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7 19:49:52

点击下载

作者: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菲律宾

菲律宾试读:

文前辅文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地址:4896 Pasay Road,Dasmarinas Village,Makati,Metro Manila,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领事保护热线:0063-2-8482409

网址:http://ph.china-embassy.org

其他领事馆信息见附录二序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向全世界宣告了亿万中国人民谋求和平发展,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合作、共建繁荣的美好愿景。“一带一路”战略布局无疑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系统性工程,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道之大者,为国为民。作为中华民族金融业的旗帜,中国银行早已将“为社会谋福利,为国家求富强”的信念植入血脉。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不断顺应历史潮流,持续经营、稳健发展,为民族解放、社会进步、国家繁荣做出重要贡献。站在新的历史机遇期,以“担当社会责任”为己任,以“做最好的银行”为目标的中国银行,依托百年发展铸就的品牌价值和全球服务网络,利用海外资金优势,实现全球资源配置,护航“一带一路”战略,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金融业是经贸往来的“发动机”和“导流渠”,是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坚力量。中国银行作为国际化、多元化、专业化程度最高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截至2015年底,已在“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未来,将持续完善全球布局,增加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机构覆盖。可以肯定地讲,中国银行完全有能力承担起国家赋予的责任与使命,为构建“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做出重要而独特的贡献。“一带一路”建设投资规模大、周期长,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金融需求跨地区、跨文化差异明显,这对银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跟上国家对外投资的步伐,如何为“走出去”企业铺路搭桥,如何入乡随俗、实现文化融合,成为我行海外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文化中行—“一带一路”国别文化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手册》从文化角度出发,全面介绍了我行已设和筹设分支机构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金融发展业态、民俗宗教文化等,为海外机构研究发展策略、规避经营风险、解决文化冲突、融入当地社会提供实用性、前瞻性的指导和依据。对我行实现跨文化管理,服务“走出去”企业,指导海外业务发展,发挥文化影响力,实现集团战略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最好的银行离不开最好的文化。有胸怀、有格局的中行人,以行大道、成大业的气魄,一手拿服务,一手拿文化,奔走在崭新又古老的“丝路”上。我们期待《手册》在承载我行价值理念,共建区域繁荣的道路上占有重要一席,这也正是我们实现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2015年12月第一篇国情纵览一 人文地理1 国土概述

菲律宾共和国(简称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东临太平洋,西濒南中国海,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遥遥相对,南面、西南面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隔苏拉威西海、苏禄海、巴拉巴克海峡相望,是亚洲、澳大利亚及东亚、东南亚之间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菲律宾的名字来自西班牙语,根据16世纪西班牙王子菲利普(Filipe)的名字命名。

菲律宾素有“千岛之国”之称,全国由7107个大小岛屿组成,总面积29.97万平方公里,南北长1851公里,东西宽1107公里,海岸线总长达18533公里,吕宋岛等11个主要岛屿占全国总面积的96%。菲律宾群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占总面积的3/4以上,且海拔多在2000米以上。菲律宾水资源丰富,河流大多源短流急,不能航行。

吕宋岛面积10.4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5%,分为北、中、南三段。北部两大山脉之间有卡加延(Cagayan)平原,是著名的烟草产地。中部是中央平原;南部是广阔的高原,因此在行政上被称为“高山省”。首都马尼拉(Manila)位于吕宋岛西海岸,马尼拉港是全国最大的港口。

棉兰老岛面积9.4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2%。陆上多火山分布,海岸多珊瑚礁附着。棉兰老岛中北部是兰老(Lanao)和武经伦(Bukidnon)火山高原,兰老高原与狄瓦塔山脉间是阿古桑(Augusan)谷地,是河流入海口,农业比较发达,建有海港城市哥达巴托(Cotobato)。

巴拉望岛位于班乃岛的西南面,地形狭长。民都洛(Mindoro)岛位于吕宋岛和米沙鄢群岛之间的主要海上交通线上,但该地区经济尚未充分开发,基础设施落后。苏禄群岛从东北向西南排列,其首府霍洛岛为当地重镇。其他6个较大的岛屿主要集中在地处全国中心地带的米沙鄢群岛上。除此之外,其余的岛屿都是些面积狭小、荒无人烟的小岛,甚至是刚刚露出水面的礁石和珊瑚礁。菲律宾地理位置2 历史国情

菲律宾群岛上原无人类居住,现在的菲律宾各民族都是从境外迁入的移民后裔。14世纪前后形成苏禄等割据五国,1565年被西班牙殖民者侵占。1898年6月12日,菲律宾宣告独立,成立菲律宾共和国。同年,美国依据对西班牙战争后签订的《巴黎条约》占领菲律宾。1942年,菲律宾被日本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菲律宾再次沦为美国殖民地。

1946年7月4日,美国同意菲律宾独立。独立后的十几年中,美国紧紧控制着菲律宾的经济命脉,并且拥有干涉菲律宾的种种特权。美国还竭力在军事上保持对菲律宾的控制,把菲律宾变成它在亚洲和东南亚地区的战略基地。

菲律宾在独立后最初的26年内,实行的完全是美国式的政治制度:实行的是美国人主持制定的宪法、美国式的两党制度、定期的议会和总统选举等,有“东方的民主橱窗”之称。建国初期的菲律宾前六届总统都是经过选举程序产生的。第六任总统马科斯在推进菲律宾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行了近二十年的独裁统治,直到1985年被赶下台,菲律宾才进入现代发展的轨道。

1986年2月7日,菲律宾提前举行总统选举,贝尼尼奥·阿基诺的夫人科拉松·阿基诺在民众、天主教会和军队的支持下出任总统。科拉松·阿基诺执政期间,菲律宾国内政局一直不稳,发生过7次未遂政变。此后,拉莫斯和埃斯特拉达先后按宪制当选总统。20世纪90年代拉莫斯任总统期间,通过解除外汇管制、吸引外资、协调政府的能源政策,发展电力,建立出口导向工业区,全面开发具有竞争力的出口产品,实现了政局稳定、经济腾飞。

埃斯特拉达上台后,菲律宾政局失去稳定,社会治安严重恶化。各种反政府武装和民族分裂势力抬头,成为阻碍菲律宾发展的破坏力量。自1997年以来,菲律宾共发生了200多起绑架案件,其中大多数是针对上层企业家尤其是华人富商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2001年1月,埃斯特拉达因受贿丑闻被迫下台,副总统阿罗约继任总统,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稳定国内局势,发展经济,恢复与菲共及伊斯兰反政府组织的和谈,缓和双方关系。阿罗约执政期间经济没有起色,由于物价高、薪水低以及治安不好,人民生活水平依然较低,一部分人甚至在贫困线下挣扎。

2010年6月,自由党候选人阿基诺三世就任菲律宾第15届总统。民族分裂势力和反政府武装仍是菲律宾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2014年1月26日,菲律宾政府和该国最大的反政府武装“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简称“摩伊”)的谈判代表终于达成了和平框架协议最后一个附件“正常化”协议,从而使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地区露出一线和平曙光。根据双方商定的议事日程,一个由双方代表组成的工作组着手起草《邦萨摩洛基本法》,随后同框架协议及其四个附件一起交由国会审议。特别提示

★ 菲律宾是典型的“黄皮白芯”的亚洲国家。美国对菲律宾的统治,在其社会生活各方面留下了美国的烙印,人们的服装、嗜好、宗教、教育、政治和社会风气完全西化。

★ 菲律宾的经济形势与政治格局关联较大,经济政策具有不连续性,总统换届需要关注。3 人口数量与结构

菲律宾人口出生率一直较高,人口增长率高居亚洲第一位。截至2014年7月,菲律宾人口已达到1亿人,成为世界上第12个人口过亿的国家。

目前,菲律宾的人口结构较为年轻,15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超过3000万人,占总人口的33.4%;15~60周岁适龄劳动人口达5515万人,占总人口的近60%。

由于岛屿分隔、地形陡峭以及历史发展等因素,菲律宾的人口分布很不均衡。山间谷地与海岸平原等能耕种、利于农业发展的地区人口稠密,而其高山密林地区则荒无人烟。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是大马尼拉和中吕宋。棉兰老、内格罗斯及其他南部岛屿则人口稀少,大部分处于未开发的原始状态。4 语言文字

菲律宾国内语言纷繁复杂,除英语、西班牙语、汉语等外来语外,全国共有11种语言和87种方言,它们彼此都不相通。在有大量移民的地区,人们在谈话中使用各种方言的混合语,包括宿务语、他加禄语(菲律宾语)、英语和其他方言。

他加禄语为国语,英语为通用语言。西班牙语在菲律宾也较为流行。上层社会人士多数会讲西班牙语。汉语在菲律宾工商界占重要位置。华侨和华裔使用的汉语主要是闽南话。

菲律宾是世界上第三大讲英语的国家。大多数菲律宾人都能理解和传递英语书面和口头指示,与外国人交流可以用英语表达。菲律宾语用于外交护照、国书、城市交通标志、邮票等。特别提示

★ 菲律宾经济发展地区差异较大,需要重点了解和关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吕宋地区。

★ 菲律宾有庞大的年轻人口,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十年,菲律宾将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迅猛的国家之一。二 气候状况1 气候条件

菲律宾属热带海洋性气候,高温多雨,湿度大。每年5~10月为雨季,11月到次年4月为旱季,年均气温27℃,南北温差不大。2 常见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较多,常遭台风、地震、暴雨和泥石流等袭击,其中6~11月为台风多发季,尤其是8~9月最多。菲律宾每年平均有台风20多次。台风发源于东面太平洋上的加罗林群岛和马绍尔群岛一带,向西移动经过菲律宾中部和北部地区,南部棉兰老岛则很少受到台风袭击。

菲律宾群岛处于环太平洋的地震带上,在地质构造上属于不安全地带,火山众多、地震频繁。菲律宾共有50多座火山,其中有10多座活火山,相当活跃。南部的火山活动尤其激烈。棉兰老岛的南方是东南亚最不稳定的中心摩鹿加群岛(今印度尼西亚马鲁古),越往南地震越剧烈。历史上的多次地震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3 主要环境污染

菲律宾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是水污染,主要集中在首都马尼拉地区。特别提示

★ 在菲律宾要掌握一些地震防护的知识。三 文化国情1 民族

菲律宾民族众多,有90多个民族。主体民族为马来族系,占全国人口的85%以上,包括他加禄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比萨扬人(米沙鄢人)和比科尔人等,大多居住在平原地区,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吕宋岛的北部和南部、民都洛岛的东部、棉兰老岛等地的山区,还居住着50多种少数民族,各民族人口从30万到180万人不等,占全国总人口的8%,包括帮加锡南人、卡加扬人、伊富高人、马拉瑙人、阿埃塔人等。此外,还有华人(占10%)、印度人(占5%)、阿拉伯人(占2%)、欧美人(占3%)以及为数不多的原住民。

比萨扬人(Iisayang,也称“米沙鄢人”Visayans)是菲律宾最大的民族,人口为2640万人,主要分布在米沙鄢群岛、民都洛岛南部沿海、巴拉望岛北部、棉兰老岛东部和北部沿海;使用比萨扬语;有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文字,文化水平较高;信仰天主教,但仍保留有万物有灵信仰。比萨扬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水稻、玉米、椰子、烟草等。畜牧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比萨扬人还从事食品、采矿、纺织、冶炼、汽车装配等工业,擅长传统手工业,其竹编、草编、藤编和刺绣水平很高,他们编织的各种凉席驰名世界,可做垫子、窗帘、地毯等,商业很发达。

他加禄人(Togalogs)是菲律宾第二大民族,人口约1230万人,主要居住在吕宋岛的中、南部,马尼拉市及其周围地带为聚居区,部分住在民都洛岛、马斯巴特岛和马林杜克岛;使用他加禄语;使用由拉丁字母组成的文字;80%以上的人信仰天主教。他加禄人是菲律宾各民族中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民族,在国内政治、经济和文化上一直处于优势地位:政府把他加禄语定为国语;生活在城市里的他加禄人大多经商或在政府机关工作,许多人在政府里担任领导职务。大部分他加禄人生活在农村,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栽种香蕉、椰子、芒果、咖啡等树种并种植各种蔬菜、蕉麻、甘蔗、烟草等。

伊洛戈人(Ilocanos)是菲律宾第三大民族,人口为690万人,主要分布在吕宋岛西北部沿海地区,后来逐渐移向卡加延河谷地及棉兰老等其他岛屿的沿海地区;属蒙古人种马来型;使用伊洛戈语,有文字。多数伊洛戈人信奉菲律宾独有的教派—阿格里佩教,部分人信仰天主教,还有少部分人保持着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伊洛戈人是1000多年前迁入的新马来人的后裔,历史上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近代以来则受西班牙和美国文化的影响较多。他们主要从事灌溉农业,种植水稻、玉米、烟草、甘蔗和薯类;是菲律宾群岛上第一个引种棉花的民族。伊洛戈人还饲养水牛、猪、鸡;沿海地区渔业较发达。他们的手工业主要有制陶、织毯、金属加工等,生产的棉制品行销全国,特别是棉毯、毛巾远近闻名;手工艺品中尤其以贝壳和黑檀木制品最富有民族特色,畅销国内外。原始状态的菲律宾土著 图片提供:达志影像

比科尔人(Bicolanos)是菲律宾第四大民族,人口约400万人,分布在吕宋岛东南部近海地区、比科尔半岛以及卡坦端内斯岛、马斯巴特岛上;使用比科尔语;有本民族的文字。比科尔人与他加禄人关系密切,接触频繁,在文化上有许多共同点,多信仰天主教。比科尔人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豆类、可可、蕉麻等。

除了上述四大民族外,菲律宾的其他民族一律被认为是文化上的少数民族,不到总人口的10%,分布于各地的高山、森林和滨海地带。由于大多少数民族生活简单,经济落后,菲律宾政府设有专门机构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并发展当地经济和教育、吸收当地官员进入议会等,以缩小他们与主体民族的差异。但一些少数民族仍与政府有很大隔阂,并时常发生冲突和流血事件。“摩洛”的含义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摩尔人”。摩洛人是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集团,包括许多民族,现共有400多万人,分布在棉兰老岛西部和西南部、苏禄群岛和巴拉望岛南部。他们由15~16世纪接受伊斯兰教的当地居民和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马来人混合而成;使用多种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使用由阿拉伯字母组成的文字。2 宗教文化

菲律宾是一个多种宗教的国家,主要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本土的原始宗教等。菲律宾的基督教徒有9000多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其中又以罗马天主教派人数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84%,故有“亚洲唯一的天主教国家”之称;信奉新教的约占9%,此外还有极少数人信奉菲律宾的独立教—阿格里佩教。少数民族宗教中最重要的是伊斯兰教,穆斯林约占总人口的5%,佛教徒和泛神论者各占3%,华人多信奉佛教,山区民众多信原始宗教。(1)基督教

基督教在菲律宾的影响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菲律宾人一出生就要进行圣洗,结婚要在教堂举行仪式,死后要在基督教的公共墓地举行葬礼。在政府、军队、医院、商业大楼等重要部门的建筑上,都插有基督教旗帜,定期举行宗教仪式,重要的政治场合和国际会议也要由神职人员说教布道。街头传教布道的集会随处可见,听众云集。电台、电视台也要定期播放布道节目。天主教会在菲律宾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仍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在爆发一些具有激烈争议的政治问题和出现社会动荡时,天主教会的立场往往能够决定事情的走向。

菲律宾共划分为90个教区。全国性的组织有天主教主教会议、大修道院院长联合会,前者是菲律宾教会的最高权力机构。

基督教在菲律宾华侨华人中也有一定影响,教徒约10万人,其中天主教徒约9万人,神父约80人;新教徒不到1万人。(2)伊斯兰教

菲律宾的伊斯兰教是在15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的。菲律宾伊斯兰教徒势力较弱,仅占全国人口的5%左右,多属于逊尼派,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规与马来西亚的相近。菲律宾的穆斯林相互联系并不密切,各民族除了语言和社会的政治结构不同外,对伊斯兰教的信仰程度也不尽相同。

菲律宾的穆斯林在信仰中也吸收了一些当地的元素,并不重视宗教祈祷,在拉马丹月(穆斯林新年的第九个月)也不进行严格的斋戒(白天不能进食)。但他们对伊斯兰基本教义很尊崇,对一些宗教节日也十分看重。(3)佛教

菲律宾现在的佛教与古代无关,是由华侨从中国带来的。信徒主要是华人华侨,总人数约5万人。主要分布在马尼拉、宿务、三宝颜等地。长期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他们建立了许多佛教团体,修建了30多座寺庙,创建了多所学校和多种刊物等。他们还积极参与佛教界活动,热心慈善和公益事业。(4)原始宗教

原始宗教是当地居民的一种图腾信仰。他们相信万物有灵,把大自然作为崇拜偶像,崇拜鳄鱼和鸟类,把一种鸟称为神鸟,奉为伟大的全能创造之神。他们相信人的灵魂不死,祭拜祖先,一般用木头、石头甚至金银制成祖先偶像,称“阿尼托斯”,供奉于家中。祭祀时杀鸡宰猪、奉祀祖宗,然后举行宴会,唱歌饮酒。各民族还崇拜其部落神。原始宗教在广大农民中影响很深,目前在山区的少数民族中仍有10多万人信仰原始宗教。特别提示

★ 菲律宾民族众多,他加禄人等四大民族是菲律宾的主体。他们与外界接触最多,要充分了解和尊重这几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 与菲律宾人打交道,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督教知识。3 风俗禁忌(1)性格礼节

菲律宾人性格开朗,热情友善。有文化的人演讲时风趣生动,富有魅力。中下层男子常在一起相互开玩笑,讲话表情丰富夸张。菲律宾人多数懂英语,容易交往,而且喜形于色,喜欢同情弱者、打抱不平。但他们自尊心非常强,对外人的言行举止非常敏感,与其交往时如一言不发或表情严肃,他们会认为你对他们有看法或不怀好意。

菲律宾人非常讲礼节,在社交场合,男女都以握手为礼。生人初次见面时要介绍自己的姓名、任职单位;与熟人或亲朋好友见面时,一般比较随便,常以拍肩表示亲热。穆斯林见面施双手握手礼。一些原始部落的人与客人见面时,握过手就转身向后走几步,意思是身后没有藏刀,以表示自己的真诚。

与菲律宾人交谈,应以婚姻、家庭、职业、烹饪等日常话题为主,避免谈论国内纷争、天主教会和政治人物,不要嘲笑某个政治人物或家庭。

菲律宾人重视人际关系,不愿产生摩擦,不轻易说“不”。因此对他们答应的事情不可过分相信,一定要通过核实进行确定。

在城市中上层人士间流行“女士优先”风气,男子无论做什么事,习惯给予女士特殊关照。

菲律宾人非常好客,如果有人请你去家中做客,不一定要准时到达,一般要比约定的时间晚十几分钟到达。拜访菲律宾朋友,可以适当地送些礼物或一束鲜花,这将被视为高雅而有礼貌的举动。如果回去后再给主人寄去一封感谢信,会更加赢得主人的欢心。

许多家庭有进门脱鞋的习惯,客人要注意随主人的习惯脱鞋。菲律宾人非常尊重长辈,进门后遇到他们的亲属或长辈,要进行问候并与其交谈。年轻男子与长辈见面时,要吻其手背,以表示对老人的尊敬;年轻姑娘见长辈时,要吻其两颊。

菲律宾人待客很实在,不论客人登门拜访有何目的,主人都会很有礼貌地接待,送上饮料、水果、槟榔等招待客人。交谈中,主人会诚恳地询问客人有什么困难或需要帮助的事情。临近开饭时会再三挽留客人吃饭,而且会把家中最好的东西拿出来让客人享用。

菲律宾人笃信宗教,基督教徒家家户户都挂着耶稣的画像。教堂整天人满为患,人们还定期组织夜间宗教游行活动,虔诚得几乎发狂。在庆祝会、纪念集会或公司成立仪式开始前,往往也要肃立,洗耳恭听神父布道说教。星期日早上,几家电视台都要安排固定时间播放神父的布道说教。摩洛人每天向真主祷告,生活方式类似阿拉伯人。

菲律宾人忌讳“13”和星期五,认为这是不吉利的数字,在菲律宾凡是遇到13这个数字,都要设法避开。(2)饮食文化

菲律宾人的饮食习惯深受西班牙、美国和中国饮食习惯的影响,食品种类繁多,味道鲜美,以大米和玉米为主食。副食主要是鸡肉和猪肉,或焖或炸,炒菜不多。

城市中上层人士大多吃西餐,惯用刀叉。菲律宾人对中餐也很感兴趣。具有代表性的菜肴有咖喱鸡肉、烤乳猪、烤猪腿、香蕉心炒牛肚、肉类炖蒜和虾子煮汤等。烹调中常用香醋、糖、辣椒等调味品。近代菲律宾人由于长期受西班牙人烹调方法的影响,菜肴中的辣味都不浓,但炒番木瓜、洋葱和蔬菜时爱加胡椒。菲律宾人非常爱吃的国菜叫“阿多波”,是把加了辣椒烹制的猪肉或鸡肉(有时也用鱼肉)混合在一起,加上醋、大蒜和油,最后还要加上浓浓的番茄酱。

菲律宾海产品很丰富,海鲜是常见菜肴,烧烤方式最受欢迎。烧鱼时经常用一种酱油和小柠檬混合制成的调料,所有的调料中都有醋。

菲律宾人爱喝啤酒、咖啡、茶。由于受西班牙生活方式影响,喝下午茶成为菲律宾人很重视的一种生活习惯。

穆斯林的主食是大米,有时也吃玉米和薯粉,佐以蔬菜和水果等。按照伊斯兰教规不吃猪肉,不喝烈性酒和牛奶。他们与其他马来人一样喜欢吃鱼,烹调很简单,喜欢使用刺激性的调味品,进食时用手抓。只有伊玛目(神职人员)宰的牛才可以食用,非节日和喜庆日很少吃到肉食,有咀嚼槟榔的习惯。4 重要节日(1)法定节日

1月1日是新年。1月的第三个周末是“宪法日”。3月15日后的第一个星期日是“圣周节”,这是宗教节日中除圣诞节以外最具特色的重要的天主教节日。4月9日是“巴丹日”。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5月最后一个星期日是“五月花节”。在首都马尼拉这一节日庆典最为壮观。在吕宋岛的一些村庄,人们还以精彩的赛牛仪式来庆祝“五月花节”。6月12日是“独立日”,也是国庆节,纪念1898年这一天菲律宾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宣告独立。8月28日是“国家英雄日”,举国欢庆,纪念1896年8月的这一天菲律宾人民在巴林塔瓦克举行起义,拉开了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斗争的序幕。11月1日是“万圣节”(万灵节,华人称亡人节,即西方的鬼节)。11月28日是“英雄节”,也叫“伯尼法西奥日”(Bonifacio Day),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伯尼法西奥而设立的。12月25日是“圣诞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从12月16日早上做弥撒开始,一直到次年的1月6日才结束。12月30日是“英雄节”,是纪念菲律宾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学家、诗人、思想家何塞·黎刹(Jose Rizai)殉难的日子。(2)民间节日

农历一月初一是春节,这一中国的传统节日被居住在菲律宾各地的华侨、华人一直保留下来,他们的庆贺习惯与中国大体相同,要阖家团聚、吃年夜饭,初一家人、亲戚和邻居相互拜年等。富有民族风情的节日 图片提供:达志影像

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马尼拉市都要举行盛大的“耶稣圣婴节”,当天有多尊圣婴像被装载在以鲜花和蜡烛装饰的马车上,浩浩荡荡地游行。

5月18~23日是“血盟节”。“血盟”又称“桑杜古”,意思是结拜为兄弟,以纪念古代到当地通商的中国商人与本地芒扬族首领“歃血为盟”的事情。现在这一节日是由当地省、市政府和菲律宾华人社团联合举办的。特别提示

★ 不要与菲律宾人讨论信仰问题。

★ 尽量不要到菲律宾人家里做客。

★ 菲律宾饮食中蔬菜品种较少。第二篇政治环境一 国家体制1 国体、元首及国家标识国体

菲律宾实行三权分立的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根据宪法掌握着国家的权力,总统之下设立若干政府部门,共同组成中央政府。但总统行使权力要受到国会的制约。菲律宾的议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宪法规定议会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力,政府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司法机构包括最高法院和各级地方法院。元首

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6年,不得连选连任。目前总统是阿基诺三世(于2010年就任)。现任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 图片提供:达志影像国家标识菲律宾国徽菲律宾国旗2 宪法

现行宪法于1987年2月2日由全民投票通过,于同年2月11日宣布生效。该宪法规定: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政体;总统拥有行政权,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6年,不得连选连任;总统无权实施戒严法,无权解散国会,不得任意拘捕反对派;禁止军人干预政治;保障人权,取缔个人独裁统治;进行土地改革。二 政治制度1 政体

依据现行宪法,菲律宾实行总统制,行政、立法与司法三权分立,又相互制衡。国家行政权由总统行使,总统、副总统和内阁组成菲律宾共和国中央政府。副总统可连任两届,由选民投票选举产生。总统提名委任各部部长组成内阁(副总统也可被任命为内阁部长)。截至2014年9月,内阁成员32名,副总统为杰乔马·比奈。议会

菲律宾议会又称国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主要功能为制定法律,并享有一些非立法的特殊权力;此外,菲律宾国会还具有为立法进行咨询和调查、对藐视国会行为进行处罚、确定国会议事规则等权力。

菲律宾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参议院由24名议员组成,由全国直接选举产生,任期6年,每三年改选1/2,可连任两届。众议员实行选区制和比例代表制相结合的选举方式,确保每省至少有1名议员。

众议员任期3年,可连任三届。2013年5月菲律宾举行中期选举,改选半数参议员和全部众议员,产生第十六届国会。众议院由250名议员组成,其中200名由各省、市按人口比例分配,从全国各选区选出;25名由参选获胜政党委派,另外25名由总统任命。内阁

总统府是总统官邸和办公处,也是菲律宾中央政府的首脑机关。中央政府的主要职权为:实施宪法和法律;负责国家的内政、外交、国防、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具体事务;制定和执行有关政策措施;领导政府各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工作;向国会提出议案和立法建议;任免政府官员和工作人员;指挥和控制军队、警察,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内阁设有20多个部级机构。另外,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总统执行秘书、总统发言人、内阁秘书也都是内阁成员。总统执行秘书为文官长,他既掌管总统府的日常事务,同时又是总统在国内事务方面的首席顾问,被戏称为“小总统”。特别提示

★ 菲律宾政府运行随选举呈明显的周期性。政府换届,政策和导向都会随之“改朝换代”,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是一种不容忽视的风险。2 政治中心

国家首都区—大马尼拉市(Metro Manila)位于吕宋岛西南部,西濒马尼拉湾,面积636平方公里,人口993.3万,分为13个区,是菲律宾的政治、文化、经济和工业中心,也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之一,被称为“亚洲的纽约”。1948年以后,菲律宾迁都至奎松市。1976年马尼拉、奎松等被合并为大马尼拉市。马尼拉风光 图片提供:达志影像

马尼拉风光秀丽,市区位于帕西格河两岸,河上有10多座桥梁连接两岸。河北边是商业、金融和工业区;南边是行政区和住宅区,也是旅游区,有国会大厦、政府各部、各国使馆、大学等。只有总统府马拉卡南宫(Malacanang)在河北岸。河口北岸有一个街区“王彬街”,是马尼拉的商业中心之一。

马尼拉集中了全国三分之一的企业、一半的制造业。工业以轻工业为主,主要有纺织、榨油、碾米、制糖、烟草加工、冶金等工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60%。马卡蒂集中了国内外的主要大银行、大公司,成为马尼拉的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享有“小曼哈顿”之称。马尼拉有众多的文化设施:全国20多所大学中,有11所在马尼拉,包括菲律宾大学、圣托马斯大学和远东大学等。马尼拉湾距市区55.56公里,海岸长8.33公里,是一个天然良港,现代设施齐全,全国出口货物的三分之一和进口货物的五分之四集中在这里。3 主要政党

菲律宾是亚洲最早实行政党政治的国家,早在1900年就出现了第一个政党。1986年后菲律宾政党政治空前活跃,政党为数众多。菲律宾政党制虽然移植自美国,其运作却与美国不大相同。在菲律宾,很多政党都没有自己统一的章程、明确的政治纲领和意识形态,组织极为松散,党内派系斗争激烈,分裂频繁。菲律宾的政党实际上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家族财阀的联盟,党在全国的网络主要是通过错综复杂的主从关系形成的,控制能力决定于该党由上到下逐级施予恩惠的能力。政治精英们的精力主要放在大选前如何上台和大选后如何为小集团攫取利益方面,一些人为了争夺党的候选人职位频繁跳槽,党的领导人因与其他领导人争权夺利,或为争当本党的总统候选人而转党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菲律宾全国现有政党达100多个,大多为地方性小政党,较大的政党主要有自由党、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党、民族主义人民联盟、全国团结党、国民党、民众力量党。根据2013年中期选举结果,自由党为国会第一大党,民族主义人民联盟得票第二,全国团结党第三。自由党(Liberal Party)

执政党,是菲律宾最老的政党之一,成立于1946年,一度是菲律宾最大的政党,独立后多次执政。2010年总统大选,推选阿基诺三世当选菲律宾第15任总统。现任党主席是阿基诺总统,总裁是内政部长罗哈斯。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党(LAKAS-CMD)

系前总统拉莫斯于1991年底创立,由人民力量党、全国基督教民主联盟、菲律宾穆斯林民主联盟、团结党等整合而成。主张实行两党制,通过修宪扩大地方政府权力,改革选举制度,将总统任期由六年修改为四年,可连任两届;主张通过谈判实现民族和解,促进社会稳定。经济上重视农业发展,增加就业,扶助贫困,加快私有化进程;倡导经济外交,奉行开放政策。民族主义人民联盟(NPC—Nationalist People’s Coalition)

该党是菲律宾工商界大亨爱德华多·丹丁·科胡昂戈(Eduardo Cojuangco,许焕戈)在1992年竞选总统时成立的政党联盟。民族主义人民联盟是执政党还是反对党很难分得清楚。由于它的政策比较灵活,再加上实力比较雄厚,因此成为执政党争取拉拢的对象,它总是在关键时刻同执政党联盟结成合作伙伴。4 主要政治压力团体

菲律宾工会大会,成立于1975年,是菲律宾最大的工会组织,会员约125万人。工会主张通过议会道路改变社会现状,反对在群众运动中使用暴力手段。

全国工人反贫困联盟,1984年成立,成员为工人、学生、教师、城市贫民、自由职业者和宗教人士。

菲律宾工人团体,1981年3月成立。由一些不属于菲律宾工会大会的工会组织组成,会员50万人。

菲律宾工人联盟,1975年5月成立,由9个独立工会及一些工人小组联合组成。到1978年1月,参加该联盟的工会已增加到130个,成员有8万人。主张提高工人工资,降低失业率。

菲律宾青年公民大会,1975年4月成立,全国15~21岁的青年都是其成员,有会员390万人。该组织的各种活动都得到政府的支持和赞助。

菲律宾全国妇女俱乐部联合会,成立于1921年,有妇女俱乐部1235个,会员35万人。该联合会自称是非政治性、非宗派性的民间组织,以促进妇女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提高妇女儿童的自身福利为宗旨。

农民自由团体组织,1964年成立,有会员数万人。它主张全面实施菲律宾政府的《土地改革法》,加强农民团结,改良土地,保卫民权,协助政府与其他农民组织合作,从而实现民族团结。5 反政府势力菲律宾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the Philippines)

成立于1930年11月7日,1942年3月创建武装组织人民抗日军,开展抗日武装斗争。抗战后被美国殖民统治者强行缴械遣散。1948年11月宣布成立人民解放军,力量得到增强。20世纪50年代初期,菲共在城市的中央领导机构被破坏,武装斗争受到重大挫折。菲共领导主张走议会道路,解散武装部队,此后菲共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67年菲共分裂成两派。1968年,在何塞·西逊(Jose Sison)主持下进行改组重建,主张通过武装斗争和建立统一战线,夺取国家政权。1969年,菲共在中吕宋建立新人民军,开展武装斗争,也潜入城市开展暗杀活动,目标主要是贪官、军警和拒绝交纳“革命税”的商人。菲律宾政府自1993年起与菲共领导的全国民主阵线举行和谈。双方时谈时战,迄今未达成实质性和平协议。“9·11事件”后,菲律宾政府将新人民军宣布为恐怖组织,并促使美国和欧盟也将新人民军列为国际恐怖组织。摩洛民族解放阵线(Moro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简称“摩解”)

摩洛民族解放阵线,南部穆斯林武装组织。1968年创立,创始人是菲律宾大学教授努尔·密苏阿里(Nur Misuari)和哈希姆·萨拉玛特(Hashim Salamat)。其目标是开展武装斗争,建立摩洛民族共和国。他们的活动得到阿拉伯国家,尤其是利比亚等国的大力支持,获得了大量的资金和后勤援助,并使其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许多国际论坛。1977年,“摩解”分裂成三派,其中两派主张在棉兰老地区实行自治。以萨拉玛特等为代表的激进派建立了“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简称“摩伊”),继续与政府进行武装对抗,谋求建立独立的伊斯兰国家。1987年南部各省举行公投,建立由棉兰老岛四省组成的“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密苏阿里任主席。1996年,政府与“摩解”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