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玩边学经济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8 01:14:44

点击下载

作者:本书编写组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边玩边学经济学

边玩边学经济学试读:

引言 社会科学的明珠——经济学

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的思想,无论是对是错,都比一般人所设想的力量要强大。实际上,统治世界的就是这些思想而已。——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什么叫经济?如果去问大学里的经济系学生,很多人在给出答案之前还是得经过一番思索。一旦要对经济这个抽象的词语进行定义,往往让人联想到这个词语背后所涉及的广泛内容,怎么才能把全部的内容有效地概括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古今中外,曾有许许多多的人对“经济”一词作解释,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经济就是一种谋生术,是取得生活所必要的并且对家庭和国家有用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物品”;而在我国,自古就有“经世济民”、“经国济世”的说法,颇有治国平天下的意味,寓意高远可见一斑;翻开《现代汉语词典》,那里对“经济”的定义是:人类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活动。这些还仅仅是众多经济定义的冰山一角,其实,经济学课本就经济是什么的问题也并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答案,但是如果让我们从一个更为业余的角度来阐述,事情就容易多了,人们往往把“赚钱”、“致富”这样的字眼与经济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打从人类社会出现开始,经济就已悄无声息地成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相伴随的,便是人类早期经济思想的萌芽,它来自于人们对日常经济活动的认识,文字出现以后,人们不断地从经济活动中抽象出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并记录在各种散见的文献中。

经过绵延数千年的发展,这些个别、零散式存在的天才智慧渐渐丰富壮大,脉络显现,直至发展成为一个个体系完整、论述严密、方法有别、观点不同甚至根本对立的学说和流派,他们统称为经济学,即研究经济的学问。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凯恩斯、弗里德曼等人为首的一些著名的经济思想家,以自己高超的智慧构筑起现代经济学这座恢宏的大厦,使之成为“社会科学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他们的思想就像一座座丰富的宝藏,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并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经济学究竟解决什么问题?

不管经济学家怎样表述,也无论这门科学如何变迁,经济学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如何选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进行合理分配。更通俗地说,就是当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时,如何使他们吃得有积极性;而当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时,如何使他们不偷奸耍滑——这便是经济学自始至终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赚钱”、“致富”问题上,经济学家跟普通人还是有着些许不同的,普通人关心自己怎样变得富有,而经济学家更关心如何让大家一起变得富有,甚至于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宁可主张牺牲一小部分人的利益。

事实上,只要存在人类社会,便一定有人的生理上或心理上的欲望,也就必然会有满足这些欲望的物质资料生产。但是,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生产物质资料的经济资源总是显得不够,即总是处于一种稀缺状态,或者说,总是存在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的问题。这样,如何选择、分配和有效利用现有资源,使生产出来的物品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欲望,便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基本经济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必须依赖经济学。与此同时,从局部来看,本来就稀缺的资源,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却是往往得不到物尽其用,有的地方存在着相对的过剩状态,或者说,总是存在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的问题,结果造成其他地方五个人干的“活”只能找到三个人“干”,生产力受到极大的制约。所以,如何确立有效的原则和机制,使资源配置得最优,以尽可能地避免闲置和浪费,这也是经济学不得不担当的责任。

因此,当世界只有一个人生存的时候,可以不需要经济学,但当从一个人发展成一个群体乃至更加庞大的人类社会的时候,经济学以及由此制定的经济政策便显得尤其不可或缺。经济学的任务,就是要解决为什么“一个和尚可以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而三个和尚却反而没水吃”这一难题。对这个难题的解答,归根结底还必须选择一个标准,因为经济学家必须回答为什么要这么分配资源而不是那样,而这个标准落脚到一点就是经济学的伦理问题,即效率与公平的权衡取舍。如果既能追求效率又能达到公平当然是经济学家喜闻乐见的事,然而在经济问题上,这两者往往处于矛盾的对立面,比如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着重关注生产力的提高,这是效率问题,但是经过若干年的发展,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不满也日渐升温,这就是追求效率而带来的公平损失,于是,如何解决公平问题被提上了日程。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也就是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寻找平衡点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永远不会完结,因为只要新的欲望一出现,那么,已经建立起来的平衡便被打破,寻找和确立新的平衡的工作便又开始。而这,便是经济学永恒的使命。开启经济学大门的钥匙

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已是流派林立,学说纷呈。对同一个问题,三个经济学家能拿出四种不同的答案,到底听谁的?现代经济学的大厦,外面看高耸入云,走进去恍若迷宫。但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最基本的理论。基本的理论,不仅是支撑学科大厦的基石,而且也是开启科学之门的钥匙。如果我们将经济学本原的东西加以梳理,你就会发现,基本的理论,归结起来,就是三个假定、三个原理和三个方法。这三个假定分别是经济人假定、资源稀缺假定和保护个人产权假定;与此大致对应,便是三个原理——福利最大化原理、供求原理和等价交换原理;运用上述假定和原理分析经济问题,还需要三个方法,即成本收益分析法、均衡分析法以及帕累托标准。这几条,简单得令人吃惊,但却是经济学智慧的结晶,也是历代经济学家借以看家的本领。人们懂得它,不一定就能成为经济学家;但如果不掌握它,就一定成不了经济学家。

三个假定

为什么说这三个假定、三个原理、三个方法是经济学的结晶呢?因为数百年来,它反复经过实践检验,颠扑不破。比如经济人假定,把人看做是理性的利己主义者,说人是自私的。为何要这样假定?因为事实即是如此。人们如果不自私,就不会有劳动的积极性,政府也无法通过政策调节经济。举个例子,自美国金融危机以来,我们的银行接连降低存贷款利息率,目的是为了减少居民存款,扩大国内需求,但如果中国的老百姓不算收益账,任你银行利率如何降,人们都无动于衷;国债利率如何高,大家也不稀罕,那么政府刺激消费与投资,不就落空了吗?还需要强调的是,经济学中所说的“自私”不是一个贬义词,这可能跟同学们以往的道德观相悖,而且,站在经济学的角度,自私似乎还是个不错的选择呢。

再来看资源稀缺假定,市场经济所以强调要合理配置资源,就是因为资源稀缺,资源如若不稀缺,能敞开供应,需要多少有多少,那么还要经济学家们研究资源配置做什么?现在有一种观点,说随着科技进步,资源将不再稀缺。比如煤烧完了可以烧油,油烧完了,还会有新的能源出现。而我们要问的是,既然有煤烧,当初何必去勘探石油,现在有了石油,人们何苦劳神费力地去开发新能源呢?答案不言自明,因为每一种资源都是有限的、稀缺的。让我们来想一想,有没有什么资源是无限多的呢?食物?显然不是,你肯定在新闻中曾经听说世界上其他国家因为饥荒饿死了多少人,你可能还听说过中国每年会向某个国家提供价值多少亿元的粮食援助,这些都说明食物是稀缺的。货币?有的同学会说货币是印钞机印出来的,想印多少就印多少,如果你这样认为,那就错了,一个国家印多少货币是由这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决定的,因为货币的作用就是代替实物价值进行交换。货币可以无限印制,但是货币所代表的价值却是有限的,印的越多货币越不值钱,也正因为货币的稀缺性,如何在不同产业里分配有限的资金才成为了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你对经济学产生了兴趣,并且翻看了大量的经济学著作,你会发现很多可能原本你意想不到的东西也成了经济学家研究的对象,比如空气,仔细想一想,其实空气不也是有限的吗?

保护个人产权的假定,主要是基于效率的原因。假如我所有的财产得不到法律保护,你可随便拿,那我也不是傻瓜,也不会努力工作,更不会积累财富,需要时到别人家里去拿好了。可是大家都这么想,谁会积攒财富呢?真若如此,社会怎么进步?经济怎么发展?所以保护个人产权,实在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

三个原理

有了上面的三个假定,再作进一步的推理,就有了三个原理。第一个原理,福利最大化原理。既然人是自私的,必然就会谋取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中国老百姓有一句俗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别看这只是一句俗语,却是千百年来人们对自身经济行为的总结,揭示的是一个浅显而又深刻的经济学原理。资本主义生产为什么会过剩?马克思的解释是,资本家有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倾向,故而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而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日益缩小,所以产品就会卖不出去。

第二个原理即供求原理,这是由经济人假定和资源稀缺假定导出的,既然资源有限,人们又追求福利最大化,所以就出现了供求问题。当某种资源一定时,需求越大,价格就越高,反之,供给大于需求,价格就会下降。价格成了资源配置的一个杠杆。好比在一个拍卖市场里,商品只有一件,却有10个买家争抢,经济人假设告诉我们卖家会尽可能多赚钱,结果可想而知,肯定是出价最高者得。

第三个原理,等价交换原理。自从产生了社会分工,人们就难以自给自足了。我生产粮食,你生产布匹。可我需要穿衣服,你也需要吃粮食。粮食和布匹的产权又是受法律保护的,就是说,我不能去你们家随便拿布匹,你也不能上我们家随便取粮食,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交换。并且这种交换还必须等价,交换双方都要感到合算。否则,倘若有一方觉得吃亏,交易都无法达成。所以,是社会分工与个人产权的保护,导致了等价交换。而我们前面说的“货币”恰恰是等价交换的产物。

三个方法

运用上述假定和原理分析经济问题,还需要三个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法、均衡分析法和帕累托标准。

成本收益分析法体现了经济人的“理性”。经济人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会算计个人行为所付出的成本和取得的收益,将二者进行对比后做出决策。也就是说,每个人做每件事,都必须付出成本,都力求获得收益,都有一个成本与收益比较的问题。每个人在追求自我利益的动机下,只要成本与收益不相等,就要做出相应的行为选择:成本高于收益,个人会选择不做或不做好某件事;成本低于收益,个人会选择去做或做好某件事。

在整个经济体系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变量,其中很多可能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例如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财政收支额、进出口总额等等,这些变量相互影响、互相制约,共同体现了经济运行的态势。经济均衡就是指经济体系中的各种变量处于平衡时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不仅各种商品或服务市场等产品市场的供求达到了统一,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等要素投入品市场也同时达到了供需平衡,一切资源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杜绝了一切经济上的浪费,整个社会处于效率最高的状态。而均衡分析法则是研究各种经济变量达到均衡所需要的条件和维持均衡的条件。我们可以将均衡理解为经济运行的终点和起点,假设经济刚开始就处于均衡状态,这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如果一些外在条件和内在机制都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这种状态会一直延续下去,经济也就会一直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如果突然外在条件有所改变(比如发生天灾),或者内在机制有所改变(比如股票市场从无至有),那么经济自身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刚才所说的经济变量开始新的权衡较量,直至一个新的平衡状态的产生,这时,新的经济均衡产生。如果大家今后有机会对经济学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你可以时时处处体会到均衡分析的方法。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研究资源配置时,提出了一个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人们简称为帕累托标准。意思是说,在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同时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否则,就是帕累托改进,而不是帕累托标准。举个例子,现在有20个人要过河,但一只小船只能载19个人,假如我们已经让19个人上了船,船已满载,此时,就可以称之为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因为如果再多让一个人上船,就会因超载而给另外19人带来危险,损害别人的福利。反之,如果本可以载19人的船,我们只让上18个人,也不符合帕累托标准,因为此时还可以增加一个人的福利,而不会损害到其他人。

上面这三个方法,是作经济分析最常用的方法。现代经济学的体系,其实就是根据三个假定、三个原理、三个方法构造起来的。现在的经济学界,尽管流派五花八门,其实只是经济学家在运用这些假定、原理和方法时,加进了一些新的约束条件,或者是作逻辑推理时,各人的推断功力不一样而已。

应当说明的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虽然只有三个假定、三个原理、三个方法,但它就像中国的八卦,一旦把它们组合起来,却博大精深、变化无穷。孙子兵法,说起来只有三十六计,但要运用得好,可不是件易事。它需要兵家审时度势、用计得当,方可得胜。作经济分析也是如此,我们必须先弄清经济问题产生的背景与条件,选择恰当的理论与方法,做出合乎逻辑的推理与判断,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当然,我们不可能期望通过一本经济学教材就能将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分析透彻,任何一本经济学著作都有其侧重点,大家去书店的经济学区,就会发现各式各样的经济学著作。本书的创作初衷仅是希望从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或者听起来比较宏观却时常传入我们耳朵与头脑的问题着手,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使得对经济学不那么熟悉的年轻朋友得以粗略地领略与感受一些经济学思想,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边“玩”边学经济学。

当然,如果可以因此对经济学产生兴趣,以至于踏入经济学的殿堂,与笔者们一道成为探索经济学思想宝库的探索者,那就是我们编写这本书所最希望赚取的额外收获了。

1 “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

你听过铅笔的故事吗?在开始探索经济学知识宝藏的旅程之前,我们先来聊聊一支铅笔蕴含的奥秘吧。小小的铅笔中也蕴含着经济学知识

或许你手上正拿着一支铅笔呢,我猜你在仔细端详了它一会儿后,一定会说:这不过是一支最普通的木杆铅笔呀,又不是哈利·波特的魔法棒!不错,它可以说既平凡,又神秘。说它平凡,它只是我们用来写写画画的工具,只要是能读会写的男女老少都再熟悉不过了;说它神秘,在这个地球上,没有一个人能完全了解它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

这听起来好像有些不可思议,要知道,每年全世界要生产几十亿支铅笔呢!可就是这样一支由木头、石墨、漆、印制的标签、一丁点金属,还有一块橡皮组成的普普通通的铅笔,却有着非凡的来历呢。

这个故事要从东北大兴安岭林场里一棵挺拔的松树开始。松树和小小的铅笔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可以想象一下,伐木场的工人是怎样用锯子、卡车、绳子以及许许多多用于砍伐和运输的专业设备才把这些粗大的圆木搬运到铁道旁的。不说别的,只是采伐松木用的锯子就需要无数人开采矿石,在炼钢厂冶炼钢铁,再在钢锯厂把它加工成锯子。哦,不要忘了,伐木场要有帐篷,有床铺,要做饭,要消耗各种食物,就连在伐木工叔叔喝的每一杯茶的背后,也有成千上万人的劳作!而运输过程中,从制造平板大卡车、铁轨、火车头的工厂,到运送圆木到港口的整个交通体系,无数的人也在为铅笔的诞生忙碌着。

当圆木跋山涉水,被送到位于上海铅笔厂的木材加工车间后,铅笔的制造过程才刚刚开始呢。在这里,圆木被切割成铅笔那么长的薄板条,在烘干炉内烘干,然后涂上颜色,上蜡,然后再烘干。完成这些工序当然离不开颜料、热量、照明、电力、传动带、电动机还有其他许许多多设备。所以我们可别忘了生产它们的人,比如给三峡大坝浇铸水泥的工人叔叔,正是这些发电站向工厂供应了电力,甚至在工厂里打扫卫生的阿姨们,他们可都是铅笔的制造者呢!

终于轮到铅笔制造车间大显身手啦。一台很复杂的机器在每根板条上开出细槽,之后再由一台机器在另外的板条上铺设笔芯,用胶水粘住,然后放到其他的板条上面,再由机器切割这些“木头三明治”,一支铅笔就这样诞生了。

不要小看铅笔芯(其实根本就不含铅,主要成分是石墨),它同样是来之不易呢。且不说开采、运输石墨到加工厂需要工人叔叔付出多少辛勤的汗水吧,想想为他们制造加工机器的人、制作石墨包装袋的人,还有那些造船的人、装船的人,甚至沿途灯塔的守护人、港口的领航员们也为铅笔的诞生在兢兢业业地工作着。铅笔芯是由石墨做成的

铅笔有了漂亮的外衣我们才会对它爱不释手,而给它穿上外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不但需要设计师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设计出美丽的图案,而且前前后后要给木杆涂六层漆!你知道油漆的全部成分吗?你能想到种植蓖麻子和加工蓖麻油的农民伯伯也为我们手中这只铅笔的诞生出了一份力吗?

在套上金属箍、装上橡皮头、打上标签之后(这些工序的完成当然也离不开铜矿、橡胶园、树脂工厂的协作),整箱的铅笔才源源不断地从工厂里被运送到全国各地,甚至漂洋过海到了非常遥远的地方。当我们在上学途中,走进路边的文具店,看到一支支漂亮的铅笔正静静地躺在货架上,你之前能想到它经历了怎样漫长而神奇的旅程吗?

通过我们的讲述,你一定惊奇地发现,从一棵松树开始,直到铅笔被我们握在手中,竟有无数人参与了它的诞生过程!而所有这些人在这个过程中都不是因为本人需要铅笔而辛勤工作,他们劳动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满足大家写字、画画的需求,而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比如说赚取工资、赢得利润等等。更令人称奇的是,并没有一个主宰者在发号施令或强制性地指挥这其中的无数生产活动,而是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使这成千上万的人自愿地、奇迹般地合作起来为我们造出铅笔。

其实,我们身边许许多多看似平凡、普通的东西都有不平凡的经历:干净整洁的街道、食堂里丰盛可口的早餐、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是什么在指挥各行各业的人们为我们提供生活的种种便利?也是这只“看不见的手”!它可以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讲到这里,我想同学们一定在想:究竟什么是“看不见的手”呀?简直太神奇啦!

要理解“看不见的手”,我们必须先讲一讲发现它的人——亚当·斯密。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亚当·斯密(1723~1790),是18世纪英国的一位大经济学家,由于他在经济学上的杰出贡献,后人把他称之为“经济学之父”。在亚当·斯密那个时代,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市场经济阶段,市场看上去只是无数杂乱无章的买者和卖者,千千万万的企业和人在市场中并不听从谁的命令和指挥,而是各自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为了自身的利益从事各行各业,但结果却总是有适量的产品被生产出来,运送到合适的地点,并最终被需要它们的人所获得。人们自利的行为并没有引起社会的混乱,反而使社会利益得以提高!亚当·斯密敏锐地发现了这个规律,在他的代表作《国富亚当·斯密论》中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命题。他在书中是这样说的: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人们在做事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想到为了促进社会利益,他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实现自己的利益,都是从个人的利益出发去做事的。但是当他真正这样做的时候,就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着他,其结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的效果要好得多。亚当·斯密用“看不见的手”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向我们揭示了市场机制的魔力,它可以称得上是经济学史上最著名的命题了,至今仍然被经济学家们津津乐道。1723年,亚当·斯密生于苏格兰柯卡尔迪一个海关文职官员家庭,作为学生和教授,他在格拉斯哥大学度过了一生中“收获最大、因而也是过得最愉快、最体面”的10余年;作为一位年轻公爵的家庭教师,他游历了欧洲大陆;退休以后,斯密隐居故乡专心写作,1776年完成了他的不朽杰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清朝末期,我国著名翻译家严复在1901年首次将这本书翻译成了中文。在斯密生命中的最后12年,他定居爱丁堡,直到1790年7月17日去世。《国富论》中文版封面斯密一生没有结婚,也没有什么浪漫传奇。他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酷爱读书,也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因此,母亲、书籍和朋友被斯密誉为他的“三大宝”。与同时期英国其他几位伟大人物诸如配第、洛克和休谟相比,斯密的生活平稳安定:既没有进过监狱,也没有受到迫害逃离祖国,更没有遭受大学的排挤。斯密如此平凡的一生让无数传记作者失望。唯一能够引起人们兴趣并津津乐道的逸事,也许就是他那著名的“出神”:把黄油面包当作红茶放进茶壶冲泡,然后抱怨茶太难喝;穿着睡衣在花园中散步,沉思默想中竟走到了15英里(约24千米)之外;门卫向他行礼后,他毫无意识地仔细模仿了行礼动作的每一步骤。就是这位生活经历平淡无奇的苏格兰人,用他的思想影响了整个世界。什么是市场?

要理解“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我们先要从什么是市场说起。讲到这里,有的同学一定会说:我知道!市场不就是买东西的地方嘛,比如说菜市场、商场、超市,我常常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那里有卖好多好吃、好玩的东西。这样回答只能说答对了一半。因为现在很多市场不像那些传统的市场一样有固定的场地,而且买东西的消费者和买东西的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并不需要见面就可以交易,比如说现在对我们的经济非常重要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金融市场已经完全实现了电子化,只需要借助网络平台就可以进行交易。我们的个人生活消费也和以前不一样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家里登陆淘宝、易趣、亚马逊等购物网站,只需要轻点鼠标,就可以完成从挑选到支付的全部交易过程,购买小到糖果、大到汽车等所有我们能想到的商品,然后由快递员为我们送货上门,简直太方便啦。同学们,你体验过网络购物吗?所以说,在经济学家们眼中,市场不仅仅是买卖物品的场所,更确切地说是买卖关系的总和,市场的作用就是联络买者和卖者,由他们一起确定每一样商品的价格和产量。市场的作用

同学们,在我们进一步揭开“看不见的手”的秘密之前,让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在购物时,什么决定了你最终购买与否?可能有的同学会说“价格”。对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揭开“看不见的手”的秘密吧。“看不见的手”首先通过价格发挥作用。在市场上,每样商品都有价格,价格就是商品的货币价值,比如一支铅笔1元钱,一个书包20元钱,一台电脑5000元等等。对于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价格就是一种信号。价格的变化把供求关系信息传递给生产者与消费者,把市场对商品的取舍标准传达给企业;而供求双方在利益驱动下自发地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实现供求均衡。比如说在炎炎的夏日,吃一杯冰爽宜人的冰淇淋无疑是件开心的事。假如一家冰淇淋公司(把它命名为A公司)推出了一种咖啡味的新型冰淇淋,品尝过的同学都说味道好极了,A公司信心十足地把它的价格定为5元钱,可是市场上的普通冰淇淋才一两元,这个价格对大多数人来说,无疑太贵了。结果导致这种咖啡冰淇淋滞销,销售额(单价×销售量)还不足以弥补生产它的成本,如果A公司不愿赔钱,又不想让咖啡冰淇淋就这样退出市场,就只有选择降价,如果将价格降到2.5元,我们认为这个价格相对于它的美味不那么昂贵了,就会选择去购买它,销量的上升使A公司因此扭亏为盈,这时供求也就达到了平衡。

另外,“看不见的手”还借助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价格。假如由于A公司请了当红歌星为它的新口味冰淇淋作形象代言,因此大家都把品尝这种冰淇淋看做一种流行时尚,使得它销量大增,供不应求,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脱销。面对旺盛的需求,A公司可以趁机提高冰淇淋价格(高于原来的均衡价格2.5元),把价格涨到我们愿意购买的冰淇淋数量恰好等于它的生产量。相反,假如其他冰淇淋公司看到咖啡冰淇淋有利可图,纷纷推出相同口味的产品,导致咖啡冰淇淋在市场上供应量大大增加,而我们的需求并没有随之增加多少,结果供过于求,使得包括A公司在内的所有公司都不得不降价促销(低于原来的均衡价格2.5元,但是要高于冰淇淋的生产成本),以刺激我们的消费。同学们,你能再找到这样一只精巧的手吗:需求量大于供给量了,它把需求量压下去把供给量抬起来;供给量大于需求量了,它又会把供给量按下去把需求量抬起来。“看不见的手”像一位娴熟的乐队指挥一样,自如地调节着供给与需求的两端以达到平衡。

最后,“看不见的手”也利用竞争发挥它的威力。竞争有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两种类型。所有的冰淇淋公司为争夺咖啡味冰淇淋市场而进行的降价促销,就是典型的价格竞争,这是一种最传统的竞争方式。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非价格竞争日益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流,生产者为了提高竞争力,通过树立品牌、推出新品种、改进包装及服务等方式,力争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比如冰淇淋市场的竞争中,A公司加大广告投入,把主要力量放在品牌的提升上;B公司推出了酸奶、水果、巧克力等多种口味,力图以新口味取胜;C公司为了迎合主流消费者即青少年的消费心理,为它的冰淇淋选用了更时尚的名称和更酷的造型;等等。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竞争方式,最终在我们的选择中优者胜,劣者被淘汰,从而把有限的稀缺资源配置给更有效率的生产者和社会更为需要的生产领域。

由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指挥,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共同作用,市场上的冰淇淋供应丰富,销售点遍布大街小巷,不仅价格由一两元到几十元分为不同的档次,而且从传统样式中发展、衍生出更多美味诱人的新品种,比如冰淇淋火锅、冰淇淋月饼、果冻冰淇淋、雪汤圆、雪春卷等等。同学们,相信你早就馋涎欲滴了吧?如今冰淇淋的功能已经从防暑降温过渡到休闲享受,成为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尝的休闲食品。就这样,“看不见的手”让我们享受着市场经济带来的极大便利,它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正是由于“看不见的手”神奇的自发调节作用,亚当·斯密请求政府不要干预经济,而是去做一个守夜人,主要职责就是确保国家安全和维护社会公正,其余的事情都交给“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来负责,他认为只要政府不干预经济,经济自然就会发展起来。在亚当·斯密自由放任经济理论影响下,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后是欧洲,再后是美国。“看不见的手”统治了资本主义世界150年之久。

尽管“看不见的手”无比神奇,但它却不是万能的。到了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了,首先从美国开始,股市崩盘、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工人失业……人们一夜之间突然发现“看不见的手”失灵了。于是,这时又出现一只“看得见的手”,这就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国家干预。

2 “看得见的手”——宏观调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身边发生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城市里车辆越来越多,堵车成了一个很令人头疼的事,开车的人都愿意选择一条宽敞的马路,结果正是这条马路更容易堵车;女孩子喜欢穿高跟鞋,为的是让自己的身材显得更加高挑,然而走到街上,发现大家都穿着高跟鞋,于是高跟鞋带来的优势便荡然无存,踩着高跟的双脚却疼痛不已;参加奥数班,有助于开发孩子的智力,学习过奥数的孩子,升学时往往得到校长的青睐,于是越来越多的孩子都学习奥数,结果在校长眼里是否学过奥数变得不再重要了,学过的孩子不再会得到额外的青睐,相反,没有学过的孩子却肯定得不到认同……

如果你仔细想想,一定能找出许许多多类似的例子。其实,经济学家早就关注这类现象,并且给予这类现象一个特有的名字:合成谬误。在说明这个词的意思之前我们还需要先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分类:宏观和微观。整个经济系统是由千千万万个生产者、消费者组成的。我们对单个或部分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就是微观经济学;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则是对个体微观行为的加总,而且不是简单的加总,同样的一个行为在宏观和微观上可能造成截然相反的结果,这就是合成谬误,他反映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的矛盾。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举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它:当一群人在观看马路游行时,对于每个人来说,如果他把脚踮起来,他可以看得更清楚。微观规律显示踮起脚带来好处。但如果大家都踮起脚来看,则谁都不会比原来看得更清楚,宏观规律告诉我们踮脚不但不能带来好处,还会有坏处,因为大家都会觉得累。如果这个时候,有个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织者站出来,指挥前排人蹲下,中间站好,后排踮脚,那么结果就是大家都能看得更清楚。

回到市场经济的讨论,在“看不见的手”统治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才长足发展,但随之而来的长达十年的大萧条也使得经济学家再一次对市场机制本身产生了质疑。为什么市场的力量突然间不起作用了?市场自身是不是也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合成谬误?从前面的例子就可以发现,答案是肯定的,于是经济学家们又开始研究是什么导致了合成谬误,但不管怎么样,有一点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在明确“看不见的手”的巨大魔力之时,还不能忽视它本身固有的缺陷,需要有组织者来修正它。政府就扮演着组织者的角色,他用于组织的方法就是我们所说的“看得见的手”,用这双手来修正市场机制固有的缺陷,引导市场机制更好、更大地发挥作用。

在我国早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有关国计民生、人民吃穿住行的一切大事小情,都由政府包揽解决。到了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市场经济刚刚兴起的时候,社会上又流行着一种说法:“不找‘市长’找‘市场’。”这说明当时人们对市场的作用十分推崇,认为发展市场经济,一切经济活动都应当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事实上,虽然市场经济有很多优点,远胜过传统的计划经济,但是,市场经济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天生也会产生很多问题,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慢慢地显现出来。从大的方面来说,这些问题包括失业、通货膨胀、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贫富差距悬殊、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从小的方面来说,则包括房价飞涨、制毒贩毒、坑蒙拐骗、强买强卖等,这些不良现象都有损于社会福利,是需要克服的。这就需要政府对市场的运行进行适度的干预,而宏观调控则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方式。因此,当初那个说法可以改为“既找‘市场’也找‘市长’”才算比较全面和准确。经济学界的又一奇迹——凯恩斯

凯恩斯1883年诞生在英国,他生活的年代比亚当·斯密整整晚了一个半世纪,在经济学领域,他的地位堪比斯密,斯密虽然开创了经济学,但是通读他的《国富论》,你会发现很多内容更像是算命,他告诉你事情是怎么样的,但是并没有告诉你为什么是这样,而凯恩斯则是将经济学彻底梳理并系统成形的第一人。他领导的经济学流派占据了20世纪中后期经济学的主要舞台。凯恩斯凯恩斯经济思想的形成其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生活的年代。那个年代,生活富足,几乎人人都有汽车,买东西可以随心所欲,物质生产前所未有的繁荣,大量消费和大量供应同时存在,然而令人们始料未及的经济危机却到来了,在美国爆发并迅速横扫欧洲直至成为世界性的灾难,生产出的产品滞销,大量工人失业,国民经济陷入衰退。

秉承斯密精神的经济学家以及政府眼巴巴的瞅着事态发展,寄希望于市场的力量将经济重新推上健康的轨道,然而这一等就是十多年之久。凯恩斯发现了问题并对市场产生了怀疑,他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需求不足,因为在当时,不是买不到东西,而是东西太多卖不出去。于是在铅笔的例子中,生产的100支铅笔有一半甚至更多都变成了库存,并且积压越来越多,铅笔生产商发现无论他怎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降价打折,结果还是亏损,没有顾客成为最头疼的问题。难道是大家突然之间都不喜欢用铅笔了吗?于是他决定转而生产圆珠笔,可是结果一样不尽如人意。于是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退出文具生产行业,转而投入其他行业,可是换了一行又一行,他发现无论在哪一行产品总是卖不出去。与此同时,伐木场发现不再有顾客需要木材生产铅笔了,木材需求量大减,于是,生产伐木锯子的工厂产品也卖不出去,采矿冶炼业失去了生产伐木锯子的顾客;颜料、热量、照明、电力、传动带、电动机等设备生产商的销售额也在减少;用于铅笔芯原料——石墨生产的公司生意锐减;运输业感受到危机,因为木材、石墨、设备运输量都在减少,司机叔叔感到无事可做,紧接着汽车厂、造船厂产品的销路也成了问题;甚至于生产蓖麻子和加工蓖麻油的农民也发现没有人再需要他们的产品了。各行业老板不得不裁员减薪以弥补亏损,越来越多的工人失业,他们收入变少,只能勒紧裤腰带生活,尽量节流。于是,食品、服装、日用化妆品等行业相继出现产品卖不出去的情况,一个铅笔行业的悲哀不断地扩大,受影响的人也越来越多。

市场还是那个市场,参与者还是那些参与者,产品也还是那些产品,然而情况怎么完全不同了呢?这就是凯恩斯所说的需求的影响。斯密只想到告诉我们怎样不断积累财富,那就是完全依靠市场,依靠人们的利己心,但是他忘了告诉我们这种方法的适用条件。也可能他自己本身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在他那个年代,根本不用担心东西卖不出去,那个时候的最大问题是物资不够用,只要开工产品就会被抢购一空,大家只关心怎样生产更多的商品。

在那个斯密思想一家独大的年代,凯恩斯另辟蹊径,勇敢地提出挑战,引导人们第一次正视需求的重要。他主张,政府应该参与经济,利用自己的优势帮助市场扩大需求,从而使得市场机制能够持续稳定地发挥作用。“挖坑理论”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挖坑理论”,它说的是政府为了增加需求,可以在原本平坦的大路上挖出一个大坑,然后雇人填上这个坑。

讲到这里,同学们可能会觉得很奇怪,挖个坑再填上,对道路没有任何改善,这样做明明就是浪费嘛,跟咱们中国人节俭的传统美德背道而驰。然而有趣的是经济学家们并不这么认为,相反,他们觉得这样做相当有意义。因为在他们看来,政府的这一行为首先必须找到工人,支付给他们一定的报酬让他们劳动,这就解决了一部分失业问题;其次,挖坑填坑需要设备,也许是挖土机,也许电锤电钻,也可能只是简单的铲子,但都相当于帮助这些设备生产商增加了顾客,扩大了他们产品的销量;挖土机、电锤电钻的生产需要使用钢铁,于是冶金矿产业有活干了;使用这些设备还必须依靠电,电厂发的电销路增加;参与挖坑填坑的工人想要安全作业还必须提供给他们一定的劳动保健物品,比如安全帽、工作服、手套、面罩等等,这又相当于增加了相关生产商的产品销路;所有这些部门产品卖得更多了,赚的钱也多了,于是他们可以购买更多的设备,扩建厂房,增加雇工,补充生产原料,这样一来,更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间也接获得了“挖坑”带来的好处并同时将好处传播到更为广泛的空间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同学们,“挖坑”这么一件小事居然能有这么大的好处,你是不是感到很匪夷所思?别急,效果还没完呢,所有上述行业的员工也会从“挖坑”中得到好处,或者增加收入,或者有更多的失业者找到领薪水的工作,结果有能力购买商品的消费者也增加了,这样需求进一步增加,整个国民经济面临第二波增长。宏观调控的主体

同学们,现在有了这么一件事,你们可以发表各自的看法。学校里新操场刚建好没多久,这时换了新校长,他了解到现在学生普遍抱怨吃饭不方便,因为食堂离宿舍太远,这样一来中午休息时他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午睡,下午上课没有精神,可是学校面积有限,找不到能再开发利用的空地。于是新校长提议对校园的布局进行重新规划,在目前操场所在处修一个新的食堂兼宿舍,因为旧食堂离宿舍实在太远了,而操场离宿舍和教学楼都近得多;然后把原先食堂处改为操场。一来缓解学生住宿紧张的问题,二来减少食堂、宿舍和教学楼的距离为学生带来便利,三来不影响学生们的正常体育锻炼。作为一个局外人,肯定有人会埋怨学校管理层做事欠考虑,如果早做规划,在操场修建之前就考虑到各方面因素,直接建造新的食堂兼宿舍,然后把旧食堂拆除改建成操场那不就可以避免浪费了吗?可能有人还会怀疑新校长这么做的初衷,他是不是从改建的工程中得到了什么私人好处呢……在我们接触了“挖坑理论”之后,相信对新校长的赞同人数会上升,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然而,如果将自己假想成学校的投资人,你会是什么态度呢?你要知道学校管理层的失误意味着你口袋里的钱变少,即便你知道“挖坑理论”,作为一个以投资为目的的生意人,恐怕你还是不会对这种做法予以支持吧。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同样一件事,为什么大家的态度不同呢?

问题的关键在于评价者的角度不同,作为局外人可以发牢骚,可以表认同。经济学家也是局外人,他们习惯从社会角度思考问题,所以在他们看来,学校改建这件事也有着“挖坑”的效果;但是作为学校投资人情况就不同了,涉及自身利益,这时你不再是一个局外人,这就是为什么凯恩斯认为应该由政府担当宏观调控的执行人的原因。个人受利益的驱使,这是天性,而政府不同,政府不考虑个别的得失,它更看重整体利益。实际上也只有政府才能做宏观调控这件事,因为不会有哪个厂商会不计得失地白白扔出巨资服务其他人。宏观调控有什么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市场的长处体现在能够通过竞争,促进技术和管理的进步,实现产需衔接。但是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些部门或领域市场不能调节,有些则不能让市场发挥调节作用。

市场不能调节的部门或领域有:对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消费设施的供给不能用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去调节,因为这些是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国家和政府根据国防现代化和维护社会稳定、人民安全的需要出发投资兴办的领域。不能让市场发挥调节作用的部门或领域有:有些产品如麻醉品、枪支弹药、不健康的书刊等,经营者可以大发其财,但公民的健康、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则会受到损害,所以不能依靠市场调节,而只能由国家和政府采取打击和严惩的措施,取缔从事生产经营麻醉品、板支弹药、黄色音像制品的不法商人。

即使在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存在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弱点和缺陷。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把市场交易的原则运用于一切领域、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中去。市场调节的作用不是万能的,因此对于政府而言,宏观调控的主要作用有: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第一,促进经济增长。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实现国家长远战略目标的首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首要条件。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的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是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中实现的。因此,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必须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使之达到基本平衡。

第二,增加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就业的情况如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促进充分就业是政府的责任。我国当前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一方面劳动供给数量庞大,另一方面劳动力需求显得有限。据权威部门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从2007年到2010年,城镇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多达2400万,而年度能够安排就业岗位仅为1000万左右,1400万就业缺口需要填补;我国人才总体缺乏,但大学生就业难正日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数字显示,2009年高校毕业生数量为611万,初次就业率为68%左右。2006年以来,在珠三角、闽东南等地区相继出现较严重的民工短缺,深圳等一些地区缺工近百分之十,月平均工资在700元以下的企业普遍招工困难;我国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1.5亿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进城务工规模、速度正在加大。面对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我国政府必须坚持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长期将增加就业的宏观调控目标落到实处,并严格控制人口和劳动力增长。就业的增加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和伴随经济增长的就业岗位增长量。要增加就业,首先要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这是增加就业的基础。同时还必须提高就业岗位量,需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大力推进城镇化,加快小城镇建设。

第三,稳定物价。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波动是价格发挥调节作用的形式。但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对经济生活是不利的。如果物价大幅上升、出现通货膨胀,就会刺激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造成片面追求数量扩张,最终导致经济效益下降;如果物价持续下降、出现通货紧缩,则会抑制投资,致使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由市场决定,但政府可以运用货币等经济手段对价格进行调节,必要时也可以采用某些行政手段(如制止乱涨价、打击价格欺诈),以保持价格的基本稳定,避免商品价格的大起大落。

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各种交易所引起的货币收付或以货币表示的财产的转移。各国政府在对外贸易和投资以及引进国外投资的资金总量方面应予以规划和引导,从而保持本国国际收支的平衡,确保本国的经济安全。政府怎样进行宏观调控?

如果亚当·斯密是“经济学之父”的话,那么凯恩斯就应该成为宏观调控的鼻祖了。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凯恩斯发现了大萧条的原因,而他针对这一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是让政府充当先锋,主动去修桥造路,建厂投资,甚至于去挖个简单的大坑。

凯恩斯宏观调控的具体方法包括两大类: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无论哪种方法,目的都是扩大需求。财政政策通过税收、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来调节总需求。购买性支出指的是政府在商品和劳务上的花费,比如修建道路、购买飞机、支付劳务薪水等。政府转移支付大都具有福利支出的性质,如社会保险福利津贴、抚恤金、养老金、失业补助、救济金以及各种补助费等;农产品价格补贴也是政府的转移支付。由于政府的转移支付实际上是把国家的财政收入还给个人,所以有的西方经济学家称之为负税收。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减少税收以刺激消费;也可以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以刺激生产。

货币政策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从而作用于信贷供应来影响总需求。具体措施包括控制货币发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推行公开市场业务;改变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再贴现率;选择性信用管制等。

按照对需求的影响方向分类,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都可以分别划分为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在经济萧条时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加快经济复苏;在经济高涨时期,则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以减少社会总需求,延缓经济危机的来临。扩张性财政政策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紧缩时相反。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这时,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反之亦然。凯恩斯面对需求不足的现实着重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凯恩斯以后 ,宏观调控的内容被后继者不断丰富,调控手段更为多样化,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类——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第一,经济手段。所谓经济手段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常见的经济手段有制定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投资政策、价格政策等。运用经济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例如,为了积极应对2007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央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了刺激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分别于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启动了1000亿元和1300亿元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的实施工作。再如,据《嘉兴日报》2009年6月4日刊登的《打好节能降耗漂亮仗——我市单位GDP能耗节节下降》一文报道,嘉兴市充分发挥各级节能专项资金的作用,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中,引导各类企业采取节能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08年,嘉兴经济开发区安排了64.2万元专项资金,鼓励区内企业积极进行节能技改,重点推广了晓星氨纶和汇泉染织的锅炉水煤浆技术改造,嘉桐大道LED节能照明灯的应用等。据统计,2008年,嘉兴市共实施329个节能项目,总投资29.84亿元,年节能45.87万吨标准煤,实施工业节水项目44个,总投资2.91亿元,年节水1333.14万吨。

第二,法律手段。所谓法律手段,是指国家指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法律手段主要有经济立法、经济执法、法律监督等。用法律手段可以有效地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利,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的正常运作。例如,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秩序,2006年1月1日经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批准,共有87部法律、法规、规章开始实施。其中,国家级法规50部,地方法规37部,涉及消费、纳税以及公司、证券、保险、节能等诸多方面。这些法规的实施,能更好地维护公众权益。其中,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从2008年3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1600元提升到2000元。实践证明,这类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有效地维护了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利,保证了经济的正常运行。

第三,行政手段。行政手段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行政手段主要包括行政命令、行政制度、行政法规和条例等。由于我国中央政府兼有国有资产直接所有者的身份,其行政手段也作用于由国务院直管的大型企业集团。需要注意的是,行政手段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地使用,否则,将不利于市场作用的发挥,甚至产生消极的后果。

例如,2009年4月6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建立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保障体系,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减少中间环节,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的规定,这意味着由政府买单的基本药物将有巨大的市场,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也将加速医药行业整合。对中小制药企业来说,能否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医药企业未来的生死存亡。据报道,我国现有五六千家制药企业,绝大多数是仿制药企业。由于单一品种的生产厂家太多,不少药品的毛利率及价格都不会很高,对于这些药品生产企业来说,如果能够入选到目录中,未来则将面临广阔的市场空间。而对大部分没有入选名录的制药企业来说,则意味着失去巨大的市场,药企将面临生存难题。预计,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进,将有不少药企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政府干预也有弊端——政府失灵

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虽然具有使社会生产得以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但由于政府行为自身的局限性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在对经济、社会生活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却会产生出新的问题,导致政府无法使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达到最佳,甚至会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这就是“政府失灵论”。好比在观看游行的例子中,那个组织大家蹲或站或踮脚的人,由于本身组织能力有限,组织大家时缺乏效率,游行已经过去,队伍却还没排好,不仅没能使大家都看得更清楚,甚至还成为游行的干扰因素。

通常,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政府决策没有能够发挥效果、政府机构和工作人员数量的膨胀、政府财政预算的不断增长、政府提供的诸如交通运输等带有社会公共性质的物品供给的低效率、官场经济中权力的货币化(权钱交易)等。

3 “两只交叉的手”——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

“看不见的手”的说法源自近代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用来形象地说明市场经济这一资源配置方式。自从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后,“看得见的手”便流行起来,用来说明国家干预或宏观调控。

实际上,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缺一不可,打个比方,如果把整个经济看成是一个人,这个人能够健康生存要依靠自己本身机体的正常运转,人健康的时候,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帮助他抵抗病毒,可是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机体一直正常运转,于是有的人在平时生活中还会注重养生,加强锻炼,吃保健品等。可是一旦他生病了该怎么办呢?有的人马上去医院找医生看病,对症下药,该吃药的吃药,该打针的打针,一阵折腾,病好了;还有的人喜欢自己挺着,一段时间后自身免疫力起作用杀死了病毒,病也好了;万一这个人身体条件比较差,平时生活习惯不规律,免疫力低下,病情越拖可能越重,最后可能不治身亡;即便一开始就积极治疗,却不幸遇上了一个庸医,开的方子不对症延误了病情甚至加重了病情,结果可能同样是一命呜呼。《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文版封面

上述的例子里,免疫系统就好比市场调节,而平时吃保健品,以及生病时打针吃药就好比宏观调控。依靠市场的同时也要注意适当配合宏观调控,以使经济整体得以维持良好的发展状态,一旦市场调节本身无法起作用出现经济问题,宏观调控就需要适时补上,当然,宏观调控的具体手段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否则,就好比一个人乱用药物的结果可能是情况变得更糟。现代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两只交叉的手”,用打比方的方式似乎很容易理解,那么用经济的语言如何解释呢?这是由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两种调节手段的特性所决定的。

与市场调节相比,计划调节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一是可以合理而又充分地使用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二是可以保证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的协调;三是可以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优先发展国民经济的重点部门和行业,从而保证国家在短时期内为实现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但是,要发挥计划调节的这些优势,不仅要求在计划调节的指导思想上实现主客观的统一,避免计划与实际的严重脱节,而且还要求借助“看不见的手”,有效配置社会资源。否则,就会造成信息失灵、价格信号失真、产供销脱节,使经济结构失衡和官僚主义现象严重以及生产上窝工低效、分配中吃大锅饭等问题。

相反,市场调节具有主动、高效、灵活等特征。具体说来,市场调节的有效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发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市场调节的实质是对市场上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调节,但其凭借的手段是价格与价值的相对背离。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自动上涨到价值以上,从而刺激更多的商品生产者去生产和经营这种商品。反之,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市场价格就会降至价值以下,从而又会迫使商品生产者压缩这种商品的生产规模甚至放弃这种商品的生产和经营。市场调节正是通过价格这个“晴雨表”来调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从而使价格与价值趋于一致,使生产要素按照一定比例分配于各部门之中。(2)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市场调节所依据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它的本质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如果企业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按照社会价值决定的价格出售商品,企业就能获得超额利润。反之,如果企业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其超过部分就不会被社会所承认,企业就得不到平均利润,甚至破产、倒闭。经济主体在追求平均利润甚至超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的双重作用下,积极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3)直截了当地为经济主体提供经济波动的情报信息。经济波动中的市场调节是通过价格、利率、工资、汇率、股票价格等这些与货币相联系的价值形式实现的。价格的涨落,反映出某些产品与资源在供给和需求上的量的变化;不同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对比关系的变化,反映着社会供给结构或需求结构的变化;利息率的高低表明资本供求的状态;汇率的变化反映了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在币值对比关系上的变化;从而对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产生影响,等等。这些变化都反映了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状态及变化的方向。人们通过这些天然的信息语言传送出的供给和需求的有关信息,了解经济形势及其变化发展趋势,确立自己的选择和决策。

上述特征说明,在一般情况下,市场经济能够自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市场调节并非完美无缺,它又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效应。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这种调节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涨落来实现的。在一个生产过程结束之后,由于供给与需求之间可能不一致,从而导致价格的变动。而价格的变动又反向地影响供求关系或抑制需求,刺激生产;或刺激需求,抑制生产。价格变动通过影响供求关系,进而影响下一轮生产过程,而在前一轮生产过程中,由于产品不对路或生产与需求不相适应,就有可能出现损失。另外,瞬息万变的市场价格只能反映市场供给和需求的短期数量变化,而不能反映供给与需求的长期趋势。生产者只能根据眼下的价格高低来决定以后的生产经营,而无法判断消费者未来的商品需求状况。等到企业捕捉到市场下一期反馈来的信息时,市场状况又会发生新的变化。还是萨缪尔森说得好:“价格制度的缺点之一就是:在现实世界中,竞争远不是‘完全’的。厂商不知道消费者的爱好在何时变动;因此,他们可能过多地生产某一类物品,而过少地生产另一类物品。当他们积累到经验的时候,情况可能已经又变动了。”

第二,市场调节具有溢出效应。溢出效应或称外部经济效果,它是所有的市场失灵中“最为严重的失灵”。按照萨缪尔森的解释,“当企业或人们向其他人施加损害或利益,而又不向这些人支付应有的代价或收取应有的报酬时,就出现了外部效果(或溢出效应)”。更确切地说,溢出效应就是一个经济人的行为对另一个人的福利所产生的效应,而这种效应并没有从货币和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例如,当一家工厂喷出的烟雾损害当地居民的健康和财产,而该企业不为此支付任何费用的时候,便产生了外在经济负效应。它使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导致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下降,产生社会资源浪费等恶果。

第三,市场调节具有失衡效应。这里所讲的失衡,包括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两个方面。从前者看,市场调节只能对商品生产的微观平衡起自动调节器的作用,而不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总量均衡。这是因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是以国民收入分配和使用过程中消费储蓄、投资等总量的平衡为条件的,而这些宏观平衡是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所难以胜任的。不仅如此,仅仅依靠市场调节还有可能导致宏观经济的失衡。譬如,有些商品的生产已经超过了社会需要量,但由于竞争过度而使市场信号失真,加之企业本身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弱,有可能重复投资、盲目上马,从而导致供求总量的进一步失衡。从后者看,市场调节也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调节对于供给弹性大或可替代性强的产品比较有效,所谓的“供给与价格成正比,需求与价格成反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对于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小的重要产品,市场调节的作用从信号变动到行为调整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例如,钢材严重短缺,即使价格上涨,也不容易立竿见影地刺激生产,因为钢材数量的增加从投资上马、扩大规模到产品问世,往往要经历好几年的时间。因此,市场调节对于总量平衡、结构优化是无能为力的。它由竞争而引起的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转移,常常会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的剧烈震荡。

第四,市场调节具有局部效应。市场调节是对局部利益的调节,其调节范围是商品经济活动,即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与经营活动,而对社会中的相当一部分非盈利性的经济活动,如环境保护、公路建设、公共福利、文教卫体、宣传教育以及基础设施和风险比较大的技术开发,市场调节是鞭长莫及的。而这些事业对于经济腾飞又是必需的。例如,铁路是商品流通的大动脉,由于需要庞大开支,一般企业难以承担,这就需要国家从长计议,统筹安排。

第五,市场调节具有垄断效应。企业之间的竞争,形成生产的高度集中,使企业的横向联合成为可能。某些企业集团凭借其规模经济的优势而垄断市场,他们往往会从价格承受者的地位转变到价格决定者的地位,限制产品、提高价格,以获得超额利润。另外,“在竞争的制度下,许多生产者根本不知道其他生产者所使用的方法,从而成本不会降至最低点。有的时候,在竞争的斗争中,为了获得胜利,技术知识的保密和保持高额产量是同样重要的。”这又从另一个方面阻碍科学技术在更大范围的推广,使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第六,市场调节具有分化效应。单一的市场调节意味着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完全取决于货币选票,这就必然形成社会分配的不公和两极分化。萨缪尔森指出:“物品流进选票或货币最多的地方。富人的狗可以得到穷人的孩子为了避免软骨病而必须饮用的牛乳。从道德观念看,不完善是十分可能的,但是,从市场机制所应完成的任务来看,拍卖市场正在完成他所应该完成的任务——把物品交给出价最高的人,交给具有最高的货币选票的人。”道德判断服从于价值判断,这既是市场调节的出发点,也是市场调节的归属。

由于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学说建立在完全竞争和没有市场失灵的假定前提条件下,而当存在垄断、外部效应、公共品、信息不对称等情况时,“看不见的手”的显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据此,萨缪尔森提出了“两手论”,即“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并行不悖。他认为,“市场能够解决我们一切问题”的纯粹自由放任论和“市场可以而且必须由联合生产者为社会需要而有意识的计划去取代之”的传统马克思假定经不起现实的验证。他提出,市场与计划各有利弊,是不可或缺的两个手段。据此,萨缪尔森指出,为回答市场机制的缺陷,各国都采用政府的“看得见的手”,以与市场的“看不见的手”并行。政府凭借其拥有和经营的某些企业(如军工企业)而垄断市场;政府控制一些企业(如电话公司);政府花钱用于宇宙空间探索和科学研究;政府对其公民征税并再分配收入给贫穷人民;政府运用财政金融力量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制服经济周期。按照萨缪尔森的意见,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三个方面:促进效率、提倡公平和扶植宏观经济增长与稳定。

4 灯塔的故事——公共产品的供给

先看熊秉元在《灯塔的故事》一书中的几段叙述:在一个临近海边的渔港村落里住了两三百个人,大部分人都靠出海捕鱼为生。港口附近礁石险恶,船只一不小心就可能触礁沉没而人财两失。这些村民都觉得该建一座灯塔,好在雾里夜里为进出渔港的船只指引方向;大家对于灯塔的位置、高度、材料、维护都比较容易达成协议,最难解决的问题恐怕就是费用如何在村民们中间进行分摊了。那么,村民们怎样分摊建造灯塔的费用比较好呢?既然建造灯塔的目的是保障渔船的航行安全,那就根据船只数量平均分摊吧!可是,船只有大有小;船只大的船员往往比较多,享受到的好处相应也就比较多,因此,依据船只数量平均分摊,从小船的角度看来很不公平。那么,依据船员人数分摊可能比较好。可是,船员人数并不完全确定,各家渔船的出海频率也不一样,按照这个指标分摊费用并不理想。《灯塔的故事》封面那么,该看渔获量,捞得的鱼多,收入较多,自然应该负担比较多的费用。所以,依渔获量来分摊比较好!可是,以哪一段时间的渔获量为准呢?要算出渔获量还得有人称重和记录,谁来做呢?而且,不打渔的村民也间接地享受到了美味的海鲜,也应该负担一部分的成本。所以,依全村人口数平均分摊最公平!可是,如果有人是素食主义者,不吃鱼;难道也应该出钱吗?可是,即使素食主义者自己不吃鱼,他的妻子儿女还是会吃鱼啊。所以还是该按全村人口平均分摊。可是,如果这个素食主义者同时也是个独身主义者,没有妻子儿女,怎么办?还是船只数为准比较好;船只数明确可循,不会有争议!可是,如果有人反对:虽然家里有两艘船,却只有在白天出海捕鱼,傍晚之前就回到港里。所以,根本用不上灯塔,为什么要分摊?或者,有人表示:即使是按正常时段出海,入夜之后才回港,但是,因为是航海老手,所以港里港外哪里有礁石,早就一清二楚,闭上眼睛就能把船开回港里,当然也就用不上灯塔!好了,不管用哪一种方式,如果大家都同意,哪怕是勉强同意也好。当然,也许有人乐于捐助。可是,由谁来收钱呢?在这个没有乡村管理机构的村落里,谁来负责挨家挨户地收钱和保管呢?好吧,如果有人自告奋勇,或有人众望所归、勉为其难地出面为大家服务,总算可以把问题解决了!可是,即使当初大家说好各自负担多少,如果有人事后赖皮,或有意无意地拖延时日,就是不付钱,怎么办?大家是不是愿意赋予这个“公务人员”某些类似决断、惩罚的“公共权力”呢?

对一般人来说,也许灯塔和实际生活经验有一段距离,不太能体会上述故事所包含的道理。但是,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每一个人都可以自问,如果要在自己家附近的巷子里设一盏路灯,钱要由街坊邻居一起分摊、地点要由大家商量决定;那么,你认为怎样做比较好,或者你觉得走夜路没有什么不好,何必劳民伤财呢?这种艰难决策和灯塔问题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大海中的灯塔是许多经济学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正如梁小民所说,经济学家对灯塔问题一直情有独钟。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穆勒曾经指出,虽然海中的船只可以依靠灯塔的指引而得益,但若要向他们收取费用就办不到。除非政府用强迫征税的方法,否则灯塔就会因无利可图而无人建造。稍后一点的另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西奇威克发展了穆勒的观点,认为像灯塔这种产品或服务,想依靠市场收费来鼓励提供服务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些服务为社会所需要却又无法收费。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则以灯塔为例说明了市场失灵问题。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

灯塔之所以为经济学家津津乐道,就在于它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物品的公共物品。我们所用的一般物品,如牛奶、文具、汽车都属于私人物品,其特征是具有消费的排他性和竞争性。排他性指可以有效地禁止别人消费,竞争性是一个人消费了其他人就不能消费或要少消费。例如,一个苹果如果是你的,法律就保证了你的所有权,不得到你的允许,别人无法享用,这就是排他性。你吃了这个苹果,别人就无法吃,或者要少吃这一个,这就是竞争性。公共物品则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例如灯塔,你无法排除没有为灯塔付费的人利用它导航,这就是非排他性,同时一个人利用灯塔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的利用,这就是非竞争性。像道路、桥梁、立法、国防、基础科学研究这类东西都属于公共物品。

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私人物品,消费者通过购买而获得,从而有市场价格,生产者提供这类物品有利可图,价格调节可以实现供求双方都有利的市场均衡。市场经济可以提供充分的私人物品。但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不用购买也可以消费。这种不用购买也可消费的行为被经济学家称为“搭便车”。因此,公共物品没有市场价格,生产者提供这种物品无利可图。市场经济无法提供充分的公共物品。这就是庇古所说的市场失灵,即市场机制在解决公共物品的搭便车问题时是无能为力的。

像立法、国防、基础科学研究这类公共物品是任何一个经济都不能缺少的,是社会维持正常运行和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所以,庇古从市场失灵中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就是需要政府干预。这也是经济学家谈论灯塔问题的第一个结论。政府解决公共物品的方法是向居民强制征税,并用这些税收来购买公共物品。对整个社会来说,公共物品并不是免费午餐,因为是用公民交纳的税收来购买并提供的。对那些交不起税的低收入者和逃税的违法者而言,他们是享受了免费午餐,但他们的午餐费实际是由别人代交的。这正如别人请你吃饭不用你拿钱,但这顿饭本身并非免费午餐一样。

庇古等经济学家谈论灯塔问题,是要说明即使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到了20世纪中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明确提出了公共产品的概念,他指出,公共产品有利于整个社会,作为一种公共事业就不应该收费,维持这种公共事业的费用应当来自税收。

还有一些经济学家以此为基础说明了,向不同收入的人征收不同的税收,即实行累进税是合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富人享受的公共物品多,从中获益大,应该多纳税。例如,对一个百万富翁来说,国防保护了他的性命与全部家产,对一个一无所有的穷人来说,国防仅仅保护了他一条命而已。富人从国防中受益大,应该纳税多,这是税收的受益原则。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富人的财富来自社会,也应该多作贡献,请穷人吃一顿国防的免费午餐,这也是税收的能力原则。

伹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往往引起低效率,于是有一些经济学家从另一个角度谈论灯塔。产权理论的奠基人,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在1974年发表的《经济学上的灯塔》一文中,根据对英国早期灯塔制度的研究反驳了私营灯塔无法收费的观点。他证明了,即使是灯塔这样的公共物品也是可以实现私有化成为私人物品的。这样就可以消除政府提供灯塔这类公共物品的低效率。香港经济学家张五常也发展了这一观点。当然,并非所有公共物品都可以私有化,但对于那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具有排他性的公共物品(如设收费站的高速公路就有排他性),通过产权明确由私人提供也未必不是一种思路。

灯塔这种物品引起了经济学家关于公共物品的一系列争论。到现在为止,公共物品问题也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所以,有关灯塔的话题还会继续下去。

5 漏桶理论——政府调节

收入分配的弊端当今世界,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收入分配领域,政府往往通过收入再分配政策,也就是向富人征税和向穷人提供各种补贴的方式来缓解收入分配差距,进而缓和社会矛盾。所谓收入再分配,是相对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来说的。当企业获得销售收入以后,必然要把这些收入用于支付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工资,以及银行利息和其他方面的支出,剩余部分在交完各种税费后将成为企业所有者的利润。这种把产品价值在企业内部进行分割的行为叫做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此相对应,政府把从企业征收来的税收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分配,比如用于包括向穷人发放救济金在内的各种社会福利支出,则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庇古的主张

在经济学界,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最早主张由政府出面对贫富差距进行调节。面对庞大的社会财富和大众严重贫困的对比,庇古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表达了对经济平等的关注,1920年他出版的名著《福利经济学》,把平等和效率同时纳入了经济分析的视野。在庇古看来,争取效率就是要合理配置资源,增加国民收入;而争取平等则是将富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给穷人,实现收入的均等经济学家庇古化;只有二者兼顾,才能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这就是最初的国民收入再分配理论。漏桶理论

由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本质,是向富人征税,将这些税收收入再用于补贴穷人,因此常常被人们称作是“劫富济贫”。这种政策的出发点是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也就是追求社会公平。但是,平等和效率在现实中往往是互相矛盾的,这种“劫富济贫”策略在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同时,对效率的损害常常受到人们的质疑,对于这个问题,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奥肯曾作过非常精辟的论述,这就是著名的“漏桶理论”。

按照奥肯的说法,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贫富差距,有富人也有穷人。假定富人和穷人分灶吃饭,在富人那里,由于人少粥多,白米粥经常吃不完,最后不得不倒掉,从而造成了不少浪费。而在穷人那里,则是人多粥少,常常吃不饱,为了得到有限的稀粥,人们不得不一大早起来排长队打饭,有的人连续几天都分不到食品,饿得瘦骨嶙峋。看到这种情况,政府决定每顿饭都从富人的锅里打一桶粥过来交给穷人吃,以减少浪费,并缓和穷人和富人这两大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调节收入差距。经济学家奥肯

奥肯认为,政府的这种愿望是好的,但现实中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奥肯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政府在将白米粥从富人的锅里打出来向穷人运行的时候,使用的是一个底部有漏洞的木桶。这样,在政府把粥送给穷人的过程中,不少粥从桶里漏掉了,这就是著名的“漏桶理论”。漏桶理论表明,政府如果用税收的办法从富人那里转移一部分收入给穷人,穷人实际得到的,比富人失去的要少一些。比如,政府向富人征收了10亿元的所得税用以向穷人发放生活补助。可是最后穷人实际得到的补助金额只有8亿元,明显少于向富人征收的10亿元,其余2亿元白白丢失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其原因有三个:

一是税收削弱了富人的投资积极性,使得富人创造的财富总量减少了。奥肯在他那本著名的《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一书中曾这样写道:“如果税收对于储蓄和投资具有重大的和有支配的影响,那么在总量数字方面的证据将是引人注目的而且是明显的。1929年,尽管美国经济处于萧条时期,但由于当时的税率很低,投资还是占了国民收入的16%;在此之后,联邦税的税率上升了好几个百分点,到了1983年,尽管当时的经济处于复苏时期,但投资率仍没有超过14%。”

二是税收影响了富人和穷人的劳动积极性。比如,富人原来管理和经营公司的积极性很高,但由于税收增加,使得同样的付出得到的利润减少了,富人的经营管理积极性没有以前的高了。而对于穷人来说,由于得到了一份月薪并不算高的工作,而失去了政府所有的补贴,他自然也就对找工作不热心了。

三是政府本身也需要消耗不少社会财富,加之政府官员贪污受贿,以及由于决策失误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使得税收收入中的一部分被白白浪费掉了。

上述三种情况,都会造成可供分配的国民收入总量减少,也就是效率损失。正如奥肯所说:“当我们拿起刀来,试图将国民收入这块蛋糕在穷人和富人之间做平均分配时,整个蛋糕却忽然变小了。”这是因为追求平等损害了效率,从而减少了国民收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平等和效率向来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漏桶原理表明,政府出于公平目的而实施的收入再分配政策有损于效率。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二者相比,孰轻孰重呢?对于这个问题,经济学家、伦理学家,乃至哲学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始终争论不休。有人认为,人们之所以在平等和效率的抉择问题上颇有争议,原因就在于,现实世界是不平等的。富人因害怕失去既得利益,因而鼓吹效率,反对平等;穷人想不劳而获,因此支持平等,批评效率。

人们都戴着“有色眼镜”进行讨论,很难得出一个符合人性本来面目的结论。于是,美国有一位哲学家作了一个有趣的假想试验:将一群人带到一个远离现代文明的荒岛上,让他们在“原始状态”下开始新的生活。每个人对自己的未来一无所知,不知道自己将来是穷还是富,是成功还是命运不佳。现在,让他们在一起进行协商,去建立一个他们心目中“公正”的社会。那么协商的结果是什么?肯定是追求经济平等,而不是允许贫富分化。因为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将来的收入,会处于金字塔的什么位置,如果支持效率,他们就得承受忍饥挨饿的风险。这位哲学家就此得出结论说,在平等和效率之间,应该让平等优先。

然而,很多人对这个假想试验在现实中是否具有意义提出了怀疑,他们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些人天赋很高,他们却被迫获得与白痴一样的收入,那么这种收入的平等,恰恰是不平等的表现。当然,也有人担心追求平等会损害神圣的自由。由于公平缺乏一个客观的标准,它完全取决于仲裁者的主观看法,因此,当“公平”取代了“自由”的时候,所有的自由权利就都处于危险之中了。

与上述两种观念不同,奥肯持折中的观点。他认为,效率诚可贵,平等价也高,二者谁都不能偏废,只能寻找一种折中,既促进平等,又尽量减少对效率的损害。比如缩小补贴范围,降低补贴标准,就可以控制收入分配对穷人的劳动积极性的影响;调低所得税税率,提高消费税税率,就可以减小收入转移对富人的损害等等。奥肯特别指出,贫穷的根源是缺乏教育和训练,而要打破这种贫穷——不良教育——贫穷的恶性循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向贫穷人口敞开教育的大门。“在走向平等的道路上,没有比提供免赞的公共教育更为伟大的步骤了。”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问题也相当严重。在收入分配政策方面,怎样在不损害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缓解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是政府正在努力实现的目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