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实体:从传统粗放经营向现代精益经营转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6 13:54:07

点击下载

作者:周晓寒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回归实体:从传统粗放经营向现代精益经营转型

回归实体:从传统粗放经营向现代精益经营转型试读:

前言

在金融资本、互联网和各种新兴科技对实体企业当下经营的影响甚嚣尘上之时,如何在当下这种日新月异的年代里经营企业?只要我们沉下心来理性思考,就会发现,无论人们如何“折腾”,人类走到今天所产生的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学科本身的规律并没有因为金融资本、互联网和新兴科技而改变。

人类社会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化而形成的关于企业经营的根本性、规律性的东西,并未根本改变。金融资本、互联网和新兴科技并不会改变商业的本质,而是会提升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新的信息传递机制,它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本质上解决的是“沟通”的问题。在传统行业里,所有和信息有关的部分都可能被互联网取代,从而极大地提高效率。金融资本因互联网的发展而对企业经营产生的推动作用更是显而易见,新兴科技对实体企业的推动作用是过去传统的技术无法比拟的,但金融资本、互联网和新兴科技并没有改变商业的本质。

人类的一切经营活动无非包括三部分,即“生产”“消费”和“流通”,“生产”是企业的后端,“消费”是企业的前端,而“流通”则将这一前一后联系在一起,形成互动整体,所以随着金融资本、互联网和新兴科技的发展,在未来,“生产”“消费”和“流通”是统一的,三者的出发点不同,但是目的地相同,走到一起必然会共融,的确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巨大影响。可以这样描述:在金融资本、互联网和新兴科技时代,通过电子商务等新兴科技和金融资本的合作,最先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消费”和“流通”,移动互联网、金融资本及新兴科技的结合,又解决了如何跟消费者更好地“连接”和“沟通”的问题。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兴科技的发展,也就是说工业4.0时代的真正到来,最终一定会解决企业如何更好地“生产”和“交换”的问题。如此一来,在金融资本、互联网和新兴科技的帮助下,让“生产”“消费”和“流通”三者有机地形成互动和良性循环,这也会助力实体企业经营的高速发展。

所以,金融资本、互联网和新兴科技颠覆的并不是传统行业本身,也不是企业经营的逻辑,而是信息的保存、制造、传递方式,金融资金的融通和新技术的使用等,企业需要顺应这种变化,采用新的方法获得客户。金融资本、互联网和新兴科技使得沟通效率极速提升,资金迅速流向好的、新兴的、利用新科技的企业。企业通过消灭中间环节和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成本,并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及重组利益相关者的资源和能力,最终重构商业价值链。新的产业形态需要企业做出调整来应对,不参与重构的企业可能会被淘汰,而参与重构的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构建“新常态”。毫无疑问,随着金融资本、互联网和新兴科技进程的推进,几乎所有的传统企业都会面临重大的冲击,或早或晚地融入金融资本、互联网和新兴科技等推动企业前进的大潮。对传统企业来说,其在金融资本化、互联网化和新兴科技的使用过程中不能被新潮流牵着鼻子走,必须想清楚哪部分会被冲击,需要做出改变,哪部分是企业的核心优势所在,应该坚持,不要弄丢自己原有的优势。

金融资本、互联网和新兴科技改变不了事物的本质:汽车必须首先是车子,满足人们的驾驶需求,豆腐必须是豆腐,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衣服还是衣服,只是人们做这些产品的方式改变了。金融资本、互联网和新兴科技减少了业务传送层级,加快了传播速度,加速了资金的融通和新兴科技的使用,可以简化流程和规则,但不可能使一家公司的经营和管理实现跨越,科学的精益经营和精益管理还是基础。

金融资本、互联网和新兴科技的确在短期盈利、抓住当下的机会以及改变人们经营整体的思维方面影响很大,但是对于一家企业的基业长青乃至一个国家的长久发展而言,回归实体才是根本。从人类几千年的成长及未来的发展来说,实体经济是不可替代的根本所在。

实业立国是国策,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企业家以此决策,方为上策。金融资本、互联网和新兴科技的发展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发展机会,但也增加了投机因素。我们的企业家需要重新审视,并基于“实业救国,实业立国,实业兴国”的价值观做顶层设计!此为大道。

过去的30多年,中国很多企业享受了改革带来的红利,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金融资本的侵蚀、新兴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冲击,那些原本生存得很好的传统企业开始变得恐慌起来,这些企业主们面对新事物变得不知所措,而究其根本,是他们怕学习、怕转型。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回归实体经营并使企业转型升级已变为一种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将自身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理解和探索的成果与大家进行交流,在面对新兴科技、金融资本、互联网的影响之时如何找到破局之道,进而推动中国企业不断进步,以此来促进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推动中国经济真正实现全面崛起。

不能不说,中国当下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和精益经营,将是新的长征、新的创举、新的伟大挑战,而这一切需要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人改变传统思维模式,重构自身和企业的心智模式,认准目标,不断前行,不断地随着市场的变化进行组织的变革,永不言弃,在以开放、学习、变革和创新为主题的时代系统思考、共同学习与共同成长,并尽快实现实体企业经营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真正做到我们所提倡的“精益经营”,回归实体,去解决人们幸福生活的根本问题。这是我们这代人乃至几代人共同的愿望和梦想,让我们为之共同努力奋斗!心有理想,春暖花开!

免责声明:本书部分内容摘录于网络或相关著作、报告、论文、期刊等,参考文献未全部列出,如有问题请联系本书作者,联系方式为微信:wuguoyongshi007,QQ:595893619。周晓寒第一章回归实体是企业转型的唯一选择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互联网和金融资本等虚拟经营方式以及各种新科技,对传统实体企业经营造成不可逆转的结构性变革所定义的时代。这种时代性质的转折往往会改变经营一家企业的规则。互联网和金融资本等虚拟经营方式以及各种新科技时代的来临,已对我们当下的实体企业经营造成不小的影响,甚至是颠覆性的影响。

虽然金融资本、互联网和各种新兴科技对实体企业当下经营的影响巨大,但是当我们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后发现,其并没有改变事物背后的规律和逻辑。所以,我们要认识到,不管环境、技术、金融等如何变化,它们终究没有改变商业的本质,商业的本质就是“买和卖”的关系,商业的本质终究要回归实体经营。第一节商业的本质终究要回归实体经营“商业”源于原始社会以物易物交换的开始,它的本质是交换,是“买卖”关系,而且是基于人们对价值认识的等价交换。在某种程度上商业的本质就是“买和卖”,因此只有实体经营才是最终承载“买卖关系”的标准载体,所以说商业的本质终究要回归实体经营。

商业的本质即实体经营,其实就是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价值创造,第二个问题是价值转移,第三个问题是价值分配,其核心是价值交换。自从有商业以来,价值交换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解决,即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所以价值交换的过程主要包括价值生产(即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即价值分配的方式)。那么如何进行价值交换呢?这就要回到商业社会价值交换的最主要载体,也就是现代文明创造出来的营利性实体企业经营上来。也就是说,实体企业如何经营正是回答商业的本质问题,即实体企业如何进行价值交换和价值分配的问题。

未来的商业,有些线上线下是一样的,比如支付手段,线上支付将成为常态,正如现在不付现金而使用信用卡或支付宝支付一样。在丰裕社会,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体验将成为人类稀缺的需求。未来的附加值,更多的不是来自实物,而是来自不同的体验。虽然电子手段能提供独特的体验,比如三维体验,但这其实更多的只是新鲜感,真正的体验往往是身临其境的。

因此,回归实体经营并把握其逻辑才是商业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回归实体经营才是中国经济的根本所在

实体经济是指人通过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相对于金融资本和互联网等虚拟经济而言,当互联网和金融资本企业真正做强做大以后也可以被归为实体经营,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从行业范围来看,实体经济既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当然还包括某些大型互联网企业,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是不可替代的根本所在。“我们这么一个大国要强大,要靠实体经济,不能泡沫化。”2013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湖北视察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时的讲话,清晰地表达了中国的实业立国战略。从日韩、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来看,响亮地提出“实业立国”的国家根本发展战略,处理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对我国当前乃至长远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突出意义。

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在吸取过去“产业空心化”的教训,力图恢复实体经济,这更将凸显我国“实业立国”方略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然而,近年来,“去实业化”现象开始急剧蔓延。以高速膨胀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和以股票市场为主的各种金融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正在严重冲击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一点体现在企业界,短期行为成为普遍现象,企业的目标和思维方式越来越资本化,不再务实,有的企业老板想又快又好又容易地赚到钱,急功近利之心异常严重。

德国是只有8000多万人口的国家,竟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德国人生产的圆珠笔摔在地上十多次,捡起来依然可以用。德国建造的居民住房120年也不会倒,就是被战火摧毁了,德国人也一定要按原样将其重建起来。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享誉世界的“德国制造”?

德国经营企业的最终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有别于英美的经济学,德国人的经济学就追求两点:一是生产过程的和谐与安全,二是高科技产品的实用性。这才是企业生产的灵魂,而不是什么利润最大化。企业运作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事实上,遵守企业道德、精益求精地制造产品,更是德国企业与生俱来的职责和义务!这些都造就了德国实体经济的强大。“德国制造”的优势在于质量、解决问题的专有技术和优秀的售后服务。德国企业制造的一般产品都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高难度、别国一时无法制造出来的产品。德国30%以上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都是没有竞争对手的独家产品。德国人生产的工业制造品,大到挖地铁的掘进机,小到文秘工作中的订书机,从质量上讲都是世界一流。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美国和日本的实体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发展情况。美国前十大电商全部是实体企业做的,在中国之所以还没有实体企业把电子商务做大,是因为中国的服务终端和物流配送还不够发达,而美国实体经济的物流配送系统已经完全成熟了。实体企业同样可以做电子商务,线上线下结合。日本的互联网化程度领先中国,但实体店依然是民众的首选,电商是作为在体验之后的便利性辅助。

下面我们对比一下各国不同的实体制造业转型的途径(见表1-1)。表1-1 各国不同实体制造业转型途径比较表

回顾中国历史,我们不难看出,从根本上讲,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如何走向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自晚清以来,无数先贤在国家积贫积弱的现实面前,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实业救国。虽然从20世纪初期至二三十年代,以纺织业等为代表的我国民族工业曾有过间断的、短暂的繁荣发展期,但却因战争而停滞甚至萎缩;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终于出现了一次重要的工业化运动;屡遭波折之后,到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实体经济才真正迎来宽松发展的黄金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化和全球产业分工又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使中国快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制造业大国”。然而,遗憾的是,只有很少的中国企业家紧紧抓住了这一战略机遇,在企业实现“活得了”“活得好”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进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以及管理创新,一步步从行业低中端上升到中高端,逐渐建立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有能力“活得久”。但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却并未意识到这一点,而是被眼前利益所诱惑,迷失了企业发展的方向,热衷于投资那些可以快速赚钱的项目,长远来看则是错失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于是,在金融危机来临以及“互联网+”的冲击之下,近几年来企业经营状况急转直下,甚至出现大量私企倒闭的现象。

为什么重谈回归实体,因为我们太急了,我们必须尽快回归实体,踏踏实实做好中国经济的根本。从微观层面讲,做实体企业的企业主们,要开始冷静地思考企业整体的经营,如何从过去的经营机会向经营能力转变,从经营产品向经营模式转变,从经营企业家个人向经营团队转变,而实际情况呢?

当下有多少实体企业能弄清楚为何办企业的哲学思考,有几家企业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并不断与顾客和员工互动,又有几家企业耐得住寂寞不断归纳总结形成自身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体系?它们在金融资本、“互联网+”及新科技面前迷惑了,失去自我了,炒房、上新三板、找风投,都想IPO,哪那么容易啊?结果可想而知。

在中国实业立国是基本国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在这里呼吁所有企业家持有“实业救国,实业立国,实业兴国”的价值观,进而指导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工作,为国家、为社会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以一己之力,为国家兴旺贡献点滴力量,此为立身立企之道。勿把手段当目的,勿将利己当根本,勿将眼下当未来,唯利国才利企,唯利他才利己。

当然,我们也不要过度悲观,当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春风劲吹下,已开始撬动中国整体经济新的活力。对于创业者来说,无疑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万千创业者当中,有“互联网+”的创业者,也有传统企业再创业的创业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已认识到,强调“互联网”的带动提升作用固然重要,坚守实体经营根基更应重视。

最近一连串的国际并购非常引人瞩目,2016年5月,美的宣布斥资40亿欧元,收购全球机器人领域的老大——德国库卡集团,同时还花4.73亿美元收购了东芝的家电业务,外加承担2.2亿美元负债;富士康花35亿美元买下夏普2/3的股份;海尔花54亿美元买下通用电气的白色家店业务。我们从这些并购案例中都可以看出中国的实体制造企业显然越来越精明,以抄底价购得优质资产,并且获得可观的品牌溢价,这几次并购都是全产业链的并购。

中国作为十多亿人口的大国,如果没有强大实体经济的支持,整个国家经济未来成长的基础将被动摇,服务业发展的基础也将不复存在,所以无论如何强调实业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马云在2015年8月11日宣布收购苏宁股权时说,互联网公司的机会未来30年一定在线下,而传统企业或线下企业的希望一定是在线上,双方在未来30年必须在一起,互联网经济必须要把虚和实结合在一起。

最领先的无人船打造者张云飞的观点很有代表性:2015年5月,国家发布实施《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发展,中国实业还大有可为,同时实业要与互联网经济有效结合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赢得发展新契机。实业是支撑中国经济的脊梁,金融资本、互联网和新兴科技则为实业插上了翅膀。在这个大时代,实业发展需要高科技、高增值、高知识才能赢得新机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作为2017年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来部署,一方面说明我国在新常态的政策框架下,已经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和行动纲领;另一方面也客观地表明,面对经济缓中趋稳和不断分化的趋势,目前资本的“脱实向虚”倾向令实体经济发展的挑战加大,结构纠偏的任务重大而艰巨。在现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方位上,中央提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要求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必然会对中国经济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奠基作用,其相关的经济政策也必然会产生纲举目张的效应。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基础,是国家竞争力的根本来源。现在虚拟经济发展过度了,必须回归它的原有功能。只有让虚拟经济回归其基本功能,发展实体经济的成本才能降低,发展环境才能优化,发展新动能才能形成。二、实体经营企业才是解决人们幸福生活的根本

金融资本、新兴科技和“互联网+”的确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特别大。尤其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数字技术对商业规则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新数字技术的普及、新破坏性威胁的出现改变了每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及流程。数字革命完全颠覆了旧的商业模式。

大卫·罗杰斯在《智慧转型:重新思考商业模式》一书中认为数字技术正在重塑五个关键战略领域:顾客、竞争、数据、创新和价值。

数字技术改变了我们与顾客联系的方式、创造价值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企业在信息传播和为顾客交付产品方面,已经获得了巨大进步。今天,企业与顾客的关系,展示出更多的双向特征:顾客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评论要比广告与名人效应更具影响力,顾客成为更强势的影响者。顾客的动态参与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数字技术正在改变我们思考竞争的方式。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我们不仅会与同行业的公司竞争,也会与其他行业的公司竞争。其他行业的公司也许正在用它们新的数字产品抢夺我们的顾客,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与一个长期竞争对手在某一领域内激烈竞争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在另一个领域与该竞争对手的合作来利用公司的能力。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企业的竞争力资产可能不再留存于组织内;相反,它们可能以宽松的商业关系的形式存在于合作伙伴网络中。

数字技术已经改变我们的世界,也许最重要的改变是我们看待数据的方式。在传统的企业中,获取数据的代价是昂贵的,而且数据难以存储,其依靠的是组织的力量,管理这些数据需要购买和维护庞大的信息系统。今天,数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生成,不仅由企业创造,而且由每个人创造。此外,基于云计算的系统使得存储数据越来越便宜,而且数据容易获得,便于使用。当今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将大量的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

数字技术也正在改变企业创新的方式。从传统意义上看,创新是昂贵的、高风险的、孤立的,所以,测试新想法就变得困难和成本较高,这样一来,企业在向市场正式推出产品之前,判断应该给产品加入哪些属性时主要依靠的是管理者的猜测和推测。今天,数字技术让连续性的测试、实验和流程成为可能,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用很少的钱就可以建一个初步模型,在用户社区中可以快速地进行想法测试。对于需要不断学习和快速迭代的产品,不论是否推向市场,这种测试都可以成为常态。

最后,数字技术迫使我们对如何理解顾客和如何为顾客创造价值进行更深入的思考。顾客的关注点会快速改变,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地发现新的、顾客关注的方向和潜藏的机会。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当一个企业在市场上获得成功时,很容易产生自满情绪。正如安迪·格鲁夫几年前警示的那样,在数字时代,“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企业要不断挑战极限,找到下一个顾客价值的来源,这才是当务之急。

但是数字技术没有颠覆实体经营,而只是促动、改变、帮助、创新实体经营。

金融资本对实体经营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当前,出现了由全球性的金融资本“投机”造成的利益分配黑洞问题,财富的聚集和兼并越来越严重,占人口总数10%的社会富有阶层,所持有的财富已经超过了50%这条红线,欧美、中国、日本、印度等都是如此。其原因在于资本收益率超过了经济增长率,因为金融资本的流动性远大于实体经济资本的流动性,这样就导致金融资本的机会效率远高于实体经济。这也是中国从2000年以后出现的最主要问题,尤其在2008年以后,开工厂的不如炒房的,炒房的不如炒股的,炒股的不如做P2P的……

的确,特别是这两年,做实业的整体收益率远逊于投机炒房的,因为炒房的收益率远高于经营实体经济。因此,人们一窝蜂地做投资、做金融,想又快又容易地、“短平快”地赚到钱,所以才造成当下人们对实体经济的失望,但是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有十几亿人口,如果人们都去“赚快钱”,这个国家还有未来吗?

现在,比炒房客更厉害的是那些真正掌握金融话语权的高智商“金融玩主”,因为金融市场的投资收益远高于那些炒房子的投机客。金融资本的流动性远大于房地产的流动性,成本很低,收益率又很高。只要有资源,人够聪明,那么财富的增长率会远高于社会平均收入增长率。

随着全球生产效率的递增,财富的聚集程度越来越严重,生产效率越来越高,购买力的减弱也与日俱增,这样就会造成产品过剩,这也是造成当下实体经济困难的另一个原因所在。

在全球性的资本收益率大于经济增长率的大环境下,有钱的会越来越有钱,没钱的会越来越没钱,随着资本证券化、经济金融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这个趋势会愈演愈烈。随着财富递增式地向少数人手里聚集,社会购买力会越来越弱,实体企业更是难以为继,怎么办?如果将经济的发展比作登山,那么可以说,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前进,中国经济已行至半途,无限风光在险峰——处在“半山腰”的中国经济能否顺利地继续前行,不断挑战新的高度达到“最高峰”呢?作者认为,可行!但真正地回归实体经营并转型升级才是关键。

2016年格力与万科公司遭遇资本市场冲击的案例引发了一个深刻的思考,即我们现在到底处于一个实业家的时代,还是一个资本家的时代?

泛滥的货币形成两个效果,一个是贫富分化,比如美国的贫富分化极端严重,因此“21世纪资本论”大行其道。长此以往,整个社会必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另一个是资本家取代了实业家,谁能拿到大量便宜钱,谁能与大型金融机构密切地捆绑在一起,谁就能占据更多的资产。什么资产在受到追捧?一二线热门城市的房地产、全球主要移民城市的土地、全球高端技术与品牌、年轻人中可能成为未来经济顶梁柱的人才,以及李嘉诚在做的收购基础设施。

对于一个工业化之路走了一半的国家,让资本家取代实业家,等于自杀。中国如何完成实体经济的转型,如何让年轻人安心在技术、管理等实业部门,如何形成工匠精神?

如果不能形成实体经济的转型,高端核心技术就不得不依赖政府投资,国有企业因此占据先机,国企的改革也就越加困难。

穷的愈穷,富的愈富。2016年9月,咨询公司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发表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年底,美国公司在海外持有的现金总计达2.5万亿美元(约合16.5万亿元人民币)。据路透社2015年援引非营利组织的数据,苹果在海外持有的现金高达1810亿美元,与凯投宏观的数据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这相当于美国公司海外现金总额的7.24%。

美国已经形成了硅谷这样的投资、创新模式,完成了工业化历程,多发货币解决了自己的负债,形成了对别国的压力。

在美国工业化之时,黄金是货币定心锚,而在日本工业化之时,也没有什么汇率大幅震荡一说,如果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什么广场协议,哪来的日本工业繁荣。所以,在工业化之时,维持基本的稳定是必要的,别听信什么货币彻底市场化。

即使是美国,其目前的货币局面继续下去,也将是热铁板上的活鱼,死路一条。苹果产品销量的节节下降,意味着其创新能力在持续衰落,苹果持有巨量现金的结果是,这家公司很有可能变成四处扩张的投资公司,并且不断用兼并的方式消除竞争对手。一个巨无霸企业挡住前行之路,是整个行业的灾难。

中国如果一切货币化,比美国情况要可怕得多,在不确定的前景刺激下,赌徒进行短期搏杀。只要挺过了每次的房地产低谷期,很快就开始回暖,只要能够坐庄成功,就成为众人眼中的股神。现在购买优质资产的,都是险资等金融机构,这些人做实业真的比现在的企业家好吗?

虽然经济趋势没有实质性改变,但一波又一波的投资浪潮已经席卷了房地产、黑色金属、煤炭市场,现在转移到了大蒜等农产品市场。发改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末,全国大蒜批发价涨至7.24元/斤,环比上涨6.16%,同比上涨90%,超越2009年至2010年的价格,创历史新高。

资金多、利率低,为了解决企业的高负债,企业不一定能救活,反而可能导致金融资本压倒实体企业。有人反驳,愿赌服输,既然当初选择上市,就应该料到今天的结果。这话不公平,货币成为企业的杀手,是货币主导者的责任。

那么,当下的我们到底如何理解实体经营呢?

华为任正非曾经说:“实业才是解决人们幸福生活的根本。”人类幸福生活的根本还是来自实体经济,而不会建立在虚拟经济的基础之上。他一再强调,企业家不要有那么多互联网概念的冲动,重要的是要踏踏实实地用互联网和新科技优化内部管理,夯实基础管理平台,而不是借互联网的“风口”那么简单。在这个时代,互联网企业只有“上半身”没有“下半身”,只重视线上不重视线下解决不了把三流产品变成一流产品的问题,也解决不了深层次的环境污染问题……

目前,大家可以看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结合,是以BAT等企业为代表的大量向线下发展的企业的选择。但当它们真正走到线下,就会发现,完全按照互联网企业的运营模式和思维方式去管理传统实体经济是行不通的,因为它们不懂实体经济“赢的道理”,所以根本无法驾驭实体经济。因此对于未来的互联网,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真正融合,一定是以实为主,而不是以虚为主。不完全是互联网“+实业”,而是实业主动去“+互联网”,同时金融资本也必须为实体服务,新科技业务要以实体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互联互通,才能真正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价值重构。生产者既要适应消费者,以消费者为中心,又要引领消费者。

未来的绝大多数产业,不再是封闭的产业生态和产业价值链,而完全是开放合作、共创共享、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圈。工业4.0、移动互联网、智能科技的未来就是生态化、社会化以及互联网化,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高度融合的一种产业生态,而且最重要的是,企业经营逻辑与运营的互联网化和基础管理平台化,要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改造内部运营,提高要素的生产效能,夯实基础管理平台,真正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对接,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因此,回归实体,做好实业,让企业真正精益求精、精进不懈地经营,以用户为中心,用C2B思维提升经营水平、提高管理效率,这才是真正实现人们幸福生活的根本。

大浪退去就知道谁在裸泳了。互联网最终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这就要靠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经营机制创新、资本收购兼并和打造卓越的运营系统。时下,只有商业模式的激动和冲动,没有产品技术创新和科学的管理平台来支撑,就必然会在风头正劲的热点“急冻”住。企业要赢,要活久、活强,不能只是赶时髦、追风口,最重要的是要回归实体,基于满足用户没有被满足的需求的前提,为用户提供好产品、好服务,这才是根本。第二节企业经营之难在于没有真正回归实体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很多红利,企业经营者只要有胆识、勤奋,抓住机会的基本上都生存得很好。但是,受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放缓、全球化思潮的冲击、新科技和新技术的发展、金融资本的野蛮侵蚀等影响,中国大多数企业主开始迷茫了。他们恐惧于自己无法适应当下新的社会大势、新的经济时代、新的业态模式,企业经营也遇到了诸多问题和困难,而这一切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回归到实体经营的基本轨迹上来,企业经营之难在于对前路的迷茫。他们开始变得焦虑起来。一、为什么当下企业如此焦虑

金融资本、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发展并没有改变企业经营的逻辑,那么,为什么还会让当下的中国企业这么焦虑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随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再加上房市对实体行业的再次侵蚀,中国开始出现私企倒闭潮,大多数私企将面临倒闭,这不是危言耸听!

第一种情况的焦虑主要是指传统私企经营的焦虑,这里的私企不是新成长起来的创业、创新型企业,而是指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产生的那批私营企业。这些私企的老板大多是50后、60后、70后,他们中的一些人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往往通过“低买高卖”“信息不对等”“模仿、山寨、低价”等“利差”来抢占市场获得盈利。他们中有些人没有接受过企业经营管理的训练,也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如今,面对越来越微薄的“差价式赚钱方式”的利润、越来越大的竞争和已经越来越狭窄的市场空间,原来的经营方式难以为继。这些私营企业借助于时代经济大势的发展,一旦经济大势趋冷,这种传统的经营方式就失去了生存空间。

实际上,当下实体企业经营的所谓焦虑主要就是这些50后、60后、70后经营者的焦虑,是因为过去他们的确靠机会、勤奋、胆识创业,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赚到了钱,但是现在生意不好做了,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而现在的金融资本、互联网和新兴科技等又对企业的经营带来了颠覆性影响,这就需要他们去不断学习,自我成长,需要他们用新知识、新科技重新构建赚钱方式和经营管理方式,这对他们来说难度很大,他们不知如何去突围,这就是他们的焦虑。这些经营者又往往分为两个极端,有一群人急于求成,明显学习过度,却不懂得取舍,到处参加学习和培训,殊不知无论社会如何进步和变化,任何企业管理最终都需要管理者踏踏实实地、艰苦细致地学习和积累,这样才能真正将企业经营管理好,譬如产品、营销、渠道以及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都需要管理者将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思考、实践、摸索、试错、前行。另外一群人则从来不参加学习,但这个社会信息接收的来源却又那么广泛,所谓金融资本、“互联网+”和新兴科技赚取暴利的各种新闻与信息到处泛滥,因为他们不学习,手中还掌握一定的社会资源和资本,整体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不足,而不该掌握的零散信息碎片认知又非常泛滥,造成这些人心浮气躁,幻想一夜暴富。当然,未来我们相信一批崭新的私营企业将诞生,它们将组建崭新的商业逻辑,重构中国商业文明体系。

第二种情况的焦虑主要是指新办企业经营者的焦虑。他们多是80后、90后中一些想创业赚快钱一夜暴富的年轻人或年轻人新办的企业经营的焦虑,这些年轻人看到不少人借助金融资本、互联网或新兴技术迅速成为大咖获得成功,就认为利用这些就容易赚钱,急功近利,总想一夜之间名利双收。而实际上,任何企业经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漫长积累、埋头苦干的过程,这些年轻人又不愿意去干很苦的事情,从而形成了焦虑。这些人的父母正是改革开放以后慢慢成长起来的精英阶层或中产阶级,他们更是希望孩子一夜成龙成凤……因此,在整个社会大势的推波助澜下,随着金融资本、互联网和新兴科技等的发展,社会迭代情况非常严重,让人们开始无所适从。

众所周知,与传统行业相比,互联网和新兴科技是新生事物。新生事物总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事情,产生“不确定性红利”。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吸引人们投入这些新生事物的缘由是投机。投机不是错,更不是要绝对杜绝的洪水猛兽。但很多造成互联网和新兴科技热词一时红火的现象,只是拙劣的投机。拙劣的投机通常伴随两种主观意识:一种是想当然地认为互联网开发和新兴科技创新很容易。开发个小软件、做个App、弄个公众号,看上去太简单了,谁都能做。另一种是想当然地认为互联网和新兴科技赚钱很容易,搞电商不用实体店、搞微商不用平台费用、搞O2O就能哗哗地来订单。再加上新的各种各样的所谓风投不断地投资,新兴媒体的推波助澜,造成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有“互联网+”,只要有新兴科技,就会有用不完的钱,这样的主观意识通常还伴随着极度的自负。一旦进去后,就会发现全是隐性成本和潜规则。很多后进的参与者,连这些主观意识和自负都没有,就是看到、听到什么赚钱,也不分辨真假,更无能力辨识走向,就一股脑儿地押进去了,总想着赚快钱,总想着一夜暴富。

我们梳理一下发现,这些人是什么人?他们绝大部分是那些打着“80后、90后”“互联网思维”和“新兴科技”名号的创业者,也不乏所谓投资资本的炒作。我们可以称他们为具有草根气质的淘金者,他们一门心思想着赚快钱、赚容易钱,总想一夜暴富,做自己认为喜欢的事情。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在搞不清楚创业这潭水有多深的情况下就“扑通扑通”地往下跳,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不是去想如何才能脚踏实地地将自己的企业做好,而是想借助互联网这个“风口”成为“网红”,或者打着新兴科技的旗号与政府平台进行对接,套取政策资源的“红利”,还有一些怀着各种企图的所谓投资者,将一些实际上不是互联网或新兴科技的项目进行资本运作的包装,推波助澜……这种弊病在做各种O2O、微商、电商、P2P、网游、新兴科技、风投、私募和投资融资等门类的年轻创业者中存在,这些80后、90后淘金者只是听到一个传说,便义无反顾地背井离乡,大部分却收不到好结果。

不从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经营管理的本质出发,就难以避免草根淘金者悲惨的下场,而真正的创业者如何才能成功?众所周知,创业固然需要热情和勇气,需要灵活的应变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吃苦耐劳、胆大务实、仁义诚信和深谋远虑,但这些都不是全部,甚至也不要以为只要有资金、有项目、有技术、有关系就能创业。创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理性科学的方法,尤其在新时代下,更要人们沉下心来学习,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大量的信息,从现象中看到问题的本质,脚踏实地地把企业做好,屏蔽自己投机取巧赚快钱的思想。这一点正是80后、90后这批创业者开始思考和实践的问题,利用自身优势,以开放、平等、包容、创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

那么,无论是50后、60后、70后企业老板所面临的传统企业经营转型升级的问题,还是80后、90后新型创业者面临的新的经营企业的挑战,归纳起来无外乎以下七个方面。

困难或困惑1:理念问题。生意越来越难做,企业往哪里去?接下来怎么办?不知道。

金融资本、互联网和新兴科技的发展正倒逼着中国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中国经济正由“权力驱动”切换到“创新驱动”。换言之,中国本身已经遇到了创新决定一切的新时代的浪潮,真正能给企业带来财富的不是政府官员,而是新型消费者。整个中国企业界目前正面临着从经营机会向经营能力转变,从经营产品向经营模式转变,从经营企业家个人向经营团队转变的局面……事实上,当下绝大多数企业的领导层,尤其50后、60后、70后甚至80后、90后新型创业者,对为什么要办企业的想法很混乱,不少“生意人”的投机思维严重,大多数人只重视眼前利益,缺乏对企业系统的、长远的规划,缺乏对企业往哪里去、接下来怎么办的系统思考。而企业要想基业长青,企业老板或创始人必须回到“为什么办企业”这一哲学层面上进行思考,否则面对金融资本、互联网、新兴科技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企业将很难活得了、活得好,更别谈活得久了。

困难或困惑2:战略规划问题。企业的战略规划凭想象无法真正落地并保证执行。

目前,中国有些企业经营者还停留在“只想轻松赚钱图享受”的思想层面;有些企业的中高管还停留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层面,缺乏对整个企业理性的、结构化的、逻辑化的战略规划;一些企业即使有所谓较为长远的想法也是好高骛远,是空想,对于战略落地缺乏行动,缺乏方法,缺乏组织支撑;还有一种企业,因为曾经一时的风光,忽视了对未来准确的把控而造成衰败,比如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当然,随着金融资本、互联网、新兴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的外部环境变化也异常迅速,虽然让企业制定3~5年的长远规划可能有点不现实,但并不是说企业不要战略方向的指导了,相反,任何企业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为避免迷失方向,都必须认真研究外部环境、行业发展趋势,准确把握未来的不确定性,真正做到“埋头拉车的同时,还能抬头看路”。

困难或困惑3:商业模式问题。企业的“赚钱思路”不清晰、老化或太过虚拟。

当下绝大多数企业曾经成功的“赚钱思路”(商业模式),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市场的变化、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资金资本的介入等早已受到巨大的冲击,尤其传统企业生存的压力陡增。很多企业的领导层很敏感也很困惑,但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又有几个人系统地、理性地、逻辑地去梳理过。面对外部的机会、市场的变化,一些企业领导层盲目地投融资,盲目地合并收购,盲目地找关系、找资源,而忘记了企业经营最根本的问题——商业模式的优化、创新或重构的问题。当然,还有一些所谓的新型创业者,自认为自己拥有“互联网思维”,他们开动了一切思路,设计出了很多不太能够实现的赚钱思路,比如前一段时间很火的线上汽车服务等电商企业,盲目地圈钱投资,最终不到几年时间纷纷倒闭。

实际上,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我们没有看清企业经营的核心是商业模式,构建商业模式的第一要素是对客户需求的研究,然后考虑未来将如何基于客户价值的实现提供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并最终形成一个利益共享的平台,而不是拥有了什么技术、资本、资源和关系等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未来商业模式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第一是分散与强化,第二是跨界和互联,第三是供应链逆袭,第四是产品的品牌化。

困难或困惑4:组织体系建设问题。人员的安排以及组织的划分随意而无序。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很多民营企业对人员的安排、组织的划分以及组织结构的设计都相对僵化,更多的是凭感觉、凭经验、凭情感、凭喜好……想当然地甚至胡乱地安排一个所谓“能人”负责企业日常的经营和管理,老板总是想做“甩手掌柜”。企业合伙人谈感情、谈兴趣,往往忽视了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合理设计,对企业治理规则的制定不够严谨,最终给企业、给合伙人造成巨大损失。

对于当下的企业来说,互联网、新技术和金融资本的发展,使得企业的组织结构开始变得去中心化、扁平化,让企业与消费者、企业内部之间的沟通变得迅速而便捷,在新时代下的企业经营不是未来不需要组织,而是将建立全新的组织,这是一条交织的价值链组成的网状组织,看似有组织、无纪律,但又具备完善的价值分享机制,可以自助式运转,随时产生聚变与裂变效应,发挥巨大效能,是可以随时聚散的,招之则来、来则能战、战则能胜、胜后自散,但是有多少企业老板能够看到这一点呢?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反而让他们迷失了方向,各种信息技术的出现,让他们在企业组织管理方面变得无所适从。

困难或困惑5:资源配置与管控问题。企业日常管控无标准很随便,缺乏合理分配机制。

中国民营企业当下管理效率低下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部门划分不清,部门职能设定想当然,岗位安排凭经验,岗位工作内容制定凭想象,企业的“产、销、人、发、财”等功能体系建设乏力、不系统,员工做事缺少制度、流程和标准的支撑,不能形成一套系统支撑企业运转的管控措施。企业的资源配置与管控措施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阻碍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困难或困惑6:日常管理问题。日常如何做事?凭经验、凭喜好、凭感觉,管理效率低下。

很多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从事经营管理工作前都没有接受过企业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的培训教育,而更多的是因为其在某方面业务上的突出能力或其他原因让其踏入企业经营管理层,这就造成很多企业领导层和管理者对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安排完全凭经验、凭感觉。他们没有能力准确有效地确定目标,工作往往缺少计划性,东一榔头西一棒,“招数”迭出,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也缺少和下属员工的互动沟通,缺乏对员工工作结果的考核,绝大多数时间忙着自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实则乱忙一通。

困难或困惑7:文化建设问题。家庭式文化现象严重,文化建设重点偏离。

很多企业领导层缺乏人才培养的战略思维,思维深处总是想依赖所谓的“能人”,任人唯亲、唯朋友、唯亲戚的现象严重,企业家庭式文化严重,工作氛围缺乏活力,缺少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和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企业内有时裙带关系较多,员工之间的某种关系“错综复杂”。有些企业合伙人之间经常发生“冲突”,相互“猜疑”,员工本位思想严重,企业内部缺乏以业绩和目标为导向的积极向上的竞争文化氛围。二、为什么当下企业经营如此艰难

有的中国企业家十分迷茫,为什么在这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中,在资源成本、人工成本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实体企业这么难以发展,甚至无法生存?难道中国企业的高速发展期就只有那么30年?

不容忽视的是,中国经济是由30年前的短缺经济过渡到过剩经济的内部经济小环境与世界经济下滑的大环境共同影响下造成的必然现象,但是当大部分中国企业家还无法清晰地认识到新的市场环境时,消费者却已经快速接受了新时代的消费模式,同时实体经营的运营成本也在不断提高,在如此变化的境况下,企业家却仍然走着几十年前的老路,简言之就是与时代脱轨。现如今,中国实体经济可谓内忧外患并存。

在内,保险资金及各式金融资本对中国优秀的实体企业进行野蛮“入侵”和“斩首”,万科、格力、伊利、南玻等大量公司纷纷被入侵,实体企业战战兢兢。

保险资金及各式金融资本的套利行为还扰乱股市,投机横行。这导致外汇储备流失,实体经济混乱,资本市场投机和操纵市场之风愈演愈烈。

在外,要面对步步紧逼的美国及其盟国。

近期,有媒体报道特朗普要号召制造业回流美国,让美国跨国公司的现金回流,为此他提出了大规模的减税计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很快,这一举措得到苹果等企业的纷纷呼应。

如此一来,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国的一些优秀企业将无法自保。

2016年上半年,在单体百货、购物中心以及2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业态中,22家公司共关闭了41家店铺。其中,百货与购物中心15家,歇业店铺的营业总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被关店铺持续经营时间平均为6.84年,其中,百货与购物中心为8.67年(见表1-2)。表1-2 2016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业关店统计

近几年来,接连倒闭的百货店不计其数,从外资第一店的百盛,到要关掉国内一半百货门店的万达。

根据盈石集团研究中心统计,2015年中国百货关店潮席卷了17个省市自治区、14个品牌、63家百货门店。从关店分布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百货关店最严重,福建省成为百货关店的重灾区,2015年共有9个百货门店关店。其中,仅万达百货就在福建省关店8个门店。从关店品牌来看,万达百货以关店35个门店居首位,其次为天虹百货(5家)、玛莎百货(5家)、金鹰百货(5家)。此外,2015年关店的百货不仅包括万达百货、王府井百货等全国性百货品牌,如百盛、洋华堂商场(伊藤)、玛莎百货等外资品牌也难逃关店命运。

传统零售业面临的困境是中国实体经营的缩影,造成如今境地的原因是什么呢?

1.网络购物对实体店营销冲击显著

很多人把百货行业萧条的原因归于电商的发展壮大,电商抢占了一部分市场导致百货行业的冬季到来。电商经营者在自造的一节又一节里赚了个盆满钵满,而实体零售业却经历了一“劫”又一“劫”。

以天猫双十一为例,其交易额从2009年的0.52亿元增至2015年的912亿元,2016年更是超过了1000亿元,增长之快令人咋舌。

另外,更为尴尬的是,百货商场正沦为电商“试衣间”。很多顾客都会去实体店试穿,记住型号,然后到网上购买。网上销售,没有人员费用、租金费用、水电费用等,负担很轻,价格优势强,这让实体店很难应对。

在互联网时代,为什么消费大众越来越不喜欢逛实体店,尤其是百货商店,归根到底只有一个原因:找不到非去不可的理由了。过去人们买东西,尤其是生活必需品类,只能到实体店铺;现在线上商城的发展,不断冲击着这个传统习惯。

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去逛实体店:(1)当顾客走进店,店员就马上开启了唐僧模式。(2)很多时候,导购们总是突然出现在你身后开始推销。(3)还有很多时候,店员总是心不在焉地推销,边推销还边看着来往的顾客。(4)大多数店员,顾客刚结完账,就不热情了。

总之,消费者不会再逛无感、无尊、无趣的商店。无感是没有特色,无尊是缺乏人性化,无趣是不能打动顾客的诉求点。

在人们的消费习惯更加趋于线上的今天,要么转型,要么撤离。

2.零售业“自救”,但转型太慢

当前百货行业正处在低潮时期,十多年前百货受到专业市场和大卖场的冲击,现在受到购物中心和电商的冲击。但是,百货却是过去几十年变化最小的行业,有点不思进取。国外的百货公司会对消费者进行深入研究,而国内的百货公司销售不好就换一家经营。

除了关店,百货企业也在积极进行转型,“触网”成为各大企业的发力点。百盛、王府井等公司早在2013年就建立了自己的网上商城,新华百货在京东开设店铺,银泰则与天猫展开战略合作,意图打造线上线下加速融合的O2O模式。

但是目前,传统百货行业仍处在转型摸索期,转型速度太慢,且现在真正转型成功的案例非常少。不少百货企业的“线上”几乎处于“半死不活”状态。

以上的种种困境导致了中国很多实体经济不景气的状况,究其原因大致如下。

1.各项成本不断攀升

工资社保每年增加12%~15%,水价、气价都在涨,房租是长期合同,一般也是每年上涨一点点。再算算物流成本,中国有不少收费站,产品从苏北小县城出厂,到四川小县城销售,中转三四次,价格基本涨3倍,否则就是亏。总而言之,所有东西都在涨价,唯独出厂价格持续下跌,小老板真的是欲哭无泪了。

现在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销售降低,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不够完善,有时合同无法履行。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很难产生大批优质企业。

2.融资难,难于上青天

中国中小企业的老板贷款难,如果你要为社会创造财富而去申请企业贷款,那么无数表格和各种痛苦,会让你觉得办企业真不是容易的事。

为什么银行不肯放款给中小企业?原因很简单,你的生意不能稳赚钱,银行不想借给你。贷款100万元给小民企和贷款1亿元给大国企,花费的成本是一样的,银行自然没有心思理会中小企业了。

3.劳动力都往工地跑

中国企业不是和欧美日企业竞争,而是和有大量贷款的基建竞争资金实力。建筑工地开出的超高工资,普通企业根本无力对抗。你培养了三年的熟练工,工地一加薪就跑了,你和谁去竞争?所谓招工容易,是要高工资的,否则没人来。

现在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高工资诱惑制造业、服务业的人员到工地砌砖。基建的资金来源于贷款,而制造业要考虑成本和利润,只好收摊了。

4.房地产泡沫冲击实体经济

房地产已经占领了中国经济的很大比例。

2015年中国的GDP是68.91万亿元,其中全国卖地收入是3.4万亿元。在房价构成中,地价约占30%,也就是说,房地产创造了11.3万亿元GDP,再加上中介、装修、家电家具,估计30%的GDP直接由房价而来。另外,3.4万亿元的卖地收入,又拉动了“铁公基”,杠杆率至少是3倍,这又是15%的GDP。一账算下来,房地产投资在GDP的占比超过45%。

2006年至今,粮食和一般工业品涨价1倍不到,电子产品还在降价,例如电脑、手机、相机。制造业平均工资加社保,合计涨了3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