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汇粹(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3 06:08:03

点击下载

作者:姚乃礼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汇粹(下册)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汇粹(下册)试读:

前言

名老中医经验方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的有效方剂,是名老中医丰富临床经验的结晶和学术思想的具体体现。总结名老中医经验方是中医学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学习和推广名老中医经验,提高中医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的保证。从中医学的发展历史看,中医学术的传承发展和诊疗水平的提高,方药的总结和传承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历代医家特别是临床大家,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其理论建树和学术特色,无不集中体现在方药的运用上,形成了经验方剂。体现其学术思想和特点的代表方剂,传之于后世,为丰富和发展中医学术,提高中医诊疗水平做出了历史的贡献。《伤寒论》总结了汉以前中医学术特别是临床医学的发展成果,形成了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成为影响中医学术发展的经典著作。但《伤寒论》被称为“方书之祖”,充分体现了在治疗学及方药学方面的巨大成就。它集中了这段历史时期的用药经验,形成了疗效肯定的有效方剂。这些经典名方千百年来在临床反复使用,多所效验。许多著名方剂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其组方规律和理论一直指导临床用药,成为组方用药之典范。后世医家其学术成就、理论造诣亦多体现在代表方剂中。当代名老中医的经验方,反映了当前中医临床学术的成就和诊疗水平,是名老中医临证经验和理论创新的结晶,也是学习和推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精华。认真总结和研究当代名老中医的经验方,是丰富中医学术宝库,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为发展中医药做出的重大贡献。所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在课题一“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及数字化研究”中,将“名老中医经验方的整理研究”列为课题研究的重要任务,而其研究成果“名老中医经验方汇粹”也成为项目研究的重要成果。

名老中医经验方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按课题组统一要求进行。“名老中医经验方”的选择,是指名老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的组方合理、相对稳定、主治明确、功效可靠的常用方剂。根据课题计划,列入课题研究的名老中医要求每人总结3~5首符合要求的经验方。并按照统一内容和格式,依“方名”、“来源”、“组成”、“功用”、“方解”、“主治”、“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验案举要”、“注意事项”及“参考资料”等十项内容进行整理研究。名老中医的经验方既是实践经验的凝炼,也是理论认识的结晶;既要做到学习整理,又要有利于传承推广,并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所以在研究中注意将名老中医经验方的整理研究同学习老中医的学术思想结合起来,将名老中医经验方的学习传承同临床应用和深入研究结合起来。使经验方的整理研究不仅仅是方药的汇集与介绍,更体现学术特色和诊疗经验。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为了发扬中医学术,加快中医人才的培养,各位名老中医将自己临床多年积累的经验处方无私地传授给学生和徒弟,奉献给广大的中医药工作者,奉献给中医药事业。这是十分令人敬佩的,应该永远铭记在心,在中医药发展的历史上将写下浓重的一笔。这些方药的总结,不仅发展了中医临床方剂学,同时极大地丰富了中医诊疗学的内容。通过推广应用,必将促进中医药诊疗水平的提高和中医学术的发展,造福于广大群众。

为保证名老中医经验方的研究质量,各分课题组本着严谨细致的科研作风,在各位名老中医的指导下,对所提供的经验方进行了认真的整理研究,做到方解分析符合中医理论,临床应用病证明确合理,医案资料真实可靠,疗效评价实事求是。每首处方有组成方药,有方解分析,有主治病证及临床加减,同时有临床应用的具体案例介绍,并附有研究资料及相关论文。可谓有方有药,有理有据,既有理论分析,又有临床应用。既有相当的学术水平,又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在各课题组提供的研究资料基础上,综合课题组组织学科专家对各分课题组提供的经验方进行了认真的审核。对存在问题或信息资料缺失的部分,反复征求课题组意见进行补充。并在尊重原始资料的前提下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进行了必要的修改。从“十一五”支撑计划中96位名老中医提供的428首经验方中,按照入选要求和条件,经专家审核,精选出其中364首,集成《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汇粹》。其内容涵盖了内外妇儿各个学科的临床病证,同时包括了针灸及骨伤科的部分经验处方和治疗手法。为便于学习和检索应用,经验方归类按临床学科划分。其中内科经验方253首;外科经验方14首;妇科经验方40首;儿科经验方9首;眼科及五官科经验方5首;皮肤科经验方14首;肿瘤科经验方16首;针灸推拿手法经验方9首,骨伤科经验方4首。

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涉及的经验方是名老中医多年的临床积累,反映了名老中医的学术见解、临证思辨特点和用药经验。这些经验方绝大多数是名老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精心思考,反复验证,总结创新的经验。此外还有一些是名老中医应用古方或经典名方的经验体会,既有对名方应用的具体经验,也有临床的拓展应用,扩大了经典名方的主治病证。这些资料弥足珍贵,是我们学习的好教材。

我们学习名老中医的经验方,不仅仅是记住几个处方直接用于临床,更重要的是从中领悟名老中医的辨证思想和处方用药的思路和规律。从中受到启迪,提高我们临床辨证思维的能力和诊疗水平。名老中医毕竟是数十年临证积累而成,我们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反复琢磨,务求掌握其组方用药的特点和真谛,方能做到临证时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用之合理,收到实效。

需要说明的是,对名老中医经验方,基本上尊重名老中医的意见,保持了处方的原貌,这样便于我们学习研究。其中有些处方名称是名老中医的习惯称呼或命名,未进行调整。另外,个别处方未标明剂量,需要根据实际病情确定。所附参考资料,其中现代研究成果,均要求做到有所依据,其研究结论供我们学习和应用时参考。

名老中医经验方的研究是首次纳入名老中医的传承研究课题中。由于完成课题的时间及研究者水平所限,必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今后继续努力,深入研讨。

此外,应该注意的是,有些名老中医在用药和组方配伍中,根据自己的经验,特别是在一些疑难重症的治疗中,敢于打破常规,大胆用药。如善用毒性药物或用生药,取其气雄力宏;或用量较大,有的大于常规用量几倍至几十倍;有的善用相反相畏之品,取其相反相成之效。这些用药特色,是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很好的学习研究。所以我们将这些经验原汁原味保存下来,希望进一步探讨,以其发扬和光大中医学术。然而在临床具体应用上,又要十分慎重。这不仅涉及用药习惯及地区、产地的不同,当因人因地因病制宜。特别是有些用法用量可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规定严重不符,还涉及药品管理法规和用药安全问题。为保证用药安全,这些经验在学习应用时需慎重对待,不可简单照搬照用。

关于本研究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应充分尊重和保护名老中医对其总结和提供的相关处方和治法的知识产权。在引用有关研究数据或资料时,应加以说明。

在课题结题及本书付梓之际,我们谨对殚精竭虑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无私奉献的各位名老中医表示崇高的敬意,对参与课题研究和审核的各位同仁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研究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所支持,有关成果属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项目课题组2013年8月名老中医经验方研究要求及整理体例一、入选范围

名老中医经验方是指名老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的组方合理、相对稳定、功效可靠、主治病证明确的常用方剂。“组方合理”是指方剂组成符合中医理论和组方配伍原则,君、臣、佐、使明确,全方合用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相对稳定”是指组方药物相对固定,特别是主要药物稳定,虽有加减,但有一定规律,且不影响其基本药物组成;“功效可靠”一是要求功效明确,二是疗效可靠。其主治功能由其组成药物产生,临床使用确实有效;“主治病证明确”是指根据本方功能,其主治病证针对性很强,有明确的适应证和主治范围。这些方剂的来源,可以是名老中医自己在临床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亦可以是从古方或他人经验基础上化裁而来,或者是民间药方结合自己体会形成。总之,凡符合上述条件属于名老中医的常用方剂,皆可以入选。二、具体内容和格式

1.方名

经验方或自拟方可自己命名;如在前人或他人处方加减化裁,或以原方加减,可用“××方加减”或“加减××汤(方)”或“复方××汤”。但无论其来源为何,要注意尊重原处方作者,并符合方剂命名原则。

2.来源

根据处方来源不同,可分为四类:①自拟方,为名老中医自己总结的经验处方,要注明某某老中医自拟方;②古方,来源于前人的处方,在古典医籍中有记载,应注明出处;③经验方,属于他人的经验处方,来源清楚的应注明;④其他,来源于民间或者其他出处。

3.组成

药物组成应全方列出,并按君臣佐使顺序排列。药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有关标准颁布的正式名称书写,缺乏标准的以权威的专业书籍所载为准。并注明炮制方法及常用剂量,剂型、煎服方法和注意事项。

4.功用

用规范的中医术语概括该方剂的主要功用。对直接调整和改变生理生化指标或引起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功能的表述要慎重,或在临床应用中介绍。

5.方解

以中医组方配伍的理论,分析该方的组成和功能。要求分析君臣佐使的组成规律和功能效用,分析组成本方药物的药性功能,指出本方药物的配伍特点、特别是关键药物的配伍和作用,综合分析全方的功能。

6.主治

明确本方的主治病症,应以规范的中西医病名或病症进行表述,明确其证候特点。主治病症较多的按主次先后排列。主治病症是针对西医疾病的,可以直接以西医病名表述,但应明确其适应范围和证候特点。

7.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

本项主要阐明该方的临床应用的情况,指导临床正确使用。应包括三项内容:①根据主治病症,详细论述该方的适应范围和条件,如临床表现、舌脉特点、体征和有关指标,以及临床应用体会;②该方的特殊使用情况;③该方的加减化裁规律。

8.验案举要

根据主治和临床应用,举出使用该方的典型医案。选择典型医案,应根据其主治的病种和证候选择。如属于本课题入库的病例资料,应注明病例统一编号。选择本方验案必须是以本方加减为主治疗的案例。

9.注意事项

说明该方的禁忌或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包括不同人群(如老人、婴幼儿、孕产妇等),不同证候、不同病人的特殊情况,煎服药方法,不同药物合用宜忌,饮食宜忌等。

10.参考资料

提供该方既往研究的有关信息资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该方应用的研究情况:对该方及其主治病证是否进行过临床总结或系统研究,有无相关的科研课题,有无规范的临床观察研究,以及研究报告和论文发表的刊物。特别是临床研究结果或临床总结报告的简要情况。

(2)该方制剂研究情况:该方或以该方为主加减而成的处方,是否研制为其他剂型;是否开发为新药,或院内制剂以及推广使用情况。

(3)本方推广应用的情况及其他与本方有关的研究或临床资料。“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课题组第六节 脑系疾病经验方187.补肾生髓汤(陈景河经验方)来源:

自拟方。组成:

桑螵蛸30g,太子参20g,生龙骨20g,龟甲10g,石菖蒲10g,远志10g,益智仁10g,当归15g,金樱子10g,楮实子10g,玉竹20g,葛根20g。功用:

补肾生髓,涩精固气,益阴潜阳。方解:

方中太子参、桑螵蛸补气涩精固肾,龙骨潜阳,龟甲滋阴,当归养血活血兼以滋润,石菖蒲、远志清心热而通心肾,益智仁、金樱子、楮实子补肾添精生髓,玉竹养胃阴,葛根解肌疗项背强痛。主治:

脱髓鞘病以头痛、腰脊疼痛、视力减退、行动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者。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

脱髓鞘病含义颇广,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弥漫性硬化和预防接种或感染后急性脑脊髓炎皆为脱髓鞘疾病。属急性发病进展迅速的多发性脑、脊周围神经病,具有周围神经广泛炎性脱髓鞘病理特点,其病理属于迟发性过敏反应性自身免疫疾病。临床多久治不愈,陈老从临床中摸索出了满意的治疗经验,给同类患者带来了治愈的福音。脱髓鞘病急性期未能治愈,病程较长、病情复杂,宜根据病情变化,虑其虚实之所在适宜随症加减用药。

加减化裁:阴虚者酌加生地黄、女贞子、旱莲草、山茱萸、何首乌、黄精、谷精草、黑芝麻、核桃仁、白芍以滋阴;阳虚者酌加鹿角霜或鹿角胶、骨碎补、巴戟天、黄芪等以温阳;血瘀者酌加川芎、三七、甲珠、地龙、土鳖虫、延胡索、桃仁、没药、赤芍、丹参、茜草等以活血化瘀;有风者酌加防风、全蝎、蜈蚣、僵蚕、天麻、钩藤、威灵仙、桑叶、珍珠母以息风;有湿者酌加萆薢、佩兰等以祛湿;有热者,酌加水牛角、龙胆草、知母、栀子、牡丹皮等以清热。验案举要:

陈老治愈多例脱髓鞘病,一般疗程均较长,故不一一例举,通过此一例,来举一反三进行学习。

案一:王某,男,14岁,学生,1997年1月27日初诊。主诉:头项腰背疼痛伴复视、四肢无力半年。约于1996年6月,不慎感冒发热(体温不详),伴头痛、头晕、乏力,到某医院就诊,查CT正常、EEG(脑电图)正常,按脑炎治疗,经用皮质激素类、青霉素等药物,发热、咽痛症状消失,但头痛不减,以两颞侧痛甚。10余天后,出现复视,视力下降到0.25(双眼),四肢乏力明显,行走困难,夜晚睡眠手足不自主抖动,曾在当地某医院治疗无效,遂于1996年8月又到北京某医院进一步诊治,先后在该院神经内科、外科、眼科、血液科门诊就诊。眼科门诊检查左右两眼视力分别为0.1与0.25;双眼底乳头边缘清楚。血液科检查血象正常,排除血液科疾病。神经内科多次门诊,根据其复视3个月,视力下降,结合MRI(磁共振)报告提示额部白质内略长T信号,四肢肌力Ⅴ级,感冒后起病,诊断为感染后脱髓2鞘病变?收入神经内科治疗,住院后经神经生理室检查诱发电位,报告:VEP全视野+半视野:双侧波形分化尚好,P潜伏期延长,双100侧异常;BAEP:双侧波形分化尚好,左Ⅲ波比Ⅰ波低50%,双侧各波潜伏期大致正常,左侧轻度异常;SEP:左顶N分化差,其余各60波分化好,PC正常,右顶N分化差,P-P波幅低平,各波PC大601520致正常,左顶大致正常,右顶轻度异常。肌电图检查报告:提示为神经源性损害(周围性);脑生物电地形图报告:广泛异常,Q波功率增高;脑电图报告:为广泛轻度异常。又于9月20日再次到神经内科门诊,依其病情,结合MRI:右额叶皮质下白质多片状长T及VEP双2P延长,既往健康,感冒后发病,双眼底乳头边缘清楚,双上肢肌100力Ⅳ级,双下肢肌力Ⅰ级,为脱髓鞘性脑病可能性大,同意按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方案继续治疗。1996年9月20日神经内科会诊中心由4位专家会诊,证实其临床诊断为脱髓鞘病。诊疗建议:①注意观察病情变化;②调整激素剂量。患者经住院35天因病情未愈出院,返回当地。于1997年1月27日到齐齐哈尔市中医院陈景河老中医就诊,要求中医治疗。

当时患者两颞侧头痛甚剧,诉如针锥样痛,伴有颈项连及脊柱骨疼痛,腰痛,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四肢无力,两腿走路困难,需家人背扶,时有复视,视力极差,头晕,性情烦躁。因服用激素而呈满月脸,水牛背及虚胖(身高158cm,体重70kg)。既往健康无病,但自得病后易感冒,病情反复不愈至今,舌苔薄白、舌质偏红,脉沉缓无力。

病例分析:中医理论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脑,脑为髓之海;邪在肾,则病骨痛;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依其病情,陈老认为,该患者当前乃属肾虚髓海不足之证。

该患者发病半年以来服用大量激素,已出现明显肾精亏虚、髓海不足之征象。骨为髓之府,骨失精髓濡养,则颈项、脊柱、腰腿疼痛乏力;甚则转摇不能、行则振掉;精不能生髓,髓海不足,脑失所养则头晕、头痛;精不足、不能上注于目,目失精所养,则目无所见,故视力下降或复视等;肾精亏虚,正气不足,腠理不固,故易感冒,致使病情反复发作,不易痊愈;其舌质偏红,系与服用激素所致阴虚内热有关;其脉沉缓,乃为里虚精血不足之象。

据此拟定补肾生髓之治疗大法,以益阴潜阳、涩精固气为主要治疗原则,选用桑螵蛸散为基本方。当时患者仍在服用大量地塞米松,陈老嘱其激素逐渐减量直至完全停掉,故依据临床症状的变化,辨证加减了滋阴、补气、活血、镇痛及虫类药物等。处方:桑螵蛸30g,太子参20g,生龙骨20g,龟甲10g,石菖蒲10g,远志10g,益智仁10g,当归15g,金樱子10g,楮实子10g,玉竹20g,葛根20g。6剂,水煎服。

方中以太子参、桑螵蛸补气固精,龙骨潜阳,龟甲滋阴,当归养血活血兼以滋润,石菖蒲、远志清心热而通心肾,益智仁、金樱子、楮实子以补肾添精生髓,玉竹养胃阴,葛根解肌治疗项背强痛。

服上方6剂后,症状有所减轻,但仍有疼痛,宗原方加没药10g,狗脊10g,山茱萸15g,再服6剂。

其后,随着激素减量,又因感冒患者头颈项背腰骶骨及至脚掌疼痛加重,甚则不能平卧,行动困难,舌苔薄白,脉弦缓。此期间在原方基础上辨证加减了土鳖虫5~10g,佩兰10g,菟丝子15g,延胡索10g,黄芪20~40g,巴戟天10g,珍珠母30g等药物,连续服药3个月。至4月28日,症状明显好转,仅有阵发头晕头痛;激素基本减完,但患者出现后背发凉,脉沉缓,故又加用鹿角霜20g,穿山甲珠10g,钩藤20g,天麻10g等药物,再治疗2个月,症状继续好转,但仍有阵发头痛。

7月7日因感冒发热,症状复发,出现复视,颈项强痛,胸闷烦躁,乏力,苔白浊,脉弦缓,调整处方以滋阴潜阳、清肝明目、活血通络为主要治疗原则,以羚羊角汤化裁。处方:羚羊角5g,水牛角20g,珍珠母20g,草决明15g,川芎35g,穿山甲珠10g,全蝎10g,蜈蚣2条,僵蚕10g,山茱萸20g,生地黄30g,女贞子20g,旱莲草20g,钩藤20g,谷精草20g。经治疗后感冒愈,复视消失,诸症减轻,坚持服药近2个月,已无明显不适,体力恢复,可自行提5kg左右重物走上7楼。

9月22日又感冒,发热,仅有头晕、头痛、乏力,未再出现复视,苔薄白,脉弦缓。拟犀角地黄汤加减:羚羊角10g,生地黄30g,水牛角20g,白芍40g,知母30g,龟甲20g,桑叶20g。

感冒愈后,在此基础上随症加减有半夏、白术、天麻、益智仁、黑芝麻、焦栀子、威灵仙、龙胆草、防风、萆薢、黄精、桃仁等药。服药直至11月,基本无不适,精神体力均明显好转。于11月12日再到北京某医院复查,脑MRI检查未见异常,其他各项复查均正常。视力左眼1.5,右眼0.9。返回后再继续服药月余,以善其后。至12月底停药,随访半年有余,未再复发。双眼视力为1.5。

病例讨论:本病例特点:年轻男性,感冒后发病,以复视、视力下降、四肢乏力及头颈脊柱骨痛为特点,经会诊确诊为脱髓鞘病。

该患者具备视神经炎和脊髓炎两方面症状,经用大量激素治疗半年多,病情无明显好转,且每因感冒而加重。

该患者经1年左右的坚持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总结经验如下。

(1)本病例虽症状诸多,病情复杂,但陈老认为均可用“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所概括。他紧紧抓住髓海空虚病机,溯本求源,审证求因,确定补肾生髓这一治疗大法,并贯穿治疗的全过程。

(2)该患者治疗1年,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初始阶段,因患者仍在服用激素,且激素的不良反应表现尚较明显,所以在补肾生精时偏重养阴,如用沙参、生地黄、龟甲、女贞子、旱莲草、天麦冬、山药等。在激素减完以后,患者出现的怕冷,易感冒,头项腰背及至脚板各处疼痛加重,此时肾阳虚表现较突出,故在补肾生髓方中加大补气壮阳药物用量,加用黄芪、益智仁、巴戟天、黄精、胡芦巴、鹿角胶、骨碎补等。在7月感冒发热之后,病情出现反复,诸症加重,此时在补肾生髓基础上加用清肝明目、滋阴潜阳、活血通络之品,如羚羊角、水牛角、珍珠母、草决明、何首乌、谷精草、川芎、丹参、没药、延胡索、黑芝麻等。疗程虽长,但用药思路清晰,一步一步逐层抽丝,使病向愈。

(3)该患者在感冒发热病情反复之后的半年时间里,陈老在补肾生髓的基础上,依病情变化,针对久病多瘀、病久入络所致顽固性及反复发作性头项及脊柱骨的疼痛,加用了大量的虫类及活血化瘀药物,如羚羊角、水牛角、蜂房、全蝎、蜈蚣、穿山甲珠、土鳖虫、地龙、僵蚕、龟甲、鹿角胶等,以及川芎、没药、桃仁、当归、泽兰、丹参、三七、赤芍、茜草、牡丹皮等。主药在方中量大力专,如川芎用至35g,这些药物对于祛除体内深处病邪、消除瘀滞、增强机体的自我康复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注意事项:

此类患者多虚极之体,故平素不可过劳,只宜静养,风寒邪气,极宜避之,调养心神,不可令致起伏跌宕、心神不宁,忌房事以免元气妄泄。(整理者:刘彬,陈知行;审阅:占永立)188.曹氏降压方(曹玉山经验方)来源:

自拟方。组成:

豨莶草20g,夏枯草20g,杜仲12g,天麻12g,钩藤(后下)15g,葛根20g,牛膝15g。功用:

平肝滋肾潜阳。方解:

高血压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曹玉山主任医师治疗本病多从肝肾入手,认为系本虚标实证,往往在肝肾阴虚基础上并见阳亢,且常兼痰瘀互阻之势。豨莶草归肝、肾经,《本草图经》曰:“治肝肾风气,四肢麻痹……腰膝无力者。”“服之补虚,安五脏。”功在祛风湿,降血压。夏枯草,《本草通玄》曰:“补养厥阴血脉,又能疏通结气。”功在清肝明目,散结解毒。杜仲补肝肾,《本草纲目》称“古方只知滋肾,惟王好古言是肝经气分药,润肝燥,补肝虚,发昔人所未发也。”天麻、钩藤平肝祛风降逆。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脉,《本草经疏》曰:“走而能补,性善下行,故入肝肾。”葛根,《本草正义》曰:“葛根,气味皆薄,最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并治高血压颈项强痛。主治:

原发性高血压。症见:眩晕,头痛,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中医辨证阴虚阳亢者。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

本方主要用于高血压阴虚阳亢者,症见:眩晕,头痛,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加减化裁:瘀象明显者加桃仁、红花、川芎、丹参;痰浊壅塞胸闷者加瓜蒌、薤白、苏梗、鲜竹沥;心肾阴虚者(特别是女性)加女贞子、旱莲草;失眠者加酸枣仁、夜交藤、龙骨、牡蛎;胁胀痛者加川楝子、延胡索;头痛甚者加石菖蒲、白芷、蔓荆子;血压居高不降者加桑白皮、车前子、泽泻、玉米须;血脂偏高者加何首乌、决明子;苔黄者加虎杖;苔腻者加薏苡仁、砂仁、佩兰。验案举要:

案一:高血压属肝阳上亢,痰瘀交阻,治以平肝潜阳、化痰祛瘀。

饶某,男性,70岁,2009年2月24日初诊。患者20余年前体检时发现血压偏高,波动于140/90mmHg,未重视,最高血压达180/100mmHg,开始服用“复方降压片”治疗,近年来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每次1片,1日1次,血压控制于140/80mmHg左右。1周前,患者从上海返回兰州后出现头昏头晕加重,伴头胀痛、手麻,前来求治。症见:头晕阵作,头胀痛,手麻,心悸,烦躁,口干多饮,口苦口气秽臭,腰膝酸软,夜尿频多,尿余沥不尽,体胖、面红,唇紫,纳差不欲饮食,舌质紫黯、苔黄厚、脉弦结代。有前列腺增生、葡萄糖耐量减低病史。查体:体胖,血压:150/90mmHg,心率80次/分,律不齐,闻及期前收缩3~5次/分,二尖瓣听诊区及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质柔和,无传导。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理化检查:心电图示:偶发房性早搏;头颅CT:腔隙性脑梗死。西医诊断:①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心律失常:房性早搏;②腔隙性脑梗塞;③前列腺增生。中医诊断:眩晕,证属肝阳上亢,痰瘀交阻。治宜平肝潜阳,化痰祛瘀,应用滋阴治本,平肝潜阳,清火化痰、活血化瘀。自拟方:夏枯草20g,豨莶草20g,钩藤15g,石决明15g,茯苓12g,陈皮10g,半夏15g,竹沥水20ml,生龙牡各25g,甘松20g,丹参15g,红花12g,怀牛膝15g,黄芩10g,远志10g,甘草10g。6剂,水煎分服,日1剂。配合西药玄宁2.5mg,每日1次;盐酸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阿乐10mg,每日1次;肠溶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尼莫地平40mg,每日3次;步长脑心通3粒,每日3次。要求患者调饮食,控制热量摄入,减轻体重,适当锻炼,避风寒,畅情志。

二诊(2009年3月6日):头晕心悸症状已消失,口气秽臭消失,口苦减轻,仍手麻,腰膝酸软,尿余沥不尽,食纳转佳,睡眠可,唇紫,舌质紫黯,舌苔白厚,脉弦细,血压:130/85mmHg,心率:70次/分。血脂提示CHOL:5.65mmol/L,TG:3.89mmol/L,HDL-C:1.44mmol/L,LDH-C:3.02mmol/ L。处方:夏枯草20g,豨莶草20g,钩藤15g,石决明15g,茯苓12g,陈皮10g,半夏15g,何首乌20g,生龙牡各25g,生地20g,丹参15g,红花12g,怀牛膝15g,白芍20g,珍珠母20g,甘草10g。6剂,水煎分服,日1剂,其他治疗不变。

三诊(2009年3月16日):手麻减轻,腰酸,尿余沥不尽,食纳佳,睡眠可,唇紫,舌黯苔白,脉弦细,血压130/85mmHg,心率:70次/分。头晕心悸消失,其余诸症减轻,血压平稳,早搏消失,疗效肯定,辨证同前,继续巩固,守方不变。6剂,水煎分服,日1剂。

案二:高血压属肝阳上亢,痰浊中阻,治以平肝潜阳,化痰安神。

杨某,男,40岁,于2009年12月13日初诊,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昏,胸闷、恶心、心悸、气短、自测血压偏高,最高时达150/100mmHg。自服罗布麻,症状有所缓解。2年中不规范服药,目前自行服用卡托普利,今晨自觉头晕、恶心、胸闷、心悸、气短、出汗、自测血压120/100mmHg,前来求治。症见:头晕,头昏,胸闷、恶心、心悸、气短、口干,失眠,多梦,饮食差,二便调,急躁易怒,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体查:脉搏80次/分,血压120/90mmHg,实验室检查:甘油三酯:2.15mmol/L;动态血压提示24小时平均血压:122/ 96mmHg,最高收缩压:205mmHg;最高舒张压:174mmHg,日间血压偏高,夜间血压低,呈勺型分布;肾上腺CT提示:未见异常。西医诊断: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断:眩晕,证属肝阳上亢,痰浊中阻。治宜平肝潜阳,化痰安神。自拟方:夏枯草20g,豨莶草20g,杜仲10g,天麻10g,钩藤15g,石菖蒲12g,郁金10g,茯苓12g,葛根12g,半夏12g,柴胡12g,白术10g,川芎15g,丹参15g,桃仁10g,甘草10g,枣仁15g,夜交藤15g。6剂,水煎分服,1日1剂,1日2次。低盐饮食避风寒,畅情志,调饮食,勿劳累。西药配合坎地沙坦4mg口服,每日1次;阿乐10mg口服,每日1次;阿司匹林100mg口服,每日1次。

二诊(2009年12月18日):服药后无头晕,头昏,自觉两颞侧胀痛,无胸闷心悸口干,夜间睡眠不佳,多梦,饮食差,二便调,舌质红,苔薄白,脉细。血压120/90mmHg。处方:夏枯草20g,豨莶草20g,杜仲10g,天麻10g,钩藤15g,柴胡10g,郁金10g,葛根12g,白芷12g,川芎15g,黄芩10g,生龙牡20g,夜交藤15g,珍珠母20g,远志10g,甘草10g。6剂,水煎分服,1日1剂,日2次。西药不变。

三诊(2009年5月4日):头痛症状消失,无头晕,头昏,夜间睡眠尚可,多梦,饮食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白,脉细。血压110/72mmHg。守方即用。处方如下:夏枯草20g,豨莶草20g,杜仲10g,天麻10g,钩藤15g,柴胡10g,郁金10g,葛根12g,白芷12g,川芎15g,黄芩10g,生龙牡20g,夜交藤15g,珍珠母20g,远志10g,甘草10g。6剂,水煎分服,1日1剂,日2次。

案三:高血压属肝肾阴虚,治以滋补肝肾、育阴潜阳。

沈某,男,68岁,2004年2月6日初诊。患者半年前因生气动怒出现头晕头昏,心悸心烦,未重视亦未检查治疗。近2日症状加重,在诊所测血压150/ 80mmHg。症见:头晕头昏,身热烦躁,易怒,心悸少寐健忘,腰酸腿困,尿频余沥不尽,纳差,舌黯红,苔白,脉弦。体查:血压155/95mmHg,两肺呼吸音弱,心界向左略扩大,心率80次/分,二尖瓣听诊区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理化检查:心电图:左室肥厚。血脂:正常。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属肝肾阴虚;西医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治以滋补肝肾,育阴潜阳。处方:天麻15g,葛根20g,杜仲12g,夏枯草20g,豨莶草20g,丹皮12g,生地15g,怀牛膝15g,生龙骨20g,生牡蛎20g,丹参15g,白芍15g,桑寄生12g,女贞子12g,旱莲草12g,龟甲12g,甘草10g。4剂,水煎分服,1日1剂,日2次。西药降压:卡托普利12.5mg,每日3次;心痛定5mg,每日3次。医嘱:低盐饮食,畅情志,戒烟限酒,锻炼。

二诊:(2004年2月10日):仍头昏,午后症状加重,尿频、腰困、少寐、健忘,时有头痛、耳鸣、神疲乏力,纳差、腹胀。心悸心烦症状缓解。舌黯红,苔白微腻,脉弦。血压140/95mmHg,心率:80次/分。处方:天麻15g,葛根20g,杜仲12g,夏枯草20g,钩藤15g,白芷12g,川芎12g,怀牛膝15g,丹参15g,枣仁15g,砂仁6g,益智仁12g,桑寄生12g,女贞子15g,旱莲草12g,菟丝子12g,甘草10g。6剂,水煎分服,1日1剂,日2次。

三诊:(2004年2月17日):头晕头昏消失,时有头痛,巅顶痛,午后痛重,舌淡黯,苔白微腻,脉弦。血压130/80mmHg,查头颅CT示:左侧外囊腔隙性脑梗死。处方:葛根30g,天麻12g,藁本15g,柴胡12g,郁金12g,白芍15g,怀牛膝15g,白芷12g,川芎12g,丹参15g,红花15g,地龙15g,茯苓15g,白术15g,生龙牡(各)30g,女贞子15g,旱莲草12g,菟丝子12g,甘草12g。4剂,水煎分服,1日1剂,日2次。

四诊(2004年2月21):日头晕头昏头痛症状全部消失,其余症状亦减轻,血压120/80mmHg,诸症缓解,守方即用。

案四:高血压属肝阳上亢,治以清肝泻火、滋阴潜阳。

徐某,男,50岁,于2009年8月04日初诊。患者长期工作繁忙,2个月前因连续熬夜劳累出现头晕头胀痛、伴头昏闷不适,胸闷,自觉心跳慢,在社区医院测血压均偏高,最高时达150/100mmHg。自服“罗布麻”(每天6片),症见头晕头胀痛、伴头昏闷不适,胸闷恶心,心悸,口干口苦,心烦,少寐多梦,舌红苔黄脉弦。体查:血压150/95mmHg,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示:大致正常。血脂TG:6.36mmol/L。西医诊断: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断:眩晕,证属肝阳上亢。治宜清肝泻火,滋阴潜阳。自拟方:夏枯草20g,豨莶草20g,钩藤15g,牛膝15g,天麻20g,杜仲10g,桑寄生12g,白芍15g,丹参20g,红花15g,石决明12g,远志10g,夜交藤20g,草决明15g,何首乌20g,菊花15g,枸杞子15g,丹皮12g,茵陈15g,甘草6g。6剂,水煎分服,1日1剂,日2次。避风寒,畅情志,调饮食,勿劳累。西药替米沙坦20mg口服,每日1次;拜阿司匹林100mg口服,每日1次;非诺贝特0.2g口服,每日1次。

二诊(2009年8月11日):头晕头昏,活动则尤甚,口干苦,心烦,失眠多梦,食欲尚可,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沉弦。血压135/85mmHg。处方:夏枯草20g,豨莶草20g,钩藤15g,牛膝15g,天麻20g,杜仲10g,桑寄生12g,白芍15g,丹参20g,红花15g,石决明12g,远志10g,夜交藤20g,草决明15g,何首乌20g,菊花15g,枸杞子15g,丹皮12g,生地15g,甘草6g。6剂,水煎分服,1 日1剂,日2次。

三诊(2009年12月25日):头晕头昏消失,口不苦,仍失眠多梦,食欲尚可,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沉弦。血压120/70mmHg。治疗后,患者主症已消失,心神被扰仍见失眠多梦,佐安神之品。处方如下:夏枯草20g,豨莶草20g,钩藤15g,牛膝15g,天麻20g,杜仲10g,桑寄生12g,白芍15g,丹参20g,红花15g,石决明12g,远志10g,夜交藤20g,草决明15g,何首乌20g,菊花15g,枸杞子15g,枣仁20g,生地15g,甘草6g。6剂,水煎分服,日1剂,分2次服。(整理者:金华;审阅:朱建贵)189.大定风珠加减(周绍华经验方)来源:

出自《温病条辨》。组成:

白芍15g,阿胶10g,生龟甲30g,干地黄15g,麻仁15g,五味子10g,生牡蛎30g,麦冬20g,炙甘草10g,鸡子黄2个,生鳖甲30g。功用:

滋阴息风。方解:

方中鸡子黄、阿胶为血肉有情之品,滋阴养液以息虚风,共为君药。又重用生白芍、干地黄、麦冬壮水涵木,滋阴柔肝,为臣药。阴虚则阳浮,故以龟甲、鳖甲、牡蛎介类潜镇之品,以滋阴潜阳,重镇息风;麻仁养阴润燥;五味子酸收,与滋阴药相伍,而能收敛真阴;与生白芍、甘草相配,又具酸甘化阴之功。以上诸药,协助君、臣药加强滋阴息风之效,均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本方配伍,以大队滋阴养液药为主,配以介类潜阳之品,寓息风于滋养之中,使真阴得复,浮阳得潜,则虚风自息。主治:

治疗阴虚风动证。症见手足瘈疭,形消神倦,舌绛少苔,脉气虚弱,时时欲脱者。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

此方治疗阴虚风动之震颤、抽搐等症,如帕金森病、癫痫、面肌痉挛、舞蹈症、多动症、扭转痉挛等症。

加减化裁:若兼气虚喘急,加人参补气定喘;气虚自汗,加人参、龙骨、小麦补气敛汗;气虚心悸,加人参、小麦、茯神补气宁神定悸;若低热不退,加地骨皮、白薇以退虚热。验案举要:

付某,男性,56岁,因四肢无力进行性加重3年,震颤2年,于2004年7 月16日初诊。患者于2001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无力,行走时左足拖地,步伐缓慢,起步困难,行走时上肢前后摆动减少,头部转动和体位改变时头晕,视物旋转无,无耳鸣,无耳聋,在外院诊断为“颈椎病”治疗后症状无改善,并渐渐出现四肢无力,行走困难,越走越快,翻身困难,于2002年6月在外院给予理疗,此后又出现四肢震颤,为静止性震颤,紧张时加重,于2003年12月在外院诊断为“颈椎病-脊髓型”行颈椎手术后慢走较前好转,仍震颤,考虑帕金森病,予美多巴半片,1日3次,服用1个月后震颤无明显好转。现症:行走困难,越走越快,震颤,步伐缓慢,起步困难,无视物旋转、耳鸣耳聋,无二便失禁。既往患颈椎病、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2个月。舌质黯,舌苔薄黄,脉象弦细。中医诊断:颤振(气血亏虚)。西医诊断:①帕金森病;②颈椎病术后;③腰椎退行性病变。辨证要点:“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患者老年男性,气血亏虚,不能营养筋脉行走困难;肝阴亏虚,虚风内动故震颤;舌黯苔薄黄脉弦细属阴虚有热之象。治以滋肾养肝,息风定搐。以大定风珠、四物汤合止痉散加减。处方:白芍20g,醋龟甲(先煎)30g,醋鳖甲(先煎)30g,生地30g,当归12g,川芎12g,葛根30g,地龙6g,菊花12g,杜仲12g,牛膝15g,天麻10g,桑枝30g,羌活10g,甘草10g,全蝎3g,蜈蚣3条。

二诊(2004年7月23日):患者震颤未见明显好转,舌质黯,舌苔薄黄,脉弦细。治以滋肾养肝,息风定搐。上方加僵蚕10g,威灵仙15g。15剂后患者震颤明显好转。注意事项:

本方以滋阴养液为主,方中大量滋阴润燥之品,使真阴得复,浮阳得潜,则虚风自息。(整理者:司维;审阅:朱建贵)190.大秦艽汤加减(周绍华经验方)来源:《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组成:

秦艽12g,当归尾12g,赤芍12g,川芎15g,生地20g,羌活15g,川牛膝15g,生石膏30g,黄芩12g,防风10g,茯苓15g,桑枝30g。功用:

益气和中,平调寒热,降逆消痞。方解:

方中重用秦艽祛风通络,为君药。更以羌活、独活、防风、白芷、细辛等辛散之品,祛风散邪,加强君药祛风之力,并为臣药。语言与手足运动障碍,除经络痹阻外,与血虚不能养筋相关,且风药多燥,易伤阴血,故伍以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养血活血,使血足而筋自荣,络通则风易散,寓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并能制诸风药之温燥;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故配茯苓健脾,以化生气血;生地、石膏、黄芩清热,是为风邪郁而化热者设,以上共为方中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使药之用。本方用药,以祛风散邪为主,配伍补血、活血、益气、清热之品,疏养结合,邪正兼顾,共奏疏风清热,养血通络之效。主治:

具有疏风清热,养血活血之功,周老擅用大秦艽汤治疗中风之中经络证。症见口眼㖞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或恶寒发热,苔白或黄,脉浮数或弦细。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

本方主治因正气不足,营血虚弱,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气血痹阻,经络不畅,加之“血弱不能养筋”,故口眼㖞斜、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言语;风邪外袭,邪正相争,故或见恶寒发热、脉浮等。治以祛风散邪为主,兼以养血、活血、通络为法。

加减化裁:周老在应用本方时注重加减变化,当出现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等肝火旺者加夏枯草、山栀、灵磁石等清肝潜阳;出现手足拘急加白僵蚕、全蝎、蜈蚣等息风止痉;言语謇涩加九节菖蒲、广郁金化痰开窍;大便秘结加大黄通腑;若无内热,可去黄芩、石膏等清热之品,专以疏风养血通络为治。验案举要:

石某,男性,53岁,2008年11月12日初诊。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8天就诊。患者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舌强语謇,稍有吞咽困难,夜眠欠安,心烦急躁,五心烦热,二便调。舌红,苔薄黄,脉沉细。周老认为,患者平素性情急躁,加之年老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故头晕;肝肾不足,先天之本失养,气血不足,化源不足,筋络失养,故肢体活动不利;痰热内生,热扰心神,故心烦、失眠,舌红,苔薄黄;脉沉细为肝肾不足,痰热内扰之象。周老认为其属于气血亏虚,痰热阻络之证候;治以养血活血,清热化痰通络。处方:秦艽10g,当归尾12g,赤白芍(各)12g,生地30g,川芎10g,桑枝30g,羌活12g,川牛膝15g,黄芩12g,生石膏30g,广地龙12g,防风10g,天麻10g,竹茹10g,威灵仙10g,茯神30g。

二诊(于2008年11月19日):患者气血亏虚较前有所改善,肢体活动好转,但痰热内扰之象仍在,热扰心神,故心烦、失眠,睡眠不实,痰热内蕴故脾气急躁。舌红,苔薄黄,脉沉细亦为痰热内扰之象。治以养血活血,清热化痰,佐以养心除烦为法。于前方加茯神30g,灯心草3g,柏子仁10g。3周后诸症好转。注意事项:

患者中风属虚实夹杂之证,其中虚证为气血虚弱,实证为痰热内生。肢体麻木、失眠、心烦、舌红、苔薄黄、脉沉细为四诊摘要,据此辨为气血亏虚、痰热内生。治以养血活血,清热化痰通络。故选用大秦艽汤,该方为治疗气血不足,且夹杂痰热实证的经典方剂,针对于虚实夹杂的中风。(整理者:毛丽君;审阅:朱建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