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可以很快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5 17:50:24

点击下载

作者:戴奇林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成长可以很快乐

成长可以很快乐试读:

前言

要教育好一个孩子,让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些年通过报告会、媒体访谈、当面咨询、电话交流、论坛讨论、邮件沟通等方式,我与许许多多的家长进行了交流,在听了很多家庭教育的故事后我得出这样的结论。

从这些故事里,我看到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父母很烦恼,很多孩子不快乐。

怎么来帮助这些父母摆脱烦恼,怎么来让孩子获得快乐呢?我利用业余时间,尽可能地给每一位提出问题的家长回复,看着家长提出各种各样的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我想起了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一段话。

他说在读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时,最开头的两句话深深地吸引了他:“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他认为,这两句话用在儿童的教育上一样可以:“成功的儿童都是相似的,而教育失败的儿童则各有各的原因。”

这句话讲得太好了。我在整理给各位家长的回复中发现,那些出现问题的孩子,真的是各有各的原因;而我走访的一些优秀孩子的家长,支持他们成功的则是一些共同的因素。比如良好的早期教育、亲密的家庭关系、父母的关爱和鼓励、良好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良好的智力条件和非智力因素等。

虽然我们很难把引发孩子失败的千差万别的各种原因都分析到,但是我们却可以把促成孩子成功的一些共同因素找出来。正如斯宾塞所说:“尽管在山区种马铃薯和在平原的种法不一样,但它们都需要土壤、水分和阳光。”但是,我发现,很多家长是在连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都不懂的情况下去寻找教育孩子的方法,这就如同连土壤、水分和阳光都没有的情况下却要试图种好马铃薯一样,怎么能有好的结果呢?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认为作为一个现代的家长,一定得要把握好两点。

第一,教育是一门科学。家长首先要学习一些教育孩子基本的原则和方法,这是教育任何一个孩子都需要的。这就好比拥有了土壤、水分和阳光,才能具备种好马铃薯的最基本的条件一样,我们才具备教育好孩子的基本条件。做不到这一点,家庭教育很容易出现盲目性。

第二,教育是一门艺术。家长还要在那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的指导下,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不断探索和寻找教育好自家孩子的具体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教育好孩子。这就好比山区和平原都拥有土壤、水分和阳光,但是马铃薯的种法却不一样是一个道理。如果以为只要学习了教育孩子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就一定能教育好孩子,那也是不对的。因为孩子是活生生的人,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的,不是机械产品,不能用一种标准模具来批量生产。

在一次报告会后与听众的互动中,有一位年轻的妈妈问我:“我有一个3岁的儿子,我应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童年?”我不假思索地回答:“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那怎样才能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呢?”我笑着答道:“用快乐交换快乐,我们首先要做快乐的父母!”“怎样才能做快乐的父母呢?”她这种执著的追问引来旁边人的笑声。

是啊,怎样才能做快乐的父母呢?斯宾塞在《斯宾塞快乐教育书》这本书中写道:当小斯宾塞5岁时,镇上流传起如是说法:“一切家庭几乎都有教育孩子的烦恼,仅有斯宾塞家除外,我们都是在骂声或哭声中种土豆,只有斯宾塞家在快乐地种金子。”他把儿子小斯宾塞培养成了剑桥大学的高才生。

为什么斯宾塞能做到,因为他是一个终生爱学习的人,一生都在读书写作,出版了大量的著作,被称为英国的亚里士多德。他一边读书学习,一边在教育孩子中实践,所以培养出一个非常优秀的快乐的孩子。为什么镇上的其他父母做不到呢?还是来看看斯宾塞怎样解释的吧。“一个妇女为了学习编织可以走数十里路或者就着油灯向人请教,但一个母亲,却很少因为要学习教育而花费时间、精力向另一个人请教,这不奇怪吗?”“只有每一个父母和成年人都像他们学习商业、种植、饲养一样学习教育的方法,社会才能不断增强理智、文明的力量。”“我认为:教育应当是快乐的,当一个孩子处于不快乐的情绪中时,他的智力和潜能就会大大降低。呵斥和指责是不会带来好的结果。我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就像一根细小的芦管,你从这头输进去的如果是苦涩的汁,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绝不是甘甜的蜜汁。”“在一个家庭里,如果没有一个孩子的笑声和学习的声音,这个家庭是没有希望的。”

我觉得这位教育家在100多年前说的这些话就像一面镜子,照着现在的每一个父母。我们低下头来看看,在教育孩子这根细小“芦管”中,我们输进去的是烦恼还是快乐呢?

一起来做快乐父母吧,为了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成长!

第一章 快乐父母三要素

“怎样才能做快乐的父母?”之所以我没有在现场回答那位执著妈妈的提问,是因为这不是一句话就能回答好的问题。能不能做快乐父母,要受到众多要素的影响,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三个:讲科学、有爱心、负责任。如果不讲科学,父母教育孩子就可能有很大的盲目性,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伤害,也会给自己带来烦恼,哪还有快乐呢?如果没有爱心的参与,父母再好的教育方法都是冷冰冰的。很多时候快乐就是爱心的自然流露,如果父母的心中缺失爱心,那脸上的表情就会变得冷漠和愤怒,快乐会跑得无影无踪,孩子经常感受到的是冷漠和压力,是责备和打骂。这些能交换来快乐吗?如果没有责任作保证,科学的教育方法不能贯彻始终,爱心的温暖也不能持久,已有的快乐也会消失。家庭教育随时都可能出现偏差和问题,烦恼会随之而来。

一、讲科学是做快乐父母的前提

从众多成功和失败的家庭教育案例来分析,我总结出这样一句话:要教育好孩子,讲科学是前提。道理很简单,因为教育是一门科学。万事万物都有其自有的规律性,家庭教育也一样。古今中外,很多的专家学者从大量的研究中发现,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其基本规律的,同时总结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我觉得,对一个普通家长来说,要做到讲科学并不难,做到三不就行。不违反规律:不违反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不拒绝经验:不拒绝前人总结的好经验。不重复犯错:不重复犯前人犯过的错误。做到这三条,虽然还不能涵盖教育孩子的所有方面,但能保证家庭教育不出大的方向性错误。

1、不打乱孩子的成长顺序

2008年我在常德政府网做了一期关于家庭教育的访谈节目。在征集网友的问题中,有一位3岁孩子的妈妈问道:我看到别的孩子能唱英语儿歌时,我就很着急,希望能告诉我让孩子快速发展的方法。

这位妈妈的心情反映当前很多家长的一种浮躁心理,很多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打乱孩子的成长顺序,逼孩子快速成长。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

儿童身心发展的第一个规律是顺序性。即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身心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无论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教育孩子,这个成长顺序是不能打乱的。猎豹妈妈为什么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我最喜欢看与动物有关的电视节目。有两种动物成长的故事给我带来启示。

小角马成长的故事曾那样强烈地震撼过我的心灵。每当雨季来临,干湿两季分明的非洲大草原新草茂盛,这是食草动物繁育后代的大好时机。大批的小角马降生了,这些小角马一落地,就要顽强地试着站起来,虽然东倒西歪,但很快就站稳了。接下来角马妈妈立即就鼓励小角马开始学快速奔跑,如果不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奔跑,它就跟不上妈妈的脚步,很快就会被藏在四周的狮子、猎豹、鬣狗等凶猛的食肉动物吃掉。所以,小角马生下来的第一件事不是吃奶,而是赶紧学会奔跑!靠这种一生下来就能立即学会快速奔跑的能力,使绝大多数小角马生存下来了。这是角马的成长顺序。

猎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但它的孩子刚生下来却与狮子、鬣狗这些凶猛的食肉动物的孩子一样非常弱小,睁不开眼睛,不会奔跑。小猎豹一生下来靠吃妈妈的奶水生长,这时妈妈寸步不离,因为它们实在太弱小了,如果没有妈妈的保护,碰上一只大老鼠都会把它们咬死。猎豹妈妈因为是独自哺育孩子,所以,当她自己需要进食时就不得不离开孩子去捕猎。小猎豹就只有安静地躲在草丛中等待妈妈回来,这时,哪怕是被一只路过的成年狒狒发现,小猎豹也必死无疑。所以,猎豹妈妈从不敢跑得太远。在妈妈的精心照料下小猎豹慢慢长大,等它长成一只大猎豹,它就成为世上奔跑最快的动物了,这时它就可以离开妈妈独自生活了。

看着那些食草动物一生下来就能快速奔跑,猎豹妈妈并没有打乱孩子的成长顺序,从来没有因为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逼孩子一生下来就学快速奔跑。这既是猎豹的生长密码,也是小猎豹的成长顺序,小猎豹要学会的第一本领不是奔跑而是躲藏。没有一个猎豹妈妈改变这个成长顺序,但每一只小猎豹长大了都会成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猎手。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每一个物种都有自己的生长顺序,我们只有遵循这个顺序,而不能打乱这个顺序。妈妈为什么要逼孩子学奥数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妈妈打电话给我,讲了她的故事。她在一所幼教机构当保育员,协助幼师照看幼儿。由于要照看的孩子比较多,她一心扑在孩子们的身上,却忽视了自己孩子学龄前的早期教育。等孩子上一年级才发现,孩子的数学成绩特别差,连很简单的考试也不及格。这下她着急了,怎么办?她为了帮助孩子赶上去,在假期里给孩子报了奥数班。孩子吵着要退学,她不同意,骂也骂了,打也打了,她的办法用尽了,孩子还是吵着不去学奥数。

在电话里,她无奈地问我:她好心花钱要孩子学奥数,孩子为什么不理解?怎样才能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听了她的故事,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当妈妈的自己错了还不知错在哪里,把愤怒全部撒在孩子身上。孩子快乐的假期没有了,妈妈快乐的笑脸没有了。我平静地告诉她:孩子是无辜的,错在你自己的身上。

人类很早就认识到,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顺序性的。如儿童的思维总是从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发展到抽象思维;记忆总是从无意识记发展到有意识记,从机械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情感总是先有喜怒哀乐等一般的情绪,而后才有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等。世界上每一个人从嗷嗷待哺的婴儿到长大成人,就是父母按照这个顺序来抚养的结果。如果我们有意去打破这个顺序,我们的教育就会出问题。

从孩子学走路这一简单的事实我们很容易理解这个规律。新生儿生下来软弱无力,只能躺着。父母耐心地等孩子一天天长大,慢慢的孩子能坐稳了,后来又学着向前爬行了。过一段时间孩子能站稳了,在父母的扶持下孩子试着迈开腿学走路了,随着孩子腿劲不断加强,能离开妈妈的手走几步了。在妈妈的不断鼓励下,孩子学会走路了,等走稳后孩子又不满足了,他开始尝试跑步,虽然有时会跌跤,但他坚持跑着,终于有一天父母发现孩子跑得很稳了。虽然不同的孩子学走路过程有长有短,但这个顺序是不能打破的。也没有哪个家长会试着去打破这个顺序,因为实际上也做不到,没有哪个站不稳的孩子可以走路或跑步。

但是,在孩子心理发展方面,因为没有学走路这样直观易懂,有的家长就打破孩子的成长顺序来教育和培养孩子。

我告诉这位妈妈:世界上的人无论聪明绝顶的还是智力一般的,也无论他们在学习的速度和效果上的差距有多大,但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他们在学习上的顺序是一样的,都要按照由浅入深、先易后难这样的顺序来学习。而你犯的错误就是要孩子打破这个顺序来学习,孩子做不到,做了也不会有好效果。

我进一步给她解释她的错误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忽视了早期教育,导致孩子在数学方面与别的孩子拉开了差距。一般的幼儿在数学方面的学习都是从生活中的一颗糖加一颗糖等于两颗糖这种最简单的游戏开始的,不需要像小学生那样专门照着书本去上课,只要父母有意识地在各种游戏中、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做一些简单的算术,等孩子一跨进小学的大门,都能跟上学校的数学学习,毕竟一年级学的是一些最简单的数学知识。但是,她由于工作忙把这个自己视为极其简单的早期教育过程省掉了,导致这些一年级简单的数学知识成为孩子的难题。

其次是打破了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学习顺序,强迫孩子去学他根本就听不懂的奥数。我问她为什么要求孩子学奥数?她答道:把这些难的学会了,那些简单的不就自然懂了吗?在这一点上,之所以有很多家长犯同样的错误,就是因为他们都怀有这种非常朴素但又很天真的想法。他们不知道,连简单的都没搞懂,难的是学不会的。

我建议她不要再强迫孩子学奥数了,假期里在让孩子玩好的前提下,花些时间帮助孩子补习一下一年级的数学知识,帮助孩子跟上大部分孩子的步伐,这样做孩子是不会反对的。我还告诉她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在学习上没有孩子的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再好的教育都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这位母亲接受了我的建议。后来我了解到,孩子在她的帮助下数学赶上来了。她也从这件事情上认识了自己的不足,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关心和辅导孩子的学习,她的家再次成为孩子快乐的港湾,她也从孩子的进步中再次体会到做母亲的快乐。

2、不超越年龄教育孩子

儿童身心发展的第二个规律是阶段性。即人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这个规律要求每一个家长必须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分阶段地进行教育。现在还是有不少家长超越孩子的年龄来教育孩子,这种违反规律的教育理念让众多学生背上沉重的包袱,在这样的重压下成长,孩子能快乐吗?无数事实证明,超越年龄来教育孩子,收获的常常是父母的苦恼和孩子的痛苦。为特长班奔波的一家

如果有兴趣作一个调查,你就会发现现在有多少家长带着孩子从小转战各种特长班,这催生了中国各大城市特有的少儿特长培训经济。

在一个幼儿园安排的讲座中,我给那些年轻的妈妈讲了下面这个故事。有一对夫妇是从海外回来的,他们刚回国时,看到那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学特长在教室外面等上半天的时候,他们觉得没有必要这样做。

可是当自己有了孩子之后,看到身边的家长都是这样做,他们坐不住了,做得比别的家长更加过分。一到周末,他们一家三口就是最累的,从孩子三岁半起,带着孩子转战各种兴趣班,他们的周末都是在各种培训班教学楼旁度过的。

周六吃了早饭就出发,赶上午机器人班的课,下课后就找地方吃饭。下午1点半开始了围棋课,3点结束后马上到旁边的乒乓球班开始训练。星期天上午又上书法课,只留下一个周日的下午,疲惫的一家人睡觉休息,晚饭后还要做围棋的作业。

他们给孩子报的兴趣班太多了。前不久他们对孩子的兴趣班作了一个总结:从孩子3岁半到5岁半,孩子参加了乒乓球、羽毛球、钢琴、街舞、武术、国画、素描、机器人、围棋、象棋、书法等20个兴趣班。

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上这么多的兴趣班呢?是为了让孩子在上学之前尽早地学些东西?是让他早日成才?还是为了什么呢?他们自己也说不清,但是他们执行培训计划却很坚决。当妈的在心里暗暗地祈求,希望孩子长大以后不要埋怨父母没有给他一个轻松的童年。

这个故事让我感慨万千,中国的父母为了孩子真是愿意付出。可是我不得不提醒他们:你们把孩子最重要的一课忘了,孩子什么时间玩呢?既然是兴趣班就一定要认真发现和尊重孩子的兴趣,给孩子报这么多班,孩子的负担太重了。

我无意去评价这些家长的做法,他们为了孩子的成长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衷心地祝愿他们的努力得到理想的回报。我只想告诉广大家长一个道理,不要超越孩子的年龄去培养孩子,更不要超越孩子的承受能力去发展孩子。在这种超强度的学习中,孩子怎么能体会快乐的成长呢?一位小学老师的求助

当我看到一些小学生和家长为那些奥数题伤脑筋时,心情就难以平静。中国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孩子学奥数?真的是孩子自己愿意报名要学的吗?

奥数确实只适合极少数在数学方面有特别天赋的孩子,让大多数孩子去学奥数,犯的错误主要是超越孩子的年龄来教育孩子,是违反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有的省市政府出台文件封杀奥数班,发现有学校办奥数培训班的,学校校长要免职。

下面这条消息也许会让一些家长对奥数有所认识。2009年5月7日《现代快报》以《小学奥数题难住国际数学大师》为题发了一条消息。5月6日下午,俄罗斯数学家安德烈·奥昆科夫来到南京大学,记者就奥数的学习对他进行了采访。他是2006年最著名的世界性数学奖——菲尔茨奖得主,这个奖项的获奖难度甚至超过诺贝尔奖,从1936年到2006年仅有50人获得,也有人将它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可这样一位享誉全球的数学大师却告诉记者,他从来没有上过奥数班,也没有参加过数学方面的奥林匹克竞赛。记者掏出提前准备好的一道小学奥数题:1、2、3、2、3、4、3、4、5、4、5、6……前500个数的和是多少?让这位数学家来试试看。他低着头把题目仔细看了几遍,却迟迟没有动笔。等了几分钟,记者还没看到他算出答案。正在纳闷中,就见奥昆科夫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呵呵,我能不能不做这道题,感觉我现在的思路比较混乱……”

看来,要想在很短的时间内算出奥数题的结果,对这位大数学家而言也不是太容易的事。对现在的中国小学生拼命学奥数,奥昆科夫很不赞同。“做太难的题目反而会伤害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而早在两年前,我就有感而发写过一篇博文。是小学生的题考硕士还是硕士的题考小学生?一日,在我常去的一个论坛中有一求助帖,一位网友遇到一个难题:李白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壶中原有多少斗酒。我一看此题挺有意思就作了如下解答。解:设壶中原有X斗酒,依题意有:2[2(2X-1)-1]-1=08X=7X=7/8答:壶中原有7/8斗酒。她看了后告诉我,她是小学三年级数学老师,这是一道小学三年级奥数书中的题。三年级学生还没有学未知数,用这种方法她无法向学生解释。于是我又作了另一种解答:可以教学生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从后向前推理来解答。因为最后一次是遇花喝光壶中酒,所以最后壶中是1斗酒,以此从后向前推,依题意则有:见花加一斗(+1),遇店减一倍(×1/2)。则可列下列算式:[(1×1/2+1)×1/2+1]×1/2=(3/2×1/2+1)×1/2=(3/4+4/4)×1/2=7/4×1/2=7/8(斗)。这位求助的小学老师也承认太难的奥数题教起来很困难,但不少学校用奥数题来选拔学生,想进入第一流的中学就必须学奥数。后来一位网友提出这题因为没有说遇到花和店的顺序,应有多种解。我一看,“三遇店和花”这句话从逻辑讲是能产生歧义的,可以作多种含义理解。那么这道题为什么要这样出呢?我顺便在网上搜索一番,对此题才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李白买酒”是一道流传极广的数学名题,始见于我国宋元时期杰出的数学家朱世杰的《四元玉鉴》中。我不知道作者出这道题时是否想过这么复杂,但这道题的应用让我产生复杂的想法。1.2004年工程硕士入学考试逻辑模拟试题。列在第三道选择题,给出四个答案:A.4/5斗。B.2/3斗。C.7/8斗。D.1/2斗。从给的答案看,出题者肯定也只考虑了一种顺序,答案应是7/8斗。2.中国奥数网奥数名题作了复杂解答。列举了遇到花和店的10种不同的顺序求出10种不同的答案。3.书生小学学习资源网用列表的方法解答这题,答案也是7/8斗。4.北大附中附小远程教育学校答疑中心作了与我同样的解答。一道数学题既考硕士又考小学生,是小学生的题考硕士还是硕士的题考小学生?硕士可能一分钟就做完,可是小学生呢?我认为这道题对学过解一元一次方程和逻辑学的人都算不上难题,区别在于是否对“三遇店和花”这句话作多种含义的理解。但是用它来考三年级的小学生有意义吗?有的老师可能会说这题不难,可它是工程硕士入学逻辑模拟试题,总不能说是我国用小学生的题来考硕士吧。连家长和老师都做不出来,却要小学生去学,有什么必要呢?等他们读到高中,这样的题也就几分钟就解出来了,在小学浪费他们很多天的时间也不一定能搞懂,反而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再不要用考硕士的题目去为难小学生了,让他们多学一些他们这个年龄段该学的知识,多做一些他们喜欢做的事情,有更多的时间去读他们喜欢读的故事,做他们喜欢做的航模,打他们喜爱的乒乓球。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比什么都重要!

3、父母不要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每一个好的教师,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借用这句话我要说:每一个好的家长,时刻都不能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那么这句话的意义在哪里呢?

我们先来看一对母女的故事吧。一个母亲,在女儿读一年级时就开始教女儿写日记,希望早一点让孩子学习写作。她想了很多的办法,星期天带女儿去公园玩,回到家里就启发女儿写日记,把一天看到的记下来。本来女儿在外面玩了一天已经很累了,还要完成妈妈布置的日记,不写下次就不准去公园玩了。可是,女儿每写一篇她都不满意,要求女儿重写。重写女儿更不敢写了,更写不好。母亲看写得更差了发的脾气更大,最后把日记本都撕了。把女儿吓得哇哇大哭,在公园玩的快乐被冲得无影无踪。这样的次数多了,这位母亲对女儿彻底失望了,再也不想教女儿写日记了。

听了她的故事后,我笑着对她说:你忘记了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啊。你读一年级时会写日记吗?你现在对女儿写的日记不满意,是因为你用了成人的眼光和标准来看女儿的日记,当然每一篇都不行。可是你不要忘了这是一年级的孩子写的日记,一年级的孩子写不好日记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我建议她不要去管孩子写得怎么样,只要孩子愿意写就鼓励她写,等她读三年级你再对比她一年级的日记,你就能看出孩子的进步了。

她愉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议,半年之后她告诉我,她再也没批评孩子日记写得不好,孩子写日记的积极性却提高了。

忘记孩子的年龄,要求孩子去做一些他们那个年龄做不到的事情,这是很多家长容易犯的一个错误。

我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个案例后,感到非常震惊:一对父母为教3岁的孩子识字,竟然将孩子活活打死了。

当时我也有点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现在再来复述这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心情仍然十分沉重。

一对从农村来杭州打工的夫妇,有一个3岁的孩子。夫妇俩很疼自己的儿子。父亲每天卖水果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把儿子抱起来放在腿上陪他玩。这样的情景,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活得很艰苦但却很温暖的小家庭的画面。做父母的知道自己就是因为读书少才过着这样艰苦的生活。所以,他们要培养孩子读书,让孩子将来能过上好的日子。

他们把自己的孩子与城里孩子相比,看到城里的孩子从小就学会了很多知识,心里就着急。为了让儿子在开春后上幼儿园不落后于人,他们加强了对儿子的管教。

他们用教小学生的方法来教一个3岁的孩子。他们把墙当黑板,在上面写上一些字,让孩子像小学生一样坐好,一字一字地教,孩子不学就用木棍打。在这种高压下,3岁的孩子在矮小阴暗的出租房里背熟了一些唐诗,学会了1、2、3、上、中、下等简单的汉字,已经明显地高于出租房里的同龄小孩了。孩子的这些进步更让他们对自己的棍棒教育取得的成果深信不疑,丝毫没觉得这样教子有什么不好。有时邻居看不过去跑来劝他们,不要这么心急,不能打孩子。他们根本听不进去。

那天傍晚,妈妈在墙上写了1、2、3、4、5,拿根小木棍像小学教师那样教孩子数数。孩子认了一遍以后就不肯好好念了,妈妈就用木棍教训了他几下,越打他越不好好念。后来爸爸亲自上阵,教儿子念了一遍,儿子又不肯念了。点“1”他故意念成“3”,爸爸的火不知从哪里就冒上来了,就用木棍敲他:“刚才还认识的,怎么现在不会说了!”这孩子脾气很犟,一打索性不念了,一直大声哭。越哭当爹的就越心烦,手上的棍子不知不觉就没了轻重。

夫妻俩的手掌、木棍如雨点般地落在孩子身上,在邻居的阻止下,夫妻二人才住手。晚上12点左右,孩子开始大口大口喘气,而且不断地呕吐,情形十分可怕,在老乡的帮助下,夫妇连夜将孩子送往医院。但无论医生怎么努力,孩子还是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抢救孩子的值班医生回忆起当时情景:“孩子真可怜啊,头部、手背、手臂、腿部到处都有淤青,真不敢相信这是亲生父母所为啊。”法医鉴定了孩子死的原因:由于头部遭打击,颅脑受损,产生呕吐反应,呕吐物进入气管,最终窒息而死。

最后孩子的父亲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从派出所作笔录到检察院提审,到法院开庭,这位后悔的父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看到这个案例,我相信很多家长都知道,打孩子是不对的,像他们这样打孩子已经是严重犯罪了。

但是,有一个错误可能有很多家长不一定能意识到。那就是他们超越了孩子的年龄来教育孩子。一个3岁的孩子,他的有意注意时间是很短的,根本就不适合用教小学生的方法来教他识字。很多聪明的父母在与孩子开心地玩游戏中就教会了孩子很多知识。有的妈妈把孩子抱在怀里,给孩子讲最喜欢听的故事,和孩子一起看他们最喜欢看的幼儿画报。孩子在这样的学习中体会到的是快乐,享受到的是温暖。

假设他们针对3岁孩子的特点,不是把数字写在墙上,手上也不用拿小木棍,而是写在5张相同的小纸牌上,把小纸牌翻过来洗乱,再和孩子一起来玩猜数字的游戏,猜中了有奖,没猜中的负责下次洗牌。只需玩几次游戏孩子就轻松地认识这些数字了,哪里还有后面的发火打孩子呢?

不要逼一个3岁的孩子像小学生那样学习,也不要强迫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去学高年级的课程。这个道理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什么呢?因为很多家长存在一种侥幸心理,万一我的孩子能学会呢?一名参加成人英语升级考试的初中生与母亲的对话就表现了这种心理。“这个我怎么背?这个我怎么会?这个我怎么考啊?”面对那么难的学习内容,孩子大声地吼道。“没背,你怎么知道背不下?没学,你怎么知道学不会?没考,你又怎么知道考不过呢?”家长耐心说服。万一考过了那不就成功了,没考过也不要紧啊,肯定也能学到一些知识吧。这些家长没有意识到的是,在这种超越孩子年龄的高难度学习过程中,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都会受到伤害。可以想象,在这样的家庭里,家长和孩子都难得有快乐。

4.不错过教育孩子的关键期

儿童身心发展的第三个规律是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我还是通过一个身边的案例来说明吧。我经常到乒乓球俱乐部打球健身,在俱乐部少年乒乓球班上有一个小男孩从7岁开始学打乒乓球,对打乒乓球非常热爱。父亲为了陪儿子学习打乒乓球,自己也爱上了打乒乓球。从此,这位年轻爸爸的业余时间也用来学打乒乓球,在教练的指导下,训练非常刻苦,训练的时间和运动量并不比儿子少。可是3年之后,儿子已能拉一手漂亮的弧圈球,而父亲则进步不大,无论教练怎样指导,他已经没法学出规范的击球动作了。

从众多球友身上,我发现同样的规律:那些水平高的球友都是小时候在业余体校接受过正规训练的,而那些成年以后再学球的人,无论他们多么刻苦学习和训练,水平也很难提高了。因为他们已错过学习打乒乓球的最佳时期。所以,培养优秀运动员都要从小抓起,要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还是要看“童子功”,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这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很容易体会到。我现在回忆孩子的成长,这种不平衡性也是非常明显的。

我的孩子1岁半左右开口说话,这时他像每一个孩子一样,对什么都充满好奇,每天都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可是,我稍稍一留意,就发现孩子感兴趣的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离不开有生动形象的事物。这也是幼儿思维的共同特征,是从动作思维向形象思维过渡。所以,学龄前的孩子,他们的形象思维发展较快,而抽象思维发展较慢;他们在智力开发、学习知识上发展很快,但在道德认知上的发展较慢等。

针对这些特点,我把早期教育的重点,放在通过趣味游戏和亲子阅读来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上。在引导孩子阅读时,都是选用故事性、形象性很强的书,像有关各种小动物、各种珍奇植物、大自然有关天文地理的一些趣味科普读物都很受孩子的欢迎。我还经常与孩子一起玩随手涂鸦的游戏,始终坚持用生动的形象来启发和引导孩子学习知识,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很少要孩子去学比较抽象的算术,很少去讲孩子还理解不了的大道理,而是让一个个优美善良的童话故事去充实孩子的心灵。由于抓住了孩子学习语言和阅读的敏感期,同时注意了学龄前孩子的年龄特征,我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孩子在5岁就具备了较强的阅读能力,已经能够阅读中学生的科普读物,已经具备了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当然,这些有益的实践更加坚定了我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自觉性。

上小学后,孩子抽象思维的能力开始增强,对道德规范的理解能力有所增强,人际交往开始增多,第一次有了正规的学习任务。所以,我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基本的道德品质作为教育重点。

我抓住时机辅导孩子学习小学的数学,指导孩子学习写作文,培养每天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如在辅导小学生学习时我们会发现,小学生机械记忆的能力很强,有些很长的一篇课文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但是意义记忆的能力较差,背完后要他们说出课文的主要意思,往往说不出。我们在辅导中就要注意这些特点。

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应从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入手,从尊重长辈、尊敬老师、爱护同学等点滴小事做起,加强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因为孩子的理解能力慢慢增强,经过小学几年的教育,孩子为上初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尊重了这个规律,有助于家长理解孩子的年龄特征,在每一个阶段明确孩子身心发展的重点,能有效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如果超越孩子的年龄特征去催促孩子快速发展,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

为什么现在有的家长在孩子读初中后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只知道是孩子的逆反心理越来越重,却意识不到自己的教育方法已经不适应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了。孩子上初中后,身体的发育进入快车道,渴望独立的意识越来越强,但社会经验还不足,他们在心理上处于一种半成熟半幼稚状态。有的家长跟不上这种变化,还是沿用小学时期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必然会造成与孩子的冲突,如果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这些变化,调整教育方法,在孩子处于半成熟的状态时给孩子更多的尊重,在孩子处于半幼稚的时期给孩子必要的指导,这种青春期的对抗就会得到缓解。

根据这个规律,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在发展关键期,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心理学的研究还提出了2—3岁是学习口语的最佳期;4—5岁是开始书面语言学习的最佳期;学习外语应从10岁以前开始;学习乐器在5岁左右为最佳。当代许多心理学家、教育家一致认为,在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内,环境和教育对智力发展影响1年的时间超过其他时期8—10年的效果。

第一次读狼孩的故事时,我和很多读者一样,多么希望狼孩卡玛拉能学会人的语言,重新回到人类的文明世界。如果这种奇迹能够出现,她就能够用人的语言向我们描述狼的世界。学过外语的人都知道,在我们学会一种母语之后,如果不通过会讲两种语言的人翻译,我们无法学会另一种语言。

可惜,因为狼的语言与人的语言没有相通的地方,所以辛格没法通过翻译来教狼孩学习人的语言。经过7年的教育,狼孩卡玛拉才掌握45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没有语言这个思维的工具,她就没法学习人类的知识和智慧。她17岁死时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狼孩学说话为什么那么难?为什么她的智力难以发展?因为在狼孩学习语言的关键期,狼的语言和生活习性作为一种信号系统,已经先入为主地占据了她的大脑,她的大脑已经无法用人的信息去改写了,她的大脑已经是狼的大脑了,再也无法改造成人的大脑了。

20多年前,狼孩的故事曾经那样强烈地震撼过我的心灵:我既为狼孩悲惨的命运痛惜,又为狼母母性的光辉感动。我以《狼母》为题写了一首诗来表达我的感慨,我在诗中写道:“她用人的身体,走过了狼的一生。只有躺在坟墓里,她才像个人。”

有的人可能会说这只是一个特例而已,毕竟世界上绝大多数孩子是在人类社会中成长,这样的特例有什么意义呢?

这个案例可以让我们加深对人的身心发展“关键期”的认识,在婴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期,重视孩子的早期语言教育。

学习语言难不难?一点都不难,连婴幼儿都可以毫不费劲地顺利学会。很多人是文盲一字不识,但一点都不影响他学会说话。但是,有的人一旦学会了母语,却终身难改。我以前在一所铁路中专学校工作,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一位门卫周师傅,他从小在广西长大,5岁前学讲一种非常难懂的广西白话。我那时天天向外地刊物投稿,天天盼望收到编辑的回信,所以跑传达室比较多,他的广西白话我能猜对一部分。他对学生非常热情,很多学生他都能叫出名字来,哪个学生家里来信了,老远他就叫同学来拿信。可是,他讲得满脸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北方学生也不知道他讲什么。万般无奈之下,他从口袋里拿出一根粉笔,在地上写一句讲一句。全校学生都知道,周师傅外衣右边口袋里总是放着一根粉笔,正是他这根粉笔感动了很多的学生。我知道,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周师傅一生都在跟难懂的方言作艰苦的斗争,可是他至死都没能改变这难懂的方言。

这说明婴幼儿时期的早期教育可以影响终身,可有一些年轻的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后,就把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教养,自己继续享受轻松的二人世界,在不知不觉中错过了早期教育的关键期。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任何人在幼年时代播下什么样的种子,那他老年就要收获那样的果实。”

5.尊重差异才能因材施教

儿童身心发展的第四个规律是差异性。个别差异表现在儿童身心所有构成方面,可以这样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认识并尊重这些差异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开心果是怎样变成愤怒火的

在一个我常去的论坛上,一位年轻的母亲发了一个求助的帖子,讲述了她与女儿的故事。

她有一个乖巧又机灵的女儿,长相出众爱蹦爱跳嘴巴又甜,心肠好得让人感动,人家都说她的后半生要享女儿的福。女儿从一年级开始就自己洗头洗澡,从不用她操心,会做饭,会煮鸡蛋,还会给她讲人生哲理,语文成绩还算中等,字也写得很好很整齐。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叫人不得不使劲爱,她真的要感谢上苍给了她这样一个人见人爱的开心果。

可是,近两年来,这开心果却变成了她的愤怒火。女儿读五年级了,期中考试数学又没及格,再次让她彻底失望了。

接下来她讲述了这两年的经历。从三年级开始,女儿的数学成绩就时常闯不过60分。读三年级时写305这个数往往都先写300再写05,写67要先写60再写7,不知教女儿多少遍才会。四年级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她每天出5道题训练了一个多月,结果是今天学会了明天又不知道从哪儿下笔了。

她坚决不信自己的女儿就这么笨,所以她一心想把女儿拉到正常轨道上来。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帮女儿补习数学,包括中午回家吃饭时间,晚上女儿做完家庭作业以后的时间。特别是星期六星期天,女儿如果趁她上班的时间做了不关学习的事,她就会很恼火,就会把女儿臭骂一顿。结果往往是女儿一边抹泪一边反抗她的强迫又无奈地屈服于她的强迫。在这种敌对的情绪下学习,女儿一提起数学就反感。

为提高女儿学数学的兴趣她想过很多办法,和女儿玩掷骰子游戏练加减法,玩一会儿女儿就不玩了。用《玩学习》里的方法认算式,超过10以上的加减法就不干了,买菜时让女儿付钱,她就跑开。女儿一直很渴望有一只小白兔,妈妈说你什么时候数学考80分以上了,妈妈就给你买。女儿想都不想一下就说:那我就不要小白兔了。

她说牵女儿就像牵一头犟牛一样,她拼命在前面牵,女儿就是不动窝儿,她只好抽一鞭子。她很累,女儿也备受身心折磨。她在万般无奈之下,终于失去了耐心,变得无比愤怒。她不教了,随女儿便吧,你爱怎样就怎样。她怎么也弄不明白:人见人爱的开心果为什么会变成让自己无法忍受的愤怒火呢?

她向大家发出了无奈的求助:宝贝女儿,我该怎么教育你啊!

看了这个帖子,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为过来人,我十分理解这位母亲的心情,我以《从孩子的长处帮助孩子树立信心!》为题,给她回帖,建议她改变教育孩子的思路,早日把这愤怒火再变成开心果。从孩子的长处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谁不想自己的孩子成绩优异、各方面都十分出众呢?但是,随便找一所小学,随便找一个班,第一名只有一个,全班同学累到不睡觉,还是有孩子当最后一名。问题是假设我们的孩子是班上最后一名,我们怎么办?你问题的关键在这。如果妈妈的努力能够帮孩子把成绩搞上去,当然也就不用讨论了,要是成绩还是上不去怎么办呢?这就值得讨论了。我给你提几条建议。一、要客观看待自己的孩子。作为家长,要客观地看待孩子真的很难。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可是很多家长是以自己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很少深入孩子的内心。从你介绍的情况来看,你的孩子在数学方面确实比一般的孩子要差,所以你用了最大的力气来帮助孩子补数学,效果不理想,所以你失望了、愤怒了。你失望和愤怒的原因是不能接受孩子的现状,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孩子。孩子在数学方面的情况一定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没有哪个孩子会故意把自己的分数考低。如果孩子已经尽力了,母亲就要接受这个现实,除了耐心地给予必要的帮助,不要再把失望和愤怒挂在脸上了。因为你的孩子同样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孩子,就算有人用一个数学打百分的孩子与你交换你也不会换的。她也许不是为数学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她肯定有更重要的使命,就像姚明是为篮球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一样。你如果把这个建议想通了,你就再不会为了孩子数学不及格而失望和愤怒了。二、成功之道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而不是克服短处。这是世界上公认的成功之道,也很容易明白。如果姚明的妈妈发现姚明作文写得不好,拼命帮他补习作文而不让他打篮球;如果刘翔的妈妈发现他数学不好,不准他跨栏,天天逼他学奥数;如果马林的妈妈发现他英语不好,不准他打乒乓球,要他天天背英语单词……我看用不着我再举更多的如果了,你犯了一个简单的错误:你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弥补孩子的短处上了。既然你花了那么多工夫都没有一点效果,不妨转变一个角度来看问题:“长相出众爱蹦爱跳嘴巴又甜”,也许这正是孩子的最大优势,为什么不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发展孩子的优势上呢?你朝这方面引导发展,说不定孩子的艺术天赋就表现出来了,有几个歌唱家的数学很好呢?建议你从现在起,仔细观察孩子,看她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她学得最快的是什么?她最大的优势是什么?你找到了就努力去发展它,也许就为孩子找到一条阳光大道。如果你还把精力放在数学上,从你介绍的情况看,她累到不睡觉以后也考不上大学数学系啊。三、从孩子的长处帮助孩子树立信心。从你介绍的情况看,如果你紧紧抓住孩子的数学,会让她的自信心全部摧毁,孩子也很难体会到快乐。对考不出高分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找到孩子的长处细心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建议你从现在起,每天关注孩子最感兴趣的事,大力发展孩子的长处,降低对孩子数学成绩的关注度。让孩子知道,虽然我的数学成绩不好,但妈妈喜欢我的爱蹦爱跳,我还是妈妈最喜欢的孩子,我会在我感兴趣的方面创造成绩来让妈妈感到骄傲。孩子的自信心从哪里来?从不断的体验成功中来。既然你的孩子很难在数学上体验成功,就让她在其他方面体验成功吧,成功是相对的,不同的孩子成功的标准是不同的,一样能培养良好的自信心,还有什么比孩子的充满自信心、快乐健康的成长更重要呢?以上建议,不知是否符合你的实际情况,仅供参考。祝你早日走出失望和愤怒,祝小姑娘快乐健康成长!

看了我的回帖后,她发出感叹:真是一席话惊醒梦中人!她才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法有问题。我想,如果她能从以前的梦中醒来,去认真发现和培养孩子的长处,她的乖乖女一定能从愤怒火变回开心果的。

6.世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孩子

我给很多年轻的家长讲过两位年轻母亲的故事。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两位妈妈相约带孩子去公园玩。一到公园,她们选了一棵大树下的长椅坐下来,两位妈妈好久不见,好多话要说,就让两个小家伙自己玩。小明拿把水枪在草坪上冲冲杀杀,跑得满头大汗,玩得挺开心的。小豆豆则捧一本书坐在树下,看得津津有味。结果回家后两个孩子都挨了批评。

小明的妈妈批评孩子只知道疯疯癫癫乱跑,不会像小豆豆一样安安静静看书;而小豆豆的妈妈则批评孩子只会像个书呆子一样看书,像小明那样爱跑步锻炼身体多好啊。两个孩子在公园获得的快乐心情被妈妈的一顿批评赶得无影无踪。

有的家长说,两位妈妈都没有批评错呀,要是孩子又爱看书又爱锻炼不是很好吗?我说还有更好的呢:这孩子在学校学习优秀,考试打百分;篮球场上是绝对主力,带球上篮如入无人之地;游泳池里是健将,比赛总得第一名;舞台上是明星,唱歌、弹钢琴、主持样样都行,参加各种大赛常得一等奖;还是学校的小画家和书法家,作品到处获奖;还有超强的组织能力,当个小班长,是老师管理班级的好帮手。还有……

家长们听我讲到这里都会心地笑了。是啊,在每一个父母的心中,孩子应该是完美的。可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要一个孩子每样都做到完美,是很难的,也没必要。如果每一个孩子高考都打100分,那高考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世上每一个人都像刘翔一样跑得那样快,那开奥运会还有谁去看呢?如果每一个人都像毛泽东那样拥有雄才大略,那谁还会去当普通士兵呢?如果每一个人都像希特勒那样有独霸世界的野心,那世界哪里还有和平呢?除了用法律去规范人的社会行为,用道德去规范人的道德行为外,世界就是在这种求同存异的状态下发展的,也正是因为每一个人都不同,这世界才丰富才美好。

孩子之间的这种个体差异性可以表现在不同的方面。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注意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由于现在大部分家庭是一个孩子,做父母的很难同时体验男女孩子在身心发展方面的差异性。但绝大部分父母都懂这个道理:男孩子不能当女孩带,女孩子不能当做男孩养。

其次,个别差异还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同样是学说话,有的孩子不到1岁就开口说话,有的孩子3岁才开口说话,把父母急得团团转。有的表现在智力上的差异,同样在一所学校学习,同样的老师上课,但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还是分出上中下,有的孩子学得非常轻松但成绩很好,有的孩子学习非常努力但成绩一般。还有在性格、气质方面的差异:有的孩子开朗,有的孩子内向;有的孩子胆大,有的胆小;有的孩子急躁,有的孩子沉稳等等。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发现了这个规律,所以他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就是在同一个家里长大的双胞胎兄弟,在身心发展上也存在差异,何况在不同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呢。

世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孩子。我在很多次报告会上讲这个观点,有的家长就问,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对教育孩子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我说懂得这个道理,就会促使家长认真地了解孩子,客观地看待孩子。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做得好的父母收获快乐,做得不好的父母收获烦恼。

我的一位好朋友,他的女儿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今年考上了中国美术学院。

他们一家的故事值得很多家长借鉴。他的女儿就像我们经常看到的邻家女孩一样,长得清秀,充满灵气。她从小就喜爱画画,还在读小学时我就经常看见她背一个画夹去老师那上课。由于是她自己选择的,所以一直坚持下来了。父母充满爱心,并不强迫她在学习上追求高分,孩子一天天在开心中长大。等到初中毕业时,他们已经看出孩子的学习成绩属中等,但是在绘画上的天赋已展露出来。这时孩子有了自己的梦想,提出来要考中国美院附中。他们因为了解自己的孩子,没有盲目地把孩子与别的孩子去比较,而是客观地看待孩子,既承认孩子的弱项,又看到孩子的强项。他们尊重孩子的选择,支持孩子追求梦想。

孩子非常努力,她成功地获得了中国美院和中央美院附中的录取通知书,她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了中国美院附中。在美院附中,孩子的绘画天赋得到很好发展,进步很快,今年终于考上中国美院。这既是孩子努力追求的结果,也是父母客观看待孩子、因材施教培养孩子的结果。

7.不用别人的长处来比孩子的短处

我们来看看一些孩子内心的阳光是怎样被妈妈制造的乌云遮盖的。一位妈妈讲的故事给出了答案。

这是一位既充满爱心又有责任心的妈妈,她告诉我,她的孩子从小是一个非常阳光的人见人爱的小帅哥。可是,自从孩子上初中之后,孩子心中的阳光慢慢不见了,他变得非常不自信,不爱说话了。初中三年,孩子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当妈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样才能找回孩子内心的阳光呢?在孩子上高中后,他妈妈读到我的著作,似乎得到某种启发,找到我,给我讲了她与孩子的故事。

孩子读小学时成绩一直是挺好的,聪明、懂事、听话,所以当父母的也就没怎么过问孩子的学习,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是一个可爱的阳光男孩。当然,这样的三口之家,也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快乐之家。

变化是从上初中的第一次期中考试开始的。孩子第一次数学考了75分,排在班上中等。怎么会只考75分呢?当妈妈的怎么也想不通。她开始找原因,她发现孩子班上有好几个学习尖子,其中有一个是自己同事的孩子,人家的数学考了98分。妈妈提醒自己要关心孩子的学习了,从此妈妈的业余时间主要用于关注孩子的学习上了。她经常向老师打听情况,班上几个尖子每次考试的成绩她都会打听到,这些高分成了她衡量孩子学习的标杆。她经常给孩子讲这些尖子生是怎样努力学习的,要求孩子向高标准看齐,以他们为榜样。

晚上孩子做完作业想看看电视,她告诉孩子:你们班上第一名的同学每天做完作业后还要看参考书。当孩子周末想去踢球,她告诉孩子:你们班上的几个尖子生他们都不喜欢踢球,他们周末也会学习。

就这样,妈妈搜集到了孩子班上几个尖子生的各种优点,天天挂在嘴上,每当发现孩子的不足或短处,就搬出这些孩子的优点来批评和激励孩子。看着孩子在初中三年变得这样沉默寡言,妈妈心中更是着急。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这样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却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她越是鼓励,孩子越没有信心,她越觉得孩子不自信,她就越激励。

我到底该怎么做?难道我这样真心关心和鼓励孩子错了?

我告诉她,是她用自己浓浓的爱和强烈的责任心营造了一层厚厚的乌云,把孩子心中的阳光遮住了。

面对她的困惑,我告诉她,爱心与责任,如果放错了地方,将成为孩子沉重的包袱。她犯了一些父母常犯的错误。这个错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不愿接受孩子的差异。孩子读小学时,由于学习的难度不太大,所以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差距不是很大,很多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上初中后就不同了,学习的难度增加了,学习的任务量大大地增加了。孩子们在智力上的差异变得比较明显,成绩上的差距慢慢就拉开了,这种差距到高中会更明显。很多家长不愿接受这种差异,特别是面子观念强的家长,更不愿接受这种事实,认定是孩子学习不努力的结果。所以,很多压力就从家长这里冒出来了。

二是老用别的孩子的长处来比自己孩子的短处。实践证明,这种鼓励往往收到相反的效果。她天天挂在嘴边的几个尖子生,全校也只有几个,孩子非常清楚自己与他们的差距,他知道怎么努力也赶不上他们。再就是她打听到的都是这些尖子生的优点,并把这些尖子生的优点集中到一起,来对比自己孩子的短处和不足,这种比法孩子会感到自己一无是处。这种比较是摧毁孩子自信心的最有力武器。她鼓励孩子的出发点没有错,但鼓励孩子的目标选高了,鼓励孩子的方法错了。

我给她提了几条建议。一是平静地接受孩子与别的孩子的差距。俗话说: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一所学校那么多学生,肯定是各有优点,各有长处。拿考试成绩这个最直观的评判标准来判断,成绩最优秀的也只是少数,难道要天天拿那几个成绩优秀的同学来批评其他的大部分同学不努力学习?这样的教育是不对的。作为家长,无论孩子的学习成绩处于哪一个档次,只有平静地接受了才能想出好的激励措施来。那些一看成绩不如意就暴跳如雷的,往往想不出好的办法。二是不再用别的孩子的长处来比孩子的短处。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往往只看得到别的孩子的长处,却不容易看到自己孩子的长处。所以,他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总是拿别的孩子的长处来比自己孩子的短处,结果却是越比孩子越没有自信心,越比孩子越是感到自卑。如果孩子每天面对的是这样的比较,孩子的快乐会被赶得无影无踪。我们要做的是,真诚地去发现和赞赏孩子的长处,宽容孩子的短处。因为每个孩子都有短处,就是你天天挂在嘴边的最欣赏的最优秀的孩子也有短处,只是你不知道而已。三是多从孩子的长处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作为教育者时刻都不要忘记:有一样东西是任何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任何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都没有作出规定的,这就是儿童的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儿童能不能体会到真正的幸福,是良好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上天不一定会赐予你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但一定会赐予你一个有特点的孩子,就看你会不会尊重孩子的特点。

8.永远不要对孩子失望

三年前,在一场家庭教育的报告会结束后,有很多家长留下来与我交流。这时,我看见在人群外有一位年轻的父亲静静地站在那里,好像有什么话要说。果然,等大家散去之后,他才悄悄地和我说了一个问题。

原来,他家里有一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小姑娘,从小聪明活泼,很逗人喜爱。可是,去年小姑娘遭遇了一场小小的车祸,在大街上被一辆摩托车撞倒了,造成左腿骨折。虽然现在恢复得不错。但是,从此小姑娘走路有一点轻微的跛,仔细看能看出来,这给爱漂亮的孩子心里投下较大阴影。孩子从此变得不爱说话,不爱与同学接触,学习也受到影响。他想了很多办法来帮助孩子,但效果不好,他不知要怎样来帮助孩子走出这个阴影。

我非常理解这位父亲的心情,我告诉他,有缺陷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我给他介绍了儿童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这种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首先是指人的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样的例子我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我记得第一次读著名作家航鹰写的短篇小说《明姑娘》时,被小说中仔细的描写所震撼。大学生赵灿突然失明,他仿佛掉进了一个黑暗的世界,青春、事业、生活在他面前都失去了光彩,他彻底失望了。而这时候,一个盲人姑娘叶明明来到了他身旁,明姑娘手把手地教他收拾屋子、买菜做饭,教他开车床、学盲文。从那些生动的描写中,我们发现明姑娘虽然也失明了,但她的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的感觉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弥补了在视觉上的缺失,她不仅能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和生活,还帮助赵灿从逆境中奋起,开始了新的生活。后来,赵灿的双目复明了,他与明姑娘的爱情也开出了灿烂的花朵。这篇小说1982年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我在《贵州都市报》上看到这样一个案例。2006年贵州盘县一名无手考生以539分的优异成绩被贵州大学录取。何武于1992年9月的一天因年少无知攀爬变压器而被电击伤,从此失去了左臂和右手。

经过一年的康复治疗,他就开始用脚夹着树枝在地上练习写字。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他开始夹着笔在本子上写,竟能用脚把字写得整整齐齐。于是,在1994年他重新进了校园。经过锻炼,他逐渐适应了没手的生活,完全可以自己吃饭、洗脸、穿衣等。上高中后他觉得用脚写字太麻烦,就买了一个护腕戴在右前臂上,把笔插在护腕里写字。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他能用前臂把字写得又快又好。

生活中大量的案例,可以加深我们对这种互补性的理解。倡导赏识教育的周弘老师对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不放弃,用一颗爱心去赏识和激励孩子的各种潜能,弥补了孩子在听力上的缺陷,把孩子培养成了留美博士生。周弘培养周婷婷的故事和方法启发和激励了多少家长,让一些有缺陷的孩子重拾信心。所以,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有缺陷的孩子,一定不要失望,要想办法通过发展其他方面的机能来弥补某一方面的不足。

其次,这种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最有说服力的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罗斯福16岁以前曾8次远渡大西洋到欧洲旅游,到过许多国家。这些经历锻炼了他勇敢坚毅的品格,同时大大开阔了他的视野。

1907年他从学校毕业后进入律师事务所当律师。1910年,才28岁的罗斯福竞选纽约州参议员成功,开始涉足政坛。1913年,他任海军部长助理,1920年罗斯福获得了民主党的副总统候选人提名,后来参加竞选失败。

正当罗斯福对未来充满希望时,命运却给他出了一道难题。1921年8月,罗斯福全家在加拿大的一个小岛上度假时,发现另一个小岛森林失火,他率领全家上岸参加灭火。他在过度疲劳后又跳入冰冷的湖水中游泳,第二天发现左腿麻痹,全身发烧,不能行动,随后被诊断为脊髓灰质炎。当时很多人预言他的政治生涯就此结束。

然而,罗斯福没有在命运前屈服,他用双手从一个房间爬到另一个房间,在地板上同两个儿子摔跤。正是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不息的意志,终于可以重新使用他的左腿、借着手杖站起来了,并坐着轮椅又走上了政治舞台。

1928年,罗斯福当选纽约州长,重返政界。1932年竞选总统成功,以后又获得1936年、1940年、1944年大选连任。正是罗斯福卓越的智慧、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意志力弥补了他在生理上的缺陷,让他成为美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总统,也被称为“轮椅上的总统”。

给他介绍了这些案例之后,我说对比这些极端的案例,你的孩子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缺陷,作为家长,永远不要对一个孩子失望。在学习和认识了互补性这个规律后,你要想办法帮助孩子在其他方面发展技能。虽然现在孩子的腿有些不便,但可以通过发展孩子手上的技能来帮助孩子重树信心,来培养孩子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意志,给孩子更多的关爱,更加细心地去发现孩子的长处,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有效激发孩子的信心和勇气,孩子一样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

这位父亲接受了我的建议,他鼓励孩子学习演奏扬琴,经过三年的学习,孩子的扬琴演奏水平提高很快,成为学校乐队的小小扬琴手。虽然这个孩子以后不一定会成为扬琴演奏家,但是,她已经成为一个快乐的孩子。

9.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很多的家庭里,在孩子上学之后,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成为影响这个家庭快乐的最重要的因素。

四年前,曾经有一位妈妈,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向我倾诉她的苦恼。她的女儿上高一了,学习成绩在班上属于中等。她按照学校往年高考的情况来判断,孩子很难考上一所很好的大学。从此,她就加大了对女儿的教育力度。也给自己和女儿带了巨大的烦恼。

我问她是怎么教育女儿的,她给我讲了她和女儿的故事。

女儿每天晚上做完作业要到9点半左右,女儿走出房间想看看电视放松一下,这时当妈妈的就开始说教了。什么要抓紧啦,高中三年很快就会过去的。什么要集中精力啦,每天在打扮上不要花太多时间。什么考不上好大学将来就业就会很困难啦等等。每天如此,开始女儿只是沉默,只听不说。你说你的,她看她的电视。后来女儿受不了,妈妈一开口她就离开,弄得妈妈心里很难过,以前女儿跟自己像朋友一样,现在却像敌人一样,在一起难说三句话了。妈妈是既着急又难过,不仅影响到她的生活,工作起来也是无精打采的。她也知道这样下去对女儿的学习影响很大。她问我,到底要怎么做女儿才理解她。

我就给她说了我在孩子高中三年的做法。我告诉她,普通家长一般没有能力辅导高中孩子学习了。所以,孩子回到家里家长要与孩子谈学习上的事情往往谈不到点子上。再说现在信息如此发达,高考的重要性孩子都知道,家长在这方面再去过多的讲就成了孩子的压力。所以,我很少在家里与孩子谈学习上的事情。如果要谈,我一定是在发现孩子的问题之后,经过认真思考,把谈话的内容写成文字,在孩子比较轻松的时候找孩子谈。因为次数不多,孩子一般不反感。像你这样天天与孩子谈,她知道反正天天要说的话,肯定不重要,所以孩子不听。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心里不急呢?那就是对孩子的成绩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校里那么多孩子,无论家长怎样急,成绩照样要分出上中下。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学习成绩与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是直接相关的,每个孩子都有跳不过的高度。这些成绩将影响孩子的高考,是很重要,但决不会影响孩子一辈子。所以,高中三年,你不要去管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个交给学校老师去管。你就管孩子学习以外的事情,多关心孩子的成长问题。鼓励孩子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关心她学习之后做什么事情人最放松,有空了与她谈些有趣的事情,缓解孩子学习上的压力。把生活安排好,保证孩子学习的正常秩序。还可以帮助孩子查一些高考的相关资料,这样孩子不会反对的。

听了我的一席话,她得到启发。从那时起她不再找孩子谈学习上的事情,而是从关心孩子的生活入手,很快又与孩子恢复了亲密的母女关系。再遇到她时,她告诉我,是“每个孩子都有跳不过的高度”这句话让她得到解脱,女儿也轻松了,真的不把高考成绩看得那样重时,人就轻松了。女儿看到妈妈对自己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反而更加努力学习,去年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

前不久在网上听“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演讲,他作为一个事业上的成功人士,告诉在校的大学生,事业的成功与人的长相没有直接关系,与一个人是否读名牌大学、是否是班上第一名没有直接的关系。更重要的是看你有没有梦想,有没有为实现梦想锲而不舍地努力奋斗的精神和毅力。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学生:成长比成绩更重要。梦想、品格、意志力、责任感、进取心、坚持性这些远比成绩更重要。

10.千年过错为什么这么顽固

从人类有文字的历史开始,就记下了一些过错,希望后人不要再犯。中国充分发挥汉字的优点,发明了成语,简短几个字组成的一句话,就记下了流传千古的一个经典故事,告诉后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像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循序渐进、言传身教、由浅入深、学以致用、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孟母三迁等这些几千前总结的教育经验,至今仍在影响世界各国的教育,成为中华文化的精华。而像拔苗助长、因噎废食、因小失大、守株待兔、邯郸学步、生搬硬套、半途而废等这些几千年前总结的教训至今也还在警示人们,同样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看到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案例,我常常想,为什么有些千年过错那么顽固,有的成语几乎是天下皆知,仍不断有人重复犯错。

像拔苗助长这个成语,随便找一个读过小学的人问问,都知道其含义,因为太生动形象了。可是现在还有很多家长在干拔苗助长的傻事。

当我在《家庭》杂志读到《拔苗助长,害惨了“神童”儿子》这个案例时,深深地感到拔苗助长这种错误是多么的顽固。

一位父亲在孩子3岁时就列出了“神童培养计划”:让孩子3岁开始学习小学知识,7岁上初中,11岁参加高考,预计用4年的时间拿到本科文凭,然后15岁考研究生。

每天清晨6点,3岁的儿子就被叫醒,读1个小时的早读。8点半,正式开始一整天的课程。晚上,还为儿子请了一位大学生教他英语。

儿子一边写生字,一边打瞌睡。他一巴掌打过去:“儿子啊,不吃苦中苦,怎为人上人?”儿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继续埋头写字,泪水一点一滴打湿了作业本。

在他近乎残暴的教育下,经过4年的时间,儿子一路跌跌撞撞地学完了小学课程,完成了他“神童培养计划”的第一步。

儿子7岁生日那天,在妻子的苦苦哀求下,他同意放假一天,让妻子带着儿子出去玩。本以为儿子会好好地玩上一天,可不到中午,儿子和妻子就回来了。原来,到了游乐园,儿子什么也不会玩。

从那以后,他发现儿子经常发呆,说话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不正常的行为。孩子常常将书本仔细地撕成一点一点地碎片,然后很小心地将碎片装进一个塑料袋里,像收藏宝贝似的将塑料袋压在枕头底下。床上都快被碎纸占领了,但孩子不允许清理,只要别人动一下,他就歇斯底里地哭,哭得让人害怕。

感觉事态有些严重,他就到一家医院的心理门诊咨询。医生告诉他儿子患上了心理疾患。他不相信,把市里的好医院都跑了个遍,每位医生都告诫他必须立刻给儿子减负。从医院出来,他的脚步沉重得快提不起来了:难道是我害了儿子?他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了一场。

回到家中,他决定给儿子松绑,可儿子自己却松不了。他把儿子从书桌旁拉开,不一会儿,儿子又回到书桌旁,看书,做作业。儿子唯一的休息方式就是撕书。

按照医生的建议,他将儿子送到了一所压力相对较小的农村小学,让孩子在那儿学会融入集体生活。每周,他还陪着儿子去作一次心理治疗。每次从治疗室出来,看着儿子一次比一次笑得开朗,他就想,有个会笑的儿子真好。

这位父亲用4年的时间重复了一个千年过错。用4年时间换来一个人人尽知的苦涩教训:4年前,他把才3岁的儿子拼命地往7岁拉;现在,他又把7岁的儿子拼命往3岁拽。原来他千方百计让儿子学习,现在他是想尽办法哄儿子去玩。

希望每一个急躁的家长都来读一读这个案例。让儿童快乐地成长吧,这比什么都重要。

11.孟母三迁告诉我们什么

有一次一位年轻的妈妈与我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她的孩子上小学三年级。她感到孩子学习的兴趣不大,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学习成绩也不好。她说自己做生意很忙,交际和应酬较多,经常要陪朋友打牌唱歌,没有多少时间管孩子的学习。她问我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习那么自觉,不需要父母管,这种自觉性是怎样培养起来的?要是自己的孩子像人家那样自觉学习多好啊。

我听她介绍完情况就问她:你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吧。她说知道,现在她家的居住环境非常好,离孩子读书的学校很近,走路5分钟就到了。孩子上下学不用她管。

我笑着问她:你的孩子平时在哪做作业?她说放学早就在她的门面上做,放学晚就回家在客厅的茶几上做。

我说你还没有给孩子安排一个简单的书房吧。她问,你怎么知道?我告诉她先从改善孩子的学习环境开始吧,如果你家里天天有人打牌,孩子不爱学习很正常啊。

这位母亲实际上对孟母三迁的故事还没有完全理解,只理解了搬家,认为自己家住在学校旁边,就是学习环境很好了。

在中国,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千年,影响了很多母亲。

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没有改嫁独自抚养孟子。因为他们住在墓地旁边,所以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号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后说:这个地方不适孩子居住!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看到后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啊!

很多中国父母从这个故事受到启发。但是,也有一些完全没有领会这个故事的深刻含意。

我个人理解,从孟母三迁的故事里,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启发。

第一,孩子喜欢模仿成人的言行。特别是每天朝夕相处的父母更是他们第一模仿对象,模仿是幼儿和少年儿童最主要的学习方式。这种模仿就像是在一张白纸上画出的最初印迹,深刻而难以磨灭,往往会伴随人的终生。所以古今中外都提倡父母要言传身教。

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狮、虎、豹等猫科动物的妈妈们教孩子捕猎,都是做给孩子看,等孩子长大了就会去模仿妈妈捕猎,很快就学会了。绝大多数动物的妈妈都是用这种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所以,这些动物长大后都很自然地就掌握了妈妈的本领。

在很多的家里,一些高明的父母并没天天给孩子讲道理,更多的是做给孩子看。要孩子尊敬长辈、孝敬老人,自己先做到尊敬长辈、孝敬老人;要孩子热爱学习,自己先热爱学习;要孩子积极进取,自己先做到积极进取。这样来教育孩子效果是非常好的。

但是,也有很多的家庭刚好是做反了。要孩子做的自己偏偏不做:自己整天在外面应酬,家里没有书房,自己每天都不读书,却天天要求孩子读书;自己从来就没有孝敬过长辈,当着孩子的面骂长辈、做出不尊敬长辈的事,却常常教育孩子长大了要孝敬父母;自己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和别人吵架,却总是要求孩子与同学搞好关系,和睦相处;自己带着孩子在公共场所从来不遵守秩序、随地吐痰,却要求孩子遵守公共秩序;自己遇到困难就唉声叹气、不思进取,却天天鼓励孩子要努力拼搏。这样是难以收到好的教育效果的。

第二,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巨大的影响。这个环境不仅仅是孩子的居住环境,包括孩子能看见能听到能感受到的环境。“新东方”的董事长俞敏洪曾在家作了一个试验,在家里不准看电视和玩电脑,要求爱人和女儿一起跟他看书。一开始,儿子一个人在边上玩,最后玩着玩着发现自己一个人特没劲,便也从书架上拿了一本书装模作样地看起来,尽管儿子当时还不识字,看不懂。这就是环境氛围的影响。

有一位父亲,麻将成瘾,家里有一小学生,怎么办呢?他在装修房子时把本来应该做书房的装修成麻将室,特地把离麻将室最远的一间房做孩子的卧室兼学习室,他认为离得这么远,他们打麻将孩子应该听不到了,不会对孩子的学习造成影响。可是他错了,孩子听不到但能感受得到的:父母天天在玩,却天天要求我刻苦学习,太不公平了。所以孩子也天天玩他的游戏。每次他遇到学习上的问题,跑去问爸爸时,爸爸根本就离不开麻将桌,只好笑眯眯地对孩子说:儿子,明天自己问老师去,爸爸现在没空。有过几次这样的经历后,有问题他再也不问爸爸了。这样的环境怎么对孩子没有影响呢?

中央电视台播的一个公益广告曾经打动过多少人的心:一个得奖的小女孩,多么希望得到爸爸的表扬啊。一听到楼下的汽车声音就拿着奖状跑去开门,几次希望几次失望,最后抱着奖状睡着了爸爸还没有回来。现在有的父亲被称做“三桌”父亲,他们主要的时间都在办公桌、酒桌和麻将桌上度过,每天早出晚归,很少与孩子见面。他们认为教育孩子是母亲的事,当父亲的能把钱赚回家就不错了。这样的爸爸多了,才会出现这样的公益广告,它反映了很多孩子的心声。

二、有爱心是做快乐父母的关键

要成为快乐父母,除了要讲科学,有没有爱心是关键。因为一个人从孩子到长大成人,这个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从被爱到学会爱的过程。但是,在很多的家庭里,父母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只看重孩子的智力发展,却不重视孩子有没有爱的心灵。

在《斯宾塞快乐教育书》这本书中,斯宾塞写道:在我对小斯宾塞的教育中,我认为友好、鼓励是快乐教育的最佳方法。世界上没有一个孩子一生下来就反感、厌恶自己的父母,但之后却不一定了。有的甚至与父母反目为仇,更有甚者,还会作出弑母弑父的恶行。这究竟是父母的责任呢,还是孩子的责任?一个长期得不到友好、鼓励和正确训练的孩子,他会在心里产生厌恶和憎恨。“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

实际上,世界上很多人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因为有高超的本领,而是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1.每个孩子都需要母婴依恋

在多次演讲中,每当我介绍著名科学家巴甫诺夫的名言:“孩子降生后第三天才开始教育就已经晚了两天了。”很多家长发出怀疑的笑声。我知道,在这些家长的心目中,他们理解的教育就是教孩子读书识字。有一位年轻的妈妈非常认真地问我:“真的是那样吗?一个刚生下来的新生儿怎么教育呢?”

我告诉她,父母这时教育孩子的任务不是教孩子读书识字,对处于婴儿期的孩子,父母的教育主要有两大任务。

一是发展感觉。利用每天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多与孩子说话,可以给孩子听最好的音乐,发展孩子的听觉;多逗孩子玩,多与孩子对视,发展孩子的视觉;及时给孩子哺乳,发展孩子的味觉和嗅觉;每天给孩子洗澡,多抚摸孩子,发展孩子的触觉等。这些感觉是今后孩子发展智力的重要基础,一旦孩子在这些感觉发展上有缺陷,都将给孩子今后的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这些道理家长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

二是爱的教育。婴儿出生后首先得到的是父母在生活上的精心照料,如喂奶、洗澡、换尿布等,以满足孩子生理上的需求。当孩子睁开双眼,就能看到母亲亲切的微笑。在婴儿感到不舒服时为他消除不适,在婴儿感到不安时给予安慰。父母温暖舒适的怀抱,温馨的呢喃细语,轻轻的亲吻和抚摸,都能传递浓浓的爱意。每当宝宝睁开眼睛时总是妈妈守护在身边,同母亲在一起感到最大的安慰与满足,使婴儿感到安全、自信和被爱。这才是每个孩子人生的第一课:爱的教育。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温暖的,这温暖亲情的依恋最能塑造孩子的心灵。“我们都是这样做的呀,只是我们没意识到这是在教育孩子。”年轻妈妈轻轻地说道。

对,父母与婴幼儿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不需要高超的技艺,只需要亲密的相处。所以,无论家庭是富有还是贫穷,绝大多数家庭的父母都能与孩子建立起亲密的依恋关系。

但是,对母婴依恋进行深入研究的人不多,一些年轻父母对这种依恋关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孩子满月后就交给老人带,自己轻松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尽情地享受温馨的二人世界。老人正好闲着没事干,非常乐意带孙儿。这些年轻父母就这样错过了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母婴依恋的时机。

弗洛伊德说过:对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来说,除了需要被细心地照料之外,还需要和母亲有温柔的身体接触。有的人可能认为刚生下来的婴儿什么都不懂,可是,美国纽约大学曾做了一个触摸心理实验,实验的结果表明,缺乏和父母身体接触的儿童,长大后普遍缺乏温情和体贴,而且也往往不自信,自我评价偏低,这样的孩子总是不懂得向别人传达自己的快乐情绪,对周围的人也冷漠没有亲和力。

著名诗人艾青是他的奶妈大堰河带大的,他吃着大堰河的奶水长大,感受着大堰河给他的母爱,他与保姆大堰河之间建立起了强烈的母婴依恋。1932年,艾青作为一个美术青年,由于在上海从事进步绘画运动,被国民党上海当局关进了监狱。他失去了画具,只好进行比较简便的诗歌创作。这一写,就写出了他个人也是新诗史上最感人的诗篇。这些诗中最催人泪下的,是献给他的奶妈大堰河的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在他的眼里,父母亲给了他生命,但最让他感到温暖的是他的奶妈——大堰河。这份在婴幼儿时期建立的依恋,让艾青感念一生。而当他回到自己父母家中时,感觉到的却是“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由此可见婴幼儿时期建立起来的依恋感有多么重要。

中央教科所原所长朱小蔓博士对母婴依恋有很深的研究,在《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这本书中,她提出儿童对父母的依恋,有可能发展为对老师和同学的依恋。对学校、对家乡、对民族、对祖国以至对人类的亲切依恋感的产生,也与早期的健康的依恋感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为此,我们一定要从小重视健康的亲切依恋感的培养,让婴幼儿在依恋感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建立最温馨的亲子关系和最美好的人际关系,为他们今后高层次情感发展奠定基础。做现成父母是要付出代价的

当然,有的家长可能不认同这些观点,我们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

有一位母亲,面对孩子的问题十分苦恼。她家有一个15岁上初一的儿子。不久前孩子开始离家出走,孩子父亲当天把他找了回来。可是3天后孩子再一次出走,一走就是5天。他们心急如焚四处寻找,最后在一个网吧找到了孩子。通过近一个月的教育,孩子还是回到学校。孩子回到学校后,发现同学都不愿意和他来往,他心情很不好。很多课程他听不懂,考试成绩不好,多次受到老师的批评。他就上几天学,在家休息几天。对学习没有兴趣,对社会上一些负面的人和事却很崇尚。这几年就想在学校混,混出老大的样子。

她回顾了儿子的成长历程。承认自己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太疏忽,在关键的几个时间里没有把握好。儿子在3个月大的时候被检查出先天性心脏病,考虑到身体原因,他们就让孩子一直生活在奶奶身边,奶奶怕孩子哭多了对身体有影响,很多事情顺从他、娇惯他,到7岁时他们才把孩子接回身边。在奶奶的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存在一些问题,他们认为孩子还小,没有给予及时的引导和规范。等孩子上小学四年级后,他们发现有更多的问题在孩子身上表现出来,但也没有引起重视,认为长大了会自然变好的。去年孩子上初一,刚入学时间不长,就和老师发生冲突。因为考试成绩不好,受老师的批评,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那个阶段孩子总是说不想活。他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与班主任、任课老师进行沟通,还专门请家教为孩子补课。后来孩子的学习兴趣越来越差了。他还结交一些校内、校外有不良行为的少年,经常在一起混。孩子的这些表现她想起来就心疼。

身边的朋友都说他们娇惯孩子,她以前一直觉得没有,现在她才认识到在很多事情上纵容孩子就是娇惯孩子,在很多事情上没有坚持原则。目前孩子听不进父母的话,在学校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疏导。面对孩子目前的状况,她不知道怎么办,希望能给她一些建议。

其实这个孩子的变化过程是很明显的,只是因为做父母的不懂这个道理,让孩子的问题一点点放大了,到现在解决起来难度加大了。我以《做现成父母是要付出代价的》为题,给她做了回复。做现成父母是要付出代价的你孩子现在的问题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原因很简单:孩子3个月就离开你们,他和奶奶生活到7岁才回到你们身边,你们是在孩子7岁时做了现成的父母。在孩子需要和父母建立母婴依恋时,你们不在他身边,他与奶奶建立了母婴依恋。现在他不依恋你们,他依恋的是奶奶。所以,他离家出走时没有什么留恋的。现在还有好多家长不懂这个道理,不知道做现成的父母以后是要付出代价的。我到很多单位演讲,向年轻的母亲大声呼喊:不要错过前3年的早期教育,一定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母婴依恋,这是一些美好情感的基础!要教育好孩子,爱心才是关键,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做基础,父母很难教育孩子。为什么你们现在讲的话孩子听不进去?因为他对你们没有依恋感啊。给你一条建议:首先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你也许会有些委屈:难道我现在与孩子的关系不亲?你现在每天对孩子生活上的照顾,孩子是离不开你,但这只是一种在物质生活需要上的依靠,与从婴儿时期建立起的在感情和心灵上的依恋是不同的。对父母有良好依恋感的孩子,在外面受了再大的委屈和打击,首先想到的是回家,是得到父母的安慰和鼓励。而与父母没有良好依恋感的孩子为什么会出走?因为他对父母只有物质生活上的依靠,一旦他在社会上结交的朋友能满足他物质上的需要,或者拿了家里的钱,他自己能安排自己的生活,他就会毫无顾虑地离家出走。建议你们从现在起,做到真正关心孩子,从情感上走进孩子的心灵,看他对什么最感兴趣。从你介绍的情况看,孩子的成绩很差,这个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他离家出走,与社会上的人接触,这个才是重要的。如果你们还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孩子有可能出大问题。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从感情上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要让孩子感到你们是爱他的,哪怕他的成绩一塌糊涂,让他感到这个家是他真正的依靠,他对你们有了情感上的依恋了,才不会离家出走,才会对你们讲的话引起重视。其实,你们是在弥补以前的缺失。这个不补上,教育孩子难上加难。如果父母白天工作忙,请老人或保姆照看孩子,晚上一定要与孩子亲密接触,这样才能保证这份浓浓的母爱不间断。在欧洲有这样一对年轻的夫妇,他们家境殷实,十分喜欢旅游,所以孩子出生不久他们就把他托给一位亲戚照料,两人准备去国外旅行。临行前,这对夫妇对亲戚朋友说,趁现在孩子还小抓紧时间好好玩,以后就没时间了。他们在意大利和法国分别待了一年,然后又到了非洲,足迹遍及世界各地。等他们玩得尽兴回来后就傻眼了,因为他们的亲戚也很忙,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去教育孩子,于是就把照顾孩子的事放到了管家的身上。孩子快5岁了,但还不认识父母。当晚,夫妻俩想和孩子一起睡,被孩子拒绝了,他宁愿挤在管家破陋的房间里,也不愿到他们宽大舒适的床上去。这对夫妇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但这个孩子却满嘴粗话,还经常和别人打架。夫妻俩想把他送到学校去,可孩子根本就不喜欢学习,每当要对他进行教育时,孩子就会冷漠地望着他们。终于有一天,做父母的受不了了,母亲心痛地喊道:“你要明白,我们才是你的亲生父母!”孩子脸上写满了害怕,他跑到管家后面以避开泪流满面的母亲。看到管家后父亲也生气了:“你怎么照看孩子的,他居然不认识亲生父母?”可怜的管家战战兢兢地说:“先生,以后可能会好些吧,这可能、可能是因为你们没跟他在一起的缘故……”这时,孩子却鼓起了勇气,站在管家这边,愤怒地望着他的亲生父亲说:“不许你对米切尔太太这样说话。”“我是你的亲生父亲啊!你还不明白吗?”“我根本就没见过你呀!”就这样,孩子执意不认父母,最后他们不得不让亲戚辞掉了管家。她离开了,孩子哭得伤心欲绝。毕竟他与管家一起生活了5年,他们之间已经建立了十分深厚的感情。事实上,这个孩子以后的生活也是不幸福的。由于父母早期教育的不当,他的性格变得更加忧郁、暴躁,还时常在梦里叫管家的名字,长大后还曾多次离家出走。这种情况,你能说是孩子的错吗?很多年轻父母由于不懂得母婴依恋的重要性,这样的错误总在不断地重复。在我国农村因为父母进城打工,产生了大量的脱离父母管教的留守儿童。而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占较大比例。我看到一个案例,三个高三的学生涉嫌抢劫罪被抓,在看守所里母亲拉着儿子的手一边哭一边说:“我为什么要到外面打工,就是为了你啊,我现在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啊!”听了真让人心寒。

2、给孩子一个积极进取的身影

卢梭说:母亲应该是孩子最好的保姆,父亲应该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把父母最重要的职责都说出来了。父母除了为孩子生理发展提供物质上的保障,还要成为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导师。所以,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仅是温暖的,还应是有方向的和有力量的。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理想有志向,积极进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可是,孩子的志向是怎么产生的?孩子的进取精神从哪里来?很多父母对此感到十分困惑。

有一次我到一个朋友家里做客,看见他的孩子在餐桌上写作业。一边写一边玩,他批评孩子也没有效果。“你看看,读五年级的孩子了,学习不专心,又不用功,学习成绩我都不好意思说。”他无可奈何地叹一口气。“孩子在做作业,不要打扰他。”我拉着他进了里面的屋子,我最不喜欢家长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孩子。我以为是一个书房,进来才发现是个活动室,一个麻将桌,四把椅子。“我正好要向你请教,这孩子要怎么教啊?我算是没有办法了,你给我支个招吧。”原来他这次把我请到家里来就是要我给他出出主意,看看怎样把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看来他的办法是用尽了。“你带我看看孩子的房间吧。”他带我走进孩子的房间,孩子的卧室不小,但只有床。“孩子的书呢?”我问他。“在这。”他指着床边的一只大纸箱,里面有不少书。“孩子不喜欢读书吧。”我笑着问。“你怎么知道?”他不解地反问。“因为孩子读书的环境不好啊。就算他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想查一查资料,却要在这样一个大纸箱中去找书,他就懒得去翻了,哪里还有读书的兴趣呢?孩子读书要很方便才行呢。”“哦,这个很重要吗?”“对,你如果要听建议,我给你两条。就看你能不能做到了。”“你说吧,只要能改变孩子的学习状态,我尽量去做。”“第一,给孩子一个独立的学习空间。这房子这么大,却没有孩子一个独立的学习空间,孩子要跑到餐桌上做作业,如果遇到有一个字不会写,想查字典,还要跑到卧室里来翻箱子,他就不查了。我建议你就在孩子的卧室里给孩子放一张写字台,写字台的旁边放一个书柜,把孩子需要读的书全部放上去,这样孩子读书就方便了。孩子在这写作业,来了客人也不会受影响。”“这个我马上就能做到,又不需要花多少钱。”“你还要经常教孩子整理书柜,把书分类摆放,当孩子想读某一本书,一下子就能找到。还要经常和孩子一起去书店,指导孩子买他喜欢读的书。”“这个我能做到。”“你自己怎么没有书房?”“我的办公室有两个大书柜,书都放在办公室了,所以家里就把书房改成活动室了,有时朋友来玩牌方便一些。”“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天天打麻将,却要孩子努力学习,你的话孩子怎么能听进去?你自己还很年轻啊。”“我的工作不复杂,我学过的知识足够应付了。所以,也就很少看书了。”“嗯,像你这样的父亲很多啊,自己不思进取了,却天天逼孩子积极进取。不公平呢。”我开玩笑说他。“我知道你的第二个建议了,是把这活动室改回书房吧。”他不好意思地笑了。“对,这本来就应是一个书房呢。千年古训:身教重于言教啊。”

这是一个负责任的父亲,他理解了我的建议,我的两个建议他很快就落实了。半年以后他告诉我,孩子真的发生了变化,有了不小的进步呢。

我之所以写这个案例,是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结婚时把新房装修得豪华气派,可就是没有书房。家里根本就没有读书学习的氛围,等孩子长大之后,天天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却没有什么效果。他们不知道,父母自己每天读书学习、积极进取这种看得见的氛围,对孩子的示范和激励作用更大。自己经常打牌的做法,当然也会成为孩子的榜样。

我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家里父母天天邀人来打麻将,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学习靠自己管。有一天晚上,孩子做完作业后准备洗脚睡觉。一边泡脚一边在旁边看妈妈的麻将,当妈妈在那理牌时,他高喊一声:清一色,胡了!妈妈把牌理清后果然是清一色胡了。大家都笑儿子打麻将的水平超过妈妈了。孩子天天看父母打麻将,自然就学会了打麻将。

懂得这个道理并认真去做的父母往往能收获快乐,而那些只懂给孩子提供物质保障而不会在人生道路上引导孩子的父母往往收获的是烦恼。

有的家里,父母只是经常提醒孩子:你要学习啊,你要读书呢。这种空洞的说教对一个学龄前的幼儿作用不大。最管用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亲子共读。父母把孩子抱在怀里,找一本孩子最感兴趣的书一起共读,开始是父母读,孩子听,慢慢的孩子就会讲书上的故事了。时间一长,当孩子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孩子也就喜欢阅读了,阅读的习惯就培养起来了。一个在5岁前就培养了阅读习惯的孩子终生爱读书。

第二种是言传身教。父母爱读书,孩子自然会模仿读书。在孩子的眼里父母是积极进取的,遇到困难不放弃、不言败,这种良好的意志品质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在这种氛围中,父母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都能给予孩子无穷的力量。而这力量常常是发自孩子的内心,是最为可贵的内动力。

3.要学会激发孩子的内动力

有个家长问我:为什么有的孩子那么爱学习?有的孩子却坐不住学不进?到底是什么在起作用?我告诉他影响孩子学习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孩子有没有学习动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孩子的学习动力是怎么产生的呢?”“简单地讲,孩子的学习动力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来自孩子内心的内动力,一类是来自外界的外在动力。这两种动力对孩子的学习都会产生作用。我的体会是孩子的内在动力最持久最可贵,外在动力只有在适合、适度的情况下才会起到正面的推动作用,如果不适合或是过度都有可能演变成外在的压力,反而会起到负面的作用。”

为了让这位家长有进一步的认识,我讲了下面两个故事。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孩子在6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喜欢上了打乒乓球,他送孩子到业余体校学打乒乓球。因为对打乒乓球有浓厚的兴趣,加上有体育运动的天赋,孩子学起来非常投入,进步也非常快。很快就成为市业余体校的第一名。他训练非常认真,每次教练安排的训练任务,不管教练在不在身边都能自觉完成。而有的队员在教练不注意的时候就不认真完成任务。这种差别就是由内动力上的差别引起的。

虽然整个球队的学员在内在动力上有差别,但是,每次集中训练时,在教练的监督下,所有队员都能按要求完成训练任务。因为认真完成训练任务能得到教练的表扬,不认真完成任务会受到教练的严厉批评和家长的指责。这就是一种外在动力的作用。为什么有的队员中途退出训练了呢?因为教练的批评甚至惩罚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这种外在动力就成了巨大的压力了,所以孩子不愿学打乒乓球了。而那些能坚持下来的队员,他们的承受能力较强,教练的批评和惩罚都在他们的承受范围之内,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形成有效的合力,所以,他们进步更快。

我这位朋友很会激发孩子的内心渴望和成功的梦想,同时也运用适当的奖励和批评形成外在的动力,在孩子心中形成了强大的内在动力。经过几年的艰苦训练,孩子很快进入一个省的专业乒乓球队,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运动员。

有一位母亲向我讲述了她的苦恼。她的孩子读初中,这次期中考试成绩又考得不理想。可是孩子回家骗父母说考得还可以,后来她打电话给老师才知道孩子又骗了他们。她要求孩子假期进行必要的补习,可是孩子说放假就是为了让他们放松的,大部分时间应用在玩上面。她想通过学习当个好家长,她尽量鼓励赏识孩子,孩子却是铁石心肠,感化不了。她搞不懂孩子已经十几岁了怎么还没懂道理呢?孩子的爸爸说不能搞什么赏识教育,还是要用打或者骂来管教孩子。她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教育孩子。

我以《要学会激发孩子的内动力》为题作了一个回复,给她一点建议。要学会激发孩子的内动力

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作为家长看到孩子没有进取精神,是很苦恼的,所以你感到很大的压力。但是,任何时候都不要对一个孩子感到失望。当家长的可以试着改变一下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先改变自己再来改变孩子。根据你讲的情况,我提一些建议供你参考。1.别让孩子跳他跳不过的高度。在学习上每个孩子都有跳不过的高度。你这次烦恼是在孩子期中考试后引发的。之所以有冲突,是你们认为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孩子认为考得还可以。所以,你们认为孩子是在骗你们。因为你没有讲具体分数,我不好作判断。但我知道考试成绩对一个孩子来讲好与差是相对的,比如说同样是考80分,对经常考98分的孩子是一次失败,而对经常考70分的孩子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所以,家长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较准确地判断孩子到底考得好不好。有一位家长,有一次看到孩子数学考试只考了65分,孩子平时总是考90多分的,这还得了?一定是孩子不努力学习了。当父亲的不问青红皂白,给孩子一顿暴打,逼问孩子这段时间到底怎么了?为什么只考65分?孩子哭着说这65分是班上的第三名,因为这次考试特别难,班上第一名也只考了70分,大部分同学不及格。父亲打电话一问老师,还真是这样。知道自己打孩子错了,赶紧给孩子赔礼道歉。我们也要看到并不是只要孩子努力了,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从你介绍的情况看,孩子不敢讲真话可能是怕你们打他。如果你们能平等对待孩子,他为什么要骗你们?有哪一个孩子会故意把分数考低?所以,做父母的要客观地对待孩子,如果逼孩子去跳他跳不过的高度,一家人会弄得非常痛苦,让孩子跳他能跳过的高度吧。很多家长真正懂了我这个观点之后,家长孩子都得到了解放。其实,全班同学再努力,还是有人考最后一名的,难道这个孩子就天天要挨打吗?2.假期确实是给孩子玩的。这话孩子没说错,这也是孩子的权利,否则学校不放假好了。学校为什么要放假?因为人是会疲劳,经过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孩子身心疲惫,要通过一个假期来休息调节,下学期才能轻松愉快的学习。不仅是孩子,成人也一样,工作一周要休息两天,如果连续工作不休息,人疲倦了工作是没有效率的。所以,让一个疲劳的孩子在假期里又去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是没有效果的。我建议你们先痛痛快快答应孩子玩的条件,在满足孩子玩的基础上,与他共同商量一个假期补习计划,量不宜太大,要孩子能做得到才行。3.要学会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孩子考试成绩不好,父母的脸色、打骂都是外在压力。高明的父母要学会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才是持久和强大的。要从孩子的内在需要、兴趣爱好、内心渴望、远大抱负等方面来激发孩子的动力,父母真正了解孩子,才能有效地激发孩子,与孩子平等交流,才能有效地启发孩子。懂了这个道理,也就不会整天烦恼了,和孩子开心相处,孩子才能真正懂得父母的期望。打骂的方法是不能再用了,鼓励和赏识的办法都用了,为什么没有效果呢?据我所知,很多家长的鼓励和赏识之所以不起作用,是因为还没学会有效地鼓励和赏识孩子。鼓励和赏识,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效果是不一样的。美国有两位心理学专家,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出结论:同样是小学生,对低年级的学生,怎么鼓励和赏识都起作用。而对高年级的学生,只有鼓励和赏识对了才能起到激励作用,否则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比如说一个长得并不漂亮的小女孩,在她读一年级以前,你怎么夸她漂亮她都会很高兴,可是等她读六年级了,知道自己并不漂亮时你还假惺惺地夸奖她很漂亮,她是高兴不起来的。所以,鼓励和赏识孩子,一是要真诚,真正从心底里赞赏孩子,从你的表情和眼神能看得到这种真诚。有的家长心里烦得不得了,一脸的愤怒表情,嘴里却说着赏识孩子的话,这话能起到作用吗?二是要准确,确实赏识到了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孩子一定会高兴的,也一定能得到激励。如果你赏识的正是孩子的短处和缺点,孩子一听就知道是骗他的,你的赏识立即就打了大的折扣。所以,要想用赏识来鼓励孩子,准确、客观、真诚地对待孩子是重要前提。

4.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人大附中的王金战老师真是一个神奇的老师,很多怒气冲天的家长带着垂头丧气的孩子来找王老师。可经王老师一点拨,学生非常自信地走了,最后还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弄得一些家长目瞪口呆:怎么我们这么多年说了那么多的话就不如王老师的十几分钟管用?这里面的秘诀是什么?一些家长百思不得其解。“我的眼里,根本就没有差生!”王金战老师经常这样说。王老师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他从不拿成绩差的学生去与那些尖子生比,从不给学生提过高的目标,他只鼓励这些学生去做他们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总能激发学生的自信。读了王老师下面这个故事后,我得出这个结论。

王老师在人大附中当高中班主任时,有一天接到校长电话,要王老师接收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因为经常旷课,搞得班里的纪律一团混乱,老师便“联名上书”要“开除”他。王老师根据这个学生的特殊情况,给了他一些特殊的政策,允许他每周违反两次纪律。由于以前没好好学,有些课他根本接不上。最终,这个男生自暴自弃,自己主动要求离开王金战的班。王金战老师再次给他特殊政策:每天早上来了之后,能听懂的课就好好听,听不懂的课就可以不听,而且随时都可以回家自学。

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前,这个男生说生病了,不想考。王老师知道他实际上是怕考试。为了鼓励他,王金战老师说:这次考试,你肯定是倒数第一,既然如此,你还顾虑什么?于是他参加了高三的第一次考试。这次考试,让这个男生很难忘:“全不及格。但我没有多么难过。人家付出了多少努力啊!自己刚学了一个暑假,怎能比得过人家。此后,我一直玩命地学。”第一次月考他虽仍是班里倒数第一,但和倒数第二的差距,一下子缩小了30分。

在月考的总结中,王金战老师一个劲儿地夸这个男生:“你们看人家这位同学,一下子差距能缩小30分,高三总共要经过八次大型考试,如果每次都能缩小30分,那就不是考大学的问题了,而是考清华北大的问题了!就看你敢不敢挑战自己了。你站起来谈一谈,下一次你的目标是什么?”

被表扬得晕头转向的男生站起来说:“我下一次,肯定不考倒数第一啦!”

这名学生非常振奋,也看到了自身的潜能,学习进步得异常迅速。最终,这个男生果真考上了北大。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看到,老师或家长,帮助孩子树立自信有多么重要。我平时注意观察发现,快乐的父母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很会培养孩子的自信。在很多的家庭里,孩子的成绩并不是那么拔尖,但孩子充满自信,内心和外表都很阳光,一家人其乐融融。所以,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培养出高分的孩子,但只要方法正确,一定能培养一个自信的孩子。从孩子能做到的做起

而在有些家里,为了孩子的教育,父母常常怒气冲天,孩子天天愁眉苦脸。孩子被弄得一点自信都没有。有的家长问我:我到底错在哪里?我该怎么做呢?

自信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每个家长都渴望培养一个自信的孩子。

自信,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目标的心理。从自信的含义可以看出,自信与两个要素紧密相连:能力和目标。

所以,凡是自信心很强的人,对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奋斗目标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够实现奋斗目标。而这种相信是建立在一次次目标的成功实现基础上的。如果自己设定的目标老是实现不了,自信很难建立起来。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人的能力的强弱、能实现目标的高低是相对的,不同的人差别很大。所以,家长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孩子,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为每一个孩子是不一样的,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针对孩子的实际能力来为孩子选定有可能实现的目标,让孩子在点滴的进步中增强自信是培养自信最有效的方法。

有一位年轻的妈妈讲了她儿子的故事。她的儿子上小学了,每天下午4点就放学,她不想让孩子一个人在家,所以想让他参加个兴趣班,可是说什么他都不学。她问孩子为什么,孩子说:我不会,学不好。她说儿子在很多事情上都显示出缺乏自信。她的孩子从小比较听话,也没怎么批评他,可就是胆小没信心。现在她也总是鼓励他,可还是不见效,她说自己实在是没办法了,不知要怎样来培养孩子的自信。

其实,刚上小学的孩子有些不自信很正常,因为很多事情他们从没有做过,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学会,不敢尝试。我建议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增强孩子的自信。

多鼓励孩子做他感兴趣的事。只有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他才会集中注意力去学去做,这样学起来就比较轻松,进步也比较快。能体会到进步,孩子慢慢就会有自信了。我的孩子小学五年级时,由于考初中时一定要考一样特长,我就征求孩子的意见,看他愿意学什么。孩子说愿意学唱歌。我就帮他联系了小学的音乐老师,每周末去学习一次。由于他对唱歌比较感兴趣,能够认真按老师教的去学,所以进步较快。这些进步激发了他的自信,学起来就更有劲了,后来在考特长时不仅得分较高,还被选进了市一中百灵鸟合唱团。如果我不顾他的兴趣,要他去学根本就不感兴趣的篮球,不仅学不会,还会损害他的自信心。

有的家长不管孩子愿不愿意,逼孩子去学他不感兴趣的特长,逼孩子做他不感兴趣的事,孩子的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注意力不集中,学起来不快,做起来效果不好。有的家长说,孩子去学特长反正是好玩,学总比不学要好吧。没想到孩子进了那样的兴趣班后,和那些有强烈兴趣的孩子比起来,人家学得很有味,进步也很快,自己老学不会,老是挨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嘲笑,慢慢的孩子产生了自卑,这种自卑是家长逼出来的。孩子感兴趣的事才会全神贯注地去做,容易获得成功,慢慢地就产生自信。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让孩子做他能做到的事。有的家长会说,我不让孩子试,我怎么知道孩子喜欢学什么呢?是的,孩子小的时候是可以尝试让孩子学一些特长。无论要孩子做什么,都要从他能做到的开始,不要一开始就提很高的目标,孩子总是实现不了,就会有失败的感觉,从而失去自信。

李开复的两个女儿开始对音乐都很感兴趣,他就同意她们去学,他说如果3个月后还有兴趣,而且有一定的进步就让她们继续学。可是,3个月后她们都不感兴趣了,后来改学画画,找到了真正的兴趣所在。

这一点我自己在13岁时有切身的感受。那年我所在的县城开始办业余体校,有游泳班和乒乓球班,我从小在河边长大,夏天天天泡在河里,游泳游得很好,也非常感兴趣,但是从没有接受正规训练。从小对打乒乓球也很感兴趣,并且在同学中算是打得很好的。所以,我自己拿不定主意到底要参加哪一个班。那时参加体校训练是不收费的,我就两个班都报名了,看看到底哪个班能考上。结果在众多的竞争者中,我两个班都考上了。于是我参加了两边的训练,当时的游泳教练是业余的,不太会带学生,只给我们上了第一课,我就决定退出游泳班了。

我现在对那天的训练记忆犹新。教练带我们来到县城的小河里,给我们讲自由泳的动作要领,由于有较好的基础,我们很快就学会了。我们以前是蹬腿,现在要改成打腿,速度一下就提高了。我们心里很高兴,也想自己游游看看。这时教练下任务了:要我们在两个桥墩之间游50个来回。还不到10个来回我就游不动了,我们以前从没有游过这么长的距离。我想第一课我就过不了关以后还怎么训练啊,一下就没有了信心。第二天我就没去上游泳课,去了乒乓球班。

带乒乓球班的谭恒楷教练原来是省体校的尖子生,曾获得过全省的冠军,是长沙下放的知青。开始3个月,他根本就没带我们打乒乓球,因为还没有乒乓球桌,正在请木匠做。谭教练教我们学习乒乓球基本功的分解动作,教我们挥拍,带我们做一些非常有趣的身体素质训练。我们就天天跟着他做着挥拍的动作,学习乒乓球的基本步伐,练习蛙跳兔跳各种有趣的跑和跳。3个月后乒乓球台做好了,我们的攻球和推挡动作已基本定型了,一上球台正手攻球很快就能打到几十板。那种成就感,一下子就把我们的自信心提起来了。在谭教练的指导下,我的乒乓球技术进步很快,特别是身体素质提高更快。很可惜的是谭教练带我们一年后就回长沙工作了,我的球技也就止步了。

现在回忆起两个教练的教学方法,我懂得他们的差别在哪里。游泳教练在第一课里给我们的任务大大超过我们的承受能力,没有从我们能做到的目标做起,我对能学好游泳完全失去了信心,所以退出了。而谭教练则是从我们能做到的开始,一天一天循序渐进,训练量一点点加,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各项训练指标都提高了,刚开始我们几乎每天都能体会到进步,每个学生都信心十足。虽然我学乒乓球的时间不长,后来也就是在业余选手中打打比赛,主要是用来锻炼身体。但是,这份在体育训练中获得的感悟,对我自己后来学习其他的知识和教育孩子都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我懂得了循序渐进是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非常管用的重要方法。

很多懂得这个道理的家长,心平气和地培养孩子,打持久战,不打速决战。对待孩子平等讲理,从不提过高目标,让孩子一步一个脚印地顺利成长。而有的家长却不懂得这个道理,希望速战速决,当孩子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就居高临下大声训斥,反而是欲速则不达。

也许有的家长会问,王金战老师的方法真的这么管用?是的,王老师的方法就是一种让学生走向成功的方法,因为对一个孩子来说成功是相对的,哪怕是一点点进步也是成功。可是,我们有很多家长看不到这种成功,也不认可这是一种成功。

我们还是来看看王老师的解释吧。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便成了“差生”。而让一个“差生”变好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让他不断地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就能变成一个优秀生。

5.有缺陷的孩子更需要关爱

如果一个孩子长得漂亮、聪明、能干又听话,父母当然会喜欢。可以,现实生活中像这样完美的孩子并不多。所以,有的家长对那些有缺陷的孩子冷漠、嘲讽、批评、指责、甚至打骂。他们不知道,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有多大。

有一天我读到崔修建先生写的这个故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关爱对有缺陷的孩子作用更大。本是一颗不幸的黑痣

1823年,英国南部城市威尔士的一个小城镇,一户穷困潦倒的农家,一个瘦小的女婴呱呱坠地。她不合时宜地降临,在愁眉不展的父母看来,只是让本已穷困的家中又多了一张吃饭的嘴。更让父母苦恼的是女孩两岁那年,左脸上突然生出一颗指甲大的黑痣,让她那张本来就不好看的脸,变得更丑陋了。

亲人和周围人的歧视目光,让从小自卑感很重的女孩变得更加抑郁了,她常常久久地望着远方发呆。父母更加不喜欢她了,只让她念了四年书,便让她去一家农场做工。女孩默默地听从了父母的安排,每天除了拼命地干活,一有空闲,她就躲到一个角落里,痴迷地读着能够找到的各种书,似乎只有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她才可以忘却生活中那无尽的烦恼。

如果不是因为那突如其来的预言,女孩十有八九会像许多贫苦的农家孩子一样,默默无闻地走过凄苦的一生。

女孩命运的改变是在她13岁那年的春天。一位当时牛津大学赫赫有名的哲学家,偶然在那家农场的草垛旁,看到了正在全神贯注读书的女孩,他不容置疑地对身旁的人说:“哎呀,这个小女孩双目有神,心智非凡,将来肯定是这个小镇上最有出息的人,她脸上的那颗黑痣,其实是一颗幸运星。”“真是那样的吗?”哲学家的预言像一块巨石,砸在了女孩的父母和众人平静的心海里,他们不约而同地打量起平时谁都不愿意多瞧几眼的女孩。

许多事情就从那时突然变得奇怪起来:丑陋的女孩虽然没有一下子美丽多少,但却可爱了许多,众人纷纷搜寻旁证,来附和哲学家的判断,以证明女孩的确与众不同。众口一致的赞赏,深深地鼓舞了女孩的父母,他们像捡到了金子一样兴奋起来,女孩脸上那个讨厌的去不掉的黑痣,在父母的眼里也陡然成了一种智慧的象征。

接下来,一连串的幸运降临到女孩的头上——本镇最好的学校主动邀请她免费入学,一位大农场主登门认她为干女儿,为她提供了最好的学习条件,并帮助她一家人走出了贫困的阴影。“女孩是神童”的说法还在不断地向四处传播,女孩陷入了众人羡慕和激励的包围中,一天天地自信、开朗起来,她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她的学习成绩一年比一年优异,她成了校园里的活跃分子,她的组织能力在同学中间出类拔萃。女孩脸上的那颗黑痣又扩大了一点儿,但这并没有妨碍许多英俊的男士频频向她示爱,她真的由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

后来,女孩取得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成了著名的爱丁堡大学当时最年轻的女教授和一名很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家,再后来,她还做了伦敦市的市长助理。随着时光的流逝,几乎已没有人记得女孩卑微的出身和她凄惨的童年,人们把更多的敬慕和赞赏投给了一步步迈向更大成功的女孩。

女孩35岁那年突然病逝,许多人不禁扼腕痛惜,因为她即将被提名为皇家科学院院士。后来,一位医生道出了女孩死亡的原因:是女孩脸上的那颗黑痣发生了癌变,癌细胞侵入了脑组织里。但此时,已经没有人在意这一点了,人们到处传颂的是女孩脸上的那颗黑痣,乃是上帝赐予的象征智慧和才干的幸运星,人人都在羡慕女孩,都在渴望自己也拥有一颗那样神奇的黑痣。

灯下,品味着那位名叫圣安·玛丽娅的女孩近乎传奇的短暂人生故事,我不禁喟然——本来只是一颗不幸的黑痣,竟然因为或许仅仅是不经意的一句预言,转瞬间便被附上了一股神奇的魔力,人间的不幸,也成了向上攀登的台阶,并由此让卑微的小女孩有了辉煌的一生走向。与其说是命运无常,不如说是奇迹无处不在,平凡如我辈的每个人,其实都拥有一脉储量极其丰富的矿藏,最关键的是要不断地去挖掘,靠自己,同时也靠别人。

我想,如果这位哲学家的话是对一位聪明又漂亮、正享受着万般宠爱的孩子说的,也许就是一句玩笑话而已。因为那些天天能得到鼓励的非常自信的孩子,不缺少这样一句鼓励的话,后面给圣安·玛丽娅带来的那些变化,这些孩子本来就不缺啊。而对人人都看不起的圣安·玛丽娅来说,却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变化改变了这个小女孩的一生。天下的父母都要在心里对自己说:我的孩子将来也许是身边最有出息的人,我应该给孩子更多的关爱。

6、父母的信任最温暖

家是什么?为什么让每一个孩子深深地依恋?如果一个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跑回家里,母亲张开温暖的怀抱,父亲投来信任的眼光,即使孩子泪流满面心中仍然充满幸福感。这就是家,是孩子心灵的港湾。父母的信任就是这个港湾最温馨的一道风景。

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小时候是一个公认的非常淘气的坏男孩。在他9岁的时候,他父亲把继母娶进家门。当时他们是居住在乡下的贫苦人家,而继母则来自较好的家庭。他父亲一边向她介绍卡耐基,一边说:“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县最坏的男孩,他可让我头疼死了,说不定会在明天早晨以前就拿石头扔向你,或者作出别的什么坏事,总之让你防不胜防。”

出乎卡耐基意料的是,继母微笑着走到他面前,托起他的头看着他,接着又看着丈夫说:“你错了,他不是全县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但还没有找到发泄热忱地方的男孩。”

继母说得卡耐基心里热乎乎的,眼泪几乎滚落下来。就是凭着她这一句话,他和继母开始建立友谊。也就是这一句话,成为激励他的一种动力。卡耐基14岁时,继母给他买了一部二手打字机,并且对他说,她相信他会成为一位作家。在继母的鼓励下,他开始向当地的一家报社投稿。来自继母的这股力量,激发了他的想象力,激励了他的创造力,使他日后创造了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帮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的光明大道。使他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是继母一句信任和赞扬的话,便改变了他的人生!而在她来之前没有一个人称赞过他聪明,没有一个人信任过他。他的父亲和邻居认定他就是坏男孩。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这是传奇故事吧,有时我也对孩子说赞扬的话,怎么就没有产生这样神奇的力量呢?关键要看你这些赞扬的话是不是从心底里说出来的!

有一位家长读了刘燕敏写的一篇文章,跑来问我:这篇文章真感人,我被这位母亲感动得都掉眼泪了。可这是真的吗?家长这样的鼓励就能让孩子考上清华大学吗?你的孩子考上了清华大学,是不是也是这样鼓励出来的呢?一位母亲与家长会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3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孩子,老师表扬你了,说你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你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许多米饭,并且没让她喂。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你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说这话时,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对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我告诉她,这篇文章我读过,我也被这位母亲深深地打动了。但这是一篇小说,小说是可以虚构的。其中打动我们的,并不是孩子考上清华大学这个结果。清华大学每年只招3000多名学生,无论父母和孩子如何努力,每个地方每年能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只是极少数。所以,绝不能用是否考上清华大学作为孩子成功的标准。这篇小说真正打动我们的是这位母亲在任何时候都信任和鼓励自己的孩子,这种信任和鼓励让人感到特别温暖,这样的母爱不仅温暖,而且很有力量,值得每一个父母学习。

7.当藏在弱智后面的天才得到尊重

魏书生在盘锦实验中学当校长时,他把一个全年级成绩最差的学生要到了他班里。进班第一件事,魏书生让他自己找优点,这个男生说,我没有优点。魏书生说,不可能,我已经发现了两个优点!这个听惯了批评的学生一听说自己有优点,居然脸红了。

在有的家里,如果孩子成绩不好,还有这样和那样的缺点,他的优点和长处家长就很难看到了,等待这个孩子的往往就是批评和指责,这个孩子就很难获得快乐了。

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这本书中,开篇就告诉读者: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赞扬!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他引用了心理学家席莱的话:“我们极希望获得别人的赞扬,同样的,我们也极为害怕别人的指责。”他还告诉我们,美国最有深度的哲学家约翰·杜威教授说:人类天性中最深切的冲力是“做个重要人物的欲望”。而威廉·詹姆斯则说得更直接: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

2007年6月4日,智障指挥舟舟来到湖南常德演出。看完演出后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这篇博文。当藏在弱智后面的天才得到尊重今天晚上,我怀着非常复杂的心情,观看了舟舟指挥乐团的演出。说实话,乐队与歌手的水平一般化,如果不是舟舟指挥,很多观众与我一样,不会来看。但是舟舟出场就不一样了,掌声雷动,我也把掌声献给了这个把弱智和天才焊接在一起的人。很早我就看过电视纪录片《舟舟的世界》,这个片子给我带来的震撼,不亚于一部大片。今天现场看了舟舟的表演,更是引起了我的深思。在《舟舟的世界》这部片子里,我们看到舟舟的智障有多严重:至今,他还是不能从1数到10。正常人的智商最低70,舟舟只有30,属于重度弱智,也就是说终其一生,他的智力只相当于四五岁的孩子。上帝跟他开了个不小的玩笑,他被安排在4月1日出生,这一天正好是西方愚人节,他真的是一个先天愚型儿。但是仁慈的上帝并没有关闭他所有向外的智力通道,给他留下了音乐这唯一的通道,而且让他降生在一位交响乐团的大提琴手的家里。因此,才有了现在世界上最奇特的现象:台下他是个弱智儿,但是一上指挥台,一拿起指挥棒,他就能指挥一个庞大的交响乐团。他是世界上唯一不认识乐谱的指挥,他也不需要乐谱,他根本就不认识。正如主持人所说,舟舟是不幸的,他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严重的智力障碍,但他又是幸运的,他现在为爱所包围,沉浸在他所陶醉的音乐指挥当中。看完舟舟的指挥,我走出剧院,在为舟舟的命运所感叹的同时,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假如舟舟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他能不能成为一名指挥?假如舟舟不是降生在一个乐手的家里,他这条唯一的智能通道能不能打开呢?舟舟的父亲写过一本书叫《从弱智到天才》,叙述了舟舟的成长过程。可惜我还没有读到这本书,但是,我可以做几个假设。第一,假设舟舟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如果舟舟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他的音乐天赋就会与其他的能力夹杂在一起。如果降生到一个父母不懂音乐的家庭里,他的父母可能没有能力及早发现他的音乐天赋,他这种音乐天赋能得到足够的尊重吗?很可能不会。因为,他的父母让他从小会背唐诗、数学、学游泳、学围棋、学打乒乓球、学画画、学拉二胡等等。上小学后,又想让他打双百,让他学奥数、上作文兴趣班、学英语、学书法等等,在这些繁重的学习过程中,孩子的精力平均消耗掉了,他的天赋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他很难成为一个好的指挥。第二,假设舟舟不是出生在一个乐手家里。这样一个弱智儿,当他偶尔听到窗外收音机里音乐而手舞足蹈时,家人和邻居可能会因为他是弱智儿而嘲笑和讽刺他,不可能还要想到要培养他成为一名乐队指挥。他也没有更多的机会来感受音乐,他这条唯一的通道可能就没有机会打开,与其他弱智儿童一样,所有的一切都将停留在弱智水平。这两个假设,更坚定了我对因材施教原理的理解:发现和尊重儿童的先天优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最好的因材施教是最大限度地发展孩子的长处,而不是克服孩子的短处。任何一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各方面的先天遗传肯定是不平衡的,总有自己的先天优势。如果家长尽早地发现了这种先天优势,并辅以较好的教育,孩子的优势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如果家长不认真观察孩子,就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来教育孩子,就有可能把最好的教育对准孩子的短处,而冷落了孩子的先天优势。就有了小学生为了对抗母亲要她学钢琴而用刀划开虎口的案例。如果让刘翔去学画画,让丁俊辉去学弹琴,他们的先天优势都得不到尊重,他们能有今天的成功吗?舟舟的父亲胡厚培,他曾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来培养儿子的智力。他不厌其烦地教儿子数数、认数、认简单的字。但是,无论胡厚培动多少脑筋,制作多少卡片,舟舟就是学不会,至今,他还是不会数数,还是不会认字。他在这方面的智能通道是关闭的,是无法打通的。善于观察的父亲发现了舟舟唯一先天优势,乐团的其他的同事一起来尊重这种优势,没有一个乐手嘲笑舟舟。记得纪录片《舟舟的世界》中有这样一段故事:乐团的一位叔叔听说德国一个有名的交响乐团来武汉演出,这个叔叔专门为舟舟做了一套指挥穿的西服,带着舟舟与乐团的团长商量,看看能不能让舟舟指挥乐团演奏一首曲子,人家回答很坚决:不可能。但是,舟舟终于等来了机会。1999年1月23日,在中国一年一度的春节来临时,北京一座著名的剧院内,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为答谢在京的各国驻华使节和国际友人举办新春艺术晚会。舟舟指挥一个国家级交响乐团演奏交响乐作为压轴节目,把整台晚会引向高潮。当舟舟潇洒地收住指挥棒,乐曲戛然而止的刹那,剧场内掌声雷动,欢呼声响起,经久不息。演出结束,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邓朴方来到了舞台。按惯例,应该先向台上的演员祝贺演出成功,他却把轮椅转向了乐池。邓朴方含着热泪深深地向乐团演奏者连鞠三个躬,并说:“谢谢你们圆了舟舟的指挥梦。”舟舟正是在这种尊重与爱心中成为一个乐团的指挥。但是,舟舟的先天优势很好发现,他什么都不会,就会这个。而其他正常儿童会很多,父母有没有耐心认真观察孩子呢?有没有充分尊重儿童呢?藏在弱智后面的天才得到尊重之后,都能爆发如此能量,那藏在正常智力中的天才得到尊重之后,结果应该更加令人欣喜。像舟舟这样的孩子都不应否定,其他的孩子就更不应该否定了。可是,我们常常听到一个孩子被他的父母骂得一钱不值。

三、负责任是做快乐父母的保证

孩子成长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教育孩子是持久战,不是速决战。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需要高度的责任心来做保证。有的家长有爱心,教育的道理也懂,却输在责任心上。言传身教,有的家长三天可以,一个月后早忘了。

1.谁来提醒年轻父母

2007年六一儿童节,我在网上进入一个母婴社区,看见很多母亲同时在线,发了很多的帖子,我打开一些看过后,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母亲们都在讨论孩子的生理喂养问题,没有讨论心理发展问题,而且看不到父亲的影子。我知道这是因为我国家庭教育的知识普及不够而造成的,很多年轻父母还不懂得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以为孩子小时候主要就是个喂养问题。于是我写了下面这篇文章发在论坛上。谁来提醒年轻父母——写于2007年六一儿童节前今天,我进入一个人气很旺的母婴论坛,300多位年轻母亲在线,我发现这些母亲关心的话题:宝宝的体重、体温、头发、皮肤、睡眠、吵闹、吃奶、小便、大便等等,绝大部分是关于孩子生理发育和身体喂养方面的问题。很少有关于孩子的心理发展和智力开发的话题。母亲担任喂养孩子的重任,交流这些问题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如果这些母亲知道5岁前还是孩子心理发展和早期教育的关键期,我想她们的话题不会这样单一,同时还应看到很多父亲的身影。小儿刚出生时,脑的重量仅有350~400克,大约是成人脑重的25%。到了1岁时,脑的重量为出生时的两倍,达成人脑重的50%,2岁时为成人脑重的75%。显然在最初的两年内脑发育是最快的。1925年,美国儿科医生格塞尔指出,在学龄前阶段,大脑发育速度快,儿童6岁前大脑的大部分几乎成熟了。此后的大脑、性格和心灵将不会再像学前教育阶段那样迅速发展了。我们永远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去奠定智力健康的基础。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得更形象:“教育的基础主要是5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在这以后,教育还要继续进行,人进一步成长、开花、结果,而您精心培植的花朵在5岁以前就已经绽蕾。”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布鲁姆在总结追踪1523名婴幼儿长达20年后得出的国际公认的结论:如果以17岁智力成熟作为100%的话,50%的智力是在4岁以前获得的。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只要不是学教育类专业的学生,他们就很少有机会学到这些知识,可是他们以后总是要做父母的。谁来提醒年轻父母:千万不要错过孩子早期教育的关键期,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在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中,有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向心理学专家咨询。她自己是教师,却怎么也教不好自己的孩子。那个看起来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上一年级了,每天上课坐不住,回家做作业不到5分钟就到处乱跑,注意力不能有效集中。非常简单的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母亲每天用打的办法也无法纠正。心理专家通过在家里的实地拍摄观察得出结论:孩子是感觉统合失调。是孩子小时候发展感觉不够,特别是爬行不够造成的。一百多年前,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两岁半的孩子来到达尔文的家中。年轻的妈妈问道:“尊敬的先生,我现在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是不是太早了一点?”达尔文答:“不,女士,您已经迟了,整整迟了两年半。”著名科学家巴甫诺夫也曾经说过:“孩子降生后第三天才开始教育就已经晚了两天了。”有很多母亲理解教育孩子就是给孩子讲道理,教孩子读书认字。却不知道,人的心理是从感觉开始的,感觉学习是婴儿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孩子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