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课外拓展读物:不可不知的文化精髓(套装共2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8 22:10:16

点击下载

作者:莫莫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青少年课外拓展读物:不可不知的文化精髓(套装共2册)

青少年课外拓展读物:不可不知的文化精髓(套装共2册)试读:

前言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历史系的戴安娜•诺维茨教授说:“没有历史头脑的民族是健忘的民族,一觉醒来,他们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司马迁也说过:“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我国许多伟大的政治家、科学家都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

在中国,自古就有“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之说,品读历史事件的对与错,判断历史人物的是与非,感受大环境下小人物的性格和命运,重现史上一场场你死我活的较量、朝代的兴衰和更替,都会让我们更加懂得人生,懂得生存的哲理。历史是一本活的教科书,它所展现的是一幅前人的生活画卷,在感知历史变迁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可以懂得别人的立场,还可以明白今后该走的路。

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说过:“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英国历史学家卡尔也说:“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生存哲学早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对于每个成长中的人而言,学会生活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而从历史中,我们能学会这些。

每个人都应该用三双眼睛看这个世界,那便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历史能为人们提供丰富有趣的知识,还能为人们展现生活中最真实、深刻的哲理,读史会让人们懂得勉励自己上进。此外,在看历史故事的过程中,人们的情操也可以得到陶冶。

本书收录了中华文明史,是一本“比正史更公正,比野史更客观”的史学读本,再现了人类走向文明的历史印记,记录了很多名人的功过是非,也重新解读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这本书中,青少年可以看到先人的足迹,通过了解他们的故事,加深对文明的理解。通过阅读本书,可以提升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给孩子一个新的视角,让他们在判断和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时,能够做到视觉敏锐、眼光独到。第一章亦真亦假,远古文明

(公元前170万年—公元前2070年)

远古时期是人类文化和思想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而不断进化的时期。在这段时期内,人类的道德观逐渐形成,思想逐渐成熟,手工业水平逐渐发展,形成了最初的社会相处模式。◎ 女人说了算的时期

母系氏族公社流行的时间从距今20万~30万年前始至距今五千年前后。母系氏族公社是指以母亲的血缘关系结成的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这一时期是世界各民族普遍经历的阶段,它是在血缘家族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氏族的基础上产生的。一般而言,母系氏族公社大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直至新石器时代达到顶峰,最后被父系氏族公社所取代。

由于人类最初对自身生理现象还没有足够的了解,没有将两性关系与繁衍后代联系起来,因此产生了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当时的人类只知道子女与母亲有血缘关联。母系氏族时期是女性权力的顶峰时期,妇女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而孩子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女性在氏族公社中居于领导地位,她们要管理氏族公社内部的事务,还要从事采集和原始农业生产。总之,那个时代的女性是家里的“顶梁柱”。

母系氏族公社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议事会,由全体成年的妇女和男子参加,享有平等的表决权。总体来说,母系氏族制度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世系按母亲的血缘计算。(2)女性是支配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在生产、生活中起主导作用。(3)“天下为公”,财产属公社所有,人与人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更没有阶级区别。(4)享有共同居住区。◎ 最早的人工稻谷培植

河姆渡文化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

1973年,河姆渡文化遗址第一次被发现于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河姆渡文化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经科学的方法测定,它是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氏族村落遗址,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约七千年前长江流域氏族的情况。

河姆渡时期的手工制造业已经开始发展,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在建筑方面,当时的人们居住于干栏式建筑物内。在食物方面,人们已经开始了人工栽培水稻。除此之外,人们还食用葫芦、橡子、菱角、枣子等。人们当时也开始豢养家畜,如猪、狗、水牛等,野生动物有鹿、猴子、虎、熊等。

除了上述方面取得的进步,河姆渡时期的骨器制作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人们使用的器具有耜(sì)、鱼镖、镞(zú)、哨、匕、锥、锯形器等。这些器物被人们精心磨制而成,为了美观,人们还在上面刻上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图案。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进步就是人工栽培稻谷。河姆渡文化遗址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作文化遗址。它的发现推翻了中国栽培水稻从印度引进的说法。河姆渡时期的稻谷栽培技术被认为是“世界稻作文化的发源地”。◎ 中国古代文字的萌芽

半坡村遗址被发现于西安的东郊,是相对较完整的村落遗址,距今6800~6300年。

被发现的村落呈椭圆形,北面为氏族墓地,南面为居住区,东北面为陶器窑场。其中,在人们的居住区内有三十六座房屋,房屋有其规律性的布局,面积也各不相等。在两部分居住区内各有一间一百二十平方米左右的房屋,可能是族长居住或者氏族议事的场所。半坡村遗址中的墓葬是男女分葬的方式,考古学家推断此时的人们实行族外婚。

遗址中的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石器都磨得很精致,有石斧、石锛、石铲、石刀等。此外还有骨器、陶器和木工等。手工制作的陶器有瓮、罐、瓶、盆、钵、鼎等。人们为了美观,还在陶器上面绘上黑色或红色的旋涡纹、波浪纹、几何纹、花瓣纹、鱼纹、鹿纹和人面形图案等。有些彩陶上刻画着类似文字的符号,这可能是中国古代文字的萌芽。

这些生产工具的发现,表明此时已经处于初级农业阶段。人们不仅自己种植谷物,如粟、稻,并用石磨盘、石磨棒去谷皮,而且还种植蔬菜,如白菜、芥菜等。此时已经出现了家畜饲养业,人们饲养猪、狗以食用。◎ 手工业发达的“红山文化”“红山文化”出现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这一文化时期以辽河流域中辽河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二十万平方千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

这一文化时期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的全盛时代,因而社会结构皆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联盟。红山文化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

红山文化时期人们居住的房屋为方形半地穴式,分为大型与小型。

这一时期的人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饲养的家畜有猪、牛、羊等,他们还兼从事渔猎。此时的手工业水平发达,有磨制和打制的双孔石刀、石耜、有肩石锄、石磨盘、石磨棒和石镞等。陶器以压印和篦点的“之”字形纹和彩陶为特色,陶制品有罐、盆、瓮、无底筒形器等。彩陶多装饰有涡纹、三角纹、鳞形纹和平行线纹。这时的玉雕工艺水平也较为发达,玉器表面光滑,晶莹明亮,极具神韵,出现了猪龙形缶(fǒu)、玉龟、玉鸟、兽形玉、勾云形玉佩、箍形器、棒形玉等玉器。此外,冶铜业也在这一时期产生了。◎ 母系氏族衰落的见证

1921年,瑞典考古学家偶然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了一处文化遗址,被命名为“仰韶文化”。仰韶文化的持续时间在公元前5000至公元前3000年。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地区,即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它以陕西华山为中心分布,东起山东,西至甘肃、青海,北到河套内蒙古长城一线,南抵江汉,最密集的分布地区在陕西关中、陕北一带。陕西省是仰韶文化分布最多的地方,共计两千零四十处,占全国的仰韶文化遗址数量的百分之四十,是仰韶文化的中心。

仰韶文化时期,村落或大或小,其中较大村落的房屋布局一致,周围有一条围沟,村落外有墓地和窑场。早期的房屋以圆形单间为多,后期以方形多间为多。而房屋的主要构成方式是用木头做骨架,用泥土和草混合后做墙壁。当时的人们还将墙壁裹草后点燃以加固墙体和增加耐水性。

仰韶文化时期的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铲、磨盘、骨器等。除了进行耕作外,当时的人们还使用鱼钩、鱼叉、箭头等进行渔猎。仰韶文化前期手工制作陶器,而从中期开始就出现了慢轮手制的陶器。

对于仰韶文化的许多方面,比如社会结构,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数学者认为它主要是一个母系社会,而这一文化恰恰向人们展示了中国母系氏族制度从繁荣至衰落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家庭成为基本的社会单位

父系氏族公社的产生促进了人口的增加,当一夫一妻制个体家庭开始独立生产和生活时,“家庭”就成为社会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氏族制度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父系氏族公社又称“父权制氏族公社”,属于原始公社制度的一个阶段。这一时期,男性逐渐取得“话语权”。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有:(1)男性开始支配生产、生活和公共事务。(2)氏族首领由成年男子担任。(3)世系按父系计算,财产由子女继承,男子是家庭和社会的核心,有权支配家庭的财产和家庭的成员,妻子随从丈夫居住。

父系氏族公社的出现是农业、牧业、手工业等生产手段发展的结果,此时的女性被排除在社会生产之外,身强力壮的男子承担起生产重任,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力量,取得支配生活资料的权力。这一时期不再完全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个人的生活资料开始转化为私有财产,进而产生了将财产传给子女的需要和实践。这些变化推进了男子娶妻、建立一夫一妻制家庭形式的产生。◎ 人类最早的“文明”

1972年,磁山遗址首先在河北武安县磁山被发现,并因此而得名,总面积近十四万平方米。这一文化时期距今10300~8700年。

磁山文化时期的人们已经开始种植谷物、饲养家禽、制作生产生活用具、烧制陶器,是人类最早的文明。磁山文化时期的居民以从事原始农业为主,以粟为主要农作物。主要的生产工具有石镰、石铲、石刀、石斧与柳叶形石磨盘,其中石磨盘造型独特,附有三足或四足。

这一时期的人们饲养狗、猪等家畜,兼事渔猎。这时的制陶业较为原始,处于手制阶段,陶器有椭圆口盂、靴形支座、三足钵与深腹罐等。这一时期的陶器表面多装饰有绳纹、篦(bì)纹及划纹等。

磁山文化时期的居民居住在圆形或椭圆形的房屋中,这种房屋大部分是半地穴式建筑,人们建造用于储藏东西的窖穴。在考古过程中,考古学家还在一烧土块上发现了清晰可辨的席纹,说明这一时期的人们会编制苇席,考古学家称此器物为全国之最。◎ 早期的陶器文明“裴李岗文化”距今8000~7000年,得名于最早在河南新郑发现这一文化遗址的地方——裴李岗村。裴李岗文化以新郑为中心,东至河南东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别山,北至太行山。

裴李岗文化时期的房屋均为半地穴式建筑,包括圆形和方形的房屋,以圆形为主,有阶梯式门道。

裴李岗文化时期的人们已经懂得畜牧和耕种,他们会在田里种植小米,还会饲养家畜,如猪等。这一时期的手工业发达,是现在中国已知的早期的陶器文明。其中陶器以泥质红陶数量最多,占陶器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夹砂红陶次之,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三十;泥质灰陶最少。

这时的陶器大多为泥条盘筑,鲜有带有纹饰的器物。石器以磨制为主,有石铲、石斧、石镰、石磨盘等。◎ 以家庭为单位的合葬出现“大汶口文化”因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距今6300~4500年,延续时间约两千年左右。这一文化的分布地区除了河南和皖北之外,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北达渤海南岸,南到江苏淮北一带。

大汶口文化时期手工业发展迅速,石器磨制水平很高,还有陶器,比如夹砂或泥质的红陶。该文化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发展为轮制陶器,另外还有硬质白陶,上面雕刻有镂孔、划纹、附加堆纹、篮纹等花样,还有彩陶和朱绘。其中彩陶较少,但珍贵精美。大汶口文化中期以后出现了制作精良的玉器和骨制、牙制的工具及装饰品。

这一时期的人们以种植粟为主,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家畜有猪、狗、牛、鸡等,渔猎也是人们重要的生产手段。

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遗址在安徽蒙城尉迟寺被发现,这些村落由成排分布的红烧土排房建筑构成,这些排房多则六间一排,少则两间相连,布局科学,从这里可看出当时人们已经有了较高的建筑技术。

大汶口人死后的葬式很多,有仰身直肢葬、俯身葬、屈肢葬、二次葬、折头葬、折肢葬等。中晚期以后人们开始运用木质品作为葬具,而且出现了夫妻合葬和夫妻带小孩的合葬。这些发现表明母系氏族公社的结束,开始或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 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龙山文化”因首次被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龙山街道办事处(原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而得名,距今4600~4000年。它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因其文化面貌不尽相同,所以又分别命名为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湖北石家河文化、山西陶寺类型龙山文化,通称为“龙山时代文化”。

在龙山文化时期,快轮制陶技术被普遍采用,磨光黑陶出土的数量增多,质量也较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更加精致。当时的人们能够烧制出薄如蛋壳的器物,器物的表面光亮如漆,这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

龙山文化时期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城址的发现,例如在山东,除城子崖龙山城址之外,还有日照尧王城遗址、寿光边线王城址、在茌平三县发现的八座城址以及临淄田旺村城址等。在河南也发现了淮阳平粮台城址、鹿邑栾台遗址、登封王城岗城址、郾城郝家台城址、辉县孟庄城址等。

龙山文化时期还出现了此后盛行千年的占卜等巫术活动。这一时期开始进入父系氏族公社,私有财产的出现使得人与人之间出现了阶级的门槛。◎ 源于太子寺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齐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最早被发现于古河州的太子寺。关于太子寺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秦王嬴政的太子扶苏曾监军驻此修了座寺院,后来民间称“太子寺”。1924年,考古工作者在洮河西岸的广河县齐家坪惊奇地发现了新石器时期文化,并命名为“齐家文化”。齐家文化距今4000~3900年。这一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省境内的黄河及其支流沿岸的阶地上,共三百五十多处。

这一时期的人们多居住在方形或长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筑内,屋内地面上涂一层白灰面,光洁坚实;以经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食用粟;骨铲、穿孔石刀和石镰等生产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养殖的畜类有猪、羊、狗与大牲畜牛、马等。

齐家文化时期制陶业发达,出现了许多典型的器物,如双大耳罐、高领折肩罐和镂孔豆等。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冶铜业,人们会制作铜刀、锥、镜、指环等红铜器和青铜器。

氏族公共墓地与居住区相邻,当时流行长方形土坑墓,其中有单人葬,也有合葬,人们的随葬品有陶器和猪下颌骨等。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男一女合葬或一男二女合葬,其葬式是男性仰身直肢,女性则侧身屈肢于男性,以表明男性在社会上的统治地位。这也说明当时的婚姻形态为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 华夏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于1936年在浙江杭县(现属余杭县)被发现,是余杭县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这一文化遗址分布在太湖流域,距今5300~4000年。良渚文化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石器时期、玉器时期和陶器时期。

在良渚文化时期,农业迅速发展,率先进入了犁耕稻作时代,此时的稻作生产已经相当发达。从出土的大量三角形石犁看,此时的人们已摆脱了一铲一锹的耜耕时代,率先迈入了连续耕作的犁耕阶段,为当时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良渚文化时期的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玉制品工业特别发达。此时的人们开始互相赠送大型玉礼器,这也使得中国的礼制社会迅速发展。玉器是良渚先民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这一时期的玉器制作工业达到了中国史前的高峰,玉器的数量大增,品种也非常丰富,雕琢的工艺日趋精湛,在同时期拥有玉传统的世界范围的部族中独占鳌头。

良渚文化的陶器时期以黑陶著称,胎质细腻、造型规整,器种变化多样,用途分明,尤其是鼎、豆、壶的组合,构成了富有良渚文化特色的器物群。

除此之外,这一时期墓地的大小显示了社会等级化分和贫富差距的加大,贵族大墓与平民小墓出现。文字是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此时出土的陶器、玉器上已经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单个或成组的具有表意功能的刻划符号,被称为“原始文字”,是中国成熟文字的前奏。专家们指出: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 室内设计的发展

1955年至1957年,在湖北京山屈家岭发现了一处文化遗址,被命名为“屈家岭文化”。这一文化的年代为公元前2550年至公元前2195年,主要分布在湖北,北抵河南省西南部,南界到湖南澧(lǐ)县梦溪三元宫,西面在四川巫山大溪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个别屈家岭文化的典型器物高圈足杯的碎片。

这一文化时期的人们开始注意房屋建筑的设计,出现了大型分间房屋。这种建筑一般呈长方形,里面隔成几间,有套间式,还有各间分别通向户外式。地面为了隔潮,用红烧土或黄砂土铺垫,表面再涂上白灰或细泥后用火烘烤,使之坚硬。

屈家岭文化分为早、晚两大时期。屈家岭文化早期,出现了斧、锛、凿和穿孔石耜等器具,这些器具较为粗糙。陶器以手制为主,少量轮制,以黑陶居多,灰陶次之,黄陶和红陶较少。器型有高圈足杯、圈足碗、三足杯、长颈圈足壶、盂、扁凿形足鼎、折盘豆、甑等,其中蛋壳彩陶杯和碗最富代表性。陶器大部分为素面,少量饰以弦纹、浅篮纹、刻划纹、镂孔等。有部分彩陶及彩绘陶有黑、灰、褐等色彩,纹样以点、线状几何纹为主。屈家岭文化晚期,磨光石器增加。

这一文化时期以农业为主,主要农具有双肩石锄,人们以种植水稻为生,饲养的家畜有猪和狗等。此时期还出现了彩陶丝轮。◎ 讲究饭桌文化的古人

1959年和1975年,人们曾经三次发掘大溪文化遗址,因该文化重庆市巫山县大溪遗址而得名。其分布东起鄂中南,西至川东,南抵洞庭湖北岸,北达汉水中游沿岸。这一文化时期出现在公元前4400年至公元前3300年。

大溪文化时期,人们居住在红烧土房屋中,也较多使用竹材建房。当时的人们饲养牲畜开始多样化,除猪、狗外,鸡、牛、羊可能也已经成为家禽家畜。同时,渔猎和采集等也成为辅助的生存方式。人们食物的种类也增多了,鱼、龟、鳖、蚌、螺等水生动物以及野猪、鹿等,都可能成为当时人们的盘中餐。

丧葬习俗复杂而多样,葬式有跪屈式、蹲屈式的仰身屈肢葬等。

大溪文化时期的陶器可归纳为三期:早期以夹炭红陶最多,戳印纹单一、细小,极少有彩陶,以折肩圈足罐、三足盘、鼓形器座等为代表;到了中期,戳印纹发达,彩陶开始兴盛,常见内折沿圈足盘、簋、高把豆、曲腹杯、筒形瓶等;至晚期,占有绝对优势的是泥质陶,灰陶和黑陶剧增,有细颈壶、折敛口圈足碗等。

同时,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数量相当的石锄和椭圆形石片切割器等,另有大量的实心陶球和空心裹放泥粒的陶响球。◎ 反映男女分工的墓葬

1923年,“马家窑文化”被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因而得名,出现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前,经历了三千多年的时间。这一文化时期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地区,以陇西黄土高原为中心,东起渭河上游,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省东北部,北达宁夏自治区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分布区内主要河流为黄河及其支流。

这一文化时期的房屋多为半地穴式建筑,也存在平地上起建的建筑,房屋有方形、圆形和分间三大类,其中以方形房屋最为普遍。方形房屋为半地穴式,面积较大,最大的有五十多平方米,门外常挖一方形窖穴存放食物。

马家窑文化时期已经发掘的墓葬有两千多座,墓地和住地相邻,以公共墓地为主。墓葬的排列多样化,多数为东或东南方向排列。这时盛行土坑墓,形状以长方、方形和圆形为主。葬式也多有变化,有仰身直肢、侧身屈肢和二次葬等。这一时期的随葬品较有特色,男性多为生产工具,如石斧、石锛和石凿等;女性多为生活用具,如纺轮和日用陶器,这反映出男女之间的分工。此外,还有少数随葬粮食和猪、狗、羊等。

这一时期的制陶业非常发达,彩陶较仰韶文化时期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最早台湾文化的发现

早年农民在采竹笋时,在大坌(bèn)坑附近挖掘到许多骸骨和陶器、石器,1958年,终于被人发现此处有文化遗址,这就是“大坌坑文化遗址”。此后,台北县文献委员会曾于1962年和1963年间做过发掘。1964年,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与美国耶鲁大学合作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遗物。

大坌坑文化时期在10000年前至公元前2500年,出现于中国台湾,是台湾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它分布在台湾北部淡水河下游沿岸和中南部沿海,东部沿海也有零星分布,其中以台北八里乡大坌坑遗址和高雄林园乡的凤鼻头遗址为典型。

这一时期生活的原始居民主要依靠捞取鱼类、猎取野兽、采集植物果实和种子等生存,他们还从事原始的农耕。这一时期的石器不多,有磨制的锛(bēn)、镞和打制的斧、网坠等。陶器大量出土,此时期的陶器质地松软,以褐色砂陶为主,器腹上普遍印有绳纹,口沿部分常见单线或双线的刻划纹,还有少量红色条带彩饰。当时主要的器形有瓮、罐、碗等。

当时人们的经济生活以渔猎、采集为主,至今尚未发现有种植粮食作物和饲养家畜的明显迹象。

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逐渐成熟,手工业水平逐渐发展,也形成了最初的社会相处模式。◎ “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上古时期有一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轩辕黄帝,他是传说中华夏史上的第一位帝王。黄帝生于公元前2717年,卒于公元前2599年,他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河南新郑人,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传说黄帝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今河南省新郑市),亦称有熊氏。

轩辕黄帝在位期间,将自己的部落由天水自西向东迁移,史载炎帝以姜水成,因有火德之瑞,故号炎帝;黄帝以姬水成,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轩辕黄帝一生政绩卓著,他是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的第一人。

黄帝在位期间,命人大力发展生产,重视农业,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炎帝对华夏文明的贡献

炎帝,烈山氏,号神农氏,又称赤帝,生于宝鸡姜水之岸(一说湖北随州厉山),华夏始祖之一,与黄帝并称为“中华始祖”,中国远古时期的部落首领,距今6000年至5500年。炎帝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种五谷,制耒耜(lěisì),从而奠定了农工基础。他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进而促使农业生产发展,促进了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2)首辟市场。据《周易·系辞下》载,神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3)治麻为布,民着衣裳。原始人类本来仅以树叶、兽皮遮身,炎帝教人们制麻桑为布帛后就有了衣裳,这是人类由愚昧社会向文明社会迈出的一大步。(4)作五弦琴,以乐百姓。据《世本·下篇》载,炎帝发明了乐器,他削桐为琴,结丝为弦,制成神农琴。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宫、商、角、徵、羽”。这种琴发出的声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农之和。这使得人们的娱乐生活得到了改善。(5)削木为弓,以威天下。炎帝始创了弓箭,弓箭的使用不但增强了人们制服野兽的能力,还有力地打击了外来部落的侵犯,保卫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劳动成果。(6)制作陶器,改善生活。人们在陶器发明前,加工食物只能用火烧烤,自从有了陶器后,人们就可以蒸、煮食物和贮存物品,还可以酿酒和消毒。这使得人们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人类的饮食卫生和医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氏之一:有巢氏《韩非子·五蠹》中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多,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有巢氏是五氏(五氏的“氏”的原意也是神祇,但神性比“皇”更少些,可列入第三个级别的神祇)之一,中国古代神话人物。有巢,就是有地方住的意思,这个神祇的任务是教人们不再住在地面上,在树上用树枝和树叶建造出简陋的篷盖,作为示范,这就是原始的房屋,这样至少可以躲避野兽和雨水。

有巢氏也称“大巢氏”,简称“有巢”,各部落的人们都认为他品德高尚,有圣王的才能,故推举他为总首领,即部落联盟总部的大酋长,年号为“巢皇”。有巢氏不仅是巢居的发明者,还是最早禁止近亲结婚的酋长。当时的社会已经进入了母系氏族公社阶段,人类的婚姻形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开始奉行族外群婚的规定。一个族团的一群男子或女子只能与另一个族团的一群女子或男子结为夫妻。这种通婚方式标志着人类很大的进步,禁止兄弟姐妹通婚和同一族内部的同辈男女通婚不但证明了当时人类的文明水平,还保证了人类更好的进化历程。◎ 神农氏和《神农本草经》

司马贞《三皇本纪》载:“神农氏,姜姓以火德王。母曰女登,女娲氏之女,忎(rén)神龙而生,长于姜水,号历山,又曰烈山氏。”据《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载:“神农,有娲氏之女安登,为少典妃,忎神龙而生帝。承庖羲之本,(伏羲氏禅位与神农氏)以火德王。”神农氏是五氏出现的最后一位神祇,中国古代神话人物,他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白虎通义》中记载:“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远古时代的人们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但是后来,人口增多,禽兽越来越少,人们所得的食物难以果腹。神农氏发明制作了木耒和木耜,发现五谷和药材,教会人们农耕,还亲尝百草,以辨别其药物作用,并以此撰写了人类最早的著作《神农本草经》。除此之外,神农氏还教会人圈养家畜,至此,中国从原始畜牧业向农耕社会转变,农业社会结构形成了。

神农氏时期的农业包括种植、储备食用和加工等阶段。陶器的出现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了安全有效的贮藏手段,当时的人类不但可长时间储备食物和水,还能将采集储备和食用结合起来,满足了植物种籽的需求。◎ 伏羲对人类的贡献

伏羲(生卒年不详),风姓,又称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他是古代华夏部落的杰出首领,传说中的人类始祖。

伏羲是我国古籍记载最早的王,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活动时期处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他是中华文明起始的标志性人物。从历代典籍上看,伏羲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1)创立八卦,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他所创立的八卦中蕴含着“天人谐和”的整体性,这种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原点。(2)伏羲教会人们织网渔猎,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与此同时,他还教会了人们驯养野兽(家畜的由来)。(3)改变通婚习俗,提倡男聘女嫁的婚礼礼节,禁止血缘婚,改为族外婚,使得人类结束了长期以来“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4)始造文字,用于记事,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形式。(5)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了人们的生活。(6)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并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提供了借鉴。伏羲除了是人文始祖之外,还是统治一方的帝君。他是历史记载中最早的智者。伏羲创造和倡导的古代文明与其他民族相融合,形成了以炎黄部落为核心,以伏羲文化为本体的华夏民族。◎ 钻木取火的“燧人氏”

据《韩非子》和《太平御览》记载:人们在远古的时候习惯吃生食,茹毛饮血,因为生食腥臊恶臭,伤害肠胃,易生疾病,所以人们的寿命都不长。后来,人们在雷击等自然现象发生后,发现被火烤熟的食品味美且易消化。然而由于自然火很少见,而且在短时间内易熄灭,所以人们迫切希望找到保留火种和制造火源的方法。

当时的一个人因鸟啄燧木出现火花而受到启示,他折下燧木枝,钻木取火,取得了成功。后来他把这种方法教给了人们,自此人类学会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炼等,人类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称这位圣人为“燧人氏”。

燧人氏,又称“燧人”,河南商丘人,他在今河南商丘一带钻木取火,教人把食物弄熟后食用,是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他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商丘也因此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中国人为何叫“炎黄子孙”

炎黄子孙是华人的自称。“炎”指炎帝,以姜水成(今宝鸡市境内);“黄”指黄帝,以姬水(今陕西武功漆水河)成。炎黄二帝为中华始祖,他们曾经同属于一个部落,后来成了两个敌对的部落,黄帝和炎帝分别是两个部落的首领。阪泉之战后,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又渐渐融合成华夏族。据《国语·周语下》载,炎黄时代没有文字,炎黄子孙是出自后代的称谓,炎黄子孙也称为“黄炎子孙”“黄帝子孙”。

实际上,战国和秦汉时期就有类似的称谓,而“炎黄子孙”一说出现于清朝末年。《国语·鲁语》中记载:“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zhuān xū),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由此说明,舜和禹皆为黄帝之后。《史记·封禅书》中记载:“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半个世纪后,齐威王铸敦铭记“高祖黄帝”,称自己是黄帝的子孙。

黄帝和炎帝两个部落的联盟在中原地区不断繁衍,形成中华主体,其文化影响了周围的部落,并使文化相互间不断融合,进而形成中华民族的雏形。◎ 野蛮到文明转化的“涿鹿之战”

涿鹿之战发生于距今4600多年前,是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对抗北方的蚩尤部族而发生的战争。位置在今河北省涿鹿县一带,这是一场历史上的大战。战争的目的是争夺适于放牧和浅耕的中原地带。

在父系氏族社会,黄帝部落兴起于今关中平原和山西西南部地区,后来黄帝打败炎帝,两个部落融合。蚩尤九黎族兴起于今河北、山东、河南交界地区,由东向西发展。中原地区适于放牧和浅耕,是两大部落的争夺地带。为此,两个部落在涿鹿之野展开了一场大战。涿鹿之野即浊陆,今涿鹿县矾山一带。蚩尤族的人勇猛而彪悍,多擅长角抵,联合了夸父部族和三苗部族后,战斗力更强。因此,在战争初期,蚩尤族驱逐了炎帝,后乘胜北进到涿鹿,向黄帝族发起进攻。蚩尤英勇善战,统领了七十二氏族,他利用浓雾天气围困住黄帝族。黄帝族统领以熊、罴(pí)、狼、豹、雕、鹖等为图腾的多个氏族,与蚩尤族多次交战,都没有取得胜利。后来,黄帝族得到天女旱魃的帮助,才冲破迷雾,进而将蚩尤族击败,并在中冀之野将蚩尤擒杀。

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此战结束了远古部落时代的历史,各部落的人们都归顺轩辕黄帝,拥戴其为盟主。

涿鹿之战以黄炎华夏集团的胜利而告终,传说黄帝进入东夷活动地区“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皇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涿鹿之战是古籍所载的最早的战争,它对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融合起到了催化作用。◎ 象形文字的创始人

象形文字来自于图画文字,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据《说文解字》载,仓颉是黄帝时期的造字史官,创造了我国的象形文字,后人将他奉为“造字圣人”。

仓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生于陕西省白水县杨武村鸟羽山(另一说山西临汾)。据载,仓颉活了110岁,是轩辕黄帝的左史官。最初仓颉用结绳记事,但年久月深,由于绳结的大小和形状不易辨识,曾经造成黄帝和炎帝谈判的失利。为此,仓颉非常愧疚,辞去官职,四处遍访智者,寻找好的记事方法。几年后,仓颉回到故乡,深居村西的深沟之中,观奎星走势,看龟背纹理、鸟兽爪痕,望山川形貌,根据事物的不同形状创造出了象形文字。首创的“鸟迹书”震惊尘寰,堪称人文始祖。黄帝因他功绩过人,赐以“仓”姓,意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仓颉去世后,当地百姓在其墓葬处修建庙宇,并将这里的村庄取名为“史官村”。

后来,汉代建造了仓颉庙,庙内有一块《仓圣鸟迹书碑》,黑色的石头上刻着28个古怪的符号,相传这就是仓颉当年所造象形文字的本形。◎ 颛顼废除占卜之术《山海经·海内经》中记载:“黄帝妻嫘(léi)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据《史记》记载,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九黎族的首领。他的父亲昌意是黄帝和嫘祖的次子,封于若冰,娶蜀山氏之女女昌仆为妻,后生下颛顼。

颛顼(公元前2514—公元前2437年),华夏族,姬姓,本名乾荒,史称高阳,也称姬颛顼、帝颛顼或玄帝颛顼,是华夏杰出先祖之一。颛顼胸怀大志,在15岁时辅佐少昊,管理九黎地区,后又封于高阳,故称高阳氏。颛顼20岁时,黄帝去世,颛顼被封为帝。古人说他以水德为帝,故将其称为“玄帝”。颛顼继位后,按照黄帝的政策治理天下,使社会安定。

颛顼执政期间做了一件大事,那便是废除了占卜之术。黄帝晚年,九黎族的百姓信奉巫术和占卜,人们每天供奉神灵、迷信鬼神而不劳作,大小事情都靠占卜来决定,不再信奉和祭祀上天,不安心进行农业生产。颛顼见到这种情况,决定改革宗教,他亲自虔诚地到天地祖宗的灵位前祭祀敬拜,为百姓做好榜样。他任命南正重管理祭天事宜,供奉神灵;任命北正黎负责民政,抚慰民众,并劝导人们根据自然规律进行农业生产,鼓励人们开垦种田。这样,颛顼禁止了民间占卜活动,使社会恢复了正常秩序。颛顼被后人视为废除占卜之术的人文始祖。

颛顼生子穷蝉,是舜的高祖。据说他在位78年,活到98岁逝世,葬于濮阳。而春秋战国时的楚王为其后裔,屈原在《离骚》中自称为“帝颛顼之后”,屈原与楚王为同族。◎ 政绩卓著的帝喾《史记》中记载帝喾(kù):“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帝喾是黄帝的曾孙,黄帝的长子玄嚣是其祖父,颛顼是其伯父。帝喾姓姬,号高辛氏。

帝喾15岁辅佐颛顼,30岁得帝位,在位70年间,社会安定,人们安居乐业。他以仁爱治国,生活俭朴;他平常神色庄重静穆,品德崇高;他广施恩惠,讲究信誉;他体察百姓疾苦,对人一视同仁;他遵循自然规律,又恭敬地祭祀天地鬼神,祈求神灵降福万民;他知人善任,提拔羿,使得白难造反时能一举将其平定。

曹植曾作《帝喾赞》赞颂帝喾:“祖自轩辕,玄嚣之裔,生言其名。木德治世。抚宁天地,神圣灵宾,教讫四海,明并日月。”◎ 知人善用的尧

尧(公元前2377—公元前2259年),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出生于唐地伊祁山,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对此《后汉书·郡国志》唐县条引注:“《帝王世纪》曰:尧封唐,尧山在北,唐水西入河,南有望都。”

尧在20岁时,其兄帝挚被迫让位于他,尧成为中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首领。尧登上帝位之后,又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并在唐县伏城一带建了第一个都城。后来,唐县常常遭遇水患,尧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位70年,90岁时将帝位禅让于舜,118岁时去世。

尧在位期间深受百姓爱戴,据说,尧设置管天地时令的官员,命其观天象,制定历法,教授民众按照时令耕种,征求四岳的意见,设立谤木,让平民发表意见。他还征讨苗民,推行公平的刑法。尧在位期间,治国安邦,各部落友好往来,形成了国家的雏形。

尧在位期间广施德政,他让人们举荐人才,并予以重任。为了防止埋没人才,他还经常到穷乡僻壤以及山野之间巡查细访,察访政治得失,选用贤能的人才。史载尧在位期间有功之臣有九人,也有说是十一人。◎ “举孝廉”出仕的舜

舜(生卒年不详),传称号有虞氏,姓姚,名重华,字都君,谥曰“舜”,因国名为“虞”,故又称虞舜,东夷之人(一说冀州之人),生于姚墟,传说中的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舜以孝著称于世,相传从小受父亲瞽叟、后母和后母所生之弟象的迫害,屡经磨难,但他仍和善相对,孝敬父母,爱护胞弟,故深得百姓赞誉。他的人格形象是儒家伦理学说的典范。孟子曾极力推崇舜的孝行,说:“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犹)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

舜在20岁时就以孝行闻名于世,30岁时,四岳向尧推荐其为帝位继任人选。尧将两个女儿都嫁给了舜,婚后,舜全家和睦。除此之外,舜政绩卓著,他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据载“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舜劳作的地方都兴起礼让的风尚;“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yǔ)”,他制作陶器时能带动周围人认真做事,不粗制滥造。◎ 子承父业的大禹治水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水灾,水灾致使大片庄稼被淹、房子被毁,百姓们没有办法,只好攀上高处。因为洪水肆虐,很多毒蛇猛兽也都纷纷出没,伤害人和牲口。尧在得知了这件事情之后,立誓要治理好黄河。

尧紧急召开了部落联盟会议,与大家一同商量治水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要推荐一名善于治水的人,这时,鲧的名字被提交了上来。首领们纷纷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了,让他试一下吧!”虽然尧对鲧不大信任,但是为了尊重首领们的意见,还是勉为其难地答应了。得到了重托之后,鲧立刻开始去治水,然而他花了9年的时间,依然没能够把洪水制服。他采取了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的策略,但是凶猛的洪水每次都会冲塌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后来舜接替尧担当部落联盟首领,他亲自到治水的地方考察,发现鲧办事不力,便命人将鲧杀了,然后将这个重任交给了鲧的儿子——禹。

禹跟随父亲多年,了解父亲的治水方案,于是他另辟蹊径,采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在治水的过程中,禹和百姓们一起劳动,他每天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连小腿上的汗毛都磨光了。

在禹治水的过程中,新婚不久的他为了治水到处奔波,即便是经过自己的家门时,也没有进去。妻子生下了儿子启后,有一次,禹在路过家门的时候听到了婴儿“哇哇”哭叫的声音,但是他狠下心,没进去探望妻儿。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这座山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道挤得十分狭窄。那时,那座山的两旁常常发生水灾。禹到了那里,观察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山,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后,河水就畅通无阻了。

最终,在禹努力了13年后,洪水终于被成功地引入了大海中,人们可以在地面上安心地种庄稼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禹的功绩,都尊称他为“大禹”。◎ “暮云蓊郁许由里”

许由,生于公元前2155年,一作许繇,字武仲,一字道开,阳城槐里人(今河南登封箕山槐里村),是尧舜时期的贤人,旧志中载有“暮云蓊郁许由里”的诗句。

许由是上古时期一位道德高尚的隐士。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曾称赞许由:“许由善卷,重义轻利行显明。”许由曾经做过尧、舜、禹的老师,因此,后人称他为“三代宗师”。许由因品德高尚、才智过人赢得世人的尊敬。

帝尧在位时,许由在今天颍水流域的登封、许昌、禹州、汝州、长葛、鄢陵一带活动。尧听说了许由的才能和品德,欲禅让君位给他,然而许由辞而不就,后来尧让他做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意听到这些世俗之言,宁愿隐居山林。

汉代后,以五岳配祀许由,世代供奉,太史公司马迁曾登临凭吊。《前汉书》列许由为“仁人”。《晋书》赞云:“昔许由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 中华第一任司法部长

皋(ɡāo)陶,也称“臯(ɡāo)陶”“皋繇(yáo)”“臯繇”,名庭坚,字聩,传说他是少昊(玄嚣)的后裔,东夷部落的首领。皋陶是舜帝和夏朝初期的一位贤臣,传说中生于尧帝统治的时候,曾经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理官”,以公正执法闻名天下,因而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皋陶创刑、造狱,倡导明刑弼教以化万民,为我国各个时期法律制度的制定、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而他算是上古中华第一任司法部长和首席大法官,后常为狱官或狱神的代称。

据说,皋陶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狱典》。他将《狱典》刻在树皮上,然后呈给禹。禹看后命其实施。这部《狱典》归纳了多项犯罪的轻重,并给予不同的量刑,如偷窃、抢劫、奸淫、杀人等罪行。《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皋陶说:“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狱典》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和制度化的刑法,是我国刑法的开端。后来奴隶制社会时期,夏朝的“禹刑”、商朝的“汤刑”以及西周的“九刑”或“吕刑”都是从皋陶制定的刑法发展而来的。第二章世袭天下,夏家王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夏朝是我国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是奴隶制度的开端。在这一时代,人类的文化、思想、手工业水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建立《左传·襄公七年》中有“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的记载,《后汉书》中也有“至于涂山之会,诸侯承唐虞之盛,执玉帛亦有万国。是以山海经称禹使大章步自东极,至于西垂,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一步”的说法,不过《后汉书》的记载源于《左传》。

禹建立了夏朝,后又征讨三苗。他统领众多邦国的君长,以奉行天命自居,逐渐确立王权。得到了王权的禹在激烈的战斗过后打败了三苗,这次大规模的武力征讨进一步加强了禹的王权。

大禹的王权确立之后,在崇氏部落所在地(嵩山之阳)建立了阳城(今河南登封县告成镇)作为都城。后来,都城又迁至阳翟(今河南禹县)。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禹沿着颖水南下至淮水中游,与众多邦国和部落首领在涂山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政治集会。这次大会的主要议题就是“世袭制”,此后众多部落首领都转化成为世袭贵族,成为各个邦国的君长。历史上将这次大会称为“涂山之会”。◎ 一手打破禅让制的夏启

夏启即姒启,是中国夏朝第二任君主。他是在治水中立大功的禹的儿子,母亲是涂山氏族的女子,儿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中康。

姒启的在位时间不详,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帝夏启王在位39年,78岁驾崩。姒禹病死后,姒启通过武力征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姒启的夺权宣告了原始社会结束,开始进入奴隶制社会,姒启是传统上被公认的中国第一个帝王。

继位后,姒启又通过甘之战,击败强有力的有扈氏,消除了华夏族内的反对势力。姒启在位晚期,发生“武观之乱”,政局动荡。姒启骄奢淫逸,最终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九鼎为何能指代中国《史记·周本纪》载:“定王元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次洛,使人问九鼎。王使王孙满应设以辞,楚兵乃去。”《史记·封禅书》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据传,九鼎是夏禹所造,由九州上贡的青铜制成,象征着九州。夏、商、周将其奉为国宝,而当时拥有九鼎的人就意味着是天子。后亦以九鼎借指国柄。

夏朝初年,大禹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并下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派人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画成册,命工匠将画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这样,九州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成了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为禅让制殉葬的有扈氏

有扈氏,古部落名,源于姒姓,居于今陕西户县附近。夏启打破了禅让制度继承了禹的权位后,在钧台大宴各地部落首领。各部落首领都前往,除了有扈氏,他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拒绝出席钧台之会。为此启大怒,以“恭行天之罚”的名义讨伐不服从他的有扈氏。对此《史记·夏本纪》中记载:“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启灭掉了有扈氏,他的族众沦为牧奴,成了禅让制度的殉葬品。

启与有扈氏作战之前,在甘宣誓,《尚书·甘誓》对此有记载:“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

这段话的大意是:即将在甘进行一场大战,夏启召集了六军的将领。夏启说,“六军的将士们,有扈氏违背天意,轻视金木水火土这五行,蔑视我们颁布的历法。我奉行上天的旨意要断绝他们的国运,对他们做出惩罚。战车左边的兵士如果不善于用箭射杀敌人,你们就是不奉行我的命令;战车右边的兵士如果不善于用矛刺杀敌人,你们也是不奉行我的命令;中间驾车的兵士如果不懂得驾车的技术,你们也是不奉行我的命令。我会在先祖的神位前犒赏服从命令的人,在社神的神位前惩罚不服从命令的人,把他们降为奴隶,或者杀掉。”◎ 夏王室的一次劫难

姒太康,夏代君主,生卒年不详,姒启长子,姒启病死后继位。姒太康自小跟着父亲姒启享乐,即位后生活比姒启还腐败,只顾饮酒游猎,不理政事,在去洛水北岸游猎时,被后羿夺去国政。实际上他只在位两年(名义上在位29年),死后葬于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西)。

夏王朝的统治逐渐稳定后,夏王启肆意放纵、昏庸无道,对庶民任意奴役和剥削。启死后,他的儿子们又为了争夺王位发生了内讧,后太康夺权。

由于无法忍受统治者的盘剥,庶民展开了反抗斗争,在各个反抗势力中,以东方夷人诸部落中后羿的势力最强。后羿在王室发生内讧时率兵攻入夏都。太康外出狩猎,数月不归,后羿趁此机会攻入夏都,夺取政权。太康回城,行至洛水岸边时见有重兵把守,惊慌不已,便仓皇而逃。后羿张开大弓,将太康射杀。这样,后羿便轻易取得了权位,号令诸侯。后来,后羿先立太康之弟仲康为傀儡皇帝,仲康死后,令其子相即位。最终,后羿把相赶走,自称为王。这就是历史中的“太康失国”和“后羿代夏”的故事。

然而后羿并未给庶民带来福祉,他也是一个残暴的统治者。他好勇斗狠,只知田猎游乐,不知如何治理国家,把政事都交给义子寒浞(zhuó)处理。后来寒浞将后羿及其家属杀死,篡夺了政权。◎ 复立夏国的少康

少康即姒少康,他从小就很聪明,是夏朝的第五位君主,夏王相的儿子。寒浞篡权后,为避免相的势力扩大,杀死了相。当时相的妻子后缗(mín)氏怀有身孕,情急之下,她不顾悲痛和尊严跟随宫女从狗洞中爬出,逃到了娘家,生下少康。少康生于乱世,初懂人事的时候,母亲就将祖上失国的惨痛经历告诉了少康,并叮嘱他日后要报仇雪恨,复兴夏国。志存高远的姒少康从此发愤图强,立志要夺回天下。他跟随外祖父学习管理畜牧和带兵作战的本领,并时刻警惕寒浞的刺杀。

在一次躲避寒浞追杀时,少康逃奔到虞舜的后代有虞氏那里。有虞氏看少康并非庸碌之辈,就将女儿嫁给了他,并把一块叫做纶的地方交给他治理。少康体恤百姓,宣扬高祖禹的功德,号召天下百姓,联合夏朝旧臣,准备起兵征讨寒浞。一切就绪后,少康在纶地起兵,声讨后羿、寒浞、过浇等人,率兵直接攻入安邑。当时,寒浞已经去世,他的残余势力最终被少康消灭。至此,国家政权又回到夏禹的子孙手里。

少康自幼历尽苦难,复国后勤于政事,讲信用,使天下安定,文化繁荣发展,各部落都拥戴他,夏朝再度兴盛,史称“少康中兴”。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前后过了近百年。◎ 第十四任君王孔甲

公元前1800年左右,夏王朝传到了第十四任君主孔甲的手上。

孔甲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君王,他游手好闲、骄奢淫逸,过着极度堕落的生活。有一天,孔甲听说黄河边上出现了一雌一雄两条龙,他急忙到那里看,没想到黄河边上果然出现了两个身体很长的怪物(很可能是鳄鱼)。

这时,下面的臣子告诉他:“龙是神物,能腾云上天,要是把这两条龙驯养好了,就可以拉着车上天游览。”听到臣子们这样说,孔甲当然乐坏了。他连忙命人将这两条龙运回宫里,并将它们养在了修好的大水池里。做完了这些事情后,孔甲开始派人打探有没有人有驯服龙的本事。后来,下面的人四处打探,果然找到了一个叫做刘累的人,下人说这个人养过龙,因此一定能驯龙。孔甲十分高兴,带着刘累走到了水池旁边,然后对他说:“就是这两条龙,你把它们驯好了,以后我要骑着它们升天。”接着,孔甲还赏赐给刘累很多金银财宝,并赐给他龙的姓氏,让他安心驯龙。

刘累在得到了这个差事之后暗自叫苦,他嘴上什么都不敢说,但是心中暗自想:“别说是凡人,就算是神仙,也不可能驯得了龙啊!”郁郁寡欢的刘累没办法,只好耐着性子寻找时机。过了几天,有一条龙死了。刘累吓坏了,但是他根本不敢对君主说实话,所以就撒了个谎,说驯龙不能让外人观看,否则就驯不成了。孔甲信以为真,便对下人说:“传我的命令,从今之后任何人也不准接近龙池一步!”此后,除了刘累,没人能接近水池。几天之后,他想到了一个逃生的办法。他来到水池边,把那条死龙扒皮抽骨,将肉切成小块,做熟了送给孔甲吃。孔甲吃完之后,觉得味道异常鲜美,所以还想吃。死龙的肉很快就吃光了,无奈之下,刘累开始打起了活龙的主意。然而当他靠近那条活龙的时候,龙一张大嘴,吓得他赶紧逃跑了。

过了些日子,孔甲总见不到刘累,就派人去找他,直到这个时候,真相才大白。当孔甲知道自己吃了龙肉之后,居然吓得病倒了。他害怕上天会因此惩罚自己,惶惶不可终日,不久后就病死了。在中国的历史上,孔甲是文献记载中第一个行事荒唐的帝王。◎ 广施暴政的夏桀

夏启建立了夏朝之后,封建制度就基本建立了。时间流转,夏王朝的第十七代君主——桀登上了帝位。桀本身的意思就是“凶猛”,暗示一个人天生力大无穷,能空手拉直铁钩,徒手抓住犀牛和老虎。而这个帝王果然如他的名字一样,据《竹书纪年》中记载,夏桀“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

夏桀住的是豪华宫殿,吃的是东海里捕捞上来的鱼,他每吃一顿饭,就得有上千人到处奔走。此外,夏桀还是一个嗜酒如命的人,他对酒非常挑剔。下面的人给他进贡的酒是不能含有一点杂质的,否则一旦被发现,就会丢掉性命。

夏桀每次喝醉后,就会大发酒疯,经常拿人当马骑。他不仅骑宫中的下人,有时就连朝中的大臣,他也照骑不误。一次,一位老臣被夏桀骑得实在爬不动了,就苦苦哀求君王放过自己。然而夏桀不但没有一点同情心,反而说这个老臣破坏了自己的兴致,派人把他拖出去杀了。

当政者昏庸无道,百姓们跟着遭殃。很多人都被逼得走投无路,家破人亡,于是人们常常指着太阳骂:“时日曷丧,予及女偕亡!”意思是:“太阳啊!你什么时候能灭亡?我们宁愿和你一起灭亡。”当然,这些百姓们骂的不是太阳,而是夏桀。

后来商汤起兵,夏桀与王后妺喜渡江到南巢之山,后一道死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