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2016年修订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8 06:18:09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2016年修订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2016年修订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试读:

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目标、要素及主要领域

1.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功能

1.社会工作的含义(1)社会工作的概念

①社会工作最早产生于英美等发达国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和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这些国家的城市贫困、失业、犯罪和人际关系疏离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为应对这些问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等国家出现了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群体解决其基本生存问题的职业活动,这就是社会工作。

②社会工作基本上是指非营利的、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职业活动。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这类活动还被称为社会服务或社会福利服务。

③社会工作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它是一个专门的职业领域,是一种职业的、专业化的助人活动,也是一个学科。从事社会工作的人被称为社会工作者。(2)社会工作的定义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这一定义指出了如下几点:

①社会工作是以帮助他人(服务对象)为目的的活动;

②社会工作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活动;

③社会工作是一套科学的助人方法;

④社会工作是职业化的助人服务活动。(3)我国社会对社会工作的理解

①普通社会工作

它是人们在本职工作之外承担的,不计报酬的思想政治教育性或公益服务性的活动。

②行政性社会工作

它是指在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困难人群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

③专业社会工作

它是由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人开展的助人活动。这些主要针对困难人群的专业化服务比较多地秉持了国际上通行的社会工作理念,并运用了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在我国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工作。

2.社会工作的目标(1)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

①解救危难

在受助者生命处于危机时,社会工作者要施以援手为其提供物质支持,社会工作者还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对处于危难的人给予心理支持。

②缓解困难

因为社会工作机构的专业性及其对受助者的尊重、保密等承诺,所以它在解决有关个人困境,特别是人们不希望他人知晓的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激发潜能

社会工作坚持“助人自助”的理念,而这一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和帮助来促进其潜能的发挥。

④促进发展

这种目标要实现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使个人和社会都能更好地发挥功能。当一个人或一个群体遇到困难时,社会工作者施以援手,通过增加知识、学习技能等方式使个人得到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2)社会层面的目标

①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工作者秉持专业价值观,用自己的专业方法介入社会生活,就是要解决个人、家庭、社区方面的问题,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身功能,修复社会的机制,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

②促进社会公正

追求和实现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目标,也是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为了促进社会公正,社会工作者从多个方面介入社会生活,对不公正现象进行干预。(3)文化层面的目标

①弘扬人道主义

社会工作者应以人为本、不为私利、提倡相互关怀、扶助弱小,体现和弘扬当代人道主义精神,这也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所要求的。

②促进社会团结

在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领域,社会团结被认为是人们之间因为利益和价值相关而形成的相互亲和、相互包容、协商共事、共同发展的状态。

3.社会工作的功能(1)功能的含义与类型

①功能的含义

功能,是指在某个系统中部分对整体所发挥的作用。概要地说,功能是某一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整体及其他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及影响。

②功能的基本类型

a.正功能与负功能

正功能,是指所发挥的作用是正面的、积极的、支持性的。如果甲对乙产生了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则是甲对乙具有负功能。

b.显功能与潜功能

社会学家默顿指出,那些明显的、被参与者所预期和认识到的后果是显功能,而那种未被预期和认识到的后果是潜功能。潜功能既可能是正功能也可能是负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在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中,功能一词常常指的是正功能。(2)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

①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

社会工作者在物质帮助、心理辅导和社会支持方面提供的援助是具体的,可以解决服务对象遇到的迫切问题,希望服务对象能以此为契机走出困境,走向正常的社会生活,并不再依赖社会的帮助。

②恢复弱化的功能

对于某些群体来说,由于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原因,他们的某些器官的正常功能在不正常的生活中衰退了。社会工作介入这些领域,可以通过开展活动恢复他们的自信、鼓励他们表达,也可以通过建立适宜的社会环境促使他们参与更广泛的社会生活。

③促进人的发展

对于某些困难群体来说,由于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原因,他们的活动空间被压缩,在社会活动中受到排斥,进而滋生出社会问题。社会工作通过开展多种服务,可以促进服务对象被压抑的潜能的发挥,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条件。

④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不仅仅是提供简单的服务,而是把服务对象能力的发展、外部环境的改变为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希望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3)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

①维持社会秩序

社会工作在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说是具体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活动,对有困难人群问题解决不但可以给他们以实际的帮助,而且有助于社会稳定。

②建构社会资本

社会工作以人为本,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增加他们的相互信任,有助于建立一个相互关怀的社会。

③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工作擅长面对面的、深入人心的、人性化的服务,这在化解矛盾和冲突时所产生的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是一般行政方法所不能替代和比拟的。

④推动社会进步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社会力量以其针对性强、服务细致、人性化和标本兼治的特点,对有需要人群特别是困难群体开展服务,能有效地解决他们的问题。社会工作对困难群体问题的解决会更有力地促进社会进步。

二、社会工作的发展

1.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1)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

①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张扬

作为西方社会主流文化的基督教文明宣扬的“博爱”,是社会工作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欧洲的宗教改革恢复了人的尊严与价值,资产阶级革命进一步张扬了人道主义,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

②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对西方国家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破坏性的影响,使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日益尖锐地对立起来,大规模的社会流动破坏了原来的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社会问题大量出现。

③制度背景

在英国的济贫立法中,影响最大的是1601年的《伊丽莎白济贫法》。这部法令的颁布推动了英国社会福利的制度化发展,也推动了慈善活动的发展。除此之外,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也对社会工作的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2)社会工作的产生

①18世纪中期,受宗教理念影响,欧美等国家许多赋闲在家的中产阶级妇女自愿承担起访问贫困家庭的工作,她们被称为“友善访问员”。

②美国在国内战争时期就出现了一些给薪的社会服务工作者,社会服务开始成为一种职业,并成为社会工作的前身。

③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美等国家出现了许多民间的社会服务组织(慈善组织),在更大范围内向失业者、贫民提供帮助,推动了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

④在社会工作产生阶段,民间力量积极参与、工作对象以贫困者为主、社会服务人员开始职业化、社会工作受到社会政策的影响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特点。

2.西方社会工作的形成

20世纪初至上半叶,西方社会工作基本形成,这一阶段表现出如下特点:(1)专业教育的发展

①1893年,英格兰济贫院和英国慈善组织会社组织开设了一所两年制的“慈善训练”学校,开启了社会工作专业培训的历史。

②1919年,美国成立专业社会工作训练学院协会,并于1952年形成社会工作学院标准,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开始走向规范发展的道路。(2)专业方法的发展

①个案工作

1917年,美国社会工作学者玛丽·里士满发表了著名的《社会诊断》一书,试图使社会工作方法成为一套独立的知识。后来,她又发表了《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从此社会个案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方法被社会工作者普遍接受,个案工作在社会服务实践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小组工作

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小组工作也被纳入社会工作训练课程,到20世纪40年代,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被接受。

③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工作方法也逐步发展起来。(3)专业组织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慈善组织会社在英美等国家大量出现,它们运用统一的理念协调慈善救济活动,为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它所要求和实施的调查、登记、互助、协作等方法为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形成积累了经验。

3.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1)专业的特征及社会工作的专业化

1957年,格林伍德在《专业的属性》中指出,专业应该具有如下特征:

①一个专业应该有一套系统的、支持其活动的理论体系。

②它已被社会广泛认可,即社会对这种专门活动是接受的和高度评价的。

③该种活动具有专业权威,即在其内部已经建立起专业的权威,专业能力成为该领域活动的重要评价标准。

④职业内部有伦理守则,即从事该活动已成为一种职业。

⑤这一职业群体形成了专业文化,从业者有高度认同的价值观,有基本一致的专业行为方式。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是在长期的社会服务实践、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不断借用其他学科的新的研究成果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这个形成过程就是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在专业化过程中,专业方法的发展、目标模式的变化、工作对象的拓展、多种服务模式的形成是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特点。(2)专业方法的发展

①20世纪上半期,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个基本方法被逐步确立。

②到20世纪70年代,社会行政也成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在宏观层面促进着社会工作的发展。

③随着对社会问题复杂性的认识,社会工作者开始探讨将几种社会工作方法综合运用的可能性,这就是整合社会工作的出现。目前,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以问题为本、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已经成为新的趋势。(3)目标模式的变化

社会工作的最初目标是救助穷人和弱者,是“授之以鱼”,后来变成还要“授之以渔”。强调发展、增能取向都反映了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变化。社会工作群体作为社会福利的传送者,其重要职能是促进服务对象福利权利的实现,权利—服务成为社会工作的一个目标模式。(4)工作对象的拓展

起初只把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失依儿童和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贫困家庭作为工作对象。后来,社会工作也关心在非物质生活领域遇到困难的人。随着城市化过程中贫民聚集社区问题的凸显,社区也逐渐成为社会工作的对象。近年来,社会工作也在介入自然环境保护。(5)多种服务模式的发展

社会工作形成之初,其服务模式主要是心理—治疗模式,后来社会—心理模式得到发展。

20世纪中期以后,社会工作的服务模式受到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形成了一些新的模式,比如人本主义模式、赋权增能模式、女权主义模式、后现代模式。

4.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1)我国历史上缺乏专业社会工作

虽然传统的农业社会也不乏贫困和社会问题,但是人们主要靠家庭、家族、亲朋来解决问题。虽然我国历史上有丰富的社会福利思想,也有丰富的社会互助实践经验等,但是却没有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2)20世纪上半叶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

20世纪初至二三十年代,一些传教士在我国开展社会服务,并在大学讲授社会工作课程,培养社会工作专门人才,自此,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开始出现。1925年,燕京大学设立的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可视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标志。(3)1949年以后我国的社会工作

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的救灾济困、解决失业问题、改造妓女和流民、改革社会风俗等活动后来被看作是中国的社会工作实践。这种社会工作可称为行政性非专业的社会工作。(4)改革开放与我国社会工作的恢复发展

1979年,国家决定恢复社会学学科建设,社会工作课程作为应用社会学也逐步在一些大学恢复起来。1991年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1994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成立,推进了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进程。(5)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战略部署,指出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将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工作表现出政府积极探索、社会工作教育率先发展、行政性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并存、专业社会工作不断发展的特点。

三、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

1.对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理解(1)社会工作的基本过程模式

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互为行动主体和客体。社会工作的基本过程模式表述如图1-1所示。图1-1 社会工作的基本过程模式

①社会工作不是通过一次服务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它是一个渐进的、不断促使服务对象改变、逐渐达到目标的过程。

②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过程是双方互动的过程。就这个互动过程而言,无所谓主次,双方都要理解对方并作出反应,而且这种互动是持续的、连锁式的过程。(2)社会工作是协同达到目标的过程

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持续互动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帮助、协助和协同服务对象改变的过程,也是社会工作者动员和连接各种资源对服务对象的支持过程,还是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调适其与生存环境关系的过程。

2、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1)服务对象

社会工作中的服务对象又称受助者,或称案主,是指在社会工作过程中需要帮助的一方,是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从而解脱困难的个人或群体。(2)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社会服务职业的人员。他们是有一定专业知识并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3)价值观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评判助人活动的一套观念,包括社会工作者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服务对象的看法以及对自己的看法等。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核心是利他主义,这是社会工作区别于其他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4)助人活动

助人活动又称服务,是社会工作者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依据社会工作价值观和现实条件向服务对象提供帮助或服务的行动,也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互动及合作的过程。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的承载者和表现者。(5)专业方法

在社会工作中,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是三种重要方法,它们分别被用来处理个人(家庭)的、有共同需求的小群体的和社区的问题。这三种方法的每一种中又有不同的工作模式,每一种模式又有许多具体方法和工作技巧,这就构成了社会工作的方法体系。

四、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1.社会工作者的特征(1)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

①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价值准则

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念是为有困难的人群提供服务并促进社会公正,在我国则表现为全心全意为受助者服务的思想。

②从事社会福利服务

从事社会服务是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活动,服务是这种职业活动的本质,这与控制和管理服务对象的行为有本质区别。

③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工作不是靠个人经验,而是更多地使用作为普遍经验的专业方法。这些方法经过大量实践被证明是有效的,同时也是通过教育和培训可以学得的。

④在一定的组织框架内开展活动

社会工作是一种现代职业,需要一定的专业规范和组织约束。一般来说,社会工作者要在某种社会服务机构或社会服务行政部门工作,即使独立工作也应该受专业组织的监督。(2)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的关系

志愿者是自愿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财富和智慧,为弱者和公众提供服务而不求回报的人员。虽然志愿者在提供社会服务方面与社会工作者的活动有相似之处,但是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还是有明显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①活动方式不同

社会服务是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而对志愿者来说只是其“业余”活动。社会工作者以向困难人群提供社会服务为业,这是他的本职工作。志愿者只是在他愿意的时候向他人提供他愿意提供的服务。

②专业技术能力不同

社会工作者受过专业教育和专门训练,志愿者则不必有此前提条件。社会工作者的资格要由社会服务权威部门来认定,而志愿者身份一般不需要以专业能力为前提。

③处理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同

志愿者从事的多是对公众和困难群体的一般服务,社会工作者的服务一般会涉及政策、心理、社会关系等方面,一般是较难解决的复杂问题。

④社会约束不同

政府和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行为及效果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而对志愿者的服务要求比较一般。(3)实际社会工作人员与专业社会工作者

在我国,一般把在政府部门、人民团体、事业单位中,对困难群体和职工直接提供救助和帮助,帮助其解决困难、走出困境和促进其发展的工作称为行政性非专业社会工作,也把从事这类活动的人称为实际社会工作人员。

实际社会工作人员与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区别之处在于:

①实际社会工作人员一般是行政部门、事业单位的干部和公职人员,而不是专业人员;

②实际社会工作人员一般不要求受过系统的社会服务方面的专业训练;

③实际社会工作人员一般靠行政系统自上而下地开展工作,专业社会工作者则强调与服务对象的平等关系;

④实际社会工作人员的活动或多或少地带有政治色彩;

⑤实际社会工作人员所遵循的一般是行政权力和权威,而专业社会工作者遵循的是专业权威。

在我国,还有一种概念需要澄清,即简称的“社工”包含了过多内容。实际上他们与专业社会工作者是不同的。

2.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1)对社会工作者角色的概括

①社会角色的内涵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与所处地位或位置相适应的一整套行为规范,它反映了处于该地位或位置的社会成员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是社会对处于该位置的成员所期待的行为模式。

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指社会工作者作为现代社会职业的承担者所应扮演的角色,是他们在社会服务过程中所应有的行为模式。贝克总结了社会工作的角色类型,如图1-2所示。图1-2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图1-2列出了社会工作者的三种服务类型的多种角色,指出社会工作可以分为直接服务、间接服务与合并服务。直接服务是社会工作者面对服务对象直接(而非通过中介)提供的服务,这在社会工作中是最基本的。间接服务是社会工作者借助于其他程序向服务对象提供的帮助。合并服务是二者兼而有之。(2)社会工作者的直接服务角色

①服务提供者

社会工作者首先是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人,这里的服务既包括提供物质帮助和劳务服务,也包括提供心理辅导、意见咨询和关系支持。

②治疗者

传统的治疗对象集中于问题中的个人,现在已经扩展到了团体和社区。治疗的目的是有系统地影响服务对象的人际互动或内在心理功能,控制或减轻问题的症状

③支持者

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服务对象积极反应的支持者、鼓励者,并应尽量创造条件使其能够自立或自我发展。在这里,对服务对象的授权和增能是社会工作者支持者角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使能者

使能就是使服务对象有能力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社会工作主要靠对服务对象内在能力的激发去解决问题。

⑤倡导者

倡导是社会工作者直接向服务对象提倡某种行为,社会工作者应该向服务对象倡导某种合理行为,并指导他们以使其成功。

⑥关系协调者

社会工作者要面对不同个人、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或冲突,承担起协调关系、缓解和处理矛盾的任务。(3)社会工作者的间接服务角色

①行政管理者

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对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必须对与助人相关的诸多资源、信息进行协调、安排和管理,以实现该过程的高效,特别是不要出现伤害服务对象的意外。

②资源筹措者

社会工作者为了有效助人,常常需要联络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包括基金会)和广大社会成员,向他们筹集服务对象所需要的资源,这种角色又称资源连接者。

③政策影响者

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发现某些问题具有普遍性时,应该提出政策建议以影响和改善社会政策,解决社会问题,避免社会问题的再次发生。这种政策影响者常常有比较明确的政策主张,故又称政策倡导者。

④研究者

社会工作者作为一个有心人,对自己的服务实践进行研究,可以提高专业服务水准,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理论,也可以为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4)社会工作者的合并角色

社会工作者的合并角色是指包含了多种功能的综合角色,这种合并角色既包括直接服务也包含间接服务,而且也可能包括不同角色互相连带的做法。各种服务之间的相关性使得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特点,可以说合并角色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角色。

3.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素养(1)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

社会工作是帮助社会上有需要、有困难的人群的工作。虽然助人是一种职业责任,但是社会工作者还需要有牢固的价值观,主要包括:①人类共同意识;②帮助社会弱者;③乐观看待变迁;④追求社会公正。(2)社会工作者的知识素养

①学科知识

学科知识主要包括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

②文化知识

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③心理素质

遇到问题要沉稳、冷静,要有良好的判断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要经得住困难和复杂问题的压力,要富有同情心又不感情化。

④政策知识

社会工作者要想有效地开展工作,就必须熟悉政策,包括理解社会政策的指导思想,熟悉某些政策规定。

⑤技术知识

社会工作者要有效地达到助人目的,就必须掌握调查研究技术、口语和文字表达技术。(3)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

①沟通与建立关系的能力

社会工作者既要同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也要同机构成员及其他机构建立工作关系,并发展和维护这种关系,以推进社会服务。

②促进和使能的能力

社会工作者要有能力把服务对象从不利处境中解脱出来,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有促进和使能的能力,协助服务对象改善其生活机会。

③评估和计划的能力

面对服务对象的特定问题,社会工作者要对问题进行预估,制订计划,动员和合理分配资源,与服务对象一起有效地处理和解决问题。

④提供服务和干预能力

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要表示关心、支持和保护,对服务对象的某些偏差行为进行干预和指导,要有步骤地推进服务,进而达到计划的目标。

⑤在组织中工作的能力

社会工作者要能够合理配置组织资源,有效地输送社会福利资源,监督这一过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有效地促进服务任务的完成。

⑥发展专业的能力

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去宣传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总结服务经验,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社会工作者要具有专业反思和提升自己专业素质的能力。

五、社会工作的领域

1.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领域(1)儿童及青少年社会工作

国际上的儿童服务是指对幼儿、少年和青年的社会工作,是为了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进行的福利服务。按照《联合国儿童保护公约》的规定,要使儿童免于饥饿和威胁,要从儿童权益、儿童成长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有关儿童的行为。(2)老年社会工作

老年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传统领域。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方面,老人救助及福利、老人家庭服务、医疗保健服务、老人的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都是重要的社会工作领域。(3)妇女社会工作

妇女社会工作是针对女性需要,为了促进女性的正常生活和发展而开展的专业服务工作。妇女社会工作主要包括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女性发展两个方面。(4)残疾人社会工作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针对残障人士开展的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工作在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残障人士就业、对残障人士实施法律援助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促进残障人士社会参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5)矫正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是指专业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对罪犯、有犯罪危险的违法人员、吸毒人员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修正其行为模式以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服务。(6)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是在优抚安置领域,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和协助优抚安置服务对象及相关人员和系统,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问题,促进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增进其福祉的活动。(7)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社会救助是指政府或社会服务机构对经济匮乏从而物质生活面临危机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又称公共救助。(8)家庭社会工作

家庭社会工作是对家庭因社会或家庭成员方面的原因陷入困境所进行的专业的支持性服务,它是以家庭整体为对象的服务。(9)学校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主要是以帮助学生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为目的的服务。学校社会工作主要包括:①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②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③社区—学校型学校社会工作。(10)社区社会工作

社区是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社区社会工作是以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工作。(11)医务社会工作

医务社会工作是在医疗、卫生、保健方面实施的社会工作。传统的医疗社会工作着重在医疗机构内对病人的服务,现在它的工作领域已扩大至促进保健和疾病预防。(12)企业社会工作

企业社会工作又称工业社会工作,它是在企业中开展的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辅导、服务和改善劳动关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帮助改善工作条件、职业生涯设计等方法提高职工的积极性。

2.社会工作领域的扩展(1)从困难人群到有需要人群

最初的社会工作关心的主要是困难群体,特别是极度贫困和处于严重困境中的老人、残疾人、孤儿。后来社会工作将工作范围扩大至其他遭遇生活困难而不能自拔的人群。(2)从关注社会问题到关注社会和谐发展

社会工作在传统上关注社会问题,并以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作为自己的职责,至今这一传统仍然表现得十分明显。现代社会工作除了关注社会问题,还特别关注社会和谐与社会发展,这是当代社会工作的一个特点。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工作(社科院2015年研;扬州大学2015年研;西南大学2010年研;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研)

答: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2.矫治社会工作(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矫治社会工作也称为矫正社会工作,是指将社会工作实施于矫正体系中,是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社区矫正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服务,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活动。矫治社会工作具有福利性、特殊性、系统性、专业性等特点。矫正社会工作是司法矫正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贯穿于对罪犯进行司法矫正的各个方面以及整个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司法判决前的服务、监禁场所中的服务、社区矫正中的服务以及刑满释放后的服务四个方面。

3.家庭社会工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研)

答:家庭社会工作,是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帮助家庭解决面临的困难,更好地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以满足所有家庭成员的发展和情感需要的专业服务活动。要点包括:家庭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而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它的目的是帮助有需要的家庭更好地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关注整个家庭成员的需要。我国开展的家庭社会工作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家庭的救助和帮扶、改善家庭亲子关系的服务和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

4.残疾人社会工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研)

答:残疾人社会工作是针对残障人士开展的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工作在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残障人士就业、对残障人士实施法律援助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促进残障人士社会参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同于一般的残疾人服务,而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缺陷,克服环境障碍,使他们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专业活动。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念是平等、参与和分享。

5.社会救助(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研)

答:社会救助是指政府或社会服务机构对经济匮乏从而物质生活面临危机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又称公共救助。社会救济工作的关键是要正确划定被救济对象最低生活标准,维护贫困者的基本权益。我国长期开展的扶贫工作是社会救济中很有特色的事业,把社会救济与生产开发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提高贫困者的生活水平。

6.案主(西南大学2010年研)

答:案主即社会工作中的服务对象,是指在社会工作过程中需要帮助的一方,是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从而解脱困难的个人或群体。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并采取行动与社会工作者互动。社会工作者要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案主的利益高于社会工作者的利益,社会工作者应为实现案主的利益、满足案主的需要而开展工作,绝不允许社会工作者因自身的利益或需要而损害案主的利益,这和一般人际关系强调互惠明显不同。

二、简答题

1.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清华大学2016年研)

答:社会工作领域又称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社会工作领域可以分为理想的和实际的两种。理想的社会工作领域是按照人类理想应该进行干预并对之进行改变的社会问题的发生领域,其中包括社会工作者已经涉入其中的和由于社会工作者在认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而暂时未能进行干预者。与之相对应,可以把社会工作者已经涉入其中的称为实际的社会工作领域。

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的分类包括:(1)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类

按服务对象的生理特征标准,社会工作可分为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除了上述类别外,按生理特征,还可分为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等。(2)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

①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包括因身体不适或身患疾病而难以自理,因心理发育不健全或受挫折而形成的自我封闭和心理失调,因婚姻变故或家庭成员冲突而造成的家庭关系不和睦,儿童无人抚养、老人无人赡养或在抚养、赡养方面出现问题,因住房紧张影响正常生活等。日常生活对人们产生特别深刻的影响,为有困难者解决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是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

②就业方面的问题,包括:失业问题,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工伤、劳资关系不协调,职工合法利益未能得到有效保护,退休金不足或退休后的福利、医疗缺乏保障,工作压力过重造成的精神健康问题等。

③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包括:自我封闭、孤独与偏执,吸毒、酗酒、赌博和犯罪等。(3)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

从社会工作内容的特点这一角度着眼,社会工作可分为救助、帮助和发展三种类型。

①救助是救人于危难的活动,舍此,受助者就可能陷入深度危机,如贫困、无家可归、犯罪、吸毒等。

②帮助是就一般困难而言的,即一般意义上的服务。

③发展是在受助人自认为面对未来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社会工作给予的帮助,包括知识的增长、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等。

3.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有哪些?(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研)

答: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指社会工作者作为现代社会职业的承担者所应扮演的角色,是他们在社会服务过程中所应有的行为模式。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包括:(1)社会工作者的直接服务角色

①服务提供者。这里的服务既包括提供物质帮助和劳务服务,也包括提供心理辅导、意见咨询和关系支持。

②治疗者。传统的治疗对象集中于问题中的个人,现在已经扩展到了团体和社区。

③支持者。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服务对象积极反应的支持者、鼓励者。

④使能者。社会工作主要靠对服务对象内在能力的激发去解决问题。

⑤倡导者。社会工作者应该向服务对象倡导某种合理行为,并指导他们以使其成功。

⑥关系协调者。社会工作者要承担起协调关系、缓解和处理矛盾的任务。(2)社会工作者的间接服务角色

①行政管理者。社会工作者应该对社会工作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以实现该过程的高效。

②资源筹措者。社会工作者常常需要联络政府部门等筹集服务对象所需要的资源。

③政策影响者。社会工作者应该提出政策建议以影响和改善社会政策,解决社会问题。

④研究者。社会工作者对自己的服务实践进行研究,可以提高专业服务水准。(3)社会工作者的合并角色

社会工作者的合并角色是指包含了多种功能的综合角色,这种合并角色既包括直接服务也包含间接服务,而且也可能包括不同角色互相连带的做法。各种服务之间的相关性使得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特点,可以说合并角色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角色。

4.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有哪些?

答: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主要包含以下几种:(1)普通社会工作

普通社会工作是在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现的,是在本职工作之外所从事的不计报酬的服务性和管理性工作,包括教师兼任的班主任、学生兼任的团支部书记、职工兼任的党支部委员和工会委员等。它基本上不属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2)实际社会工作

在我国政府部门和群众组织中,有一些以专门进行福利服务活动为己任的职业或岗位,它们承担着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职能。如民政部门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工会、妇联等,他们的工作以服务工作为主,同时也是管理工作。这类工作是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主体。(3)专业社会工作

专业社会工作是受过社会工作专业培训的人员,遵照社会工作的价值观,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进行的服务。其工作人员系非政府官员,服务组织多是社会团体或民间机构。这类社会工作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

5.简述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

答: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1)医疗康复工作

医疗康复是指通过治疗、改善、回顾残疾者的各项身体功能,为其重新参与社会生活提供生理方面的必要条件。残疾人医疗康复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和职责有以下几项:

①协助康复医护人员;

②协助残疾人及其家属;

③启发残疾人及其家属振作精神;

④协助康复医疗部门有效使用各种设施;

⑤参与康复医务人员的教育、训练、推广康复工作计划;

⑥参与康复医疗部门重要的行政决策;

⑦开发和运用社会各种资源。(2)教育康复工作

教育康复是指对肢残人进行普通教育,对聋哑人、盲人、弱智人进行特殊教育而采取的一切措施。根据残疾人的特性,其教育工作采取的方式包括:①普通教育方式;②特殊教育方式。(3)职业康复工作

职业康复是指采取各种适当手段,帮助伤残人员恢复健康和工作能力,以及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社会工作者要做的工作包括:①残疾人的治疗和训练;②残疾人就业前的咨询和评估;③就业后的随访;④持续支持。(4)社会康复工作

社会康复是指从社会的角度推进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等工作,使他们能够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社会康复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

①协助和推动政府机构制定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

②保障残疾人生存的权利,满足其基本的生存需求;

③采取措施帮助残疾人实现经济自立,保障其在经济生活中不受歧视;

④为残疾人自身的发展提供帮助,使其有接受教育和得到培训的机会;

⑤消除家庭、社区和社会上的物理性障碍;

⑥提倡和实现人道主义精神,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

⑦组织残疾人与健全人一起参加社会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

⑧鼓励和促进残疾人参与社会的政治生活,保障其政治权利。

三、论述题

1.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青岛大学2015年研)

答: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如下:(1)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

①救难。危难是一个人因身体受损、经济破产等原因而危及自身生存的状态。危难涉及的是人的正常生活乃至基本生存问题,社会工作者首先应该把这项任务放在自己的肩上。

②解困。当受助者遇到困难但尚未达到危及生存的程度时,社会工作者对其提供的帮助,可视为解困。解困是社会工作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③助人。助人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人们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生存、参与社会和发展几个方面。当他们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满足这些需要时,社会工作应该把他们纳入自己的工作领域。

④发展。帮助服务对象实现自身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发展不但发生于人们尚未遇到困难而进行预防性增能之时,也发生于遇到困难但靠自身能力的增强而难以克服之时。帮助个人、社会群体乃至社区更好地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广阔活动空间。(2)社会工作的治疗功能

治疗就是针对社会病态采取措施,使之恢复和重建其良好的社会功能。治疗在微观层面上是指对个人、团体的直接服务,帮助它们恢复受创的社会功能。社会工作的治疗功能就是消除那些导致问题产生和使社会功能丧失的个人或环境因素,对失去的社会功能予以恢复和重建,获得原有的社会调适模式,或产生新的替代模式,从而得到常态的社会功能。(3)社会工作的预防功能

预防就是指先期对有害于个人或系统、组织的任何因素的发现与消除,前提是要有准确的预测。要预测个人或团体社会生活所可能发生的障碍,预测对整体社会制度可能产生伤害或阻碍社会进步的任何潜在因素,以便对症下药,不使其成为现实或继续生长而对社会构成危害。预防可以从两方面进行:①采取措施,使问题不致发生。这是初级预防,是预防的最高境界。②在问题刚出现时就采取措施,不使其生长。这是二级预防,是亡羊补牢,犹为未晚。(4)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功能

社会工作对维持社会秩序有重大的意义,其主要方式有:①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②通过预防问题保持社会秩序;③通过实施和修订社会政策维持社会稳定。

2.试述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并分析其过程结构。

答:(1)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

①服务对象

社会工作中的服务对象又称受助者(又称案主),是指在社会工作过程中需要帮助的一方,是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从而解脱困难的个人或群体。

②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社会服务职业的人员。他们是有一定专业知识并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

③价值观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评判助人活动的一套观念,包括社会工作者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服务对象的看法以及对自己的看法等。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核心是利他主义,这是社会工作区别于其他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④助人活动

助人活动(又称服务)是社会工作者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依据社会工作价值观和现实条件向服务对象提供帮助或服务的行动,也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互动及合作的过程。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的承载者和表现者。

⑤专业方法

在社会工作中,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是三种重要方法,它们分别被用来处理个人(家庭)的、有共同需求的小群体的和社区的问题。这三种方法的每一种中又有不同的工作模式,每一种模式又有许多具体方法和工作技巧,这就构成了社会工作的方法体系。(2)社会工作过程结构分析

按照韦伯的理论,可以把社会工作看作社会行动,即它是社会工作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帮助他人的活动。在这个助人活动中,社会工作者作为行动者,依自己的助人价值观去设计和实施助人活动,并积极吸引受助者主动参与这一行动过程,通过相互配合与协调,从而达到助人目的。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是行动的主体,他设计并引导助人过程的进行。但是由于社会工作者要考虑到受助者的需要和接受服务的能力来开展服务,所以不能把受助人视为纯粹被动的、只是行为的对象或客体。实际上,受助者也是行动的主体,他也将自己的意识、目的、对社会工作者行动的理解带入接受服务的过程,并直接影响这一过程,因此,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互为行动主体和客体。这是一个不断充实新内容的循环过程,也是社会建构过程,而相互理解与合理的行动是社会工作过程有效运行的深层结构。

3.试述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

答: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

以文艺复兴为先导的资产阶级思想革命主张恢复古代世俗的思想文化,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一步张扬了人道主义,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资产阶级思想家强调天赋人权,认为所有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发展的权力。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与宗教伦理一起为后来兴起的慈善活动和广泛的助人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2)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接着到19世纪30年代,西欧主要国家法国、德国也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工业革命不但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也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表现在:

①整个社会日益被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阶级的两极分化也是财富和贫困、特权和无权向两极的积累,两个阶级日益尖锐地对立起来。

②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者。他们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大规模的社会流动破坏了农村的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

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

④社会问题大量出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自由竞争使得竞争中的失败者沦为贫困、无助的一群,贫穷、饥饿、失业、堕落充斥着社会。这些不期而遇的社会问题引起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摆脱病态,弱者免于痛苦。社会工作就是众多尝试中的一种。(3)制度背景

1601年英国颁布第一个有关济贫的法律——《伊丽莎白济贫法》,这部法令的颁布推动了英国社会福利的制度化发展,也推动了慈善活动的发展。《济贫法》对社会工作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指出政府对社会救助负有责任,并应直接参与社会救助的组织工作。

②确立了“助人自助”的观念,要求有劳动能力的乞丐要从事劳动。

③规定要由专业人员从事济贫救助活动,救助人员的专业化为社会工作职业化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也对社会工作的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

第二章 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2.1 复习笔记

一、文化传统与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1.文化传统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1)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指在专业或职业范围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对人、对事和对专业等的总体判断与核心理念,它对树立专业使命、规范专业行为和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意义

①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确定专业的使命和核心关怀所在,从而确立了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专业特质,使得它同其他社会科学表现出明显的区别;

②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对专业人员的职责和行为规范提供了指引,从而确保专业行动在最大限度上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减少对服务对象造成各种潜在的或实际的伤害;

③社会工作价值体系通过对专业共同体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进行明确规定,从而确保社会工作专业作为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的重要力量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3)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形成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形成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时代变迁的结果。主要表现在:①它反映了文化传统对专业实践和理念的影响;②也反映了福利制度的演变对专业伦理的重塑。

2.西方文化传统和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1)西方文化传统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是发展变化的,它不仅反映历史层面的影响基础,也反映当代社会制度和文化层面的理念变化。西方社会以法治为中心,它建立了一套以法律为约束的规范机制,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里体现了强调受助者参与和个人自决的伦理原则。(2)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在西方福利国家制度框架下,社会工作的主要价值观受到了民主社会中社会权利、平等、正义、民主、父爱主义、集体主义等价值观的影响。福利国家制度的危机和改革,促成社会工作实践的方向与服务模式从以需要与权利为中心转向以自由与效率为中心。

3.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1)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对“自我”“关系”及“权利”的看法与西方有明显的差异。在中国社会,个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不仅受到个人地位及身份的影响,也受到权力关系中集体与个人利益关系的左右。(2)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在中国社会里,社会福利思想和制度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中国历史上的民间慈善实践强调互助仁慈,推崇尊老爱幼、扶贫济困。新时期的社会福利体制改革和社会政策实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也奠定了社会工作实践的基本价值观。

二、社会工作价值观

1.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1)保护服务对象的权益

在社会工作介入和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在价值观和职业伦理的指引下,最大限度地承担关心人、服务人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责任,进而在各方面保护服务对象的权益。(2)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价值观与伦理守则的指引和规范,社会工作者通过尽责和守信的专业实践在最大程度上维护了专业形象,促进社会工作知识的更新,进而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的健康发展。(3)促进社会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

机构领导者和普通的社会工作者在价值观与专业伦理的指导下,不断改善服务对象与服务机构的关系,不断完善专业实践的伦理规定,使得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得到加强。(4)维护社会正义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维系和发展,不仅强调社会对个人的责任,也强调社会中不同群体在发展与分配中的平等机会。

2.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1)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相关论述

①巴特利关于社会工作基本价值的概括

a.个人应受社会的关怀。

b.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

c.个人对他人负有社会责任。

d.个人有共同的人类需求。但是,每个人是独立而异于他人的个体。

e.民主社会的实质表现在使每一个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以及通过社会参与来尽到社会责任。

f.一个理想的社会应有一定的职责与能力,以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有充分机会来解决困难、预防问题、促进自我能力的实现。

②美国《社会工作教育会议课程方针声明》关于社会工作职业核心价值的总结

a.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关系建立在他们对个人价值、人类尊严以及更进一步的共同参与、接受、保密、诚实和处理冲突的责任的尊重的基础之上。

b.社会工作者尊重人们选择、缩短和参与帮助过程的权利。

c.社会工作者致力于使社会机构更人道和敏感地对待人类的需要。

d.社会工作者对不同人口的独特个性表示尊敬和接纳。

③戈登关于社会工作价值的归纳

a.个人应受到社会的关怀。

b.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

c.每个人对他人都负有社会责任。

d.个人的需要既有与他人共同的一面,也有相异的一面。

e.在一个民主的社会里,个人的潜能应能得以充分实现,同时个人也能通过社会参与而尽到社会责任。

f.社会有责任消除个人自我实现的障碍,以帮助个人自我实现。

④比斯台克关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归纳

a.人的潜能。人的潜能是不同的。

b.人的责任。人有责任发挥其潜能,实现社会功能,以完成其自我实现。

c.人的权利。人有选择的权利以完成其自我实现。

d.人的需要。所有的人都有基本的人性需要。

e.人的社会功能。人的社会功能对于个人的自我实现非常重要。

f.社会的责任。社会有责任建立和维持公正、和平和秩序。

g.社会的权利。社会有权利要求每一个人尽其所能,社会工作将起到实际的促进作用。

h.个人对社会的职责。每个人有义务对社会公益有所贡献。

i.人的自我抉择权。这是培养责任、促进成长和实现自我的必要途径。

⑤泰彻的价值体系

a.每一个人都有作为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b.每一个人都应该受到尊敬和得到周到的对待。

c.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影响自身的决策。

d.每一个人都应该自由发展自己的能力和天赋。

e.每一个人都应该公平地分享对货物和服务的控制。

f.对于为了理性行为所必需的信息,每一个人都应具有完全和自由获得的权利。

⑥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关于社会工作价值的概括

a.提供服务。

b.追求社会公正。

c.注重个人尊严与价值。

d.重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e.保持廉洁公正。

f.具有工作能力。(2)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专业价值观

①服务大众

社会工作者应当将服务社会中有需要的困难人群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要超越个人利益为社会大众提供专业的社会服务。

②践行社会公正

社会工作者应从改革和发展的角度努力推动社会变革,在服务中与服务对象一起工作,了解他们的问题和需要,在社会政策的推行过程中倡导和寻求积极的社会变革。

③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社会工作者对每一位服务对象都给予关心和尊重,充分认识和理解服务对象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同时对文化和种族的多元性保持开放与敏锐的意识。

④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社会工作是处理人的问题的工作,涉及人与人的沟通和互动行为。因此,社会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⑤待人真诚和守信

社会工作者应坦诚地对待服务对象,能真诚地分析自我的问题和需要,坚持专业的使命、价值观、伦理原则与标准,并有效地运用它们开展社会服务。

⑥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

社会工作者要不断地提升自我的专业能力,坚持在实践中再学习和再教育的理念,在新观念、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中不断提升专业实践的效率与效果,改善服务对象和社会大众的福祉。(3)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

①基本信念

a.尊重。尊重不仅是一种思想上的认知,还是一种道德上的实践。

b.独特性。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强调针对每个服务对象的特点和个性,采取个别化的方式针对性地提供服务,提升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

c.相信人能改变。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始终相信服务对象的潜能和能动性,坚信在经过专业服务与干预后,服务对象会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②实践原则

a.接纳。在专业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接纳服务对象,将他们看作是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伙伴,对服务对象应保持宽容与尊重的态度。

b.非评判。社会工作者要避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服务对象,不应指责和批判服务对象的言行与价值观,尊重服务对象在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选择。

c.个别化。社会工作者应当尊重服务对象的个体差异,不应当使用统一的服务方法回应他们的独特需要,尊重个性化需求,充分挖掘个人潜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