日,其中对于各种尸体现象、死伤状况作了分类分析,据以推定死伤原因,以及在检验中应遵循的手续、方法等等。

宋代以后,出现了更多法医著作,法医检验的内容和形式也进一步完备。《大明律》及《大清律例》中皆规定了检验的程序和责任,并在形式上规定了统一的检尸格式,由主管机关印发各州县。在检验方法上也更加规范化了。古代的军医院

春秋战国时期,军队中已有巫医和方技。凡重伤士兵都安顿到临时组成的伤兵医院疗养。

西汉时屯驻边防的部队中已有军医院的设立,并建立了“病书”、“折伤簿”等一系列制度。

汉桓帝延熹五年(162)皇甫规征陇右时因军中发生流行病,便将传染者安置在临时指定的庵庐中,使之与健康的士卒隔离。

唐代在军队中已有类似现代救护所的设立,并有了较详细的医疗后送制度。

地方军医院的组织始于宋代,记载比较具体的地方设立的军医院是河北知州赵将之设立的“医药院”。

类似兵站医院的组织,在我国历史上似乎直到13世纪才出现。元代曾设安乐堂,其目的在照顾过往患病的军人,随着元朝的灭亡,这一机构消失了。中国是天然药物王国

2万余名药材普查工作者经过6年的调查,查明中国药用动物、植物、矿物资源种类达1万余种,刷新了历史上700种版本的本草记载,比收入药类最多的《中药辞典》的记载高出近1倍,其中以云南省为最多。

在这次中药资源考察中,还搜集到近2万份民间验方和祖传秘方,已收入《中国民间单验方》一书。这将消除海内外炎黄子孙及世界医药学家对中国的这些治病救人的宝贵经验可能在岁月长河中被湮没的担心。这次考察发现的一直在神农架林区当作喂猪草的“五月五”,竟是被日本人赞誉为“福音草”的绞股蓝。现代生药化验检测表明,它含有60种人参皂甙,总含量甚至高于人参,使中国植物学界惊叹为“北有长白参,南有绞股蓝”!这种草药在长江南岸各地蕴藏极丰。栖息于内蒙大草原的红嘴乌鸦,是当地牧人秘而不宣的避孕神药,被专家称为此前从未发现的“神奇的天然避孕药”。神农架地下河的鱼肚里有一种虱子,药学上称之为“鱼怪”,每尾鱼体内只长一颗,呈乳白色。四肢俱全,初离鱼体时还能爬动,是民间治疗食道癌的主药。据有关人士透露,神农架已发现60多种药物具有抗癌作用,100多种药物堪列高级保健药物名录。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是中药学书名,为秦汉时人托名“神农”所作。大约成于公元1世纪或2世纪。原书已佚,其内容由于历代本草书籍的转引,得以保存,为世界最早的药典。现传的《神农本草经》,的是明卢复和清过孟起、孙星衍、顾观光以及日本森立之等的辑佚本。该书共记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到了公元657年,中国唐代医官苏敬等上书,建议重修《神农本草经》,后来朝廷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征召20多人集体编写,定名《新修本草》。全书增到54卷,记载药物850种。“中药”一词的由来

中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然而在传统的医药典籍中却未见“中药”一词,而只有“药”。“中药”术语是在西药传入我国时开始出现的。西方近代医药学的早期传入,可追溯至明末清初。鸦片战争前后,西药知识更进一步传入我国。到1905年全国西医院达66处,诊所241处。与此同时,西医药学校也陆续在我国出现。1865年我国开始自办西医药教育,在同文馆中设立医学科。辛亥革命后西医学教育逐渐推广,北京、杭州、沈阳等城市都设立了西医药学专门学校。1840年以后,西医药学书籍,从合信所编译的《全体新论》等书开始,其后又有《西医略释》、《内科全书》、《西药大成》、《药性总考》、《英国医药方》、《西医举隅》等有关西医药方面的书籍20余种相继出版。我国西药厂的出现,是从1853年上海老德记药房开始的。1868年又有科发药厂,1886年屈巨代药房等等。

由于西医药的影响日益扩大,到20世纪30年代,在一些大城市已形成了中西医药同时并存的局面。人们为了同传入的西医、西药相区别,将我国传统医药,分别称之为中医或汉医、中药或汉药。正是由于西药的传入,才出现了与之相对应的“中药”一词。中药之乡集锦

人参之乡——吉林省抚松县;

党参之乡——山西省平顺县;

田七之乡——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

天麻之乡——河南省新县;

银花之乡——山东省平邑县;

菊花之乡——浙江省桐乡县;

银耳之乡——四川省通江县;

山药之乡——山西省平遥县;

枳壳之乡——江西省靖安县人;

知母之乡——河北省蠡县;

术瓜之乡——安徽省宣城县;

黄连之乡——湖北省利川县;

黄芪之乡——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

甘草之乡——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

阿胶之乡——山东省东阿县;

蜈蚣之乡——浙江省岱山县;

茯苓之乡——湖北省罗田县;

蟾蜍之乡——江苏省启东县;

泽泻之乡——福建省建瓯县;

银杏之乡——河南省新县;

药材之乡——江西省靖江县樟树镇。中药的产地

各种药用植物和动物经过在某一地区长期的生长繁衍,逐渐对该地区环境产生了适应性,因而也就形成了某些药物的主产地域性。同一种药物,由于产地不同,其质量和疗效就有差异,所以中药传统应用经验,强调“地道”。那种一地所产,其品种、质量、疗效均优的药材,称为“道地药材”(也称“地道药材”)。《本草衍义》:“凡用药必须择土地之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指出了气候水土自然条件,对药材生长、气味形成、疗效高低等都有着密切关系。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道地药材的应用。众多的本草文献也都记载了名贵药材的品种、产地等内容。如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甘肃的当归,青海的大黄,宁夏的枸杞,内蒙的甘草,四川的黄连、芎莠、附子。山西的党参,河南的怀生地、怀牛膝、怀山药,云南的三七、茯苓,江苏的薄荷,浙江的贝母,山东的阿胶,广东的砂仁、陈皮,广西的蛤蚧等。自古以来都被视为道地药材,传沿至今,享誉国内外。中药命名

中成药的名字,五花八门,构思别致。

以主药的名字命名:一个中药方剂。以主药、辅药、佐药、引药共同配伍组成,其中主药起主导作用,根据配伍特点,于是有的中成药便以主药的名字命名:如山楂丸、首乌片、板蓝根糖浆等等均属此类。

以该成药的主要功效命名:如安神补心丸、补中益气丸、降压丸、开胸顺气丸等等。

以主药和主要功效命名,如牛黄清心丸、附子理中丸、银翘解毒丸、止咳枇杷露等等。

以药味的数目命名:如十全大补丸、五味子补肾丸、六味地黄丸等等。

以服用对象命名:如妇女通经丸、妇科再造丸、孕妇金花片等,老人用的国公百寿酒、益寿补脑汁、延年益寿等等。小儿则用小儿凉寒丸、小儿至宝丸、娃娃宝、肥儿糖浆等等。

以治疗部位命名:如牙痛水、胃痛片、骨痛酒等等。

以药品适应症命名:如痔疮膏、喉炎片、风湿关节炎丸、白带丸、感冒片等等。中药药理

中药的药理理论是从长期的临床治疗效果中总结出来的,主要包括:四性是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寒与凉、温与热仅是程度不同,药物性质实际上只寒热两类。寒凉性质的药物能清热、泻火、解毒、用来治疗热症;温热性质的药物能温里、散寒、助阳,用来治疗寒症。有些药寒热性质不明显,称平性,寒、热症都可以选用。病情复杂往往寒症、热症并见,治疗时温热药、寒凉药就同时运用。五味是用酸、甘、苦、辛、成五种味道来表示药物不同的药理作用。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用来治疗盗汗、遣尿、腹泻、遗精等证。甘味药有补虚、缓急、调和的作用,用来强壮、止痛和调和药味。有的药,一种药有两种以上的崃,如五味子,有酸、成两睐,因而表明,一药可产生多种疗效。药物在体内发挥治疗作用有一定的部位选择叫归经。麻黄平喘、大黄通便、车前草利尿,它们就分别归肺经、大肠经、膀珧经。知道药物的归经,就可以指导选择用药。归经与性味相结合,就能比较全面地表示出一味药物的药理作用。功效是药物的具体疗效作用。按功效,中药分为清热药、散寒药、补益药、解表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芳香化湿药、消食药、行气药、泻下药、驱虫药、开窍药、镇惊解痉药、安神药、利水药渗湿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止血药、收涩药、外用药等20余类。中药的禁忌比较严格。如老人、幼儿、体弱者、孕妇,不能用毒性大、作用猛的药物,身体渐衰是老人的生理特点,攻邪时注意调补气血,增强抗病力,做到扶正祛邪;小儿正是生长发育时期,对药物敏感,要时时保护其脾胃,便能食欲不减、生机旺盛,有利康复;妊娠期用药,不能损害胎儿;月经期用药,不能引起月经过多或导致闭经。这些都是中药禁忌原则。攻效相同的药物合用,能增强疗效,叫相须配伍;功效不同的两味药合用,也能增强疗效,叫相使配伍;祛痰止呕药半夏有一定毒性,合用生姜能使毒性降低,半夏对生姜来说是相畏配伍;生姜对半夏来说是相杀配伍;产生毒性的配伍叫相反;降低疗效的配伍叫相恶。上面六种配伍关系,加上单味药使用(单行),叫中药的七情。应运用好相须、相使、相杀、相畏的配伍,避免相反、相恶的配伍,使治病疗效高而不产生毒副作用。

中药按君臣佐使的原则组合,不是同种功效药物的相加,也不是治各种症状药物的凑合。君药针对病因或主要症状起主要治疗作用,常是一味或两味;臣药协助君药增强主要疗效;佐药或者用来降低主要药毒性,或是治疗次要症状;引导药力直达病变部位的引经药及调和药味的药物属于使药。标准的处方君臣佐使四组药齐备,简单的处方也可以不用辅药或佐使药。中药得名趣谈

中药,是中华医学宝库的瑰宝。中药品种繁多,据《本草纲目》记载就有1890种之多。中药应用的历史久远,据记载已有2000多年。而中药药名,取名生动形象,准确贴切,精短易记,又富于寓意,显示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中药的名称,常有一定的来历。如芍药(白芍、赤芍),就是绰约的谐音,因其花容绰约而得名。连文人也受其启发,用“丰姿绰约”来形容笔下的女主角。粗略归纳有——

1.因形状而得名:如人参,其根的形状像人,所以叫人参;牛膝的茎节膨大,好像牛的膝关节;狗脊的根茎上有金黄色的茸毛,好像金毛狗的背脊。

2.因滋味而得名:如细辛因其味苦辣;五味子,因其有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白鲜,则是因为它有羊膻味;酸枣仁自然是因其酸;苦楝子也自然是因其苦了。有的名称是因其生长季节而得来,如半夏,在农历五月同成熟,刚好是夏天过了一半,因而叫半夏;忍冬,则是因其叶虽临寒冬也不凋零而得名。

3.名字与其功效有关;如益母草能治疗妇女疾病,石决明、决明子,则因它们能明日;远志,因其能“益智强志”而得名;王不留行,是下奶药,性走而不住,“虽有王命也不能留其行”;将军(又名大黄),是泻下药,能推陈致新,“勘定祸乱,以致太平”。所以叫将军;淫羊藿,是助阳药,古书记载:“西川北部有淫羊,一日百遍合,盖食此藿所致”(豆叶叫藿。此叶似豆叶,故叫淫羊藿);当归,李时珍说:“古人娶妻为嗣续也,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黄耆,耆是长者的意思,黄耆色黄,且为补药之长,所以叫黄耆;羊踯躅,因“羊食其叶,踯躅而死”而得名,它的名字向人们展示了它可怕的毒性。

4.因其生长环境而得名,如沙参,宜种于沙地,所以称沙参;车前,则因其常生长于道边车辙之问,这倒为采集者提供了线索。

5.药名因人名而来,如刘寄奴,就是宋高祖刘裕的名字(刺裕小字寄奴),是他发现了这个草药,他注意到用此药“每遇金疮敷之即愈,此后,这个消息传开了,人们干脆就把这味药叫刘寄奴;何首乌,是一位姓何的老头吃了此药之后,花甲之年,头发竟转而变得乌黑而得名。

6.因产地而得名:如川芎、川贝母产于四川;怀山药、怀菊花产于河南怀庆;党参产于山西上党等。

7.困颜色而得名:如金银花,其花蕾初开时为银白色,后为金黄色;红花、赤芍、丹参、血竭,因其花色红而得名;黄连、黄芩、黄柏、大黄,因其皮色黄而得名;白芷、白鲜皮、白薇、白芨,因其色白而得名;紫草、紫苏、紫荆,因其色紫而得名;青蒿、青黛、青皮、青石脂,因其色青而得名;铜绿、绿矾、绿薄荷,因其色绿而得名;黑豆、黑芝麻、玄参,因其色黑而得名等。

8.因入药部位而得名:如杏仁以种仁入药而得名;桑枝以茎枝入药而得名;白茅根、板蓝根以根入药而得名;菊花以花入药而得名等。

9.因动物名而得名:如蛇古石、猫爪草、虎杖、龙须草、地蜈蚣草、鼠曲革、鸭跖草、狼把草、鸦胆子等。

10.因进口药材的译音或译名而得名:如产于印度、缅甸的诃黎勒,译音为“诃子”,番木鳖名为。“马钱子”。番泻叶、胡椒、曼陀罗等也都属此类。

11.因加工炮制的方法和所用的辅料而得名:如酒当归是用当归加黄酒炒制而成;艾炭是用生艾叶炒制成炭;姜半夏是用半夏加姜汁制成。

12.因数字而得名:如一包针、二丑、三枝九叶草、四京子、五倍子、六神曲、七爪红、八股牛、九香虫、十开蔻、百合、千里光、万年青等。古代行医的招牌:葫芦

古时候,葫芦与中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在电影或电视中经常看到治病的郎中要身背葫芦,以为那是装药用的器具。其实,它是行医的“招幌”。

据记载,用葫芦作为医生的标志始于汉代。相传,东汉时市井小吏费长房为人聪敏好学。一天,他见一位卖药老翁在市散后跳进酒店墙上悬挂的葫芦里,便觉得此人决非寻常之辈。于是,费长房便在酒店挂葫芦处备好一桌酒席等候他。待老翁从葫芦中出来,他立即跪拜,请求老翁传授医术。老翁见费长房一片诚心,将他收为徒弟……

从此以后,郎中行医便用葫芦当招牌,以表示医术高超。人们只要在街头寻到葫芦,就可以找到医生。中医源流三字经

中医史,越千年,流与派,出一源。

有内经,及伤寒,本草经,金匮篇。

难经书,号经典,为后学,立规范。

汉华佗,外科专,曾刨用,麻沸散。

王叔和,著派经,廿四脉,始贯统。

皇甫谧,针灸通,专书始,甲乙经。

巢元方,病理寻,撰名著,源候论。

唐王冰,攻内经,注素问,释文行。

孙思邈,医理精,倡医德,千金名。

宋钱乙,儿科长,著直诀,多新创。

陈自明,妇科详,编精要,著良方。

金元时,四大家,张子和,主攻下;

主火派,刘河间;重脾胃,李东垣;

阴不足,阳有余,主相火,朱丹溪。

李时珍,本草专,著纲目,海外传。

杨继洲,钻针灸,集大成,详且周。

陈实功,外科精,详其学,日正宗。

张介宾,重命门,著类经,擅温肾。

叶桂书,温热论,阐病机,研究深。

程钟龄,内科精,著心悟,切实用,

江笔花,医镜撰,脏腑纲,药类编。

释伤寒,有柯琴,独见解,尤创新。

活血家,王清任,逐瘀汤,验于今。

以外治,疗内疾,独一家,吴师机。

唐宗海,血证论,汇通派,志革新。

张锡纯,出晚清,参西学,而衷中。

明清代,著作繁,医之宗,数金鉴。

解放后,倡琳承,弃糟粕,存其精。

中西学,长并存,相结合,为立新。中医学里的精气神

中医学很讲究精气神,“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这三者的盛衰存亡,都关系到人体生命上的生死,所以精气神是人的生命根本。

在古代讲究保健养生的人,都把“精气神”称为人身的三宝,如人们所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如五脏藏精,精为神之宅舍,有精才能有神,所以“积精”才可以“全神”。精伤,神就无所舍,是为失守。这是精与神的关系,也就是精为体,神为用。精不但为神之宅,又为气之母,精虚则无气,人无气则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说“精化为气”(精可以产生动力)。这是精与气的关系。同时气也能生精,如同一篇中又说“气归精”(气又可以充实转化为精。没有气的动力,精也就无所生)。

总之,“精气神”三位一体。不可分离,存则俱存、亡则俱亡。因此古人有。“精脱者死”,“气脱者死”,“失神者亦死”的阐述。所以,一个人只要精足、气充、神全,自然能够祛病延年。“保健”的运动锻炼内容,实质就是使人的机体“精气神”能充沛、旺盛,从而身心健康,延年益寿。当然,这里面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即众所周知的“功夫”。保健、养生、气功、武术各有特色,但又相互为用,它和中医的实践和理论是息息相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这种传统的保健内容。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从精神修养、起居饮食、药饵调摄、锻炼运动来看,都是保健养生,康寿延年,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自身的运动,练气当先。中医六术语

四诊,望闻问切是众所周知的中医术语。此外还有许多这样的中医行话,兹择若干介绍于后。

五气、五味、五臭是中医史上常见的概念。五气,皮肤对温度、湿度的感觉,即温、凉、寒、燥、湿;五味,舌头对食物的感觉,即咸、苦、酸、辛(辣)、甘(甜);五臭,鼻子闻到的五种气味,即擅、焦、香、腥、朽。

五劳七伤在中医学里有个“五劳七伤”,也有人写作“五痨七伤”。何谓“五劳”呢?我国汉末医学家张仲景在其所著的《金匮要略》中说,“五劳”就是五脏劳损,即心劳、肝劳、脾劳、肺劳、肾劳。“七伤”又是指什么呢?隋朝太医博士巢元方等人所撰写的《诸病源候论》中指出:忧愁思虑伤心;大怒气逆伤肝;大饱伤脾;形寒饮冷伤肺;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恐惧不节伤志;风雨寒暑伤形。

八纲辨证是中医分析病疾的常见方式,即指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方面去归纳概括病变的部位、性质和印证双方力量消长情况。

八法中医学名词。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治疗方法的总称(见《医学心悟》)。汗法有开泄赓理、解除表邪等作用;吐法有涌吐痰涎、胃中食积及毒物等作用;下法有通便除积、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等作用;和法有和解表里、理气和中、扶正祛邪等作用;温法有回阳救逆、温中祛寒、温通血脉等作用;清法有清热解毒、清气凉血等作用;消法有消食导滞、消瘀散结、化痰化湿等作用;祛法有补益精血、培补元气等作用。

十问中医学名词。问诊的主要内容。明张景岳把问诊的重点归纳为“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色脉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清陈修园删去末两句,补上“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问诊内容更为全面。国际“中医博士”

辽宁中医学院教授李玉奇由于在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的高深造诣,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国际医科交流大学授予“中医医学博士”。这是国际上授予的第一个“中医博士”。

李玉奇从医50多年,对胃癌、癌前病变阻击研究很有成效。他的观舌识病法被称为国内一绝。他根据中医人体各个脏腑器官不可分割,在功能上互相协调、相互作用。在病理中相互影响、彼此转化的道理,创立了局部病变、整体治疗、本脏罹患、调理他脏、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扶正祛邪、攻补兼施、寒温并用、阴阳共调等一系列有效的医疗方法。国际上医学专家认为他的观点开展了医学的思路。中医的国际流派

据文献研究,一般可划分为三个中医国际性流派。

日本流派日本中医由中国隋唐时僧医及鉴真赴日而传入。明代田信三喜氏传入金元李朱医学。其由弟子曲真漱道三氏改为日本流派的“道三派医学”,将中国医学日本化,其后江户时代由于以《伤寒论》为中心的复古运动,形成了“古方派”,影响至今。

朝鲜流派由于地理与中国接近,李王朝时代许浚编著了《东医宝鉴》,形成了朝鲜的中医体系,其基本理论仍以《伤寒》、《金匮》为主。19世纪中叶,朝鲜著名医学家李济马又在《东医宝鉴》学术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四象医学。

中国流派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侨地区,以《内经》、《伤寒论》等为基础,依六经及八纲理论,辨证施治,一旦决定疾病类型,即可配伍与其相对应的中药主治,此即随证用药施治。在中国以《伤寒论》的出现成为临床医学体系的起点,但因《伤寒论》的理论不能通治百病,因而产生了补充伤寒论之不足的金元医学及清代的温病理论。其后再加上西洋医学之传入,而形成了现代中医学。中国流派是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今天的面貌。中药店缘何称“堂”

中国各地的中药店,大多称“堂”,如“乐仁堂”、“同仁堂”、“同德堂”等。更有意思的是,一些中医师在签名落款时往往在名字前冠以“坐堂医生”四个字。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出自医圣张仲景坐堂行医之典故。

张仲景。东汉南阳人,自幼聪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为人治病的故事,心里很感动,就拜同乡名医张伯祖为师,尽得其传,加上本人勤奋好学,很快超过了他的老师。后来,他官至长沙太守。当时伤寒等疫病流行,为了拯救黎民百姓,他身为太守仍孜孜不倦地钻研祖国医学,为民治病。尤其是,公然打破官府清规戒律,坐在办公的大堂上行医,为病人诊脉开方,办公行医两不误。后来,他还常在自己的名字前冠以“坐堂行医”四字。后人写诗赞颂他“官随民愿守长沙,心涵胞与万千家。兴亡盛衰同祸福。坐堂行医惠无涯”。巾帼医家第一人

据有关史籍记载,最早出现女医家的国家是中国,而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名的女医生。

时在汉武帝时河东郡(今山西夏县一带)的一个偏僻乡村里,经常有一个年方及笄的农家女子义到山中采草药,送给方圆几里的乡亲们服用。义自幼聪明伶俐,对民间医药十分偏爱,遇有医生走村串户看病,她总爱站在旁边,闪着一双水灵灵的眼睛,看医生怎样望、闻、问、切,或竖起耳朵,听医生讲解医理,并虚心求教。久而久之,她不仅学到了许多医药知识,而且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为她以后在医药方面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一天,外村抬来一个久治不愈的腹胀病人,病人的肚子胀得像一个灌满了气的皮球。义对病人仔细诊断后,取出几根针在他的下腹部和大腿部扎了几针,然后拿出一包自制的药粉撤在病人的肚脐上,同时给病人熬服汤药。三天以后,病人腹胀开始消退,呼吸变得均匀,不久就痊愈了。自此以后,义的医名便在方圆百里传开了。

汉武帝听人说起义医术高超,便派人专程暗访。结果证明义不但擅长内科疑难杂症,而且对外科、针灸也颇精通,所用药物虽不贵重,只是些山问的草木藤叶,但疗效极好。于是,汉武帝便诏她入宫,封为王太后的特别侍医。广集宫廷秘方的同仁堂

享誉海内外的国药老店北京同仁堂,创建于清康熙己酉年(1669),迄今已有330年的历史,创始人乐尊育先生出生中医世家,曾任清官文书档案吏目,性喜阅方书,喜辨药味,又藉职务之便,收集了大量宫廷秘方、古方、绝方、民问验方和祖传秘方,创办了同仁堂,制售成药。同仁堂的药素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驰名,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同仁堂药库发现存贮了大约150年的1000多丸成药,依然色泽鲜艳,药香浓郁,质地完好,由此可见同仁堂制药的绝佳工艺。同仁堂制药多采用宫廷秘方,光绪十五年再版的《同仁堂药目》收载的495个药方中,近半数为宫廷秘方。宫廷秘方出自御医之手,立方严谨、用药稳妥,可谓中药之精华。长期以来同仁堂严格恪守古训:“炮炙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因而盛誉经世不衰。

同仁堂传统成药中最负盛名的首推“十大王牌”。即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丹、牛黄清心丸、紫雪散、女金丹、虎骨酒、参茸卫生丸和局方至宝丹。其中牛黄清心丸被港澳同胞称为“科学凉茶”。另外,同仁堂的产品中还有白凤丸、国公酒、安神健脑液、牛黄解毒片、狗皮膏药等“十大名药”。这些药品行销全国各地,远销港澳地区及日本、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瑞士、法国、意大利等数十个国家。桐君:我国医学鼻祖

在桐庐,桐君故事老幼皆知。相传,桐君住在桐君山上一棵桐树下的一个茅棚里,手提葫芦,勤采草药,为民治病,“桐君山”、“桐庐”由此得名。现经考证,桐君是黄帝时人,是我国研究中医药理论的最早学者,他创立的“君、臣、佐、使”(即现称“主药、辅药、佐药、引药”)这一药物配伍原则为中药学奠定了基础,记录桐君中医药实践与理论成果的《桐君采药录》三卷成了我国最早的中医药学经典著作。

这一重要考证,经过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医学专家马继兴教授等权威人士的论证得到肯定,清代名画《桐荫问道图》中桐君仪容谦和,抚须捋髯,俨然学者风度;向桐君问道的一老一少拱手环立,一位俯首低眉,另一位恭敬发问。这幅名画给人启示,桐君不是一般的乡村医生,而是我国历史上研究中医药卓有成就的学者。古老神奇的藏医药

早在公元前二三世纪,藏族先民们就认识到一些动植物可用于治病。藏医创始人之一宇妥·云登贡布于公元8世纪编著《四部医典》,奠定了藏医学理论体系。这部医典包括各种疾病的分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药物配方。全书配有80幅彩色系列图画,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成套彩色医药教学挂图,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的藏医彩色图本。

西藏和平解放后,政府大力扶持藏医藏药事业,50年代派出多批医疗队进藏,印年代多次组织藏汉医务人员对藏医藏药进行整理和研究。国家拨款用于发展藏医药事业的经费逐年增加,使停滞不前的藏医藏药加快了发展步伐。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可说是藏医藏药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1990年与1951年相比,医院人员从73人增加到427人,病床从无增设到200张,总建筑面积从366平方米增加到30678平方米。医院的建筑、设施、环境真是棒极了。医院设藏医、天文星算两个研究所,还有一个年产10万公斤藏成药的工厂和8个临床科室、6个医技辅助科室。现在每年诊治病员26万人次(含门诊、住院、巡回、家庭病床、邮医),这所藏医院被中外人士誉为高原明珠。“明珠”岂止一颗!全西藏已办起11所藏医院,70个县医院设立了藏医科,还有680多位民间藏医活跃在农区牧场。80年代诞生的自治区藏医学校和藏医学院,已将500多名中、高级藏医药人才输送到医疗第一线。1992年首届藏医大学毕业,结束了藏医寺院传授的历史。

藏医藏药的研究也取得丰硕成果。自治区藏医院搜集、整理、出版的藏医名著达700多种。《四部医典系列挂图全集》1986年获中国图书奖。藏药治疗萎缩性胃炎临床随诊研究获卫生部1988年科技进步三等奖,藏医藏药项目获1989全国首届科技贷款成果展览会银奖,13种藏成药获1989年全国星火计划成果适应技术展览会金奖,70味珍宝丸(然纳桑培)获1990年首届中国中医药文化博览会“神农杯”金奖,常觉珍宝丸获“神农杯”铜奖。

藏医藏药正在大踏步走向世界。上世纪,在意大利和美国分别举行了两次国际藏医会议。近些年每年都有不少国外专家、学者到西藏考察藏医药。生长在高原的藏医专家还漂洋过海应邀出访日本等国讲学。我国医学妇科之最

唐代大中初年咎殷所著《产宝》(又名《经效产宝》)一书,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此书原已散佚,后在日本发现得以重新刊印。

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带下”泛指妇科疾病)。由此可知,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是我国最早被称为妇科医生的人。

古代著名医家巢元方(550—630),在其所著《诸病源候论》中详细阐述了人工流产的适应症:妇人怀孕以后,如果瘦弱或有疾病,即不能养胎,而且对孕妇的身体有害,可以考虑将胎儿去掉。这是我国最早提出“人工流产”的医生。

据宋代陈自明(1190—1270)所著的《妇人良方大全》一书中记载,公元454年,褚澄有关于实行晚婚的主张和理由,提出“男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理由是“皆欲阴阳完实,然后交孕,孕而育,育而坚强壮寿”。南齐时期的褚澄,应是我国最早提出晚婚主张的人。在2000多年前的古医籍《素问·腹中论》中,记载有一名叫“四乌鱼则骨一芦茹丸”的方荆,方中用乌鱼则骨(即乌贼骨)四份,芦茹(即茜草)一份,共研细末为丸,主治妇女血虚精亏气伤而致的血枯经闭之症。据有关专家考证,该方是我国最早用于妇科疾病治疗的第一个方剂。古人消暑十法

古人巧思奇趣有许多消暑妙法。诗人白居易有消暑诗云:“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此其一。晋陶渊明每到夏天,高卧于北窗之下,清风徐来,自称为“羲皇上人”。此乃二。苏洵有“一静可以制百动”之句。此乃三。陆游诗云:“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明月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柳荫树下,莲池水旁,是消暑之极佳处。此乃四。清代江又诗云:“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桑实画风。风来无质难上纸,巧借柳枝相形容”。在柳荫下乘凉,会使人有凉风拂面之感。此乃五。北齐魏收。夏天坐板床,随逐树荫,读书不辍,顿忘溽暑。此乃六。唐开元时宰相姚崇,盛夏穿缔,骑小马,漫游树荫,烦热全消。此乃七。唐时长安人“每至暑月,以锦结为凉棚,设坐具为避暑会”。此乃八。明高濂《遵生人笺》曰:“霍仙别墅,一室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月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此乃九。清曹庭栋《老老恒言》:“长夏日晒酷烈,及晚尚留热气,风即挟热而来。故卧房只宜清晨洞启窗户,以散进夜之郁闷,日出后俱必密闭,窗外更下重帏遮隔,还透微光……枕簟皆含秋意”。此乃十。形象生动的病症

说来有趣,人体内某些器官、组织由于发生病变而引起一些看得见或感觉到的奇特症象,有不少是以动物或小昆虫的名字来命名,它形象生动,给人以深刻印象。

马鞍鼻梅毒侵犯口鼻,多在未会走路前死亡,即使勉强活下来进入晚期的先天梅毒,则出现畸形,如扒鼻子,硬软颚穿孔、缺损,说话成哝鼻子。

猿耳在耳朵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生变异和畸形,通常耳廓上方有一向后突出的尖或向外侧突出的肥厚部,相当于猿耳的耳尖。

猫喘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心前区,用手轻捂住,可以感到类似猫样的震动感。这是由于心脏内的血液经过狭窄的二尖口,流到较广的部位,所引起的漩涡运动,使瓣膜、心壁或血管壁产生的震动传到胸壁所引起。

象皮肿丝虫病人的双腿,像象皮肿,民间有称发牛火,是下肢单侧或双侧小腿组织内的淋巴管被阻塞、扩张或破裂,使淋巴液向外溢出,引起皮下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及皮肤增厚,变得粗糙。

此外,还有鸡胸、驼背、鹅口疮、蜘蛛、牛眼、狐臭、雀斑、豹纹状皮肤病……“病”的讳言婉语

古人交往,谈及疾病多用讳言、婉语、敬词。这也是古代的一种文明礼貌。“违和”意谓身体失于调和而不舒适,常用作称他人患病的敬词,如“贵体违和”、“玉体违和”。语出《南史·刘传》:“(萧)畅曰:‘公去岁违和,今欲发动。’顾左右急呼师视脉”。“无恙”是无疾无忧、平安无事之意。也是常用的问候之语。典出《战国策·齐策四》:“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神异经》载,古代传说北方有兽名犭恙犭恙,经常为患,黄帝杀之,自此人无忧疾,谓之无恙。“采薪之忧”是自称有病之婉辞。语见《孟子·公孙丑下》:“孟仲子对曰:昔者对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朱熹注:“言病不能采薪。”后也泛指生病。“造化小儿相苦”是患者自言疾病的趣语。《新唐书·杜审言传》:“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造化小儿,谓司命者,用以指命运,是一种风趣的说法。“勿药”意即不用服药而病自愈。语出《易经·无妄》:“无妄之疾,勿药有喜。一后没用称病愈为“勿药”或“勿药之喜”,与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康复”、“痊愈”等词,意思相同。唐代的假眼

在《全唐诗》中,发现一条宝贵的医学史资料。唐中朝著名诗人施肩吾曾写过一首《嘲雀嘏》诗,诗云“二十九人及弟,五十七眼看花”。唐朝举子中进士后,往往要遍访长安名花,并有探花宴之盛会。此处“二十九人”为何写成“五十七眼”呢?好在诗下有注云:“肩吾与嘏元和十五年(820)同第,嘏尝失一目,以珠代之。”(施肩吾诗及注均见《全唐诗》卷八七一。)短短二句戏言诗,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医学史资料,能以明珠装为假眼,反映了远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我们的先人即已具备了十分精湛的眼科技术,这也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假眼记录。人参古今谈

人参,首载于汉朝《神农本草经》,被列为温补上品。西晋末年开始栽培,迄今1660多年历史,我国系世界最早引种。祖国医学认为,其性温味甘微苦,入脾、肺二经,大补元气,固脱生律,保脾养胃,安神益智,治多种疾患。诸如《本经》载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药性论》谓之“消胸中痰,主肺痿吐脓及痫疾,冷气逆上,伤寒下不食,患人虚而多梦纷纭”。《名医别录》称其“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肋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本草纲目》记述人参“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出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痃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疠,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人参亦为与他药配伍的主品,单说东汉医圣张仲景应用人参的方剂达41条,明朝大医家李时珍介绍含人参的处方计62条。

现代医学分析表明,本品含29种人参皂甙、16种氨基酸、12种无机元素、9种糖、7种维生素及黄酮类物质、甾醇、胆碱、酶等人体需要的营养素。药理研究与临床观察证实,人参抗癌防衰,兴奋造血系统功能,调节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尤其性腺。适用于冠心病、低血压、神经衰弱、久病衰竭、病后虚弱等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譬如动物试验和癌症患者服用人参,增强抗癌免疫系统功能,控制肿瘤发展。日本医家用连续服每片含蛋白质促进因子10毫克人参,治43例癌症患者,患者增进食欲,减少腹水,改善血象,红细胞、血红蛋白升高。与抗癌药物同时服用,可防止白细胞减少。国内采用人参制剂治癌症52例,亦有同样疗效,且无副作用。又据综合报道,以人参制剂治下列疾病有效率为:冠心病82%,神经功能紊乱达78%,隐性糖尿病77%,妇女更年期综合症达92%。“甘露”为何物

封建社会的统治者,认为甘露是一种延年益寿的“圣药”。“其凝如脂,其甘如饴”,吃了能使“不寿者八百年”。因此,帝王称它为“天酒”、“神浆”,梦寐求之。有些帝王听说降下甘露,马上改变其年号。以甘露命名,如汉宣帝刘询、前秦苻坚等,都曾以甘露作过年号。还有的帝王,为了祈祷甘露下降,大兴土木。如汉武帝在长安城外的建章宫内建造了一座高20丈,大七围的承露盘。清乾隆帝造了一座铜仙承露盘。一尊铜仙塑像,立于4米多高的石柱之上,手托铜盘,祈求上天赐露。如今这座承露盘还保存在北京。

其实甘露并非“神灵之精,仁瑞之泽”,它不过是蚜虫的排泄物。

蚜虫是附生在草木枝叶上的小虫。全世界已发现蚜虫2000多种。其中除五倍子蚜虫外,都是庄稼的大敌。蚜虫吸取植物的汁液,经过消化系统的作用,吸收了其中的蛋白质和糖分,然后把多余的糖分和水分排泄出来,洒在植物的枝叶上,有的“其凝如脂”,有的“皎莹如雪”,这就是甘露。

最早揭穿所谓“天降”甘露的,是明代学者杜镐,他说:“……此多虫之所,叶下必多露,味甘,乃是虫之尿也。”

蚜虫排泄的甘露,俗称蚜蜜。据化学分析,它含有较多的转化糖、甘蔗糖、松子糖等。其中碳水化合物占70%左右,糊精占20%以上,蛋白质占3%。它的确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但它绝不是可治百病的延年益寿的“圣药”。蚜蜜的危害作用也很大,它不仅会诱致菌类,使植物发生各种病害;还会招引昆虫,糟踏庄稼的茎叶,造成歉收。

随着时光流逝,实践代替臆想,科学代替愚昧,甘露的本质终于被揭示出来。封建帝王把蚜虫的一泡屎尿,当作天赐的神物,实属荒唐。灵芝为什么灵

早在1700年之前,我国民间就流传着灵芝能起死回生的神话故事。灵芝的确是一味灵药。然而,它“灵”在什么地方?

原来,灵芝之所以“灵”,就因为它含有丰富的锗。锗是一种金属元素,锗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卓越贡献却迟迟不为人知,甚至一向被误解,认为它对人体有毒害。直到上世纪70年代,人们才知道它具有与体内“氢离子”结合的本领。以尿或汗液的方式排出,从而增强了体内氧的供应,有利于加速新陈代谢和延缓细胞的衰老。而且,锗在人体内只作极为短暂的停留,不到24小时便排出体外,对人体不会有毒害。

学者们在研究中发现,不少一直被人们视为有补益作用的中药都含有锗,如枸杞子、山药(淮山)、人参,越名贵的含量越多。使人惊奇不已的是,灵芝的吉锗量竟比人参高四至五倍。

所以有的专家说:灵芝之“灵”,看来与它含丰富的锗是有密切关系的。端午三药

菖蒲、艾和大蒜,旧时家家户户过端午必备,称为“端午三友”。

古人对菖蒲、艾和大蒜的除毒功效早有认识。据《本草纲目》引宗懔《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是日采艾为人,悬于户上,可祛毒气”。《帝京岁时纪胜》说:“五月五日,细切蒲根,拌以雄黄,曝而浸酒……挥洒床帐间,以避毒虫”。从时令上看,端午节正是大地春浓、大气回暖的节令,容易流行疾病;各种昆虫开始活动,毒虫也开始危害人们。过去民间每逢端午节总是在门口插上菖蒲和艾,以除毒;吃了难以消化的粽子后,吃蒜头以助消化,可见把菖蒲、艾和大蒜称为“端午三友”是有根据的。

菖蒲是天南星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有香气。《神仙传》中有这么一段传说:“汉武帝上嵩山,忽见有人长二丈,耳出头下垂肩。帝礼而问之。曰:‘吾九嶷山中人也,闻中岳石上有菖蒲,一寸九节,食之可以长生,故来采之。’忽不见。帝谓侍臣曰:‘彼非欲服食,以此喻朕耳’”。这虽纯属传说,但服用菖蒲确可益智宽胸。《群芳谱》载:“乃若石菖蒲之为物不假日色,不资寸土,不计春秋,愈久则愈密,愈瘠则愈细,可以适情,可以养性,书斋左右一有此君,便觉清趣潇洒”。可见石菖蒲自古就为人们所喜爱,并常作案头清供。《本草》载称:石富蒲一寸九节者良,久服可乌须发,轻身延年。

艾是菊科艾属,古名冰台,种类很多,高约1米,叶呈长卵形,羽状分裂,叶下密生灰白色细毛,七八月间开淡黄色细花,结实满枝,实中有细子,霜后始枯。艾叶、艾茸入药,能治腹中冷痛、吐血、便血、月经不调、痛经、崩漏、慢性气管炎等;艾叶研末调敷或煎水洗可治疥癣;艾茸是灸疾的药品,捣乱如绒,制成艾卷、艾炷,供灸法用。

大蒜古代称“葫”或“葫蒜”。据记载:它原产在意大利的西西里,汉代由张骞带回我国安家落户。大蒜是百合科葱属,多年生宿根植物。大蒜有白皮和紫皮两种,均含有挥发油、蒜氨酸、大蒜新素、微量碘等。“蒙汗药”的药物成分

在《水浒》、《醒世姻缘传》和其他古典小说中,我们常常见到绿林好汉利用蒙汗药窃取钱财的行径。对这一神奇的药物,不少人认为纯系无稽之谈。其实,古人对蒙汗药早就有过存疑和研究,并力图解开蒙汗药的谜底。他们的辛勤劳动,是弥足珍贵的。检核古籍,蒙汗药的药物构成有以下几种说法。“押不庐”说周革草《癸辛杂志》说:“回回国有药名押不庐者,土人采之,每以少许磨酒饮入,则遥身麻痹而死,至三日少以别药投之即活”。押不庐,李时珍《本草纲目》曾予著录,并指出这是一种药草,麻醉的效果,虽“加以刀斧亦不知”。但是,这一高强度麻醉性能的药草仅生于中亚和我国西北地区,其他地区很难觅得:蒙汗药的主药是否就是押不庐难以断定。“草鸟末”说顾名思义,草乌末就是用草乌研磨的粉末。草乌是中医的常用药物。《齐东野语》记载:“草乌末同一草食之即死,三日后活”。经当代化学分折,革乌含有乌头碱、新乌头碱以及次乌头碱等成分,而其中的乌头碱对人体的各种神经末梢及神经中枢具有先兴奋后麻醉的作用。明定王朱肃的《普济方》就曾认为草乌末用于麻醉。“曼陀罗花”说曼陀罗花是一年生的有毒草本、夏季开花,花冠似漏斗状。有些地方叫又凤茄花、洋金花、山茄子。曼陀罗花是从印度传入我国的,何时传入?有待考证。寒人周去非《岭外问答》说:“广西曼陀罗花,遍生原野,大叶百花,结实如茄子,而遍生小刺,乃药人草也。盗贼采干而末之,以置饮食,使人醉闷,则挈箧而趋”。曼陀罗的叶、花、果、根均可作药用,各部分都含有东莨菪碱、茛菪碱及少许阿托品等生物碱。这几种生物碱都有麻醉作用。其中以花的含量为最高,约占0.43%。这说明曼陀罗花的麻醉效果较叶、果、根更佳。南宋窦材《扁鹊心书》在记载“睡圣散”这一处方时说:“人难忍艾火灸痛,服此即昏不知痛,亦不伤人,山茄花(即曼陀罗花)、火麻花共为末,每服三钱,小儿只一钱,一服后即昏睡”。这条材料表明至迟在南宋,以曼陀罗花为麻醉药应用于外科医疗已相当普遍。正因为曼陀罗花的药理已被人熟识,又易采撷,才成为“绿林好汉的杀手锏”。“曼陀罗花”说,较前二说,根据要充分,因此不步古人,以及当代一些中医认为蒙汗药的主料是曼陀罗花。“醉鱼草”说酵鱼草,又叫闹鱼草,马钱科落叶灌木。花和叶含有醉鱼草甙和醉鱼草黄酮甙。其麻醉性能,对鱼类尤甚。《本草纲目》说:“渔人采花和叶以毒鱼,尽圉圉而死”。醉鱼草对人类麻痹性能也很大,人误食其花,不久便出现口干舌燥、头晕、胸闷、呼吸困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