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探索(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8 23:04:34

点击下载

作者:邓小明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学历史教学探索

中学历史教学探索试读:

前言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终身教育也在不断推进。其中,教师的脱产培训是最为重要的形式。“‘国培计划(2012)——四川省农村中小学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内江师范学院初中历史培训班”就是这样的培训项目之一。这个脱产研修项目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把教师在参培中学到的中学历史教学的方法、理念与认识上升到理论的层次,也就是每位学员都要针对中学历史教学的相关问题展开思维的碰撞、意识的提升与观念的更新。作为这个环节的集中体现,每位学员都要提交一篇有关中学历史教学的论文,以此作为这次培训最重要的物化成果。论文集《中学历史教学探索》就是这个成果的载体。《中学历史教学探索》荟萃了47位学员与一位专家对中学历史教学进行探讨的文章。这些文章中既有对中学历史新课标的理解,也有对中学历史教材的分析,还有对历史教学方法的总结与提炼,对如何成为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的思考,等等。论文方向不一,主题各异,或宏观而论,或谈一个具体的教学问题。由于参加培训的中学教师科研水平与教学经验有差异,因此提交的论文质量也有差异。有的探索确有一些真知灼见,有的认识虽不成熟,但是所论述的教学观点与教学改革的做法则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其中,值得向读者推荐的有这样一些文章:杨兰英的《历史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与艺术性》,金有国的《中国近代化运动初期的慈禧太后》,刘文友的《浅谈初中历史课堂中的互动教学》,李雅彬的《浅析新课标理念下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方法》,曹立辉的《历史新课程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何化勤的《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陈先友的《关于历史教学模式的思考》,林霞的《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赖丽的《论四川乡土资源为初中历史教学服务》,龙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以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为例》,何子晖的《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体现》,刘明青的《初中历史合作探究教学浅议》,李昌均的《巧用诗歌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等等。

这些论文的作者有的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积累的中学历史骨干教师,有的则是才到中学任教不久的历史教学的新兵。但是,他们都有着对教育事业的一片忠诚,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满腔热情。因此,他们认真参加了培训,吸取专家讲授的各种理念;他们不断思索,积极开展与参训学员之间、与一线优秀历史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然后,他们对这些思考进行总结与提炼,最终形成了这些教学研究论文。这既是参训学员对自己参加培训工作的结题,也是参训学员对自己教学实践的一次总结,更是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展望。

所以,他们写出了这些高质量的教学研究论文,他们的观点所及值得所有中学历史教师关注。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国培项目的首席专家,内江师范学院历史学教授焕力老师,他不仅在培训工作中为项目实施付出了大量心血,在这本论文集中也发表了三篇历史教学论文,集中研讨了高师历史教学如何与《新课标》衔接,如何更好地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的课题,目的是更好地促进中学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信这本《中学历史教学探索》学术文集的出版,将有利于“国培”项目培训效果的强化,有利于中学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必将引起社会各界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进一步关注!《中学历史教学探索》编写组2013年5月

中学历史《新课标》与高师历史教学模式

内江师范学院 焕 力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全国的施行,一场大规模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兴起,这个改革是一次带有转折意义的课程改革。中学历史新课标的推行涉及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大幅度的变化。面对中学如此力度的教学改革,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培养母体的高等师范院校历史专业必须适应新形势,作出教学模式的相应调整和改革,培养既有扎实的历史知识基础又有文科综合知识素养的复合型中学教师。如此,高师历史教育专业才有生命力。

关键词:历史新课标;高师历史教学;改革

一、《新课标》使中学历史教学指导思想与内容发生重要转变

近年,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很大,其中,在中学推行“新课程标准”是一个重点。《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已经在全国全面实施。历史新课程改革中体现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以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历史课的课程理念是:“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人生理想。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1]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的课程性质是:“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2]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这样的新课程标准表明,中学历史教学不再像过去那样更多地关注教师讲清楚历史上发生的事,学生记住过去的那些事,而是关注激发学生“活生生的社会精神”,引起“社会意志的冲动”。以此来突出人文性质,增强学习者的人文情怀,达到历史教育最根本的目的。

由于《新课标》在教学目的和指导思想上有这样一个大的转变,使得中学历史在教学内容上产生了一个重要转变。对于这一变化,教育行政官员和教育专家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生指出:“此次课程改革是一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整个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评价体系的建立、课程管理机制的建立等,是一次完整意义上的课程改革,在整个基础[3]教育改革中处于核心地位。”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钟启泉认为:“课程综合化趋势,对于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改变课程繁、难、窄、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3]练的现象,具有积极作用。”

在这样一场大规模的基础教育改革中,中学的历史教学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面对这样的中学历史教学改变,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高师)的历史教学不再适应,其表现在历史学专业教学采用的是旧的模式。这个模式是以“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两大骨干课程为主要教学内容,全面系统地向学生讲述历史知识,内容上多是注重基本历史史实、事件和基本理论的论述,对于学生学科综合知识训练与素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明显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学专业进行了许多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旧教学模式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历史学专业教学从形式到内容都已愈来愈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给历史学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当前,高校历史学专业教学的现状是:历史学教学的传统意识积淀沉重,背着传统的包袱,搞本本主义,依然沿用传统的史学理论,使用的历史教材编写方法陈旧;教学方法大都是平铺直叙,枯燥乏味;教学内容离不开政治中心和历史王朝的框架,因循守旧。传统的历史学专业结构单一、口径过窄,造成了课程体系的刻板和僵化。具体地说,就是专业课程比例偏大,技能训练课程偏少,选修课程不成体系,无特色课程,实践课程急待改进等。

从中国历史的划分来看,现行课程体系更为注重的是朝代的更替、社会形态的演变,即注重“断”。从世界历史的划分来看,现行课程体系注重的是国别史和地区史,即所谓的“国”。这种状况很难展现世界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大势,难以阐明中国历史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当然也更难揭示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在一体化的潮流风靡全球的今天,这种僵化、脱节的课程体系,难以从新的高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同时,选修课程不成体系也是一个问题。虽然一些学校根据历史学专业的实际开设了选修课,但不成体系,随意性大。而教学内容的重复、陈旧,不仅体现在教材上,还体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如“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农民起义篇幅大、过分拔高,人物评价的简单二分法、阶级分析法,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教学体系等。还有,诸如“中国近代史”的断限问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标志问题、革命高潮问题、发展线索问题等亟待讨论和科学化;“中国现代史”的界定问题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异同问题,“国史”体例上如何摆脱革命史、党史的影响问题,也需要进一步讨论。在世界史部分,存在“世界古代史”的资料少、理论说明较多,文化内容简单化等现象。“世界现代史”和“世界当代史”如何正名,内容体系如何安排,怎样认识当代科技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和影响。还有“史学概论”课怎样进行教学改革,新理论、新观点如何突破传统观念、观点的束缚,如何认识史学的功能及与社会的关系;“中学历史教学法”是学科课程还是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如何更好地结合起来……诸如此类在高师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都需要在中学推行历史《新课标》的新形势下进行改革。

二、高师历史教学必须面向中学实际进行改革

面对这一系列的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与变化,作为其母体的高等师范学院必须随着这一改变而转变对于中学教师的培养模式。就中学教学的实际而言,作为直接培养中学历史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历史学专业应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培养高师学生的综合能力,就成为高师历史教学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高师历史专业的毕业生怎样成为能够适应中学历史教学变革的教师,成为《新课标》的积极参与者,这对于高师历史专业的教学改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迫切的现实问题。这个问题已经摆在我们从事高师历史教学的教育工作者面前,我们不能默然。这个问题解决得成功与否决定着高师历史专业毕业生能否在中学教育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决定着高师历史毕业生能否在中学受到欢迎与好评。而只有答案是肯定的,高师历史教育专业才能有更强的生命力,得到更大的发展。

我们在探索高师历史教学改革如何适应中学历史教学的变革、如何适应中学历史《新课标》的推行时的思路和重点是:第一,高师历史专业的科目设置不应该是综合类高校历史专业的翻版,而应该是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第二,要改变目前高师历史专业毕业生知识面单一、创新能力弱、难以适应基础教育的新一轮改革要求的现状,使高师历史专业毕业生成为受基础教育欢迎的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集中到一点,就是高师历史专业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应该强调其“师范性”,要衔接中学历史教学,接《新课标》这个地气。

这一改革的意义在于:在教育的“三个面向”方针指引下,在教育的与时俱进的潮流中,中国的基础教育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早在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5]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随着“3+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高考模式在全国的实施,如何培养高师历史专业学生的文科综合能力,就成为高师历史教学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中学历史《新课标》的施行,如何培养高师学生把握专题教学的能力,就成为高师历史教学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高师历史专业教学改革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这个问题是高师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引起了高师历史教学界的关注。各高师院校纷纷对此展开了探索,其基本的方向都是指向调整教学计划和大纲,使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向着以通史为主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方向前进。其意图在于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成为复合型的、一专多能的、为中学所欢迎的人才。但是由于各校都在对这个问题的解决进行摸索,所以目前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我们根据对现在中学新课标推行情况的了解和毕业生反馈回来的信息,以及在校的本专业学生的要求,决定对本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较大规模的调整改革。

从这个新的教学计划中所体现出来的我们的教学改革思路和做法如下:(1)压缩通史类历史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用的时间,同时将挪出的时间开设历史学科专业和相关学科的课程。原来的高师历史教学可以说是采用以通史为主的教学模式,在7个学期的教学的计划中,通史就占到了5个学期,而且在每个学期的课时中也是以通史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新的教学计划将通史类课程进行了压缩,由原来的5个学期压缩到现在的3个学期,而且每个学期所开设的课时量也有所减少。如《中国古代史》就由过去总学时204压缩为现在的90学时,并且在一个学期内就要完成《中国古代史》的通史类课程的教学。其他中国史的通史类课程和世界史的通史类课程也是如此类推的。这样,通史课的教学主要就是提纲挈领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总结性的教学、释疑解惑式的教学和指导性的教学,而大量通史的知识积累让学生在课余的自学时间里去完成。这对于文科学生来说是完全能够做得到的事。(2)压缩通史的教学时间,把挪出的教学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开设大量的历史学科专业方向课程,也就是大量开设专门史和研究型课程。为了让学生拓宽知识面,我们既以专业必修课的形式开设了如《中国文化史》《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社会生活史》《中国经济史》《中国思想史》等课程,同时还开设了大量的专业选修课程供学生选学以发展专业兴趣。通常是以三门为一组提供给学生选择。如旅游学板块2个学分,我们在计划中就提供了三门课程供学生选择,分别是《旅游与文化》《旅游资源与开发》《民俗与民族学》;又如世界史的专门史板块2个学分,我们也是提供了三门课程供选择,分别是《西方政治制度史》《西方文化史》《当代国际关系》;再如用于拓展学生相关知识的一组课程2个学分,同样开设了三门课程供选择,分别是《经济地理学导论》《人文社科基础》《宗教学概论》。这样的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可以让学生学到与将来的中学历史教学相关的各种知识,从而做到知识与能力的“宽口径”。(3)增设面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首先,在必修课中开设部分政治与地理类的课程,如《人文地理学概论》《政治学概论》《伦理学》等,使学生在历史基础知识之外具备相关的文科知识。其次,在选修课的环节上也相应地开设部分此类课程,如《中国文化与旅游》《当代国际关系》《旅游资源与开发》《中国政治家述评》等。(4)加强教师教学实践。在第三学年的教学实践的环节中,布置学生在教学实习的时候除了讲述初、高中的必修历史课程外,还要尝试开设高中历史选修课。在这样几个环节完成以后,我们的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就会有进一步的提高,使得他们一进入中学就已经初步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这样就能更快地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

经过此项教改项目的实施,可以预期,我们培养的高师历史专业的毕业生会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毕业以后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适应性甚至是优势。

其一,这些毕业生到达工作岗位以后,在初、高中的历史课的教学中,很快就能进入角色,用所学的知识熟悉教材,而不至于感到陌生、无从下手。这样,毕业生一旦掌握了其他的教学环节,就能很快成为优秀的历史教学骨干。

其二,由于这些毕业生在校期间是按照新的教学计划所设定的内容,尤其是针对《新课标》所增加的教学内容学习的,因此从知识的角度而言,很快就可以直接参与到中学历史新课标的教学与辅导的环节中去,成为用人单位马上就用得上的人才。

其三,在中学实施新课标的新形势下,这样的毕业生可以面向高中的学生开设较多的选修课程。这些课程既可以是历史方面的,同时又可以是以历史为主兼有地理和政治方面知识的。我们认为,这样的毕业生一定是用人单位欢迎的人才。这项教学改革预计在实施后就能初见成效。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积累经验,并对该项改革进行总结和提高,使得这样一项教学改革能对高师的历史教学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目前,我们所进行的高师历史教学改革已经从2008级新生开始实施,这几届本科生一进校就采用新的教学计划和大纲。这项教学改革工作经过近年的实践,进展顺利,整个过程正在朝着我们预期的目标前进。我们预计,经过这项改革、探索和努力,会培养出更多受中学欢迎的复合型的历史教师。这些毕业生到中学后,既可以在分科性的中学历史教学必修课中大显身手,也可以在高中历史选修课中发挥生力军作用。这样高师历史教学的生命力就会更加旺盛。至于在这项改革中将会出现的不足以及新产生的问题,我们会不断地予以关注,在时机成熟时对这个计划进行补充和调整,以期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3]张民生.牵动了整个基础教育改革 [N].中国教育报,2001-9-19.[4]钟启泉.课程综合化拓展学习空间 [N].中国教育报,2001-9-19.

面向《新课标》的高师历史人物教学改革

内江师范学院 焕 力

摘要:高师历史教学必须认真研究中学历史新课标,必须针对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来审视原有的教学方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针对新课标的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突出历史教学环节中的历史人物教学。高师历史人物教学面向《新课标》的改革可以关注这样一些问题: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在历史人物教学中还应该有一些新的观念和视野。历史人物教学改革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树立新的历史人物教学理念,增添设置历史人物专题课程,强化历史人物的课堂教学等。经过包括历史人物教学改革在内的一系列改革,以使高师培养的历史教师能够成为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历史新课标;人物教学;改革

一、《新课标》突出历史人物教学内容

近年,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很大,其中,在中学推行“新课程标准”是一个重点。《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已经在全国全面实施。历史新课程改革中体现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以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的性质是:“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1]发展的需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历史课程的理念是:“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2]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这样的课程目标表明,中学历史教学不再像过去那样更多地关注教师讲清楚历史上发生的事,学生记住过去的那些事,而是关注激发学生“活生生的社会精神”,引起“社会意志的冲动”。以此来突出人文性质,增强学习者的人文情怀。

由于《新课标》在教学目的和指导思想上有这样一个大的转变,使得中学历史在教学内容上也产生了一个重要转变。这就是历史课程的编写体例发生了一个全新的变化,即由与通史相对应的编年体的结构改变为现在的由一个个专题构建起各种类别,然后按类别归类为几个大的主题的结构。

在这种从教学指导思想到教材体例的重大转变中,历史人物教学被放在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所以,我们看到,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这中间,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发生、发展相交融,以人带事成为叙述历史活动的基本形式。而在高中历史选修课中则设计了几大板块,分为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六个部分。这六个部分中的每一个部分都与历史人物的活动密切相关。六个模块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是专门研究历史人物的内容的,除此之外,其他几个模块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历史人物相关。以《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为例,其内容是“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等,这些变法都是以人名来命名的。这些都说明人物对于历史进程是起主导作用的,而人物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极端重要性也在于此。

同样,初中历史新教材也把人物教学摆在了重要位置,新的初中历史教材是“以事系人”与“以人系事”相结合,随着历史事件的发生出现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在初中历史课中,讲历史基本上集中在讲人的活动。

综观中学历史新课标,一个重要改变是不过于注重和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专业性,而是注重通过历史专题学习、问题探索和人物研究来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到2011年,中学历史新课标已经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全面实施。面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新形势,如何适应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出符合中学历史教学所需要的毕业生,这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也就是说,高师历史教学必须认真研究中学历史新课标,针对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来审视原有的教学方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针对新课标的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突出历史教学环节中的历史人物教学,以使高师培养的教师能够成为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二、高师历史人物教学面向《新课标》的改革

高师历史教学多年来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教学理念,并且有一整套与之吻合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所构成的教学体系。在进行面向新课标的教学改革实践中,这样一个基本面是我们不能无视的。换言之,不能认为由于中学已经实行新课标了,所以高师历史教学也要另起炉灶,全盘推倒重来。至少,目前还不能像中学历史教学一样把基础课的通史教学全部改成专题式教学。高师历史教学的改革在现阶段还不具备推倒重来的理论认识和条件。但是,这不能成为我们一成不变的理由。作为定位于培养中学历史教师的高等师范学院的历史专业,不能对中学历史新课标的实施毫不理会,我行我素。适应中学历史教学要求的、可行的历史教学改革,应该也可以展开。所谓“摸着石头过河”对当前的高师教学改革而言,应该作为一个原则。每一项改革都需要我们既大胆探索,又不能脱离目前高师和整个历史学本科教学的现状。只有在局部的改革实践中获得了成功,我们才能进一步加大改革的深度,拓展改革的广度。针对新课标进行高师历史教学改革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

按照这样的理解,我们认为,就现有的高师历史教学在基本编年体框架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历史人物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

第一,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在过去的高师历史教学过程中这是一直在坚持的观点。现在面对《新课标》的突出人文素质培养的要求,这一点要进一步强调并深化。从大的方面看,历史人物应该怎样评价?首先要正确、客观评价,像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明太祖、清圣祖这样的人,既要看到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进步作用,又要看到他们在历史上的负面影响。秦始皇的功绩就在于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上推行的某些制度顺应历史潮流,客观上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有利于当时的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汉武帝解决藩国问题,破除匈奴的威胁,把西汉的发展推向顶峰,但是他的好大喜功,导致民生艰难,百姓穷困是要予以谴责的。他们统一全国,结束了分裂割据的混战局面;他们致力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活动,利于国家巩固、人民生活安定和经济发展,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对于这样的历史人物,其历史地位从宏观上是要给予充分肯定的,但是,他们对历史的负面影响也不能忽视。

同时,我们不仅对待历史人物在宏观上持两分法,还要就历史人物活动的具体政举进行功过得失的分析。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也不能否认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危害更大。它限制了人民的思想、摧残了文化,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破坏和阻碍作用。秦始皇修的长城,有阻止匈奴南下骚扰的作用,但也不乏有占用劳动人民耕作时间和滥用劳力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后来繁重的赋税、徭役、兵役和残酷的刑罚是导致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明太祖朱元璋实行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大兴杀戮,废除丞相制,导致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清圣祖康熙皇帝大兴文字狱则是暴政的表现,它导致知识分子不去过问政治,不去关注民生。诸如此类的历史罪行是必须要加以谴责的。

2.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是说明历史、评价历史人物的观点和方法,但不是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不能简单地用阶级分析来当作评判[3]革命、反革命,进步、反动的标签。”以往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时存在着形而上学的倾向,如把历史人物的阶级性和历史性的分析对立起来,从而把历史人物的评价推向两个极端。实际上,阶级分析不是唯一的历史研究方法,也不是历史人物评价的唯一方法。我们要避免唯成分论,把马列经典个别言论当成现成的结论套在历史人物上,以成败论英雄,用简单的数学比例来图解历史人物,以及以主观动机作为评价的依据。

评价历史人物要有“严格的历史性”,即把历史人物放到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这是因为任何历史事件都有它的历史背景,都有它的来龙去脉。如果不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去研究,而把历史事件孤立起来,就很难客观地了解事物的真相。例如洪承畴仕清一事,历来认为这是汉奸行为。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当时在三种势力中唯有清可能统一中国,那么洪承畴的降清是对中国统一有利的行为。也正因为清廷采纳了洪承畴的献策,进军取得节节胜利,很快入主中原。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曾借别人的话说,洪承畴仕清,避免了许多汉人被清军戮杀,这当是历史事实。

3.历史人物教学的新观念和新视野

以人文素质培养为目标的历史人物教学水平要提高,还应该有新的一些观念和视野。过去的历史人物的教学基本上只是关注帝王将相,但是,面向新课标的高师历史教学要有新的思考和改变。

第一,对于政治人物的关注面要有扩大。事实上,参与政治活动并对历史做出贡献的不仅仅是君主,还有一些有使命感的、积极投身政治实践的官员,在研究和分析中也不能忽视。以宋代为例,除了宋太祖、宋太宗这些有大贡献的君主外,还有像吕夷简、王旦、范仲淹、富弼、寇准这些对宋代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没有寇准就不会有“澶渊之盟”,没有范仲淹就难以产生“庆历新政”。评价宋代历史说:“观于真、仁、英诸朝名臣辈出,吏治循良。及有事之秋,犹多慷慨报国。绍兴之支撑半壁,德佑之毕命疆场,历代以来,捐躯殉[4]国者,惟宋末独多”。这些人物的历史活动不应该是只作为君主的陪衬,他们的历史功绩不应该被掩饰,他们的功过是非应该评价。

第二,不仅要看到朝廷的政治人物,还要看到宫廷后妃中对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帝制中国的文化观念和制度安排中存在着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即既要强调男权中心,排斥女性参政,同时又因为孝道观念和君主制度的结构而不能不肯定和依赖母权。因此,尽管历代都在表面上严禁后妃预政,但哪朝哪代的后妃都没有脱离政治。相反,后妃在许多朝代重要时期都产生过影响,尤其是在订立太子、迎立新君、培养幼主等方面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古代政治的运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宫廷政治为核心来推动的,所以,后妃政治实际上是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度的客观要求。

纵观中国历史,几乎每一位开国创业的帝王都曾得益于结发妻子的辅助。她们为雄心勃勃的丈夫献计献策,处理内务,从而为新王朝的酝酿与创建立下了特殊的功勋。在帝业确立之后,她们亦能规谏帝王,佐理朝纲,从而有助于开明政治的出现。早在春秋时期的楚国就已经出现分担国事的女性了,到了汉高祖吕后,则是已经全面介入到政治活动了。冯太后一生辅佐了三朝帝王,临朝称制两朝,是一个长时期对政治有着非凡的掌控力的太后。宋真宗的皇后刘娥才华超群,通晓古今史书,参政17年,被司马光颂之为:“圣明皇太后承顾命之[5]计,镇抚中外,决定大疑,其恩德隆厚,逾于天地”。章献太后临朝称制11年,善举不少,其中的许多政绩虽然被记到了仁宗的名下,但是大都离不开太后的作为。诚孝皇后张氏从燕王世子妃到皇太子妃、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一身而历五朝,在储位之争中起了重要作用。仁宗之安、宣宗之治、英宗之安,支撑这一切的唯有张太后。《明史》称:张太后“时时勖帝向学,委任股肱,以故王振虽宠[6]于帝,终太后世不敢专大政”。一部中国政治制度史离开了后妃的政治作为是不完整的。高师的历史人物教学显然不能无视对历史有重要影响的这个群体。过去的高师历史教学对女性政治人物关注太少,需要改变。

第三,历史人物教学不仅要关注高层历史人物的作为,还要看到民间人物的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对历史的基本理解有一个转变,即认识到历史不仅仅是政治史,同时它也是社会史。这是历史学现代转型的一个命题,中学历史新课标已经在顺应这个趋势,所以在教学内容中更多地出现了一些不是政治领域的历史人物。

高师历史教学也要顺应这一趋势,更多地关注下层人物,更多地讲述在科技文化活动、经济活动中对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例如,过去讲历史上的医学家基本上就是华佗、张仲景和李时珍这几个人。而几千年的中国医学发展博大精深,名家辈出,我们关注的视野还可以打开,历史上还有许多杰出的类似人物。如宋代大国医钱乙开创中医儿科学的贡献,元代大国医李东垣开创中医“脾胃学说”的贡献等都可以进入我们的教学内容中。清代著名军事地理学家顾祖禹写出的《读史方舆纪要》对中国各地的地理环境与军事活动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顾祖禹同时提出先进的人地关系论,即认为环境不能决定人。类似这样的历史人物的活动也应该进入我们的教学内容中来。

三、历史人物教学改革的实施

1.树立新的历史人物教学理念

先进的教学理念是高师历史专业发展之魂,是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了面向中学历史新课标,高师历史教学也需要树立一系列新的理念。

首先,高师历史教学应具备宽阔的学术视野。近几十年来,史学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研究也不断深入,相当一部分研究成果已被中学历史新课程教材所采纳。作为高师历史教学更应该大力关注学术界,熟悉历史学的新动态、新成果,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高师教师也要在史学研究上投入精力,以科研促进能力发展,以研究成果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其中,研究和关注历史人物应该成为高师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

其次,高师历史教师要由中学历史教学的旁观者转变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参与者。这就是说,高师历史教学不能无视中学实行了新课标教学这一重大转变的现实,高师历史专业与普通高校历史专业的培养对象是不同的。我们培养的对象是将来要参与到中学历史教学一线的教师,所以高师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应该与新课标有沟通。而这就要求高师历史教师应熟悉新课标,了解中学历史学习中的疑难点、关注点、兴奋点;了解中学历史教学对新课标课本的感受。当高师教师有了对中学历史教学的了解和熟悉,高师的教学才会目标明确,才能更符合基础教育的需要。

历史学科本来就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它涉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多方面的知识。而历史人物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许多历史人物都是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人。历史教学中突出人物教学也就对历史教师提出了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的要求。这些都要求中学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把中学历史学科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融会贯通,得心应手,更好地理解所授知识;才能使自己的历史课堂教学丰富多彩,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2.增添设置历史人物专题课程

这里首先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中学新课标已经由编年体教学的体例完全转变成了专题式的教学。那么,高师的历史教学体例应该怎么办呢?高师历史教学多年来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教学理念,并且有一整套与之吻合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所构成的教学体系。在进行面向新课标的教学改革实践中,这样一个基本面是我们不能无视的。换言之,不能认为由于中学已经实行新课标了,所以高师历史教学也要另起炉灶,全盘推倒重来。至少,目前还不能像中学历史一样把基础课的通史教学全部改成专题式教学。高师历史教学的改革在现阶段还不具备推倒重来的理论认识和条件。

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的课程应该如何面向中学历史新课标呢?为了加强历史人物教学,从课程设置上看,目前高师历史基础课程的世界史和中国史两大板块的通史体系不宜改变。虽然我们的毕业生将来到中学要按照专题的教学体例来从事历史教学,但是这样的教学其背景知识还是要建立在通史学习中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上的,没有这样扎实的通史知识作为支撑,教师对专题的讲述就缺乏整体的把握,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可能流于疏浅。

因此,可以进行的调整主要是在选修课上做文章。在选修课的设置上单独设置针对历史人物教学内容的课程。这类课程从教学大纲到教学内容的组织都是专门针对历史人物的,是专题讲述历史人物活动的。课程中既要讲述历史人物的活动,又要评述他们的功过得失。一般来说,这类课程应该按照“人以群分”的原则来进行类别划分,例如,政治家评述、军事家评述、杰出历史人物评述等;也可以更加具体的区别,如共和国将帅评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物评述、两汉人物评述以及隋唐人物评述等。这样的归类既有利于学生对历史人物形成系统的了解,在对同类人物的对比中认识他们的历史功过,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

这项改革工作在我们学院的历史专业中已经在着手进行。在2010级历史本科的教学计划的修改中,我们已经按照这样的思路在选修课课程设置中增加了三门人物专题课程,它们是“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述评”“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物述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述评”。这些课程的开设,将会使学生的历史人物知识更加丰富。

3.课堂教学强化历史人物

高师的历史专业大一、大二的基础课基本上以“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两大板块构成,这两大部分占有课时量多,是高师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环节。如何在这类课堂教学环节中强化历史人物,需要重点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是在原有的“以事系人”教学框架中融入“以人系事”的方法。编年体的教学内容编排使得其成为当然的讲述方法。在编年体体系不变的状态下,这一基本教学方法也不能完全改变,否则整个教学体系就会混乱,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知识。但是,在某些环节“以人系事”的教学方法是可以融入进来的。例如,关于三国历史,在讲述“官渡之战”这个内容时,我们就可以以曹操和袁绍为主线来展开。讲述中“官渡之战”过程从略,着眼于分析这场战役胜负的原因。分析这个原因其根本在于分析曹操和袁绍两个统帅,而分析这两个人就可以“以人系事”来进行。他们的眼光、性格、胆略和用人等方面是如何“人为”地作用于战役的每一个环节。并且涉及二人的观察视野还可以拓展,把他们在“官渡之战”以外的表现,他们进行的其他政治活动等与这场战役联系起来讲述。这样,使我们对这两个人物的认识就更加立体化,对“官渡之战”的胜败之因也就理解得更加透彻。

其二是开展课堂历史人物的专题讨论。开展历史人物专题研讨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方法是每学期确定2~3次历史人物专题讨论。讨论的主题可以由任课教师决定,也可由学习委员在全班征求多数同学意见来决定。由主讲者遴选学术界有影响、有水平的论文,把散见于各类期刊的相关论文加以搜集、整合,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活动。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多少,在完成了一定章节的教学内容后,组织一次专题课堂讨论。具体采取分组讨论与集中讨论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一般5人一个小组,选出一位临时负责人担任主持,大家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开展辩论。整个发言和辩论过程由小组长记录,讨论结束后将记录交到教师处,由教师在第二次的课堂教学中采用集体讨论的形式来深入研究话题。首先,教师对学生分组讨论的内容中有针对性的问题给予讲评和指点;然后,由学生自由举手发言,既可以对教师所总结的观点和意见进行补充,也可以对这些观点进行反驳。教师对这些观点和言论应该进行梳理和引导,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观点,但不宜对学生的看法做出结论性的评判。

在人物教学中采取课堂讨论,不仅扩大了教师授课的外延,还为学生不同学术见解的展示、沟通、交锋搭建学习平台。精选出带典型意义、学生能力可及的论题在学生中展开课堂讨论,不求长篇大论,但求真知灼见,以发挥激发学生学术思维的作用。这种研讨方式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评价人物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老师可借助于这一课堂教学,组织相关的史学观念和史学理论方面的专题论文研读活动,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学术前沿的情况,获得课堂之外的知识,提高把握学术动态的能力。

在面向《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高师历史教学改革中,强化历史人物教学改革应该成为一个重点。我们可以在探索中把这项改革推向深入,在总结经验中不断提高。为了适应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高师历史教学改革需要前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3]李时岳,赵矢元.略论评价历史人物 [A].吉林省历史学会.历史人物论集 [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4](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M].北京:中国书店,1987.[5](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M].浙江书局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6](清)张廷玉.明史(卷一一三.后妃传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4.

历史学专业“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建设刍议

内江师范学院 焕 力

摘要:史学教学发展过程中,如何从历史学学科性向角度去建设一门高质量的“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我们认为,应该充分认识这门课程对于历史学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上不断深化;确立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教学思想,全面理解古代政治制度现象;丰富教学内容,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以师生的科研活动和多种实践教学活动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建设好一门高质量的“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将会促进历史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完善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历史学性向;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建设

提高大学教学水平,尤其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是教育界和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就传统学科历史学而言,构建符合专业要求,时代需要的教学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其中对历史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内容结构的调整与提高是一个重点。随着历史学教学的发展,需要将一些原来没有进入本专业中的课程吸纳进来,以完善和充实本专业的教学体系。把“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为历史学本科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来建设,是近年来我们完善历史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举措。

怎样看待“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科性质?是否应该把它作为历史学的专业课程来设置?如何就历史学的学科专业性来安排把握“中国政治制度史”教学结构和内容的课程,以及它在本专业中应该作为选修课程来开设还是作为必修课程来开设?这些问题在历史学教学领域存在分歧。因为从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看,“中国政治制度史”是政治学和行政学专业的基础课程。

我们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就历史学专业开设“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进行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现将我们对此问题的一些体会提出来,以求教于高校历史教学界的同行。

一、“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性质的定位

在高校历史学教学中对“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科性质理解上历来存在分歧。有的偏重于历史学学科性向的认识,有的则偏重于政治学学科性向认识。产生这样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殊性所造成的。作为学科概念,中国政治制度史是指研究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思想、有关重要政治事件和人物活动的专门学科。

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在于它处在政治学与历史学的双重交叉之中。政治制度史是政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基础学科,因为政治制度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也是政治活动发生的平台,是政治现象和政治活动的集中体现。同时政治制度史也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历史学要总结和发现人类历史前进的动力,要发现人类社会历史演变的基本规律。历史学的这一基本功能决定了历史学必须总结和研究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及演变进程。

由于政治制度史所具有的这种特殊性,所以在高校政治学专业和行政学专业中开设“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这门课程历来是这些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但是,在历史学教学实践中则有着对“中国政治制度史”这门课程的不同理解和定位。部分高校历史学专业中没有开设这门课程,认为它只是政治类专业的课程;另外也有一些历史系开设这门课程,但不是核心课程,将其放在选修课中来开设;还有一些高校则对这门课程的历史学学科性向有着较为充分的认识,将其作为一门专门史的骨干课程来开设。

在历史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对“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科性质及其作为课程在历史学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重要性经历了一个从初步认识到加深的过程。

我们认为,“中国政治制度史”具有很强的历史学学科性质,对于历史学专业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通史意义上的“中国史”其主要内容和核心内容都是政治史。因为任何人类的历史活动,不管是经济的、军事的,还是文化的,都离不开制度的支配。而任何制度则都是基于政治制度而产生的。所以,不管是传统的历史记述、评论,还是现代历史研究活动,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及其演变的过程和影响。作为专业的中国历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演变,在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了解中去观察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出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社会发展的主导内容是什么?是每一个历史时期人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实践。而所有的人类实践活动中,政治活动是最具决定意义的。所以,学习中国历史重要的甚至首要的是要了解中国政治的发展和演变。

政治制度的发展和演变既是各种政治活动的载体,又体现了每个历史阶段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状态。每一种政治制度都是那个时期社会活动的集中表现,是在当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人们的政治思想意识之上构筑的。这一点,决定了政治制度的学习与研究必然要置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与发展的总体之内。因而,从政治制度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历史上与政治制度相关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思想、文化、社会等历史现象。而学习和分析这些历史现象本身就是历史学教学的重要方面。同时,政治制度不是孤立产生和存在的,是与它所处的时代的政治状况、政治思想、伦理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的。所以,通过对“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习,可以对历史上政治现象各方面的内容进行把握。

如何认识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即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比较,中国古代社会的专制性尤甚,持续时间最长。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专制政治之进化,其精巧完满,举天下万国,未有若吾中国[1]者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种,有封建社会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有传统思想中敬天畏神“天人感应”思想的支配,有地理环境封闭所造成的缺乏对外交流因素的影响。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的政治制度发展中不断强化皇权的作用。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是把个人权力等同于国家权力的制度,它从秦始皇开始直到清王朝的宣统皇帝,两千多年如一日地在中国实行。专制皇权一代代的承袭和强化是造成中国社会专制沉疴的重要原因。中央集权的皇帝制度与专制主义的强化是互为表里、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皇帝制度是专制主义的表现形式,专制主义以皇帝集权制度来维系其专制性。通过“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习,就可以从制度与人事相结合的层面对这一现象进行理解和深化。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如何让上层建筑适应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的飞速发展,也就是要通过对上层建筑的调整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使国家得到富强。可以看到,历史上的政治制度都是既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也有不断变更的一面。成功的政治制度变革对于推动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通过对“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习,可以理解不断推进上层建筑的变更以适应时代要求的必要性,坚定推进政治制度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一部“中国政治制度史”也告诉我们,政治制度的变更有成功的实例,也有失败的写照。政治制度的变革是比任何变革都要艰巨和复杂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不审时度势,把握潮流,就可能坐失良机,使改革进退失据;不瞻前顾后,全面度量,变革可能会带来极为严重的政治后果。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变革的成败得失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训,丰富的经验。通过“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习,我们就可以从中得到最具有价值的、作为历史教益的经验和启示。

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中谈到现行干部制度存在的主要弊端是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和官僚[2]主义现象。他明确指出:“种种弊端,多少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这说明,研究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可以提供有助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借鉴,有助于肃清封建主义残余,推进建设现代化民主制度。

所以,“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为一个认知领域,作为一门课程对于历史学专业学习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宏观层面上,“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习可以开阔学习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视野,深化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认识,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唯物主义的社会观和历史观。在对历史现象的认知上,有的历史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诸方面的诠释并不能全面释疑,但是如果从制度的层面去分析则可以得到更完整的理解。而从知识的构建上,“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习可以充实学生制度层面的历史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同时,由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内容与中国思想史、法制史、军事史密不可分,所以,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对于我们全面掌握历史知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从历史专业课程结构整体完善而言,“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讲述的是从中国古代到近代政治制度构建、发展的完整过程,而这个过程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以儒家思想与政治制度的关系来看,儒家思想是中国政治制度中最重要的思想基础。任何政治制度都是人们思想物化的结果。在中国古代,长期占据统治思想的政治思想就是儒家思想。这种思想被贯彻到政治制度中,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精神支柱。儒家宣扬的伦理道德观念中子从父的关系被移植到政治制度里,成为臣子无条件服从君主,卑下无条件服从尊上[3]的思想依据。“故以孝事君则忠”。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臣子肃然站立在朝堂之下则来源于儒家历来强调的“尊卑有别”思想。儒家传统典籍《周礼》无论在思想意义上还是在制度设计上都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着重要影响。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有着重要地位的“三省六部制”,虽然成熟于隋唐,但是却肇源于《周礼》。清代编撰的[4]《历代职官表》就指出:“今之六部,周礼典制綦详要。”

所以,“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教学与其他历史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密切联系,互相对应。这样就可以从历史认知层面和历史知识积累层面与“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中国思想史”等相互补充,相互参见。

因此,将“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为历史学专业的专业课程来看待,对于完善历史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教学设计

在“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对于历史学专业的重要性形成基本统一的认识后,我们在2005年向四川省教育厅申报了“历史学(师范类)专业综合性课程结构改革”课题。得到省教育厅的批准后,在对历史学专业课程结构进行系统建设的时候,我们对“中国政治制度史”的课程建设有了深化,其主要的做法如下:

1.教学内容组织

以两门专业基础课“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以及“中国思想史”作为“中国政治制度史”的背景知识,以“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来丰富和深化这些专业基础课的知识体系,深化“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知识架构中的制度因素。通过“中国政治制度史”与这些课程的相互参见,共同促成相对完整的中国历史整体知识的构成。

2.教学结构安排

在“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在课程的教学结构上有一个调整。在2006年前我们制订的教学计划中将这门课程总课时设计为34课时,采用的是陈长琦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教材。这本教材条理清晰,结构合理,内容精炼,与每周2课时的课时量也基本适合。

随着对“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重要性认识的加深,经过对近年来这门课程教学实践的总结,我们认为34课程的总课时量不能满足我们对这门课程定位的需要。于是,从2009年开始我们把“中国政治制度史”的课时量提高到了每周3课时,总量达51课时,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并明确其为本专业的专业骨干课程。与此同时,我们在教材的选用上做出了调整,新选择了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韦庆远、柏桦编著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为基本教材。我们认为随着“中国政治制度史”教学时间的充实,原有的陈长琦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教材在容量上就显得单薄一些,而且此教材在对一些重要中国政治制度史现象的纵向梳理上以及理论探讨上与韦庆远、柏桦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相比也显得要弱一些。但是,由于我们对陈长琦的《中国政治制度史》教材的熟悉度高,认可陈长琦先生的许多观点,因此,在使用新教材的同时也融合了陈长琦先生的研究成果,使两种教材的优点相交融。当然,进行这样的融合时,我们进行了精心的组织,避免逻辑和内容衔接上的生硬。

韦庆远、柏桦编著的《中国政治制度史》是打破朝代间隔,按照不同的专门制度的传承进行纵向论述的,这样的编排体例是按照专题为纲来论述的,它把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各个方面分成一个个专题,以此为纲。在每一个框题内以各朝代政治制度作为叙述对象进行纵向讲述。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清楚地看到四千年来每一种政治制度的嬗变和兴革,但不利于看清一定时期政治制度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所以,我们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对此进行弥补。也就是说,在进行一种政治制度的专题纵向分析时,要有意识地增加这种制度与同一时期其他制度之间的联系,而这正是陈长琦的《中国政治制度史》教材所具有的优点。这样做,则要求我们将两本教材的优点进行提炼,相互弥补不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