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心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8 23:14:55

点击下载

作者:韩祖濂、徐树民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针灸心语

针灸心语试读:

民间中医拾珍丛书(第二辑)针灸心语韩祖濂 著徐树民 整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针灸心语/韩祖濂著:徐树民整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3(2018.12重印)(民间中医拾珍丛书.第2辑)

ISBN 978-7-5132-3180-0

Ⅰ.①针… Ⅱ.①韩… ②徐… Ⅲ.①针灸疗法—临床应用—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R24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020493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邮政编码 100013传真 010 64405750三河市同力彩印有限公司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开本880×1230 1/32 印张12.25 字数285千字2016年3月第1版 2018年12月第2次印刷书 号 ISBN 978-7-5132-3180-0*定价 39.00元网址 www.cptcm.com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010 64405510)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微信服务号 zgzyycbs书店网址 csln.net/qksd/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淘宝天猫网址 http://zgzyycbs.tmalL.com出版者的话

时光荏苒,一晃《民间中医拾珍丛书》已出版四年多了。在这四年里,我们不断收到各地读者的反馈,有的交流读后感想,有的索要作者的电话,希望就某些学术问题进一步探讨,还有的是希望求医问药。尽管这些读者的需求有别,传递给我们的却是同一种信息,那就是《杏林集叶》《用药杂谈》《经方直解》这三本书得到了中医界的关注和认可。它们在此期间的多次重印也是明证之一。

不求闻达于庙堂,甘愿济世在民间。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些默默耕耘在基层的作者,中医的面貌才愈显鲜活、生动。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实践者,中医才能更好地植根于广大患者心中。

作为出版人,我们乐于为中医界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为基层中医提供展示经验的平台。这既是中医学术传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中医学术发展的源头活水。同时,我们还在努力寻求新的亮点。在此过程中,同样来自基层的三位作者先后进入我们的视野。他们有的已经故去,有的年届耄耋,但都在医疗实践中救人无算,名震一方。为传承他们的临床经验,我们深入调研,进一步策划了《民间中医拾珍丛书·第二辑》,包括《叶方发微》《医屐残痕》《针灸心语》三册。愿本套丛书的出版,能继续带给读者一些地道、实用的中医“绝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年10月盛 序

本书肇始于我国的针灸医学。自古以来,“一针二灸三服药”作为防病治病的主要医疗方法,治病范围十分广泛。从汉代张仲景,唐代孙思邈,到金元时期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张(子和)四大家,都是精于方药且善用针灸治病的医学大家。江南地区更是针灸名家辈出之地,如宋代王执中,明代高武、杨继洲等在国内外都有深远影响。惜自晚清以后,针灸受到歧视排斥,流落民间,学术趋于低迷,传承维艰。值此境遇,韩祖濂医师幸得其姑夫——全国名中医金文华医师的亲自传授,尽得其传,学成后先后在乌镇、桐乡悬壶,因其针技精湛、疗效卓著而门庭若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党的中医政策指导下,针灸事业得以振兴发展。后来,韩祖濂医师任职于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长期从事临床,因其博学多闻的针灸学识,且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故临证得心应手,深受病家爱戴而驰誉江浙。

观本书内容丰富翔实,包括从传统针法、灸法到各种特种针法,从单穴治病到微针疗法、针刀疗法,还有多达六十余种的治验病案。其中的经验与教训,成功与失败,直言不讳,读者如能悉心体会,可鉴之处良多。特别值得推荐的是韩祖濂医师在传统针法上的创新。如“飞经走气”针法从前人“龙、虎、龟、凤”四法改进为以“龙、龟”二法为主结合医者的呼吸运气为辅;烧山火热补手法从古法的三出三入简化为“二步法”;并指出术者应通过气功、太极拳等自身修炼,方能在施术过程中达到意、气、力的结合,从而提高这些高难度针法的成功率。这些创新的针刺手法和经验之谈,早年曾在省市级学术会议和专题学习班上做过示范表演,现本书行将付梓,其珍贵的经验必将得到更大范围的流传。此实为针灸界之幸事,乐为之序。盛燮荪2015年2月18日写于嘉兴南湖之滨连 序

针灸起源于我国南方。《素问·异法方宜论》云:“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唐·王冰注曰:“微,细小也。细小之针,调脉衰盛也……南人盛崇之。”《灵枢·九针十二原》亦云:“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

江南杭州,人杰地灵。八十高龄的韩祖濂先生出生于浙江杭州,自幼受业于杭城名医金文华门下,专攻针灸之术。十八岁悬壶于桐乡市乌镇,幼年出道即门庭若市,多时日诊百余人。二十二岁时调入桐乡市第一医院创建中医针灸科,三十二岁时即被浙江省卫生厅评为县级名中医,迄今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工作已六十余年。

韩老精于疗疾,勤于著述。承蒙错爱,托老友徐树民先生送来《针灸心语》书稿一部。本人对针灸并无研究,然拜读过后,深知韩老确是医坛巨匠,德高艺精,且师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如研究古代“飞经走气”手法,创用电化脓灸代替艾炷化脓灸,并用穴位注射法、长针多刺法、头针、耳针、足针、火针及针刀进行治疗研究。韩老主张医者应加强自身练功,能显著提高某些疾病的疗效。韩老取穴精炼,讲究手法,能两手同时无痛进针施展手法,主张单穴治病、远道选穴、针灸并用。为了更好地学习针灸知识,韩老曾跟湖州双林镇凌老医师学习多针久留、勤捻针刺手法治疗顽固性面瘫,跟朱汉章、王静海先生学习针刀疗法。韩老对一些难治病的治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他认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首先当用蝮蛇粉,亦可用金钱白花蛇、蕲蛇等;应用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宜配合扶正疗法,如服用胎盘,可以奏效。

韩老熟读经典,认为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证不宜用灸法,此宗《伤寒论》“微数之脉,慎不可灸……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亦熟读《金针赋》:“此道幽深,非一言而可尽;斯文细密,在久习而能通。”韩老终日乾乾,有志于斯,终成大医,着手成春。建伟心钦仰之,故乐为之序。连建伟2015年4月20日于杭州自度斋前 言

针灸疗法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创造,是中医学宝库中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自古以来,因其在医疗上具有操作简便、取效迅速、安全可靠等诸多优点而世代相传,并不断地得到发展提高。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继承、弘扬中医药及针灸事业的措施,为推广针灸事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我从事针灸临床已六十余年,在漫长的岁月中,深感中医学博大精深的内涵犹如一座巨大的宝藏,丰富多彩,挖掘不尽。虽然在多年来浩繁的针灸临床中亦有一些肤浅的感悟,但个人的经验犹如一滴微小的水珠,只有汇入中医学浩瀚的大海中,才不会消失干涸,而大海只有无穷尽的水滴加入,才能更加汹涌澎湃,威力无穷。正如《金针赋》所谓:“此道幽深,非一言而可尽,斯文细密,在久习而能通……用针之士,有志于斯,果能洞造玄微,而尽其精妙,则世之伏枕之疴,有缘者遇针,其病皆随手而愈矣。”

我有感于此,故不揣陋识,抛砖引玉,希同道共同探索其玄微,为发扬我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为我国及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共同努力。终生勤奋学岐黄,但愿人间寿而康。六十春秋书一卷,识途老马晚霞长。韩祖濂2015年9月10日针刺手法经验谈“飞经走气”针刺手法

中医学历来就有气血学说,中医针灸治疗时也非常重视“气”的作用,认为针刺治疗时要“得气”才有效。何谓“得气”?即医者在针刺治疗时,针下感到沉紧,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患者感到针刺部位酸、胀、麻、重及热感、凉感等,并沿经络传导。

古今医家在行针灸治疗时,都十分重视针刺感应的传导,认为气至病所,则疗效较好。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谓:“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针灸大成·标幽赋》云:“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飞经走气”针刺手法是在古代针刺手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激发或诱发循经感传进行针灸治疗,是针灸学中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手法。历代名医在针刺治疗时无不强调“得气”。若远道取穴,须运用各种手法促使“气至病所”,以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所以“气至病所”就成为远道针刺手法的一个重要标准。如《千金翼方》谓:“凡孔穴者,是经络所行往来处,引气远入抽病也。”又如《针灸大成·金针赋》中杨氏注:“待气沉紧,倒针朝病,进退往来,飞经走气,尽在其中矣。”东汉名医华佗在针刺前还预告病家激发感传可能出现的方向与路线,如《三国志·华佗传》云:“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患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针刺治病历来重视手法,而运用手法之目的在于调气。《针灸大成》对针刺手法的具体操作记述甚详,如“运气用纯阴,气来便倒针,令人吸五口,疼痛病除根……使针力至病所”,“苍龙摆尾行关节,回拨将针慢慢扶,一似江中船上舵,周身遍体气流普”,“赤凤摇头手法……凡下针得气,如要使之上行,须关其下,要下须关其上,连连进针……拨左而右点,拨右而左点,其实只在左右动,似手摇铃,退方进圆,兼之左右摇而振之”等。元明时代的医家更总结了许多催气、运气的手法,使已被激发的感传向病所的方向循行。如《金针赋》中总结了许多针刺手法,如“若夫过关过节,催运气,以飞经走气,其法有四:一曰青龙摆尾……二曰白虎摇头……三曰苍龟探穴……四曰赤凤迎源”。为了使已被激发的感传向病所的方向循行,在采用激发手法的同时,还结合指压的方法加以控制。故《金针赋》中还有“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运气走至疼痛之所”等。历代医家创造了极其丰富的针刺手法,其中有“催气”“运气”“通经接气”与“飞经走气”等。由此可见,“飞经走气”的说法早已被提及,但如何实现这一手法,是我们针灸临床医师梦寐以求的目标。

我在上述手法的启示下,结合呼吸施行“飞经走气”手法,可使得气感应传导较远,大多能达到气至病所。经过我多年临床观察,运用此种手法可以提高疗效。一、手法操作1.诊室环境

必须安静舒适,室内人员不能太多,不得高声喧哗,尽量无杂音干扰。室内温度不能太低,最好在25℃~30℃为宜。如果患者皮温低于20℃,则感传不易出现,但温度也不能太高,以感到舒适为度。如室内温度较低,可在针刺穴位附近照射红外线。2.准备

患者卧位于诊察床上,做到神气定,息气匀,不能穿紧身衣服,必须宽衣解带,全身肌肉放松。施术时患者必须闭口,行鼻呼吸法。医者思想应高度集中,手如握虎,势若擒龙。3.候气

取准穴位后,选择适宜的不锈钢针,针尖略斜向病所,刺入适当深度后,稍等片刻,以静候其气,待针下沉紧后,才能施行针刺手法。4.催气

欲使针感向上,以左手食指按压其下;欲使针感向下,则以左手食指按压其上。补法为略扳倒针柄,左右轻慢摇之。泻法为不扳倒针柄,左右较重较快摇之,然后略按针向病所,行轻微震颤手法,如此反复交替施行,使酸胀感或温热感渐达病所。5.留针

待感应到达病所后,嘱患者活动患肢,然后留针15~30分钟。6.行针

如感应传导较差,医者可将针提起1分左右,然后左右摇之,10余秒后,仍进针至原处,行轻微震颤手法。如感应迟钝者,可先留针以候其气,待针下有感应时再行该手法。7.出针

出针时如针下仍然沉紧,须再行捻转补泻手法,待针下轻松时出针。8.配合呼吸

欲加强感应及提高疗效,可配合医者呼吸。即左右摇动针柄时医者吸气,同时配合意念,想象气从头顶百会穴吸入,到达胸部膻中穴;向下前方按针朝向病所,行轻微震颤手法时,想象气从膻中穴循手臂、手指达所针穴位,然后循经传导。二、手法特点1.穴位精简

在施行“飞经走气”手法时,大多数每次只取1~2穴,并以远道取穴为主,不但减少了患者痛苦,而且显著提高了针刺的疗效。2.传导路线长

如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时,针刺足少阳经之绝骨穴时,其酸胀感应可达同侧膝、髋等部位,温热感有的可达颈、肩、臂,甚至到达手指。3.气至病所比例较高

在临床试验中,用“飞经走气”手法针刺绝骨穴治疗肩周炎40例,统计其感应传导至半途者4例,感应传导至患处者36例,气至病所者高达90%。又用“飞经走气”针刺手法治疗各种病症80例,均用远道取穴,气至病所者达62例,占总数的77.5%。可见应用“飞经走气”手法,大多数能达到气至病所。4.有效率较高

应用“飞经走气”针刺手法治疗肩周炎40例,经治疗1次后,有效者38例,有效率高达95%。用该手法治疗各种疾病80例,有效75例,占93.75%。5.异于其他针刺手法

其他针刺手法均须在肌肉丰厚处才可施行。如医者能配合呼吸,“飞经走气”针刺手法不但在肌肉丰厚处可施行,在肌肉浅薄处亦可施行。如曾有1例因经期疼痛而来求治,为其针刺隐白穴,针入1分,行该手法,感应渐达小腹部,痛经立即消失。三、体会

1984年初冬,嘉兴市针灸学会召开年会,“飞经走气”针刺手法首次在嘉兴市针灸学术年会上演示,便取得了立竿见影之效,与会者大为惊叹!会议开始前,先在嘉兴市中医院针灸门诊室预约了数位患者,然后在参加会议的针灸医师中推举出4或5位针灸医师,任选一位患者演示各自的针刺手法,我也被选中。当时我选择的是一位嘉兴市博物馆的同志周某,男,30余岁,素体健康,唯视力有缺陷,对大部分颜色不能辨别。遂取来色盲检查簿,在嘉兴地区参加会议的众多针灸医师的共同检查下,共翻阅了10页色盲簿,患者只能分辨出其中3页的颜色,故诊为色弱。考虑为肝气不足所致,治以疏肝利胆。请患者仰卧于诊察床上,独取左下肢光明一穴。在左下肢外踝上5寸,胫腓骨之间,以2寸长28号不锈钢针,用无痛进针法刺入6~7分深,针尖略斜向上,并以左手拇指按压在光明穴的下方,稍待片刻以候其气,待针下沉紧即行“飞经走气”手法。得气后患者感到针刺部位有酸胀感,并缓慢沿小腿外侧足少阳胆经向上传导,经阳陵泉穴向上沿大腿外侧足少阳胆经的风市穴上行,达环跳穴后,其感应变为温热感,继续循足少阳胆经上行,沿左胁肋,又经左颈侧达头面部入左目内片刻,温热感继又从左目传导至右目内。全过程手不离针施术10余分钟,即停止手法,留针30分钟。出针后立即以色盲簿给患者识别,仍以原先看过的10页做检查,已能当场识别及读出7页颜色。与会的全体同道一致啧啧称奇,大家纷纷问我该如何练功才能练出“飞经走气”的手法?

“飞经走气”针刺手法还在浙江省针灸学术年会上介绍并演示过,得到了一致好评。1988年6月浙江省针灸学会在杭州市举办针刺手法学习班,曾聘我讲课。当我详细介绍“飞经走气”针刺手法时,除了全体学员外,还有很多杭州市医院的针灸同道特地前来听课。课后有一位40余岁的女学员,要求在她身上试验这一针法,我当即在其右手臂外关穴上针刺,并施行“飞经走气”手法,女学员诉有酸胀等感应循手少阳胆经上行,沿躯体侧面下行,又循下肢外侧正中线足少阳胆经下行,直达第四趾外侧端足窍阴穴。这次课堂操作大大提高了大家对学习针刺手法的兴趣。

1994年4月,杭州市召开浙江国际传统针灸与气功学术会议,我在大会上演示了“飞经走气”的针刺手法,亦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好评。

在施行“飞经走气”针刺手法的过程中,曾出现过很多情况,值得注意。例如,曾在浙江省针灸学会的年会上,由于声音嘈杂,导致我心情十分紧张,在为虞老师行“飞经走气”针法时,未能完全成功。还有一次在杭州市召开的针灸学术年会上,特地在清静的卧室内为陈医师施行该针法,刚巧针刺开始时有一工人进来装窗帘,声音较大,使得针法也没有获得成功。

1984年,我在建德白沙镇参加华东地区针灸学术会议。会议期间,为某飞机场护士邵某应用“飞经走气”手法治疗肩周炎。先针刺同侧绝骨穴,开始时感应沿下肢足少阳经向上传导非常明显,可是当感应传导到腰部便不能继续向上传导,细问原因,原来该护士为其儿子买了两条棉毛裤,因当时气候突然寒冷,她便将两条裤子都套在身上,使得腰部被紧紧束缚,气血流通受阻,故感传亦不能通畅。

在门诊有一患者翁某,经检查在肝内有一乒乓球大小的病灶,用该手法针刺内关穴后,感应到达该病灶处便不能再向远处传导。

我曾在嘉兴地区针灸医师进修班上介绍了“飞经走气”手法,理论学习结束后,有平湖市燕某及德清县徐某二位医师来我院实习。其中燕医师对“飞经走气”针法感到浓厚的兴趣,经常以该手法为患者针刺治疗,10余天后,有一天上午刚上班,燕医师即感到头晕目眩,全身乏力,昏昏欲睡,不能坚持工作。我知燕医师平时缺乏气功练习,此系内气不足,丹田之气消耗过多而致疲劳过度。即嘱其平卧于诊察床上,安静休息,卧床4个小时后,即恢复正常。

以上情况,是在施行“飞经走气”手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临床应严格按照“飞经走气”手法的操作规则施术,注意各项细则的检查,才能提高该手法的成功率,从而大大提高针刺治疗的效果。四、临床探索

我在学习古时有关“飞经走气”针刺手法的基础上,经过临床上不断地探索,终于使感传路线延长,大大提高了疗效。

1981年8月15日,门诊来了一位本市副食品公司的职工汤某,男,22岁,患双侧膝关节炎,3年来反复发作,阴雨天及疲劳后尤甚。现已发作10余天,双膝肿胀、疼痛,行走困难。曾在别处针灸治疗多次,未见好转。诊见患者左膝略红肿,拒按,呈150°屈曲状,不能伸直,步履维艰,脉弦数,苔薄黄,血常规检查正常,血沉25mm/h。辨证属风湿外袭,痹阻经络,蕴化为热。诊为双膝关节风湿热痹,治以祛风化湿,清热通络。再细查患者的左膝关节,发现内侧胫骨内上髁下缘处压痛明显,此处属足太阴脾经阴陵泉穴;又考虑到患者已经其他医师局部取穴针刺治疗多次,皆未能获效,故决定改为远道取穴。根据手太阴经与足太阴经经气相通,以及《肘后歌》中“鹤膝肿劳难移步,尺泽能舒筋骨痛;更有一穴曲池妙,根寻源流可调停”的记载,首先取左侧尺泽穴,用2寸长28号不锈钢针刺入4~5分深,按照《金针赋》中“青龙摆尾,如扶船柁,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拨动”及“苍龟探穴,如龟入土之象,一退三进,钻剔四方”,将两种手法结合在一起,先以左手拇指按压尺泽穴下方,右手持针刺入穴位后,稍等片刻以候其气,待针下有沉紧感,再扳倒针柄,针尖向肩,左右慢慢摆动,然后将毫针轻向前一按,停留2~3秒,退回原处,再左右摆动。如此反复施术,经医者3次深呼吸后,患者感到酸胀感应循手太阴经达左肩关节前缘;再继续上述手法,又经医者10余次呼吸,患者酸胀感及温热感沿大腿内缘经膝内侧阴陵泉穴,又循小腿内侧下行,直达大趾内侧端隐白穴,然后留针15分钟后出针。患者即感到左膝疼痛基本消失,左膝关节能伸直达180。,走几步后也不感到疼痛。隔日复诊,双膝疼痛略有反复,右膝亦有酸痛,乃取双侧曲池穴,针刺手法同上,患者的温热感均能达到同侧膝关节,并向下循小腿前外缘达足背。如此隔日针刺治疗1次,每日只取1穴(左右双穴),尺泽、曲池交替使用,经过5次治疗后,疼痛消失。如逢气候变化,患者诉双膝仍有隐痛,前后共针12次,疼痛完全消失,观察3年,疗效巩固,至今已20余年,一直未复发。

上述病例出现如此良好的感应传导(即从手太阴肺经尺泽穴上行达肩关节,再循胁肋部沿足太阴脾经路线达大腿内侧下行,经小腿内侧直达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根据我从事针灸临床数十年的经验来看,除了经络敏感人会出现这种感传路线外,一般患者用一般的针刺手法针刺曲池穴或尺泽穴时,其针刺感应虽可上达肩部,下至手指,但达到同名经的下肢趾端,却从未出现过。该患者出现的感应是否为经络敏感所致呢?我继续在门诊随机选择不同的病例80例进行远道取穴,并运用“飞经走气”的针刺手法,结果远距离达到气至病所者62例,成功率达77.5%。此外,我还查阅了有关经络敏感人的感应出现情况,北方人经络敏感现象的出现占人群的4%,南方为3%,平均为3.5%。由此可见,运用“飞经走气”针刺手法后出现的大量远距离传导现象并不能简单地用“经络敏感人”来解释。

对80例病例治疗时所取的穴位及针刺时的感应传导情况举例如下:

绝骨、阳陵泉——酸胀感达同侧髋部,温热感向上到同侧肩部、颈部及手臂、手指,或对侧肩臂及手指。

中脘——温热感或酸胀感斜上左右两条,同时沿乳头线至双侧缺盆处。

足三里——温热感上达胃脘部。

合谷——温热感达同侧或对侧面颊部,阑尾炎患者达小腹部。

承山——酸胀感或温热感传导至腰背部。

肾俞——局部温热感,或向上传导至心俞。

隐白——热感传至大腿内侧或小腹部。

光明——热感传至颈部及同侧目内。

尺泽、曲池——酸胀感达同侧肩部,温热感达同侧膝关节或者足趾。

以上所举为传导较敏感者的表现,也有传导较模糊的,可出现中间无感觉但患处却有温热感及舒适感。

80例病例的针刺感应传导及疗效分析情况详见表1。表1 80例病例的针刺感应传导及疗效分析续表五、典型病例

翁某,男,59岁,本县炉头果园农民,1981年10月10日初诊。自诉经常纳减,嗳气,吞酸,胃脘疼痛,饭后2小时疼痛加剧,起病已1年余,曾摄片检查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症见患者面色萎黄,精神不振,四肢倦怠,腹痛拒按,舌质淡,苔厚腻,脉弦。诊为肝气犯胃。治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先针中脘穴,施行“飞经走气”针刺手法,酸胀感向上分左右两条沿乳头线达双侧缺盆穴处,疼痛即时消失;次针右侧内关穴,施同样针刺手法,酸胀感沿手厥阴经至腋下,斜向乳头,然后直下肋骨边缘;再针左足三里,仍用以上针刺手法,酸胀感沿足阳明经达胃脘部,待气至病所后,医者再运针3~4次呼吸后即出针。隔日复诊,诉胃纳稍增,病势大减,苔薄黄稍腻,脉弦和。前后共针5次,症状基本消失,嘱自行练气功以巩固疗效。1年后随访,疗效巩固。常用的补泻手法及临床应用

针刺手法:用30号或28号不锈钢针,长短根据所刺穴位需要。取准穴位,进入皮下后,针尖应斜向病所。欲使针感向上,以左手按压其下;欲使针感向下,则按压其上。待针下得气后,补法仿“青龙摆尾”手法,略扳倒针柄,左右轻慢摇之;泻法仿“赤凤摇头”手法,不扳倒针柄,左右较重较快摇之;同时配合医者呼吸,行轻微震颤手法,如此反复施行,使酸胀感或温热感渐达病所。然后嘱患者活动患肢,并留针10余分钟。如感应传导较差,医者吸气时可将针略为提起1~2分;呼气时仍进针至原处。如感应迟钝者,可留针以候其气,待得气后再行该手法。

早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尚无不锈钢针,我所用者为师传之马口铁所制成的粗针,针体长5~6cm,针柄长5cm左右,针体近针柄处有如铅笔芯那样粗,向下逐渐缩小变细,至针尖处较锐利,近似现代的不锈钢针尖,平时浸于75%酒精溶液内备用。

以下介绍临床时较常用的补泻手法。一、常用的补泻手法(一)盘旋补泻法

左手食指或拇指按压穴位后,以指甲切一“十”字形标志,局部皮肤用75%酒精消毒。右手拇、食、中指夹持针柄,右手小指、无名指抵住穴位旁皮肤,针尖离皮肤约1cm处,左手以拇指或食指做指切押手,右手将针迅速刺入。待到针下沉紧,有得气感时,才行补泻手法。1.补法

右手拇指指腹轻按住针柄上端,食指与中指夹住针柄,由左向右方向即顺时针方向做盘旋状摇针,用力较轻,速度较慢,使酸胀等感应达到相应的部位。如需加强感应则用刮针法,即拇指指腹仍按住针柄上端,右手食指指甲从针柄下端向上刮动,周而复始,可提高疗效。2.泻法

右手拇指指腹按住针柄上端,食指与中指夹住针柄,向上述补法相反的方向盘旋,即逆时针方向做盘旋状摇针,用力较补法稍重,速度较快。(二)震颤补泻法1.补法

按常法刺入穴位,待到感应后,右手持针,在原处做手抖之动作,能加强感应。针后患者感到非常舒适,可起到通经活血、调和阴阳之作用。2.泻法

泻法,又称捣法,是以右手拇指及食指捏住针柄,轻出重入做小幅度、快频率提插,使针身产生比补法较重之震颤。此法用于肌肉较丰厚的部位及适用于泻法的疾病。(三)滞针补泻法1.补法

针刺入穴位,待到感应后,右手拇指及食指夹持住针柄下端,顺时针方向旋转针体,达到转不动为止;然后拇、食二指指腹轻微捏住针柄下端,向上部不断移动,使针体产生轻微震动,以加强针下感应;然后放松手指,使针体自然弹回原来的位置,再重复以上动作3~5遍。2.泻法

针刺入穴位,待到感应后,右手拇、食二指夹持住针柄下端,逆时针方向旋转针体,达到转不动为止;然后拇、食二指指腹轻微捏住针柄下端,向上部移动,以加强针下感应;然后放手使针体自然弹回原来的位置,再重复以上动作5~7遍。(四)复式补泻手法1.烧山火手法

将针刺入腧穴应刺深度的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即拇、食二指顺时针方向稍用力、稍快捻转,逆时针方向稍轻、稍慢捻转。捻转行九阳数,即9次、18次、27次等9的倍数均可,可根据患者情况及针下感应灵活而定。然后再将针直接刺入下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如针下产生热感,则可多捻转数次,然后疾速出针,不留针。适应证为冷痹顽麻及虚寒性疾病。按古法,烧山火需要分天、人、地三部进针,我在临床上用二部进针,同样可产生热感,但室温须在25℃左右,术者指力要有一定的基础。2.透天凉手法

将针刺入腧穴应刺深度的下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即拇、食二指反时针方向捻转时用力较大、较快,顺时针方向时用力较小、较慢。捻转行六阴数,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不可拘泥此数。待针下有凉感时紧提至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再将针缓慢地按至下1/3,如此反复操作3~5次,即可留针。适应证为热痹,急性痈肿,实证,热性疾病等。二、注意事项

1.患者、医者均须情绪安定,思想高度集中。

2.诊室应安静、舒适,保持适当温度,在25℃~30℃较好。

3.患者应取卧位,松衣宽带,全身放松,使感应畅通无阻。

4.针刺时患者需闭口,用鼻呼吸可使感应较顺利到达病所。

5.针刺前应告诉患者可能出现的感应及传导路线,气至病所后,患者即能告诉医者。三、临床应用

我曾取绝骨、阳陵泉、阴陵泉三穴治疗颈椎肥大并发肩周炎患者40例,每次根据病情只取1穴,患侧及健侧的穴位轮流使用。针刺时气至病所者36例,感应传导至中途者4例;有效38例,无效2例。36例气至病所者中,34例沿经络向上,经膝关节而达髋部,继而循胁肋部或胸腹部到达颈部,进而达到患肢;其感应性质是髋以下为酸胀感,髋以上均为温热感;其感应速度自针刺穴位至肩臂部最快5分钟,最慢23分钟,平均15分钟。另2例气至病所者取健侧穴位施行该手法时,髋以下沿经络循行,髋以上则以直线循行至对侧肩关节,再循经络传导至手指。36例中有23例曾用其他针刺手法无效,经改用本手法而获效。治疗中只取1穴或者2穴,得气感到达患处后患处疼痛即消失,说明本法取穴精简且疗效较好。

针刺感应传导速度与疗效有密切关系。大多病程短,病情轻,急性实证,年轻体健者,传导速度较快,疗效也较好。反之病程长,病情重,慢性虚证,年老体弱者,传导较慢,疗效亦较差。此即证实了“气速至而速效”之说。有的患者初针时传导较差,经多次针刺后,传导逐渐好转,疗效也逐渐提高。也有的患者初针时传导较敏感,多次针刺后感应逐渐迟钝,则应更换穴位或交替使用,可避免疗效下降。四、典型病例

宋某,男,59岁,干部,1985年7月4日初诊。2月来由于劳累致右肩臂疼痛,且逐渐加剧。3天来剧痛如灼,彻夜不寐,饮食不思,全身乏力,舌质绛,苔厚腻,脉弦紧。检查:右肩疼痛拒按,右侧肩颙、天井、外关等穴明显压痛,无红肿,右肩臂不举,转动不利,右肩外展40°;颈部第4、5、6夹脊穴处明显压痛,右侧较甚。X片显示:颈4、5、6椎前后上下缘均有明显骨质增生,第5颈椎有明显骨刺。诊为颈肩综合征。治以疏导三焦经气为主。令患者平卧,取左侧绝骨穴,待针下沉紧,施行“飞经走气”之泻法。约2~3分钟后患者诉有酸胀感自该穴沿少阳经经过膝、大腿而抵左髋,继而有温热感向上经胁肋部抵颈,再转向右肩臂而终于手指。感应传导所到之处疼痛即刻消失。全程约10分钟,再留针10分钟后出针。次日复诊:谓昨夜疼痛消失,睡眠甚酣,晨起略有疼痛。按上法续针4次,疼痛消失,右肩活动恢复如常。嘱自行颈椎牵引以巩固疗效,观察3年,未曾复发。针刺结合导引治病一、结台导引以提高疗效

以上所述(不配合呼吸)的“飞经走气”针刺手法的操作方法,是初级的、基础的针刺手法。要提高该针刺手法的成功率,从而得到较好的疗效,还必须配合医者的意念及呼吸。即医者在针刺时,吸入的气体随着意念经鼻,沿胸腹正中线,循任脉下行,达脐下3寸丹田穴(即脐下阴交穴至关元穴均可);呼气时气体随意念从丹田穴上行达胸部,经循右肩臂,再经右手掌达持针之拇指及食指,再传入患者经穴循经传导。前章所述的燕医师便是由于平时无练气功的基础,内气不足,又过多施行“飞经走气”针法,而致耗气、伤气。

若要提高该针刺手法的有效率,又要避免耗伤本人元气,医者平时就应该坚持练气功,以加强自身体内元气。可先练小周天,即吸气时气体随意念从头顶百会穴吸入,循头面正中线下行,沿胸腹正中线任脉下行,再循督脉上行,再沿任脉下行,如此周而复始,每次至少半小时。施行“飞经走气”针法时,左右摇针时意念气从百会穴吸入,循面部及颈前正中线的任脉下行,至胸部膻中穴。向前按针时,同时呼气,并将气从膻中穴循上肢及手掌内侧经持针之手指通过针传入患者之穴位,再循经传导。通过锻炼,可以加强医者自身体内元气,使内气充足,既可增强自身体质,又可提高针刺治疗效果。

而针刺“飞经走气”手法的高层次便是医者在针刺治疗时,同时结合导引为患者治病。

我于1961年参加浙江省卫生厅在杭州市举办的慢病快治学习班,主要学习气功、太极拳、中医理论、中草药、穴位注射、推拿等。特别是每天坚持练习气功、太极拳,至今不懈,得益匪浅。我在练气功时常可感到有一股温热感及气流沿任、督脉循行,有时也可达上肢及下肢的阴经和阳经。但如遇身体欠佳,情绪变化,外界气温过高、过低、湿闷、大风、大雨、雷电等情况,以及有人高声喧哗等情况,都能影响感传的出现。可见气功的不稳定性很多,难以重复验证。医者对同一患者每次的治疗都有不同的感传情况出现,因为天、人、地在不断地变化,人与自然界在不断变化中达到相对平衡。而针刺治疗的同时结合导引为患者治病,能更好地帮助患者达到生理上的平衡,从而祛除疾病,恢复健康。

1980年冬季,我在自己身上做了一个小小的试验。有一天在打开水时,不慎在左前臂外关穴处被开水烫伤,局部4~5cm大小的面积立即发红,疼痛如烧如灼,几乎不能忍受。当时立即试用右手劳宫穴对准烫伤处,相距3~4cm处左右盘旋移动3~4分钟,灼伤处当时有凉风微微吹动的感觉,但烫伤处的皮肤疼痛反而加剧,更加不能忍受,又过了5分钟左右,烫伤处皮肤的红色立即消退,如烟消云散,疼痛也完全消除,完好如常。这件事证实了人体确有内气存在。那么内气是什么呢?内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内容,其中主要是生物电的存在,例如在人体中可检查出脑电图、心电图、胃电图、肌电图等。因此,人体是一个包括生物电在内的多种能量的生物体,只是能量大小、强弱不同而已。能量强大的则能被感受到,能量弱小的就不能被人感觉到。导引类似于脉动能量的功能。有资料谓,脉动能量具有每秒7万次振荡的细微频率。这种波动能量进入人体后,会使体内静止、老化、疲劳的细胞,因振荡的功能而活化起来,提高细胞的生命力及通透性,同时清除血管壁的杂质,让气血通畅。正确引导体内的能量,与针灸合用,效果更加显著。二、临床应用

有些名老针灸医师把练气功作为基本功,如杭州名医马石铭从父学针灸时,每天练气功;吾师金文华教导学生针刺时要气沉丹田。我遵循先师教导,经过反复摸索,自1981年6月起在门诊中试验行针时结合导引共61例,出现了一般针刺不易达到的良好现象。

在61例中,45例(占73.77%)针感传导较远,能使感应直达病所,11例感应停留在局部,3例传导至中途,2例无感应。以上病例如单用针刺,是不会出现以上良好的传导效果的。现将部分穴位针感传导的情况举例如下:

胃俞——酸胀感或温热感斜向上分左右两条同时传导至两乳头下,向上达两侧缺盆穴处。

内关——酸胀感及温热感沿手臂正中,传至肩前缘斜向近心窝处肋骨边缘。

合谷——温热感达同侧肩部或对侧面颊部。阑尾炎患者达小腹部。

曲池——酸胀感达同侧肩部,温热感达同侧膝关节或足趾。

肾俞——局部温热感或上达心俞处。三、典型病例

吕某,女,61岁,1981年6月12日初诊。右肩臂剧痛,日轻夜重,不能入睡已月余。摄片见第5、6颈椎后缘骨质增生。现右侧患肢不能举起,右肩关节前缘压痛,拒按,无红肿,苔白腻,脉细软。诊为颈椎综合征。取双侧阴陵泉穴,施行“飞经走气”针刺手法,结合导引。患者自觉有酸胀感到达髋部,并有温热感向上达颈部及右侧肩臂部,疼痛即刻消失,入夜又略有疼痛,但能忍受。以后隔日1次针刺,每次轮流取阴陵泉、阳陵泉、阳辅、腕骨、合谷等穴,共针刺治疗10次,疼痛消失。2月后随访,疗效巩固。多针久留勤捻法一、多针久留勤捻针刺手法的起源

1989年6月,我在门诊遇到1例顽固性面瘫患者吴某,女,34岁,为桐乡市市政府干部家属。诉:1个月来左侧中耳道内患有带状疱疹,并继发左侧面部严重瘫痪,来本院门诊隔天1次行针刺治疗达30次之多,病情丝毫未见改善。当时闻得湖州市双林镇有一位老针灸医师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有奇特疗效,即建议患者吴某赴双林就治。1989年8月某日下午,我跟随患者一同前往,自桐乡市梧桐镇出发,途经炉头、练市,到双林镇大约1个多小时,找到洪桥路18号。进了大门,里面的房屋结构犹如硖石镇上的古宅,一个大门里面住了几十户人家,我们七拐八弯地终于找到了老医师,老医师名为凌家胜(按发音记录),时年81岁,谓数代以前为太医(与桐乡市濮院镇凌煦之可能有亲戚关系,但未经考证)。老医师矮矮的个子,约1.6m,胖胖的身材,头颅较圆,精力充沛,十分健谈。我们去时已是下午,无其他患者,凌老医师为吴某检查后,诊断为顽固性面瘫。让患者斜卧在躺椅上,用1.5~2寸长30号不锈钢针,在左侧面部大约一共针了28针。除了头维、阳白、攒竹、鱼腰、丝竹空、睛明、承泣、四白、人中、承浆、夹承浆、颊车、下关、上关、太阳、迎香等穴外,还有很多针刺部位都叫不出名称,例如阳白穴左右各1cm处,人中穴向左侧旁开1cm处等,由于我是作为患者亲戚的身份同去,故不便详细询问,只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总之,在面部瘫痪严重的部位,凌老医师每隔1~2cm就针刺1针,配穴为双侧合谷穴,第1次治疗,留针时间长达1小时45分钟,在留针期间,每隔5~10分钟,将每枚针捻转1下。据凌老医师介绍,其治疗的患者留针时间大都比较长,最少1小时左右;最长的是一位近期治疗面瘫的女青年,病程2~3月,赴上海久治无效,来凌老医师处求治,应用以上方法施治,留针时间每次长达4小时左右,该女青年一共治疗2次而获痊愈。此次患者吴某经1次针刺治疗后,面瘫已有显著改善,以后每隔3天左右赴凌老医师处治疗1次,共针刺治疗4次,终获痊愈。2006年8月,我遇见该患者,谓面瘫愈后至今已有17年,疗效巩固。吴某亦曾介绍数位患有顽固性面瘫的患者去凌老医师处求治,均在短期内获得痊愈。又据吴某谓凌老医师已于1999年去世,享年91岁。多可惜呀!凌老医师还有很多极其宝贵的经验,如化脓灸治疗红斑性狼疮等,未曾传授下来。由于该针法不知叫何名称?我根据该针法每次所用的针特别多,留针的时间也很长久,留针期间捻针的次数也较多,故名为“多针久留勤捻针刺手法”。二、临床应用

我在临床上曾应用凌老医师的多针久留勤捻针刺手法治疗顽固性面瘫多例,均取得了显著疗效。三、典型病例

患者程某,女,60岁,住桐乡市梧桐镇庆丰北路,为梧桐供销社退休职工,2005年12月30日初诊。患者左侧面瘫,起病已有1月余,经别处针刺及服药等治疗,均未见效,故来我处求诊。症见患者面色微黄,精神欠佳,左侧面部肌肉瘫痪较为严重,左侧额纹全部消失,左眉不能皱,左眼裂增大,不能紧闭,左侧鼻唇沟明显变浅,口角严重向右侧歪斜,有时喝汤、饮水外漏,并伴有左侧耳后乳突处疼痛,压痛也较明显,患有高血压病已多年。考虑患者因脉络空虚,风寒之邪入侵面部经络,致使左侧面部筋脉失养,肌肉松弛。诊为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治疗:采用多针久留勤捻针刺手法,主穴为左侧头维、头维下1寸、阳白、阳白左右各1寸、印堂、攒竹、鱼腰、丝竹空、睛明、太阳、人中、人中左侧1寸、四白、承泣、承泣下1寸、上关、下关、迎香、迎香左侧1寸、大迎、大迎前1寸、颧髎、颧髎下1寸、承浆、夹承浆,配穴为双侧合谷穴,留针1小时40分钟,在留针期间,每隔5~8分钟将针捻转1遍。起针时见每个针刺点周围均有一圈红晕,整个左侧面部皮肤潮红。隔日复诊,见左侧面部肌肉已有部分好转,左侧额纹显现,左侧鼻唇沟较以前略深,左眼略能闭合。经3次针刺治疗后,左侧面部肌肉已基本恢复正常。为巩固疗效,又针刺治疗2次,前后共针刺治疗5次而获痊愈。

该手法针刺后的所有穴位及其周围皮肤均出现较长时间的红晕,说明患侧面部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因受到刺激而较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加速了该处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从而使患侧面神经的炎症能较快消退,功能较快恢复,使瘫痪的面部肌肉迅速恢复到正常状态。我在临床治疗了较多顽固性面瘫的病例,经应用多针久留勤捻针刺手法后,能迅速达到治愈的目的。特种针法经验谈

特种针法是不同于普通毫针的各种针刺疗法之总称,主要表现为针具、手法、针刺等方面。

特种针法历史悠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九针”之记载(古代九种针具,即镵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随着历史的进步,特种针法也逐步得以发展。尤其近年来,临床医务工作者在继承和发展中医学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提高,创造出很多独特的针刺疗法。

我于1992年8月有幸参加了在大连召开的全国特种针法学术交流大会,并学习了由张奇文等主编的《人体全息诊疗学》。我根据书中介绍的全息诊疗法,在临床上逐步应用,取得了一些初步的体会。

特种针法实有多种,本书仅举出几种特种针法,如“头针疗法”“耳针疗法”“腕踝针疗法”“火针疗法”“足针疗法”“蟒针疗法”“针刀疗法”等。我认为,医者是跟疾病作战的战士,不能只拿三八式步枪对付敌人,也就是说针灸医师不能只拿毫针来治疗疾病,这样治疗的病种会越来越少,应该多多研究特种针法,根据当地群众的多发病、顽固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应用某些特种针法,尽快解除患者疾苦。头针疗法

头针疗法又称头皮针疗法,是指针刺头皮一定的刺激区以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新疗法。按《人体全息诊疗学》所介绍,头皮针疗法是方云鹏主任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在研究颅脑功能定位和经络学说的过程中,把传统的针灸理论进行了一次改革和突破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理论系统——微型针灸学说,为全息生物学的存在提供了证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谓:“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难经·第四十七难》中谓:“人头者,诸阳之会也。”《针灸大成》曰:“首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是百脉之皆归于头。”从中医古籍对十二经脉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手足三阳经均直接与头部联系,而三阴经的经脉虽不完全上行于头面,但通过阴阳的配偶关系,同样作用于头部。此外,奇经八脉与头部的关系亦较密切,如阳、阴维均上行于头部;督脉和任脉的循行起于会阴部,分别沿脊腹正中线上行于头部,在龈交穴相会。督脉,总督一身之阳脉;任脉,总任一身之阴脉。总之,三百六十五络,皆归于头,头者诸阳之会也。一、头针穴区的定位及作用

头针穴区的定位,分为伏象及伏脏。伏象,犹如人体伏在头顶上,头部朝前面,为“总运动中枢”或“总经络中枢”;伏脏,从前额正中线向两侧至左右额角,各分上、中、下三部分,也叫上、中、下三焦,为总感觉中枢,是自主神经阴经诸脉的集中反应区,又称阴中枢。

除以上定位方法以外,尚有倒象和倒脏,倒象、倒脏穴区即运动中枢与感觉中枢。它是大脑额叶的中央前回与顶叶的中央后回在头皮的投影区,因其功能位置的上下颠倒,似一倒立的小儿形象,故称之为倒象、倒脏。此穴区是西医神经的解剖和功能区域。

我一般根据神经的解剖和功能进行区域定位。为了把刺激区比较准确地划出来,特地设了两条标定线(图1)。

前后正中线:是眉间和枕外粗隆顶点下缘的连线。

眉枕线:眉中点上缘和枕外粗隆尖端的头侧面连线。图1 标定线1.运动区

部位:上点在前后正中线中点向后移0.5cm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前缘相交处,若鬓角不明显的患者,可从颧弓中点向上引垂直线,此线与眉枕线交叉处向前移0.5cm为运动区下点。上下两点连线即为运动区。运动区上1/5是下肢、躯干运动区,中间2/5是上肢运动区,下2/5是面运区(或叫言语一区)(图2)。图2 运动区定位图

作用:①运动区上1/5主要治疗对侧下肢瘫痪。②运动区中2/5主要治疗对侧上肢瘫痪。③运动区下2/5主要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神经麻痹、运动性失语、流口水、发音障碍。2.感觉区

部位:在运动区后和运动区相距1.5cm的平行线即为感觉区。上1/5是下肢、头、躯干感觉区,中2/5是上肢感觉区,下2/5是面部感觉区(图3)。图3 刺激区侧面图

作用:①感觉区上1/5主要治疗对侧腰腿痛、麻木、感觉异常及后头部、颈部疼痛和耳鸣。②感觉区中2/5主要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③感觉区下2/5主要治疗对侧面部麻木、偏头痛、颞颌关节炎等。④感觉区配内脏区(胸腔区、胃区、生殖区)可以用于头针麻醉。3.舞蹈震颤控制区

部位:在运动区前距该区1.5cm的平行线即是(图3)。

作用:主要治疗小儿舞蹈病和帕金森氏综合征。一侧病变针对侧,两侧病变针双侧。4.血管舒缩区

部位:在舞蹈震颤区前距该区1.5cm处引一平行线即是(图3)。

作用:主要治疗皮层性浮肿。初步观察,上1/2治疗对侧上肢皮层性浮肿,下1/2治疗对侧下肢皮层性浮肿。5.晕听区

部位:从耳尖直上1.5cm处,向前、向后各引2cm的水平线即是(图4)。

作用:主要治疗耳鸣、头晕、美尼尔氏综合征。图4 刺激区侧面图6.言语二区

部位:从顶骨结节引一前后正中线的平行线,即于该结节后下2cm处开始向下取3cm长的直线即为该区(图4)。

作用:主要治疗命名性失语。7.言语三区

部位:晕听区中点向后引4cm的水平线即为该区(图4)。

作用:主要治疗感觉性失语。8.运用区

部位:从顶骨结节起,分别引一垂直线和与该线夹角为40°的前后两线,其长均为3cm,此三线即是(图4)。

作用:主要治疗失用症。9.足运感区

部位:从前后正中线旁开1cm处各引一条3cm长的线,其起点约相当于感觉区上点向后1cm处,此线即为该区(图5)。

作用:主要治疗对侧足及下肢疼痛、麻木、瘫痪,并治疗急性腰扭伤、皮层性多尿、小儿夜尿、子宫脱垂等。图5 刺激区顶面图10.视区

部位:在枕外粗隆水平线上,旁开枕外粗隆1cm处,向上引平行前后正中线的4cm的长直线即是(图6)。

作用:主要治疗皮层性视力障碍。图6 刺激区后面图11.平衡区

部位:在枕外粗隆水平线上,旁开3.5cm,向下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cm的长直线即是(图6)。

作用:主要治疗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碍等。12.胃区

部位:由瞳孔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直线,从发际向上取2cm长即是(图7)。若发际不明显者,则将眉间直上6cm处视为发际。

作用:主要对上腹部疼痛有一定作用。图7 刺激区前面图13.胸腔区

部位:取胃区与前后正中线等距离的平行线,从此线与发际交点处上、下各取2cm长即是(图7)。

作用:主要对过敏性支气管哮喘、胸部不适、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等有效。14.生殖区

部位:从额角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2cm长的直线即是(图7)。

作用:主要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配足运感区治疗子宫脱垂等。二、头针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1.针的选择

一般用2~3寸的26~28号针。2.体位

坐位或平卧、侧卧均可。3.操作方法

明确诊断后,按照临床表现选好刺激区。常规皮肤消毒后,沿头皮斜向速刺进针,针刺在头皮下或肌层均可,以针体转动时不觉紧涩为佳,达到该区的深度后,要求固定不提插。要达到固定针体的目的,一般要求医者做到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拇指固定,食指第1、2关节半屈曲状,用食指桡侧面与拇指掌侧面捏住针柄,然后以食指掌指关节不断伸屈,使针体旋转。每分钟要求捻转200次左右,每次针体前后旋转各2转左右,持续捻转1~2分钟,留针5~10分钟,用同样方法,再操作2次,即可起针。起针后应以消毒棉球稍加按压针眼,以防出血。为减少患者痛苦,进针后可较轻微捻转,也可应用轻微震颤手法1~2分钟。为了提高疗效,在留针期间,在家人的陪同下,可加强患肢的活动或被动运动,如行走、提臂、屈指等动作。为加强疗效,可延长留针时间,夏季可留针1天,冬季可留针2~3天,教家属自行拔针。4.疾病恢复过程的特征

有些患者在针刺后,疾病逐渐恢复;有些患者的恢复呈波浪式。如有些麻木患者针刺完麻木症状立刻消失,但是到下午或第2天又会出现麻木。这时,如果继续治疗,疾病就会逐步好转或痊愈。鉴于这种情况,一般在麻木症状消失后,需再针1个疗程,以巩固疗效。5.防止晕针

个别患者有发生晕针的情况,常表现为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等。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刻让其平卧休息,出针,轻者可给患者喝热水即愈,重症患者必要时应对症处理。三、头针的针感1.针感的种类

常出现热、麻、抽等反应,以热感最多见。部分患者原来的感觉异常如麻、凉、抽、痛等,在针刺治疗过程中可减轻或消失。也有部分患者虽无针感,但也取得较满意的疗效。2.针感的范围及形状(1)在对侧肢体出现针感,占多数。(2)在同侧肢体出现针感。(3)全身出现热感。(4)有块状针感,可局限在1个关节或1块肌肉。(5)有带状针感,一般为1.5~4cm宽,其走行基本上和经络循行是一致的,如心包经、胃经、膀胱经等。3.针感出现的时间及持续的时间(1)针感出现的时间:在进针后几秒钟到3分钟出现针感较多。个别患者起针后几小时才出现针感(多见于脑出血后遗症患者)。(2)针感持续的时间:一般持续3~10分钟即开始减退或消失,个别患者可以持续几小时甚至2天。四、临床应用

头针疗法对大脑疾病疗效较佳,有好多疾病在体针无效或见效较慢的情况下,加入头针后,能很快见效,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我们应用头针加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60例,本组病例均表现为中风急性期过后遗留的肢体瘫痪、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症。(一)临床资料

我从1990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头针加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其中能坚持治疗1疗程(10次)以上者共60例。1.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最小者36岁,最大者80岁,其中36~50岁者7例,51~70岁者40例,71~80岁者13例;病程最短者半月,最长者1年,其中6个月以内者40例,占66.6%,6个月以上者33例,占33.3%;右侧偏瘫者42例,左侧偏瘫者18例,伴有语言障碍者36例,中枢性面瘫者6例。2.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中有脑血栓形成者36例,脑出血者12例,脑栓塞者12例。所有病例均经CT检查确诊并已进入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其中自身对照组的21例患者为经体针治疗10次以上无效者。(二)治疗方法1.取穴方法

头针取穴,右侧肢体瘫痪者针刺左侧运动区上1/5、中2/5及下2/5。上1/5主治对侧下肢瘫痪,针刺1针;中2/5主治对侧上肢瘫痪,针刺2针;下2/5主治对侧头面部瘫痪,如中枢性面瘫等,针刺1针。每次至少针刺4针,如少于4针,则疗效较差。2.操作方法(1)以28号1.5~2寸毫针快速平刺(小于30°),进针1~1.5寸至皮下帽状腱膜上较为松弛的结缔组织层,待患者有酸感后,行快速捻转手法3分钟(200~220次/分钟),留针30分钟,期间每隔5分钟捻转1~2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2)行针及留针过程中,对患侧肢体可活动的患者,鼓励其做由小范围到大范围的主动运动,对于肢体不能活动的患者,嘱其在意念上做交替收缩与放松患肢,以患者不觉疲劳为度。(3)也可按上法刺入后,待患者有酸麻等感应后,行轻微震颤手法2~3分钟,留针可达1天。少数轻度瘫痪患者,在刺激相应部位时,如刺激对侧中2/5上肢区,针后即能举动上肢,手指原来不能伸屈的,即能伸屈;治疗下肢瘫痪时,针刺对侧上1/5区域,瘫痪的下肢立即能比原来抬高一些。(4)风池双穴为中风的首选穴位,亦是祛风要穴,刺入后大多用泻法,行针1~2分钟,不留针。重症患者尚需用醒脑开窍法,取人中、内关双穴。人中斜向上针刺,泻法,最好有眼泪流出,疗效较好,可留针15~30分钟;内关针刺后行轻微震颤手法,然后留针15~30分钟。以上为重症患者所取穴位,轻症患者不一定要取以上穴位。轻症患者也可取用风池穴与内关穴,但针刺手法应用轻微震颤法1~2分钟,且不留针。(5)体针的应用为:上肢瘫痪取肩颙、曲池、外关、合谷,下肢瘫痪取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绝骨、昆仑,手法以平补平泻为主;重症患者,针曲池可透少海,合谷可透后溪,阳陵泉可透阴陵泉,三阴交可透绝骨,透针后可留针15~30分钟。3.疗程

瘫痪患者一般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休息3~5天开始第2疗程。为方便农村患者,如留针1天者,可隔天治疗1次,留针2天者,可隔2天治疗1次。(三)疗效标准

痊愈:语言清晰,上下肢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行走自如。

显效:语言稍有不利,上下肢功能明显进步,生活能自理,但仍有轻瘫。

好转:语言不利好转不明显,上下肢功能有进步。

无效:治疗前后,语言及上下肢功能无明显变化。(四)治疗结果

在本组60例患者中,用头针加体针经1疗程以上治疗后,痊愈24例,占40%;显效27例,占45%;好转6例,占10%;无效3例,占5%;总有效率为95%。其中21例自身对照组中,除1例无效外,痊愈8例,显效9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95%。五、典型病例

例1 董某,男,57岁,住桐乡市梧桐镇庆丰北路。于2003年10月3日在濮院镇街上行走时突然昏厥跌倒,不省人事,急送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抢救及住院,经CT等检查,诊为脑出血,伴有右侧偏瘫。经住院治疗26天,脑出血好转。出院后,右侧肢体完全瘫痪,邀我出诊。见患者形瘦,面红耳赤,卧床不起,右侧肢体不能动弹,右侧上下肢肌力均为0级,脉弦洪,苔厚腻略黄。既往血压时而升高,一直服用降压药。诊为脑出血后遗症,右侧偏瘫。以头针结合体针治疗。体针的应用如前所述。头针取穴:左侧运动区上1/5,针刺1针;中2/5,针刺2针;下2/5,针刺1针。针刺深度为1寸左右。针刺手法:每穴行轻微震颤及轻微捻转交替施行1~2分钟,留针至晚上入睡前,由家属自行出针。治疗1疗程后,右侧上下肢已能在床上移动,测肌力为1级;治疗2疗程后,已能下床扶着行走;治疗3疗程后,能独自扶杖而行,但右肘臂呈屈曲状;停针3月后,再继续治疗2疗程,已能弃杖行走1000~1500m。追踪观察5年余,疗效巩固。

例2 樊某,男,69岁,住桐乡市乡镇企业局宿舍。于1999年5月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