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3 18:30:16

点击下载

作者:本书编写组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试读:

出版前言

随着金融业的飞速发展,其各项业务内容与管理内容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为此,从2015年开始,中国银行业协会对于银行业从业资格考试相关科目的内容陆续进行了修订,目前已经正式修订完基础科目《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和《个人理财》。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帮助参加中国银行业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更加有效地学习考试教材,熟练掌握有关内容,顺利通过考试,人民邮电出版社特地聘请多年参加考前辅导的专家老师,严格按照中国银行业协会颁布的《考试大纲》和指定教材,在认真分析和总结新大纲与教材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先期编写了初级资格中的《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以及《个人理财》两个考试科目的同步复习辅导书,剩下的三个科目的辅导书,将在新大纲和教材正式颁布后陆续推出。

这套书的编写与出版,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本套书是配合辅导课程的同步辅导书。鉴于银行业从业资格考试全部采用机考方式,题型比较简单,所以许多相关辅导书都只是以练习册的形式出现,只有练习题,没有内容的讲解,尤其是重点、难点的分析,考生无法得到透彻的学习训练。本套书则充分弥补了这些不足,使得考生参照教材,以本套书为主线展开复习,即可透彻掌握教材内容,并获得有效的训练。

其次,本套书针对性强,重点、难点突出,便于自学。书中每一章内容,首先用知识清单的形式把本章的知识点清晰地罗列出来;紧接着开宗明义地指出考试大纲的要求;接着对应教材的顺序,对重点、难点进行详细梳理分析,并以例题的形式进行讲解;最后则提供了充足的针对性模拟训练题,使考生能得到充足的复习训练。

最后,书中配有三套考前模拟训练试卷,方便考生在复习完教材内容之后进行全方位的检测,查漏补缺,为正式走进考场做好充分的准备。

另外,本套书均提供了练习光盘。光盘模拟考试环境,将书中各章的练习题和模拟试卷全部纳入其中,使得考生能够边练习边熟悉考试环境。纸质介质和电子手段相结合,使得考生能够随时进行复习与练习,大大方便了考生,充分体现了本套书的高附加值。

我们的出版理念是以精准的内容为考生提供价值最大化的辅导书,使考生从众多的复习书中解脱出来,真正让学习更轻松,让复习更有效。

朋友,选择我们的书,你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复习之路,选择了一条轻松的成功之路。我们真诚地祝福你考试取得成功!第一章经济基础知识本章内容框架考纲分析

(1) 熟悉宏观经济发展的目标、经济周期的主要特征、经济结构的构成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 了解我国行业分类的方法、行业分析基本内容。

(3) 掌握区域发展分析的内容及分析重点。要点精讲第一节 宏观经济分析

一、宏观经济发展目标

●经济增长——国内生产总值

●充分就业——失业率

●物价稳定——通货膨胀率

●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

(一) 经济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

1.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 (或地区)经济产出和居民收入的增长。

2.衡量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 (GDP),它是指一国 (或地区) 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即指在一国的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以市场价格表示的产品和劳务总值。

(二) 充分就业与失业率

1.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衡量指标是失业率。

2.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劳动力人口是指年龄在16周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全体。

3.我国统计部门公布的失业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即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城镇从业人数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4.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是指拥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数。

(三) 物价稳定与通货膨胀率

1.衡量物价稳定的宏观经济指标是通货膨胀率。

2.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普遍地上涨。

3.衡量指标有:消费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在衡量通货膨胀时,消费者物价指数使用得最多、最普遍。

(四) 国际收支平衡与国际收支

1.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本国居民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他往来中所产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统记录。

2.国际收支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

3.经常项目主要反映一国的贸易和劳务往来状况,包括贸易收支、劳务收支 (如运输、旅游等)和单方面转移 (如汇款、捐赠等),是最具综合性的对外贸易的指标。

4.资本项目则集中反映一国同国外资金往来的情况,反映了一国利用外资和偿还本金的执行情况,如直接投资、政府和银行的借款及企业信贷等。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差额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既无巨额的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巨额的国际收支盈余。【例题1】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衡量指标是( )。

A.国内生产总值 B.失业率

C.通货膨胀率 D.国际收支【答案】B

二、经济周期

1.经济周期也称经济循环或商业循环,是指经济处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2.经济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繁荣阶段、衰退阶段、萧条阶段和复苏阶段。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金融危机分为四大类。

(1) 货币危机:当某种货币的汇率受到投机性袭击时,该货币出现持续性贬值,迫使当局扩大外汇储备,大幅度提高利率。

(2) 银行危机:银行不能如期偿付债务,或迫使政府出面,提供大规模援助,以避免违约现象的发生,一家银行的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波及其他银行,从而引起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

(3) 外债危机:一国国内的支付系统严重混乱,不能按期支付所欠外债,不管是主权债还是私人债等。

(4) 系统性金融危机:可以称为全面金融危机,是指主要的金融领域都出现混乱,如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外债危机同时或相继发生。随着经济全球化及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危机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系统性金融危机。【例题2】( )是指主要的金融领域都出现混乱,如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外债危机同时或相继发生。

A.货币危机 B.银行危机

C.外债危机 D.系统性金融危机【答案】D【解析】系统性金融危机:可以称为全面金融危机,是指主要的金融领域都出现混乱,如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外债危机同时或相继发生。随着经济全球化及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危机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系统性金融危机。

三、经济结构

(一) 产业结构

国民经济可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二) 消费投资结构

从支出角度来看,GDP由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部分构成。【例题3】下列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

A.采矿业 B.制造业

C.电力 D.牧业

E.渔业【答案】ABC

四、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生产活动全球化,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配置;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各国的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并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的新支点;跨国公司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第二节 行业经济发展分析

一、我国的行业分类

按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来分。

二、行业分析基本内容

(一) 行业的市场结构特征分析

1.完全竞争的行业。

(1) 特点为:

●生产者众多,各种生产资料可以完全流动;

●产品无论是有形或无形的,都是同质的、无差别的;

●企业永远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制定者;

●企业的盈利基本上由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来决定;

●市场信息通畅,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市场情况非常了解,并且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这个市场。

(2) 根本特点是企业的产品无差异,生产者无法控制市场价格。

(3) 初级产品:农产品市场。

2.垄断竞争的行业,是指一个市场中许多生产者生产同种但不同质产品的市场情形。

(1) 特点为:

●生产者众多,各种生产资料可以流动;

●生产的产品同种但不同质,即产品之间存在着差异;

●由于产品差异性的存在,生产者可以树立自己产品的信誉,从而对自己经营的产品的价格有一定的控制力。

(2) 制成品市场:纺织、食品零售等行业。

3.寡头垄断的行业,是指相对少量的生产者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中占据很大市场份额的情形。生产者产量非常大,因此对市场的价格和交易具有一定的垄断能力。

只有少量的生产者生产同一种产品,市场集中度高;每家企业的产量在全行业中占有的份额都比较大,进出壁垒比较高。

4.完全垄断的行业,是指独家企业生产某种特质产品从而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处于一家企业所控制之下的情形。

其特点为:市场完全处于一家企业的控制中,产品被独占,产品又缺乏合适的替代品,所以垄断企业对自己的产品价格有很强的控制力,能够获得最大利润。【例题4】完全竞争的行业的特点包括( )。

A.生产者众多

B.产品是同质的、无差别的

C.企业是价格的接受者

D.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

E.市场信息通畅【答案】ABCE【解析】完全竞争的行业的特点包括:生产者众多,各种生产资料可以完全流动;产品无论是有形或无形的,都是同质的、无差别的;企业永远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制定者;企业的盈利基本上由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来决定;市场信息通畅,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市场情况非常了解,并且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这个市场。

(二) 经济周期与行业分析

1.增长型行业

例如,生物技术、物联网、4D技术等新生的成长型行业。

2.周期型行业

例如,耐用品制造业、房地产等行业均属于典型的周期型行业。

3.防守型行业

例如,食品业和公用事业属于防守型行业。

(三)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1.初创期

2.成长期

成长期是一个行业的黄金发展时期,行业利润迅猛增加。

3.成熟期

成熟期是行业发展的巅峰时期,也是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成熟期也是行业发展的稳定阶段。

4.衰退期

在很多情况下,行业的衰退期往往比行业生命周期的其他阶段的总和还要长,大量的行业存在着衰而不亡的情况,甚至会长期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例题5】( )是一个行业的黄金发展时期。

A.初创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答案】B【解析】成长期是一个行业的黄金发展时期,行业利润迅猛增加。

(四) 影响行业兴衰的主要因素

1.技术进步

2.政府政策

3.行业组织创新

4.社会变化

5.经济全球化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一、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1.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

2.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会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区域人口的素质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

3.技术是构成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对区域基础设施的分析应重点评价基础设施的种类、规模、水平、配套等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例题6】( )是构成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A.自然条件 B.自然资源

C.技术 D.劳动人口【答案】C

二、区域经济分析

三、区域发展分析

1.区域发展分析是指在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发展预测、结构优化和方案比较,确定区域发展的方向,并分析预测其实施效应。

2.区域发展的分析也应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

3.在区域发展中,经济发展仍然是核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是( )。

A.国内生产总值 B.失业率

C.通货膨胀率 D.国际收支平衡

2.物价稳定的衡量指标是( )。

A.国内生产总值 B.失业率

C.通货膨胀率 D.国际收支平衡

3.国际收支的衡量指标是( )。

A.国内生产总值 B.失业率

C.通货膨胀率 D.国际收支平衡

4.( )是指主要的金融领域都出现混乱,如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外债危机同时或相继发生。

A.货币危机 B.银行危机

C.外债危机 D.系统性金融危机

5.( )是指当某种货币的汇率受到投机性袭击时,该货币出现持续性贬值,迫使当局扩大外汇储备,大幅度提高利率。

A.货币危机 B.银行危机

C.外债危机 D.系统性金融危机

6.农产品市场属于( )。

A.完全竞争的行业 B.垄断竞争的行业

C.寡头垄断的行业 D.完全垄断的行业

7.( )是指相对少量的生产者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中占据很大市场份额的情形。生产者产量非常大,因此对市场的价格和交易具有一定的垄断能力。

A.完全竞争的行业 B.垄断竞争的行业

C.寡头垄断的行业 D.完全垄断的行业

8.( )是指独家企业生产某种特质产品从而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处于一家企业所控制之下的情形。

A.完全竞争的行业 B.垄断竞争的行业

C.寡头垄断的行业 D.完全垄断的行业

9.( )是行业发展的巅峰时期。

A.初创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10.( )是构成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A.自然条件 B.自然资源

C.技术 D.劳动人口

二、多项选择题

1.经济周期一般分为( )阶段。

A.繁荣 B.衰退

C.萧条 D.复苏

E.扩展

2.下列属于第一产业的是( )。

A.采矿业 B.制造业

C.电力 D.牧业

E.渔业

3.现实经济中,属于垄断竞争行业的有( )。

A.纺织 B.食品零售

C.农产品 D.钢铁

E.石油

4.现实经济中,属于增长型行业的有( )。

A.生物技术 B.物联网

C.耐用品制造业 D.房地产

E.食品业

5.( )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

A.自然条件 B.自然资源

C.技术 D.劳动人口

E.其他

三、判断题

1.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劳动力人口是指年龄在18 周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全体。( )

2.在很多情况下,行业的衰退期往往比行业生命周期的其他阶段的总和还要长。( )

3.在区域发展中,文化发展仍然是核心。( )第二章金融基础知识本章内容框架考纲分析

(1) 掌握货币的本质、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因素、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的基本内容。

(2) 熟悉货币政策的内容、目标、原理及传导机制。

(3) 了解并掌握利息及利率的内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4) 掌握外汇及汇率的基本内容、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及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要点精讲第一节 货币基础知识

一、货币本质与职能

(一) 货币起源与演变

货币发展过程: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二) 货币的本质

1.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三)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在与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

1.价值尺度

特点:可以是观念形态的货币。

2.流通手段

特点:第一,必须是现实的货币;第二,不需要具有十足价值,可以用符号代替。

3.贮藏手段

特点:第一,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货币;第二,必须是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

4.支付手段【例题1】货币的职能包括(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保值增值【答案】ABCD【解析】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在与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

二、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一) 货币需求及影响因素

1.货币需求的含义

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阶层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或社会各阶层对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的货币需求。

2.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1) 收入水平。

(2) 利率水平。

(3) 社会商品可供量、物价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4) 信用制度发达程度。

(5) 汇率。

(6) 公众的预期和偏好。

(二) 货币供给及货币层次划分

1.货币供给的含义

货币供给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量。

一般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供应的现金货币和存款货币构成。

2.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

标准:货币的流动性。

现阶段,我国按流动性不同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0

M=流通中现金10

M= M+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银行卡项下的个人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21

M= M+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证券公司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广义货币)21

M与M之差被称为准货币,是潜在购买力2

由于M通常反映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2因此,一般所说的货币供应量是指M。

(三) 存款货币创造过程及影响因素

1.存款货币创造过程

2.货币乘数及影响因素

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指在基础货币 (高能货币) 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作用而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货币乘数的大小决定了商业银行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 现金漏损率;

(3) 超额准备金率;

(4) 定期存款的存款准备金率。【例题2】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 )。

A.收入水平

B.利率水平

C.社会商品可供量、物价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D.信用制度发达程度

E.汇率【答案】ABCDE【例题3】中西方学者一直主张把( )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A.流动性 B.风险性

C.盈利性 D.安全性【答案】A

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一)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标志:物价总水平上涨。

1.通货膨胀的原因

(1)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冶。

(2)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一是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

二是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3) 供求混合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4) 结构型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 对生产和流通的影响

第一,通货膨胀不利于生产正常发展。

第二,通货膨胀打乱了正常的商品流通秩序。

(2) 对分配和消费的影响

第一,通货膨胀会引起不利于固定薪金收入阶层的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一般来说,依靠固定薪金收入的职员、工人、雇员,由于薪金调整总是慢于物价上涨,因此往往是最主要的受害群体。

而作为雇主的工商企业则因雇员的工资增长幅度小于物价上涨幅度,实际利润率会有所提高。

那些经营垄断性商品、从事投机倒把、囤积居奇的投机商和不法经营者往往是最大受益者。

第二,通货膨胀是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的分配。

(3) 对金融秩序和经济、社会稳定的影响

第一,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

第二,严重的通货膨胀,会使社会公众失去对本国纸币的信心,不愿意接受和使用纸币,甚至会出现排斥货币的现象,导致一国的货币制度走向崩溃。

第三,通货膨胀使生产领域受到打击。

第四,通货膨胀引起的经济领域的混乱,会直接波及整个社会,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分配不公会激化社会矛盾,导致政府威信下降,政局不稳定。

3.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1) 紧缩的货币政策

第一,减少货币供应量。

第二,提高利率。

(2) 紧缩的财政政策

主要是增收节支、减少赤字。

(二) 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是指经济中货币供应量少于客观需要量,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导致单位货币升值、价格水平普遍和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

1.通货紧缩的原因

(1) 货币供给减少。

(2) 有效需求不足。

(3) 供需结构不合理。

(4) 国际市场的冲击。

2.通货紧缩的影响

(1) 导致社会总投资减少。

(2) 减少消费需求。

(3) 影响社会收入再分配。

3.通货紧缩的治理对策

(1) 扩大有效需求。

(2) 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3) 引导公众预期。通过公开宣传等措施对公众进行政策性引导,调整企业和个人对未来的预期,可以对扩大投资需求和增加消费需求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例题4】“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少的商品”描述的通货膨胀类型是( )通货膨胀。

A.需求拉上型 B.预期性

C.结构型 D.成本推进型【答案】A第二节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目标

(一)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

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3.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在现阶段,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冶。币值稳定包括货币对内币值稳定 (国内物价稳定) 和对外币值稳定(汇率稳定) 两个方面。

(二) 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

1.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能够直接影响或控制的目标变量。

2.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而设置的可供观察和调整的指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的选择标准为:

一是可观测性;

二是可控性;

三是相关性。【例题5】下列属性中,属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标准的有( )。

A.间接性 B.可控性

C.可测性 D.相关性

E.外生性【答案】BCD

二、货币政策工具

(一) 法定存款准备金

1.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和缴存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两部分。

2.存款准备金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

(二) 再贴现

再贴现是指金融机构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再以贴现方式向中央银行转让的行为。

再贴现政策作为货币政策的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

(三) 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卖出或买进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以改变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买卖的证券主要是政府公债和国库券。【例题6】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公开市场业务,其主要优点是( )。

A.中央银行具有主动权

B.灵活准确性

C.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迅速

D.可逆转性

E.干扰其实施效果的因素比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少【答案】ABD

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 传统的利率渠道

利率渠道是指当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降低利率,借贷成本下降,进而会促使企业增加投资支出和消费者增加对耐用品的消费支出。投资和消费的增加会引起社会总需求的增加,从而导致总产出的增加。

(二) 信贷渠道

信贷渠道是指货币政策工具通过调控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减少,影响到银行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从而对实际经济产生影响。

(三) 资产价格渠道

资产价格渠道是指货币政策的变化引起资产价格的变化,进而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和消费产生影响。

(四) 汇率渠道

汇率渠道也称国际贸易渠道,是指货币政策的变动通过货币供给量影响汇率,进而对净出口产生影响的过程。

这种渠道的作用过程如下: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导致本国的利率下降,从而对本国货币的需求也将下降,由此影响本国货币贬值,使净出口增加,商品需求增加,最终导致总产出的增加。【例题7】( )指当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降低利率,借贷成本下降,进而会促使企业增加投资支出和消费者增加对耐用品的消费支出。

A.利率渠道 B.信贷渠道

C.资产价格渠道 D.汇率渠道【答案】A第三节 利息与利息率

一、概念

利息是指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报酬,也就是资金的价格。

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收入同本金之间的比率,它是计量借贷资本增值程度的数量指标。

二、利息率的主要种类

(一)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二) 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

(三) 基准利率和基础利率

1.基准利率通常是由一个国家中央银行直接制定和调整、在整个利率体系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利率,在市场经济国家主要指再贴现利率。

2.在我国,贷款基础利率是指商业银行对其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其他贷款利率可在此基础上加减点生成。【例题8】( )是由一个国家中央银行直接制定和调整、在整个利率体系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利率。

A.基准利率 B.基础利率

C.存款利率 D.贷款利率【答案】A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

(一)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拆借利率管制。

1996年和1998年,国债和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相继实现利率市场化发行。

1997年,债券回购利率实现了市场化。

2000年9月,外币贷款利率和300万美元以上大额外币存款利率放开。

2003年11月,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下限放开。

2004年11月,1年期以上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全部放开。

2004年10月,放开了人民币存款利率下限,允许金融机构下浮存款利率。金融机构根据规定的存款基准利率,结合自身经营目标,具体制定本机构的存款利率。

2008年4月,银行间市场利率市场化。

2013年7月,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2014年3月1日,在上海自贸区已先行取消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

2015年5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同时,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也进行了调整,其中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5倍。

(二)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1.影响

(1) 利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影响银行存贷差的利润空间;

(2) 把定价权交给了市场;

(3) 加大了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一系列风险;

(4) 改变了商业银行外部经营环境,使竞争日益激烈;

(5) 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增加了资本管理难度。

2.对策

(1) 向综合化经营模式转变,加快中间业务发展,摆脱利差利润的限制;

(2) 建立科学的产品定价体系;

(3) 调整存贷款的客户结构、产品结构,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经营成本;

(4) 完善信用评估体系;

(5) 丰富和提高商业银行的管理方法和水平。第四节 外汇与汇率

一、概述

(一) 外汇的概念及特征

1.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做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和资产。

2.外汇包括以下种类:

(1) 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

(2) 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

(3) 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

(4) 特别提款权;

(5) 其他外汇资产。

3.外汇特征如下:

(1) 是以外币表示的外国金融资产;

(2) 是在国外能够得到偿付的货币债权;

(3) 是可以兑换成其他支付手段的外币资产。

(二) 汇率及其标价方法

1.汇率:是指两种货币的折算比率,是以一国货币来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2.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作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多少本币的标价方法,又称为应付标价法。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我国人民币汇率也采用这种标价方法。

3.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作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外币的标价方法,又称为应收标价法。

只有少数国家的货币如英国和美国等采用间接标价法。

(三) 汇率的种类

1.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2.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3.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

4.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例题9】即期汇率也称为现汇汇率,是指买卖外汇双方成交当天进行交割的汇率。( )【答案】错误【解析】即期汇率也称为现汇汇率,是指买卖外汇双方成交当天或两天以内进行交割的汇率。

二、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

(一)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影响汇率变动的最重要因素。

当一国存在较大国际收支逆差时,说明本国外汇收入比外汇支出少,对外汇的需求大于外汇供给,会造成外汇汇率上涨,本币对外贬值。

当一国处于国际收支顺差时,说明本国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增加,而进口减少、外汇支付减少,这时,外汇供给大于支出,从而造成本币对外升值,外汇汇率下跌。

(二) 利率水平

当一国提高利率水平或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时,会引起资本流入,由此对本国货币需求增大,使本币升值,外汇贬值。

当一国降低利率或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时,会引起资本从本国流出,由此对外汇需求增大,外汇升值,本币贬值。

(三) 通货膨胀因素

在一国发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该国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就会减少,其实际购买力也随之下降,于是其对外币比价同样趋于下跌。

(四) 政府干预

(五) 一国经济实力

(六) 其他因素【例题10】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包括( )。

A.国际收支

B.利率水平

C.通货膨胀因素

D.一国经济实力

E.政府干预汇率【答案】ABCDE

三、人民币国际化与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一) 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最简单的表述就是人民币跨境被广泛使用。

2009年6月后,我国开始人民币跨境贸易和投资结算的试点,扩大与人民币直接交易的外币品种,发展中国香港等人民币离岸中心,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

(二) 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1.第一阶段:1978—1993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起步。

这一阶段以增强企业外汇自主权、实行汇率双轨制为特征。

2.第二阶段:1994—200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外汇管理体制框架初步确定。

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

第三阶段:2001年以来,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外汇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例题11】2005年7月21日,我国启动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 )。

A.美元和欧元进行调节、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

B.美元进行调节、可调整的盯住汇率制

C.欧元进行调节、可调整的盯住汇率制

D.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答案】D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被称为狭义货币。01

A.M B.M23

C.M D.M

2.中西方学者一直主张把( )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A.流动性 B.风险性

C.盈利性 D.安全性

3.( )是指商业银行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

A.法定存款准备金 B.再贴现

C.公开市场业务 D.转贴现

4.( )是指金融机构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再以贴现方式向中央银行转让的行为。

A.法定存款准备金 B.再贴现

C.公开市场业务 D.转贴现

5.( )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卖出或买进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以改变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A.法定存款准备金 B.再贴现

C.公开市场业务 D.转贴现

6.( )是指在借贷业务发生时,由借贷双方商定的利率,在整个借贷合同期内,利率不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或其他因素而变化。

A.固定利率 B.浮动利率

C.存款利率 D.贷款利率

7.( )是指银行借贷业务发生时,由借贷双方共同商定并根据市场变化情况进行相应调整的利率。

A.固定利率 B.浮动利率

C.存款利率 D.贷款利率

8.( )是指客户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存款所取得的利息与存款本金的比率。

A.固定利率 B.浮动利率

C.存款利率 D.贷款利率

9.( )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所收取的利息与贷款本金的比率。

A.固定利率 B.浮动利率

C.存款利率 D.贷款利率

10.( )是指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维持一个固定比率,汇率波动只能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由官方干预来保证汇率的稳定。

A.固定汇率 B.浮动汇率

C.官方汇率 D.市场汇率

二、多项选择题

1.货币的职能包括(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创造职能

2.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特点包括( )。

A.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B.不需要具有十足价值,可以用符号代替

C.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货币

D.必须是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

E.实现价值的单方面转移功能

3.货币执行贮藏手段的特点包括( )。

A.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B.不需要具有十足价值,可以用符号代替

C.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货币

D.必须是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

E.实现价值的单方面转移功能

4.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 )。

A.收入水平

B.利率水平

C.社会商品可供量、物价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D.信用制度发达程度。

E.汇率

5.通货膨胀的原因包括( )。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C.供求混合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D.结构型通货膨胀

E.货币供给减少

6.下列属性中,属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标准的有( )。

A.间接性 B.可控性

C.可测性 D.相关性

E.外生性

7.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包括( )。

A.经济增长 B.充分就业

C.物价稳定 D.国际收支平衡

E.以上答案都正确

8.我国利率市场化表现在( )。

A.货币市场全面实现了利率市场化

B.债券市场全面实现了利率市场化

C.贷款利率实现了市场化定价

D.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不断扩大

E.外币存贷款利率基本实现市场化

9.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包括( )。

A.国际收支 B.利率水平

C.通货膨胀因素 D.一国经济实力

E.政府干预汇率

三、判断题

1.通货膨胀是有利于债权人而不利于债务人的分配。( )

2.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买卖的证券只有国库券。( )

3.贷款利率一般低于存款利率。( )

4.当一国提高利率水平或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时,会引起资本流入,由此对本国货币需求增大,使本币升值,外汇贬值。( )第三章金融市场本章内容框架考纲分析

(1) 了解金融市场的内容、特点和分类。

(2) 掌握金融工具的特点及种类。

(3) 了解并熟悉央行、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及自律组织的分类和职能。

(4) 掌握金融机构的基本业务、职能、经营特点。要点精讲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一、金融市场的功能

(一) 货币资金融通功能

(二) 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三) 风险分散与风险管理功能

(四) 经济调节功能

(五) 交易及定价功能

(六) 反映经济运行的功能

二、金融市场种类

(一) 按金融工具的期限划分可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1.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融通市场,其融通的资金主要用于周转和短期投资。

其特点为:偿还期短、流动性强、风险小。

我国货币市场主要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和票据市场等。

2.资本市场是指长期资金融通市场。

(二) 按具体的交易工具类型划分可分为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外汇市场、股票市场、黄金市场等

(三) 按金融工具发行和流通的阶段划分可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四) 按交割时间划分可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五) 按交易场所和空间划分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六) 按照资金融资方式可分为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

直接融资市场是指资金的供给者直接向资金需求者进行融资的市场。融资活动一般不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商业信用、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国家发行国库券公债券均属于直接融资市场上的融资活动。

间接融资市场是指通过银行等信用中介机构进行资金融通的市场。融资活动一般要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进行,资金的供求双方不直接见面、不发生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由金融机构以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身份介入其中,实现资金余缺的调剂。【例题1】金融市场按交割时间划分可分为( )。

A.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B.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C.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D.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答案】D

三、金融工具

(一) 金融工具的特点

1.流动性

2.收益性

3.风险性

(二) 金融工具的种类

1.按期限的长短划分,金融工具分为短期金融工具和长期金融工具。

短期金融工具的期限一般在一年以下 (含一年),如商业票据、短期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回购协议等。

长期金融工具的期限一般在一年以上,如股票、企业债券、长期国债等。

2.按融资方式划分,金融工具可分为直接融资工具和间接融资工具。

直接融资工具:政府、企业发行的国库券、企业债券、商业票据、公司股票等。

间接融资工具:银行债券、银行承兑汇票、可转让大额存单、人寿保险单等。

3.按投资者所拥有的权利划分,金融工具可分为债权工具、股权工具和混合工具。

混合工具:可转换公司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例题2】金融工具的特点包括( )。

A.流动性 B.收益性

C.风险性 D.安全性

E.跨期性【答案】ABC第二节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一、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是指以短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的、期限在一年以内 (含一年) 的短期资金融通市场,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市场、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等。

其特点为:风险低、收益低;期限短、流动性高;交易量大、交易频繁。

(一) 同业拆借市场

1.同业拆借市场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间的短期资金借贷市场。

2.其特点为:

一是资金融通的期限较短;

二是要求拆借主体具有较高的信用等级;

三是同业拆借形成资金价格信号。

(二) 回购市场

1.回购市场是指对回购协议进行交易的短期融资市场。

2.回购协议是指交易的一方将持有的债券卖出,并在未来约定的日期以约定的价格将债券买回的协议。以回购方式进行的债券交易其实是一种有抵押的贷款。

(三) 票据市场

1.传统的票据市场指的是在商品交易和资金往来过程中产生的以汇票、本票和支票的发行、担保、承兑、贴现来实现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2.票据是约定由债务人按期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并可以转让流通的债务凭证。

票据主要有三类,即汇票、本票、支票。

3.票据市场主要包括票据承兑市场和票据贴现市场。

(四)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1.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简称CDs,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有固定面额和约定期限并可以在市场上转让流通的存款凭证。

2.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与传统的定期存款相比具有以下不同的特点。

第一,定期存款记名而且不可以转让,没有特定的流通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则是不记名而且可以转让,有专门的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二级市场进行流通转让。

第二,定期存款金额往往根据存款人意愿决定,数额大小并不固定;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则一般面额固定,而且都比较大。

第三,定期存款可以提前支取,只是所得利息要低于原来的固定利率计算的利息;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不可提前支取,但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转让。

2015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并实施《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拓宽存款类金融机构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例题3】货币市场主要包括( )。

A.同业拆借市场

B.回购市场

C.票据市场

D.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E.股票市场【答案】ABCD【解析】货币市场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市场、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二、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指以长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资金融通市场,主要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资本市场的主要特点是:风险大、收益较高;期限长、流动性差。

(一) 股票市场

1.股票的本质

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代表着股东对公司的所有权,是代表一定经济利益分配权利的资本证券。

2.股票的分类

(1) 按股票所代表的股东权利划分可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

普通股股票享有的主要权利有:

第一,经营决策的参与权;

第二,公司盈余的分配权;

第三,剩余财产的索取权。

优先股股票享有的主要权利有:

第一,优先按约定方式领取股息;

第二,优先清偿权;

第三,限制参与经营决策;

第四,优先股股息是固定的。

(2) 按照是否记载股东姓名,可以分为记名股票和无记名股票。

(3) 按照是否在股票面额上标明金额,可以分为有面额股票和无面额股票。

(4) 按照是否有实物载体,可以分为实体股票和记账股票。

(5) 我国的股票根据上市地点及股票投资者的不同,分为A股、B股、H股、N股等几种。

A股是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人民币认购和进行交易、供国内投资者买卖的股票。

B股又称为人民币特种股票,是指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进行交易、专供外国和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投资者买卖的股票。

H股是指由中国境内注册的公司发行、直接在中国香港上市的股票。

N股是指由中国境内注册的公司发行、直接在美国纽约上市的股票。

(6) 我国的股票根据投资主体的性质的不同,还可以分为国家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

国家股是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包括公司现有国有资产折算成的股份。

法人股是指企业法人或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资产投入公司形成的股份。

社会公众股是指社会公众依法以其拥有的财产向可上市流通股权部分投资所形成的股份。

3.我国多层次股票市场的发展

1990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1990年12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

1991年,推出了人民币特种股票 (B股)。

1992年中国证监会成立,资本市场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

2002年允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我国证券市场。

200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4年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中小板。

2009年推出创业板。

2012年设立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推进券商柜台市场试点。

2006年允许经批准合格境内投资者投资境外证券市场。

我国多层次股票市场分为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场内市场主要包括沪深主板市场、中小企业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场外市场包括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区域股权交易市场以及已试点的券商柜台交易市场。【例题4】( )是以人民币标明面值、 以人民币认购和进行交易、供国内投资者买卖的股票。

A.A股 B.B股

C.H股 D.N股【答案】A【解析】A股是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人民币认购和进行交易、供国内投资者买卖的股票。【例题5】普通股股票享有的主要权利包括( )。

A.经营决策的参与权

B.公司盈余的分配权

C.剩余财产的索取权

D.优先清偿权

E.优先按约定方式领取股息【答案】ABC【解析】D、E两项属于优先股股东的权利。

(二) 长期债券市场

债券市场是指债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

1.债券概述

债券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出具的、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按发行主体分类可分为国家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

按利率是否固定分类可分为固定利率债券、浮动利率债券。

按利息支付方式分类可分为普通债券、附息债券、贴现债券、零息债券。

按有无担保分类可分为信用债券、担保债券。

按是否可转换可分为可转换债券与不可转换债券。

按募集方式可分为公募债券和私募债券。

2.债券的发行与定价

(1) 债券的发行

直接发行是指债券发行人直接向投资者推销债券,而不需要中介机构进行承销。

间接发行是指发行人不直接向投资者推销,而是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承购推销。

现代债券发行,特别是国债发行大部分是采取间接发行的方式,主要有承购包销、招标发行等方式。

(2) 债券发行定价

在这些影响债券发行价格的因素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债券面额、票面利率、市场利率和债券期限。

第一,债券面额。

第二,票面利率。

票面利率可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企业根据自身资信情况、公司承受能力、利率变化趋势、债券期限的长短等决定选择何种利率形式与利率的高低。

第三,市场利率。

当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一致时,债券为面值发行或平价发行。

溢价是指按高于债券面额的价格发行债券 (债券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

折价是指按低于债券面额的价格发行 (债券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

第四,债券期限。

期限越长,债权人的风险越大,其所要求的利息报酬就越高,其发行价格就可能较低。

(3) 债券价格指数

债券价格指数是反映债券市场价格总体走势的指标体系。

其作用为:

第一,反映债券市场总体状况;

第二,为投资者及各类投资人管理与业绩评估提供准确基准;

第三,帮助债券发行主体了解市场情况,确立发债计划;

第四,为投资者把握债券市场的走势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帮助。第三节 我国金融市场组织体系

一、货币当局

1.货币当局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

2.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代表政府干预经济、管理金融。《中国人民银行法》职责为:

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担负有监督管理金融市场等金融监督管理职能,是重要的金融监管机构。

3.国家外汇管理局职责如下。

(1) 研究提出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防范国际收支风险、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建议。

(2) 参与起草外汇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草案,发布与履行职责有关的规范性文件。

(3) 负责国际收支、对外债权债务的统计和监测,按规定发布相关信息,承担跨境资金流动监测的有关工作。

(4) 负责全国外汇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承担结售汇业务监督管理的责任;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

(5) 负责依法监督检查经常项目外汇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依法实施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并根据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不断完善管理工作;规范境内外外汇账户管理。

(6) 负责依法实施外汇监督检查,对违反外汇管理的行为进行处罚。

(7) 承担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和其他外汇资产经营管理的责任。

(8) 拟定外汇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标准、规范并组织实施,依法与相关管理部门实施监管信息共享。

(9) 参与有关国际金融活动等。【例题6】( )是我国的中央银行。

A.中国人民银行 B.工商银行

C.农业银行 D.中国银行【答案】A【解析】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

二、金融监督管理机构

(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二条规定: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工作。

金融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

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适用该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的规定。

(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基本职能如下。

第一,建立统一的证券期货监管体系。

第二,加强对证券期货业的监管。

第三,加强对证券期货市场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

第四,负责组织拟定有关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草案,研究制定有关证券市场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订证券市场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与证券市场有关的事项;对期货市场试点工作进行指导、规划和协调。

第五,统一监管证券业。

(三)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1998年11月18日成立。

主要职责:拟定有关商业保险的政策法规和行业规则;依法对保险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依法查处保险企业违法违规行为,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维护保险市场秩序,培育和发展保险市场,完善保险市场体系,推进保险改革,促进保险企业公平竞争;建立保险业风险的评价与预警系统,防范和化解保险业风险,促进保险企业稳健经营与业务的健康发展。【例题7】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基本职能包括( )。

A.建立统一的证券期货监管体系

B.加强对证券期货业的监管

C.加强对证券期货市场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

D.提供证券交易的场所和设施

E.制定证券交易的业务规则【答案】ABC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

(一) 政策性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二)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包括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外资银行等。

(三) 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贷款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例题8】政策性银行包括( )。

A.国家开发银行

B.中国进出口银行

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D.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E.贷款公司【答案】ABC

四、证券期货类金融机构

(一) 证券公司

1.证券公司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规定并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成立的经营证券业务,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2.证券公司具有证券交易所会员资格,是可以承销发行、自营买卖和自营兼代理买卖证券的证券类金融机构。

3.证券公司业务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融资融券等。

(二) 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登记公司

1.证券交易所是指依法设立的,为证券的集中和有组织的交易提供场所、设施,并履行相关职责,实行自律性管理的法人。

我国有两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

证券交易所的主要职能包括:提供证券交易的场所和设施;制定证券交易的业务规则;接受上市申请,安排证券上市;组织、监督证券交易;对会员、上市公司进行监管;管理和公布市场信息等。

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990年11月26日,于当年12月19日开业。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990年12月1日,1991年7月3日正式营业。

2.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3月30日组建成立。

职能:证券账户、结算账户的设立和管理;证券的存管和过户;证券持有人名册登记及权益登记;证券和资金的清算交收及相关管理;受发行人的委托派发证券权益;依法提供与证券登记结算业务有关的查询、信息、咨询和培训服务;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 基金管理公司

1.基金管理公司是指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从事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的企业法人。

2.基金管理公司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独立财产,由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管理人管理,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方式,以投资组合的方法进行证券投资或其他项目投资。

3.按照面向发行者的不同,可将基金管理公司分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

(四) 期货公司

期货公司是按照《公司法》 《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的规定设立的经营期货业务的金融机构。期货公司可以依法从事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境外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资产管理业务。【例题9】基金管理公司是指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从事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的企业法人。( )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